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2024-06-10

城市建设中的问题(通用8篇)

篇1: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岛市交通拥堵、自然资源浪费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打造智慧城市的呼声更加高涨。智慧城市是打造幸福青岛的必要因素,通过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对传统城市产业进行智慧化的改造,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建设一个“智能、互联、协调、创新”的智慧城市,是青岛城市发展新理念的体现,也是城市幸福新品质的提升。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慧青岛 公共服务信息化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73%,比世纪初提高了17.5%。如此成就举世瞩目,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城市问题。公共安全、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的障碍性因素,如何克服现有城市发展困境,形成城市发展新的动力,是当前每个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2008年IBM公司率先提出“smartplanet”理念,从该理念里诞生了“smartcity”这一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这一理念引入本国对未来城市建设的方向,纷纷进行设计和建设。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也对智慧城市建设予以了高度重视。

所谓“智慧城市”,指的是按照科学的发展理念,利用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光网络这些技术手段,整合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的协同联动与无缝连接,从而智能响应民生、公共安全、环保、商务活动、城市功能等多种城市需求,建设安全、高效、绿色、便捷的城市形态,创造美好幸福的城市生活。目前智慧城市不仅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更是各城市把握最新信息技术变革的机遇,推动城市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向智能化发展转变,迈进信息社会的必然趋势。抢占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先机,就能抢占创新型城市建设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城市未来发展制高点。

青岛市是我国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也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青岛市作为其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青岛城市公共服务、发展蓝色经济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提出挑战,优化和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又一个重心。因此,2010年以来,青岛市对智慧城市高度重视,提出建设“无线城市”,多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建设“智慧城市”的工作任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务,希望通过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优化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优质的“软环境”,提升对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转化和辐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2013年青岛市成为首批十二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之一。

2“智慧青岛”建设现状

2.1智慧青岛战略规划解读

《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2013年一2020年)》指出,“通过智慧青岛建设,实现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信息服务无所不在、居民生活便捷安全的目标,到2016年,智慧青岛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形成智慧应用引领智慧产业突破发展的格局;到2020年,智慧青岛建设效果全面显现,成为宜居宜业的智慧城市典范”。“智慧青岛”将打造“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三套保障体系和两大着力点”。即“1332架构”。所谓“一个中心”即城市云中心,包括基于感知设备、传输网络的信息资源中心以及公共云平台。“三个平台”分别是市民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城市运行服务平台,其中,市民服务平台涵盖智慧教育、智慧健康等。企业服务平台涵盖智慧财税、智慧园区等。城市运行服务平台涵盖智慧环保、智慧交通等。“三套保障体系”即推进保障体系、信息安全体系、社会成长体系。“两大着力点”分别是智慧企业、智慧产业,智慧企业包括生产经营各环节信息化及产品数字化、网络化等,智慧产业包括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及3D打印、新型显示等电子信息制造业等。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2“智慧青岛”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目前,青岛港正努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一流的智慧港口;青岛肉菜全程追溯体系也将结合物联网技术在生产基地远程无线监控,在云计算、数据仓库深度分析等方面探索智慧流通。

“青岛市应急指挥调度项目”、“青岛农业大学无线数字校园建设”、“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无线校园网络工程”、“物联网技术在空调器上的研究与应用(海尔物联网空调)”、“青岛市数字化城管无线数据采集项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青岛啤酒移动销售管理系统”和“无线传感智能监控系统在太阳能大棚里的应用”共8个项目人选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定的首批山东省“无线城市”示范工程。

“众e通”是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项目之一,于2010年6月在青岛市南区湛山街道办事处试点,2011年10月开始在青岛市南区各街道办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11月,通过“众e通”系统已经受理家庭刷卡缴纳水、电、煤气费、通信费4000多笔,实现交易金额50多万,个人政务查询1研多次。

青岛作为2014年世园会的承办城市,进行园区规划时曾启动“世园会数字化园区规划”。青岛世园会的“数字化”包含非常多的系统,包括基础设施、通信、安防、智能交通、公共广播、信息发布、智能导览等。

由青岛一家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一套集森林防火的指挥调度、人员定位、短信收发等数据信息交互为一体的森林防火系统,已经在山东一些重点防火林区实现了100%信号覆盖,提高了森林防火指挥调度效率。该系统目前正向新疆、甘肃等地的林业地区推广。

此外,中国联通云计算基地落户青岛,并逐步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数据电氏重点项目。

3“智慧青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智慧城市理念为青岛未来城市发展展现了一幅美好蓝图,然而作为一种以科技为核心推动力的城市发展战略,要顺利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将面临一些问题。

3.1 政府规划不完善

城市信息资源共享不够,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不强,实现信息化便民、惠民的目标不明确。信息化管理运营体制和机制尚未健全,尤其缺少运营准入标准,部门各自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战、信息互不共享等现象普遍存在。

3.2没有真正做到便民、惠民

“智慧青岛”建设中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领导重视程度低、部门自身利益等诸多问题,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便民、惠民。“智慧青岛”建设应贴近经济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实际需求,以老百姓的信息生活为导向,以便民惠民为基本前提。

3.3行业人才匮乏。

国外凭借几十年的发展,在物联网领域积聚了大量人才,而青岛的物联网发展时间较短,技术创新型人才较为匮乏,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青岛市的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薄弱,目前青岛进入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用于技术研发的资金很受限制,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

4对于建设“智慧青岛”的建议

青岛提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立足本土优势”建设现代化国际青岛的目标,必须率先构建“智慧城市”,始终在城市信息化方面走在前列,必须大力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积极运用新兴网络和信息技术,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着力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4.1合理规划

研究制定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政策措施,制定智慧青岛工作方案,组织力量制定智慧青岛建设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明确具体方向,编制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智慧青岛路线图,落实有效措施。制定规范的职责分配、资金注入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能、保障各项资金顺利运转,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4.2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由政府牵头,邀请市有关部门及各电信运营商、通讯终端生产厂家和物联网企业参与。举行专家讨论会,搜集各方经验。可邀请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学者以及资讯产业的领导者,开展研讨会,积极吸收各方建议,并且扩大青岛知名度,打造国际一流智慧城市。除此之外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实时掌握城市居民需求,积极引导市民参与,营造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和谐的动态的良性的发展环境。目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越来越流行,政府可以搭建一个微博互动平台,与大众互动交流,畅所欲言,这样既能实时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掌握大众需求,阻止部门僵化,又能吸引新思想,增强创新能力,还能增强大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动性,增强成就感。

4.3完善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定期通报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加快健全重大项目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重大项目的立项、招投标、资金使用、项目验收、效果评价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有效考察、监测和评估“智慧青岛”建设各项任务的实施进度。

4.4大力发展技术,培养人才

有重点的突破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解决需求与技术不成熟的矛盾,既需要技术与市场整合,还需要市场规模化应用。

加快建立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由于企业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实践者,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撑者和引领者,专业培训机构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器,四者需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建设合理完善的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以专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优势互补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研发和产业集聚带动人才集聚的机制,扩大对外开发和交流,引进技术和创业团队,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配套企业来青岛共谋发展。结语

智慧城市虽然是个新兴的概念,但却是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对城市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并且被认为是最终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体现在过程中。

青岛虽然在智慧城市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国际一流的智慧城市建设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充分认清智慧城市建设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必然性,以实现各级政府高效便捷运转为手段,以保障人民群众幸福健康为目标,使城市建设少走弯路,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世伟.说“智慧城市”[J].图书情报工作, 2012,(2).[2] 佚名.智慧城市[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22).[3] 王聪.智慧城市有多“聪明”[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3,(10).[4] 朱小丽.基于对标的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3.[5] 史建政, 于东敏, 刘振强.基于国际对标的廊坊智慧城市建设模式与对策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9(6).[6] 袁顺召.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7] 王奕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 2014.[8] 张金凯.浅谈“智慧青岛规划”[J].中国信息界, 2014,(1).[9] 李玥.取经台北 建设“智慧青岛”[J].信息化建设, 2013,(12).[10]佚名.山东青岛:打造“智慧城市”典范[J].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4,(1):25-25.[11]崔婧.云端服务支撑智慧青岛[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3,(13).[12]王丽.青岛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思考[J].中国信息界, 2011,(6).[13]姜秉国, 韩立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5).[14]韩立民, 于会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青岛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0,(2):131-136.[15]佚名.青岛[J].新经济, 2009,(8).[16]佚名.青岛市[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3,(12).

篇2: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在班组, 车间安排工作只要是涉及物质生产的, 工程再难再艰巨班组长和组员们都能想方设法地去完成, 甚至一点怨言都没有, 然而安排“ 政治学习” 或者进行一些“ 小型学习研讨” 等, 往往是怨声载道、牢骚满腹, 他们认为只要生产任务完成了、安全出事就行了, 更有大胆者公开提意见、要求减轻班组“ 负担”、“ 集中精力搞生产”

二是班组重“ 结果”轻“ 过程管理”。

随着改革不断深人, “ 分配” 与“ 绩效” 挂钩、“ 评优” 实行“ 一票否决制”与绝对“比例制”结合, 造成“ 阶段结果”掩盖“ 长期不足” , 只要班组安全质量这一年之中没有否决、全年生

产任务能完成, 就不愁荣誉和应得利益。相反, 那些平时始终做到严格管理、不断创新的班组, 因个别问题, 其一年到头努力的结果反而不如那些平时松散管理的班组, 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评价, 从而

加剧这种错误的认识, 渐渐把那些在班组建设上勤勤恳恳的骨干们也推向片面重视班组管理“ 结果”的那一边

三是班组重“ 人治”轻“ 法制”。

在当前相当一部分班组管理中存在“ 随意性大” , 班组规章制度“ 粗放”或“ 可操作性差” , 极个别班组压根就没有。班组“ 奖金分配”、“ 考核处理” 等事关全班的大事全靠班组个别人或几

个人“ 说了算” , 往往出现分配不公、处理问题不规范等影响职工情绪、削弱班组凝聚力战斗力的情况, 带来班组短时间的混乱、猜疑和小团体等不利班组健康发展因素

四是班组重“ 眼前利益” 轻‘ ,长远发展”。

在班组,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属于热情关注的职工不多,普遍关心和重视的是他们的眼前利益, 班组或个人在企业中“ 多干” 与“ 多投人” 的希望是立杆见影, 今年不拿明年不知是谁收益的思想和观念

在相当班组与个人中已是根深蒂固, 长远发展是领导和他人的事, 不用我们操心

五是班组重“ 个人发挥”轻“ 集体力量”。

我们通常看到有些班组干活的总是那少部分班长与部分骨干, 干活的一刻不停, 班里呆着的是无所事事, 往往干得不亦乐乎任务也不能及时完成, 问其原因,回答无非是“ 他们干不了”、“ 他们干我不放心” 等,把班组集体的力量低估了, 把培育班组成员尽快成才的机会给“ 贪污” 了。结合企业实际应采取的对策是一是加强理论培训, 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素质班组建设的成败在于人、班组活力在于人的智慧和才干的发挥与不断创新, 由此可见, 要搞好班组建设必须从提高班组成员素质人手, 从企业发展高度规划和制定好员工培训这一‘系统工程, 员工培训力求做到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与

企业发展相结合, 进而增强班组成员搞好班组建设的信心、树立班组建设创新观念。二是加强班组过程控制管理, 全面提高班组管理水平

班组管理是管理工作在班组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具备管理一切特性, 科学性、系统性是班组管理走出“ 误区” 核心和关键, 其手段是加强班组建设的过程管理和控制, 其途径是建立完善的班组建设评

价机制。结合企业生产的特点和班组建设的实际, 针对过去在班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大胆剖析自己, 从班组建设体系变革人手, 确保班组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同时展示时代特征, 进一步明确班组建设

“ 做什么”、“ 如何做” , 班组长、班组成员在班组建设中的位置、责任等, 变以往的被动建设为主动加压, 变被动管理为自觉行动, 变片面强调班组物质建设为全面提高班组综合水平。

三是培育班组建设精品文化, 整合班组资源

企业发展的灵魂在于创新, 创新的基础在于优秀企业文化, 班组建设提升和发展的核心是培育优秀班组文化, 班组文化的培育使班组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 在班组成员中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班组是我家, 建设好班组是班组全体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变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抓自觉去做, 最终在班组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协调。同时优秀班组文化将成为一双无形的力量约束班组成员的行为, 确保

篇3:城市园林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1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园林规划建设管理问题

目前, 很多地方的园林绿地规划在质量上标准都普遍偏低, 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监理机构与人员进行监管。在很多城市中, 园林规划、设计、监理和养护都缺少规范化的标准, 这就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2 简单设计复杂化, 缺乏科技含量

一般在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中, 一些设计过于复杂, 缺少科技含量, 使得园林的设计更加注重形象, 而忽略了功能化的设计。

1.3 设计理念世俗化

一些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中, 过于追求异域风情以及江南水乡风格, 在北方城市中, 一些南方的树种并不能很好地生长, 病虫灾害发生也很严重。另一方面园林的设计与整个城市的风格很难搭配。

1.4 盲目提高设计标准

一些城市在规划中过于追求装饰材料突出的效果, 追求花岗岩、大理石、雕塑, 以及一些高级的材料等, 使得城市缺少了绿化量。

1.5 园林养护管理不力

由于缺少园林的监理机构, 使得一些工程, 无人看管, 加上维护资金的短缺, 造成很多园林工程会出现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 很多的技术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一些企业招聘非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使得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 应对策略

2.1 以人为本, 科学规划设计

在营造园林景观的时候, 我们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大原则, 体现出科学的规划设计。园林景观的营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 把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 以体现人文关怀为宗旨, 从人的行为活动、人的视觉感受及人的空间、理感受出发, 创造出个性空问、自由空间, 让人们获得更大的自由度、开放度。

2.2 因地制宜、经济适用

城市园林的景观建设不要一味地追求奢华、规模, 在建设中要做到符合当地的城市文化。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 既经济节约, 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 纵有层次富变化, 避免平直呆板。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是改善人居环境, 协调城市生态系统, 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 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 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 增加绿地的色彩, 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 扩展绿化的范围, 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 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2.3 将生态理论用于环境设计, 改善园林绿化生态效益

2.3.1 优化城市园林布局结构。

目前, 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着规划无序、布局分散、人工雕琢过多等缺点, 使得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脆弱, 环境效能低。城市园林规划与建设应贯彻生态优先和整体优先的原则。在城市园林规划和建设中, 应以生态平衡为主导, 协调好城市绿地与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 着眼于整体城市生态环境, 将自然引入城市, 达到“园中有城, 城中有园”的佳境。

2.3.2 选择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建群种。

应该将城市的园林绿化工程做到具有这个城市的个性特色。地区之间因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造成植物种类上的不同, 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园林特色的主要载体之一。使用乡土树种更为可靠、廉价、安全, 乡土树种和地带性植被应该成为城市园林的主体。建群种是森林植物群落中在群落外貌、土地利用、空间占用、数量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树木种类。建群种可以是乡土树种, 也可以是在引入地经过长期栽培, 已适应引入地自然条件地的外来种。

2.3.3 保持生物多样性。

我们在园林建设中要尽量保持物种的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每种植物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植物本身无所谓低劣好坏, 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这些植物, 将植物运用在哪个地方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技术水平。因此, 在植物配置中, 应该尽量挖掘植物的各种特点, 考虑不同植物的搭配。

2.3.4 遵循植物群落的生态规律, 合理配置植物。

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都是植物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有其特定的植物生态功能, 各自在自然界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其自身内在的功能不能相互取代。在城市园林绿化中, 应当遵循植物群落的生理生态规律, 宜树则树、宜乔则乔、宜草则草, 克服目前片面贪大求洋心理, 注重乔、灌、草的合理搭配, 多栽乔木, 草坪可选用生命力强又美化的杂草, 以节约养护、浇水成本, 提高绿化效益。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实现应有的景观价值及生态效益, 而且可以减少管理费用。

摘要:就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技术含量。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问题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篇4: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智慧城市;管理理念;技术障碍;资金问题

1 概述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经济发展不断转型的新形势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也在向建设质量型、内涵型的智慧城市的方向转变。建设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2 中小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 智慧城市是以大数据为特征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大量的企业信息或个人信息,信息中隐藏的商业价值将引发各种利益冲突,这就需要由立法部门进行调节。我国关于智慧城市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对个人信息的概念做了明确规定,但对具体内容的规定还处于缺失阶段。这就为个人信息的采集、利用、公开或保护应采取的态度提出了难度。

2.2 城市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多数城市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仍处于落后阶段,没有对互联网时代到来的重要性形成客观、准确的认识,这就导致在新的技术手段或管理方法与传统方法产生矛盾时,对新技术或新方法采取简单的制止措施。管理者受传统理念或旧有工作习惯的影响,往往对新事物采取回避或否定的态度,而不考虑新方法或新技术对提高管理效率的积极作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严重妨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了资源浪费,必须改变思维,更新管理理念。

2.3 缺乏协调机制 国家各级部门及地方部门在中小城市均设立对应的业务机构,各个部门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息系统。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未能实现共享,这就造成了众多的信息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以通化市为例,信息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分割严重,这就导致了部门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形成了资源的浪费;城市居民办理业务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办理多种手续,给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利;部门信息系统仅服务于上级主管部门,城市管理者无法获得必要的信息,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了难度。中小型城市信息孤岛的现象不消除,无法建立真正的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将大大受阻。

2.4 技术障碍 中小型城市的智慧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而技术标准的缺失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缺失为智慧城市的建设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一方面国家层面未对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动、共享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信息孤岛现象难以短时间内消除;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缺乏保障,构建大数据库的个人信息面临着被非法侵入、利用的危险,这不仅会危害个人利益,还将危害国家安全。

2.5 资金短缺 建设智慧城市需要的资金数目是庞大的,这是中小城市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相对落后阶段,建设时期产生的负债较为严重;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土地财政收入模式难以发挥作用,这就加剧了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

3 中小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应采取的对策

3.1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立法工作 国家应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个人信息及个人隐私的相关数据做出明确的界定,明确个人信息或个人数据在采集、运用过程中的权利及义务,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统一的标准或规范,为消除信息孤岛提供法律依据;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立法工作,严厉打击各种利用网络或信息技术进行犯罪的行为,保护网络信息平台的安全性,为公民的个人隐私和国家的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3.2 加强智慧城市的宣传培训,更新管理理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信息化社会到来而产生的,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及大数据技术,构建共享的信息平台,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智慧城市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范围相对于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具有极大的不同,面对即将发生的巨大转变,管理者应首先更新管理理念。为让管理者及广大被管理者了解并认可智慧城市,相关部门可通过各类媒体及传播方式宣传智慧城市的理念,增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意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效应。

3.3 促进部门之间的协同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努力,城市建设的进程由不同部门中的短板决定,单一的部门发展无法实现整个城市智慧化建设。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做好统一调度,协同发展;成立权威的领导小组,对于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利益或权利的重新划分等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防止由于利益冲突而发生部门间相互抵制或故意拖延工作的不良现象。

3.4 创新融资方式,提高财政支持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的资金是庞大的,仅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维持,应改变过去的融资模式,转向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财政问题;大力发展创业投资,通过私募市场和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方式,增大财政的来源。

3.5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建设、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协同机制的建设还是资金来源的扩展均需要大批的人才。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主要由人才的多少及其专业性决定,因此应加强与当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培养专业人才的企业或部门之间的联系,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培养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4 总结语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面临着众多问题,城市管理者及其他参与者应用于面对当前的问题,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法律体系的建设、宣传培训、构建协同机制、扩充资金来源渠道、培养人才等多种方式方法,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3(01):6-12.

[2]赵大鹏.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周春华,王凯.浅析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网友世界,2013(13):72-73.

篇5: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协调同步发展。笔者就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谈一点看法。

环境保护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

题,又是社会问题,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长远利益,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基础,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

(一)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城市建设带来了很好的契机,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应结合城市风貌特色,注重环境保护工作。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缓解了住房问题,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大力加强城市建设,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比重相应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保护环境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产物,是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环保重在管理

城建重在规划,规划和管理是确保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化建设不是单纯的发展经济,更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以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它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实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城市环境建设的规划和布局就显得十分重要。搞好城市环境建设、规划和布局,目的就是要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环境是发展基础,环境也是生产力。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良好的环境必定带来经济良性发展,环境改善,整个城市就升值,就会真正成为各方投资的一方热土,经济发展就会获得持久的动力。相反,如果某个地方环保设施长期缺乏、功能不完善、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不仅投资者很难留住,而且经济质量也难以提高,经济发展必然受阻。因此,在城市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总之,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密切,环境保护工作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任重道远。

城市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城市建设中应注重城市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城市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相配套,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整体,真正成为一个现代化生态环保城市。从兰州市城市发展来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今年来,新城区建设、开发区建设、城市道路硬化、环境管理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城市建设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还不健全,管理机制的不少环节存在着某些弊端。尤其是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还存在不少问题,在环保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城市整体规划设计与环境保护不衔接。城市规划起不高,随意性大。一是楼房与楼房之间密集,留余空间少、公共绿地少、绿化水平低、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少。还有遮光、通风不畅等不利因素;二是个别道路规划狭窄、硬化不及时,留金绿化空间小,整体布局不美观;三是城区排污管网不健全,排水、排污问题没有解决好;四是城市建设未突出环保特色。

(二)城市管理工作与环保资金投入跟不上。一方面是城市管理力度不够。城市建设中虽然注重了对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不惜花重金对城市进行环境规划,城区内实施雨污分流等管网建设,对主要道路进行美化、硬化等在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后因无人管理,加之部分居民素质较低,垃圾乱倒、污水横流,虽然实现了雨污分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疏忽管理,雨污混流。建设重在保护,城市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城市违章建筑、乱摆乱卖、占道为市以及户外违章广告等给良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民来信来访等接连不断。另一方面是环保资金投入比较缺乏。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财政部门很难抽出大笔资金投入到环保建设中。致使一些准备开工建设的环保工程,只能延期不能按计划如期完成,使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被动状态。

防治对策: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也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只有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和组织落实工作到位,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群众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热点。在推进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防止重经济、轻环境的现象。使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达到新的水平。

(一)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1、城市规划布局要合理,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有长远眼光,要站在环保的高度上考虑问题。如:城中开发和旧城改造时,要请环保部门进行论证和验收,看是否符合环保有关要求。所建设的区域是否符合一个环保小区标准。总之,城市建设要走生态之路,让城市规划与环保紧密结合、城市与环境相协调,使整

个城市建成一个生态园林城市。

2、要提高城市绿化率、硬化率。要积极动员各单位植树造林和铺装地面,在有限的地面上采用立体绿化方式,以增加绿化面积、能绿化的就不要硬化。一是城区建设和旧区改造都要留足绿化空间,实行绿化建设与土建工程同时规划、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制度。二是要抓街道、单位庭院和住宅绿化工作,要按照一区一路一树种的规划,提高绿化效果。三是要有计划分步骤做好绿化工作,增加种植美化风景树种。广泛发动干部群众人人动手种树种花种草,美化自己的家园。最大限度地提高绿化覆盖率,减少污染负荷,使之变成生态城市。

(二)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和环保执法力度

l、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造成严重污染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从严查处,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决不迁就姑息。

2、要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形成在政府领导下,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运行机制。坚持重点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检查和整改相结合,切实解决当前环境污染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好范文版权所有

3、要加强建设项目审批力度。对居民区(楼下)建设的商业网点房,不准用于餐饮娱乐业、以及对楼上能造成影响的行业,工商和环保部门要严格把关,坚决不予审批。对已审批的居民区(楼下)商业网点房建设的餐饮娱乐业要限期整改或予以取缔,防止新的污染源扰民。

(三)大力推行科技进步,加速开发环保技术市场。一是要建立环保科研机构。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要积极研究开发环保高新科技,积极推广最佳的环保实用技术。二是要提供专项的环保开发经费。研究和开发具有节能降耗、污染少和社会效益好的高新技术。强化市场意识,畅通环境科研向技术开发转化,技术开发向商品市场转化的各种渠道,从政策上、资金上创造条件,大力培育环保科技市场,积极引进环保先进技术。

篇6: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浅析城市房屋拆迁问题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作者:崔淑洁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06期

篇7: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一、经营电子商务,首先要关注合法性。合法性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如经营内容要合法,一些经营者误以为互联网是自由的天堂,在很多国家,网上赌博、色情均在禁止之列,我国亦不例外。再如经营电子商务也必须进行工商登记,不能无照经营,经营的内容也应在工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不能超越。对于一些须前置审批的经营项目,必须首先取得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许可。再如我国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证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经营电子商务属典型的经营性ICP,应当向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在北京、上海等地为通信管理局)办理经营许可。

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应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同时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会面临众多知识产权问题,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域名权、专利权以及不正当竞争等。在著作权方面,网页界面设计、源代码、软件以及网站的内容等均受著作权法律保护。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非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可以在网络上转载、摘编,但应当载明作者及出处,并支付报酬,并不得删除或者改变作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网站所有者应在网站中就著作权保护相关事项发表声明,以充分提示网站浏览者,并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商标权与域名权的交叉侵权是目前比较突出的情况之一,虽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对此已有涉及,但是尚有很多空白点,电子商务网站经营者对此应有足够的准备。不要试图搭名牌的“便车”,这样往往得不偿失,当然对于一些名牌的反向域名侵夺行为也应据理力争。对于商标权、专利权的一般性保护,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并无二致,只是可能侵权的严重程度会有所不同。但是在一些国家,对于独创的商业经营模式也给予专利保护,而由于电子商务本身是崭新的经营理念,电子商务的很多经营模式都是独创的,电子商务经营者在采用或者模仿他人的经营模式时就需要特别当心。

三、经营电子商务应当尊重他人隐私,保护消费者权益 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不同,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往往要求交易对方提供很多个人信息,同时也可以利用技术方法获得更多他人的个人信息。保护这些信息不被不合理地利用,更不得披露给第三人,这既是电子商务经营者最基本的商业道德,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讼争。电子商务经营者在网站上公开自己的隐私保护政策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减轻甚至消除信息提供者的顾虑。当然,经营者信守自己的承诺比作出承诺更重要,否则,承诺没有任何意义。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是经营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消费者的各项权利如何在网上交易过程中得到切实保护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必须

详细策划的一个课题,同时售后服务及退换货等方面的规定也非常必要。

四、经营电子商务应确保交易安全 交易安全是每一个经营者和消费者所关心的。交易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支付安全和交货安全。目前很多电子商务网站,特别是小型电子商务网站仍然采用网下现金支付方式,网站只是起到一个展示的作用,因而在支付环节并无特别的安全问题。还有很多电子商务网站采用信用卡支付或汇款支付方式,从实质上讲,它仍然是传统的支付方式。也有一些网站采用网络支付方式,而具体形式也不尽相同,如电子货币等,在这种情况下,支付安全就极端重要。在交货安全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系统是如何建立的,如果是第三方物流(TPL),如何界定发货人、物流服务者和收货人之间的关系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篇8:试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抗涝问题

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0年曾经对全国351个城市进行调研, 其结果指出:2008—2010年的三年间, 全国有62%的城市都发生过内涝事件, 而且内涝发生三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

虽然很多城市, 在新建和改建过程中, 都采取了防涝、抗涝措施, 但仍然在暴雨来临时无济于事。例如, 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 年年都对城市建设中的防洪排涝设施进行改造, 但仍然年年内涝不断。

在城镇化建设中, 要提高城市建设质量,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必须有效地防止城市内涝, 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2015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 增强城市防涝能力”等方面工作, “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 大雨不内涝”等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加强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设施建设, 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编著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更具体地提出了城市内涝防治系统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要求制定排水防涝规划。

2. 城市内涝成因剖析

在城镇化建设中, 由于气候反常, 暴雨频发, 所以涝情不断, 影响着城市的安全和文明建设。

那么城市内涝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就国内城市发生内涝的原因进行剖析。

1) 排水管建设标准落后在国外发达城市, 一般内涝发生较少, 这是因为他们排涝设施的设计标准较高的缘故。例如日本东京的排水管设计的重现期为5~10年, 法国巴黎的设计重现期为5年, 而美国纽约的设计重现期为15年。

但是我国的设计重现期相对很低、很落后。

1975年发布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 排水管的设计重现期为0.33~2年;

1987年标准修改, 修改后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规定排水管的设计重现期为0.5~3年;

2006年,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又将重现期修改为2~3年, 重要地区为3~5年, 对中心城区的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为30~50年。

显然, 我国30多年来的排水设计标准, 虽然经过几次修改和提高, 但与国外先进城市相比, 仍然比较落后, 而且不少城市的实际使用重现期还停留在1年左右。

2) 城市建设重地上建筑、轻地下设施在一些城市建设领导者看来, 地上工程的业绩大家都能看得到, 汇报、参观, 面子光彩!从而, 重地上建筑、轻地下设施就成了一种潜规则来指导工作。另外, 当需要降低造价时, 却又首先考虑削减地下设施。施工中偷工减料也在所难免。

3) 旧管道年久失修, 缺乏正常维护旧管道经过几十年的使用, 很多因年久失修而堵塞、破裂, 平时又没有定期检查和维护, 不能正常使用。

4) 弃流措施不到位, 泥沙淤积弃流措施是雨水径流进入管道的重要一环。由于长期以来, 不注意对弃流处理, 杂物堵塞、泥沙淤积, 流水不畅。

5) 超标雨水径流处理不及时超标雨水径流没有及时得到妥善处理也是造成城市内涝的成因之一。

6) 城区建设加大排水压力, 旧管道更新不及时城区的地面进行大量建设, 但仍然沿用原来排水管道, 增加了排水的压力。

3. 城市抗涝的难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 内涝是由于设计排水能力小于雨水径流或小于时段雨量, 从而积涝成灾。由此观点出发, 得出抗涝措施就是加强排洪力度, 及时、快速地把多余的雨水径流排放出去, 内涝就不复存在了。但是从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出发, 我们必须把雨水径流的70%就地消纳、吸收, 同时要严格控制排放的径流总量, 以保证实现与河系的错峰、延峰功能。

那么, 既要严格控制对雨水径流的排放总量, 同时又要将70%的雨水径流吸纳储存下来, 问题的关键就是70%的雨水径流储存在何处?这对城区建设, 特别是老城区改造, 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4.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种抗涝措施的评估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手段。而径流总量的控制, 径流峰值的控制, 都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目标之一, 同时要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控制雨水系统, 必须把径流总量控制和峰值控制作为首要的控制目标。

为此, 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书中, 提出了多种设施, 如透水铺装、屋顶花园、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及雨水收集系统等。

众所周知, 内涝的成因与径流峰值所引起的超标雨水径流有密切关系。所以在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中, 对径流峰值流量控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但是低影响雨水开发设施的消纳和储存雨水的效果, 正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所指出的:“它们受到降雨频率与雨型、低影响开发设施与维护管理条件等因素有关, 它们一般对中、小降雨事件的峰值削减效果较好, 而对特大暴雨事件, 虽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错峰、延峰作用, 但其对峰值削减强度往往较低”。特别是没有根本解决, 在暴雨及特大暴雨事件中, 形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 超标雨水径流的储存问题, 这是致使某些城市年年改造、年年内涝的根本原因。如广州市自2008年以来, 水务部门宣布已完成300多个水浸点改造。当时预计的效果是, 达到20年一遇, 对24小时的暴雨不会成灾的目标。但是在2013年的一次暴雨, 中心城区易涝点达44个, 内涝黑点13个。24小时暴雨不成灾仍然是一个梦想而已, 重现城市看海的内涝景象!

5. 解决城市内涝的对策

在城镇化过程中, 要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就必须要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 确保城市安全, 告别城市看海!

由前面分析可知, 解决内涝的根本关键是, 暴雨之后, 其70%的雨水径流就地消纳、就地消化的问题。对具体地块来说, 其径流排放总量又受到国家刚性控制, 那么对于这个70%的雨水径流如何储存呢?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写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书, 对海绵城市设计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明确提出了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设计内容, 落实了低影响雨水开发控制目标。

具体来说就是, 对于小区绿地, 在满足美化公共空间、改善生态环境, 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等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结合绿地规模, 考虑设计可消纳屋面、路面、广场及停车场径流雨水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同时通过溢流排放系统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有效衔接。

根据这个思路, 笔者设计了一个《海绵城市抗涝围堤蓄水池》方案, 它就是在绿地广场上建造一个1 m高的围堤, 其绿地的出入口, 如果加上闸门, 就成了一个抗涝围堤蓄水池。由建造在涝区最低处的集水井, 用足够排量的潜水泵, 将超标雨水径流, 快速、有效地提升到围堤蓄水池内, 使低洼地区无水成涝, 解决了城市看海问题。

同时, 与此配套的计量排放池, 根据河系的水位有序排放, 既能达到错峰和延峰的目的, 又能科学地记录了该地块的雨水径流排放总量。

笔者在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秋季论坛”上, 向与会者介绍了《海绵城市抗涝围堤蓄水池》方案后, 提出来让中国城市告别看海的目标, 引起了同行界的强烈共鸣和媒体的关注。同时又提出, 更理想地解决城市内涝, 那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 实现智慧抗涝, 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提供有效的治理措施。

摘要:近年来, 天气变化异常, 每逢暴雨来袭, 很多城市涝情严重。街道成河、家中进水、交通堵塞, 城市看海现象屡见不鲜, 城市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本文在简述国内涝情后, 剖析内涝原因, 指出抗涝关键是解决暴雨后超量的雨水径流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70%雨水径流蓄存的可行性方案, 同时能达到错峰、延峰的目的, 供海绵城市设计者参考。

上一篇:家规家训家风优秀作文下一篇:简短的哲理的人生语句6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