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的经典案例

2024-06-09

创业失败的经典案例(精选6篇)

篇1:创业失败的经典案例

年终策划:2012年那些失败的创业项目

共分享89次

Chaos 发布于2012-12-24 16:08:51

回眸2012,越来越多的能人志士走向了创业的道路。现在这个时代,创业是一个热词,实现梦想、创造产品、融资、上市、暴富等诱惑让很多人都走上了创业这条道路。但是创业之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这条路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功。

能记住的只不过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创业项目都在沉寂中期待突破。正如鲁迅说得那样,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灭亡。据 17Startup 统计,截止12月23日24点,共收录6491家公司,已关停的网站数量达到643个,接近十分之一。在这些创业公司中,既有曾风光一时的公司,也有自诞生以来就无人问津的项目,既有当下热门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云计算,也有已经烂大街的却看不到出路的类型。

其实,吸取失败创业公司的原因要比听成功的经验更受用,那些活生生的案例更让人警醒。也许你在创业的过程中,已经发生这样的事情或者有出现这种状态的苗头。也许有些公司失败的原因我们已经听了很多次,但是它们还是接二连三的发生了。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盘点2012年的X个失败创业案例。希望大家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对2013年新确立一个新的目标有所帮助。

失败原因:盲目扩张,缺乏管理

典型案例:团宝网

团宝网于2010年3月上线,团购业务率先开通368座城市,高峰期,总员工达2300人,每天提供超过2万个团购选择,拥有超过1800万会员,月独立IP数亿,日独立IP过千万,在百度风云榜和Alexa用户访问量排名上位列榜首。曾经是国内最具规模的团购网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2010盈利的团购网站。我们还记得在北京的写字楼里,到处是团宝网的宣传广告,三位代言人频频出现在各种地方。在当时没有人怀疑团宝网会出现大问题。在当时百团大战如火如荼,各家团购网站都纷纷聘请代言人,大肆做广告,以进一步扩张知名度。

然而,在2012年春节前夕,却传出了团宝网 CEO 任春雷跑路的消息。团宝网全国30家分站绝大多数均遭裁撤,400多位员工离职但尚未在公司承诺期限(1月20日)内拿到工资和补偿;数千商家尾款被恶意拖欠;400 服务电话已无人接听;北京总部已是变卖殆尽,人去楼空;任春雷及其妻何晓玲手机关机,不知踪迹。

不过任春雷还是回来了,他强调自己并没有跑路,而是去想办法了。春节期间,他和多位投资人见面,均以失败告终,据薛蛮子透露,由于任春雷巨亏,其大股东已经不信任他了。还好他算是一个负责的创业者,尽管公司已经十分困难,还是想办法找投资,还清欠款。并积极寻求团宝网转型。失败分析:

动辄上亿美元的融资让整个团购行业陷入到迷失当中,在巨额数字面前已经忘记了如何合理利用它们。也许当时团购的火热和投资人的狂热遮掩了这一行业即将出现的危机。创业公司的投资来得太快,让它们忘记了公司需要核算成本。“他们把一个智力游戏简化成了体力劳动,创业过程从超常规模的融资、招聘、广告毫无过渡地走向再融资失败、裁员、倒闭。在集聚了人类杰出智慧的互联网上,他们表现得像一群腰裏兽皮的史前狩猎者。”当前钱烧完之后,整个行业突然进入冬天,投资方拒绝继续投入。资金链的断裂让公司陷入危机。其中一个投资人表示,他看不出3个月后死与现在死的区别,而现在死还能省下一笔钱。团宝网的盲目扩张导致自身的失败。”有分析认为,包括团宝在内,团购网站几乎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在.com时代,互联网创业有三段论:规模做到第一,就可以最快上市,上市之后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这三段论并不适合现在的互联网,更不适合团购。团购行业的净利率很低,竞争激烈时,甚至是赔本赚吆喝,自身的造血能力很低。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那么死亡的概率很大。团宝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虽然这个错误整个团购都犯了,但是由于团宝没有找到第三轮融资,因此,这样的错误对团宝就是致命一击。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团宝在管理上的混乱、不规范尤为突出。在向外人吆喝的过程中,团宝网并没有练好内功,是“自己淘汰了自己”。当创业公司员工超过2000时,管理层缺乏管理经验。在快速扩张的时期,每个管理人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人员招聘,带新人上。由于精力的大量消耗,许多人在业务上,以及内部管理上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在人员大扩张的时候,正是需要加强管理的时候,而各业务部门的总监经常在外地四外奔波,任春雷四处寻求融资。这让整个公司的中层管理经常处于“真空”的状态。同时,中层、高层人员的离职也让管理团队不稳定,新招来的员工也对团宝没有认同感,忠诚度不高,加之团队成员非常年轻,缺乏一种责任感。

在公司发展上,团宝也在寻求团购差异化。但从结果来看,这些创新收效甚微,有些甚至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011年9月28日,团宝网推出效仿 Swoopo 竞拍模式的“财迷老道”网站,但是这一活动不仅不赚钱,甚至连用户的眼球都没有赚着。针对流量下滑,任春雷曾经做过一次变革,将团购项目3天结束,改为长期在线,永不结束。这让团购项目太多,每个项目能够在首页上展示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并且,那些好的项目却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现,这让用户的体验大幅下降,营业额也大幅下滑。现状:

据任春雷透露,新团宝已于12月5日凌晨0:00上线,此前的域名 groupon.cn 已经自动跳转到新域名tuanbao.com。新团宝网将转型为开放的团购服务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项目发布、展示、购买、营销多种服务,支持商家和消费者自主发布团购信息和项目,任介绍,“新团宝继承了消费者和商家的交易形式,做成了开放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自由出入,以消除行业弊端。”而在企业、代运营者获得收益后,团宝网获得10%的服务费,这也是团宝网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于团宝提出的“淘宝式”团购平台模式,业内人士反应不一,其中不乏不同的声音,更有人质疑新团宝是否会昙花一现。“这种模式没新意, 做的有点像反向团购,和阿里巴巴所提出的电商未来走向C2B类似。„„目前只能说是空中楼阁。市场环境还没达到,另外平台不够强大,供应链、物流、支付、信息流、服务管控、售后都没建成完善的体系。„„为什么要选择团宝网,而不是聚划算呢?”

参考文献:团宝网折戟启示录:失效的互联网“三段论”

失败原因:在同质化的大潮中淹没

典型案例:闪聚

去年8月,互联网著名人士刘兴亮宣称以“拿起一块名叫闪聚的板砖,狠狠地敲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高调宣布其移动互联网创业项目“闪聚”,同年11月,iOS公测版上线,其为一款 LBS 移动交友应用,通过共同感兴趣的约会帮助近距离陌生人结识相聚,主打陌生人交友。刘兴亮此前曾表示创业资金来源于一位老友,足够维持一年的运营开支,后被传融资约500万元人民币。

然而在一年过后,据内部人士透露,“闪聚”早在数月前关闭,其在苹果 App Store 中国商店也已经下架,尚存于 Android 商店的 App 也被爆有闪退、无法注册等多处严重 BUG。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5月底,闪聚发布iPhone 1.2版本后,便再无消息出处,不久后团队宣告解散,创业历程不足1年。闪聚官网(shanju.com)已经无法打开,联系电话显示为空号,官方微博最新一条消息停留在今年5月21日。失败分析:

作为知名的互联网人士,刘兴亮不乏广泛的人脉;作为公司高管,他不乏管理经验;作为互联网评论员,他不乏对业界的认识和发展趋势。但是尽管有这么多的优势来创业,却依旧避免不了创业失败。而闪聚的失败原因却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原因:同质化。

2011年,LBS 移动交友的确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项目,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众多产品。这些产品不乏大公司的大制作,也不乏创业公司开发的小产品。但是它们面临着两个巨大的隐患,腾讯和同质化。微信的崛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同类的产品,独霸天下。如果不能在腾讯的淫威下寻找差异化,那么只能可耻的选择失败。其中,只有陌陌以“约炮神器”为特色活了下来,也活的那么艰难,何况闪聚乎?刘兴亮在日前发布文章感叹到:移动互联网并非草根创业的乐土,似乎为自己失败的“闪聚”来辩解。他分析了三点原因。

一是起点不同了,传统互联网是一个跑马圈地的时代,是一个类似美国西部淘金的时代。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已没有了十多年前传统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是大公司的天下。二是巨头抄你后路怎么办。“春天,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者们辛辛苦苦耕种;秋天,巨头们轻轻松松地收获。巨头们奔走相告秋收的喜悦时,在春天耕种的那些创业者们,却在秋天品尝苦涩的果实。这就是很多移动互联网创业的真实写照。”

三是创业成本奇高。招聘相关的工作人员薪水奇高,而自己培养也需要花费巨资。刘兴亮的三点分析都击中了闪聚失败的要害。但是他可能没有看见的是,即便如此,也有创业公司类似闪聚的产品活了下来,比如陌陌。不管是大公司凶猛也罢,还是创业成本太高也罢,不管是在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要想生存下来,需要有“创新”的因素,一味的追求风潮,没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只能是在同质化的大潮中被淹没。即便是在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时代,也是因为他们敢于天下先才获得了成功。现状:不知所踪。

失败原因:创业项目战略性失误

典型案例一:星辰急便

星辰急便,是原宅急送总裁陈平于2009年创立的一家加盟制快递公司,2010年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注资;2011年与鑫飞鸿快递公司合并,商号为“星晨急便·鑫飞鸿”,是一个“云快递”平台,该公司主要为企业及电子商务客户提供国内小件包裹速递服务。1994年他与哥哥陈东升创办于北京,是中国最早的民营快递公司之一,当时敢冲敢打的陈平担任主帅,曾一度把它做到业界老大,曾经领跑中国市场。2007年,他在宅急送掀起的一场激进变革却让兄弟反目,他负气出走,而后陈平创办快递公司星辰急便,切入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市场,并得到了电商教父马云7000万的战略投资。

星辰急便当时的业务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叫云快递。简单说,云快递就是加盟模式与直营模式相结合的模式。与多级加盟模式的“四通一达(申通快递、圆通速递、中通速递、汇通快运、韵达快运)”不同,星晨急便只有一级加盟,即收派网点直接加盟星辰急便,而所有的中转中心、干线班车都是星晨急便直营。如此,星晨急便既能快速地铺设网络,又能较好地控制时效和质量。

借助加盟模式,星晨急便快速扩张,在短时间内搭建了全国性的物流网络。在星晨急便成立8个月时,该公司平台上已拥有1700个营业网点、40多个中转中心和100多条班车线路,已在全国各省搭建起了网络框架。其加盟商也达到1万多人。而如今在国内拥有全国性网络的快递公司,发展时间均在10年以上。

但在2012年3月5日,有网友发帖称,星晨急便遭遇资金困境,面临倒闭风险。CEO 陈平不知所踪,公司客服以及全国子公司电话均无法接通,内部人士透露星晨急便的确面临资金困境。网友爆料称,快递公司星晨急便面临倒闭,据帖子透露,“近日北京,天津,上海,山西,河北,等地全国直营中转站,瞬间人间蒸发,重要资产车辆,电脑等办公设备一夜之间全部蒸发”、“数千加盟商血汗资金无法追回”,而陈平则不知所踪。更有论坛网友披露了一条来自陈平的短信,“公司解散了,阿里7000万,我的5000万全部赔光了。现在客户的2000多万货款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还。1400多名员工二个多月没有工资,我已经倾家荡产。做生意有赔有赚,现在公司赔本了,恳请大家一起承担,在此,真诚地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了。” 失败分析:

星晨急便的失败,被陈平总结为规模和速度没有控制好。尽管规模扩张很快,但星辰急便的客户拓展、订单数量均无法同步跟上,这让其“云快递”模式开始走样。比如,在北京有100余个加盟点,但由于货物量太少,这些加盟点没有能力把收到的快件送到星晨急便的中转中心。如果星晨急便每天派班车去收件,也会由于空车率太高而导致亏损。如此一来,星晨急便只好在各个分区设立总包商,总包商是一个片区中实力较强的加盟商,总包商把该区域内加盟商的快件收齐之后,再运送到中转中心。但是,这已经有别于“云快递”的一级加盟模式,而快递运输的质量也打了折扣。

而这,并不是失败的真正根源。事实证明,其最初设想的电子商务快递的定位,根本行不通。此后,其无奈之下频繁地调整业务方向,或许才是拖垮星辰急便的真正根源。在星辰急便成立之初,包括马云在内的诸多业内人士都十分看好电商快递市场。在其成立8个月后的2010年3月,马云便给其投资3000万元,其后又追加投资了4000万元。电商快递市场,看起来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可现实却很骨感。首先,阿里巴巴方面不可能指定淘宝卖家必须采用哪家快递公司。如果可以的话,那么阿里巴巴完全可以自己做一家快递公司。因此,如何拿到卖家的货单,成为摆在陈平面前的头号难题。可是,其电商物流定位的战略性错误,不但超乎了陈平的预想,个中原因,连电商大佬马云都是事后才知道。

仓库建好后,没有一家淘宝商户愿意把货存放在其免费的仓库中。在淘宝网的优惠诱惑下,其仓库,很快就被装满了。但淘宝卖家的货进入仓库之后,却一票都不发。本应是星晨急便收入之源的仓库,却存了一堆“死货”。其实在此时,很多淘宝卖家已经异化成物流商“四通一达”的加盟商,除了赚取贩卖货品的差价,还赚取物流费。

成为加盟商的淘宝卖家,只需要付“四通一达”的工作单费、中转费和流量费就可以完成发件,而这三项费用仅需5元。如此一来,只要日均销量超过100单的淘宝卖家,就会直接加盟四通一达,成为他们的加盟商。因为如果通过快递公司发100件货,快递费为1000元左右,而300元就已经足够淘宝卖家雇用一辆车、一个员工,直接送到申通等快递公司的中转站。所以,卖家们就直接加盟了。好处显而易见。在商品保持低价竞争优势的基础上,淘宝卖家还能赚到部分物流费用,因为其对外报价还是正常10-12元的快递费。陈平认为,在淘宝网上,有70%的卖家已经成为“四通一达”的加盟商。其余30%发货量较小没有成为加盟商的卖家,也有各种快递公司的营业员免费到卖家家中打包、贴单、装货。而星晨急便由于扩张过快,业务员培训并没有完全跟上。

放弃 C2C 后,星辰急便国内的 B2C 电商谈起了合作。但是国内 B2C 巨头们都在做自己的物流体系,留给星晨急便的只有城市远郊区的业务。远郊区业务利润低,做得越多亏得越多,到去年10月时,星辰急便平均月亏近200 万元。两次转型的失利,给了星辰急便很大的打击,随后对鑫飞鸿的收购,更是成为了压死星辰急便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陈平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具有的品质,执著、当机立断、富于胆识,当然,你可以说是时运不济,两次的创业失败,都受到了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你也可以说他考虑不周,不够谨慎以及激进的性格为此次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参考文献:

网易财经:星晨急便之死(题图来自南方周末)典型案例二:唯棉网

唯棉网上线于2010年11月,那正是风投资本对电子商务趋之若鹜的疯狂时期。唯棉网就在那个时代诞生。唯棉网的创始人林伟是北京金山的早期创业员工,曾担任金山软件渠道经理,2000年接触过电子商务,曾在中国最早的B2C网站之一“酷比得”担任产品行销总监。受到“凡客模式”的影响,唯棉网定位于以袜子为单品突破点,未来向更丰富的百货类商品做拓展。此外,颇有意思的是,唯棉网与凡客的创始团队都与“金山系”有着密切关系,这或许也加深了唯棉网与凡客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同时,唯棉网还得到金山原高级副总裁、现蓝港在线CEO王峰的第一轮天使投资。在王峰投资唯棉网并出任董事长后,2010年12月份,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以千万元级别投资唯棉网,成为第二大股东。

但是,不同于凡客的“幸运”,唯棉网生不逢时。凡客早在2007年就成立,那时,风险投资环境与4年后不可同日而语。凡客过去四先后六次融资,共融得27亿元,而唯棉网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千万元。成也资金,败也资金。在资金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唯棉网的商业运营开始遭遇挑战。除裁员之外,未经证实的消息是,除了裁员之外,唯棉网已经亏欠广告代理商数百万元广告费。有人评价“唯棉网涉足电商的时间有点晚,如果第二笔投资能较快补上,唯棉网的成败可能不会那么快就有定论。” 失败分析:

唯棉网和凡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以某种类型的服装起家,凡客选了衬衣,而唯棉选择了袜子。易观分析师陈寿道:“凡客进军电商之前,已有 PPG 做了大量市场投入,教育和培养用户开始在网上购买衬衫。但是,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在网上购买袜子。”凡客已经有了 PPG 这个免费的模式推广前辈,但唯棉网却没有。唯棉网一开始把重点放在袜子上在战略上就出现失误:本末倒置。

就像评论说的那样,“就像有人愿意在购买手机时,在网上同时购买充电器等附件,很少有倒过来的消费习惯。同理,在服装品类上,很少有人想到购买袜子时想到购买衬衫或者服装等产品。”

同时,唯棉网的毛利率虽然不低,但是,由于客单价不高,导致毛利润的降低。以京东和凡客为例:假设前者客单价是1000元,毛利率是5%,那么,它的毛利润仍有50元左右,若刨除60元的运营费用,只是有一小部分亏损。但是,后者客单价若是100元,毛利率即使有20%,它的毛利润只有20元,减掉运营费用,就不乐观了。至于唯棉网,由于袜子、内衣等产品相对而言属于小件产品,大部分客单价只有几十元。且电子商务要想出头,必须要烧钱做广告、做促销、做宣传,一旦网站的指标入不了投资人的法眼,那么融资的希望就很渺茫。现状:已死。参考文献:

21世纪网:唯棉网裁员 “凡客学徒”的模仿困境

失败原因:与资方博弈,团队内讧

典型案例一:红孩子

2004年3月,红孩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起初,红孩子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人民币:徐沛欣和郭涛各自出资40万元人民币;李阳、杨涛各自出资60万元人民币。

2007年,郭涛因另外的创业机会离开红孩子。2008年,李阳被VC驱逐出红孩子。2011年1月,红孩子执行总经理杨涛以“长期休假”的方式离职。而剩下的唯一一位创始人、CEO徐沛欣则被红孩子内部人士认为已经淡出了红孩子的管理。此后红孩子三家投资方——北极光、NEA及凯旋创投累计约投入1.2亿美元。红孩子的绝大部分股权已经为三大VC所掌控。由于红孩子一直在亏损,资方不愿意继续投钱,“如果不卖掉,以现在的亏损规模和运营成本而言,投入就是一个无底洞。VC们当然想把红孩子卖掉以套现,但问题是,红孩子不是谁买就能买的。假如价格够低,苏宁易购可能接手,但三大VC在其中投入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金,同时红孩子自身还有较大的运营成本,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投入就可以完成的买卖。”上述红孩子离职高管表示。失败分析:

VC 们的强势既是造成红孩子创始人离职缺失的重要原因,也是搞得红孩子如此不堪的原因之一。

有媒体曾描述过红孩子的管理惨状:“在李阳等老一批创业者离开后,这些管理职位大多数由投资方或投资方推荐的人担任。原北极光投资经理廖卫国出任红孩子副总裁,主管产品;财务副总裁李亓来自 KP;COO 陈爽则由北极光创始人邓锋推荐。”这个公司实际上变成了由风投直接管理的公司。

“VC 们是焦虑的,对红孩子的创始管理团队是不信任的,因此,才会派驻如此多的高管进入红孩子。但这也加速了红孩子的衰败,有人的地方便有斗争,各派系的高管在红孩子内部斗得也是不亦乐乎。”红孩子内部人士称。

初次之外,京东商城和当当网进军母婴业务也加速了红孩子的衰败。2010年,为了抢占女性购物市场,京东商城收购了以服装、鞋帽等时尚商品为主的B2C电商网站千寻网,不久后正式踏足母婴业务,2012年3月,京东母婴频道销售破亿,成为国内母婴B2C行业老大。当当网2011年也由其总裁俞渝亲自领导母婴频道,2011年底,月销售额达3000万,2012年6月,月销售额也已经破亿。而红孩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投入巨资收购了女性购物平台缤购网,结果反响平平。

现状:9月25日,苏宁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宣布,苏宁以 6600 万美元收购红孩子。参考文献:

TECH2IPO:红孩子找新妈:苏宁易购6600万美元收购红孩子 TECH2IPO:八年之痒:红孩子是如何自己走上绝路的? 搜狐IT:将被苏宁易购收购?红孩子衰落内幕大起底 典型案例二:24券

和典型的团购网站一样,24券也在快速扩张中迷失了方向,当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刹不住脚,陷入到资金断裂的泥潭中。它一度疯狂扩张员工达到4500人,办公地点曾设在潮地三里屯SOHO。

又如典型的团购网站一样,2011年11月,24券遭遇资金链断裂,业务告急。对内,24券当月对员工工资超过4000元的部分均以团币方式发放,变相裁员减少成本。在外,合同到期该结款的商家几乎同时上门讨债,多个地方站遭遇裁撤。按照团购网站和合作商家结算周期,商家在发布团购服务过后,将获得合同规定的部分提成,在用户购买服务过后和团购有效期结束过后的两个时间点,商家会得到剩余部分分成。由于团购业务的大规模收紧,24券营收大幅缩小,而需要结算给商家的帐并未减少。直至今年4月,多名商家投诉24券,称24券与合作商家签订霸王条约,只支付商家一半合同款。失败分析:

24券尽管也患上了“团购综合症”,但导致其最终失败的是与管理团队和资方的内讧。9月20日,来自24券的两封内部邮件日前曝光,从邮件主题和内容来看,这两封邮件分别为公司 CEO 杜一楠和投资方代表 KK(任24券代理COO)发送,收信人为数十名公司核心员工。邮件显示,自上周末开始杜一楠提出正式解除投资方工作组成员的职位,而资方代表KK所代表的两家投资集团也宣布停止向24券注资。按照双方披露的邮件,杜一楠认为KK代表的投资方误导称其已经放弃24券,并指责投资方计划借新投资方的进入“套空公司”,给创始人团队和员工的期权等补偿不合理。而让KK代表的投资方气愤的是,杜一楠随意扣押200万元款项,拒绝与投资人沟通,“完全失去信任”。导致这场矛盾的,是今年8月的一轮融资。现状:

在与投资者邮件对峙之后不久,24券与投资者矛盾再次升级,公司管理团队已决定从10月20日起,网站将暂停经营,虽然有媒体报道说新成立的高朋团购有意接手24券的部分业务,但是到现在依旧没有下文。参考文献:

新浪科技:24券内部邮件曝光:创始人投资方激烈对峙 网易科技:24券大幅降低营销及人力成本 寻求被并购 典型案例三:尊酷网

奢侈品电商公司尊酷网于2011年4月25日上线,获得盛世巨龙创始人闫志峰的天使投资,8月,好望角宣布投资尊酷网3000万元,在4-8月上线不到4个月的时间内,数据显示20%用户在尊酷上有重复购买行为,平均客单价为3300元。这也成为当时好望角对外宣布好看其发展的原因。然而半年时间不到,尊酷网就发生了高层变动,原尊酷网董事长兼CEO侯煜疆已离开公司,目前公司暂由尊酷网原副总文颐任CEO并进行管理,同时对公司整体团队进行裁员减薪。据了解,侯煜疆离开公司原因为投资方好望角投资质疑其在广告投放方面的效果,同时认为尊酷网未达到预期目标。

在侯煜疆被辞退后,公司的管理架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前尊酷网核心团队包括CEO侯煜疆和副总裁文颐,文颐是天使投资人闫志峰介绍进入公司,侯煜疆离开后,文颐接任尊酷网CEO。侯煜疆任职期间,尊酷网正处在创业阶段,曾经历过粗放增长的岁月。在200平的房间里40多人办公,初期没有非常完善的管理团队。而在10月30日后团队一步步扩充,最终增加为现在60多人的团队,其中核心的买手、运营和市场团队都是从最开始一直跟随侯煜疆创业的。

但在经历过这一次人事动荡之后,尊酷网公司大部分试用期员工已被辞退,运营部等中层以上干部则选择主动辞职,其他留在公司的员工普遍降薪20-50%。其中市场部、衣橱顾问部门并入大客户销售组。侯煜疆透露,与他一起创业的员工大部分受到此次裁员或降薪的“株连”,部分其他团队人员则得到了加薪。失败分析:

巨额的资金进入电商领域,必然会在投资方与企业之间造成管理及公司运营方面的矛盾。对于奢侈品电商与风投接触,2011年《经济观察报》因此有过描述:“大失所望,发现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行业,几乎全都充满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尊酷网的**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道理,投资方希望能从这只金母鸡中拿到更多的回报,但是却缺乏耐心。而目前整个电子商务的大环境都处在烧钱推广的阶段,对于创业团队来说,首先考虑的是要活下去,继而是赚钱。一味的烧钱让资方丧失信心,何况侯煜疆还与资方签订了对赌协议,一旦资方做了什么手脚,那么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是致命性的。侯煜疆说:“在奢侈品电商行业苦了一年总算苦尽甘来了,到摘果子的季节,让别人摘走了。”

综上所述的三个案例《创业家》杂志的点评很到位:当在汹涌的创业浪潮中,创业者与资本方的“一夜情”已从暗潮涌动走向公开爆发。然而,当创业环境发生变化,市场遇冷时,双方又极易发生“闪离”。现状:惨淡收场 参考文献:

创业家:尊酷网CEO被董事会辞退:“被摘走”的奢侈品电商果实

失败原因:创业理想化

典型案例:Yibo微博客户端

2010年末,汤奕敏辞掉在金山的工作南下厦门与另一名创始人马庆升汇合,两人全力投入到Yibo微博Android客户端的工作。那个时候,微博还算个新鲜玩意儿。2009年下半年,新浪微博上线以来微博用户增长迅速,引发微博热,这对于Yibo是个好时候。

面对热闹的微博市场,用户都会多注册几个微博体验体验,但微博多了也有烦恼。你想要发一条微博,得在好几个微博网站之间切换,打开每一个微博与自己的粉丝互动、转发,这非常不方便。Yibo的两位创始人看中了这一点,决定开发一个聚合多家微博的第三方手机客户端,来方便用户管理他们的微博。

很快,YiBo上线了。对厌倦了传统而呆板的官方客户端来说,YiBo无疑是一个新的选择,易用的界面,良好的用户体验,同时可多微博阅读和同步,对于多微博使用者来说,YiBo更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必备软件。不久,Yibo的用户就超过了10万,这两位创始人没有花过一分钱做过宣传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也看出了用户对此类产品的渴求。是的,那个时候的确需要这样的产品。多个科技网站也报道和测评了Yibo。

Yibo在发展初期选择了Android平台,也许是因为资金和个人精力的缘故,Yibo始终没有在别的平台进行开发。在Android平台,第三方微博客户端产品并不多。Weico一直专注于iOS平台,后期推出的Android版也让人感觉力不从心,用户恶评如潮。Yibo唯一的对手是享拍微博通(以下简称“微博通”)。单纯在产品上,享拍微博通的口碑显然比不上Yibo,有网友评论道:Yibo甩其他客户端8条街。

可是,这个“甩其他客户端八条街”的产品却被别的产品“甩了八条街”,从而导致被关闭的命运。失败分析:

Yibo的倒掉主要在于创业者太过于理想化,缺少对产品的远景规划,一开始就没有把商业化的想法加入其中,只想着把用户量做起来。但是当用户量真正做起来之后,却发现已经被竞争对手甩在后面,而自己的产品口碑虽好,但失去了商业化的机会。

Yibo两位创始人的创业资金只来源于两个年轻的创始人自己的投入,缺乏VC的投入让YiBo的成长也显得不够快。在采访中,创始人也对自己的产品缺乏信心:用户需要它,但是不希望付费,工具型软件本身又缺乏广告价值,这样他们的YiBo的盈利模式现在看起来还非常不明朗。这话说的很对,用户不愿意花钱,本身又缺乏广告价值,拿什么去吸引VC的投资呢?即便拿用户数来说事儿赢得了一笔投资发展到一百万用户,然后又怎么样呢? 用户不愿意花钱,但总有用户愿意花钱,如果能定位到这一部分愿意花钱的用户身上,那么也许可能会引来VC的目光,毕竟手上握着100万免费的用户,没有手上拿着愿意付费的10万用户好说话。那么那些微博用户愿意付钱呢?就是那些为微博而生的人。那么如果争取到这一部分用户的心,那么就很有优势了。不过,Yibo没有行动。

Yibo做出来只是给几个微博控玩玩罢了,而微博通背后的是更大的企业市场,获得这些大企业的支持,才是获得了真金白银。说句直白的话,Yibo赢得了屌丝好基友的心,而竞争对手微博通则想办法去傍高富帅。且看微博通的官网,洋洋洒洒地罗列了众多已经落网的高富帅,其他用户怎能不动心? 现状:项目停止开发。参考文献:

TECH2IPO:在微博繁花似锦的时刻死亡:说Yibo客户端的倒掉

失败原因:在华水土不服

典型案例:乐酷天

2010年1月,百度结盟日本知名零售商乐天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后者在服饰、美容、家居、数码家电、图书音像、珠宝首饰、汽车及配件等全类目商品店铺数量超过3.5万家。双方合计出资5000万美元,分别持股49%和51%,双方委派资深专业人士组成公司管理团队共同运营。2010年10月19日,乐酷天商城上线。

在平台上线初期,百度作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给乐酷天提供了很多推广资源,包括竞价排名、广告联盟、展现广告、网址导航、框计算等。此外,百度与乐酷天账号相通,百度注册用户可以直接登录乐酷天平台。原百度旗下“有啊”买家可通过点击相关链接,激活“乐酷天”用户账户;而卖家方面,百度也对想要迁入“乐酷天”的商户提供了优惠政策。与淘宝商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几大国内电子商城相比,乐酷天非常强调入驻企业商户与产品质量资质审核,引入“商户管理系统(RMS)”(源自日本乐天过去13年的商户服务经验,包括建店分析、邮件收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帮助商户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并推出自行选择物流提供商和“7天无条件退换货”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政策。

但2011年1月,距离上线仅3个月,时任乐酷天CEO的中村晃一离职,乐酷天业绩未达预期。失败分析:

乐酷天的失败和众多国际巨头在华失败的原因一样:水土不服,不懂国情。

上任初期,创建乐酷天的日籍高管开始由中国高管替代,首席运营官张彧浩则来自百度。但除此之外,乐酷天的本土化战略并未有更具体的内容。

对于各大竞争对手热衷的“砸钱”营销和大面积市场推广,江尻裕一有不同看法,“我们在日本和台湾电子商务领域所做的营销工作,在中国大陆都用了,但价格战太激烈了。”他说,“乐天所累积的电子商务的经验,包括我负责台湾的乐酷天的经验,执行面都已经完成,但中国大陆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据了解,乐酷天部分中方人员所主导大面积推出做广告推广并迎合中国用户需求的理念均未被采纳。或者是双方对中国电子商务竞争环境之“恶劣”估计不足,或者是对共同运作所需要的长期投入准备不足,乐天与百度的合作从原本希望共同发展,终于演变为2011年底,张彧浩离职,同时百度停止对乐酷天倾斜流量,乐酷天Alexa流量在3个月内排名下滑1万多位。

乐酷天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依然不得要领,而百度试图尝试的新的网络服务模式与业态也远未形成。“搜索+购物”的服务模式没有打开双方的利益通道。

现状:双方合作的乐酷天商城已于2012年4月27日零时起停止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参考文献:

创业家:乐酷天正式关闭 联合百度的“搜索加购物”模式失败

失败原因:老板的意愿比产品更重要

典型案例:风车网

风车网是人人网旗下、与艺龙合作的一个专注旅游的社交平台,以“团结你的旅行”为目标,帮助用户更好地组织旅程,分享旅行中的乐趣,沉淀旅途游记,进而通过SNS将旅行信息进行传播,帮助用户结识更多热爱旅游的朋友,分享更多实用旅游信息。

今年3月20日风车网高调上线,到5月17日团队解散,只经历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在互联网上每天死去的产品不计其数,但风车网这样一个有成熟团队、有雄厚资本、有海量用户、有良好定位的项目,也短寿夭折。失败分析:

风车网是一个内部创业项目,比起外部的创业团队,它更受公司的制约。作为一个空降兵在人人网内部开展风车项目遇到的没有想象到的阻力、波折和无奈。最终导致死亡。负责风车网项目的同学说:内部创业中,能够支持你的,最有效的还是你的老板。你的老板和你风格是否匹配,是否积极帮你寻求资源,是否看好这个新方向,是否做好了长久的计划和打算?要是你的老板自己直接做产品经理或者开发经理,那还是算了吧。内部创业,你首先要想清楚老板要什么,而不是你的用户要什么。这话理论上不一定正确,但是绝对有现实的意义。

公司内部创业,活下去是关键。很多时候,选择的方向不是你定的,而是老板决策后安排的。首先要搞清楚,老板到底要什么,搞好向上管理非常重要。老板或者董事会不支持你了,再好的规划也不管用。

现状:非常抱歉,服务器维护...参考文献:

TECH2IPO:人人旗下风车网CEO的创业失败教训总结 新浪网:风车网停止转动真正原因 TECH2IPO年终策划系列:

       年终策划序:创业者装逼指南 v1.0 年终策划:2013年互联网的39条预测 年终策划:互联网大佬们的2012

年终策划:2012×12,12大今年最受关注的产品 年终策划:2012年那些失败的创业项目 年终策划:TECH2IPO 2012热文榜 年终策划:2012年科技界十大事件

篇2:创业失败的经典案例

1、没有分析需求就贸然开发产品

42%的失败创业公司出现过这个问题。创始人执着于执行自己的创意,却没有弄清楚创意是否符合市场需求。Patient Communicator的创始人对CB Insights说:“我意识到实际上我们没有客户,因为没有人对我们开发的产品感兴趣。医生需要更多的病人,而不是一个效率更高的办公室。”

2、融资烧完,无法获得新融资

29%的失败创业公司遇到了这个问题。Flud的团队对CB Insights称,事实上Flud的失败原因在于公司没能筹集到新的资金。

3、团队不行

23%的失败创业公司缺少能够指挥大局的人物。这个原因很有趣,多数风投表示,投资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团队,其次才是创意。

4、竞争力不足

风险资本家、亿万富翁皮特-泰尔(Peter Thiel)建议创业公司一开始规避竞争,进入其他人没有尝试的领域。约19%的公司没有这么做。

5、定价/成本出现问题

对于创业公司而言,产品定价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应当找到最适合的定价。遗憾的是,18%的公司没有找到正确的定价。

6、糟糕的产品

17%的创业公司开发的产品很糟糕。GameLayers的创始人回忆称,我想公司本应该放下身段,开发出易于互动的产品。

7、缺乏商业模式

好的创意需要好的商业模式。这就需要找到将创意变现的途径,缺乏商业模式导致17%的创业公司最终失败。

8、糟糕的营销

仅仅懂得怎样写代码或开发好的产品是不够的,还要利用有效的营销对外销售更多的产品。14%的创业公司没有好的营销团队。

9、忽视客户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指出,过于听信客户能够导致大公司失败。然而,14%的创业公司因忽视了客户最终失败。

10、产品推出时间点不对

时间点至关重要。13%的失败创业公司的产品没能在正确的时间推出。一位Calxeda的员工对CB Insights说,公司行动的速度快于客户,产品却不是客户所需要的。

11、精力不集中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自始至终保持热情和精力集中并不是容易的事。13%的创业公司因精力不集中而失败。

12、创始人和投资者意见不合

很多大公司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情况。13%的创业公司出现了这个问题。

13、发展方向偏离轨道

10%的创业公司出现了这个问题。

14、缺乏热情

有想法是一回事,拿出热情付诸实施又是另外一回事。9%的创业公司因缺乏热情而失败。

15、地理位置不佳

这包括公司在国家中的地理位置不好,以及员工之间工作起来距离较远。9%的创业公司遇到了这个问题。

16、无融资和投资者支持

和资金烧完相比,8%的创业公司从一开始就没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17、法律风险

8%的创业公司因进入法律风险较高的领域而失败。Turntable.com的创始人称:“我没能吸取很多失败音乐创业公司的教训,从事这个行业实在太难了。”

18、未有效利用网络和倾听意见

仅仅拥有网络是不够的,还要知道怎么利用网络。Blurtt的创始人说:“让投资者参与进来,你的投资者会帮助你。从一开始就让投资者参与进来,不要害怕向他们寻求帮助。”

19、筋疲力尽

8%的创业公司因没能平衡好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而失败。Blurtt的创始人说:“我开始感到筋疲力尽。我是公司的领导者,但筋疲力尽令我感到无助,失去了创新能力。”

20、未能及时纠偏

7%的创业公司因执着于一个糟糕的创意而失败。Imercive公司的人说:“中途我们在两个战略之间举棋不定,明知其中一个战略能够取得成功,却未能大胆执行。”

创业失败的教训

一定要认真

大家可能有疑问我为什么把认真放在第一位,听我来讲述吧。认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尤其是一天都很累的时候,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偷懒,嘴边肯定会说差不多就行了或者明天弄吧。可能没干过餐饮的无法体会那种累,我相信干过餐饮的会理解我说的话的。不要一件事做到八九成就说差不多了,既然做了,就要认真的做完。

考察市场

你选择的是什么项目,适合什么人群,位置是否适合别人来就餐,还有房子的结构,观察一下客流量,听我单个来分析。

选择项目:从开始各个行业都感觉收入很乏力,一些干了好多年的老店都这么说,选择项目一定要选择好吃,并且大众化的,并且一定要了解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比如:不要非得把广东的名吃搬到济南来做,有可能接受不了。如果真的想做的话,可以先做一个市场调查。

人群:对于适合什么人群这个应该不用多说。

位置:对于餐饮来说位置很重要,一些不怎么好的位置最好是别干,因为即使是盈利也赚不了多少钱。初期创业者肯定会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但是即使你做的好吃也不要冒这个险。尤其是对刚创业资金链不多的情况下。

房子的结构:一定要找直通的中间没有隔断的,

客流量:相信大家都会观察,我就说一下重点,观察客流量的时候要观察是过路的多还是停下来吃饭的多。

不要太理想化

刚创业者往往会抱着理想去做事,打造品牌,树立形象。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一定要考虑财务情况,什么都要正规,什么都要最好,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创业不仅仅是创,刚重要的是立业,梦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一定不要忽视眼前的情况。一定要用理想去规划,用眼前去经营。

对于成本的控制

很多初次创业者不关注小钱,等自己真正的操作起来之后才发现这些小钱累计起来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为什么别人说干生意的人聪明,因为干生意的人才真真正正的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干生意的人会吧日常的毛利算的很清楚。要为争取省下每一分钱感到窃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是让你偷工减料,而是要正确的对待每一分钱。

心态

创业初期不要把自己当成老板一样去做事,相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员工,有亲和力不代表你懂管理,而是每一个人在现在社会是必须的,做好员工再去做老板。

资金链 重要 最重要

创业你需要一个很清晰的资金使用规划,要有备用资金,就以小的餐馆为例,一开始是很少盈利的或者是利润很小,要有一个过度期,要花费一笔资金做宣传,这样的话,你最少要留够半个月的备用资金,当然一个月最好了。

创业失败案例:创业400天后失败,血泪教训与反思

我叫王斐文,曾用名王峻羽,当我去年年中满腹澎湃创建泛崎科技的时候,我怎么样也预想不到如今会坐在电脑前码下这段文字。我耗费了整整400天的时间,和大多数创业企业一样,从慷慨激昂地开山起航,到怅然若失地闭门歇业,这其中经的经历不乏变成了一种宝贵的财富,似乎有不少人说:失败比成功来的要好,因为他引导你反思。

我很庆幸我今天写下这篇文章是在我26岁,而不是36岁,46岁的时候。当然,在之后的文字里你可能会看到争吵,嫉恨,愤怒,茫然等等,但这却真实地反映了我认为存在于中国广大创业企业背后的溃烂面目。在这里,我本意只希望最完整地还原我的创业历程和遇到的问题,更无意指责其中的任何人,仅用此文警人,警己。希望也可以帮得上正准备创业的与正在创业途中挥泪流汗的各位创业者们,同时,也提醒各位投资人,警惕像我们这样的创业公司。

对于失败的思考,我更多地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层面来阐释。所谓天时,就是我们目前市场的金融大环境。所及地利,便是你项目所处的领域与题材。所谈人和,那是你的核心团队与投资人。

天时弄人

在我们决定做 “全民优点” 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是互联网投资最最鼎盛的状态。和大部分中国股民的心态一样,我们杀入了这样一片危险的红海市场,可是随着7月股灾的来临,跟风入市无异于顶上加码,高位的成本让我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二级市场的崩塌导致大量投资人与机构变现受阻,资本寒冬在一夜之间吹遍了整个投资市场。我们是在9月上旬开始筹措融资的事务,但却明显发现了,当下不及过往时,所有的投资人都表现出谨慎的态度,对于项目的要求水涨船高。我们接触的至少一半的机构,都非常担心项目是否能够尽快盈利的问题,其中更不乏有机构坦言说:“现在好多项目,如果在天使轮结束不产生一定量的流水,那A轮肯定是融不到的。” 在这种大环境的压迫下,资本资源的紧缩我认为是导致项目无法存活下去的一大主要原因。

地利作伥

“全民优点”是一个媒体项目,可在我们与资本市场接触的这一段时间里发现,TMT行业其中对于“MEDIA”的关注可能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诸多投资人本就金融或者财务出身,在看待项目的时候,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差价逻辑”,如何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整合降低总体成本,并在市场上形成较高的溢价是这些投资人关注的核心价值。

而就中国目前的媒体行业现状来看,除了已经被摸索出来的广告导流,会员服务以外,尚无其他更具吸引力的盈利模型。即便是坐拥上亿用户的“今日头条”,也无法有效地开辟出一条商业捷径为资本服务。而像“罗辑思维”这样具备高标识度的媒体产品,由于受众的特异化肖像,虽然能够通过独有的IP进行其他形式的变现,比如书籍与周边,但受限于自身用户的有限性与重度垂直,边际效应明显,规模化存在很大问题。一级市场的资本对于媒体则更多的是观望, 加之资本寒冬的降温,让早期投资更从了“现金流”的谄媚。

另一方面,“全民优点”做的是对于新闻资讯结构化的再梳理,其中需要达成“结构化”目的必要的细分点多且零散,这不像一些工具类产品,满足用户痛点的路径相对较短,例如“圈子账本”,解决的就是用户记账难的问题,它只需要设计一套优化的流程能够让用户清晰地记录自身的花销并随时随地可以查询到即可。我们希望解决市场信息爆炸与资讯服务同质化的痛点就必须先达成信息的“结构化”重塑,提供资讯的“有限完整性”,这需要对现存所有咨讯的形态进行再组合与调整,其中的难度较大。而我们作为一个毫无经验的互联网创业团队,选择如此难度非常大的项目进行操作,也是导致失败的一大重要原因。初创但求小而美。

人和不仁

一个成功的公司,除了在需要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与土壤中萌芽,更免不了一群人彼此正确的选择行事。人不和,事不成,名不兴,利不盈。在这一部分,我希望从投资人和创业者两个角度来总结这一次的创业历程中的问题。

投资人:资本数目

刚创办泛崎科技的早期,我们只面见了唯一一位投资人,他简单评估了我们的项目,并决定投资给我们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当时我们没有太多的考虑,认为有了钱可以快速让项目运转起来,之后,他便成为了我们的种子轮投资人。在项目正式运转的十个月里面,我们三位合伙人没有拿过一元钱工资,仅凭自己的积蓄花销生活与垫付工作上的费用,我们的短租办公室在9月租期告急,由于资金吃紧的关系,我把团队带回了自家的客厅进行办公,但这一切正在发生的无形之中每日蚕食着团队的士气。

除了我们的APP是由外包商完成,整个外包费用在10万元左右,包含一个IOS前端和后台,我们还有一位设计师是我从之前的公司挖来一起创业,他的工资每月是1万1千元,加上4月-9月的办公室房租,在公司最后清算的时候,我们每人还背负了不少债务。我们的产品11月11日上线,12月9日公司宣布清算,上线时间还未满一个月我们所有人的经济状况已经亮了红灯。这时候同时有四家机构在正式跟进我们的项目,希望可以看到我们上线2个月的用户行为数据,可我们的资本根本无法支撑2个月的时间,另外即便有机构立马注入资本,正常的投资到账流程最快也需要额外的1个月,我们似乎站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却无力走出这片黑暗。

虽然是种子轮融资,但是金额过小只会对团队和项目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有一些压力,创业者是可以扛过去的,但是如果创业对于创业者们在生活上的要求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投资资本过少对于项目的损伤还会体现在项目进展的方方面面,包括项目自身的调整,市场策略的推广,人力资源的运用等等。有一句非常难听的话放在这里着实适用:心想马儿吃的少,别想马儿特能跑。

项目的资本纵深决定了时间纵深和发展纵深,对于创业者来说,不是有了钱立马开干,更应该在项目发展前,对于整体项目的财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资金链对于任何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儿。

投资人:投后

从接受投资到最后公司清算,我和我们的种子轮投资人仅仅实际沟通过三次。

我作为公司的产品负责人,在每一代产品原型制作完成或现有产品有所修改后,都会给我们的种子轮投资人发去,寻求他的建议,也真诚地希望他可以给到我们团队一些意见,但是几番联系,最后都是杳无音讯。创业者本身是非常孤独的,也是非常迷茫的,特别对于早期团队来说,可能更希望能够听到前辈们的一些声音,来保证自己在黑暗里不会迷失方向。

我仍然非常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与种子轮投资人的会面是在11月底的时候,当时,由于团队技术能力匮乏导致产品迭代停滞,市场方案无法配合等问题已经暴露无遗,我们在会面时明确提出需求技术援助的想法,可就在一顿训斥之后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在寻求资金方面,种子轮投资人曾委派一名FA与我们对接下一轮融资事宜,在简单的两通电话交流后,便再无音信,我曾与投资人反映此事,可也没有得到相应的处理。

早期创业公司就好像一名呱呱落地的婴儿,他可能在经过良好的教育与培养后成为一名可塑之才。从创业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后就好像父母后天对于子女的教育与培养。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投资人对于创业者来说就像是再生父母。可不喂,不教,不育,望子女天然成龙凤之事,难能亿万里挑一也。所以作 为创业者,请谨慎接受“支票型投资人”的投资。

合伙人:技术

我们团队的技术合伙人是我以前的高中同学,他曾经是技术背景出身,大学毕业后从事与技术相关的市场方面工作,本身不会CODING,主要负责技术外包管理的事务。早期对于项目的技术评估都是由他完成,当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目前APP开发的技术尚已成熟,可以利用外包的方式完成技术迭代方面的工作。

可是,在项目开展后不久,我们便发现了自身缺乏技术能力而导致的大量问题。

1.产品的工期无法控制。

我们项目原定与外包方签订的最后期限是 8月20号交付所有的产品内容,包括服务器部署等等运维工作,可最后由于各种原因,项目在11月11日才得以上线。

2.产品的质量无法控制。

我们在后期进行产品验收的过程中发现大量BUG,部分BUG造成的原因是由于底层技术逻辑架构设置不合理的原因造成的,而需要改动这些BUG则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去修改底层架构,这也是产品工期拖延的一部分原因。

3.产品运营的后遗症。

在最早期的时候,由于我们是一个以PGC内容为核心的“浏览器”式APP,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具备发布功能的后台系统去维护我们的内容。在与外包团队交涉后,由于我们自身设计的后台功能比较复杂,介于我们的资金有限,对方提出采用他们自己的方案来解决,我们也接受了这样的提议。但在产品上线后我们发现,产品后台的设计非常不合理,原本简单的排版工作每天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到了最后阶段,我们甚至动用了设计师参与到内容的编排工作里,所有人一起开工每天也只能够完成3个议题的编辑。包括对于文章与评论的收集,本身这些工作可以藉由爬虫技术实现,但之后的运营过程中基本都依靠人力来完成。

4.市场配合无力。

由于自身没有技术能力,我们曾经策划过多次以事件为中心的H5页面营销方案被搁置,传统非技术层面的人力宣传效率低下,导致市场局面难以打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特别在互联网创业公司里面,技术,产品,运营必须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合伙人:纪律

无论任何一个公司,纪律严明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底线。在我们公司中,迟到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但在这生生不息的迟到现象背后,体现的问题是合伙人自身规范意识的匮乏。我作为联合创始人之一,从项目正式运营至今仅迟到过一次,事情的原因是交通事故导致的拥堵。但诚然讲,在短租办公室的那段时期,我的另外两位合伙人一周迟到的时间基本趋于半数以上,在项目移至我家以后,更基本上是天天迟到。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公司运作的后期,除了我,基本没有人准时上班。很多人可能会问:迟到一两分钟又怎么样呢?但其实,任何的事情都是以小见大的,如果连每天区区两分钟的时间都无法克服,我很难想象一个公司的执行力如何贯彻下去,这是一个人对于一件事情重视与不重视的体现。一旦初创公司的合伙人不能以身作则,那你又怎么能指望你的员工对待公司事如自己事。

合伙人:服从与执行力

我和公司的技术合伙人是高中的挚交,可以说具备了比较深厚的感情基础,但也就是这层基础,让公司运作产生了极大的问题。

上述文章在对技术问题阐述的过程中曾经提到我们因为自身缺乏技术能力而导致了一部分的项目工期拖延,那另外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执行力的缺乏。在项目外包的早期,我们的技术合伙人对于项目监管的处理方式是比较松散的。由于我自己曾经管理过几个外包的项目,深知外包管理里面的一些坑。

于是我在公司几次强调对于外包的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每日监控,包括电话沟通,邮件沟通等。

2.如果对方无法每日提供工作日报,那也必须要有三日报或者周报的形式向我们提供相应的工作进度。

3.每周必须保持亲自前往外包团队一次进行现场指导。

可在我提出这些运作要求的同时,一方面我们的技术合伙人认为我不懂技术,对于外包管理的流程提 议并不合理,另一方面,他认为制定这些流程是形式化的,没有必要。于是我要求其对于流程进行披露,至今为止,我们公司尚未保存下来任何一份与外包技术相关的管理流程。而对方外包团队在项目结束至今,仍然没有向我们公司提供任何一份周报或者月报。在外包管理的初始阶段,我基于信任将这些工作完全交由技术合伙人完成,但在之后的若干时间内,我发现了其中存在大量隐患,要求他对工作作出相应的调整,但未果,还引发了大量的抵触情绪与争吵。事后,整个团队却因为技术外包管理的不佳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可能由于我和技术合伙人的独特关系,导致了他有“理由”不服从的资本。我们的关系就好像大家彼此有一笔存款,你有10000元的时候,你偶尔花掉100元,你不会觉得什么,但是当你只有500元的时候,你花100元就会显得额外谨慎。在我们的合作关系里面,正因为彼此的感情深厚,所以为不服从与不执行建立了温床。

11月18日,产品上线后的7天,我曾经参与一个互联网一对一的导师物语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向创业导师阐明了我们项目的具体内容,并表示目前对于市场反应的焦虑。导师当即指出我们目前的精力,应该放在打造用户评论社区的活跃度。于是,第二天我便对工作做了大致的拆分,由我负责硬广部分的创意,内容合伙人负责微信微博的粉丝引流与社区氛围的运营,技术合伙人负责网络渠道的拓展。我以1%相对较低的转化率倒推出我们需要的渠道数量和要求,并下放了相应的工作任务,可一周过去之后,我们的技术合伙人向团队反馈的渠道数量距离需求相差甚远,并寻求了一大堆无法达成的理由。

对于初创团队来说,我们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应该在于设定一个目标,并寻求路径完成它,而不是设定一个目标,辩证地来说明这个目标无法实现。

其实早在项目上线的早期,我们有几次机会已经可以获得融资,其中,我们和A资本前后约谈共7次,对方在前几次的谈判中指出了我们缺乏技术的痛点,也提及了机构本身因为缺乏技术投资后遇到的一些失败的案例,并希望我们可以通过吸纳新的技术合伙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声称技术问题被解决后就可以直接投资。

往后,我们安排我们现在的技术合伙人在各个渠道寻觅合适的人选,最后,锁定了北京《逗号》项目的CTO。在第二天谈判的前天晚上,我再三叮嘱我们现有的技术合伙人与其对我们项目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为第二天的谈判做准备,可第二天A资本的合伙人问道他“你对于 ‘全民优点’ 怎么看?为什么要加入这个项目?” 的时候,《逗号》项目的CTO回答说:“其实我没有什么想法,感觉还行吧。” 也因为这样的回答,最后导致A资本对于我们项目的投资流产。

执行力其实包含三个方面:

1.是否用正确的方式做事。

2.是否具备时间的高效性。

3.事件的结果如何。对于创业者来说,最应该具备的能力还应该是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干的能力。

顺便在这里提一句:千万别和自己的同学,朋友创业。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才最珍贵,因为他随手即逝,熟人之间的信任非常廉价,因为它 “多泛滥,低溢价”。正因为我们和陌生人之间有一层无法捅破的纸,所以才可以保证一种稳定的合作关系。

我对自己的反思

经过这一段失败的创业,我不得不从这 400 天的历练中得到一些教训,幸亏我现在能够完完整整地将他们记录下来。

民主与独裁

在公司运作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问题无法落实的原因在于“民主”。我们对于解决方案更多地是停留在讨论和争辩上,最后因为大家都无法说服大家导致方案搁置。而创业企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快速试错。我作为公司的CEO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将一些方案落实下去,去发挥试错的最大效能。如果说不能执行实现是其他合伙人的责任,那当一个错误的方案被长时间执行就是我的责任了。

无论如何,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独裁要比民主好得多。

零容忍

对于项目许多细枝末节的工作,我都报以非常严谨的高要求。以至于许多小问题出错,我会根据这个问题进行追究。虽然创业的容错率很低,犯错所要付出的成本也相对较高,但我还是应该允许公司里的员工和合伙人犯错。另外我也需要在这里反省我处理这些错误的方式方法,可能在言语上会有一些过激,引起别人的不适。

演讲

我们写文章通常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我的演讲大多以“分总”结构进行,可能会导致很多投资人在听分述的时候摸不着头脑,人对于一件事物注意力的时限就只有那么几分钟,我应该更多地考虑听众的感受而去修改我的演讲方案。

有的人会和我反映我说话太细致,有的时候甚至有一些啰嗦,但我想说的是,无论你的演讲如何,请用你最擅长的表达形式与风格说话,那样的效果可能是最佳的。简单和复杂是一个人根性的体现,要去改变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人才能事半功倍。这世界有人喜欢吃甜的,但也总有人喜欢吃咸的。

人员配置

我做“全民优点”这个创业项目之初犯的最大过失,就是错误预计了每个人的有效产能。我们4个人,一个设计,一个技术,一个内容,一个产品想要完整地运营一个媒体项目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初创团队做的是运营成本极低的类似工具类产品,那可以参考我们现在的团队配置,如果是牵扯到媒体运营,社区运营的范畴,还请各位创业者酌情添加合伙人与员工了。

烂漫主义

在一次大型的项目路演上,投资人评委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坚持做媒体方面的项目?”,当时,我本打算这样回答的:

“我在新华社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采编记者,上海书展期间,易中天先生反应当代文学创作学术泡沫的文学作品‘高高的树上’影视改编发布会当天我对他进行了采访,我分别问了如下两个问题,第一:‘易中天先生,据传闻郭敬明是由您介绍进入中国作家协会的,可郭敬明的大量作品被指抄袭,请问您如何看待《高高的树上》与此事之间的联系?’第二:‘中国的文学创作源远流长,他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文字瀑布,瀑布落差越大,势必激起的泡沫越多,请问易中天先生此次的作品是不是有意把这些泡沫放大了呢?’ 当我带着易中天先生的答案回到新华社的时候,我被予以了内部处分,随后不久,我便离开了新华社。我之所以坚持我的媒体梦,是因为我认为我所陈述的问题与答案才是用户想要看到的东西,我对于媒体,是有执念的。”

篇3:创业失败的反思

成本主要来自采购环节。一种蔬菜, 从生产领域到消费终端, 至少经过5 个批发商:农户—小型收购商—省级收购商—省级批发商—市级批发商—县镇级批发商。经过这么多环节倒卖, 价格就容易波动, 一旦出现暴雨、节日塞车等情况就猛涨。作为一个小餐厅, 我们无法直接与农户对接, 但设法减少中间环节。对土豆、茄子等易储存菜品, 我们直接从市级批发商进货, 一次进一个星期的货;对青菜、青椒等不易储存的菜, 我们与同行一起汇总每天所需的蔬菜, 以量大换取规模成本优势。

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般女孩吃饭多的地方, 男孩也会多。我们就抓住女孩的饮食偏好。一般女孩喜欢吃辣的、色香味俱全的东西, 我们就选择了酸辣鸡杂、西红柿炒蛋等菜品, 并注意聆听她们意见。果然, 她们很喜欢, 还介绍来很多新顾客。

半年后, 很多潜在问题逐渐暴露, 经营每况愈下。

* 缺乏事先规划。选择做快餐, 是觉得这个行业门槛较低, 风险压力小, 现金回笼快。由于这种错觉, 入行时我们掉以轻心, 对经营缺乏规划, 以致在消费人群、现金循环周期、预估营业额等评估不足, 当风险来临时, 措手不及。

* 缺乏行业了解。由于对餐饮业调研不系统, 导致在经营方式上出现迷茫。我们的消费人群, 打工者居多, 他们有三个需求:餐厅营业面积要宽敞, 90 平米左右 (我们只有40 平米) , 快餐品种至少20 种以上 (我们不到18 种) ;米饭要好吃。这些基本诉求, 都被我们忽视了。

* 定位不明确。我们先是做快餐和桂林米粉, 效果不明显之后做快餐与经济小炒, 后来又推出石锅鱼与快餐。定位不明确, 给消费者造成很大错觉。多元化也造成力量分散, 菜品品质无法有效改善。

* 选址问题。做餐饮, 选址很关键, 位置的参考指标为:现有消费人群、潜在消费人群、合同期。而我们选址时, 考虑不够长久, 后来工厂搬迁, 造成客流锐减, 这是最大的硬伤。

* 产权管理不到位。在餐饮业, 厨师是最重要的工种。一开始我们聘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厨师, 并以一定比例的红利作为额外酬劳来激发其主动性。但由于采购等环节由我们控制, 厨师逐渐懈怠。但他离开后自己创业很上心, 在成本与烹饪上控制有加。由于产权管理不到位, 挫伤了厨师积极性而影响效益。

篇4:盲目创业导致的失败

郭大宝只记得那位台湾老板说:“我不管你怎么做产品,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交货及时,我就会买你的货。”正是这句话让郭大宝看到希望。郭大寶和朋友合伙的企业是深圳市群博实业有限公司。起初他们买别人的产品,再卖给台湾老板,由于量小,卖价并不比别人低多少,台湾老板还是买了他们的货。与这家台湾大企业做成生意为群博带来了信誉。群博实业和一些小规模企业谈生意时,对方一听说那家台资大厂都是群博的客户,也就跟着订了货。

第一个月,郭大宝们就赚了1万元,接下来三个月价格控制得不好又赔了。接连三个月每月赔8000元。朋友有点想撤资,郭大宝问大舅子借了3万元继续干。三个月后生意开始好转。郭大宝正式买了设备,在公明镇租了厂房大干起来。三位朋友也各自明确了股份,郭大宝是第二大股东。如今,群博实业已经是业内较大的鞋模供货商,每月鞋模订单达30至40万元。

第一个项目的成功使郭大宝悟出两点,第一,所有的购货商都不会满足只从一家供应商处拿货,因为这样不仅有风险,也容易被对方掌控;第二,小商船要敢碰巡洋舰。郭大宝认为,如果小企业一开始就能和大客户做成生意,不仅生意稳定了,而且技术质量等起点较高,另外,小企业一开始主攻一个大客户也更容易集中人力物力提高效率,更有利于做大。

一个项目亏损了20多万

在鞋模产品上了轨道时,郭大宝又看上了另一个和鞋相关的产品---鞋撑。郭大宝想,都是鞋上用的配件,也是同一个购货企业,上这个产品应该不会很难。没想到做鞋撑赔了20多万元。

篇5:创业失败的经典案例

急于获取回报

张宁看到同乡售卖某种塑料产品钱都赚疯了,赶紧筹集了资金,决定尽快投资这一项目。他的同乡劝他说:“现在产品正在更新换代,你最好推迟4个月。”张宁很不高兴,推迟4个月,意味着丢掉几万元利润。果然,几个月后,张宁的产品因为科技含量低而滞销。创业者在初涉投资时,易受眼前利益驱动。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创业者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选择实力远超过自己的投资伙伴

几个农民工决定自主创业,他们看好了一个很有市场的投资项目,但因自己经济基础薄弱,不得不寻求投资合作伙伴。他们选择了一家极具实力的大型企业,对方为这一项目投入了足够的资金,同时也占据了大部分的股权。资金问题解决了,但在经营、管理、人力等诸多问题上却达不成共识。由于对方是大股东,根本不按农民工的思路运作,结果项目失败。这几个农民工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单纯认为只要有了资金,其他问题都好解决。而事实上,由于合作伙伴过于强大,揽权、抢权意识强烈,他们只能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中。刚出道的创业者,在以股权融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双方力量的平衡问题。虽然不能一心想着“制住”对方,但也一定要随时警惕被对方“制住”。

投资规模过大

王平对自己准备投资的电磁炉项目充满自信,举债铺货,但在同行压价下,产品却卖不出去。贪大求全,几乎是创业投资者的共性,殊不知种种危机就蛰伏其中,一不小心就可能爆发。在具体投资时,应留有余力,以防风险发生,手中再无资金可以周济,以致满盘皆输。

合作伙伴选择不当

江苏某乡镇的电子仪表厂准备开发一个环境监测仪器新项目,因自身实力不足,决定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幸运的是,某企业愿出资100万元。仪表厂合资心切,立即签下了合作合同。可是,合作伙伴缺乏诚意,资金一拖再拖,最终丧失了抢占市场的最好时机。创业者在合作前,务必对合作伙伴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合作伙伴的品行、经营能力、资金实力等等,都要有翔实的了解,以减少投资风险。

不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策略

刘伟投资了某燃气热水器厂,有媒体称,市场风向将发生转变,该项目将变得不合时宜。刘伟十分矛盾,但想到已投入的近10万元,他决心赌一把,结果他血本无归。创业者应时刻注意市场趋向的变化,原有决策已不合理时就应壮士断腕,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轻易放弃投资项目

篇6:创业失败典型案例

来源:大学生创业网综合整理 时间:2013-08-07 我要评论(0)点击:259

教训比经验对创业者更重要!对当下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在缺乏好的项目、资金支持和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自己当老板的梦想,是每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失败,这是围绕在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身上很常见的事情。

大学生创业网讯 教训比经验对创业者更重要!

对当下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而言,在缺乏好的项目、资金支持和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自己当老板的梦想,是每一个想创业的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失败,这是围绕在创业公司的创始人身上很常见的事情。在硅谷,这几乎成为一种荣誉。但是据统计,失败的创业公司还是一个可怕的数据,那这些创业公司真正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从中能获得什么样的教训呢?也许,我们从那些经历过失败的大学生创业故事中,可以汲取一些少走弯路的经验。

创业失败典型案例之一:生鲜电商优菜网

优菜网创始人丁景涛总结,他之所以创业失败原因如下:

1、没有稳定的货源。单一农场不能满足电商的需求;新发地采购无法保证质量;多个农场供货,采购量小,物流成本高。

2、不能提供比菜市场更好的购物体验。去菜市场买菜,可以挑选自己爱吃的,比如苹果,同样的红富士,口味非常多。在网上购买,送到家的苹果可能千滋百味;

3、进货,仓储,装配,物流,it,客户发展等等环节太多了;

4、货车进城问题(对初创企业很不友好啊)。这是压垮优菜网的最后一根稻草,没有进城证,原来是认罚,9月份开始,不光罚款,还要扣分,我们不得不缩小经营区域。另外,社区配送最好的工具—电动三轮车,是不合法的,好在这方面执法很松;

5、信息不对称,劣币驱逐良币。比如黄瓜,客户认为的好黄瓜和优菜网认为的好黄瓜有巨大差异,客户认为:1)、颜色浅且鲜艳;2)、直;3)、顶花带刺。这是劣币,但是客户思想很难改变啊,需要一个权威的信息对称。

虽然出师不利,但丁景源还是很看好生鲜电商市场,大有看准时机卷土重来的意思。他认为转变经营思路、扩大营销渠道之后,优菜网仍然有机会。

创业失败典型案例之二:研究生面馆

创业失败原因分析:古君子远庖厨。去年12月24日,该市另一所高校食品科学系6名研究生声称自筹资金20万元,在成都着名景观———琴台故径边上开起了“六味面馆”。

壮志雄心:5年后开20家连锁店

第一家店还未开张,六位股东已经把目光放到了5年之后,一说到今后的打算,他们六位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开分店啦!今年先把第一家店搞好,积累经验,再谈发展。我们准备两年内在成都开20家连锁店,到时候跟肯德基、麦当劳较量较量。

情伤钱损:无人管理,草草收场

而目前,由于面馆长时间处于无人管理和经营欠佳的状况,投资人已准备公开转让。这家当初在成都号称“第一研究生面馆”的餐馆仅仅经营了4个多月,就不得不草草收场。内中滋味:研究生门馆关门有内幕?

原本想以“研究生”之名来制造广告轰动效应,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人预料。“研究生面馆”开业不久,6名研究生就一个个被学校领导找去谈话,要他们在学业和面馆之间做出选择:要么退出,要么退学。

创业失败--原因分析

1、生意不红火,管理上也出现混乱,6位研究生称功课繁忙,店堂内经常无人管理。

2、附近商家:“味道不好,分量不足,吃不饱。”面馆所在街道非繁华商业市区。

3、每月支出庞大,入不敷出

创业失败典型案例之三:亿唐网

教训:两期5000万美元融资,只剩下空壳。钱再多,也得省着花,不然,花光钱就熬不过冬天。

1999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MBA的唐海松创建了亿唐公司,其“梦幻团队”由5个哈佛MBA和两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

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两家著名美国风险投资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

亿唐宣称自己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也是一个“生活时尚集团”,致力于通过网络、零售和无线服务创造和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时尚产品,全力服务所谓“明黄e代”的18~35岁之间、定义中国经济和文化未来的年轻人。

亿唐网一夜之间横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略地,在全国范围快速“烧钱”:除了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亿唐还广招人手,并在各地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2000年年底,互联网的寒冬突如其来,亿唐钱烧光了大半,仍然无法盈利。此后的转型也一直没有取得成功,2008年亿唐公司只剩下空壳,昔日的“梦幻团队”在公司烧光钱后也纷纷选择出走。

创业失败典型案例之四:“小超之家”水果购物网站

由五名大学生创办的“小超之家”水果购物网站宣布倒闭,距离网站创办仅9个月时间。

“创办之初是在中科院周围,6月份搬到了北大南门,主要针对北大在校学生和周边人群。”小朱说,他们在附近租了房,用于货物中转和储存。从四道口的农贸市场批发水果,按照网上的订单骑自行车送货。“后来订单逐渐增多,每天的营业额达到两千多元,几个人忙不过来了,雇了四名员工送货。”尽管如此,刨去员工工资、房租等费用,每个月仍然是亏损的。

上一篇:初中写友情的作文下一篇:团委办公室制度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