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力资源局年终工作总结

2024-06-18

县人力资源局年终工作总结(共8篇)

篇1:县人力资源局年终工作总结

我局2014年防艾攻坚工作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大局,根据市、县防艾文件精神,特制订2014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对艾滋病危害性以及我县面临的严峻形势的认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围绕加强和完善防艾人民战

争工作机制,健全和规范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年度工作要求,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健全防艾人民战争长效机制,坚持“全民动员,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努力完成2014年度防艾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防艾工作目标的实现

切实加强领导,强化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我局要严格实行“三制”,即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局长负责全局的禁毒防艾工作,局属各股、室、所、中心、院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防艾工作。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所、中心、院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分工负责,明确职责,切实加强对防艾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防艾工作责任状,层层签订责任书,把责任落实到各工作部门,保证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投入必要工作经费,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经费保障。

二、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开展防艾工作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县防艾委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做好防艾工作,建立一支政治思想过硬,防艾业务素质高的基层第一线宣传队伍。通过这支队伍深入扎实的工作,全面推动全县普法、防艾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深入开展防艾宣传,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防艾

我局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对防治艾滋病重要性的认识,将禁毒防艾法律法规纳入“六五”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依法治理计划,通过以下主要措施开展防艾攻坚工作:一是组织本局干部职工学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二是积极主动配合县防艾委办公室,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活动,重点抓好禁毒防艾宣传周和禁毒宣传日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禁毒防艾工作进程;三是对新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时增加防艾知识培训,提高就业创业人员的防艾意识;四是在就业服务窗口、社会保险服务大厅窗口设立防艾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放置宣传手册,营造良好的氛围;五是在人力资源市场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艾滋病知识和政策;六是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防艾宣传、培训,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列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人力资源市场职业培训的一部分。

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防艾工作水平

全局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要认真学习《艾滋病防治条例》、《禁毒防艾知识》和《预防控制艾滋病党政干部读本》等,首先强化队伍的自身素质,充分掌握防艾知识,教育好自己及家庭成员,抗击艾滋、珍爱生命、洁身自爱。其次,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充分发挥依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开展防艾宣传教育,狠抓防艾责任制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不断提高防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2:县人力资源局年终工作总结

**年以来,人口计生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在带强队伍,做优服务,抓实惠民等方面下功夫、抓落实,先后探索创建了“四级联动、关怀一生”计划生育家庭救助新模式,建立了特殊家庭关怀扶助机制,破解了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奖励、出生人口信息通报、社

会抚养费征收等难点问题,在免费孕前优生检查、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中打造了新的亮点,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尤其是自主研发设计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流程管理系统”软件,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的高度赞扬,并准备在全国推广,目前该软件已在全省89个县市推广应用,新疆、广西、江苏、山东等6个省、市和我省各地市、县纷纷来正定进行观摩学习。**年度,全县考核年度出生**人,出生人口性别比**,符合政策生育率**%,出生率13.94‰,自增率7.75‰,圆满完成了市下达我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任务目标。

(一)强化科学管理,进一步构建人口计生综合治理良好格局

一是高度重视。将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更名为县统筹人口发展领导小组,并进行调整充实,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5个县委常委和县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共8个县级领导任副组长,36个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年,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人口计生公共决策统筹机制的意见》等8个政策性文件,对人口与计划生育重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先后通过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财政投入、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同时,建立了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人口理论知识培训制度,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人口理论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列入到各级党委理论学习内容。县委分别于*月20日、*月25日组织了2次中心组学习。

二是严明责任。坚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初与8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44个县直有关部门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对去年人口计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各乡镇、县直相关部门,也都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责任,严格奖惩,落实“一票否决”。

三是加大投入。把加强计生经费投入作为开展计生工作的重要保障。**年度,全县共安排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万元,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其中,安排孕前优生经费35万元,四术费5万元,“民心工程”投入36.5万元,落实小组长工资**万元。

四是协调配合。建立了信息通报制度,计生、公安、卫生、统计、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定期进行通报。实施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确保了信息库数据及时、准确、完善,提高了数据质量。

五是综合治理。加大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力度,将县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协调指导小组更名为**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小组,充实调整了成员单位,由县委主管副书记任组长,主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18个县直有关单位主管领导为成员。制定出台了《“十二五”期间**县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等7个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出生人口性别比预警机制,利用河北省人口计生委WIS 数据库与新生儿落户、分娩登记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性别比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今年召开了3次专项会议,在6月和*月份,组织开展了2次联合执法行动,发现并查处“两非”案件1起。

(二)综合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

一是抓科技创新,打造优质服务新亮点。把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工作作为重点,在去年创建一站式孕前优检服务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增加lis系统,建立完善了“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流程管理系统”。截至目前,共为3330对符合政策的待孕夫妇进行了孕前优检,完成目标人群3605对的**%,同时查出730例高风险人群,并进行了随访干预,进行优生知识宣教**人次,跟踪随访5973人次。

篇3:县人力资源局年终工作总结

一、县级局内管工作开展的现状

自从国家局《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规范》运行以来, 各级烟草企业按照国家局的要求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摸索出较好的经验和做法, 极大地促进了县级烟草企业规范化建设和发展。但是, 县级烟草内部专卖监督工作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内管工作存在的不足

1. 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县局对内管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化的阶段, 规范经营意识淡薄, 对上级文件精神领悟不透彻, 思想不统一, 执行力低, 内管工作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具体任务的检查、落实还不够深入细致, 部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执行力不足。

2. 自身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从队伍的组成来看, 文化水平较低, 总体素质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力水平的提高。部分人员内管意识不够强,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大, 观念陈旧, 思想认识不到位。主动监管和主动接受监管的观念淡薄, “重市场监管、轻内部监管”的思想在一定范围还存在。不能清醒地认识到不规范经营是烟草行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没有认识到当前烟草行业正在进行深化改革、处于重要的调整时期。

3. 创新能力不强。

部分县局开展内管工作只是照搬照套上级文件和精神, 没有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工作, 缺乏创新意识, 不能很好地体现县级烟草改革现状和发展特色。在这种情况下, 内管工作尚未有效地发掘企业发展潜力, 也不能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活力。

4. 制度不完善, 落实不到位。

各个单位虽然都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规章制度, 既有岗位职责又有工作流程, 但还存在一些管理漏洞, 使得一些工作无章可循, 具体操作中偏离了正常轨道, 说的多, 做的少, 要求的多, 行动的少, 形式搞的多, 具体工作干得少。尚存在虚拟零售户、内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等问题, 也有内管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管工作中记录不详细, 内管笔记不全, 体现不出不同阶段的工作痕迹及记录检查过程等不足。

三、基层县级局内部监管工作提升方向

烟草行业面临着资源约束的严峻挑战, 面临着经营各个环节利益调整的严峻挑战, 面临着市场不断扩大开放的严峻挑战。要战胜这些挑战, 必须加强内部监管, 严格行业自律。烟草行业内部专卖监管工作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曲折的进程。对县级局内部专卖监管如何进行提高和完善, 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1. 加强思想认识, 提高执行力。

一是主要领导要端正思想, 把行业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切实把行业内管工作抓牢抓实;二要不断加强全员对烟草内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采取一把手负总责, 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领导方式, 将宣传、教育、学习工作落到实处。有计划地开展员工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 切实增强全员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建立权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 实现过程控制,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敢于碰硬, 敢于问责, 狠抓监督, 严格监管。只有这样, 才能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两个维护”上来, 才能提高烟草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执行力。

2. 要突出队伍建设。

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要有业务精、经验丰富、涉及领域广、技术强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 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县级烟草企业必须提高内管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使之真正适应此项工作的需要。

一方面, 我们可以做好内管人员的选拔与培养工作, 真正将适合此项工作的综合型人才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来, 落实任务, 明确责任, 在规范其岗位要求的同时, 更好地促进专卖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另一方面, 有计划地开展专题培训工作, 使工作人员熟悉工作流程, 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严于律己、执法严明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队伍, 以确保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专卖内部管理监督工作的需要。

3. 完善内管监督机制。

一是完善考核办法, 结合当前的月度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将烟草内管工作制度化, 从监管到位率、及时查处违规操作、自查自纠等方面加强考核, 并将内管考核情况与部门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二是建立内管工作反馈机制, 及时反馈通报内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跟踪落实整改情况, 坚决避免“前整后犯、边整边犯”现象的发生。三是加强痕迹化管理, 认真做好各项检查及整改记录工作, 做到有查必有痕迹。

总而言之, 县级烟草企业开展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绝不能流于形式, 不能千篇一律, 更不能走过场, 要围绕“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国家局总体方针, 加强宣传教育, 寻找有效方式, 建立长效机制, 切实提高执行力, 使得内管工作真正在县级烟草的建设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 推动烟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篇4:县人力资源局年终工作总结

关键词:县供电企业 人力资源工作

如何通过管理变革与创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是县公司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必须要深入思考并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领导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公司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上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任务,知难而进,采取有效对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不竭的内在动力。

国家电网公司二届二次职代会上指出,公司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管理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既面临总体有利的发展环境,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因此,县公司供电企业应审时度势正确判断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思考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精心谋划推动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全面深化“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过程。

就县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而言,目前正处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县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发展方向总结为: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年度中心工作,诊断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拓展人力资源集约化的广度和深度,以提高效率效益为导向,以“三定(定编定岗定员)、三考(考勤考绩考核)”为抓手,建章立制,积极推进企业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劳动用工制度、全员绩效、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加快构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创建一流供电企业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1 积极推行“三集五大”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工作

国家电网公司科学决策,作出了全面建成“三集五大”体系的战略部署。“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是管理方式的一次全方位、根本性变革,是提升公司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进行资源整合、业务重组、人员优化和流程再造,将显著提高企业管理集约化、扁平化和专业化水平。有利于突破多年来制约公司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和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解决个别单位执行力衰减、公转意识不强的问题,有效解决用工总量超员与生产营销一线缺员的矛盾,拓宽员工发展渠道,加速人才流动,增强队伍活力,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益和效能,为公司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由于历史原因,公司内部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严重影响了集团化运作的深入和运营效率的提高,国网公司提出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就是按照集约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加快了推进劳动组织方式调整改革,打破制约公司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从条块分割向协同运作转变,从资源分散向优化配置转变,从管理粗放向精益运营转变,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 规范用工管理,避免用工风险

企业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劳动用工,企业应牢固树立依法用工的理念,正确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把规范劳动用工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抓紧抓好。

2.1 要对目前劳动用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检查。及时了解目前存在的用工不规范、社会保险等问题,制定应对策略和劳动纠纷处理预案,同时要加强劳动用工政策研究,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2 要加强日常用工管理,防范用工风险。做好主业支援企业人员的管理工作,完善借工等协议的签订工作。加强社会聘用人员和劳务派遣用工的过程管理,实现用工管理的在控、可控、能控。

2.3 要控制用工总量,严把用工数量即人员进口关。确定企业用工数量,避免用工的盲目性。各单位严格执行劳动用工的备案审批规定,杜绝随意招录、使用劳动者的行为。各种形式的新增、变更用工一律执行统一审批制度。

2.4 要建立农电员工优选、退出机制。结合非全日制用工灵活性特点,建立“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按照岗位性质分别制定相应的任职条件和考试、核准等录用方式。建立市场化的、与绩效考核体系紧密结合的农电人员退出机制,在岗位协议中明确用工退出条件,对于违反公司管理制度、损害公司形象、工作绩效差的员工,要坚决予以辞退。

3 深化考核考勤管理,全面提升企业业绩和员工绩效

全面推进业绩考核和全员绩效管理,是推进企业发展的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行全员绩效管理,完善绩效规章制度,每月编制绩效简报,分析和总结日常工作及指标完成情况,使“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全员绩效管理体系逐步建立。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建立重业绩、强激励、比贡献的全员绩效管理机制,本着公平、公正、客观、量化的原则,客观评价员工绩效,激发员工责任感和主动性,强化责任意识,激发员工潜能,不断提高工作绩效,形成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凝聚力,全面在班组推广包括各种用工形式员工的积分制考核,建立关键业绩指标及日常工作任务指标在内的班组量化考核制度。

强化考勤管理,加强作风建设。充分认识到加强员工劳动纪律对于保障企业安全生产、高效运营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公司《进一步加强考勤管理工作的意见》,健全考勤管理组织保障,完善考勤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全员常态考勤机制。深化考勤工作内涵,丰富考勤内容,将员工责任心、执行力、合作精神纳入考勤管理,改进工作作风。完善考勤奖惩机制,将考勤结果与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挂钩,充分激发员工潜能,持续提升工作效率。今年下半年的重点抓落实,解决有制度执行不到位问题。

4 规范企业培训管理,提高培训实效性

企业用工中存在正式职工、集体工、农电工、外协外包施工等各类人员,其员工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电力生产、营销工作、经营各个环节的安全和质量能否得到保证。为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活力,全面提高“各类人员”的总体素质。

出台《企业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一是要建立与薪酬挂钩的技能水平全员常态培训考试机制,定期组织各类人员进行普调靠,促进和提升企业全员管理水平、技能水平。二是对于“各类人员”培训重点应放在生产技能一线员工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培训、规章制度培训、技术技能培训等,注重培训效果。三是加强对劳务派遣员工、外协施工队的培训管理,明确需达到的安全及技能水平后,方可参与工作。

企业培训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型、有重点的培训方式,以技能培训作为“各类人员”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全力培养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操作技能精湛的一线施工技术骨干,大力开展现场培训、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全面实现员工队伍素质稳固提升。

5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统计工作

加强人力资源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SG—ERP人力资源系统建设。企业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之后,人力资源部门可以通过集中的数据库将几乎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如薪资福利、招聘、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岗位描述、个人信息和历史资料)统一管理,形成集成的信息源。而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强有力的报表生成工具、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等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政策。通过以上措施不断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效果和效益,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6 其他任务

为实现“三集五大”体系要求组织生产,亟需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和职能配置;提高供电所业务精益化、标准化管理水平,推广乡镇及农村配电与营业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在全员培训基础上,注重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投入效益。公司将以国网公司发展整体战略目标,积极拓展人力资源集约化的广度和深度,以提高效率效益为导向,健全完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统一规范、动态可控、高效有序的人力资源集约化管控体系。

人力资源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公司领导对企业管理的有关要求,勤于思考,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开拓进取,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企业全面完成年度工作目标、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注解:

两个转变: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转变电网发展方式。

一强三优:电网坚强、服务优质、资产优良、业绩优秀。

篇5:县发展改革局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发改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抓住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主线,按照省、市定位和建设幸福正定目标,坚持以“强工、兴商、弘文”为重点,抓工业、上项目,抓商贸、促流通,抓古城、提品位,充分履行综合经济部门的参谋、协调、服务职能,团结务实,积极进

取,真抓实干,确保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前三季度完成**亿元,同比增长8.8%,全年预计增长9%;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1.6%、7.1%和12.9%。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20.5%,预计全年增速20%;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完成37.8%,全年预计增速20%。

二、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一)县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今年我县筛选24个重点建设项目、7个重点前期项目,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和重大项目代办制。截止目前,24个县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15.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0.8亿元,完成投资**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预计年底完成年度任务。

六个方面25件利民实事年底预计按计划全面完成。

(二)积极申报争列省、市重点项目,争取政策土地支持。今年以来,通过积极跑办,实行县领导分包、绿色通道、项目观摩评比等强力措施,年初确定的24个重点项目先后有投资15.5亿元的常山纺织二期、投资5亿元的常山生化扩建等5个项目竣工投产,曾氏门业、苹乐面粉机、天天乳业等11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8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7个重点前期项目中有4个项目进入项目审批阶段,为明年开工建设奠定基础。其中,小蜜蜂异地扩建、新泰特种油扩产改造等16个项目进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盘子。为小蜜蜂工具集团、新泰特种油、天天乳业项目取得用地许可、用地指标和政策支持奠定了基础。

(三)在建项目情况:截止三季度,全县在建500万元以上项目167个,完成投资136亿元。

三、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编制下达**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在分析研究全县**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市计划,编制完成了《**县**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予以下达。对计划指标及经济运行情况定期进行分析监测,根据县经济形势分析会排意见,对一季度完成情况进行摸底,完成了《**县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情况汇报》材料。同时收集整理相关单位报送的“一季度三产增加值相关指标分析报告”,为领导提供参考。起草了《**县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项目调度会安排意见》,组织召开了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重点项目调度会。对**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完成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分别向政协常委会、人大常委会作了汇报。

(二)加强协调配合,促进园区建设发展。根据县政府工作安排,配合好与天津东丽区的对接与合作,加快推进县综合工业园及南牛新市镇建设步伐。起草了《综合工业园区项目入园管理暂行办法》、《项目入园协议书》格式化文本初稿。编制了《正定南牛新市镇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为县政府评审及推进政府间对接交流奠定了基础。为推进产业发展规划编制,编制完成了《京津冀城市群正定综合交通规划》。

(三)积极申报、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年共争取中央投资项目15个,总投资**万元,争取中央投资及省市支持资金8000万元。

(四)加强项目管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一是抓好项目审批服务。继续做好项目审批服务,认真抓好项目审批办理的质量与效率。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办件管理办法操作,做到咨询解释一口清、办件受理一手清、补退件告知一次清,努力提高提前办结率和一次报批通过率。到目前共审批项目57项,总投资约143亿元。其中备案27个,核准2个,审批28 个。

二是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围绕全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行业特点,认真研究、吃透国家产业政策及近期国家投资重点及投资方向,并以正式文件下发给各有关单位,为项目策划工作提供了依据。谋划储备重大项目97个,总投资**亿元,**年17个项目进入省市重点项目盘子,总投资395亿元。

三是抓好项目推进。一是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对接好上级发改等部门,抓好涉及项目相关事宜的联系,服务项目建设。二是做好部门协调服务。发挥好发改部门作为综合经济部门的作用,注重深入基层,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今年共组织参加全市项目观摩两次,观摩项目6个

;组织县项目观摩4次,观摩项目26个,大大激发了全县抓项目的主动性。

四是抓好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工作。一是项目申报。做实项目申报前期工作,重点抓好中央资金项目,省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申报;二是资金争取。发挥好投资条线作为项目综合管理条线的作用,注重与其他条线在项目资金申报上的联系,服务项目申报单位,积极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三是政

策争取。利用发改部门投资条线的各种优势,积极向上争取各种政策支持,服务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申报河北超艺门业有限公司利用废旧木材年生产100万平方米高档门项目列入国家资源节约中央预算内备选项目、*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5吨/小时三废混燃炉项目列入省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国药乐仁堂医药有限公司正定物流园二期项目列入河北省2013年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四是向上对接。工作中积极、主动向上联系,获取更多的项目信息,争取上级对我县投资工作的更多支持。积极向市发改委申报新泰特种油有限公司的省级技术中心预审,申报新泰特种油有限公司和小蜜蜂工具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化专项支持,申报天天乳业等四家企业**年市工业主导产业调整振兴贴息资金。目前,新泰特种油有限公司已通过省级技术中心认定。

五是抓好项目规范管理。一是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加强对项目的管理,促进项目规范、高效推进。二是继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抓好由发改局牵头的项目决策和招投标管理工作。三是加强项目检查。加强与监察、财政、审计部门在工作上的联系,加大对争取上级资金项目的督查和检查,促进项目规范运行。四是落实《**县进一步规范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程序的意见的通知》和《**县投资项目准入条件设置、用地资格审查、标后监督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完成5宗工业用地、2宗商业用地的资格审查工作。

(五)积极推进节能工作。

1、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年上半年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季度数据市统计部门未公布,但从支撑数据完成情况看1-9月份我县GDP同比增长8.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19%,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22%,预计到年底能够完成单位GDP能耗指标下降3.8%的任务目标。

2、健全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实施奖惩考核。以*33号文件将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分解至乡镇、相关部门,并对省、市重点监控用能企业下达节能任务目标。制定了《**县**年节能降耗工作实施方案》,对任务目标分解下达,并纳入县委考核体系,增强了节能降耗工作的指导性。

3、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的管理。一是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二是按照市要求,组织我县金源化工等7家重点用能企业加入**市节能协会。三是对省、市重点用能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利用情况月报制度,及时掌握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四是增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配合市节能监察中心对我县3家水泥企业进行了专项监察并督促企业严格整改。同时,为增强我县节能监察能力,积极跑办节能监察中心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已编写资金申请报告,项目总投资81.69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资金**万元,已通过省、市初步审查,并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该项目的实施将使我县的“节能警察”监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4、对新上项目能源消耗状况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执行《**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对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节能审查手续截至目前已备案项目27个,全部进行了节能审查。其中,批复节能评估报告1项,节能评估报告表3项,节能登记表23项。

5、组织开展了节能宣传周活动。为广泛开展节能宣传,营造浓厚的节能宣传氛围,不断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大力推动节能降耗,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组织开展了以“节能低碳新,绿色发展”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活动。

6、节能灯推广工作。市下达我县推广任务为2.6万只,及时进行了任务分解。目前各乡镇、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年底可完成节能灯推广任务。

(六)加大新农村建设扶持力度。认真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加大“三农”项目资金政策的争取力度,促进全县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完成农耕时代都市农业示范园项目、磁河古道南楼生态农业示范园等五个现代都市农业项目进行审查备案,总投资万元**万元。二是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猪、奶牛规模化养殖小区、农产品质检站、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大中型沼气工程等中央和省市支持资金2585万元。三是继续做好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监测点工作,重视农村经济信息的采集和发布,向国家发改委农经司报送正定县农村经济信息四篇,其中《基层小供销占领消费大市场——河北省**县城关供销社跻身全国百强基层社的实践》、《河北**:变资源为资本变存量为增量》2篇被采用刊发。

(七)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对**县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二是做好改制政策的解释、宣传和改制单位的信访接待。参与了种子公司、水泥厂、外贸公司等单位的信访接待和政策咨询,推进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积极推进医改工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年—**年积极争取中央国债医改项目资金共1810万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达到4015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医疗环境,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

(八)服务业发展亮点凸显。一是主要指标完成较快,预计1-10月份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0.5亿元,同比增长12.9 %,完成年度目标的79.6 %,预计全年可完成市下达计划;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9亿元,同比增长60.7%,完成年度目标的80 %。预计全年超额完成市下达计划。二是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良好。今年1-10月,服务业亿元以上续建项目8个,预计完成投资额9亿元;新建项目18个,预计完成投资额7.5亿元;前期谋划项目13个。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社会事业项目资金支持,截止目前,我县共申报9个社会事业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2025万元。四是市场运行情况稳中有升。**年全县各类市场60个,其中生产资料市场12个,工业消费品市场4个,农副产品市场8个,农村集贸市场28个,生产要素市场8个,经调查测算:1-10月份市场交易额完成1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完成全年计划的82 %。五是积极参与正定古城保护工作。把正定古城保护工作做为全县一号工程,按照要求,与省、市发改委迅速对接,确定古城保护项目包装总体思路。委托我市工程咨询院,编制古城保护开发项目建议书,为项目立项做好准备。六是推进会展经济发展。**第五届正博会按照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要求,着力培育国内知名会展品牌。国际标准展位数量达到1200个,其中特装展位面积达到980平方米。参展商达到1000家,采购商达到6000家,参会的国家和地区总数达到20个以上,综合经济效益达到11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九)继续深入推进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根据市、县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局实际,积极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成立了局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发改局“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实施意见》,认真落实活动各个阶段的规定工作,把“优化发展环境”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全局工作作风、爱岗履职、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又上新台阶。所有审批、备案、核准事项在正定县政务公开网站和信息公开网站即批即公示。执行绿色通道制度,严格控制审批时限。服务基层、服务项目,创服务型机关。开门征求意见,先后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局老干部座谈会、企业座谈会、局干部讨论会并发放征求意见卡。局行政审批中心窗口今年季度评选中两次被评为先进,为全局工作树立了标杆。

(十)继续做好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配合工作。一是今年通过摸底调查与评估,落实补偿资金,签署县乡村三方协议,完成了对京石客专路基两侧200米内需迁移机井和高铁两侧有碍铁路运营的树木的迁移和移伐工作。二是完成了机耕路新征地工作,确保机耕路建设与临占地复耕工作完成。三是协调京石项目二次征地社保调查表填报事宜,配合市铁指办完成京石设计变更项目社保费用及补缴费用手续,配合国土部门搞好土地组卷工作。

(十一)圆满完成政协提案、信访事项答复。按照政府办关于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工作的要求,我科承办担了委员关于推进板材家具产业集聚发展,带动西北部经济发展的提案(48号)的办理工作,并得到了委员满意的答复。

篇6:县发展改革局年终工作计划

2013年,我们将继续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和农业产业化”三大战略,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影响,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8%,力争2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10%、第二产业增长22%、第三产业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力争35%;财政总收入增长30%、力争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力争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力争25%;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力争2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20%、力争22%;城镇化率35%、力争3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以内,节能减排和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州下达的指标内。

二、为确保顺利完成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的落实:

(一)抓项目扩投资,切实增强投资拉动作用

投资仍是拉动我县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狠抓投资狠抓项目,努力保持投资规模增量和增长,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一是狠抓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对事关区域性发展战略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如,北部新区建设、新思大道、G320线xxxx县城过境公路工程、下溪水库工程、工业园区供水工程、污水管网工程等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预期建设任务。二是抓好项目储备及项目库建设。认真研究国家的产业政策,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关注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转移承接,扎实做好项目可研、编制、论证,储备一批新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充实、丰富项目库。三是紧抓项目建设调度。按照年计划、季安排、月调度的要求,强化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调度,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明确责任主体、规范投资行为、完善建设条件、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实施进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四是抓好资金筹集。继续探索BT、BOT、TOT等项目融资模式,改善政府投资资金困难;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落户和资金扶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加大银企、银政对接,缓解项目建设融资难问题。

(二)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毫不动摇地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市场竞争力为重点,统筹区位、交通、资源、人力等比较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一是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抢抓列入“511”民营经济培育园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按照“一区五园”的规划布局,加快完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园区工业承载能力。重点抓好日供水50000吨生产用水二期工程和日处理6000m3/d污水处理工程,220KV岑北变扩容工程,园区服务大楼,新开工建设10万㎡标准厂房等。二是深化八大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引导原有企业入园集中集约发展,全面完成九家电冶及电解锰企业易地技改并实现投产达产,有效提高园区工业存量,努力建成全省重点电冶产业基地。鼓励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公关力度,加强与客商的协调沟通,将2012年已签约但未落地实施的12个项目(总投资37.22亿元)作为招商引资突破重点,形成工业产业增量。同时,加快优质石灰石、钒矿、能源(页岩气)、特色农产品等优质资源开发,尽早形成工业增量。

(三)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新兴、思旸、大有同城化建设。按山水园林城市定位,围绕建成黔东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完善城市功能。以启动县城北部新区建设为重点举措,加快推进北部新区行政中心建设,加紧实施新行政大楼老城至后坝左岸防洪堤、新区60米宽主干道工程等建设项目,带动新区城市开发,提高城市空间承载力。二是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重点将850户3687人贫困居民搬迁到县城周边安置点(亚坝小区),通过有效整合各类保障性住房资金,切实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功能。三是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建设。抓紧完工县城防洪堤建设、滨河景观工程等项目,加快新思大道工程、外环西路(万福路至思州路及玉凯高速公路出口处至大园路)道路工程、城市文化广场、体育场馆、档案馆、县汽车站等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实施320国道过境改线工程、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项目、城区排水(雨水)一期工程等,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四是着力推进“一城三带”城镇体系建设。大力实施乡镇集镇建设和北部新区开发,与具备条件的重点建制镇加快推进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供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客楼、平庄撤乡建镇工作,争取凯本、大有撤乡建镇尽快获得审批。

(四)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落实“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力争启动太平沟小Ⅱ型水库建设,完成4座小Ⅱ型病险水库治理,动工实施响水洞小Ⅱ型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工程,解决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积极抓好农村文化、卫生、体育、数字化信息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强力推进农业八大产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规模”原则,2013年发展烤烟5.4万亩,产量达到11万担以上,产值1.2亿元以上;发展杂稻制种4.5万亩,产值1.5亿元以上;实施思州柚种植5000亩,优质稻种植1万亩,新建优质核桃基地5000亩,新建油茶基地8500亩,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三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以食品工业园区为平台,以特色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强力抓好农业招商引资,继续扶持现有8家省州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巩固和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经营模式,提升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水平,确保1个以上进入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系列。四是加快土地合理、合法流转,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重点帮扶一批种养殖大户,鼓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五是落实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政策,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拓宽农民增收门路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快开放开发步伐,抓紧抓实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继续精简项目审批程序,认真落实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服务、投资项目全程代办、预约服务等,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二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小型微型企业扶持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社会投资建设,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吸纳城镇新增就业。三是抓紧抓实招商引资。进一步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招商,加强招商后续服务工作,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针对性,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亿元、力争50亿元。四是加强对外合作。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发达省份城市的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推进黔东区域一体化,加强与镇远、三穗、玉屏的协同合作,共同打造黔东经济增长极;积极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组织参加全省、全国性展销、推介活动,扩大企业知名度和产品销售渠道。

(六)加强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按照水利、生态、石漠化三位一体规划要求,不断推进生态建设,重点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16.49平方公里,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以及天然林保护等公益林建设,实施石漠化工程封山育林13892亩、人工造林10844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6000亩、封山育林3000亩。确保森林植被覆盖率稳定提高。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工作,广泛使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发展绿色建筑,推进建筑节能,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大力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推广国家指定中标节能灯1.3万只。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及运营管理,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快新兴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工程建设,抓好重点流域、区域、行业污染治理。加大对餐厨废弃物处理的监控力度,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重点集镇环境管理。加强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环保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七)加强财税金融工作,推动融资平台建设

第一,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强化税收征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的财源,杜绝“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第二,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进一步增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三,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深化银政合作、银企合作,积极争取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支持,对我县信贷规模给予倾斜。

第四,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加强诚信体系、担保体系、融资体系建设,化解金融风险,为金融业加快发展创造条件。

第五,做大做强思州润峰、恒瑞建设、兴达公司等融资平台,引导平台公司向经营性实体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承贷能力,为县筹融资开辟新途径、新渠道。

(八)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大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二是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确保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5%以上。三是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投资补助等方面的支持,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争取完成农村危房改造6545户、廉租房20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000户、公租房848套。四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结合滇桂黔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攻坚规划,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突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万人。

(九)强化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客楼乡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建设。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矛盾纠纷调处、社会风险评估、畅通诉求渠道长效机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继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的高压态势,加强打、防、管、控能力建设,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尊严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做好“公检法司”基础能力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切实维护好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xxxx、平安xxxx和实现富民兴岑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篇7:县国土资源局工作总结

20县国土资源局工作总结

年,开江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和达州市国土资源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以“双年”竞赛和“三创”实践活动为统领;以全面落实“大上项目年”活动为总抓手;以履行好各项职能工作为基础;坚持保护节约国土资源、保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着力构建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紧紧咬定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克难攻坚。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今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虽初现成效,但离预定的目标还有一段差距。在来年的工作中,我局党委、行政将会正视差距,找准问题,创新思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务实、高效、严明的工作态度迎接新的一年。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党风廉政建设”和“转作风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统筹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达州市国土资源系统开展的“转作风促发展”、“两整治一改革”主题实践活动,在全系统启动实施了“转作风、提效能、抓落实、促发展”的主题活动。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规划思路,结合我局实际,进一步理清了全县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思路和工作目标,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针对当前系统内少数干部职工中存在的作风不实、效率不高、得过且过现象,增添了治理“庸、懒、散”措施。三是针对一些干部职工在面临繁重工作任务和发展压力时,尚存在畏难怕苦、思路不清、办法不多、业务不精、能力欠缺的现象,加强了教育培训,提振信心,提升能力。四是与全年工作任务目标有机结合,加强督察检查,作为工作考核,干部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活动正在全系统如火如荼的开展。通过宣传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受到有力震动和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通过学习,构建干净干事的廉政机制,做到人人树形象、人人代表形象,在工作中依法行政、履职尽责、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苦干、实干、努力做奉献;通过谋划促进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为切实保障和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二、抓好用地保障,加大推进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实施力度

1.土地整理项目:一是验收项目;(工作总结 )上半年,经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使骑龙、长岭、讲治、新宁土地整理项目竣工,并通过省整理中心新增耕地复核验收,获取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241亩。二是实施项目;甘棠镇土地整理项目已进场开工建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将加快实施进度,力争12月底前通过省厅验收;对已完成前期工作的天师镇、沙坝场乡土地整理项目和水毁复垦项目,我们将纳入明年开工建设。三是储备项目;我局完成了回龙、广福、骑龙、新街、梅家、灵岩等6个乡(镇)新申报土地整理项目的可研、设计等立项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对各项目的.测绘工作正在进行,本月底能全面完成,力争12月底前在省厅获得立项批复。同时,我局利用“二调”数据显化成果,申报的省投土地整理项目是全省第一个入库的单位。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局对从全县相关部门抽调的10名“双挂钩”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并加大了对新宁、讲治、普安、甘棠、任市和长田6个“双挂钩”乡镇的业务指导力度。6个项目区规划新村聚居点27个,安置4785户,人口19530人,占地面积1481.75亩,除去农民集中聚居点使用1481.75亩指标外,城镇新建区可使用挂钩周转指标2723.00亩。目前,部分聚居点的房屋建新工作已基本结束,预计年底“2+23”工程启动的14个点的房屋建新工作全面完工,拆旧区的复垦工作将尽快实施。同时,我局正在申报立项4个“双挂钩”项目,为明年实施做好准备。

3.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我局拟上报8000亩左右的工矿废弃地复垦,该项复垦工作获取的指标报征建设用地,不占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不缴纳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和耕地占用税,较之原来的双挂钩项目还少了建新部分工作。目前,该项工作的前期调查工作已结束,即将进入规划编制阶段。

三、抓好征地拆迁,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的落地建设

1.征地报件:为保障我县重点项目的顺利落地,我们充分利用土地整理获取的1241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科学制定报批计划,共上报面积1848.65亩,其中新增建设用地1474.1亩(灾后重建647亩,正常年度749.5亩,单独选址77.6亩)、耕地1266.7亩(灾后重建占补平衡指标531.8亩,正常年度占补平衡指标664.9亩,单独选址70亩),另核消挂账占补平衡指标96.47亩。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城市综合体、滨水景观、峨城大道二期、省道S202外迁、保障性住房等25个重点项目用地全部覆盖。

2.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为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县重点项目尽快落地,我局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一是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工作;二是通过广播、电视、发放宣传提纲资料、召开群众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新的征拆方案;三是从全系统抽调了46名工作人员,深入全县15个重点项目征拆工作组从事征拆工作,并对从事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四是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对工作不在状态、责任心不强的同志,加强了作风整顿、实行严格问责制;五是发扬“三千”精神,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带着感情做工作,带着责任做工作,确保城市综合体、滨水景观、峨城大道二期、省道202外迁等重点项目的顺利落地。

城市综合体、滨水景观、峨城大道二期等9个急需用地的重点项目需征拆资金预计60701.77万元。目前,已签订征地拆迁协议近余亩,补偿资金3822.49万元,办理社保1862人、正在办理1448人,签订房屋拆迁协议155户,面积27661.57平方米,补偿资金635.7万元。

四、抓好土地经营,尽力缩小任务差距

针对土地市场出现的疲软现象,我局结合工作实际,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强化宣传,加大营销力度。一是邀请多家企业开座谈会,了解市场动态和市场需求;二是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载体宣传开江经济市场前景,推出拟拍卖地块,吸引投资者;三是召开土地经营推进工作会,分析原因,鼓舞信心,制定措施。

截至目前,我局已挂牌出让了4宗国有土地,实现价款2930万元,同时,追缴过去以拍卖地块拖欠土地出让金4170万元。对具备出让条件的环城东路以北KJCB-2012-01号地块,面积54.17亩已进行公告,原计划在11月7日实行公开拍卖,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流拍。目前,我局又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公告,预计成交价款8000万元;另外已报送县政府两宗土地拍卖方案待批复,面积205.45亩,预计成交价款1.9亿元;今年我们还将推出普安永达十字路口和九石坎片区土地约120亩,进行公开拍卖,预计成交价款1亿元。尽力完成县委、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五、抓好民生工作,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

一是根据汛前巡查和排查结果,我局编制印发了《开江县2012年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通知》、《开江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与各乡镇签订了《地灾防治工作责任书》,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242份,避险明白卡2465份,更新安装地质灾害警示牌242个。

二是使用省投资金130万元,拟在梅家、灵岩等6个乡镇建设7处避险场所。目前,正在比选确定施工队伍,力争在12月中旬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三是使用县级资金33万元,组织实施了甘棠镇观音岩口危岩崩塌等5处应急排危,申报立项2个重大地灾治理项目,8个中小型地灾排危除险项目,省投资金228万元,正在配合市局开展评审实施等工作。

四是全面完成了200户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任务,使全县涉及搬迁的18个乡镇43个村的200户搬迁户,全部入住新建房或购买新房,770人脱离了地灾威胁,一般农户补助1.3万元,贫困户补助1.6万元,共计使用省拨补助资金275万元。

五是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用经济手段制约破坏地质环境行为。全年共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书》11份,征收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147.6万元。

六、抓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维护正常的矿业秩序

一是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及办证工作,截止目前,已办理煤矿采矿权延续登记5宗,收取采矿权价款1337.96万元。

二是全面完成了矿山企业年检工作。我县共有矿山企业68个,都属小型矿山,参加年检的68个,年检率100%(其中煤矿18个,非煤矿山50个)。

三是依法足额征收“两费”。截止目前征收资源补偿费15.8万元,采矿权使用费26.4万元。

四是全面完成我县非煤矿山矿业权设置编制工作,编制方案已报市、省专家评审。

七、抓好执法监察工作,净化土地、矿山市场

1.土地执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部署,我局始终坚持做好“两违”整治工作,加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力度。截止目前,在重点区域内进行动态巡查1286次,通过巡查共发现违法用地125宗,现场制止125宗,立案查处42件,强制拆除构建筑物25起,恢复土地耕种面积12.3亩。制止率和查处率达100%。

2.矿山执法:采取集中打击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矿山执法动态巡查246余次,炸封非法采煤点106处,拆除轻轨250米,捣毁矿车60台、发电机31台、空压机14台、工棚38余间,拘留非法业主4人,并对其中1人非法采矿行为,我局委托137地质队对其违法采矿量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8月底已上报省厅评审。目前,我们多次与省厅取得联系、汇报,争取省厅尽快拿出评审结果,以便依法按非法采矿罪给予严处。

八、抓好基础工作,科学管理国土资源

一是行政审批工作,认真执行、落实“两集中、两到位”。今年共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449宗,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1411宗,抵押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82宗,注销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权登记183宗,我局驻政务中心窗口被推荐为达州市表彰先进单位。

二是勘测规划工作,今年,我局共完成了165宗地的测绘工作,并对每宗地的各种地类、权属等进行了调查,总测绘面积达15061亩,为征地拆迁保障项目用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耕地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全县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5798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持续稳定在3.1311万公顷,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四是地籍地政管理工作。全面完成了全县1512个组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并通过市局检查验收;“二调”工作已通过省厅终极验收,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五是土地规划工作。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修编工作已获得省厅专家评审通过;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

篇8:县人力资源局年终工作总结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工业经济,第三产业

2010年, 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在农垦九三分局和牡丹江分局调研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垦区、林区带动作用, 加强在农业生产、小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上的合作共建,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这对场 (局) 县共建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使场 (局) 县共建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地方、垦区、林区三方并存的县 (市) 需要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 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找准合作对接点和突破口, 打破所有制、部门和地域界限, 整合区域资源, 实现合作共赢, 合力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一、以农业生产合作为重点, 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也是地方、农垦、森工当前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 应该放在优先位置联合发展。垦区作为粮食主产区,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 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 农机装备和机械化程度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农业标准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贡献率国内领先。因此, 加强以农垦为主导的农业合作共建, 充分借助垦区巨大潜力和优势, 借鉴垦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对加快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 重点是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利用农垦现代农业带动地方农业发展的具体要求, 着力加强三个方面合作。

(一) 依托垦区现代农业装备, 深入开展农机互助活动

坚持“优势互补、自愿有偿, 经济联结、共同受益”的原则, 大力开展以“旱田代耕、代种、代收”和“水田代育、代插、代整地”为主要内容的场县合作共建活动, 借助农垦大型机械力量较强和地方小型农机具数量较多的优势, 整合双方机械力量, 积极组建农机合作社, 大力推进跨区作业, 逐步实现“统一整地、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播种、统一收获”, 进一步提高地方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加快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 依托垦区科技优势, 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区

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为指导, 以试验示范为手段, 以辐射带动为目标, 毗邻垦区的乡村积极与农垦合作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区, 依托垦区农业科技优势, 积极向周边乡村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方式、经营理念, 引导地方农民掌握机械深松、智能化育苗、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杆还田等节本增效技术, 以此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增加粮食产量。

(三) 依托垦区丰富的土地资源, 联合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以产业布局化、种植规模化为目标, 加快土地流转, 整合地方劳动力与农垦土地资源, 鼓励地方富余劳动力到附近农场承包土地, 采取委托种植、合作经营、租赁种植等方式, 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以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为发展方向, 合力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共同申标、共同打造绿色品牌, 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

二、以项目建设为突破, 联手做强工业经济

地方、农垦、森工三方地理位置相同, 资源条件相近, 产业发展趋同, 发展工业经济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共融性。但在以往一些地区的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龙头企业吃不饱的现象, 甚至出现企业之间抢粮、抢奶等互相争夺农产品原料的恶性竞争问题;有些地方政府对农森企业引进的项目采用两种待遇, 农森企业对地方落户域内的项目也不支持、不优待, 最后即使有了好项目也引不来、留不住。这些问题致使个别地区内耗严重、经济发展滞后。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束缚, 树立资源联开、项目联上、企业联合的新思维, 共同做强区域工业支柱主导产业。

(一) 携手招商引资上项目

项目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各方在项目建设资金、项目用地、优惠政策制定上要联心联手联动, 对上级项目联合争取, 对外来项目联手扶持, 探索项目联结型共建模式, 营造出共同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浓厚氛围。

(二) 共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无论是哪一方的企业, 谁有优势、实力强就扶持谁, 就让谁做龙头, 坚决避免地方保护, 消除人为行政壁垒, 为企业发展创造空间。地方要对垦区和森工的企业出台扶持政策, 完善扶持措施, 帮助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政策, 为各方企业发展营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农垦、森工要发挥垦区北大荒集团下属企业、森工集团下属企业的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 通过技术扶持、联合经营、合作办厂等方式, 带动地方企业创新, 扶持企业做强做大, 培育发展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潜力的大企业。

(三) 合力打造立县主导产业

地方、农垦、森工都具有丰富的资源, 联手做好资源精深开发利用, 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符合各方利益, 符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重点要围绕粮、油、乳、肉、糖及木材、食用菌、北药等资源利用, 整合优势大力发展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精深加工业, 大豆油、米糠油等食用油加工业, 奶粉、奶饮料等乳制品加工业, 生猪、肉牛等肉制品加工业, 高档板材、家具等木制品精深加工业, 北药及保健品加工业。通过大上精深加工项目, 延伸产业链条, 增加产品附加值, 提升企业竞争力, 推动加工产业战略升级, 着力打造一批能够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促进企业增效、拉动职工农户增收的主导产业。

三、以小城镇共建为载体,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城镇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必须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场 (局) 县合作共建的重点。但从目前看, 有些地方在场 (局) 县共建小城镇过程中, 还存在着体制关系不顺、规划建设不统一、缺乏资金投入等突出问题, 阻碍了小城镇建设, 使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强,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 各方要加强小城镇合作共建, 完善共建机制, 拓展合作内容, 增强吸引集聚人口、资源、产业的能力, 以此带动域内第三产业发展。

(一) 激活共建机制

健全完善联合规划机制, 明确城镇规划主体, 建立规划协商联动制度, 确保规划一盘棋、一张图, 避免因规划衔接不到位导致重复建设、无序建设。健全完善建设投入机制, 合理确定各方投入建设范围, 突出发挥农森企业资金雄厚的优势, 积极引领地方小城镇建设, 带动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对地方与垦区、林区交叉的小城镇要实行联合投入, 共同开发建设;对距离垦区、林区小城镇较近的地方乡村要积极向农森企业驻地集聚, 城镇开发建设由农森企业主导;对距离地方小城镇较近的农场管理区、林业局林场应积极向地方小城镇集聚, 城镇开发建设由地方主导, 通过合理的投入建设, 集中力量建成一批特色突出、各具优势、设施良好、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群体。

(二) 用活城镇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土地资源, 通过棚户区改造、商业开发等措施, 三方合作发展房地产业, 积极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迅速扩大城镇规模, 提升城镇档次, 共同打造现代化小城镇。充分利用现有的垃圾处理厂、供热公司、污水处理厂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采取市场化运作, 拓展服务范围, 同开发、同利用、同受益, 形成惠及各方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三) 搞活城镇市场

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市场建设有机结合, 通过共建小城镇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吸引物流、人流、资金流等各类要素向中心城镇集中, 带动发展商贸、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 加快建成一批有特色的中心市场和知名专业市场, 做到服务农村、繁荣城镇。此外, 以经济合作为纽带, 积极探索社会资源整合新路子, 促进教育、卫生、文体、广电、科技等社会事业共建共享, 共同造福各方居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武连运.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J].甘肃农业, 2005 (10) .

上一篇:铜山导游词介绍下一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汇报200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