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制度建设

2024-06-17

如何加强制度建设(通用8篇)

篇1:如何加强制度建设

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中,我们特别做到科学、民主和稳定。

一、科学在制订学校规章制度时,要注意科学性。

一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必须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为依据;二要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发展规律;三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如我校的办学章程、管理章程、五年发展规划等都是在上述基础上,经过不断的修改完善的。

科学地制订规章制度,实际上体现了教育教学规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法制性和可操作性。

二、民主学校的规章制度中,很大一块涉及到“人”的管理、涉及到学校利益的再分配。

因此制订时必须以符合广大教职工的意愿、体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为前提,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教职工的意愿。

我校的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经过全体教职工的讨论、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分别以党总支、行政会议、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凡涉及到教职工的分配、奖励方面的规章制度则交由教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

民主地制订规章制度,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稳定另外,教育的长期性决定了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还必须具有稳定性,俗话说:“政策稳,人心定”。

有稳定的规章制度才有稳定的学校管理。

因此,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广大师生将无所适从。

当然,学校规章制度的稳定又是相对的,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要不断进行更新完善,规章制度建设也要与时俱进。

篇2:如何加强制度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其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能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物质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要重视提高学校物质建设的文化品位,根据教育特点、区域特点、时代特点,吸纳中外文化的精华,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

二、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表现在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学校人际关系等方面。

校园行为文化既是学校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体现。

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开展“文明修身”工程,在学生中开展修道德之身、修心灵之身、修健康之身、

修溢美之身、修创新之身,引导学生开展基础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美育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要重视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争做光荣的人民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广大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师表形象。

学校要依法治校,通过民主管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及时地排除和避免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统一的集体。

三、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规范师生行为,保证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不徇私情,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提炼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独特的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建设活动,而应把它定位为各类创建活动的集合,与各级规范化学校、各类示范学校、各级文明学校、花园式学校、绿色学校等的`创建工作结合起来,

把它作为提高学校管理层次,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有效载体;应重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师生全员、全程、

篇3:如何加强大学学风建设

关键词:学风,管理机制,教学实践,德育教育,教学科研,师德师风

随着高校扩招号角的吹响, 更多的学子有机会走进高校这座神奇的象牙塔。于是, 在校生人数增多了;校园面积扩大了;教学设施先进了;经济社会各方面的迅猛发展, 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笔者想结合自己作为一名在校教师的身份, 就高校学风建设这一关乎学校发展脉搏的问题, 谈一下自己的个人感悟, 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高校学风问题形成原因探析

(一) 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高校的扩招。导致学生生源的整体素质有所下滑, 社会上的急功近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风气开始在高校中蔓延, 对高校的学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各种信息、思潮的涌入, 给涉世不深的高校学子们很大的精神考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和挑战。也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 学校因素

如今的象牙塔已经不再是相对封闭了, 管理上的疏忽、师资的相对短缺, 制度措施的不完善也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考试制度的不系统忽视了对学生平时学习的关注。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职业规划, 学习目的不够清晰、学习热情不浓厚。

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淡薄, 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 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不够融洽。授课方式和内容相对滞后, 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单一, 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授课内容与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严重脱节, 学生感觉索然无味, 教育教学质量差, 这也造成学风建设力量相对不足。

(三) 学生自身因素

专业选择上的盲目和对专业缺乏系统的认知, 心理适应能力的松懈, 导致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因而缺乏学习动力;有的学生缺乏科学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学习劲头;有的学生自律性差, 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还有的学生受社会上浮夸之风的影响, 心思浮躁, 急功近利, 不能静心求学, 刻苦钻研, 学习目标缺位或错位;少数学生受拜金主义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影响, 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有时会出现偏差。

二、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一) 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必须放开思路、打开视野, 不能仅仅局限于一般理论知识的讲解, 而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所感、所想和所需, 用科学的方法, 去传递自己的学术与人格, 让学生逐渐接纳和信服自己。使领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共同促进良好课堂教学纪律的形成。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用“表彰先进, 树立典型”的方法, 推动动学风建设的全面展开。使学风建设由“要学生学习”转变到“学生要学习”的良性轨道上来。教师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 开展各种学术的讲解、讲评、研讨、交流活动, 调动学生的专业兴趣, 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 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 完善自己的专业能力, 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的结合。

“教书育人”是一名教师的天职, 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 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行影响着一个学生的未来。要塑造学生的灵魂, 必须首先净化自己的灵魂, 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因此,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修养、职业道德就成为改变学风的重点之一。

教师既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导师又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引导者。用自己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加课堂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吸引力。使学生养成自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逐渐形成乐学、爱学的风气。

与此同时, 要正确处理教与研的关系。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育人的主要渠道是教学, 科研也是学校的核心职能之一, 教师通过参加科研, 了解专业最前沿的学术变革方向, 将专业最前沿的信息引入教学, 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涵丰富, 特色鲜明, 才能使自己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名师。

(三) 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积极主动地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应该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所谓“名师出高徒”。加强教师的任教积极性, 根据学生每年取得的不同奖项、成绩、证书等给予任课教师不同程度的奖励, 还可以和职称的评定、工资奖金、福利相挂钩。有道是“无利不起早”, 语粗理不粗, 教师的热情高了, 才会把重心转移到教学和课堂上来。只有把课堂充实起来了, 学风才有转变的可能, 否则仅仅依靠强制行的规章制度开约束学生是治标不治本的。

另外, 建立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机制, 重点是教师之间的互通机制, 实现教学上的资源互补, 进行不定期的讲座、讲学, 这样就会经常有新的观点、理念、思路提供给学生, 使沉寂的文化校园变得活跃起来, 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毕竟学风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让学生积极起来、主动起来, 把学生的评价机制发挥起来、实行起来、透明起来, 对于在学生中口碑很好, 深得学生爱戴的教师给予肯定, 并展开讨论和推广各方面给予支持, 由此逐步拉开教师之间的待遇等级, 而不能仅仅依靠教龄、学历、发表的论文篇数作为评定教师优劣的标准。当教师的课堂教学由被动到主动时, 当课堂教学与课下交流变得自然而融洽时, 当教师的积极付出得到学校和广大学生的认可时, 学风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四)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互信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学风的金钥匙。通过情感交流才能建立融洽、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同时, 通过互相交换意见, 交流思想, 表达情感, 统一认识, 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且通过交流和沟通, 会撞击学生的知识灵感, 引起学生的学习高潮与共鸣, 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探究着和创造者。

良好的学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思想、育人环境、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是一所大学的气质、灵魂和立校之本。是高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 也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风建设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守好自己的学术阵地做好学生的榜样, 尽职尽责上好每节课用诚心、爱心、耐心、恒心去关注每一个尚未完善的心灵。我坚信高校的学风建设会因为有我们默默无私的付出变得更加纯正和浓厚。

参考文献

[1]丁钢著.《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周光礼著.《教育与法律中国教育关系的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杨东平著.《2020中国教育的改革方略》.人民出版社

篇4:如何加强班组建设

关键词:班组;班组长;建设

班组是企业的最基础的单元、最活跃的细胞,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班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只有让每一个班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迅速地发展壮大。

一、班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班组是企业最活跃的细胞,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和作业单位,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和目标任务要在班组中落实,安全生产要由班组来保障,企业文化要靠班组来落地。提高班组工作水平和班组长管理水平,引领班组多样化发展,呈现多彩的班组文化,对于实现企业各项经营目标,加快改革发展,培养打造一支技能精湛、作风优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班组建设,不仅是企业的基础建设,也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班组既是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优质服务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只有把班组工作抓好,才能建设起一支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高技能、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从而推进技术和管理现代化,使企业稳步发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我们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班组建设的路径

(一)要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素质

搞好班组建设,首先要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素质。班组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组的安全管理,作为一个班组长必须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懂生产、精技术、通安全、熟管理,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能有效地带动班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有效力。同时,作为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加强班组长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知识素养和安全责任感,班组长平时不仅要注意学习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带头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威信,被班组员工所尊重和信任。

要建设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六型”班组,必须创立一种适合自己班组建设的新理念。班组管理必须是全面的、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班组的每项工作都要求任务分派细、计划管理细、督导检查细、思想工作细,要求班组管理者谨慎细心、细致入微、注重细节,实行精细化管理。

“打铁还须自身硬”,班组长要率先垂范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不断勤奋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拓宽自身知识面,以适应班组管理的需要。并时刻以自身的行动影响带动他人,凡是要求他人做到的,自身必须先做到。

(二)要健全制度规范班组建设

制度建设在班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管理,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方面,下大力气做大量的工作:一是要完善各环节工作标准,根据专业工作特点及要求制订操作性强的标准和制度,做到“任务、责任、标准、考核”四到位,确保班组管理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二是要规范班组记录标准,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及企业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班组减负活动,把凡是不利于班组管理的形式和繁琐记录全部去掉,使各种记录的填写都有标准可依;三是在人员管理方面、技术培训管理方面、设备管理方面等都要建立严格的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四是要有完备的班长工作日志、安全活动记录、技术培训记录及技术档案等。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岗位设备巡回检查制度、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安全技术岗位练兵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将这些制度与绩效考核挂钩,把各项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管理制度纳入到班组经济责任制中,保证制度落到实处。

(三)要加强培训夯实班组建设基础

加强班组长的培训,首先要从班组长的角色、心智出发,帮助班组长建立起角色使命感,并突破限制性信念,激活班组长的潜能;其次基于班组长工作的常见误区与问题,要通过案例教学法的互动研讨,使班组长掌握人本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要打破“多劳多得”的固有观念,帮助班组长树立起了“多效多得”的正确绩效理念,给班组长以巨大的启发。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使得班组长掌握建立高绩效班组的实际操作方法,并指导学员在现场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及日常管理工作,设计班组透明化管理平台。

有计划地开展员工技能培训,组织员工广泛参与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营造学习氛围,创新学习载体,倡导员工岗位学习、系统思考,是员工真正做到工作学习化,促进员工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全面推进班组建设工作

1.班组基础建设。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优化配置、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设置班组和班组岗位人员编制;加强班组标准化建设,梳理完善各项工作规程、管理规范和规章制度;推进班组信息化建设,提高班组现代化管理水平;整合班组各类考评细则和考核办法,切实减轻班组负担。

2.班组安全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广泛进行安全风险知识培训、教育和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自觉地执行岗位安全责任制。

3.班组技能建设。健全班组培训组织体系,完善现场培训机制,开展岗位练兵和反事故演练,搞好员工技能竞赛,提高员工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班组绩效建设。重点在考核内容的细化、考核标准的量化、考核方法的可操作性上下工夫,考核标准的制定要突出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

5.班组文化建设。树立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激励班组员工弘扬大庆铁人精神,进一步提升班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

6.班组环境建设。办公、生产场所各种标示牌、宣传牌要规范、醒目、完好;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要不断改善工作、生活、休息等环境,建设员工快乐生活场所。

篇5:如何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个学校校风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一个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学风建设的内容包括师德师风和学生学风两个方面,在学风建设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实现教学相长。设优良学风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对教师的要求

1、对教师个体的要求:教师要按照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努力提高个人的师德师风修养和专业素质,在学风建设中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各项教学要求应规范化、制度化。一是教师要精心备课,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学情上,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知识的缺漏,授课前要抓好知识补缺。二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手、眼、耳、脑并用,提高课堂效率。三是教师要调配好课堂教学时间,坚决杜绝满堂灌。新授课任务要在前30分钟完成,每节课都要抓好“小结、巩固、反馈、矫正”四个环节,真正做到人人清、堂堂清。四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提高”的良好习惯,在充分复习教材、课堂笔记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科作业,保证日日清。五是认真落实单元过关和单元双过关。单元过关中出现的错题要及时纠正,要求每个学生建立各科错题集,错题集要常翻常看,做到警钟常鸣。六是要使学生养成一周一总结的习惯,努力做到“周周清”。周末要给学生多留自由支配的时间,否则一周一总结很难落到实处。七是对学生的训练题目要精批精改,认真分析每个题目的通过率,关注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提高讲评的针对性。作业只布置不检查、不批改、不讲评不仅失去了作业的意义,也会对学生的错误认识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2、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力度;积极开展新老教师公开课、优秀教师示范课、新教师观摩课等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好教风;开展师德标兵、教学标兵、德育标兵、服务标兵评选表彰活动,大力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建设思想道德素质高、业务能力突出、具备较强奉献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从严治教,以教风促学风。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应体现严格的学风意识,在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过程中,时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以身作则,是学风训练最好的教育方式。严格的学风,要靠教师严格的教风引导和熏陶。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教师应该认认真真地读书;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教师应该认认真真地板书;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做作业,教师应该认认真真地备课;要求学生一丝不苟,教师教学应该滴水不漏;要求学生从严治学,教师应该从严治教。

(二)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果,完成学习任务;树立热爱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思辨,乐于用心,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在实践中拓展素质、提高能力。

第一、树立远大理想,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勤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要深谙:理想创造辉煌;态度决定成功;读书改变人生。

第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每页书都要认真读,每节课都要认真听,每道题都要认真做,每个错题都要认真改,每个问题都要认真悟。

第三、对待学习,要滴水不漏。学过的知识都要会,做过的题目都要对,要求记忆的都要背。努力做到五清:课课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年年清。

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沉思,善于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善于自学,善于观察,善于动手操作,善于利用自制简易模型理解问题,善于讨论问题,善于表达,善于总结整理知识点。

第五、要始终如一地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治学严谨的学习习惯要时时坚持,天天坚持,周周坚持,月月坚持,年年坚持。

篇6:如何加强政工干部建设

党的十七大要求党员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同志在政法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政法机关要担任职责任务的发展变化,建设一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政法队伍,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忠实的建设者与捍卫者。历史证明,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也是加强我党执政地位的有力保障。一支部队要想保证战备执勤的工作稳定,必须要有一支思想稳定、斗志昂扬的干部队伍,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障。因此,各级政工干部一定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部队的发展。

一、作为政工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一是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要具有开阔的胸襟,讲党性,识大体,公道正派,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切忌热衷于团团伙伙、归类画线、吃吃喝喝、拉拉扯扯,以关系代替原则和制度。三是要善于组织实施教育。针对某一个时期、某一项工作、某一个事件,按照上级的文件精神、指示要求进行教育。通过学习文件指示,做到明白指导思想,明白具体内容,明白方法步骤要求,明白时间期限。在教育准备阶段,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提高针对性,明确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起草文件,准备好实施方案;在教育实施阶段,进行思想发动,有次序、分步骤地一步一步展开;在教育过程中,要督促检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保证教育的时间、内容、人员、效果四落实。

二、作为政工干部应该提高的能力。

(一)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指政工干部要学会用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能鼓舞、激励、批评、鞭策、打动人。政工干部在语言表达方面不仅要做到最基本的吐字清晰、语句顺畅,还有更深层次的要求,总结为“四要”:一是语气要恰当,根据讲话场合、目的、对象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语气,总体上要求谦虚又不乏自信、平和而不失热情;二是语速要平稳,不能过快或过慢,既不能滔滔不绝,也不能慢慢吞吞,要让对方听清楚并且有理解和反应的时间;三是内容要严谨,不能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更不能口

无遮拦,违反保密纪律,给工作造成损失;四是语言要准确,不能口不择言、词不达意,要用最准确、精炼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

(二)组织协调能力。作为政工干部,经常需要组织各种会议和活动,做好与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工作,对每一名政工干部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即所谓的“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思想工作的合力”。而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应该努力做到“四要”,即仪表举止要大方、语言表达要适度、为人处世要到位、工作作风要严谨。只有谦虚谨慎,培养亲和力,才能代表政工部门,树立政工干部良好形象;只有准确适度地表情达意,才能做好上传下达,避免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只有妥帖恰当地为人处世,才能赢得同志们的信任与尊重,有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严谨周密地安排布置工作,才能保证每个环节正常运转,不出纰漏、不出差错。

(三)文字写作能力。作为政工干部,写作各种文字材料是一项基本功。语言、文体、格式运用准确是材料写作最基本的要求。每名政工干部都应该具备独立撰写报告、请示、工作总结、信息、简报等常用材料的能力,有些岗位的同志还应提高撰写政研理论、调研材料等“大文章”的水平。

(四)计算机操作能力。当今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政工工作的水平要提高,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和科学化,而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政工干部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党的十七大要求党员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同志在政法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政法机关要担任职责任务的发展变化,建设一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政法队伍,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忠实的建设者与捍卫者。为政之道,重在用人,这对新

时期监狱的政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政工干部在监狱工作发挥着人事管理、业务指导、党群纽带、凝聚人心的作用,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模范表率作用,及时发现、分析、思考警察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对能否带出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警察队伍、推进“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的队伍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政工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工队伍的“断层现象”。由于观念、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在政工干部培养、选用、管理上都存在一定局限。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政工干部构成存在以下三种现象:一是有政工工作经验的警察偏少。政工干部中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51%,10年以上经验的仅占15%,这使得整个队伍在工作中时有政策不熟、经验不足的现象;二是政工干部队伍构成梯次失衡。未从事过政工工作的占43%,有政工工作相关或相近专业的仅占25%,基层从事政工工作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出现年龄、专业失衡;三是业务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监区教导员是监狱政工干部的中坚力量,但大多数教导员是从管教、生产的副监区长岗位上提拔的,需要较长时间去学习磨练,不利于基层政工工作的开展。另外,随着监狱工作的发展,政工工作急需的摄影摄像、新闻宣传、编剧编导等专业人才普遍缺乏。

(二)业务素质的“缩水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坐吃老本,不重视知识的更新。部分政工干部总是抱着“读够了、学够了、够用了”的思想,在学习中浅尝辄止,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造成素

质的流失,在工作中捉襟见肘、疲于应付;二是纸上谈兵,不重视学用的结合。部分政工干部认为熟记理论就等同于实际操作,因而,在工作中死记硬背理论,在谈论时头头是道,在应用中却不得要领;三是墨守陈规,不重视方法的创新。部分政工干部过分倚重以前的老观念、老方法,“不敢、不愿、不会”解放思想,缺乏应有的创新活力。

(三)工作状态的“倦怠现象”。监狱基层政工工作枯燥而繁重是不争的事实,时间一长部分政工干部就身心疲惫,致使工作效率低下。一是工作方法欠缺,理不清工作头绪。个别政工干部工作方法单一,不会“闲时吃紧,忙里偷闲”,在工作中经常丢三落四,遇到复杂工作就手忙脚乱;二是心理调节欠缺,做不好思想解压。个别政工干部总埋怨工作枯燥、任务繁重,不会自我心理调节,每天精神紧张,甚至出现心理健康疾病;三是责任意识欠缺,提不起工作热情。少部分政工干部缺乏事业感和责任心,特别是规范工作津补贴后,总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该抓紧干的拖着干,要求干的打折扣干,没有明确要求 的则可干可不干。

(四)党性品行的“失真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实事求是观念不强,谈问题避重就轻。个别政工干部只提成绩,不提错误和不足,甚至为了应付监狱及上级的检查考核不惜弄虚作假。在查找问题时,不能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谈问题浮于表面;二是模范带头意识不强,干工作得过且过。个别政工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满足于“守摊子、看铺子”,在生活中讲条件、讲索取,下班后“忙于牌桌、转于酒桌”,风不正、心不顺、气不振;三是攻坚克难思想不强,遇困

难躲闪推诿。个别政工干部缺乏敢闯、敢拼的精神,在工作中拈轻怕重,不敢挑重担,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直接求助他人,就是找借口推托躲闪,将难题推给别人。

(五)为政处事的“冒进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投机钻营,讲“浑水摸鱼”。在同事对单位的政策或决定有看法时,个别政工干部没有细致的做解释工作,致使部分人不按正常渠道反映问题,越级“告玉状”,弄得满城风雨,致使单位形象受损,使人不敢大胆开展工作;二是注重人情,讲“哥们义气”。个别政工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在工作中不能一心为公,而是讲人情关系,在各方面“照顾朋友”,有时甚至不惜损害单位利益;三是明哲保身,讲“中庸之道”。个别政工干部在工作中怕得罪人,对同事的错误和问题放任自流,不予提醒或批评,致使小问题变大问题。

(六)服务群众的“官味现象”。政工干部既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但是部分政工干部服务群众却“变了味”。一是岗位意识淡化。一些政工干部把政工岗位看作是“近水楼台”,当成仕途上的跳板,在工作中不愿意仆下身子认真履职,充满“官位”思想;二是服务意识淡化。个别政工干部工作时间一长,就产生了优越感,对待基层同志、服务对象疏于指导与交流,在基层干部咨询、办事时,缺乏耐心和热情;三是奉献意识淡化。一些政工干部做工作讲条件、谈利益,只满足于把当前工作做好,很少深入监狱基层单位去知同志所想、解基层所难,干群众所需,在思想上、感情上远离了干部群众。

二、原因分析

(一)工作机制不健全。一是政工工作制度不完善。由于政工工作的快速发展,该更新的制度没有及时更新,该建立的制度没有及时建立完善,以至于没建立起系统、合理、有效的政工工作制度;二是政工工作程序不规范。有的政工工作程序比较笼统粗糙,没有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进行细化,有的程序还存在较为明显的漏洞。如在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三是政工工作考核不到位。因为政工工作以做思想工作为主,考核相对较难,有的单位没有建立起科学的政工工作效果评估体系,在考核上也不能将其合理量化,致使对政工工作考核乏力;四是竞争激励措施不健全。有的单位没能将竞争激励措施与政工干部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如考核不与干部切身利益挂钩,政工干部“进出口”制度不完善等,激励效果不明显。而且,政工部门为了减少其他部门的误解,经常在评优推先中将指标让给别人,对组织干部正常的提拔也左顾右盼,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干部培养不到位。一是培训理念存在偏差。政工干部普遍认为自己是教育培训的组织者、实施者,通常忽视自身也是受训者的身份,存在着“训他而不训已”的思想,在自身培训上“蜻蜓点水”;二是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单位在警察职工特别是政工干部的培养上,主要采取“以会代训”等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吸引力,在日常工作中又忽视政工干部的“传、帮、带”,致使培养效果不佳;三是系统培训较为缺乏。单位对政工干部以“即兴培训”较为普遍,对培养时间、培养对象缺乏统筹安排,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又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培养

引导政工干部高瞻的谋事力、公正的鉴别力、群众的亲和力、环境的变革力等方面较为缺乏。以我狱为例,目前在职政工干部中未参加过专业系统培训的有30多人,占总数的84%;四是培训时间相对较短。由于警力严重不足,不可能抽调大量警察参加长时间脱产培训。在我狱近5年来,除新警察培训外,只有6名警察参加业务培训超过一个月,占总数的2%,其他培训都在10天以内;五是培训管理力度不够。组织培训的单位对培训结果缺乏一种正面的激励与考核,在管理中缺乏强有力的措施,致使一些政工干部认为培训就是走走过场、念念书本、出去转转,将培训看成是搞聚会、游山水的活动。

(三)精神状态不振作。一是工作认识片面。部分政工干部存在“就政工干政工”的狭隘观念,将政工工作与教育管理、执法执纪、经济生产等工作分离开来,工作局限在党务、人事、宣传、教育等上,由于不了解其它工作,致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范围比较狭窄;二是宗旨意识不牢。监狱体制改革后,大部分监狱的工作、生活条件变好了,忘却了艰苦奋斗、奋勇当先的精神品质,失去了精神力量的支撑;三是惰性思想严重。部分政工干部安于现状,总是“没时间不想学、没精力不愿学、没计划不会学”,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缺乏,在工作中放不开手脚,缺乏工作魄力和工作创新力,甚至缺乏责任心和事业感。

三、加强政工干部自身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增强政工干部“开明、开放、开拓、开创”的思想意识。

一是增强持续学习的意识。庄子有云: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不断增强政工干部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干好工作的前提。采取集中学、自觉学、辅导学、专题学等形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政工干部领导艺术等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提升政工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对国情社情市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各项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学习,提升政工干部的政策把握与执法执纪水平,进一步扩大政工干部的视野。并以心得交流会、青年辩论会、经验座谈会等灵活的形式,培养政工干部真学、勤学、好学、深学的能力;二是增强不断解放思想的意识。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行业、单位、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监狱每年可选派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政工干部到高校深造,到先进单位、发达地区参观学习,与社会师资力量联合举办政工干部培训,不断拓展政工干部的视野。还可根据其个人的文艺特长,与社会上的艺术协会进行联系交流,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在单位内部网络设置政工干部贴吧或论坛,不断在政工工作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三是增强大胆创新的意识。政工部门应创造条件,引导激励干部自我加压、自我提升,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敢于否定自我,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进而培养大胆创新的精神,主动研究情况,解决问题,深入探索监狱“一体三化”的管理新型模式、领导干部AB角建立、警务管理的信息化、政工干部的专业化、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等,进一步开创监狱政工工作的新局面。

(二)锻炼政工干部“会说、会写、会干、会执法”的岗位本领。

一是不断加强业务培训的力度。今年,重庆开展了“万名干部开放型经济管理知识大培训”,***在培训班上直言当前是“睁大眼睛看中国、看世界”的时候,要不断增强干部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开放意识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本领。监狱也应紧跟步伐、深入分析、抢抓机遇,将政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素质进行科学分析,大力开展“专题”培训、“跟班”培训、“取经”培训,重点培养政工干部的说功、写功和做功。同时,也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中心,深入剖析、反思、纠正在执法理念上的偏差,做到党在心中、法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正义在心中,不断提高公正公平、科学文明执法的能力;二是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孔子“每事问”、毛泽东同志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都是对调查研究的精辟论述。增强政工干部调查研究能力要从“三个深入”着手。即:深入工作实际,每隔一段时间要到监狱基层走一趟,及时对工作推进的反响、效果、典型进行全面了解。深入群众,多听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看法,真正知晓党员干部想什么、盼什么,对组织有什么要求。深入实践,对一项决策的执行进行跟踪评价,才能有更多的有感性、理性和悟性的认识;三是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基层政工干部要学会“弹钢琴”,统筹谋划,抓住事情的重点、亮点、焦点、难点问题,学会运用马克思的认识论、辩证法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思考分析问题,见微知著、借力而进,用科学发展来观统领工作、指导工作、推进工作;四是不断完善职务晋升的机制。把岗位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并按期举办岗位等级培训班,警察可根据特长和爱好参加分类培

训,培训结果与警察职务晋升、双向选择、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等相挂钩,激励警察工作学习的热情。

(三)加强政工干部“知人、识人、育人、用人”的能力建设。

一是坚持“公平竞争、公道正派”的选人原则。刘邦三顾茅庐求良才,萧何月下追韩信,孟尝君巧用鸡鸣狗盗之辈,都是知人、识人、用人的杰出典范。完善监狱系统政工干部中层领导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以及非领导职务选优晋升等激励机制构架,推行“支部公推、监狱公选、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的方法步骤进行竞争,真正把德才兼备、能力出众、出类拔萃的干部选拔出来,坚持“对已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公道正派十六字方针;二是坚持“知人善用、人尽其能”的用人原则。俗话说:“骏马能历险,耕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政工部门在干部的任用上必须站在干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按照个人的特长、经历、爱好等情况,安排不同的岗位,扬长避短,使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岗位、会干事的有地位;三是坚持“惩防并重、预防为主”的管人原则。建立健全廉政教育制度、谈话谈心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推行干部约谈、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还可聘请群众监督员,加强对政工干部行为的监督,真正实现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加强对政工干部工作时和8小时之外的监督。

(四)打造“活力、和顺、和廉、和谐”的政工文化。

一是用严格的制度约束人。对监狱政工部门管理制度进行逐项梳理和完善,认真学习司法局、监狱管理局对政工干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纪律要求,各单位要建立健全以政工文化为指导的学习培训、日常管理、监督约束、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等政工工作制度,实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二是用高尚的精神培育人。以演讲比赛、巡回报告、学习讨论的形式,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革命精神培育警察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用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重庆人文精神培育警察队伍投身城乡统筹建设的热情,用“忠诚奉献、惩教育人”的金剑精神以及各单位建狱创业表现出的良好精神风貌培育警察热爱监狱事业的思想,用八荣八耻为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警察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实现以精神凝聚人、振奋人、培育人;三是用丰富的活动引导人。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人文型”政工为载体,坚持做到“六个一”:监狱组织建立一个政工论坛、每年组织开一次政工建设对策研讨会、每半年开展一次全狱政工干部素质能力训练、每年开展一次“先进集体”、“优秀政工干部”等评选表彰活动、每季度开展一次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每个监区设立一个文化宣传专栏。同时,还开展一些宣传月、学习月、交心月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营造一个和谐的政工工作氛围。

(五)树立政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良好形象。一是政工干部立身表率要站得出。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在群众需要、组织需要的关键时刻,政工干部能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工作上,政工干部不仅要守好自家一亩三分地,更要“跳出政工干政工”,在教育管理罪犯、组织协调生产等方面也要有一定研究,能够为监狱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励精图治,从自身做起。在岗位上,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增

篇7:论如何加强团队建设

有句古语“马,匹马徘徊,万马奔腾;人,单影单身难行,合群大成”。说的的正是1+1>2的团队效应。做好团队建设工作,一直是在谭旭光董事长引领下过去我们潍柴而今整个山东重工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我们营销人过去克服困难并不断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自2011年谭旭光董事长提出以构建“责任、沟通、包容”的集团文化干线,践行干事创业的激情文化以来,在王凤仪总经理的带领下,进出口公司一直在围绕“责任、沟通、包容”这三个着力点来探索团队建设工作。

团队是由一些拥有互补技能,为了共同目标而遵循共同方法和行为规则,相互承担责任的人组成的群体;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性格,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却能渗入到员工的工作精神中,以柔克刚,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而团队文化就是企业文化作用的传承。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陈晓萍在对中国企业的团队建设状况进行调研时发现,87%的受访者坦诚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团队相当糟糕,究其原因,大多和团队领导缺乏优秀团队文化有直接关系。我们集团“责任、沟通、包容”这一文化理念无疑将对我们的团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保障。结合本人外贸工作的实际,浅析如下。

自2008年以来,由于受国家对外贸优惠政策的取消或减少,世界性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等国内国外因素的影响,导致美元的走弱和人民币升值,从而进一步引发原材料等价格的飙升,以及融资成本、用工成本、节能减排成本等的不断增加,使我们外贸业务困难增加。在全

球摆脱困境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团队作为支撑,是无法实现永续经营,“内圣”方能“外王”。因此做好团队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结合“责任、沟通、包容”新文化理念,从团队建设本身来讲,优秀团队建设有以下要点:

明确目标、加强队员责任心意识。

要为团队量身定制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目标的团队就没有方向和动力,管理者要为团队明确目标,不能高,不能低,都则都会挫伤成员的积极性。有了目标,还有个在团队建设过程中绕不开躲不过的,就是责任感问题。这也是我们集团文化放在首位的要素。责任,我们企业认为是使命与激情。谭旭光董事长说过“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责任,一代企业家有一代企业家的使命。潍柴的使命是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装备制造企业,为客户创造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承担责任,时刻保持责任感,作为与企业、与团队共荣辱的个人亦如此。这种责任感是主动承担义务的一种精神和信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一种自觉态度。是团队建设的关键。责任感促使我们独立进去、不断奋进。加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帮助团队成员完成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比如领导要在领导的同时又让队员感受到是他们自己在领导团队,这样,每一位队员的责任感也就会油然而生。责任感也是习惯,当大家都养成了高度负责的习惯或形成高度负责的风气时,就能对周围人产生良好的感染力。二是要给团队成员施以压力。压力会促使团队成员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

责任感不够其实是所承担的压力不够。压力可以从岗位职责的定位考核、奖惩,个人在团队中产生的危机感而来。

接受冲突,有效沟通。

现在最新的管理理念认为,没有冲突就没有进步,只有在冲突中才会有问题,才有分歧,才有争论,才有意见和方法,团队才能得到改进和发展。当然,这种“有效冲突”的前提是必须有效沟通。“沟通是整个集团文化形成的关键,是企业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矛盾化解分歧的良药。沟通启迪创新灵感,交流激发思想火花。不同文化在交融中生长出新文化。”谭旭光董事长把沟通又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有效的沟通对增强团队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外贸业务的工作效率,做好团队建设、团队管理至关重要。当然,由于团队领导人个人风格不同,成员不同,沟通事例场景不同,团队之间的沟通存在多种不同的技巧和方法。沟通没有固定的模式,能达到目的的技巧就是好技巧。个人认为对于外贸团队,良好的团队沟通包括三方面。向下沟通:在整个团队沟通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团队负责人的带头示范作用。进出口公司区域化划分业务市场,以分组管理的方式运营以来,外贸业务更依赖组织成员的良好沟通,而负责人是实现“上行下效”的有效沟通的关键条件。因此领导人要了解状况和瓶颈,善于倾听,要能够接纳别人的意见,而不是经验主义和个人主义。因为以前的经验不一定在现在适用,而且至少要给手下一次尝试的机会。开会沟通要注意效率,不要形式化。向上沟通:执行者在和领导沟通前一定要预先有

答案和解决方法,而且一定要有两个以上的答案,自己已经有想法了。尽量不要给领导出问答题,而是出选择题。提高沟通效率。横向沟通:横向沟通涉及到了同事之间互相交流,不能采用“通知”或“销售”模式。只有当“认同”成为主导时,以营销原则来进行横向沟通才是最合理的。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当冲突出现,沟通解决后,沟通的结果必须要落实到实际外贸工作中去。真正有效地沟通是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通过整合信息有效地指导以后的工作,降低出错风险。这才是沟通的核心目的。也唯有这样,团队之间的沟通才能做到真正的有效。

容而有度,乐于协作

人与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按照孔茨的观点,在管理中试图把人进行平均化处理,是最常见的失误之一。所谓宽容,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同性格、不同特长、不同偏好的人能否凝聚在组织目标和愿景的旗帜下,靠的就是团队成员的宽容。“世界上最宽阔的时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时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则是人的心灵”。这句话即使是在角逐竞争的职场之上也都是实用的。健康和谐的团队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团队健康和谐,企业发展兴旺。而要建设和谐健康的团队,宽容之心是每一名队员必备的素质和心态。团队是由一群有缺点的人构成的,没有哪一个个体是完美的,只有搭配起来,才能激发出团队的最大力量。而宽容是团队合作中最好的润滑剂,它能使团队成员能够互敬互重、彼此包容、和谐相处、从而安心工作,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因此团队建设

中要提醒队员时刻谨记:没有完美的个体,只有完美的团队。唯有一个建立健全的团队,才能带给个体最大的发展机会,创造最大的团队效益。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宽容,是指容纳各自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以及适当的包容,但并不是无限制的纵然、不惩罚。但是,管理又离不开惩罚。许多人一谈到宽容,就把宽容和惩罚对立起来,甚至认为惩罚就是不宽容,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惩罚是针对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职的,宽容是针对员工的缺点和弱势的。有缺点不等于犯错误,有弱势不等于会失职。法约尔在论证指挥职能时,特别强调必须淘汰不称职者。如果领导人不能淘汰不称职者,就等于放弃指挥权。所以,以宽容为名,庇护错误和失职现象,只会对经营管理造成损害。所以,宽容不是纵容,更不是怂恿。把握这一界限,对领导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宽容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团队战术,为的是整个团队的大发展。

篇8:如何加强法治财政建设

要把财政法制宣传工作与各项财政改革和发展任务结合起来, 开展形式多样、声势浩大的财政普法宣传活动, 为财政法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环境。

(一) 宣传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

要坚持与工作实际、时代发展、基层群众相贴近的原则, 在不同时期, 针对不同对象, 选择不同的宣传内容。对财政干部组织全面学习, 努力提升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警示宣传, 重点宣传《会计法》、《政府采购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对会计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宣传, 主要以《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为宣传重点。

(二) 宣传形式上要注重新颖性

要发挥广播、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辐射面广的优势, 举办专题节目, 开展电视讲座, 创办法制专栏, 抓好面上宣传, 扩大社会影响。要发挥基层财政所的宣传作用, 通过张贴、悬挂标语, 出动宣传车, 制作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宣传。

(三) 宣传效果上要突出实效性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坚持开展专项宣传活动。例如:利用“12·4”法制宣传日以及政府网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会计法》、《政府采购法》, 提高各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依法采购的意识;利用“5·18”法制广场集中宣传、送法送政策下基层等活动, 宣传财政惠企惠民政策, 做到“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二、完善财政法规制度是基础, 建设“法治财政”要有法可依

要通过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设计, 使财政行为在法律规范内正常运转, 做到主体合法、范围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和形式合法。

(一) 要加强财政立法建设

要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立足于财政立法与财政改革相适应, 不断建立规范、完备的财政法律体系。要加强财政立法预测, 制定中长期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要加强立法项目制定的调研、论证工作, 有序扩大财政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要探索建立财政立法项目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探索建立制度建设评价评估机制, 提高财政法律制度建设质量。

(二) 要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

要严格规范规范性文件立项、起草、审核、公布、清理、备案等管理程序, 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事前法律审核和备案审查制度, 文件制发前要由法制机构进行法律审核, 文件制发后要及时报政府法制部门备案审查, 做到有件必审, 有件必备;要按照上级统一要求, 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确保财政管理依据统一、合法, 并将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和清理情况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是重点, 建设“法治财政”要有法必依

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 保证财政部门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是全面推进依法理财的根本要求。

(一) 要规范财政重大决策程序

按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 逐步建立健全财政重大决策程序。要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扩大听证范围, 规范听证程序。要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科学预测、综合研判各种决策风险。重大决策事项应交由财政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 并经财政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二) 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要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建设, 制定完善行政执行责任制, 界定执法范围, 明确执法依据, 分解执法权限, 细化执法环节, 规范执行流程。要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 避免执法的随意性。要切实做好行政应诉工作, 落实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要探索建立行政指导工作制度, 建立完善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机制, 有效防范和控制执法风险。

四、健全监督检查机制是保证, 建设“法治财政”要违法必究

加强财政监督, 推进依法理财, 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规范财政分配秩序以及防止腐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要依法实施财政监督

要积极开展日常财务检查和财政专项资金检查, 加强对重大基建工程项目的立项管理、财务监督及跟踪检查, 节约财政资金, 确保支出效益。要加大会计执法力度, 严格把好会计从业准入关, 加强会计队伍业务素质建设、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 促进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二) 要加强财政绩效评价

要按照全面考核经济性、效率性、效用性和指标科学、简便易行、操作性强的要求, 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要以财政外部评价为主、财政内部评价为辅, 提高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质量。要强化评价结果在财政资金管理中的作用, 将其作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分配和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 同时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 及时发现和解决财政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三) 要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上一篇:大学生寒假街道居委会职员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元旦节祝福语短信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