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2024-06-18

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共13篇)

篇1: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1

每样事物都有两面性,有阳光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脆弱的一面,一个人如果没有孤独、寂寞这些东西,那么就相当于植物没有土壤,缺少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初次看这本书,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弄得思绪混乱,清晰的是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性格,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孤独”好像成为了整本书与所有人物的一种基调。整个布恩蒂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他们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与人说话,有的只执着于一个目标疯狂地表达,并不考虑到彼此的感受。他们渐渐地使得整个家族与世隔绝,疯狂致死。

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虽然他们孤僻,但他们却有着坚毅的眼光,不经意言败的态度,可以用他们独特的魅力来吸引体态美丽、性格丰满的女性。

为了对抗这种孤独的画面,家族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作了许多努力,但孩子们却不可避免地走向孤独的深渊,最后她仍无法战胜这种孤独,遗憾终死。可以说,这一种孤独应该是一种共性,可以从表面折射出这个社会的深层次;这一种孤独深入了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

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拉美历史的兴衰史,拉美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原住民的反抗斗争以至于最后安于命运的安排,从头到尾,从每一个细节,既有着孤独的基调,又不失言语间的写实性,让人好像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情境里面,读来津津有味。

在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对抗孤独的方法,或是参加革命,或是远航,或是暴饮暴食挥霍无度,或是终其一生沉溺于情欲,有些甚至听起来就很疯狂。这些看似枯燥的条列式的方法,作者却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故事里,极端却真实地表现了人性,表现了整个家族的特性。

家族中的许多女性,最后也跟随着成为了疯狂的人。除了之前提到的第一个女性乌苏娜以及最后出现的阿玛兰塔乌苏娜,她们一直保持着乐观坚强的信念,而不是被卷入混乱的生活中。前前后后出现了不少牵扯到这个家族的女性,她们的改变究其根本还是两种不断循环的男性性格:奥雷连诺和霍阿华蒂奥。

他们的循环推动着整个故事,并且使得整个家族的命运充满了魔化色彩。从创立小镇,经历许多循环与波折后,又从同一个地方终结。就像绕了一个圈,最后还是回到原点。整个家族的这种循环,同样也是整本书里最吸引人的地方。

说到孤独,其实不仅仅是这本书,孤独在生活中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不管外表多么开朗的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只是每个人处理孤独的方式不同。孤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想抵抗,但却不能让它完全消失。生活在现代都市里,在每天的灯红酒绿、喧嚣繁华之后,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感受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孤独。

无论怎样借由其它的活动来抗拒逃避,无论是《百年孤独》里面那些极端或疯狂的方式,或是转换成现实生活中,游戏也好,电视也好,钱也好,楼盘也好:各种各样的方式,虽然充实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渐渐也从这每天重复的形式中找不到那种感觉,或者说是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有时即使不是一个人,我们也会感到很孤独,看着别人能拿到好成绩在自己面前笑得开怀时,当别人诉说着和父母在假期的种种趣事时,即使近在耳边,在眼前,却好像离自己很远,不能像他们一样,所以很孤独。而既然这种孤独不能避免,为何不尝试着去享受它呢?《百年孤独》里家族的人们不停地想抵抗孤独,最后仍体力不支,被孤独埋葬。这样的结局谁也不想要。

流淌了百年的历史,最后仍被孤独侵蚀。孤独无法遗忘,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不会因有人陪伴而隐去。若是换一种方式,尝试着独自完成一些事,以一种骄傲的姿态俯视它,反正到最后总要有一个人的时候,不如独自适应社会中的一切,独自承担责任,找到那种适应孤独的感觉,不就不用害怕了吗?

孤独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有时更是一种动力,让我们用于体验人生,勇于面对一个人时挫败的感觉。如果说有一样东西,能让我们认清自己,孤独时就像是我们与自己的对话,能够听清自己的心,能够在繁华之中有那么一刻的清静,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境。孤独使得一个人完善,更加有深度与厚度。享受孤独,享受与自己对话的每一秒钟,为自己留一方空间。

孤独不可避免,不如把它看成一个朋友,一个能够让我们时刻认清自己的朋友,足够用一生去珍惜,珍惜能与它共处的每一寸时光。

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范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

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诗人聂鲁达对人性的思考,委内瑞拉文学家卡斯帕斯对自然和谐美德的赞叹,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人们。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则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诉说,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而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故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

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延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地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

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老布恩迪亚,即家族的创始人,和他的妻子乌苏拉,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那个时候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尚未命名,而这片新天地的主人,也从未想过要确立统治者来管理这里,他们过的是一种类似于自给自足的生活。

他们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也体验到了收获的欢乐,他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文明并为他取了名字:马贡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老布恩迪亚渐渐的丧失了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不只是由于自己预感到了什么还是只是单纯的无意义行为,老布恩迪亚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这象征着他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

阿卡迪奥和奥雷良诺是家族的第二代,可是这两个人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阿卡迪奥幼年时即与马戏团出海,十余年不归;而奥雷良诺则走上了军人的道路,并掀起了几乎影响全国的内战。而内战的起因则是由于F将强行管理马贡多这个“世外桃源”。

这象征着在文明的初创后,即开始了对压迫的反抗。奥雷良诺,即书中的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人,他带领部下经过无数次战斗,终于使F坐在了谈判桌的对面。可是他所争取的和平很快即葬送在下一代手中。当他发现这一切时已经垂垂老矣。他打算再次战斗来捍卫人们的自由却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终于他也陷入了循环烧制金鱼的怪圈中。

家族一代代的承传着。每一代的成员都经历了历史长河中波涛汹涌的时刻,又渐渐的老去,第三代的阿卡迪奥曾见证了垄断资本的兴起和剥削的凶残。而之后的奥雷良诺则见证了自给自足的农业在这片处女地上最后而短暂的繁荣。原始的繁荣很快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侵入和自给自足的消亡。

当家族的男子死去时,这个百年世家很快陷入了衰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在羊皮书卷中发现这一切只不过是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是永远也走不出的循环,才恍然大悟。而这个百年世家也终于在这个世界中完全消失并再也不会出现。

家族中的另一个贯穿始终的人即是乌苏拉,她从未看过羊皮书卷,却远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觉。早在羊皮书破译之前,她就曾经在内心中对自己说“这些事情在他们发生之前我就曾经见过,也早就知道”。这个智慧的人象征了什么?是普通的人有着永恒的智慧,抑或是历史循环的真谛?只有作者知道。

《百年孤独》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她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故事的发展更是令人费解。但当你读完他,掩卷长思,你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重复。对拉美的孤独百年的思考。并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胜的原因吧!

篇2: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看罢令人悲叹,心境像滚烫的池水一样波荡不已,家族七代人一遍遍重复的姓名如同解不开的魔咒萦绕盘旋,给人一种回环往复的沉重感,百年之间,看似人丁兴旺的家族,每个人一出生就被禁锢在时空的铁壳里,每个人都在自我的宿命里挣扎,却逃可是命运与时间的冲击。

最睿智的人晚年被当成疯子绑在树上;最勇武的人从没打赢过正义战争又悲情绝后;最美丽的人似上帝恩赐而来却又荒谬地飞回天堂;最明理的人成为了政治牺牲品消失在历史之中;最开朗的人死于连自我都不明白的不伦之恋里;最终一人用智慧与阅历得知一切后,成就了家族的百年孤独……

没有什么能够永垂不朽,没有一生一世的陪伴。孤独和失落才是人生常态,欢乐是苦中一抹甜,只能用来回味的。你从迷茫中挣扎着走出来,奋斗一生,发现这世上竟然什么都不值得留恋,所有的伟大与渺小,所有的偏激与冷漠,如一个轮回般在无声地反复,最终留下的是抓不着的孤独。

在书中,每个人都在用自我独特的办法抵抗孤独,或是参加革命,或是读书翻译,或是出逃远航,或是暴饮暴食挥霍无度,或是一生沉溺于情欲……这些条列式的方法,虽是布恩蒂亚家族的特性表现,却也是极端真实的人性展现。

有文艺评论说,马尔克斯借助布恩蒂亚家族一百年的家史影射拉丁美洲社会。可是,我感到,马尔克斯影射的还不止生养他的那一片大陆,甚至包括了整个人类。读后感.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虽然有血缘关系,但在灵魂层面,彼此孤独,他们并非息息相通的一体。这或许暗示人类,如果每一个人都以自我为单位,在灵魂的层面互为沟壑,而非结为一体,相亲相爱,那么,他们的结局是种群的灰飞烟灭。

小说的结尾,马尔克斯似在表达:仅有当一个人行将死亡时,他才会像奥雷连诺·布恩迪亚一样,看清自我的命运与归宿;那么,当整个人类行将灭亡时,人类全体才会像奥雷连诺·布恩蒂亚一样,彻底了然人类的谜底——人类是怎样一个物种它到底从哪里来它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可是,这时,一切都已来不及,毁灭的时刻已到,人人在劫难逃!

篇3:读《激荡的百年史》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国际的和国内的许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复杂过程。但在诸多因素中,总有一些是主要的,它们对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有着决定性的、深远的影响。近百年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跃而为世界第三位工业大国,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正是《百年史》着重回答的问题。

日本社会的现代化,是以输入西方文明为契机的。日本人民素来有主动汲取外国先进文化的好传统。德川幕府时期,为了维持国内封建秩序,对外实行“锁国”政策,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开始后,以天皇为首的领导者们痛切感到日本与西方的巨大差距,毅然变“锁国”为门户开放。他们怀着“求知于世界”的强烈愿望,大胆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重金聘用外籍科技、管理人材,千方百计振兴产业、发展贸易,很快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尽快复兴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日本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热潮,一九五○年至一九七九年的二十九年中,共引进技术三万一千多项,对日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高速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学习外国方面,日本不仅重引进,更重创新。正如《百年史》所指出的:“日本人能够把从外国学到的技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发展,然后制造出更优良的东西”。他们十分重视消化、吸收和改良引进的外国技术,并努力加以创造发展,使之更适合日本的实际情况,为此不惜投入巨额资本和大批精干的技术力量。例如日本的化学纤维、彩色电视等生产技术本来是从美国引进的,可是经过自己不断改良和创新,已使产品的质量、成本等项指标超过美国,风靡世界市场。再如五十年代,日本分别从西德、苏联、奥地利等国引进了钢铁工业“六大技术”,经过一番综合消化吸收,几年之内就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本国特点的、世界第一流的钢铁技术体系。日本的经验充分说明,任何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要搞现代化,都必须善于学习其它国家先进的东西,建立广泛的国际联系,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并要在学习、引进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特点,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力求达到更高的水平。妄自尊大、盲目排外固然是愚蠢的,但妄自菲薄、一味地模仿别人也是没有出息的。

我国早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就搞过洋务运动,后来还有过“百日维新”,在学习外国方面,起步并不算晚,但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撇开政治上的原因不说,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因为我国长期忽视、乃至摧残教育事业,未能培养出一大批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所必不可少的优秀人材。没有人材,就好象没有“土壤”,引进的外国技术是很难在国内扎根的。日本历来对教育十分重视,把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不遗余力地进行所谓“人力开发”、“人力投资”。早在明治时期,日本政府就以极大努力普及国民教育,一九一二年,青少年就学率已超过百分之九十五。明治年间还建立起东京大学、一桥大学、早稻田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大批技术人材、管理人材和高质量的劳动力。战后,日本更加注重“人力开发”,国民教育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近些年来,平均每年的大学升学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日本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把这个国家夷成废墟,然而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人的知识和能力却没有丧失,正是凭借这一优势,日本才得以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从一个百业凋敝、奄奄一息的战败国跃居世界前列。正因为如此,《百年史》一再强调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教育在现代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大概可以说是日本现代化的最大特点。”

在日本人看来,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国民的优良素质。这包括勤奋工作、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崇尚节俭、艰苦创业的作风,旺盛的求知欲、远大的眼光和强烈的使命感等等。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精神力量,成为克服困难、创造“日本奇迹”的原动力。《百年史》具体地描述了战后初年日本人民“养无食、居无屋”的艰难生活:“本来就不充分的(大米)定量供应都难以维持”,居民“只好在临时搭起的小屋暂避风寒”,“公务人员由于无家可归而睡在办公桌上”,教师们“因为没有教室而在露天授课”。但是,即使在这样悲惨的境况下,日本人民也没有心灰意冷,他们勒紧裤带、满怀信心地投入了复兴经济、重建国家的事业。一直到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已实现了高速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和公共福利仍低于西欧北美。这一方面使得日本商品因工资费用相对较低而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很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使国民收入中可以有较大的份额用于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由于日本人民能够在较差的物质条件下孜孜不倦地工作,而被一些西方人称为“住在兔子窝里的工作迷”。这种精神确实值得赞佩。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要在较短时间实现现代化,应该更有必要和可能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日本是一个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生产和流通活动主要是由私有制企业自主进行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的源泉。但政府也通过制订指导性计划和各种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积极的干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中,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是比较成功的。二十多年来,日本政府先后制订过包括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内的九个综合性中长期计划,每个计划都明确提出了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目标、重点以及准备采取的措施,对私人资本的投资活动和生产活动进行指导。这种计划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也不直接下达到企业,但由于政府和企业的利益、目标和方法基本一致,并且在编制计划过程中进行了协商,同时,还由于人们相信政府比私人企业掌握更多的知识、经验和情报,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企业都乐于参照计划的要求去扩大投资、开展经营。

日本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除了通过编制计划指示方向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一系列经济政策调节企业的活动。如实行低利率政策,向企业提供大量贷款,鼓励它们投资;采取各种特别减税免税和发放补助金等项措施,扶植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政府负责公共投资,填海造地,修建港湾、道路、水道等,为企业的生产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一般说来,这些经济政策和措施都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著的,这一点,在《百年史》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仅以外贸政策为例,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政府为了保护国内脆弱的工业基础,同时根据黄金和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一直实行对外贸易和汇兑的统制政策,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等到国内工业强大到足以对付国外任何竞争的时候,又转而采取贸易自由化立场,“废除一切保护政策,驶向经济竞争的惊涛骇浪”。国际市场上的激烈竞争,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技术设备的更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为争夺更大的销售市场创造了条件。由于实行这种明智的外贸政策,使日本的出口贸易长期保持着占世界首位的高增长率。

当然,日本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存在着它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又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如环境污染、通货膨胀等等。但总起来看,它的经济发展是成功的,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我国是拥有十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家底很薄的穷国,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现成经验,必须从我国具体情况出发,开辟一条自己的道路。而这只有在认真研究和吸取别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因此,读一读吉田茂的这本《百年史》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篇4:读《百年孤独》有感

在模糊的记忆中,第一次触及到这本书,还是不求甚解地背着“守信是一种财富,不应该随意虚掷”在无数次凝神的瞬间,就会想起这本书,可以称得上与他神交已久。当我怀着虔诚的心灵翻开这本名著后“正入万山圈子里”的眩晕与迷茫感随着页数的增加而愈发萦绕在我心间――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弄的思绪混乱。但唯―庆幸的是,整个布恩迪亚家族的性格正如题目所展示的一样――孤独。

孤独,成为了他们家族的名片。但又会有人疑惑了,难道作为家中顶梁柱的个、乌苏娜,也孤独吗?没有错,她眼睁睁地看着子孙后代一个个地陷入孤独的深渊,她努力地料理着家庭,装饰着房屋,难着这不是种逃避孤独的积极表现?但她最终也无法摆脱写在羊皮纸上的命运,遗憾而逝。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的结局也不出意外地接踵而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悲剧性的结局与时代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像前言介绍的那样,这一本书映射的则是拉丁美洲的兴衰史。这本书巧妙地领着我们去见证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变迁:科技的发展,新道路的探索,现代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原著居民的反抗以至最后对命运的安排举手投降。在起于孤独到归于孤独中,亦或有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孤独斗争,亦或终其一生溺身于情欲,成了拉丁美洲兴衰史的真实写白。

这个兴盛近百年的家族以及整个马孔多在一夜之间消失在拉丁美洲的大地上,永永远远的与孤独为伴。说到孤独,孤独是每个人的宿命,爱与友谊不能根除它,只能安抚它。不要寄希望于消除孤独,这是天方夜谭。孤独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看看那些垂头丧气的,看看那些望洋兴叹的,心中不免有着孤独,连那些外表开朗的人,也会有承受孤独的那一时刻。显得忙碌的都市人,也不免孤独,这时他们就三两成群,沉迷于灯红酒绿,喧闹繁华之中,然而最后一切又是归于孤独。

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即使不是一个人,我们也会感到孤独。看着别人与同学分享暑期的趣事,听着一些游戏爱好者滔滔不绝地谈论着游戏。即使在眼前,在耳畔,也瞬间有着邻若天涯的孤独感,既然我们无法抵抗,为什么不去好好地享受孤独呢。《百年孤独》中的家族,努力地抵抗孤独,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奈的被孤独埋葬。他们成了历史,从上古到现在流淌了近千年的历史被孤独所侵蚀。孤独不会随着时光的滔滔江水而汇入大海,也不会随着有佳人的陪伴成烛火焰影。不如以巨人的姿态站起来俯视它,去找寻孤独,去了解孤独,去适应孤独。

篇5:读《百年孤独》有感

如果真的像叙述普通小说一样讲述这本著作的话,我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因为这是一个主旨深邃冗长且没有多少波澜的故事,在整个主线中,布恩迪亚经历了从淳朴的乡村生活到战争、革命,接着殖民思想的侵蚀,再到一切归于平静后的绝望、灭失,任何作品与之所处时代的阴影都是密不可分的,在赋予了它拉丁美洲历史反抗的背景的同时诞生了一个家族。但如果只是这样,经典将不再是永恒的经典,我们会发现很多细节都明明白白地折射着人类生活的发展过程,暗含着某个成长哲理。

“多年之后,奥雷里亚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百年孤独》最值得怀恋与思索的一句话(也就是它的开头),短短的一句话,却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层面,而这一切就像是一场预言,在人还未出生时就已被规划好的,是梅尔加德斯用他超乎寻常的眼光看到了一个家族的消亡,并记在羊皮古卷上等待他们自己去破译自己的命运。爱默生认为:“我们应当假设某种预定的谐和计谋中必然要有被未来应验的远见。”我不说爱默生的“预定谐和有多适用于这个家族,至少梅尔加德斯有这样的智慧,而我们也需这样的智慧,而我们也需这样未卜先知的能力,清楚地知道做一件事的后果,承担的风险以及自己努力会挽回怎样的回报。

海明威说:“必须面对永恒的东西,或者面对缺乏永恒的状况。”布恩迪亚家族就是不满足于纯粹的生存,有无法达到完美的境地,才选择了独树一帜的生活方式,譬如捆绑自我,封闭自我,沉沦自我,在反抗孤独的同时又暗暗接受着孤独所持有的高傲感,布恩迪亚家族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黑格尔说过:“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才能衡量出来。”马尔克斯正是抓住了这样的矛盾点。

可是,“孤独”究竟是什么?

生命的神秘性是不言而喻的。史怀哲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式“在黑暗中并肩行走,”人们可以给予彼此鼓励与宽慰,可人类最终将孤身前往自己的归宿,就如同来时的只身一人。

孤独的本身就具有它的意义。孤独是在这样一个大千世界找不到一个真正理解你的内心,而是产生的情感。这种孤独是从自身而言的,是带着一定的疏离感的。就像《百年孤独》里的丽贝卡,那个将自己包裹在高傲的厚壳里,孤老终身的女人,她没有奥雷里亚诺上校那种与生俱来的孤独,但我却从她的身上找寻到了自己的影子。

一直以为自己自命不凡,不愿和同学们深交,很多人都说我是一条泥鳅,圆滑,通宵事故,处理事情游刃有余却不平易近人。而当我在书中找到了自己可能的未来时,我也明白该该变了,就如马尔克斯所说“等他们睁眼,看到的已成现实。”我希望现实是我能放下高冷的架子,真诚地交朋友。

《百年孤独》告诉了我另一个真理――别让时光停在过去。如果一直在为自己过去因习惯而养成改不掉的借口,那么人便被空气里弥漫着惰性所感染,最终令一切衰朽,停滞的炽烈尘埃所降服。过去只能用来怀恋而不能成为今日的复制品。

篇6:读《百年孤独》有感

每个人都有光明与阴暗,并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族付出一生。《百年孤独》一书用马孔多这个城市的发展来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初次拜读这本书,我立刻就被书里面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名字弄得思绪混乱,唯一清晰的是整个布恩蒂亚家族的性格,就如这本书的题目一样,“孤独”好像成为了整本书与所有人物的一种基调。整个布恩蒂亚家族,都是不会表达情感的人,他们有的沉默寡言,可以整日不与人说话,有的只执着于一个目标疯狂地表达,并不考虑到彼此的感受。他们渐渐地使得整个家族与世隔绝,疯狂致死。家族的第一人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人被蚂蚁吃掉。虽然他们孤僻,但他们却有着坚毅的眼光,不轻易言败的态度,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

本书可以说是一部拉美历史的兴衰史,拉美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城市文化的推进,殖民者的入侵,原住民的反抗斗争以至于最后安于命运的安排,从头到尾,从每一个细节,既有着孤独的基调,又不失言语间的写实性,让人好像置身于作者所创造的情境里面,读来津津有味。在书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对抗孤独的方法,或是参加革命,或是远航,或是暴饮暴食挥霍无度,或是终其一生沉溺于情欲,有些甚至听起来就很疯狂。这些看似枯燥的条列式的方法,作者却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故事里,极端却真实地表现了人性,表现了整个家族的特性。

说到孤独,其实不仅仅是这本书,孤独在生活中应该是无所不在的,不管外表多么开朗的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只是每个人处理孤独的方式不同。孤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的人想抵抗,但却不能让它完全消失。

有时即使不是一个人,我们也会感到很孤独,当自己埋头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得不到身旁人理解时,当看到别人的欢声笑语而自己却无法融入其中时。《百年孤独》里家族的人们不停地想抵抗孤独,最后仍体力不支,被孤独埋葬。这样的结局谁也不想要。流淌了百年的历史,最后仍被孤独侵蚀。

孤独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有时更是一种动力,让我们用于体验人生,勇于面对一个人时挫败的感觉。如果说有一样东西,能让我们认清自己,孤独时就像是我们与自己的对话,能够听清自己的心,能够在繁华之中有那么一刻的清静,好像全世界只剩下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样我们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境。孤独使得一个人完善,更加有深度与厚度。享受孤独,享受与自己对话的每一秒钟,为自己留一方空间。

篇7:观海,听涛,读百年沧桑

一直困惑于瞭望台的选址,不在青岛最高点,却在市内第二大山头。

今日踏入青岛山炮台山遗址公园,想要寻找答案。

走在林间道上,两边郁郁葱葱,却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透过林间缝隙,晴空投来碎影,洒在地上,格外清爽。继续走着,期待前方问题的解答,却又有些留恋走过的路。

路不是很长,却十分平整。走着走着,一下子明朗起来,原来是到了制高处。碧海青天尽收眼底,霎时间明白瞭望台的选址确实合情合理。青岛山并不是青岛最高点,却有着极佳的视野。据说,一百多年前,德国地质学家专门考察,将青岛山视为青岛前海最佳观测地点,这里可以环视四周。

青岛山,因清末在山下建有青岛村而得名。青岛山海拔128.5米,属市内第二大山头公园。她面临大海,背依闹市,位于新老市区中心,是市南、市北两区的分水岭,不愧为岛城最佳观景平台和视觉走廊。可以说,青岛山代表着青岛的视野,前卫而广阔。

举目四望,近些的汇泉广场人来车往,直逼眼帘;远处的大海雄浑辽阔,涛声阵阵。像极了曹操《观沧海》中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看着眼前壮丽风景,最后竟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也许青岛山不是青岛最美,可是这里的却因四周而愈发美起来,青岛的碧海青天一览无余,别有一番景致。

谁能想到,如此美丽的环境,百年前却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历史不会忘记

不远处的重炮昂首而立,让人不觉想起戚继光的那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胸中随之荡起一阵浩然之气。

伴随着远处阵阵涛声,似乎可以听到克虏伯大炮的轰鸣。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竞相在中国夺占土地。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迅速在青岛修建了一系列军事要塞和炮台。青岛山南、北炮台就是当时修建的两座永久性炮台。

青岛山炮台始建于1899年,历时6年完成,工程浩大,耗费甚巨,是青岛军事要塞的指挥中枢。南坡炮台安装两门210毫米克虏伯大炮,北坡炮台安装四门280毫米克虏伯大炮。德国、日本等军事专家和历史学者视之为德军在青岛诸炮台中“最重要者”,“可以抵御来自海湾的任何进攻者”。青岛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德军驻青最高统帅部。

1914年日帝国主义出兵中国意图取而代之,日德青岛之战爆发。兵败之际,德军“愤恨之余将该炮台炸毁”,但仍有部分保存较好,尤其是青岛山炮台地下指挥部。因此,青岛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唯一的主要战场遗址。

此后,青岛山几经易名,直到1922年我国收回青岛主权。从北洋军阀时期至美蒋统治时期,青岛山一直是青岛地下指挥部和重要军事阵地。1949年青岛解放后,青岛山仍然维持其军用功能直到1976年。足见其重要性。

联想到此,美景还是美景,触摸到青岛山的沧桑,已多了些沉甸甸的记忆。

直观地下要塞

若说瞭望台彰显着青岛的眼界与胸怀,整个地下要塞则代表着青岛的厚重与坚毅。

德军战败时,虽然炸毁了炮台,地下指挥部却保存下来,一直到现在。

走过三重门,进入了地下要塞内部。1米多厚的洞壁,在当时是任何炮火都无法击穿的。在这样的厚壁下,却没有窒息的感觉,不自觉为当时的空气循环技术感到惊叹。

据了解,该指挥部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有大小不等42个厅室,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顶部装有铸铁旋转瞭望塔,分为指挥、生活、后勤三个功能区,使用劈山、浇注、回填式施工方法建成。先后为德、日、美军所用。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整、功能之完善,当时堪称亚洲第一。

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地下要塞。记者发现,工作人员复原了当时的场景,有些暗的周遭恰巧提供了联想的空间。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德军生活的画面:指挥区的军官眼盯着地图,过道站岗的士兵似乎有些瞌睡,工人不住地将炭火塞进祛潮的锅炉。洞中环境虽稍显清冷,内心却早已波澜澎湃。

因为文化而独特

去观海听涛,可以来青岛山;去感受人文,重温历史,这里是最好的去处。

教育功能是很多景点所欠缺的。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历史性的课题。需要历史地、长远地去思考,更需要全新的开拓性的探索。

青岛山将自身定位为教育基地,而不是不是单纯的风景区,发挥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逐渐走出了自身特色。

青岛山炮台遗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设施最完善的一战时期亚洲大陆唯一战场遗址。它是帝国主义侵占青岛的历史铁证,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

作为山东省、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3A”级旅游景点,游客在这里能找寻到当年德、日、美帝国主义列强霸占、凌辱青岛的缩影,能感受到百年青岛的历史沧桑,可谓青岛市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教育资源。

1998年,青岛山炮台教育基地成立后,不断加强文物场馆的保护、教育功能的提升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如今已成为市民和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第二课堂”。

“走进历史的硝烟,您可凭吊炮台,追思古人,感受青岛百年历史的沧桑;融入大自然,您可凭高观海,游山踏青,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

这就是青岛山,因为历史而深刻,因为文化而独特。没有空洞的复制与模仿,而保留最纯真的独一无二。也许,这正承载着中国旅游教育功能发展的寄托。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直觉得,青岛山像是一位老兵,凝望这片海,诉说这座城。

百年来,青岛山见证岛城的沧桑。从苦难中的重生到新时代的崛起,老兵见证了青岛的成长历程。硝烟散去,重见光明。士兵早已不再年轻,依然守护着这片海。从起步到振兴,青岛发展了,青岛山并没有被忘记。多年来,青岛山炮台教育基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接待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视察,得到了广泛赞誉。特别是央视播放《青岛要塞》以后,青岛山炮台遗址的知名度大幅度提高,客流量增势更劲,其在青岛市民众和青岛历史中的地位日渐凸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年已过百,老兵却用不老的青春向人们讲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阐述青岛的眼界与胸怀,青岛的沧桑与沉淀。青岛山有着青岛最广阔的视野,最丰富的阅历,最宽广的胸怀,却从不强出头。今天,山头已经长满花草,岛城迎来了发展春天,当你举目了望,看看到这片海,这座城,崇敬之余绝对会多一份喜悦。

篇8:读《百年孤独》有感

【摘要】《百年孤独》中布恩地亚家族一百年的历史,就仿佛兜圈圈的玩具车,一切都处在循环反复的状态:时间在循环,家族中人物的名字、秉性、职业、孤独状态等也处于循环轮回的局面。时间和人物的命运、家族的历史交织在一起,人物在时间的轮回中难以摆脱宿命的轮回。

【关键词】百年孤独宿命循环

《百年孤独》的奇特在于内容构思上的别具一格。在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有这么一种感觉:它的每个片断都像是在暗示着什么、隐喻着什么,让人想起一句话:真相永远隐藏在事实背后。《百年孤独》可以说是本无情节的书,因为书中无论是人物的名字还是他们的经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处于周而复始的状态。怪不得第一代主妇乌苏拉会在某日惊呼:这些我都记得一清二楚!时间就像在打圈圈!此外,书中奥雷良诺打制小金鱼再将它们熔掉重做,还有阿玛兰塔那长得找不到头的裹尸布,我想都在隐隐指现乌苏拉那宛若惊雷的真理。

从这个角度看,《百年孤独》似乎有点宿命论的色彩。——但是很特别的宿命论。一般说来,宿命论色彩的小说大都直接或间接地表露伤感,《百年孤独》不说毫无伤感基调,至少也算是将它隐得很深。虽然布恩地亚家族成员都无一例外地陷入了注定的孤独,但很少人会因此而忧伤——于他们那是种更为复杂的艺术之美。

一、名字与人物自身的重复

在布恩地亚的家谱图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布恩地亚家族中人物的名字基本上呈一种重复性、循环性:从第一代到第七代人中,一共有5个人叫做阿卡迪奥,有21个叫做奥雷良诺(包括奥雷良诺· 布恩地亚上校的17个儿子)。女性中有3个叫做雷梅苔丝的,有两个叫做阿玛兰塔的。

在这个家族中,始终弥漫着一种孤独气息,家族里的每个的成员也乐此不彼地在不断循环重复的动作中体验孤独。蕾蓓卡不停地吃墙上的石灰块和泥土,在矿物质的味道中体验爱情的苦涩和甜蜜;身经百战的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晚年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制作小金鱼,做了又融,融了又做,在这个循环重复的动作中体验“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约”;阿玛兰塔晚年把生命消磨在刺绣裹尸布上,她白天织,晚上拆,她“想以这种方式来保持孤独”;奥雷良诺第二在雨过后也染上反复营造的恶习„„

这个家族中的人物性格也有很多重复,基于这一点,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也是循环反复的。当霍塞·阿卡迪奥第二仿佛他的祖先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一样计划清除河床以开辟航道时,乌苏拉不禁感叹:“时间象是在打圈圈,我们又回到了刚开始的那个时候。”而当镇上停泊头一艘船时,人们争先恐后疑惑发愣的看得出神,他们完全不记得当初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的巨大工程了;当奥雷良诺·特里斯特计划把铁路修到马贡多,乌苏拉更坚定她的想法了,“即时光是在兜圆圈”;当最后一代奥雷良诺在庇拉特内拉面前倾诉他对姑姑的爱时,庇拉感慨“这个家族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会永远旋转下去。”

事实上不但整个布恩地亚家族的历史处于循环状态,就是整个马贡多的历史也是这样的,马贡多从一个闭塞偏僻的边缘小镇,到最后被洪水、飓风和蚁群所摧毁。在这整个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反复现象,如在马贡多失眠后重获记忆的时候,仿佛整个小镇死了一次又活过来了,又如在那场下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二天的雨停了以后,“马贡多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土耳其大街又恢复了从前那副景象”,于是这里又来了一批吉卜赛人,他们仿佛以前墨尔基阿德斯那样重新拖着磁铁走街串户,他们又仿佛以前那样用巨大的放大镜聚焦阳光,而“愿付五十生太伏一睹吉卜赛女郎装卸假牙的表演的,仍不乏其人。”这一切说明偏僻闭塞的马贡多就这样循环着历史。而《百》中百年虚度,到头来还是回到了原来的老样子。

二、历史命运的轮回

所有的循环都来自于时间上的循环,也只有时间的循环才可能促成其他一切循环,从而体现循环的意义所在。在福克纳的时间哲学里,“循环时间是像一条链环,循环反复,由于它的循环性而丧失了时间的力量、时间的方向性、时间的意识形态效力,使人感到没有任何的出路。”具体到作品中循环式的故事,则形成一个个的圈,故事套着故事,圈子套着圈子,于是这在无形中强化了马贡多的闭塞状态,也凸现马贡多的孤独精神,这就是所谓的“使人感到没有任何的出路”。而孤独也正是马尔克斯创作的核心。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时间的循环首先强化了创作的核心。

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的主题,多数都是这样评述的:《百》不仅反映了布恩地亚家族从创始到幻灭的百年历史,而且这个家族可以说就是一个浓缩了的拉丁美洲社会发展史。当然它并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经过高度抽象的概括的艺术性地反映。而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精心设计的重复和循环,实际上就是拉丁美洲象征性的存在形式,这个地区的历史发展本身就经历这样的一个轮回,以原始的愚昧为起点,也以此为终点;以最初的荒芜为开端,又以最初的荒芜为结尾。拉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都可以在马贡多的一个轮回中找到照应,而布恩地亚家族那种令人孤独的精神,则是拉美现存痼疾的反应,这再次印证了作者写布恩地亚家族的历史以及马贡多小镇的历史,精心设计这样的重复和轮回,其实非常明显就是拉美历史发展轮回的的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反映。尽管作者在小说的结尾道出布恩地亚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然而每一个深入关注拉美命运的人都会发现,这不过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罢了。毋庸置疑,轮回是存在的,拉美历史发展中走不出的怪圈,还有那个让人摆脱不了的轮回正存在于作者深深忧虑的笔下。

这一系列的重复和循环,除了是对拉美历史的观照外,还有一点,仿佛马·巴尔加斯·略萨在《加西亚 马尔克斯评传》中所认为的那样――《百》里重复的显现,是对生活的一种循环的、渐进的、强化的审视,而这种孤独和死亡的循环重复,是人类遭受的一种可笑的、可悲的,因而也是可怕的折磨„„他认为,这是对人类多舛的命运的一种极其深刻的揭示。

三、“怪圈”外的呼喊

《百年孤独》是拉美的一部描写孤独,和孤独抗挣的心灵史。在那原生态的热带雨林中的布恩迪亚家族和外界不断的交流,融合,斗争,被外界文明同化以至毁灭的过程中,他们对外界有开始的逃避,恐惧,警惕,到好奇,渴望。在与外界先进文明摩擦的进程中,他们丧失自己的独立性。在走出孤独的生存环境同时,陷入了更令人可怕的心灵上的孤独。

在神秘近似荒诞的烟云的笼罩下,布恩地亚家族成员怪戾的行为到了极端化的地步。而这种极端化在魔幻的环境中恰好相得益彰,使人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在这个马尔克斯酿造的氛围中,人是作为一种超现实的精灵出现的,人不再单单是从出生到死亡一条曲折的线,而是一个圆圈,一个个轮回。被霍塞、阿卡地奥、布恩地亚决斗而死的阿基拉尔,象幽魂一样困扰着这个家族,直到出走后也没有放弃对这个家族的追踪。吉卜赛人墨尔斯阿德斯,他就象是文明的全能代表,是他向这个家族展示了外面的世界,神奇的他是多次死而复生;还有近两百岁的游吟歌手弗朗西斯科,那个装着雷蓓卡父母的骨殖袋,它们都是飘荡的幽灵,它们时或存于人间,或是游去另外一个世界。也正是这些幽灵,带来了这个家族百年生死,风雨漂泊的历史。它们是连接布恩地亚家族和外界的信使,是原始文明和现代文明交流的工具。

所有的事物都有生命,问题是如何唤起它的灵性。这是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最令人难忘的句子之一。唤起了灵性就走出了怪圈,马尔克斯创作这部小说自有其想说明的问题。

这部小说,场景琳琅,怪事迭起,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在这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拓荒者如何翻山越岭去寻找伟大的发明;吉卜赛人如何把‘文明”世界的玩意带到沼泽地带这个偏僻的小镇;外国垄断资本家如何侵入这个盛产香蕉的小镇;本国独裁政权如何勾结帝国主义者屠杀大批工人;人民群众如何进行流血斗争:最后,洪水、飓风和蚁群如何把这个小镇化为乌有。这部作品采取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把现实和幻想、直叙和讽喻、写实和夸张结合起来,加上《圣经》和印第安人的一些神话和传说故事,无异绘出了“一幅巨型壁画”,但却再现了活生生的现实。这部小说写了布恩蒂亚家族六代人的经历,人物众多,但是不少人物的性格都写得鲜明、凸出、逼真;虽有几个人物同名同姓,但是随着这个家族一代一代地更替和故事的发展,并不会使人产生任何混淆之处,确非易事。而且,作者在小说的布局、情节的安排、写法的独创、语言的运用上都独具动力,所以使人一经阅读此书,就不忍释手。

就主题思想而言,这是一部反帝、反封建、反独裁、反保守的作品。正如作者在《拉丁美洲的孤独》那篇演说中剖析了拉

篇9:读《百年孤独》有感

摘抄:

1.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2.可是当我闭上眼 再睁开眼 只看见沙漠 那里有什么骆驼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 没什么执著 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 本来没因果 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3.一旦到了人们只顾自己乘头等车厢,却用货车车厢装运书籍的那一天,就是世界末日的来临

4.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

感悟:

初读《百年孤独》颇有吃力的感觉,会觉得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会因重复的事与人名而感到奇怪不已。但当联想到拉丁美洲,这篇作者叙述的蕴含无穷神秘色彩的土地所遭受过的欺凌与压迫,我们便会明白。

恰如“百年”所蕴含的意义一样,“多少年以后„„”这开篇之语,作者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伸,给予我们读者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小说接着描写的是小镇马贡多的布恩蒂亚家族的百年的兴衰史。其循环结构使小说读起来总是给人一种虚幻飘渺不真

切的感觉。但正是这种循环将每一个孤独的个体结合成了一个民族的孤独史。这种百年的变迁和兴衰荣辱正是整个拉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一个原始的部落,几经时代进步的潮流:科技、政治、战争、商业„„可怜的小镇马贡多。吉普塞人使他们知道了磁铁,冰块及外面的世界。接着随着政治的介入镇长的出现两党派的斗争都让这个和平的小镇渐渐变质,战乱、流血、纷争,而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让这个曾经是世外桃源的小镇得到了虚伪繁华,又迅速在泡沫经济中衰败。所谓魔幻现实主义,政史以荒诞的形式反映了现实。

“人注定是孤独的,人与人的交往都隔了一堵厚厚的墙。理解注定成为不可能,人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也得到了它馈赠的礼物——孤独”,萨特如是说。

篇10:读《百年孤独》有感

我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我欣赏所有通透的灵魂。

我礼遇孤独。

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从带着孤独呱呱坠地,到逐渐与这个世界建立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联系,去认识孤独、去逃脱孤独、去享受孤独,最终带着孤独而去。诞生伊始,我们用“哇哇大哭”对来自陌生孤独的深深恐惧做出回应;到稍微熟悉了一些,待在母亲的襁褓里“嗷嗷待哺”,一个“小把戏”就能把我们逗笑;然后又长大了些,我们与玩具、与卡通书、与动画片为伴,我们试着与孤独相抗,去摆脱,甚至妄图去战胜孤独,却不知道如蚍蜉撼树、螳臂当车般不知量力;再长大一些,我们发明了更多的花样,逃脱孤独也有了更多的选择,锦衣美食、美景佳人,甚至党派政治、战争、宗教伦理也是我们抗拒孤独的产物;再长大一些,我们终于明白孤独是无法战胜的,试着与孤独达成最后的谅解,签下不失尊严的“投降书”。

段评:勤于积累,学以致用,词语的巧妙运用为文章锦上添花。有意识的使用具有夸张效果的词句,起到了一定的强调效果,引发读者想象和共鸣。

《百年孤独》的“百年”,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从第一代布恩迪亚到第七代布恩迪亚之间,这个家族长达一个世纪的历史。

《百年孤独》的“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和布恩迪亚家族以外的人的孤独,也就是所有人的孤独。

从宏大的隐喻来讲,由第一代布恩迪亚开拓、创建,在第七代布恩迪亚被蚂蚁吃掉时被飓风从世界上抹除的小镇“马孔多”,就是整个的人类文明社会。

这个社会也有由生到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代布恩迪亚都在“个人的奋斗”和“历史的进程”的交互作用下上演着一出出、一幕幕。这一出出、一幕幕随时在发生,又随时在消亡。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发生如何?不如何。

消亡如何?不如何。

有谁在意吗?只有“个人的奋斗”会在意,甚至当风云拨清之后,“个人的奋斗”也不觉得在意。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怀念的父亲带他去见识的“冰块”,而不是三十二场失败的武装起义,与十七个女人生下的十七个儿子,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正在发生的一次枪决。上校衰败的余生,在铸造小金鱼、融化小金鱼的循环往复和徒劳中变得稀薄,稀薄到消失于家人的视线、稀薄到生命悄无声息的湮灭、稀薄到第六代的布恩迪亚询问马孔多居民的时候,他们已经遗忘了上校和他的家族。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段评:语言简洁,描写细腻生动。

在孤独面前,生命变成一场背负着汹涌情欲和罪恶感的漫无尽期的放逐,一道一道疼痛的伤痕,手在黑暗中凝固成孤独的姿势,生命像鸟一样迁徙。

乌尔苏拉是阿尔卡蒂奥的妻子,她活了一百一十五岁,死的时候只有胎儿大小,一百多年的寿命,她却不觉得自己曾经活过。她为布恩迪亚家族奉献了一生,以至于彻底瞎了以后还不愿承认自己的无用,“她暗中记下东西的位置、人们的声音,继续凭记忆‘观看’患白内障后看不到的事物”,“没有人觉察到她的失明”。在马孔多那场长达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还没停的时候,年幼的第六代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和阿玛兰妲总是把乌尔苏拉“当作一个陈旧的玩偶在角落里拖来拖去,给她披上花布条,往她脸上涂满油烟和胭脂,挂上蜥蜴和蟾蜍干尸、念珠和阿拉伯人的古旧项链”。雨停之后,乌尔苏拉才发现这一切,她难过地哭了一场,可她明明大喊着自己活着,孩子们却说着祖母死了,祖母死了。她还能做什么呢,也许哭就是她所能做的最疯狂的举动了吧,。

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一个有一个的孤独时刻,就像我们所有活在世上的人一样。其实在阅读过程中,这些孤独大都没那么起眼,但也有那么些个时刻,比如何塞·阿尔卡蒂奥被绑在栗树下风吹雨淋好多年、奥雷里亚诺上校在小金鱼的重复熔铸中终其一生、乌尔苏拉瞎眼多年却一直不被发现、蕾梅黛丝不流世俗随风飞去、丽贝卡幽居暗室几十年化作干尸、阿玛兰妲经历两次深刻爱情却终生不嫁、桑德索菲亚为家族操持一生却又从来不被注意到、费尔南达为了家族名誉努力奋斗最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巨大的宅子破败、第六代奥雷里亚诺丧妻丧子又不得不独自面对家族的百年历史……仔细想想,孤独蚀骨。

马尔克斯说:“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那什么是孤寂,我想起的不是孤单和路长,也不是那些没有灯光的夜晚一个人的悲伤,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在我的理解里,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周国平说:“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那么如果你经常感到孤独的话,不要见怪,整个城市也不过是几百万个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

你曳着长发向黑暗中游去,落了一池清明与水秀。

有人轻轻打亮了一束光,微微照亮脸庞,踌躇着,心存感激。

后来万丈迷津,你义无反顾地遁于黑暗之中,甚至万劫不复。

我说,匪夷所思。

篇11:读《百年孤独》名著有感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

此后的中国,历经百年动荡,虽说国家本身积弱不振,让人有机可趁,但为了巩固庞大利润而不惜出兵其它国家,却也是英国必须承认的历史错误。

然而,過去从鸦片中获得庞大利润的英国政府,后来却决定全面管制鸦片,即便得放弃庞大利润!

想了解英国政府为何支持对中国开战,后来又决心管制鸦片,像鸦片这样的刺激精神药物(其它还有咖啡因、烟、酒、大麻、可卡因等)在人类历史上的发展过程究竟为何?对人类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有什么影响?David T. Courtwright的《上瘾五百年》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重要作品。

David在书中从精神刺激药物的汇聚开始谈起,无论是三大药物(酒精、烟草与咖啡因)还是三小药物(鸦片、大麻、可卡因),在人类早期,都只是在特定的民族/部落流传的药品(主要作为治疗疾病与巫术的媒介),直到15世纪地理大发现后,越洋贸易崛起,方便携带、保存、药效(好)、成本(低)、货源无虞的药物们,随着欧洲的商船被带回西欧,再透过西欧船只传播到全世界。也就是说,药物,不过是地理大发现后被传播到全世界的动植物的一部分。

不过,诚如部分植物(如马铃薯、玉米)栽种过程的全球化对人类饮食习惯产生巨大影响,药物透过越洋贸易而逐渐往全世界扩展的过程,也对人类的精神刺激造成了巨大影响。好像前面提到的鸦片,英国不接受中国的禁烟政策,最后决定出兵攻打中国,迫使中国开放港口通商,对日后中国的影响很深。

要知道,在19世纪之前,无论是三大药物还是三小药物,管制的国家并不多,当时的殖民帝国着眼于药物带来的巨大税收,挟药物之力,开拓世界市场,以刺激精神药物作为控制劳动力的手段,让工人乖乖卖命工作(不只是宗教,烟酒也都是人民的鸦片),还有药物本身的医疗功能,加上当时人们对于药物之危害不了解,让这些获利极高且便于控制劳工的药物,随着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传往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就算是现在被列为禁药的安非他命,过去不但曾经是合法药物,而且还被广泛分赠给上战场的士兵使用。

此外,David透过药物传播史的文献资料发现,药物们之所以能够席卷全球,广被接受,除了使用之后对人的精神产生刺激(愉悦)、可以减免痛苦、逃避生活中的困难之外,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药物的“提神”功能(如含咖啡因的茶、咖啡、可乐),“提神”能让排满工作与行程的资本主义人提高工作效率,赚取更多利润(赚取利润之后,再将收入用于购买提神药物,形成循环)。

也就是说,David试图从宏观的人类集体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类”这一物种在最近五百年来对于刺激精神药物的集体上瘾史的发展过程。有别于从个人意志力或生活习惯偏差的角度来探讨个人为何染上药物滥用的恶习,David从更广泛的世界政经结构的变迁带出人类集体对刺激精神药物的上瘾乃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真实。

Daivd发现,某些刺激精神药物之所以能够广为流行(且在日后不被各国政府查禁),乃是这些药物符合资本主义经济体制需要(提神醒脑、麻痹痛苦),能为资本主义服务,能帮助资本家控制、奴役劳工,甚至能让劳工自我规训,成为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好工人(想想,今天我们有多少白领上班族,每天得先喝一杯咖啡才能上班)。

另外一些药物(如大麻、可卡因、安非他命),则因为过于强调享乐功能,且容易让人重度成瘾(成瘾之后将无法正常工作,不像咖啡因成瘾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能正常工作,故而此类药物上瘾者多半沦为社会边缘人,且人数相对比咖啡因上瘾者来得少),严重危害国民身体健康,国家也必须为了这些类型药物成瘾者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于是乎,在进入20世纪之后,世界上主要的国家开始联合起来管制某些类型的药物,不再放任其流通(除了作为医疗使用,但也必须严加管制),即便得放弃庞大的税收(如英国后来还是放弃了对中国继续倾销鸦片,即便他们打赢了战争)。

现代资本主义为了顺利运转,从欧洲人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所发现的刺激精神药物中挑选出能够帮助人们提神醒脑(如含咖啡因药品)、麻痹痛苦(如烟、酒),成本相对便宜许多,方便制造流通,且上瘾之后的副作用小的药物,合法地开放给一般民众使用,努力工作之后再掏钱换取能够麻痹痛苦、提神醒脑的刺激性药物。刺激精神药物成了资本主义的永动机,稳定地提供工作机会给所有人,自己再从中获取庞大利润。生活在此一机制下的人类,要从刺激精神药物中完全拔除显得不太可能,唯一能做的,似乎是两权相害取其轻,选用付出的成本小而获利大,也就是各国政府核准的合法刺激精神药物使用,拒绝成本大而收益小的非法(管制)药物的原因。

篇12:读《百年孤独》有感

被人敬仰的这本书,的确有其值得敬仰之处。以上及以下也全是本人的见解,不代表大众点评。

不管怎样,读过这本书的人,大都有前面枯燥乏味之感,而我正觉得这是伟大之处。通过这本书前面的演绎,包含了跨世纪,科学的追求,不懈的努力,渴望知识的精神,这些伟大的精神都藏在那些琐碎细小甚至令人反感的生活里。孤独,渴望,反对,顺从,这些种种都隐藏在百年家族的历史里。

一辈又一辈人,他们叛逆,她们温柔,他们热情,所有的一切,甚至读者以为的伟大以为的不朽,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不见,无影无踪。

一个女人,见证了家族的荣衰,也最终离去,伟大的开创者也在夜壶的笼罩下离去。伟大的功绩,伟大的创新,都有一个平凡甚至不堪的终结。

在我看来,读书的过程连绵不断,《百年孤独》和现在的青春励志文学的区别在于,前者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能有所感悟,后者在力求每字每句都是能让人喝的鸡汤。然而读完整本书后,后者强加给读者的感悟并不能记得多少,而前者让读者在读完之后,串联起整本书的脉络,从中收获自己的感悟。

篇13:读《百年孤独》一书有感

文/弯子

一本书似极了病入膏肓的躯体,只有用外科医生的专注和精准,切开此书的扉页,细细剥离着环环相扣的字段,一股南美特有的因潮湿散发出来的混杂霉腐酸性的味道能顺着自己的感官沁入细胞的每一个角落,散布在局限、寂静、黄光围绕的有限空间里,灵魂出窍般甘愿做一幽灵,在乌苏拉的老宅没有被台风卷走之前化作最后一只黄蝶伴随在雷纳塔(梅梅)身边,遥远的修道院,长夜让心空旷得发慌,只想告诉梅梅,她的儿子是这个家族最有才华最懂得爱的唯一男性,即使他们的相爱有悖人伦,但他与阿玛兰塔.乌苏拉的爱是世间最真实的,痴迷与热情,毫无掩饰,或是过于短暂,死神来得如此之快,让人不知所措,上天就是这样安排的,我没有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悲叹,只是陷入长久的不语沉默。

一杯掺了鸦片町的咖啡,让雷梅苔丝,这个精美干净得如洋娃娃般的天使过早回到天堂,可怜的皮埃特罗,这个最漂亮有修养的绅士把自己的双手血脉隔开浸泡在安息水中,都拜阿玛兰塔对魔力所赐,这个一生充满克制,懦弱最终战胜了强大的面具而使这个面具越发的沉静之冷酷,她强大的占有欲和热情被更大顽固的懦弱击败,种种与之意志相反的行为让她显得是那样无辜,无助,无奈。一生独居为自己织着世上最精美的裹尸布,为死者从容的整理遗容,预期自己的死期,给亡灵捎信,这个最强大,自我卑微的女人,她的血肉身躯更显饱满独立。

所有的美好都不经意间被字里行间的迷雾包裹着卷走,你都来不及流眼泪,一切早就被预言,都容不下你的眼泪涌出便被焦灼烤干。你贪恋心越强,你就会越感到失落,就像俏姑娘雷梅苔丝一样,她纯洁得像山涧的泉水,像生长在清水中的莲花,一切非分之想和动作都会在她面前化作一具枯骨。

霍塞.阿卡迪奥,这个跟着耍蛇的吉普赛人离开后,自己在外漂泊十多年,跟船环球几十圈,历经生死风雨,把自己锻炼成铁塔般的汉子,他回到自己的故乡,这个浑身纹着刺青,满嘴粗鲁的话语,他才是雷蓓卡的真命,也只有雷蓓卡才能使这样的浪子调教成家里响当当的顶梁柱,当奥雷良诺上校即将面临枪决的关键时刻,这位铁塔般的汉子,自然会端着他那只骇人的猎枪以随时准备射击的姿态,向着他弟弟即将死亡的围墙大步向前,最终让行刑队成了奥雷良诺上校忠实的追随者。

奥雷良诺上校的冷酷与无情,坚韧与果断,他代表的是自由民主,他所有的冷酷和残忍都不极专制制度下的无情杀戮,他带着21条汉子起义的那天起,他的17个后代最终都被无情追杀至亡。专制统治者害怕这样的基因得到延续,政府可以给他最高荣誉的勋章,却无法容忍他的子嗣,只剩下他在晚年自乐于小金鱼的制作和销毁并唯一享有着有尊严的契约,这是他希望获得的,至死,他获得高贵,不容许任何施舍影响到他的伟大,鄙视政府的任何所谓的最高荣誉。这就是这个家族的脊梁,也是最具民族性的,最让人读之痛快的一笔,任何自由民主都是靠鲜血洗刷出来的,任何合理的诉求都是靠尸体堆积的高度来衡量的,那三千具工人的尸体,就在集权统治的下的新闻报道中无声的被抹杀了,只有霍塞.阿卡迪奥至死那一刻都要述说这个所有人都不肯相信的真相,这便是制度的强大灰色力量,新闻控制,是多么可怕的机器,杀人都无痕。真相只有极少数了解,而百姓被蒙在鼓里。

菲南达这个落魄贵族的女儿,自从他被奥雷良诺第二带到马贡多的家,以她独有的贵族气质努力的在改变这个家庭,但什么都没有改变,唯一没有变的是她自己,她容忍着丈夫情人的存在,操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大家庭,她的矜持保留一个做贵族的尊严,可她发现自己女儿雷纳塔与工人巴比洛尼亚私情时,不动声色的设计让巴比洛尼亚终身瘫痪,而把雷纳塔送进了修道院,却于心不忍的把他们的儿子养大。悲剧不见就是要多么的凄惨,更重要的是让人读了心里酸楚异常,文章至此也就不愧于任何称号了。

上一篇:承担社会责任 实践创业梦想下一篇:教育见习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