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2024-06-18

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共6篇)

篇1: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对巨人集团的分析

史玉柱的巨人集团堪称商业界的一大奇葩。其集团从事经营的网游、生物科技产品两个行业,曾名噪一时,后来因脱离市场实际以及错误的决策,盲目进行产品和项目投资,特别是斥巨资兴建全国最高的巨人大厦,使他及其集团陷入困境。后来经过改革,在逆境中重生,又从负债2.5亿元之巨的全国“首负”,迅速崛起甚至超越过往的成就,成长为身家500亿元的内地新“首富”。而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的“巨人集团”,也成为商界发展史中的经典案例。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组织行为学的知识分析“巨人集团”兴衰的原因,并从中获得启示。

从几千元起家到荣登《福布斯》大陆富豪榜,顷刻间财富灰飞烟灭,沦落为负债2.5亿元的“中国首穷”,到凭脑白金“咸鱼翻身”,再到踏上网游征途成功赴美上市,史玉柱在商业界的经历堪称传奇。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在日益开发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中,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企业却日益壮大,长盛不衰。这就关系到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问题。经营单位的战略选择通常有两种。第一种,同心多元化、横向多元化、集团多元化、收缩、剥离-清算;第二种,集中多元化、横向多元化、集团多元化。当巨人集团的电脑行业遭到外敌入侵后,他们开始采用产业多元化的战略。我们认为他们采用的事集团多元化的战略。他们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战役。具体的战略是发展生物工程、房地产等。

盲目多元化不利于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巨人集团本来就是这样的例子。本来,芯片技术、计算机技术是巨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产业,但这些产业还没做强的时候,巨人集团就盲目涉足生物工程、房地产等产业,最终的结果是矛盾不断暴露,集团不复存在。企业在刚刚起步,能力不是很强时候,不要贪多求大。

此外,公司一直比较重视广告的宣传。虽然广告轰炸的效果比较明显,销售增加,但是这也会势必造成人们听觉的污染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会影响公司的产品销售。一味靠广告的轰炸也会造成销售的不稳定。同时,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心理也愈加成熟,保健品广告效应自然随之减弱。巨人在保健品行业面对外部诸多威胁的时候,它采取这种利用优势、规避威胁的做法,即采取一种多元经营的战略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然而,多元化经营存在一个最大的弊端:集团无法集中全部资源提升本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巨人集团选择了两个相关性不强的产业,不利于产品的集中研发。

更为重要的是巨人集团的董事会形同虚设,史玉柱手下的几位副总都没有股份,在集团讨论重大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也无权干预史玉柱的错误决策,在巨人集团的高层没有一种权力制约,巨人集团实际上实行提一个人说了算的管理机制,全新的行业使其管理效率下降。

对于老“巨人”的失败,史玉柱将主要原因归结为全面冒进的多元化战略方向的失误。例如先后开发出的服装、保健品、药品、软件等3O多类产品,最后大都不了了之。有了惨痛教训的史玉柱意识到,发展速度太快、负债率很高的公司容易出事。投资产业需要慎重考虑三个条件:首先判断它是否为朝阳产业;其次是人才储备够不够;还有资金是否够,目前的现金是否够;如果失败了是否还要添钱,如果要添钱是否准备得足够多。因此。新“巨人”业务的发展强调安全。第一个项目做成功后,再考虑做第二个项目。一点点往前推进。在新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新“巨人”环环相扣地进入保健品、金融行业全面取得成功。

史玉柱巨人集团的再次兴起也体现在另一个公司的战略管理上。巨人网络科技公司,是一个以目标战略为主,受益于成本战略的公司。在《征途》中,巨人将目标聚集于“精品”战略,成功实现用户付费集中在少部分用户身上,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利润和利润率。巨人网络走的是自主研发的道路,无需支付研发商高额的版税和分成,使得巨人产品的利润率相对较高,这也得益于巨人的精品战略,保证了利润的稳定。同时,巨人网络的复制模式也为其品牌标注了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推出的第二款游戏《巨人》目的就是要打造中国最便宜的免费网游,同样也是沿袭了聚焦精品战略的思路,并且复制《征途》的成功模式。由于利润率高,征途带来的丰厚收益使巨人有充裕的资金通过复制成功模式取得发展。

在营销方面,巨人集团将农村市场和特定群体如学生作为未来细分市场的主要着眼点。积极扩展产品在二线、三线城市和农村乡镇的覆盖范围。并针对目标市场,实行特定的市场营销组合。并且逐步实现营销策略的转型,发展网络营销,走高品位品牌化道路。减少低俗广告营销,突破礼品概念,完善功效营销,摒弃 “做产品不做品牌”的做法,在重视功效宣传的同时大力进行品牌建设。在财务方面巨人集团在内部建立健全集团财务控制制度,形成一套包括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监控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在内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在制度上保证集团公司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并向外部聘请国际化专业管理咨询公司作为集团财务顾问,充分利用国际化专业咨询公司的专业力量加强对集团财务资源的运作管理。

巨人集团前期衰落的分析

第一:战略规划的失误:当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在资本规模迅速扩大,并成长成一个“巨人”时,这个企业的战略规划便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管理者战略决策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了激进的外放战略,导致企业资本空虚,资源流失的发生。第二:发展战略的陈旧:在日益开发和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企业能否长盛不衰关键就在于企业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在巨人集团遭遇衰落的时候,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战略转变,而是一如既往的实施旧的发展战略,而这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的需要了。第三:广告的负面效应:史玉柱一直重视广告的宣传,而他对于广告的痴迷也是其他企业家所不及的。虽然广告轰炸的效果比较明显,销售增加,但频繁外加单一的宣传,也会负面影响公司的产品销售。只单单一味的靠广告的轰炸是无法稳定增长销售量的。巨人在保健品行业面对外部诸多威胁的时候,将注意力很多放在广告的营销上,这也让原有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第四:缺乏严肃的管理机制:巨人集团的董事会形同虚设,史玉柱手下的几位副总都没有股份,在集团讨论重大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也无权干预史玉柱的错误决策,在巨人集团的高层没有一种权力制约,巨人集团实际上实行提一个人说了算的高度集权的管理机制,高度集权使其管理效率下降,而企业也渐渐失去活力。

由衰变盛的分析

第一:转变战略管理:史玉柱巨人集团的兴起也体现在另一个公司的战略管理上。巨人网络科技公司,是一个以目标战略为主,受益于成本战略的公司。在《征途》中,巨人将目标聚集于“精品”战略,成功实现用户付费集中在少部分用户身上,并且产生了巨大的利润和利润率。巨人网络走的是自主研发的道路,无需支付研发商高额的版税和分成,使得巨人产品的利润率相对较高,这也得益于巨人的精品战略,保证了利润的稳定。同时,巨人网络的复制模式也为其品牌标注了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推出的第二款游戏《巨人》目的就是要打造中国最便宜的免费网游,同样也是沿袭了聚焦精品战略的思路,并且复制《征途》的成功模式。由于利润率高,征途带来的丰厚收益使巨人有充裕的资金通过复制成功模式取得发展。

第二:优化财务机制:巨人集团在内部建立健全集团财务控制制度,形成一套包括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监控机制和资金运作机制在内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在制度上保证集团公司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并向外部聘请国际化专业管理咨询公司作为集团财务顾问,充分利用国际化专业咨询公司的专业力量加强对集团财务资源的运作管理。

第三:发展市场营销:巨人集团将农村市场和特定群体如学生来作为未来细分市场的主要着眼点。积极将产品市场的拓展放在在二线、三线城市和农村乡镇。并针对目标市场,实行特定的市场营销组合。与此同时,逐步实现营销策略的转型,发展网络营销,走高品位品牌化道路。减少低俗广告营销,突破礼品概念,完善功效营销,摒弃“ 做

启示

一个公司是一个整体,需要公司内部的良好配合,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因此部门之间的沟通显得十分重要。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要通畅,有利于整个组织的政策执行。由于巨人集团实行的是多元化战略,那么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就成了要使整个企业正常运转下去的一个必要过程。良好的沟通需要,能让整个组织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发挥自己创新能力的一个氛围。同时,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形成强大的内聚力。要想让一个集团不断持久发展下去就需要精神文化的东西来让整个集团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构建一个和谐高效的内部运作体系,从而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篇2: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一、巨人集团的兴衰史

1989年8月,在深圳大学软件科学管理系硕士毕业的史玉柱和三个伙伴,用借来的4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并用手头仅有的4000元钱在《计算机世界》利用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方式做了8400元的广告,将其开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广告打出后13天,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巨人事业由此起步。到9月下旬,史玉柱将收到的款项全部再次投入广告。4个月后,M-6401的销售额一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集团创业的基石。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共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8月,史玉柱投资80万元,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6401汉卡上市。11月,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M-6401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移,将管理机构和开发基地由深圳迁往珠海。9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史玉柱任总裁,公司员工发展到100人、12月底。巨人集团主推的M一6401汉卡年销售量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500%。

1993年1月,巨人集团在北京、深圳、上海、成都、西安、武汉、沈阳、香港成立了8家全资子公司,员工增至190人。12月,巨人集团发展到290人,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集团在一年之内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同年,巨人实现销售额3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

由于国际电脑公司的进入,电脑业于1993年步入低谷,巨人集团也受到重创。1993、1994年,全国兴起房地产和生物保健品热,为寻找新的产业支柱,巨人集团开始迈向多元化经营之路一计算机、生物工程和房地产。在1993年开始的生物工程刚刚打开局面但尚未巩固的情况下,巨人集团毅然向房地产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发起了进军。欲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来越大。对于当时仅有1亿资产规模的巨人集团来说,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这项浩大的工程。对此,史玉柱的想这是:1/3靠卖楼花,1/3靠贷款,1/3靠自有资金。但令人惊奇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到1996年7用巨人集团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撑。1994年3月,巨人集团推行体制改革,公司实行总裁负责制,而史玉柱出征集团董事长。1994年8月,史上往突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提出“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其总目标是:跳出电脑产业,走产业多元化的扩张之路,以发展寻求解决矛盾的出路。

1995年2月,巨人集团隆重召开表彰大会,对在巨人脑黄金战役第一阶段作出重大贡献的一批“销售功臣”予以重奖。5月18日,巨人集团在全国发动促销电脑、保健品、药品的“二大战役”。霎时间,巨人集团以集中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的30个产品。巨人产品广告同时以整版篇幅跃然于全国各大报。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就从38个发展到228个,人员也从200人发展到2000人。

多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巨人集团自身的弊端一下于暴露无遗。1995年7月11日,史玉柱在提出第二次创业的一年后,不得不再次宣布进行整顿,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次干部大换血。8月,集团向各大销售区派驻财务和监察审计总监,财务总路和监察审计总监直接对总部负责,同时,两者又各自独立,相互监控。但是,整顿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局面。1995年9月,巨人的发展形势急转直下,步入低潮。伴随着10月发动的“秋季战役”的黯然落幕,1995年底,巨人集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1996年初,史玉柱为挽回局面,将公司重点转向减肥食品“巨不肥”,3月份,“巨不肥”营销计划顺利展开,销售大幅上升,公司情况有所好转。可是,一种产品销售得不错并不代表公司整体状况好转,公司旧的制度弊端、管理缺陷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反“巨不肥”带来的利润还被一些人私分了。集团公司内各种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其属下的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由于公司财务管理混乱,集团公司也未派出财务总监对其进行监督,导致公司浪费严重,债台高筑。至1996年底,康元公司累计债务已达1亿元,且大量债务存在水分,相当一部分是由公司内部人员侵吞造成的,公司的资产流失严重。而此时更让史玉柱焦急的是预计投资问亿元的巨人大厦。他决定将生物工程的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大厦的建设,而不是停工。进入7月份,全国保健品市场普遍下滑,巨人保健品的销量也急剧下滑,维持生物工程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用不足,生物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按原合同,大厦施工三年盖到20层,1996年底兑现,但由于施工不顺利而没有完工。大厦动工时为了筹措资金巨人集团在香港卖楼花拿到了6000万港币,国内卖了4000万元,其中在国内签订的楼花买卖协议规定,三年大楼一期工程(盖20层)完工后履约,如未能如期完工,应退还定金并给予经济补偿。而当1996年底大楼一期工程未能完成时,建大厦时卖给国内的4000万楼花就成了导致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

二、启示

经验与教训一:资金短缺与协调困难的矛盾问题

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必须与其核心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并以培植公司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为中心,从而有助于维持和发展公司的竞争优势,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巨人集团为追求资产的盈补性,以超过其资金实力十几倍的规模投资于一个自己生疏而资金周转周期长的房地产行业,使公司有限的财务资源被冻结,从而使公司的资金周转产生困难,并因此而形成了十分严峻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矛盾。生物工程因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用不足而深受影响。

巨人集团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却未向银行申请任何贷款,不仅使企业白白浪费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从而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可能机会,而且也使企业因放弃举债而承担高额的资本成本。最后使企业在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盈利性与流动性的相互矛盾中陷入难于自拔的财务困境。

经验与教训二:集团化管理与财务失控的矛盾问题

确保公司有限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持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的有机协调,从而在资金上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

随着多元化经营道路的发展,企业规模急速扩大,集团化管理成为必然。集团公司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集团公司的整合。没有整合的集团公司难于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充其量是一个大拼盘,各个属下各自为政,集团内部难于协调运作,财务失控也就在所难免。

巨人集团采用的是控股型组织结构形式,在使各厂属单位(子公司)保持较大独立性的同时,却又缺乏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从而使公司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巨人集团陷入财务困境的步伐。传媒披露巨人集团1位副总裁及7位分公司经理携巨款潜逃。经验与教训三

公司集团化必须与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保持同步发展,集团公司能否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整合集团。而财务控制制度建设是集团公司整合的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

篇3:巨人集团的案例分析

成长能力模型的提出

(一) 成长能力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成长能力的研究比较重视, Penrose (1959) ——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她认为企业是一个资源合体, 企业的成长是由自身使用资金资源所产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所推动的, 而不是由市场的均衡力量所决定的, 它体现为企业的内生成长。我国学者对成长能力的研究也有一些成果。汪强 (2003) 认为企业成长能力应是企业综合经营要素和经营成果的发展, 并将其总结为经营规模的扩张、收入的增长、利润的提高。郭蕊等 (2005) 从成长性、持续性和创新性这三个方面概括了企业成长能力的内涵, 其中成长性表现为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增长、经营业绩的提高;持续性表现为企业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创新性以技术、产品服务、管理、组织、文化的变革为指标, 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知识和创新。孙烨 (2007) 认为成长能力是公司受到内外部制度和结构安排影响后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象, 是公司在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现有状态。它既包括衡量公司成长状态的财务指标, 也包括非财务指标。从财务角度看, 一个公司具有合理的资本结构、强劲的市场竞争能力、优越的行业地位、逐年扩大的规模、控制得力的成本、稳步攀升的经营业绩等特征, 人们才认为它具有较高的成长能力。林瑞富 (2009) 认为企业成长能力:一方面是“量”的扩大, 即经营资源单纯量的增加, 体现为销售量的增加、盈利的提高、资产的增值、人员的增加等;另一方面是“质”的变革与创新, 即结构的重组、经营资源的性质变化、支配主体的革新等, 比如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创新能力的增强。

从以上有关企业成长能力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 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非常重视企业成长能力的研究,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均为以后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 对于企业成长能力的理解存在分歧;其次, 对影响企业成长能力衡量标准的指标设置也存在不同意见。笔者认为, 企业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速度, 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持续经营的能力。

(二) 企业成长能力指标的构建

由于对衡量成长能力的指标缺乏一定的标准, 不同学者在研究企业成长能力时可能有些不同, 但一般都采用复合指标的方法, 以减小指标选取不当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当企业在生产能力、资产规模及利润保证等达到某种程度的整体增长状态时, 就认为该企业拥有良好的成长能力。因此, 本文选择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指标, 作为企业成长能力评价指标。

结合对企业成长能力指标研究的相关文献, 本文收集了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2008年~2012年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信息资料, 以上述评价指标为依据, 通过对比, 分析两家公司在成长能力方面的优劣。

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成长能力对比分析

伊利全称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3年, 1996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全国有130多个分公司及子公司, 旗下拥有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奶酪等1 000多个品种, 主营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 是目前中国产品线最全、规模最大的乳业领军者, 也是唯一一家先后为奥运会及世博会提供乳制品的中国企业。蒙牛全称为内蒙古蒙牛乳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99年, 2004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成为中国乳业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主营乳制品和冰淇淋, 短短十年蒙牛由1999年中国乳业排名的第119位, 到2005年起跻身于“中国乳业两强”之一, 销售收入十年增长了几百倍。

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处在同一行业, 具有相似的竞争环境, 同质的产品和服务, 行业地位也在伯仲之间。下面本文就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这四项财务指标, 对伊利集团与蒙牛集团的成长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一) 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占有能力, 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也是企业扩张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 该指标越大, 表明其增长速度越快, 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从表1可以看出, 两集团的销售情况良好, 从2009年开始呈现大幅上升, 到2011年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点, 2012年之后有所下降, 2012年末伊利集团降幅达到12.12%, 而蒙牛集团降幅达到-3.5%。从总体来看, 伊利集团销售收入的成长能力较好。

(二) 净利润增长率

因为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还要受到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 销售收入的增长并不一定能代表企业业绩或利润的增长, 因此仅仅通过评价销售收入增长率这一指标来说明企业在成长能力方面的优劣有些片面, 所以, 本文在选择销售收入增长率指标的同时, 也选择了净利润增长率。

从表2可以看出, 这五年两集团的净利润增长率波动较大, 在2008年, 伊利集团净利润增长率跌至-3315.38%, 蒙牛集团跌至-183.39%, 这主要是由2008年9月曝光的“三聚氰胺”事件对我国乳制品行业造成的重大影响所致。2009年两集团净利润增长率均达到最高点, 2010年两集团净利润增长率均出现大幅度下跌, 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宏观环境中通货膨胀过高, 使产品材料成本增加, 产品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2012年末伊利集团净利润增长率跌至1.43%, 蒙牛集团跌至-19.33%, 蒙牛集团净利润下降幅度之大, 是因为前两年乳业市场上不断曝出的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为了重塑消费者信心, 蒙牛放慢步伐, 作出的战略性调整。

(三) 总资产增长

总资产增长率又名总资产扩张率, 是企业本期总资产增长额与基期资产总额的比率, 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 该指标越大, 表明资产规模扩张速度越快。

从表3可以看出, 伊利集团从2008年到2010年总资产增长率较为平缓, 到2011年达到这几年的最高点29.73%, 之后的2012年总资产增长率跌到-0.57%, 从总体上来看, 这几年伊利集团资产规模没有发生太大的调整。而蒙牛集团2008年到2009年总资产增长率较大, 从2010年开始有所回落, 到2012年跌幅至-6.02%, 这几年的数据显示蒙牛集团的资产规模发生了大规模的调整, 其收益也跟着起伏不定, 蒙牛集团应当处理好资产规模与收益增长之间的矛盾。

(四) 净资产增长率

企业资产规模的扩张既可以通过对外融资增加负债, 又可以通过盈利增加净资产。然而, 净资产增加是企业规模扩张的首选方式, 净资产增长率是代表企业发展能力的一个指标, 同时也是反映企业资本规模扩张速度的指标。

从表4可以看出, 蒙牛集团前两年净资产增长率高于伊利集团, 但随着其净利润增长速度的放缓, 从2009年后半年开始, 其净资产增长率下降, 之后的三年均低于伊利集团的增长率, 说明伊利集团的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优于蒙牛集团。

对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发展的建议

从上述各增长率指标来看, 伊利集团的成长能力总体上优于蒙牛集团。

伊利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 显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通过对其成长能力的分析, 伊利集团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 伊利应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它可以借鉴蒙牛引入国有资本,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摆脱经营风险, 而且也会给其发展壮大带来很大好处。其次, 伊利在今后的发展中, 在注重质量的同时, 应更加注重对成本的控制, 提高生产效率, 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最后, 伊利集团应努力提高产品创新的能力, 以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篇4: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成因分析

关键词:集团客户;授信风险;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TU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27-01

一、共同代理引发居多问题

集团客户对信贷资金的巨额需求无法从一家商业银行得到满足,所以往往与多家银行保持着信贷往来,这种一对多的情况被称为多头授信。在这种情况下,一家银行只掌握了与其有信贷业务往来的子公司的经营状况、授信情况等信息,对集团内其它公司的相关信息则无法知晓。各授信行之间出于保护自己商业利益的目的也不会公开自己说掌控的信息,相互之间存在信息障碍。

当前,集团客户在多家商业银行取得授信,有的跨越地域极广,并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给银行以超强还贷能力的假象,假象的背后则是积累了大量的风险。(一)恶性竞争,争相放贷。集团客户授信能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好的收益,因此也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争先恐后的授信对象,有时为了争夺集团客户,提高本行在信贷市场中的占有率,商业银行间不乏恶劣的竞争,比如较大幅度减低利率,放低贷款条件等。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每家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任何代价拉拢客户,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次优甚至次次优。(二)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时不理性。在银行的放贷审批过程中存在一条基本原则:借款人未尝还的债务价值=项目的剩余价值。在实践操作中,各商业银行都要仔细评估授信对象的资产净值,并以此来确定授信的额度,显然,对于某一家银行来说,这是最小化授信风险的理性行为。如果每家银行对同一个项目授信,却仍然依靠上面的原则,就很容易导致总的授信额度远远超过该项目所能承担的金额。因此,对于授信银行集体而言,是非理性的。(三)激烈的同业竞争造成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积累。在对集团客户的授信过程中,商业银行本来就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加上同业的恶性竞争,使得商业银行更加的被动,面对强势的集团客户,各商业银行惟恐服务不周。(四)集团客户危机出现后商业银行的非理性行为。多家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共同授信是一个“共同代理”问题,这很容易导致前面所说的过度授信,除此之外,共同授信还容易导致“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当集团客户出现危机之后,众多债权银行的跟风行为很容易放大其经营危机,此时企业的获得授信的难度将会很大,因为重新谈判债务合约可能会失败,其中既有商业银行出于最大化保护自己利益的因素,也有协调众多债权银行导致协调成本很高的因素。

二、商业银行授信体系不够完善

(一)总分行制度不能适应集团客户授信要求。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市场经济中组织必须设计好管理的幅度。如果设计不合理,导致管理的幅度偏大,就会危害到组织决策的效率。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营运模式不太适应集团客户授信的动态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采取“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三级管理模式,一级经营的运营机制。这管理半径太长、结构偏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机构的营运效率,虽然有些银行建立了集团客户部,采取统一授信的制度,但过长的管理半径会使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偏离,总行也不可能发费巨额的成本控制各分支行对集团客户及其关联子公司的授信风险,而分支行想从全局控制风险更是望尘莫及。(二)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体系相对薄弱,缺乏创新机制。从制度体制上看,大多数银行的内控机制不健全、放贷、审贷机制相对薄弱,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没能落实。有些银行决策约束机制建设落后,对有经营决策权的人员的约束机制不合理,授信人员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存在脱钩的现象。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也没有建立系统有效的风险识别、计量、检测和控制机制。从管理体制上看,大多数银行组织结构不合理,独立分块较多,管理半径较长,责任与权力范围不明确,并未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授信风险控制体力。加之各种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缺乏综合协调,银行的高管人员也很难对授信风险总量度量、总量控制。与此相关的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缺乏独立、高效的风险监控程序,使风险控制部门未能及时、精确、系统的把握授信风险。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不具备计算和配置风险资本的能力,各行主要是依据粗略的理论及从历史经验数据得出的公式对最高综合授信额度进行测算,具体操作时,录入的变量值仅是客户的历史数据,而不包含银行自身的实力及客户未来发展的预测数据等。加上银行在授信额度的审定等方面对经验或主观判断的依赖性,导致授信额的随意性较大。

三、贷后监督管理不到位

贷后管理是信贷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对集团客户的授信业务中,贷后管理环节比较薄弱,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导致了较大的授信风险,具体说来,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授信风险信息收集效率低下,授信风险预警系统所发挥的功能有限。由于我国银行缺乏高效运行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对集团客户的营运情况把握不到位,对其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没能及时的知晓等,就是再好的风险预警系统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我国银行的风险预警体系一般无专人负责分析、度量风险信号,当授信风险暴露时,也没有负责人及时做出有效的决策。(二)集团客户授信不同于一般的信贷业务,需要精通业务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人员的配备方面明显不足,对集团客户授信的业务人员整体素质也较低,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力、上市公司年表的分析能力都很欠缺。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應当认识到人才资源是银行发展的基础,是能否在未来激列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保证,所以,应当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安宸(1986-- ),男,汉族,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吴先进(1986-- ),男,汉族,湖南浏阳人,湘潭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管理。

参考文献:

[1]廖肇辉.集团客户授信:共同代理问题及其对策初探[J].金融研究,2005,5.

篇5:巨人集团案例分析 史玉柱

——史玉柱,自负的冒险家

巨人集团,曾经是一个红遍全国的知名企业,历经不到2年就成为销售额近4亿远,利税近5000万元,员工达2000多人的大企业,同样历经不到4年就如同泡沫式的破裂了。有人说,“巨人”是个神话,而这个神话终因史玉柱不是神而最终破灭。

巨人集团的陨落是有着深刻的多重原因的。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的结构,财务管理的失控,以及企业策略和文化的偏差。在此,我只对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一个主观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

人们在说起巨人集团的时候就一定会说到史玉柱,在说到史玉柱的时候就一定会感叹曾经的巨人神话。在史玉柱叱咤风云的时候,人们探讨的是他的成功秘术。在史玉柱马失前蹄的时候,人们谈论的是他的受挫真由。在史玉柱东山再起的时候,人们赞叹的是他的不屈精神。

性格决定命运。史玉柱的个人因素在巨人集团的崛起和陨落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通过研究史玉柱个人,分析史玉柱在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来探究和剖析巨人集团出现财务危机的主观原因。

一、成功的冒险家

1962年出生的史玉柱从小就敢想敢做,外号“史大胆”。他聪明而执着,对于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很着迷,曾经照着书上所说的“一硝二硫三木炭”的方法,自己配置土炸药,并且趁着月黑风高的夜晚,检验了“自造炸药”的威力,完全不顾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和同学打赌,史玉柱竟然把一瓶湖南产的辣椒酱全都灌进了自己的肚子里。当他赢得胜利的时候。已经被辣得连庆祝的话都说不出来。这就是史玉柱,一个胆大而执着的人,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勇往直前。

这样大胆的他,自然是很不喜欢朝九晚五的平淡生活。1984年,史玉柱从浙江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安徽省的统计局。由于工作突出,他被保送到深圳大学读研究生。当他学成回到单位后,却立即向领导递交了自己的辞职报告。在家人和朋友的反对和惊叹下,他带着4000元的创业资本,来到深圳开始寻找他的梦想。

当时的深圳刚刚被国家定为“经济特区”,正处于一个蓬勃向上的发展高峰。特区热火朝天的情景深深地感染了内心本就不安分的史玉柱。1989年7月,史玉柱倾其所有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服务部”,这里,就是史玉柱“万里长征”的起点。1991年,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他靠着150个昏天黑日和20箱方便面闭门造车一举研制M-6401汉卡而成功,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M-6401汉卡年销售量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500%。同时,借邓小平南巡的春风,得到珠海市政府的重礼,开始计划建造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巨人大厦。

1993年,史玉柱进军保健品市场,大规模宣传产品,让自己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一手创办的公司不到两年就实现年销售额上亿元,世人谓之奇迹。而巨人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也成为那个时代所有媒体热烈追捧的明星商人。1994年,欲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2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来越大。巨人集团经营范围涉及电脑、生物工程、房地产和金融等领域,其生产的多种电脑产品,曾经占据全中国大半个市场。在1993年一年之内,就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集团子公司从38个发展到228个,拥有数亿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杨尚昆等中国领导人曾经先后视察过“巨人集团”,李鹏也曾经在一年内两次视察巨人集团,实在属于破例,他并且亲笔签字说巨人集团“取得了巨大成果”。如果按照这时的“巨人集团”势头发展下去,“巨人集团”将可能在几年内发展成为资产超过百亿的跨国集团。他在31岁那一年被列为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成为中国的新生代贵族。从白手起家到中国大陆富豪排行第八,他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这是史玉柱自创业以来的第一次顶峰。

有人曾经说史玉柱是赌徒,史玉柱坦然承认。他甚至有点自得地说:“我就是赌徒,这无所谓。什么叫赌?无法预知结果.只能凭借自我感觉做的事情都属于赌博。”史玉柱是个赌徒,但他却赢得了胜利。他是一个著名的成功者,一个成功的冒险家。

二、最自负且最失败的决策——巨人大厦

史玉柱的自信心是无比强大的,强大到史玉柱忽视了繁华后的危机及已然存在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词来形容他的自信心,那就是:自负。

史玉柱从来都是一个自信心很强的人,他的第一次创业就极具胆略。他敢于用仅有的4000元去打广告,又拿所有的收入再次砸在广告上。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然而,这份胆略成就了他。

少年得志之后,史玉柱开始变得真正地自负起来,他鸿鹄志满,在受到政府领导的接见和鼓舞后,热血沸腾地决定要把巨人大厦为建为珠海的标志性建筑物。巨人大厦由原来的18层增至70层,预算也因此从2亿元陡增至12亿元。而当时的史玉柱只有1亿元流动资金。即使在事实上,单凭巨人集团的实力,根本无法承接这项浩大的工程,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史玉柱不但没有改变决策,竟然还将银行搁置一边,单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去支撑大厦的建设投资。

如此冒进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开始可想而知,当企业频繁出现现金流的短缺和利润的缺乏,虽然卖出了大量“楼花”,还把脑黄金赚的钱也赔了进来,但资金链仍然断裂。巨人大厦在刚刚显出地面时便因缺乏资金而成为烂尾楼,脑黄金也因严重的贫血症而湮没。1997年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这颗绚烂的流火在人们的眼中瞬间陨落。

三、自负的性格让他做出鲁莽的决策

史玉柱天生就是一个大胆而自信的人。他的胆略让他在早期迅速成功,然而这份过于顺利的成功又反过来使少年得志的他越来越自信,最终成为了一只自负的老虎。

史玉柱是一只自负的老虎型。他有着很突出的老虎型性格:绝对的控制力,冒险精神,自信而独断。

一个老虎型性格的人,如果后天得到良好的琢磨和淬炼,他就是一个有魄力的实干家。过早的成功对于史玉柱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他失去了被挫折和风险磨炼的机会,他变得越来越得自我和独断,他的典型法则就是“按我说的去做!”

在人际关系中,老虎型的人渴望竞争,他们非常希望能打败强者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们只关注目标能否达成而不是能否取悦他人,他们的沟通风格直接而粗率,喜欢挖苦别人,经常展现出嘲弄式的冷幽默。他们讨厌犹豫不决,容易与人产生摩擦,甚至认为冲突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老虎史玉柱就是一个并不擅长与别人打交道的人。这对于史玉柱来说,恐怕也是他失败的一个很大原因。首先,史做为董事长,他一个人的股份就占了90%,拥有了绝对话语权,成为了一锤定音的人。而他本身是一个尖锐又直接的人。他的领导风格是果断而讲求成效的。他要求下属对他的决策高度服从。对于这样的领导,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畏惧,真话不敢说,意见不敢提,提了他也基本上不会采纳,这样长期下来,公司的会议自然就变成了他的最高领导和指示。其次,史玉柱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也同样不擅长与银行打交道。他甚至没有意识到应该去与银行打交道。所以一开始建大厦的时候,他没有问银行借一分钱,知道后来资金短缺,捉襟见肘时,他才意识到应该银行贷款。然而这时候,国家的货币政策已经调整成紧缩政策了,公司与银行的关系又不好,自然就借不到一分钱。最后,成功人士史玉柱恐怕也是不屑与和媒体搞关系的。在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爆发后,媒体不断地曝光,满大街上的报纸都在报道巨人集团破产的消息,这无疑是在焦头烂额的史玉柱身上又砸了块石头。本来巨人集团还有很多应收账款在外面的,但大家看巨人集团要倒了,就纷纷落井下石,数值不小的应收账款都收不回来了,全部烂在外面。人大厦的失败中显露了出来,也在他在其他企业发展决策上显露无疑。

首先,巨人以做电脑软件发家,进入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种很偶然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而制定出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回顾巨人大厦的建设,从目的,到楼层都一改再改,然而就是在这种目标不清晰的情况下,投入的资金却越来越多,对于上亿元这么庞大的预算,巨人对资金的保障显得过分自信,不够谨慎。

其次,对于巨人集团来说,生物工程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而史玉柱仅仅是因为敏锐的看到生物工程的潜力,便毅然决定对这个市场进行开拓。脑黄金的成功只是一个好主意加上成功营销的战术上的胜利,巨人对这一胜利明显感到无所适从,管理层,营销网络,生产系统都没有做好准备,就这样“脑黄金”的成功其实是替巨人揭开了疮疤。尽管脑黄金的确取得了成功,但但也因此为公司埋下了祸根。由于不了解该领域的消费者特性,尤其不熟悉这一新领域的资金运作和营销策略,巨人集团在生物工程领域越陷越深。虽然1994-1996年,巨人集团在保健品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出现全国亏 损,债权与债务相抵后净亏5000万元。

没有长远的诉求,“过把瘾就死”,更难以协调各经营产业间的资源竞争,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控。这种“什么赚就做什么”缺乏大局观的做法无疑是以企业的资本作为赌注的冒险行为。虽然史玉柱也在1995年请人做了一个企业发展战略,但做得比较粗糙,对巨人集团的产业结构也并未详 细论证。在进军房地产和生物工程时,并没有考虑到与巨人集团的电脑产业是否相关,是否熟悉,而是头脑 一热,拍脑就上,巨人集团今天面临的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决策的失误,摊子铺得太大。巨人 集团就那么多资金,要在两条战线上作战,当然顾此失彼、疲于奔命。到1996年下半年,当需要外援时,宏观调控已影响至深,各处资金吃紧,没办法,巨人只好涸泽而渔,拆东墙补西墙。

第三,史玉柱把摊子铺的太大。他每生产一个新产品,就为新产品注册一个子公司,并把子公司开到了全国各地。这也是由于史玉柱好大喜功的心里造成的。公司在全国各地开花,看起来一片繁华,然后真正盈利的子公司却没有几个,大多都沦为巨人集团臃肿的拖累品,就像一砣烂肉一样,拖住了巨人的脚步,给巨人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展。由于子公司过于繁多,巨人集团已然管理不过来了。子公司管理不善,公司文化设置偏差,众多子公司一直属于赔钱的鸡肋。比如其属下的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由于公司财务管理混乱,集团公司也未派出财务总监对其进行监督,导致公司浪费严重,债台高筑。至1996年底,康元公司累计债务已达1亿元,且大量债务存在水分,相当一部分是由公司内部人员侵吞造成的,公司的资产流失严重。而类似的情况在子公司普遍存在,子公司违规违纪、挪用贪污事件层出不穷。甚至有媒体披露巨人集团1位副总裁及7位分公司经理携巨款潜逃。即使后来史玉柱意识到了公司管理制度的问题,并作出了一系列的人事调动和管理改变,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管理失控的问题。在一批主干人员流失,负责人大换血后,公司的管理失控越来越明显,长久以来被遮蔽的问题终于暴露在阳光下。对此,史玉柱却只有无奈的叹息了。

四、史玉柱的反思

巨人集团的财务危机,主要是因为决策失误。在一个自己熟悉的行业刚刚有所进展,却人才结构没有形成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冲入保健品市场,并在市场虚假信号的误导下,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又投重资直入房地产业,使资金需求迅速放大了几倍,远远超过了自身的随能力,结果原有的阵地丢了,保健品也垮了,房地产也只好留下一个个的大坑。

巨人大厦是史玉柱有生以来第一个重大的投资决策失误。1997年,他负债2.5亿元,深陷人生的谷底,成为“中国首负”。这次惨痛失败给史玉柱深刻的教训,他终于认识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否抵制诱惑”,任何人都决不会无所不能。

对于失败,史玉柱自己做出了反思,他说,我有的四大失误。第一,盲目追求发展速度。1995年10亿元,1996年50亿元,1997年100亿元。然而目标越大风险越大,不经过科学的论证,没有必要得组织保证,必然损失惨重。第二,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集团涉足了电脑业、房地产业、保健品业等,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厦导致的财务危机,几乎拖跨了整个公司。第三,“巨人”的决策机制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董事会是空的。我个人的股份占90%以上,其他几位老总都没有股份。因此在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第四,没有把主业的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电脑业走入低谷以后,我忽视了技术创新这一“巨人”电脑的生命线,连续两年在世界反应平平,到1996年,“巨人”才推出了M-6407桌面排版系统。

篇6:复星的集团管控分析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复星)1992年由复旦大学五名年轻教师创办,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复星扎根中国、投资于中国成长的根本动力,其核心业务跨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金融服务及战略投资等六大领域。

2007年7月16日,复星的控股母公司复星国际(0656.HK)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现了复星15年来最重要的历史性跨越。2007年,复星国际实现营业收入319.77亿元、净利润33.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和206%。目前,复星已稳居中国企业前50强。旗下产业业绩稳定增长,在行业内也基本进入国内前十强。

经过十五年的实践,复星形成了一个以认同复星文化的企业家团队为核心,以持续发现中国高增长投资机会、持续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持续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的三大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创造链的正向循环发展模式,并以高成长的历史业绩予以证明。

1.复星集团母子公司管控问题的由来

众所周知,复星集团以“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融投资”为投资管理理念。通过适度多元的投资,构筑“利润和现金流平衡、成长性和稳定性并重、国内国外二个市场依存、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举”的产业结构,使整个集团能够长期稳健成长;通过专业化经营,在所投资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均达到国内同行前三名,并积极扩展对标体系,努力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通过专业化融投资,保证专业化企业融得的资金在本领域专业化使用,并通过自有资金增量、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和适当的借贷实现融资形式的多样性。

一贯追求内部管理的复星集团在追求自身超常规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思索下面三个问题。

1.1如何实现从企业经营到产业经营? 复兴要做大要发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企业的高度。只有从产业的高度来经营,才能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控制力的企业。但是,企业经营与产业经营之间有一条天然的沟壑:企业经营是一个企业,产业经营是几个企业的联合,各企业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发挥能动性,形成最大合力,建立产业优势,而不是内部竞争资源,内耗不断,在外部市场丢城失地?解决产业经营的问题绝对不是有先进理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单纯的理念往往是失败的隐患。1.2如何兼顾母公司有效控制和子公司的专业化经营?

复星集团要跨行业发展,需要面临一个难题。在多个产业中攻城略地,取得良好的绩效,复星凭什么在每一个产业中实现专业化?凭什么提高每个产业单独的经营效率?同时,每个产业的专业化又必须在集团整体的有效控制之下。如何跳好这支带着镣铐的舞蹈,绝对是对管理者功力的一大考验。1.3如何兼顾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企业要发展,提高发展速度,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先机自然重要。但是发展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效率才是根本,如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效率是困难的,但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集团发展过程中,规模或者发展速度就会具有强大的迷惑力,让我们忘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真谛。如何实现有效的管控,从集团浩如烟海的数据和信息中,找到我们的战略,找到我们的终极目标。越大越迷失是容易的错误,如何越大越清晰是我们的课题。

2.管控问题导致的表现和这些表现的根源

复星集团敏锐地感觉到对于产业的管理,对于子公司的管理问题解决的好坏将决定复星战略中产业经营的成败!但前面所论述的问题,似乎失之于抽象和宏观。问题可以更精练的概括,但是无法简单的解决。2.1.管控问题的表现

-母子公司战略协调性差,协同效应难以发挥-母子公司冲突,内部资源争夺激烈,整体效率低下-原有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导致制度不断虚化,边缘化-母子公司风险管理缺位,母公司风险被显著放大

-对产业、子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绩效管理薄弱,绩效不好,且认同度较低-母公司规模过大,效率亟待提高 2.2.这些表现的根源

-母子公司权责分配不尽合理,界定不清,导致灰色空间大,各方积极性没有充分激发

-集团内部的管控和组织制度设计的反思和博弈分析不够

-母子公司信息不共享,部分信息失真,缺乏有效的财务预算、成本控制、商务和约、营运监控的综合风险控制体系。产业中各子公司缺乏统一、系统的指导性规划,无法形成有效战略管理,实现协同效应

-缺乏一套吸引、使用和管理高级经理人员的有效机制,收放适当,经营效率不高,经理人员认同也不高

3.复星解决管控问题的方法

3.1思路和原则——管育结合

复星集团的母子公司管理,不仅有着规范的“管”,更有和谐的“育”。即在规范和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建立和维护一个非常有利于下属子公司发展的良好的环境。

复星这种管控理念源于其企业发展理念。复星的企业理念认为企业应该是一个生命体,而外部环境则是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中国的宏观经济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的生态系统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而正是要在这种变化着的生态系统里面去寻找一条最好的发展道路。因此,在企业中建立和谐的氛围,实现管育结合,效果会更为理想,同时也暗合了国家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搭上了社会气候的顺风车。

3.2复星集团母子管控模式

管控基础平台——分层管控平台

复星管控的基本平台是分层管控平台,何谓分层管控,即在集团层面、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各层都有明确的责、权、利,各司其职、各行其责。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太简单,但是对于复星而言,多产业经营,各产业,各产业的子公司,行业特点和市场地位等等情况都各不相同,从集团来看,无异于一团乱麻。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梳理。如何梳理?把杂乱的信息和权责合理分配到多个层次是合理的选择。3.3.治理结构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复星通过董事会行使监管权力,对董事长、总经理进行授权。但是授权的前提是透明,复星通过三个保障来保证透明:一是人事保障,复星对于投资控股企业至少要派两个人,财务总监和监事,财务总监是专职的,监事可以是兼职的,有条件还会派个管法律和管公章的法律总监或办公室副主任。二是制度保障,明确什么层次的人盖什么章,不管什么章,任何人批准都要经法律总监的审核,另外所有章都必须留档,两个人在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公章;三是信息抄送制度,即报告打给总经理后,还要分别抄送两份给总经理上司和自己的职别上司,并且批复也抄送。

复星的分权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集团公司学会跟子公司分权;集团公司严格界定子公司应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同时监督好子公司,把该下放的权力授权给它;第二层意思,领导层要学会分权,提倡多个层次的一支笔,避免把权握在一个人的手里;第三层意思,经营上的放权和加强监控调节能力是互为因果的,一般要先有监控体系,再有放权机制。

复星对出资人代表的管理机制也是以复星三层级管理体制紧密相连的。复星在产业板块层面和产业公司层面都会派有出资人代表。出资人代表(专职监事)并不直接参加和干预日常的经营管理。专职监事的主要职责是配合、支持、监督具有高度专业性的管理团队。复星出资人管理的机构是公司的董事会,由公司董事会组织战略部、财务部和审计部门进行出资人代表管理。

复星的出资人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保障这套系统的正常运行:他们负责保障基础管理系统,特别是复星所特有的经营环境管理系统、经营计划执行系统、公司治理的监事系统、财务预算管理预警系统和审计稽核系统的正常运行,能够稳定的提供绩效管理和公司经营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复星对于出资人代表的管理采取了一种平衡管理团队和出资人代表关系的复合管理模式。出资人代表不仅具有监督功能,还具有服务功能,因此与专业的管理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操作上,复星对于出资人代表采用了结合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蕴含平衡记分卡思想的系统考核体系。重点考查在监管、服务两个领域的工作表现。

-强化外部监督 复星透明化的努力从2004年的7、8月份开始动作。复星的朋友、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介绍给梁信军,这就是后来国研企业所做的《复星集团的市场地位、竞争力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初步研究》的源起。与此同时,复星还请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做出截至2004年6月30日的《复星集团财务分析报告》,请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复星信用等级评定。这三份专项报告在三四个月内一并完成,并被复星主动递交给银行和监管部门。报告称,到2004年6月30日,复星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8.88%,2004年上半年利息支付倍数(利润除以利息,显示公司的偿债能力)是7.65。这两个数字确实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乃至扭转外部舆论的效果。

透明是有风险的,严格会计事务所审计结果也许会导致银行在评估数据时会产生复兴的经营状况较以往同期水平有所下降的感觉,从而令情况雪上加霜。但是事实证明,银行对此还是很认可,在他们心目当中,不同的审计、不同的评级结论,对他们的权重意味是不一样的。”透明化确确实实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外界对复星的疑虑。3.4.母子公司定位

-集团层面:

在集团公司层面,其核心职能是主要实现控股公司的职能,进行战略投资和投资后的宏观监控和管理。母公司的主要功能是在完成文化建设、健全安全体系、产权管理体系、搞好战略投资、资金管理、人才战略等等内容的同时为整个集团打造资本平台。

-产业层面:

产业板块层面的主要功能是搭建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嫁接的平台,积极推动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其产业链和互补的领域内,重组并购,强化竞争力。产业板块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搭建上市公司平台:以包括复星药业在内的一批上市公司为核心,寻找产业里最好的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层面:

企业层面则主要是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经营体系,形成具有专业化拓展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企业群体。公司的主要功能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前三名”战略。实现品牌经营,提供性价比最优化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努力提升专业公司的个体竞争力,在各自领域内做到充分专业化。3.5.体系的建立

-构建强大的管理团队

复星在实践和摸索当中逐渐形成有竞争力的团队,在通过团队去整合产业,达到同行业的领先地位。比如说复星的房地产业、医药产业,团队是复星十年来自己培养的,要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发展和吸纳行业内的优秀人才,获取更大的利益复星最大的特点,在所有的产业中,在产业并购中集团都甘当配角,让产业专家和行业专家做主角。在人才经营上,把与优秀人才和团队的合作作为企业的制胜战略,将优秀的人才引进复星的团队,将引进人才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并且是回报率很高的投资行为。以复星特色的集约化产业整合为龙头,以子公司发展环境塑造和专业产业经营人才队伍打造为基础,以三层级的股权管控体系为重点,复星的股权管控将为复星集团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我形成的企业文化

复星集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是建立在信任和尊重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文化。复星集团的企业文化,体现在员工、团队、组织、社会等各个层面,体现在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每一个细节里。复星的企业文化是要帮助各团队树立和把握总体发展方向,不断修正总体发展目标。根据集团和产业的战略发展规划,调整团队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使各团队的目标与集团的总体规划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

-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 复星集团在社会上树立了公正、稳健、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因而获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避免了通常因政府机构低效为企业带来的困扰。复星集团的信誉和口碑还有助于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为下属企业创造了相对其他企业好得多的金融环境;

-开创了独特风险管理体系

复星开发了一套特有的风险监控预警体系。以战略性经营计划为基础,结合全面预算管理,整合会计和审计资源,对各产业板块和产业公司的经营进行实时监控。一旦业绩偏离经营计划和预算的5%、10%和15%将分别启动多级风险预警系统,集团及时组织进行偏差分析,在注重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绩效改进计划。

通过多元化的产业公司组合来减低行业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增加收入和利润增长的稳定性,减少行业波动对总体业绩的影响。通过多种策略和措施来驾驭来自于政府政策变动和竞争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针对每个产业公司的特点,建立了一套严谨有效的监控体系。积极参与各产业公司的决策过程,并审慎地向其高级管理人员授予决策权力。最后,委派财务总监到下属产业公司监督其内部运营,并对其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

复星还有一个创,就是在每次投资结束后的一年,审计团队加投资团队对所投企业进行投资权益审计。这个审计不是单审资产的真实性、各方面的销售业绩,而是把它当成一个待投资的陌生企业,看看它值多少钱。“这样重新评估一遍后,你可能很快就会发现其实复星的投资权益减少了。当一个项目经过复兴的持续改良,竞争能力还不能得以提升,投资预期的计划完全没有达标,并且也没有变革的有效措施出来,复兴就会考虑要不要及时处理。

4.我们从复星的经验中得到的启示

在业界我们常常会把复星的成功和德隆的失败去进行对比。德隆属于一种全新的“类家族企业”的运作模式,其金字塔结构中资产的运动方向往往和其它地区的情况相反。上市公司在复杂的结构中,往往成为这种类家族集团中的旗舰企业,其资产变为向下运动,具体表现为投资行为。产生这一模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中国股市的初级市场特征尤其是不健全的交易监管机制,决定了“控制性股东”有可能通过证券市场股价上涨获取暴利。德隆模式不可能持久,因为它根本违背了客观规律。

德隆所谓的产业整合,说到底是低价收购,收购完后全部买断,形成区域性垄断,再提高售价,这是一个寻租的过程,是价格扭曲造成赚钱。在一开始的时候,产业整合这个概念确实是有创意。但是当形成一个制度的时候,形成一个多元化企业的时候就不能创新,因为任何一种企业都有它的运行规律。所以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要学习一个产业或者是一个多元化经营企业的运行规律,而不是创新。通用电气多元化的成功,在于它的长短期业务互补,能够产生充足稳定的现金流。而德隆不但长、中、短期业务互补没有做好,横向内容方面的互补依然没有做好。只要做好任何一个产业就发达了。在达到稳定现金流的目的之下,伟大的企业家要学习放弃机会,而不是把握机遇。德隆问题说明金融与实业的结合是危险的。

而复星的成功则取决于以下几点: 第一,复星集团和子、分公司定位明确

第二,投资战略保证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第三,行业前三和一流团队两个投资标准缺一不可 第四,投资决策权放给最专业人士

第五,董事会行使监管权力并通过三个保障对董事长,总经理进

行透明授权

第六,建立出资人代表管理机制,实施有效监控

上一篇: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意义下一篇:泥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