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员岗位的工作职责

2024-06-19

农业技术员岗位的工作职责(共18篇)

篇1:农业技术员岗位的工作职责

1、制定有机蔬菜种植养护计划,病虫害防治,编写技术规程;

2、对有机蔬菜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温、光、水、肥的管理;

3、负责对人员进行技术及理念指导、培训;

5、定期输出数据分析,为项目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6、负责项目进行中对相关数据进行持续监控和分析;

7、协助基地处理各种文档等;

8、领导安排的其他事宜;

9、我们提供食宿;

篇2:农业技术员岗位的工作职责

1、负责中药材种植技术的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数据汇总和分析,形成种植技术报告。

2、负责基地中药材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并建立病虫害档案。

3、负责中药材移植、种植、采收、储运等环节质量控制。

4、负责与基地管理人员对接,协助基地负责人完成各项种植任务及田间统计工作。

5、配合技术部完成技术成果转化工作。

6、负责与合作单位(合作社)的工作对接及下地指导。

岗位要求:

1、农学、植物保护、作物栽培、中药材、设施农业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授课培训经验及专业知识。

2、3年以上作物种植经验,在中药材企业从业经验者优先。

3、熟悉常见作物的类型、品种、特性、育苗、种植、栽培等过程,熟悉种子、肥料、农药等相关知识。

4、热爱农业,有志于农业发展方向。

篇3: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一、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 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影响了农业技术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据有关部门测算, 我国畜禽发病死亡每年直接经济损失达238亿元, 相当于畜牧业总产值的2.82%, 农民人均年损失26.44元。猪、禽的死亡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 农民人均将减少损失1.87元, 按出栏后的价值计算, 人均可增收9.76元。另据测算, 如果我国通过推广先进技术, 使我国化肥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每年可以节省成本252亿元, 每0.067 hm2节省成本12.9元;如果我国农药的利用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每年可以节省成本90亿元, 每0.067 hm2节省成本4.6元。

制约农业技术推广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达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 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 但我国不足0.2%, 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 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 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2) 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率低农业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主体是农村、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都要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 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 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农民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 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3) 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 消费需求多样化, 品质高端化, 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主要体现在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 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 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转变为对优质技术的需求, 由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 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 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

二、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1)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一方面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传统观念通常是从技术供给者的角度看问题, 把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向农民提供农业技术的过程, 把农民看作是农业技术的被动消费者, 而没有对农民的技术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缺乏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因此, 今后要改变“你给的我不要, 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 让农民自己选择, 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另一方面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 广泛采取市场化的激励手段, 进行推广机制的创新, 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 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的工作还有较强的计划经济色彩, 许多推广工作也就难免流于形式, 不能让农民满意。采取多种措施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 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 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 带动农民跟进。福建南平市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措施, 它能使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 而长期有效的合作, 实现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者的“双赢”。

(2)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 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 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 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机制, 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把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由单项向综合服务延伸, 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政府的技术推广等可以委托协会等为农服务组织进行。农技、农经、农机等技术推广站所, 可以改制或精简后划归协会等组织管理。各级推广机构在切实履行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 可以兴办经营实体, 实行“一站两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二是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 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技推广主体逐渐走向多元化, 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广泛地面向农村, 开展科技成果开发、推广活动;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各种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也成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联合, 推动跨地区跨专业推广机构的横向协作, 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意发挥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作用, 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3) 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 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 提高推广效率我国农业涉及两亿多农户, 经营规模小, 高度分散, 农业高新技术推广成本高, 效果低。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形成“技术推广站 (农业科研单位等) ———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 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 则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 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从“技术推广站 (农业科研单位等) ———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这个技术转移过程来看, 一方面合作制度保证了成员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费用较低;另一方面, 其组织制度保证了各成员在选择决策中的主体作用, 保证了技术的适用性。从“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这个技术扩散过程来看, 是农民自己来传播农业技术, 其产生良好的效果是其他推广组织和推广手段难以替代的, 主要原因在于传播者本人也是农民, 了解当地实情和农民实际, 因此容易为农民所认同和接纳, 特别是如果他们在接受信息后再加以利用, 并取得良好绩效, 这种“再传播”的影响力不言而喻。所以, 通过农民专业协会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 容易做到实用性更强, 费用更低, 影响更大, 农民更乐于接受, 从而实际效果更为显著。

三、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1) 加大投入, 建立监督机制为了确保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持久稳定地推广下去, 除了上面我们所谈到的几点外,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加大投入力度, 包括资金的投入、物质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投入。另外, 为了确保资金的投入能够到位, 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能够各尽其职, 还应建立监督机制, 对资金的流入、人员的工作情况等进行监督, 才能保证物尽其用, 人尽其职, 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 利用“绿箱”政策, 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按照WTO的原则, 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入, 按绿箱政策增加对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资金投入, 使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3) 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 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关系极大。可以说, 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今天的农业教育, 就是明天的农业科技, 就是后天发达的农业经济。农技推广体系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或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 把技术推广融于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之中。同时, 要抓好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创新。要重视对农业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 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大措施。要深化农村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 通过农业技术讲座、培训、函授、夜大等多种形式, 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

篇4:农业技术员岗位的工作职责

关键词:农业事业单位 专业技术岗位 等级设置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277-02

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是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做好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对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开发农业人才人力资源,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等级设置、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作用。

公益性服务是事业单位的显著特征。加快推进农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改革,对于转换用人机制,凝聚专业人才,促进公共服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实施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管理是增强农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性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一直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缺乏突出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具有平等主体和特殊权利义务关系双重特征的人事管理制度。实施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用人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分配激励机制、人员退出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从而,建立起有别于机关和企业,权责清晰、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

实施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管理是激发农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活力的迫切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要求进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岗位设置,强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严格规范了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程序,保证择优聘用人员,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为能干事、想干事、有真才实学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拓宽发展平台。同时,合理的岗位设置可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形成更有利于骨干带头人成长的环境,促进农业人才梯队的高效配置、岗位工作的健康发展。

实施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管理是优化农业人才队伍结构的重要举措。按专业技术设岗在宏观上可以使农业事业单位按照正高、副高、中级、初级的模式形成从高级到初级,整体结构合理的农技推广队伍。实践证明,适度比例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可以有效地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并在专业技术队伍中分清层次和重点,起到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作用。设岗还可以带动人才的合理流动,促使其人员向外、向适宜本人发挥作用的单位、岗位上流动。

推进农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管理改革必须紧紧围绕提高为农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农业人才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推动全局

合理界定岗位类别。国家、省人事部门明确了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和专业技术岗位高中初以及高中初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总体结构比例。农业主管部门对所属事业单位,要根据“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能,明确其单位的性质和主体岗位。在具体确定各个单位比例时,既要以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状况为依据,保证现有正式在册人员能够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又要为将来的事业发展留有余地,确定一个合理的结构比例。在单位主体岗位的基本框架下,要尽量细化岗位类型,比如,我厅属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承担推广、科研、产业开发等方面职责,在专业技术岗位中设置技术推广为主型岗位、推广科研型岗位和产业开发为主型岗位。为突出技术推广和产业开发的中心地位,技术推广为主型岗位数、产业开发为主型岗位数要占较高比例。

科学设定岗位职数。科学设定岗位是岗位管理的本质要求,要根据农业事业单位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进行岗位设置。但同时也要充分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自身实际。既保证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科学、合理,能覆盖单位职能,体现社会功能,同时也要注意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各类人才的作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因事设岗。以“事”为中心,按照工作需要,确定岗位的职数和层次,明确岗位职责,做到有事有岗有责。二是重点导向。从单位实际出发,注意向关键岗位、重点任务倾斜。三是结构合理。选择最适用的主系列和辅助系列,确定各系列最适合的档次,配置每个系列最适合的岗位职数。

明确岗位管理责任。目前,事业单位管理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一个分工细致、责权明确的、可以量化的、便于操作的岗位说明,分工是粗线条的,考核也是粗线条的,难以对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岗位职责履行情况作出一个公正、公平、科学、合理的定性、定量评价。在这次岗位设置中,一是制定详细岗位说明书。专业技术岗位说明书实行一岗一书。明确每个岗位的类别、名称、等级、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岗位条件、岗位考核等内容。经审定后作为单位聘用人员、竞争上岗、考核奖惩、聘后管理、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二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制度和追究制度,把工作压力变成工作合力。

精心组织岗位聘用。岗位聘任是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专业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享受相应工资待遇的依据。每个岗位等级的任职条件,以贡献和能力为导向,兼顾任职经历,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竞聘或选聘的聘任方式。竞聘上岗要体现公开、公正、竞争、择优、双向选择的原则,可采用以下程序和方法:(1)公布岗位。事业单位可通过召开职工大会,将竞聘上岗方案等予以公布;(2)公开报名。符合岗位聘用条件人员均可申报竞聘岗位。也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群众举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报名参加竞聘;(3)资格审查和公布。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结果要向全体职工公告;(4)实施竞聘。按照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竞聘上岗程序和方法组织竞聘,确定拟聘人员,竞聘可采取考试、考核、竞岗演讲等多种方式进行;(5)民主测评。无论竞聘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对应聘者进行民主测评。原则上同一岗位有两名以上竞聘者,拟聘人员须获得50%以上的信任票;同一岗位只有一名应聘者,必须获单位职工人数60%以上的信任票;(6)决定聘用并公示。由单位聘用制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竞聘结果确定聘用人员。决定聘用的人员要向全体职工公示;(7)签订聘用合同。公示结束,聘用单位要与受聘人员在平等、协商、自愿的前提下,达成一致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签订聘用合同。

切实强化聘后管理。考核是对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完成目标任务的监督检查,同时也是聘后管理的主要内容;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是进行重新聘任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决定专业技术职务续聘还是被解聘的有效办法。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任期满考核两种,但也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临时考核。考核主要是考核受聘者的德、能、勤、绩,以考核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要特别加强对能否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岗位目标任务情况的考核,通过考核了解被考核者的工作能力和实际水平,掌握被考核者的真实情况。同时,要健全考绩档案制度,将考核结果及时记录、归入个人档案,把它作为专业技术职务和工资晋升、续聘、解聘、奖惩等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考核工作真正起到强化聘后管理的作用。

推进农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单位长远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职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处理好改革的力度、速度与稳定的关系。国家对于超过结构比例的消化规定了自然减员、调出、低聘、解聘等四个渠道,同时提出要求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但在改革的初期阶段,为了保证新制度的顺利推进,必须以稳定为前提。首先实行过渡期,明确一定的消化时间,按3-5年的时间掌握;其次实行过渡岗,对部分年龄较大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过渡政策,对离法定退休年龄5年的人员实行过渡岗,不占单位的岗位职数,逐步达到各岗位规定的结构比例。对于中青年农业人才要为其设置数量充足、含金量高的岗位,确保一线的骨干带头人成为高级岗位的主体。

处理好岗位设置管理与工资制度改革的关系。在岗位设置分级管理制度下,新的分配制度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组成,基本工资里要更多的体现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生活的保障因素,激励的因素相对少一些;相反,在绩效工资里要更多的体现对员工优质、高效工作的肯定与激励。另外,对于“双肩挑”人员采取岗位工资就高不就低,绩效奖励以岗定薪,以保证平稳过渡。

处理好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与单位事业长远发展的关系。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发展,促进事业的发展,促进单位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改革的具体措施之一,岗位设置工作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单位的长远发展规划和人才成长规律,做到既要满足现实需要,又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既要保持和继续提升重点业务工作在当前和未来发展中优势地位,又要能够持续不断的拓展新的工作职能,使设置的岗位之间职责任务协调、配合、有序。

作者简介

篇5:农业技术员岗位的基本职责

1、协助制定和落实生产种植计划。

2、安排生产活动,协调种植户关系。

3、完成日常种植管理,进行生产记录。

4、开展技术标准培训工作。

5、负责公司各类生产资质认证工作。

任职资格:

1、农业、园艺、蔬菜种植等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优先;

2、交流、协调组织管理能力强,执行力强;

3、吃苦耐劳,热爱农业事业;

篇6:农业技术员工作的基本岗位职责

1、负责各种品种种植期间的生产管理(环境的定期监控、产品品质监控、生产安排、工人培训、人工安排等)及病虫害等防御和控制。

2、在季后能根据当地种植情况,作出下季的科学规划,对品种选择、底肥配比,提出合理化建议。

3、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性工作。

岗位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农学、园林、园艺等相关专业优先

2、会指导机械施工,能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科学施肥、合理搭配,擅长病虫害防治,能较准确的分清各类病害,能对症下药。

3、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适应力,自主学习能力,执行力强,品行端正。

篇7:农业技术员岗位职责

2、与农业专家对接,协助专家团队制定蔬菜种植计划,并能解决常规农业技术问题;

3、依据质量安全标准对各生产环节进行监督考核;

4、负责蔬菜种植、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的全程质量控制。

篇8: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1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重视处理好“三个关系”

在基层地区,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行业, 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及农业科技发展形势不相适应, 还有许多农民还在运用最为原始的农业作业方式, 多年来形成的农业科技成果在“最后一公里”出现了梗阻, 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因此, 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要素研究与协调, 处理好三个关系。

1.1 要处理好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宣传工作的关系

当前, 各地区普遍强化了农村思想政治宣传工作, 致力于培养思想好、懂政治、有追求、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 借助于闭路电视、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开展了教育宣传活动。在这一板块工作中, 要穿插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内容, 特别是在各类宣传阵地中增加农业新技术介绍、前景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让农业科技为更多群众所熟知, 成为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工作的有效参考, 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思想基础。

1.2 要处理好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教育提升的关系

现代农民培训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各地普遍强化了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现代营销等方面培训, 这是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和质量的基础, 只有在品种与品质以及生产环节提升档次, 才能够为农业增效增添后劲。

1.3 要处理好农业技术推广与惠民政策落地的关系

要将农业科技扶持项目作为惠民利民的重要抓手, 积极争取上级农业科技推广补助扶持项目, 与粮食直补、农田水利等惠民项目一同实施, 让群众获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推广的覆盖面, 提升农业科技层次[1]。

2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要注重创新开创良好局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农业生产中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其中创新推广方式对农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但当前, 还存在着意识淡漠、手段不多、方法不活等方面问题, 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2.1 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推广方式

推广农业科技是各级政府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始终要作为主渠道、主力量, 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技术在广袤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除承担农业技术推广的行政部门与事业单位之外, 还要积极吸纳社会各种力量的加入和发挥作用。要吸纳农业科研部门参与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破除中间壁垒, 加快农业技术从实验室到田头的进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出来, 要发挥这些与农民联系最为紧密的新社会组织在推介农业新技术方面的重要作用。

2.2 要积极尝试社会公益与商品化结合的推广方式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 但并非完全排斥市场调节功能与作用。农业部门以及相关承担农技推广功能的机构, 可以在落实公益性目标任务的基础上, 积极尝试引入社会化市场运作的方式, 推进农业技术商品化的实施, 采取合同农业、技术有偿延伸服务、新技术与新品种推广风险与收益共担等方式, 最大限度推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地, 降低群众在运用新技术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将农技推广机构与人员的利益与群众新技术推广运用成效等方面挂钩联系起来, 以商品化推广模式作为补充, 实现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效益的最大化。

2.3 要强化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的推广方式

要以县级农业部门为主体建立农业科技信息资料库, 实施县镇村三级联网, 一方面, 及时将上级涉农科技方面的优惠政策及时传达下去, 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另一方面, 对辖区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动态监控与评估, 及时搜集来自基层一线的建议和意见, 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有效覆盖网络。

3 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要保持积极向好发展趋势

各级农技部门在推广农业技术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能, 其自身运行机制和体制科学化程度, 直接影响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当前, 农字头单位相继进行了多次改革, 在自身职能定位方面向着更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但依然要进一步强化体制机制的改革优化, 与时俱进, 适应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

3.1 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保障体系

基层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的运行经费、人头经费等已经纳入了财政预算, 但是各地区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难度不一、情况不同, 农业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当强化调研。针对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实际确定财政资金扶持的方式与金额, 特别是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基层农民新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示范项目补助等方面的投入, 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支撑, 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有钱办事。

3.2 要抓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在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 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编制与岗位, 面向农业院校招收高素质的人才, 逐步改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同时, 要抓好技术人员的轮岗培训, 通过上挂学习、脱产培训以及在线教育等方式, 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3.3 要引导和培育农业技术市场

大力推广业务外包、课题承接、农业技术成果转让等新型业态, 帮助从法律与法规层面进行规范, 逐步引导农业技术与生产力的密切融合、互为促进。

综上所述, 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研究与落实力度, 为“三农”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八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 2010 (9) .

篇9:小议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加强;途径

0.前言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种以农民为对象,教育为手段,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成果为内容的科技教育、科技扩散活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是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如何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深入分析。

1.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干部层次较低

从学历来看,多数人员是中专及以下的,从从事农业专业工龄看,10年以下的占一半。“书本型”多,“实用型多面手”少。从职称结构看,多数是初级职称的人员,真正科班出身、专业素质高和群众认可有实际技术水平的人员只占少数。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留不住。

1.2干部总量偏少

真正服务农村的专业干部少,特别是一线力量少,基层农业服务体系 “线断、网破、人散”问题由来已久;业务领域在扩展(沼气、改厕、节能、农产品安全检测、其他行政部门协作项目、协作工作等),编制却一直不够用。

1.3总体经费不足

历史遗留的农业系统超编问题难解决,在岗干部工资不能足额、及时发放,其他福利待遇几乎没有,导致农技推广人员底气不足,“五一”、“国庆”节工作忙离不开,工龄假没机会安排,身心压力得不到释放,中老年技术骨干健康状况堪忧;经费的严重不足,钱少事多,疲于应付,阻碍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扩散推广。

1.4管理体制不顺

乡镇农技站逐步撤销后,由县直管村,服务粗放,出现大片盲点;新兴的重要业务(如沼气、改厕、节能、农产品安全、各种行政统计、协作项目等)没有岗位和从业专业人员,主要靠代管、兼管、代办,顾此失彼,单位干部不堪负重,下面群众意见多;干部纵向、横向交流少,观念老化,能力水平一般化,没有多少成果对农民和农业产生过大的实实在在的影响。

2.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途径

2.1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农业推广部门应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地开展当前的技术推广工作。加强舆论宣传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电脑网络、广播电台、地方报刊、农技服务热线、农技110等一切现代化通讯和传媒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各地要利用在农村对农民开展科技宣传教育的机会,见缝插针,结合农时,对农民进行培训。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任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

2.2完善文化知识培训

既要做好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又要协助做好对农民的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针对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他们的农业技术和扩大生产门路方面的培训,并强化对他们的技术指导力度。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要把培训的重点放到如何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和高效经济作物以及拓宽生产门路等一切能够让农民增加收入的措施和方法上来。

2.3推广优质种植技术

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高效经济作物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花生和芝麻是目前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大宗作物,在花生主产区,要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扩大花生的种植面积。二是扩大间混套种面积。在水稻主产区,可扩大水稻田埂豆的种植面积。另外,还可以发展大豆混种芝麻、甘薯混种玉米、甘薯田套种南瓜等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发展无公害生产,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竞争力。要坚持农产品安全生产不放松,在水果主产区要推广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提高水果的食用安全性;在花生主产区,要注意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切实降低农药残留。

2.4积极发展技术协会

许多农村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但上不了项目或上了项目形不成规模,其原因是缺乏农民带头人,缺乏示范带动作用。这就需要培养农民带头人,发展专业技术协会。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模式、应景式、走过场式的培训方式,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农民带头人的培训上,将技能培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专业技术协会应始终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发展方针,把它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创办主体要多元化。可采取农村能人领头办、依托龙头企业兴办、村集体组织领办等方式。二是服务功能多形式。根据农民实际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产销结合服务型、产加销一体型、生产服务型等都是有效的形式。三是政府部门多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健全、完善与壮大,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扶持、指导与管理。政府部门要帮助建章立制,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进行资金扶持,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加工、开发新产品等环节;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2.5开展系列配套服务

搞好系列化配套服务是调整种植业结构、落实“以农补工”措施的有力保证。要从满足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农作物高产栽培新技术推广的需要出发,积极组织种子、农药、化肥、农地膜、生长调节剂等配套物资,及时供应给广大农民。特别是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对蔬菜种子、中药材种子有旺盛的需求,农技部门要积极协助种子等部门组织好货源,满足其需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工作。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要根据今年气候的情况,切实加强在地作物的田间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在地作物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技术推广的到位率。 [科]

【参考文献】

[1]李洁.深化改革加强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天津农林科技,2010,01.

篇10:农业技术员岗位职责

1.目的:负责菊芋(洋姜)的生产指导和收购品质控制。

2.内容:在生产季节指导农户生产,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同时指导农户按照技术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地进行收集和整理农业技术资料。非生产季节制定好生产计划,做好菊芋种的遴选及储备。

2.1熟悉菊芋栽培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根据不同农事季节,及时提出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意见并组织实施。

2.2制定青海省菊芋种植情况调查表,并参与实施,通过调差的形式了解本地区农户种植菊芋的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防治要点及产量。

2.3制定菊芋栽培试验计划,并参与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农户掌握技术要点,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4制定菊芋病虫、草害的试验计划,并参与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农户掌握技术要点,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搞好虫情、病情测报、预报工作,撰写调查报告和技术工作小结。

2.5制定土肥试验计划,参与土壤肥力测定,提供配方施肥措施,做好试验并撰写总结和调查报告,给农户提供土壤肥力情况,提出施肥意见,指导如何施肥。

2.6设计菊芋种植试验从中选择最适于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对试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科学规律。撰写论文和指导性材料,为农户的生产实际提供技术服务。

篇11: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助理农艺师的岗位职责:制定试验、示范和技术工作计划,组织并参与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生产人员掌握技术要点,解决生产中一般的技术问题;撰写调查报告和技术工作小结。

农艺师的岗位职责:负责制定本专业主管工作范围内的技术工作计划或规划,提出技术推广项目,制定技术措施;主持或参与科学试验及国内外新成果引进试验和新技术推广工作,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并对实验结果和推广效果进行分析,做出结论;撰写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承担技术培训,指导、组织初级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工作。

农艺师(畜牧师、兽医师、农经师)

1、硕士学位研究生担任助理农艺师工作二年以上;本科、专科毕业生,担任助理农艺师工作四年以上;中专毕业生担任助理农艺师工作五年以上,并取得本专业大专学历且满三年。

2、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能独立承担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工作,考核成绩优秀。在市地以上刊物发表过有指导意义的论文,或撰写过对当地生产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科普读物、技术工作报告和考察报告。

3、能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本地区或本专业技术工作计划,经实施证明是可行的,能解决较重要的技术问题,在本专业技术工作或技术管理工作中做出了较好成绩;或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和群众性科学活动,参与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应用,取得较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或在县及县以下农技推广或社会化服务工作中宣传、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做出成绩,取得较大效益;或获得市地三等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4、具备指导初级技术人才的能力,在培训初级人才及传授农业技术知识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

5、掌握一门外语。

助理农艺师(助理畜牧师、助理兽医师、助理农经师)

1、具备规定的学历和任职年限,具有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硕士学位研究生;本科毕业生见习一年期满;大专毕业生担任技术员工作二年以上;中专毕业生担任技术员工作四年以上。

2、能进行一般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撰写过本专业技术工作意见,独立设计过简单的试验示范方案,参与过先进技术、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一定作用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

一、植保站专业技术人员职责

1、助理农艺师和技术员岗位职责

制定全县农作物病虫、草害的试验、示范工作计划,并参与实施,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指导生产人员掌握技术要点,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搞好虫情、病情测报、预报工作,撰写调查报告和技术工作小结。

2、农艺师岗位职责

负责制定植保专业工作计划和规划,提出技术推广项目,规范技术措施,主持和参与科学试验及国内外新成果、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工作。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做好县政府参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撰写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承担全县的植保技术培训、指导,组织初级专业人员搞好技术服务工作。

二、土肥站专业技术人员职责

1、助理农艺师和技术员职责

制定全县土壤肥料方面的技术工作计划,参与全县土壤肥力测定,提供配方施肥措施,搞好试验、示范,撰写总结和调查报告,提供全县土壤肥力状况,提出施肥意见,指导如何施肥。

2、农艺师岗位职责

负责制定全县土壤肥料方面工作计划和中短期规划,指导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搞好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撰写培训材料并负责培训,引进、试验、示范新的肥料品种,积极推广应用。提出科学合理的施肥意见,为县政府当好参谋。

三、蚕桑站专业技术人员职责

1、助理农艺师和技术员职责

负责全县蚕桑生产指导工作,管理全县蚕种经营市场,推广优良品种,推广栽桑养蚕新技术,参与搞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推广工作,撰写技术小结和调查报告。

2、农艺师岗位职责

负责全县蚕桑生产规划和工作计划,向县政府提供蚕桑生产信息,做好政府参谋工作,预测蚕茧生产、销售前景,指导农民科学管理与生产。通过试验、示范,引进新成果。设计、规划科学、合理的种植养殖模式,搞好全县蚕桑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带领初级技术人员指导生产工作,撰写工作总结和大的调研材料。

四、农科所专业技术人员职责

1、助理农艺师和技术员职责

负责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的实施,记录试验、示范过程中所要求的数据并整理、归类,撰写试验小结,提供基础材料。

2、农艺师岗位职责

带领初级技术人员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品种试验,根据我县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小麦、玉米、大豆等品种的比较试验,从中选择最适于本地使用的优良品种,对试验、示范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科学规律。撰写论文和指导性材料,为全县农作物品种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五、农技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职责

1、助理农艺师和技术员职责

对全县种植业进行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指导基层单位的技术人员,加快推广速度,提高推广效率,撰写调研报告,为决策

者提供决策依据。

2、农艺师岗位职责

负责全县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撰写培训材料,制定培训计划,完成上级交给的试验、示范、推广项目,负责大的项目实施方案的制定,提出实施意见,并对项目实施结果进行总结上报,给全县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意见,做好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参谋。

六、基层农技站专业技术人员职责

1、助理农艺师和技术员职责

负责本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指导本镇的农业生产,调查研究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掌握作物各生长期内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预测预报病、虫、草害发生程度和发生时间,向镇政府提供可靠的情报,指导好全镇农业生产工作。参与实施上级安排的各项试验、示范,做好记录和小结。

2、农艺师岗位职责

篇12:站长岗位职责(农业技术推广)

2.抓好内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农技推广新模式。

3.制订本站工作计划,负责全站农技人员工作的督查,做好考核和工作总结。

4.熟悉本乡镇主要农作物栽培品种及其栽培技术,根据不同农事季节,及时提出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意见并组织实施。

5.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6.抓好村级农科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农科员、示范户、专业技术协会等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交流和技术考察。

7.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实施。

篇13:关于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 笔者认为必须从农业2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 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 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做出贡献。

1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使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由被动变为主动

首先, 要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 与逐步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体系结合起来, 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 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 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其次, 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 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 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再次, 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 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 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 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2 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努力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由间接变为直接

因为农民大多数是现实主义者, 不愿花钱去应用自己尚未完全了解的新技术, 所以在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 他们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 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 区、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 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 用活生生的事实, 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 应用科技致富。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

3 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 努力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 这是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的现状所决定的。就商山乡而言, 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三级网络 (乡、村、组) 、三个层次 (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 、多种形式 (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函授及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 , 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 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 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 以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同时, 要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 注重加强对他们的学历教育。

4 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 努力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的实惠由理论变为现实

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是农技部门的优势, 应充分利用, 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 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 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 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 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 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 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 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5 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 努力使农技推广机构由“空心”变为“实心”

要搞活农技推广工作, 增强实力, 必须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因此, 农技推广部门要改革旧的推广模式, 在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技术开发推广与经营结合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要遵循“立足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的原则, 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立足推广工作的优势, 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开展良种统繁统供、化肥统测统配、植保统防统治和农产品贮运加销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 开拓农技推广产业化服务领域。农技人员要走出机关大院, 深入基层, 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 开展个人或集团技术承包, 实行技术推广与经济报酬挂钩, 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 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 使基层推广机构不断巩固和提高。

摘要: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 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努力使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由被动变为主动;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努力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由间接变为直接;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 努力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 努力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的实惠由理论变为现实;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 努力使农技推广机构由“空心”变为“实心”。

关键词:农技推广工作,观念,措施

参考文献

[1]杜小凤, 吴传万, 王伟中, 等.浅议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4) :193-195.

[2]赵邦宏, 宗义湘, 石会娟.政府干预农业技术推广的行为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11) :21-23.

[3]张平, 曾聪, 邹杰.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J].农机化研究, 2007 (10) :228-231.

[4]王健.试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J].农业科技管理, 2007 (5) :65-67.

[5]徐彬, 里昕, 揭筱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困境及新发展思路探索[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4) :9-11.

篇14:农业技术员岗位的工作职责

【关键词】岗位聘用;公开竞聘;资格审查;跨级别;民主推荐

近年来,作为基层水管单位的河北省黄壁庄水库管理局在省水利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工程建设、规范管理、内外面貌、经济发展和文明创建等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单位等20多项荣誉,树立了河北省水库良好形象。该单位在人员管理工作中尤其在涉及专业技术人员切身利益的岗位聘用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与单位实际紧密结合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岗位数量少于申报人员的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公平、公开竞聘,优秀人才晋升到相应岗位。

一、以政策为依据,合理制定相关聘用办法

该单位负责职称推荐、岗位聘用部门在学习、研究本省专业技术岗位聘用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管理实际及承担的责任,制定了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管理办法。

二、专业岗位聘用办法项目的构成

1.岗位指标数量多于申报人员的。按照省里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数量,结合省里的岗位聘用条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出业绩、结合工作经验多发表文章,每级别专业技术岗位规定了相应的聘用条件,达到上述条件的、在该岗位有指标的情况下,可以聘用到相应的岗位上。

2.岗位指标数量少于申报人员的。如果该聘用岗位数量少于申报人员,需要通过相应的程序:公开竞聘、资格审查、演讲述职、民主推荐等环节,按照硬件分值与民主推荐分值的相应比重,按得分高低产生拟聘人员。

竞聘专业技术岗位硬件包括:工作年限、现聘岗位资格年限、聘任本级别年限、科研成果及论文著作、荣誉及相关职务共七项计分。

上述七项打分构成是每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固定的信息,称为“硬件分值”。工作年限是按年度技术每工作一年计的分值;现聘岗位任职资格年限是按现岗位取得任职资格年限计分;聘任本级别南线是按聘任现级别专业技术职务最低等级的年限计分;科研成果、荣誉又分为同级别、跨级别计分标准;管理职务按任职职务及年限计分。上述七项每项赋予相应的分值,总分共计70分。申报岗位聘用人员可以通过上述项目自己计算出本人硬件分值。

在召开民主推荐会上,按照领导小组与推荐委员会所占相应的比重计分,该项分值共30分。

硬件分值与民主推荐分值相加是该申报人员的最后分值,按照得分高低顺序排列,公示拟聘人员。公示期满后,向上级部门申报聘用方案。

三、岗位聘用工作的几点注意事项

通过几年运行岗位聘用办法,结合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工作人员必须责任感强。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工作关乎每名人员的切身利益,聘用到高一级岗位后,兑现相应的工资,因此,在岗位指标数量少于申报人员时,竞争激烈,工作稍一疏忽或是细节不注意,会引发矛盾或是不安因素,因此要求负责该工作的人员必须认真、细心,责任感强。

2.政策掌握必须无全面。岗位聘用政策掌握牢靠、准确了才能为职工讲解清楚、才能有政策支撑、才能有政策依据,才能公平、公正的做好此项工作。

3.工作必须公平、公正、透明。该项工作涉及职工利益,职工甚为关切,必须按照事发布的实施方案做到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公开、公平、公正,并及时在局域网、公示栏向广大职工公布、公示,尤其涉及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人员或是回避关系的人员,更需要按政策、原则办事,不偏袒、不袒护,才能打消职工心中的疑虑,该项工作才能平稳实施。

4.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及时不断完善制度。单位2013年制定了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办法,随着单位聘用指标越来越少,出现了取得高一级资格人员聘用不到相应的岗位上。针对此情况,单位2015年经过反复讨论又修改完善了办法,增加了待聘岗位资格年限一项,并赋予一定的分值,使取得高一级资格人员心里有一定的平衡感,也有利于推动岗位工作。另外为推动专业技术人员侧重硬件积累,单位调整了硬件分值与民主推荐分值的比重,由原来6:4调整为7:3,更加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及多出业绩成果的主动性。

四、岗位聘用工作运行效果

1.始终坚持了按上级政策运作,制定了硬件分值与民族推荐相结合的综合量化计分办法,充分考虑不同素质人员的实际,并针对各类人员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操作性、执行性较强,得到专业技术人员普遍认可。专业技术人员收入有了增长,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大局意识、遵章守制观念明显提升。单位风气正、干劲足,职工队伍和谐,思想稳定,为单位的长远发展和各种效益的发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促进了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制定了《职称推荐》《岗位聘用》等制度,实行硬件分值与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申报人员在述职的基础上,局考核领导小组最终审核确定拟聘结果。拟聘结果与职工工资直接挂钩,有效的促进了岗位、处室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3.各项事业发展向好。 单位在荣获四届省级文明单位和两届省直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再获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绿化先进单位、省级园林绿化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综合性和专项荣誉称号,树立了水利文明和谐、规范管理、景观秀丽的窗口形象。

作者简介:

篇15:保管员岗位职责(农业技术推广)

2.负责仪器设备的清洁维护,确保仪器设备正常使用。

3.建立有形资产登记簿,对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登记。

篇16:农业技术指导员岗位责任制

为确保全县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2〕71号)要求,制定技术指导员岗位责任制。

1、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每名技术指导员负责10户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工作,保证年内每户指导次数达8次以上。

2、认真填写好《2012-2013年技术指导员手册》制定2012年产业实施方案及分户技术指导方案,指导科技示范户认真实施,并填写好指导记录。

3、指导科技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做到示范产业较全县前三年平均增产或增收10%以上。

4、开展科技示范户培训。根据产业农事季节要求编写主推技术明白纸每户10份以上,及时张贴到科技示范户墙壁上。

5、建立科技示范户工作手册,及时指导科技示范户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及时解答科技示范户及农户技术疑难。

6、采集相关信息,及时汇报补助项目县项目办。每人上交下乡指导心德或示范户典型材料 1 份。

7、按时将物化技术补贴150元送到农户手中,将科技示范户标牌挂到科技示范户大门上。

8、辐射带动,确保社会效益。指导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农户种植主推品种,应用主推技术。

9、与科技示范户签订技术服务协议,明确各自权利和责任。

篇17:农业公司岗位职责

1.负责苗木新品种研发,整合外界苗木品种并引进合作项目。

2.对国内外新品种动向及时了解,及时引进新品种。

篇18: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1 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推广力度

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农技推广工作的高效运行,是当前影响农技推广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一般占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一般为0.5%,而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1.2 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推广效率

在现行制度下,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效果、服务质量、最终效益不能与推广主体的投入挂钩,农技推广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1.3 部分农民接纳能力较差,新技术缺乏需求动力,影响推广质量

一方面,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农户往往会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当他们主观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情况,从农业2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引领科技推广;通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笔者提出了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2.1 推进制度创新

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与市场主体。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一是针对农民的技术需求给予足够的关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让农民自行选择,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因此,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如各地农村出现的“经纪人”现象,就是农民将自已变为需求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体现。二是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在现行农技推广机制下,对技术和推广人员没有有效的利益诱导机制,其工作的好坏未能通过市场机制引导,致使推广工作流于形式。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可通过多种方式来解决,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等,带动农民跟进。

2.2 推进组织创新,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是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主体,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绝大我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应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服务领域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向综合服务延伸,利用技术和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参与并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的同时,可委托协会等为农民服务组织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并鼓励企业、农民等积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如今农业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农民技术协会、种养大户和经纪人等也成为该领域的重要力量。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应支持此类组织和企业的发展,注重发挥其作用,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2.3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推广成本

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其成本高、效果低。要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形成“技术推广站—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户”的推广模式,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连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既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又能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从技术转移过程来看,一是保证了技术的适用性;二是由于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聚集了更多的能人,接纳高新技术的能力较高。从技术扩散过程来看,由于传播者本人也是农民,了解当地实情和农民实际,因此容易被农民认同和接纳。因此,通过农民专业协会来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容易做到实用性更强,费用更低,影响更大,更为农民所乐于接受,从而实际效果更为显著。

2.4 加强政府保障和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一是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二是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三是继续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农民教育是农业科技扩散的基础,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今天的农业教育,就是明天的农业科技,就是后天发达的农业经济。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

科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推广和应用先进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不可替代的重要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是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呼志华.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初探[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24,34.

[2]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观察,2003(5):24-31,45-80.

[3]胡秉瑞.海原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6):109-110.

上一篇:应急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下一篇:xx年关于广告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