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影响分析

2024-06-16

朝鲜战争影响分析(通用6篇)

篇1:朝鲜战争影响分析

文章标题:从几个方面分析朝鲜核试验的影响

朝鲜核试从五个方面改变相关国际格局

----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朝鲜问题中的国际关系格局,因为朝鲜首次核试,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质变。

首先,在朝鲜未进行核试的背景下,六方会谈是针对朝鲜问题的主要

国际机制;在朝鲜首次核试之后,随着形势的演变,联合国的更加广泛的应对机制、美国的可能出现的单边机制、扩展了的多方会谈机制都可能成为新的国际机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朝鲜首次核试已经不可避免的证明了六方会谈发生了一次挫折,在六方会谈之外的新的解决机制正在滋长。

其次,在朝鲜未进行核试的情况下,六方会谈参与各方对于朝鲜问题的解决优先级、重视度、关联目标、系统对策都各不相同,各方利益和立场也难以找到一个引起本质的碰撞和“站队”的焦点,因此给朝鲜带来相当大的谋略上的腾挪空间;在朝鲜首次核试之后,朝鲜核武问题成为各国共同的心腹大患,成为让各国在新形势下保持一致步调的一次契机,朝鲜自己压缩了自己的博弈空间,也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权。

第三,在朝鲜未进行核试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应对朝鲜问题的前提是朝鲜无核武,具体决策和步调更多的趋向于引导、制约、援助、对话等多举并重,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立场高度一致、统一对朝施加压力的格局,朝鲜面对的压力是各方互相牵制的;朝鲜首次核试后,朝鲜将不得不吞咽自酿的苦果而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施压目标,这对于内部状况不佳的朝鲜来说不啻是雪上加霜。

第四,因为朝鲜首次核试,原六方会谈各方将增强互相对话和协调,增强对于朝鲜核问题的重视和动作,增强对朝鲜的谋略和布局,朝鲜核问题作为全球性安全问题之一,将显出更强烈的战略重要性。

第五,对于朝鲜首次核试成为事实,中国美等相关国家都将面对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相关各国将全面反省在六方会谈历史中的本国战略和策略,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一方面相关各国将被迫对于自身地区和全球安全的战略、策略、目标、布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应对朝鲜核试给全球安全形势带来的巨大而全面的冲击。

综上所述说,朝鲜首次核试的影响广泛、深远而持久,不仅仅作用于朝鲜自身、朝核相关各方,还作用于世界性的安全利益;朝鲜核问题的演变和深化改变了其国际格局和外部环境,反之被动改变了的国际格局和外部环境将反作用于朝鲜核问题,形成一系列新的解决之道。

================

评朝鲜首次核试为何招致国际众怒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在9日“安全、成功地”进行了核试验。朝鲜首次核试成功的事实,无情的摆在世界面前,这标志着朝鲜核武力建设的正式突破,标志着全球核控安全局势的重大危机,标志着朝鲜对于包括中、美、日、韩、俄、欧等在内的广泛国际利益的挑战,标准着反恐形势更大的不确定性。笔者注意到,朝鲜首次核试遭到世界的普遍谴责。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朝鲜首次核试“违反了国际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准则,也违反了目前国际禁止核试验公约,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危害了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的安全。”

中国强烈要求朝方信守无核化承诺,停止一切可能导致局势进一步恶化的行动,重新回到六方会谈的轨道上来。中国政府同时呼吁有关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和对话和平解决问题。

美国白宫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期待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进行核试验尽快采取回应措施:“朝鲜核试验是向国际社会的挑衅行动,朝鲜核试验无视国际社会的意志以及我们提出的要求朝鲜放弃不要加剧东北亚地区紧张局势行动的呼吁”,同时美国代表团很可能将要求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通过对朝鲜实施严厉的国际贸易制裁。同时美国表示考虑可能向朝鲜海岸派遣自己的军舰,“希望可以拦截和检查所有进出朝鲜的船只”。布什表示,朝鲜进行核试验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国际社会应就此发表一个坚决、冷静、公开的声明。

俄罗斯总统普京十月九日谴责朝鲜进行的核试验对核武器不扩散条约造成巨大损害,希望朝鲜方面重返谈判程序。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此举破坏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局面,将导致该地区局势恶化。

日本表示,这是“对日本、东北亚和国际社会安全的重大威胁,是向核不扩散条约体系的挑战,违反了日朝平壤宣言和六方会谈联合声明,要进行严重抗议和严厉谴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坚决不能容忍。

韩国青瓦台总统府发表声明说,朝鲜进行核试验单方面废止了1991年韩朝发表的《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朝鲜应该立即废除与核武器有关的所有计划。

针对朝鲜首次核试,世界表现出不寻常的高度一致,其

中具有深刻的内在理由。事实表明,朝鲜首次核试挑战国际社会维护世界整体核安全的一条底线,同时触及了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近邻在内的东北亚局势相关国家的利益底线,更直接影响到美国在中东、伊朗核控、全球反恐等问题上的既有的战略布局——如果说朝鲜首次核试对于国际战略格局的重大影响,完全可以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朝鲜首次核试打乱了众多

国家的全球或者地区战略部署,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给世界添乱子的行为。

我们应该认识到,朝鲜首次核试给世界造成的全面深远的“添乱子”的后果,既是导致世界各国在朝鲜问题上采取高度一致立场的重要原因,也只会成为加剧朝鲜自身的“乱子”的推动力——朝鲜很可能无法从本次铤而走险的行为中获得实质的利益,相反还很可能为此面临严重的被动局面。笔者倾向认为朝鲜本次核试是一次战术取巧、战略失败的大败笔,其根源是朝鲜内部经济和社会矛盾深化和朝鲜政府极度的谋略主义膨胀、自信膨胀、藐视国际整体利益的综合合力的结果。

与在六方会谈中曾经发生过的朝鲜的历次小技巧、小谋略相比,本次朝鲜首次核试已经突破了应有的度,形成一种质的行为变化,因此国际社会必然不可能象以前那样继续采取模糊和容忍的态度,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的一致的强烈反应也就合乎逻辑、非常自然的了。对此后果朝鲜明显估计不足或者过分自信,其后期代价将逐步显现。

朝鲜经过首次核试,一方面导致国家信用下降而为自己树立众多敌意,一方面将因为中美等国在维持东北亚和全球控核的最高利益上的高度一致而失去纵横捭壑、利用各方面矛盾牵制渔利的有利地位,另一方面朝鲜将很快面临直接的制裁损失,这些后果对于朝鲜转移国内矛盾无论从长远还是从短期看,都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但是,我们应该预见,随着国际对朝压力的逐步显现,朝鲜自身的不安全感也有可能在一种特别的政治环境中得到加强,从而将朝鲜引入一个以核自卫的安全思维陷阱,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国际社会保持对朝鲜软应兼顾的对策、继续敞开和平协商解决的大门、维持六方会谈的基本架构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稳定作用——当然对于朝鲜的行为必须进行必要的惩罚,这应该已经是国际共识。

============================

朝鲜核试验和中朝关系及中国的选择

随着朝鲜掌握钚材料,它试验核武器,已成为一个越来越现实的问题。朝鲜是否试验核武器,显然是从它的利益出发,衡量利弊得失,而不是首先从其他国家的利益出发。

本文将分析朝鲜试验核武对他究竟有什么益处,以及各有关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为何不太可能有所作为。

一、获得终级安全

自核武器诞生以来的国际关系史表明,美国从来没有对有核武器国家使用过武力,对苏联没有,说中国没有,对其他核武器国家也没有。

这不是由于美国不想,而是因为美国不敢。据解密档案表明,美国曾计划对新生的中国和力量实施先发制人,但是最后克制了。当今美国也同情甚至支持“台独”,但它还得作“台独”状,因为它知道若因“台独”引发中美武力对抗,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给美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这是因为中国具备一定规模的核力量,由于核武器所具有的威慑作用,美国无法在政治上接受对其本土和其海外驻军的核打击。与遭受核打击相比,“9•11”恐怖袭击对美国造成的损失,就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事实教育着朝鲜:国家安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上。美国对有核武器国家不敢发动战争,但对于没有核武器的伊拉克就敢,对于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南联盟更是肆无忌惮。这促使朝鲜一定要发展导弹携带的核武器,对美国的亚太目标实施核威慑,从而把国家安全的命脉把握在自己手上,真正实现“主题思想”——既不依赖同美国可能建立的正常或者友好关系,也不依赖同中俄等国所发展的特殊关系。

二、美国不会对朝鲜动手

五大原因促使朝鲜作出美国不会动手的判断:朝鲜的核威慑作用;朝鲜的常规威慑;盟国韩国和日本的反对;中俄等国家的反对;美国同时受伊拉克局势、伊朗核挑战挑战以及黎以乱象牵制。

其中核武器的威慑作用,这是能使美国认真考虑的主要因素。朝鲜的常规力量也构成威慑,朝鲜有100万正规军,500万准武装力量,地面部队的攻势部署构成了对韩国及驻韩美军的常规威慑,其“劳动”系列导弹则足以对日本起到警示作用。因此,若是美国考虑对朝动手,他必然遭到来自韩国甚至日本的反对。

同时,美国对朝先发制人还必然遭到中俄的强烈反对。中朝订有友好互助合作条约,此同盟合作迄今在国际法上仍然有效。如果朝鲜到美国打击,中国在国际法上有责任援助朝鲜。鉴于这些考虑,美国不会得到中国对他侵略朝鲜的支持,它更不愿为了朝鲜发展核武同中国再度交战。俄罗斯也与朝鲜保持着微妙的关系,基于地缘安全考虑,俄罗斯也会极力反对美国动武。

全球政治上,美国面临重重制肘。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尚未结束,对伊朗在核发展的强硬叫板束手无策。比这些更为迫切的,是伊拉克局势的稳定与否将牵制美国政局的走向。美国即将举行国会中期选举,布什政府如何迅速稳定伊拉克局面,对这此选举有着重大影响。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淖,已经付出2500多军人的生命,3000亿美元。在政治信任面临选择的重大关头,布什政府绝无可能冒共和党政治前途之风险而在今年内对朝鲜动手,这就给了朝鲜又一段发展甚至试验核武的安全机遇期。

三、中俄难下决心制裁

当前中国的核心利益不仅在于经济发展,还包括国家统一,现阶段主要是反“台独”,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在这方面,朝鲜牵制着数万驻韩美军,减轻了中国在反“独”和统一过程中面临的来自美国的军事压力,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分担着美国亚太军事力量所造成的武力威胁,作为盟国协助我国镇守着中国的东北大门。这是朝鲜认定的它对中国国家安全的贡献,中国因此不可能放弃朝鲜,绝不可能因为朝鲜核试而对它采取根本性制裁。

朝鲜可能判断中国更在乎朝鲜不出现“体制变化”,更在乎朝鲜半岛局势稳定,因此中国只能被迫接受朝鲜核试的结果。朝鲜可能类似地认为,俄罗斯虽然对核试可能表示不满,但也不会真正进行制裁。

四、有利于改善朝鲜处境

如上所述,朝鲜判断如果它试验核武,它目前既不会遭到美国军事打击,也不必担心国际社会对它实施实质性的经济制裁,因此,朝鲜试验核武对他坏处不多。

相反,如果朝鲜成功地进行了核试验,在经一段时间的国际制裁后,它将作为事实上的有核武器国家被接受,如同印度、巴基斯坦在1998年核试验的几年后,就重新被美国等国际社会主流国家接受。得失相比,得大于失。

朝鲜通过核试而成为核武器国家,还能大大减少朝鲜在常规武器上的投入,以节省更多的资源用于经济发展。因此,从国防经济上,朝鲜也需要试验核武器。

五、考验美日、美韩同盟

国际社会一个经典的担心,是朝鲜核武器试验将刺激日本、韩国独立发展核武。这种看法的基础,是不太相信美国与这些东亚伙伴的同盟可靠性。这种可能性虽难以排除,但机会不大。

如果和日韩不顾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由于朝鲜试验核武而去发展自己的核武,无非表明他们不再相信美国的军事保护,在防务问题上要搞独立化。这势必侵蚀它们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使美国主导东亚安全局面的意图受到更大挑战。美国可能无法控制朝鲜试验核武器,但它还有能力制止其东亚盟国走独立发展核武的道路的。

六、朝鲜核试验和中朝关系

考虑到朝鲜拥有自到几枚至十枚左右广岛/长崎级别核弹的裂变材料,用化学法提取武器级钚早已在其能力范围内;加之第一代核武之设计已是公开的秘密;而且朝鲜被认为已掌握爆轰技术,所以,它设计出核武装置并实施核试,应不太存在技术困难。

朝鲜认为进行核试,将可能引起如下后果:国际社会的有限制裁;迫使中国接受并参与对朝鲜的有限制裁;促使美国加强与其东亚盟国的军事合作;导视东北亚安全形势更复杂化。

但朝鲜认为它的国家利益高于和中国的关系,他不会因为中国的利益关切对它可能施加压力而放弃通过试验核武而获得国家安全的独立保障,因为它的终级安全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依赖同盟关系。朝鲜因此必然认为它试验武是利大于弊,因此将一往无前。

七、中国的选择

朝鲜是否进行核试,我国没有多少选择。因为中朝安全关系不是单向的,中国不可能像朝鲜过分施加压力。我们不可能做到在妨碍朝鲜实现其根本利益的同时,不损害我国的根本利益。这种利益的均衡性,过去是这样,在“台独”严重的今天,仍然是这样。在朝鲜发展核武的过去12年中,我国对朝鲜的劝阻工作基本上是失败的,原因概出于此。

朝鲜一旦试验核武,我国只需象征性地参与国际社会必将提出的对朝制裁,包括对其核技术进口的限制,但需阻止经济制裁。在不制裁不足以显示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和严厉制裁将逼使朝鲜走极端甚至“体制改变”之间,我国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排除后者。

总之,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对朝鲜核试既要充分重视,也不必盲目悲观。

《从几个方面分析朝鲜核试验的影响》来源于,欢迎阅读从几个方面分析朝鲜核试验的影响。

篇2:朝鲜战争影响分析

姓名:张小鹏

学号:20142802320121 专业班级:14级行政管理2班

海南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论文题目:试论朝鲜战争的国际影响

姓名:张小鹏

学号:20142802320121 专业班级:14级行政管理2班

摘要 周恩来总理曾言:“朝鲜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朝鲜战争是局部性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关键词 朝鲜战争 国际 影响

开头语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后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至此,朝鲜战争结束,朝鲜战争虽然历时仅3年,但战争产生的影响却重大而深远。周恩来总理曾言:“朝鲜战争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有特殊意义的事件。朝鲜战争是局部性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一、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朝鲜战争导致了中美军事的直接对抗,战后造成了中美两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发展正常关系,双方陷入了尖锐的对抗。在美国方面,初次失败以及随后的挫折激起了对中共政权深刻的恐惧和敌意。由于美国特殊的国际地位,这种对抗给中国的外交和国际环境带来了很多困难。其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使得解放台湾的计划一拖再拖,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加强了对台湾的庇护,1954年12月,美台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承担了“保卫”台湾的义务,以赤裸裸的侵略行径阻挠中国完成统一大业(详见本文“朝鲜战争对两岸关系的深远影响”一段)。极力维护国民党在联合国的席位,阻挠中共代表的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将中国代表权问题在安理会冻结起来,而在联大全体会议上,美国控制着较多数的国家,致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迟迟不能恢复。再者,美国大大强化了对新中国的遏制孤立政策,经朝鲜战争,这种政策被制度化、系统化、固定化,其具体表现主要是:经济上实行严厉封锁,政治上孤立中国,军事上构筑亚太军事体系,其中包括韩国、菲律宾、日本、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台湾在试论朝鲜战争的国际影响 海南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内形成了对中国新月形包围态势。朝鲜战争开始后,中美开始了20余年的对抗。

二、朝鲜战争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极大影响,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斗争。就在朝鲜停战的前一天,古巴的卡斯特罗开始了武装斗争。在东南亚,朝鲜战争的胜利对越南人民抗法斗争是一个极大的鼓舞,1954年,越南人民军取得奠边府大捷,对正在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在50年代形成了迅猛的潮流,大批非洲国家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例如1954年秋,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开始抗法民族解放战争„„朝鲜战争还促进了亚非独立国家争取和平中立倾向的加强,1955年,亚非新型独立国家冲破帝国主义的阻挠召开万隆会议,会议宣布新独立的亚非国家要求奉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的外交,这一要求最终形成强大的国际政治潮流,随后发展成非集团的不结盟运动,并形成了第三世界力量。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彻底动摇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三、朝鲜战争对中苏关系的影响。早在抗战时期,美国的官员就有这样的看法:将来的中国必然属于中国共产党,因此也应该早日调整对华政策。1944年7月,美国政府不顾国民党的反对,向延安派出了一个十余人的军事观察组,与中共建立了半官方的关系。对于美国的积极态度,中共也有积极的回应。毛泽东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在战时与战后都愿与美国全面合作”。中共与美国各有所求,而此时苏联正忙于欧洲战场,无暇东顾,但这一切,斯大林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到了1949年,苏联对于即将联立证券的中共还有许多猜忌,斯大林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共是人造奶油的共产党人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另外,南京解放后,苏联大使馆是唯一一个迁往广东的大使馆,这也表明了苏联对于中共态度的不坚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大使馆及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则留在了南京,并于中共方面代表黄华举行了会谈,“会谈虽然因为各种因素制约,未能在美国承认新中国问题上达成谅解,但美国有条件承认新中国的政策立场却得以达成共识。”可以说,美国对于中共的判断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那就是中共领导下的中国不甘心为苏联控制。美国对于新中国政策态度的暧昧加上新中国寻求独立自主的策略,使苏联对于中国有所猜忌,是中苏关系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如果没有朝鲜战争的爆发,中苏、中美关系会就此维持下去,甚至中美关系有更为深刻的发展。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对于两国的关系则由一开始的纠缠不清一下子变得极其简单了:朝鲜战争中美之间的直接对抗,也终于使中苏站在了反美的同一条战线上,苏联对于中共的猜忌就此打消,中苏关系走向了真正的同盟。所以,中苏同盟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种不祥的阴影中,只是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特别是中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决定出兵帮助朝鲜,才加强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巩固和发展了中苏同盟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四、朝鲜战争对两岸关系的深远影响。1949年12月国民党退守台湾后,确立了以台湾本岛为中心,以东南沿海岛屿为前沿,以在大陆残余力量为内应,以争取美国援助为后盾的军事部署,企图与中国共产党继续较量。中国共产党很快就消灭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军事力量,解放了海南岛,舟山群岛等岛屿,使台湾直接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炮火之下。此时台湾外围已破,屏障尽失,不但不能反攻大陆,反而其生存也成为问题。迫于形势,国民党一方试论朝鲜战争的国际影响 海南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面向美国寻求援助,另一方面派密使奔赴大陆,商讨国共再次合作的可能,国民党所做的努力收效甚微。美国杜鲁门政府在对华政策上犹豫不决,出于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美国政府准备弃蒋并寻求其他亲美势力取而代之,同时不甘心失去在中国的既得利益,设法与中国高层保持接触。在1949年8月发表《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将国民党政权的失败归咎于“其领袖不能应变,其军队丧失斗志,其政府不为人民支持”。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声明:“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现在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军事基地”。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6月27日美国出兵朝鲜,同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一反半年前的立场,公然声称“我以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随后,美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美空军进驻台湾。以朝鲜内战为理由出兵中国台湾,介入中国内部事务。同时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际主义出发,中国正骨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国际形势的突变和美国出兵台湾,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暂时中止进攻台湾的计划。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转变对台政策,由不介入转为公开介入。美国态度转变之快,原因何在?这是因为杜鲁门政府习惯用冷战的思维去对待、处理发生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冲突。美国认为中国出兵朝鲜是向其势力范围挑战的行动,是共产主义扩张的具体表现。如果任其发展,让中共解放台湾,那么美国在远东的防御圈就会有崩溃的危险,因此必须保住台湾,使其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抗衡苏联,遏制中国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此时,从当时新中国的国情出发,人民解放军也必须避免两面作战的局面。新中国作出暂缓攻台的聚顶,是当时形势使然。

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国直接插手台湾问题,由此形成了两岸长期对峙的局面,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两岸关系陷于长期对峙,并由国内问题向国际问题演进。朝鲜战争结束后,由于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使得双方单存依靠军事力量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大。根据形势变化,国共两党开始调整各自政策,两岸关系进入长期隔海对峙局面。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逐步稳定下来,大力发展经济,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成为世界有影响力的地区之一。台湾与世界多数国家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和政治关系,特别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更为密切。这就使得台湾问题由单纯的国内问题,开始向国际问题演进。

第二,由于美国干涉,台湾问题日趋复杂。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台政策具有鲜明的两面性,即支持国民党反共的同时又极力避免卷入其中,其核心就是保持台湾与大陆的分离。为此美国一方面承诺保护台湾,向国民党提供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另一方面又极力限制国民党对大陆的军事挑衅。显而易见,美国是相隔绝台湾和大陆的联系,保证美国对台湾的永久控制,其实质就是想制造“两个中国”。

综上所述,朝鲜战争给两岸关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以此为转折,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更为复杂的历史时期。

五、朝鲜战争使美国的对日政策迅速变化,从而影响到日本的经济政治走向。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日本的社会经济。正当日本经济进退维谷之际,朝鲜战争的爆发给日本带来了试论朝鲜战争的国际影响 海南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重大转机:地处朝鲜东邻的日本成为美军的军事基地和作战物资供应地,战争“特需”直接推动了日本的经济发展。在经济上,3年朝鲜战争期间广义的特需订货收入累计35.6亿美元,使日本的国际收支上的赤字一扫而光,继续了大量外汇,又把萧条期间国内积压的货物销售一空,给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特需成为日本由萧条转变为繁荣的杠杆。在政治上,1951年9月,旧金山对日媾和条约签署,次年生效,战后长达6年之久的放开占领状态结束,日本获得了主权独立。在日本成为美军侵朝基地期间,日本国内“逆流”迅猛发展,日本军队—“国民自卫队”借助美国之手再度复活。同时,美国对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及影响的清算很不彻底,时至今日,日本队对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仍缺乏深刻的反省,军国主义的逆流时长泛起,不能不说与美国对日处理的不彻底有很大关系,不能不说与朝鲜战争毫无关系。

六、朝鲜战争极大的影响了欧洲局势。表现如下:

第一,在经济上,朝鲜战争的直接后果是全世界原油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引起的一轮新的通货膨胀,欧洲各国出现了物价上涨、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第二,在军事上,美国由于担心冲突有扩展到欧洲的危险,担心苏联趁虚而入,因而着手加强北约的军事力量,朝鲜战争期间,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北约组织联合部队司令,由此北约从一个抽象的政治联盟形成了一个军事实体。美国还借助朝鲜战争实现了武装西德和控制西德的计划,西德恢复为主权国家。

第三,在政治上,朝鲜战争促进了欧洲国家的保守政府发展的趋势。如1951年,右派政党在法国大选中获得了胜利:1951年10月,英国选民抛弃了工党,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再次上台执政:在德意两国,1953年的选举结果表面上截然不同,但实际上执政的民主党个它们开始执政时相比,都已变成保守得多的政治力量。随着保守主义的逐渐得势还产生了欧洲政界领袖的相应变动。到1953年,带有浓厚传统民族主义色彩的老式保守主义成了西欧左右一切的政治力量。

七、朝鲜战争打击了美国的战略进攻态势,暴露了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的战略重点仍在欧洲,但军事上却深陷于朝鲜,从而削弱了其在欧洲的防线。持久的战争为给美国带来国家利益,反而成了美国经济的巨大负担,引起了国内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人民群众的反战运动的兴起。战争暴露了美国和西欧盟国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美英两国之间的矛盾,由于担心欧洲防务遭到削弱,担心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受到影响,英国坚决反对美国扩大战争。正是由于或内的反战运动、西方盟友的压力以及战场上的失败等诸多因素迫使美国不得不提出停战谈判的要求。

八、朝鲜战争对冷战形势的影响。朝鲜战争无疑是两级冷战格局期间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从局部看,对中朝人民来说,它是一场旨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而对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来说,他是美国推行其霸权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从整体看,朝鲜战争是美国继对华政策失败后,为抵消新中国成立的影响而企图在远东修正雅尔塔体制而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朝鲜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打乱了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部署,却在客观上有助于苏联,从而使两极达到某种程度的均势。由于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美国却在亚洲发动了这样会一场战争,这无疑削弱了其试论朝鲜战争的国际影响 海南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重点,有助于苏联地位的加强。美国再次战后,实力下降,日本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中国则在战后进一步倒向社会主义阵营,至此两大阵营泾渭分明,进一步加剧了美苏冷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浅析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杨荣)【2】《朝鲜战争对两岸关系的影响》(赵玉强)【3】《浅析朝鲜战争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何岚)【4】《论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影响》(马焕明)【5】《试论朝鲜战争对冷战形势的影响》(王光臻)【6】《朝鲜战争与中苏关系》 【7】百度百科:朝鲜战争

篇3: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 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即《虎门条约》) , 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 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 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 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 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 (《黄埔条约》) 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 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步性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 落后与封闭, 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 作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 接受外国的一些苛刻条件, 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了, 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 但是, 它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 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一) 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

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社会, 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 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到了满清的后期, 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 当世界在发展, 特别是欧洲经济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 先进的技术和现代文明, 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 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 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差距更大, 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 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 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 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

(二) 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 先后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 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 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 其他次之, 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 扬坊等人, 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 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 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 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三) 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

随着中国的国门逐步被打开, 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 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 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比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研究了“鸦片战争”的过程, 提出了对外关系方面的几个原则。第一是“听互市各国以款夷, 持鸦片初约以互市”, 这就是允许合法贸易, 反对鸦片贸易。第二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魏源所指“夷之长技”虽然主要还是指枪炮。魏源等人的这些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 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 中国民众也开始在逐步认识西方世界。

总之, 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 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 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 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 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因而, 从某种意义上讲, 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

摘要: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 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旨在阐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篇4:朝鲜战争影响分析

关键词:中国近代思想;鸦片战争;双重影响

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其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内涵的封建意识的农业文明核心观念,即绝对一元论,以及中国固有思想的“天下”观念。但在鸦片战争之后,这两种思想倾向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一、对现代化思潮的影响

鸦片战争的爆发无疑是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化思潮。我国儒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就曾论述过中国文化和思想,并指出文化衰老是中国文化五大病之一。其认为中国法制不严,又无宗教约束,仅靠人情治国,但宗教和法律的坏处远远小于人情;加上中国人无客观标准,凡事不讲落实,所以,导致其全面惨败给西方工业文明思想。同时梁漱溟先生还认为如果不接触西方文化,中国甚至很难在短时间内见到轮船、火车等,更别说产生民族精神。由于文化思想的差异是中西方发展差距最显著的问题,导致方向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鸦片战争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文明方面的缺失,也对其展开相应的寻求。太平天国时期就曾倡导过西方平等观念,相关人士也提出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要求。这都是中国人思想现代化的体现,包括逐渐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封建统治阶级,首次在阶级结构上撼动了中国封建统治根基。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规模化发展,其中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群体,皆为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提供了足够广的空间。

鸦片战争之后,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太平天国,其首次提出了西方国家的平等观。虽然平等观在中国历史上时有闪现。例如,2000多年前陈胜、吴广就曾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领导农民起义,包括“均贫富”等,但由于没有形成系统观念,又受限于封建制度的统治,很难被主流社会所认可,因而未能得以实现。而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不仅创作了《原道醒世歌》《原道觉世训》等著作,在政治主张上提出平等观念,并将其贯彻整个政治实践中,更提出要解放妇女、男女平等的观念。在《天朝田亩制度》中就有许多倡导男女关系应该平等的条款。太平天国政权虽然只有14年,但其政治理念对中国近代思想影响很大。

二、对排外思潮的影响

作为极具帝国主义侵略性战争,鸦片战争全方位地破坏了中国社会结构。鸦片战争让中国人看到不同的外来种族。他们和马背上的少数民族不同,有着自己的文化体系,坚决不肯接受中国圣教,但却强制性以武力将自身的文化输入中国,疯狂地侵略中国的文化。侵略中国文化的急先锋便是传教士。中国人也逐渐转变对外国人的视野,更逐渐形成二元对立心理结构。这种二元对立心理的体现,包括典型的义和团民间灭洋教运动和知识界“中国本位”观念。

若说新种族观的形成在于文化差异,那么,包括鸦片战争在内的系列侵略战争和清朝政府在强势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中国人滋生民族利益观念的导火索。人们所看到的列强侵华都是为“利”而来。包括传教士在以文化侵略为己任的同时,利用各种途径深入调查中国经济军事情报,收集相关的侵略资料,绘制航海图集,侦查各港口的情况等。在遇到盘查时,这些传教士便分发事先印制好的小册子,打着传教的幌子为西方列强收集各类入侵信息。传教士是西方人在中西最初接触中中国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他们促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更提供各种中国经济军事情报给西方国家,鼓动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武力进攻和强硬政策,可以说传教士是西方国家对华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侵略者对中国财富进行残酷野蛮的掠夺。当时中国最先遭受沉重打击的就是棉纺织手工业,随着资本主义棉织品飞速地流入中国,导致中国最大的手工业部门,也就是农村家庭手工业根基的棉纺织手工业遭受巨大打击,比如,广州、厦门等通商口岸一带就出现妇女纺织因洋布泛滥造成半数停工的现象。之后更是逐渐导致中国传统棉纺织手工业的逐步瓦解,促使耕织分离。因此,在历次民族解放出现很多抵制洋货的活动。由此也使得不少人产生抵制西方文化思想的观念,坚决抵制西方文化思想进入中国国门,并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原则。

所以,鸦片战争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影响极为深远,其中包括正面和负面两种影响。虽然鸦片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是个“事件”,但针对世界历史范畴而言,鸦片战争是其发展的必然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显非.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04):80-82.

[2]周文书.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J].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4(02):213.

篇5:论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朝鲜战争从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经历了3年多,以中朝两国人民的胜利,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失败而结束。这场战争无论是对中国、朝鲜、美国、苏联和日本,还是对远东乃至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它对中国的影响更加突出、更加深远。第一,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巩固了中国的人民政权。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当局不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还令其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随后,美国操纵联合国纠合一支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抗美援朝并取得胜利,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妄图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和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迷梦,保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首要任务。这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朝鲜战争及其胜利极大地改善了新中国面对的安全形势,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创造了基本的外部环境。正如章百家指出的那样:朝鲜战争进行的三年,也是新中国不断巩固的三年。由抗美援朝而焕发起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成为推动中国国内各项社会改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动力。

第二,促进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推动了新中国的社会改革,为新中国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地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迫切需要集中精力医治多年战争造成的创伤,全力以赴重建家园。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破坏了新中国恢复经济和巩固政权所迫切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使新中国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就是要取得一个进行长期和平建设的环境,得以保证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这场战争极大地调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使经济生产、财政收入连续大幅度增长。可见,这场战争,因此,这场战争的胜利,有利地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中国50多年来的和平经济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周边和国际安全环境。

第三,锻炼了中国军队,促进了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朝鲜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国军队虽然武器装备处于劣势,但是参战军兵种之多是空前的,陆军、空军、步兵、炮兵、坦克兵、工兵、防空兵、通信兵、卫生部队和后勤部队等,都在这场战争中经受了锻炼,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尤其是进行现代化战争的宝贵经验。这正如毛泽东所说:“朝鲜战争是个大学校,我们在那里实行大演习,这个演习比办军事学校好。” 第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新中国在解决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军队出兵朝鲜,敢于同不可一世的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作战,这一举动本身就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军队以弱胜强,在国际上更是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场战争的胜利,一扫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中国人民真正地扬眉吐气了,中华民族真正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经过这场战争,不论是当时的敌人,还是朋友,都不能不对新中国刮目相看了。美国军政首脑从此都承认中国是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之一。美国官方在总结朝鲜战争时说,中国“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了声誉和提高了地位。美国从此不敢再轻视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不得不把中国摆到适当的位置。“联合国军”第二位总司令李微奇在他的回忆录《朝鲜战争》一书中总结的一条教训,就是美国当初不相信中国人民的决心和力量,不相信中国人说话是算话的,没有重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正是总结了这一教训,在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美国的地面部队才未敢越过北纬17°。总之,正如彭德怀所说的:“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1954年国际上召开日内瓦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中国理所当然被邀请参加会议。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中国在解决亚洲重大问题上的地位。新中国刚成立时,美国在外交上对中国采取孤立政策,联合其他西方国家拒绝承认新中国和拒绝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朝鲜战争开始时,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6个,并且绝大多数是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朝鲜战争,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影响迅速扩大了。朝鲜停战以后,包括英、法、荷、意等在内的许多参加对中国实施封锁禁运的西方国家,于50年代中后期,先后恢复了与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到50年代末,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就翻了一番。70年代中期,在朝鲜战争中参加“联合国军”行动的国家除了美国外已先后同中国建交,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到100余个。70年代初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70年代末中美正式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有朝鲜战争这个因素在影响着。第五,使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延缓了海峡两岸统一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计划着出兵台湾,解放台湾。但1950年朝鲜爆发内战,美国当局立即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随后又纠集“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杜鲁门还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他说:“台湾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并声称要“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美军登陆朝鲜后,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的边境城镇,中国的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此形势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出兵援助的请求。是出兵援朝还是解放台湾?中国政府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朝鲜战争的爆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创造了良机,另一方面又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国政府从大局出发,从中朝两国人民的利益着想,认识到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政府最后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虽然中国取得了这场的胜利,但因此而使中国人民解放军丧失了解放台湾的良机,使解放台湾的计划搁置起来。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一直坚持霸占台湾、澎湖、金马等岛屿。1955年1月24日,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中要求使用武装部队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28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授权美国总统在台湾海峡使用美国武装部队的紧急决议。1958年,美国进一步陈兵台湾海峡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炮轰金门、马祖岛。长期以来,美国不仅长期霸占台湾、金马等岛屿,而且美国军舰、军用飞机不断侵犯中国领海和领空,从1958年9月7日到1971年底,中国政府已先后向美国提出497次严重警告。可见,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一直阻碍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直到50年后的今天,台湾的统一问题仍是中国政府摆在桌面上的问题,也是海峡两岸关注的焦点。第六,导致了中美之间20余年的敌对。朝鲜战争挫败了美国妄图以武力压服中国的战争计划,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在亚洲的侵略政策。但也使已经开始恶化的中美关系不可逆转,中断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可能,中美关系呈现全面对抗的态势。1950年夏,美国政府确定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首先,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1951年5月18日,美国操纵联合国第五届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10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1951年相互防御援助管制法,禁止把313种战略物资运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任何国家不遵守此法案,就不给这些国家以任何援助。在美国的高压下,在1953年已有45个国家参与对中国实行禁运。1957年5月30日,美国重申将继续奉行对华全面禁运政策。其次,美国阻挠中国进入联合国。1953年6月,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共产党中国政府不应被接纳为联合国会员作为中国的代表”的提案。1954年7月7日,艾森豪威尔爱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完全而且无可改变地反对在目前局势下接纳红色中国进入联合国”。1957年6月28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旧金山发表题为“我们对中国共产主义的政策”的演说中说“如果我们同中共建立关系,那是愚蠢的,因为这种关系会增强他们,伤害我们同我们朋友的能力”。因而,在历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美国一直阻挠中国的合法权利,直到1971年仍把台湾蒋介石集团当作中国人民的代表。

总之,50多年来,朝鲜战争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在今天仍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参考书籍: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 《李奇微回忆录》

王树增《远东朝鲜战争》

篇6:战争的影响

2.政治方面:大战之时,很多国家为了追求利益可能背后捅刀子,抓紧时间吃外快,而战争中的国家根本无力管辖(二战战败后我国未能向日本所要钱款就是因为国共大战之际)。大战之后,国立衰退,他国也不太会重视你的地位。

3.社会问题:大战之前,房地产股市肯定崩溃,导致富人大部分破产,会对该国产生恨。不利社会的稳定(容易犯罪),再加上武器可能流落到平民手中,容易形成黑社会。战争使国家的人口减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一战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15亿人口卷入战乱,战场上双方伤亡人数达3000多万,二战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1亿人,大约9000万士兵和平民伤亡,3000多万人流离失所。二战后的苏联男性人口严重不足,是劳动力大量减少,从而制约了国家经济及工业的发展。

4.战争中成长的孩子们有心理阴影,很少机会接触教育。加剧恢复的困难程度。他们也很容易被教唆成雇佣兵。或者很容易成灰战争的牺牲品。战争结束后给人民带来心理上严重的创伤,面对家园被毁,生灵涂炭,对于家庭的影响是绝对毁灭性的。不少人都因战争而家破人亡,看到家园变成一片废墟,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了人世,有谁能无动于衷,只有阴霾笼罩头顶。因此战争给人们的创伤无论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是巨大的。

5.环境问题。这不用说了吧,很多炸弹都有迅速能迅速形成气体膨胀的元素如氮,碳。形成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对人的健康和大气层有很强的影响。战争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想必大家对广岛原子弹还记忆犹新吧。又如一战中,德国对法国实行毒气战。当氯气毒气烟雾像潮水一样源源不断飘来时,大群大群的士兵很快被熏得东倒西歪,眼睛睁不开、鼻子被呛得喘不过气来,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烫了似的。许多士兵满地打滚,另一些人则闭着眼睛狂叫乱跑。一名军官难受得抓烂了自己的脖子。士兵找不到上司,军官们找不到部下,卫生兵自顾不暇。几分钟之内,长达几公里的阵地笼罩了一片恐怖。协约国全线溃退,1万多人中毒,此种有形的战场,无声的杀伤惨剧,给人类历史留下的是痛苦的回忆。

二、战争的正面影响

1、有些国家利用战争发财。如一战、二战中使美国的国际地位提高,经济水平日益增长。

2、战争能在短时期内大幅度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实力。比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创造了奇迹。我们团结一心,战胜了比我们强大许多倍的日本。

3、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隐形飞机、航空母舰等军事武器都是应战争的需 要而发明的。

4、战争使军事需求永远存在,而且永远不可满足。所以军工是最大的商业市场,可以促进 一些军事科学发展——而许多军事科技最终都能转化为民用科技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战争虽然引起种种灾祸和苦难,但它也会带来相当大的好处,它无情地暴露、揭穿和破坏人类制度中许多腐朽、衰颓和垂死的东西。”我想,列宁的这句话把战争影响的双面性说得很清楚了。有人说没有战争人类的发展会更快但没有战争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史其实就是战争史,没有战争的社会是无法前进的。

上一篇:抗战精神高中作文800字下一篇:阳光学校二0一一年工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