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2024-06-19

初中《水浒传》读后感(精选7篇)

篇1: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文学上的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和《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几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群众和小朋友们的喜爱。

《水浒传》里讲了很多故事:太尉高俅原本是个无赖,因为会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无恶不作。他的干独生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霸占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诬蔑林冲带刀进八军机重地白虎堂图谋不轨,把林冲发配充军,还想在野猪林半路把他杀死,幸亏花和尚鲁智深仗义相救。又有打虎英雄武松、宋江等众多好汉,共108人,最终都因为种种不同原因而被逼在梁山落草为寇,揭杆起义。他们举起义旗,打着替天行道,劫富济贪的口号,杀遍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张扬了人民群众的神勇斗志,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水浒传》以其酷爱自由、富于反抗斗争的民主思想和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人十分的喜爱。

篇2: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我读了《水浒传》这本书,了解到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在他的手中形象地描绘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的神态、心理、动作和语言,让人读了这本书,仿佛自己就置身于《水浒传》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场景都让人感到惊心动魄:如武松打虎中的大虫,对付人有三招――一扑、一剪、一掀,武松也不示弱,双手抡起哨棒,一劈,把数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这本书也描绘了人物的性格,宋江,又称“及时雨”,疏财仗义,济弱扶贫,孝亲敬友,是他性格中温柔憨厚的一面;效忠皇帝,讲信用,讲义气,是他性格中正直豪爽的一面;明地里为官府办事,暗地里却结交江湖大盗,是他性格中狡猾的一面;聚集群众反对朝廷,题诗言志,是他性格中叛逆的一面。林冲的性格就是能忍能让,忍辱负重。鲁智深见义勇为、勇而有谋、疾恶如仇、胆大心细,等等。

读了这本书,我从鲁智深身上受到了启发:做人要胆大心细,不要粗鲁;要学习林冲的能伸能屈,这样才不会吃亏;也要学习宋江的一点,那就是讲义气,这样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支持。

篇3: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一、《水浒传》中充斥着大量暴力血腥场面的描写, 不利 于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水浒传》原著中, 到处充斥着杀人放火的场面, 和血淋淋的文字描写, 不要说是一个未成年人, 即便是个成年人看了也十分惊悚。比如, 宋江抓了他的仇人黄文柄之后, 书上这样描写:李逵拿起尖刀, 看着黄文柄笑道:“……你要快死, 老爷却要你慢死。”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 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 炙一块, 无片时, 割了黄文柄, 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 取出心肝, 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一百二十回梅氏藏本《水浒传》311页。]第四十二回, 这样写道:李逵捉住李鬼, 按翻在地, 身边掣出腰刀, 早割下头来。……拔出腰刀, 便去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来, 把些水洗净了, 灶里抓些炭火来便烧, 一面烧, 一面吃。吃得饱了, 把李鬼的尸首拖放屋下, 放了把火, 提了朴刀, 自投山路里去了。[一百二十回梅氏藏本《水浒传》325页。]如此轻描淡写的语言, 实质刻画了一个杀人啖肉的恶魔。可在施耐庵的笔下, 没有批判, 反而写出李逵的直率和可爱。不仅书中李逵这样杀人嗜血, 武松手刃潘金莲和王婆, 病关索杨雄怒杀潘巧云, 卢俊义惩罚李固和贾氏等都有类似描写。这些人杀人如麻, 如:母夜叉孙二娘, 专门拨了人肉卖包子, 还有专门的剥人皮的工具“剥皮凳”, 就连朱贵的酒店也都靠打劫为生, 杀人越祸的事情比比皆是。小说还有大型杀人场面, 如武松血溅鸳鸯楼一节中, 武松杀了张都监一家相关和不相关的共计十五人;在梁山好汉血洗祝家庄一节中, 除一个给石秀引路的老人和那个小村庄的人幸免于难外, 扈家庄和祝家庄均被洗劫, 只有扈成逃走, 扈三娘投降, 其他男女老幼均被杀死。书中这种场面的描写比比皆是, 所描写的英雄好汉, 个个手段残忍, 极尽杀人放火之能事。这些文字对模仿力强, 自制能力差, 思想振动激烈的初中生来说, 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影响。

二、《水浒传》中存在大量的情色描写, 不利于初中生的 文明阅读。

《水浒传》许多英雄人物都是不近女色的, 但有一些都是被坏女人逼上梁山的。比如宋江和阎婆惜, 武松和嫂子潘金莲, 杨雄和潘巧云, 朱仝和白秀英等, 这些人被逼上梁山, 或直接或间接都和后面的女人有些关系。而这些女人, 都不是作者所正面描写的对象, 都和情色生活有关系。作者也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相应的场面, 比如:潘金莲勾引武松不成, 又被王婆撺掇, 和西门庆勾搭的过程作者写得极其细腻;潘巧云和裴如海偷情的整个过程也刻画得淋漓尽致, 根本就不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的场面描写。可以说, 整本《水浒传》对于女性的描写, 除了扈三娘, 孙二娘和顾大嫂三个混在男人堆里的男人似的女人外, 其他出现的女性形象, 大多和情色有关。这里暂且不谈作者的创作目的, 只说一说, 相关内容的大段描写, 都只是给成年人看的, 这和该书成于话本的基础上有关, 所以针对的对象都是成年人, 但对青少年读者来说实在是“不能承受之重”。对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开始萌动的初中生来说, 这样的场面无疑是充满诱惑和暗示性的, 是很容易诱使一些学生对两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和冲动的欲望, 开始走火入魔, 误入歧途, 从而进行其它色情小说的阅读。显然, 这些文字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 而教师又没有什么相应的办法避免学生阅读和想象。

三、《水浒传》中充斥的“义”, 很容易使学生误解为狭义 的“哥们义气”

该小说中宣扬的“义”, 有很多种理解, 比如:宋江等水泊梁山的英雄打出“替天行道”的大义, “除暴安良”的道义, 水浒英雄们之间“生死与共”情义, “济危扶困“的侠义等等, 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顺我者昌, 逆我者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比如, 水浒英雄对祝家庄、曾头市的洗劫就是因为一只公鸡和一匹名贵的照夜玉狮子马, 以及对方对梁山的不屑而引发的一场血案。为了体现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 作者刻画了很多杀人不眨眼的英雄, 可以说, 真正是被逼上梁山的只有逆来顺受的林冲而已。这些英雄人物肆意而为, 行为极为洒脱, 甘为兄弟两肋插刀, 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比如, 宋江和花荣为了赚霹雳火秦明归顺, 就派人把秦明一家老小全杀了, 老婆的头还挂在城门上, 按照道理秦明应该很生气, 应该报仇, 可是秦明居然乖乖地和花荣的妹妹结婚了, 把家人被杀的事全忘在脑后了;同样的, 一丈青扈三娘也是如此, 家里只有扈成逃走, 一家老小也被满门杀尽, 但一丈青居然全心全意跟着“家族仇人”宋江等打拼, 小说中这样的解释是“也合该天罡地煞星一气”, 就是说英雄义气重于一切。那么这些疑团, 对于青少年来说, 都无法甄别对错, 没有了衡量是非的标准, 也会形成以“兄弟义气”为重的观念, 再次形成小帮派团伙的哥们义气, 缺乏是非观和理智, 做出不合常理的冲动的事情来。而初中生还处于“品德发展的矛盾冲突期”“初中阶段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开始形成, 并且开始用道德目标、理想、信念来调节品德, 但由于道德理想、信念未定型, 容易变化, 这也导致道德动机具有易变性, 很容易被情景诱因直接诱发的欲望所驱使, 带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而《水浒》原著中“少儿不宜”部分内容的产生的阅读导向, 很容易把初中生带入这样的情景难以自拔, 青少年读者读出的就不仅仅是作者要表达的东西, 而是快意人生的冲动, “古惑仔”形象的死灰复燃。

2011年6月12日,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侯会教授在其新浪博客中称, 古人云“老不看《三国》, 少不看《水浒》”, 并非全无道理。仅就后半句而论, 少年人血气方刚, 易于冲动, 思想尚未定型, 是非辨别能力稍逊成人;读多了《水浒传》文字, 难免要揎拳捋袖、跃跃欲试, 其后果不言自明。

侯会表示, 现代公民应当有着健全的人格, 珍惜乃至敬畏生命、恪守法制, 而《鲁提辖》一篇的核心, 无非是描写一个杀人场面, 尽管血淋淋的内容被生动的比喻、花团锦簇的文字所掩饰, 但丝毫不能改变一个生命当场殒灭的残酷现实。人格尚未定型的十几岁的孩子, 会由此产生何种联想, 这又会如何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和行为, 是很难确知的。

侯会的观点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一名语文老师说, 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模仿能力却很强, 就怕有些中学生读后模仿他们去打抱不平!还有网友旁征博引说, 以犀利闻名的台湾作家龙应台也不得不把《水浒》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综上所述, 《水浒传》这部书的思想艺术特色毋庸置疑, 但对阅读量不大, 鉴赏能力和理解力有限的初中生来说, 还不能充分体会到该小说的妙处, 而对于不适合阅读的部分, 却又无法回避它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 这样一部写给成年人的小说, 不适合推荐给初中生, 初中生应该读一些简单纯净的作品, 如果要读, 青少年版的《水浒》似乎更适合一些。

参考文献

[1]一百二十回梅氏藏本《水浒传》311页

[2]一百二十回梅氏藏本《水浒传》325页

篇4: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关键词】初中生;阅读《水浒传》;质疑

《水浒传》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对书中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也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但笔者在阅读过程中,也注意到了一些不利于中学生阅读的情节,并对该书是否适合推荐给中学生阅读表示忧虑:

一、《水浒传》中充斥着大量暴力血腥场面的描写,不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水浒传》原著中,到处充斥着杀人放火的场面,和血淋淋的文字描写,不要说是一个未成年人,即便是个成年人看

了也十分惊悚。比如,宋江抓了他的仇人黄文柄之后,书上这样描写:李逵拿起尖刀,看着黄文柄笑道:“……你要快死,老爷却要你慢死。”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无片时,割了黄文柄,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一百二十回梅氏藏本《水浒传》311页。]第四十二回,这样写道:李逵捉住李鬼,按翻在地,身边掣出腰刀,早割下头来。……拔出腰刀,便去李鬼腿上割下两块肉来,把些水洗净了,灶里抓些炭火来便烧,一面烧,一面吃。吃得饱了,把李鬼的尸首拖放屋下,放了把火,提了朴刀,自投山路里去了。[一百二十回梅氏藏本《水浒传》325页。]如此轻描淡写的语言,实质刻画了一个杀人啖肉的恶魔。可在施耐庵的笔下,没有批判,反而写出李逵的直率和可爱。不仅书中李逵这样杀人嗜血,武松手刃潘金莲和王婆,病关索杨雄怒杀潘巧云,卢俊义惩罚李固和贾氏等都有类似描写。这些人杀人如麻,如:母夜叉孙二娘,专门拨了人肉卖包子,还有专门的剥人皮的工具“剥皮凳”,就连朱贵的酒店也都靠打劫为生,杀人越祸的事情比比皆是。小说还有大型杀人场面,如武松血溅鸳鸯楼一节中,武松杀了张都监一家相关和不相关的共计十五人;在梁山好汉血洗祝家庄一节中,除一个给石秀引路的老人和那个小村庄的人幸免于难外,扈家庄和祝家庄均被洗劫,只有扈成逃走,扈三娘投降,其他男女老幼均被杀死。书中这种场面的描写比比皆是,所描写的英雄好汉,个个手段残忍,极尽杀人放火之能事。这些文字对模仿力强,自制能力差,思想振动激烈的初中生来说,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影响。

二、《水浒传》中存在大量的情色描写,不利于初中生的文明阅读。

《水浒传》许多英雄人物都是不近女色的,但有一些都是被坏女人逼上梁山的。比如宋江和阎婆惜,武松和嫂子潘金莲,杨雄和潘巧云,朱仝和白秀英等,这些人被逼上梁山,或直接或间接都和后面的女人有些关系。而这些女人,都不是作者所正面描写的对象,都和情色生活有关系。作者也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相应的场面,比如:潘金莲勾引武松不成,又被王婆撺掇,和西门庆勾搭的过程作者写得极其细腻;潘巧云和裴如海偷情的整个过程也刻画得淋漓尽致,根本就不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的场面描写。可以说,整本《水浒传》对于女性的描写,除了扈三娘,孙二娘和顾大嫂三个混在男人堆里的男人似的女人外,其他出现的女性形象,大多和情色有关。这里暂且不谈作者的创作目的,只说一说,相关内容的大段描写,都只是给成年人看的,这和该书成于话本的基础上有关,所以针对的对象都是成年人,但对青少年读者来说实在是“不能承受之重”。对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开始萌动的初中生来说,这样的场面无疑是充满诱惑和暗示性的,是很容易诱使一些学生对两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冲动的欲望,开始走火入魔,误入歧途,从而进行其它色情小说的阅读。显然,这些文字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而教师又没有什么相应的办法避免学生阅读和想象。

三、《水浒传》中充斥的“义”,很容易使学生误解为狭义的“哥们义气”

该小说中宣扬的“义”,有很多种理解,比如:宋江等水泊梁山的英雄打出“替天行道”的大义,“除暴安良”的道义,水浒英雄们之间“生死与共”情义,“济危扶困“的侠义等等,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比如,水浒英雄对祝家庄、曾头市的洗劫就是因为一只公鸡和一匹名贵的照夜玉狮子马,以及对方对梁山的不屑而引发的一场血案。为了体现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作者刻画了很多杀人不眨眼的英雄,可以说,真正是被逼上梁山的只有逆来顺受的林冲而已。这些英雄人物肆意而为,行为极为洒脱,甘为兄弟两肋插刀,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比如,宋江和花荣为了赚霹雳火秦明归顺,就派人把秦明一家老小全杀了,老婆的头还挂在城门上,按照道理秦明应该很生气,应该报仇,可是秦明居然乖乖地和花荣的妹妹结婚了,把家人被杀的事全忘在脑后了;同样的,一丈青扈三娘也是如此,家里只有扈成逃走,一家老小也被满门杀尽,但一丈青居然全心全意跟着“家族仇人”宋江等打拼,小说中这样的解释是“也合该天罡地煞星一气”,就是说英雄义气重于一切。那么这些疑团,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无法甄别对错,没有了衡量是非的标准,也会形成以“兄弟义气”为重的观念,再次形成小帮派团伙的哥们义气,缺乏是非观和理智,做出不合常理的冲动的事情来。而初中生还处于“品德发展的矛盾冲突期”“初中阶段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开始形成,并且开始用道德目标、理想、信念来调节品德,但由于道德理想、信念未定型,容易变化,这也导致道德动机具有易变性,很容易被情景诱因直接诱发的欲望所驱使,带有一定程度的偶然性。”而《水浒》原著中“少儿不宜”部分内容的产生的阅读导向,很容易把初中生带入这样的情景难以自拔,青少年读者读出的就不仅仅是作者要表达的东西,而是快意人生的冲动,“古惑仔”形象的死灰复燃。

2011年6月12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侯会教授在其新浪博客中称,古人云“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并非全无道理。仅就后半句而论,少年人血气方刚,易于冲动,思想尚未定型,是非辨别能力稍逊成人;读多了《水浒传》文字,难免要揎拳捋袖、跃跃欲试,其后果不言自明。

侯会表示,现代公民应当有着健全的人格,珍惜乃至敬畏生命、恪守法制,而《鲁提辖》一篇的核心,无非是描写一个杀人场面,尽管血淋淋的内容被生动的比喻、花团锦簇的文字所掩饰,但丝毫不能改变一个生命当场殒灭的残酷现实。人格尚未定型的十几岁的孩子,会由此产生何种联想,这又会如何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是很难确知的。

侯会的观点得到不少网友的支持。一名语文老师说,中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模仿能力却很强,就怕有些中学生读后模仿他们去打抱不平!还有网友旁征博引说,以犀利闻名的台湾作家龙应台也不得不把《水浒》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综上所述,《水浒传》这部书的思想艺术特色毋庸置疑,但对阅读量不大,鉴赏能力和理解力有限的初中生来说,还不能充分体会到该小说的妙处,而对于不适合阅读的部分,却又无法回避它的不利影响。笔者认为,这样一部写给成年人的小说,不适合推荐给初中生,初中生应该读一些简单纯净的作品,如果要读,青少年版的《水浒》似乎更适合一些。

【参考文献】

[1]一百二十回梅氏藏本《水浒传》311页

[2]一百二十回梅氏藏本《水浒传》325页

[3]《教育心理学》303页,张大均,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5:水浒传初中读后感

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为什么最后下场那么惨。讨论后的结果是这样的:当初宋江不同意李逵说的“杀上东京,夺了鸟位”的主张,自觉接受朝廷的招安政治道路。有人说他是想保全官位,可是书中写道:宋江识江湖好汉,只要有人来投奔,若高若低,无有不纳,还留在庄上,终日追配,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财,亦不推托,且做好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的性命・・・・・・以此为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宋江”由此可见,宋江是仁义之士,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官位,拿兄弟们的生命当赌注!

可是宋江为什么要接受招安呢?这是由当时的社会风气所造成的。当时社会宣扬“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宋江便是这种思想。

不仅是宋江,梁山好汉中的许多人,如卢俊义、关胜、史进、柴进、秦明等人,他们也深受“三纲”思想的影响,他们是支持招安的。所以,选择招安不是宋江个人的决定,是在“三纲”思想影响下的必然选择。败归罪于宋江,这是有失公允的。

所以,梁山泊与梁山好汉的悲剧,并非宋江之过。梁山泊悲剧,这也是社会的悲剧。

哈哈,这些大道理我可是似懂非懂,没有爸爸妈妈的帮助,我可得不出这样的结论。但是里面的人物我还是非常喜欢的,比如:“武松”、“林冲”、“晁盖”、“李逵”、“燕青”・・・・・・他们重情重义、敢作敢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被人们世世代代传颂下去。

篇6:水浒传初中读后感

这个故事讲得是李逵下山去接自己年老的母亲上山时,碰上了一个冒充自己,叫作李鬼的人。被揭穿真面孔之后,李鬼十分后悔地对李逵道了歉,并且保正自己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可到了后来,李逵上街讨饭时,偷听见了李鬼和一群混混要谋杀自己的事情,他一些气之下,把李鬼给当众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随意冒充人,遇到能力比自己高的人一定要谦虚,不能吹嘘自己,不然会出大笑话来的。听着好像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犯这个毛病,但仔细一想,那还是有的,比如说我自己。

有一次,我第一次去参加一个培训班。一到那里,看见几乎都是比我小的孩子,我不由得扬扬得意起来,随即拉拢了几个小朋友发表了自己的长篇大论。我讲得越来越激动,越来越兴奋,但在高潮之时被一个人给打断了,那个人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本是件好事,但我当时气志高涨,不由分说得就与他辩解起来,中间还不断强调自己一定是对的,但后来他拿出了一本书,翻到对应的页数让我看,我这才停住了,羞红了脸。

篇7: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读了水浒传这本书后,我认为这是一本是引人入胜的传奇故事,它真实地描写了北宋时期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炉火纯青的社会历史画卷,说明造成农民权益根本原因是 ,民不得不反。

在书中,奸臣当道、横行的北宋,一百零八位好汉各有不同的原因和情况,先后聚义,纷纷被逼上梁山,扯起“替天行道”的杏S大旗,劫富济贫,走上反抗的道路:“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位粗中有细,非常直率,却侠骨柔情,救穷苦人于水火的真汉子;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于官府的剥削而生活不下去,在“智多星”吴用为“托塔天王”晁盖献计,联手智取生辰纲;武松出身贫民,他疾恶如仇,为打抱不平和报杀兄之仇,屡遭陷害,终于造反;宋江三打祝家庄;英雄排座次;大闹大名府,大败高太尉,受招安被封为武胜军承宣使。卢俊义、宋江、李逵被害后,吴用与花荣一同在宋江坟前上呆自杀,与宋江葬在一起。

读了这本《水浒传》,使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传》又是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它展示了北宋的政治文化与社会景观,将当时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面貌囊括其中,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梁山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及统治阶级的罪恶,

林冲、呼延灼、关胜等朝廷官员一心报效国家,却被奸臣所害,可惜!宋江为了当朝廷命官而不惜牺牲曾多次出生入死的结拜兄弟的性命,最后落得被朝廷奸臣毒死的下场,真是死有余辜,活该!

《水浒传》不单以情节的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它确实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好书。《水浒传》同时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不愧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啊!

2.初中《水浒传》读后感

我读了《水浒传》一书。

《水浒传》是明朝施耐庵的作品,他妙笔生花地写下了108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把人物的性格特点描绘的淋漓尽致,让我打心底里儿无比敬佩。

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鲁智深的行侠仗义等等,这些英勇的人都好像就是我们身边的人。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鲁智深了,因为自从看了他“拳打镇关西”的事迹,我就被他深深的吸引了。

“拳打镇关西”讲述的是鲁智深当提辖的时候,在路上巧遇史进,后遇史进的师父李忠,于是三人结伴喝酒,正聊得尽兴,忽传来有人啼哭,鲁达嫌烦,便叫人将啼哭之人叫上,原来是卖场的父女,女儿告诉鲁达,他们受到了镇关西的欺凌与压迫,现在还要还子虚乌有的钱。鲁达听后大怒,便送钱给那父女俩,让她们先走,然后自己去找镇关西,先是找镇关西麻烦,然后两人打了起来,鲁达三拳便将那恶人解决了。

上一篇:交响乐故事历史下一篇:端午节的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