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与食品安全

2024-06-16

抗生素与食品安全(精选8篇)

篇1:抗生素与食品安全

抗生素与安全用药

误区1:抗菌素=消炎药

抗菌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多数人误以为抗菌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菌纱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菌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菌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按菌素可预防感染

抗菌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菌素治疗有害无益。

抗菌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菌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菌素优于窄谱携菌集

抗菌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菌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菌素,如果明确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菌秦,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菌素比老的好,贵的抗菌素比便宜的好其实每种抗菌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

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菌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菌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菌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菌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菌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菌素。

误区5:使用抗菌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现在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割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菌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菌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菌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菌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同时加一点抗菌素来使用。实际上抗菌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菌素

抗菌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菌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菌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菌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菌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8:频繁更换抗菌素

抗菌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菌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菌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

前面我们知道,抗菌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同样地,一旦见效就停药,症状复发再资用药,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还有更多的人在感冒后,自行服用抗菌素,觉得抗菌素是万能的,甚至用抗菌素来预防疾病。当然,适得其反。尤其是担心在外就餐,饮食不干净而服用抗菌素的,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形象的说,这种人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培养“超级耐药菌”,等到真的生病,抗菌素已经不管用了,而且,等到医生发现病人自行滥用抗菌素的时候,往往已经无力回天了。现在的“超级细菌”就是人类滥用抗菌素的结果,过度使用抗菌素会导致细菌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抗生素耐药性这个影响人类健康的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的多重耐药细菌,也就是所谓的“超级细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细菌耐药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人类再次面临感染性疾病的威胁。

正确用药七注意 ·药物混用会降功效 ·酒精和药物混用会有害 ·取药时要牢记医嘱 ·注意药房是否看错处方 ·不要去多家药房买药 ·避免不按规定吃药 ·避免不按说明书服用 如何鉴别药品真假?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批准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变质的;被污染的;使用依照《药品管理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药论处;未标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超过有效期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

老年人需提防哪五类药

洋地黄类药物

由于老年人对此类药物排泄较慢,易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故应用此类药物时酌减用量,应为年轻人剂量的1/4。

利尿药

对老年人有多种潜在的不良影响,使用后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而这种严重的副作用可使老人更加衰弱,发生体位性头晕、低血压、意识模糊、暂时性轻度偏瘫、跌倒和惊阙等,易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而导致中风的危险性增加。还可发生低钾血症,一旦发生低血钾,轻则乏力、腹胀、心跳加速,重则发生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强效利尿剂,如利尿酸可引起尿潴留,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选用中效或弱效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安体舒通,并注意补钾。

镇静安眠药

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如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消除减慢,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受体处于高敏状态,因此,对此类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巴比妥类药物

对老年人特别敏感,容易产生毒性反应,表现为头晕头胀、步态不稳、说话迟钝,严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

泻药

老年人便秘长期靠泻药,如用酚酞、大黄等导泻,容易引起结肠痉挛,使排便更加困难。长期服用泻药还可造成体内钙和维生素的缺乏,故宜慎用,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或开塞露、直肠用润滑剂类药物。老年人便秘,宜调整膳食,加强适当的锻炼,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篇2:抗生素与食品安全

蜂蜜中农药与抗生素残留对人体的安全性评估研究

用农药或抗生素治疗蜜蜂疾病,不可避免会造成蜂蜜及其产品的残留问题,对人类健康构成危害.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农药与抗生素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作 者:何旭 田自珍 作者单位: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天水,741020刊 名:中国蜂业英文刊名:APICULTURE OF CHINA年,卷(期):60(5)分类号:关键词:

篇3:抗生素与食品安全

抗生素的使用

人类的使用

2006~2007年度卫生部对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在美、英等发达国家, 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有一项网络调查, 4152份有效样本来自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事各行各业的网民, 结果表明:有74%的调查者家中一直或曾经常备抗生素。据有关调查, 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为80%, 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畜禽业的使用

出于治疗、预防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的需要, 畜禽业养殖户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需求也非常巨大。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推算, 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21万吨, 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 占年总产量的46.1%。

抗生素使用及残留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抗生素使用相关法律法规

在2004年卫生部就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以下简称原则) , 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副作用以及使用适应症状、剂量均做了详细的规定。但这只是个指导原则, 不具备行政和法律的强制性, 2012年8月1日, 被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开始实施, 该文件以安全性、有效性、细菌耐药情况和价格因素4个方面为基本原则, 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管理。在国际上, 早在2006年1月, 欧盟就已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生长素、抗生素作为饲料生长添加剂。关于残留限量标准, 各国在药物品种设置上有差别。如抗生素类药物:欧盟51种, 美国34种, CAC15种, 中国37种, 如表1所示。

抗生素残留相关法规和标准

据农业部兽医局介绍, 我国制定了最高残留限量的兽药共96种, 禁用的化合物共67种, 我国现有技术基本能实现对这些化合物的准确检测。涉及兽药质量安全的标准有:《兽药国家标准和专业标准中部分品种的停药期规定》 (农业部278号公告) 、《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 (农业部193号公告) 、《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 (农业部176号公告) 等, 其中, 2002年农业部发布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规定, 10种类13种化合物禁用于水生动物, 孔雀石绿包含在内。

涉及兽药残留标准的有残留限量标准和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我国制定发布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 (农业部235号公告) , 制定发布了属于国家标准序列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145项, 其中水产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14项。印度也于2011年发布了最新的抗生素残留限量标准[F.No.2-15015/30/2010].

有些兽药在我国未规定限量而其他国家有规定,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产品在我国未批准使用。如欧盟对双氯青霉素、青霉素V钾、巴龙霉素、氟尼辛、托灭酸、美洛西康、巴喹普林, 美国对硫酸庆大霉素、潮霉素B、制菌霉素、卡巴氧及代谢物、烯丙孕素、吠喃哇酮、莱克多巴胺、竹桃霉素等均规定了限量, 而我国除硫酸庆大霉素外, 其它几种药物因未批准使用均没有规定限量。

一些药物在国外禁用, 在我国也未注册。如阿伏霉素, 欧盟、美国、日本在所有食品动物中禁用。我国兽药典中不含有阿伏霉素, 对其没有做出规定。还有一些药物国外禁用而我国规定限量, 如欧盟规定禁用的药物喹乙醇, 在我国可作为 (35公斤及以下) 猪生长促进剂使用, 并规定在猪肌肉中的最高残留限量为0.004毫克/千克, 肝中为0.05毫克/千克。

我国未禁止使用磺胺类药物, 但规定在所有食品动物所有组织中的残留限量低于0.1毫克/千克, 这项规定与欧盟和美国相同。美国禁用氟喹诺酮类 (沙星类) 物质, 我国与欧盟未禁用, 但规定了限量。日本禁用恶喹酸, 其他国家和组织没有规定, 我国对其在牛的肌肉、脂肪、肝脏、肾脏中的限量有规定。

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

抗生素种类繁多, 主要包含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酰胺醇类、四环素类、林可酰胺类、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多磷类抗生素等。对抗生素残留的检测需要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选用不同的检测手段和方法。目前对抗生素残留的检测主要分为三大块, 分别为:微生物检测、试剂盒检测和仪器检测。

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测是真正的快速检测方式, 通过细菌对于不同抗生素产生抑菌圈的大小和情况不同可以做出抗生素是否有超标的定性判断, 不需要特殊的仪器, 主要用到的是平皿和棉试子, 以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 因此常常被用于检验检疫的初级筛选。

试剂盒检测

试剂盒检测则是一种降低成本的筛选方式, 不需要用到大型的仪器, 其工作主要部分和重点之处是合成抗原, 筛选抗体的工作, 以此作为一种检测的手段, 与所要检测的药物进行特异性的结合, 但是只能作为一种筛选方法, 因为假阳性的现象比较突出。

仪器检测

仪器检测则是真正的定性定量的检测方式, 涉及的仪器主要有HPLC、GC、LC-MS/MS、GC-MS等等, 检测的原理主要是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选择不同种类的仪器, 经过适当的前处理之后, 获得比较干净的样品, 利用药物的结构特点或者质量的不同来选择其相应的检测器。

GC与GC/MS

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此法在大部分抗生素检测方面都有所应用, 在抗生素的检测中, 气质联用也经常用到。气相色谱, 气质联用具有高选择性、高效能、低检测限、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但是也有局限性, 气相色谱, 气质联用只能分析气态物质和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 对于沸点高、易分解、腐蚀性和反应性较强的物质, 以及分子量超过300的高分子物质分析则较为困难。

HPLC与LC-MS/MS

HPLC是国内药物残留检测应用最普遍、最有效的分析方法, 其特点是灵敏度高、检测限低、方法稳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始于1970年代, 它结合了液相色谱对复杂基体化合物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独特的选择性、灵敏度、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信息于一体, 正是由于LC-MS/MS所具备的一系列优点, 因此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 准确定性、定量测定复杂混合物的组分。

抗生素检测实验室推荐

实力可 (中国) 隶属于法国梅里埃集团, 是独立且知名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 目前在上海和北京共设有3家专业实验室, 公司通过了CNAS、CMA的认可。作为全球食品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提供检测、审核、咨询、研发和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 致力于为全球的食品企业提供实用且科学的解决方案。

实力可在微生物领域秉承着法国梅里埃集团的权威性, 专业性和一致性的服务, 同时在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重金属与微量元素, 化学污染物, 食品营养成分, 营养标签等食品化学领域具有专业可靠地检测服务。

篇4:抗生素与食品安全

关键词:抗生素 食品安全 科学 意见 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4-0050-03

1 调查范围及方法

1.1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方法主要采取不记名形式的问卷调查,不定期地到各市区、乡镇、农村等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随机发放问卷,同时在针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口头采访。

1.2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题型设计合理、逻辑性强,内容充实,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市民对抗生素存在的比例的了解、其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和危害、以及使用方法、民众对不同群体在抗生素使用中应该负有或尽到怎样的责任的看法等问题以及抗生素前景的看法。

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牛奶及其他食品材料中抗生素的使用及其作用的调查

抗生素被应用于奶牛的养殖中,不可避免地造成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残留。根据对多个大中城市近800份乳品样品质量进行检测调查,表明抗生素残留超标居不合格项目第一位。[1]

2.1.1 市民对我国50%的牛奶中存在抗生素现状的了解状况的调查

由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虽牛奶日益成为日常饮食的必需品,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关注,但有抗食品对于民众来说依旧还是相当陌生,普及工作还需落实。

2.1.2 市民对食品材料中抗生素了解情况的调查

由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市民对于食品材料中抗生素存在的情况了解比较全面,能够分辨得出抗生素存在较多的相关食品材料。

2.1.3 市民对抗生素类化学制剂的主要作用了解情况的调查

由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市民对抗生素类化学试剂并不陌生,对其作用也有较好的了解。

2.2 “有抗食品”对不同群体的危害调查

2.2.1 市民认为有抗食品造成危害最大一类群体的调查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人们对有抗食品造成危害最大的群体认识情况的形式并不严峻,但市民此判断是从一般的药物对人体的伤害层面考虑的,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有抗食品带来的危害。

2.2.2 市民对食入过多有抗食品对下一代产生影响的认识情况调查

由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兰溪市民对抗生素对下一代带来的影响有较好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饮食警示的作用。

2.2.3 市民对食用有抗食品对人体的主要危害的调查

由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要引起大众对有抗食品的充分重视,必须首先要对民众普及有抗食品所带来的“隐形炸弹”般的危害的知识。

2.3 市民对抗生素大量使用,导致“有抗食品”大量存在的原因的调查

由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各大因素都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从源头上解决,即从养殖户角度解决,将为接下来的所有部门减轻不少压力。当然,“禁奸止过,莫若重刑”,只有加强、加快与抗生素相关的法律修订及相关部门的监督,才能更好地维护食品安全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2.4 抗生素在食品中的正确使用及其前景

2.4.1 市民对抗生素在食品中正确的使用情况的调查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抗生素的正确使用知识,急需进行普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意识观念,改变抗生素滥用的现象。

2.4.2 兰溪市民对未来抗生素使用前景的展望的调查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关于“有抗食品”的未来整治,我们可以从从多方面着手,需要政府、商家 、消费者三方面共同努力来营造未来的“无抗食品”世界。

3 调查结论

(1)有关抗生素的知识并未在民众间普及。(2)民众对抗生素使用机理、使用方法及影响的认知还存在一定误区。(3)民众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养殖户以及相关法律应对抗生素乱用负主要责任。

4 思考与建议

根据上述对抗生素对食品安全卫生所产生的影响的调研结果的分析可知要并使得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1)用中草药试剂试替抗生素;(2)从源头解决,普及养殖户科学的抗生素知识和科学管理知识;(3)不仅需政府监管部门高效、创意监管并奖惩使用抗生素的养殖户,还需更全面、专一的法律支撑。

5 结语

作为一个文明大国,我们有理由相信,抗生素的存在只是中华民族前进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在政府监管部门、养殖户、消费者的齐心协力下,从“多抗”到“少抗”、“无抗”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梦想而已。中国梦,食品梦,从“少抗”、“无抗”做起,从你我做起!

参考文献

[1]冯建成,张容鹄.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现状及其检测方法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9):367~368.

[2]王占川,王晓鹏.《在养殖生产中科学使用抗生素》畜牧与饲料科学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2012,33(2):44-45.

[3]陈汉萍.《中草药在养猪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国畜禽种业,2012.10.

篇5:抗生素与食品安全

1.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食品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它与体内其它还原剂共同维持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电势和有关酶系统的活性。维生素C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合成,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则会出现坏血病,因而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水果和蔬菜是人体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不同栽培条件、不同成熟度和不同的加工贮藏方法,都可以影响水果、蔬菜的抗坏血酸含量。测定抗坏血酸含量是了解果蔬品质高低及其加工工艺成效的重要指标。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它可分为还原性和脱氢型。金属铜和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可以催化维生素C氧化为脱氢型。2,6-二氯酚靛酚(DCPIP)是一种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抗坏血酸具有强还原性,能使2,6-二氯酚靛酚还原褪色,其反应如图:

当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滴下的2,6-二氯酚靛酚被还原成无色;当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时,滴入的2,6-二氯酚靛酚立即使溶液呈现红色。因此用这种染料滴定抗坏血酸至溶液呈淡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染料消耗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含量。

3.仪器及材料

3.1仪器

容量瓶、锥形瓶、微量滴定管、洗耳球

3.2试剂

(1)1%草酸溶液: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

2%草酸溶液: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

(2)维生素C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20mg维生素C溶于1%草酸溶液中,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1%草酸溶液定容,混匀,冰箱中保存。

(3)维生素C标准使用液(0.02648mg/ml):吸取维生素C贮备液5ml,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50ml。

标定:准确吸取上述维生素C标准使用液25.0mL于50mL锥形瓶中,加入0.5mL 60g/L碘化钾溶液,3~5滴淀粉指示剂(10g/L),混匀后用0.0010mol/L标准碘酸钾溶液滴定至淡蓝色(极淡蓝色)为终点。重复操作三次,取平均值计算L-抗坏血酸的浓度。

CV10.088V2

式中:C—维生素C的浓度,mg/ mL;

V1—滴定时消耗1.67×10-4mol/L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吸取维生素C标准使用液的体积,mL;

0.088—1.00mL碘酸钾标准溶液(1.67×10-4mol/L)相当的维生素C的量,mg。(4)2,6-二氯酚靛酚液:称取2,6-二氯酚靛酚50mg,溶解并定容至250ml(棕色瓶),冷藏。

标定:吸取已知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使用溶液5.00mL于50mL锥形瓶中,加5mL10g/L草酸溶液,用2.6—二氯靛酚溶液滴定至呈粉红色,且15s不褪色即为终点。同时,另取 5mL10g/L草酸溶液做空白试验。重复操作三次,取平均值计算L-抗坏血酸的浓度。

TcVV1V2

式中: T —每mL 2,6—二氯靛酚溶液相当于维生素C的毫克数; C—维生素C标准使用液的浓度,mg/ mL;

V—标定时吸取维生素C标准使用液的体积,mL;

V1—滴定抗坏血酸溶液消耗2,6—二氯靛酚的溶液的体积,mL。

V2—滴定空白所用2,6-二氯靛酚溶液的体积, mL。

(5)碘酸钾溶液(0.000167mol/L):精确称取碘酸钾0.3567g,定容至100ml,吸取1ml,稀释至100ml。

(6)1%淀粉溶液(7)6%碘化钾溶液 3.3材料

橘子

4.实验过程

4.1实验步骤

(1)水洗干净整个新鲜水果,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每一样品称取2.00-5.00g,放入研钵中,加入2%草酸一起研磨成匀浆,提取液通过2层纱布过滤到100ml 容量瓶中,然后用2%HCl冲洗研钵及纱布3-4次,最后用1%草酸稀释定容至刻度线。

(2)如果提取液含有色素,则倒入锥形瓶内加入1匙活性碳,充分振荡5分钟,滤纸过滤,活性碳吸附生物样品中的色素,有利于终点的观察。

(3)取三角锥形瓶3个,各加脱色的提取液10或20ml,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直至出现微红色30秒不退色为终点。记录两次滴定的毫升数,取平均值。滴定必须迅速不要超过2分钟,因为在实验条件下,一些非Vc的还原物质其还原作用较迟缓,快速滴定可以避免或减少它们的影响。平行3次,空白3次。4.2注意事项

(1)样品中某些杂质也能还原2,6-二氯酚靛酚,但速率均较抗坏血酸慢,故终点以淡色存在30s为准。

(2)维生素C还可以用2%草酸溶液来提取,2%草酸和偏磷酸同样具有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功效。

(3)若样品中含有大量Fe2+,可以还原2,6-二氯酚靛酚,用草酸为提取液,则Fe2+

不会很快与染料起作用。

5.实验结果及分析

5.1数据记录表

滴定过程

实验组别 试样体积/ml

滴定起点/ml 滴定终点/ml 滴定体积/ml

2.30 4.12 1.82 10.00 样品 2 4.12 6.04 1.92 10.00 3 6.04 7.96 1,92 10.00 1 1.80 1.90 0.10 10.00 空白 2 1.90 2.00 0.10 10.00 3

2.00

2.15

0.15

10.00 实验样品总质量:4.6862g 5.2标定

(1)维生素C标准液浓度为0.02648mg/ml(2)2,6-二氯靛酚溶液标定:

吸取维生素C标准液5ml,消耗2,6-二氯靛酚溶液1.85ml。

5.3计算

维生素C的含量(mg/100g)按下式计算:

维生素C的含量(v1v2)*T*100m

式中 v1——样品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滴定体积,mL V2——空白用2,6-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滴定体积,mL T——1 mL 2,6-二氯酚靛酚相当于维生素C的含量,mg/mL m——测定时所取滤液中含有样品的用量,g 综上所述,将重复试验所得数据取平均值:

V1=(1.82+1.82+1.92)/3=1.85(ml)V2=(0.10+0.10+0.15)/3=0.12(ml)T=0.02648*5.00/1.85=0.07157mg/ml

m=4.6862*10/100=0.46862g 维生素C的含量(1.850.12)*0.07157*1000.4686226.42mg/100g

此实验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为26.42mg/100g。5.4误差分析

(1)色素:若提取液中色素很多时,滴定不易看出颜色变化,可用白陶土脱色,或加1mL氯仿,到达终点时,氯仿层呈现淡红色。

(2)Fe2+:Fe2+可还原二氯酚靛酚。对含有大量Fe2+的样品可用8%乙酸溶液代替草酸溶液提取,此时Fe2+不会很快与染料起作用。

(3)样品中可能有其它杂质还原二氯酚靛酚,但反应速度均较抗坏血酸慢,因而滴定开始时,染料要迅速加入,而后尽可能一点一点地加入,并要不断地摇动三角瓶直至呈粉红色,于15s内不消退为终点。

(4)若试样中含有Fe2+、Cu2+、Sn2+、亚硫酸盐等还原性杂质,会使结果偏高。可通过以下方法来校正:取10mL提取液两份,各加入10g/L硫酸铜溶液1mL,在110℃加热10min,冷却后用染料滴定。有铜存在时,抗坏血酸完全被破坏,从样品滴定值中扣除校正值,即得抗坏血酸含量。

6.讨论与心得

6.1思考题

6.1.1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的方法还有什么?

答:目前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报道较多,有关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如荧光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光度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对实际样品的测定均有满意的效果。

6.1.2样品采集后为什么用2%草酸浸泡研磨而非1%草酸?

答:用2%盐酸制备样品提取液,可有效地抑制抗坏血酸氧化酶,以免抗坏血酸为氧化型而无法滴定。如果样品中有较多亚铁离子(Fe2+)时,亦会使染料还原而影响测定,这时应改为8%乙酸制备样品提取液。6.2心得体会

这是第五次进行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课程。实验内容是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其中我主要学会了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量维生素C含量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了相关实验测定条件的选择,这在以后的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验中是很有用的。在实验过程中我组成员各有分工,尤其注意了精确滴定读数等一系列基本操作。实验全程我们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这门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的配套实验,这是提高我们实验技术,掌握基本的试验方法的基本。我们会更加认真完成课程。

同时感谢老师和助教的讲解,使得我对实验的各项要求目的都有明确的掌握。同时还要感谢同组组员的合作配合,使得我们在短时间内就按照要求完成了所有实验要求。我相信我们的配合会更加娴熟,相信实验课会越来越顺利。

由于水平有限,实验报告中定有纰漏错误之处,请老师不吝赐教!

【参考资料】

篇6: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研究

【摘要】目的 对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对抗生素的合理用药方法进行分析,以实现抗生素的规范用药。方法 对各类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根据实际不良反应对规范使用抗生素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总结得知,抗生素所致的不良反应大致可分为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特异性反应等几个方面,在使用的过程中需坚持规范用药与合理用药。结论 为尽可能降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抗生素用药时需严格对用药方法实施控制,以提高抗生素用药的总体价值。【关键词】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前言

抗生素是一种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药物,尤其在传染病扩散与细菌感染的防治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同时,抗生素也会对人体产生着引发不良反应等消极作用,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近年来因抗生素使用不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正逐渐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何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进行控制已经成为医学界一大难题之一。本文就当前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而谈,对合理应用抗生素的相关策略提出了几点意见。1.抗生素所致的相关不良反应 1.1过敏反应

作为抗生素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如没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通常情况下,一般的过敏反应可在停药之后自动消失,但是在过敏反应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休克现象,甚至危及到生命安全。临床上常见的过敏反应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皮肤红疹、全身瘙痒。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青霉素类抗生素所致,如注射用费用西林钠、青霉素钠等;②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关节疼痛、药热。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头孢素菌类抗生素所致,如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头孢唑林钠等,通常产生于用药阶段,待药物活性消失后,症状可逐渐自行减轻;③溶血性贫血。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是因头孢丙烯胶囊、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等头孢菌素类所致,患者出现溶血性贫血时可出现体内各种粒细胞数量急剧下降等相关症状;④过敏性休克。此类现象是临床上最严重的抗生素过敏反应,多是由于青霉素类抗生素所致,如注射用苄星青霉素等,除此之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是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一大因素,如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等

[3-4]

[2][1]

。1.2毒性反应

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抗生素的剂量及使用的间隔时间等因素如没有得到规范的控制,均有可能引发毒性反应的出现,毒性反应大致表现于神经、肾脏及肝脏等区域,可引起机体功能的改变,甚至形成造血功能障碍。临床上常见的毒性反应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损害肝脏健康。在使用四环素的过程中,可引发重症肝炎,在使用红霉素的过程中,可引发胆汁淤积性肝炎;②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在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中,氯霉素可对骨髓的造血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各类血细胞大幅度减少,其中粒细胞会首先出现减少,随后出现不可逆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临床上出现的几率虽不高,但一旦出现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危及;③损害肾脏功能。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可对肾脏形成一定的损害,致使患者出现血尿等症状,甚至可造成患者肾功能的衰退;④损害神经功能。此类现象的出现大多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如盐酸大观霉素等,或红霉素肠溶胶囊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不仅可引起患者眼部调节功能的下降,还可导致患者骨骼肌无力现象的出现,致使骨骼肌收缩障碍的出现;⑤免疫系统毒性。此类现象的出现多由四环素类抗生素所致,可导致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毒性反应,使人体对细菌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细菌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增加1.3特异性反应

作为相对较为特殊的一种抗生素不良反应,特异性反应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中发生率相对较低,其发生机制多与基因变异或生物遗传等因素相关,可表现为对某种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一旦出现特异性反应便极易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出现晕厥现象。此类现象的出现多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酶的缺乏所致,例如在使用磺胺类药物的过程中,如患者体内缺乏一定的还原性谷胱甘肽,发生溶血反应的几率变回大大增加,生命安全也将受到威胁。这也要求着患者在使用单一或多种类抗生素之前应对直系亲属中是否对该药物存在过敏现象进行确认。

2.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相关措施 2.1对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进行掌握

不同的抗生素之间作用和特点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抗生素药物的选择时,需确定其抗菌谱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符。如青霉素的抗菌谱中包含着革兰阳性杆菌与球菌等,链球菌作为临床上极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青霉素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因此在抗生素选择时应将青霉素作为首选,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通常较低,因此基本无实际应用效果。在不能使用青霉素的情况下,可采用红霉素进行治疗。头孢菌素属于一种广

[8]

[6-7]

[5]

。谱抗生素,在金黄色葡萄杆菌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效果较为明显,但在阴性杆菌中,第3代头孢菌素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第1代与第2代,因此在金黄色葡萄杆菌感染的情况下应选用头孢唑啉或头孢噻吩,而非第3代头孢菌素。2.2视病菌敏感度而定进行抗生素的选择

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可在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变化,如绿脓杆菌、肠杆菌、金黄色葡萄杆菌等较易产生耐药的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在近年来正呈逐渐增高的状态。对于抗耐药金黄色葡萄杆菌而言,红霉素仅能够作为备用药物而不能作为有效药应用。不同的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也有着不同的敏感性,相同的菌种之间,对同一种的抗生素的敏感性也可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细菌的耐药性也逐渐成上升趋势,因此在进行抗生素的选择时,应根据正确的药敏结果来进行选择应用,以实现临床感染治疗成功率的提高。

2.3根据实际感染规律及程度而定进行抗生素的选择

当患者出现重症深部感染时,应选用血与组织药物浓度较高、抗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例如头孢唑啉与头孢噻吩在早期金黄色葡萄杆菌败血症具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在感染较深或病程较长的情况下,头孢唑啉的应用价值便明显高于头孢噻吩。这是由于从血浓度与组织浓度的角度而谈,头孢唑啉均明显较高,且其具有着较长的半衰期,在深部感染时可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抗生素的选择时,实际感染的规律与程度可作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进行结合考量。

2.4根据药物的相关特点而定进行抗生素的选择 2.4.1吸收过程

不同抗拒药物之间的吸收程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各类药物吸收过程的差异,在进行轻度、中度感染的治疗时,对抗生素的选择可主要以易吸收、病原菌对其敏感的类型为主,而在进行重度感染的治疗时,则可采用静脉给药的形式进行治疗,尽量对肌内注射或口服时多种因素造成的影响起到避免的效果。2.4.2分布

对于进入血液循环的抗菌药物而言,如呈现游离状态,便可利用其分子较小的特性分布于各组织与体液当中,直至到达感染部位。如患者处于妊娠期,这时采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可导致胎儿的第八对颅神经受到损害,引发先天性耳聋;如采用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则会使胎儿的骨骼发育及乳齿受损。因此,当患者处于妊娠期时,在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时,应注意避免使用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抗菌药物,以保证患者与胎儿的健康与安全。2.4.3排泄

多数抗菌药物可通过肾脏进行排泄,且尿药浓度较高,可高达血浓度的数十倍左右。如利福平、头孢唑酮、林可霉素、头孢噻嗪等,通常经过肝胆系统向体外排出,故具有较高的胆汁浓度,但如多粘菌素、氯霉素等药物的胆汁浓度偏低,因此在胆系感染中不宜作为首选药物进行应用。2.4.4代谢

对于部分抗菌药物而言,代谢可在体内进行,例如,氯霉素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相互结合时,将会导致失去抗菌活性;头孢噻亏在体内进行代谢时,可生成去乙酰头孢噻肟,存在体内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但与原药相比较低。3.小结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中,需通过全面的合理用药措施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用药,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性及治疗的合理性。【参考文献】

篇7:抗生素与食品安全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暂无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1990/3/19 【实施日期】2017/6/23 【修订日期】2016/12/23 【中国标准分类号】X09 【国际标准分类号】暂无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GB/T 5009.82-2003,GB 5413.9-2010,GB/T 9695.26-2008,GB/T 9695.30-2008,NY/T 1598-2008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暂无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维生素A、维生素E和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

篇8:抗生素与食品安全

1 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概况

1.1 薄层色谱法鉴别[3]

样品按不同剂型所标示的规格取样 (片剂取1片、丸剂取口服剂量1/2、颗粒剂1袋, 研磨成粉末;胶囊剂、软胶囊剂取1粒内容物;凝胶取用量的1/2) , 加二氯甲烷-甲醇 (1∶1) 的混合溶液10m L, 振摇5min, 滤过, 续滤液为样品溶液。另分别取诺氟沙星对照品、氧氟沙星对照品、环丙沙星对照品、加替沙星对照品、洛美沙星对照品10mg, 同法制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 吸取对照品溶液及样品溶液各5µL, 分别点于同一用5%的磷酸二氢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 以二氯甲烷-甲醇-乙酸乙酯-氨水 (15∶10∶3∶3) 为展开剂, 展开, 取出, 晾干, 置紫外光灯 (365nm) 下检视。结果判断:样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为阳性样品, 反之即为阴性样品。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4]

样品按不同剂型所标示的规格取样 (片剂取1片、丸剂取口服剂量1/2、颗粒剂1袋, 研磨成粉末;胶囊剂、软胶囊剂取1粒内容物;凝胶取用量的1/2) 置50m L容量瓶, 加流动相适量, 超声15min使溶解, 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即得。另分别取诺氟沙星对照品、氧氟沙星对照品、环丙沙星对照品、加替沙星对照品、洛美沙星对照品各10mg, 同法制成对照品溶液。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25mol/L的磷酸溶液 (用三乙胺调节p H值至3.0) -乙腈 (83∶17) 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3nm;柱温:30℃;流速:0.8m L/min。理论板数以诺氟沙星峰计算应≥2000。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及样品溶液各10µ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即得。结果判断:样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峰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的色谱峰为阳性样品, 反之即为阴性样品。

本文建立了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是否非法添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检验分析, 一共完成了在市场上购买的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中成药及保健食品74个厂家84批样品的实验考察工作, 其中有片剂 (9) 、胶囊剂 (66) 、丸剂 (5) 、颗粒剂 (1) 、软胶囊剂 (2) 、凝胶剂 (1) 共6种剂型的样品。利用简单的薄层色谱法对84批样品进行筛查, 共筛查出8批阳性样品, 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初步确认, 再经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证实了8批阳性样品中非法添加了诺氟沙星, 其中有1批还添加了氧氟沙星。阳性样品绝大部分为食字号的所谓“食品”, 外观包装华丽多大包装或组合包装, 包装上功效、适应证齐全, 与药品无异, 价格不菲, 号称“速效、根治”, 标榜“新理论”, 常被冠以“最新科技成果”或“祖传秘方”, 以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近几年来, 有些不法分子利用患者对中成药、保健食品的信任, 为追求更大的利润和所谓的“速效”, 在不同类别的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了相应的化学成分, 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 给社会及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 不断找出隐藏在市场中的假药。

2 对策

“是药三分毒”, 任何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特别是化学药品, 它有着严格的适应证、用法和用量要求, 质量必须均一、稳定, 大多需要在临床执业医师或执业药师指导下使用, 才能合理用药, 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而在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 很难保证其均匀性, 就无法保证服用剂量的准确与使用的安全, 且其处方或说明书没有标明化学药物的成分, 导致患者重复用药, 也必将大大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其危害不言而喻, 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于这种以“药品”冒充“非药品”, 必须大力打击, 彻底杜绝, 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为此, 笔者提出以下对策[5,6]。

2.1 加强对中成药及保健食品生厂企业和市场的监管, 加大对非法添加行为的执法惩治力度;

鼓励生产经营者加强法律学习, 增强自律;加强对药品广告的审批监督, 密切关注“特效药”、“祖传秘方药”的宣传, 不断完善保健食品监管法律体系。

2.2 不断提高中成药特别是保健食品的质量标准体系, 加快对中成药

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这一类非标准检验方法的研究与制定, 特别是快速筛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2.3 医务工作者加大全社会安全用药的宣教力度, 将上市药物的再评价与不良反应监测作为临床药学重要工作;

教育引导社会公众相信科学, 不要迷信游医, 不要轻信虚假广告, 患病应该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 在执业医师或者执业药师的指导下正确地使用药品及保健品;及时通报药品违法信息, 提高防范意识。

总之, 只要政府部门加强监管, 快速检验, 加大处罚;生产经营者加强法律学习, 增强自律;医务工作者加大安全用药宣教力度;社会公众提高防范意识, 理性消费, 就能使造假者无处可逃, 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用药环境, 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建立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探索杜绝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行为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 (T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等检测方法进行快速鉴别、分析研究, 并从行政、技术监督、安全用药宣教等方面提出对策。结果 准确筛查出8个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成分, 并提出3个对策。结论 建立的检测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能筛查出更多隐藏于市场的假劣药品, 加强对假劣中成药及保健食品的监管, 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非法添加,氟喹诺酮类,研究概况,对策

参考文献

[1]李锐.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检测[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7, 16 (18) :10-11.

[2]郑虎.药物化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79-287.

[3]钱丽华, 吴越, 栾洁.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快速薄层色谱鉴别[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6, 23 (5) :401-402.

[4]中国药典[S].2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641.

[5]董永成, 杜士明, 陈永顺等.中成药及保健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类型、危害及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6 (8) :175-176.

上一篇:营销综合知识1000题(判断题)下一篇:二年级数学教案青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