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讲课体会

2024-06-10

我的第一次讲课体会(共10篇)

篇1:我的第一次讲课体会

我的第一次讲课体会

人生有许多个第一次,每个第一次都像一个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譬如第一次开车,第一次当主持人,第一次成为妈妈…又譬如第一次讲课。

前不久我参加了管道储运公司举办的仪表工SCADA系统知识培训授课工作,主要负责讲授调节阀的知识,这是我第一次站到讲台上。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兴奋的仿佛能够在广阔的舞台上大展拳脚似的。可是心里不免又有些担心,怕讲课内容太枯燥,学员不爱听,更怕在学员面前班门弄斧。我咨询厂家取得技术支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向讲过课的同事们取经,不断完善、修改课件,力求PPT课件既专业又吸引人。

一开始讲课时我还有点紧张,讲着讲着心态就逐渐趋于平静了,过程比预计要顺利得多,讲完课后还与学员们互动答疑了一会。期间还有培训中心的老师及时帮忙,让我的第一次讲课有惊无险的圆满了。从这次讲课经历我总结了几点经验:

第一,PPT中专业理论知识应与实物相结合,以丰富的图片、视频、动画资源作支撑,让学员更易接受。现场我还带去了定位器实物,使得学员可以近距离观察学习。

第二,专业的词汇及时进行通俗化的讲解。为了让学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紧跟我的节奏,每遇到一个专业化的词汇便会慢慢讲解,及时跟学员沟通,有问题第一时间讨论解决,保证授课效果。

第三,轻松的授课氛围,良好的互动形式。课程中注意与学员交流,并让培训学员围坐圆桌分组讨论,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真正把知识点融会贯通。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在后期的培训授课中,我将PPT内容及时进行了丰富,增加了调节阀常见故障处理和定期维护保养,让整个培训过程更加丰富。讲课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领导同事的鼓励和帮助让我感慨良多,我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继续在人生的航线上前行。

篇2:我的第一次讲课体会

周五店头镇教委来到我们学校听课,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有领导来听课。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我准备了一节词汇课,记得课件我前前后后总共修改了6次,先讲哪个单词、句子都仔细的思考了。连同备课,都仔细的改了好几遍,自己觉得准备的不错了,就这样上了讲台。

一节课下来自己感觉也不是很好,但是自己也说不出问题出在哪了。但是就感觉自己设想的和真正上课时不一样,有时提问叫到了成绩很差的同学光引导他就要花去很多时间。还有在Let„s chant部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我看的时候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以为学生跟着唱是没有问题的,可事实上,听了四遍学生还是不会,我有领读了一遍,然后还讲了意思。用了很长时间,这一节课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第三节课高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我觉得每一句话都是一针见血。我的课存在的三大问题是:

一、重难点不突出,虽然我知道是重难点,可是由于唱歌用了大量的时间到后来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而且我的讲课有点满堂灌的感觉。

二、没有注重《临沂市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运用,各个环节之间的界限不明显,每个环节做得不够细心,就拿引入部分来说,我的引入是给同学们一副图,然后直接告诉学生单词,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三、板书不够规范。这一点是我粗心了,因为我做了课件 本来没打算板书的,可是由于课堂的临时状况我就随便在黑板上画了几下,高老师说作为一个老师时时都要有模范作用。

篇3:对高校讲课比赛的几点体会

1 讲课比赛比的是人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

1.1 比教师“说”的能力

有人说, 教师是靠“嘴”吃饭的。是的, 作为一名教师, 首先要有说的能力。生动而富有启发性与亲和力的语言,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恰当、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 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尤其对医学教学而言, 更需要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简洁性和概括性。这是一种驾驭语言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 既有先天的因素, 更有后天的习得与长期的“锤炼”。准确、简洁、流畅、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师们长期练就的教学基本功之一, 也是讲课比赛首先要比的一项内容。

1.2 比教师的“悟性”

悟性, 指的是人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 是人的智力高低的一种表现。一个悟性高的教师, 能把“教练”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设计意图领悟深, 感悟透, 并能在感悟的基础上内化, 在内化的基础上提高与创新。因此, 能“一点即通”“一指即到”, 在讲课比赛中, 能淋漓尽致地体现设计者的意图, 能挥洒自如地控制教学环节,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悟性的高低, 是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3 比教师的“驾驭”能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现场生成。教案预设得再好, 事先工作做得再周密, 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件随时发生。而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 则反映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1.4 比教师的“亲和力”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是铁, 教师是磁, 教师的亲和力就是磁对铁的吸引力。吸引力强了, 铁与磁就会融为一体。此时, 教师也成了学生的伙伴与朋友。学生的心理得到了安全与自由, 学生的心扉为教师打开并与之畅快交流。师生感情的融洽,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成功。对于讲课比赛而言, 教师们面对的是不熟的“学生”, 如何在这短短的时间里, 在陌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 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进行充分的感情交流, 这是一种教学艺术, 也是讲课比赛能否出成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 讲课比赛比的是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是教学设计。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教学设计是否恰当、合理, 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设计就是依据教学目的, 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遵循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对教学活动进行程序设计, 最优化是对教学设计的根本要求。因此,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比赛非常必要, 教学设计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要新, 教学设计要活, 要注意以下8个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现代“系统论”告诉我们, 世界万物都是以各种各样的系统存在的。人们在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时候, 必须有系统的观点, 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学科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有序的、完美的知识体系。设计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到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 即注重挖掘知识的纵横联系, 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点, 经过知识的整合, 使教学内容成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教学设计要求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 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评价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强调运用“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方式, 立足整体, 统筹全局, 使各教学要素相辅相成, 确保教学系统整体的最优效应。

2.2 独立性原则

一节15分钟的课要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目标, 这个教学目标当然包含在整个知识系统整体中, 但它也必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或知识面。教学设计要注重知识的独立性, 要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中心, 不能因照顾知识的整体性而本末倒置, 顾此失彼。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教学设计, 其中课时教学设计是以某堂课的教学为设计对象。

2.3 主体性原则

以人为本是主体性原则的本质特征。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主动性, 是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效地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 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知识, 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 教学设计要善于不断地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有饥饿感, 产生获取知识的欲望, 从而诱导学生主体性发挥;要创设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与课堂气氛, 让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展现和张扬。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激情是一种状态, 是一种温度。”而激情更是一种火种, 它可以使师生的心灵受到撞击, 并能擦出智慧的火花;而学生的精彩正是来源于教师激情的点燃, 来自教师巧妙的引导, 来自教师热情的鼓励。于是, 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努力捕捉课堂的点滴契机, 用亲切的话语来点燃学生的激情。切忌“千叮咛万嘱咐”, 照本宣科, 死记硬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设计寻找结论;让学生讨论、分析, 得出答案。这样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4 科学性原则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突出教学设计“真”的一面。因此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要符合科学性原则, 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符合客观事实, 符合教育教学理论等。如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 不仅考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而且要注重情感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的观点。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 是课堂设计最基本的要求, 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知识和方法的保证。教给学生方法应该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因为有了科学的方法, 学生就能建立起正确的思维过程, 而科学的方法则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必备条件, 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2.5 现代性原则

由于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 要求我们把现代科技新成就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 进行教学设计时, 一方面要穿插现代科学前沿理论;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性,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多媒体集“文、图、声”于一体, 可节省教学时间、增大信息量、化难为易。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能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可变抽象为直观, 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件制作要精美, 文字的编排、色彩的搭配要美观大方、赏心悦目。

2.6 多样性原则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双向交流过程, 是以知识为载体, 通过方法和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见进行教学设计时, 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注重多种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显得尤其重要。设计的学习方法有归纳法、讨论法、巧记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只有各种教法和学法灵活运用, 才能使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 课堂气氛由“死”变“活”, 使教学过程优化, 最终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要注意扬己之长, 避己之短。在选择和运用具体教法时, 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差异。首先, 对学生可多用一些直观教学法或情境教学法, 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其次, 对学生还要多启发其思考, 增加其思维深度, 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另外, 教师优化教学方法还要善于学习, 博采众“法”之长, 根据自己施教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情境而采用相应的教法, 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一套完整、科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7 美学性原则

教学设计的美学性原则包括内在美和外在美。内在美主要指教学内容富有的科学美, 这是由教学内容特点决定的, 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美。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 如形体美、动作美、表情美、语言美、导入美、自然美等。例如, 设计课堂导入要别出心裁、引人入胜;设计过渡衔接要讲究水到渠成、天衣无缝的自然美;设计教学活动要追求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节奏美。体态语言是人类语言的一种伴随动作。成功的演讲者都非常善于调动自己的体态语言传播信息。对教师而言亦然, 如恰当的手势和姿势、丰富的表情等可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8 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是教育的最大贡献, 也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学过程的创新,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就是要求我们不能墨守陈规, 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在创新中不断改进和提高。创新是教育的生命, 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勇于探索, 善于别出心裁, 敢于标新立异, 通过我们独特的教学设计,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旺盛的活力, 异彩纷呈, 把原本枯燥的医学知识讲活了, 好记了, 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 讲课效果自然会好。

3 讲课比赛比的是教学的效果

如何把精心预设的一节课在课堂上实施好, 才是我们最终的追求和落脚点。不经过精心设计、精心研究是很难把一节课上好的, 可是即使经过了精心策划、精心研究, 也未必就一定能把一节课上好。因为事先预设再好, 毕竟还只是预设, 还有一个执行者内化、理解、实施的过程。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 不仅要看课堂预设, 还要看课堂生成, 更重要的是要看教学的实际效果, 也就是在这堂课中学生到底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升了哪些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哪些发展。这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最重要标准, 也是讲课比赛要比的重要内容。

总之, 讲课比赛是教师教学教研综合实力、综合水平的比赛, 也是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比赛。体现在个人身上的, 既有先天的因素, 更有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和长期锤炼;体现在教学设计上的, 则是集体的教研水平和集体研究的智慧。把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法等以一节15分钟的课为载体落实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 与其说是在展示一节课, 不如说是以课为依托向人们传递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 是教师教学内功与新的教学理念的统一体。

摘要:讲课比赛可激励广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提高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对于讲课比赛的目的和意义, 许多教师存在的模糊认识, 直接导致讲课的质量下降, 也影响了比赛成绩。本文结合笔者多次参加讲课比赛的体会, 围绕“讲课比赛究竟在比什么”作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菊珊, 马建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学竞赛[J].中国大学教学, 2008 (1) .

[2]黎婉勤.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9 (3) .

篇4:一次作文评讲课的课堂实录

师:多数同学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写什么是同情,为什么要同情等等,都写得很好。到后半部分出现了下面这样的论述情况,大家讨论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

一、 同情要看对什么人,对坏人不能讲同情,对敌人怜悯就是对人民残忍。

二、 弱者才需要同情,同情并不能真正帮助别人,反而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和自立。

三、 光是同情不能解决问题,应该有实际行动,行动比同情更重要。

生:我觉得这几点都讲得很好啊。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师:如果孤立地看这几点,的确没有什么问题,这些道理也都讲得通,它们也几乎成为我们的共识。现在,我们把它们放到文章中去,结合文章的中心和议论文写作的要求,具体分析一下。当然,我不是说一定不能这样写。我们可以跳出这次作文本身,联系社会现实,更广泛地讨论“同情”这个话题,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同时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生:以上三点都是对“同情”的不同程度上的否定。如果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有一颗同情心”之类,那么行文到后半部分,说光有同情没有用,还要有实际行动,或者说有些人是不需要同情的,有些人是不应该同情的等等,这样写就偏离中心了。甚至像前面讲到的情况那样,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

师:有道理。我们反复强调,议论文要围绕中心展开论述,中心论点要一以贯之。

生:我不明白。我先讲我们要有同情心,再讲同情也是有尺度和分寸的,要看对象和情况,不能滥施同情,最后讲同情心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有实际行动。这样写怎么就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我是在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呀。

生:是啊,我也觉得这样写比较全面,还表现出辩证的观点,没有把话说绝对,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

生:正反论证应该怎样理解?如果我们说对弱者需要同情,强者不需要同情,或者说应该同情好人,不应该同情坏人,这是不是正反论证?

生:我们谈的是“同情”这个话题,还是“我们要有同情心”这个中心论点?

生:对,如果是“同情”这个话题,上面的写法当然可以,如果是围绕“我们要有同情心”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上面的写法的确有偏离中心甚至无意中削弱中心的问题。

生:就是谈“同情”这个话题,作为一篇议论文来说,你还是要有一个中心论点。因为“同情”本身不是中心论点?

师:对,中心论点应该是在某一个问题上你的观点、态度、意见是什么。比如在“同情”这个问题上,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当然,你可以说“我们每人都应该具有同情心”,也可以说“同情心比实际行动更重要”或“实际行动比同情心更重要”,还可以说“同情要注意尺度,要分清对象”,但你一旦选定了什么作为你的中心观点,那就应该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论述时可以用正反论证,但这儿的“正反”应该是同一个观点的正反两面,而不是两个不同的观点。

比如说,你的中心论点是“要有同情心”,正面论述是“同情心”的作用和好处,反面论述是缺乏同情心的害处,这样,反面论述还是为正面论述服务,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如果你一方面讲要有同情心,接着又说不能滥施同情心,甚至说同情心并不重要,那不是一步步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吗?前面搭台,后面又自己拆台。这样的文章看上去讲了很多,孤立地看似乎也有道理,但放在一起,互相矛盾,互相抵消,最后等于什么也没有讲。所以我们特别声明: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就行了。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问题都想讲,最后是蜻蜓点水,什么问题也没有说充分说透彻。

生:我还是不明白。我一方面写要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又说不要滥施同情心,这怎么互相矛盾呢?这不正是辩证地看问题吗?

师:什么是同情心?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大致来说,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当我们看到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痛苦不安的感情。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很重要也很宝贵的人道主义感情,它能多少克服人的自私和冷漠,使人和人的关系趋向于和谐和亲密。这种认为人和人是同胞,应该互相关心和体恤的感情在有些人身上表现得强烈和丰富,在另一些人身上显得很微弱甚至丧失殆尽。为什么要有同情心?为什么要努力培养和珍惜同情心?我想引用摩耳的一段话,他说:“凡人都是同胞。我们都来自相同的生命的源泉,我们都同样的易感受苦痛,同样的有弱点,走入同样的最后命运。我们应当互相挽着手,我们应当结伴。现在的世界是一灰色的世界,我们就算不互相为难,也还有不少的忧虑——如饥饿、火灾、地震、风浪、疾病、死亡等等。我们应当互相信托,互相亲爱,互相同情和扶助,忍耐和宽恕。”面对同情心日渐丧失的现实,——这当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欠缺,文化传统和现实体制的弊端等等,我们不是呼吁和鼓励,而是大讲不要滥施同情甚至扬言要拒绝同情,这至少是无的放失。就“滥施同情”这个说法本身来看,也是经不住推敲的。什么叫“滥施同情”?是不是说,同情要有尺度,要分清对象?我在同情之前,还要先了解“对象”的有关背景资料,然后决定要不要同情、同情到什么程度,这样“精打细算”的同情不是太麻烦了吗?当我看到一个人从楼上摔下来,满身是血,伏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我自然会产生一种怜悯之情,无论他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少先队员在帮邻居奶奶擦窗户时不小心摔下来的,还是一个小偷在行窃时被主人发现慌不择路夺窗而逃而摔下来的。就算我知道了这些情况,我还是会同情后者,因为这个小偷可能是一个下岗工人在遭遇了巨大的物质贫困和心灵折磨之后的第一次笨拙的铤而走险。再进一步讲,就算是一个恶棍吧,一个危害社会的渣滓,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当他被押赴刑场之际,我尽管深知他罪有应得,但还是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人生道路呢?这种同情当然不会促使我去劫法场,也不会赞成那个被生活所迫的人去偷窃,这跟同情是两回事,这是起码的是非观念。人的堕落是可憎的,这是是非观,也是可怜的,这是基于对人的处境的理解而产生的情感认同。这两者是可以并存的。

生:我听得似懂非懂。刚才说到“同情心”与“实际行动”谁更重要的问题,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

师:“同情心”和“实际行动”谁更重要?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其实很难在这两者之间比较出谁更重要,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范畴。前者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思想意识,后者是一种客观行为,它们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有些行为是由同情心激发的,这种行为就是真诚的;有些行为却是出于其他动机和目的,比如说看望、慰问、捐助等行为可能是出于显示一种关心的姿态、沽名钓誉、炫耀、广告宣传等等,而同情倒是次要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同情。我为什么不太赞成“实际行动比同情心更重要”这个说法?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做出“实际行为”的能力和资本,这就给一些人用“行为”把自己打扮成富有同情心和亲和力的样子的机会,而让另一些人羞于表现自己的同情心,从而逐渐丧失同情心。具体例子我就不再举了。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深入分析下去,会有很多话说。这是一种功夫,我们要努力锻炼这种分析说理的功夫。我再强调一次,写议论文,要围绕一个中心论题深入挖掘分析,不要动不动就转移话题。有些同学对辩证法的理解恐怕过于简单和庸俗了,以为,这也说说那也说说,正过来说说再倒过去说说,就辩证了,就全面了,就无懈可击了,这其实是一种两头讨好的滑头主义,是各打五十大板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观点,并把它坚持下去。

生:我在写“要有同情心”时,写了什么是同情心、为什么要有同情心之后,感觉到没什么话说了。于是就想啊,想啊,很自然地就想到对什么人要讲同情,什么人不能讲同情,想到同情不能取代法律,想到光有同情不行,还要有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口头上的同情往往是廉价的,还想到同情不等于施舍,要尊重对方的人格等等。于是就赶紧写,写着写着,终于有了800字了。

师:你的描述很生动,这是有真实感受的,而且,的确代表了大多数中学生写议论文时的真实状况,也揭示出了中学生写议论文的普遍困境。

生:是的,议论文文说来说去就是这么点道理,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什么“有志者事竟成”啊,什么“自信是成功的阶梯”啊,什么“勿以善小而不为”啊,什么“做人要讲诚信”啊,什么“助人是快乐之本”啊,什么“坚韧——我追求的品质”啊,等等等等,这些道理都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拿来叫我们写议论文,实在不知道怎样展开论述,只能东拉西扯,把与中心论点有关无关的问题都拿来说说,凑足字数就算了事。

生:是啊,议论文说难写,还真难写,说好写也好写。主要是没有能力把问题深入下去,写着写着就没话说了,只好转入与此有关的另一个问题上去说几句,我有时也觉得论题不统一,这也说说,那也说说,然后罗列一些事例,如果想到什么名言警句也赶紧用上。有时自己觉得这样写真没意思。

篇5:第一次讲课心得体会

一、语言的技巧

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对重点内容应加重语气,力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

课下我问了几个同学,让他们给我真实的评价。有的人提出我讲课节奏有点慢,我想可能是语言上不够精彩,讲课的时候怕学生听不懂,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把精讲变成了繁讲。但是之前听其他同学讲课时,有时候我就是听不懂,而且心里着急,可能是这个影响了我的授课方式吧,所以会给大家平淡无味的感觉 。

二、时间分配的技巧

一节课中各部分内容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应心中有数,重点和难点需要的时间要长些,讲的力度要深些,切忌主次不分,重点不清。

在时间分配上,我觉得还可以,一堂课下来,我把该讲的都讲了,重点内容也给大家指出了,但是不太清楚大家的掌握情况,总之时间上没出问题。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

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设计的问题必须保持逻辑性、系统性。例如:

1、为讲新课铺路的提问。这种提问可创设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我讲搜索引擎优化这块,总是出现“PR值”这个名词,很多同学都心存疑问,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而我把这个作为他们的思考题,也正是想留给大家悬念。

2、总结式的提问。这种提问一般在每节课的小结中进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

在讲过“对搜索引擎优化不友好的网站特征”之后 ,然后提出“搜索引擎优化的秘密”,我试图让大家把这两块内容对应起来,以达到掌握并且牢记的目的,但是实践证明很少同学可以在课上把所讲内容牢记在心,从这儿可以体现出大家的听课效率不高。

总体来讲,这节课还算成功。在讲课前的一周内,我精心制作了PPT,并且写了一份自己可以看的懂的教案,我以为在讲课的时候自己会一直盯着教案,可是我发现我已经把教案上的东西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所以讲课的时候只需借着PPT,面向大家讲。在这过程中我也没有紧张过,可能是与自己先前打下的基础有关系吧,对着大家我可以微笑,此时此刻仿佛就投入到了老师的状态。另外我随机的提问大家问题,可能会让同学有些措手不及,但是我觉得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大家的应变能力。说到不足,我觉得可能是讲话有点赘余,条理性不强,还有就是经验不足,不能让同学们很好的接受课堂上所讲的内容,这些都是需要自己今后要加强的地方。

篇6:我的一次作文评讲课

这里,我给读者介绍一下我最近(1999年5月6日)在成都市“语文素质教育观摩活动”中上的两节作文评讲公开课。

先说一下作文评讲的课前准备工作。这次我对学生作文的要求是:1.以自己的真实经历为素材,写一件使自己感到惭愧的事,题目自拟;2.在写作中突出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在学生按有关程序(写初稿、互相批改、自己修改定稿)完成作文的同时,我也和学生一起写作文(这也是多年来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我对所有作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两篇相对写得好的作文,尽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还将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病句—一找出来,归类整理。另外,我还选了两篇写作问题比较典型的作文,以供课堂上学生修改。最后,我从自己保存的过去我教过的学生的作文中,选了一篇同类题材的作文,准备供学生参考。

作文评讲课一开始,我就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打出一行大字:“真情浓墨写童心”。

我对学生解释说,这一句话概括了这次作文的要求:“真情”是说要真实,而不能胡编乱造;“浓墨”就是要注意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写童心”就是写自己的心灵世界。“值得高兴的是,这次相当多的同学的作文达到了或基本达到了这些要求,其中不少同学的作文还很感人。同学们请看今天的第一个板块‘榜上有名’!”我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打出“榜上有名”四个字和一串姓名,同时大声念了这些学生的名字。

我说:“这些同学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感情真诚,而且描写真切。其中有两个同学的作文最为出色。那么,入选今天第二个板块‘佳作亮相’的同学是准呢?”我稍微卖了一下关子,在学学们猜测和期待的目光中,我朗声说道:“请周晓竺同学登台朗读她的佳作!”在学生们的掌声中,屏幕上打出“佳作亮相”四个字,周晓竺同学开始朗读她的作文。周晓竺的这篇作文写的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因为当上了班委学习委员,她原来的英语科代表职务被班子任安排给了同桌于若玲同学,对此,非常喜欢英语的周晓竺心里特别不痛快,而于若玲恰恰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于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便产生了。对朋友的不满、怨恨的情绪,笼罩在两个都很善良纯洁的好朋友之间。文章中的故事没有人为的结果,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对朋友真诚的愧疚。当周晓竺在朗读这篇作文的时候,学生们显然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文章念完了,学生们以他们的掌声表达了对这篇佳作的赞赏。但亮相并未就此结束,我趁热打铁,对周晓竺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你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为什么文章中会有两处分别写道‘千钧的重物被吊在一根细头发丝上,在我眼前晃动’和‘我心里那个胀得鼓鼓的红气球,霎时把气放了个精光’?”

“我这是用比喻来描写我当时由紧张到松弛的心理变化。”周晓竺解释说。

“哦,明白了。——好,祝贺你!”我和学生们再一次向她报以热烈的掌声。

“今天,第二位‘佳作亮相’的是蔡峰同学。”我说,“别看蔡峰同学平时的作文好像不怎么样,但我想他今天的作文可能会打动在座所有同学的心!”

蔡峰的作文题目是《灵魂的搏斗》,写的是初一的时候一次老师收随笔,他因为没有写,便随便抄写了一篇交了上去。那天,老师评讲随笔,表扬了坚持认真写随笔的同学,蔡峰却感到了弄虚作假的羞愧和痛苦:“我的脸红得像太阳一样,耳朵也红得像火。此时,我紧张万分,恨不得马上下课,这可是我认识李老师以来第一次盼望语文课的下课铃!……我失去了一颗诚实的心。虽然李老师一点儿都没有点名批评我的意思,甚至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交上去的随笔是抄袭的,但我仿佛觉得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在用轻蔑的目光看着我……”没有掌声,整个教室一片沉默。可能学生们的心还停留在蔡峰“灵魂搏搏斗”的战场上……

“刚才我采访了周晓竺,现在我把采访蔡峰的任务交给同学们。大家对这篇佳作有什么看法,可以向蔡峰同学提出。”我说。

我的话音刚落,胡夏融同学举手了:“我认为这的确是一篇佳作,我听了以后很感动。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也有不足。刚才我听得很清楚,蔡峰说“我的脸红得像太阳一样,耳朵也红得像火’,这里,蔡峰用颜色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我认为不妥当。因为,一个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脸发烧,但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脸和耳朵很‘红’。”

我马上问蔡峰:“你认为胡夏融同学的这个意见怎么样?”

蔡峰真诚地说:“很好,我非常感谢他!”

这时,掌声终于响起来了。

两篇佳作念完了,我小结道:“刚才的两篇文章,当然不能说已经完美得无懈可击。我们之所以认为周晓竺和蔡峰的`作文是‘佳作’,那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仿佛知道我要说什么,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一起说了出来:“真诚!”

“对!”我高兴地说,“内容真实,感情真切,是这两篇文章最突出的优点,也是所有优秀文章的灵魂!两位同学所写的事都是生活中极普通、极细微的小事,这尤其值得表扬。当然,应该说这次不少同学的作文也有这个特点。比如说,周月同学写自己为在体育课上叫同学的侮辱性绰号而感到愧疚;张萧文同学写他忘了给远方不认识的朋友寄信;崔涛同学写对母亲的愧疚;王君玲同学写自己因情绪不好却冷淡了同学;刘琛同学写自己有一次忘了给修车帅博说声谢谢;陈墨同学为那次忘了做班上的清洁而内疚;吕方继同学写自己一次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的经历,他在惭愧的同时,很自然地联想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不能乱闯红灯’的道理。……这些同学的文章都应该受到表扬,因为他们首先有一颗童心!”

接下来,作文评讲进入第三个板块——屏幕上出现了四个大字“片断欣赏”。

我说:“和每次作文一样,虽然佳作并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十几位同学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这些片断,我都在作文中用红笔—一勾划出来)。在这过程中,我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断的内容并进行归类——

有的在动作描写中融入心理描写:“……当时,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王磊的文具盒静静地躺在桌上。风吹得很猛,教室里的桌椅被吹得直响,我就盯着那文具盒。我知道那里面有一支很漂亮的笔,而且似乎很贵。我四下望了望,似乎没有什么人,确切地说,没人知道我在教室里。突然,风猛地一吹,只听‘吱——嘭!’,门被关上了,我一下子抓起文具盒就往地上摔,那支笔一下滚了出来。我将它捡起来,仔细观察着:我似乎看到了王磊的脸——一张因刚刚欺负我而幸灾乐祸的脸,我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一下子又将它摔在地上,连同那文具盒狠狠地踩了又踩,直至看到那塑料的文具盒裂开,破了。又一阵风吹进来,我觉得心里快活极了!”(于若玲)“……我终于把她孤立起来了。我心里乐滋滋的,就像一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看犯人受罚一样。突然,她盯了我一眼,我慌忙避开了她的眼光。可她孤零零的样子、茫然的目光却深深地印人我的脑海,我急速地跑动在球场上,试图忘掉这一幕,可它就像幽魂似地紧紧缠绕着我,像一场恐怖电影令我久久不忘,将我抛入它的阴影里。”(彭莹)

有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当我听见售票员在叫乘客买票时,我紧张起来,我的心就像一台正在行驶的汽车的发动机一样,突突地跳个不停。”(黄易浩)“看着他帮我做着这一切,我的心里翻腾着感激的浪花。”(冷欢)

有的通过想像写心理:“我终于没有给她寄信去。我内疚极了,仿佛看见她一天天忙着希望到收发室去找她的信,又一次次满脸失望地离去……”(张琦耘)“我手中的笔在卷子上艰难地滑动着,那些题狞笑着,对我挤眉弄眼,好像在说:‘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起!’”(王倩芸)

有的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风还在不停地刮着,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我的心在这风雨中更显得沉重。”(卢星月)

学生们在读自己的作文片断时,我便引导大家归纳心理描写的种种方法,而这些方法都是从学生作文中总结出来的,使学生们特别容易理解和掌握。

除了心理描写,我还请几位学生念了他们各具特色的片断――

黄芪的作文首尾照应不错:(开头)“冰糖总是白如玉,可心灵为什么不能总是白如玉呢?——这是我一直不明白的头号大问题。”(结尾)“唉!为什么冰糖能够永远白如玉,而心灵却不能呢?”

张杨以一个物件引出话题:“它,一颗晶莹无假的雨花石正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无声地讲述着一个故事……”

好些同学语言幽默:“因为我很讨厌我的同桌,所以不管她说什么,我都反感。比如,她说她和黄继光是同一个家乡的人。我就有意说话来气她:‘这算什么!你和黄继光的关系还不如我呢!’‘为什么?’她居然大真地问我,于是我毫不客气地说:‘因为我和英雄都姓黄了”(黄璐莎)“当时,我对班主任的印象特别不好。他是男的,姓黄。他可真是姓如其人。他的皮肤是黄的,食指与中指被烟熏得焦黄,一说话便露出满嘴黄牙,他经常穿的白衬衣也早已洗得发黄。总之,他的一切都似乎与他的姓分不开。”(向楠)“可能我当时‘脑子里有点贵恙’,总爱欺负他。我就像帝国主义,他就像东亚病夫。但是东亚病夫的病总会好起来的,沉睡的狮子终于站起来了。他终于愤怒了,向我这个帝国主义发起了反攻……”(汪熠)

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先后有近二十个学生登台朗读自己的作文片断。

作文评讲课的第四个板块叫“咬文嚼字”。我在屏幕上打出了我从这次学生作文中找出来的一些语句——记忆忧新恍然大吾说出真象失去连系

结果他受到严历的批评。他是一名从农村来的。

我还深深地体会到了不管做任何事都要自己去动手,不要老是依赖别人,这样

既使自己得到的成果自己心里也会很踏实的。

一张旧旧的车月票,早已不知去向,可留在我脑海里的,却远远不止这些……

我让学生们互相讨论.找出这些语句的错误所在并提出修改意见。面对这些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错字病句,学生讨论得特别热烈。最后,这些错字、病句被全部改正。

篇7:第一次讲课作文

我与他们三位老师发生了许多趣事,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魏老师让我与马骁,不,先是马骁,后来是南晋楚讲第二十五课!写出来,你都有可能不信,的确是真的。

这件事发生在昨天的一节语文课下课:魏老师径直走到马骁面前,笑眯眯地跟马骁说:“要不明天25课,你给试着讲吧。”这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喊道:“好!同意!”这其中也包括我,并且我都鼓起了掌。让我们当老师,真新鲜!我们这些孩子,最喜欢新鲜、特别的事。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就够特别的。

马骁迟迟不肯作答,魏老师又笑着说:“要不——我给你搭个伴儿?”随后目光在全班同学中扫来扫去,最后目光停留在了我身上。“高新路,你跟马骁一块儿讲。”随后马骁象征性地点了点头。 What?什么情况?我鼓掌的手立刻停了下来,大脑中仍幻想着:这一切只是幻觉,老师会突然将我的名字换成他人。可是直到老师离开了教室,我也没有反应过来,一切都不可逆转。我要当老师?我要当老师!我要当老师……

不料,第二天马骁参加区运会了,我匆匆忙忙就把马骁换成了男晋楚。他负责讲字词,我负责讲课文。

上课后,我尽可能用我学主持“即兴表演”的最好程度来讲,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同学们上课,有的玩,有的发呆。唯一听我课的,只有我的朋友。我让他们起来概括全文主旨,竟然没人举手!我抱着那一丝丝的希望点了全鑫的名字,全鑫竟然听了我的课!而且概括的很好,我心中不免生出感激之情。除了全鑫再没人举手,我算得上很尴尬了。再想想魏老师平常讲课···问一个问题全班都好似一字值千金似得死活不开口。后来,我和南晋楚好不容易上完课,简直比征服一座高山都累!这回我真正体会到了做老师好累呀!唉!

篇8:第一次讲课作文

在学校里,我们每天都会听老师讲七八节课。听得烦了,我有时也会说一些小话,心想:“反正老师也没注意我,我只说一会儿,也不会听不懂老师讲的。”可是,自从老师安排我当小老师在班上上了一节生命生活与安全课后,我就发现老师上课要管那么多学生是多么不容易啊!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周五下午的这节生命安全课,我们五个小老师早就准备好了课件,礼品,道具……万事俱备,只等上课。终于,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们五个人的第一次上课之旅就要开始啦!

刚开始上课的十多分钟里,同学们还比较认真,纪律也比较好,我心中一阵狂喜,心想:“哈哈,看来我们五人组织得还可以,但愿同学们能这样一直保持下去!”

可是,谁知道好景不长,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刚看完视频,下面的同学就闹得不可开交了,特别是小彭和小李,不停地说,教室里简直炸开了锅。我使劲地拍打着讲台,嘴里不停地大喊:“请同学们安静!”看着下面依然闹哄哄,我可真是力不从心啊。看见同学们自顾自地说不理我的拍桌子大喊,真是把我急得团团转,像热锅上的蚂蚁,毫无办法呀!

篇9:第一次讲课的感受

虽说我的题目写的是第一次讲课,但实际上我在九年级18班不是第一次讲课,我给他们上过习题课,但这一节是新课,我上讲台的时候还是很紧张。

昨天下午我听完指导老师的课,老师就跟我说他明天有事让我给学生讲一节新课。我回到宿舍就赶紧准备,看书写教案查资料,时间过得很快就到晚上。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这个化学课不让我做实验,也没有多媒体来演示实验,那我这节课该怎么上?不行,没法上,我就给指导老师打电话,说我要做实验,行不行。还好,还好,老师说可以而且我要用的试剂和药品实验室里都有。听到老师的这话,我真的是很开心。备课一直背到11点,第二天早上也就早早的就醒了,又串了几遍要讲的东西。

因为害怕所以上课前宿舍的舍友都叫我不要紧张,上第四节课的时候我把她们都叫上去听课。

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就碰到18班的学生,看到我拿着实验仪器就抢着帮我拿到教室去,一进教室在教室的女生就都围上来看仪器,他们平时似乎老师也不怎么给学生做实验,所以学生对做实验充满了热情。

开始正式上课了,我也没有老师的那种气势,也不会喊上课,然后叫同学们起立什么的。不过班长倒是一看到上课了,就喊了起立,同学们就说老师好。其实我当时挺感动,课下她们见到我就喊老师,让他们喊得说实话心里挺高兴的。

课上的还是挺顺利的,不过就是讲到分子还可以再分成原子时,同学们听不懂了,我很着急。还有在还有十分钟下课的时候,我记错下课时间了,很紧张,因为我要讲的东西还没讲完。

下课后我问和我一起实习的同学,问她们对我这节课的评价。她们说我讲课时的语调很平淡,没有起伏。还有就是看教案,其实我是怕说错,误人子弟可不好,就时不时地看教案,很少看学生。虽然我是一个实习老师,既然他们叫我老师了,我就得负责,不能给他们传达错误的信息。这都怪自己对教案不是滚瓜烂熟,对自己没信心。而且我认为他们听不懂是我只是点连接的不够好,以后我在讲课的时候一定会充分考虑知识的连接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最后我想说上课之前想的再好也是空的。到自己真正上讲台讲课的时候才发现,上课不容易啊,上好一堂课更不容易。以前看到老师站上讲台书都不看一眼就能流利的讲到下课,觉得没什么。可事情往往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能做到这个样子是要很多年的功力的。深深的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还有得学呢。还有就是再小的细节也不能小看。有时候就是这些被我们忽视的小细节使我们的辛苦付诸流水。所以我要向战斗在三尺讲台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虽然第一次上课有很多不足,但我不会气馁.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改进.企求一次比一次好!

篇10:导数讲课教案第一次1

教学目标与要求:理解导数的概念并会运用概念求导数。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以及求导数 教学难点:导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1)瞬时速度

问题1:一个小球自由下落,它在下落3秒时的速度是多少? 析:大家知道,自由落体的运动公式是s12gt(其中g是重力加速度).2当时间增量t很小时,从3秒到(3+t)秒这段时间内,小球下落的快慢变化不大.因此,可以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地反映小球在下落3秒时的速度.从3秒到(3+t)秒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增量:

ss(3t)s(3)4.9(3t)24.93229.4t4.9(t)2

s29.44.9t.ts从上式可以看出,t越小,越接近29.4米/秒;当t无限趋近于0时,tss无限趋近于29.4米/秒.此时我们说,当t趋向于0时,的极限是29.4.tts当t趋向于0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就是小球下降3秒时的速度,也叫做

t从而,v瞬时速度.一般地,设物体的运动规律是s=s(t),则物体在t到(t+t)这段时间ss(tt)s(t)s.如果t无限趋近于0时,无限趋近于ttts某个常数a,就说当t趋向于0时,的极限为a,这时a就是物体在时刻t

t内的平均速度为的瞬时速度.(2)切线的斜率

问题2:P(1,1)是曲线yx2上的一点,Q是曲线上点P附近的一个点,当点Q沿曲线逐渐向点P趋近时割线PQ的斜率的变化情况.析:设点Q的横坐标为1+x,则点Q的纵坐标为(1+x)2,点Q对于点P的纵坐标的增量(即函数的增量)y(1x)212x(x)2,所以,割线PQ的斜率kPQy2x(x)22x.xx由此可知,当点Q沿曲线逐渐向点P接近时,x变得越来越小,kPQ越来越接近2;当点Q无限接近于点P时,即x无限趋近于0时,kPQ无限趋近于2.这表明,割线PQ无限趋近于过点P且斜率为2的直线.我们把这条直线叫做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由点斜式,这条切线的方程为:y2x1.一般地,已知函数yf(x)的图象是曲线C,P(x0,y0),Q(x0x,y0y)是曲线C上的两点,当点Q沿曲线逐渐向点P接近时,割线PQ绕着点P转动.当点Q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P,即x趋向于0时,如果割线PQ无限趋近于一个极限位置PT,那么直线PT叫做曲线在点P处的切线.此时,割线PQ的斜率y无限趋近于切线PT的斜率k,也就是说,当x趋向于0时,割线PQxy的斜率kPQ的极限为k.x2、新授课: kPQ1.设函数yf(x)在xx0处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xx0处有增量x时,则函数Yf(x)相应地有增量yf(x0x)f(x0),如果x0时,y与x的比yy(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xxxx0个极限值叫做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记作y/f/(x0)lim,即

x0f(x0x)f(x0)

x注:1.函数应在点x0的附近有定义,否则导数不存在。

2.在定义导数的极限式中,x趋近于0可正、可负、但不为0,而y可能为0。

y3.是函数yf(x)对自变量x在x范围内的平均变化率,它的几何意义x是过曲线yf(x)上点(x0,f(x0))及点(x0x,f(x0x))的割线斜率。

如果yf(x)在点x0可导,则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方程为yf(x0)f/(x0)(xx0)。

4.在定义式中,设xx0x,则xxx0,当x趋近于0时,x趋近于x0,因此,导数的定义式可写成f/(x0)limxof(x0x)f(x0)f(x)f(x0)。limxx0xxx0 5.若极限limx0f(x0x)f(x0)不存在,则称函数yf(x)在点x0处不可导。

x如果函数yf(x)在开区间(a,b)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x(a,b),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f/(x),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f/(x)。称这个函数f/(x)为函数yf(x)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也可记作y/,即

yf(xx)f(x)lim

x0xx0xxx0f/(x)=y/=lim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y/就是函数yf(x)在开区间(a,b)xx0(x(a,b))上导数f/(x)在x0处的函数值,即y/=f/(x0)。所以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也记作f/(x0)。

注:1.如果函数yf(x)在开区间(a,b)内每一点都有导数,则称函数yf(x)在开区间(a,b)内可导。

2.导数与导函数都称为导数,这要加以区分:求一个函数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求一个函数在给定点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值。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就是导函数f/(x)在点x0的函数值。

3.求导函数时,只需将求导数式中的x0换成x就可,即f/(x)=x0limf(xx)f(x)

x4.由导数的定义可知,求函数yf(x)的导数的一般方法是:(1).求函数的改变量yf(xx)f(x)。

yf(xx)f(x)。xxy(3).取极限,得导数y/=lim。

x0x(2).求平均变化率例1.求y2x21在x=-3处的导数。

例2.已知函数yx2x(1)求y/。

(2)求函数yx2x在x=2处的导数。

3、求曲线y3x24x2在点M(2,6)处的切线方程.作业

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y3x4;

(2)y5x3 2.求下列函数在指定点处的导数:

(1)yx2,x02;

上一篇:部编牌二年级语文教案下一篇:关于元宵节的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