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

2024-06-15

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共14篇)

篇1: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

【成语】日积月累

【拼音】rì jī yuè lěi

【简拼】rjyl

【近义词】积少成多、成年累月

【反义词】一曝十寒、挥霍无度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成语出处】《宋史・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例子】自是以后,日积月累,千百成群,其为国之蠹害甚矣。(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九)

【英文翻译】accumulate day by day and month by month

【歇后语】小燕筑窝

【谜语】年;明;成年

【成语正音】积,不能读作“jí”;累,不能读作“lèi”。

【成语辩形】累,不能写作“垒”。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2: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雨我俱东。

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7、轻诺必寡信。

8、民无信不立。

9、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10、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11、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雕梁画栋 巧夺天工 独具匠心 引人入胜 古色古香 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 雅俗共赏 美不胜收 脍炙人口 曲高和寡

妙笔生花 阳春白雪 笔走龙蛇 不同凡响 别具一格

拜托各位帮忙解释下 问题补充:

要是我有时间查还会打出来问题吗

最佳答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诗人赞美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在这寂静之中,正蕴蓄着巨大的爆发力量,就等那一声震撼人心的春雷。春雷炸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将是一个春花盛开的新的世界!流露出诗人迎接新世界来临的喜悦心情。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夜我忽然感到春天的温暖气息,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的窗纱。

这两句是写:俯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虫声新透,感知春之信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两句诗源自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全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可见,“折柳”是笛子吹奏的曲调名。这个曲子全名是《折杨柳》,西晋时就有了,《乐府诗集》中就收有南朝梁、陈和唐朝人谱写的《折杨柳》歌词二十余首,都是伤别之辞。这个关键词语搞清楚了,两句的解释就迎刃而解了。这两句诗的意思乃是:“这个夜里,当人们听到缠绵哀怨的《折杨柳》曲子的时候,谁不会涌起一股强烈的思乡伤别之情呢?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雨我俱东。

这是陈与义从汴京去襄邑途中作的诗句。意思是:躺在船上看满天的云没有动,殊不知,云和我一起住东飘去。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是说,不是我偏爱菊花,一年之中,菊花开过之后,再没有别的花开放了,赏花的机会再没有了。诗句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爱菊之情,其中含有对菊花坚贞品格的赞美。别出新意,笔法巧妙,新颖自然,不落俗套。

轻诺必寡信。

.轻易得到的许诺总是缺少信用,多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

在“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中,老子提出了衡量是非标准的一个标准,在不涉及具体情节时,老子认为被轻易许诺的信用一定不充足,把事情描绘得过分容易,实际实施中,必然会困难重重。

民无信不立

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

“民无信不立”,即是说信用对人非常重要。执政者有信用,市民便有信心;市民有信心,便会产生信任;市民有信心和信任,施政便事半功倍。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大意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中国有句俗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可以为这句话作注。这句话劝告人们,要以真诚待人,表里如一,不可虚伪。如果表面一套,心里一套,阳奉阴违,终究会露出马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就是叫人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约好的时间,一定要遵守。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曾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鲁迅先生之立场.同时,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现在人的志向和立场.在人民面前,我们要痛恨的是反动派,是那些官僚资产阶级反革命,是那些还在掌握着人民的权力的贪官污吏,对反动派所谓之”千夫指”,我们是只有”横眉冷对”的,不怕的.我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待我们的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一样地为他们作”牛”\作”马”.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爱\有所为.要以饱满的真理追求者\博爱的实践者\勇敢的战士的”年轻精神”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千夫:指当时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也就是国民党反动派,鲁迅自然对其横眉冷对他们的指责。鲁迅是为中国无产阶级讲话的,就像一头老黄牛,甘为无产阶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鲁迅先生曾说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鲁迅先生之立场.同时,这也应该成为我们现在人的志向和立场.在人民面前,我们要痛恨的是反动派,是那些官僚资产阶级反革命,是那些还在掌握着人民的权力的贪官污吏,对反动派所谓之”千夫指”,我们是只有”横眉冷对”的,不怕的.我们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待我们的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一样地为他们作”牛”\作”马”.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爱\有所为.要以饱满的真理追求者\博爱的实践者\勇敢的战士的”年轻精神”去”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引人入胜: 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古色古香: 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余音绕梁: 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不落窠臼: 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曲高和寡: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妙笔生花:

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谁能告诉我这几句话的意思啊

1.落红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造物无害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3.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乡情。5.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雨我俱东。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最佳答案

第一句,从字面上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高尚的情操更能感召年轻一代。

第二句,造物即造物者,指天。整句诗的意思为:天没有言语却有情意,每当寒冷过去便让我们觉得春天已来临。

第三句的意思是:今天晚上,我格外地感觉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还听到透过绿色窗纱传来的春虫的叫声。

第四句讲了诗人在客居洛城的一个夜晚,听到用笛子吹奏的《折杨柳》的曲调,于是感慨到:此时此地听到这支曲子,谁能不让我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

第五句,这是陈与义从汴京去襄邑途中作的诗句。意思是:躺在船上看满天的云没有动,殊不知,云和我一起住东飘去。

篇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

一、“日积月累”教学现状误区

“日积月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会将“日积月累”沦陷成一块“教学误区”。

(一)不重解释,死记硬背

在小学语文“日积月累”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本着这样一种思想“不理解积累下来也行”,在遇到难懂的词语就会删繁就简,直奔主题,没有对学生进行过重解释,只让学生以读和背的方式进行积累,学生在死记硬背和理解不透的状态下匆匆“过场”。

(二)只背书上,没有拓展

在新课改的今天,依旧有不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光和关注只放在课内上,对课外不闻不问。课本安排5句名言,教师就会传授5句名言,课本安排6句成语,教师就传授6句成语,从不注重学生的积累拓展。

(三)背过就行,从不运用

在“日积月累”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不断积累的同时,却疏忽了很重要的一点“学以致用”。往往只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读读背背,过后从不将其运用到学习上,造成许多学生把“日积月累”理解成为只是需要读读背背毫不重要的知识而已。

二、“日积月累”教学的有效实施

如何让学生在“日积月累”教学中学有兴趣、学以致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有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日常教学时,教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巧妙地将学生引入自主学习的海洋中,让学生可以在“日积月累”中自由遨游。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其孜孜不倦的主动学习语文、探索语文,让看似简单的“日积月累”教学也绽开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例如故事导入法。在“日积月累”教学中,许多内容的趣味性不强,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教师们不妨将内容设计成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语文“日积月累”单元中的十二生肖,而十二生肖的顺序,许多成年人都很难懂,更别说让学生来死记硬背。所以,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先问问学生们属相,引导学生对十二生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再提出问题:“那位同学知道为什么十二生肖中,人人讨厌的老鼠要排在第一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会被激发出来,因为这也是他们疑惑的地方。随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对网上收集来的故事对同学们进行解答。当故事讲完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好好关注生肖的位置,接着就可以出示一首专门背诵十二生肖的儿歌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让学生所有的感官体验和学生能动性都调动起来,来加深学生们的学习印象。

(二)学有意境

在“日积月累”教学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美诗句,它们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味,对学生陶冶情操有着重大意义。因此,当学生在学习这些诗句的时候,为了增添意境,教师可以为诗句选取一些油画或者山水画,再添加一些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吟诵着诗句,欣赏的画面,从中慢慢发现语言的魅力,以便学生更好的牢记。再者,教师还可以将这些诗句以对歌、拍手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节拍中慢慢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例如在小学语文的“日积月累”中一首瓜果素材农谚歌谣,教师就可以将这首歌谣以拍手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你拍一,我拍一,正月蔬菜才吐绿;你拍二,我拍二,二月栽下羊角葱;你拍三,我拍三,三月韭菜长得旺……教师学生在拍手歌中不仅兴趣大增,而且还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将歌谣牢记心中。不仅对蔬菜歌谣,节气歌、花谣都可以通过这种手法进行背诵。

(三)学以致用

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一个观点就是“厚积薄发、贵在运用”。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各种方式激活出学生已有的积累,让学生积累的知识可以动起来,以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上可以灵活运用。积累和运用的相得益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更深层次的探索,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文章作批注时,就可以运用“日积月累”中的格言,这样不仅可以加固学生对“日积月累”内容的理解,还能适当的拓展学生积累的视野,让学生可以对“日积月累”中的知识更准确地掌握。与此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引用名言、格言来作批注的方式。

三、总结

总结,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们至关重要的基础,而语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笔者希望每位教师都要用心雕琢,采取多样化手段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日积月累”的田地里,盛开出智慧的花朵,为日后发展奠定出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敏霞.关于小学语文“日积月累”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2).

[2]张爽.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篇4:浅谈语文“日积月累”板块的教学

[关键词]“日积月累”板块 教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52

在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日积月累”板块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贯穿始终,旨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积淀文化。“园地”里的“日积月累”,特别是中高年段的“日积月累”有何特点?如何有效教学呢?笔者对此做了些许探索和研究。

一、“日积月累”板块内容的特点

1.民族语言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日积月累”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韵律和谐的儿歌、童谣,丰富多彩的成语、对联、歇后语、古诗、名句、谚语等。这些语言形式都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流光溢彩的瑰宝,言简意赅,意味无穷。

2.国学启蒙

经整理,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日积月累”涉及《三字经》《论语》《后汉书》《孟子》《孝经》《周易》《传家宝》《离骚》《老子》《庄子》《礼记》《袁氏世范》《师说》《左传》《墨子》《传习录》《文心雕龙》等,使“日积月累”板块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因子。

3.外国经典

托尔斯泰、雨果、歌德、雪莱等人也通过“日积月累”让学生有所接触。“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些外国经典的选入显示出一种宽宏的文化视野和博大的文化胸襟。

二、“日积月累”板块教学的现状

多数教师处理“日积月累”时,只是作为一种知识,要求学生背出、记住。如果学生存在认知困难,教师也只是帮助他们疏通文义而已。殊不知,当“日积月累”变成“读读背背”,于学生已经变成了一种学业负担,浇灭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也遮住了学生的两只眼睛,遮住了学生求知识、求学问、求做人的梦想。学生的文化积淀也只是蜻蜓点水。

三、“日积月累”板块教学的教学形态与教学艺术

朱自清先生说,经典的价值在于文化,而不在于训练。经典教学如何开展?笔者在日常教学时有以下实践。

1.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活课堂

“日积月累”板块里的成语、对联、歇后语、古诗等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教学时绝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和抄写。遇到成语,我会把成语意思讲解完之后,将成语学习和填字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设计成类似“九宫格”的填字游戏,学生学习的兴致马上就被激发起来。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能把所有的成语记住,还学得很快乐。

遇到对联(对对子),我就设计一定的情境来和学生一起对对子。如三年级上册“园地三”的“日积月累”教学,我模仿古人的口吻同学生对对子。我指着天空说“天”,学生马上接“地”;我说“雨”,学生对“风”;我说“大陆”,学生接“长空”。学生在玩中学,学到了古文知识,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洗礼。

古典诗歌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面对小学阶段“日积月累”里大量的古诗以及名句,我就组织学生开展吟诵比赛。在悠扬的乐曲中,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也不断上扬。

2.关注历史文化背景与作者的思想文化追求

四年级下册“园地二”的“日积月累”是几篇古籍的名句:“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名句隐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绵绵不绝的民族文化,但都是孤立零散的。于是,我在教学时先给学生讲孔子的故事。我从孔子踏上仕途,讲到他周游列国,再讲到他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最后讲到他驾鹤西去。学生们早已听得如临其境,如痴如醉。等学生安静下来后,我再结合“日积月累”里的句子,结合原文内容给他们讲解,效果很好。学生们没有背诵知识的枯燥乏味,有的是生活智慧的理解。第二节课我也简单地给学生们讲解了《后汉书》《孟子》这两部书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作者背景,学生也非常喜欢。

再后来的时间里,我给学生讲了率直鲁莽的子路,温雅贤良的颜回,聪颖善辩的子贡,潇洒脱俗的曾晳等。《子路受教》《负米奉亲》《子路问道》《颜回好学》《颜回攫甑》《子贡问道》《子贡赎人》等故事,我们班学生已耳熟能详。我还发现班级里有的学生已在阅读《论语》这本小册子。短短的几个课时,却为学生的传统文化启蒙开启了一道曙光。

方寸间,知识万千;纵横处,文化无限。日积月累,一天一天,知识的积累产生了学生的学识,文化的积累构建了学生的底蕴。

篇5: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是说,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世界上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谚语还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怕无能,只怕无恒”“有志者,事竟成”等。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欲:想,究竟:结果,原委;留心:注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处处注意仔细观察。这句话点明了平时养成注意观察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自满: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这句话的意思是:虚心能帮助你把许许多多的事办成功;而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那十件事中可能会有九件办不成,也就是说事情办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这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虚心学习的重要。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量,自然:理所当然。这句话说的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时间和力气,坚持努力下去,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

篇6: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

日积月累成语意思

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决胜千里: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

攻其不备: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

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声东击西: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腹背受敌: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腹:指前面;背:指后面。)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风声鹤唳[fēng shēng hè lì]: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唳:鹤叫声。)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突然袭击:指军事上出其不意地攻击。

篇7: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

1、科普名著:

苏联作家维.比安基的《森林报》

这是一本书,不是报纸。

高士其的《细菌世界里险记》

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

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

法布尔的《昆虫记》

房龙的《地球的故事》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

大公无私:形容一个人只为集体考虑,一点都不自私。

篇8: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

一、巧搭支架,理解“日积月累”

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步骤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即理解—积累—运用。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只有从学生自我对学习的理解出发,从而在内心确认自身对学习的理解,才可能使学习成为成长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日积月累”的教学同样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1.故事引导

“日积月累”终究是靠理解记忆的。教师要“巧搭支架”,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把“积累”变得轻松。如在学习对联时,穿插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寓对联教育于故事情节中来引导,就能让学生在感受对联趣味性的同时,对对联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中的回文联,在导入环节,我给学生讲了“斗鸡山上山鸡斗”对“龙隐洞中洞隐龙”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位秀才去桂林斗鸡山游玩。不知不觉吟出一句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但他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绞尽脑汁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师生二人一番叙旧之后,秀才方说出内心之惑。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于是念道“:龙隐洞中洞隐龙。”当我讲完故事,学生还余兴未了,这时可趁势让学生练习:“脸映桃红_______, 风摇柳绿___________。海上飞燕_________,江内行船______。”

学习对联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因为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为常见,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粗浅地认为只要会背、会默写就可以了。其实,五年级的对联学习是整个小学阶段对联学习的一个小结。要求除了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更要理解“回文联”“数字联”等对联的特点。在教学时,需要重点理解对联的“仄起平落”,并练习、判断对联的上下联以及找一找这些对联的规律。上述案例中,教师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联,效果不错。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学习其他对联。

2.音画辅助

“日积月累”中有很多优美的诗句,它们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对仗整齐。对这种“日积月累”的教学,我们不妨创设音画辅助情境来展开教学。如教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的诗句,我利用课件,为古诗句配上一幅赏心悦目的画,用画来诠释诗意,再加点轻柔的背景音乐。这样一来,学生一边伴着音乐欣赏画面,一边带着理解吟诵诗句,既感受到诗句的意境美,又将诗句深深地刻画在心里,真正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背景引入

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其实,了解作者及背景简介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阅读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对写作背景的介绍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中的《过故人庄》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作者孟浩然平生不得志,长时期在故乡闲居。这就使他的思想感情与农民有着相通的地方,写出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田园”诗。诗一开头,就很平淡自然,像是在聊家常一样。一天,这位农民朋友宰了只鸡,煮了锅小米饭,邀请诗人到乡下他的家里去做客……此时此刻,我们的学生也仿佛跟随诗人孟浩然来到了故人庄……

都说文章是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较好地将作者和写作背景作一番介绍的话,就可以让学生把作者、作品和写作背景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这样理解性的积累轻松愉悦。

二、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栏目安排在回顾·拓展部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按部就班,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教学。其实,“日积月累”是前面知识学习的提炼与补充,和文本起到了一种较好的互补作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具有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意识,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

1.单元导读时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初识鲁迅”。本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安排了鲁迅的五句名言。笔者发现其中的一句是“: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这正是学校图书馆墙上贴着的名言。上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这句话,并让学生朗读。细心的学生马上就说在图书馆见过。我适时导入“:这是鲁迅劝勉大家‘多读书,读好书’的名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认识鲁迅。”

这样自然而然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教学高潮,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文学习时

教师在单元备课时,要善于发现“日积月累”与课文之间的链接点,将它们巧妙链接。不但要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生活实践中积累鲜活的语言材料,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好习惯。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都是古代一些关于读书的名句,展现了古人关于读书的体验和方法,与本单元的课文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窃读记》最后一节中的“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时,可让学生结合名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进行交流《。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介绍了将一本书读精读透的方法,可拓展学习朱熹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如此巧妙地把“日积月累”的学习融入课文学习中,既能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累名言,又在积累语言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3.课后延伸时

“日积月累”中的内容很多时候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完全可以“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点到面,以此类推,让积累变得丰厚。如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可以把这一块内容放在教学《七律·长征》之后,从时间安排上提前了。这样安排教学有两个好处:第一,整合了教材内容,使得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集中,教师操作方便;第二,这一单元主题是走近毛泽东,感受其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领略毛泽东才情的一面,丰富了诗词的积累,学生学得更省时、更有效。之后引导学生课后搜集毛泽东诗词,并开展毛泽东诗词朗诵会。这样的“日积月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积月累”。

三、巧设活动,运用“日积月累”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实践运用的过程。因此,“日积月累”的教学可以沟通课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外利用书籍、电脑等收集相关内容,然后在课内为学生的交流搭建一个平台,运用“日积月累”。

1. 小练笔活动

“日积月累”中大多数都是名言、诗句和词语等,对于这些语言的积累,如果仅仅只是简单机械式的记忆,那就失去了语言运用的价值。教师应立足于“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积累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样的积累才有意义,这也是“日积月累”的终极目标。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习作要求是写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或是写一写关于自己的座右铭对你的启发或帮助。本次“日积月累”中有五句名言,都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因此,我把“日积月累”和习作相结合的教学指导点定为:(1)请学生读读“日积月累”的名言,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想到这些名言,然后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2)平时学生搜集了很多名言警句,你觉得哪句话对你的启发最大?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座右铭,并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写一写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理解了名言的深刻内涵,又让他们找到了习作的题材,更为习作语言增添了色彩,尤其把“日积月累”这种很容易造成死记硬背的练习形式,转化成了一种灵活多变、使学生思维活跃的练习形式。从而把消极的静态语言转化为积极的动态语言,并在运用中积累。

2.小创意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仅仅对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而“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也只不过是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做这一类的积累。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日积月累”推荐了有关环保方面的宣传语。在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当一次“广告创意总监”,以这几条标语为主题,设计一个公益广告。对于这富有挑战性的建议,学生立马来了兴趣,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小短片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语言的积累,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这样的教学,把积累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学生学得活,记得牢,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巧创方式,拓展“日积月累”

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好积累的途径和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不少课堂只是为读而读,为背而背,致使“日积月累”的教学显得乏味无趣。那么,如何拓展“日积月累”呢?

1. 擂台式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歇后语教学。教学前,可先让学生了解、查阅这几个歇后语背后的典故,上课时再讲给同学们听听。不少学生本来就是“三国迷”“水浒迷”,对四大名著人物了如指掌,这样一来,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可组织开展“名著歇后语擂台赛”,让学生收集有关名著歇后语。没过多久,整整一黑板的歇后语让全班同学在比赛中享受了学习的快乐、积累的乐趣。班里更是兴起了一股“读名著”热潮。

不难看出,这种擂台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还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浸润在文化之旅中。

2.展览式

“日积月累”中很多都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名句、成语、歇后语等。因此,可以让学生将语言材料做成书签、书法作品进行展示,或是将资料编成小报在全班交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点到面,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向课外积累,使学生的积累“立体”起来。

3“.藏宝式”

我让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个本子,并自己制作封面,将他们平时的“日积月累”资料收录其中,还可以放入相关的查找资料。不少学生的“藏宝袋”中不仅“宝物”多,而且含金量高,常常受到教师和同学的青睐。

篇9:谈“日积月累”中对联的教学策略

一、插讲故事,讲出对联的趣味

在课堂上,如果能穿插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寓对联教育于故事情节当中,或作为导语,或作为背景资料呈现,就能让孩子们在感受对联趣味的同时,对对联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如学习第七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中的回文联,在导入环节,我就讲了“‘斗鸡山上山鸡斗对‘龙隐岩中岩隐龙和‘我爱邻居邻爱我对‘鱼傍水活水傍鱼”这两个对联故事。第一个对联故事讲的是晚唐时期,赵观文由书童陪着,去游览盘龙洞,发现洞顶有一条一丈有余的巨大钟乳石垂下来,不停地滴着水,于是他就吟诗作对,当中闹出了很多笑话;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湛江德邻里之间友好关系,鱼水深情的故事。由于这两个故事富有趣味,情节生动,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当我讲完,他们还意犹未尽,不知不觉中,他们不仅对回文联有初步的了解,还激发了他们学习对联的热情。

二、想象画面,想出对联的意境

对联结构虽小,但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教学时,教参虽说大体理解对联大意即可,可由于对联所描绘的人、景、物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很难从字面去理解大意,更谈不上体会对联的意境了。每每学生学习对联都是囫囵吞枣,读通会背就了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对画面的描绘,让学生走进对联,感受对联的意境,为对联的背诵、创作打下厚实的基础。如第七册《语文园地五》“日积月累”中的四副名胜古迹联,很多学生都能找出对联中提到的景物,但是景物与景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对联中那些凝练又带有美好意境的词语学生光是靠多读似乎并不能完全解读出其中的意思来。因此,教学中,我这样处理:先是出示与四副对联相关的名胜古迹:北京颐和园月波楼、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山东济南大明湖、江苏苏州沧浪亭的资料,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出示对联描述的相关景物的图片。在教学“一径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月笼纱”这副对联时,我就出示了能反映“竹阴云满地,半帘花影”的图片,问学生什么是半帘,花影为何在半帘之上,月笼纱又是怎么一回事?学生说出最浅层的理解后,我就让学生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一条弯弯的小路穿过幽静的竹林,月光如水,洒遍了整个竹林,多美啊!有的说,竹丛的影子被月光投射下来,印在小路上,像是铺满了或浓或淡的云;有的说,入夜后,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四周好像罩上一层薄纱,各种花木的影子印在窗帘上,深深浅浅的,很是好看……就这样,让学生对画面展开想象,学生有了对画面的感知,对联的意境就展露无遗,理解对联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尝试创作,创出对联的精粹

在对联的学习中,学生并不仅仅局限于会读、会背、会想象,他们更想试着自己写对联。因此,当学生能欣赏对联的时候,学生对对联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此时就应让他们牛刀小试了。教学生进行对联创作,一定要遵循从扶到放,从易到难的原则。

首先,引导学生填补对联的关键词。如清风拂面暖,细雨( )花柔,有的学生说填“洒”,有的学生说填“浇”,我就引导他们进行想象:细雨是什么样子的?打在身上会有什么感觉?学生就说填“浇”和“洒”都不够恰当,有的学生马上想出了“润”。接着,我让学生进行填补一个词的练习:如,千朵莲花三尺水,( )明月半亭风;植树造林绿大地,( )种草美人间。这样的训练,让学生知道在进行对联创作时,不是随意填写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其次让学生填写下联。如,冬去山明水秀, 。我先让学生进行词语的划分:冬/去/山明水秀/,再试着让学生一个一个词地对,很快学生就知道:冬对春,去对来,山明水秀对春暖花开。

最后放手让学生创作。如学习了第七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的回文联后,我就让学生去创作对联。我先做了一个榜样,创作了一副对联:蜜爱花儿花爱蜜,水恋鱼儿鱼恋水。看见老师都敢于尝试,学生们的顾虑全消失了。他们的思维放得很开,甚至有些不着边际,但正是没有了约束,学生们写出的东西反而妙趣横生:人照镜儿镜照人,水映山头山映水;脚爱鞋儿鞋爱脚,日恋月儿月恋日……

就这样,从扶到放,从易到难地引导学生进行对联创作,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积极讨论、比较、甄别、选择,从中推敲、锤炼、运用语言,这是进行对联创作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篇10:日积月累的名言警句

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但是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生命,可以说最宝贵的是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是一小时一小时一分钟一分钟积累起来的。柳比歇夫

3.勤奋者抓紧时间;懒惰者消磨时间;有志者珍惜时间;无为者浪费时间;忠诚者遵守时间;投机者等待时间;聪明者积累时间;愚昧者忽略时间;求知者利用时间;无知者荒度时间;实干者重视时间;浪荡者践踏时间;谦虚者赢得时间;乐观者赞美时间;悲观者叹息时间。

4.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茅盾

5.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6.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

7.诚信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所以,我们一定要讲信用!

8.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9.没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旅游也会成为烦恼之行;没有坚强的毅力,短暂的路程也会变成艰难的跋涉;没有缜密的思考,简单的问题也会成为难解之谜;没有正确的思路,再好的机遇也会付诸流水。

10.欲望就是这样的东西:你越得到它就越感到不足,你越失去它就越感到知足。

11.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12.全身毛茸茸的,有两只机灵的耳朵。犹如咖啡一般的深竭色。跑起来比风快,绒线的尾巴和黑亮珍珠般的眼睛。它是谁?小狗没它可爱,小猫的毛没它柔软。它便是一一小兔皮皮。

1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4.科学成就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唯有长时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15.正因为学会忍耐,木匠齐白石,半路出家学画画,日日磨砺,成了一代国画宗师;李时珍年修出了《本草纲目》;歌德年写成《浮士德》,正因为学会忍耐,他们不断忍耐着积累力量,最终不但成就了个人,更是为历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是忍耐,成就了勇士,塑造了楷模,拯救了一个岌岌可危的民族。在忍耐中,万物会重新迸发生机;在忍耐中,个人会重新积蓄力量;在忍耐中,民族国家会重新崛起。

16.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7.不要害怕挫折,面对挫折,积累挫折,让它成为你人生的财富。使你能够拥有一个充足的思想,成为一个真正充足的人。

18.精巧的论证常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们长期切磋积累的成果。我也是慢慢学来的,而且还要继续不断的学习。阿贝尔

19.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契诃夫

篇11:关于日积月累的名言

2.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

3.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名言警句

4.书籍是积累众人聪明的不灭的明灯。

5.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7.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当像过眼烟云。——邓拓

8.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华罗庚

9.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往。——哈萨克族谚语

10.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当像过眼云烟。——邓拓

11.质的描述表明,幼儿积累了一些关于个体元认知的有关知识,但对自己是如何掌握这种知识的不甚了了;

12.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刘勰

13.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爱默生

14.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的人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美】爱迪生

15.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取你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俄】列夫托尔斯泰

16.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活。——【苏联】巴甫洛夫

17.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不要学习很多东西。——【英】洛克

18.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

19.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情相比,他们都是尘土。达尔文

篇12:关于日积月累的名言

2.脏腑胃肠,常令宽舒。其气流行,其血畅通。各种器官,功能平衡。身健神安,百病不生。恣纵口服,煎炸烤烹。香甜肥腻,悦人口食。食之过多,不利肠胃,积累必塞,塞则生病。

3.校园中美丽的风景数不胜数,没有同学们的小心呵护,再美丽的风景也会风光不在啊。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保护校园的美丽,让这份永久的延续下去吧!

4.一走进水街,你就会发现这里十分热闹。水街又叫风街,风街的一边有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商店,卖食品的买古董的卖工艺品的真是应有尽有。水街的另一边是一排翠绿的柳树,一阵风吹来,柳树那翠绿的衣裙像仙女一般翩翩起舞。水街上有一座桥叫十全十美桥,是由石块石板组合起来的,因此而得名。桥墩是菱形的,涨水的时候可以减少河水对桥的冲击,这种设计真巧!

5.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李四光

6.战术之为物,一言以蔽之是若干世纪以来的军事经验的积累。戴吉伯

7.运用一分知识,需要十分积累。伊朗

8.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9.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10.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11.每个人的手上都握着一把打开奇迹大门的钥匙,只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少之又少。改变命运的奇迹,从不以匆匆的姿态出现。只要心怀改变的梦,一步步不断积累,总有一天,奇迹之门会为你敞开。

12.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总之,它们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每一代人都在这座纪念性建筑上铺上他们自己的一层土,人类也是这样做的。

13.山将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罗隐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15.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16.不要把胜负看的太重要:事成固然大吉,不成,最多换一份工作。重要的是,你学到了经验,积累的做销售的知识,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是比钱更重要的吃饭的本钱。

17.积累知识,胜于积累金银。欧洲

18.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19.在没有生下来就掉进钱堆的可能,在没有精英般的创业头脑,在没有中投彩的极好运气,在不善交际不善言辞,也拒绝攀爬,又没有几大名校的招牌的很一般人的情况下,先琢磨好好混个饭吃,有点原始积累然后,我们只有进入投资市场这一条路了。这样才可能进一步赶上资源攫取者和消费引导者们的步伐,来逐步累积自己的财富。

篇1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故事-日积月累的寓意-日积月累的意思

一、“日积月累”教材内容的分析

(一) 小模块大作用

语文教材中的“日积月累”紧密地与单元主题相配套, 其作用之大不容置疑。呈现形式以句子居多如格言、警句、诗句等, 也不乏词语形式如成语等熟语, 每册一般还安排两次诗 (词) 篇。这些内容中外贯通, 古今纵横, 归类出示, 成为学生最好的语言素材, 供他们积累、拓展和运用, 其优势显而易见。

比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里的“日积月累”安排了16 个描写人物的词语, 分四类排列:有形容人物外貌的, 如“仪表堂堂、虎背熊腰”;有形容人物神态表情的, 如“满面春风、目瞪口呆”;有描写人物行动的, 如“活蹦乱跳、点头哈腰”;有描写人物说话时的情态的, 如“娓娓动听、低声细语”。目的就是让学生积累描写人物的各类词语。教学时可让学生读熟, 说说每个词语的大致意思, 体会分别是描写人物哪个方面的。找到规律后, 更能组织学生分类说说自己积累的其他描写人物的词语, 进行拓展训练, 丰富人物描写词语库。在此基础上, 还能让学生联系生活用一用这些词语, 形容身边的人, 实现为运用而积累。

(二) 小容量大承载

语文教材中的“日积月累”还渗透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不管是脍炙人口的名家诗句, 还是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 抑或是朗朗上口的成语谚语等, 都是学生积淀文化、丰厚思想的营养大餐。其与教材中的古诗、古文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为沿承传统文化、关注学生素养发展提供了精神沃土。

比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五》里的“日积月累”安排了与古代名著相关的六句歇后语,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积累, 感受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文化, 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厚的底蕴, 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和收集歇后语的兴趣。教学时, 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这些歇后语的出处及意义, 并引导学生去阅读名著, 收集更多的歇后语。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组织学生体会这些歇后语运用的语言环境, 结合身边的生活用一用, 感受其古为今用的重大意义, 启迪自己的思想, 开发自己的智慧。

二、“日积月累”教学的现状

基于以上教材分析, 再来看如今的教学现状,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大不足: (1) 教师重视不够。随便读一读、抄一抄、写一写, 一带而过, 成了目前教师教学“日积月累”的常态。日积月累就这样在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中成为一种似有实无的存在。与阅读教学相比较, “日积月累”教学随意性大, 操作实效性小, 探讨力度也弱。 (2) 教学技巧单一。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 是前人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 展现了读书的体验和读书的方法。有教师在执教时设计了如下流程:第一步, 理解意思并板书, 熟读成诵。第二步, 抄写名言警句及意思。第三步, 默写名言警句及意思。第四步,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及理由。 (3) 教学检测僵化。有关此板块的测试题比较多见的是机械、零碎、内容干瘪苍白的纯粹考查知识点的测试题, 呈现方式也谈不上多姿多彩。为了让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 教师们迎合历年试卷的思路, 简单反复地演练, 使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得不到强化, 将学生对“日积月累”的学习兴趣消磨殆尽。

可以说, 学完“日积月累”, 学生仍然模模糊糊, 不知其意, 不得其用。所有要求积累的内容学生虽都能达到熟练认读或背诵、默写, 可过不了多久, 原本熟练掌握的内容就忘得所剩无几了, 没有发挥“积累”的实效。

三、“日积月累”教学改善的方法

重视“日积月累”的教学, 让教材中的“小模块”真正发挥“大作用”, 有着现实的教学意义。如何应对上述不足, 改善教师“日积月累”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学有兴趣, 学有实效, 学以致用, 让积累不断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举其一”, 为“反三”打底

1.故事演绎, 领略情节美

“日积月累”的内容看似单薄, 实则厚实, 背后多有典故, 哪怕一词一句, 深入探讨, 趣味无穷。因此, 教师不妨让一些言简意赅的词句化成一个个饱满的故事, 走入学生内心, 丰厚他们的情趣, 使他们爱上“日积月累”。

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日积月累”要求记一些“对子”。笔者通过故事这样切入:“郭沫若幼年在私塾里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 先生追问学生, 没人承认。先生说, 我出一个对子, 谁能对上免罚。先生出:昨天偷桃钻狗洞, 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一会, 对出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 必定有我。先生为他的才华而震惊, 很是高兴, 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学生听后很感兴趣:原来对对子这么有趣。学生学习兴味盎然, 热情高涨。

2.诗画相融, 享受意境美

“日积月累”不乏经典诗句, 对仗工整, 意境优美。因此, 在引导学生体会时还原诗境, 以诗配画, 用画译诗,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就是积累描写风光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几行红叶树, 无数夕阳山”……教学时可通过配图、绘画的方式还原诗中场景, 当一轮皎月与潮共生, 当傍晚的夕阳把满山的枫叶映照得更红时, 学生都会由衷地发出感叹;又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积累的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雨里鸡鸣一两家, 竹溪村路板桥斜”……教学时, 可用画译诗, 让学生找找白鹭, 寻寻黄鹂, 猜猜鸡鸣, 在生活的趣味中感受田园的美好, 再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 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吟诵出诗句。

3.音韵合拍, 体验韵律美

日积月累的内容大多朗朗上口, 富有音韵。因此在积累这样的语言时, 可以运用拍手、踏歌等形式, 以节拍显示语言的节奏感。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日积月累”中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等词串, 可以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来积累这些成语, 学生属相是什么, 轮到后, 就说一个与属相有关的成语。如“日积月累”中的“十二月蔬菜”“十二月花名”歌谣, 我们用拍手歌的形式来吟唱, 简单易学, 又记得快。

(二) “反其三”, 为“贯通”铺路

1.让“日积月累”与选文出处链接, 在语境中感悟

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日积月累”呈现的是16 个成语, 如果就词教词, 就把积累变成孤立、机械的活动, 既枯燥, 又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教学中, 笔者想到与选文出处链接, 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来内化这些成语。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成语内涵上的特点———都与战争有关。再给学生引述历史故事“围魏救赵”, 以此类推, 围绕孙膑串联理解第一行、第二行、第四行描写战术高超、用兵如神的成语;然后通过讲述霸王项羽、秦王苻坚的故事, 引导学生体会第三行描写战败方困顿与惊恐的成语。

与以往机械教学相比, 这一做法引领学生寻找成语形成的源头, 将成语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下, 让学习变得鲜活灵动, 理解起来也相对轻松。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并内化了这些成语, 而且将篇幅大的历史故事与四字成语一对比, 他们很自然地体会到成语精练深邃的特点, 欣赏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让“日积月累”与课文内容整合, 在嫁接中积淀

为了凸显单元主题, 与课文内容挂钩, “日积月累”安排了许多相适应的名人名言、诗句等。懂得这一规律, 尝试将“日积月累”与课文教学进行融合, 变化教学顺序, 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 笔者适时引入了该单元名言“既异想天开, 又实事求是, 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 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理解了科学“异想天开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本质。

还有“日积月累”中的诗句, 也可以和课文紧密融合, 改变教学的顺序, 为课文的学习带去诗情画意的精神熏陶, 还能促进诗句的理解和体会, 一举两得。

3.让“日积月累”与多维拓展融合, 在延伸中提炼

“日积月累”中的内容很多时候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它呈现了小部分知识, 提供了广大的拓展空间, 学生完全可以“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 提到了5 句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教学时, 在学生基本掌握文本内容后, 以此为基础知识点、基本依托点, 循着内容这条线索适度拓展延伸。可以采用“同类拓展”的方法, 补充一些典故以及名言警句, 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钱泳;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书好, 读好书, 好读书———冰心;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

补充推荐古今中外相关的格言警句, 既紧扣教材, 又补充了教材, 即从内容这条线索入手, 做到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最终使学生能融会贯通, 更上一层楼。当然, 也可以用对比拓展的方法, 比如给成语找反义词等。

总之, 只要教师认识到位, 举措跟进“, 日积月累”教学定能打开局面, 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

(三) “巧妙练”, 为“活用”加固

1.从“日积月累”中来, 到“课文”中去

“日积月累”中的许多词句, 可在课文具体语境中加以运用, 或谈人物, 或评事件;也可进行拓展, 或类比模仿, 或改编创造。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成语, 大多是描写英雄人物高尚品质的, 在学习本组课文时, 笔者让学生用“日积月累”中的这些词语来赞美《夜莺之歌》中的小夜莺、《小英雄雨来》中的雨来。再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要求学生积累与四大名著人物有关的歇后语, 在教学这组课文时, 可以用上这些歇后语来形容本组课文中的人物, 或者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歇后语, 如武松打虎———三拳两脚;诸葛亮造箭———只管借;孙猴子当大王———勇者无敌……

如此教学, 可让“日积月累”累在实处, 为阅读服务, 为运用而积累。

2.从“日积月累”中来, 到“生活”中去

“日积月累”不仅可以结合课文进行运用, 还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如学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关于读书的5句格言警句后, 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小弟弟不爱读书, 还说:“读书有什么用?”我可以告诉他:“______。”学生有的说:“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有的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如果他狡辩:“我有的是时间, 现在玩, 以后读书也不迟。”我应该这样教育他:“________。”我还要告诉他读书的方法:“_________。”

此时, 这些名言标语已深入学生内心, 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在引用这些书中点墨的同时, 也自然地将此内化成自己的一种价值观, 形成对生活的认识, 在语言素养和思想认识上也都得到了发展。

3.从“日积月累”中来, 到“写作”中去

“日积月累”也能为习作服务, 它所提供的语言素材是习作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帮手。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或是写自己的座右铭。“日积月累”中的5 句生活格言, 成了最贴切的素材帮手。笔者在教学中就利用“日积月累”, 为习作找到了相融合的指导点。

习作指导点一:请学生思考这些格言背后的生活启示, 并且讨论自己身边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如果有, 就可以深入回忆, 把它细细写下来;如果没有, 可以以此类推, 关注其他的生活启示, 直到找到适合自己写作的题材。这种运用其实就是为写作铺路, 所积累的句子立即能在习作中运用。

习作指导点二:请学生学着“日积月累”的格言, 仿写自己的座右铭。以格言为范例, 学生进行语言的模仿和迁移训练, 明确了写作的目标, 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又如,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习作主题是“写童年”, 在指导写作时, 可结合本单元“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想想哪一句体现了你对童年某方面的感悟。这样积累的语言内容就变成学生童年的一个个事例, 一个个感悟。习作点评时, 教师再对学生恰当的理解、引用加以褒扬, 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 鼓励更多的学生将语言的积累活用、巧用、实用, 既巩固了语言积累,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文的学习是重积累的过程,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丰富语言的积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这样说, “……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就必须在语言材料、语言积累上下功夫, 舍此别无它途。”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用好教材, 用活教材”, 真正把“日积月累”当作一个例子来教, 让学生举一反三, 就能为“日积月累”这块不起眼的小天地开辟出新气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篇14:题量和心态都是日积月累的

说到期末复习,我想每个高中生都有一大堆的话想说,都会遇到不知道什么是复习重点的苦恼,都会面对成堆错题无从下手,也都会在复习了的都没考到、考到的都不会的时候感慨造化弄人。不过,读到高三,我渐渐发现复习不是一团迷雾,我们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

积累和自律

理科生最容易忽视的科目应该就是语文和英语了吧,赶作业都赶不完了哪有时间对付这些短时间提高不了的科目。没错,语文和英语的确不是一道题就能搞定的科目,每次考试因试卷的不同成绩的起伏也很大,不像理科其他科目做出一道题就拿到多少分。但是,语文、英语占的分值并不小,放弃这些科目的复习一定不是明智的选择。既然考前肯定没有时间复习,那就将其放在平时。

因此,我会买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辅,专注于字音、字形以及成语。其他的学习累了的时候,或是数学、物理做不下去心烦的时候,就看看这些,翻翻字典,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心情。这不用花太多功夫,也不需要特定的某段自习时间,也许是下课10分钟,也许是吃水果的时候。日积月累,效果就出来了。

英语也是一样,周末我会看看美剧,听听歌,英语的语感好像就慢慢出来了。在考前看英语选择题错题的时候,我有时没有时间去思考每道题细微的语法和时态,就利用英语早读时间把错题大声地读出来,这既培养了语感,也让我在写作文的时候有了充足的好句可以使用(因为选择题不就是从句套从句嘛)。

纠错

语文和英语急不得,而理科则是虚不得。我最重要的复习材料就是我的错题本。上面有老师上课讲过的例题、自己作业的错题以及自己课外做的教辅上的经典题型。

老师上课讲的例题有长有短,上课的时间有限,有些题目太长根本来不及抄,为了不浪费课堂上的思考时间,我就只画图,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标注就好了。在高一高二的时候,除了老师布置的习题,我会根据课程进度做一些课外教辅,当作平时的知识点复习,然后在考前就不再刷题了。因为本子上已经积累了很多经典题目了,这比盲目做题效率高得多,也更有针对性。

当然,我也会遇到题目太多看不完的情况,所以后来我就在每次添加新错题时,把解题关键点或者是用到了哪个模型写在旁边,来不及全看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旁边的关键点来选择需不需要再做一遍。

心态

我讲一个自己的小故事吧。初三的时候,我已经收到通知被保送学军中学。虽然不用参加中考,但是学校里的三模还是需要参加的。都说“月考月考,越考越差”。但这次三模我却考出了三年最好的成绩。我也没有比之前花费更多时间去复习,只是按照常规扫了一遍知识点,但就是没有去想考不好怎么办。对成绩没有纠结,对结果没有负担,反而在最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取得了好成绩。

而相反的,进入高中后竞争压力变大,说不在乎成绩那是骗人的。因为身边的人都是原来各校的佼佼者,在考试前我就一直很担心考不好怎么办,特别是高二下学期,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而一焦虑就复习不下去,更多的时间浪费掉了,陷入了恶性循环。临考前的晚上我告诉自己休息半小时就开始复习,结果一睡就睡到第二天。心怀负罪感,惴惴不安地考试,果然考出了很烂的成绩。

这让我明白心态有多重要。考前的一两个月,适度的紧张我觉得很正常,担心考不好也许还是一件好事呢,因为这可以激励我抓紧时间好好学。而临考前,最好还是不要去想没发生的事情了,与其去想后果,还不如想想哪些错题还没看呢。我把考前的几天安排列了一个时间表,哪门课什么时候复习,复习哪些内容,越具体越好。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每一个完成的任务都是额外的收获啊。

很多人说,复习经验都是成功者事后总结的,所以跟着有经验的老师、优秀的同学一起复习,学习他们的方法,说不定就对路了!

上一篇:足球课第一期教学计划下一篇:《好记者讲好故事》家长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