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入门书

2024-06-17

哲学入门书(精选6篇)

篇1:哲学入门书

哲学入门书:国外比较好的有《苏菲的世界》,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等;国内的比较好的有: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袁卫的《哲学家的故事》,吉林出版集团的文聘元的《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哲学故事》等。

进阶:开始系统地读哲学史的著作。西方哲学推荐先读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老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再读凤凰出版社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合出的《西方哲学史·学术版》。中国哲学先看冯友兰先生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再看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合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复旦大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看哲学史的时候,可以结合地看原著选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深入:研读各位哲学家的原著,西方哲学: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奥古斯都:《忏悔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洛克:《人类理解论》、《政府论》。斯宾诺莎:《人类理智新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密尔:《论自由》。体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尼采:《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胡塞尔:《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福柯:《词与物》、《知识考古学》。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等等。

中国哲学:《周易正义》、《论语集注》、《孟子正义》、《大学》、《中庸》、《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庄子集释》、《荀子校释》、《韩非子集解》、《淮南子集释》、《春秋繁露》、《王弼集校注》、《原道》、《周敦頣集》、《张子正蒙注》、《二程集》、《四书集注》、《朱子语类》、《传习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周山全书》等等。

篇2:哲学入门书

第一讲 哲学入门 第一节

游泳须在水中学

哲学一向以抽象和难懂著称,但事实上哲学并不抽象,也并不难懂。问题在于记载哲学的文献一般被不了解哲学的人阅读,因此才产生了这样的印象。诸位有喜欢游泳吗?你们觉得游泳抽象而且难学吗?

但是如果游泳课不在游泳池里上,而是老师和学生都正襟危坐,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命题,比如:“两腿交替打水,同时两手交替划水,腿部打水和手部划水的频率之比为6:1”,或者:“在水中应当闭住呼吸”,或者:“身体应保持放松,令其漂浮于水面”。将这些命题系统化、理论化之后,关于如何游泳这个问题足可以写成堪比任何哲学著作的大部头。那么如果让一个不会游泳,甚至都没见过别人游泳的人来阅读一下这部著作,他会有何感想哪?

这就是哲学抽象和难懂的原因了,迄今为止你们对于哲学知识的学习,都好似是不会游泳者在岸上阅读关于游泳的书籍。若真要学会游泳,书本上的知识至多只能做个参考,老师的示范和讲解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下水的勇气和不怕呛水的觉悟,还有就是自己一定能学会的信心。

第二节

破相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候曾经知道,现象和本质是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1而且我们也都以为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什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个情节印象特别深。说的是有一次曹操的手下暗示曹操代汉自立,曹操慷慨激昂的说了一番话,明确表示要以周公为榜样,自己的志向只是为国家讨贼立功,死后墓碑上若能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三国演义》在此引了一首诗:“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2

马克思主义说:“所谓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所谓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其一,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首先,现象外露于事物的表面,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深藏于事物的内部,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其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多变易逝,本质则相对平静、相对稳定,在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本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表现出来的现象则是经常变化的,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具体形态。最后,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则比现象单纯、深刻,由于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形之于外,千差万别且多变易逝,所以它比本质丰富、生动;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事物内部且相对稳定,所以它比现象单纯、深刻。其二,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

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表现为二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要从特定方面表现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总是反映着本质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脱离本质的纯粹现象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2 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ī)。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首诗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周武王死后,继任的周成王尚未成年,周公作为周成王的叔叔摄政辅佐、大权独揽,很多人都认为周公会篡位,但成王成年后周公却将王权主动交还成王,成为千古佳话;二是西汉末年,王莽曾是有名的道德君子、受世人敬仰,但最后却篡夺帝位、天下大乱,成为历史上乱臣贼子的典型人物。我们用以前学过的现象和本质的知识来分析这两个人:周公大权独揽是现象,还政于成王是现象,品德高尚是本质;王莽谦恭下士是现象,代汉自立是现象,狼子野心是本质。

但我认为,能够做这样的分析,并不证明分析者知道了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甚至可以说,把现象和本质挂在嘴边的人,连“现象”的概念都未必能掌握,更不用说掌握“本质”的概念了。如果将哲学的学习类比于学习游泳的话,现象就是“水面”而本质就是“水”,破开水面下到水里便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步,我们称之为——破相。

第三节 现实和真实的区别 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在他的《理性,真理和历史》(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书中,阐述了关于“缸中之脑”的假想:“一个人(可以假设是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一个人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被连接在一台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输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3

《黑客帝国》以大胆的想象力将“缸中之脑”的假想又推到了极限:也许我们所认为的现实世界只是大型计算机模拟出来的虚拟场景。当我以为看到你们、甚至摸到你们的时候,我们本体也许是在相隔万里的两个玻璃瓶当中,一生也不会相遇。

这些“奇谈怪论”的作者并不是真的希望你们相信自己只是液体中的一个脑子、或者是被计算机饲养的一群奴隶。他们只是想教导你真正了解“现象”这个词的意义——简单的说,你目力所及的一切4,都只配称之为“现象”,因为这些现象全然是你的大脑创造出来的。想象一下你自己做梦的情景,在梦里你会将所见到的一切都当作是真实的,因为你忘记了那些梦境只是现象;同样的,在你最清醒的现在,当你将周围的一切当作真实的时候,你依然忘记了所看见的一切只不过是现象。在这里我们必须定义三个概念,以避免在今后的陈述中发生歧义:

1、梦境:睡眠中呈现的现象。梦境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2、现实:清醒时呈现的现象。现实同样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引自http:///group/topic.php?gid=138026&tid=23215880 具体而言,就是你眼睛看到的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的一切。

3、真实:没有大脑参与其中的世界的本来面目,有时我们称之为“客观”。真实是你从未见过的世界,因为你所见的只可能是大脑制造出来的景象,你只是一直误将现实当作了真实罢了。

第四节 关于现实和真实的三个说明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现实和真实的区别。分别是“颜色的说明”、“倒像的说明”、“立体感的说明”:

·颜色的说明

请看一看我们周围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蓝天、白云、绿草、黄花。我们都会相信,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就是这些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色盲5看不见这些颜色,他的眼中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但是我们认为:“看不见这些颜色是色盲的生理缺陷造成的,即便全世界的人都是色盲,真实的世界依然是彩色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简单的说,颜色只是一种现象,换言之颜色是我们的大脑制造出来的东西。6

假设你有一种特异功能,不同重量的东西在你看来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1公斤以下的东西是红色,1~2公斤是橙色,等等。这样,你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知道一个物体的大致重量,甚至能根据暗红或深红的差别做出更准确的估计。也许你现在有三个问题:

1、如何能做到让不同重量的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我们如何能知道不同颜色就代表了不同重量?

3、一眼就知道物体的重量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为了解释这3个问题,我们来假设另一种“特异功能”,这种“特异功能”令光波的不同波长在我们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我们只要看一眼就可以知道一个物体发出的光波波长大致是多少。问题同样有三个:

1、如何能做到让不同光波波长的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2、我们如何能知道不同颜色就代表了不同光波波长?

3、一眼就知道物体的光波波长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吗?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两种流行的说法,第一种是“神的奇迹”、第二种是“进化论”。按照进化论,所有的颜色并不是一起登上舞台的,从只能区分有光和无光(此时只需要黑和白两种颜色),到能够区分光的强弱(此时需要不同程度的灰色,颜色增加到3种),到能够区分暖色和冷色(颜色又增加了两种,也许当时所有的暖色,比如红橙黄都呈现红色;所有的冷色,比如青蓝紫都呈现蓝色)„„直至逐一的把现有的每种颜色都进化出来,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也许还会进化出新的颜色。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在近代以前我们并不知道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不同的波长,所以这一点其实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第三个问题。直观上,你很难理解不同的波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有什么意义。下面是我从进化论的角度做的一番推测:

严格的来说,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的人称为色盲,不能辨别部分颜色的人称为色弱。但日常用于中往往将色弱也称为色盲,本段所说的色盲是指完全不能分辨颜色的人。6 有的同学会说,颜色是我们的大脑对光的不同波长的反映,波长是客观的所以颜色也是客观的。这里有两个问题:

1、波长是否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2、颜色是否是大脑制造出来的。打个比方,有一个弹簧秤,不同重量的东西挂上去就会反映出不同的读数。我现在说:“弹簧秤上的刻度都是人刻上去的。”我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被称量物的重量是人造的,也不是说弹簧会被拉伸多少的长度是人造的,我指的仅仅是弹簧秤上的刻度是人造的。只要你愿意,可以把刻度刻成均匀的,也可以刻成不均匀的,可以间隔1毫米也可以间隔2毫米。我们视觉的功用是让我们用“看”的形式达到以下目的:

1、寻找饮食;

2、避免危险。假设在地平线处出现了一片树林或者一个湖泊,如果没有色感,我们眼前的世界会变成一片灰蒙蒙,远处的树林或湖泊根本无法靠视觉来分辨;一旦有了色感,我们就可以在一片荒芜的黄色中清晰的分辨出远处的一团绿色或者蓝色。在灰色的世界中出现某一个色彩,应该是我们的某一个基因突变后产生的特异功能,而一旦这个特异功能在生存中体现了优势,那么这个特异功能的基因就有希望在他的后代中保留下来。7

哲学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保证你眼中的颜色和别人眼中的颜色是一样的哪?也许我眼中的红色恰恰是你眼中的蓝色,而我眼中的蓝色恰恰是你眼中的红色。一个很有趣的假想是,我喜欢蓝色而你喜欢红色,但实际上我们喜欢的是同一种颜色,只是我是在天空上看见这种颜色,而你是在草莓上看见这种颜色。我想这是完全可能的,颜色之间彼此也在做着激烈的竞争,哪一种颜色更能吸引我们的目光,哪一种颜色可以为我们的生存增加哪怕万分之一的生存几率,那么这种颜色就更有可能在众多颜色的竞争中脱瘾而出。这就是为什么迄今为止暂时胜出的赤橙黄绿青蓝紫都那么漂亮的原因了,因为那些不足以引起我们兴趣的颜色被它们淘汰了。

所以,你现在有点明白了吗?所谓颜色不过是一些醒目的符号而已。其作用和交通指示牌相当,特定的颜色意味着食物、水或者危险,提醒我们加以注意。事实上交通指示牌的画法并非只有一种,同样颜色的样态也并非只能如此。如果你仔细思考的话,如同设想一个没有交通指示牌的街道一样,想象一下没有任何颜色存在的世界,无论你想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那比你眼睛所看到的更接近于世界的本来面目。

·倒像的说明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根据光学的知识,视网膜上的像所产生应该是倒像8,但为什么我们却不会有世界颠倒的感觉哪?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就证明提问者一定混淆了现实和真实。

提问者把视网膜想像成皮影戏的幕布,以为眼睛外面的光射进来打在幕布上,自己作为一个站在幕布后面看皮影戏的小人,认为幕布上应该是倒像才对。问这个问题的人应该先想一想,摄像机所成的一样是倒像,但为什么我们在电视机上看到的图像不是倒的哪?

我们的眼睛就好象是摄像机,而我们的大脑中的视觉中枢就是一个超级宽屏背投电视机。虽然我们的微型摄像设备和微型放映设备距离相差不远,但中间是用电缆连接的。我们看得不是简陋的皮影戏,而是现场直播的电视节目。

我用摄像机和电视机做比喻的结果,可能给人这样一种错觉:摄像机摄录到的画面和电视机放映的画面是一样的,因此眼睛看到的和脑子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一样的。这个问题会在以后详细讨论,但至少在“颜色的说明”部分我们已经发现,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生存,脑子对眼睛看到的画面进行过不少有益的加工(添加颜色应该只是方式之一),所以对于两者的一致程度我们应当保持谨慎。

我猜测最早出现的一种颜色应该是绿色,因为对绝大多数的动物而言植物的叶子是最主要的食物,能够从灰色中分辨出绿色是极为实用的一种能力。眼睛的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相同的,所有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倒像。即像的上下和原物的上下是正好颠倒的。·立体感的说明

大家都应该看过3D电影《阿凡达》吧,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电影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9将视网膜上平面的图像,在脑子里形成立体的形象,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天赋。3D电影就是利用我们的这种天赋,通过技术手段让左右眼看到略微不同的画面,大脑被欺骗后的效果就是我们可以欣赏立体的电影画面,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请你们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一个人从小就被关在一个IMAX的电影院里,被绑在座位上,头颈和腿脚都被固定住,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盯着眼前的电影屏幕。”我担保他会将眼前那些立体的形象当作是真实的存在。我所说的当成真实存在并非是说他会把电影里的情节当成是真的,而是指他会把那些立体的人、物体当作是真的存在的,当成有思想的人,当成有质量的物体。

那么让我们依次想象,一个人被关在普通电影院里的情景,一个人被关在皮

10影戏院里的情景,以及被关在洞穴里的情景。在普通电影的例子里,虽然他看到的形象不是立体的,但是因为他从未见过立体的东西,所以也就不知道物体“应该是立体”的;在皮影戏的例子里,虽然那些皮影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真的人或真的动物,但是他从未见过真的人和真的动物,因此也就不会知道“不像”;最后,在洞穴的例子里,这个可怜的人将摇曳的篝火在洞壁上照出的模糊不清的影子当成了真实的人和物。

他们当然都很不幸,因为他们从未见到过真实的世界,而将虚假的影子(电影只是一种复杂的影子罢了)当成了真实。那么我们自己哪?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所见的无一例外是我们的大脑制造出来的“影子”中。我们无一例外的将大脑制造出来的那些“影子”当成了事物本身。

若要理解哲学,你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是,眼前的一切无论看起来多么真实可信,终究不过是一些影子而已。这些大脑制造出来的影子与洞穴里模糊不清的影子相比并没有质的差别,差别只在于我们大脑制造出的影子精致些罢了。在理论上,完全有可能存在着比我们大脑所能构造的更为精致的影子,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所以无法想象。一些自大的人宣称自己所见的影子已经是影子中的极品,不可能有更好的了。在我看来这就像洞穴里的人们说他们看到的影子已经不可能更好一样可笑。

关于颜色的、倒像的、立体感的三个说明到此完毕。我希望听完这些说明之 9 立体感产生的原理大致如下:左右两眼看到的画面并非完全一样,而是有一个角度差的。比如你对着群山拍一张照片,然后往左面跨一步再拍一张照片,两张照片因为拍摄角度不同必定会有些微的差别。理论上,距离近的山头在两张照片上的差别会比较大,而距离远的山头则差别较小。我们的双眼就是位置略有不同的两台摄像机,距离我们近的物体在两眼中的成像差别大,而较远的物体差别就会较小。

这一点完全可以做实验,竖起一个手指放在鼻子前方大约10厘米的位置,只用一只眼睛观察,然后突然换另一只眼睛观察,你会发现左眼看到的手指在画面的右侧,而右眼看到的手指在画面的左侧;然后将手指放到鼻子前方大约30厘米的位置,用两眼交替观察,你会发现两个画面上的手指都在画面的正中,差别很小。10柏拉图有一个很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后,所有人都能清晰的认识到:除了我们所见到的(即我们的大脑所制造出来的)现实的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我们所见不到的真实的世界。你可以乐观的认为真实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差无几11,也可以怀疑真实世界和现实世界完全不同12。从这一刻起,恭喜你已经进入了哲学的大门。

感谢我们这个科技进步的时代,脑神经学、遗传学、3D电影技术等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常识,因此我才可以利用这些常识相对简单的帮助诸位破相。“现实世界是大脑制造的真实世界的模型”,只要耐心解说有常识的人都可以理解这个命题。而在古代,我们的先人们不得不借助洞穴中的囚徒、指月亮的手指,或者诸如作茧自缚、镜花水月、盲人摸象这样晦涩的比喻来说明同样的道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先

13生的这首诗是要说明什么道理哪? 《金刚经》有云:“凡一切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翻译成我们的语言:一切现象,都不是真实。若明白现象不是真实,才能理解“本体”。

如果我的讲义有幸流传下去。有一天,我讲义中所引用的科学知识会被推翻14;我尽可能平实的语言会因为读者语言习惯的不同而变得拗口难读。所以,最恰当的方式是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否则文字反而会成为后人的障碍。但我不认为我的文字会流传那么久,所以便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了。但是我们在阅读前人的著作时,却须有这样的觉悟。

第五节 小结

对于未经哲学训练的一般的有理性的人,都会认为目力所及的这个世界是毋庸质疑的,真实的、客观的。天空大地、山川海洋、一花一草、一人一物,我生前就是如此,我死后依然如此,这是一种朴素的、常识的唯物倾向。但如果我们总是停留在这朴素和常识上,则根本就不会有哲学这样东西。

破相,即通过反思认识到,日常所见到的一切(包括感觉到的一切)都是大脑所制造出来的。当然,即便是大脑制造出来的,也可以肯定大脑是尽可能的按照真实世界为原型制造出来的;但是,既然是按照原型制造出来的,那么就只不过是一个模型而已。有哲学思维的人,不会将模型当作原型,也不会想当然的认为模型和原型完全相同。

无论我们如何挣扎,我们终究逃不出这个为我们的意识所建筑的模型。我们看见的一切物体,无论是太阳还是电脑或者我们自己的身体,终究并不是“他们自身”而只是“他们的模型”而已。而这些模型也不是我们幼年时候玩过的汽车模型或者飞机模型,而是思维的模型。我们的意识所能观察和研究的就只是这样一些模型而已。

明白这一点之后我们才开始踏入哲学的领地。我们才有可能来讨论这些模型 11 我们一般会乐观的认为,大脑中所形成的每一个影像,在真实世界中都必然有一个物体与它一一对应。因此真实世界即便和现实世界不是完全一样,但至少是大致相似的。12 但是,就如“缸中之脑”和《黑客帝国》所揭示的,真实世界与现实世界十分相似的可能性并不是100%的,既然不是100%就值得怀疑。13 翻译成我们的语言:“现象总是呈现出不同的样态。我们看不到本体啊!只因为我们身处在这现象的包围之中。”再比如如来佛的手掌,即便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十万八千里都逃不出去,这同样是在比喻我们人类即便再神通广大也无法逃出现象界的包围。14 科学的进步是没有终点的,理论不可能一成不变:新的实验获取新的现象,新的现象引发新的理论。我引用科学的观点并非是作为推理的前提,而是作为说明的材料,目的是帮助同学们理解哲学的观点。所以,我所引用的科学知识即使过时了,甚至被新的科学理论证明是错误的,但并不代表我所表达的哲学观点就是错误的。所依据的“真实的世界”是否存在?以及“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或者停留在模型中间满足于研究这些模型。那些模型被人们称为“现实”,而那“真实的世界”被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

于是才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关于“真实的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争论)。于是才有唯物论和唯心论(关于“真实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还是精神构成的争论)。

于是才有理学和心学(关于构成模型的“两个真实的世界”15的二元对立的理论;以及,模型就是一切的一元论)。

所有的哲学争论和知识,都必须建立在“破相”的基础上。如果是一个没有破相的人来看待这所有的争论,想必根本无法理解他们在说些什么吧。

篇3:哲学入门书

1.爱国是我终身不渝的情怀

2.我没有专业,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3.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爱国者, 一个全面的人, 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 其次才是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

4.我不是党员, 不过我还是拿党的事业作为我终身的事业

5.斗 (为自己内心深处所确信的原则、道理或良心而抗争, 编者注)

6.拼搏

7.一个人没有意志, 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8.我们必须实行开放式的办学

9.大学教师一定要搞科研

10.大学教育主要不是靠先生讲……要把“学”放在主要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1.要学会做人, 做一个正直的人, 一个有学问的人, 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12.要办出像加州理工学院那样的大学

13.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所谓“天才”

14.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15.应该有满肚子的问题

16.借别人的刀来杀自己的猪

17.目光要远大一些, 不要去搞那些没有应用背景的雕虫小技

18.来上海是我一生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

在钱伟长先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的生涯中, 他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西方先进教育理念、结合国家和上海发展以及自身二十多年的大学办学实际, 形成了以“要办出能兴国的素质型、创新型、应用型公民教育”为基本观点, 以兴国、创新、应用、素质、公民五大理念为核心词的大学教育观, 撰写了《论教育》《教育与教学工作的思考》《钱伟长文选》 (1-5卷) 等一系列教育论著, 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大学教育思想体系。《钱伟长的教育观》这本书即是立足钱伟长本人的原著原话第一手资料, 分类阐释、例举、总结其教育观的基本读本, 可以说是为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学教学的读者提供的专题资料, 为强调自身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思考的课外读物, 为广大社会读者提供的了解钱伟长先生大学教育思想的“入门手册”。

一个大写的“人”

本书采用的研究方法, 一是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 即大量收集原著文献, 积累卡片;二是依靠自己的思想感悟, 通过深入了解钱老的人生工作经历来感受其真实的内心世界, 找到钱老真正追求和信仰的东西, 发现钱老从事教育的根本主张。

笔者发现, 钱老是一个精力非常旺盛的人, 是一个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理性思想双重影响的人, 是一个对生活极其热爱、对人生本质有清晰认识、面对现实利益有着自己更高价值判断的人。从求学和教育的角度说, 他追求的是一种大的学习目的和教育目标——兴国。为此, 他可以弃文从理, 也可以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他内心禀奉的是一种大的精神, 不畏强权而敢于坚持自己认定是正确的东西, 他一生追求的是一种能济世救国的科学。于是, 搞科研只是他的工作, 当大学校长也只是他的职业。他内心所想的, 就是如何能在今生更好地为养育自己的民族和自己身处的时代做点什么, 结果他靠着传统儒家一向提倡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忧患天下精神、去西方求学所汲取的创新精神和靠顽强毅力锻炼出的能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强健体魄, 先后成就了科学事业、教育事业, 成就为一个大写的“人”!

他借用的是西方教育的壳, 结的是中国教育的果。他在精神本质上追求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各种优秀品质, 他真正想要学生得到的也正是这种建立在爱国兴国前提下的种种能力。这是他的“大精神”。这种“大精神”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他的教育理想的目标不是培养匠人, 而是培养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有责任心的公民;不是培养专门的或单一的技术, 而是培养通用的长久的能力和方法, 这是一种本质的教育、通观的教育、普适的教育、智慧的教育。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我们可以称钱伟长的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

弄清这一前提, 我们就很容易理解钱先生的各种具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活动。

他讲“要办出能兴国的教育”, 他讲要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通识教育、能力教育、公民教育, 讲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讲要开门办学、开放办学、拆掉四堵墙乃至包括破除我们内心深处的观念局限这第五堵、第六堵墙, 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培养学生心中要装着国家、想着社会、念着民众, 要有古希腊、古罗马公民那样对自己民族的责任心, 要具有一种博大的开放的世界眼光, 要具有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创新思维方法和适应能力, 而不仅仅是拥有一门知识或一项技术, 同时还要有“能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的身体条件。这一切, 都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

在钱先生的骨子里, 他就是一心想着国家, 一心想更多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人才, 到了上海就立足上海, 为上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他把教育当成实现自己爱国理想的途径和战场, 但在具体的教育手段的使用上, 他又把教育当成一门科学来研究和对待, 本质上是一位“教育科学家”。

研究钱先生, 我们思考的出发点一定要从观念上把他当做一个具体的普通的教育思想者和实践者来研究和感知, 他的许多精深见解散见于他不经意间说出的一两句话里, 他虽没有写出成系统的教育著作, 但他“述而不作”, 他的教育思想是活跃的、本质的、系统的, 这也为我们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广阔的可以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当然, 这种系统性的思想总结终究还是要以钱老本人的思想言论和具体实践作为根本依据的。

通读钱老的所有著作我们知道, 钱老的教育思想是自成体系的, 只是他无暇系统地加以梳理和总结而已。倘若他当初不是选择了“弃文从理”, 而是在文史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依照他的拼搏精神, 他也一定能像他的四叔钱穆那样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大家。历史的责任留在了我们这些后来者身上。思想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许多伟大思想的伟大性往往都要等待一段甚至更长一段的时间之后才能愈发凸显。钱伟长的教育思想也将是如此。

“大教育”理念

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张楚廷教授说:“所谓教育观, 即对教育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所持观点之总和。”教育观是一个教育家对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效用以及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本质理解的思想、理论、观念层面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不同的教育家有不同的教育观, 而不同的教育观又在根本上表现为常规的培养普通劳动者、传授一般知识的普通教育观和基于知识却又超越知识的以传授方法、陶冶情操、培养国家栋梁之才为主导的超常规教育观。本书将后者作为探讨的重点, 并将之称为“大教育”, 上升到一种“大教育”的观念加以阐发。

“大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 它是相对于通常所说的仅限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这样的常规教育而言的。这一概念在钱伟长先生的著作言论中虽然一次也没有出现, 但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的内容实质深深蕴涵的就是一种超越常规教育的“大教育”观念。

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曾使用过“大教育”这一词语或概念。

1989年9月4日, 邓小平同志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要点《改革开放政策稳定, 中国大有希望》中说道:“最近我看到学生的现象是可喜的, 他们真正在反思, 是个大教育啊。问题是很多, 但能进行反思就是一个最大的教育, 比读什么书都重要。”不过, 邓小平同志这里所说的“大教育”和“最大的教育”中的“教育”概念, 不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观念意义上的“大教育”, 而是主要指经验、学习、教训等。

江泽民同志谈的“大教育”, 则主要是指一种社会化的或者是超出传统纯知识传授意义之上的全民素质教育观念。1994年6月14日, 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的基本国情之一, 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办大教育。我们必须立足于这个实际, 深化教育改革, 使我们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财政再困难, 也必须舍得把义务教育办好, 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奠基工程。”江泽民同志的“大教育”概念是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全民教育观念相联系的。

钱伟长先生的“大教育”思想, 则散见于他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和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当中。他的核心教育理念就是“要办出能兴国的教育”, 即教育兴国, 教育要培养能兴国的人才, 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公民。这是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核心。

钱伟长的“大教育”思想是一种突破传统教育思维, 面向大时代、大需要, 培养学生大意识、大眼界、大能力的一种开放式、终身学习式的国家公民教育观。如果用一句话概括, 我个人认为就是“要办出能兴国的素质型、创新型、应用型公民教育”。当然, 这只是个人见解, 也是学习钱伟长教育思想的初步心得。从思想史的立场看, 研究者对于他人任何一种思想的概括都是有局限性的, 思想的真谛最终在于思想者的思想自身, 研究者发现或看到的只是其思想冰山的一角。笔者对钱先生教育思想的认识也是这样。当我努力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对他博大的教育思想进行概括的时候, 实际上我已将自己的思维束缚起来。尽管如此, 出于本书向大众普及的需要, 我们还必须尽可能地对钱伟长的教育观进行提炼、概括。

首先, 钱先生的教育观是建立在他那以“兴国”为基点的爱国主义“大精神”之上的, 是一种国家战略层面的教育兴国主张, 这一主张无疑要求实施普遍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其次, 钱先生的教育观提倡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人”进行全面培养,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使其成为一个全面的社会公民。再次, 钱先生的教育观是建立在他的以“创新”为导向的“大创新”观念之上的。他多年留学海外的学习背景和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训练, 使他对创新理念有着根深蒂固的切身理解:不仅从事科研需要创新, 从事教育也需要创新, 作为教育的对象和未来建设者主体的学生, 必须学会创新的方法、具备创新的能力。最后, 钱先生的教育观高度提倡“应用”和“应用性”。办大学要服务于国家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大学专业的设置要切合国家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篇4:你的第一本哲学入门书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就是这样一本简短的哲学导论。该书最早于1987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哲学入门读物风靡全球,已被译成二十种语言。作者托马斯·内格尔是当今著名哲学家,任纽约大学哲学与法学教授、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土和不列颠学院院士,是当代西方哲学界里政治哲学、伦理学和心灵哲学领域内的领军人物之一。内格尔著有多部在当代哲学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哲学论文集,包括《无凭借的观点》(亦译《无源之见》)《人的问题》《利他主义的可能性》等。

就像书名所表达的那样,作者是想通过《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让那些一般读者将之作为自己在哲学方面拥有和阅读的第一本书,这样的书理所当然是入门书。不过,本书的英文名并不就如译名那样,英文原名乃是“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一个非常简短的哲学导论”。中英文书名虽然不同,却各有千秋。如果仔细琢磨英文书名,会非常有趣,其中,正标题就很耐人寻味,因为内格尔说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看到它的人也许都会开始跟着作者一同思考,当身处这个世界中时,我们周围千姿百态的事物事情到底都意味着什么,具有什么含义?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哲学最开始的困惑,也是人生在世相当基本的谜题。而副标题又在“简短的哲学导论:之前特意使用了“非常”二字,内格尔用这样的形容词并非自谦,因为不仅中译本体例短小,英文本也就仅有一百页左右的篇幅,对于人们印象中动辄数百页的宏篇哲学专著来说,《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真可以用轻巧袖珍来形容了。

在对哲学问题的具体讨论中,内格尔的著述不像其他几乎所有哲学导论或哲学史作者所做的那样,将哲学问题以及对哲学问题的探讨,变成一种与数量繁多的哲学家和哲学理论交织在一起的文本。后者正是我们观念中理所当然的哲学导论写法,因为在哲学史上,有许多值得重视的哲学理论和哲学家,所以,即使一些篇幅不是特别长的哲学导论,对那些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和哲学理论进行介绍更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然而,《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恰恰与常见的哲学导论著作写法相反,全书不仅看不到任何一位哲学家的名字,而且也基本看不到那些名目繁多的哲学理论与五花八门的“主义”。之所以说“基本看不到”,是因为在行文和论证的过程中,内格尔还是用到了非常有限的几个专门术语,例如唯我论、怀疑论、决定论、二元论以及物理主义等,但我们可以看出,内格尔已尽可能地将繁冗的哲学概念过滤掉了。

全书共九章,除去导言之外,九个章节的内容分别对应作者精心选择的九个不同的哲学问题。按照哲学类型的区分,它们可划归在三个分支领域里,其中包括认识论、知识论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词语的意义”;心灵哲学的“他人的心灵”、“身心问题”;以及伦理学的“自由意志”、“对与错”、“公正”、“死亡”和“生命的意义”。这些不同的哲学问题乃至哲学领域其实也正是内格尔本人最为倾心的部分,在多年的哲学思考中,作者一直对这些问题进行着持续的辩正。

想要找到那些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是相当困难的,而当想要找到所有人都关心的哲学问题时,难度或许只会有增无减。每本哲学书都应言之有物,此时,对所论述主题的选择就变得关键起来。关于这一点,内格尔虽然会在每章开头对各主题的联系给出一些说明,但也常常语焉不详。导言的开头,他说道:“大概14岁左右,许多人就开始独自思考哲学问题:什么东西真实存在?我们能够确切地知道某事吗?是否真的有是非对错?生命有意义吗?死亡是结束吗?”这句话之后的四个段落中,内格尔接着解释:“如果我们在一生的大多数时间里,不把时间、数、知识、语言、对错等等这些观念看成是天经地义的,我们就无法正常地生活;但是,在哲学中,我们探究的是这些观念本身。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自身。”

但这并没有完全回答为什么是这些问题构成了作者讨论的核心,而不是另外的一些。已经有读者指出,内格尔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显得并不那么具有意义,它们甚至有些无聊。而更加负面的质疑则是,作者在全书中并没有得出定论,他只不过比一般人想得更为深入而已。

这些质疑的声音也许有其合理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提出质疑的人很好地理解了内格尔的哲学观点和意图,也不意味着这些数量较小的质疑声音可以构成对《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的有力批评。事实上,就像有人指出的那样,内格尔似乎应该把书中九个问题的最后一个,也就是“生活的意义”放在全书开头,而不应该在一开始就讨论“外部世界是否存在”这样显得较为抽象的话题。这不难理解,确实,对绝大部分成年人来说,生活的意义是他们所关注的首要问题,与“生活的意义”相比,关注对与错和公正问题的人可能就少一些,另外,只有少部分人关注自由意志问题,而关注语词的意义问题的人则更为稀少。但我们也许忘记了自己对这个世界产生困惑的根源,确实,从认知发展的角度,不管是认识论还是心理学,一个人最早能够思维和面对的就是自身与世界的问题。我们怎么认识外在的世界,外在的世界与自身的关系,自我的构成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或许已经淡出了许多人的视野,然而它们却是每个人哲学思维的起点。

由此,我们就有可能接触到内格尔真正想要表达却没有在书中明示的关键。这就是客观性的哲学思想。遗憾的是,由于本书面对的读者一般是非专业人士,人们较难由此书而旁涉内格尔的其他哲学著作。实际上,“客观性”是内格尔本人哲学理论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部分,也是哲学分析中最重要的部分。《无凭借的观点》前言中译的标题甚至直接被姚大志先生定为“什么是客观性”。“客观性”的确切哲学含义对大众而言大概显得有些陌生,不过,它实际上也不难理解。客观性与主观性相对立,一种客观的观点超出我们自我和内在的视角,并从一个外在的、更为中立的角度来看待各种事物。人的认识、理解同时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一般来说,不管自觉还是无意识,人们总是在每个具体问题上倾向于变得更为客观,这是一个哲学上的基本规律。内格尔发现了这个规律。

客观性有那么重要吗?如果我们再度审视作者书中的九个主题,就会得出肯定的回答。我们将会发现,不管是外在世界的存在、他人的心灵,抑或是道德上的对错公正,乃至死亡与生活的意义,这些看似并不紧密相关的问题却都与“客观性”有着根本的联系。在思考这些问题以及所有其他问题时,人们的思维总是在主观的观点与客观的观点之间进行博弈,更多的时候,由于高度发展的智能以及其他的原因,人们的视角会超越自我的主观,并试图从外部、他人以及范围更广的层面上看待与思考我们世界上的各种事物。

一旦了解“客观性”这一核心思想,我们也就领会了作者的根本思路。在这个时候,这本“非常简短”的哲学导论也就起到了它的全部作用:它不像其他众多哲学书那样,用大量哲学史和哲学学科的专门术语与分析方式来填充版面与读者脑中的思维空间,而是直接通过一些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激发人们自己的哲学思维。当然,内格尔无法像文学感觉丰富的人那样详细描绘感情的细腻婉转与波澜,毋宁说他的风格是冷峻明晰的。虽然每本好的哲学书都难免受到其风格、背景的局限,但它们又会构成对复杂世界的独特把握,不是吗?

篇5:哲学入门书

1.哲学导论与哲学史(入门书不选用个人色彩浓重的哲学史,例如罗素所著):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冯友兰著);

《西方哲学史》(斯通普夫著,中华书局、世界图书出版社中译本,或斯塔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英文本。此书为英语世界广泛使用的本科教材,北大哲学系本科教材,较为权威。)《哲学史教程——特别关于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文德尔班著,商务印书馆。此书为分阶段、分专题叙述西方哲学史的名著。)

2.原著选读: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人民出版社);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大出版社)。

3.古典原著:

《周易》《论语》《老子》《庄子》(中华书局等);

《柏拉图对话集》(王太庆译)、“柏拉图注疏集”(丛书,刘小枫主编); 《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著,商务印书馆)。

4.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伊格尔顿著);

《马克思思想导论》、《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麦克莱伦著);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雇佣劳动与资本》、《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等篇)。

5.“文理综合”的视野:

篇6: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根据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的讲义整理

(原载《饮冰室专集七十一》)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孟子》

朱熹《四书集注》、戴望《论语注》、焦循《孟子正义》、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焦循《论语通释》

《易经》

《系辞传》、《文言传》、《卦象传》

程颐《程氏易传》、焦循《雕菰楼易学三书》

《礼记》

《中庸》、《大学》、《礼运》、《乐记》

《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淄衣》、《儒衣大传》、《祭义》、《祭法》、《乡饮酒义》

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

《老子》

《墨子》

孙诒让《墨子间诂》、张惠言《墨子经说解》、梁启超《墨经》、梁启超《墨子学案》

《庄子》

《内篇》、《外篇》、《天下篇》

郭庆藩《庄子集释》

《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

王先谦《荀子注》

《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韩非子》

王先慎《韩非子集释》

《管子》

戴望《管子校正》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

《春秋繁露》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康有为《春秋董氏学》

《盐铁论》

《论衡》

《抱朴子》

《列子》

《近思录》朱熹 著 江永 注

《朱子年谱》王懋竑 著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传习录》王守仁 语 徐爱 钱德洪等 记

《王文成公全书》、《阳明记》

《明儒学案》黄宗羲 著

《宋元学案》黄宗羲 初稿 全祖望 王梓材 续成《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 著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 著

《思间录》王夫之 著

《颜氏学记》戴望 编

《东原集》戴震 著

《雕菰楼集》焦循 著

《文史通义》章学诚 著

《大同书》康有为 著

《国故论衡》章炳麟 著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著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卷》胡适 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 著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著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逸周书》

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

《竹书纪年》

王国维辑本

《国语》《春秋左氏传》

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战国策》

《周礼》

孙诒让《周礼正义》

《考信录》崔述 著

《资治通鉴》

王夫之《读通鉴论》

《续资治通鉴》毕沅 著

《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

《两汉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

《通志二十略》

《二十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周书》《魏书》《北齐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一曰 就书而摘(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明史》)

二曰 就事分类而摘读志

三曰 就人分类而摘读传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廿二史札记》赵翼 著

《圣武记》魏源 著

《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 著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著

《史通》刘知畿 著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著

(丙)韵文书类

《诗经》

陈奂《诗毛氏传疏》

《楚辞》

朱熹《楚辞集注》

《文选》

《乐府诗集》郭茂倩 编

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谢康乐、鲍明远、谢玄晖

《汉魏百三家集》张溥《五代诗选》王闿运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右丞集》《孟襄阳集》《韦苏州集》《高常侍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李义山集》《王临川集》《苏东坡集》《元遗山集》《陆放翁集》

《唐百家诗选》王安石 选

《宋诗钞》吕留良 抄

《清真词》周美成、《醉翁琴趣》欧阳修、《东坡乐府》苏轼、《屯田集》柳永、《淮海词》秦观、《樵歌》朱敦儒、《稼轩词》辛弃疾、《后村词》刘克庄、《白石道人歌曲》姜夔、《碧山词》王沂孙、《梦窗词》吴文英

《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著

《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 著

《说文释例》王筠 著

《经传释词》王引之 著

《古书疑义举例》俞樾 著

《文通》马建忠 著

《经籍纂诂》阮元 编

(戊)随意涉览书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世说新语》

《水经注》郦道元 撰 戴震 校

《文心雕龙》刘勰

《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慧立

《徐霞客游记》

《梦溪笔谈》沈括

《困学纪闻》王应麟 撰 阎若璩 注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通艺录》程瑶田

《癸巳类稿》俞正燮 《东塾读书记》陈澧

《庸盦笔记》薛福成 《张太岳集》张居正

《王心斋先生全书》王艮

《朱舜水遗集》朱之渝

《李恕谷文集》李恭

《鲒琦亭集》全祖望

《潜研堂集》钱大昕

《述学》汪中 《洪北江集》洪亮吉

《定盦文集》龚自珍

《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

《胡文忠公集》胡林翼

《苕溪渔隐丛话》胡仔

《词苑丛谈》徐钪

《语石》叶冒炽

《书林清话》叶德辉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

《剧说》焦循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

附录一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附录二 治国学杂话

附录三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附:梁先生致清华周刊记者书

上一篇:教师自我剖析优点与不足下一篇:多样化教学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