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2012-2013学年度

2024-06-17

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2012-2013学年度(共4篇)

篇1: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2012-2013学年度

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2012-2013学

第一学期课程安排

六年级

徐春梅

六(1)班主任

共10节

黄凤仪

张建新

彭桂林

叶少英

杜细萍

李学春

丘锦媚 莫广雅 钟鹤海 吴志宁 史忠艳 萧俏逢 黄用能 语文6节

班队/心理健康 1节品德与社会3节

六(2)班主任 共10节

语文6节

班队/心理健康 1节

品德与社会3节六(3)班主任 共10节

语文6节

班队/心理健康1节

环境教育/活动 1节 六(4)班主任 共10节

语文6节

班队/心理健康1节

品德与社会3节 六(5)班主任 共10节

语文6节

班队/心理健康1节

品德与社会3节 六(6)班主任 共10节

语文6节

班队/心理健康1节

品德与社会3节 六(7)班主任 共10节

语文6节

班队/心理健康1节

品德与社会3节 六(1)班

8节

数学5节

环境教育/活动 1节

科学2节

六(2)班

8节

数学5节

环境教育/活动 1节

科学2节

六(3)班

5节

数学5节

六(4)班

8节

数学5节

环境教育/活动 1节

科学2节

六(5)班

8节

数学5节

环境教育/活动 1节

科学2节

六(6)班

8节

数学5节

环境教育/活动 1节

科学2节

六(7)班

8节

数学5节

环境教育/活动 1节

科学2节

科学2节

王淑敏

共10节

六(1)六(2)班英语6节

综合实践4节

张兰芳

共10节

六(3)(4)班英语6节

综合实践4节 章希凡

共12节

六(5)(7)班英语6节

六(5)(6)(7)综合实践6节

冯冬燕

共12节

六(6)二(4)(5)(6)班英语9节

六(3)班品德与社会3节

王李苏

共18节

六(1)(2)(3)(4)(5)(6)班体育18节 黄旭涛

共18节

五(1)(2)(3)(4)(5)六(7)班体育18节

欧艳霞

共16节/8节

六年级音乐14节/7节

四(6)班音乐2/1节

任建飞

共15/18节

六(1)(2)(3)班美术3/6节;二年级美术12节

张惠琪

共10节/20节

六(4)(5)(6)(7)班美术4/8节

四年级美术6节/12节

罗振龙

共13节

六年级信息7节

四(1)—(6)信息6节

五年级

宋玉香

五(1)班 共6节

语文6节

胡成珊

五(2)班主任 共10节

语文6节

班队/书法 1节

品德与社会3节 陈瑞茹

五(3)班主任 共10节

语文6节

班队/书法 1节

品德与社会3节 李戌童

五(4)班

共9节

语文6节

品德与社会3节 邱福娣

五(5)班主任 共10节

语文6节

班队/书法 1节

品德与社会3节 谭

共14节

五(1)班数学5节

环境教育/活动 2节

五(1)--(5)信息5节

孔应来

共12节

五(2)(3)班数学10节

环境教育/活动 2节

翟盈盈

五(4)班主任共13节

五(4)(5)班数学10节

环境教育/活动 2节

班队/书法 1节

卢佩玉

共10节

五(1)班主任

五(1)(2)班英语6节

班队/书法 1节

品德与社会3节

张小萍

共14节

五(3)(5)班英语6节

五(1)(2)(3)(5)综合实践8节

张焕章

共11节

五(4)班英语3节

综合实践2节

二(1)(2)(3)班英语6节 张换佳

五年级科学共14节 孟新宪

共16/8节

五年级音乐10节/15节 四(1)(2)(3)班音乐6节/3节

余颂青

共13节/18节

四年级 邹璧蔓

陈德桂

王玉红

黄淑贞

廖映兰

戴群辉 钱旭轩 曾谷清 卢钻艮 五年级美术5节/10节

一(1)(2)(3)(4)美术8节

四(1)班主任

共 13节

语文7节

班队/环境教育/民族 1节

综合实践2节

廉洁与修身/知识产权 1节

品德与社会 2节

四(2)班主任

共 13节

语文7节

班队/环境教育/民族 1节

综合实践2节

廉洁与修身/知识产权 1节

品德与社会 2节

四(3)班主任

共 13节

语文7节

班队/环境教育/民族 1节

综合实践2节

廉洁与修身/知识产权 1节

品德与社会 2节

四(4)班主任

共 13节

语文7节

班队/环境教育/民族 1节

综合实践2节

廉洁与修身/知识产权 1节

品德与社会 2节

四(5)班主任

共 13节

语文7节

班队/环境教育/民族 1节

综合实践2节

廉洁与修身/知识产权 1节

品德与社会 2节

四(6)班主任

共 13节

语文7节

班队/环境教育/民族 1节

综合实践2节

廉洁与修身/知识产权 1节

品德与社会 2节

共14节

四(1)(2)班数学10节

科学4节 共14节

四(3)(4)班数学10节

科学4节 共14节

四(5)(6)班数学10节

科学4节 共9节

四(1)(2)(3)班英语9节

曹淑兰

共9节

四(4)(5)(6)班英语9节 罗

共17节

四(1)(2)(3)班体育9节

一(4)(5)体育8节

黄景务

共17节

四(4)(5)(6)班体育9节

一(6)(7)体育8节

谭少梅

共16节/8节

四(5)(6)班音乐4节/2节

三年级音乐12节/6节

三年级

三(1)班主任

共12节

吴丽君

蓝笑媚

张笑华

江月源

陈惠卿

容惠勤 付延玲 黄旗锋 张丽芬 林国伟 王

雪 苏重庆 语文7节

班队1节

综合实践2节

品德与社会2节 三(2)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7节

班队1节

综合实践2节

品德与社会2节 三(3)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7节

班队1节

综合实践2节

品德与社会2节 三(4)班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7节

班队1节

综合实践2节

品德与社会2节 三(5)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7节

班队1节

综合实践2节

品德与社会2节 三(6)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7节

班队1节

综合实践2节

品德与社会2节 共13节 三(1)(2)班数学8节

三(1)(2)(6)班书法3节

三(1)(2)环境教育/活动2节

共13节 三(3)(4)班数学8节

三(3)(4)(5)班书法3节

三(3)(4)环境教育/活动2节

共4节

三(5)班数学4节 共4节

三(6)班数学4节

共10节

三(1)(2)(3)班英语9节

三(5)环境教育/活动1节

共10节

三(4)(5)(6)班英语9节

三(5)环境教育/活动1节

共18节

三(1)(2)体育6节

二(4)(5)(6)体育12节

共18节

三(3)(4)体育6节

一(1)(2)(3)体育12节

共18节

三(5)(6)体育6节

二(1)(2)(3)体育12节

卢树芬

三(1)(2)(3)班科学共6节 张锦棠

三(4)(5)(6)班科学共6节 冯健兴三年级、二年级信息技术共12节

二年级

谢妙玲

二(1)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8节

班队/卫生与健康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环境教育/活动1节

罗瑞媚 唐

砺 廖

琼 刘芳玲 张丽芳 林爱芬

孔敏坚

林爱弟

张妙娟 张

一年级

二(2)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8节

班队/卫生与健康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环境教育/活动1节

二(3)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8节

班队/卫生与健康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环境教育/活动1节

二(4)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8节

班队/卫生与健康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环境教育/活动1节

二(5)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8节

班队/卫生与健康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环境教育/活动1节

二(6)班主任

共12节

语文8节

班队/卫生与健康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环境教育/活动1节

共7节

二(1)班数学4节

文体1节

辅导2节 共14节 二(2)(6)班数学8节

文体2节 辅导4节 共14节 二(3)(4)班数学8节

文体2节 辅导4节 共13节

二(5)班数学4节

一(7)班数学3节

文体2节 辅导4节共14节/13节

二(1)(2)(3)班音乐 6节

一(1)--(4)班音乐8节

杨露蓉

一(1)班主任

共13节

语文9节

班队/环境教育 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莫燕群

一(2)班主任

共13节

语文9节

班队/环境教育 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黎清倩

一(3)班主任

共13节

语文9节

班队/环境教育 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左

一(4)班主任

共13节

语文9节

班队/环境教育 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张美女

周锦仪

张丽云

钟瑞璋

谭梅芳 梁玉茹 谭小燕 莫业明

一(5)班主任

共13节

语文9节

班队/环境教育 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一(6)班主任

共13节

语文9节

班队/环境教育 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一(7)班主任

共13节

语文9节

班队/环境教育 1节

品德与生活2节

书法1节 共14节 一(1)(2)班数学6节

文体2节 兴趣2节 辅导4节 共14节

一(3)(4)班数学6节

文体2节 兴趣2节

辅导4节

共14节

一(5)(6)班数学6节

文体2节 兴趣2节

辅导4节

一年级英语 14节 共12节

一(5)(6)(7)班音乐6节 二(4)(5)(6)班音乐6节

篇2: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2012-2013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创建富有教育内涵的人文环境,体现老校的特色,建设一所具有园林风格和环境教育氛围的现代化校园,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新世纪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学校全员育人的作用,开阔学生视野,从小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认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开展环保绿色教育,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在争取取得省绿色学校称号的基础上,向创建国家绿色学校目标迈进。

二、创建省绿色学校实施步骤:

(一)成立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活动的领导和管理。

组 长:刘利玲校长 副组长:张锦棠校长

组 员:学校中层干部、学校教师。

(二)确定创建省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遵照《东莞市绿色学校评估标准》,总结已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找差距,以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目标和要求:

(1)、“绿色学校”强调将环境意识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和建设的整体性活动中,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和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精神。

(2)、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理念。

(3)、学会如何从自己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在头脑中孕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芽。

(4)、全校师生人人从关心学校环境到关心周围,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并在教育和学习中学会创新和积极实践。

(5)、以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载体,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懂环保、爱环境,塑良好形象的养成教育,让绿色的“种子”在更多的孩子们心理扎根发芽、茁壮成长。

(6)、综合以上各项目标要求,真正把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辅导、后勤等各方面的工作之中,使之形成全方位的一体化工程,最终实现“绿色管理”、“绿色教学”、“绿色环境”、“绿化育人”、“绿色活动”的学校特色。

2、具体工作内容、要求:

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环保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渗透学科教育。具体工作如下:

(1)、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组织有关教师参加区、市一级环境教育培训,校内也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学习、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更新观念,完善知识结构,以实施正确、高效的环境教育。

(2)、教导处在评价教师教案的过程中,各学科的教案要体现环境教育的内容。

(3)、教导处要组织相关科组研究环境与“研究性学习”如何有机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的课题研究,发动学生积极参与。

(4)、开发校本课程,定期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观看环保专题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有关环保基础知识,自身与环保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达到亲和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生灵的目的。指导学生参加环保征文、演讲、调查等活动。

德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具体工作如下:

(1)、每学期各班要召开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利用班队会、旗下讲话、广播等,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信息。通过收集、自编、创编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受到教育和陶冶,发挥自身的能量为环保尽责出力。并设立以环保为话题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理,提高环保道德,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2)、营造环境教育氛围。各班的黑板报要有环保的相关内容,校内设置有永久性环保宣传栏和宣传标语。

(3)、教导处检查各班的环境卫生状况,并及时反馈,把这项工作作为“文明班级”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

(4)、组织学生开展环保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征文、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并把环境教育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面积社会的环境监督活动。结合有关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如植树节、爱鸟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环保意识,主动为环保做贡献。

(5)、发挥德育横向网络功能,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利用 “致家长一封信”的教育阵地,定期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共同开展家庭绿色行动。

(6)、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办环保小报”、设“环保之声”广播栏目,写“环保征文、儿歌”、“自创环保标语”、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清除白色垃圾”、“回收废物”、“变废为宝”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活动中成长,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7)、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切入点,抓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开展“一月一个好习惯”的活动,建立“我们承诺好习惯”评比机制,评比板,对每个学生的行为习惯做到有考核、有评比,采取自评、班评的办法,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班级采用“星级班”制,激励各班向“绿色班”迈进。

(8)、设立“环保监督员”、“环保检查组”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做到日检查、周小结评比、期末总结表彰,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我为环保做贡献”的好公民意识。

(9)、开辟环境教育阵地,创建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和具有人文性的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环境设施的特点。创造高品位、充满寓意的校园文化,让墙壁活起来,让它成为一个无声的老师、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0)、搞好校园的美化绿化,让学校绿起来,起到环境陶冶人的作用,让校园靓起来,为学生创造雅洁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幸福健康的成长、长大。

3、具体工作安排

日 期 内 容 2004年9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明确分月 工与目标。制定创建实施方案

2004年9教导处“组织教师制定有环月 境教育内容的教学计划”

学习“创建2004年10月 绿色学校评估标准”

形 式 地 点 中层干部

会 会议室 教导工作 各科组活

任会议

动地点

师学习、对照、自评

会议室

师负责人

刘利玲

教导主

各科教全体教

2004年11月 布置秋游活

绿色世界合 动中怎么进行

等 “环境保护”的教育 发出倡议

少先队联

大队部

2004年组织学习11月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5年1研讨:在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月 中怎样寻找差距,自我完善

评选教师、2005年2学生所撰写的环月 保论文,布置“美我校园,美我家园”环境设计比

2005年3以“环保教育为 中心”组织课 月

各科公开课

宣讲文件 各科组活

讨论

动地点

师研讨会 会议室 教师评定

各科组活

动地点

听课、说

各课室

长评课

全体教

张锦棠

刘利玲

教研组

2005年3组织师生参月 加“3.12”环保实践活动

2005年3少先队大队月 开展“我是环保的小天使”活动

2005年4春游中的环月 保教育

2005年5组织环保征月 文、电脑制作

2005年5红领巾做环月 保小卫士

2005年6师生参加“争当环保小先月 锋环保方案征集活动。

社会实践

校园、社

演讲会 操场 参观、调东莞绿色查

世界、虎英公园

写作文、电脑

课室 清扫劳动 校园 电脑制作 电脑室 苏重庆

欧燕霞

苏重庆

师生

卢树芬

钟鹤海

2005年6月

自评、班评选创建绿色学校积极分子 级评

会议室 各级组

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 2004年9月

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创建省绿色学校工作总结

2004-2005学年

“绿色学校”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争创特色”为目标,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学校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一贯注重环境教育和环境建设,力争创建省绿色学校。在办学的实践中,我们强化环境教育,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倡导环境教育,多渠道挖掘教育资源,始终把环境建设、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纳入同步发展的轨道。

一、形成绿色环保教育体系。

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管理体系。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环境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制定学校环保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组织指导师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在师生群体中树立起“人人爱

绿,人人护绿”意识,做到“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环境”。全校班班有责任区域。建立环境监督岗,由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带队,不定期对全校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对问题及时记录并反映在校园进行评比的大黑板上,使有问题的班级及时采取改善措施。环境教育还渗透进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评比,纳入学科教学计划中,定有《环境教育学科渗透教育计划表》如语文课程,在开学初就要求每位教师针对本册教材中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内容进行整体的规划,有目的、系统地进行实施。

二、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学校强调教授基础型课程的教师在各学科中均应注意渗透环境教育、有渗透环境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的资料积累;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各类课程的教师定期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自觉地将环保教育植根于课堂教学中,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了解人类及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新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价值观,初步懂得协调人类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做到珍惜爱护每一滴水、每一片绿叶、每一寸土地。例:科学老师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从植物到动物、从水质到空气污染、从日月星辰到气候变化、从节水节电到资源分布……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来体验环保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将有关教学内容与环保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在教学《可爱的草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类课文时,有意识地渗透环保思想,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离不开同学们对绿色的呵护。

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有关环保方面的资料;与学生一道制作以环保为主题的电脑小报,充分发挥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学科特色。同时还开展“保护运河”的调查研究活动。

学校努力建立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环境教学过程,使学习建立在自主和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环境教学体系。

三、寓“绿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环保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气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创建绿色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突出视听功能,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如在校园内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环保宣传标语(牌),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我们力求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走道、每一个楼梯口都会说话,都有温馨提示,都有教育意义。

学校利用闭路电视系统,有线广播,通过感染力较强的直观的视觉、听觉效果,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共鸣。学生经常观看环境教育录像片、录像资料。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办了《我是环保小天使》固

定栏目,及时反馈学校中存在的不环保、不文明现象,使之成为学校环境宣传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保知识教育。

学校把环境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水资源”,“爱我蓝天、还我清水”,“让校园充满绿”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提高了师生的环境意识。校领导在升旗仪式上发表国旗下讲话,发出创建“绿色校园”的倡议,全校师生积极响应,每个学生都写出一份“争当环保小卫士”决心书,用实际行动美化环境,净化心灵,3、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四.二二”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地球日我们开展“绿色辩论”、“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植树节发动学生为班级献花,教室里、教师办公室都摆上了几盆绿色盆景,令人神清气爽。并经常性地开展节约用水、用电、防治传染病等有关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结合活动的开展,各班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班级图书角的有关环保图书等大力宣传,从而增强了全体师生的环境意识,督促每个人做好卫生清洁和保洁工作。教育过程中,注重把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学生们不仅应用了所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关注自然,树立了科学思想,提高了素质,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

4、走出校园,实施社区教育,扩大环境教育的成果。

学校利用暑假时间,号召全体学生开展“绿色家庭”的评比工作,评比的要求是:以家庭为单位做到五个“一”:设计一句环保标语,创作一个环保小故事,做一件环保的好事,制作一份环保的小报,进行一次环保小调查。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增强社会的共同责任感,我们把环保教育工作延伸到家长学校中,在家长学校工作会议上,我们有计划地就如何提高家长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做了专题讲座,如自觉使用环保产品,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快餐盒,使

用无磷洗衣粉,不乱丢废旧电池等,使家长成为学生的榜样,促进环保活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

“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校园更绿、更美了。学生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学校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牌匾设计新颖内容生动、醒目;草地、花圃有维护栏、花草树木有知识简介牌;公共场所摆放鲜花;学生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做到了“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室内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的要求。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使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培养其纯洁的爱心。

篇3: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2012-2013学年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大连市10个区市县11所小学为监测点校, 开展信息收集及数据网络直报工作, 监测对象为11所小学的全体在校学生, 共11 995名, 其中, 男生6 330名, 女生5 665名。

1.2 方法

每天上午班主任或者班级考勤负责人记录当天学生因病缺课的相应情况, 上报校医, 校医汇总当天该校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于当日10:00前将数据通过FTP服务器上传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 统计分析

应用Excel 2003建立因病缺课系统数据库, 通过描述性研究对症状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因病缺课率=某时期因病缺课总人天数/同时期总授课人天数×100%;人均缺课天数=缺课总人天数/同期监测总人数。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学年共收集监测数据1 605条。监测时间为2012年9-12月及2013年3-6月, 共监测165天, 因疾病缺课共计2 922人天, 缺课率为0.148%, 人均缺课天数为0.244天。

2.2 因病缺课病因构成

导致学生缺课的疾病, 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感冒” (48.63%) 、“意外伤害” (9.86%) 、“水痘” (5.99%) 和“胃肠道疾病” (5.27%) , 合计占69.75%。见表1。

注:“其他”包括泌尿系疾病、猩红热、牙病、耳鼻喉疾病、风疹、结核、麻疹、神经衰弱、肝炎。a表示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性别分布

男生学年总因病缺课率为0.143%, 女生为0.153%, 女生高于男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64, P<0.05) 。因病缺课前5位病因中, “意外伤害”女生高于男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15, P<0.01) ;“肺炎”男生高于女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587, P<0.01) , 其余3个 (感冒 (χ2=0.012, P>0.05) 、水痘 (χ2=3.556, P>0.05) 及胃肠道疾病 (χ2=3.042, P>0.05) ) 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 因病缺课时间分布

28株菌种中, 23株嗜肺军团菌显紫色, 为阳性。有监测数据。其余八个月中以4月份因病缺课人天数最多, 为507人天, 占学年总缺课人天数的17.35%, 其次为3月和12月, 分别为474人天、456人天, 分别占学年总缺课人天数的16.22%和15.61%。可见, 小学生因病缺课高峰期在冬春季节。

3 讨论

大连市小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结果显示, 因病缺课率为0.148%, 人均缺课天数为0.244天, 低于国内有关报道:北京市西城区 (2005-2006学年) 为1.12%和2.13天[3];洛阳市 (1995-2004年) 为0.293%和0.55天[4];镇江市京口区 (2006-2007学年) 为0.185%和0.35天[5];青岛市 (2011年) 为0.21%和0.31天[6], 这可能是本系统只统计初次缺课学生所致。

监测结果表明, 感冒、意外伤害、水痘和胃肠道疾病是造成学生缺课的主要病因, 是今后预防控制的重点。这与江苏省 (2007-2008学年) [7]、青岛市 (2011年) [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呼吸道和消化道急性传染病患病率较高, 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 机体抵抗力较差, 卫生习惯不良, 卫生保健知识缺乏,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8]。儿童少年是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 意外伤害也已成为中国0~14岁儿童死亡的首因[9]。本次监测, “意外伤害”占缺课总数的9.86%, 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意外伤害一旦发生, 病假较长, 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 在学生中开展预防意外伤害的宣传教育, 提高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 对减少因病缺课率有重要意义。

水痘的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 高峰在3-5月。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易感人群中水痘发病的最有效办法[10]。但是近年来, 随着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等常见的疫苗相关传染病疫苗被纳入, 从而使上述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而未被纳入免疫规划的水痘疫苗无法在适龄儿童范围内普及, 使其逐渐成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11]。因此, 应制订相应的免疫程序和实施方案, 重点针对儿童和青少年人群开展水痘疫苗普种[10]。女生因病缺课发生比例高于男生, 因病缺课率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能与小学女生身体弱有关。意外伤害女生高于男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与国内其他报道不一致[7,12], 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冬季温度低, 气候干燥, 有利于病毒存活。同时学生户外活动少, 长时间集中在教室内, 因寒冷门窗关闭, 导致空气流通不畅, 利于病毒的传播[13]。小学生普遍抵抗力差, 空气十分干燥, 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 很容易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所以, 冬春季节为小学生疾病的高发期。针对这一特点, 学校要及时进行季节性、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发病[3]。

摘要:目的 分析大连市小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为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1所小学为因病缺课监测点, 开展信息收集及数据网络直报工作, 监测对象为全体在校学生, 共11 995名。结果 2012-2013学年的因病缺课率为0.148%, 人均缺课天数为0.244天。缺课原因主要是感冒、意外伤害、水痘和胃肠道疾病, 构成比分别占48.63%、9.86%、5.99%和5.27%。女生因病缺课率高于男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64, P<0.05) 。意外伤害, 女生高于男生 (χ2=8.215, P<0.01) ;肺炎, 男生高于女生 (χ2=8.587, P<0.01) ;感冒、水痘及胃肠道疾病, 没有性别差异。缺课高峰在冬春季节。结论 感冒和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意外伤害以及胃肠道疾病是重点病种;冬春季是防控学生生病的重点时期。

篇4: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2012-2013学年度

12.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

拿破仑表示感谢,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反映出

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在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的一面

③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觉醒 ④拿破仑战争防止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3.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

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14.“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知识锁链。他们获得的将

是整个世界。”这段材料出自哪部文件

A.《共产党宣言》B.《独立宣言》C.《人民宪章》D.《法典》

15.周总理跟李德伦谈话时曾经说:“贝多芬交响曲是好的嘛。拿破仑怎么了?拿破仑并不是那么坏

嘛,他是革命的嘛。拿破仑当皇帝,不是封建皇帝,是反封建的嘛。”这里他们谈论的音乐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B.《命运交响曲》C.《悲怆奏鸣曲》D.《月光奏鸣曲》

16.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对华盛顿、拿破仑两人的正确认识是

A.都曾建立军事独裁政权B.都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C.都竭力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D.都领导人民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17.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

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史实表现分别是

A.开辟新航路,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成为最大的奴隶贸易国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8.在某一科学家的讣告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发明:“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

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B.爱迪生C.爱因斯坦D.瓦特

19.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

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

材料三: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奴隶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林肯政府宣称“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状态”;林肯政府在战争初期……提出维护宪法和联邦统一的口号。

(3)根据材料三,美国最终通过什么事件结束了“半奴隶半自由状态”?(1分)该事件具有什么性质?(1分)林肯对美国发展所做的最大贡献是什么?(1分)

(4)根据上述材料,从全球角度来看,你认为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统治呈现什么趋势?(1分)

(5)结合上述材料,从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你能从后来俄国、日本和美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得出什么认识?(1分)(写出一点即可)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促使苏维埃政权采用新的方式来发展经济。……为此,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材料二:(经济大危机下)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牲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

——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他(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从此,“新政”就成为罗斯福施政纲领的标志。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材料一中列宁“根据实验做出判断”,而后在1921年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2)材料二所描述的经济大危机首先爆发于哪一个国家?(1分)经济大危机有什么特点?(3分)

(3)根据材料三,罗斯福提及的“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1分)“新政”的特点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列宁和罗斯福所实行的政策,从结果上看有何相同之处?(1分)(写出一点即可)

(5)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三所反映的事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1分)

33.观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0分)

历史试题

图一: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图二:华盛顿会议图三:慕尼黑会议上的四国首脑

请回答:

(1)巴黎和会上的“三巨头”是哪三个国家?(3分)被三巨头操纵的巴黎和会,最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

(2)图二的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签订了哪一重要文件?(1分)图

一、图二两个大会共同构筑了什么体系?(1分)你如何评价这一体系?(1分)

(3)在慕尼黑会议上四国首脑决定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什么地方割给德国?(1分)通过这一事件可以看出英法等国当时实行怎样的政策?(1分)

(4)请你写出对这三次会议的认识。(1分)

历史试题

上一篇:校园爆笑短信下一篇:高情商的5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