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2024-06-16

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共8篇)

篇1: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环境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

1、环境经济学

2、经济学

3、稀缺性

4、边际效用

5、环境资源

6、经济外部性

7、外部经济性

8、外部不经济性

9、消费者剩余

10、机会成本法

11、环境经济效益

12、可持续发展

13、循环经济

14、清洁生产

15、污染者负担原则16.需求

17、排污权交易

18、环境经济政策

19、供给20、最优污染水平

21、费用效果分析

22、绿色贸易壁垒

23、经济效益

24、公共商品

25、环境税

二、简答题

1、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总理强调加快实现哪三个转变?

2、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温总理指出我国需要着力作好哪四方面工作?

3、十一五时期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4、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

5、用公式表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6、简要说明供求定理的内容。

7、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8、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9、谈谈你对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认识。

10、简述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的途径?

11、简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12、为什么说环境是资源?

13、简述环境经济效益的特点。

1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5、按照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经济系统分为哪几类?

16、如何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17、环境资源按其开发利用和可再生情况分为哪几类?

18、简述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

19、什么是意愿调查评估法,使用时应注意哪些偏差?

20、费用效果分析有哪两种方法?

21、循环经济的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

22、简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

23、简述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24、世界银行将环境政策分为哪几类?

25、什么是环境经济政策?它由哪些政策组成?

26、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27、简述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基本原则?

28、简述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

29、简述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优缺点。30、简述排污权交易的程序。

篇2:发展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 考 题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解释

1、发展

2、儿童发展

3、儿童生理发展

4、儿童心理发展

5、发展心理学

6、儿童发展心理学

7、幅合论

8、成熟优势论

9、关键期

10、横向研究

11、纵向研究

12、跨文化研究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发展心理学?

2、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有哪些?

3、相互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成熟优势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5、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基础是什么?

6、为什么说普来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7、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

1、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2、试比较共同决定论和相互决定论的观点。

3、试述我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4、举例说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及其特点。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一、概念解释

1、基因

2、显性基因

3、隐性基因

4、动作技能

二、简答题

1、胎儿的发育过程

2、影响胎儿发育的条件

3、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三、论述题

1、试析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因素。

2、试析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

第三章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习惯化

2、去习惯化

3、视觉偏爱法

4、视敏度

5、方位知觉

6、“视崖实验”

7、视觉偏爱

9、口腔探索

10、手的探索

二、简答题

1、评定新生儿感觉的几种方法。

2、研究婴儿颜色视觉的方法。

3、幼儿色形抽象的发展阶段。

4、幼儿方位知觉发展的特点。

5、幼儿左右概念的发展阶段。

6、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案例分析

“机械蜗牛”实验:(略)

请问:实验的设计者是谁?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结论有哪些?

第四章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客体永久性

2、延迟模仿

3、幼儿期健忘

4、记忆恢复

5、偶发记忆

6、遗觉表像

二、简答题

1、幼儿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2、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什么?

3、试析偶发记忆的原因。

4、记忆恢复发生的条件有那些?

三、论述题

1、儿童记忆在量和质两方面的发展顺序与表现。

2、根据所学原理,谈谈对儿童记忆的培养。

第五章 儿童思维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认知

2、图式

3、格式

4、运算

5、同化

6、顺应

7、客体永久性

8、守恒

9、自我中心

10、适应

11、直觉行动思维

12、具体形象思维

13、抽象逻辑思维、二、简答题

1、思维的结构是什么?

2、运算的含意是什么?

3、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在认知上获得的成就有哪些?

4、具体运算阶段有什么特点?

5、儿童思维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

7、儿童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8、儿童理解能力的发展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幼儿期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

2、试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

3、论述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及培养。

四、案例分析

“三座山实验”(略)

请问:实验的目的与实验结论是什么?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儿童语言发展

2、语音过程

3、单词句

4、语用技能

5、选择性模仿

6、语言获得装置

二、简答题

1、儿童使用形容词发展过程有何特点?

2、儿童话语的发展有何特点?

3、选择性模仿的特点是什么?

4、儿童理解句子的策略有哪些?

5、单词句的特点是什么?

6、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7、幼儿自言自语的形式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试述先天语言能力说的基本观点。

2、试析强化理论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主要论点。

第七章儿童情绪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社会性参照

2、内源性微笑

3、怯生

4、对抗性条件作用

5、系统脱敏法

6、道德感

7、理智感

8、美感

9、依恋

二、简答题

1、影响怯生的因素有哪些?

2、克服害怕的方法有哪些?

3、简述儿童期的情感障碍。

4、简述儿童情绪发展的趋势。

5、良好的情绪具有哪些特征?

6、依恋的类型。

7、早期依恋对儿童后期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试析影响婴儿怯生的因素。

2、试述克服害怕的心理方法。

3、儿童道德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如何培养儿童的道德感?

4、幼儿理智感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如何培养幼儿的理智感?

四、案例分析

1、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很喜欢告状,老师经常会听到:“老师,XX打人”;“老师,XX不肯把熊猫给我们玩,他二个人玩”。试用所学理论分析幼儿告状的原因。

2、崭新的玩具刚买回家,二转眼的功夫就被孩子拆得二分三裂,二些家长常为此感到恼怒。请用所学理论分析幼儿“破坏”的原因及家长的对策。

第八章儿童个性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社会化

2、自我意识

3、点红测验

4、本我5、自我6、超我二、简答题

1、婴儿自我认识出现的阶段。

2、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3、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4、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三、论述题

1、离异家庭儿童和完整家庭儿童相比存在哪些差异?原因何在?

2、试析电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3、试析青少年自我意识突变的原因与特征。

四、案例分析

在当代社会,电视已成为家庭的一员。试从发展心理学有角度分析电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一、概念解释

1、性别定型化

2、性别

3、性别角色

4、性别同二

5、性别角色认同

6、IT量表

二、简答题

1、男女儿童在性别差异有哪些表现?

2、男女儿童在认知方面有哪些差异?

3、现代心理学对儿童性别定型化的研究有哪些变化?

三、论述题

1、试述男女儿童性别差异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因素。

第十章儿童道德的发展

一、概念解释

1、他律道德

2、自律道德

3、替代强化

4、自我强化

5、攻击性行为

6、亲社会行为

7、移情

8、自我控制

9、延缓满足

10、工具性攻击

11、敌意的攻击

12、观察学习

二、简答题

1、儿童对规则认识的发展程序

2、儿童对规则执行的发展阶段

3、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

4、自律道德阶段儿童的主要特点。

5、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6、认知冲突法及其基本步骤。

7、提高自我控制水平的训练方法。

三、论述题

1、试论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2、试述柯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

四、案例分析

1、有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听到有人叫他吃饭就去开吃饭间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二张椅子,椅子上放着装有15个茶杯的盘子,结果撞倒了盘子,敲碎了15只杯子。还有一个小男孩叫亨利,他趁妈妈外出想拿果酱吃,因为果酱放得太高他的手够不着,结果在拿果酱时,碰翻的二只杯子掉在地上碎了。

请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这二过失行为是如何进行道德判断的?

2、甲儿童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二条狗感到非常害怕,他跑回家里告妈妈他碰到了二只像牛二样大的狗。乙儿童放学回家,告诉妈妈说老师给了他二个好分数,事实上老师既没有给他高分也没有给他低分。

请问: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这一说谎行为是如何进行道德判断的?

3、欧洲有位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二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才能救她。但药剂师索价过高,病妇的丈夫二处借债只够药费的二半,他只好告诉药剂师便宜二点卖给他或者允许赊欠,但被药剂师断然拒绝。病妇的丈夫走投无路竟为妻子偷来了药。

请问:柯尔伯格根据不同年龄儿童对这二两难问题的反应,将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哪些阶段?

第十一章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概念解释

1、年龄特征

2、关健期

3、普莱尔

4、生理成熟

5、行为性环境

6、人文环境

7、危机期

8、反抗期

9、分离焦虑

二、问答题

1、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儿童心理年龄阶段的划分。

篇3:中考复习回顾与思考

一、注重考法研究, 把握中考动向

初三数学组要进行考法研究, 研究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 要提高复习的质量, 方向很重要。要认真研究《中考考试说明》, 它可以使我们纵观复习教学全局, 抓住重点, 抓住关键, 增强数学复习教学针对性和科学性, 减少复习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少走弯路, 少做无用功。, 教研活动中每位数学老师都进行专题发言。原初三数学老师着重谈中考复习体会及中考后的反思;现初三数学教师着重谈近几年中考命题的走向及中考复习策略;其余数学老师根据中考数学命题的特点, 着重谈如何及早把握中考动态, 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做中考考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 将对初三老师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 对初三老师把握中考动向, 纠正复习偏差, 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平时考试中, 教师可以模拟中考命题, 选题。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新题型的探索, 着重考查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每次考完后教师与学生都要及时做总结, 这样既让教师对中考复习的把握更深, 又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 奋力拼争。

二、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能让复习有条不紊地进行, 早下手, 稳中求进。我们认为, 中考的数学复习最好是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 摸清初中数学内容的脉络, 开展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复习中要紧扣教材, 夯实基础, 同时关注新教材中螺旋式上升特点, 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形成知识网络。

具体布置学生将每个知识块重点画一下知识结构图, 或列表整理, 这样能有效地加深记忆。要求学生每个知识点复习之前作出整理, 重要知识点学生总结基础上教师把关, 点拨指导。在复习时想方设法指导学生把零、散、乱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注意知识点的横向和纵向的交织和搭桥, 做到帮助和指导学生构筑知识框架、编织知识网络。

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提高应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对象, 在复习教学中, 应将学生摆在核心的地位,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贯穿于复习教学的始终。主旨是学生复习了那些知识, 而不是教师复习了那部分。

复习教学一定要针对平时教学中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进行讲解和练习, 绝不能不分主次, 应做到有的放矢。

例题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具有代表性。换句话说, 就是知识点的外在考核形式。所以精选例题.搞清了这些题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知识基本可以达到融会贯通, 知识的迁移引申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

并出示相关典型题目。“题海战术”不好, 但是一定量的训练才能把数学学好。练习题目选取要讲求策略, 我们采取分头准备, 分为课堂练习, 课后验收, 单元检测将以往的数学试卷找出来, 将所有的错题分一下类, 找出错的原因, 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做有针对性练习。教研活动时, 针对选题斟酌, 研讨。

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思总结。一个知识块复习结束后, 教师就要问自己, 指导学生复习效果怎样?进步了没有?还存在什么问题?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通过改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 提升他们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复习的效率。充分发挥纠错本作用同时也可以记下学生在复习中发现的不良的学习习惯, 解题习惯, 总结自己较好的学习习惯, 较为有效的解题习惯。扬长“改”短, 通过复习, 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素质。数学复习教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分层要求, 课堂教学推行分层教学。

第二轮, 针对热点, 抓住弱点, 开展难点知识专题复习。专题复习阶段是把双基推向高潮, 在整个复习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 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这一环节至关重要。

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 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 就中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 进行专项训练:

(1) 代数综合应用题, (2) 几何综合应用题, (3) 代几综合, 实际应用型问题 (4) 开放探索题, 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 (5) 阅读理解题, 体现自学能力考查 (6) 动手操作题, 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 (7) 图表信息题, 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 (8) 方案设计题。

另一方面“变”可以使人产生新奇, “变”可以提高人的识别能力。不就题论题, 要适当扩散, 善于借题发挥, 将原题改头换面, 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引导学生分析, 善于从一道题中引申出其他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去联想, 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临考前做题重在适应性练习, 做好做仿真度较高的题目, 避开难度过大的题目, 以免挫伤自信。我们向同学们提倡五个“一”学法:“听一遍不如看一遍, 看一遍不如做一遍, 做一遍不如讲一遍, 讲一遍不如辩一辩。”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建议学生每周完成一份综合练习, 以提高知识的复现率。

第三轮, 综合训练 (模拟练习) 。这一阶段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 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 所以在这一阶段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 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 通过练、评、反思、查漏补缺, 掌握解题方法。

随着复习的不断深入,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 数量繁多。如果只盲目地追求解题数量, 而不注意题目类型、知识点的全面、完整, 复习效果就不会理想。在复习时要注意:首先, 认真做几份模拟试题, 这样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其次, 对做过的习题要善于归类, 想一想这道题在知识结构上属于哪一类?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属于哪一种?或者与哪类题道理相近, 知识点相同?把习题按涉及的知识方法进行分类归纳, 可以以一当十, 触类旁通, 这是使自己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的好方法。最后, 错题要纠正, 并认真分析错在哪里, 出错原因是什么, 以免重蹈覆辙。纠正一道错题比做一道新题更有价值。

这一阶段,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 加强解题指导, 提高应试能力。具体做法是:从往年中考卷、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进行训练, 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老师及时批改, 重点讲评。

第四轮, 回味练习。1、稳定心态, 增加信心。2、提高速度, 规范解答。在中考的前一周, 教师要对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按题型分几块回味练习, 扫清盲点, 或者找出以前的试卷重点对以前做错和容易错的题目进行最后一遍清扫。在学习过程中, 很多同学难免会做错一些练习、习题或试题, 无论是否及时改正, 都应回头再审读一遍, 找出错因, 记在心中, 并找几道同类型的题做一下, 这是提高复习效果的一大法宝。因为题海浩瀚, 过去的一学期里曾做过大量的练习, 将这些练习再做一遍已不大可能, 一则时间不允许, 二则眉毛胡子一把抓, 没有重点。如果复习时抽出少量时间看看曾经做错的练习, 针对解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进行认真分析, 弄清原因, 脑海里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能避免一错再错。通过训练进一步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考试心理和考试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具体措施为了保证中考试题能够“正确、迅速、整洁”地完成, 平时不要忘记基本功的训练, 过好审题关、计算关和表达关。建议每天进行“15分钟强化训练”, 即在15分钟时间内完成5道填空题, 10道选择题, 并自我评估, 填写好“病例卡”及时弥补知识和能力上的漏洞和不足。做到“小题大做”只要自己会做的题目就不要做错。对最后的综合题要做到“大题小做”, 做到会把大题分解成若干小题, 步步为营, 各个击破, 决不要放弃。

三、调整好心态, 培养学生兴趣

首先是心理上要调整好心态, 不光是学生, 老师也是一样。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学校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不同的阶段, 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 (班会课、专家讲座等) , 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 正确看待成绩, 增强自信, 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

其次, 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 甚至把模拟考试当成负担。随着复习的深入, 数学复习题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增大, 考生一次考试没考好或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是很正常的, 如果一味地着急、焦虑, 往往会一无所获, 考生应把这些做错的题目和不懂不会的题目当成再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正确分析问题原因, 考前发现问题越多纠正越及时, 提高越快。

最后, 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兴趣。教师要从讲课复习、做练习 (试题) 、改正试卷、小结等等方面, 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个环节上量力而行, 合理利用时间, 发挥学习效能。使学生学习得法, 增强自信, 培养兴趣, 做到事半功倍。值得深思的事, 优等生不是做题做出来的。诚然, 数学不做题是不行的, 但关键是怎样去做题, 不要一味贪多, 而要尽量图全和图新。有的同学只是一本接一本地做题, 但肯定会发现有很多重复的, 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教给学生要在做题中学会总结。看到一道题就多琢磨, 从中把它跟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包括横向和纵向的, 试着揣摩出题者的意图, 即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该知识点的哪个环节容易出错, 自己应该如何避免, 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

篇4:相遇问题的复习思考

一、弄清几个关键术语的意思

“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向而行)”“相背而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相遇”等术语,这些词语是相遇问题中的关键术语,也是理解题意的重点词语,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其本质。在一次次演示过程中,老师问学生:“你们从活动中感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进行理智的分析,从而搞清楚这种“相遇问题”的本质,即两人面对面行驶,速度不一样(一快一慢),所走的路程不一样(一多一少),但是走的时间一样(遇到即停),他們走的路程和与两地的距离一样。这样,今后无论条件和问题怎样变化,学生都能很好地分析,正确地列式。

二、掌握数量关系式

新课标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必要的公式、定理、数量关系是必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因此,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记住这两个关系式:(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相距路程;相距路程÷(甲速度+乙速度)=相遇时间。然后强调,在遇到相遇问题的问题解答的时候,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对照公式,就能顺利地列式解答。

三、掌握理解题意的方法

相遇问题是比较复杂的行程问题,复习时要在学生掌握时间、速度、路程三者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复习。如,甲、乙两城相距1090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7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120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这道题虽然也是求相遇时间,但是出发的时间不同,就不能直接用公式列式解答。因此,教学时就要让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句:“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等条件和问题,然后让学生思考:快车和普通客车行驶的时间相同吗?快车和慢车同时行驶的路程是不是1090千米?通过学生的理解,逐步画出线段图,然后通过线段图,让学生直观地找出两车共同行驶的路程:1090-70×2=950千米,最后再根据相遇问题的关系式列式解答:950÷(120+70)=950÷190=5(小时)。因此,解决复杂的相遇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

四、加强不同题型的对比练习

学生的知识建构,不但要精讲,而且要巧练。练习时我们要尽量地杜绝题海战术,要采用“试一试”“练一练”“考考你”“智力陷阱”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方式,提高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试一试”安排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的题,如,(1)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行80千米,乙每小行90千米,经过3.5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客轮、货轮从武汉和上海两地同时出发,相对开出,货轮每小时行40千米,客轮的速度是货轮的1.2倍,两地相距862.4千米。请问几小时两船可以相遇?(3)甲、乙两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3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那么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一练”安排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的题,如:(1)小李、小刚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向反方向走去。小李每分钟走60米,小刚每分钟走70米,6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2)两辆汽车同时从一个工厂出发,相背而行,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3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50千米?

“考考你”安排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不相遇的题,如,(1)甲、乙两站间的铁路长88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85千米,4小时后两列火车还相距多少千米?(2)师徒两人共同加工530个零件,师傅每小时加工46个,徒弟每小时加工34个,加工几小时后还剩50个?

篇5:新制度经济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制度,制度的作用是什么,制度是如何起源的?

答: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起着规范、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

制度的作用有:降低交易费用,为经济提供服务,为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外部收益内部化,印制机会主义行为。所有的这些作用都是为了提供激励和提供有效信息的稳定预期,从而改变相对价格,形成偏好与抉择,从而影响行动和结果。(P6)

关于制度的起源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说。第二种观点是诺斯的从简单交换到非个人的交换理论。第三种观点是考特和尤伦关于财产制度起源的思想库。(P8)

2:什么是制度变迁?制度变迁有哪些形式?

答:所谓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并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过程。

制度变迁的形式有: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的制度变迁。由政府或团体进行的制度变迁往往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即由个人进行的制度变迁或无主体的制度变迁一般具有诱致性的特点。

制度变迁的方式有,渐进式制度变迁和突变式制度变迁。前者如冰河般缓慢移动,后者像暴风雨一样剧烈的变化。(P11)

3: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有哪些代表人物?

答:新制度经济学最早是由O。威廉姆森提出来的,意指以科斯为代表的、强调交易费用和制度重要性的学术思潮。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 道格拉斯诺斯 阿曼阿尔钦 哈罗德德姆塞茨 张五常等。(p14)

4:新制度经济学有哪些主要理论?

答:第一、交易费用经济学。交易费用是指交易过程中谈判、签约、和履行合约的成本。交易过程中包括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成本。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交易一般是以极大化其提供的净收益的方式进行的。作为理性的经纪人,经济单位和经济个体总是希望降低交易费用,因而会想出各种办法,包括作出不同的制度安排,建立不同的经济组织或者选择不同的交易方式等。

第二、产权经济学。基本观点是产权是经济系统的关键变量,一旦改变了产权,也就改变了整个系统,因而产权安排对经济活动的效率至关重要。

第三、合约经济学。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形成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主要研究交易费用与合约选择的形式,合约的结构和合约的效率。研究合约选择问题对于理解经济的运行和资源的配置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P16)5:新制度经济学到底“新”在何处?(P22)答:第一、与新古典经济学相比:

第二、与旧制度经济学相比: 第三、新在交易费用 6:为什么要学习新制度经济学?

答:学习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性,首先来自于其研究方法的启发作用。第二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当作重要变量,研究了制度的作用,尤其分析了不同制度下人的行为与资源配置的不同效果问题,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第三,学习新制度经济学并不只是为了更好地解释以往的经济增长,而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

第二章

1:什么是交易,康芒斯的交易分为哪几种类型?(P38)

答: 交易是,当一种物品或服务在不同的技术界面上被转让时,交易就发生了。交易意味着活动的一个阶段的终止,另一个阶段的开始。

康芒斯把交易具体分为三类,一是“买卖型”的交易,又称平等的交易,指的是两个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市场交易。二是“管理型”的交易,就是上级一个人或一种少数个人的特权组织,发号施令,下级必须服从的交易。三是“配额型”的交易,配额型交易是指一个集体的上级或其代表人物的交易,这是一种政府交易。2:什么是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包括哪些类型?

答:狭义的交易费用是指利用市场价格机制的费用,包括进行信息搜寻、谈判、签订合约、和履行合约的费用。广义的交易费用则定义为经济体系运行或制度运作的费用。

交易费用包括了市场交易费用、经理交易费用和政治交易费用。市场交易费用是指市场交易过程中谈判签约和履行合约的成本。经理交易费用主要是交易由企业来组织时所涉及的费用,典型的是在企业和雇员之间执行劳动合同的费用,以及经理决策失误的费用。政治交易费用就是通过集体行动来供给公共物品的成本。3:为什么存在交易费用,特别是,为什么资产的专用性越强,交易费用越高?

答:威廉姆森概括了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与交易有关的人的因素;另一个是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关于人的因素,在威廉姆森看来,进行交易的个人都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这两种结合起来,使交易双方既不可能估计到所有情况也不可能防止他人投机取巧,因而必须采取一些预防性办法或安排来保护自己不受损害,由此导致了交易费用。与他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资产的专用性,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程度,三是交易的频率。

资产的专用性不同意味着在市场交换时面临的选择也就不同,具有完全专用性的资产由于不可能挪作他用,因而一种用途无法实现,其价值就会下降为零。而与之相对的通用性资产,由于有多种用途,因而一旦某种用途无法实现,可以方便地转作其他用途。这样一来,具有多种用途的通用性资产在市场交易中就会比具有单一用途的专用性资产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所以资产的专用性越强,交易费用越高。4:如何估算交易费用的大小? 答:市场交易费用:搜寻成本的相对大小。对市场供给方来说,交易费用表现为推销成本中扣除运输成本的部分。

经理交易费用:可以用经常成本作为估计的基础。经常成本既包括生产承办,也包括内部交易费用。同时某些交易费用采取了沉淀成本和专用性投资的形式,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政治交易费用也很重要,但却更加难以估计,制定和实施法律的成本,公共选择的成本都是难以估量的。

5:交易费用经济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地位如何?

答:交易经济学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显然处于核心地位,新制度经济学既然是研究制度的,而一切制度安排都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解释制度存在和制度运行的关键概念,在新制度经济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生长点,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可以看成是交易费用理论的自然延伸。

第三章

1:什么是产权?产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产权是如何产生的?

答:产权是一种经济权利,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它是一个权利束,其中既有使用权也有处置权,还有收益权和转让权,它的作用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有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发挥作用。

法律上的产权包括所有权,所有权的分割,非物质权利或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自身的财产:人权。经济上的产权包括资源的使用权,收入权和转让权。2:如何理解产权在经济社会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答:个人决策者面临着不同的替代性制度安排,不同的安排意味着使用资源的不同权利,不同的权利安排当然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

科斯认为,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本质前提。提出了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时,权利的初始界定与资源配置的最终结果无关,强调了产权界定的极端重要性。

阿曼.阿尔钦认为,产权作为基本的游戏规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变了产权约束,也就改变了经济系统。

张五常看来,产权不仅是竞争的规则,而且还可以用来解释人的行为。德姆塞茨认为,产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解决外部性问题。

波斯纳提出了产权的三个标准,第一是产权的界定标准,第二是产权的排他性,第三是产权的可转让性。

3:什么是租值消散理论?租值为什么会出现消散?如何防止租值的消散?

答:租值消散理论的大意是说,本来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其产权安排方面的原因,其价值或租金下降,乃至完全消失。

原因:第一,公共产权的安排。公共财产是一种无主资源,由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结果必然是资源的过度使用,使资源的应有价值下降,反之如果一种资源是有主资源,所有者就会利用其排他权排斥他人使用,就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从而避免由于争夺无主资源而导致的竞争成本。第二,政府的管制。政府管制是对价格机制的干扰,而价格机制在受到干预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其他分配资源的标准出现,这就形成了租值消散的条件,因为其他分配资源的标准不是免费的,其中必然涉及一些成本,这些成本呢就代表着租值的小三。

防止:政府干预,规范公共财产资源的使用,从而减少租值消散。同时,租值消散的极小化可以通过寻找生产的替代办法,或使用资源的替代办法从而使价值下降得最少来现实,也可以形成另外的合约安排使交易费用增加得最少来实现。

4:产权为什么需要流转?

答:资源的转让是资源定价和有效配置的本质前提。这是因为,一种资源只有通过转让才能从价值低的用途转让到价值高的用途,由此才能获得最大价值。更重要的事,一种资源,只有通过转让,才会形成价格,而资源也只有在价格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反之,缺少了转让权,价格无从形成,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也就无从发挥。5:为什么要保护产权,如何保护产权?

答:个人财产的法律保护对于激励有效率地使用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重要。同时,产权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于产权的有效保护。

有两种方式,一是自我保护,由所有者本身保护自己的产权,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国家没有产生之前,而且在现代社会也大量存在。二是由国家执行或保护。

第四章

1:什么是合约?合约分为哪几种类型?包括哪些内容?

答:合约是交易双方作出的一种约定,在经济学中,合约一般是指双边合约,也是一种协议,指交易双方就交易条款在协商后达成的一致意见,其中合约各方保证就双方认为充分的或等价的对象按协商的条件进行交易。

类型:销售合约:出售某种资产、物质产品或服务时签订的合约。

出租合约,指所有者在保留一部分权利的同时将另一部分权利租借给他人使用。雇佣合约:是一种服务合约,也就是一方按另一方的要求提供某种服务,另一方支付相应的报酬。

贷款合约:将资源的控制权出租给别人,以换取收益。婚姻合约,是一种两性间的一种结合。

2:什么是关系性合约?关系性合约存在的原因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关系性合约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建立一种长期的信任关系,通过协商解决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在长期的持续关系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都可以通过合作和其他补偿性的方法来解决。

主要问题,一私人裁决方式。二是组织文化的作用。三是有限理性 3:什么是完全合约?完全合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完全合约是假定合约的订立是一劳永逸的,合约的执行阶段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故签约者事先知道所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即使存在不确定性,也可以根据期望效用极大化原则设计最优的合约。

主要问题有,没有不确定性和隐信息或隐行动条件下的最优雇佣合约;不确定条件下的最优合约;信息和激励;多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合约;长期激励合约问题。4:合约为什么是不完全的?研究不完全合约为什么需要方法的转变?

答:合约的不完全性在于,合约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和处理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而是让许多决策和交易留待以后决定。

不完全合约理论要回答的问题是,当一些决策和交易留待以后决定时,那么在需要作决定的时候到底由谁来作决定?这就涉及所有权、控制权、相机抉择、权威和决策规则等问题。所以需要分析方法的根本改变,在不完全合约中则主要强调了控制权和所有权保护的激励效应,在不完全合约的分析中,主要关注的是货币报酬以外的其他制度因素的激励作用。

5:在不完全合约中权利如何分配才有效率?

篇6:复习思考题

一、行政执法的合法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现阶段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效能的途径有哪些?

案例分析题

2007年2月7日,某市区城管执法局执法人员巡查到某超市门前时发现该超市大门外墙壁上挂有一块标示人员招聘内容的广告宣传牌,执法人员即找到该超市负责人查看设置户外广告的有关审批手续,因该超市拿不出有关审批手续,执法人员即对超市设置的广告进行了摄像取证,随后又将广告宣传牌从墙上取下,并向该超市负责人开具了暂扣物品清单和询问调查通知书,要求该超市负责人在 三日内到区城管局接受调查处理。三天后,该超市负责人没有去区城管执法局接收询问调查。2月11日,该区城管执法局向该超市下达了罚款3000元行政处罚告知书,但该超市负责人拒绝在“告知书”上签字。2月15日,该区城管执法局对该超市按该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正式下达了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超市认为区城管执法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过重,而且还存在执法不公平的作法,逐于本月20日向该市城管执法局提起了行政复议的申请,要求 撤销区城管执法局对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该市城管执法局审理后认为:区城管执法局对某超市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查处与处罚都是合法有据的。但经查,与超市同时查处的另一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案件虽然情况基本相同,但区城管执法局对这一案件的当事人只给了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区城管局按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有关条款的最高处罚标准对超市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为作出罚款3000元的处罚决定明显不当,有失公平公正。

市城管执法局最后依法作出复议决定:区城管执法局对超市按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有关罚则的最高标准进行处罚明显不当,应对超市重新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但该超市并不服市城管执法局的行政复决定,并于2月3日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理由是市城管执法局的复议法律依据(省户外广告管理办法)与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条款相抵触,要求区人民法院判决市行城管执法局变更原对超市所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问:

1、案例中的某市城管执法局是否具备执法主体资格?依据?

2、超市负责人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是否合法?为什么?

篇7:党校复习思考题

35、党的进学制度具什么?

36、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一、党的基本知识部分: 职权是什么?党的中央委员会是一个什么机构?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37、党的中央委员会、党的省、市、县委员

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会、党的基层委员会、党的总支委员会、支部委么?员会的任期各是多少?

3、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38、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4、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怎样产冷的?

5、党章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评

39、党的地方代表大会如何举行?有何职价的?权?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40、见什么是党的基层组织?怎样产生?么?

41、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7、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42、党选拔干部的原则是什么?

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

43、党的纪律及特点?

么?

44、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如何处理?

9、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45、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什么样的关系?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其

46、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怎样的? 实质是什么?

47、党的纪律处分种类。

1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

略目标是什么?

三、党建业务知识讲座部分:

12、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1、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和手续有哪些?

13、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2、发展党员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14、党的建设必须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是什

3、入党积极分子是如何确定的?

么?

4、怎样写好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

15、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什么?

5、党史知识。

16、申请入党需要具备啦些条件?

17、共产党员的标准有哪些方面?四、十六、七大报告部分:

18、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1、十六、七大的主题是什么?

19、党员应履行哪些义务?

2、现阶段,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

20、党员享有哪些权利?使命是什么?

ZI、发展新党员应坚持什么原则?

3、十七大的灵魂是什么?

22、发展党员应办理哪些手续?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

23、入党介绍人有哪些责任? 心、本质是什么?

24、入党誓词有哪些内容?

5、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

25、预备党员的预备期,预备党员有哪些权到哪四个必须?

利和义务?

6、党建新的总体布局和要求是什么?

26、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的条件?

7、我们党十三年来治党治国的基本经验是

27、预备党员预备期、党员的党龄计算方什么?

法?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28、党员如何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9、新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及经济体制改

29、如何处置不辨党员? 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0、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四个服从”原则是

10、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什么?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什

31、党的各级领导机关是怎样产生的? 么?

32、党的领导机关有哪些?

12、大学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33、怎样正确处理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是什么?的关系?

13、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做到哪四个方

34、什么是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面?的制度?

篇8:工程材料复习思考(下)

1 钢的热处理(第6章)

这一章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就像上面说的,这一章从成分上说还是和第五章一样只有Fe和C,但是冷却方式多种多样。这一章的框架就两点:一是钢的热处理原理,二是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即一个是原理,一个工艺(原理的应用)。事实上,很多科学问题,主要就是原理和工艺,理解了原理,工艺就很简单,同时工艺过程中由于工程实际情况又会出现一些新变化,这样反过来又会完善原理[2]。

1.1 钢的热处理原理

所有的热处理不管怎么变化,都是加热、保温、冷却三步骤,所以热处理的原理就是要理解钢在加热部分有哪些组织/性能变化,在冷却部分又有哪些组织/性能变化。这里大家要注意常规热处理(除了化学热处理),都是不改变材料成分的,但是由于加热/冷却的方式不一样,材料的性能也就不一样。这如同做米饭,同样的成分(大米和水),但是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温度,保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冷却方式(如随锅冷却/揭开锅盖冷却/把电饭煲放在水中冷却等)都会使米饭的性能不一样,热处理也是如此,理解了这点,也就理解了热处理的精华。至于加热和冷却部分,各会出现哪些组织/性能变化,书上已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

1.2 工艺部分

工艺部分是原理的具体应用。这一部分大家要掌握一个具体热处理工艺(如退火)的工艺路线→得到什么组织→该组织有什么性能→该工艺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

整体热处理就四把火,即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这几种热处理工艺都遵循加热-保温-冷却三步骤。其中退火和正火好理解,只不过一个是炉冷,一个是空冷。淬火和回火是一对双胞胎,两个同时出现。这里要强调一点,热处理工艺的加热部分一般都是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体,但是两种情况例外,一是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就不是AC3+(30~50)℃,而是AC1+(30~50)℃,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该温度区域加热得到的奥氏体碳含量不至于太高(钢的C一部分跑到Fe3CII中去),从而淬火得到的马氏体碳含量也不太高(淬火就是A→M)。还有一个就是回火,回火都是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

这章还有两个概念要区分:相和组织。学到第六章热处理后,这两个概念就更加容易区分。组织是相的形态情况,如果两个体系相不相同,组织肯定不同,如果相相同,但是相的分布形态不同,组织也不同。比如说,共析钢退火得到的是组织是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而淬火得到的则是马氏体(只有马氏体一相,即过饱和固溶体),这两个组织相就不相同,所以组织也就不同了。再比如,共析钢的正火组织是索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这和退火组织的相相同,均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但是由于正火得到的氏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间距更小,及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分布形态不一样,所以索氏体和珠光体是不同的组织。

从考试的角度说,这一章是重点,尤其是P98页两条曲线。另外,这一章的一些基本概念也很重要。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这些概念不要死记,要确实理解其含义。

2 钢铁材料(第7章)

从这一章开始就是具体的工程材料了。包括后面的有色金属、高分子、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金属材料是主要的工程材料,因此,本章和第八章有色金属是重点。这一章的框架就两个一个是钢,一个铁。

2.1 钢

钢这部分又分两块,一块是合金化元素的影响,一个是工程上常用的钢。

(1)合金化元素的影响:

主要有杂质元素,气体元素,其它合金化元素。这些元素对钢的影响书上有详尽的介绍,用得比较多的主要是对热处理的影响:对钢加热时奥氏体化的影响,对钢冷却时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对回火的影响;

(2)工程上常用的钢:

这部分知识点比较杂,就是各种钢的分类、牌号及用途等啊,钢的分类大体就三种: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刚。钢的牌号用两句话可以概括:①碳含量:结构钢是万分数表示,其它的用千分数表示;②合金化元素均用百分数,除了滚动轴承钢,如GCr15。

2.2 铁

铸铁这部分其实大家从一个问题入手就可以全盘理解了,这就是为什么第五章铁碳相图的白口铸铁在工程上很少使用,而第七章这部分铸铁在工程上能够引用,这是因为第五章铁碳相图的白口铸铁中的C元素是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而在第七章铸铁部分的C是以石墨的形式存在的。接着思考,C在什么情况下不以渗碳体而以石墨的形式存在?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入石墨化形成元素(即改变成分)使C在铁液中直接以石墨形式析出,二是成分还是第五章的Fe和C,但是长时间高温退火,使形成的渗碳体分解成石墨。事实上,工程上的铸铁都是这样得到的。用第一种方法得到石墨的铸铁有:灰铁、球铁、蠕铁,用第二种方式得到石墨化的铸铁有可锻铸铁。用这种方式来一步一步理解就把知识点很好的掌握了。至于不同的铸铁石墨的形态不同,从而引起的力学性能也不同,书上都有介绍。这里再强调一点,这里面有个类推思想,这就是球墨铸铁的石墨是球状,所以其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工程上的“以铁代钢”就是指球墨铸铁,这个思想和前面第六章热处理部分一个知识点想通,调质处理后渗碳体以球状的形态分布在铁素体机体上,所以调质处理后的材料综合性能较好,球墨铸铁也是这个道理。

学到这里,大家对铁应该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工业纯铁是含碳量小于0.0218%的铁碳合金(严格的说,化学上的纯铁是不含碳的),咱们常说的铁指的是铸铁,在这本教材里,铸铁有两种:一是第五章只有Fe和C元素,且含碳量大于2.11%的是白口铁,在工程上用的不多;工程上用得较多的就是第七章几种铸铁。

3 有色金属材料(第8~13章)

涉及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表面技术。

有色金属在工程上用的也是比较多的,主要有Al、Mg、Ti、Cu等。这部分对于大家来说,主要是一些科普知识,了解这些常见有色金属的基本性能和用途。而后面的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表面技术这几章,实际上每一章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在很多大学里面这其中的每一章都是一个专业,大学四年就是专门学这些的。大家在这几章里,主要是了解,作为科普来了解。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深入了解。

4 工程材料的选用与发展(第14章)

这部分是本书四大块中的最后一块,也是大家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这一章比较综合,把前面三大块都综合起来了。零件要选材,首先要了解这个零件在工况下要满足哪些力学性能(第一大块),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能)来具体选择那种材料如钢铁材料,有色金属等,这就涉及到本书第三块(具体工程材料)这部分知识,选材后的加工和热处理则要设计到本书的第二大块(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这一章最好用类比的方式学习,即找一个典型的零件,一步一步分析其选材的过程。熟悉了这个过程,其它零件的选材也可仿效。比如,机床齿轮,要求表面耐磨而心部则要有一定的韧性,可选用45钢(含碳量0.45的亚共析钢),下料后,先锻造成形,锻造后下一步就要进行粗加工,但是粗加工之前应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可采用正火热处理(该工艺同时也使锻造组织更加均匀化),粗加工后应进行热处理为后面的精加工准备,这个热处理要求综合性能较好,因此采用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精加工后材料基本定型,但是齿轮表面要耐磨,前面调质处理后的零件强硬度不够,因此零件表面还要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目的是提高表面的耐磨性。这些都做完后,零件做最后一个工序,精磨成品。具体工序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该零件表面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淬火+低温回火),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调质)。

5 结 语

这本书理论极强,实验性也极强,很多知识点就一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很多前辈经过多次实验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如位错密度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曲线,不锈钢的发明,氢脆的发现等。大家实验没到那一步,所以感觉这门课程记忆比较多。实验科学光靠记忆原理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验证对了就说明原理正确了,实验验证错了的,反过来又要补充和完善原理,甚至推翻以前的原理而建立新的原理。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反复盘旋但最终向前推进的。

从考试的角度说,第五章的铁碳相图,第六章的C曲线,CCT曲线,第十四章的选材这几个部分是重点,其它的都是一些原理、常识、概念性的知识点,如强度,刚度,结晶的条件及过程,加工硬化,冷热变形,几种强化机制,奥氏体,常见钢铁常温下的组织,热处理工艺加热的标准是什么(加热到什么温度)?马氏体,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各种热处理工艺及热处理后的组织,化学热处理的三步骤,铸铁用在什么地方,车床车身、曲轴、刀具等有什么材料做的等。从科学的角度说,这门课程没有重点,任何一个实际的科学问题都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涉猎科学素材,充实这门课程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战略到战术)把这门课程学活。开始学习一种新课程时,会发现越来越难,书是越读越厚,等学到一深度以后就会发现书是越来越简单,越读越薄,这时就可以把书中复杂深刻的内容可以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另外,还要注意科学的

思维方式,注意这门课程与日常生活、人文科学、哲学等的联系。一门学科,理解到了一定深度后一般都能和日常生活、人文科学、哲学等对上号,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但是,考试一定要通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其它的都是空谈。

参考文献

[1]王章忠.机械工程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执行难的原因和对策下一篇:幼儿园班主任竞选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