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2024-06-18

工商局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工商局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为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形成人人注重健康、人人追求健康的浓厚氛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健康××、幸福人民”健康促进行动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我市工商系统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市和人民群众幸福家园为统领,牢固

树立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紧紧围绕全民健康主题,全面履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紧贴群众需求,创建健康环境,提高健康水平,真正让全市人民身心受益,实现人人健康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健康××、幸福人民”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四位副局长为副组长,消保科、经检科、市场合同科、注册科、法制科、办公室、私个协、消费者协会、经检大队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指挥调度全局工作开展。办公室设在消保科。各分局成立相应组织,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目标,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方法步骤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____ 年_—_ 月):全面启动。各分局要制订切合实际的《“健康××、幸福人民”行动方案》,制订具体实施细则,全面启动“健康××、幸福人民”行动。

第二阶段(____ 年_ 月-____ 年__ 月):组织实施。____ 年_ 月底前,通过有效监管、总结经验,把行动引向深入。

第三阶段(____ 年_ 月-__月):深化成果。巩固和深化行动成果,组织各分局交流做法,推广先进监管模式,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此项工作持续性向深层次迈进,使健康知识全面普及,全市食品质量显著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四、监管重点

按照市政府“健康××、幸福人民”健康促进行动任务分工,我局主要监管大型商场、超市及临街门店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把好食品质量关。

五、工作方法

_、监管目标、监管责任落实到人

各单位对监管对象进行登记造册,掌握底数和经营状况,并按照网格监管区域划分,落实到片,责任到人。

_、重点经营户的健康培训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编写培训教材,每季举办一次经营业主及从业人员健康教育及食品安全培训班,受教育率力求达到___%。通过培训教育,循序渐进地帮助经营者通晓健康知识,熟知安全常识,树立健康理念,培养健康行为,共同创建全民健康环境。二是监督、协助管理对象落实政府健康教育目标要求。督促经营者制定本企业健康教育系列制度、工作职责,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自觉搞好内部员工的健康教育工作,使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坚持长久,形成风气。同时,各单位要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回访检查,奖优罚劣。三是做好食品经营户照前提示工作,先提示后颁照。通过业前教育,提示经营者遵守各项自律制度,提高依法经营的自觉性,搞好源头治理,保障食品安全。_月份以后,照前提示率、培训率必须达到___%。

_、加大食品质量监测力度

一是作为重要的监管手段,市局将进一步加大食品检测工作力度,将___号令规定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作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同时,充分发挥检测室作用,利用快速检测设备,对流通领域重要食品进行检测、快速检测,拓展检测领域,加大检测频率。二是市局制定检测计划,各单位每季制定并上报快检计划。市局每季组织抽检不少于__批次,各分局实施快速检测不少于__批次。三是对抽检、快检不合格的食品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对经营者一律从严查办。

_、以取缔无照经营为突破口,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各单位要继续加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力度,切实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同时,以群众日常生活必需食品和季节性、节日性食品为重点,集中开展执法检查,加强食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确保消费饮食安全。

_、完善经营者自律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按照既要确保可追溯,又要方便易行,能坚持经常,确有实效的原则,扩大自律制度的覆盖范围。

一是监督食品批发商、加工户、代理商等严格使用、逐项如实填写《销货凭证》。__年年底,《销货凭证》使用率达到__%。

二是力争今年_月底,实现所有食品经营主体和经营场所全部建立并执行索证索票、进(销)货台帐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的目标,全部建立食品经营户档案。

三是落实食品信息公示栏制度。今年_月底,食品经营户信息公示栏安装使用率达到__%。

篇2:工商局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学生健康促进行动”,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坚决执行潍坊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健康促进行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为目标,以开展各种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努力提高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艺术工作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促进发展的环境,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实施原则

1、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因此,要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卫生与健康、艺术的教育。

2、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实施的对象是中小学生,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成长需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提高教育实效。

3、学生健康教育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因此要广泛宣传,学校、家庭、社会达成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氛围。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要充分认识“学生健康促进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作为关系民生、关系未来的大事来抓。学校要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制度相应的激励措施,保证“学生健康促进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学校要围绕目标,加强宣传。要通过宣传与实施,让广大师生明确行动计划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健康促进行动计划与学校各项工作、各项活动紧密结合,做到同步发展,整体推进。

四、组织机构

成立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确立职能部门,明确分工。

组长:周玉森

副组长:张淑霞王玉山

组员:分管领导音体美卫生与保健教师

五、条件保障

1、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体美、健康教育课程。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因地制宜形成本校特色传统和学生特长爱好。

2、加大经费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场地设施,保障经费投入,确保满足音体美等学科日常授课、开展活动等正常教育教学的需要。

六、工作重点

1、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学校已经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师资、课时、教材均落实到位。班级每学期举行1次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每学期出刊2次健康知识黑板报。(主管部门:德工处分管领导:孙妍妍荆文艳)

2、健全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卫生工作制度,配备好保健教师。落实专人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和负责学校卫生工作。每学期举办1次健康卫生知识讲座。(主管部门:校办 分管领导:王玉山)

3、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每年组织1次学生常规健康体检,确保学生体检率达100%。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公布学生健康信息。(主管部门:校办 分管领导:王玉山)

4、重视学生心理卫生与健康。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配有心理咨询教师。加强心理辅导与干预,指导学生学会调节自身情绪与行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管部门:德工处分管领导:孙妍妍)

5、提高学校音体美课程实施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上好音体美课,深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改革,保证教学质量。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严格执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主管部门:教导处 体育组分管领导:张淑霞 夏红梅 张国伟)

6、开展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班级不定期组织体育比赛活动,学校每月组织1次小型体育比赛,每年召开1次大型体育节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

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健身的良好习惯。

(主管部门: 体育组分管领导:张国伟)

7、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艺术素养测试制度。每学年开始,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新入学学生进行体质监测。体育教师与学校保健教师,按照测试项目要求,合力完成体育达标项目测试。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教师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艺术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告知班主任,班主任负责填写《学生素质评价手册》。(主管部门: 体育组 德工处分管领导:张国伟 孙妍妍)

8、落实“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公示报告制度。每学期开学前,要逐项核对公示内容,发生变动的内容须于开学后7日内完成更新,并将更新后的内容报教育局。保障学生和家长知情权,让学生、家长全面了解公示的内容和要求。(主管部门:校办 分管领导:王玉山)

9、强化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食品安全设施设备,落实学校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推动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规范运行。(主管部门: 财务室分管领导:许正新)

10、建立健全学生外出参加体育、艺术活动比赛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主管部门: 财务室 安全办分管领导:王进学 曹炳茂)

11、完善部分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组织艺体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组织各类竞赛和专业训练等工作,必须计入教师工作量。(主管部门: 教导处分管领导:张淑霞 夏红梅)

12、做好特殊体质学生排查,加强日常体育活动管理与防护。(主管部门: 安全办分管领导:曹炳茂)

13、加强学生健康促进各项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学生健康促进工作深入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切实调动学校和师生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管部门: 总务处 安全办分管领导:秦忠江 曹炳茂)

周戈庄小学

深入推进“学生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篇3:工商局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1 坚持政府主导, 组织保障有力有序

卫生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卫生即民生, 卫生工作必须以农村为重点,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必须以健康为中心, 从社会、经济、环境全方位解决卫生问题[3]。近两年深化基层医改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成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治本之策。2012年初, 在深入调研宝应县卫生发展成就与现状基础上, 该县瞄准了创建省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的目标, 并把这一目标与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妇幼卫生先进县以及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等结合起来, 通过开发争取领导, 使“卫生四创”作为年度政府目标之一。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创建实施方案, 调整完善了由22个成员部门组成的全县“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 对照创建标准, 将相关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逐一明确到镇区和部门。

在推进中, 我们把健康促进行动与生态、科技、文明城、小康创建等有机融合, 从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强化健康干预、完善长效管理等方面入手, 广泛开展健康素养核心信息宣传, 倡导健康文明新理念新风尚[4], 实现健康促进行动的盖边沉底、上下联动。为保证创建成效, 县政府把“四创”完成情况纳入政务督查内容, 组织创建现场观摩推广, 定期召开行动领导小组和联络员会议, 督查会办创建中的突出问题, 同时, 将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为“行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经费保障。

2 坚持部门联动, 整合资源提质提效

健康促进行动关键是联动。我县“行动”成员部门和镇 (区) 利用自身优势和平台,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健康促进活动, 成效非常明显。宣传部门把“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 宣传和组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组织部门开展“远程教育科普大篷车暑期行”, 集中宣传农业农村政策和卫生保健知识, 上万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从中受益。广电总台在《百姓关注》栏目循环播放健康素养66条电视片, 开设“空中门诊”直播节目和《健康大讲堂》录播节目, 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健康话题进行宣讲解答, 提高健康素养入户率, 扩大影响力。科协围绕“安全、健康、生态”等主题, 组织科学技术进千组 (下农村) 、科学方法进千班 (进校园) 、科学精神进千楼 (入社区) “三千活动”。文体广新局将健康素养知识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中, 利用“和谐社区大家乐”等把健康知识送到农村, 送到社区。团县委开展千人毅行活动, 以文明、低碳、公益、互助的运动形式展示青年传递青春正能量、维护生态环境的精神面貌。总工会、妇联把医疗保健融入到职工、巾帼志愿者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之中, 大力倡导健康“一二一”活动[5]。卫生、教育、安监等部门分别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企业等重点领域健康教育工作, 提升健康促进的质量和效果。目前, “六个一”已成为我县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 即, 一报 (宝应日报) 开辟的健康教育专栏, 一台 (宝应广电总台) 百姓关注栏目开设的健康讲堂, 一站 (城乡主要干道公交站台) 建设健康知识提示牌, 一车 (长途客车、公交车) 定期播放健康素养知识碟片, 一机 (移动电信公司) 利用信息平台定期向手机用户发送健康短信, 一网 (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和宝应卫生信息网及各医疗卫生机构网站) 进行医疗卫生保健宣传和咨询。

3 坚持群众参与, 健康阵地共建共享

健康促进行动就是要让城乡居民“动”起来[6]。按照江苏省健康场所建设指南, 在全县推进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小屋等健康宣传阵地建设, 城区建成“10分钟体育健身圈”。以健康素养66条核心信息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为蓝本, 宣传“行动”主题、健康知识、健康技能, 将健康元素融入群众的日常锻炼、休闲生活中。目前全县已建成健康主题公园15处, 健康长廊10处, 健康步道19条, 健康小屋21所。依托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 组织副高职称卫技人员开展健康教育“两个一” (每人每年至少撰写一篇医学科普文章、面向群体开展一次健康讲座) , 挑选骨干组建健康教育巡讲团, 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健康教育宣传月”、“结核病防治日”等卫生节日以及“健康社区 (乡村) 行”活动, 深入社区、企业、机关、学校、餐厅、田头进行卫生知识讲座、文体表演、义诊, 发放宣传资料, 发放腰围尺、控油壶、限盐勺等健康用品[7], 受到了群众的欢迎。通过组建农民舞龙队、舞狮队、跳舞队, 开展全县综合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元宵灯会以及全民健身活动, 引导城乡居民闲暇时间积极参与各类文体活动, 摒弃不健康的休闲方式, 使“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成为城乡居民的广泛共识。广泛的健康传播行动增进了社会对卫生工作的理解, 促进了医患和谐。去年, 宝应卫生系统在县公共服务部门政风行风评议中位列第一, 医疗卫生社会满意度达95%。

4 坚持分类指导, 重点创建出力出彩

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过程中, 我县始终突出学校、医院、公共场所以及企业等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指导和规范。全县中小学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 并开展特色心理健康教育, 创建“中小学阳光心苑心理访谈室”, 大力推进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 目前, 已有31所学校创成省市“健康促进学校”, 其中城北初级中学创成省金牌学校。着力打造无烟环境, 全县69所中小学建成无烟学校, 25个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建成无烟医院, 利用卫生监督力量, 加强公共场所控烟宣传和督查, 33个机关单位建成无烟单位。把健康促进与职业卫生安全有机融合, 宝胜集团建成省健康促进示范企业。此外, 我县加强妇女儿童、慢性病、65岁以上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全面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8]。完善“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 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社区卫生服务站) 标准化建设, 县以下基本药物全覆盖, 完成基层综合医改,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去年先后被省表彰为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妇幼卫生先进县、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全国爱卫会, 中宣部, 等卫妇社会 (2006) 267号.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 (2006-2010年) [S].2006.

[2]江苏省爱卫会, 江苏省“行动”领导小组.苏爱卫 (2006) 26号.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江苏省示范县 (市、区) 督导评估办法和标准[S].2006.

[3]郭清.“新医改”应致力于公众健康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9) :885-888.

[4]黄正玉.党政齐抓全民联动强力推进慢病综合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11) :1128-1130.

[5]高国顺.以新理念推进“健康山西”建设[J].中国卫生, 2011 (9) :40-41.

[6]顾素玲.关于深化区域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 (11) :1177-1178.

[7]王朝君.慢性病防治规划: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J].中国卫生, 2012 (8) :64-65.

篇4:健康促进:城市在行动

在现代国家中,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地和发展策源地,其在健康促进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6年11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发布的两项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由来自全球100多个城市的市长所达成的《健康城市上海共识》(以下简称为《上海共识》)。如何维护人民健康,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从卫生城市到健康城市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之际,群众性的卫生运动陆续兴起,国家对健康卫生发展也十分重视。1952年春天,毛泽东主席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由此,拉开了一场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

“这一运动围绕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卫生厕所覆盖、提供安全饮水、加强病媒的生物控制、提高群众健康素养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说道。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被确定为我国卫生工作的四大方针之一,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办”)正式成立,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控制了传染病流行,促进了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有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基础,我国从1989年起开始创建卫生城镇。目前,全国已经有247个城市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的称号,卫生城市的创建不仅改善了城市卫生面貌,而且根据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评估报告的数据,卫生城市的GDP也明显高于普通城市,城市经济活力更强。

不过相较于改善卫生面貌,城市在健康促进方面显然还有更大的潜力。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城市的定义,认为健康城市的核心是要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相互支持。“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解读道,“简单一句话,就是要把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与执行中。”

健康城市的概念很快就在全球普及开来。我国也加入这个浪潮。“上世纪90年代中叶,国务院明确提出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努力打造卫生城市的升级版。”王国强说道。试点工作首先从北京和上海开始,后来经过2003年3月起非典型肺炎SARS的洗礼,全国许多城市都自觉自愿地加入到健康城市的创建,2007年爱卫办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健康城市建设活动,但那时还未形成系统体系。

经过多年积累,如今,我国健康城市建设已经进入了新阶段。2016年7月,全国爱卫办发布了《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建设;10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对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目标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

这些政策文件的背后是严密的调研和评估。“我们借鉴国际经验,研究建立了包括健康稳定、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文化、健康人民在内的5方面44个指标构成的健康城市评价体系。”王国强说道。此外,为了了解卫生城市创建的成效,爱卫办还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这247个城市进行了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获得卫生城市称号的城市不仅积极将健康融入城市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中,而且人群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人均寿命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岁、婴儿死亡率低60.5%、孕产妇死亡率低57.2%。此外,环境卫生状况、健康服务体系、居民健康素养和城市人均体育设施等情况也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根据评估结果,11月,全国爱卫办公布了涵盖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38个健康城市试点名单。“我们将积极推进健康社区、健康机关、健康企业、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的建设,以筑牢健康中国的微观基础。”王国强强调。

健康城市“不能把任何一个人落下”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指出:“建设健康城市是千百年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建设健康城市?《上海共识》提供了一个框架,它强调为健康福祉努力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作为城市的市长应遵守健康城市治理的五大原则:将健康作为所有政策的优先考虑;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等所有健康决定因素;促进社区积极参与;推动卫生和社会服务公平化;开展城市生活、疾病负担和健康决定因素的监测与评估。

同时,《上海共识》还进一步细化了10项健康城市建设行动的优先领域。其中包括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市大气、水和土壤污染;优先考虑儿童早期发展;确保妇女和女童的环境安全;提高城市贫困人口、贫民窟及非正式住房居民、移民和难民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消除各种歧视;消除城市中的传染性疾病;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可持续的城市交通;实施可持续和安全的食品政策,建立无烟环境。

为何要选择这10个领域优先发展?

“评价一个城市是不是更有利于居民健康涉及到方方面面,在《上海共识》起草的过程中,市长们反复酝酿讨论,最后凝练了这10个领域。”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说道,“这10个优先领域是大家都认可的健康城市的最大公约数,在这些方面我们要做得更好。”无疑,这10个领域也将是未来评价健康城市的重点。

毛群安进一步表示,对我们国家而言,如果过去卫生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硬件建设,那健康城市建设突出的就是软件建设。“城市居民要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这也是这10个领域所希望的。”

实际上,在这些方面,一些城市已经开展了有益的尝试。上海市诞生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新模式;杭州市以“七个人人享有”为目标构建了各部门有机协调的机制;“5·12”地震后的汶川县在“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健康人群”的思维框架下,调动政府、社会、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域资源,不断优化健康卫生服务,率先在全国提出创建“全民健康示范县”。此外,很多城市在健康教育、控烟管理、疾病预防、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也不胜枚举。

nlc202309090055

“在健康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能把任何一个人落下,更不能把一些影响健康的重要方面落下。”毛群安说,“我们希望在这一轮健康城市建设中能出现一个新的高潮。”同时,毛群安也强调,对于没有得到健康城市称号的城市,不意味着可以不作为,反而要更加努力改进,健康城市号召的本质是希望城市管理者把居民的健康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尽管有了纲领和规划,很多地方也有了一定的先行先试经验,不过我国健康城市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我国对健康城市这个概念的全面引入时间不长,大范围的试点工作也刚刚开始,总体而言,发展水平仍处在中间层次。”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宫鹏分析道,“不过我国向来有重视健康的传统,这是很好的基础。”

在宫鹏看来,目前我国健康城市建设主要面临的挑战有两方面: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与人才储备。由于健康城市发展要将健康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势必牵扯到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如何规避现有体制机制中可能存在的沟通障碍、管理重叠等难题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此外,健康和城市规划都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而同时接受这两者系统训练的人才不多。“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很多规划制定者对健康不了解,而熟悉健康的人又不懂规划。这样可能就会造成认识面较窄的问题,这个障碍一定要突破,否则会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埋下诸多隐患。”

为此,宫鹏建议要加强基础研究,对环境的危险因素、给人造成的潜在影响要有长远性的眼光,更重要的是要用前瞻性思维和定量手段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同时,他非常看重《上海共识》的作用:“《上海共识》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最根本的是要落实。而且,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吸收诸如垂直发展理念等国外优秀经验的契机,而我们的经验也能够分享给其他国家,我们希望大家都好,合作共赢。”

其实,中国的经验早已受到了世界的关注。“中国在健康城市建设上的探索增加了我们对健康的认识,使我们能在地方层面上采取措施改善治理。”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柴斯洛夫评价道,“这是我们创造完美和智能城市的重要内容。”

有健康,脱贫才有基础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将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放在了同等的位置上。“在我们提的健康城市概念外,还有健康县区、健康村镇,其根本就是区域健康的促进。”毛群安说,“未来农村健康是同步推进的,城市只不过是领先一步。”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扶贫攻坚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同样在推进区域健康全覆盖的背景下,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的健康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我们已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中有42%是因病致贫。”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分析道,“因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实现2020年减贫目标很大的障碍。”

苏国霞向《小康》记者讲述了在甘肃省西和县黄土高原的一位贫困妇女黄英彤(化名)的故事。“80后”的黄英彤原本有一个三代同堂的幸福之家,但2012年,在她29岁那年,她的丈夫因癌症去世,公公婆婆也因过度伤心而得了重病,家里还欠下了22万元的债务。2013年,国家实行精准扶贫政策,不仅承担了他们家70%的医疗费,还为她的两个孩子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家庭健康有了保障,黄英彤积极谋划发家致富之路,如今,她已经成为了村里有名的养猪能手,不仅还清了债务,每年能有几十万元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很多村民共同致富。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健康是脱贫的根本。”苏国霞说道,“只要有了健康,脱贫就有基础。”2016年6月份,国家卫计委、国务院扶贫办等15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健康工程的指导意见》。“这套制度设计的目标就是让贫困人口少生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苏国霞强调。

《小康》记者注意到,健康扶贫工程主要从六大方面入手以提升贫困地区的健康水平。重点包括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分类治疗;实行县域农村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全国三级医院与国家贫困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统筹推进贫困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加强贫困地区妇幼健康工作,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爱国卫生运动。

“上医治未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鼓励运用传统中医等知识传播健康理念,要让偏远地区,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养成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让他们懂得自己照顾自己。”苏国霞介绍道。

“中国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最大短板,仍然在基层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强调。由此可见,在着力强基层、补短板,促进健康公平的战略下、在推进我国健康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在高歌猛进的同时,村镇,特别是贫困乡村,一个也不能少。

篇5:工商局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妇女儿童健康,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从源头和基础上提高我省居民健康水平。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XX行动,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健康XX行动的实施意见》(X府发〔2019〕20号)和《健康XX实施方案(2019-2030年)》(健康XX委发〔2019〕X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2年和2030年,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及以下和5‰及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9.5‰及以下和6‰及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18/10万及以下和12/10万及以下;产前筛查率分别达到70%及以上和80%及以上;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及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90%及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制;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和90%以上;促进生殖健康,推进企业女职工和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其中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筛查覆盖率分别达到80%及以上和90%及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

1.强化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推进全省县域内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全省各县(市、区)均设立县、乡、村三级孕产期保健集中管理机构,加强对辖区内所有孕产妇建档、孕产期保健、妊娠风险评估、高危妊娠管理、危重症转诊等的集中管理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加强区域内孕产期保健工作的全面掌握、督促指导和统筹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2.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和约谈通报5项制度。加强孕产妇分级、分类、“五色”管理,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和“紫色”的高危孕产妇专人专案管理。(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3.强化危急重症救治。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各级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网络建设,健全救治会诊、转诊等机制,提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孕产妇和新生儿按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并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符合条件的可享受医疗救助待遇。(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二)实施健康儿童行动计划。

4.加强新生儿保健。规范开展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推动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儿复苏、喉罩气道等适宜技术,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5.做实0~6岁儿童健康管理。加强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工作,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扎实开展0—6岁儿童健康集中管理工作,规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儿童健康检查,为儿童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实施婴幼儿喂养策略,创新爱婴医院管理,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到所有贫困县。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儿童肥胖综合预防和干预。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工作。(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基层卫生处、疾控处、综合监督局)

6.推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探索适宜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内容和模式。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推进和规范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提高婴幼儿照护的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7.加强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加强高危儿童管理,规范高危儿童筛查、监测、干预、转诊及专案管理,提高高危儿识别与救治水平。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继续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尽快实现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的目标。(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疾控处、医政医管处)

(三)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程。

8.广泛开展一级预防。因人施策,统筹落实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地中海贫血筛查、增补叶酸、孕期保健等服务。落实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推动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紧邻设置,推行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为拟生育家庭提供科学备孕及生育力评估指导、孕前优生服务,为生育困难的夫妇提供不孕不育诊治,指导科学备孕。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动城乡居民全覆盖。(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妇儿工委办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9.规范开展二级预防。广泛开展产前筛查,普及产前筛查适宜技术,规范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等技术,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产前筛查。深入开展地中海贫血防控项目,逐步扩大覆盖范围。对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出生缺陷病例,及时给予医学指导和建议。(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10.深入开展三级预防。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筛查阳性病例的随访、确诊、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积极开展出生缺陷相关疾病救助,聚焦严重多发、可筛可治、技术成熟、预后良好、费用可控的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开展筛查、诊断、治疗和贫困救助全程服务试点。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康复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康复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衔接协作机制,不断提高康复保障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医政医管处)

11.完善出生缺陷服务网络。健全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及妇女儿童专科医院为骨干,大中型综合医院为支撑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提高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服务可及性。(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四)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

12.维护女性生殖健康。做好人工流产后避孕服务,规范产后避孕服务,提高免费避孕药具发放服务可及性。加强女职工劳动保护,避免准备怀孕和孕期、哺乳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推动建设孕妇休息室、母婴室等设施。(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民政厅、省总工会、省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人口家庭处)

13.防治妇女常见疾病。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为重点,逐步扩大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覆盖面,推进城镇妇女、企业女职工“两癌”检查。以妇女常见病筛查为重点,结合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强适龄妇女生殖健康检查,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加强女性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指导。推进女性更年期保健工作,防治女性更年期疾病。(省卫生健康委,省妇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

(五)实施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工程。

14.深化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加强妇幼保健机构中医科室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在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积极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和培训。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儿童保健等方面应用。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省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省卫生健康委按职责负责,委内:妇幼处)

(六)实施妇幼健康能力提升工程。

15.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省、市、县三级均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省发改委牵头,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规划信息处、妇幼处)

16.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复评创建。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自我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水平。(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

17.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绩效考核,并纳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强化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促进妇幼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医政医管处、妇幼处、)

18.试点妇幼保健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在试点机构探索落实财政保障政策,落实“两个允许”要求。结合妇幼保健机构实际情况,完善薪酬分配政策,合理确定妇幼保健机构年绩效工资总量,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在薪酬总量内进行自主分配,推动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薪酬达到合理水平。(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妇幼处、体改处、人事处)

19.强化妇幼健康学科建设。加强妇幼健康临床学科建设和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学术技术水平和内涵建设。(省卫生健康委,委内:妇幼处、科教处)

20.加强妇幼健康人才培养。加强儿科、产科、助产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增强岗位吸引力,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妇幼健康紧缺人才。利用专家驻县蹲点、基层人才专项培训、岗位培训、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培养技术好、业务精的妇幼健康专门人才。(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按职责分工负责,委内:人事处、妇幼处、科教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建立完善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强化各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责任,加强综合指导,精心组织实施,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工作合力,集中各方力量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省卫生健康委、各级人民政府分别负责)

(二)加强督导评估。

要建立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进展情况跟踪、督导机制,把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情况作为健康XX建设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省健康XX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各成员部门针对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综合评价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各地要组织做好本地区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目标任务的督导落实。(省卫生健康委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

篇6:XX县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2021—2022

年)

为推进我县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建立完善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构建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良好社会环境,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推动健康老龄化,根据《XX省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健康XX办发〔2020〕X号)和健康XX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健康XX办发〔2020〕X号)的要求,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请各地各部门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工作,确保我县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工作任务的完成。

一、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总体目标

到2022年,全县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老年健康相关政策制度更加健全,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生活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形成。全县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12%;老年人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65-74 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 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二级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60%以上;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比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就医绿色通道比例达到 100%。

二、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主要任务

(一)注重老年健康素养提升,推动健康老龄化

1.开展老年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健康教育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健康教育网络,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疾病防治与康复等内容的教育活动。积极利用多种媒介,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宣传普及老年健康知识。推进XX县“中医中药中国行”系列活动,以县中医院为龙头,集中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中医药健康理念,提升热敏灸健康服务能力,完善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县中医院建设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展示和宣传等工作。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知晓率,鼓励老年人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定期体检,积极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

2.加大老年人健康素养监测。将老年人纳入健康素养监测重点人群,掌握健康状况,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健康教育活动。推广普及适宜老年人的健身技能,积极宣传适宜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方法。搭建完善智慧养老应用服务平台,提高全县养老健康服务信息化水平。到2022年,全县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12%。

3.注重老年人营养状况。开展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逐步开展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筛查、评价工作,对低体重高龄老年人进行专项营养干预。推动农村颐养之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为老服务机构配备营养师,为“入家”老年人提供营养配餐。将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状况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实现有效管理。到2022年,老年人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4.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全面改善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加强社区老年人体育建设,发挥老年人体育协会的作用,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健身组织和体育健身活动。推广八段锦、太极拳等适合老年人健身锻炼的体育项目,带动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赛事活动。

(二)强化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构建大健康格局

5.加强老年疾病防治。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积极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免费提供一次较全面的体检、健康评估以及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加强老年人自救互救卫生应急知识技能培训。推广老年期常见疾病的防治适宜技术,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等筛查干预和健康指导。实施失能预防项目,降低老年人失能风险。到2022年,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6.建立综合连续的服务网络。推动社区医院建设,积极开展老年人医疗、康复、护理、家庭病床等服务,推进基层护理和延伸居家护理,实现优质康复和护理服务下沉。大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将老年人纳入签约重点人群,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作用,为有意愿的老年人建立契约服务关系,提供综合、连续、协同,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7.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做好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项目。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完善精神类疾病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机制,针对抑郁、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和随访管理,为老年人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三)健全老年医疗服务体系,满足健康新需求

8.提升老年疾病诊疗服务水平。优化老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积极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涉老医疗机构。推动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增加老年病床位数量,提高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我县老年医学的科研水平。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重视老年综合征和老年综合评估。建立健全老年医学质量控制体系。推广老年医学适宜有效的高水平诊疗技术,将老年综合评估开展情况纳入医疗机构有关考核内容。提倡非急诊老年患者到老年医学科首诊治疗。全面落实老年就医服务等优待政策,医疗机构全部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优先为老年人特别是重病、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检查、住院等诊疗服务。到2022年,全县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60%及以上。

9.深化完善医养结合协作。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推动发展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开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服务机构。鼓励养老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老年人提供连续、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到2022年,全县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比例达到100%。

10.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扩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覆盖广度和服务深度,根据老年人不同体质和健康状态提供更多中医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加快县中医院热敏灸区域诊疗中心建设,发挥热敏灸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提高我县群众对热敏灸的知晓率和认可度,积极探索、培训居民适合居家的自我灸、保健灸技能。推动中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推动中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增加老年服务资源,提供老年健康服务。到2022年,中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治未病中心、康复医学科)的比例达到75%。

(四)营造老年健康友好环境,增强老人幸福感

11.优化老年人住、行、医、养等环境。构建尊老、孝老的社区环境,鼓励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组织、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开展有益老年人身心的活动。在文化、科教、休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使用时向老年人倾斜,提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程度和利用率,营造安全、便利、舒适、无障碍的老年宜居环境体系。推进老年人社区和居家适老化改造,支持适老住宅建设。

12.建立家庭养老支持体系。提倡家庭成员学习了解老年人健康维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照顾好其饮食起居,关心关爱老年人心理、身体和行为变化情况,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安排就诊。支持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生活。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从社区层面整合资源,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场所和相关服务队伍建设,鼓励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为居家养老提供依托,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13.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延长工作年限,制定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鼓励引导老年人为社会做更多贡献。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的传帮带作用,支持老党员、老专家、老军人、老劳模、老干部开展关心教育下一代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到“老有所为”。

三、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措施。

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工作领导协调机制。要明确职责分工,实施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指派专人负责落实,要坚持从严从实,高效开展各项工作,跟踪督导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二)积极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参与。

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传统媒体和新型传播宣传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把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宣传工作系统化、日常化。各单位宣传要形成自身风格,打造自身特色,突出自己的文化,要根据受众特点来选择宣传渠道,使更多的人容易接受宣传方式和内容,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良好的老年健康促进文化氛围。

篇7:工商局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为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切实做好生育关怀行动和家庭健康促进计划工作,继20xx年6月14日,铁岭市在西丰县召开了“生育关怀行动暨家庭健康促进计划”启动仪式之后,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任务

(一)关怀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开展一次调查摸底,把各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情况调查明细,针对困难程度,积极开展救助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视情况在经济、精神、生育等方面给予援助。并能在意外情况下及时处理紧急救援。

(二)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充分利用镇村两级服务室,全力开展计划生育的免费服务,要积极、有针对性地向育龄群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生殖保健知识和咨询服务。

(三)关怀独生子女。关怀独生子女家庭,进一步做好独生子女父母保险工作。使实行计划生育家庭无后顾之忧。

(四)关怀女孩健康成长。要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五)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关心村计划生育专干,关心中心户长、村级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的生产、生活。解决他们在工作、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二、实施办法:

(一)、要认真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在全镇确立五个村为试点村:枫树村、兴学村、晓山村、阜平村、德业村。通过试点带动全镇,把生育关怀和家庭健康促进计划引向深入。抓强一个方面的`工作,带动全面工作。20xx年的工作重心放在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普查上。要做到一人一访,一人一档案,一人一方案。

(二)、争取领导重视,,整和相关资源,协调民政、妇女、共青团、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办公,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

(三)、开展好计划生育专职干部的业务培训,创新工作理念,树立为育龄群众服务的责任心。使她们能掌握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识,并把培训目标发展到中心户长及部分协会会员。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农贸大集发放宣传品,采用宣传画、小广播、文艺演出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发挥各村小剧团的优势,每个村要有生育关怀方面的节目2―――3个。建立起良好的宣传氛围。

(五)、加大投入,争取资金。争取建立贫困母亲救助基金一个,采取社会各界捐款的形式,争取全社会的力量,争取全社会的爱心,把生育关怀和家庭健康促进计划这项工作做到深入千家万户。

三、工作计划:

20xx年6月18日―――――7月18日宣传发动阶段

20xx年7月19日―――――9月19日调查摸底及围绝境期妇女的生殖健康普查阶段

20xx年9月20日――――10月20日村级工作考核阶段

20xx年10月―――――――――20xx年10月生育关怀的全面扑开阶段?

篇8:工商局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工信部联原[2015]3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推动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 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建筑发展, 我们制定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现印发你们, 请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年8月31日

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

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 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我国建材工业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滑, 绿色建材发展滞后、生产占比低、应用范围小。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是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是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加快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制定本行动方案。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要求, 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等需求为牵引, 以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主要目的, 以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突出问题为导向, 明确重点任务, 开展专项行动, 实现建材工业和建筑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城市建设。

行动目标:到2018年, 绿色建材生产比重明显提升, 发展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 品种质量较好满足绿色建筑需要, 与2015年相比, 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 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绿色建材应用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 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 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 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

一、建材工业绿色制造行动

(一)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支持现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提高绿色制造水平。推广应用建材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煤洁净气化以及建材智能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共性技术, 优先支持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平板玻璃行业限制高硫石油焦燃料。引导北方采暖区水泥企业在冬季供暖期开展错峰生产, 节能减排, 减少雾霾。

推广新型耐火材料。全面推广无铬耐火材料, 从源头消减重金属污染。开发推广结构功能一体化、长寿命及施工便利的新型耐火材料和微孔结构高效隔热材料。

(二) 强化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利用城市周边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等。支持利用尾矿、产业固体废弃物, 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机制砂石等。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 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 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产品质量。

(三) 推进两化融合, 发展智能制造。引导建材生产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重点在水泥、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并提升水平。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利用二维码、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绿色建材可追溯信息系统, 提高绿色建材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开发推广工业机器人, 在建筑陶瓷、玻璃、玻纤等行业开展“机器代人”试点。

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行动

(四) 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按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和各类建材产品的绿色评价技术要求。开展绿色建材星级评价, 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指导建筑业和消费者选材, 促进建设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绿色建材市场。

(五) 构建绿色建材信息系统。建立绿色建材数据库和信息采集、共享制度。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绿色建材公共服务系统, 发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试点示范等信息, 普及绿色建材知识。构建绿色建材选用机制, 疏通建筑工程绿色建材选用通道, 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研究建立绿色建材第三方信息发布平台。

(六) 扩大绿色建材的应用范围。围绕绿色建筑需求和建材工业发展方向, 重点开展通用建筑材料、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建筑室内外环境保护等方面材料和产品的绿色评价工作。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和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工作中强化对绿色建材应用的相关要求。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各类试点示范工程和推广项目中, 进一步明确对绿色建材使用的规定。

三、水泥与制品性能提升行动

(七) 发展高品质和专用水泥。制修订水泥产品标准, 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鼓励生产和使用高标号水泥、纯熟料水泥。优先发展并规范使用海工、核电、道路等工程专用水泥。支持延伸产业链, 完善混凝土掺合料标准, 加快机制砂石工业化、标准化和绿色化。

(八) 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鼓励使用C35及以上强度等级预拌混凝土, 推广大掺量掺合料及再生骨料应用技术, 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水平。研究开发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和评价技术, 延长工程寿命。

(九) 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构配件。积极推广成熟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优化完善现有预制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完善混凝土预制构配件的通用体系, 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工厂化生产, 引导构配件产业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

四、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推广行动

(十) 发展钢结构建筑和金属建材。在文化体育、教育医疗、交通枢纽、商业仓储等公共建筑中积极采用钢结构, 发展钢结构住宅。工业建筑和基础设施大量采用钢结构。在大跨度工业厂房中全面采用钢结构。推进轻钢结构农房建设。鼓励生产和使用轻型铝合金模板和彩铝板。

(十一) 发展木结构建筑。促进城镇木结构建筑应用, 推动木结构建筑在政府投资的学校、幼托、敬老院、园林景观等低层新建公共建筑, 以及城镇平改坡中使用。推进多层木-钢、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 在以木结构建筑为特色的地区、旅游度假区重点推广木结构建筑。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自建住宅、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中重点推进木结构农房建设。

(十二) 大力发展生物质建材。促进木材加工和保护产业发展, 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竹纤维、木屑等发展生物质建材, 优先发展和使用生物质纤维增强的木塑、新型镁质建材等围护用和装饰装修用产品。鼓励在竹资源丰富地区, 发展竹制建材和竹结构建筑。

五、平板玻璃和节能门窗推广行动

(十三) 大力推广节能门窗。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 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 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新建公共建筑、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使用低辐射镀膜玻璃、真 (中) 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等节能门窗, 带动平板玻璃和铝型材生产线升级改造。

(十四) 严格使用安全玻璃。加强安全玻璃生产和使用监督检查, 适时修订《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 切实规范建筑安全玻璃生产、流通、设计、使用和安装管理, 防止以次充好, 消除玻璃门窗和幕墙安全隐患。

(十五) 发展新型和深加工玻璃产品。鼓励太阳能光热、光伏与建筑装配一体化, 带动光热光伏玻璃产业发展。支持发展电子信息用屏显玻璃基板、防火玻璃、汽车和高铁等用风挡玻璃基板等新产品, 提高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六、新型墙体和节能保温材料革新行动

(十六) 新型墙体材料革新。重点发展本质安全和节能环保、轻质高强的墙体和屋面材料, 引导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新型墙体材料。推广预拌砂浆, 研发推广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应用的配套墙体材料。

(十七) 发展高效节能保温材料。鼓励发展保温、隔热及防火性能良好、施工便利、使用寿命长的外墙保温材料, 开发推广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

七、陶瓷和化学建材消费升级行动

(十八) 推广陶瓷薄砖和节水洁具。推广使用大型化、薄型化的陶瓷砖, 节水、轻量的座便器 (小便器) 。开发新型水龙头、马桶盖等智能卫浴用品, 促进卫生陶瓷人性化、智能化生产, 更好满足个性化消费。发展透水砖等城镇道路建设材料及集水系统, 支撑海绵城市建设。

(十九) 提升管材和型材品质。大力推广应用耐腐蚀、密封性好、保温节能的新型管材和型材, 提高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支持生产和推广使用大口径、耐腐蚀、长寿命、低渗漏、免维护的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管材、管件, 支撑地下管廊建设。

(二十) 推广环境友好型涂料、防水和密封材料。支持发展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的水性建筑涂料、建筑胶黏剂, 推广应用耐腐蚀、耐老化、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快捷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密封材料和热反射膜。

八、绿色建材下乡行动

(二十一) 支持绿色农房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绿色农房建设需要, 落实《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 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生产和使用绿色建材, 编制绿色农房用绿色建材产品目录, 重点推广应用节能门窗、轻型保温砌块、预制部品部件等绿色建材产品, 提高绿色农房防灾减灾能力。

(二十二) 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围绕现代设施农业, 积极发展和推广安全性好、性价比高、使用便利的玻璃、岩棉等产品。

九、试点示范引领行动

(二十三) 工程应用示范。制定绿色建材应用试点示范申报、评审和验收等办法。结合绿色建筑、保障房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农房、建筑产业现代化等工作, 明确绿色建材应用的相关要求。选择典型城市和工程项目, 开展钢结构、木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建筑应用绿色建材试点示范。

(二十四) 产业园区示范。在绿色建材发展基础好的地区, 依托优势企业, 整合要素资源, 完善研发设计、检测验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体系, 支持建设以绿色建材为特色的产业园区。

(二十五) 协同处置示范。按照《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和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 持续开展好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试点示范。开展固体废弃物再生建材综合利用示范, 建立再生建材工程应用长期监测机制, 积累再生建材应用安全性技术资料。

十、强化组织实施行动

(二十六)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 相关部门参加的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协调机制。加强绿色建材生产应用与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城市建设的内在联系, 统筹绿色建材生产、使用、标准、评价等环节, 加强政策衔接, 强化部门联动, 组织实施相关行动, 督促落实重点任务, 协调完善推进措施。

(二十七) 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利用现有渠道, 引导社会资本, 加大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技术改造。研究制定财税、价格等相关政策, 激励水泥窑协同处置、节能玻璃门窗、节水洁具、陶瓷薄砖、新型墙材等绿色建材生产和消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绿色建材发展专项资金, 对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信息纳入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授信等环节的采信系统。研究制定建材下乡专项财政补贴和钢结构部品生产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二十八) 完善标准规范。进一步修改完善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 公告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和生产线名单。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和安全标准约束, 构建强制性标准和自愿采用性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体系。加强建筑工程设计规范与绿色建材产品标准的联动。取消复合水泥32.5等级标准, 大力推进特种和专用水泥应用。

(二十九) 搭建创新平台。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 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创建一批以绿色建材为特色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 完善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认证等平台。加强建材生产与建筑设计、工程建造等上下游企业互动, 组建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依托尾矿、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建设新型墙体材料、机制砂石生产基地。

(三十) 开展宣传教育和检查。加大培训力度, 开展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的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建材宣传活动, 强化公众绿色生产和消费理念, 提高对绿色建材政策的理解与参与, 使绿色建材的生产与应用成为全行业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开展绿色建材行动检查, 对不执行绿色建材生产和使用有关规定的, 要加强舆论监督和通报批评。

各地要结合本地建材工业和建筑业发展实际, 尽快制定本地区绿色建材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主体责任, 扎实推进本地区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各项工作。

上一篇:农发行2004信贷工作总结下一篇:园林史(自己整理的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