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2024-06-15

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精选5篇)

篇1: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输入性疟疾疫情处置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现场模拟演练,考核和检验应对输入性疟疾疫情时,在指挥、协调、现场处置、后勤保障工作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加以改善。

二、演练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四)《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版)》

(五)《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

(六)《疟疾的诊断》(WS259-2015)

(七)《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修订稿)》(2009年)

三、演练时间、方式、科目和参演人员

(一)演练时间:建议在2016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前后。

(二)演练方式:实战演练或桌面演练。

(三)演练科目:输入性疟疾处置。

(四)参演单位: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可邀请出入境检疫、商务、旅游、劳务等部门参加演练或观摩。

四、演练内容

各地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一个或多个场景进行演练,也可根据本省实际案例进行演练。

场景1:模拟疟疾疫区归国人员,在通过入境通道时红外体温检测仪报警显示其发热,演练出入境检疫机构与地方卫生部门的配合。

XX月XX日上午XX时XX分,一批从塞拉利昂归国人员,经转机后,乘XXXX次航班降落XX机场,从XX口岸入境,入境申报无异常,正常下客。旅客经过入境通道,红外体温检测仪报警,显示旅客体温异常。

场景2:模拟1名患者入境时无症状,归国后发病的情景,演练各级卫生部门对疟疾病例的诊断、调查、报告、处置能力。

XX月XX日上午XX时XX分,XX省XX县疾控中心接到一位从赤道几内亚归国男子李某的电话称其目前发热。该男子一年前赴赤道几内亚务工,在工地上从事建筑工作,一周前归国。经询问,该男子于两天前下午出现发热,体温37.6℃,并有头痛、乏力症状,由家人照料,自行服用感冒药,效果差,晚上23时体温升高至38.9℃,家人陪同他去附近医院进行诊治,并告知医生他从赤道几内亚归国,但医生并没有关注此信息,按照感冒进行输液治疗,仍不见好转,其家属遂报告县疾控中心。

场景3:模拟1名患者被诊断为输入性疟疾,疾病控制部门对病例进行复核、个案流调,以及疫点调查和处置的能力。

XX月XX日上午XX时XX分,XX省XX县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工作人员接到短信提示,县人民医院网报了一例疟疾病例,虫种为未分型。

五、演练组织实施和总结

各地应在演练前成立演练的指挥机构,根据演练方式和规模,可设立策划组、协调控制组、评估组、参演组、宣传组和后勤保障组,确定演练参演单位和人员的职责分工。

演练结束后1个月内,各地对此次演练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形成演练总结报告,同“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总结一并报送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

篇2: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问题

1、市疾控中心接到上述情况通知后应怎样做?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汇报,准备车辆、组织专业人员携带流调所用物品到市人民医院现场。

2、和医院取得联系,了解病人所在科室,以及疟疾方面的诊治情况

3、通知检验人员准备好检测器材和设施等。

4、检查储备药品。

问题

2、非洲、东南亚高疟区国家主要有哪些?

非洲:尼日利亚、刚果布、几内亚、刚果金、布基纳法索、肯尼亚、安哥拉、喀麦隆、乌干达、马里、赤道几内亚、加纳、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等

东南亚:缅甸、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印尼等 问题

3、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处置病人?

1、临床医生立即开据疟原虫及血常规检验单,并嘱咐患者到化验室血检。

2、镜检人员应对病人镜检疟原虫的同时还应制作滤纸血膜(4个血滴)、5张血片和抗凝全血5ML,送市疾控中心中心镜检站。

问题

4、此病人能否转院?如果转院,转到哪所医院?病人需转院如何进行?(3分钟,防病科长、临床医生作答)

1、经临床诊断和病人体格检查,此病人除有疟疾症状外,身体状况良好,因此次只需口服抗疟药即可,因市医院又具备抢救条件,建议暂不转院。

2、如果需要转院,应转到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省传染病医院)进行救治。

3、电话联系上级救治医院,做好接诊、抢救治疗准备,转院过程中仍要按时不间断使用重症抗疟药。

问题

5、重症疟疾的临床表现?(3分钟,临床医生作答)

要点:血中查见疟原虫,临床持续高烧、全身衰竭、呼吸窘迫、意识障碍、惊厥、昏迷、肺水肿、恶性贫血、肾功能衰竭、血红蛋白尿、休克、重度酸中毒、低血糖等。

问题

6、根据RDT检测结果,请问如何判断?(2分钟,镜检员作答)RDT检测为抗原检测:

1、质控区和检测区同时出现色带为检测阳性。

2、如果仅在质控区出现色带为阴性。

3、质控区无色带显示,则此检验无效。

注意:

1、流行病史、临床症状、RDT阳性,即可确诊疟疾。

2、流行病史、临床症状,RDT阴性,不一定不是疟疾。

问题

7、本病人RDT检测结果是否可以确诊为疟疾病人?确诊病人是否隔离?(1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科长、临床医生作答)

本病人有流行病学史,有临床症状,RDT检测显示结果为2条线均显色。可以确诊为恶性疟。确诊病人不需要隔离,可像正常生活方式一样生活。但病人在规范治疗时应注意:做好防蚊、灭蚊;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问题

8、疟疾病例诊断的依据?如何预防院内感染?(5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科长、临床医生作答)

依据:

1、流行病学史:曾在疟疾传播季节在高疟疾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退热等症状。常伴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

3、假定性治疗:用抗疟药后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4:实验室检查:疟原虫抗原检测最佳,血涂片查见疟原虫;

5、病例确诊。在医院采取一人一蚊帐,单人单间,预防蚊媒传播。问题

9、检验人员需要做哪些工作?血片制作、染色、镜检要点?一张好的片子要具备什么条件?显微镜如何使用?(8分钟,镜检员作答)

答:镜验人员接到“三热病人”血检申请单后,镜检人员按照血检登记本要求进行登记;负责采集血液制作血涂片进行疟原虫镜检,同时进行RDTs快速检测;血检或RDTs阳性者应制作5张合格血涂片、903滤纸血膜一条(4孔血斑)和抗凝全血(5ml),同时出具检验结果报告单,并冷冻保存送市级疾控中心复检。市级疾控中心复检无误者,再送省疾控中心做进一步复核检查。

厚血膜:在6等分玻片3等分或中间后1/3处,取血液4-5ul(火柴头大小)由里 2 向外做一直径0.8-1.cm的厚血膜。要求:血膜厚薄均匀,边缘整齐,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5-10个白细胞为宜。

薄血膜:在6等分玻片4等分前1/3处,取血液1-1.5ul(小米粒大小)推一长乘宽为2.5*2cm的薄血膜,两玻片保持25℃角,从右向左迅速向推成舌状薄血膜,厚薄均匀,头、尾分明,尾部舌形,能透过报纸上清晰的字迹。

染色:待血膜自然干燥后,编号,用甲醇固定薄血膜。每张玻片加2ml染色稀释液全部覆盖血膜进行染色,冬天染25-30分钟,夏天染20-25分钟,漂洗,凉干。

镜检要求:(1)要正确使用显微镜,以物镜100*,目镜10*配合进行镜检;(2)镜检时从厚膜开始,检出疟原虫后,薄血膜上进行虫种鉴定。(3)镜检时,应注意疟原虫与正常有形成分、细胞碎片、疟原虫代谢产物及杂质等相区别。

一张好的血膜应具备:血膜制作质量(血量、位置、直径或长宽、外观)合格、染色质量高和清洁度好等条件有关。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安放显微镜距操作台面一臂之处备用。(2)打开电源,升聚光器。

(3)调节合适光源,把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4)选择油镜调节粗、细螺旋使视野清晰,用前后、左右推进器逐步标本进行镜检。(5)调节光源到最小,关闭电源。

问题

10、病例诊断的依据?(2分钟,临床医生作答)

依据:

1、流行病学史;

2、临床表现;

3、假定性治疗;

4、实验室抽查;

5、病例确诊后等。

问题

11、疫情报告有何要求? 1-3-7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需要向上级上报哪些资料?(3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长作答)

所有病例报告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备注中要注明输入性疟疾。1天:应当在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3天:72小时完成病例个案调查及专报系统中病例信息上报,并在病例完成治疗后一周内,完成患者服药情况和病情转归等数据的补报。

7天:7日内完成病例疫点处置及专报系统中疫点处置表格的上报,并将疫点调查及处置情况写入病例报告。

上报材料:纸质和电子版流调表和病例报告。

问题

12、确诊疟疾病人需送那些标本?采样时间?(2分钟,镜检员作答)1、5张血片,4个滤纸血膜和抗凝全血(EDTAK2)5ml,每份样品注明姓名、采样日期。

2、病人用抗疟药之前样品采集齐全(恶性疟在发病数小时、间日疟在发病数小时和数十小时采血)。

问题

13、医院该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疟疾病例进行规范治疗?(药物及服药方法)(5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长、临床医生作答)

答:①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人采取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治疗,每片0.15g,4.2.2服药,第1日4片,第2、3日各2片。每日1次,1次3片,7.5mg*3,连服8日。

②输入性疟疾采用双氢青蒿素哌喹进行治疗。口服总剂量8片,首剂2片,6-8小时、24小时、32小时各服2片。其中间日疟、卵形疟在服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的同时加服伯氨喹,每日1次,每次3片,7.5mg*3,连服8日。

③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的注射剂型(青蒿琥酯注射液),静脉推注,首 3 次加倍,连用7天。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以减轻并发症及合并感染,待患者病情缓解后,能够口服治疗时,可用双氢青蒿素哌喹口服。

问题

14、请根据上述情况现场填写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2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长作答)

要点:卡片编号、一般情况、本次发病情况、本次治疗情况、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调查等共28项内容。(新个案调查表2013年第二版)

问题

15、本次疫情疫点如何划定?疫点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2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长作答)

要点:

未发现同行中其他病例,疫点划定为病人所在的村,重点是病人家周围50米范围。疫点处置包括:(1)基本情况收集(2)传染源控制(3)主动病例侦查(4)媒介调查(5)防蚊灭蚊(6)健康教育(7)加强监测

问题

16、蚊媒调查应如何选点?如何进行?(2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长作答)

在病家及周围选择1~2个调查场所,每个场所布置1盏诱蚊灯,采用诱蚊灯通宵诱蚊法,进行1~2个通宵的媒介按蚊种群调查;或采用人诱半通宵法开展1~2晚上调查,并通过形态学方法对捕获按蚊种类进行鉴定,以确定疫点是否存在传疟媒介。

问题

17、病例筛查的内容有哪些?(3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长作答)重点是同行者调查;同时采取逐户走访的方式进行病例筛查,原则上不少于200人;对近期2周内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镜检或采取RDT(快速诊断试纸条)进行辅助检测。

问题

18、根据实际情况请制定一个消杀方案。(6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长作答)

消杀方案

1、喷洒范围

某村所有人房和畜舍,特别是病家周围50米范围人房和畜舍。

2、喷洒时间和频次

病例报告一周内完成室内滞留喷洒。

3、常用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4、喷洒前准备

(1)测定不同墙面吸水率(2)计算杀虫剂使用浓度(3)所需杀虫剂量

5、喷洒程序

(1)在喷洒范围内,逐户登记需喷洒房间,并测量喷洒面积。(2)将喷洒房间内靠墙物品移开,清扫墙面。

(3)依据不同墙面的吸水率,在较大容器内配制不同类型墙面相应杀虫剂浓度的喷洒液。

(4)选用扇形喷头的压缩式喷雾器。

4(5)不同墙壁在喷雾器中装入相应墙壁杀虫剂浓度的喷洒液,逐户、逐房间喷洒,并做好记录。

(6)自上而下对墙壁均匀喷洒,墙面全部覆盖且湿而不流。

6、注意事项

(1)喷洒时室内能够移动的物品,特别是食物、衣被、炊具和玩具等应尽可能搬至室外,不能移动的物品应以纸张覆盖,以免污染;猪、鸡等家畜、禽要圈好,以防食用污染的食物或被杀虫剂杀死的昆虫而中毒。

(2)橱柜等表面,原则上应喷洒,但应征得户主同意。(3)全部操作过程应避免对地面、水源等的污染。

(4)喷洒液配置地点要远离水塘、水井等水源,以免因操作不当污染地面后,经雨水冲刷流入水源,造成人、畜、禽、鱼等中毒。

(5)所有配制的喷洒液及清洗器械的水均应喷洒到墙面上(包括室外),切勿倾入水源或地面。

(6)喷洒时,喷洒人员应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戴手套、帽和口罩,避免药液接触皮肤;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手、脸部等。

7、其他综合治理

采取物理、生物、环境治理等方法治理村内及村外周边环境成蚊及幼虫孳生地,(1)物理方法。每家每户应该尽量安装纱窗、纱门、门帘,防止蚊虫飞入室内,卧室内撑起蚊帐,使用诱蚊灯等。

(2)生物方法。室内摆放几盆薄荷、冬青、月桂等花卉,也具有驱赶蚊虫的作用。在洁净河渠间歇灌溉、稻田养鱼吞食幼虫等。

(3)环境治理。在村内及周边清除蚊子滋生地。问题

19、什么叫复燃?哪些病人需要复治?复治的时间、药物和用药方法是什么?(3分钟,疟疾防治人员和防病科长作答)

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在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的条件下大量繁殖又引起的疟疾发作,称复燃。所有恶性疟及三日疟病例在第一疗程结束后的15天内再进行一个疗程双氢青蒿素哌喹抗再燃治疗,每日1次,每次3片。

问题20、什么叫复发?哪些病人需要休治?休治的时间、药物和用药方法是什么?(3分钟,防病科长作答)

答:疟疾初发患者的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未经蚊媒传播感染,经过数周和年余,又出现疟疾发作,叫复发。间日疟病例和卵形疟病例需要休治;在每年传播季节前(或3~4月份),对上一年内本辖区内登记、报告的所有间日疟病例和卵形疟病例进行休治,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口服总剂量180mg,每日1次,每次3片,7.5mg*3,连服8日。

问题

21、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包括对象、方式、效果评估)答:(1)病人及其家属:应了解早诊早治、全程服药、规范治疗的重要意义,间日疟患者还应当了解在第二年春季要接受休止期根治。医疗卫生机构应通过门诊咨询、健康教育处方、宣传小折页等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疟疾防治知识。

(2)周围居民:应了解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传染病;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冷、发热和出汗;使用蚊帐、不露宿可有效预防感染疟疾。制作标语、传单、宣传画或宣传折页、视听材料,对居民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也可协调相关部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通讯等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健康教育。

篇3: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关键词: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卵形疟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 据世界卫生 (WHO) 估计, 2010年全球有2.16亿人患疟疾, 其中81%的病例和91%的死亡病例均出现在非洲, 而在非流行区, 输入性疟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 2008年以来广州市区已无本地病例发生[2], 而以恶性疟为主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却逐年增加, 甚至出现死亡病例和罕见卵形疟病例, 因此对2013年输入性疟疾疫情进行分析, 以期能够引起各级医疗机构对输入性疟疾危害的重视, 从而加强各级人员的培训和对病例的防治, 避免输入性疟疾继发病例的出现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发病资料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获得。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013年广州市越秀区共报告输入性疟疾64例, 其中恶性疟55例 (85.94%) , 间日疟7例 (10.94%) , 首次发现卵形疟2例 (3.12%) 。自2006年至2013年越秀区输入性疟疾逐年增加,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4% (表1) 。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季节分布

全年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 1~12月份报告病例数分别为8、3、6、7、8、9、1、6、3、9、3、1例, 按照主要输入源地区非洲旱季 (10~次年3月) 30例, 雨季 (4~9月) 34例, 季节性分布不明显。

2.2.2 输入源及地区分布

64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中, 主要感染来源地为非洲, 61例, 占95.31%, 亚洲仅占3例, 占4.69% (表2) 。其中非洲以加纳、尼日利亚、安哥拉、莫桑比克、喀麦隆为主共38例, 占非洲病例总数的59.38%。

2.2.3 人群分布

64例病例中, 男54例, 女10例, 男女比为5.4:1, 患者年龄19~60岁, 平均 (36.06±8.65) 岁, 其中30~49岁占绝大多数, 为71.88% (46/64) ;输入性疟疾职业活动类型:非洲外籍来华经商25例 (39.06%) , 病例外出主要为境外劳务输出25例 (39.06%) , 单位外派12例 (18.75%) , 商务活动2例 (3.13%) , 见表3。

2.2.4 病例诊断、治疗情况

所有病例均有疟疾流行区居留史,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患者自发病24 h内确诊的有12例 (占18.75%) , 1~3 d 8例 (占12.5%) , 4~6 d 23例 (占35.94%) , 7 d以上21例 (占32.81%) 。病例全部实验室确诊, 64例患者中, 63例按照疟疾规范化治疗方案而治愈, 1例重症恶性疟死亡。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商务活动、旅游和劳务输出导致人口流动频繁, 以恶性疟为主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时有发生, 严重的可引起死亡。越秀区2006年~201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加,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5.74%, 这应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输入性疟疾患者发病至确诊天数中位数为5 d, 患者24 h内确诊的仅有12例 (占18.75%) , 而从发病到确诊最长达61 d, 这易引起延误病情, 并有可能造成继发性传播。

篇4:一例输入性疟疾的调查报告

随着对外经济的发展,我县援外工作不断增加,引起援外工作人员不断在境外感染疟疾。孝昌县是嗜人按蚊流行区,2005-2008年疟疾发病率在1/1万以下,以间日疟为主,属非恶性疟流行区1。2011年10月20日10时50分,孝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了一例输入性间日疟,当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就对该起疫情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卿某,男,46岁,四川省广安县岳池县中和乡卿家堂村1组人。患者于2010年1月去缅甸打工, 2010年7月回国,后于2011年1月到我省孝感市孝南城区变电站打工,同年7月至湖北黄石市从事高压线相关工作。2011年9月下旬至孝昌县陡山乡电站架高压线, 9月26日出现全身酸痛、乏力、寒战发热,隔天发一热一次(体温高达40℃,先冷再热后出汗)症状,当日到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以“急性扁桃体炎”收住院,入院时体温40℃,血压100/70mm/hg, 血常规白细胞10.06×10/L,中性粒细胞6.5×10,红细胞3.74×10/L,并伴有乏力,皮肤黄染,咽喉肿痛等症状,经县人民医院输液治疗7天,未见明显好转(期间一直用抗炎药治疗)。2011年10月20日患者再次来孝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此时患者精

神萎靡,全身酸软无力,皮肤黄染,查血镜检疟原虫阳性,采血RDT阳性,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诊断为间日疟.并给予氯/伯喹8天规范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到县人民医院输液补充能量。

2 流行病学调查

患者2010年1-7月一直在缅甸务工,期间从未离开过该国,同批去缅甸务工人员约500-600人,期间有20多人曾感染疟疾,其中有2人死于恶性疟。2011年1月来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变电站从事高压线架线工作半年,同年7月后回四川老家,9月又至孝昌县陡山变电站务工,于9月20日出现发热等症状。与患者一同来孝昌陡山变电站务工人员共5人,经调查其他5人未出现发热症状,同时,对次5人进行了瘧原虫镜检及RDT筛查,结果均为阴性,疾控中心人员对疟原虫阴性者进行了预防行服药处理。

3 结果

该病例是一起输入性疟疾病例,国外感染,回国后发病。经县疾病预防控制诊断,并给予氯/伯喹8天规范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到县人民医院输液补充能量后,患者已于当月痊愈。其余5人阴性者采取了氯喹2片预防型服药。另外,县疾控中心人员对疟疾患者病家及周围使用菊酯类杀虫剂进行了滞留喷洒处理。患者于2012年3月进行一次休治服药。

4 讨论

4.1 当前,外出旅游,出国打工的人员逐渐增多,对于返乡人员,尤其是从恶性疟流行区回来的返乡人员,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目前疟疾发病率较低的乡镇卫生院对输入性疟疾监测意识不强,时常导致误诊,延误病情。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输入性疟疾的监测:一是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搜索疫情,充分发挥门诊在疟疾监测点前哨作用,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首先考虑是否感染疟疾,血检疟原虫,减少误诊或延误病情;二是准确掌握外出务工人员详细信息,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卫生部门要加强与卫生检疫、公安局、劳务输出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外派人员的去向和回国时间,特别是外出到非洲和东南亚等恶性疟高发地区人员的相关信息,回国后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和处理;三是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疫情,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清相关信息;四是对从疟疾高发区回来的务工人员,一定要做好随访和跟踪观察,一旦发现输入性疟疾疫情,应及时上报;五是加强出国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2 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工作人员要同劳务输出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使其配合做好劳务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对出境的劳务人员出国前给予耐心的医学咨询和健康教育,开展预防性服药,尽量减少疟疾的感染与传播。同时告知出入境务工人员一旦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及时联系当地疾控机构。同时务工人员还要加强防蚊设施或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人蚊接触,减少疟疾的感染与发病[1]。

4.3 根据《湖北省输入性疟疾管理技术方案》(试行)[2]要求,需加强对劳务公司的管理,对其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建立归国人员的健康申报机制,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共同建立快速反应的联动机制,及时通报,交流信息。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保护疟疾患者的健康,控制疟疾的传播。对从非洲,东南亚,回来的人员进行输入性传染病的监测,严防继发病例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黄光全,袁方玉,林文,等,湖北省2005-2009年输入性疟疾发病态势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生,2010,21(6):25-27.

[2]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输入性输入性疟疾管理技术方案》(试行)[S].2001.

作者简介:

篇5:输入性疟疾疫情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5~2013年网络直报资料 、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疟疾病例调查报告、疫点处置、市及各县区血检登记表、医院有关的病例资料。

1.2 方法

乡级卫生院通过对发热患者血检发现疑似病例,县、 市两级疾控中心通过血片镜检复核确认阳性后,由各县级疾控中心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4 h (1 d) 进行网络直报 , 患者所在辖区疾控中心对确诊疟疾病例72 h(3 d)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同时输入寄生虫病专报系统中。 疫点处置,重点是同行者调查; 同时采取逐户走访的方式进行病例筛查;对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标本 , 进行疟原虫镜检或RDT检测。 对务工人员出国前进行疟防知识宣传,居室门挂帘、窗装纱、夏秋季不室外露宿以及合理使用蚊帐。 疟疾传播季节,以实施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为主要措施。 7 d内完成病例疫点处置及专报系统中疫点处置表格的上报。 将疫点调查及处置情况写入病例调查报告。 即“1-3-7定点清除”工作模式。

患者治疗:轻型患者采用以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以下简称ACT)进行治疗。其中,间日疟、卵形疟在服用ACT的同时加服伯氨喹180 mg/8 d(总量),来年春天,再用伯氨喹180 mg/8 d,进行休根治疗。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的注射剂型,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以减轻并发症及合并感染,待患者病情缓解后,可选用一种ACT口服。 所有恶性疟及三日疟病例在第1疗程结束后的15 d内再进行1个疗程(ACT口服)的抗再燃治疗。 将上述各报表及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以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疫情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病例国外状况描述

2.1.1外出地分布外出地涉及17个国家,分别为赤道几内亚28例(占32.56%),缅甸16例(占18.60%),安哥拉13例(占15.12%),莫桑比克、尼日利亚各5例(占5.81% ), 利比里亚4例 ( 占4.65% ), 其余国家共15例 (占17.44%)。 12例少见疟疾类型———三日疟 、卵形疟分别来自于赤道几内亚(4例)、利比里亚(3例)、刚果布(2例)、安哥拉(2例)、尼日利亚(1例)。 见表1。

2.1.2国外居住时间及发病次数患者在国外居住时间最短10 d, 最长750 d, 其中,180 d以下者29人,181~365 d者32人,366 d及以上者25人。在国外未发病者16人,发病5次以下者47例,发病6~10次者12例,发病10次以上者11例。 赤道几内亚、缅甸、安哥拉居住时间与发病次数分布情况见表2。

2.1.3患者回国时间1 ~12月患者回国例数分别为11、2、1、7、14、10、3、3、9、11、3、12例 , 可见有3个高峰期,分别为5、6月,9、10月,12、1月,即麦收前、秋收前、 春节前3个高峰, 共67人, 占总回国人员的77.91%。

2.2 流行病学特点

2.2.1各年度分布全部病例中2005年报告2例 (占2.32% ),2006年3例 ( 占3.49% ),2008年2例 ( 占2.32%),2010年16例(占18.60%),2011年13例(占15.11% ),2012年20例 ( 占23.26% ),2013年30例(占34.88%)。 见表3。

2.2.2地区分布86例疟疾病例中 , 濮阳县47例 ( 占54.65%);华龙区17例 (占19.77%),其中 , 中原油田7例 , 其他乡镇10例 ; 范县7例 ( 占8.14% ); 清丰县8例(占9.30%);高新区5例 (占5.51%);台前县2例(占2.32%);南乐县没有疟疾报告。见表4。濮阳县、华龙区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4.42%, 为输入性疟疾高发区,应作为输入性疟疾防治的重点地区。

2.2.3人口学特征86例患者全部为男性 ,20岁以下者1例,20~<30岁者20例,30~<40岁者36例,40~<50岁者27例,50岁以上者2例, 可见20~<50岁的青壮年患者比例最高占96.51%(83/86)。 见表5。 患者职业分布情况,民工70例(占81.40%),工人11例(占12.79%),干部职员5例(占5.81%)。 国外居住期间未发病16例,其中,民工10例,干职4例,工人2例。发病70例,平均4.17次,其中,民工发病59例,平均5.54次 ,工人发病9例 , 平均2.36次 , 干部职员发病1例,平均1次。

2.2.4回国至发病时间分布86例患者回国至发病间隔中位时间为9 d,最长者为169 d。 当天发病13例,1~5 d者15例,6~10 d者20例,11~15 d者9例,16~20 d者6例,21~25 d者4例 ,26~30 d者8例 ,>30 d者11例。 恶性疟患者有89.83%(53/59)在回国后30 d内发病。 其他型疟疾回国后30 d内发病者占81.48%(22/27)。 见表6。

2.2.5同行者与主动侦查以患者为线索,进行回国同行者调查及采取逐户走访的方式进行病例筛查;对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标本, 进行疟原虫镜检或RDT检测。 该项工作自2010年开始,共调查同行者56例,主动侦查1643例,有发热者20例,在同行者中查出疟疾6例,主动侦查人员中未查出患者。

2.2.6诊治及并发症情况发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间隔为4.67 d。 当天确诊者2例,1~5 d确诊者47例,6~10 d确诊者16例 ,11~15 d确诊者7例 ,16~30 d确诊者3例,31~60 d确诊者7例,61 d及以上者4例。超过30 d确诊者11例,占总数12.8%(11/86)。 86例疟疾患者中,轻型42例,重型44例。 44例重型疟疾中,高热者17例,高热伴肝损害者1例,高热伴黑尿热1例,高热伴昏迷者12例,贫血者4例,贫血伴脾大者6例,贫血伴少尿者1例,贫血伴血尿者1例,死亡者1例。 见表7。

2.2.7确诊机构分布市级确诊56例,县级确诊18例,外地报本地12例。 随着对县级培训逐年加强,县级监测水平逐年提高。 4例少见卵形疟由濮阳县疾控中心检测报告,市级进一步复核确诊。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一大批援建项目工程的开展,中国赴非洲、东南亚等高疟区的劳务输出、商务等出入境人员数量大幅增加,这些人员普遍缺乏疟疾防护知识和主动求诊意识,疟疾感染率极高[6],造成我国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多 。 输入性疟疾是流行得到控制或实现消除疟疾地区的潜在威胁和监测工作重点[4,5,6]。 疫情分析显示 ,濮阳市境外输入疟疾中,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均有发现,但绝大部分为恶性疟。 恶性疟患者病情极易发生恶化,一旦发展为重症恶性疟,死亡率非常高。 目前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严峻, 受到国内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4,5,6]。

3.1 发病特点与防护

由输入国可以看出,赤道几内亚、缅甸、安哥拉患者随着居住时间延长,发病次数增加趋势明显,其他国家患者较少,这种现象不明显。 同时,发病与否还与个人身体状况、防护措施有很大关系,夜间工作者感染次数明显增多。 进一步说明个人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民工居住环境差,大多夜间工作,蚊虫叮咬厉害,加之防疟知识缺乏,预防意识淡薄,应把夜间工作的民工作为输入性疟疾防治的重点人群。

3.2 同行者及主动侦查与防护

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有的有同行回国人员,而且有部分同行人员出现后续发病。 因此,输入性疟疾病例可以作为病例筛查的有效线索,重点加强对同行回国人员病例筛查和健康教育,主动发现病例和提高患者的诊治意识。 开展回国人员追踪和筛查,劳务公司配合积极性不够,这往往会影响筛查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覆盖率。 因此,建立相关协查制度,通过商务管理部门,督促相关劳务公司积极主动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相关协查工作十分重要。

3.3 回国时间与防护

由患者的回国时间可以看出,麦收、秋收前、春节前为出国打工者回国的3个高峰期,因此要特别注意这期间来自非洲、东南亚高疟区的发热患者,对其应尽早进行疟原虫镜检,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是防治输入性疟疾的重要措施之一[5]。 特别是麦收、秋收前的季节,此时正值当地疟疾传播季节,如果条件成熟,可引起继发传播[7,8]。

3.4 确诊时间与防护

通过分析发现, 患者确诊中位时间为4.67 d,5 d内得到确诊的仅占54.65%(47/86), 而最长的从发病到确诊长达102 d,延误了病情。减少恶性疟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关键是患者的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 导致患者未及时发现和治疗的主要原因为:门诊医生对输入性疟疾缺乏警惕性,不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延误病情,导致重症病例发生[7,8],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派出单位招聘农民工时未纳入规范化管理, 信息不全,疾控部门不能开展主动监测;派出单位对派出人员未进行防疟知识宣传,自我防护意识差,患病后未及时就医。 重型疟疾所占比例较大, 达51.16%(44/86),并为继发传播留下了隐患。 这就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及疾控人员提高对输入性疟疾的诊断意识,对于来自非洲高疟区的发热患者应首先考虑输入性疟疾。

3.5 确诊机构与防护

从确诊机构看,65.11%(56/86)是市级确诊,20.93%(18/86)是县级确诊,13.95%(12/86)无法确定。绝大部分患者在市级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只有少部分在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这可能与其实验室诊断能力不足有关。 县级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应该是疟疾防治的中坚力量。 因此,提高县级医疗机构的诊治水平和重症恶性疟救治能力是减少重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从另一方面看,输入性疟疾高发地濮阳县,监测水平逐渐提高,罕见疟疾卵形疟也能报告,这说明随着病例增多,诊治技术不断提高,患者能及时得到管理救治,重症病例逐渐减少。

3.6 防控措施

濮阳市充分利用全球基金消除疟疾项目及中央补助地方疟疾防治项目,狠抓消除疟疾防控工作,归结有如下几项防控措施:一是,针对近年来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多的形势,联合公安、海关、旅游、商务、卫生行政机构和劳务服务机构等单位建立疟疾防治联动体系,加强对来自高疟区人员检测和管理。 二是,严格按照“1-3-7定点清除”工作模式[9]对疟疾疫情进行管理,发现疟疾病例24 h(1 d)进行网络报告,3 d内进行个案调查,7 d内进行疫点调查与处置。 三是,患者治疗实行精细化,所有患者都有人负责,能及时得到足量、全程规范化治疗。 恶性疟、三日疟半月进行复治,跟踪观察至少1年。 间日疟、卵形疟来年春天进行休根治疗,跟踪观察至少2年。 四是,加强各级医疗与疾控机构专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疟疾诊治水平。 五是,充分整合利用现阶段的资源,重点是基层单位补助、更新检验设备和试剂。 六是,加大对赴高疟区人员的宣传力度,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七是,加强工作督导力度,督促消除疟疾工作进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控制疟疾疫情,巩固疟防成果,实现全市消除疟疾目标[10,11,12,13,14,15]。

摘要:目的 分析濮阳市2005~2013年间86例输入性疟疾现况及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防控措施,为提高疟疾防控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濮阳市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疟疾病例调查报告、疫点处置、市及各县区血检登记表、医院有关的病例资料等,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以来,濮阳市报告疟疾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次研究的86例国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病种齐全,4种类型均有;输入地广泛,涉及17个国家,以非洲国家为主(占80.23%);病例国外居住时间10~750 d不等,期间发病在5次以下者最多,占54.65%;回国时间多集中在麦收前、秋收前、春节前三个高峰,占总回国人员数的77.91%;濮阳县报告病例最多,占54.65%;患者中96.51%为20~<50岁青壮年;民工69例,占80.23%;回国至发病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9 d,其中,89.83%(53/59)的恶性疟患者在回国后30 d内发病,其他型疟疾回国后30 d内发病者占81.48%(22/27);共调查同行者56例,主动侦查1643例,有发热者20例,在同行者中查出疟疾6例,主动侦查人员中未查出患者。患者自发病至确诊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4.67 d;86例疟疾患者中,重型44例,其中高热者最多,占17例,高热伴昏迷者12例,死亡者1例。结论 境外输入性疟疾自2010年加强监测以来逐年增多,疟疾防控形势仍然严峻,需进一步加强多部门协作,针对高危人群建立协查主动筛查机制;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县级医疗和疾控部门诊治能力,避免死亡病例发生和继发性传播风险,以确保消除疟疾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全国施工企业名单下一篇:“美好生活”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