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观与数学教学

2024-06-18

数学观与数学教学(共8篇)

篇1:数学观与数学教学

案例分析:现实数学观与生活数学观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指小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具有自然性、生成性、发展性等特点。自然性是指学生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生活现象都会毫无阻拦地进入他们的认知领域,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经验”。当然这种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散的,甚至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但却是十分难得和可贵的。生成性是指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对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调用、调整、提升或者重新确立的过程,也存在着对活动中新的认识不断接受、理解和内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的经验建立和生成的过程。发展性是指经验的建立和运用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积累、丰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人的内在素质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先前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这种建构的结果又会导致经验系统的变化,在这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学生的经验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学习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小学数学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将学习纳入他们的生活背景之中,再让他们自己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儿童的数学学习的组织,应源于他们的数学先生,即数学学习活动存在于儿童与外部世界的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数学学习应当成为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一种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去仔细地观察,粗略地发现和简单地证明。

在本例中,教师设计了实际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观察、辨析并实验、操作,使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变为在问题情境的尝试操作下的思考和分析过程,这种融生活化策略和操作性策略为一体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体现了现实数学观和生活数学观。但是,数学概念的学习和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学习上不同的。“平均数”作为表示数学概念的语言,指的是一种词汇的认识;“平均数”作为一个数学概念,是对一组数的集中和离散程度的本质认识。掌握了单个词汇并不一定就是理解了概念。本例中,在采用“常规方法”来组织学习“平均数”知识的班级中,虽然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设计了生活化情境,可在跟进活动中学生仍然不能将问题与习得知识建立联系甚至不能理解真实情境问题本身的意义,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作为数学概念的“平均数”的本质意义。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有关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儿童的生活经验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进而成为我们构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和开发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庞大资源库。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经验的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小学儿童的数学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还不如说是生活经验的“数学化”。学生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学现实”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现实”也许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一方面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是保证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有效的数学学习也能促进经验的应用、提炼和积累。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新的“经历”和“体验”,这种“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孩子应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需要,并且亲自实践,在探索中发现数学和学习数学。

请举例说明,影响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设置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进步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每天的天气预报中的“降水概率”等的理解问题。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人们掌握更多有用的数学。如对股市中的各类“趋势统计图表”掌握与理解。最后,生活中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数学语言。如报纸、杂志中随处可见的统计图表、比例、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符号的理解、识别与阅读。

二、数学自身发展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随着经典数学的繁荣和统一,许多数学应用方法的产生,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科学自身的发展必然对数学学科教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课程目标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做数学来学数学,体会观察、尝试、合情推理、猜想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另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与解题技能的培养目标削弱,判断、优化的能力目标需要加强。

三、儿童的发展观对数学课程目标的影响

新的儿童发展观关注儿童的发展,从关注精英数学转向关注大众数学,强调学习适合每一个个体的数学,培养人的数学素养,提升公民的素质成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篇2:数学观与数学教学

教育改革都证明了这一点。究其原因,一是数学重要,二是数学难学。大众数学(MathematicsforAll)是当今世界上数学教育中最响亮的口号。大众数学即数学大众化,它为大众所掌握和利用,成为人们适应社会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武器。大众数学不求高难度,但求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带有较强的普及性。显然,大众数学与我们的素质教育观是一致的。大众数学将从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追求完整的知识体系的“知识型”人才培养格局,转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素质型”人才培养模式;大众数学将降低数学课程严密的逻辑体系,大众数学意义下的数学课程将是一种注意应用和生活的开放的体系。中师数学教育应如何适应这一改革呢?笔者以为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一、数学教育观

大众数学观下的数学教育首先面临的就是数学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学生了解数学之特点,明确数学之应用,体会数学之美妙,形成对数学的整体认识。作为中师毕业生,代数、几何各科考试合格,而对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家的业绩、数学的意义和用处、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等等这样一些有关数学的问题一无所知,这样的数学教育不应认为是成功的数学教育。未来的数学教育,要使学与不学数学的人,区别不仅仅在于掌握了多少数学知识,而且还在于是否具有运用数学的意识,是否认识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简言之是否具有数学头脑。

大众数学的教育观要求把数学作为教育“管道”中的“泵”,这一点对于承担启蒙任务的小学教育尤为重要。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以至厌恶,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失职。

二、数学的应用意识

树立“数学为大众”的教育新观念,还突出地表现为应重视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众所周知,抽象性、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三大特性,在现行的教材中,前两个特性体现得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后一个特性则显得薄弱和勉强。

数学的应用意识是指当学生接受一个新的数学理论时,能主动地探索这一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美国一所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在从事这样的数学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观看洛杉矶奥运会100米短跑录像。他们的任务是通过统计来分析运动成绩与步频、步幅的关系。他们发现跑得最快的并非步频最高,跑得最慢的不一定步幅最小。英国的中学数学课竟要求学生走上街头,解决的问题是该地区车牌号是按什么规则编制的,这些事例无不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数学应用意识。

事实上中国古代数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数学无论从思想方法,还是成果上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现传本《九章算术》由246个数学问题及其答案和术文组成,按算法分属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章,前六章定的是实用名称,鲜明地反映它的应用属性。

三、课程教材

数学课程教材向以体系是否完整,结构是否严密作为取舍标准。然而一味追求其完整严密,以至于苛求,则会产生负面效应,会把不喜欢数学的学生吓跑。学好数学,主要是抓住数学思想,形成数学观念,掌握数学技能,不应被那些无关宏旨,貌似深刻的问题所左右,以免浪费精力,由此想到在一些小学的数学习题中讨论0/5是不是真分数、X=3是不是方程,在一些中师的教材中讨论繁分数、带分数的定义,都让人有故弄玄虚的感觉。波利亚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用那些缺乏推动力、得不到什么收获的乏味的证明充塞着教本的每一页,会给最好的学生带来极坏的印象。数学的内容如此丰富,应用如此广泛,为什么不可以让它严肃的面孔露出些笑靥呢?抽屉原理、容斥原理、统筹法、对策论都可以十分生动的题材提前与小学生见面。教材的体例也可打破例题+习题的传统模式。可以是一组卡通片,一套漫画,一个故事,尽可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令人欣慰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已透出这种气息,我们应该怎样让中师生从中汲取营养呢?

四、教学方法

有人认为:“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是高明的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应该成为衡量教学方法优劣的指标,教师必须生动活泼地教数学。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讲些“活数学”或者把数学与哲学、美学及其它文化相联系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兴趣,缺乏文化气息的数学教学,学生会索然寡味,认为数学仅仅是计算和推演。优秀数学教师的教学大都有较强的文化气息,这一特点

也是他们成功的因素之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方式中学习数学的未来教师,才可能以相似的方式成功地教学生。

斯托利亚尔讲过:“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鼓励他们探索、争论和发现。以下两个例子可以给人们一些启示。

讲坐标系:在课堂上,用两根塑料绳拉成坐标架,指定一个同学为原点,然后让每个同学找

出自己的坐标。

认识“一分钟”的概念:让学生在一分钟时间内,翻书页、写名字、跳绳、走步、拍手、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而不是仅仅指出1分钟等于60秒。

数学是生动的,激动人心的,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使所有学生都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篇3:数学观与数学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数学教学

近年来, 我国数学课程改革, 从课程理念到教材编写, 再到教学实践, 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 研究性学习, 不单只是一种被倡导的学习理念, 而且已经编写入中小学教材.也就是说, 教育管理部门并不是仅仅在用声音呼唤, 也在用行动告诉我们, 数学必须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

本文就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 如何用建构主义观点, 指导“研究性学习”, 谈几点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与建构主义学习观

研究性学习, 顾名思义, 将学习看成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对未知进行追寻、发现、假设、推理、判断、归纳、概括的过程, 将学生看成是研究者, 而不是知识的被动吸收者.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认为, 书本知识只是一种可靠的假设, 必须经由学生自身的努力, 去验证、去修正、去完善, 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自我调整, 主动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 可见, 研究性学习, 确实是践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很好途径. 其特点在于:

1. 体验性. 学生是探究过程的全程参与者, 直接获得“研究”过程中的心理体验.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想问题可能答案、设计研究步骤、找寻解决问题方法等, 都会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遭遇挫折时, 学会主动自省, 主动调整, 主动修正. 这些都是教师所不能取代的宝贵经验和心理体验.

2. 探究性. 学生在教师设定的学习情境中, 努力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并自主确定研究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主动探究者, 将数学学习活动演变成“做数学”的过程. 这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是一致的.

3. 开放性. 第一, 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学习内容不只局限于数学学科本身, 与数学相关联的所有内容, 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这与国外所提倡的课程综合是一致的. 即与数学相关联的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以及其他学科的实际问题, 只要与当前学生的数学学习有联系, 都可以做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第二, 知识来源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要求, 学生作为“研究者”, 要具备相应探究能力, 掌握必要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手段. 学生的数学知识来源, 不单单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 也不仅仅来源于手中的教材. 其知识来源应是多渠道的. 社会实践、图书资料的收集、网络资源的合理应用、同学间的信息交流、实验小组的合作互动等等, 都可以成为其知识来源. 第三, 课题本身具有开放性. 研究性课题, 可以有明显的指向性, 即讨论角度、讨论方向都是明确的, 但研究的方法可以自由选择, 体现“条条马路通罗马, 哪条线路最划算?”的思想. 这种“划算”是指学生各自选择不同方法去解决同一要求下的同一问题, 并择其优者而从之, 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发散性. 另外, 研究性课题, 也可以没有明确的指向性, 答案不唯一, 便于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事物属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全面性, 避免学生认识中的片面性与局限性. 这样的课题, 与当下人们的热门社会生活议题相联系, 将数学知识很好地融入其中, 实践操作难度不大, 可行性强, 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都非常有帮助.

二、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 应用好教材中的研究性课题. 必修1到必修5共六个研究性课题 ( 不细述) , 这些为教师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 具有可操作性, 应充分挖掘这些课题的潜在功能, 发挥好其示范作用.

2.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 研究性学习, 作为一个学习理念、学习方法, 不仅要靠专门的课题来进行, 也要贯穿在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比如, 在新概念教学中, 从引入到理解再到深化, 最后到全面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完全可以设计好各阶段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究、总结, 成为一个研究者.

3. 从数学史中汲取营养. 教材当中, 有不少数学史方面的内容, 以“阅读与欣赏”等方式呈现出来, 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探究问题的方法, 提高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 在开放题的编制中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 教材习题多半是基础性、单一性的封闭题, 教师要善于将这些基础性习题转化、发散、延伸, 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 学会提出问题, 总结规律, 并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三、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点

1. 研究性学习, 不是必须在某个具体课题当中才可以实施. 研究性学习, 对教师来说就是一个理念, 要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2. 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的指导一定要“适时”“适度”.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在学生认识遇到阻力时, 稍加点拨即可.

3. 研究性学习, 不要求难求全. 研究性学习, 对于中学生来讲, 还只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我们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 要立足现实, 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 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总之, 数学研究性学习, 重在学生的“探”与“悟”. 教师要克服以往力求把知识“讲细”“讲透”, 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毛病, 应把学生当成思想者、探究者, 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篇4:数学观与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观;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什么是数学,数学的本质是什么以及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创新精神等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因为数学的本质问题是学习和研究数学所不能回避、首要的和最基本的问题。虽然这一问题至今没有完整的答案,但无论是数学学术专著,还是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把数学的本质问题放在开篇的位置。当代对数学本质的较为普遍的描述是: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数量关系、模式和秩序的科学。

一、数学教师应树立新课程理念下开放的数学教材观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就要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并且用生活化的语言表现出来;要把数学融入到本土社会、自然、历史、政治和生活中去,从而使数学具有现实生活的原汁原味,从而形成具有民族色彩、乡土气息浓厚的数学。数学有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三种基本形式。原始形态是指数学家发现数学真理、证明数学命题时所进行的繁复曲折的数学思考。数学的学术形态的基本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统一性、系统性、形式化和模型化。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等原因,不能用数学的学术形态和学生直接交流。数学的教育形态(学科数学)是教育专家或教师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依据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生活背景等,把数学的学术形态适当返璞归真,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回到数学家当初创新发明的状态,把数学的学术形态知识的线性排列“打乱”,融合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融合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入教师的理解,对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裁剪、充实、活化教学内容,赋予数学知识新的意义、价值。这样就把数学的学术形态激活,使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有趣、形象、直观和容易理解的数学的教育形态。

二、在数学教学应关注师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而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寻找水源的问题。数学的本源从逻辑上说是数学的逻辑起点,即数学产生、发展的源泉。学习数学就是要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的教育形态。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汇点、网络点、关节点、联结点。从而探寻数学的本源,理解数学的本质。数学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源于社会。人是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中的,认识、理解和体验数学就是要探寻数学的生活、自然和社会本源。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的数学观,对教师实施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至今天仍处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两难境地之中。

三、应加强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教学应使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以往的教学中,对这一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来教给学生,甚至连基本的总结也作得很不够。在解题教学中,可以适时地归纳总结解数学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如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参数法、特殊化法、割补法、辅助法等等。这样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

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

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是现代科学文化的一个基本素质。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根本特征是表达一种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数学文化能够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学习数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数学中的定理、结论以及解题方法的探索,都需要学习者具有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同时也正是通过这种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习者的开拓创新精神。如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目前已有380多种,无论谁也不能穷尽数学中的所有解法。可见,数学是创新的学科,具有开放体系。数学学习能够开拓思维,增强创新意识。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习的渐进性,通过课堂教学、课后习题等方式帮助学生吸收和掌握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容不下一丝的侥幸,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扎实学生的基本功和对知识的掌握。通过有意识的专门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自觉运用习惯,让学生能够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维。教师要加强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加强总结和提升。

初中数学教学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拿到更高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学习,逐步培养自身的数学思想,提高自己的数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古语有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在新课程的标准下,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等的训练和培养,培养学生用数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篇5:数学观与数学教学

高滩镇初级中学:张海平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广与落实,各级各地的教育也犹如雨后春笋。特别是“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学模式的创新成功。使得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新观念之间发生了一场“变革大战”。教学观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制于数学观,不同的数学观会导致不同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的美感,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学时眼中无人,心中无人,学生是模仿教师,反复机械训练的机器,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使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大胆猜想、幻想的翅膀被折断。在非典型教育模式的课堂里,学生可以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的课堂里,除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允许学生这样做,学生也不敢这样做的。在这样传统的教学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多分”式的高分低能者。

通过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研讨和自己亲身的实践,终于

原来我的班集体使用的也是传统的教育观,学生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特别是部分学生自己在升学考试中,语数成绩合起来只有几十分,学生本人也失去了学习斗志和兴趣,抱着混个毕业证就满足的思想。我通过在自己的班上进行杜郎口非典型教学模式后,班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大胆发言,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探究,原来班上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够认真的学习,主动问问题,用他们的话说“现在的这种方法让我也能够感受成功的喜悦,看来我并不是不行,通过其他学生的帮助和大家一起探究,我也能够掌握知识。通过与学习好的学生进行探讨,我也能够解决困难问题。” 我们班只试验了刚一个来月,就有了这样明显的效果,可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意义有多麽的深远。

篇6:数学观与数学教学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文章分析了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评价体系等几方面说明其受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影响,并指出其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所带来的挑战,只有做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才能实现.

作 者:朱茜 龚献静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70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3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学观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篇7:可持续发展观与中学地理教学

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之后,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对立、对抗”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加速改变着各地区的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的空间转移。与此同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反作用也愈益强烈,导致了区域性甚至全球性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国土、经济、社会关系的严重失调。当今社会人地关系处于激烈的对抗之中。所以人地关系成为联系高中地理教材各章的主线索,也就理所当然了。可是,解决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呢?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可是我们的地球正在受到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沙漠化和毁林等等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所有这些危机的产生都跟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能源和资源有关。可持续发展可以使人地关系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可以使区域经济、环保、资源利用方式在生态上合理化;可以使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加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人类社会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而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其对社会的责任感。

综上所述,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人地关系的内容和可持续发展观是中学地理教材的三大灵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均不可偏废,尤其要突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途径

2.1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层层推进

由于高中地理上册教材编排体系是按照地球的圈层构造体系编排的,每个圈层又都顺理成章地由内部结构、特点、物质与能量的运动与转换、现象与规律、形成与发展,成为一个个“小而全”的完整系统。每一圈层又包容了相关学科的大量基础知识,反客为主地排斥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关系内容。这些特点,使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但是,可以根据“各层圈”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物质与能量在系统内的持续运动与转换的过程,首先树立学生的“持续”意识,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奠定基础。

例1教师在讲授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运动”之后可适当小结:

以张家港市为例,从12月22日→次年1月→6月22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球公转速度的渐变情况。

然后再明确这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运动过程。可进一步指明这种持续变化具有同时性。例2在讲授第二章第二节中“气温的日变化”的内容时,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曲线图结合下表进行讲授:

通过分析讲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强度→地面获热→地面储热→地面温度→地面辐射→大气获热→大气储热→大气温度的变化。学生很容易明了这也是一个持续变化过程。例3在讲授“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时有关大陆上等温线弯曲特点,通过图文分析,可以得出:一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南弯曲;七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弯曲。

可用“南南北北”四个字来概括这一特征。进一步分析后可小结为:

上述三例的综合,不仅可使内在联系的知识活化,还强化了“持续”意识的培养。事实上,整个高中地理上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大气环流的时空变化、海平面气压形势的消长、降水的形成过程、水循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内外力作用过程、地壳运动、地热的积累与释放、地壳的演化过程、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单向流动、水热条件的时空变化、自然带内一个要素的变化对其它各要素的影响等等。这些例子,只要教师精心组织,深入浅出地讲解,都能无声地培养学生的“持续”意识。

整个高中地理下册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阵地。下面依教材内容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分章论述。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选择合理的.方式,顾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社会和经济的效益。不能“竭泽而渔”,损害自然资源的发展基础。对于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要研究利用新的替代品;要研究这些资源利用的闭合循环系统;要有利于使其向持续利用方式的方向转变。对于可再生资源,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使得各种可再生资源能够循环再生,要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能源。同时,要结合中国国情,选择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材中提到的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北方半干旱地区的退耕还牧、南方丘陵山地的林业发展,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森林法的制订实施;牧区的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规定载畜量、建人工草场等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有利于区域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在教学中要深入浅出,润物无声。

通过第六章的教学,学生协调人地关系的能力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观。第七章的教学,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与能源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大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过程中有以下一些问题可供学生讨论:

1.哪些能源的利用会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哪些能源的利用会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什么?

2.世界能源的产、供、销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能源的产、供、销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世界上相当一些国家,可再生能源尚未成为常规能源,而非可再生能源又面临贫化甚至枯竭的危

险,为了维持本国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要做的工作是

什么?

5.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6.能源消费构成与可持续发展。

7.“能源危机”与区域经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8.美、日等国是耗能大国,美国年能耗达7亿多吨;而世界上的一些贫困国家对环境的需求、消耗也很多,对资源的开采是掠夺式的。为了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美、日等国对世界上的贫困国家应持何种态度?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能否可持续发展会影响到第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会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教学中要突出讲授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途径,例如要遵循生物再生产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因地制宜;对农业的持续要重视气候条件中的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此外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还与科技投入和社会制度有关,与农业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有关。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农业能否持续发展?影响更大,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我国国情,坚持两个原则:“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应结合本乡本土,看到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成就,师生共同探讨家乡农业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工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宜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合理布局的意义、科学技术的水平、资源的利用方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工业的内部结构和地域结构、轻重工业的发展速度”等方面层层展开。例如结合教材可提出:如何根据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的产业的空间转移,邻近地区怎样才能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从我国国情着手,着重探讨农业生产、交通建设、能源建设、工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科教兴国战略、体制转变等方面对我国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的内容,宜分三步讲授:第一步,讲清工业“三废”的排放,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二步,消除工业“三废”,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步,举例讲解“消除工业三废”,区域经济取得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的发展要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人口构成、数量、素质、增长、分布、迁移、流动,同“可持续发展”都有关联。为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要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教学过程中,除了说理之外,还可举例讲解,例如:移民是世界性难题。为了兴建三峡工程而进行的移民方式,不仅对移民进行了经济补偿,而且保证了移民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条件,如在三峡大坝附近兴办水泥厂,既解决了移民的就业问题,也考虑了三峡工程的需要,并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工程投资。三峡工程的开发性移民(1985年―2008年,移民总数为113.2万人),无疑是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可以引用张家港市“城市现代化、乡镇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过程的成功经验。

全书的最后一章,对前面各章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带有总结和提高的双重意义。教学过程中,宜从“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图”着手,通过前面各章学过的知识,和已渗透的有关可持续发展思想,对资源利用方式、“三废”排放、人口增长、规划不当和自然原因引发的各种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加以总结,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环境、协调好人地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只有在经济增长中保护好环境,发展才能健康,才有后劲,才可持续。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最后可联系教学过程中讲过的实例。驾轻就熟地归纳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途径。

2.2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育

第一,开展主题不同的讲座,如《中国21世纪议程》、《地球的一天》、《中国沿海地区21世纪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等。

第二,开展乡土调查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三,提供实例,撰写小论文,完善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第四,可以组织学生收听收视有关持续发展的电视、广播(如姜昆、李文华的宣传环保相声《严重警告》等)。

篇8:写生教学真实观与课堂认知

1.1 写生教学中对“真实”困惑“写生”在《辞典》中的解释是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在《辞海》里解释为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写生教学通过有效的写生训练,要求学生观察认识物象的造型结构,形象特征,色彩现象和其中抽象的视觉因素,掌握基本的塑造方法和造型规律,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必要的绘画训练方法,即使成熟的艺术家也给予写生以重要意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写生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困惑。

有人担心,在写生课中我们把对客观物象的参照作为写生的重要依据,会不会强调了对象的重要性而导致千篇一律的画面效果,压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再者,在这个图像充斥的时代,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对着实物再造一个看似逼真的假相?而且,先进的工具这么多,数字技术这么发达,我们还用传统的工具在造像,是不是逆发展潮流?

1.2 写生教学中对“真实”认识在写生当中,我们有真实的物象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科学严谨的观察方法,通过特定工具材料有步骤的在画面中描绘客观物象的外在形状、质感、色彩,探求物象的内在结构和深层精神本质,以期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这一过程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在评价时,能否“真实”反映客观存在总是不自觉的被运用到操作规范和评价体系当中。尽管有时会代替为“逼真”“形象”“写实”等,但总是与眼前的真实参照物有着直接的联系。“真实”这个词曾被当作写生中的褒义词来用,真实的反映了,逼真的再现了原型等。有一段时间,这个词在教学中被回避,甚至被批判.笔者认为这种困惑的主要原因是把焦点集中在了写生对象上,夸大了客观真实在画面中的作用,把真实观引人到了写生教学的评价体系当中。

把真实观引人评价体系存在着客观的、历史的原因。首先,以客观对象为依据的写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与参照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一些同学在写生过程中能忠实于客观对象,画面效果较成功的反映了对象的特征,画面所含对象的信息量大而准确;还有一些同学的画面给观众的信息量较少,画面效果较多的反映了自己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不可避免的会用到一些表示作品和客观对象之间关系的术语,例如“相像”“逼真”和“真实”,由此在教学中产生一些误解,即好的写生效果就是画得“像”,达到“真实”的效果。画得不“像”就达不到写生的目的,就不能叫做写生。这是文字介入视觉领域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其次,长期以来对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的争论也是引起观念混乱的原因之一。从柏拉图开始,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就争论不休,直到现在还在被评论家翻来倒去,只要画面和真实的世界发生联系,这个话题就会永远继续下去,写生教学也会受其影响。再者,受到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从来没有过其他的流派像现实主义那么强调真实,似乎除了真实存在的客观事物以外再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事情[1]。”而画面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反映客观对象,在实践者看来,并非要像其他理论一样搞的清清楚楚,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并非像评论家认为的那样严重。况且“在今天,真实性还具有新的概念,电子计算机与新的视觉媒体给美术教育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的体验,打破了以往要用手去接触或身临其境去体验方称之为真实的概念[2]。”因而,停留在这一方面的争论已没有多大意义。

众所周知,写生课的真正目的并非要达到表面的真。真与假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真与“不真”。同样一个真字,代表着不同层次的具体客观存在。在我们说作品不可能真实的反映现实世界时,是相对于客观自然的具有有机生命的存在物,人工的物象不具有有机生命,所以我们说他不是真实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的作品就是对真实现象的一种虚假镜像。接着在作品中,绘画者用点、线、面、色等画面本体的符号语言对客观真实对象进行写生时,他只是模仿了客观物象的呈现在纸上的虚像。可是在另一种条件下,作品所反映的物象和它所表达的对象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挖掘并表现出了藏于客观物象深层的、本质的同一状态的东西,我们就说这个作品呈现出的形象和对象很像。或者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形,作品的形象比客观的物象更真实。还要一种真,就是美术作品追求的,作品本身因为它自身的语言、逻辑而具有了生命力,即使作品最初所模仿、参考的对象的生命已经消逝,作品自身的生命力还是存在着。作品的形成过程无不来源于“真”,但作品却脱离了现实物象的“真”而成为另一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物,即另一种工具和材料所构成的客观存在的作品却是真实存在的。

正如柏拉图所认为的,画家不可能造出真正的床。这一点大家已达成共识,画家根本没有必要制造出一张真正的床。我们观察物象,其目的不是再造一个真实的东西,也不是为物象描绘一个纸上的虚像。我们的写生目的首先是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熟悉材料工具,掌握最基本的造型方法。

由此看来,把以往的真实观引人到写生作品评价体系中来是造成认识混乱的根源,但写生过程,是由客观存在的诸多真实组成的,我们尝试能把这诸多真实引人到写生的操作过程中以淡化评价体系中的真实观,以此来解决写生课所产生的困惑。

2 写生教学中对真实的再认识

如果我们要找出写生课中的真实,那么整个写生过程就是“真”的体现,一个真实的操作过程,一种求真的精神。其中包括形象的真实,情感的真实,操作者的真实,能力的真实,作品的真实。其中形象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在写生课上以得到大家的肯定,并给以足够的重视,而自我的真实,能力的真实,作品的真实有必要在这里重新提出。

2.1 自我的真实

自我的真实是指写生这一事件的操作主体,即学生是真实的客观存在。没有学生自我的存在,对象的真实就失去意义,情感的真实也不复存在,写生活动就无法进行。把写生的重点放到了真正的写实主体上,使形象的真实之争边缘化。“作为美术创造活动的实践者,美术家的地位具有明确的不可替代性。从对题材对象的选择、考察、取舍、提炼,到初步的艺术构思,整理加工,到具体的描绘、制作和最后的整体处理,美术家始终以符合自身思维逻辑的观点、态度和倾向统摄着具体某件作品产生的全过程。……因此,一件成果的美术作品的问世往往意味着美术家对整个创作过程的连续操纵的成功。”[3]在写生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地位同样不可替代。充分肯定学生自我的价值,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写生教学进行的前提。

2.2 作品的真实

经过写生这一过程要完成相应的作品。他是运用铅笔、水墨、颜料等材料描绘于画纸或画布等承载物上的真实之物,他可能是以具象的形象呈现,也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运用电脑等先进工具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总之,作品是真实可见的客观存在物,并非子虚乌有。

对作品真实的强调使我们认识到写生中作品的价值。把我们的评价标准从对写生对象的依附中解放出来。康定斯基在《回忆录》中说“一位非常著名的艺术家说‘在绘画这看一眼画布,看半眼调色板,看十眼模特儿’此话听上去很中听,但很快便发现我必须换一种方法:看十眼画布,看一眼调色板,看半眼自然。”[4]我们所有对客观世界的思考、实践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作品的诞生,写生也不例外。

2.3 能力的真实

在写生这一有效、扎实的写生过程中,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变的敏锐,对形体的理解能力,结构的认识水平得到提高,切实掌握了塑造形体的基本方法和技法、对画面的把握能力都得到真实的提高。这些能力的提高都是真实有效的。

能力的真实是写生课所要得到的最终结果。而对写生对象的参照只是提高能力的途径,而能否再现客观物象也成为学生需要提高的能力的一部分,并非写生的全部内容。在写生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对象的观察,认识到形体的构成,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外部形态深入了解形体的内部结构,再根据内部结构所引起的外部形态的变化做相应的描绘,最后通过一定的表现手法表达出画面形象。为以后创作中自如的塑造形体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力的真实是目的。绘画作为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对能力的要求方面丝毫不能掺假。觉得原来普通、平常不起眼的事物也可以成为描绘的对象。

3 教学实践

假亦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真与假是相对存在的,并没有绝对的真,我们之所以把真实观在这里讨论,目的是为了重申写生的目的,解除教学中困惑,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什么样的真是追求的、必要的,什么样的真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具体把握。

首先要肯定学生自身的价值。在写生开始阶段把自我真实观作为第一要义树立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在艺术活动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引发学生认识到自我这个个体是构成艺术丰富性的来源,对自我进行一个全新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写生过程中,在肯定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以作品的完成为目的,引导学生尊重写生对象,分析,观察;重视个体感受,调动直觉,发挥想象力,和物象进行对话,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自我和周围世界以特定工具进行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障碍解除的同时也是能力的提高,而写生对象成为能力提高的帮助者,学生只有参照对象才能得到成果,这时候的教师只不过是交给他们如何求助有对象。这一过程的圆满完成决定于能否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主体的表现欲望。在写生评价中,应以作品的组织结构、美术语言、形式美为中心,立足于学生主体的具体情况,以能力的提高为标准进行评价,切忌抛开个人能力的提高,提出过高或较低的标准。

课堂具体操纵过程中设计:第一个环节——设想阶段。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写生对象,记录下对对象的外部印象,内在结构的猜想,对象所包含的抽象元素以及学生对此所产生的联想;接着设想自己作品的最终面貌,自己要完成作品所要运用的方法技巧,学习这些方法技巧的途径,并进行详细记录。第二个环节——实践阶段。引导学生完成作品,在这一阶段,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科学的观察、参照写生对象完成作品,并引导学生临摹、学习经典作品提高表现技巧。第三个环节——作品评价。对照第一环节记录,检查作品完成情况。要求每个学生真的最初的设想判断自己作品完成的程度,并作出总结,即哪些方面完成的好,哪像能力起到了作用;那些方面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需要提高哪些能力。最后给自己本次作品一个评价,提出下一次作品设想。在这一教学设计中突出的是创作者自我的真实,重点是作品的真实,真实的能力是支撑。

4 结语

求真是艺术的本质,在写生中我们要强化这种精神,但把对象的真实作为作品的评判标准,势必造成写生教学中一些困惑。我们若能把自我的真实,能力的真实,作品的真实带入课堂认知中,会使师生从无谓的争论和怀疑中走出来,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摘要:把真实观不自觉的引入写生教学的评价体系中,是对写生教学的片面认识,也是引发困惑的根源。本文试图在写生教学评价中抛开传统的真实观,对写生过程中存在的真实因素与环节做客观分析,并将其引入课堂认知中,以期取得更切实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写生,写生教学,真实

参考文献

[1]沙舟.何为真实[J].安徽文学,2011,(3)268.

[2]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53-154.

上一篇:七彩课堂工作通知下一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寒假放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