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讲稿

2024-06-15

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讲稿(精选5篇)

篇1: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讲稿

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讲稿

华西初中 王改红

2014-11-26

《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

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

第一部分

《胡清汝简介》

胡清汝,男,1964年10月出生,1982年至1986年在河北省平乡县贾村小学任教,1986年至2008年在平乡县贾村小学担任校长并任教,2008年至2011年任平乡县常河镇学区副校级干部兼西位明德小学校长,2011年至今任平乡县常河镇学区副校长。先后多次荣获“德育先进工作者”“邢台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并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2011年,他们家被授予“河北省优秀教育世家”光荣称号。他的父亲是乡村教师,他的祖父是乡村教师。他本可以不再做乡村教师,但他还是选择了当一名乡村教师。他不仅继承了前辈的职业,更继承了前辈传下的一脉师魂。

第二部分 《 钟绳传到了胡清汝手中》

常河镇贾村小学,有一口古老的钟,几十年来,学生们听着钟声上课、下课,一代一代长大。

这口钟,胡清汝的爷爷胡金錡敲过,父亲胡庆瑞敲过。后来,钟绳传到了胡清汝手中。

《以胡清汝为中心的“胡家教师团”》

胡家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大家族,在近70年的岁月中,四代人里出了20位乡村教师。在这个家族里,教书不

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朴素的人生信念,代代相传,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为师之德。胡清汝对于乡村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有两万多名孩子是他们家族的学生。胡金錡是胡家第一代教师,也是当时贾村小学里唯一的教师。胡清汝对祖父的印象是,逢年过节,家长们都带着孩子来答谢先生,给先生磕头行礼。胡清汝那时就感到,教师是一份令人尊敬的职业,于是他暗下决心,以后要做爷爷那样的教师。

17岁高中毕业,胡清汝成为村里一名代课教师。开始教书时,胡清汝并没有受过师范专业的培训,但家教给了他最好的教育。受父辈熏陶,年轻的他接过父辈的钟绳,很快跟学生们打成一片。他教导学生就算考不上大学做一个农民,也要做一个懂科学、有文化的农民。

第三部分 《刻着梦想的磁带》

胡老师说“点燃孩子们的希望,放飞孩子们的梦想,是老师的责任。”

92届学生孙丽华曾是孙庄小学的学生,由于调皮捣蛋,被迫转学。孙丽华的父亲找到胡清汝,请他接管孩子。刚到贾村小学时,孙丽华仍然顽皮,胡清汝就重点培养,利用课间单独辅导他,遇到阴雨天,就留他在自家吃饭。慢慢地,孙丽华变了,成绩也逐步提了上来。

在胡清汝送走的每一个毕业班里,都有这样一个毕业典

礼:为全班同学准备一盘磁带,录下每位同学心中的梦想。医生、教师、科学家、军人„„同学们心中的梦想是那么丰富多彩,这一盘盘刻满理想的磁带,成了学生们探寻未来的新起点。后来,胡清汝又把学生们的梦想认真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至今保存。

2000年,毕业近10年的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成就回到母校聚会,胡清汝拿出当年录有梦想的磁带放给学生们听。

“那时候我对胡老师说,立志要上医科大学,做医生。现在我梦想成真了,这离不开胡老师对我的栽培。”如今在平乡县医院当医生的王晓娟,听到自己当年的声音,激动地流下热泪。而当年顽皮的孙丽华,也已经实现心中的梦想,参军后在部队成长为一名连长。《链接》

第四部分 《扮演“五个角色”》

胡清汝初当老师时,贾村小学很破旧。为了修建学校,胡清汝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出资。进砖,他跑砖场;进瓦,他跑瓦场;买木头,他与人讨价还价„„学校盖了10天,胡清汝义务看守建筑材料,在野地里睡了半个月。

2008年,合校并班政策开始实施,新建的西位明德小学启用,胡清汝出任校长。虽说是新建学校,但当时只有一座空空的教学楼,配套设施全无,学校里杂草丛生,坑坑洼洼,建筑垃圾遍地。

为了不耽误开学,胡清汝天天带着教师填坑、铺路、清野草、焊栏杆。这些行为感动了教师家属和乡亲们,许多教师家属一有时间就跑来帮忙,乡亲们也主动开来农用车运垃圾,学生们三五成群地捡砖头铺小路。学校如期开学了,家长们说:“把孩子送到这里来,我们放心。”

学校不能吃住,家长每天都得接送孩子。赶上阴雨天,道路泥泞难走,家离学校远的学生两三天不能来学校。为了建寄宿制学校,胡清汝四处奔走,骑坏了一辆自行车,瘦了11斤。寄宿制学校建成了,胡清汝的角色又多了好几个。哪个孩子病了,他第一个问询,联系医生;哪个孩子从学校跑出去了,他带队搜寻;课桌板凳坏了,他亲自修理„„老师们戏谑他有5个角色:护士、警察、木工、电工、水暖工。

为预防村里孩子们患小儿麻痹症,胡清汝定期发放药丸,联系医生定期为孩子注射疫苗。可他的妻子却因为繁重的家务,得上股骨头坏死病,落下了残疾。

“做丈夫有缺憾,做教师没遗憾!”在胡清汝看来,教师就得是这个当法。

第五部分 《人物评价》

常河镇学区校长马在兴这样评价胡清汝:胡清汝是踏实教书、本分做人的优秀教师,堪称楷模,我们的老师都应该向他学习。

贾村村支书王孟辉说:我是胡老师的学生,我父亲是胡老师父亲的学生。老师不仅教我们识字,更让我们明白做人的本分,村里人都非常敬重他们。

胡清汝四婶史新娥说:胡清汝是贾村最忙的人,村里修路、建学校、修自来水设施等各种公益事业,都是他带头捐款出力。有他在,对整个村子形成良好风气影响很大。第六部分 《 钟声悠扬 敲响乡村孩子求知梦》 走进贾村小学,一口锈迹斑斑的大钟挂在当院,教室里是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当当当”,下课了。悠远的钟声,划过小学的上空,也回响在乡亲们的心间。弹指间,钟声已响过70年。

胡清汝的爷爷胡金锜1945年便是个教书先生,虽然教书的时间只有6年,但这6年,在平乡许多老人心中留下了温暖的记忆。

在这个贫苦的农家里,尊重文化、重视教育,成为传统。在老人们看来,只有识字,才能读圣贤书,做一个明理的人。因此,每一代人中,都会节衣缩食,让孩子读书。胡清汝的父亲胡庆瑞1959年走上讲台,按照父亲的教导,成了村里的一名代课老师。后来,由于村里缺少老师,母亲也任教小学。胡清汝上小学便师从父母,学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父母站在讲台上的那份尊严和神圣。

1981年,胡清汝高中毕业。当时大学升学率很低,尽管他平时成绩不错,但那一年,他高考失利了。这时,村里缺一名代课教师,胡清汝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薪水很少,只有40元,但他很坚定。第一次,他从父亲手中接过了那根钟绳,天一亮,便敲响挂在枣树上的钟,钟声响彻整个村庄,一声声召唤着乡村孩子的求知梦。

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敲响这口钟。在他执教的几十年岁月中,从开始月工资40元,后来涨到90元,150元,到后来的1000多元,尽管收入微薄,可这钟声一年四季却从未停止过。第七部分 《泪洒讲台,只为桃李芬芳》

开始教书时,胡清汝并没有受过师范的培训,但家教给了他最好的教育。他生长在书香门第,耳濡目染,自幼养成了礼让谦逊、勤勉好学的个性,年轻的他很快跟孩子们打成一片,上课教书,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游戏,他沉浸在当教师的幸福中。

胡清汝教的第一批学生已人到中年,至今还保留着儿时、当胡老师学生的温暖记忆。胡清汝老师接手的第一批四年级的几个学生基础不好,胡清汝把他们叫到自家,把两张地桌并在一起当课桌,每晚为他们辅导功课。无论风霜雨雪,辅导结束,胡清汝都一个一个送回家。后来,这个班里走出了4个大学生。

当时学校很破旧,为了建校,胡清汝在村里挨门挨户动员乡亲们集资,自家带头。他让村委管账,钱不过手。村民王孟银有三个没娘的孩子,他不在家时,孩子都是胡清汝叫到家里管吃管住。王孟银交不起孩子们的学费,胡清汝替他交。邻村杨尔庄蔡贵增二儿子学习优秀,但因为家庭困难,一到交学费时就不上了。胡清汝跑到他家里说,“你没钱交,我替你交。”蔡贵增说,“考上大学我更没钱。”胡清汝说,“大学我也替你交。再穷也不能把孩子耽误了。”

胡清汝后来转成了民办教师,但工资开始也只有七八十元,还要养家。对自己,他几乎节俭到了极点,多年里,上百次到县城办事,都没有舍得在外面吃过一次饭。但每次进城他都要去书店,买回教学方面的书籍回来学习。

他不错过任何一个业务学习的机会,仅在县三中、丰州镇北牌学校就悄悄听课百余节。1991年暑假的一天,胡清汝在县城参加小学语文培训班。遇到大雨,他冒雨往学校赶,近13公里路上,他摔了三次跟头。负责培训的老师看到全身湿透的胡清汝,感动地说,“就冲你这种精神,我不但照常上课,还要尽量多讲些内容。”

点点滴滴,胡清汝坚守着祖父、父亲为人为师的做法,在他的记忆和价值观里,老师就是这个当法,在清贫中坚守。

贫困压得胡清汝一家喘不过气来,家里的几亩地几乎成了全部的指望。为了种地,他的农具经常放在地里,起早贪黑

干一会儿,但从没有耽误过学生一分钟。即使是这样,赶上家里的事情多,常常需要借债过日子。对此,胡老师有《终身难忘的一堂课》

教师自述

终身难忘的一堂课

胡清汝

我17岁接过父辈的教鞭,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教32年,取得各项荣誉25项,让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小学吸引了三县十二村的孩子,教学成绩全县名列前茅,我也由一名任课教师成长为常河镇学区副校长。这一切都源于我的家族对我的影响。

我至今仍保留着祖父纪念曾祖父的一篇文章。曾祖父虽然不识字,但友善乡里、助人为乐。一代代良好的家风,带给了后人基本的师德教育。这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当好一个教师的根本。

1989年,我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妻子在家务农,全家就靠我那点微薄的代课工资为生,沉重的生活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当时平乡县自行车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内弟也在成都搞自行车配件发了财,回来鼓动他,“姐夫,跟我干,我投资,你们给我做车座子,一年最少让你们挣5万元!别当这个穷民办教师了。”面对当时一年五六万元的收入,我

动心了。我决定为同学们上最后一课。那是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堂课。那次迈上讲台,步伐那么沉重。当我对同学们说“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时,突然,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老师,你别走!”“老师,你别走!”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趴在课桌上哭,我的心里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是我用全部心血建成的学校,回想起祖父、父亲在讲台上留下的成绩,我怎么忍心走呢?

至今回想起那一幕,我的心情仍然难以平静。我永远属于这里,孩子们需要我,乡亲们需要我。

如果不选择做教师,我也许会获得物质富有的人生,但我不后悔。把学生们培养成人,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这笔财富比金钱更重。

后来贾村小学的老师依旧走马灯一样地换,学生走了一拨又一拨,但胡清汝依旧坚守在这里,共28年。这28年里,他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学区名列前茅,从这所小学走出了47名大学生,贾村小学成了当地的名校。

胡清汝和老师们相处,从来没有校长的架子,待人温厚如兄长。后来明德小学分配来几名家在外地的特岗教师,每当这些老师要回家时,他就让儿子开着车送他们到车站,返校时同样到车站去接。星期天或节假日,就把特岗老师叫到自己家中,给他们包饺子吃。他们缺少教学经验,在教学上给予耐心地指导,一有时间就向他们传授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

经验。不到半年时间,他们都能胜任教学工作了,一年下来都成了学校的骨干。带领下一代献身乡村教育

今年,胡清汝的一个侄女大学教育专业毕业、一个侄女幼师毕业已在一私立幼儿园工作,这个教育世家,从胡清汝祖父算起,一共有20人当过老师,现在在岗的有13人,基本都是乡村中小学老师。

当地一位曾从教育行业改行的人士告诉记者,即使是现在,乡村教师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干,特别是年轻人,1000多元的薪水对他们没有诱惑力,仍然认为乡村教师没有出息,在社会上没有人求,社会地位较低,与城市里大不一样。

但胡清汝的儿子、女儿和侄子、侄女们都选择了老老实实教书,家人中除一个堂弟考取了公务员改行之外,其余人都在中小学教书。他的子侄辈都曾是他的学生,一个家族的家风,职业的神圣感深深影响了后代,“我们家的人都喜欢这个职业。”胡清汝说。在平乡教育界,胡清汝被誉为乡村教育的“老黄牛”。

如今,胡清汝已被县教育局任命为常河镇学区的业务副校长,主管全学区的教学,他上任后依然兢兢业业,保留着“老黄牛”的本色。从教32年,胡清汝获得了“河北省优秀教师”等荣誉25项,两次走上央视„„就像乡间朴素的油菜花,不经意间就有了炫目的灿烂。

胡清汝说,“现在家里教书的人多了,知名度也更大了,我要带领着弟妹、子侄们,教好书,将爷爷、父亲、叔叔的师德,传承下去。”

第八部分 《 全县教师向胡清汝一家学习》

当各大报纸发表了《一脉师魂———平乡县一家四代18人从教薪火相传》的长篇通讯,报道了平乡教师胡清汝一家70年来从教乡村,世代传承师德的感人事迹,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近日,平乡县教育局号召全县教师向胡清汝一家学习。

报道刊出后,胡清汝一家四代甘于清贫、恪守为师之德、薪火相传70年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广大读者,省会退休教师何老师说,他们一家人的故事太感人了,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他们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楷模,老师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篇2: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讲稿

分享

创新

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事迹材料

2014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事迹材料胡清汝,子承父业,继续担任乡村教师,继承了前辈传下的师魂,以下是管理资料网带来的胡清汝事迹材料 2014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事迹材料

“四世家传,一门师表,两万弟子”。胡清汝对于乡村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他来自一个特殊的教育世家,这个家庭已经有近70年的从教历史,出过20名乡村教师,有两万多名孩子是他们家族的学生。胡清汝从教33年,让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小学吸引了三县十二村的孩子,教学成绩全县名列前茅。他教导学生就算考不上大学做一个农民,也要做一个懂科学、有文化的农民。因为清贫和家庭经济压力,胡清汝也曾动摇过。1989年,平乡县自行车业兴起,许多人因此发财致富。许多老师都辞了职,胡清汝也交了辞职报告,但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课时,被学生们的真情留住。在胡清汝送走的每一个毕业班里,都有这样一个毕业典礼:为全班同学准备一盘磁带,录下每位同学心中的梦想。这一盘盘刻满理想的磁带,成了学生们探寻未来的新起点。后来,胡清汝又把学生们的梦想认真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至今保存。为了修缮破旧的学校,胡清汝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出资,还义务看守建筑材料,在野地里睡了半个月。

以上这篇2014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事迹材料。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尽在:事迹材料

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2014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事迹材料胡清汝,子承父业,继续担任乡村教师,继承了前辈传下的师魂,以下是管理资料网带来的胡清汝事迹材料 2014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事迹材料

“四世家传,一门师表,两万弟子”。胡清汝对于乡村教育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他来自一个特殊的教育世家,这个家庭已经有近70年的从教历史,出过20名乡村教师,有两万多名孩子是他们家族的学生。胡清汝从教33年,让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小学吸引了三县十二村的孩子,教学成绩全县名列前茅。他教导学生就算考不上大学做一个农民,也要做一个懂科学、有文化的农民。因为清贫和家庭经济压力,胡清汝也曾动摇过。1989年,平乡县自行车业兴起,许多人因此发财致富。许多老师都辞了职,胡清汝也交了辞职报告,但在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课时,被学生们的真情留住。在胡清汝送走的每一个毕业班里,都有这样一个毕业典礼:为全班同学准备一盘磁带,录下每位同学

免费

分享

创新

心中的梦想。这一盘盘刻满理想的磁带,成了学生们探寻未来的新起点。后来,胡清汝又把学生们的梦想认真记录在一个本子上,至今保存。为了修缮破旧的学校,胡清汝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出资,还义务看守建筑材料,在野地里睡了半个月。

以上这篇2014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事迹材料。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尽在:事迹材料

望大家多支持本网站,谢谢

篇3: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讲稿

乡村教师ZU (MEIXIANGCUNJIAOSHI最美乡村教师周丽娜:“高屌花朵”的守护神她是沈阳女儿, 却扎根新疆。她用她那对孩子们特殊的爱感动着周围的人, 也感动了天山南北的各族人民。她就是“高原花朵”的守护神——周丽娜。“我是一名乡村教师, 每当看到孩子眼中那种对知识的渴望, 我的职业使命油然而生, 关心学生, 是我一个教师该做的事情。”2006年, 周丽娜跟随丈夫从沈阳来到新疆阿图什定居。在2700多人的卡依拉克村, 周丽娜是唯一的汉族人, 她应村民的请求, 教村里的孩子们说汉语。很快, 卡依拉克小学的教导主任找到了周丽娜, 希望她能够到学校里来教书, 于是, 她成为卡依拉克小学一名临时教师。“中国, 我们的祖国!”“中国, 我们的祖国!”“民族团结好。““民族团结好。”“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周丽娜就是这样一字一句, 不厌其烦, 年复一年地给学生传授着知识。以心换心, 使周丽娜和卡依拉克村的乡亲们水乳交融。亲人多次劝她回沈阳老家生活, 但为了这里的孩子, 她把阿图什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卡依拉克小学任教期间, 周丽娜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 所带的学生前后有13名考上了区内新疆班。她还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 所辅导的学生也多次在阿图什市、克州各类比赛中获奖。201•年9月, 周丽娜被调到上阿图什镇中心双语幼儿园工作, 如今又到要维勒克村双语幼儿园当园长。工作岗位调整了, 但周丽娜对孩子们的爱没有变, 对工作的热情没有减, 依然孜孜不倦地工作着。周丽娜用自己的辛勤付出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也用自己的美丽情怀感染着学生, 让大山深处的孩子学会“用知识改变命运”。说起今后的生活, 周丽娜说:“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我会一辈子呆

篇4:关注乡村:寻找广东最美乡村教师

广东省有着重视和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首届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同志亲自接见全体乡村优秀教师,并作重要讲话。受表彰奖励的303名“广东省山村优秀教师”分别到广州、深圳、东莞、中山市的优秀学校,结合各自专业发展的实际,以提高教学能力为目标,进行了对口跟岗培训学习。评选表彰活动使我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山村教师和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今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制定这一计划时,因我省乡村优秀教师评选表彰活动卓有成效而专门征求我省的意见。

据悉,今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评选表彰范围,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的在职、在岗乡村教师,需从事教学工作满10年。活动主办单位之一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特别提出,对农村教师要有三条保证:一是要有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二是要保证享有实惠的物质生活,既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也不能老是要求他们“要守得住清贫”。三是要有系统的荣誉体系,评选活动应该是持久、普及而又催人奋进的。为此,2015年“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除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给予每人万元奖金外,还有5000元跟岗培训费。

篇5: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讲稿

最美乡村教师陈腊英:乐观坚强的“微笑使者”陈腊英生于1980年,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80后,因为曲折的生活经历,品尝了生活的种种艰辛:三岁丧父;四岁是村里人人皆知的“小小放牛娃”;六岁给弟弟洗尿布,照顾(再嫁的)母亲坐月子;七岁,她用稚嫩的肩膀给亡父立了一块墓碑;十八岁,她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她的加入,让那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小学教学成绩迅速提高,并取得了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2003年,陈腊英来到了镇中心小学任教。就在她满怀信心想实现人生更大理想的时候,却患上了严重的肾病,并一度危及生命。尽管一次次晕倒在讲台上,她仍坚持教学,因为她放不下学生!学校只好强行要她去住院治疗,可她惦记着班上的学生,常常刚进院就马上要求出院。就这样,她带病坚持上课近4年之久。然而,陈腊英的年轻与热情终究敌不过病痛的折磨。由于肾移植手术费太高,她的病情不断恶化,她必须每周做两到三次的血液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几年中,她一次次被背着去做血透、一次次被抢救。在大家的帮助下,2008年10月,陈腊英终于做了肾移植手术,并顽强地活了下来。2009年新学期开学后,陈腊英在术后恢复不到4个月便强烈要求重返校园。2012年下半年,陈腊英重新当上班主任,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她待别留意那些性格内向孤僻、学习困难、家庭情况特殊的孩子,利用周末带他们一起爬山,跟他们一起游戏,走进孩子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融入集体。她还利用放学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邀请孩子们到自己家里,和他们聊天、陪他们玩耍。十几年来,陈腊英用真情坚定了乡村孩子求学的信念;她身患重病,却忘我工作,坚守三尺汫台,凭着顽强的毅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的自信、热情、善良、真诚和活力,她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人生的态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很多人。现在的她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好老师,·一个传递阳光与关翻驗乡搬师。·—

上一篇:生活多一点作文600字下一篇:浅谈教师体态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