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的诗歌和随想

2024-06-18

如果可以的诗歌和随想(通用16篇)

篇1:如果可以的诗歌和随想

如果可以的诗歌和随想

如果可以,宁愿一直留在这里;如果可以,宁愿一直停在这里;如果可以,宁愿一直陪伴这里。

(成长是无法替代的伤痛)长大了,发觉那是件棘手的事情,是要付出以前不珍惜身边人的唠叨为代价,现在多嬷渴望每天都能听到,却成了奢侈。曾如饥似渴盼望的长大,如今将自己打败。这是代价吗?扪心自问,长这么大有哪些事情是没有后悔过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但就是找不到一件不后悔的事情,诡异。时间告诉我,任性的时期已经过了,该长大了。那时候要不想去上学,总会胡编乱造种种理由不去,现在面对熟悉又陌生的那里,显得那么的力不从心。是不成熟,成熟好刺心的.形容词,让我不可理喻。

(关于预见的明天)假如有几百几千几万种的假设,只希望安稳顺利的毕业,那时候,我会怎样我不确定,成绩也许并不出色,但希望可以坚持最初的认真;抑或是找了一份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拿着不可观的薪水,只求一份安稳;毕业后,一份不安稳的爱情,也许会是蓝颜之中。毕业后,回到那个我会惦记的地方,过着枯燥无味重复的生活。何尝不是种幸福。

(关于亲情、友情、爱情)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可磨灭的友情,可遇不求的爱情。每次回家,总会感觉丝丝变化的陌生感,但看到家人的那一刻,瞬间的喜悦感,是无法形容的踏实,原谅我一次次不确定性的回家;关于友情,曾渴望过,得到过,珍惜过,现在恐惧着,不想重逢,不想看着我们说着陌生的名字,聊着陌生的事情,然后尴尬的发觉我们都格格不入了。尤其这样,还不如一直不去重逢,保持最初的怀念。总有一些人代替了一些人。而我却犹豫不决的断定我们的毫无例外,殊不知,我们都没有毫无例外的经历。关于爱情,最可怕的莫过于明明在意的两个人,却不知道该怎么相处,只能不了了之的结束;可遇不可求,是我对它太理性,还是理性太坚硬,融化不了,住不进去也走不出来,自由是个不能代替的远方。

(一个人的洒脱)一个人坐车回家的时候,总会有人问:“你怎么一个人去那个学校阿,一个小姑娘也不找个打伴的”,那时候,心里会泛起感动,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坚强,一个人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那个司机开玩笑的说:“小姑娘,怎么没让男朋友来送,帮忙拿行李,”笑而不语的心想,我也不知道,我没有男朋友,怎么来拿行李呢,原来,男朋友是用来拿行李的。“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被问的哑口无言,从未想过为了别人留长发,那很重要吗。

篇2:如果可以的诗歌和随想

就像午后阳光曝晒的糖果

粘稠而又散发着腻人的甜蜜

让人不自觉的想要靠近

越是靠近却越迷失了自己

如果可以

我想让时间停下来

能让我慢慢的品尝

那软绵的唇和深情的吻

就像一杯美酒

散发着陈年的醇香

那么浓郁

那么醉人

让人久久的回味

不忍离去

又似一杯毒酒

让人深陷

不能自己

如果可以

我想让你牵我的小手

无论风暴

无论疾雨

不要松开,不要放弃

请记得有一个女子

曾深深的深深的爱着你

如果可以

让我来生也做你的女人

篇3:如果可以的诗歌和随想

关键词:诗歌,情感,理智,交融

在许多人看来,情感与理智就像文学与科学那样泾渭分明。然而在很多领域当中它们又总是交互着发生作用,诗歌便是如此。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理智与情感各司其职,又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了美的诗性空间。

一、情感是诗歌的灵魂

情感是人在受到外界刺激和影响下,从心灵深处向上涌动的一种心理体验。因其普遍性与丰富性,在文学创作中便成为了孕育艺术灵感的前提。而在整个的创作过程中,情感也贯穿始终,是想象的原动力,是艺术形象塑造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一切的文艺创作毫无例外都建立在作家丰富而个性化的情感基础之上。这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尤其明显,诗是以情感人的艺术,情感往往是一首诗的诗意、诗美产生的基础。

古今中外的诗人和评论家们对于诗歌与情感的关系都有过相关的论述。中国的诗歌历来侧重于感性和抒情,在长达几千年的诗歌发展史上,抒情诗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屈原在《楚辞·九章·惜诵》里最早把情感与诗歌创作联系在了一起:“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南北朝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刘勰说诗之发生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锺荣则说道:“气以物动,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们都认为,诗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抒发。而唐人也高举“诗缘情”的旗帜,迎来了中国抒情诗的辉煌时代。此后,宋代的严羽、明代的李贽、清代的王夫之和袁枚等都是“缘情说”的维护者。

中国现代文学家们也普遍认同“诗是抒情的语言艺术”这一诗学观念。诗的抒情本质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被否认。郭沫若就非常强调诗歌的情感性特征,认为“诗是表情的文字,真情流露的文字自然成诗”。闻一多则说:“诗人胸中底感触,虽到发酵底时候,也不可轻易放出,必使他热度膨胀,自己爆裂了……才有惊心动魄的作品。”所谓“发酵底时候”,就是指诗人的情感已经达到很有排泄动力的时候。鲁迅也认为,“诗歌是本以发抒自己的热情的,发讫即罢”;周作人说:“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康白情说:“诗是主情的文学。”显然他们都认为,诗歌的本质就是“抒情”,也都强调了诗人的“情感”对于诗歌作品的重要性。这与五四时期“狂飙突进”、“释愤抒情”的时代特征相符合,和中国古代诗学中的“诗缘情”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种一脉相承的诗学观念在中国现代新诗的创作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诗人往往是动了真感情,无法遏制,乃发言为诗,情动天地。《女神》中充满着的火山爆发般的激情;闻一多则借《发现》表达了他在对祖国的美丽幻想被一沟现实的“死水”打破之后的痛苦又矛盾眷恋的感情;擅长写清新纯美爱情的湖畔诗人则在诗歌中表现了他们或渴求陶醉、或苦涩相思的各种恋爱心情;何其芳在《花环》中声泪俱下的悼念了亡女;舒婷的《啊,母亲》中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诗歌可以诉诸人的各种感情。而诗人们正是因为对于生活或某些事物有了强烈的感触才激发了自己创作的灵感和冲动,在抒发这种感情的过程中成功的感染了读者。

二、理智对诗歌的观照

周国平曾说过:“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决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同样的,世上也不存在单凭情感就能够成就的事业,诗歌亦是如此。

1、理性对情感的克制

情感绝不是诗歌唯一的因素。首先,情感有意义的高低和大小的不同。对于诗歌来说,没有比虚情假意更致命的敌人。“大跃进”时期鼓吹浮夸的诗歌、文革期间宣扬极“左”的诗歌,即便情绪再浓烈也很难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而人类的情感,有普遍情感,也有个性情感。普遍情感是与宇宙万物息息相通的全人类的生命体验,而个性情感则是比较狭隘的一己的恩怨悲欢,缺乏撼动人心的力量。透露出的“小我”充满了自恋和矫情,容易陷入单纯自我情绪的满足,陷入感情的过分泛滥的泥潭。因此新月派认为“诗情的抒写”不能过于“自由”、过于“随便”,而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主张。

2、理性思维贯穿诗歌创作始终

其次,情感只是构成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情感是诗歌的灵魂,那么理智则创造了诗歌的血肉。有了一以贯之的气脉,还必须得有健硕的肌肉、强健的骨骼这些实在的东西,有机协调的组合起来才能成为一具美的躯体。理性的思维不仅能起到遏制泛滥感情的作用,而且贯穿了整个的诗歌创作过程:确定诗的主题、选取意象、组织语言、处理手法、提炼风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理性思维的指导和观照。“寻言”、“寻思”,都需要理性的底座支撑。

比如,《啊,母亲》在最后揭示了梦的情境,虚幻的场景与先前所感受到的真切的来自母亲的爱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这样的编排方式难道不是诗人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刻意为之的吗。“丁香一样的姑娘”,“一棵开花的树”、“卑鄙者的通行证”、“在中国丢失了的钥匙”,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意象难道不是诗人经过深思熟虑创作出来的吗。当代诗歌花样百出的形式也是诗人们为了更好的传达诗意体现诗美有意识的进行的多种尝试。而作为人类物质外壳的语言,在诗歌中就绝不同于日常生活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诗人们往往会根据其表达意义和意境的需要进行特殊的组合排列。如余光中的《踢踢踏》就可作为“音乐诗”,有着清晰的韵脚和明快的节奏;《九广铁路》和《中国结》则都使用了问答体来表现强烈的感情。卞之琳在作品中则把具象词和抽象词相组合,形成了许多合情趣而悖“文理”的诗话,如《归》中“伸向黄昏去的路像一段灰心”等。

3、内涵丰富的现代主知诗

除了指导诗歌创作的理性思维之外,理智也可以指某些诗歌作品中所显露出来的哲学意蕴和思辨色彩。“五四”之后,受西方诗学的影响,中国现代诗歌的主知主义诗学逐渐形成,许多诗人在他们的创作中显示出了哲理的思考。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白话诗和哲理小诗;30年代现代派里的卞之琳、废名、曹葆华、徐迟等诗人也注重在作品中表现哲学与宗教哲理;九叶诗派里的郑敏提出的“诗与哲学是近邻”的诗学观念为中国现代诗歌摆脱过度重视感性的藩篱提供了借鉴;穆旦的“思想与诗的意象里也最多生命的辩证的对立、冲击与跃动”;以纪弦、余光中为代表的台湾现代派诗人,生活的流离失所带来的阅历的丰满和生命意识的厚重,也使他们的作品中自然流露出一种哲学的思考;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的先锋诗也在后现代哲学与美学的基础上始终关注个体生命和现实社会。

具体的诗作方面,胡适的《小诗》揭示了新生事物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必然规律;《断章》、《圆宝盒》中的“相对关系”,《距离的组织》中“涉及存在与觉识的关系”,“那么具体,又那么抽象;那么亲切,有那么朦胧”的《无题四》都表现出了卞之琳在创作中力图做到情与理、智与像的融合与统一;徐迟的诗集《二十岁人》中对于爱情的描写就不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选取“隧道”等等意象进行隐喻;郑敏在《金黄的稻束》中对生命的成熟和衰退、对时间的有限和生命的永恒进行了思考;穆旦的《诗八首》通过精巧的圆形结构对人类生命的冲动、有限、宿命进行了哲理的思辨。

三、情智交融的实现途径

由以上谈到的情感与理智在诗歌中的应用可以看到,这二者都是诗歌创作中不可缺失的部分。没有感情诗无以动人,而没有理性思维做基础情感也难以表达。从这个角度来说二者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不能厚此薄彼。情感在文学家审美思维活动的过程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这也正是他们的审美思维与科学家抽象思维的不同之处。过于理智的生活缺乏激情,既枯燥又乏味,而理性成分远远高过感性色彩的诗歌,则易于滑入抽象议论的泥潭。同样的,卓越的诗歌也不能仅仅是情绪的宣泄和倾诉,感情泛滥而缺少理性的作品可能导致主题、语言、意象等环节由于不恰当的组织而根本无法成形,即便成为了一首完整的诗,也容易陷入单纯自我情绪冲动的满足,不能由“个别”上升为“一般”,容易显得空洞肤浅,不能引人深思。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让二者能够相结合,让这一看似对立矛盾的组合在诗歌中能趋于和谐统一。艾青曾说过:“当诗人被某种事物唤起感情,产生一种为联想寻找形象的冲动,通过富有韵律的语言,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才能产生诗。”这是由生活到诗所要经历的一些“中间环节”,即如何把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感情转化为诗。同样的,若想要在作品中表现某种哲思,也要能做到把哲理转化成诗,寓哲理于形象,“以具体的、感性的审美意象或意境来呈现或暗示某种知性内容”。让读者能够自己去体味和发掘出其中的真意。

用意象、意境来呈现知性内容,这一做法似乎不难理解。但究竟该如何把握情与智的融合度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我认为,唐湜的“心理距离”说很值得借鉴。他说:“没有相当的心理距离,迫人的现实往往不能写成很好的作品。只有在生活经验沉入潜意识的底层,受了潜移默化的风化作用,去芜存菁,而以自然的意象或比喻的姿态,浮现于意识流中时,浮浅的生活经验才能变成有深厚暗示力的文学经验”。用“心理距离”来隔绝和冷却生活经验和正处于热烈涌动中的感情,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反思,等到这股冲动的感情早已平息,那段生活经验也已潜入生命意识深处时再进行创作。上世纪90年代提倡的“中年写作”就是要求“我们不仅仅是靠激情、才华,而是靠对激情的正确控制、靠综合的有效才能、靠理性所包含的知识、靠写作积累的经验写作。”拒绝不成熟的、无节制的情感宣泄和缺乏思索的写作过程,而在冷却、沉淀、不断反思回顾的过程中将理性注入情感,更深刻的对所要传达的经验进行展示。尽管这样的创作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就理性与情感的结合程度而言,它能使思想与情感更好的融合,诗人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能从容不迫的营造美的意象,传达生命体验,创作出优秀的诗篇。

总之,诗歌是情感抒发与理性思考交融一体的产物。只有既合情又合理,才能情理交融,达到完美的境界。而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堪称上乘之作。

参考文献

[1]郭晋稀.明诗[M].青海: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2.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3]唐湜.新意度集[M].上海:三联书店, 1990.

[4]汪亚明, 魏一媚.现代诗学三大思潮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5]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8[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6]艾青.诗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篇4:如果孤独是可以学会的话

今天读周国平老师的《人与永恒》,读到《孤独》一文时,感触颇深。或许每一个感受着思考的人 在与他“对话”时,脑海里总能引起联想和共鸣。周老师讲到“无聊,寂寞,孤独是三种不同的心境,无聊寻求的是消遣,寂寞寻求的是普通的人间温暖,孤独寻求的是理解。”我想,或许庸人无聊,天才孤独,而寂寞是人人都有的。

我有这样一个习惯,走到哪里,都需要有两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现实的,精神的。我总是习惯将自己的小床围上蓝色的床帘,那样我会觉得在集体的生活环境中,有与人相处的融洽,也有一个自我独处的世界。一天里,人总会有开心或者难过,有喜欢分享的,有留给自己品味的。发自内心的高兴时,我喜欢坐在帘子里满意地笑笑。难过时,我便躲在帘子里去等待自己心灵的自我疏导。夜晚,在结束一天繁重的学习任务后,我习惯在床帘中总结学习经验,读些书,听些音乐,记下当日的日记。小床帘便是我的现实空间;一个喜欢在自己世界里享受心灵独得的人,总会有一个精神空间。我喜欢反思,喜欢记录生活中的小感悟。反思是我的思想日记,感悟是我的感情日记。这两者构成我的精神空间。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有很多随感,脑海中闪过一个思绪,生活中一点感想,实践中一则心得,随时记录,这些所感所思,是我精神的慰藉物,日记本便是容纳他们的最好储藏所。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一种思绪的泛滥,可对于我来说,理解与被理解并不重要,困惑与收获属于我自己。

我有这样一段时光,在宁静的乡村里教书和学习。在与乡村儿童相处的日子里,备课,上课,补课,重复着每一天。在课余时间里,我会躲在学校不大的图书室,和孩子们交流读书经验,同时也逃离外界的压力,恶狠狠地充实自己,获得精神的自足。在结束每日的教学任务后, 我独自坐在黑漆漆的教室里读书,陪伴自己一个冬季的只有一盏不存电的小台灯和舍友温暖的关怀。因为是乡村,夜晚狗的叫声很清晰,在害怕中,我告诉自己为了提高专业水平,就得坚持学习。在每日的鸡叫时,我又从被窝爬起,和比自己还勤快的学生一起背书。惬意的午后,没有香奶咖的鼓励,我则坐在教室里给几个孩子读一篇美文。美文,默读和朗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这种自娱自乐的生活里,我反而平静,简单。

我有这样一个历程,每天第一个走出宿舍楼,登上自习室的最高层,在背书的过程中迎接每一天的朝阳。当朝阳洒在我的脸上,才是自己新的一天的开始。后来,听来一个传说,圈够一千架飞机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于是,在学习累的时候,看看天空,偶尔有飞机划过,就圈起来。坐在自习室里,一学就是一整天。书,冷板凳,日复一日,一坐就是整整一年的时光。有时我也问自己,你害怕孤独么,我不怕,我本来就是一个习惯独处的人。可我怕的是在一个地方呆的久了,久到所有人都要离开了,你却还在,变了又变的师院,换了一批又一批人的自习室,你会觉得自己像一个老妖精,被局限在某个空间,眼光也变得局限。可我还是告诉自己,就算只剩下自己独自作战, 也要稳住自己的心,等待收获的那一天。

精神的空间,平静的支教,坚韧的奋斗,见证这些的只有自己,我以为这就是孤独。可是,我错了。什么是孤独呢,孤独是一种自足,我在经历这些日子时还有按耐不住的欲望,便不是孤独;孤独是悲剧性的,可我还有学生,朋友,便不是孤独;孤独是精神上的超越卓群,可我并不是强者,这便不是孤独。然而,我也不是一个无聊,寂寞的人。我并不喜欢和别人混在一起,谈天,打牌,看电视。然而,在自己失落时,我又想念朋友,会会朋友。在有了感想和反思时,我喜欢独自品味,又喜欢找到一个能够读懂的人与我交流,可至今寥寥无几。这样看来,我要求自我的精神独得,又需要被理解,可并不想破坏这种矛盾。我喜欢的不过是内心的一点宁静,可是,我只能向往孤独,却做不到真正的孤独。那么我的习惯和经历又说明了什么呢,或许只是自我的一段独处时光。

做到孤独不容易,能享受孤独的是强者。如果独孤是可以学会的话,那该会是怎样的一种强大呢?

篇5:以如果可以为题的诗歌

我想和你

相遇在黄昏后的枫林

采枫叶一片

做为岁月的书签

如果可以

我想和你

相约在飘香的书房

含情的笔墨

写出篇篇诗行

如果可以

我想和你

相逢在浪漫的茶馆

喝一杯温情

说一个心愿

如果可以

我想和你

相见在春雨绵绵的湖畔

撑着花伞

把你的手牵

如果可以,我情愿就这般恋着你;

任由时光逝去将这一颗心袒露的死心塌地。

如果可以,你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我;

不管走到哪里,是否能够将彼此深深的牢记。

如果可以,我多想这样的粘着你;

死皮赖脸的不变,只求你能够接受并习惯这样纠结的恋。

如果可以,我多想挽着你的手;

今生不再放下,唯有承诺伴着你我偕老。

如果可以,我好想成为你心中的一部分;

篇6:诗歌参考:如果可以

用温存了解你

用关心温暖你

不思将来,不念过去

篇7:诗歌:如果可以

藤蔓相缠,根根相惜

我是否可以缠绕藤的思念

篇8:张嘉佳:如果温柔可以摆渡人心

——张嘉佳

对于张嘉佳的印象,我一直停留在文字上。自己也是个写文章的人,一度固执地认为如果每个读者都能通过读的文字把一个写作者的形象想象出来,那才是对一个写作者最大的褒奖。

于是乎,我一直没有刻意地到网上找过张嘉佳的照片,在我心里,能写出这般温柔文字的人,一定是个敏感、深沉又带点忧郁的暖男。

然而,当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张嘉佳的时候,他的样子颠覆了我所有的想象。

前几天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点映上,当一个满头白发的男人领着一众主创入场时,我有点迷惑,张一白不长这样啊。乍一看去,我还以为这个男人是影片的制片人,没想到竟然是张嘉佳。

2012年,结婚不到半年的他,钟爱的女人爱上了别人,同期父亲病重,30岁出头的张嘉佳一月白头。

我不由得想起了《食神》里方丈说的话:施主他一夜白了头情深意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见施主他痴心一片……

张嘉佳总是用文字治愈人心,但医者不能自医,他得过两次忧郁症,最严重的时候把药片当零食吃。于是他踏上了一条400多天的环球之旅,想开后的他曾说:人在绝望里,反而有了希望。因为除了希望,你一无所有。

也正是这次旅途,他带回了33个让千万人哭中带笑、笑中有泪的睡前故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这更是张嘉佳人生中全新的开始。

靠写字为生的人对于80后的作家有一个通识性的看法:他们身上有一种反叛的精神,代表人物不外乎韩寒和郭敬明。

韩寒,一个出生于1982年上海郊区的男孩,近20年来,围绕他有太多太多的是非。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战成名,到当赛车手拿冠军,再到博客上那个把笔杆子当枪杆子针砭时弊……媒体对于韩寒的评价大多是“叛逆、个性、有见解”。

郭敬明,则更擅长用小说去表达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在《小时代》里,他写到:“惆怅的青春,叛逆的岁月,发酵成一碗青绿色的草汁,倒进心脏里。”在《幻城》里,他写到:“我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作为新一代的“反叛者”,郭敬明更喜欢用文字表现他的骄傲和自信。

然而,当韩寒和郭敬明率先开辟的反叛成为时下主流之后,同是80后生人,直到10年代才蹿红的张嘉佳却有着和大多数作家截然不同的一面。面对反叛的反叛,是一种温柔,一种用柔和的“真善美”去感动万千少女的真诚。

他笔下的爱情,正如同他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写到的那样: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柔软却不矫情,简单但是直击人心。是啊,我们想要的爱情不过如此。

曾经有网友给了张嘉佳这样的赞誉:任何人矫情做作灌鸡汤都不可忍,除了张嘉佳。

张嘉佳自己也笑称:其实,我从不给人灌鸡汤。鸡汤这东西是教你笑着面对伤害过你的人,而我觉得,痛恨你所痛恨的,笑着面对受伤的自己,这样就好。

爱情故事多是写给女性看的,作为擅长写爱情故事的作家,郭敬明似乎很懂女人。从《梦里花落知多少》到《夏至夏未至》,从《悲伤逆流成河》到《小时代》,郭敬明一次次地用年轻女性的第一视角去表达故事,这也赢得了无数女粉丝的喜爱。

韩寒则是更加希望去了解女人,了解最真实的女人,所以在他的笔下更多的是堕落又孤独的女子,比如《后会无期》里的苏米。韩寒希望通过和笔下人物的“对话”去完成对女性面貌的探知,然而这种探知并不能代表韩寒就一定了解女人。

其实在我眼里,张嘉佳最会俘获女人心,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点映上,我的身边坐了不少姑娘,她们既不是杨洋的粉丝、更不是邓超的迷妹,她们和我说,自己是冲着张嘉佳来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作家却说自己一点都不懂女人,不过他身上却具有一种对于女性反直男癌式的关怀,不断地向周遭送出最柔和的温暖。这也是为什么坊间曾传出过:“张嘉佳边写边哭,女粉丝边看边哭”的说法。

张嘉佳对自己的评价是:有人说我的三观太端正,说你三官端正一个人凭什么啊?我说其实就是因为这么多年下来,变得三官端正之后,我才能一下子被这么多人喜欢,因为我的生活态度就是,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讲真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人才能写出让普通人喜欢的故事,曾经有读者说:在满世界都张牙舞爪的生活里,张嘉佳用最让人向往的纯情书写了人们渴望的热爱、梦想和深情,还有不能得的遗憾,怎么会不受欢迎?

是啊,张嘉佳就用这样一种最讨喜的方式从所有人的世界里路过了一下。

张嘉佳不仅用故事路过了你的世界,他还想用电影继续这样一段旅程。

他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定义为“一部电影,七种人生,所有人的爱情”。

没看过的人,难免觉得狂妄,看过的人才明白电影道尽心酸。

张嘉佳曾经在采访里透露:拍电影,剧本写了两年,两部戏同时进行,因为劳累,做过手术还抢救过好几回,头发愈发白了。

是啊,这样的人又怎会狂妄。回过头来再去想这部电影,我们谁没做过陈末,认死理地觉得相爱就必须是一种相互的义务?我们谁没做过猪头,爱人想要什么,拼了命也要给。

我们谁没做过幺鸡,面对意中人,不敢说更不敢做,只敢默默守护。我们谁没做过小容,认为除了爱情,合适更重要。

……

一部电影,映射了世间所有的爱情。

张嘉佳说:我为什么很庆幸自己在30岁成功,就有现在这样的社会地位。如果在我20岁的时候就有现在的成就,突然从一个小众的作家,变成一个全国最大众的作家,然后名利皆至,那我后面的几十年可能感受不到生命中那么深刻的体验。或许我就变成一个纨绔子弟,泡泡妞,喝喝酒,然后去跟人家飙车,然后现在我可能已经废了,可能到30岁,到40岁写的东西,永远只停留在20岁的水平。所以我觉得,其实人生这么去过也是有它的道理在,挺庆幸的,回过头来看,都是财富。

希望这样的大器晚成能够保有张嘉佳全部的真挚,如同他写下的那句我最爱的文字: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呆在你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

低调而又真诚。

篇9:如果可以选择诗歌

这样就不会去悲天悯人

别人的世界别人的蹉跎

你的长吁短叹

也换不来一点起色

如果可以选择

我情愿你麻木一点

这样才能松缓生活的枷锁

有时候

逃不过

自己对自己的折磨

如果可以选择

甘愿你平凡

这样就可以自私一点

把你移到角落

慢慢的欣赏

而不因为霸占你而自责

如果只是如果

无奈的是

我们别无选择

于是

我仍在一旁

冷眼旁观,一脸的冷漠

看着

无措

不知怎样

才能给予你丝毫的快乐

多想

你的眉头不再深锁

栽颗花吧

牡丹

冬天将种子深埋

历经寒霜那一丝的绿色

轻轻爬上你的指尖

将你的心绕缠

是不是那样

篇10:优秀诗歌:如果,可以

如果,可以

我可以放逐自己,

随心而动,

不要思考责任,

那么就不会那么挣扎吧

如果,可以

我可以就此放逐

放飞自己,

不用思考明天,

那么就不会有心痛吧

如果,可以

我愿意就此这般,

那么,我的世界

是否 就会春暖花开,

忧伤就不会像潮水把我淹没

如果,可以

我是否就可以从此不再听到心碎的声音,

我是否就可以从此一夜安眠美梦

从此,我的世界花好月圆

如果,可以

我更愿意就此隐去,

隐在无人知晓的地方

把所有的记忆尘封

做一个没有过去和不

想未来的人

如果,可以

我甚至只要愿意能够就此沉睡

梦里踏实安眠

纵然没有美梦

我也不愿醒来

可是,

没有如果

即使,

可以

那也一定不是我了

所以,我只能

依旧是那个在不眠的夜里

篇11:如果可以-诗歌鉴赏

我让四月成为一个飞翔的时节

梦、憧憬

在云中漫步

你我牵手

系上爱的花环

用秋千

将欢乐荡在天际

如果可以

我想回到童年

在一些老照片里

寻觅

你曾经的影子

——羊角辫、花格衣

一副墨镜多神气

呦,那时你真爱哭鼻子

泪水未干笑嘻嘻

如果可以

我愿剪一缕霞光做你的笑容

织一幅锦绣做你的裙子

然后去远方

去阳光下的大海

去深秋里的枫林

走遍名山大川

用深深的依恋书写爱情的传奇

如果可以

我们抑或哪也不去

小树林

茅草屋

粗茶淡饭

赤脚布衣

不在乎吃什么

而在于跟谁吃

只要身边有你

就有手心里的温柔

篇12:如果可以的诗歌和随想

PS, 可理解为一个很好的图像编辑软件即Photoshop的缩写。对于PS, 我们可闻、可见, 甚至可自己动手。可依需要, 将原图进行设计、修复、创作等系列操作, 使之达到预期的效果, 美轮美奂地展示出来。

这和我们的课堂又有什么关联呢?当今倡导且我个人认为永久适用的这一场“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改革”,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执行教案”, 更是一种“教与学的互动生成”。“以学定教”里“定”的主角是学生的学, 因学生的学而确定、决定我们教师的教。回味一二, 不难发现, 这样的课堂更能考查教师的教。考查教师是如何在学生的“学”中善抓、妙抓各探究点, 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和与之有关的系列措施, 即时PS, 从而生成高效课堂!我想, 从这角度上看, 优秀的教师也正是课堂PS高手。

那么, 如何让我们成为课堂PS高手, 让我们拥有如PS般强大的功效从而对我们的课堂进行即时修复的能力呢?具体到课中, 何时可PS, 又是如何PS的呢?

二试析

图片的PS用于其本身缺陷处或需要精益求精之处, 而我们的课堂修复则更多体现在课堂生成中, 在变化无穷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教, 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变化, 抓住提升课堂教学品位的契机, 及时找出巧妙应对的策略,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和智慧的挑战, 这样的教才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可见, 课堂的PS是一种流动的PS。

三场景

1. 因势利导, PS在教学环节的改变时

一直以来, 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往往喜欢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这样精心预设的课堂固然层次清晰, 但有时却不知不觉中束缚了我们师生的互动和课堂灵动的生成。而教师的教学不仅在预设时要精心, 在生成时更要精彩。课堂上, 我们应针对其有价值的“意外”, 因势利导, 顺水推舟, 合理地改变教学环节, 共同演绎那不曾预约的精彩课堂。

(1) PS在尊重生成时。

在执教“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 新课导入部分原来预设的是提供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进行大小比较, 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格子等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而比出大小。在操作中发现此法的局限性, 从而引出“有没有更普遍的方法可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问题, 由此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当然, 这些仅仅是美好的设想。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的学生却没有“亦步亦趋”, 而是在讨论怎样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就把用公式的计算方法说了出来。在短暂的一愣后, 我的问题尾随而上“这公式法是怎么得到的?想不想自己动手验证这条公式呢?”“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于是, 在对公式的探讨中, 我们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剪拼的全过程, 从“推导公式”变成了“验证公式”, 学生兴致高涨, 受益匪浅。

因势利导, 探引结合不仅是某一处教学环节的变更, 它体现的是不断地调整教学预设, 以学生的思维状况为标准调节教学进程, 顺着学生的学情去组织教学、引导学生, 即一种持续的、流动的修复。

(2) PS在引导生成时。

如果说上述的“修复”是“生成”尊重, 因学生的“生成”将“推导”PS成“验证”。那么, 下面这例的“修复”, 则是教师有意识地改变教学环节“引导”生成, 将“有疑先议”PS为“存疑后议”。

在“圆的认识”一课中的画圆这一环节, 原先的提问是“画圆该怎么画, 需要知道什么?”通过对疑问的解答, 同学们逐步确定画圆步骤, 完善画圆的各注意点。但在实际课堂中, 问题出示后, 孩子们反应平平, 仅少数学生象征性的回答了。思维的火花在哪里?我灵机一动说, “同学们, 现在请大家画一个同样大小的圆。”孩子们有的动手了, 有的却踌躇着, 有的发出了小声的议论。“怎么不画了呀?”我故作不解。“大家画出来不会同样大。”“我不知道别人画的有多大?”面对孩子们的质疑, 我推波助澜, “那怎么办呢?”……后面的已不需累述, 在这里, 孩子的思维已被积极地调动起来, 他们因着“画一个同样大小的圆”存疑而作, 自然全面参与到讨论中并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这里的“存疑后议”改变了学生为完成任务而机械操作的习惯, 提升了思维含量, 学生对半径 (或直径) 确定圆的大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们说, 这里的PS不仅是教学环节上的改变, 更是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情绪的一种调整, 而有这样微调修复的课堂正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2. 因需而教, PS在学习方式的更新时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 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做法在课堂上屡见不鲜。很多时候这样的操作或那样的合作仅仅是教师一种单纯的外在控制行为, 并不是学生内在的自觉需要。因此, 在课堂中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 适时更新教学方式。

曾经听过“8的乘法口诀”一课, 教师提供了一个插图, 本意昭然若揭, 想让孩子们在看图中一步步归纳出8的乘法口诀。可学生并不是老师肚子里的蛔虫, 课刚开始, 一个孩子就站起来说, “老师, 8的乘法口诀我全会背。”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多数孩子都不由自主地纷纷附和, 有的甚至还得意非凡地背了起来, 热闹之极。显然, 我们的这位老师是课堂PS高手, 她张口就来:“同学们, 你们真厉害, 连乘法口诀都会背, 太棒了!那么, 有不会背的吗?”不负所望, 几只怯生生的小手举了起来, 于是老师娓娓述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 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想一想,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这些不会的同学把8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课堂一下子沸腾了。孩子们纷纷献计献策, 有的用身边的小棒教着, 有的指着书上的插图教着, 还有的干脆直接背口诀来记……

我们姑且不去评论学生的方法是否可行, 单单就这种使学生由“学数学”PS成“教数学”的学习方式的更新, 学生这种发自内心需求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转变, 让我们欣喜并感动着。是呀, 只要给学生机会, 提高教学境界的主角往往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从这个意义上讲, 是学生成就了老师。

3. 因材施教, PS在预设目标的升降时

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过程, 尽管我们的教学总是指向预定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生成时, 预设目标或多或少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之处, 这时就需要教师高屋建瓴, 使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结合, 科学升降预设目标, 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1) PS在预设目标的下调时。

如执教“笔算乘法”一课时, 预设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的计算过程, 学会乘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格式, 了解竖式每一步的计算含义及体验算法多样化。而范例24×12中, 学生的竖式格式也完全正确, 但让学生说说想法时, 却发现了在竖式的理解上, 隐藏着这样一种误区, 部分学生是把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和第二个因数先相乘 (即先算4×12) , 而写下来的结果刚好也是48。真是意想不到的错例呀, 学生存在意见分歧。此时, 作为教师, 显然要放慢步伐, 我们把“算法多样化”放置到第二课时去体验, 在这里更多关注的是落实竖式每一步的含义。以此问题为契机呈现相关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错”中知“错”, 从而知其所以然。

这里, 我们不能因教学知识目标的达成而急着得出结论, 似是而非地完成教学任务, 那样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而且还丢失了数学教学应有的内涵。当我们的预设在互动中陷入困境时, 我们不妨缓一缓, 有意识地先降低此处的目标达成, 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因材施教, 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2) PS在预设目标的提升时。

教学过程本就是一个通过师生互动而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时候, 因学生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 课堂上的学习目标在不经意间得以提升。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 我和孩子们就共同经历了一回目标的超越。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一个长方形。观察这个长方形, 你有什么发现?”在这里, 预设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画图等方式认识长方形, 知道长、宽以及对边相等的性质。而课堂上, 孩子们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 他们或举实例, 或画或描, 更有别出心裁者, 两只手大拇指和食指的配合, 就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我一看就来劲了, 多好的构建呀。我追问:“只用两只大拇指和一只食指, 你能比画出这个长方形的大小吗?”孩子惊奇地发现也能确定长方形的大小。“老师, 我只用一只手上的大拇指和食指也可以确定长方形的大小!”听到了吗, 激动人心的发现!我一鼓作气, 继续问, “还能再少一根手指吗?”在师生的再次比画中, 我们得出了结论。“看来, 这两条边缺一不可, 它们直接决定了这个长方形的大小”, 进而介绍了其长与宽的名称。

这样介绍的长与宽, 已经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长方形的有关名称, 而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长与宽能决定长方形大小”这一数学本质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学生的智慧、潜力是无穷的, 我们的预设目标就这样在课堂的生成、即时修复中增加了灵活、创新的成分, 提升了水平, 实现了超越。

四结语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而回顾我们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当学生的回答或愿望与我们的预设不一致时,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因势、因需、因材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因情等因素去做灵活、及时地应变处理, 即时修复。课堂中的PS不是修得随心所欲, 更不是改得面目全非。我们的宗旨是, 因需而修, 以学定教!

这样的即时修复, 不断地惊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拥有即时修复的课堂, 则一路风光、一路灿烂, 高潮迭起, 精彩纷呈。让我们的课堂因流动的PS彰显智慧、高效!

参考文献

篇13:如果可以-诗歌鉴赏

我想做你膝下的猫儿

总是在太阳还没有起床的时候

为你叼来第一缕霞光

然后喵喵地在你的耳边说

亲爱的小懒虫

你早

抑或把我放在橱窗里

让我用爱怜

欣赏你24小时的生活

从穿衣镜前的装扮

到剪指甲

还有你在键盘上的调皮

是怎样

把幽默写上了眉梢儿

真的.不知道你是那么喜欢用手机拍照

扮着鬼脸

换不同的衣裳

寻找不同的视角

上传的照片获得好评如潮儿

担不担心

哪天把你的IP地址打爆

是谈恋爱了吗

还是在把目标寻找

我可不愿离开你的身边

嫁给哪位帅哥我都要妒火中烧

如果可以

我想做你的膝下的猫儿

为了一条鱼的生活

让我一生都在你的身边环绕

是哪位名人说过

——幸福就是当猫吃了鱼

而自己却不知道

篇14:诗歌赏析如果可以

我想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偶尔撒撒娇

偶尔任性一下

但并不会犯太大的错误

只会在不小心闯了祸之后安静几天

但不久之后一切就又会恢复原样

我依旧是那个没心没肺的孩子

如果可以

我想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

那里有着许多令我好奇等我去发现的东西

那里有着任我自由奔跑的碧绿草地

那里有着我向往已久的蓝天白云

在那里

我可以任自己的思维天马行空

在那里

我永远是那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如果可以

我想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有些无知有点懵懂

但却不会悲伤

不会假装

不高兴的时候就大声地哭

开心的时候就不顾形象地大笑

可以不顾别人的看法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可以永远做一个随心所欲的孩子

如果可以

我想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没有那么多的不可以没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

没有那么多的必须

我情愿自己看不懂你们的眼泪

情愿自已不理解你们的争执

情愿自己永远是一个茫然无知的孩子

如果可以

我想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可惜没有如果

我不得不长大

不得不明白这些我不愿理解的一切

如果可以

篇15:现代诗歌:如果可以

背上行囊,装进梦想

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随性的生活

篇16:诗歌教学也可以趣味盎然

一、深挖背景故事,增强诗歌可读性

每首诗歌背后都有一个隽永深远的故事。在进行诗歌教学导入时,教师应挖掘诗歌所蕴含的背景故事,这样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单调和抽象。以故事的角度导入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深挖诗词的情感背景,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在《枫桥夜泊》的教学开篇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那种羁旅无依、乱世飘零的意境,也为了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我挖掘出诗歌背后的故事,为学生讲述了张继才华横溢却无缘长安琼林宴、寒夜一笔而成千古绝唱的故事:“那是唐朝时期的一个深夜,寒霜满地,斜月低沉。十年寒窗,才子张继满腹经纶,却以落榜收场。目睹长安金榜,诸多同窗榜上有名。可偌大一张金榜,终究还是没能容得下自己的名字,张继唯有黯然而去。”讲到此处,张继凄凉的处境已经深入学生们的心底。于是,我乘机提问:“诗人去了哪里?去做了什么?”

通过故事化的导入和描述,使学生们沉浸在霜天冷月、夜半钟声的意境中。通过几个问题的引导,使学生们产生了对后续故事的向往和探索热情。整个课堂在一种散文般的节奏中悄然推进,既脱离了一般诗歌教学的枯燥,也让学生们在导入之初便深深体会到这首诗的独特意境,学习起来自然兴趣十足,对诗歌的后续情感走向也更有融入感。

二、巧妙穿插画面,让学生融入情景

诗歌不仅是高度凝练的文字,更是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这种文字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唯有用最直观、直接、生动的方式展现诗歌内容,渲染出诗歌感情,才能使学生们更好地接受诗歌。通过巧妙展现诗歌所描绘的场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让学生们自然融入诗歌中,以一种参与者的角色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出诗歌内容,我在《枫桥夜泊》的教学过程中精心准备了三幅画面:一幅是诗人张继的画像———青衫褶皱、须发凌乱、面容憔悴的张继置身其中,一个落寞孤苦的诗人形象跃然屏幕之上 ; 另一幅展 现了客船 夜景———一轮斜月冷冷地弯在天边,一艘小小的客船靠在江边,几根芦苇上披挂着零星的霜花;最后一幅是寒山寺的钟楼,楼中悬挂着一口沧桑古朴的大钟。在展现三幅画面的同时,我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要在这清冷孤单的夜晚,陪诗人张继一同度过他人生中最低落的一天。你们看那冷冷的月亮,听那凄厉的乌鸦鸣叫声。这简单的28个字,是一段穿越千年的孤单……你们愿不愿意成为张继的朋友呢?愿不愿意陪伴他度过这清冷孤单的夜晚呢?”“愿意。”学生们高声回答。看着循环播映的画面,同学们仿佛站在了千年前的寒山寺江边,与诗人一起度过这一晚。

生动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歌场景,也为整首诗的教学奠定了基础。通过画面,学生们直接“看到”了才子张继,感受到了他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夜晚,独自在客船上写下诗句的心情。站在画面前,学生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情不自禁地融入诗歌中,成为了一个送别者、一个见证者。在这样的氛围中,角色的带入和情感的融入,无疑加深了学生对诗歌中那种孤单清苦之情的理解。

三、加强听觉诱导,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诗歌的学习中,展现诗中画是一个重要技巧。在此基础上,通过渲染听觉,将会使情感和意境更彻底地深入人心。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与诗歌相关的音乐,恰当地朗读一些旁白,或者对诗歌做一些拓展。声音的传播既能充分渲染出诗歌意境,又有助于缓解课堂的枯燥和单调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快乐学习、诗意学习、轻松学习的状态中。这样的方法能在潜移默化中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1.巧妙穿插音乐

在相对单调的诗歌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保持轻松的学习情绪,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相较于简单而直接的灌输,在教学中巧妙地穿插音乐更容易直入心底,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诗歌教学中,适当穿插音乐能渲染情境,是一种比较好的活跃气氛的方法。

以《枫桥夜泊》一课教学为例。在对课文进行初步讲解后,我播放了《枫桥夜泊》古筝曲。清冷孤单的音符、低沉凄然的旋律,高低快慢转换之间,一种霜天不眠夜的孤单气氛充满整个教室。摒弃平铺直叙的内容讲解,音乐从另一个角度生动地展现了诗歌内容,让学生们在低沉清冷的乐曲旋律中,再次全面掌握了诗歌内容,同时很好地缓解了身体的疲惫。听完乐曲后,学生们的讨论话题都围绕诗歌展开了。通过播放音乐的方式,学生们的听觉不再疲惫,同时也令整篇诗歌的孤单冷清深入人心。

如果要在讲解诗歌时穿插音乐,那么,挑选音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师必须深挖诗歌内涵,再从音乐内容、诗歌内容、情感基调匹配度等多个角度选取乐曲。《枫桥夜泊》是一首羁旅诗,描写的是凄凉冷清之景,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孤单之景,是“江枫渔火对愁眠”的不眠之景。古筝曲《枫桥夜泊》是为诗歌《枫桥夜泊》“量身定做”的,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情感基调上,都与诗歌比较匹配。在教学中穿插此乐曲,不仅充分渲染了教学氛围,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适当朗读旁白

每首诗歌都是一篇浓缩的美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将诗歌的元素———背景、场景、意境、情感等,进行适当扩展,生动地描述出来,再用与诗歌情感相宜的语调加以朗诵,定能使学生沉浸于诗歌的意境中。这样一来,学生积累多时的情感随之爆发,也会对整首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产生更为精确、深刻的理解。

《枫桥夜泊》的内容基本讲解完毕后,我让学生们都闭上双眼,在《枫桥夜泊》的古筝曲中静心体会那种独宿孤舟、寒山听钟的悲凉孤单之意。同时,我用一种缓慢而低沉的声音读出扩展的旁白:“那是千年前的一个夜晚,月亮慢慢西斜,一叶孤舟随意地停靠在寒山寺附近的江滩。船内,张继身穿单薄青衫,对着如豆青灯枯坐。突然,他的耳边传来几声凄厉的乌鸦啼叫声。张继眼前又浮现出寒窗十年的艰辛,浮现出同窗们喜入琼林宴的风光,浮现出山河动荡、战乱纷起的情景,一种孤单落寞、飘零无依的情绪喷发而出。而此时,江岸上丹枫如火,寒山寺的钟声遥远而沧桑,这些无疑让他倍感无助。张继起身,研墨,平纸,挥毫……水墨飘逸间,一首传诵千古的诗歌跃然纸上。千载之后,这首诗成为了我们今日学习的经典诗歌……”

凄清孤单的姑苏意境,缓慢低沉的旁白吟读,快与慢、动与静相结合,使学生们完全沉浸在孤苦冷寂的月光和霜花中,沉浸在漂泊无依的彷徨中,羁旅孤单的不眠深入人心。同时,整首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也成为课后余韵,缭绕在学生心间。

上一篇:销售合同流程下一篇:金融系统辩论赛辩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