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下册第八单元作文范文

2024-06-14

部编版三年下册第八单元作文范文(精选6篇)

篇1:部编版三年下册第八单元作文范文

2.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聚拢、增添、掠过、稻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词句,感悟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通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会外形描写的一种方法。【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词句,感悟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会外形描写的一种方法。【课前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谜语导题,激发兴趣。

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猜谜高手,今天单老师也带来了一则谜语:“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谁知道这是什么?

生:燕子

你们太聪明了!对,是燕子,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篇大作家郑振铎的《燕子》,看老师板书课题,请你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块板书。

板书课题(提示“燕”上面是燕子的头部,不要忘了下面的一短横,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别放到口字的两旁部件就像是燕子的翅膀,底下的四点就是燕子的尾巴。)

同学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并且多读几遍。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检查预习。1.词语大闯关。

大屏幕出示字词:燕子、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沾水、一圈、荡漾、飞倦、音符、演奏、赞歌

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不会的可以问问你的同桌。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一、看图导入,形象感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课的第二自然段,一边看图一边把这一自然段美美的读一读。

自由读。指名读。

这么美的春景,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背下来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背一下,一会我们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展示。

同学们太厉害了,这么短时间就背诵的这么好,送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那课文中是如何描写小燕子的呢?看到课文的第1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迅速地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中写了燕子外形的哪些方面?

生交流:羽毛、翅膀、尾巴。

作者在描写羽毛、翅膀、尾巴时还用上了恰当的形容词,“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用上这些形容词有什么好处呢?

生交流。

对啊,这样写让燕子的外形更加形象的映到了我们的大脑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燕子?怎么读就能读出燕子的机灵了呢?老师给你一个小提示:在读这一段时,你要语速稍快,语调上扬,这样就能读出这种感觉了,你们可以试着读一读。

生自由读。指名展示。

我们同学仔细观察一下,这一段在描写燕子外形时,作者除了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外,还使用了“一(量词)……一(量词)……加上……凑成了……”这样的句式,把燕子的活泼、机灵的外形描写的淋漓尽致,这是我们这一课学到的一种外形描写的方法。

课文除了写了燕子的外形,还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燕子飞行的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快。

除了写了燕子的飞行还写了哪些特点?休息。

是啊,课文既写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也写到了燕子休息时的静态,动静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不动状态下的燕子。

请同学们快速读一下这2个自然段,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熟读成诵,有没有这个信心。

生背诵。

三、师小结《燕子》。

本课描写了燕子的外形、飞行以及休息时的特点,而且在描写燕子外形时,我们还学到了一种描写外形的方法,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四、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中的《蚕》。

《燕子》一文中在描写燕子外形时,除了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外,还使用了“一(量词)……一(量词)……加上……凑成了……”的句式,把燕子的活泼、机灵的外形描写的淋漓尽致。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主题学习》书第4页《蚕》一课,自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1、蚕的一生经过哪几个阶段?

2、蚕在不同阶段的外形描写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交流。【板书设计】 外形

燕子 飞行 活泼、机灵

休息 【教学反思】

篇2:部编版三年下册第八单元作文范文

一、听两遍朗读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一小时”这一活动的时间是()

A.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日晚上的8点半到9点半。

B.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的8点半到9点半。

C.每年6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的7点半到8点半。

2.2018年“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主题是()

A.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环保家。

B.开启我的60+生活方式。

C.蓝色WE来。

3.想一想,下列做法中,与“地球一小时”的主旨不符的是()

A.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多使用空调、冰箱等耗电设备。

C.多使用环保购物袋。

二、选字组词。

【粉

份】

面()

身()

()红

【调

凋】

()动

()谢

()查

【投

设】

()入

()计

()票

三、选词填空。

(填序号)

A.连续

B.继续

C.陆续

1.放学后,同学们()走出了校门。

2.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3.妈妈对我说:“这次失败了没关系,只要你()努力,下次一定可以成功!”

四、用“\”划去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一项。

1.橙子

苹果

果冻

猕猴桃

2.馒头

拖鞋

衣架

垃圾桶

3.牙刷

香皂

菜板

洗发水

五、下列关于“瞅”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瞅”的读音与“愁”相同。

B.“瞅”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C”,再查音节“chou”。

C.“瞅”是左中右结构,共十三画。

六、下列有关“请教”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别人方便的时候请教。

B.如果别人没能帮你解决你请教的问题,不用向对方表示感谢。

C.向别人请教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D.在请教过程中,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询问。

七、句子训练营。

1.虽然她腿脚落下了残疾,但是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持石击瓮破之。(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灰雀》一文讲述的是列宁和三只小灰雀的故事。

()

2.《司马光》是一篇文言文,写的是司马光砸瓮救友的故事。()

3.《掌声》一文写了残疾女孩英子在同学鼓励的掌声中变得自信的故事。

()

4.“瞅”和“眶”的部首都是“目”,所以它们的意思也相同。()

5.《手术台就是阵地》一文写了白求恩大夫在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事。

()

九、课文内容回顾。

1.《_______》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的____________和他对男孩的_____________,以及男孩诚实和知错能改的品质。

2.《手术台就是阵地》赞扬了白求恩大夫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精神。

3.《司马光》这篇课文表现了司马光_____________的品质。

4.两次热烈的掌声让英子从一个______的小女孩变成一个_____

_______的小女孩,是掌声给了她______,让她笑着面对生活。

5.“_____________,暖于布帛;_____________,深于矛戟。”这句话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善言和恶语的巨大差别。

6.爱人_____________。

7._______,不贰过。

8.仁者______,有礼者______。

参考答案

一、听力材料: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活动发起于2007年,倡导社会各界在每年3

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的8点半到9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光和其他耗电设备,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2018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开启我的60+生活方式”,旨在呼吁人们可以在熄灯60分钟之后,继续践行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全球有上百个国家的数千座城市自愿熄灯一小时来参与这一活动。

“地球一小时”,关灯只是一个活动形式,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日常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B

2.B

3.B

二、粉

三、1.C

2.A

3.B

四、1.果冻

2.馒头

3.菜板

五、B

六、B

七、2.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3.司马光拿起石头砸瓮,瓮破了。

4.元元做事总是慢吞吞的。

八、1.×

2.√

3.√

4.×

5.√

九、1.灰雀

列宁发现公园里灰雀的失踪与男孩有关,通过交谈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将灰雀放回

善解人意

尊重、爱护

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

3.机智勇敢

4.自卑

开朗、自信

勇气

5.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6.若爱其身

7.不迁怒

8.爱人

篇3:部编版三年下册第八单元作文范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

2.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

3.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4.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重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

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诗歌。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 。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激发学生对童年诗歌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墨”的写法。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3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节。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

(1)染,出示演变过程,字本义: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丝帛绢布,使之着色。读句子,于文中识字,组词:染绿、耳濡目染。

(2)碎:造字本义:岩石经过多次爆破最后形成的小石块。形近字:翠、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知晓汉字的意义来识记生字。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碎”。提示最后一笔出头,但不要写到从字上。

指导书写“爽”。注意笔顺,长横要像房顶一样盖住下面部分。

第二课时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童年》。

师导入:同学们,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境优美,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读一读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诗歌—《童年的水墨画》。

二、整体感知:

本课包括三首小诗,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板书)

看到这三个题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随便发言

师:是的,都写出了童年生活发生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学习《溪边》

1.自由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2.个别读。

3.默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那些不懂的?

4.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不懂得?

预设1: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呢?

【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大多数学生同样不明白。

老师点拨:我们如果联系上文读一读,也许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会给你灵感呢!自己试着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老师:我从这句话“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一个小孩在这里钓鱼。从“忽然扑通一声人影碎了”知道小孩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师: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儿童的欢乐。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好最后一句话。

预设2:生:老师,我不明白“溪水给人影染绿了”这句话。平时我们的人影都是黑色的,为什么这里溪水给人影染绿了呢?

师:这位同学能够联系生活经验来思考,很值得大家学习。刚才我们采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读懂了最后一句话,现在大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联系上文读一读,思考一下。

生:默读、思考

生:老师,我从“溪水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知道了溪水很绿,所以人影倒映在溪水里也变成绿色的了。

师:为什么说溪水染绿了人影呢?你觉得这里哪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里?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体会诗歌用词的精妙。】

生:“染”字最好。这样把溪水当成人来写,就把溪水写活了。

生:这样写就让人感觉溪水好像魔法师一样,特别神奇!谁给大家读出这美丽深的景色?个别生读。

师:多美的想像啊!大家体会得真不错。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老师,我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了前面写溪水和人影是绿色的,这里写蜻蜓是红色的,颜色特别漂亮!

5.多么富有生机的画面啊!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景色的美丽,儿童的快乐?自由读、个别读。

6.师范读:生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自由交流。

思考一下,作者写孩子们快乐钓鱼的场面,为什么还要写景呢?

师总结:写景色突出了“平静”,为什么要突出平静呢?联系《小儿垂钓》体会儿童钓鱼的专注。也更能体现钓上鱼后的欢乐。

四、学习《江上》

1.如果说《溪边》是写儿童溪边钓鱼,那么《江上》是写什么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自学《江上》。

2.出示自学提示,自学。

思考《江上》是写什么?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设计意图:巩固诗歌的学习方法,发现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交流:

师:《江上》是写什么?

生:游泳

生:戏水

师:你们觉得哪个词更好?

生(异口同声):戏水!

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写儿童的。

生:都写童年的快乐的。

生:都运用了比喻的方法。

师:《江上》与《溪边》有什么不同点呢?

生:《江上》没有写景色的美丽,只是写了儿童的戏水的情景。

师:如果说《溪边》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作,那么《江上》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动态图画了,读过之后,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想象一下,孩子们会怎样戏水?你仿佛还听见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

4.感情朗读。读出儿童的游泳水平高、戏水的快乐。

五、学习《林中》

5.总结学法:刚才大家运用什么方法学习了前两小节?读诗,找到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等方法读懂。

6.请大家利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继续学习《林中》

7.交流:文中有两个斗笠“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和“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意思一样吗?

生畅所欲言:第一个斗笠指“蘑菇”,第二个斗笠指“儿童”

8.小蘑菇和儿童有什么相似之处呢?都戴着斗笠,很卡爱。除了可爱,还能读出什么呢?儿童的欢乐。在哪里能读出来?

9.谁给大家读一读,读出儿童的可爱和欢乐。齐读并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五、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1.诗里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童年生活的欢乐片断,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说说童年生活的还可能发生在哪些地方?

2.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设计意图:争当小诗人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学习写诗。】

3.共同交流,师当堂点播。

六、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师: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这首儿童诗,

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板书设计:

溪边

.童年的水墨画 江上

林中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级、划、尝、改、亏“这几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教学重点: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准备稿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

1.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会什么本领? (板书题目:一只______的大老虎) (生自由补充:凶猛、威风……)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1.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 结果演砸锅了 。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演技 撤换 砸锅 笨拙 逗乐 殷切 半晌 豁虎跳 撇嘴 头罩 羡慕 (易读错)

角色 四脚着地 直冲脑门 露脸 哄堂大笑 (多音字)

窝囊 糨糊 亏得 窟窿 比划 将就 打瞌睡 (这组加点字变浅色)(轻声词)

接连不断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踱来踱去 通情达理 (成语)

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 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和事情经过结果概括课文。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或是换一个意思相似的词,或是请同学帮助等方法去理解难懂的字词,时刻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细读课文,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1.(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板书:期待 自信 紧张 不明白

再完成课后第一题填写完表格。

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设计意图:课文很长,情节一波三折,很多心理活动没有明显的“我想”做提示,孩子们可能看不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心理活动。所以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再用几个词总结归纳我的心理变化,最后完成课后题的表格,学习有梯度,由易到难。】

四、创设情境,练写心理活动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 后悔 快乐 激动 兴奋 得意 美滋滋 垂头丧气 兴高采烈……)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 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 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 我…… 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事情发展写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能有感而发。】

五、变换题目 开导作者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 (引导学生说 :“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板书设计:

可爱 期待 上台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自信 排练

有趣 紧张 演出

不明白 哄堂大笑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

1.出示“我会认”和“我会”的字在文中的词语,指名领读。

2.出示注音生字,开火车认读。

3.观察字形、结构、部首。说说哪个字最难认,交流识字方法。

二、指导写字

1.出示几个要求会写的大字。(级、划、尝、段、改、亏、强、枪、达、挖)

2.动画演示“级”、“划”“尝”“段”“强“的笔顺。注意“及”和“戈”“弓”字笔顺。“段”的第一笔是撇,提醒学生不要连写。

3.“尝”上面要和“学”上边区分。“改”左边第三笔是提。 “亏”字下面是竖折钩,不要和“专”字下面混淆。“达”第三笔是点。“枪”右边不要写成“仑”。“挖”最后一笔折要向左斜。

4.形近字比较:级极 枪抢 亏专 技枝

5.多音字组词:划 角

6.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篇4:部编版三年下册第八单元作文范文

19、棉花姑娘* 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了许多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对此“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是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基于读的重要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力求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根据经验,把语文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拓展思路,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融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描写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了解各种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不同作用,重体验,轻说教,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虽然本篇课文的篇幅较长,但第2~4自然段的结构和内容比较相似,我就多次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第一次思考都有哪些医生给棉花姑娘看病了。第二次思考燕子、啄木鸟、青蛙为什么不能给棉花姑娘治病。第三次是有感情地读。通过几次有目的的读,学生自然理解了课文内容,节省了讲课的时间。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黄金时期,研究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小学生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很难感受到语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朗读,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传达出来,让学生的耳与心,有一个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课文20、咕咚

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采用创设一个童话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什么是“咕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其次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自学,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以及它们的联系,并能看着图,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最后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学的能力。课文

21、小壁虎借尾巴* 本文是一篇科普童话,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告诉学生有关鱼、牛、燕子尾巴的不同用处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知识。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采用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读起来感到亲切有趣。因为小壁虎三次借尾巴的经过,句式基本相同,角色的语气也基本相同,所以特别适合指导学生朗读。

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一个理想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生动、具体、真实、形象的多维化、立体式的课文情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手、脑、眼、耳、口同时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能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发展个性,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经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读文的方法。因此,本课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灵活采用看图、看实物、朗读、做动作、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针对本文对话多﹑感情色彩浓的特点,加强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品味文中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语调,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演”,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兴趣。

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我将第3自然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看—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有了第3自然段的铺垫,我就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在表演的过程中积累语言,理解课文。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表演给大家看,这样,不但积累了语言,而且理解了课文。

从上述步骤来指导学生学文,充分体现了“导学—扶学—放手自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课针对“老师们如何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方法,即“比较理解法”。这让学生不仅发现了第3、4自然段在结构上是相似的,也能从内容上加以区别。老师用“比较异同”的方法,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并道出自己的见解,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园地八

篇5:部编版三年下册第八单元作文范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13个二会字。

2.认识“病、奇、医”等七个生字。3.能用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指导“病、奇、医”三个字。

2、认识课文的二会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

1.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她是谁呀?(出示图片)你们瞧,棉花姑娘长得多漂亮啊!谁来夸一夸她?是呀,棉花姑娘长得白白嫩嫩的,穿着绿裙子,多么美丽呀!让我们一起亲切地叫一叫她的名字吧!(板书题目:棉花姑娘)2.识记“棉”和“娘”,你们在哪儿见过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激趣学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请看这两幅图,说说棉花姑娘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和开心的图片。)2.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很伤心。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伤心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3.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卡: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吐出、笑啦。(1)学生认读。

(2)同桌你指我读合作学习生字“治、燕、别、干、然、奇、颗、瓢、碧、吐、啦”,自主发现最合适的识字方法。4.自由读课文。

三、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1.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我们应该怎么办?(遇到不认识的字要请教他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添字不落字,注意停顿„„)2.刚才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1)第1自然段:本段有几句话?大家能读好吗? 第二句:认读词语“治病”,识记“治”。齐读第1自然段。

(2)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指名读,齐读)3.课文中还有许多重点的句子,你们会读吗? 出示句子:(1)“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指名读)4.你们真了不起,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重点的句子也会读了,把课文连起来读有问题吗?现在就读一读吧,老师相信这一次你们会读得更好!5.指名按照自然段读课文。

四、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1.识记“燕”和“瓢”。

(1)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生字中有两个字特别难,(燕、瓢)谁有好办法帮帮大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2)学生小组内分析。2.生字娃娃看见大家都认识它们了,心里特别高兴,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词语跷跷板”的游戏:跷跷板,在这里,一边高来一边低„„

词语:棉花、姑娘、治病、燕子、别人、树干、忽然、惊奇、七颗、瓢虫、碧绿碧绿、吐出、笑啦。

五、仔细观察,认真写字

1.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写七个生字:病、医、别、干、奇、星、七。2.请同学们看看,注意每个字的占格位置。

3.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师范写、强调“病”的笔顺。5.请同学们描一个,写一个。6.展示学生作品,及时评价鼓励。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六自然段。

3、认识蚜虫、七星瓢虫,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4、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2、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棉花姑娘》这篇课文。今天棉花姑娘又来看望大家了,让我们亲切地叫一声“棉花姑娘”吧!

1.棉花姑娘还带来了很多棉花宝宝呢!(出示带有棉花图案的生字卡片。)她要考考大家。谁能把生字认出来,我就把这个棉花宝宝奖给他。(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并组词。)2.指名认读生词,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你们掌握得可真快,棉花姑娘看到这么能干的同学们可高兴了。大家看,(出示笑脸棉花图片。)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

2.可是,过了几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这时的棉花姑娘怎么了?棉花姑娘变成这样是谁弄的?(蚜虫)别看蚜虫又圆又小,其实蚜虫是许多农作物的敌人,它专吸植物的汁液。如果你就是可怜的棉花姑娘,现在许多蚜虫在吸你的汁液,你最想说什么? 3.你能用“生病、可恶、蚜虫、盼望、治病”这些词语来说一说吗?能用几个就用几个。4.真了不起,你把棉花姑娘不幸的遭遇都说出来了。(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读课文)

三、以读为本,理解感悟(一)问题入手,整体感知。

出示第一幅插图:多可怜的棉花姑娘啊!

同学们,你们平时也生过病吧,大家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想想棉花姑娘的身上长了许多的蚜虫,她的感觉会如何?有一个词最能体现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它是哪个词语?(盼望)谁能读出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学生读)她最企盼的是什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渴望的是什么?对,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她现在最希望看见的是谁呢? 1.指导读描写棉花姑娘心理的话。

2.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你能把“盼望”换成另一个词语吗? 3.你们也有过最盼望的事吧,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呢?(二)图文结合,角色朗读。

这么难受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还真来了几位动物界的名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请了哪几位医生帮忙治病,最后又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

1.哪些医生来给棉花姑娘治病了?读一读课文第2~4自然段,指名回答。语言训练: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棉花姑娘请谁帮助自己捉蚜虫”?(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用“棉花姑娘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给她治病”的句式练习说话。)2.通过图片简介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及其对人类的贡献。3.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青蛙的对话。5.教师情景导读。

导读:棉花姑娘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燕子医生,她真高兴,心里想:终于有医生来给我治病了,我有希望了。她非常有礼貌地对燕子医生说„„(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燕子的话。)燕子医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棉花姑娘很难过:好不容易等来了一个医生,却没有办法治我的病,难道我的病真的治不好了吗?哦,那边,啄木鸟医生来了。也许他有办法治我的病,我去问问他吧„„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话。)啄木鸟医生也走了,这下可怎么办啊?我的身子越来越疼了,可恶的蚜虫还在拼命地吸我的汁液,我感觉自己快要死了。突然,青蛙医生跳来了,哦,也许他是我的希望,我高兴极了,连忙叫住他„„

(指两名学生分别读棉花姑娘和青蛙的话。)燕子走了,啄木鸟走了,青蛙也走了。来了这么多医生,都治不好我的病,看来我的病是治不好了„„

6.指导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合作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读好的同学,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2.小结: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益虫益鸟,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地爱护它们!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咕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突、传、腿、耍、慌、阴、吵、追、转”12个生字。2.会写“看、着、兔、伙、松、玩、跟”7个汉字。3.朗读课文,逐步达到感情朗读的水平。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认12个二会字。

2、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导入:同学们,在森林里的蘑菇屋内,住着一位可爱的朋友,(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只小兔子)大家看小兔子的表情,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吃惊、害怕等)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并出示小兔子的话:小朋友们,“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3.教师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咕咚”这两个字的特点,发现规律。(都是口字旁的字)引导学生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二、游戏闯关,认识生字

1.教师设置闯关游戏,(课件出示:咕咚探秘之旅)第一关——“神奇果树林”。要求: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圈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自己拼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圈画生字:咕、咚、熟、掉、吓、鹿、逃、命、象、野、拦、领。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可以用喜欢的方式交流生字。如:(1)你读一个字,我读一个字。(2)抢答读字,看谁读得准确。

4.学生汇报后,教师指导难读、易错的字音。(1)翘舌音:熟shú。

(2)后鼻音:咚dōnɡ、命mìnɡ、象xiànɡ、领lǐnɡ。(3)整体认读音节:野yě。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6.出示课件,开始闯关,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出一名同学,读果子树上的字宝宝。7.小结:顺利过关的小组很棒,大家看,这棵果树硕果累累,所有的生字果子变成了一架飞机,我们坐着飞机来到第二关——“课文堡垒”!(课件出示:生字果子汇聚成一架飞机飞到第二关。)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件出示第二关闯关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重复;知道“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2.明确要求后,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再次指导学生小组内互相读课文,你读一段,我读一段,认真倾听,互相评价。4.小组内评选出读得最棒的同学一起去闯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自然段读给同学们听。(2)请回答问题:“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几种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5.小结:各个组的同学们真的很棒。看,我们的“课文堡垒”被攻破了。(课件出示)我们跟随小兔子一起去下一关吧!

四、方法识记,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第三关:书写大赢家。要求:先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记住这些字并把它们写好。

2.课件出示:(1)跟。

①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记住这个字,利用字族识字的方法记忆。

②指导学生观察“跟”的特点,它的笔画较多,需要注意右边是“艮”。

③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书空、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④组词,说话。

(2)谜语:撇刀头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弯钩里面两小撇,一撇一捺在外头。①出示谜底:象 ②教师引言:“象”是个象形字,本课还有一个象形字“羊”,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字的演变过程)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指出注意的地方:“象”,“家”里的撇是一笔写下来的,“羊”三个横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④组词:盲人摸象、气象万千、亡羊补牢、羊肠小道。3.师生评价,优秀作品展示,顺利过关。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一起闯过“神奇果树林”“课文堡垒”和“书写大赢家”三个关卡,既认识了12个生字,又能把生字写得漂亮、端正,大家真棒!那课文中,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故事的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和小兔子一起探索“咕咚”的秘密。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遇事不动脑筋、盲目地跟着别人,就容易做错事。教育学生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目跟从。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情真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教师激励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同时随机指导学生抓住个别词语说一句话。2.导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咕咚”吗?小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为什么也要跑呢,野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这篇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秘之旅。(课件出示:咕咚。)

二、深入感知,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图文结合学习,本课共有四幅图,要求学生指出每幅图和哪些自然段相对应。(一)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出这幅图上的内容。(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2.指名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3.指导学生观察“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4.教师提问: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5.指导朗读:“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2.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3.指导朗读:“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4.过渡: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5.指名汇报:这一自然段中 “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6.课件出示“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7.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8.引导学生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9.课件出示“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10.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1.过渡: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2.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3.指名演示“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4.说话练习: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表答野牛的问话。5.引导学生体会野牛问话的语气。(野牛说的话的语气应不慌不忙。)6.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四)阅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出示图4)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幅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2.(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师生齐读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3.教师引问: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其实“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大家都笑了,为什么都笑了?(他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指导学生再读,读出可笑的语气。

4.引导学生说出“熟”的反义词是“生”。

5.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小动物们都会想些什么?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偏听偏信,遇事会多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三、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再次看图,回顾整篇文章,思考从中有怎样的收获。2.引导学生和文中的小动物进行对话,并模仿表演。

3.最后引导学生知道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四、仔细观察,指导书写 1.出示“花瓶开花”游戏:“吓、怕、都、家”。

2.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等方法。)3.观察字形,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

4.师范写,生描红、书写。教师巡视,注意学生写字姿势。5.展示学生的字,生生互评。6.用生字组词,说话。

五、课堂总结,领悟道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们以后听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时,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板书设计 咕 咚

害怕、逃跑——————笑了 遇事要动脑筋,弄清事情真相

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壁虎借尾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2.会写7个生字。

3.认识:户字头和车字旁。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揭示题目,启发质疑 1.出示小壁虎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壁虎)2.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却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文题目,读课文题目,认识“壁”。3.读了这个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板书: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他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课文主要讲的是谁干什么的故事?(2)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

(3)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

2.打开课本,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指一名学生说发现。(课文没有注音。)3.课文没有注音,那我们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4.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5.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6.出示词语。(带拼音)小壁虎 墙壁 蚊子 咬断 拨水 甩尾巴 赶走 傻孩子 转身(1)指名读,齐读。(2)去掉拼音再读。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8.把生字送回课文,读通课文。

9.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将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他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就请你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指名读,齐读。)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学生自由读第3自然段。)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他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小鱼的尾巴没了,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泳了,所以小鱼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生字“捉、条、爬、姐、您、草、房”。2.学生观察特点,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的特点。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渗透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教学难点: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同桌听。

2.看图说说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结果怎样。

二、继续学文,感悟理解

1.带着问题读课文:小壁虎怎样借尾巴?请同学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壁虎说的话,用浪线画出其他小动物说的话。2.交流出示对话。3.指导朗读。

假如你是小壁虎,看见小鱼、老牛、燕子,你心里会怎么想? 那些动物帮不了小壁虎,他们的心情又怎样,再读读他们说的话。4.从小壁虎和动物们的对话中你明白了什么?

出示:小鱼用尾巴拨水,老牛用尾巴赶蝇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5.小结延伸,拓展交流: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他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学生借助搜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6.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6自然段。)7.结果怎样?为什么?

8.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3.指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极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他的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来讲给家长听,并把编的故事写下来。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2.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3.理解“高兴、生气、害怕、难过”的意思,会用它们说话、写话。

4.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启发学生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注意事物的变化,这样做才能符合实际,把事情做好,达到预期目的。

5.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在看图读词语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卫、巾、擦、刷、皂、澡、梳、盆”等字。教学难点:在看图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联系,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课前准备: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

(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

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四、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

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五、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篇6:部编版三年下册第八单元作文范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会写只 星等6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好请求的语气。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内心世界。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语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查阅有关益鸟和益鸟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好,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谜面是

2.出示课件(谜语)‚小树长桃多又大,桃儿裂了开白花。结的籽儿能榨油,采下花儿能纺纱‛。生猜

3.真聪明!瞧,这就是棉花。(课件出示)她美吗?(美)谁来夸夸她?那谁知道棉花可以干什么用?(棉衣、棉袜、棉球、被子、鞋子)

4.是啊,棉花不仅漂亮,而且用处又这么多。让我们亲亲热热地和她打声招呼——棉花姑娘(出示课题)指名读,教学生字:姑 娘。随机正音,轻声:娘 花。

二、设疑激趣,初读课文

可是不久,棉花姑娘变成了这个样子(点击课件:生病图)你看她,皱着眉头,低着脑袋,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子,小朋友,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1.生自由发言 小朋友多么关心棉花呀,她到底怎么了?想知道吗?快把书翻到137页,自己读读故事吧!

2.自读课文,注意,边读边把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认识的生字读拼音,尽量把课文读正确, 读通顺。3.小朋友学得非常认真,想不想把你读的故事读给大家听。这样吧,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我们开火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听听他们有没有把字音读正确。(随机纠音)

三、学习生字词,指导书写

1.小组合作读一读生字词。2.全班交流。

3.重点指导书写‚块、非‛等7个字,并扩词。

四、课后练习

1.能正确书写生字。2.熟练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棉花姑娘遇到了一件什么麻烦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生病的棉花图)(愁眉苦脸)1.出示: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2.感受可恶:棉花为什么会生病?随机教学生字‚蚜‛, 你有什么办法来记住它?

3.小朋友见过蚜虫吗?出示‚蚜虫‛,你觉得蚜虫怎么样? 如果那么多蚜虫爬在你的身上,你会有什么感受?(疼 可怕)指名读,齐读

4.这时候,棉花姑娘多么盼望(引读)(出示: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呀!)你读懂了什么?

哪个词表达了棉花姑娘的这种心情呢?

随机教学‚盼‛你记住它了吗?‚治‛强调翘舌音 这种苦苦等待,苦苦盼望的心情你有过吗?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1.大自然里的医生可多了,请大家再读读课文2——4自然段,圈出棉花姑娘请谁为它治病。

2.交流(指名说,师板书。)随机教学生字‚啄‛,老师觉的这个字很难记,谁能帮帮我?

比一比,谁最能干。

出示:棉花姑娘请()、()、()帮它治病。自由练说——请生说——同桌互说

3.燕子、啄木鸟、青蛙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吗?这是为什么呢?再读一读2——4小节。

4.瞧,棉花姑娘看到燕子飞来了,它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说呢?指名读, 连忙, 高兴 , 大声

可是,燕子说(出示)生读,再自由读读,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空中飞 这时,燕子会怎么说?

师生分角色——同桌分角色对话——教师引读 , 棉花姑娘高兴地说: 可是,燕子抱歉地说:

5.燕子飞走了,棉花姑娘请了()()来为它治病,选择一个同桌分角色读 6.交流展示 啄木鸟为什么不能给棉花治病?板书:树干里(做啄木鸟的同学站起来,师生对读。)

你知道青蛙为什么不能帮棉花的忙吗?板书:田里 男女分角色读

7.出示:棉花与三个医生的对话。再读,你发现了什么?

(有礼貌)棉花姑娘的话一样,心情一样吗?你能说说怎么不一样吗?

8.生分角色读。

9.燕子、青蛙、啄木鸟都帮不上棉花姑娘的忙,谁来帮她的忙?他它在哪里呢?

四、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自由读5----6自然段, 想想是谁治好了她的病 2.指名说, 课件出示七星瓢虫, 介绍

3.七星瓢虫怎么治好棉花姑娘的病的? 医生的本领大吗? 从哪 句话, 哪个词知道的? 4.这时棉花姑娘会是什么心情? 她会对医生说些什么? 指导读对话

5.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吗? 碧绿碧绿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棉花图)雪白雪白呢? 还有哪些东西是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6.看着棉花姑娘美丽的样子, ,你们高兴吗?齐读最后一段

五、总结拓展

学习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庄稼的好朋友? 课后反思:

20、咕咚

教学目的:

1.能借助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

2.理解课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实真相,先问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着别人跑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以及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样给大家解除了误会。

难点: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配乐录音、卡片、小黑板。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上新课前,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大家:一个木桶中,装了满满的一桶水,假如你们把一块石子扔进水中,这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咚,咕咚。)(板书:咕咚)就是这声音,曾经吓跑过好几种动物呢!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想)好,老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这篇课文的题目就叫《咕咚》。

2.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事呢?下面请听录音。

二、听全篇课文的朗读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仔细听,认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故事中讲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和野牛这些动物)

三、借助汉语拼音,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你不理解的字、词。

3.指名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指导。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问题。

全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____幅图,讲了____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着跑,只有____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导看图,说清图意。

出示课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挂图,要求学生按照‚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的顺序,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图意参考:

1.兔子听到木瓜熟后掉进湖里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听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

3.大象也跟着跑。野牛拦住了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4.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结过渡。

刚才,老师和大家听了录音,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同学们对《咕咚》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篇课文中,兔子听到‚咕咚‛声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几种动物为什么也跟着就跑,野牛为什么拦住它们,故事的结果怎样?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想)老师下一堂课再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

2.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情,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阅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挂图1)这幅图讲了什么?(小兔听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咕咚‛声,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为什么跑?(它认为咕咚可怕极了)

3.它有没有仔细看一下?(没有)

4.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这声音太响了,胆子很小的兔子听到这个声音会怎么样?(害怕)

5.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吓了一跳、拔腿就跑、边跑边叫)(随机理解:拔腿就跑)

6.它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对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7.指导朗读:‚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三、阅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挂图2)这幅图讲了什么?(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狸、山羊也跟着跑起来了。)

2.小猴为什么也跟着跑?从哪儿看出来的?(小猴听了兔子的叫声,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从小猴子边跑边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们来了,小猴子心里会怎样?(非常害怕)

4.指导朗读:‚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读得重一些,调要拉得长一点)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一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

6.这一自然段中讲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怎么样?‚大伙儿‛指谁?(有狐狸、山羊、小鹿。它们也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大伙儿‛指狐狸、山羊、小鹿)

7.它们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们认为‚咕咚‛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要来吃它们了)

8.比较‚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吗?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它们来了;其它的动物以为‚咕咚‛吃它们来了。它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9.分角色朗读‚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10.就这样,很平常的一声‚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它成了一种很怪的动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它们一个跟一个跑起来,就连大象也怎样了?(跟着跑起来)

四、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挂图3)这幅图讲了什么?(野牛拦住大伙儿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2.野牛为什么没有跑?它是怎样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拦住了大伙儿)

3.(出示‚拦住‛一词)你会做‚拦‛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让学生通过演示理解)

4.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儿后是怎样问的?(指导学生用‚先问____,再问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问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五、阅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挂图4)这幅图讲了什么?(大伙儿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儿是怎样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课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比较朗读后思考:

(1)木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进湖里为什么会发出很响的声音?(从高高的树上掉下来撞击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所发出的声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们都怎样呢?(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这里的‚大伙儿‛指谁?为什么都笑了?(‚大伙儿‛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它们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觉得自己刚才的行动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这时候,它们会想些什么呢?(诱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响声,没有弄明白,就边跑边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跟着跑起来,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狸、山羊、小鹿听到后,一边跑一边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野牛却不这样。他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最后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这个故事中,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它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我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它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说,也跟着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样做)

3.我们同学们以后遇到事情应怎么办?(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课后反思:

21、小壁虎借尾巴

教学目的:

1.会认‚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见过壁虎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壁虎借尾巴》。(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图画独立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提醒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音。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顺。全班交流:你们小组新认识了什么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没说到的,教师帮助)3.出示词语(带拼音):

小壁虎 借尾巴 蚊子 一条蛇 逃走 难过 姐姐 新尾巴

A指名读,齐读。B去掉拼音再读。

4.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2.指名回答,学生边回答教师边相机贴出小鱼、老牛、燕子的图片。

四、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很难看时,它心情怎样?(伤心、难过)那就请你们难过地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难过。(指名读、齐读)2.小壁虎先向谁借了尾巴?(自由读第三段)学生比赛读小壁虎说的话,比比谁读得最好。

3.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它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它呢?(出示:小鱼的尾巴要用来。

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请你们用手做做拨水的动作。

小结:如果尾巴没了,小鱼就会淹死,所以它不能借给小壁虎。

4.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教师范读,男女分角色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要写的生字。

2.学生观察特点,并说一说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4.学生练写,展示评议。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找好朋友,把认识的生字读给对方听。2.看图说说小壁虎向 借尾巴,结果。

二、继续学习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四、五段,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2.全班交流读懂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读老牛与小燕子说的话,想想为什么他们都不借尾巴给小壁虎。4.教师利用挂图,帮助学生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的尾巴要用来。(学生用黑板上的图片边摆边说)5.指导学生读好老牛、燕子的话(注意各自的语气)。(教师范读,学生练读,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

三、小结延伸,拓展交流: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呀!它还会去向谁借呢?他们会怎么说呢?(仿照课文续说)学生借助收集来的资料,分小组说说其他动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他该怎么办呢?(师引读第六段)(2)结果怎样?为什么? 指导朗读:优生范读,学生自由读,男女比赛读。

四、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读全文,喜欢谁就读谁说的话。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表演。3.指名小组上台表演,全班评议。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再分角色朗读全文。

2.布置课后作业——编故事: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它高兴极了,它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呢?朋友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来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17.小壁虎借尾巴

尾巴作用

小鱼: 拨水 老牛: 赶蝇子 燕子: 掌握方向 小壁虎: 再生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正确认读、积累‚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能根据生活经验将词语分类,培养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3.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4.借助插图,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

5.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画鸡》。

6.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三只白鹤》,和大人一起读边思考,并能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判断。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积累‚卫生间、牙刷‛等11个词语,认识‚卫、刷‛等8个生字。

2.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教学难点

1.发现反犬旁、鸟字边、虫字旁所代表的含义,复习巩固形声字偏旁表意的规律。

2.结合生活情境,体会四种不同心情,并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学准备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课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来到卫生间的动画。出示:喜羊羊早早起,来到卫生间要考考你。)2.课件依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相应的词语:卫生间、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卫、巾、刷、皂、梳、盆。(1)读准字音:刷shuā、皂 zào、梳shū。‚刷‛和‚梳‛是翘舌音,‚皂‛是平舌音。

(2)认清结构:‚卫‛和‚巾‛是独体字,‚刷‛和‚梳‛是左右结构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结构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他又说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脸盆这五种物品分别是干什么用的呢?‛(课件出示。)6.引导学生说出五种物品的用处,并一一课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头、脸盆——洗脸。

7.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擦‛和‚澡‛。8.指导学生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词语。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非常棒,现在喜羊羊带我们去动物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小狗队,并相应出示生字猫、猴、狮。(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反犬旁‛。)(2)引导学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3)导言:这支队伍想扩充,哪些动物还可以参加呢?(预设:狗、狼、猪、狐狸等。)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小鸟队,并相应出示生字鸡、鸭、鸦。(1)导言:观察生字,你又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鸟字旁‛。)(2)引导学生思考‚鸟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关,再举几个例子。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蜘蛛队,并出示词语蝴蝶、蜻蜓、蚂蚁。(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看看都有谁。(生齐读。)(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虫字旁‛。)(3)‚虫子旁‛的字多数和虫子有关,学生举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虽然这三支队伍相差悬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场‚穿针引线‛比赛中,在蜘蛛队长的领导下,他们取得了第一场胜利。

(1)同学们,观察他们的表情,你想到了哪个词语?(课件播放比赛场景并出示:高兴。)(2)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高兴。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平时生活学习中令自己高兴的事,然后学生代表汇报。说的比较好的句子教师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其他队伍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难过。)指名回答难过的事情有哪些,师生共同评价。

3.课件出示狮子生气的面孔,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生气,看见过谁在什么情况下生气。

4.课件出示蝴蝶受惊的画面,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描述蝴蝶,了解体会什么是害怕,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害怕。

5.指导学生用这四个词语各写一句话,语句通顺、内容完整、书写工整。6.小结:高兴、难过、生气、害怕这四个词语描述的是心情,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你还知道哪些情感表现呢?(愤怒、伤心、兴奋等。)

教学过程:

第 二 课 时

一、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导言:运动会各项比赛进行得热火朝天,这时喜羊羊发现了什么呢? 2.喜羊羊发现这次运动会要求运动员们读出古诗后,才能起跑。

3.教师播放古诗《画鸡》的多媒体课件,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4.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5.同桌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6.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7.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明朝诗人唐寅写的。请你一边朗诵古诗,一边看图,看看大公鸡的样子,想象公鸡打鸣叫醒千家万户的情景。

8.课件播放《画鸡》的公鸡插图,学生一边观察公鸡的样子,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诗意。

9.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同学们请看,天空中飞来了三只美丽的什么动物?(课件出示:三只白鹤)这三只白鹤想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呢,就让我们和喜羊羊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配图播放故事。)2.学生初步了解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3.指导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鹤找到鱼了呢?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6.布置作业:回家和大人一起来朗读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上一篇: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买票》下一篇:全国统考考生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