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

2024-06-10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共14篇)

篇1: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

2011-2012年第二学期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本学年生物实验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结合生物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生物,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地位,确定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共同发展的思想,理清实验内容仪器配备标准,做好实验准备和课后总结记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一、重视实验教学,认识提高,措施得力,实验效果好。学校有一名教导副主任靠上抓。平时经常督促检查;实验员和任课教师积极配合,变被动为主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并重,实验教学课得到改善。学校重视实验室建设,投资改建标准实验室,购全仪器、仪器橱,使实验室和仪器室整洁明亮。为增强实验效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1、按照新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2、做好了实验准备,实验前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对观察的要求。

3、实验过程中,教师做到操作规范、熟练、形象、鲜明、安全。

4、配备足够的教具、学具,以满足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

三、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2、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

3、实验教师做好示范工作。

4、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四、定期开放实验室,让每个学生动手,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提供便利,鼓励大家大胆子实验,小制作和小发明。

五、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搞好生物实验,还要搞好教学仪器整理、建档、修理、并做好记录,服务于整个生物教学。

六、顺利完成本学期实验教学任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2: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

七年级生物课改计划

黄羊镇广场中学

张延海汪其芳

二O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2012-2013学第一学

七年级生物课改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3课时

第二章 探索生命3课时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课时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4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10课时

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课时

五、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六、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七、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篇3: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做好教后记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教后记,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地思考, 那么即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 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可见, 教学反思对教师的重要意义。其中, 教后记就是教学反思的一种主要形式, 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 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自我评析和反省, 将经验、教训和自我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与理论教学相比, 实验教学更具直观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 谈谈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写教后记。

一、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后记的内容

( 一) 记录学生整个实验的完成情况

每次实验课结束后, 首先, 回顾学生对本次课的完成情况: 实验进行到什么时间就有完成的了; 大部分学生在什么时间完成; 实验课结束后还有没有没完成的。反思是否实验课中理论讲解占用时间太多, 减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 还是理论讲解时间太少, 学生没有彻底明白实验原理, 还是课程内容不太充实、不太饱满, 反思这些有利于教师之后实验课的时间分配; 其次, 回顾学生的整个实验思路是否比较清晰、顺畅, 这样有利于检视教师的授课效果, 及时发现问题, 从而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再次, 检视实验数据与上课之前老师预试结果的差距; 如果是较大的差距就需要找出发生此种情况的原因, 是学生本身操作手法、操作过程的原因, 还是实验仪器的原因等, 找出根源, 探索改进的方法。

( 二) 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不仅需要及时解决,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记录下来, 检视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 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例如, 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过程中, 在测定时发现许多同学试管中的颜色上下不一致。问学生进行摇匀操作了吗, 回答是肯定的。但结果很明显没有摇匀, 那在液体量很多的情况下如何来混匀液体就需要记录下来, 下次再上同样的课程时就知道如何讲解这个问题。有时在实验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例如, 一次实验课上课不久, 一个女学生脸色苍白、全身冒汗, 幸好老师注意到了的这点, 及时停止询问得知其经常对一些化学试剂过敏。类似的事情也要记录下来, 作为一个教训。实验课不仅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实验, 而且要安全的完成实验。

( 三) 记录学生实验课中提出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疑惑的问题、一种是思维联想、创新的问题。记录疑惑的问题, 反思是自己没有讲透还是方法不当, 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深入,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更合理, 而且能及时发现问题, 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思维联想并提出问题可见学生是真正的走进了课堂, 进行了思考, 这是一种创新的开始。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在有些问题上, 学生的见解可能更高明, 也更有想象力、创造力, 记录下来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 实现教学相长。

( 四) 记学生实验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和体会

每次课的实验报告, 我会要求学生在讨论处提出自己对本次实验的建议和体会。这样的建议和体会经过课后一段时间的思考, 是比较成熟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 这对于改进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有的学生感觉填鸭式讲授激发不出自己强烈的兴趣, 那好, 下次课根据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 学习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后, 有同学建议多开设几种蛋白质测定的方法。这是个很好的建议, 第一, 可以比较不同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 进一步学会根据这些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第二, 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记录下来, 可以作为实验室开放的实验内容, 也可以在今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时进行考虑。

( 五) 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失败的地方

“失败是成功之母”。课后及时记录下来, 反思教学中的失误和不足。如在脲酶Km值测定过程中, 有同学在显色过程加入显色剂后, 液体浑浊导致无法测定。这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溶液过滤时没有过滤好, 沉淀进入到了接收器皿。那如何能有效而且可行的避免这个问题, 这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摸索。如在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实验中, 曾经出现过整个班没有出现实验结果的事情。逐一查找原因最后锁定丙酮酸标准液冰箱放置了一周, 导致失效。根据经验放几天是没有问题的, 但一周以上就不可以了, 记录下来, 引以为戒。

二、写教后记应注意的问题

教后记既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分析, 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升华, 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把写教后记坚持下来, 不使它变成一种任务、一种形式、一种负担, 需要注意以几点。

( 一) 及时记录

教师刚上完课, 对本次课的状况、利弊得失印象最深。一旦时过境迁, 半月后、一月后再来回忆和追记就比较困难了。熟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 写教后记一定要趁热打铁, 一鼓作气, 用数分钟时间, 将需要记录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 留待以后查阅、反思、深入研究。

( 二) 简洁记录

教后记主要是为教师以后改进教学、积累经验、教学研究等提供信息, 主要是给自己看的, 而且需在课后用很短的时间完成, 所以语言必须简洁明了, 记重点, 不需要将自己教学全过程事无巨细、像流水账一样一项一项地全部记下。

( 三) 坚持记录

也许教后记记一次、两次不难, 记十次、百次也不难, 难就难在坚持记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教后记是伴随每次教学活动需要做的功课, 只有做到“课课思, 节节记”, 才能真正“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要切忌以“教学任务太重、时间太紧”等为借口应付学校检查、敷衍自己。只有做到持之以恒, 几学年下来, 便会拥有较多的教学经验, 较多的教学思考, 较高的教学水平。

( 四) 反思记录

要经常翻阅写好的教后记, 养成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从点点滴滴的记录中反思、总结教育思路、教育方法、教育形式, 探索出一些课堂教学中带规律性的东西, 并从中悟出教育的“大道理”。反思记录的同时, 请教同事、查阅文献、研读相关教育理论, 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党中央、国务院在最近的两年内多次强调, 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水平, 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后记”的写作, 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教学资料, 而且长此以往, 必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底蕴的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月燕, 杨春永.浅谈“教后记”的写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10) :100.

篇4: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

【关键词】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实验;改进

实验是一切科学探究的基础,生物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进行教学时,本人感觉苏科版初中生物课本七年级上册的有些实验如果改进后,效果可能更好,现叙述如下:

一、页P6“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实验

课本选取了生长状况相仿的4株青菜(或玉米、雏菊等),分别栽种在同样的花盆里,将花盆分别标上1、2、3、4号,再将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每天定时观察花盆中幼苗的生长状况,连续观察7~10天,并做好记录。

我曾经亲自用青菜作为材料做了上述实验,当时正值9月上旬,气温较高,我用陶盆培养青菜,每天上午8时左右观察陶盆中青菜生长情况,发现如果每天浇水,青菜容易烂根,后来改为四天左右浇一次水,十天时间仅浇了两次水,其他条件相同,结果青菜长得很好。如果你不确定是否该浇水,可以敲一敲花盆,如果声音发闷,就该浇水了,一次浇够浇透,浇到盆底渗水就可以了。如果培养用容器的材质是塑料的,一定要覆膜,否则水分蒸发会很快。

课本上没有考虑空气在其中的作用,实际上,植物的生长与空气是否充足也有很大关系。在实验时,应保证所实验的植物空气充足,通风良好。

本着在每次实验时保证只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量应该相同。

我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在保证阳光、空气充足的前提下,每4天左右,给青菜适量浇水,青菜可以长势很好,给青菜大量浇水,青菜长势不良,即水分对植物的生存有很大影响。

如果是探究光照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同样,一天左右时间,从植物的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变化,把每天改为4天左右,才能看出效果。

我每天定时上午8时左右观察陶盆中青菜生长情况,这样经过改进后,效果更加明显。

二、P46页“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实验

从米饭、馒头或面包上取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碘酒,观察米饭、馒头或面包碎屑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实验看似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现在的面粉,食品添加剂很多,加上碘酒浓度有高低,都会影响所滴食物是否变紫色。所以做出的实验即馒头碎屑馒上滴加碘酒后,有的时候不是变蓝色而是变紫色甚至黑色,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歧义,也影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所以我建议不用馒头或面包,就用米饭,如果用馒头碎屑滴加碘酒,馒头碎屑不是变蓝色而是变紫色或黑色,让学生分析是什么原因。

三、P50页“验证食物含有能量”的实验

课本上步骤为①按下图安装实验器材(课本P51上有图)。在试管里加入10mL自来水,插入温度计。②取1g干燥的食物,用解剖针固定食物,在酒精灯上点燃后迅速移入试管下方,进行加热。③待食物燃尽,记录最终水温。④用不同食物进行试验,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分析哪些食物含有的能量较多。(花生、核桃等食物含有的脂肪较多,所以我选择花生、核桃等食物)

这个实验用的是1g干燥的食物,在按照教学进度做这个实验时,已进入11月上旬,较冷了,1g干燥的花生或核桃等太少,不足以使试管水温发生明显变化,如果把1g改为3g甚至9g,这样水温上升明显,效果好。

四、P108页“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的实验

把全班同学分为4~5人为一小组,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小组同学轮流测量不同生活状态下,每个人每分钟呼吸次数。

本课时的内容有“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等活动,活动“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活动,按照课本进行,加上学生活动前准备,活动后整理,此活动至少要15分种左右,“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的活动,不算课前准备的时间,第一组实验“验证植物呼吸放出的是什么气体”,课堂展示、小组交流的时间就要20分钟左右,还有第二组活动“验证植物呼吸时吸收的是什么气体”的实验,我们学校一堂课只有40分钟,很可能完不成教学计划,所以我在教学中把“迅速起蹬1min”改为“迅速起蹬0.5min”,“休息5 min后”改为“休息3 min后”,这样可以节省5min左右的时间,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不会影响教学效果。

五、P109页“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变化”的实验

课本上没有说明用什么颜色的塑料袋,课本上的插图很像白色的塑料袋,如果是白色的塑料袋,里面的新鲜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影响实验效果,所以应强调用黑色塑料袋。

六、P116~117页“模拟胸部呼吸运动”的实验

课本上是玻璃钟罩代表胸廓,橡皮膜代表膈,我在教学中感觉,用玻璃钟罩太重且易损坏,用饮料瓶代表胸廓,气球代表膈,既轻便、安全易于操作,也不影响教学效果。

其他册的生物课本也有类似问题,今后将进一步探讨。

篇5: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总结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1)班的生物。生物学是

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课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实验目的明确。

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只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二、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 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

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篇6:七年级生物实验考核考察工作总结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生物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的必要途径。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和协作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学科的科学素养,对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记得专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对生物实验技能进行了考核,现对考核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初一年级共有8个教学班。共有2间生物实验室、保管室一间、准备室一间,实验教学仪器配备达初中Ⅰ类教学仪器学校标准。根据上级要求,学期初校领导就将“七年级学生生物实验考核考试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作为2013年春季学期学校教学和生物实验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相关工作做了统一规划和安排,高度重视本次模拟考试工作。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认真命题。根据大纲要求对试题进行命制,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对试题类型和试题量进行认真筛选。命题考察注重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探究实验的设计方面。同时积极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具有生活气息的试题。

二是认真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在校教务处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学习了文件精神,使领导小组成员明确了各自职责,提高了认识。

三是目标明确,组织有序。本着进一步摸清学生、找不足、求进步的目标,我校精心组织开展了本次实验考核工作。

四是认真总结经验,力求进步。

模拟考结束后,学校实验操作考查领导小组对本次实验操作模拟考工作进行深入细致总结自评,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存在的不足

篇7: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

保康县后坪镇中心学校

赵红艳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的生物。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课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

一、实验目的明确。

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只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二、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实验中经常要用到显微镜,假设学生操作不规范,就有可能看不到实验现象,就不能总结出实验结论。

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课的实验过程中,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弄清楚为什么要这么操作。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将观察后的现象写下来,并总结实验结论。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篇8: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

【关键词】生物实验课     电教手段     实践效果

生物科学发展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生物实验课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生物学习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生物实验课程的不断增加对有效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提供了更高的要求。电教手段具有丰富性、交互性、多样性、精确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

一、电教手段能够有效地刺激学生学习生物实验课的兴趣

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成为很多生物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当前,情境导入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等新型教学方法渐渐运用到生物课堂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正在逐渐提高,而这些新型教学方法的成功运用离不开电教手段的运用。尤其是在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电教手段的使用,不仅能够丰富生物实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学生能够在轻松、活跃的实验教学氛围中,对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和实验效果进行探讨、交流,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电教手段的运用能够提高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生物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有着具体形象的认识,而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学生的认知水平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要将电教手段运用到生物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如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和方法以及实验效果评估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电教手段的运用都能够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激发,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进而提高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效率。例如,在高中生物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一节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手段将盐酸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展示给学生,并且通过正确的实验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染色效果区别,不同的染色效果能够区分出DNA和RNA,然后让学生明确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生物实验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实验教学视频或者是相关图片,让学生在实验之前能够对整个实验的实验原理、相关试剂的作用以及实验步骤和相关操作方法等提前认识,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这种先看后做的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实验原理的实验方法的认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电教手段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上文提到,生物教学是关于生命现象和生命发展规律的科学,如果单纯地按照实验设计一步步指导学生开展实验课程,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无法理解生物实验的真正意义。但是,电教手段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将各个生物知识点串联起来,学会举一反三,能够比较容易理解教学内容。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学会利用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还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将探究教学方法引入到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提出、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实施以及实验结果的获得等阶段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提出相关问题,例如“马铃薯和甘薯都富含淀粉,但是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这是为什么?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答案吗?”这些基于电教手段的实验教学方法都能够运用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并且能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电教手段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既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电教手段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生物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焦颖.浅谈电教手段在生物实验课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3):147-150.

[2]华叙辉.浅谈创新教育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1):84.

[3]吕惠娟.浅谈多媒体辅助手段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123.

篇9: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

一、教学方面

1、充分备课

熟悉教材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以便更好更细致地设计课堂环节,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向课堂要效率

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有效的开展了“6+1”教学模式,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很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同学的兴趣,组织学生有效讨论,高效阅读与思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先学后教,少讲精讲,让每个学生亲历学习,探究以及与人合作的过程,给他们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他们更多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更多质疑的引导,他们的主动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会更好一些。

3、作业批改和教学反思

作业批改能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每天上完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一下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将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境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教研方面

1、坚持听课与评课。

坚持听同科教师与不同科教师的课,虚心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请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多发现自己的不足。

2、积极参加每周四上午一次的理化生小组教研,多参加集体学习。

三、教学工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

我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渗透一些前沿知识,着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生物科学素养的人。课堂气氛活泼热烈,学生参与度高。在教学时运用实物对照、调查、实验等方法,借助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我充分利用了我校的生物,让学生走出课室,调查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让他们认真地观察自己身处的环境,还组织学生到实验楼上过一次实验课,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2、不足

篇10: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假如你乘坐宇宙飞船从太空中遥望地球,映入你眼帘的将是一幅由蓝色、绿色和白色等编织而成的美丽图案。蓝色是浩瀚的海洋,绿色是广袤的森林和原野,白色是飘动在海洋和陆地上空的云彩。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

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合作探究 智慧碰撞

探究一:什么是生物?

探究二:如何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观察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观察可借助哪些工具和仪器?

(3)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观察的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

3、要及时作好记录。

探究三: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呢?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鸟捕食鱼

牛在草地上吃草

大熊猫吃竹叶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利用水、无机盐、二氧碳制造有机物葡萄糖、淀粉等)

2、生物能进行呼吸

鲸呼吸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野牛在晨光中呼吸

小鸟在呼吸-

鱼用鳃呼吸

3、生物能排除生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将废物排除

植物通过落叶将一部分废物带走

落叶是植物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向日葵总是向着有阳光的一方

含羞草

警觉的兔子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菜豆的生长

红狐的生长

6.传和变异的特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人胚胎初期细胞群

一些单细胞生物

1.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

答:珊瑚不是生物,因为它是由死去的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而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珊瑚虫才是生物。

2.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这些有利于藻类的生长,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的浅水区。

课后小结

生物的七大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课后习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海葵 B、恐龙蛋化石

C、电动狗 D、珊瑚的骨骼

2、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B、会弹钢琴的机器人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的特征·······( )

A 需要营养 B 进行呼吸

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长和繁殖

4、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母鸡下蛋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大汗淋漓 D、馒头上长“白毛”

5、一种雄性极乐鸟在繁殖季节,长出蓬松的长饰羽。决定这种性状出现是由于( )

A:应激性 B:多样性

C:变异性 D:遗传性

6、(威海)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篇11: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

这节课上课前,什么事情都没有,到了教室里,由于还有5个同学的寒假作业还没有完成,我要再查的,这个过程中好多同学涌到前边,说什么的都有,乱七八糟的,好容易弄完,开始这节课的任务,由于同步学习来的晚,前3节的同步上的题目我安排在星期天完成,这节课要对答案的,为了节省时间,照顾不同的同学,我分6个组同时在小黑板上写参考答案,并安排注意的要点,可学生还是乱糟糟的,部分同学甚至明显的在玩了。我终于压不住怒火,连续严厉的批评了几个同学,很快,学生静下来了,安心的在对照着黑板上的参考答案处理同步了。看着同学们,我开始后悔了:会不会批评的过份了点。下课前我向学生提出要求,如果不是上课,随便,如果开始上课了,就要有上课的样子,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不要太随便了,并就我的发火进行了道歉,希望被批评的同学不要放在心上,以后好好学习。

能够调控好课堂的秩序是一个教师的能力。靠发火和其它不合适的影响师生关系的方式压住课堂对学习没什么好处。即使靠高压让学生成绩提上去,也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全面发展。

篇12:如何教七年级新生学英语

【关键词】英语;兴趣;字母书写;音标;作业;批改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10-02

对于一个学英语的学生而言,初中英语对他一生英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新生的小学英语学得怎么样,即使是零也没关系,因为又从ABC学起。如果初中三年英语学好了,对学习高中英语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而且也轻松。七年级英语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初始阶段,那么教好七年级新生的英语就尤为重要了,我们教师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教。

1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

1.1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 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可抓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听课的兴趣。如展示英文的名言警句、谚语、谜语等;有节奏地拍手朗读chant; 用多媒体设计新颖的课件;也可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如学到人体部位时,画出head, body,leg 等的图画;也可让学生自己画出如天气sunny, windy, rainy 等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进行对话;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实物如七年级上册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可用学生的学习用品来教学;还可做游戏,针对每单元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如学到数字时,让学生站成一竖行,让他们数数字,谁错了,让全班给他一个爱的鼓励,争取下次对了;谁对了,给与及时的鼓励。当某一名学生表现的相当好时,我们可集体边拍手,边说“You are too great!”;课内外多用鼓励的语言和动作是极为重要的,如拍手表扬像音乐课中有节奏感或课前热身,让学生站起来,做些有趣的动作。

1.2让教学内容通俗易懂。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是因为他们无法入门,找不到学习英语的方法。例如很多学生不会准确使用系动词be,可把其编为儿歌让学生来记:我是am,你是are, is跟他她它,单数用is,复数用are。再如基数词变序数词: 基变序,有规律,词尾+th,1,2,3特殊记,八去t,九去e,f来把ve代,几十变y为ie,若想表示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1.3用爱心和耐心来感化学生。 初入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受到挫伤,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既要有爱心,又要有耐心,用自己的耐心多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多鼓励他们,给他们足够的自信心。我们可以用课本教材内容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如七年级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我们可进行巧妙的导课:

Teather: Whose birthday is today ?

Student: It’s me.

Teather: Happy birthday to you ! What should you say to her / him?

Students: Happy birthday to you !

Teather: Let’s sing “Happy birthday” to her /him.

让大家全体起立,目光注视着他,拍手为他唱生日快乐歌。这样既让此位同学感到了班集体的温暖,又增进了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友情。最终使他们由喜欢老师到喜欢这门课程。

2 打好字母书写的基础

对于七年级新生,此时的字母书写就奠定了今后一生的英文书写。所以,教学之初,就是如何正确书写26个字母的大小写。教的过程中当然是要先会读了,翻到单词表上,让学生看字母的音标,看着读,会读了再开始写,写时要强调字母向右倾斜和占格,再让学生观察它有几笔构成,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老师要在黑板上的四线三格中演练,学生看好之后在开始用铅笔练习写,一节课不要急于求多,会四五个字母的大小写就可以了,其间一定要强调书写体与印刷体的不同。新生常易错的有小写字母i,应先写提竖弯钩,后写点;大写H,先写平行的两斜竖,后写一横。在打好字母书写的基础后,再让学生练习单词和句子的书写。应该强调单词与单词的距离,以及句中的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的书写。

3 逐渐渗透和集中学习英语音标

有些老师认为此阶段不应该给新生教音标,怕与字母的发音相混。其实,根本没必要有这样的担心,大部分学生对26个字母的发音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我们在教读字母的时候就把音标渗透进去,如字母A a, 学生见了它第一直觉能把它读出来,那么我们就让学生看字母A a 的音标 [ei] 说这就读A。再如Bb [bi:], 这个读 [b],而这个读[i:], 合在一起读 [bi:], 就这样在教26 个字母的读音时,就逐渐渗透它们的音标,到第四周时,字母的书写学完了,常遇到的音标也都接触到了,这就需要集中训练一下48 个音素了,先学20 个元音,后学28 个辅音。要求学生先是见了会读,再是会按顺序背,之后能逐渐写出来。学音标我认为有两大益处:一是,学生自己看到任何一个单词的音标,自己会拼读了;二是,学会了音标及其书写,学生根据发音极易记单词的拼写,而且记的长久,不易忘记。在课改的大背景下,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学和交流。

4 作业设计与批改

作业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最好手段。所以,每天布置的作业,当然要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了,而且选题要有针对性。由于学生课业负担重,因此,选题要精而典型,题型要多样化。这样学生才会感兴趣,能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认真批改作业这一环节是尤为重要的,发现普遍的错误应在下一节课给与细致的分析,今后也就这个错误反复的练习。比如:“like doing sth.” 学生老是忘记like后的动词要+ing。对此句型,只有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多练,才能掌握。作业也可作为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像他们的知心姐姐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业也要多进行面改,这样可面对面的沟通错题,无形中使学生觉得老师亲近了,英语也好学了。

篇1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复习提纲

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⑥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篇14: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总结

教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课从宏观的生态学角度展示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通过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学习,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本节课是在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基础上的提升与总结,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也是本节课的延伸与补充。本节课也为初二《生物》“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重点。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能力目标:

通过图片分析,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思维迁移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环境、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3.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4.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书写。

四、说教学过程

(一)本节课的导课环节。

情景引入:

1.初识生态系统: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观察几幅学生熟悉的校园图片、国家景点图片,说说看到哪些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的图片不仅亲切,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3.概念辨析:

(1)生态系统范围可大可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滴水滴。(2)类型多种多样: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3)概念的核心: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通过以上由表及里、环环相扣的分析,使学生对生态系统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二)小至一个水滴、一块草地,大至整个海洋、整个地球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那么,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这也是高中的一个学习重点,要打好基础。1.让学生观察P23的“资料分析”,阅读课文,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在完成以上学习后初步了解“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名字来由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教师引导: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没有消费者或生产者呢?没有非生物部分呢?为角色扮演作准备。

3.角色扮演与辩论——“谁更重要?“:四个小组分别承担一种角色,每个组先用1—2分钟说出自己重要的理由,在“过把演员瘾”:几个学生扮演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说出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每个组用2-3分钟相互攻击,相互辩论。通过该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并使学生在辩论中的过程学会倾听他人,而且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想象等智能。

4.师生归纳:通过辩论显而易见归纳出各种生物无法独立生存,生态系统是个统一的整体,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的理解。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

对食物链要领的形成,可以先举一些谚语,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这些生物之间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联系,形成这样的矛盾冲突呢?不言而喻,为了食物,人们就把生物彼此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称为食物链。我们用箭头把它们连起来,(注意箭头要指向捕食者,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学生易错。)接着把25页图连起来,大家在连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环节。)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一张网为食物网。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通过食物网联系在一起,这个活动目的就达到了。

拓展探究:你有没有想到我们自己在食物网中处于什么位置呢?请学生探究人在食物网中的位置。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阅读课本26页,分析以上所学食物网,讨论“兔子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制的增加呢?” “放养的牲畜太多,草场会发生那些变化”呢? 2.教师展示生态系统被破坏的图片。

3.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生态系统被破坏。

4.归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有一定限度的。

与上一节课内容相呼应:生态系统是统一的整体,其中的生物种类、生物数量发生了变化,都会对其他的生物产生影响。5.“资料分析”,通过学生的讨论,认识有毒物质的“富集作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一旦生态系统被破坏,那么最终受到危害的正是 2 我们人类自己。

通过阅读日本水俣病的资料(一个著名的有毒物质富集,而造成人身伤害的事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物富集现象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加深了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的认识,使学生自然产生同情受害者的美好情感和对环境污染现象深恶痛绝的情感,进而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课堂小结

本节课采取边学边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而且练习的形式灵活性大、开放性强、趣味浓、注重应用,使学生参与度高。巩固练习:

4.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上升后又下降 D保持相对稳定

5.20世纪,由于人类大量使用DDT,使得DDT大量进入海洋并积累在很多生物体内。你认为下列生物体内DDT含量最高的是()

A 浮游植物 B 鱼 C 小虾 D 鸟

上一篇:趣味钓鱼游客须知 - 翻译下一篇:应用文写作形考考试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