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分析

2024-06-18

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分析(共7篇)

篇1: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分析

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分析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体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农民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谋取和保护自身利益,遵循自愿互利民主的原则,而形成的一种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其形式包括:专业合作社、农产品专业协会、农民经济人组织、农民股份公司等,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先进生产力,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它直接介入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全过程,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既发挥了家庭经营制度的优点,又克服了家庭经营规模小、与市场脱节等不足,增强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如何规范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适应我镇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村集体、农民双增收,还没有成熟的经验,我们对我镇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全面摸底,尤其对2家初见成效,实现了村集体、农民双增收的腰占子丰裕玉米制种合作社、营盘滩村盘龙土豆果蔬合作社,进行调研,对村委会牵头采取“支部+公司+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进行客观分析,认为村集体入股,公司参与带领农民创办合作社,适应我镇实情,拥有资本、市场、和社会关系的企业入股合作社,引导农户生产经营更有助于化解市场风险,使合作社更快的得到市场地位,解决农产品市场进入和价格改善,实现农户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当然也存在农户和企业之间本质上的对立关系,存在着内在的根本利益的冲突,需要在合作社一体化组织内建立一种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探索实施了如:村委会和村民控股合作社,村主任担任理事长,部分村“两委”成员担任理事,在合作社建立党组织,开展交叉任职等多项办法,取得了效果明显。现将工作进展情况做为案例加以总结,希望能为我县并为奇台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决策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基本情况。

半截沟镇位于奇台县城东南47公里处的天山脚下,镇域总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现辖9个村委会,47个村民小组,有耕地25万亩,总人口23100人,有基层党组织57个,其中党总支11个,专业合作社党支部9个,有党员887人。半截沟镇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是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前身都是专业协会,其中7家是新注册的合作社,业务都围绕农资农产品销售,养殖业、种植业开展,没有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的代言人,谋取农民最大利益的目标。主要特点:一是没有特色主营业务,多半以农产品收购,农资经销为主,村委会为完成任务按上级要求注册,没有经营目标和具体规划。二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理解不到位,发达的合作社制度是我县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可或缺的组织制度基础。三是对新农村建设理解不到位,没有将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同小村并大村建设中心村规划有机结合。四是对农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理解不到位,没有将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我县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结合起来。五是操作程序不规范,没有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范操作,有的由农村经济人操作,村委会不管也管不了,有的没有经营方向,基本没有开展业务,就等着争取上级资金。其余2家探索建立了:村委会牵头“支部+企业+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目前初见成效,实现了村集体、农民双增收。其特点是:一围绕农村土地流,培育特色产业,如:玉米制种、土豆保鲜窖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

动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产业话经营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农民在承担有限风险的情况下,有机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二是村集体、公司、农民共同投资创办合作社,在合作社生产一线建立党支部,由村主任任合作社理事长、支部书记,村委会委员到合作社担任理事,同时将企业负责人交叉任职到村委会担任副书记,在一体化组织内部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起因

调查表明,最初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动机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与此同时,千家万户作为分散的个体进入市场,谈判力量弱,市场风险高,谷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解决生产经营成本高的问题。单户购买既不能享受较低的价格,还时常会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而合作社由专人负责联系货源,可以从厂家或信誉度高的销售点购买,既可以享受到批发的低价,又能保证农资质量。这也是很多农民合作社成立的普遍动机之一。调查中,多家种植、养殖合作社都谈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几乎都为成员提供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服务。伊宁市强农奶牛合作社还自建了饲料厂,为成员提供优价的奶牛饲料。.解决生产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合作社可以部分弥补家庭分散经营在推广农业新技术及新品种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合作社可以作为中介,负责组织农户,或者先培训部分成员后再由他们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另一方面合作社牵头引进优良品种,联系厂家或科研单位,举办免费或低价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乌苏全良养牛奶业合作社理事长介绍了当初成立协会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本村附近建了1家奶粉厂,部分村民开始饲养奶牛。农户单独售奶过程中,经常被厂方拖欠奶款,几年下来被欠奶款达20多万元,严重影响了农户收入,也打击了大家的养牛积极性,有人迫不得已卖掉奶牛。为了解决拖欠奶款问题,1999年由村干部牵头,18个奶牛养殖户组建了养牛协会。现任村委会主任兼任理事长,早先是养牛大户,协会成立后被推选为理事长。协会成立后做的第1件事就是以协会名义和厂家谈判,解决了拖欠养殖户的全部奶款;随后,协会成员进行分工,发挥经营能手的特长;协会还购买了贮奶罐,打开了更大的市场。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奶价,降低了坏奶率,还确保了牛奶销售渠道通畅,激发了更多农户饲养奶牛的积极性。

1994年,我镇丰园啤酒花种植合作社的发起人刚开始尝试啤酒花种植,由于产量少,需要自谋销路,价低利薄。2000年,他联合了其它两家一起种植,同期采收、加工,统一销售,统一结帐。2006年,他们在县政府引导下成立了合作社。

我镇邓家湖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前身是豇豆制种协会葡萄种植协会)成立的动机主要是为了保证以合理的价格、级别销售产品。该村有多年的豇豆制种经验,但销售种子时总是被压级、压价,因而他们选择了合作来增强实力,提高谈判议价能力。

从以上3家合作社的经历看,合作的最初动机是团结散户,增强和购买方的谈判力量,共同解决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产品定级、定价问题。

作用

1.节约交易成本。合作社内部根据成员特长进行分工,有专人盯市场,跑订单,批量购买农资,为成员及非成员提供购销服务,大大降低了单家独户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也节约了资金和人力。

2.提高谈判议价能力。合作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农户的谈判议价能力。2008年,丰园啤酒花种植合作社的成员增加到41户,种植面积达2000亩,合作社统一安排生产、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购买种苗、统一采摘、统一加工和统一销售,和买方签订订单,买方上门收购甚至提前半年预付货款。既解决了劳动力紧缺、啤酒花产量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也解决了销售难题。在市场价格提高后,合作社与买方进行谈判,提高了产品的收购价。

3.形成品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成立合作社后,注册统一商标、统一生产标准成为可能,为合作社扩大产品销路、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等奠定了基础。6家合作社中,已有4家注册了产品商标。

4.增加会员收入。虽然6家合作社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其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已经显现。邓家湖瓜果种植业合作社目前主要的合作内容是豇豆制种、西瓜和甜瓜的种植、销售,其中豇豆制种历史较长,年制种量160吨左右。2007年,仅豇豆制种亩均纯收入就达1300元,比种植棉花等大田作物亩均多收入500元。2007年,全良养牛奶业合作社成员饲养1头奶牛1年纯收入为4000元左右,养殖收入远大于种植棉花的收入。2007年,丰园啤酒花种植合作社的啤酒花亩均纯利润5000-6000元,6家成员平均每家纯收入超过10万元,而此前没有种植啤酒花时,每户年纯收入为2-3万元。

5.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一方面,成立合作社后,合作社负责人通过培训、学习和参观考察等,领导能力,组织、管理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合作社组织成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文件、政策等,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水平,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另外,在合作社内部,成员承担一定的义务,拥有相关权利,民主管理,民主决策,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逐渐提高。

问题

由于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较晚,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合作社规模小,覆盖农户少。和全国相比,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覆盖面小,对农户带动作用非常有限。目前,全国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 4万多家,而半截沟镇只有2017个,带动农牧户25.3万户,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10.45 %。半截沟镇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不仅低于山东、浙江和江苏等合作经济组织较发达的省份,也低于陕西、四川、甘肃、贵州等西部省份。作者调查的6家合作社中,成员数量超过100户的有3家,其中最多的是全良养牛奶业合作社,有440户;最少的只有27户。

合作社的资金规模小。作者调查的6家合作社中,注册资金最多的是20万元,10万元以下的5家,最少的为3万元。到2007年年底,总资产超过100万元的有3家,这样的规模,对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2.组织管理不规范。其一,合作社章程不规范。6家合作社都制定了章程,但有些内容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一致,如有的合作社章程中规定“3年召开1次成员大会”。其二,合作社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因为成立时间短,目前的合作社主要起到连接农户和市场的中介作用,交易数量还不大,因此,都没有二次返利。其三,公积金、公益金的提取不规范。只有1家合作社按成员收入的10%提取资金用于合作社事务支出,其他5家没有提取。利益分配和合作组织的资金积累关系到其发展和壮大,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必须建立公开、透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稳定的资金积累机制,以保证其持续发展。

3.存在少数人控制现象。几家合作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成员大会往往成了成员代表大会,代表又往往只是几个出资的核心成员,合作社的决策主要由核心成员决定,多数成员参与决策的程度很有限。在合作社成立之初,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因为发起人、出资人往往是农村中的能人,因此,其决策比较容易得到多数成员的认可。但是,随着合作社的规模扩大,内部事务不断增多,就必须重视民主原则的贯彻。否则,如果成员不能在组织内部充分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及被选举权等权利,就会失去继续留在合作社的激励,不利于合作社的发展。

4.服务内容少。合作社发展初期,服务内容以低成本的技术、信息服务为主(黄祖辉等,2003)。作者调查的合作社情况正是如此,他们主要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信息服务、部分生产资料的统一购买以及产品的初加工和统一销售等服务,仅有1家合作社在成员资金有困难时,由理事长贷款后再转给成员使用。其他合作社没有为成员提供贷款服务,这和合作社成立时间短、经济实力不强和信用度还较低有关。

5.成员与合作社之间利益连接不紧密。6家合作社成立时由发起人出资注册,出资成员都不超过10名,对其后加入的新成员,多数没有出资要求,即使要求出资的对数额也没有统一规定,大多数成员和合作社的利益联系并不紧密,和非成员的联系就更松散了。6家合作社目前都不收会费。对成员没有出资要求一方面降低了加入合作社的门槛,有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但另一方面,这样做使成员和合作社的利益连接不紧密,会影响合作社的稳定性。而且,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对外事务需要经费,目前有些经费由发起人或理事长承担,但要谋求长期的更大发展,必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增加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对策

半截沟镇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政策上给予扶持,实践中给予帮助。

1.遵循规律,循序推动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创建和发展必然是有产业基础的,养牛奶业合作社、啤酒花合作社、瓜果种植合作社的发展都是很好的例证。对于合作社发展的形式和进度、发展规模等,都要以产业或产品发展为基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做到由农民自主决定、自我选择,坚持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

2.培养合作社领办人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合作社企业家队伍是促进合作社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6家合作社的领办人都是农村中的能人,也都有带领更多农民致富的愿望。政府部门应该提供合作社相关知识、法律法规、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培养合格的合作社领导人。

3.加强合作社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普及合作社知识;另一方面,对现有合作社成员也要进行培训,不仅使其了解合作社的性质、作用,更要清楚自己可以享受的权力、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还要提高他们对组织运行的监督能力,以保证合作社健康发展,保持对成员及更多农户的吸引力。

4.政府支持。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合作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金融优惠政策、技术支持政策等,解决合作社遇到的实际困难。调查的合作社都得到过不同程度的政府扶持,但还非常希望加大扶持和帮助力度。受访者普遍提到资金不足是发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最希望政府能帮助解决的实际问题。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度较大,贷款额度小,手续繁琐等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尽早解决合作社发展的资金约束。但是,在政府扶持的同时,也要纠正一些合作社负责人的认识偏误,即认为

组建合作社某种程度上是为政府服务,因此政府必须扶持合作社。这种想法和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不符,也不利于合作社负责人努力经营管理好合作社。

要加强对小规模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现有的一些合作社扶持项目门槛较高,而刚起步的合作社往往规模小,盈利水平低,需要帮助却达不到扶持标准,难以享受到资金及项目支持。虽然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对产业的带动力较强,但实际中,对一些企业领办型合作社的扶持,并没有带给广大农户实惠。

要制定符合合作社运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农民合作社的业务和经营的产品特性有关,有些合作社的业务并非常年发生,而是集中在某段时间,按照现在的财务管理制度,需要每个月上报会计报表和税务报表,浪费人力、物力。因此,制定符合合作社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非常必要。

篇2: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分析

二、当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支持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组织规模还偏小,规模实力还不强。由于当前大多数农民的小农意识还根深蒂固,缺少大局观念和合作意识,只求单干图自己发展,从而导致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目前,绝大多数合作社社员数不到50个,每家合作社入股社员平均只有24个。由于规模普遍较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合作社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多数合作社注册资金低于10万元,再生产和流动资金缺少,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的实力。

(二)管理还不够规范,凝聚力还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从事同类产品或产业的生产经营的农民“集合体”,由于现阶段农民普遍素质不高,加之又缺乏高层次、高素质的合作社管理人才,导致一些合作社内部运作机制还不够规范,《章程》和相关制度还不够健全,执行水平还不高,社员的民主管理意识还不强,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还不够规范。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的不严肃以及利益分配的不明确,直接导致社员对合作社关注度和期望值还不高。

(三)生产合作领域还处于初步阶段,产品附加值还不高。农业是弱势产业,对于处于起步阶段的弱势群体联合体合作社来讲,合作的内容和项目起点固然不会很高。目前,我市现有的合作社中,90%以上都是直接从事种植和养殖,处于初级农产品的生产阶段,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合作项目还比较少。绝大部分合作社的服务和业务还是停留在初级产品销售及信息、技术层面上,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合作社还比较少。

(四)发展意识还不强,扶持发展力度还不大。一些乡镇、街道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扶持不力,推动不快;也有一些地方由政府和部门牵头创办,没有农民群众的参与,合作社运行缺乏活力。合作社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年终盈余基本返还给社员,客观上造成积累不足、后劲不强。一些合作社社员呼声较为强烈的是税费减免和用地优惠政策,已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因素。

三、对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几点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更是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有利于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推进基层民主管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当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树立发展数量与质量并重的理念,加快合作社资源整合,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注重合作社规范管理和功能拓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提升社员素质,夯实发展基础。通过素质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社员自我生产经营能力,使合作社成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这是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要按照分级培训、注重引进的原则,进一步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合作社成员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经营技能、营销策略、管理经验、财务知识、合作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注重人才引进,鼓励科研专家、有特长的农技人员、营销与管理人才、大中专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帮助解决合作社人才稀缺问题。具体的讲,合作社社长、班子骨干、入社社员应具备以下素质:合作社社长,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和奉献意识,并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为民办好事的工作作风;合作社班子及其成员而言,要有过硬的生产管理技术,较强的号召力,会市场经营、会品牌经营,懂得财务管理,社员信任度高;合作社社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支持和帮助合作社发展的愿望。

(二)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发展平台。按照专业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原则,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抓好制度贯彻执行,使合作社发展、运行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这是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组织制度上,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完善且操作性强的《章程》,健全财务会计、收益分配和内部民主管理等相关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实现合作社组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在生产制度上,要制订统一的农产品技术和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强化生产经营的质量控制,保障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农产品供给。在活动形式上,要定期组织合作社社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项活动,探讨研究解决社员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促进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三)拓展合作功能,增强发展动力。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发挥合作社“几统一”特有功能,使入社社员真正得到实惠、赢得好处,这是合作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如组建植保队,实施统一防病除虫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使社员在技术服务上得到好处。通过统一采购、统一发放生产资料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使社员在生产资料供应上得到好处。在做强做大合作社品牌的同时,要采取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等办法,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使社员在品牌共享上得到好处。要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注重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合作项目的开发,拉大拉开产业链,减少市场风险,最大限度的提升农产品的价值。通过促进社员增收,体现合作社的优越性,激发社员的凝聚力,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篇3: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分析

1.1 基本情况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以来, 瓦房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 创建形式也呈多元化, 主要有“能人或专业大户牵头兴办型, 农品加工、流通企业牵头兴办型, 农业技术服务组织 (包括原供销社) 牵头兴办型, 村干部带头兴办型”4种类型, 分别占全市合作社总数的55%、25%、12%、8%。据统计, 截至2014年末, 全市共兴办合作社1 204个, 拥有成员6.9万户, 带动农民37万人。从产业分布看, 主要有水果业、畜禽养殖业、蔬菜种植业、农机经营等, 合作社覆盖面达农村乡镇总数的90%。其中, 水果业合作社760个、蔬菜种植业合作社241个、畜禽养殖业合作社152个、其余产业合作社47个。大连市级以上示范社达到52个, 其中, 国家级16个、省级9个、大连市27个。

1.2 运行管理情况

主要实行技术培训、生产标准、投入品使用、品牌包装和产品销售“五统一”的管理方式。合作社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 对社员进行科技培训和生产指导;对产品的生产、包装、贮藏等环节按规程统一操作;对生产资料实行统一生产、采购、供应和使用;对社员生产的产品, 使用统一商标, 统一包装;由合作社统一销售, 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瓦房店市每年都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 对体制完善、运作规范、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明显的优秀合作社予以奖励。同时, 有关部门还积极为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开辟绿色通道、营造良好销售环境。

2 瓦房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机制不健全, 管理不尽规范

瓦房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普遍存在着内部机制建设不健全、运行不规范等问题, 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 部分处于分散, 自由发展的状态。调查发现, 有的合作社内部管理混乱, 组织日常运行和管理随意性比较大, 缺乏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保障, 统一服务和销售等职能作用发挥一般;有的合作社没有对社员进行盈余分配或分配的比例较小;一些规模较小的合作社甚至还没有按照规定建立财务账目;有的合作社虽然理事会、监事会等内部组织机构建立了, 但未真正依法开展工作, 组织机构建设只是流于形式;有些合作社没有选准产业定位, 发展的节奏没有跟上市场变化, 导致组织偏小、弱而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2.2 成员素质较低, 管理人才缺乏

合作社成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绝大多数只有中小学文化, 极少数具有高中以上文化, 整体素质很难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需要和要求, 尤其是懂农技、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更是缺乏。农民合作社是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 现有的管理人员都属摸石头过河, 其运行多半凭的是经验、运气, 不懂得用现代市场营销手段拓展市场, 更不会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去组织生产, 人才短缺已经成为阻碍合作社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3 发展资金短缺, 政策性扶持力度不够

虽然制定了一些加快扶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 在资金和信贷等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扶持, 但数额有限, 力度不够, 与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差距很大, 合作社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一些农民自发组织成立的合作社, 由于入股资金不多、融资又困难, 缺乏启动资金, 而政府又没有更多的财政资金扶持和鼓励发展政策, 致使这些合作社发展较慢。

3 瓦房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创新经营机制, 强化规范管理

按照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 不断完善和优化合作社生产经营机制。鼓励各地以合作社为主体参与农村土地流转, 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开展生产基地和农产品质量认定认证工作, 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管理可追溯制度。建立完善合作社组织内部的运行机制, 优化服务机制, 规范组织内部利益的调节机制, 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 不断修订和完善合作社章程以及民主管理制度, 使合作社得到有效运行[1]。加强对合作社的业务指导和服务, 合作社在注册登记前, 工商部门应会同经管部门对其名称、从事产业等进行资质审核, 注册登记后要及时到经管部门备案登记。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合作社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重点检查利益分配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等执行情况, 特别要做好国家专项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确保合作社依法安全运行。

3.2 加强教育培训, 加快引进优秀人才

要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针对合作社成员的特点, 定期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及新入社农民进行教育培训, 其中管理人员要注重组织领导、生产协调、市场营销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入社农民要倾向于合作社相关法律政策、组织运行和市场经济基础知识以及农业技术等方面内容培训, 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2]。要组建以农经人员和科技员为主的合作社业务辅导员队伍, 建立健全合作社辅导员队伍体系和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不断提高社务辅导员的业务本领和工作水平[3]。人社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对合作社聘用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同时, 人才主管部门也要给予合作社引进人才政策倾斜, 加速全市农民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3.3 加大财政、信贷、保险政策性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每年都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 用来扶持和促进合作社发展。对有一定经营规模、运行良好并对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有明显推动作用的合作社, 纳入政府农业和科技开发项目承建单位, 实行财政专项资金扶持, 或由政府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基础设施或设备, 由合作社负责管理使用。对于兴办合作社生产所需的流动资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问题, 金融机构应该适当放宽信贷抵押担保条件, 降低门槛, 优先为其安排贷款。涉农保险机构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 鼓励以合作社为单位参加农业保险, 增强合作社抗风险能力。

摘要:近年来, 瓦房店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 对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增加广大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 仍然存在机制不健全、成员素质较低、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 对此, 提出创新经营机制、加强培训教育、加大政策性扶持等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辽宁省瓦房店市

参考文献

[1]刘淑芬.肇东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2]周萍萍.泰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 2010.

篇4:华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分析

【关键词】华阴;农民;专业合作社;宣传;监督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意义

(一)充分体现了农民为主体的特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成员中必须有80%以上是农民,在这方面,目前绝大多数合作社都能达到要求。在接受调查的合作社中,88.2%是由农民自发建立的,合作社理事长、理事人员中农民身份的比例均在90%以上,充分体现了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的特征。

(二)有利于农民参与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合作社有别于公司制企业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从接受调查的合作社来看,2014年,平均召开成员大会2.9次,最多的召开了12次。在成员大会的表决投票方式上,81.6%采用一人一票的方式,成为广大成员参与合作社民主管理的主要表现。

(三)在解决农产品“卖难”、技术指导、农资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经营活动上,接受调查的合作社中, 81.4%开展了产品的销售活动,在服务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除此之外,为成员提供技术服务的合作社占71.4%;为成员提供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膜的占68.6%。通过对外发展和对内服务,合作社起到了方便农户、让利于农户的作用,达到了聚集农户、带动农户的效果。

(四)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

通过文化活动提高分散生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是合作社的特点之一。接受调查的合作社中,有34.3%的合作社平时组织文化活动,年均2.95次。文化活动的内容包括:组织参观考察、逢年过节的活动、培训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成员以及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

二、华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状况

截至2014年10月底,华阴全市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注册资金1514.8万元,成员总数达12663人,其中农民11469人,占成员总数的90%。其主要特点:一是涉及领域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蔬菜、瓜果、粮食、药材、畜禽、农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二是牵头主体多。可概括为基层干部创办型、涉农企事业带动型、专业能人创办型和农民自治型;三是合作范围大。有的在同一村组进行合作,有的跨村组、甚至跨乡镇进行合作。四是发展不均衡。有的组织机构较为健全完善,经济效益和带动作用较为明显,但也有一部分合作社生产经营很不规范,有“空壳化”趋势。

(二)存在的问题

1.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一是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或不完整。在调查的4个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章程》几乎完全相同,能基本按《章程》规定的财务、人事等制度执行的仅有1个。二是管理机制不完善。合作社“三会”设置不科学,多数合作社监事会名存实亡,没有一个合作社能够完全按照要求定期召开社员大会,合作社事务多由负责人决策。三是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合作社在财务处理过程中未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进行,多采用“流水账”方式,收益分配权由负责人掌握,利益分配不均,普通社员利益易受损。

2.规模偏小且服务水平低。

一是合作社数量虽多,但发展规模却有待提高。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的合作社中99.61%的合作社社员为50户以下,46.09%的合作社资产规模在100万元以下,绝大多数合作社的土地经营规模在16.7公顷以下,经营规模偏小。二是盈利能力较弱,后续发展能力不强。如某种植业合作社,拥有100户社员,属较大规模合作社,但年营业利润仅34.11万元,每年仅提出1.34万元用于后续发展。三是服务范围和环节有待提高。平均每个合作社带动了47.05户,每户社员仅带动了6.15户,平均带动服务能力不强,且提供的服务多集中于初级生产环节,市场竞争力较弱。

3.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和方式不当 。

一是扶持资金不足。由于华阴财源有限,政府对部分新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2000元的补助,效用较小,还未能逐年坚持落实。二是覆盖面窄。只有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才能获得10~40万元的发展性奖励资金,这类主体的数量相对总量来说是很少的,仅占总数的1.13%。三是资金配置不当。一部分人通过注册“空壳合作社”和重复注册来骗取支持性发展资金,从而真正需要资金支持的合作社得不到足够的发展资金,造成了部分合作社发展迟滞不前甚至夭折的情况。

三、新时期进一步促进华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

(一)重视宣传引导,努力提高农民参加合作社的积极性

华阴市工业基础并不雄厚,农业在国民生产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各有关职能部门应当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深入乡、镇、村和广大农民群众之中,采取召开座谈会、动员会、表彰会等方式,运用电视、网络、灯箱广告等手段,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积极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深刻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使他们充分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和作用,不断破除小农思想,增强民主观念和合作意识。要通过政策宣传和典型示范,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创办合作社的积极性,促使其自觉、自愿、自发地参加合作社建设。

(二)抓好经营服务,提高整体水平

一是扩大规模,拓展服务范围。将规模较小的合作社实行联合或合并,实现小社变大社,增强合作社实力,将提供不同服务的合作社联合或合并,增加服务环节,实现优势互补,扩大经营服务范围。

二是增强自身发展能力,保障后续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自身的优势农产品或服务,着力搞好市场营销工作,增强盈利能力,并每年预留足够的发展资金用于后续发展。

三是依靠多方力量提高经营服务水平。依靠政府、银行及社会资本获取发展资金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业,着力提高经营服务水平。以水果合作社为例,可通过建设深加工企业为社员及周边果农提供水果的深加工服务,生产果与汁果酱等,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获得更多利润。

(三)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充分保障普通成员权益

针对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内外部监督的状况,华阴地方相关部门应该考虑从如下方面建立和完善合作社的内外部监督制度。

在内部监督上,应强化监事会(监事)在合作社治理中的作用,规定合作社审计结果向成员大会报告的制度以及成员对经营情况的知情权。同时,针对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应规定合作社监事会中至少一位或一定比例普通成员出任的监事,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普通社员对合作社经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在外部监督上,首先,应考虑在合作社立法中加入外部审计的强制性条款,对合作社的外部审计和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明确的规定;其次,要从多方面保证外部审计的实施和起到效果。除了正常的年度审计外,应规定县级或以上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合作社根据需要可以提出启动外部审计监督程序,超过一定数量的合作社成员或者债权人可以提出外部审计的申请;第三,应当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及时淘汰那些不合法、不规范、无生命力的合作社,让国家的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更多地倾斜于那些发展规范、潜力较大的合作社,做大做强发展规范的合作社。

参考文献:

[1]周敏倩,谢呈阳,夏冰晶.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发困境研究——基于江苏省实地调研的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篇5: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各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越来越规范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更是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到更高的高度。事实上,农民通过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不仅市场地位不断提高,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而且使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了重视,维权成本减少,利益受到了保护。

当前,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突破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板块基地优势。随着我区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年活动的启动,各级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全面推进,迫切需要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合作组织的组织优势和社会化服务优势,连接龙头企业、基地与农民。通过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维护农民权益,增强竞争能力。

二是发挥新型农民和农村乡土人材的智力优势。随着我区高素质农民培养工程的深入开展,一大批新型农民和乡土人材脱颖而出,这些农村的能人、种养大户,懂技术、懂经营,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因此引导新型农民和乡土人材、种养大户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增加农民收入,是一条现实而有效的路子。

三是发挥各专业部门的人员、技术、资金优势。各个部门的基层单位和人员,常年深入农村,与农户直接接触,掌握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需求,具有较强的技术、资金、人员等优势。相关部门基层单位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办或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选择一批产业特色优势明显、工作有一定基础、不同产业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点,努力培育一批产权关系明晰、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利益联结紧密、服务作用较好的合作社典型。

四是发挥地域产业的集聚优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上抓突破,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积极探索把同类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组织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联合社,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鼓励跨区域联合,打造龙头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姜山镇的创宁粮机专业合作社,汇集了朝阳、丽水、姜山各个片区的154个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通过合并还使合作社从过去只能提供机耕、收割、排灌服务拓展到了提供全程机械化“六统一”作业服务,为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立足我区实际,积极有效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给与指导、扶持和服务。

当前,要使我区特色农产品形成一定规模,走上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只有农产品走出千家万户小生产的现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规模实力和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合作社,提高农产品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才能发挥特色产业的经济效益,加快我区现代农业的进程。其对策是:

1、深化规范性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示范社建设行动就是引导和规范合作社的发展,根据我区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从中每年择优培育一批示范性社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质量安全优、民主管理好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率先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引导和带动更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2、加强政策、金融扶持力度。合作社作为弱势群体的互助组织,自身积累十分有限,发展中离不开财政资金的扶持。金融机构应降低贷款门槛,采取贷款额度授信、产品、销售订单合同抵押等多种形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凡是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应当享受。

3、健全运行机制,推动品牌建设。合作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注重打造品牌。每个合作社有质量、有品牌,才有市场竞争力。优质品牌的打造,可增强产品自身实力,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途径。知名度上升了,市场占有率才会提高,市场竞争力才会增强。这就要求合作社要注重发挥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载体和示范作用,注重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及加工品,特别要大力开发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通过创建品牌,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能力。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注册商标,增强商标兴农意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更多的无形资产。

4、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宣传工作,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精神家喻户晓,进一步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篇6: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分析

截至2009年底, 新疆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311个, 是2007年的4.5倍;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2133个。成员人数达15.1万户, 比2007年增加7.9万户, 增长109.7%。按照专业合作社牵头主体的不同, 可将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划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组织模式:

(一) 专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动型

专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动型, 这种模式是目前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体模式, 占到89.9%。即由从事运销、生产、经纪的农村能力或专业大户牵头, 联合从事同种专业生产的农民而自发建立。这些农村中的能人或专业大户是经营或技术能手。专业合作社依靠他们引进农产品新品种和新技术, 开展技术培训、试验、示范、信息交流、带动周围农户发展当地优势产业或产品, 并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 开展农产品购销和物资供应等, 形成一批专业村和专业生产基地。

例如:昌吉呼图壁县五工台镇惠农保鲜合作社, 是由致富能人赵勇于2008年底发起, 带动周边村组800多户农民修建了保鲜库和种植鲜食葡萄。现合作社拥有鲜食葡萄基地8000亩, 年保鲜贮藏能力13000吨, 保鲜的农产品远销全疆48个县市和区外十多个大城市。保鲜贮藏的果品实行反季节销售, 价格比平时翻几倍。合作社农民人均增收8000元, 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 龙头企业带动型

龙头企业带动型, 即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 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在三者职能上, 农户负责生产, 合作社侧重联系和服务, 公司偏重营销。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可以用合同关系或股份合作关系相互联结, 从而将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结合起来。近年来, 新疆涌现出泰昆、天康等一批农副产品购销、加工、储运等龙头企业。为了保证企业的原料供应, 公司主动将农民组织起来, 形成原料生产供应型合作社, 与加工企业形成相对稳定的对接关系。公司向合作社提出原料需求计划, 并签订供货合同。成员按计划生产, 合作社按计划收购, 公司按计划加工, 形成了一种产加销有序化的微观经济运作形式。

例如:库尔勒市金桥香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7月, 合作社与世光仓储、拓普公司等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关系, 是集香梨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的跨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 辐射范围已达周边的哈拉苏农场等5个乡 (场) , 带动农户达1200户。

(三) 基地带动型

基地带动型, 是以某类农产品为主, 成立专业合作社, 连结分散农户, 形成“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形式。

例如:沙湾县安集海镇红安辣椒专业合作社以基地为依托, 实施标准化生产, 开展辣椒统一销售及深加工。合作社生产的辣椒不仅在石河子、克拉玛依、乌市等建立了固定的辣椒销售网点, 而且与陕西等外省区市还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供求关系。2007年合作社仅辣椒一项就实现农民人均增收4657元, 占全镇人均纯收入的51%。

(四) 政府或职能部门依托型

政府或职能部门依托型, 多是由乡镇政府、供销社、农技等部门牵头, 吸纳农户参加, 一方面为农民提供技术、产品购销等多种服务, 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也适应形势, 转变职能, 拓展工作领域, 促进自身发展。

例如:昌吉木垒县政府出台优惠政策, 引导广大农民出资入股成立的蔬菜 (食用菌) 专业合作社。政策规定, 凡全县各乡镇农户修建一座设室农业大棚, 县政府给予5000元补助和一台卷帘机, 各乡镇也补助2000元-3000元, 协调贴息贷款10000元-15000元, 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水、电、路三通, 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

(五) 股份合作型和实体依托型

按合作社组织结构, 可将合作社分为两类:股份合作型和实体依托型。

1、股份合作型。

引入股份合作机制, 由农户、合作社和企业自愿联合, 按“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原则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用共同出资入股、股份制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 依法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组织。

例如:昌吉玛纳斯县凤鸣棉花专业合作社, 是由凤祥集团发起成立, 是目前新疆以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入股股金60万元, 其中凤祥集团入股10万元, 各乡镇成员入股50万元, 入社成员最少可入1股 (500元) , 多入不限。合作社下设非独立的头工乡、兰州湾镇、北五岔镇三个分社, 横向加强了与凉洲户镇万合棉花合作社、平原林场民盛棉花合作社的合作。合作社服务范围覆5个乡镇场站、44个村队、600家农户, 棉花种植面积达15万亩。

2、实体依托型。

即“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 在这种方式中, 合作社成为兴办农产品加工等企业的主体, 合作社自己兴办的企业与农户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民通过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开展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 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

例如:昌吉玛纳斯县乐土驿镇乐源合作社, 以现金和土地作价入股的方式, 将原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整合起来, 进行统一连片规模化生产。该模式凸显五大特点:一是保底分红。成员以土地和现金入股, 现金入股农民每年保证分红不低于股金的12%, 土地入股每年保证成本, 盈利分红。二是反租倒包。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工, 将3500亩土地分成4块地, 每块有1名股东作为管理人员, 月工资1500元, 劳力从社会员中聘用。三是统一管理。实行“五统一” (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的管理运行模式, 进一步提升合作社产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四是延伸产业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合作社建立了节水灌溉材料厂和塑料颗粒加工厂, 坚持以农为主, 工农结合, 开辟合作社发展新的产业链。五是循环发展。形成农膜滴管带“生产-回收-再生产”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各种模式优缺点分析

(一) 专业大户或农村能人带动型

其优势主要是:容易筹集较多注册资本, 能够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具备一定技术基础与市场营销网络, 营运的前期准备时间短、成本投入低, 能够较快开拓市场;容易围绕能人形成权威中心, 减少决策成本。因此, 这种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获利的能力比较强, 也是其吸引农民参与并能够比较稳定发展的原因。其主要的缺陷:一是一股独大问题, 股权结构的集中化与决策权的集中化, 使得合作社领导人拥有主要的控制权和决策权。二是内部人控制问题, 许多农民对于骨干成员控制合作社存在信任恐惧。

(二) 龙头企业带动型

龙头企业凭借自身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设备和设施、商业信誉、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可以不断开拓市场, 扩大市场的覆盖面;可以不断开发新产品, 扩大市场销售额;还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 影响和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农产品品种、品质的结构调整;而且能够使农产品以终极形态进入市场, 实现农产品增值, 增加农民收入。在这种模式中, 专业合作社发挥着特殊的中介作用。一方面合作社作为载体, 使龙头企业的技术、管理等要素延伸到农户的种养过程, 并通过合作社约束规范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企业和合作社分担单个农户的资金投入、产品销售等市场风险。但是, 在这种模式中, 最终受益者是企业, 农民并没有在价格和利润分配上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农户与企业没有形成深层次的联结机制, 农产品加工附加值被企业获取, 农户没有得到二次分配收入, 农民并不能享受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社会平均利润。

(三) 基地带动型

基地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社, 能够连结分散农户, 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社会组织化程度, 帮助、引导农户结束“单打独斗”个体经营格局, 实现农户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 提高规模效益;有利于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开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有利于打造品牌, 树立品牌效应。但是, 由于合作社生产经营项目单一, 致使农产品后续产业链短, 依然存在原料型生产初级加工, 包装、品牌的打造跟不上。同时, 大规模集约化种植与生产, 对环境和资源的要求较高, 对农民素质要求较高, 产品专用性较强, 一旦市场行情低落, 难以保障农户的利益, 风险较大。

(四) 政府或职能部门依托型

政府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 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行政部门的介入, 合作社发展带有稳定性, 活动的内容相对丰富, 合作社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初期, 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 这样的合作社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激励。由于长期由政府主导, 导致出现组织松散、服务水平和农民热情不高等问题, 对政府的过度依赖, 也使得合作社自身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 股份合作型

股份合作型专业合作社模式, 在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 农户可以分享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该模式突破了公司与农户、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股份合作制的原则和机制, 把各方的资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 增强了组织内部的合作性, 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 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是, 目前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吸收广大农户投资入股而建立的股份合作型专业合作社并不多, 由于农户持有的股份在合作社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在决策中难以发挥影响作用。尤其是在专业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很难保障农户与企业的地位平等和利益均衡。

(六) 实体依托型

在这种方式中, 合作社成为兴办农产品加工等企业的主体, 合作社自己兴办的企业与农户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民通过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开展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 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同时合作社还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的作用, 在促进农村建设、村容村貌的美化、农村民风的改善和农民组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弥补了其他合作社仅靠经济功能一条腿走路的弊端。从许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程看, 该模式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所兴办的“实体企业”的效益如何, 直接取决于所办实体企业的经营水平。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起步阶段, 成员素质相对较低, 也难吸引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决定了自办实体很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不同模式, 各具特色, 而且分别适宜于不同的部门、不同环节、不同地区, 每种模式都有自身的优势、缺陷以及适宜的领域和地域, 相互间不能简单替代。从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看,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高级阶段, 应走“实体依托型”发展道路, 即“合作社+公司+农民”运行模式。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合作社成员成为直接的“股东”, 合作社、公司、农户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共同分享农产品增值。同时, 合作社还能利用自身的积累, 发挥好社区功能。“实体依托型”发展模式是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理想模式。

参考文献

[1]、李中华.国际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 .

[2]、张丽娜.国外合作社发展经验及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借鉴[J].农业探索, 2007 (3) .

[3]、宁茂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治理机制研究[J].农村经营管理, 2009 (8) .

篇7:半截沟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案例分析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结构;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3-0074-04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面临极大挑战,在这种责任制度下,农村经济生产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技术水平低等劣势日益显现。如何进一步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便应运而生。从2007年定安县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三年来,合作社作为新的经济形式在定安县迅速发展。截至2009年3月,全县在工商局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100多家,拥有会员600多人,带动农户2000余户,参股金额2000多万元,成为定安县农村经济的新亮点。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种发展模式

根据定安县的实践经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一定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目前,定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三种模式。

1.专业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引导农民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领域开展专业化合作,使分散的农民获得协作生产的能力,形成足以抗击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合力,让农民从改革中越来越多地分享丰收成果,由被动接受改革转变为主动参与改革,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定安翰林绿果槟榔专业合作社便是这一模式的代表者。翰林镇有槟榔种植户3000多家,农户间最初为争夺客源,竞相压价,加之槟榔果收购价格大起大落,家庭承包经营者效益下降。面对困难,该镇19家槟榔种植大户、销售大户、运输专业户自发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经营,通过提高槟榔生产销售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该社投入资金60万元,用于槟榔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机械购进改造、厂房建设、原料购进、购买办公设备、产品检验检测等。同时合作社组织社员实施标准化生产,并实行联户联销、联户联防、专业合作。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品均衡上市,合作社通过不懈努力,研制出了槟榔茶、槟榔酒、槟榔干花苞汤料、花苞泡菜等槟榔花苞系列食用产品。这样产业链条延长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了,相应的市场效益也就出来了。由于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领域开展专业化合作,仅产品附加值一项,农民一亩槟榔可增收1000元,定安县6万亩的槟榔就可增收6000万元。[1]

2.能人带动模式。个体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等诸多因素,生产存在随意性、盲目性,难以应对市场风险。尤其农业是脆弱产业,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亟需寻找好的“领头羊”,带领农民共同致富,从而实现一人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一区。从定安县的实际来看,农村“能人”往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起者或领跑者。他们在组织中的主导地位来自个人人力资本,主要是其技术知识、管理能力和社会关系,而不是行政权威。与普通成员相比,他们无论是在最初的组织发起、制度订立,还是在日常的管理决策中都有着突出的影响力。定安县目前有1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凡是规范运作好、服务功能好、分配机制好、增收效果好的合作社,都有一个能人领头。这些“领头羊”一般都是种养大户、运销大户,是同类行业中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能人与农户联合起来组建专业合作社,能发挥他们市场信息灵、销售渠道稳的优势,在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业、搞活农产品流通等方面起示范带头作用。新竹镇白墩村群众素有养鹅、养鸭、养鱼的传统,但过去单家独户分散饲养,技术上也缺少指导,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白墩村饲养大户李南华真切地看到这一点,凭借自己多年的饲养和运销经验,牵头成立“定安新竹南华养殖专业合作社”,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技术上,该社有养殖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3名,并常与相关部门专家及外地专业户联系沟通,不断改进养殖技术。销路上,合作社开辟可靠稳定的种苗、饲料来源,与海口等地客商建立了良好的销售网络,并实行专人负责制,由李南华专门负责肉鸭的销售,李植义负责罗非鱼的销售。在李南华带动下,有100多家农户以投入劳动力或土地的形式与合作社合股经营养殖业,养殖水面面积1200多亩,主要养殖罗非鱼及樱桃鸭,肉鸭年出栏25万只左右,产品供不应求。2008年,该社农户人均纯收入达1万多元,比当地其他农民收入高出2倍多。

3.专业化经营模式。专业化经营是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它把分散的土地、人力、资金等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从而聚沙成塔,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既降低了市场风险,又能使社员利益共享。定城镇平和地区是海南省小有名气的养鹅专业村,过去农户单打独斗,不仅要同其他村民竞争,有时还会被收购商压价。通过成立“平和新安四季鹅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平台,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继而借助规模优势打通产、供、销环节,把农户与市场有效地衔接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农民利益。短短两年,合作社已连结农民128户,创建基地131个,储存肥鹅基地1个(能储存肥鹅2万只以备调节市场),年产35万只肉鹅,占全省鹅出栏交易量三分之一左右。依托合作社的力量,社员养的鹅产量、质量、销量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高,销售旺季还需预定。目前,合作社每日平均有2000多只鹅被销往琼海、万宁、陵水、三亚等地区,收购价较其他农户饲养的鹅每公斤高3-5元。该地区仅养鹅一项总收入能达到3000多万元,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大优势

1.有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对单个农户来说,新品种的引进、生产技术的辅导、市场的调查等等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单打独斗的传统生产模式注定了其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的弱势个体形象。而合作社有能力组织市场调查,搞新品种试验示范,开展技术辅导,组织产品统一包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地按订单或合同生产。这种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利益均沾、风险同担、共同发展的模式,能够有效衔接市场,把城市与农村、生产与销售对接起来,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割状态,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农民增收。降低风险、增加收入是农民加入合作社最本质的目的。最大化农产品附加值是农民增收的有效保证。合作社框架下的农民,可以享受专业化分工带来的好处,如翰林绿果槟榔专业合作社利用废弃的槟榔花研制出槟榔花酒这一全新产品,在市场上开创出一片新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进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民自己的联系与合作,打破所有制和行政区域界限,在更大范围内、更广领域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为成员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技术服务,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效地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参与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经营活动,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不断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使社员获得更多的农副产品增值利润;通过集体购销等交易环节上的联合,低成本地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使社员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据抽样调查,定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与一般农户相比,年纯收入高出2000元以上。

3.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增加就业机会。农业的科技化,说到底是农民的科技化。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只有最终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模式,进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根据生产需要和农时特点,传播新技术、新信息,解决农户生产经营中的现实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也为农民提供了掌握新的生产技术,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平台,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逐步形成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其防风抗浪的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能人便是新农民的代表者。不管是合作社中的种田大户还是养殖大户,他们都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在扩大其种植或养殖规模时,都会大量地聘请农民和其他具有某些特殊技能的劳动力,以保证其经营的规模化。同时合作社在做大做强过程中,必然向集团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并不断延伸其产业链条。这将促进资金、技术、信息、加工、销售、物流等分工分业,不仅能就地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吸纳大批因金融危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更能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如潭黎瓜菜专业合作社通过统购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联合发展圣女果生产基地,其种植规模达3000亩,每亩圣女果可降低生产成本150元。每逢瓜菜上市季节,不少客商为了能找到工人打点瓜菜,除了招聘其他乡镇村民外,还请来定城居民帮工,有时甚至一工难求。“定安黑猪”是定安县标志性特色农产品,蜚声岛内。通过成立“定安黑猪协会”,发展会员120多户,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销售,定单养殖黑猪数量由不足500头发展到6000头,成员户年收益由平均0.5万元增加到3万多元,既增产又增收。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三个问题

1.资金制约。万事起步难,资金是制约合作社做大的第一因素。从调研情况来看,合作社普遍反映资本金缺乏。定安县目前的60多家合作社,各自的投资总额多在100万元以内,有的只有几千元,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资金的缺乏直接导致很多合作社无法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更无力扩大经营规模或发展新产业。造成合作社资金短缺的因素有农民收入低出资有限、合作社自有资金不足等多种因素。一是财政扶持少。今年定安县政府拨专款28万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扶持,平均到60多家合作社,作用将十分有限。如翰林绿果槟榔合作社2007年从本村19户农民合股起步,当时入股金额不到万元,目前种植“绿果槟榔”2000多亩,虽然经营规模不断壮大,但合作社并没有多少积累。苦于没有财力,槟榔花酒等特色产品后续市场开发一直未能更进一步发展。如果公共财政能对合作社的一个或几个薄弱环节、关键环节给予一定扶持和引导,其资金使用绩效会很大,不仅可以提高合作组织为农服务能力,而且可以直接带动农民增收。二是银行贷款少。农业生产,无论以何种形式,总是要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影响,波动始终较大,加之农民借贷的资金流动性低,因而贷款风险也相对比较大,银行放贷意愿低。目前主要是开展五户联保贷款,每户贷款额度3万元,已有10户向农行贷款30万元,相较于全县2000余户社员而言,仍是杯水车薪。而农业专业合作社几乎没有可抵押的动产或不动产,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所需的评估、登记、交易等配套服务尚不健全,在现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双重约束下,对农村依法可抵押的荒山、荒滩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面临着办理难、处置难、变现难等问题,影响了银行的放贷积极性。三是社员投入少。定安县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资金入股的方式。但由于入社社员生活并不富裕,入股资金数额小,合作社资本金只能用于启动,无法扩大再生产,难以做大做强。

2.技术制约。一是技术人才有待增加。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并不愿意投身合作社,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奇缺现象更为突出。合作社中的“领头羊”多是种植大户、运销大户等专业户,普遍存在学历低、技术水平有限等情况。由于人才缺乏,各种新技术无法及时推广到位,大部分合作社没有能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经营,直接影响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二是技术培训有待提高。虽然县里有关部门对合作社、对农户也开展培训,发放各种宣传资料,但总的来说,培训的视野还不够宽,培训的内容与农业生产实际还不能有效衔接,培训的技术含量也有待提高。

3.信息制约。从定安县合作社目前运作的模式看,主要还是以合作社中的种植大户或养殖大户为龙头,实现联产联营,追求的还是规模优势。虽然这些能人基本都是当地经济发展意识较强的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热情较高,但由于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缺乏长远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考虑,特别是信息短板的掣肘,致使合作社的发展局限在一定规模范围内,无法带领全体社员生产上规模、发展上档次、流通上台阶。个别合作社虽然配备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多为摆设,使用频率并不高。目前定安县尚未构建统一的农产品信息网,合作社对市场供求和信息反应不足,在千变万化的市场形势中易处于劣势。订单农业可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利益有保证。部分合作社乐于此道,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从定安县实践来看,订单农业的客户群主要还是几个相对固定的大户。如果合作社不加强信息渠道建设,广开门路,实行县内与县外、省内与省外联动,建立多方保障机制,一旦这几个大户临时有所变动,将会影响合作社的发展,甚至给合作社的生存带来负面影响。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三条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制约因素,各职能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对策,齐抓共管,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和谐发展。

1.开闸资金“水龙头”。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分为无偿、有偿两种形式。无偿扶持方面,政府要继续将支农财政资金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定的资金扶持10个龙头合作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质量标准制定、产品认证和市场营销人才、社员培训等工作,并把合作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农业结构调整目标考核范围;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甚至可以通过“绿箱”政策, 将扶持农业的政策性资金补贴给专业合作社。有偿扶持方面,考虑在城投公司旗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投资发展基金,采取政府独资或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吸收各种社会资本,特别是一批先富裕起来、有志于乡土建设的本地成功人士。在不影响合作社日常经营管理前提下,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扶持,重点支持生产十大特色农产品的专业合作社,并制定具体退出机制。操作上务求公开公正,对有扶持可行性的合作社,经论证后予以资金支持并进行公示。二是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政府要协调金融机构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提供无息贷款、低息贷款、减息贷款、长期贷款等优惠贷款,在五户联保贷款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面。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信用联保中介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对接县担保公司,进行担保贷款,畅通合作社在生产、收购、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融资渠道。三是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鼓励农民入股集资,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组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内部资金融通,扩大成员的融资担保范围和融资渠道,多管齐下解决融资难题。

2.更新技术“升级包”。一是花钱买智。加强同各科研院校的联手,聘请专家教授加快农产品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实施全程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重点高校联手建立大学生农业实习基地,对驻点的大学生给予一定补贴,务求实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难题。二是花钱培训。制定县、镇、合作社三级培训计划,县重点指导镇分管工作的部门及合作组织负责人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镇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和乡村干部进行培训;合作社重点对社员进行合作知识、规章制度、权利义务、利益分配和生产技术培训。邀请农业厅专家、科技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深入基层解决生产难题。农业局要结合当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培训,使其基本掌握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要领,并使其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适应科技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取得明显提高,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复合性人才,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良性发展。三是总结经验。农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偏路子、好点子,合作社要定期组织社员召开经验总结大会,取长补短,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农技人员要与合作社开展“一对一”包点服务,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同时总结田间经验,加以推广。

3.打造信息“千里眼”。一是信息到家。县工业信息产业局要及时编印农村科技、市场销售等信息,结合科技下乡等活动,进行信息指导,确保农民第一时间掌握市场需求信息。二是信息上网。合作社自购或政府赠送电脑等一批电子设备,利用互联网收集农业科技信息,特别是产、供、销等环节的市场信息。县工信局要着手组建定安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站,为会员和农民提供致富信息、市场行情、政策法规,建立供求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将定安县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省,走向全国。

参考文献:

上一篇:半日活动总结下一篇:高中物理的力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