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大学体育的认识

2024-06-10

谈谈对大学体育的认识(精选11篇)

篇1:谈谈对大学体育的认识

谈谈对大学体育的认识

大学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相比,大学体育课专业性比较强,体育项目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所设置的,你可以选修任何一项你喜欢的活动。快乐体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学里的体育正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专业课的老师在这一方面也是具有丰富的阅历,具有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活动,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宣扬的不只是一种运动,他还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人格,健康体育的意义.他还象征着和平的桥梁。在大学体育课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大学体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这样不仅展现了同学们活跃的风采而且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热爱。

体育是一方培育技能的天地。同学们自主的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并且去进行专门的学习,这样就无形的提高了同学们在此方面的技能,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是一座连接友谊的桥梁。在体育运动场地,同学们可以找到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尽管互不相识,但在娱乐的过程中,友谊的萌芽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这就扩大了我们的人际交往圈,与此同时,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也会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团结的意义。

体育是阳光与活力的象征。在体育场的天地中,我们不会为外部的压力所捆饶,我们可以尽情的奔跑,尽情的欢笑。青年们有活力了,我们的祖国也就有活力了,跨时代的青年们也正是凭着这股活力而推动着中国龙向前腾飞。

体育是健康向上的昭示。通过体育,我们的体格会更加强健,我们会显得更加有激情,有魄力。在当今充满竞争与压力的年代里,我们有了拼搏的坚实的基底,即使我们身上有着沉重的负荷,我们也不会被压倒,我们依旧会飒爽英姿地去迎接挑战。

大学的每一节体育课是我的快乐的时光,我喜欢体育运动。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书本上多没有的知识,亲身体验体育精神和实践,感受健康体育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感受体育的每一个动作,细心听取老师的每一句讲解,在有规则的活动中感受快乐,积极进取在比赛中获得成功!

篇2:谈谈对大学体育的认识

在开心中运动:

每学期最激动人心的就是体育课的第一堂课——选择项目。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让我们学到我们真正感兴趣和喜爱的运动项目,特别选择了这种自由选择体育项目的授课方式。

每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前,选择什么项目就成为了每个寝室卧谈会的主要内容,为的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挑选自己最喜爱的项目。经过大家精心的备战和激烈的现场争夺,绝大部分同学都选到了自己最为称心如意的体育项目。因此,大部分同学在上体育课时都有一个愉快的心情。每节课都能看到大家笑意盈盈,脸上荡漾着青春的笑容。

体育课,感觉就是在开心的玩儿!在运动中流汗:

心情愉快了,每个人自然也能全身心投入。大家忘记了一切烦恼,每堂课紧随老师的课程进度练习着选定的项目。无论是在寒冬,还是在酷暑,大家都全身心投入,整整一堂课下来,每个同学都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尽管如此,脸上的笑意还是不减。

体育课不仅仅是让我们学习某几项体育技能,更基础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因此,必要的素质训练是不可少的,比如每堂课穿插的跑步、跳远等训练。既然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好,同学们对这些训练依然是全力以赴,认真练习。

一个半小时过后,汗流光了,身体顿时也感觉轻松不少!

在流汗中健身:

进入的大学的学习生活,没有了中小学每天的必修课——广播操,唯一定时定量的运动就是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了。在缺乏运动的学习生活中,体育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调节身心的机会。几乎所有人都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四个学期期末的体能测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部分同学都保持着成绩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了体育课上的锻炼,确实在一点点提高着同学们的身体素质,达到了健身的目的!

在健身中休闲:

由于深旅座落在深圳这个充满旅游气息的城市,因此我们每学期的外出休闲活动深获同学们的亲睐。在学校我第一次打过高尔夫,玩过保龄球,还有去登山,放风筝。站在高尔夫绿茵茵的草坪上,站在梧桐山的山顶上,俯瞰整个鹏城的时候,我们在健身的同时,放松了身心,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更是体会到古代诗人的田园舒适闲逸,从而达到了休闲的目的!

即将告别体育课了,其实在体育课上学到最多最有用的是锻炼身体的科学的方法。

学院的体育课虽然进行得有声有色,但我觉得体育课还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

首先,增加学生体育项目的种类,发展同学们的多项技能。比如增加游泳课以及教授一些人身安全的理论知识。足球的话要扩大场地,给同学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其次,由于体育老师的缺乏,所以体育课的时候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受到老师的指导,因此,建议学校能请一些专业的教练来指导,给同学们一些专业的意见,相信同学们的进步会更大。

最后,对于外出休闲活动的开展,老师的初衷很好,可是由于要交额外的费用,部分同学心里有隔阂,导致有时候休闲活动同学们的出勤率不高,希望能开展一些付费少或尽量免费的休闲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终身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而在大学体育课里学习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技能将是我们一生受用无穷。

篇3:对大学职能认识的新发展

一对大学职能的认识存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大学的职能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在我国, 其发展的过程如下: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

(一) 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

我国古代的一些私学、书院, 如孔子私学、岳麓书院等, 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相比较, 完全可以称为“中国的古代大学”。在我国古代, 没有学校“职能”一说, 但从其办学的实际状况看, 他们都具有相同的“职能”: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比如, 孔子私学、岳麓书院。孔子 (前551—前479) 从事讲学和著述, 有弟子三千, 培养了颜渊等七十二贤人;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 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其弟子将孔子的主要思想汇编为《论语》一书。岳麓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朱熹 (1130—1200) 曾在此讲学, 其门人将朱熹讲学语录分类汇编, 称为《朱子语录》。岳麓书院在清代培养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常等一大批人才。

13世纪西方的中世纪大学, 著名的有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 以进行专业教育为主。我国近代的大学也以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为其办学宗旨, 如京师大学堂。严复 (1854—1921) 191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 他认为, 大学存在的重要意义, 不仅要造就专门人才, 而且兼有“保存一切高尚的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的宗旨。“办学宗旨”所表明的就是学校为自己设定的“职能”。

(二)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德国教育家洪堡特 (1767—1835) 创办柏林大学。洪堡特认为, 大学的任务是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 既传授知识也进行科学研究。波恩大学以柏林大学为榜样, 强调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大学的任务”“大学的宗旨”都是“大学的职能”的另一种表述。自此, 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被普遍接受, 我国也不例外。比如, 蔡元培 (1868—1940) 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的演说, 提出他办大学的宗旨:大学者,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以“广育人才, 讲求时务”为宗旨。马相伯 (1840—1939) 为首任校长的复旦公学, 其学校章程:以研求学术, 造就专科人才为宗旨。邓莘英 (1886—1972) 1921年在厦门大学的开学典礼上, 说明其办学宗旨, 一是研究学术, 二是培养人才, 三是指导社会。

至此, 在我国, 对大学职能的认识, 由最初的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 经过漫长的办学实践, 已逐步发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二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9点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这三项任务的规定, 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功能、高等学校职能深入认识的结果, 它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 虽然有人提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职能, 但没有成为社会共识, 对大学职能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比如, 徐辉认为大学具有六项基本职能:保存知识, 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传播知识, 增进知识, 应用知识, 社会批判与鉴督。[2]张晋衡认为大学有三大基本职能:大学的教学活动的作用就是传承高深学问, 科研活动的作用就是发展高深学问, 社会服务活动的作用就是应用高深学问。[3]

大学职能是什么, 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明确大学职能, 对于指导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 当时的国家教委非常重视。

以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为组长的课题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中提出:“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高等学校———履行其职能实现的。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逐步由最初的单纯培养人才的职能, 发展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等三种职能。”[4]

教育功能也称为“教育作用”, 即教育的有效作用。教育功能可分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功能。社会功能又可分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5]这表明, 大学职能是由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所决定的。

1998年8月29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的任务是通过高等学校履行其职能实现的。因此, 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十点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

至此,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项职能的提法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正如王伟廉所说, 已有的高等教育学著作中通常把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归纳为三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6]潘懋元等也指出,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发展科学是高等学校重要的职能, 各种形式的直接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一。[7]

三“文化传承创新”———对大学职能认识的新发展

胡锦涛指出, “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这四项工作的规定, 是对我国大学职能更加深入认识的结果, 它反映了在21世纪我国对高等学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大学职能发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项职能, 是对大学职能认识的新发展。

对大学职能认识的新发展, 是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四项职能之一。“文化创新”是“文化传承创新”的新亮点, “文化传承”是对大学职能认识的回归, 因为, “文化传承”早已被看作是大学的职能。

(一) “文化创新”———曾经被忽略的大学职能

20世纪末, 我国著名教育家已经明确提出, “文化传递创造”是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大学职能。比如, 潘懋元主编的《新编高等教育学》 (1996年出版) 提出, 高等教育的主要文化功能首先是对文化的选择、传递、保存的功能。高等教育还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8]周远清任组长的课题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要点》 (1997年出版) 也指出, 文化传递、选择、积累、创造和发展是高等学校最早承担基本职能之一。[9]

“文化传递创造”与“文化传承创新”是有点差距, 但已相当接近。为什么直至2011年才把“文化传承创新”正式列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其原因也许是人们习惯于把文化传承归入人才培养, 把文化创新归入科学研究。我们认为, 没有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大学的职能单列, 客观上还有以下“四重四轻”的原因。

1重教育的经济功能, 轻教育的文化功能。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 人们一般更为看重教育的经济功能, 忽视教育的文化功能。

2重物质财富, 轻精神财富。文化,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为了“脱贫致富”, 人们一般更看重物质财富, 而不大看重精神财富。

3重科学文化, 轻人文文化。在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离。当国家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时候, 科学技术教育受到重视, 大学教育的主流是重科学技术文化、轻人文文化。

4重文化传承, 轻文化创新。文化创新, 指在对传统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 吸收世界上各种文化的精华, 创造出一种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文化或文化产品。[10]在我国大学的教育实践中, 长期以来是“重文化传承, 轻文化创新”, 其原因之一, “文化创新”比起“文化传承”的难度大得多, 对“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二) “文化创新”———重新被认识的大学职能

进入21世纪, “文化创新”的大学职能开始被重新认识, 这缘起于江泽民在20世纪末的几次重要讲话。

1998年11月, 江泽民在一次会见俄罗斯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中说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11]1999年6月15日,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12]

江泽民关于“创新”的论述, 在教育界得到热烈的呼应。潘懋元在1999年6月出版张应强所著《文化视野中的普通教育》的序中指出, 高等教育对文化有“两大功能———传承与创新;普通教育对文化一般只有选择与传承的功能, 而高等教育则还具有批判与创新的特殊功能。”[13]

2001年7月1日, 江泽民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新”的概念。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 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 必须具有世界眼光, 增强感召力。”“同时, 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 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努力繁荣先进文化, 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14]

关于“文化创新”, 胡锦涛的表述为“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在内的时代创新的重要内容。[15]

2011年11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31号令颁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 并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暂行办法》第四条:“应当促进改革创新, 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任务, 依法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16]

2013年10月8日教育部审议通过了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五所学校制定的学校章程。这五所大学在章程里都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列为学校的基本职能 (或主要职能, 或任务) 。[17]

篇4: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新认识

关键词: 大学物理教学 认识 衔接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物理学。大学物理是理工科类的一门物理学基础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在大学教育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学物理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促进人才培养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教好大学物理这门课程,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教师的一项重大挑战。对此,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师,我对此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一、做好大学物理与高等数学的衔接

就知识体系而言,中学物理已经介绍了力学、热学、电磁学等部分内容。但是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大学物理内容都有着显著的提高,而且需要运用崭新的数学工具,如导数、微积分和矢量计算,解决物理问题。大学物理是离不开高等数学的,尽管很多院校在第一学期就开设了高数课,但是很多学生还是不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物理问题。例如,在质点运动学中,有两类常见的求解质点运动的问题:在某一初始条件下已知质点加速度,学生不会运用积分求解运动方程;已知质点运动方程,不会运用导数求解速度和加速度。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如何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又做好“兼职”数学老师,就成为大学物理教师的一项任务和技能。

局限于数学知识,中学物理研究的是恒量或均匀变化的问题,如恒力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大学物理研究的是任意变化的量,如变力,任意曲线运动。这时,微元法方法起着桥梁作用,在dt时间内(对应微分)是恒量问题(中学阶段),在整个时间t内(对应积分)是变量问题(大学阶段)。由于大学物理是一门非物理专业的公共课程,我们应当突出物理思想与物理图像的教学,而不应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复杂的数学推导与演算上。费因曼曾说:“对学物理的人来讲,重要的不是如何正规严格地解微分方程,而是能猜出它们的解并理解物理意义。”能从物理角度说明问题,尽可能不用数学。例如,在讲解“时间延缓”和“长度收缩”时,我们可以从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出发,而不需要从繁琐的洛伦兹数学变换关系式推导。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让学生真正明白相对论时空的物理图像,而不是纯粹的数学演算。

二、做好物理知识与科学思维方法的衔接

很多学生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自己根据物理知识会做题就行,甚至一些教师让学生背知识点、进行题海战术。诚然,掌握知识点,会解物理题肯定没错,但是大学物理教育不仅于此。更重要目的在于,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拥有的建立物理模型、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的能力;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科学技术和整体素养。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

无疑,物理知识很重要,但是对大学生来说,学会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比掌握物理知识本身更重要。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有启迪的素材,在授课过程中,要尽可能讲述一些科学家对某一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典型内容,让学生知道物理学方法论中所用到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方法和原理。例如,库仑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发现的及二者的关联?爱因斯坦是怎么创立相对论的及与经典力学的关系?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的对应关系?光的微粒性与波动性?等等。在讲物理知识过程中,有机地融合这些素材,一方面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授课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对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有所了解,增加对物理学中方法的认识和运用。

三、做好物理概念与例题教学的衔接

概念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具有关键作用。物理概念既是物理学的基石,又是物理学的支柱,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门物理学分支的发展都离不开物理概念,如质点运动学离不开位矢、速度、加速度、动量等基本概念的支撑,热力学的发展离不开温度、内能、热量、熵等,电学的发展离不开电流、电压、电阻、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等。物理概念是组成物理知识体系的基本单元,原理和公式就是反映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依存关系。由此可见,物理概念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掌握、对物理过程有准确的理解。同时,通过概念教学,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大学物理的概念多、理论性强,运用的高等数学知识较多,有些概念学生不容易掌握。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分析理论知识外,讲解适量的例题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上,讲解例题是物理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演算,既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又让学生学会正确解题步骤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大学物理课时数安排较少,完成教学任务的时间紧,选什么样的题、选多少题就非常有讲究,因此,所讲例题要有典型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典型性有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消化,多样性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增加知识广度。同时课堂讨论很有必要,争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做好知识传授和品质教育的衔接

除了传授知识外,大学物理也是培养大学生优秀品质的一部好素材。物理学蕴藏着很多不同层次的美,如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共面的和谐美,雪花结构的对称美,原子中电子排布的有序美,等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揭示物理之美,能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从而产生科学灵感和火花。以“电磁场和电磁波”一章为例,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正是抓住电和磁的对称美,在总结安培定律、库仑定律、毕奥-萨伐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位移电流”和“感生电场”的概念,建立了经典的电磁场理论,从而使得电、磁、光得到统一。

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团队精神、拼搏精神的品质教育,启发和激励学生。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水平不断前进的当今时代,很多科学任务必须依靠团结合作,单打独斗是不能完成的。“团结就是力量”。例如,在讲授“氢原子的波尔理论”时,我就介绍了玻尔和卢瑟福的故事:众多学者共同生活、共同学习,通过争论、质疑和辩解,使思想相撞,知识互通;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领域的学者生活在同一实验室里,团结合作,共同解决原子结构难题。结合具体物理知识,通过适时的事例,向学生阐述顽强拼搏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上帝分送礼物时是毫不宽容的,他只给了我骡子般的顽强。”在讲“电磁感应定律”时,让学生了解到,法拉第在实验室奋斗了十年;在讲“量子论”时,告知学生: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拼搏了六年。

总之,要使学生学好大学物理这门课程,广大物理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付出辛勤的劳动,熟悉教材内容,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云康,唐曙光,唐春红,吴庆春.大学物理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5:433.

[2]熊力.怎样上好大学物理习题课[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22(2):67.

[3]韩海波.大学物理概念学习的问题诊断与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究[D].中国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毛骏健,顾牡.大学物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2006.

[5]张俊吉,祝启涛.对于大学物理教学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6,3:152.

篇5:谈谈对大学体育保健课的体会

谈谈对大学体育保健课的体会

转眼间,为期一年的体育保健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怎么会这么快呢,心中有着无限的留恋与不舍。

从小学到高中,体育一直是我的弱项,期末成绩只够及格线,记得小学时有一次期末测试跑步,我超水平发挥得了个良,这让我兴奋了好长时间。没想到这种情况到了大学有了不可思议的转变。

记得大一上学期选课时,轮到体育了,愁得不是该选什么好,忽然看到了保健课,心想这个课应该好学,或许只是坐在教室里写写背背,应该能得高分。上了第一堂课才知道,原来保健课是要学太极功夫扇的。这倒是让我不那么担心了,我从小学过舞蹈,虽然现在由于多年不练柔韧性不如以前好了,但对动作和音乐节奏的把握还是有的。这让我对学好这门课有了极大的信心。

到了第二节课,老师先让我们学了几个基本动作,步伐上的有歇步、马步、虚步、独立步、弓步等,扇子上有抱扇、刺扇、开扇等,其中开扇也有许多方式。然后又让我们做了一些基础性的锻炼,这可让我们这些一个假期都没怎么锻炼的人累死了,尤其是做蹲起,做完后腿都是软的,站都站不直,在这以后的一个周里,道儿都没法走了,下楼梯时那叫一个痛苦啊,这才知道保健课上起来没我想象的那么轻松。

从第三次课开始我们真正进入了太极功夫扇的学习,通过老师的教授和自我学习,我懂得了太极功夫扇的基本知识。太极功夫扇吸取了中华传统的武术精华,以武术动作太极拳为基础,将太极拳与扇的挥舞相结合,巧妙糅合其他武术项目以及京剧、舞蹈成分,结合“中国功夫”歌曲的内容、节奏,把太极拳的动作和不同风格特点的武术动作融为一体,使扇子的挥舞和武术的攻防技巧灵活结合,让古老的武术运动和现代歌曲巧妙配合,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构成了载歌载舞,快慢相间,刚柔并举形神兼备,舒筋理气,内外兼修,活泼新颖,情趣盎然的特色,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和艺术欣赏性。邓老师为了让我们记忆动作,把动作拆分开来,给我们讲解动作的进攻与防守,让我印象深刻,使我对太极功夫扇更加感兴趣。

到第一个学期结束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前三段的内容,第一段动作比较缓慢,而第二三段动作要求快速有力,这种快慢结合,刚柔相济,富有弹性的“舞蹈”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下一个学期的学习更加期待。

在第二学期,当老师告诉我们要在校级运动会上表演太极扇时,我是很高兴的,因为我们大半年的学习成果可以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而且是作为仅有的两个表演项目中的一个,我很骄傲。所以尽管早晨要很早的起来,我和同学也早早的把闹钟定上,以防迟到。通过一个多周的集中练习我们已经可以配着音乐熟练的把整套动作做下来了,到了表演那天,全校学习太极扇的同学在操场上共同表演,那真是场面恢弘、气势磅礴。开扇亮扇,在起承转合之间,构成一幅美好画卷。

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体验了被助和助人的快乐,在这个学期结束之后他们就要搬到东校区了,虽然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我们拥有一份共同的回忆。或许在多年之后我们记不清对方的样子,但我们会记得我们在一起学习太极扇的快乐。

谈谈对大学体育保健课的体会

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我认为太极扇蕴含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柔中有刚,绵里藏针,是具有艺术性的运动项目,经常练习可以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提高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内容丰富,变化多样,需要上肢及躯干,下肢等身体多个部位,多个关节的协调运动,关节举措多、不对称的举措多、节拍变化快,对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我们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提高了我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一门非常适合我们大学生学习的课程。

篇6:我对大学体育的认识和建议

大学体育课与中学体育课相比,大学体育课专业性比较强,体育项目是根据学生的爱好所设置的,你可以选修任何一项你喜欢的活动。老师在这一方面也是具有丰富的阅历,具有专业的知识,专业的活动,我们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身心健康发展。

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因素,也是个体或社会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必要前提。健康既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充满竞争的世纪。在一个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里,健康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对人类来说是宝贵的,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及美好理想的实现。而体育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习惯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我们的是个很可爱的老师,不是很高,看起来就很和蔼、友善,其人也真的是很友善,还有些小幽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才掌握球拍姿势,也了解如何攻球的要领。可是我的练习还不够,还有待提升。老师上课不是很严,每次去上课的同学都不少,我想这就是大家对乒乓球的热爱吧。课是晚上一二两节课,因为从寝室楼赶到校园体育馆还是要走很远一段路,在每次去上课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坚持就是胜利!当然,在和同学们练球的时候,也结识了一些不同年级不同学院的朋友,大家平时一起打球切磋,上课的氛围也是其乐融融。体育教学中缺乏竞争意识,老师应该在课上加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教学课程中应注意培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与合作精神。

篇7: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与感悟

到现在,我已经有八十几天的大学生活了,已有十一节的体育课了吧!我对大学体育课有着深深的认识和感悟。

一:大学的体育课与高中体育课的不同:

1:大学的体育课,让我认识了除我们班以外的其他人,还不是一个学院的。这样,我还了解了其他学院的,不同专业的人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使我更加全面的了解大学生活。

2:大学的体育课,不再像高中那样的轻松了。高中的时候,体育课我们是用来背单词,补觉,聊天的。而大学,则是真正的体育课,是以锻炼身体为主了。几乎,每一节课,我们都得跑步,做各种各样的运动,游戏,就是没有我们闲聊的时候。

3:大学的体育课,不再像高中那样的可以自己随便的编造成绩了。高中的时候,体育课的考试只是一句话而已,我们可以很轻松的过去,拿到自己的学分,不用在课下的时候专门的练习,不用在课上,老师认真的考我们各种测试。我们还经常说一句:“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吗?老师不累,我们也不用烦啊!愁啊!”而现在的我看来,那时真的好傻啊!而大学不一样了。我们的每一项测试都要认真地完成。老师忙了,我们也忙了。但是,我觉得值。老师在考前一周通知我们,让我们在课下练习,这样,我们不仅仅可以通过考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锻炼了身体,强身健体,增加了我们的抵抗力,从而减少了生病的几率。何乐而不为呢? 4:大学的体育课,不再像高中那样的没有什么教程了。高中的时候,我们上体育课,跑上两圈就可以自己去干自己的事了。而大学,不可以,老师有老师的任务,我们有我们的任务与作业。每一节课都会各种活动中度过,在这里,有汗水,亦有欢笑。

二:经过上这么长时间的大学体育课,我的感悟与感触如下: 通过齐心协力,跳大绳,传递乒乓球等活动,使我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不管一个人是多么的有能力,如果让他一个人来完成这些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纵使团队中的每个人都不是那么的突出,但只要我们可以同心协力,认真得去完成任务,那还是比较容易的。正如一句古话: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更多的是让我们有了这种团结就是力量的意识。

通过在校园内定向越野,让我认识到:做事情,应该先做重要的大事情,而零碎的在处理大事情的时候可以,随手做做。这样可以兼顾到几个方面,还不至于因小失大啊!通过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定向越野,让我认识到目标的重要性。不论在何时何地,我们具有什么样的身份,我们都应该确立自己的目标(长远的,近期的都要有)并为之不断地努力,奋斗!作为大一学生,我们应该确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时刻的准备着!

篇8:谈谈对数学高效课堂的认识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生活化,教学目标,学习方法,合作学习

一、数学课堂要生活化.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 课程回归生活, 生活回归课程, 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 也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1].《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连.

例如, 在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 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各种对称现象: 建筑物、水面倒映、剪纸艺术、汉字、英文字母等轴对称. 如, 学习平面镶嵌时, 可以选择正多边形为地面铺设设计.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化

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 教学目标分为: 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大领域. 新课标把学生看成一个生命体, 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教学目标要定位在学生的学上.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课标、教材、学生的学习实际, 要有针对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层次性.

如, “等腰三角形”一节的教学目标: 1. 体会轴对称性在研究图形性质中的应用. 2.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通过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提高推理论证能力. 3.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丰富学习感受, 激发学习兴趣[2].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导. 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 做到规范化和具体化.

三、学习方法要多指导

1. 教会预习方法. 预习, 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 达到熟悉内容, 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 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 如, 学习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时不懂, 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记号, 以便上课时, 认真听教师分析运用, 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 教会听课方法.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 1) 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 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 2) 抓重点, 做笔记. 在上课时, 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 ( 或多次提到的问题) 即为本节重点, 学生在听时, 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 因此, 要将知识点记下来, 以便于复习巩固. ( 3) 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 应“认真听, 多提问”, 保证做到听懂做记号的知识点. ( 4) 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 做到先思考后回答, 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 ( 5) 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 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 多想多问.

3. 教会思维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善于思维, 必须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没有扎实的双基, 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 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 也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数学方法: 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等.

4. 教会学生归纳、总结. 如, 几何中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练习积累, 总结出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 ①证三角形全等; ②证是等腰三角形; ③利用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 ④利用比例线段; ⑤利用圆中弦、弧、圆周角等关系来证等.

此外, 还应加强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加强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 提高逆向思维能力; 通过解题错、漏的剖析, 提高辨识思维能力等.

四、小组学习要有合作.

合作, 就是指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学记》早就指出: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寡闻[3]”. 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 增进学生协作意识,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如, 在学习“梯形”的习题课上,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题: “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度, 它的两底分别为15厘米, 49厘米, 求它的腰长. ”教师在巡回了解学生解题情况时发现, 部分学生只满足于用一种方法求解, 于是要求学生分组交流各人的解题方法. 通过交流, 学生在学习上做了自我调整. 然后再做这题时: “求作一等腰梯形使它的锐角等于60度, 它的两底分别为15厘米, 49厘米. ”学生都能自觉地多角度研究, 得出了多种解题方法[4]. 通过合作使学生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 要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 课堂能否高效, 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生命价值主要是体现在课堂上, 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 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走近教育大师:中外教育家言论辑评, 2006 (9) :147.

[2]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30例.100.

[3]教育情报参考, 2007 (11) :45.

篇9:浅析对大学中长跑教学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中长跑教学;体育素质

大学中长跑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但是由于中长跑训练的特殊性很难进行下去,尤其当今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高中时期由于课业繁重也没有机会发展体育爱好,因此,笔者谈几点认识。

一、加强锻炼身体的思想教育

大学生在高中阶段为了冲刺高考,无暇进行体育锻炼,而且由于学校领导对体育课不够重视,甚至体育课另作他用,学生对体育课的锻炼也不够主动和积极,体育课名存实亡。所以要在大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中长跑对人身体的各个机能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可以抑制亚健康,减少肥胖,提高身体综合素质,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会有美满的生活。

二、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中长跑训练比较枯燥,已经不适应现在体育教学的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在训练中提高训练的兴趣,使其主动锻炼。教育方法的改进可以通过游戏来进行,但是由于大学生不像中学生思维活跃,会有自己的看法,很难被完全带入游戏中。在创编游戏时一定要找到重点,从多个角度分析。另外,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喜爱的篮球和足球进行中长跑的训练。

三、重视技术的规范性,正确评价

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落后,需要改革,这符合当今体育教学的要求。改革重视快乐的强身健体,而淡化了技术的规范性。造成有些地方鉆娱乐的空子,没有很好地进行体育训练。所以我们在快乐锻炼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技术的训练。

在中长跑教学中积极合理地评价对学生来说很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让其积极尝试和努力,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主动锻炼,积极投入中长跑的训练中去,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以后的生活中去,体育伴随人的一生,身体条件的好坏制约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所以身体健康很重要。要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社会活动奠定基础。

大学中长跑训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项目,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基础。要重视体育锻炼,加强思想教育,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视技术的规范性,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参考文献:

篇10:我对大学体育课的认识与体会

电子类1502班 王艺历 1511060235 上课时间:每周三的三、四节课

大学体育课我上了接近两学期了,然后对大学体育课也有很多的认识与体会。大学体育课和高中的体育课完全不一样,高中的时候老师每节课带着我们做做伸展准备运动,然后就让大家自由活动了,大学体育课就有明确的锻炼目标,不管刮风下雨,都强制性地让你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也不会有小学、中学时代那种“今天体育老师有事,这节课上数学课”,或是“今天下雨,体育课就在教室自习”的情况。我选的柔韧课的上课内容就是提高大家的柔韧性,上课的时候我们会压腿,做各种练习柔韧的训练。做完这些训练,老师还会带着我们做很多拉伸的运动。有的时候,为了增加我们运动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老师也会设计一些集体参加的小游戏,让大家为了共同的胜利而运动。到期末的时候我的柔韧性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善。

首先,柔韧性缓解了我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疲劳。柔韧训练能降低腘绳肌、臀屈肌、股四头肌等骨盆周围的肌肉的压力,减少由此产生的累积毒素,使肌肉放松,降低肌肉缩短或紧缩的可能性,从而减轻疲劳。

再是,柔韧性锻炼增加了我身体的弹性和延展性。一个灵活的关节突然进行大范围的运动时,更不容易损伤。

然后,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紧张忙碌,容易导致不良姿势,如斜肩、驼背等。拉伸可以帮助调整肌肉紧张度,从而改善日常活动中的不良姿势。动态拉伸有助于更多的肌肉群在活动中协同工作。缓慢的静态拉伸有助于减轻运动后肌肉酸痛。拉伸可以提高组织温度,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运输,从而提高周围组织的弹性和新陈代谢速率。伸展运动还能增加关节的滑液,提高关节润滑,为关节软骨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最后,柔韧性锻炼能增强体育活动的感受。柔韧性运动减少肌肉酸痛和提高肌肉性能的同时,更有助于放松身心,带来了高度的幸福感和个人满足感。

除了柔韧练习,我们的体育课还有很多趣味的运动练习,比如跳长绳,玩贴年糕游戏等等。这些游戏在增加课堂趣味的同时,也增加了身体的运动参与度,让我们全身都动起来,而不是针对某一个部位的运动。而且这些运动都需要集体参与,除了增进同学之间的亲密度以外,还增强了大家的集体合作意识,让我们感受到了集体运动带来的集体荣誉感!

篇11:谈谈对大学体育的认识

内容提要:职业道德是职业发展的根本,在公共生活中,职业生活要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了解职业道德,正确认识和对待职业道德,并有意识的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尤其是在校期间,我们应不断深入学习,提高文化人文内涵,不断实践,在社会中学习工作中所具有的实际职业道德,对职业道德保持高度重视,只有明确认识到这些,我们未来走上工作岗位,解决好立业成家的人生重大课题才有了基础。

关键词职业道德素养 工作岗位 社会 就业

职业道德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根本,也是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根基。在大学生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职业道德发挥着不同的重要规范作用。现代社会与职业市场的迅速变化对我们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和规范的学习与修养,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优良的职业素养,坦荡地驰骋于职业疆场。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综合,是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

职业道德包括两层意思:其一,职业道德有着突出的职业特征。人们在从事特定职业中,由于有共同的活动方式、共同的职业实践,并经受着共同的职业训练,形成了共同的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产生了“应当”或“不应当”、怎样做的特殊职业责任感,从而出现了调整本职业内外部关系的特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即职业道德。其二,它是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的职业化。职业道德并不是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而是一般道德或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任何社会或阶级的道德都会通过职业道德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任何一种职业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受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的制约和影响。

职业道德可以规范人们的职业品质和行为表现,能够协调职业团体和组织中的内部关系,同时能协调职业团体和社会组织中每一个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可以使正在从业或即将从业的人员形成自觉的职业道德内心信念、传统职业习惯和稳定的内在品德,它对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职业道德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因为我们毕业后都将从事一定的职业,我们在校期间接受的是专业教育,今后从事的职业种类相对固定。因此职业道德的培养对我们迈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都有哪些呢?

(一)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择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大学生从步入大学起,就开始萌动着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憧憬,也开始了积极的准备,这种准备是贯穿在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中.实际上,在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包含了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期望,而随着大学生活的延伸,大学生对自己见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思考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们大学生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爱,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敬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从业者不断完成自身社会化的重要条件,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不可或缺的舞台。

(二)诚实守信。它既是做人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需要,即从业者早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承受承诺,讲求信誉。诚实守信是人类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社会应该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诚实守信不仅是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体现着从业者的 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也是具体行业立足的基础.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职业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现象,一些企业和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打扰了市场秩序,给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带的顺利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也败坏了一些企业的名声.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大学生职业领域的诚信道德建设,非常必要,十分及时。

(三)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某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我觉得现在大学生在这方面应该掌握的很好,因为现在大学生刚就业,不可能在企业中承担非常重要的职位.为了能够突显业绩,他们只有以公道之心办事。

(四)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职业场所是体现着一核心要求的重要领域.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的就是这样的品质,他们觉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所以他们不在乎底下劳苦大众的感受,认为世界上没有不要钱的午餐,应该自食其利,自己动手.那样,服务群众在他们心中就成为空谈.

(五)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社会精神并不是非常明显,因为他们只是在职业生涯中迈出了微小的一步,不可能有很大的精力去奉献社会。

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与我们还远。他们认为,职业道德需要从具体工作中培养,现在谈还为时尚早。这种说法过于乐观。职业道德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素养,其次是文化内涵。我觉得只有在校期间通过对自己修养与内涵的改变与维持,走入社会才更容易被接受,才能更随意的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

上一篇: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案下一篇:中学教师节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