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中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2024-06-16

旧城中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精选11篇)

篇1:旧城中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教师的培训是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基础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条件。而对教师培训内容的确定又必须以教师自身的需求为基础。为征求我校教师对市教育局关于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校组织全体国办教师认真填写了《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结合我校教师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认真调研。现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调查的43位国办教师中,数学教师11人,语文教师14人,英语教师6人,物理、化学教师3人,思品教师3人,信息技术教师1人,体育教师1人,微机教师1人。应该说,这完全真实地反映我校教师对培训的需求及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数据分析

1、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较高,有这方面的要求。有80%以上的教师表示希望接受相关的教师技能培训。

2、教师的培训工作能促进了个人专业发展。有51%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会让他们掌握一些现代教育方法,70%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能让他们开阔教育视野,40%的教师认为通过教师培训会更新知识结构,50%的教师认为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一定会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个人专业发展。

3、通过教师培训能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80%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是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40%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

4、部分教师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参加培训是为了增强竞争力,以求发展的教师占35%;认为参加培训是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任务的教师占30%。

5、目前,我校教师对信息技术培训和提高教育教学技巧培训的需求比较强烈。80%的教师希望参加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60%的教师希望参加信息技术培训。

6、教师的培训方式应该灵活多样。问卷显示,教师需要多样的培训方式,其中尤以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型的培训方式因为最贴近教育教学实际而最受教师的欢迎,占参与问卷调查教师的80%。其它形式分别为系列讲座占20%,专题讲座占23%,网络培训与面授培训相结合以面授为主占20%,网络培训与面授培训相结合以网络为主占25%。

7、教育教学专家和优秀的一线教师最受教师的欢迎。

问卷调查显示,教育教学专家和优秀的一线教师最受教师的欢迎,分别为68%和88%。

三、培训建议

1、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教师任职学校三方的联合。

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教师任职学校要三位一体,应各有侧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培训目标、要求的制定和领导,对培训教师的组织与管理;培训院校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后,针对教师所需,确定培训内容,选择培训方式,细化培

训过程;教师任职学校负责督促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并及时做好培训效果的信息反馈,以供调整改进。

2、教师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是教师期望培训类别的首选,现代教育理论、技术、方法、信息技术、新课改理念及前沿动向的培训都必须应是今后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

3、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在培训的形式上,除了系列讲座和专题讲座外,还要多采用同行介绍经验,教学展示,共同研讨型的培训方式,通过观摩名师课堂、实地考察,是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要积极倡导“请进来、走出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采用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4、培训教师要有多种层次。

在培训教师的培训者的选用上,应多聘用教学经验的丰富的教学一线教师和有教育教学理论的教育教学专家,给教师以教育教学最直观、最形象的指导,另外高校教师和教研人员也是教师需要的培训人员。

5、教师培训的时间问题。

教师平时教育教学工作十分繁忙,如何处理教师工作与教师培训的关系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学时间外出培训势必影响教育教学工作,休息日又影响教师休息。

6、教师培训的资金问题。

调查问卷上几乎100%的教师写到希望多组织些免费的培训。培训经费短缺,是制约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立培训的专项奖金,专项用于教师培训,以减轻教师及任职学校的培训经济负担,增加教师培训机会。

篇2:旧城中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新学期教育局制定了《教学质量评价评分表》,对照评分表,对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现作一个自评,情况如下:

一、教改及教科研

1、申请或承担上级研究课题

我校于2005年12月申请了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

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但由于错过了申报时间而搁浅,未取得立项。以后,我校将积极承担一些教研课题,以促进我校教学理论水平的提升。

2、教师教学竞赛

对于上级组织的公开课、说课、制作课件及业务活动,我校认

真准备积极参加,并获得了一些不同级别的奖项。

3、公开发表、获奖或交流的教育教学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专著是教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是

促进业务交流的一个良好的平台。近几年内,我校有一部分教师在《初中生周报》、《当代教育论丛》等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二、学生特长的培养

对于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如演讲会、体育比赛、征文等

活动,我校积极参与,认真筛选参赛人员进行充足的训练,取得了一些奖项,促进了学生特长的养成和发展。

三、课程开设

对于新课改中所涉及到的课程,我校保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了课程结构的均衡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干部任课、听课与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

多年来,我校一直支持干部任课听课制度。业务副校长、教导

篇3:旧城中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一、研究方法

1.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检索法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与确定;其次采用自制问卷经过预测筛除不合理选项完成问卷编辑,并随机抽取了海南省所管辖的18个市县250 位初中生物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50 份,回收240 分,有效问卷226 份,回收率96%,有效率为94%;最后调查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人工核查方式进行统计,结果用图形来标识,并对图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样本

本次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男女教师比例接近1∶1;教龄一般都有5 年以上,其中15 年以上的居多,占43.6%,5~15 年的34.9%;教师职称集中在中学一级和中学二级,占调查人数的82.9%;生物专职实验员只占2.7%。

3.调查内容

教师的实验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其中实验研究能力包括教师自身对实验材料的采集、实验仪器设备的认识与使用、实验玻璃器皿的规范操作、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实验教学能力包括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实验教学组织、实验教学指导、实验教学评价等合理组织各种类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是实验教学开展的前提,所以本问卷设计主要以教师在日常实验研究、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师在实验研究、实验教学以及培训形式方面的需求。

二、结果分析

1.生物教师实验研究能力需求

教师要完成实验教学的前提是个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上课前要清楚即将可能完成实验的原理、设计、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等,只有在对实验了解比较透彻的情况下才能掌控整个实验教学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感觉最困难的是对实验的设计(10%)和对实验的操作(56.6%),针对这两项再深入调查分析(见图2),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实验材料的选择(53.3%)和在实验操作中实验溶剂的配制(43.1%)方面的困惑显得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以往实验条件的不完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纸上谈兵,很少有机会到实验室当中进行动手操作,渐渐这方面的能力就开始退化模糊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实验教学量的增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验研究中较凸显,如何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和当地资源进行实验材料的重新选择,并制定出新的、可行的且能适合当地实验开展的方案,教师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2.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需求

实验教学能力体现在教师充分理解掌握实验操作的过程,在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教学环境整体情况分析后制定出最为优化的教学方案,并以这个方案为蓝本进行教学实践的诠释。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是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44.00%)和实验教学的组织(44.00%)。一个好的教学方案背后凝聚了教师丰厚的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对教材、实验目的、学生、教学环境综合准确的分析。实验教学的组织则更多体现了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比如课堂教学环节节奏的掌控、学生心理变化的洞察、教学的应变等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综合技能的灵活切换。

3.生物教师实验培训形式需求

图4 显示教师以往实验能力的获得途径主要为学生阶段专业的学习(43.00%)、工作研究中自我的摸索(35.00%)、同行学习交流(13.00%)、短期培训(9.00%),可见教师在工作后能参与相关的实验能力培训的机会很少或从参与的培训中获得实验能力提高的成效不高。

图5 显示在这种实验能力培训过程当中,受训教师最希望出任课程培训的师资团队依次为大学实验教师(65.60%)、一线的中学教师(51.37%)、学科教学论教师(45.00%)。大学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进行实验操作研究,比较能满足受训教师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指导要求;中学一线优秀教师相对比较熟悉中学教学的实际,相同的背景在教学培训中能为教师提供比较切合的案例示范;学科教学论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能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

图6 显示受训的教师最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依次是实验操作(74.77%)、课堂观摩(69.72%)、案例分析(59.17%)。受训的教师都是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的成年人,随着课程改革为了适应当前的教学变化也学习过新的课程理念,单项内容的学习比较容易,但如何根据实际教学综合运用则需教师内化知识来分析,所以教师更希望从操作层面去分析感悟,提升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培训需求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实验研究与实验教学能力提高方面,方案的设计是教师最为需要的。其次,当地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教学组织是教师在操作层面急需熟练的实验技能。最后,教师职后从培训中获取实验能力提高的机会少,希望理论向实践操作运用能力转化的案例分析、课堂观摩与实验操作的培训模式。培训教师希望由大学实验教师、中学优秀教师和学科教学论教师来担任。

针对中学生物教师的需求,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增加教师实验培训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职后实验能力。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教学改革实施推进的保障,教师没有具备一定的实验开展能力,就是再理解教学改革的实质也无法顺利开展实验,所以要在生物教学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实验培训的内容,组建一些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实验开展经验的平台,例如,当地政府教育培训机构对当地生物教师学习小组的搭建,有利当地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校级之间的利用。

另一方面,培训内容与形式遵循成人学习规律,注重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教师实验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教师职后的实验能力的提高是面向在职岗位教师的学习,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教学中都带有各自的想法,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实验培训内容形式的设置方面更应侧重于教师实验知识的内化与运用,不是帮助教师解决“是什么”,这些教师通过发达的网络都可以搜集与理解,更多的是“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遇到不同的情况应该怎样去处理”,这才是教师比较迫切想获取的内化运用知识,而不是单单一节课的教法。所以在教学培训过程中我们只是以“一个案例”“一节示范课”“一个设计方案”为载体让教师感悟背后的为什么,并在多次的尝试操作运用当中去领悟提高实验的能力。

摘要:生物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是落实生物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师实验能力培训的针对性,本文从教师实验研究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实验培训形式三个方面对250位中学生物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实验需求。结果显示:实验方案和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教师最为需要的;当地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教学组织是教师在操作层面急需熟练的实验技能;培训形式希望以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为主。

关键词:生物教师,实验研究能力,实验教学能力,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桔红,马瑞君.新课程背景下粤东地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5).

[3]刘天学.欠发达地区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培训刍议[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3).

篇4:旧城中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摘 要 生物教师实验能力的提高是落实生物基础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师实验能力培训的针对性,本文从教师实验研究能力、实验教学能力、实验培训形式三个方面对250位中学生物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实验需求。结果显示:实验方案和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是教师最为需要的;当地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教学组织是教师在操作层面急需熟练的实验技能;培训形式希望以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为主。

关键词 生物教师 实验研究能力 实验教学能力 需求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继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后,实验教学已从辅助角色转变为生物教学的中心[1]。但教师实验能力的滞后成了阻碍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提高生物教师实验课程开展的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2]。可目前专门为教师开设的实验培训课程较少,且成效不高[3],为了提高教师实验培训的针对性,本文对生物教师实验培训的需求做了问卷调查,以期为教师的实验培训提供实践理论依据。

一、研究方法

1.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检索法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梳理与确定;其次采用自制问卷经过预测筛除不合理选项完成问卷编辑,并随机抽取了海南省所管辖的18个市县250位初中生物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40分,有效问卷226份,回收率96%,有效率为94%;最后调查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和人工核查方式进行统计,结果用图形来标识,并对图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样本

本次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男女教师比例接近1∶1;教龄一般都有5年以上,其中15年以上的居多,占43.6%,5~15年的34.9%;教师职称集中在中学一级和中学二级,占调查人数的82.9%;生物专职实验员只占2.7%。

3.调查内容

教师的实验能力是指教师所具备的实验研究能力和实验教学能力。其中实验研究能力包括教师自身对实验材料的采集、实验仪器设备的认识与使用、实验玻璃器皿的规范操作、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实验教学能力包括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实验教学组织、实验教学指导、实验教学评价等合理组织各种类型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实验研究能力是实验教学开展的前提,所以本问卷设计主要以教师在日常实验研究、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困难为切入点来探讨教师在实验研究、实验教学以及培训形式方面的需求。

二、结果分析

1.生物教师实验研究能力需求

教师要完成实验教学的前提是个人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验研究能力,上课前要清楚即将可能完成实验的原理、设计、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等,只有在对实验了解比较透彻的情况下才能掌控整个实验教学的过程。调查结果显示(见图1),中学生物教师在实验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感觉最困难的是对实验的设计(10%)和对实验的操作(56.6%),针对这两项再深入调查分析(见图2),教师在实验设计中实验材料的选择(53.3%)和在实验操作中实验溶剂的配制(43.1%)方面的困惑显得比较突出。究其原因是以往实验条件的不完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常常是纸上谈兵,很少有机会到实验室当中进行动手操作,渐渐这方面的能力就开始退化模糊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实验教学量的增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实验研究中较凸显,如何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和当地资源进行实验材料的重新选择,并制定出新的、可行的且能适合当地实验开展的方案,教师渐渐感到力不从心。

2.生物教师实验教学能力需求

实验教学能力体现在教师充分理解掌握实验操作的过程,在实验教学理念的指引下,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教学环境整体情况分析后制定出最为优化的教学方案,并以这个方案为蓝本进行教学实践的诠释。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感到最困难的是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44.00%)和实验教学的组织(44.00%)。一个好的教学方案背后凝聚了教师丰厚的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对教材、实验目的、学生、教学环境综合准确的分析。实验教学的组织则更多体现了教师娴熟的教学技能,比如课堂教学环节节奏的掌控、学生心理变化的洞察、教学的应变等随着课堂教学进程综合技能的灵活切换。

3.生物教师实验培训形式需求

图4显示教师以往实验能力的获得途径主要为学生阶段专业的学习(43.00%)、工作研究中自我的摸索(35.00%)、同行学习交流(13.00%)、短期培训(9.00%),可见教师在工作后能参与相关的实验能力培训的机会很少或从参与的培训中获得实验能力提高的成效不高。

图5显示在这种实验能力培训过程当中,受训教师最希望出任课程培训的师资团队依次为大学实验教师(65.60%)、一线的中学教师(51.37%)、学科教学论教师(45.00%)。大学实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进行实验操作研究,比较能满足受训教师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指导要求;中学一线优秀教师相对比较熟悉中学教学的实际,相同的背景在教学培训中能为教师提供比较切合的案例示范;学科教学论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能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

图6显示受训的教师最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依次是实验操作(74.77%)、课堂观摩(69.72%)、案例分析(59.17%)。受训的教师都是具有一定的教学基础的成年人,随着课程改革为了适应当前的教学变化也学习过新的课程理念,单项内容的学习比较容易,但如何根据实际教学综合运用则需教师内化知识来分析,所以教师更希望从操作层面去分析感悟,提升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中学生物教师实验培训需求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实验研究与实验教学能力提高方面,方案的设计是教师最为需要的。其次,当地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验试剂配制、实验教学组织是教师在操作层面急需熟练的实验技能。最后,教师职后从培训中获取实验能力提高的机会少,希望理论向实践操作运用能力转化的案例分析、课堂观摩与实验操作的培训模式。培训教师希望由大学实验教师、中学优秀教师和学科教学论教师来担任。

针对中学生物教师的需求,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增加教师实验培训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职后实验能力。教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是教学改革实施推进的保障,教师没有具备一定的实验开展能力,就是再理解教学改革的实质也无法顺利开展实验,所以要在生物教学培训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实验培训的内容,组建一些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实验开展经验的平台,例如,当地政府教育培训机构对当地生物教师学习小组的搭建,有利当地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校级之间的利用。

另一方面,培训内容与形式遵循成人学习规律,注重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教师实验知识的内化与运用。教师职后的实验能力的提高是面向在职岗位教师的学习,他们在各自的岗位教学中都带有各自的想法,且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实验培训内容形式的设置方面更应侧重于教师实验知识的内化与运用,不是帮助教师解决“是什么”,这些教师通过发达的网络都可以搜集与理解,更多的是“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遇到不同的情况应该怎样去处理”,这才是教师比较迫切想获取的内化运用知识,而不是单单一节课的教法。所以在教学培训过程中我们只是以“一个案例”“一节示范课”“一个设计方案”为载体让教师感悟背后的为什么,并在多次的尝试操作运用当中去领悟提高实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桔红,马瑞君.新课程背景下粤东地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5).

[3] 刘天学.欠发达地区中学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培训刍议[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3).

[4] 韩素兰,王全乐.教师培训需求转化为培训课程的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

[作者:陈坚(1970-),女,海南琼海人,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史宏晖(1966-),女,湖北武汉人,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篇5:顺应时代需求,提高中学教师素质

顺应时代需求,提高中学教师素质

四川省长宁县古河中学校 余昌荣

新时期给中学教育带来了改革、发展的契机,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学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中学教师自身的素质。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的统一,是教师个人人格塑造和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统一,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家长对独生子女未来的期待,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理应十分珍惜本职工作,维护教师的社会形象,要知道我们从事的是造就千百万四化建设人才的伟业,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历史使命。为了不辱使命,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用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为生命增添光和热,严于律己,争求从政治思想、个人品格、治学精神、工作态度、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二、转变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须首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且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观念,然后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从而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因此,对每个中学教师来说,要想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素质教育,然后再考虑初级中学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目前初级中学教师应树立以下素质教育观念:

1.了解学生,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曾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应当首先全方面的了解人。”全方面了解人,就是要尽量了解学生个体群体,尽量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知道他们的思维、情感、兴趣、爱好,熟悉他们的习惯、家庭环境,关心他们的快乐和烦恼,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不同学生的发展总是有先有后,同一学生的不同方面的发展亦有先有后,如若我们没有对学生的了解,我们的工作将失去活力,创造力将枯竭。

2.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信任具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可以使学生受到鼓舞,增强信心,看到前途。真正爱学生就要信任他们,大量地让他们工作,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在教育者及社会积极的影响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材。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但若教师方法运用不当,一味采用“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自然会厌学,以致教师教什么,他讨厌什么。因此,一定要注意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3.关心学生,让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有的教师常常只注意班上发展较快和发展较慢的学生,而对于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侧观察了解不够,给予这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也偏少,对这些学生的总体评价比较笼统,这种情况在人数偏多的班级中尤为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身心都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4.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中,而且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自觉地用新思维方式去考虑习以为常的现象,那么教育定能造就出人才。

三、扩充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

知识与技能是素质提高的基础,也是素质得以表现的形式,因此,中学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提高,不断吸收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在教育中积极运用的能力,应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化、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艺术修养的加强、写作能力的提高等薄弱环节上多下功夫。尤其是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目前教学已打破口耳相传的传统,录音机、录像机、摄影机、班班通和电脑已在教学中广泛使用。这些设备的使用既可以在教学领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又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多维信息,使教学达到多、快、好、省的效果。因此,教师既要学会操作这些硬件,又要学会制作相应的软件。只有这样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四、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性密切相关。其原因:一是创造型的教师往往喜欢创造性的学生,他们对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较多的关注,从而强化学生的创造性表现;二是教师创造性的言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并成为学生的楷模。由此可见,中学教师的创造能力对中学生创造教育课程的实施是何等重要。所以,教师应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用创新教育思想武装自己,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特征,使自己成为创造型的教师。

五、促进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善于理性思考,能与人共处,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既能适应经济上的不平衡和文化的多样性,又能参与世界竞争推动社会进步。教师的身心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构成影响。一个喜怒无常的教师是不可能创造出和谐的班级心理环境,一个久病不愈的教师是难以带来勃勃生机的。教师对健康的态度,教师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对学生发生作用。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篇6: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2014年1月2日

为了进一步提高2014年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开展了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根据学校安排,我组(xxx、xx、xxx、xxx)到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调研。所到学校无论硬件建设、师资配备都是所在校区最好的学校。调研期间听课8节,组织召开座谈会4场,发放调研问卷80份。现将我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听课情况

8节课,语文、数学各四节,授课教师年龄在30—40岁,其中仅一位是男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四位。使用了分组教学模式的两位。8位教师都能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通过问题展开教学,课堂气氛活跃。但存在问题也不少,使用演示文稿的老师,制作上仅停留在图片、文字的使用上,音乐和视频的插入都没有。使用多媒体,就忘了板书。大多忽视教学生成,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很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中学习新知识。个别教师使用了分组,但是利用程度不高,流于了形式。

二、对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

综合问卷分析1、100%教师参加过不同形式的培训。

2、90%的教师最需要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3、92%的教师认为目前最欠缺的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4、100%的教师赞同对小学生开展学校心理辅导。

教育技术问卷分析

1、不会操作电脑的教师为0。能简单操作的为30%,掌握的60%,精通的为10%。

2、90%的教师掌握网络上信息及资源的搜索。

3、95%的教师能够使用电子邮件。

4、100%教师能简单使用word。90%的教师能简单操作excel。5、95%的教师不会对音频处理,85%的教师不会图片处理。6、90%教师能简单操作多媒体设备。

音乐问卷分析1、95%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演唱训练或学习过歌唱的方法,还是自我感觉来唱。

2、90%能简单使用键盘,但仅限于右手但旋律。

3、70%的教师获得新知识的途径是通过网络。

4、90%的教师不具备音乐软件的使用。

5、95%的教师没有指导过课外小组的活动。

6、100%的教师没有见过2011年新课标。

三、座谈会的情况综述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

音、体、美教师严重不足,兼职教师因专业知识或升学压力多数不上,换成了自己的主课。

新配发的教学设备,因不会使用多闲置。

老师们参加培训的困难主要是工学矛盾。学校的教师教学负担仍很重,特别是远离县城的边远小学,师资短缺。并且现在的培训有时扎堆,再加上主题调研,让老师基本无暇以对。农村教师大多在不能住校,放学后或双休日有一定的家务琐事,因此很难或不愿再抽出时间投入培训。

老师们对新一轮培训的期待主要有:

一是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是大多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

三是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分层培训,因材施教,不能大一统,一概而论。

篇7:小学数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一、概述

为了加强阜南县的教育成绩,提高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搞好教师培训管理,增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我县教师继续教育的规范性。针对近期培训的一线教师的培训需求展开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培训的内容、时间、和指导教师

二、调研方法:谈话

三、教师反应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内容方面

1、“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多数教师十分重视基本的教学技能的提升。他们希望借鉴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提高自己教学执行能力;同时也想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指导实践,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迁移到、。工作中去,是教师们感到很困惑的2“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培训”

目前城区和农村小学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利用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水平来辅助教学

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社会、学校对教师要求越来高,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教师渴望能运用良好有效的调节方式,缓解、放松心理压力

(二)在培训形式方面

目前培训形式较单一,主要体现在授课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

座谈发现,教学研讨、专家互动、小组活动等是教师一般关注的形式。可见,开放性、参与式、主体性的培训方式更受欢迎。

(三)在师资聘请方面

教师普遍喜欢来自一线的专家和名师,说明教师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执行能力。

四、分析与思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教师关注的焦点。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特别是“课改”的推进,教师普遍认识到自身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不足。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摆在教师面前,成为教师当前最迫切的需求,61%教师在座谈中提到参加培训希望个人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如:从学历提高、教学技能、技巧提高、术科培训等分析,教师希望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学与用紧密结合。

(二)教师对培训的期望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教师在普遍关注“提升身素质、提高教学技能”的大前提下,教师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反映出,教师对自身发展问题上是有针对性进行了反思。从教师培训的内容来看,教师在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与分散的并存。如:“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培训”,目前教师普遍能熟练的将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到教学中,如PPT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教师不满足简单的操作技术,通过系统、规范、实用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心理健康知

识的普及”,在日益紧张,社会压力增大的环境中,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样,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引起社会的重视。在这个环境下,教师需要掌握基本层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心理分析技术的学习。

(三)传统形式培训影响力减少,互动、参与式培训受到认可。传统的讲座式培训不再受教师的欢迎,而对于观摩、案例评析的教学培训受到了教师的追捧。同时,同行的展示,共同研讨受到了教师认可。这体现出教师认识到教学问题不能仅仅靠专家和理论解决,主动参与是解决自我问题的关键建议与对策

五、建议与对策

(一)创新培训模式,实现个性化引领是教师对培训的期望。

“会议式”培训一直是我们采用的主要培训方式,随着教师培训需求多样化发展,培训报告会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因此,多开展参与式、对话式、观摩式等形式的培训。

(二)围绕教育教学问题为目标,突出教师关注的热点,满足培训者的需求。

篇8:旧城中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一、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

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是语文教学的标尺和方向。教师明确了语文教学要求才能有的放矢,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 才能真正使语文课堂有效甚或高效。而很多教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往往缺乏研究或深入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精神, 在根本没有吃透语文教学内涵的前提下, 就根据已有的别人的教案开展课堂教学, 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 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明确教学目标, 抓住语文教学重点, 而不至于偏离或脱离语文教学的航线。

二、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学科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师有一定的文学积累, 经常关注社会热点,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而目前,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市场利益的影响, 部分教师变得浮躁, 一些语文教师不能真正沉下心来进行阅读, 只是局限于过去的既有知识, “吃老本”。更有甚者, 连“老本”都少得可怜。例如要求学生阅读名著, 而有多少语文教师真正静下心来细细读过这些作品?有多少教师能真正明白著作的主题内涵?如果不能, 那又何谈引导学生阅读, 何谈帮学生释疑解惑?仅仅局限于一个个冰冷死板的试题训练, 如何能切实训练出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与掌握?如何能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全貌及内涵?

语文教师要养成阅读的习惯, 让阅读贯穿于生活工作之中, 这固然是教学的需要, 更是提高语文教师素养的需要。阅读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必修课, 缺少阅读, 缺少积累, 缺少内涵, 教师的思维就会受限, 语言就会干瘪, 课堂就会丧失纵论古今的乐趣, 没有师生智慧的碰撞, 必然会缺少灵性与活力。一个不阅读的语文教师永远都不会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可以给自己一个计划, 把自己每天阅读的内容放到计划之中, 不断丰富、提高自己, 而不至于“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亦同”。

三、会阅读和写作

这里说的会阅读和写作, 指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己要能够阅读和写作, 二是教师要能够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

语文教师除了要自己不断阅读丰富自己外, 还要会阅读, 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 并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自己会读、能读懂, 而是要指导学生也能会读、能读懂。例如散文阅读教学, 教师绝不能满足或陶醉于自己对文意的理解与鉴赏上, 而要用散文阅读的相关技巧与方法指导学生去阅读、品味和鉴赏。要让学生明确散文如何去读, 如何去把握散文的“神”, 散文美在哪里, 为什么有这种美, 这种美该如何赏析, 等等。

语文教师要掌握作文写作的一系列技巧, 要懂得常用作文文体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文体特点。要能指导学生如何作文, 要能让学生知道好的作文好在哪里, 有问题的作文问题出在何处, 对于作文该如何修改、提升。在目前的作文教学中, 比较突出的问题就在于作文训练缺乏系统性, 缺乏写作技巧的实用指导。一些教师临时找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写, 然后简单地、没有针对性地评一评, 从而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停滞不前。这主要在于教师对作文写作技法掌握得不全面。

另外, 语文教师还要能够作文。教师要能够尝试写要求学生所写的作文, 即使不能写得非常出彩, 但至少对学生有一定的借鉴性和指导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学生下水扑腾, 教师水上观战”。锡山中学的唐江鹏老师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他与学生同时作文, 自己也下水尝试一番, 体验水的深浅, 而不是仅站在岸上“瞎指挥”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只有这样, 教师才更能明白题目的难易及写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从而指导和讲评作文才更有针对性, 更有实效性。

四、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语文学习》的封面上有句话: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她内涵丰富, 外延广阔, 自由度大。就教师而言, 有“导而佛牵”“开而弗达”的诱导启发, 有“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系统序列, 有“先生驳问, 层层辩驳”的适时反问;就学生而言, 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记诵、积累, 有“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同步, 有“先须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之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熟读与精思。而我们现在素质化的语文课堂教学, 要更注重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决定了语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恰当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 也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良好素质。王丽老师把写作课上到校外, 扩大采访、写作对象, 使学生懂得什么叫“敬业精神”, 什么叫“平凡中的伟大”。电影《校园先锋》中的南方老师让学生写屋顶观日出, 评议《汉堡港的变奏》中的错误, 这些都是顺应语文课堂教学素质化要求的有益尝试。所以面对繁杂的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五、明确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终极目标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序言中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知识和储存知识, 而应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接受学习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 教材知识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

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教师明确了语文教育的方向与目标, 才能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己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将来才是有益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既要培养学生对语言良好的预感, 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又要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文化底蕴, 树立人文精神。在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的基础上, 围绕这一目标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 渗透人文教学, 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 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六、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固然有知识的识记与累积, 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及终身发展来说,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总还是习惯于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习惯于告诉与陈述。把知识点机械地陈述给学生, 让学生机械地识记, 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 更不用谈学生的终身学习。在当前社会背景下, 教师的更突出角色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 具体如何去做还要学生自己不断实践、摸索。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把所有问题的答案与结果完全告知给学生。学生如果只是吸收与接纳, 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了学习的主动与灵性。同时, 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对象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学习指导方法。所以教师应加强学习, 不断总结, 以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使自己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更有成效。

语文教师的素质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高效的课堂需要高素质的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教学环境下, 语文教师只有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不断研究语文教学的发展和规律, 才能打造高效课堂, 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新的教学形势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 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会阅读和写作,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明确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终极目标, 有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 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篇9:旧城中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關键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需求

一、 引言

早在二战以前西方就有教师培训的经验,不过那时的培训是学徒式的培训,跟手工作坊的学徒一样,受训老师观看培训老师的演示,自己模仿,就这样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国外的政府部分也十分重视教师培训,英国、美国、日本等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和学时。在教师培训的研究方面,Dubin & Wong (1993),建议采用人种志的方法,要求培训教师更多的了解受训教师的需求和渴望。Cullen(1994)认为在英语教师的培训中,教师的语言能力是相当重要的。Berry 也做过英语教师培训中语言能力培训的调查。国内的学者也在教师的培训现状和需求方面做了不少研究。郝瑜等调查了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现状;黄国清等年调查了中职教师的培训需求,刘芳、周燕等等调查了高校英语教师的培训;这些研究者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做了一定的研究,提出了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模式和内容。

本文则从实证的角度调查黔东南州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需求,所调查的群体是一个相对较特殊的群体。因为黔东南州地处西部地区,该地区的农村英语教育师资缺乏,教学理念较落后,学生的基础差,因此全面提高该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影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加强培训。

二、 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来自黔东南州16个县市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共发放问卷342份,回收有效问卷310份。其中男性老师有131名,女性老师有179名,年龄从23岁到46岁不等,教龄从1年到20年不等。其中84.5%的老师具有中一和中二职称,15.5%的老师是特岗教师,暂无职称。学历结构是本科占87.6%,专科占12.4%,无硕士学历及以上的老师。

(二)调查工具和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的问卷是基于华东师范大学郑磊同学的硕士论文“高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本文作者在此问卷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了调整和修改,并在问卷中设置了测谎题,根据前测,此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本次问卷调查集中在2013年暑假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时进行,中学教师们在培训报到的时候,根据其所在的学校,主要是选择县级以下的乡镇及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问卷范围涵盖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16个县市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涉及到的学校有从江县大洞中学、天柱县高酿中学、镇远县江古中学、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等几十所中学。

三、 调查结果及讨论

(一) 对培训频度和培训时间的需求

在培训频度方面,教师希望一年培训一次的占59.91%,两年培训一次的占30.07%,三年培训一次的占10.02%。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还是希望多接受培训,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培训时间方面,据了解,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他们更希望的是进行短期(1-3个月)和中期(一年左右)的离职培训,而不是利用暑寒假的时间进行短期的如一到两周的培训。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在职的教师平时的课时量大,还有各种的评课、赛课,工作量很大,他们都想利用暑寒假的时间好好休息,调整身心,这样才能以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下个学期的工作中。

(二) 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对培训形式的需求 如上图所示,在以上四种教学形式中,受训教师最希望的教学形式是教学观摩及评析,占96.66%;其次是系列讲座和专题研讨班,分别占35.56%和29.12%;受训教师最不希望的教学形式是传统班级授课,只占2.86%。他们认为传统的班级授课枯燥乏味,受训教师提不起兴趣,收效甚微。

(三) 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对教学内容的需求 根据上图的数据可以看出,受训教师对教学内容需求最多的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教学技能,分别占96.66%、83.29%及65.63%;需求较少的是外语教学法、英语教学研究及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理论和外语教学理论,分别占30.31%、29.32%、23.15%和9.31%。由此可见,受训教师需要得到的培训内容是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译和语言知识如语音知识、语法知识、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和交际策略知识等。他们对英语教学法、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较少。究其原因,笔者了解到一方面是因为黔东南州农村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较薄弱,有部分老师的英语语音和语法都不是很好,因此他们迫切地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中学英语属于基础阶段的教学,且本地的学生基础较差,学生们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太能接受。

(四) 对培训教师的需求

内容口语纯正懂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最好用英语授课教学方法科学有效良好的个性品质有责任感和亲和力讲课生动幽默百分比46.54%40.33%76.85%23.15%72.55%26.49%69.93%86.16% 由上表可以看出,受训教师对培训教师的需求是具有生动幽默的上课风格、良好的专业素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责任感、亲和力等。受训教师对培训教师是否用英文授课及是否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没有太大的要求。培训机构所聘的培训教师虽然大部分都是学术专家、骨干教师及一线优秀教师等。这些培训教师固然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但是由于授课对象不是学生而是在职教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授课风格不一定适合受训教师。

nlc202309011911

四、 调查结果反思

(一) 按需求制定培训内容, 但不过分依赖于需求

首先可以细化参培条件, 尽量避免受训教师之间的专业基础及综合能力有较大的悬殊;其次可以根据教师性别、年龄、教龄、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如对于教龄丰富、年长的受训老师可以多进行现代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培训,而对于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可以多进行课堂管理、实际教学操作等方面的课堂观摩和评析,也可以对这类老师进行科研方面的辅导。再次,在培训受训教师时要注重将教师的观念、态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在培训内容中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现代教学手段, 还应适当增加

专业基础知识如语音、语法、语用、语篇等知识,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传授一些如何高效的进行大班教学及如何处理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等方面的知识。

(二) 创新培训方法和形式, 远程教育模式与区域现场培训相结合

在职教师的培训方法和形式要根据教师实际情况, 体现灵活性和创新性, 突出实践性,提高教师参与积极性, 化被动为主动。据调查,很多受训教师对目前的以班级授课为主的大班教学和讲座这样的培训形式不满意,这直接影响到培训效果。面临这种情况,远程教育模式和区域性集中培训相结合应该说是近几年来在培训模式上的一个新尝试,是一种创新的探索,然而,远程培训需要受训教师有较高的学习动机,要认真完成网络课程任务,不能流于形式。

(三)强化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培训教师队伍是提高培训质量的根本保证。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训的现实和长远需要, 建立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 改革和优化培训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教师培训在追求开放的市场化的今天,要摒弃小家子主义的思想,每个有资格的有能力的教师都应不问出生,不考虑学历和职称,被拉入到固定的培训教师队伍中,以保证培训教师的稳定性。

(四)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经费保障机制

据调查,目前制约教师参训的因素不是在教师自身,主要在于外在机制的影响。本次调查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有强烈的受训动机和愿望,只是学校领导没有高度重视,而领导不重视的原因主要在于经费问题。随着教师参训积极性的提高,应通过加强培训经费的保障,激励教师参加培训。首先,培训经费应用于补充和更新培训设备,尤其是电教设备方面,以解决部分地区因为电教条件的限制无法参加远程网络培训的问题。其次,为培训机构提供一定经费支持,以丰富培训内容,创造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以及为受训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硬实力,更重要的是培训机构应该有足够的经费建立稳定的培训教师资源库,也能为培训教师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以确保培训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Taylor, P ., O’Driscoll, M .P ., and Binning J.E.(1998).A new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 J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8(2) : 29 – 50.

[2]郝瑜,孙二军.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现状探析:问题与对策.外语教学,2013,3.(6).

[3]黄国清,林慧英.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基于中职教师需求的培训策略.继续教育研究,2012,10.

[4]刘芳,夏纪梅.高校英语教师反思性培训实证研究.外语界,2011,4.

[5]席红梅,席金彦.从内涵层面探讨教师培训的有效性.继续教育研究,2013,4.

[6]周燕.中国高校英語教师发展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3.(12).

注: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类项目“贵州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现状及需求研究”,项目编号:13ZC053

篇10:旧城中学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浅谈中学体育教师能力的需求及培养

宝安中学 沈阳明

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及课堂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仍然受到前苏联“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主”的理论思想影响,即通过规范的动作技术的传授来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种重技术轻理论、重共性轻个性,以学习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能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严重的束缚,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学意识观念,明确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法的建设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快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坚定不移的推行教学改革,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事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知识理论的学习,向知识结构合理,并具备较高能力的“智能型”过渡。面对当前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改革的浪潮,学校体育将注重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自我健身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应在转变更新体育观念的同时,必须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对不同项目的历史沿革不同学派、流派的论点和技术风格,国际现状与发展趋势都要融洽贯通,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

一、体育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

1、“多媒体”知识

多媒体教材可以做到双向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节教学进度,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多媒体教材可以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图片、动画等,通过视觉形象展现规范动作,使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原理,又能将动作要领铭记于心,再有老师指导动作,使学生较易掌握动作技术。所以,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能力是每位老师必备能力之一。

2、普通基础知识:

其特点是“博”,体育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专门人才,必须树立“忠诚人民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事业”的思想,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要具备语言文学、美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基础。

3、学科专业知识

这是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包含三方面的知识:(1)、人体科学理论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体育保健、运动生物力学等方面,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求面要“宽”。(2)专项运动理论与技术:包含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大纲,还要在多能基础上,对某部分做到精细研究,做到“树业有专攻”,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系统观点,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对科研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这方面知识要求“深”。(3)应用科学理论包括数理统计、科研方法、计算机应用等,对这方面知识要求要“新”。

4、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学科理论:分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理论和体育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理论两个方面,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理论包括高等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学、教学论、心理学。体育学科理论:包括体育概论、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等等。作为一个体育教师,若缺乏这类知识,要熟练地驾驭教材,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是有困难的。

上述4个方面的知识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系统知识结构,它们的关系是:第一方面是结构的综合,它不仅是教师综合能力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方面是结构的基础,它不仅是教师形成教学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

[1] [2]

篇11: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一、基本概况

(一)、全县劳动力分布情况

我们县地处地区,面积达平方公里。其中,农业耕地万亩,林地万亩。全县辖个镇,个区,共有个自然村,总人口达万。全县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城镇人口万人。全县有农村劳动力万人,外出务工劳动力万人,剩余劳动力万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万人,小学及以下的有万人。全县从事农、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万人,男性占%,女性占%,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岁至岁。从事农产品加工人,男性占%,女性占%,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岁至岁。从事农资产品经营的劳动力万人,男性占%,女性占%,年龄层主要集中在岁至岁。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共建立个,现有人参加合作社。

(二)、全县农业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耕地万亩,其中,已建立个优质农产品示范区,落实经济作物万亩。把,等经济效益好的农作物列为本县的特色经济支柱产业。畜牧业方面,为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带动本地农民增收、创收。现已建成个大型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20xx年,生猪产量达吨,牛肉产量达吨,羊肉产量达吨,禽肉产量达吨,禽蛋产量达吨。渔业方面,我县的水利资源丰富,现已形成水产养殖面积亩,占总水面积%。主要发展,等经济效益好的鱼类养殖。截止20xx年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二、阳光工程培训情况

(一)、本县农民培训意愿

随着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升级,对农村农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随着近几年来,农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农民都意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经过调查,%的农民都表示希望学到相关的农业专业知识,有助于他们调整思路,发展农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二)、培训取得的成效

20xx年,在上级的正确指导下,我们认真完成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全年共培训次,计划培训人,实际完成培训人。教学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简单易懂,让广大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大大提升了农民的从业技能,并积极引导有能力的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发展主推农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把我县的农业产业和劳动力培训工程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选好培训基地,做好全面部署

根据国家关于“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的认定意见,我们按照相关程序先后确定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个学校为我县阳光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在培训计划安排上,我们依据上年度各基地任务完成情况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进行了落实,县阳光办与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合同,实行合同化管理。要求参与培训的单位自觉接受县阳光办的管理、监督、检查工作。另外,成立了阳光工程培训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便于对培训工作的指导、管理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运作程序

为严格落实省对阳光工程实施的相关要求意见,抓好对学员的培训工作,切实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农业从业者。这必须从源头抓好,加强制度建设工作。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节课“制度。向参加培训的学员讲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二是核实学员的身份是否属实、正确。三是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在每次开班前,培训单位都必须向县阳光办写出开班申请、培训计划、培训过程中及时上报相关工作情况。四是严格规范台账制度。各培训基地都建立了农民培训台帐,作为检查验收培训情况的重要依据。台帐按要求真实规范填写明学员姓名、年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助金额、收费情况等。培训基地主要负责同志共同对台帐的真实性负责。每个培训班次结束后,将形成的纸质台帐由培训机构法人代表、主要负责同志核实签字后及时上报。五是把好资金拨付关。县阳光办和财政局认真核实台帐资料、验收报告、监管纪录,严把发放签字关,最后将专项资金拨付各个培训基地。

(三)、创新办学方式,增强培训实效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明确培训方向。重点加强对农业的种养大户、生产能手、科技示范户等的培训工作。对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和动植物疫病的防治等以及怎样实现增收增产进行重点培训,对学员进行实地指导。二是对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深加工、农机维修等进行专门指导培训,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三是把与农业产业发展和相关重大工程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实际的生产过程,来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和相关政策。针对农业合作社,重点进行人员管理培训。四是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把参加过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培训的农技推广人员作为阳光工程的主要师资力量。增强教学质量、通过面对面交流、传授知识,让农民快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看到自从实施“阳光工程”以来,我县在培训农民适应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县级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农民对阳光培训工程需求日益高涨,但用于培训计划的配套资金比较不足,大大制约了农民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

(二)、培训硬件设施不足

我县培训机构共家,师资共人,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多数都存在设备老化、功能单一、规模较小,师资队伍建设不够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

(三)、农民培训难度大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学习领会不深,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程度不高。有的刚开始还兴趣勃勃,随着培训过程中,自己从事繁重的农事劳动,致使精力、体力都更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意愿也逐渐降低。

(四)、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农民有参加培训学习的意愿,但存在很多实际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条件问题。很多农民不愿拿或拿不出相应的生活费、差旅费等。二是精力有限,家庭事多和忙于生产,担心学不会,还耽误时间。

五、对20xx年阳光工程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

各级应该由主要领导担任农民阳光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并把农民阳光工程纳入党委、政府日常事务,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时,做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衔接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实施计划和方案,要既有目标,又有措施,并且措施要细化,切实可行。各培训部门要建立一个好的专班,保证规划、教学和管理到位。各级种植、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农业经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切实做好阳光工程农民培训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财政配套资金监管和使用

一是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严格按照《资金使用办法》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由专人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挪用、套用等违规使用资金的行为发生。二是加强对培训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台账、将其作为项目管理和检查验收的重要依据。三是实行动态管理,确保阳光工程顺利开展。加大社会舆论监督,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对出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对于违纪违规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严肃处理。四是合理分配资金,对好的培训基地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设施。把阳光工程补助资金以农民直接受益为原则,以培训券的形式直接补贴给农户,也可以通过降低收费标准的方式补贴给培训机构。

(三)、择优选择培训单位,打破“一认定终身”

全方位考察认定培训机构。立足师资力量、实习场地,提前考察好辖区内的培训机构,以适应阳光工程的新要求、新特点和满足当地农民的新需求。采取绩效考核机制,择优选择培训质量好的单位进行培训合作。借以调动各培训机构工作的积极性。转变培训任务分配方式,对过去相对固定的任务分配上转变为根据上年绩效考核情况来分配各培训机构的任务量,引导培训资金向积极性更高、培训效果更好的单位倾斜。

(四)、20xx年培训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培训相关的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对农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技术,农机操作及维修技术、沼气建设及维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主要通过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及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以点带面,逐步覆盖的教学形式。

二是开展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工作,以提高有创业需求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在外打工已积累资本的农民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一般培训时间累计约两周。

三是以村为单位,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普及型培训,每村培训人员不少于50人,累计培训时间为1-2天。针对当地产业发展、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结合专业合作社发展,对主推产品、配套种植和养殖技术、抗灾减灾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

上一篇:绿色经济发展之路下一篇:孝道心得体会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