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2024-06-1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通用6篇)

篇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必要性: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总之: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亦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一方面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要求:

1、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核心与精髓:实事求是

2、探索主题: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

3、内容: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资产阶级论:大资产阶级VS民族资产阶级

B、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D、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E、政策和策略理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F、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G、党的建设理论

4、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二、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五讲、科学发展观

一、主要内容: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

1、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做到发展为了人们,发展依靠人们。

3、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二、意义:

1、继承和传承性。

2、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六讲、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发展

一、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当前最大的实际是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要吃透理论、搞清理论。

3、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4、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总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第七讲、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总路线的内容和基本的纲领

1、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毛泽东在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提出来的。

A、革命对象:三座大山: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推翻之是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反对封建主义,在经济上消灭封建制度,在政治上消灭军阀的专制统治,消灭地主阶级,解放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创造条件;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主义,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C、领导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及其政党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无产阶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富于组织纪律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分布集中与农民联系密切,共同团结战斗。

a、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 b、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是基本策略;

c、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的革命武装是坚强支柱; d、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根本保证。

D、革命性质和前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的领导阶级、新的时代条件、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动力、新的革命前途);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指导思想史马列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总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二、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依据:国情:内无民主外无独立;以农民为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物质丰富,相对偏僻,敌人统治薄弱;群众基础好;红军的存在;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的统治是存在的根本原因。

2、在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有机的统一。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统一战线:两个组成部分:工农联盟是基础、与民族资产阶级联盟是重要部分。

原则:独立自主、联合又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决定因素:中国半殖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

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

2、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

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是建设新军队的基本前提是军队行动 的根本准则和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3、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标志:理论联系实际;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的作风。

第八讲、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过渡: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二、总路线的内容:一化三改,建设和改造并举,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制定总路线的可行性:相当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完成后,广大农民要求走合作化道路;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形式有利于中国的过渡。

三、改造道路:

1、对农业的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互助组——初级化——高级社);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平赎买的方法:有利于团结私人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巩固统一战线,有利于吸纳知识分子为国家服务。

为什么要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剥削性和可改造性;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国营经济占主导,工人对资产阶级的监督。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第一步:初级国家形式:在私营企业中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初具社会主义性质)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

第二步: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公方代表、工人、资本家(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步: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原则:政治上适当安排;工作上发挥作用;生活上妥善照顾。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有对象)。

3、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不仅社会稳定,而且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4、误差: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5、中国历史事实特色: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进行,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变革没有社会动荡,反而人民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1、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意义:

A、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划时代的巨变。B、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提高了工农的积极性。C、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D、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第九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1992年提出的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这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的深化,也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解决初级阶段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都要靠发展;这也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经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系和根本要求;毫不动摇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发展。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十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学习

一、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两层含义: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不发达阶段。

即把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程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

2、基本特征: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c、由农业向非农占大多数,包涵现代化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国家。

d、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占重大比重向经济市场化程度高的历史转变。

e、文盲半文盲占较大比重,科技文化落后向科技教育文化较发达的历史阶段。f、贫困人口占较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低向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g、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先后后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阶段。

h、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i、团结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3、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地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工业化任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继续完成的历史任务。

2、面临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力,决定了要很长时期才能进入发达阶段。

总之:牢固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级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政策,埋头苦干,踏实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现代化的进程。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主要矛盾:是制定基本路线的依据,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眼光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享改革成果。

2、基本路线的提出: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总揽全局的根本指针,是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相互促进。

3、内容: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和依靠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本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动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思想)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意义: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抓住了主要矛盾,又体现了发展的规律,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正确认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的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和动力。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要全面坚持离开中心则失去物质基础,离开两个基本点则经济建设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它们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是我党最可贵的经验,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地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的重大法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可靠保证。

1、三步走战略:四个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交通运输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2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二步:从1991年到2002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三步:到20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十一讲、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背景:

1、国内经济政治的形式,国际第三次科技革命。

2、内容:是新时期下,在党的领导下对经济体制的变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新的经济体制。

3、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振兴中华民族;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活力;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任存在矛盾,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贯穿始终,也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决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的社会矛盾。

2、邓小平提出:判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放生产力仍是一个基本任务;把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统一起来;解决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总纲:把引进来走出去紧密结合,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环境,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高效开放型经济体系。

1、转变对外贸易增长的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以质取胜;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提高加工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参与贸易谈判。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第十二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形成:中共十四大:

1、计划和市场不是姓公还是姓资的限制,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但市场更好。

3、市场经济一定要同社会主义相适应。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

二、分配制度:

1、是公有制为主体的体现;保证人们相互在平等的经济关系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共同富裕的实现。

2、非按劳分配:以劳动分配;劳动以外的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的分配。

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4、分配要注意:先富和共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国力的关键;不仅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2、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史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3、新型工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发挥的道路。

4、三个转变: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转变。

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

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转变。

5、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方针。

统筹区域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途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第十三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优越性:

1、为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

2、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民主与团结的两大主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主要职能。

十七大提出:支持人民政权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责,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建言献策,汇聚力量的重大作用。

第十四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史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潮流的文化。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德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

一、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指导下,培育四有新人,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保证,文化史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精髓和纪律观念的主要条件。

三、中国特色文化基本方针: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体,不断推进先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重要性: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灵魂),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培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3、两个坚定不移,绝不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革命精神。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创造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为目标。

2、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主体,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

3、坚持体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的突破。

总之、要在发挥人们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让人们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十五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民主法治

2、公平正义: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注意的问题:

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五、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益性。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保护劳动权益,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多种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合理调整收入格局:提高低收入、扩大中收入、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破垄断。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生活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补充的作用;加强社保基金的监督;解决住房问题。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第十六讲、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四、一国两制的意义:

1、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国家统一问题。

2、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体现既坚持原则又照顾形式的统一。

4、有利于争取国际国内和平环境,5、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第十七讲、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外交工作到底要坚定不移的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处理国际事务。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指导国家间关系。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的原则,这是基本立足点。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合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我国的外交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事舞台。

第十八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工人阶级是国家领导阶级:

1、中共的先锋队;

2、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具有先进性;

3、工人阶级是改革和建设的基本动力。农民阶级是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知识分子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因素。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改革开放后的新情况。

三、尊重劳动(核心)、尊重知识(资源)、尊重人才(载体)、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依法保护劳动者根本利益;建立激励机制;深化改革,努力创造平等的社会。

第二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先锋队性质:

1、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集中体现了工人阶级的特色和优良品质。

2、中国共产党领导符合和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3、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的原因:

1、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成为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

3、成为先锋队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

4、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党全社会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性:

1、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方式:

1、国际上: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

2、国内里:改革后的新形势,新任务给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3、党的自身:所肩负的任务与党的素质还是有大的差距。改善党的领导对象:

1、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2、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3、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

1、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2、关于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3、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篇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摘要:“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成功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从革命前后思想的建立完善到社会主义的探索再到改革开放直至走向世界,党和国家所做的一切无一不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的谋取发展。自“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确立至完善以来,对于我们国家、社会及个人都产生了重大的并积极地影响。

关键字:实事求是积极影响

一、实事求是思想对于国家的发展路线的重要作用及影响

从国家层面上讲,“实事求是”作为党的基本的思想路线,是国家和党制定章程,治理国家谋求发展以及为人名服务的基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话的藩篱,抓住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带领全党全人民朝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新要求:不仅为人民解决温饱,还要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上的种种,无一不需要立足于现今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无一不需要实事求是的实干思想。要做到这些,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正经的发展经济,而不是像某些地方为追求一个数据而盲目的造假甚至毁坏环境最后得不偿失。而真正的话语权更应该落实到人民的头上,官员更应了

解人民的心声,为人民多做实事。而科技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许许多多的科技人员为中国科教的发展努力着,但中国的科技发展在某些方面始终不及有些发达国家,这与中国的体制及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关系,当务之急应该是合理的调整科研人员的分布,解决技术与经济脱节这两大棘手的问题,实干中见真知。而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人民生活的富足,都需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办事情。干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的耕耘,每人都出一份力,圆所有人的中国梦。

二、实事求是思想对于社会风气建立的深远影响

从社会影响方面来看,实事求是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社会风气的建立上,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许多人觉得现在世风日下,社会整体的道德说平越来越低,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自古流传下来的美好的道德观念早已根深蒂固,哪有那么容易便丢失,许多痛恨社会不良现象的人自是站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之上,来发表自己的言行,但多少有些盲目,难以完全的实事求是。我们不难看出,做实事、做正经事的人仍占绝大多数,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政府向人民说实情需要实事求是、新闻工作者报道新闻需要实事求是、整治反华宗教势力亦须实事求是,当今社会,鱼龙混杂,难免会有钻空子之人,但实事求是仍然是社会风气之所向,并且我们发现问题便要及时整治,这也是实事求是,不掩饰社会的缺陷,正确而客观地看待问题。

我们可以了解到,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实事求是不仅一直作为中央党校的校训,我国各地许多高校均将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校风校训,例如由北洋大学发展至今的天津大学,陕北公学发展至今的中国人民大学等。

作为培育每一代青年的训诫,足以见得,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沿承至今对于我们影响之深刻。

三,实事求是思想对于培养大学生实干和主动思想的重要作用

最后以小见大,回归至个人。以我们大学生为例,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身上的重担与责任自是不言而喻的,而我们如何在自身成才与报效国家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力量,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了。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等发育尚不完备,随时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丧失自我努力的信心甚至追求,这个时候,努力的培养自身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和品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不仅是一种精神支撑,也是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其实不难看出,我们如今的大学生确实存在许多的毛病,例如对学业的放松和不重视,对于很多课外无意义的社团的盲目追求,亦或者花钱大手大脚,诚然,这与我们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有难以分割的关系,但与我们大学生自身的不成熟的心理和浮夸的性格也是绝脱不了干系的。伴随着一年一度的中高考的结束,人民网6月27号教育专题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网上曾经流传一个段子说,中国学生知识最巅峰的时期是在高中阶段,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历史、生物等也无所不知。这段话固然有玩笑成分,但它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这是因为,中国学生长期处于应试状态,学习自小被家长规划、管理,中小学老师相对也抓得“紧”。到了大学,老师不会拿着“鞭子”敲打,学生们反而不会学习,或者说,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认识,考上大学,绝不是学业的终点。无论是学生和家长的心态,还是如今的升学体系,都得变一变了。我们不是在培养“学习机器”,而是培养主动追求进步的人。也希望将来高考结束后,不再需要对考生说“放松莫放纵”。我们需要成为一个有责任有追求,不虚伪、不轻浮、不好高骛远、不

粗枝大叶,脚踏实地的人。而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态度正是我们现在正在坚持并需要更好的培养的。

篇3: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我国当前理论界就这一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该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于毛泽东,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行探索者。也就是说, 毛泽东思想的有关内容应该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还有一种观点, 主张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逻辑层次是其理论基础, 第二个逻辑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三个逻辑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纲领, 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则属于第一个逻辑层次。这是通过逻辑结构的安排,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从以上三种观点可以看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否包含毛泽东思想主要存在两种倾向,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下面笔者就这两种倾向作一下比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把毛泽东思想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有两大好处:一是使人们看到毛泽东思想依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我们不应当把其抛弃, 而应当将其继承和发展。二是使“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这种提法更有说服力。而理由在于:

第一,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括, 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毛泽东开始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的第一个光辉典范, 这是全党的共识。毛泽东一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就指出:“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

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他又提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前八年我们精力放在革命上, 为社会主义建设扫清道路, ……今后十年或二十年内, 主要精力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国建立了有别于前苏联的政治体制。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文章中清晰的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应当如何处理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出现的各种关系。

上述这些理论具有浓厚的“中国特性”, 虽然有的方面贯彻得不太好, 理论与实践有些脱节, 但理论本身是正确的;不能因为实践中有所欠缺, 就否定理论本身。

第二,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是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现在人们一般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首创的。可是邓小平不这样认为。他说:“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 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 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 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 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 还是做这件事。”事实的确如此。

例如邓小平把毛泽东提出而未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给实现了, 既承认了非公有制经济。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划分阶段的思想给完善了, 既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中还包括一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间和时代背景不同, 因此, 两者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渊源理论。

第一,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近现代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当代中国。这就需要把两大理论作为历史概念来考虑, 同时明确界定中国近代、现代与当代。一般认为近代中国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现代中国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当代中国指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按照十三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即是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产生于当代中国。而毛泽东思想大家都知道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史下的产物。

第二, 两者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它主要解决了中国在改革进程中的三个主要问题, 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而毛泽东思想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 它主要解决“什么是革命, 怎样革命”的问题。

第三, 毛泽东思想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 而不是本源理论。所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理论,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此,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从许多方面来说, 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 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 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 还是做这件事。当然, 我们也有发展, 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理论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一脉相承性并无疑义;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否起于毛泽东思想有不同的看法。那么, 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呢?

第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继续了毛泽东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继续了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划分理论, 继续了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 继续了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第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突破和超越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由以政治革命为中心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 由以毛泽东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零散的、局部的、一时的到这种理论较为完整的、更为宏观的、论证严密的转变, 由以只讲社会主义特征的思维框架到谈社会主义本质新论断的转变, 由以计划经济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转变, 由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

综上所述, 我们得出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毛泽东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它们既前后相继、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勇气和探索精神。我们在处理这两大理论关系时一定要从具体地历史地角度出发, 避免超越时间、空间和历史现实而主观判断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张静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回顾》[J].探索 (重庆) , 2008 (5) .

篇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关键词:国民幸福论;范式创新;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6)05-0001-08

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近年来,不断有中国学者提出和阐释“国民幸福论”的理论观点,就是一个努力的尝试。笔者以为,应从库恩“范式创新”的视角对“国民幸福论”进行透析,才能认识其经济学理论创新价值并进一步推动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现将笔者就这一理论观点的一些思考阐述如下,就教于同仁。

一、“国民幸福论”的经济学思想渊源

有人认为谈“幸福”与经济学理论无关,因为研究幸福问题与理论影响较大的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并非经济学。古希腊把幸福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来研究,形成了关于幸福的内涵的不同观点,比如,梭伦认为幸福是人拥有更多财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合符德行的生活是幸福,等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过“乌托邦”式的幸福社会主张,最近影响较大的“幸福指数”则是20世纪70—80年代由穷国不丹提出并付之于实践。

“幸福”真的与经济学理论无关吗?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解。社会科学是“人学”,所以,应该把“幸福”范畴看成是社会科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总体上看,尽管经济学门派众多,但大致可划分为源于斯密的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两大类。事实上,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丰厚的“国民幸福论”思想渊源。

1.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的“国民幸福论”思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公认的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性著作,其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通过书名,就知道斯密的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民财富”,目的是对其原因与性质进行分析。斯密以哲学(即人学)的人性(即“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围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反对政府对市场发展的种种限制展开,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2015年9月11日,天则经济研究所邀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Terry Peach教授作学术报告,其题目就是《斯密理论的国民幸福》。斯密的《国富论》还指出了实现国民幸福的经济学标准与手段:交换能力不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贫穷(即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实现国民幸福的手段是尽量广泛地促进个人间、地区间、国家间的交换,而生活用品上个人间、阶层间差距的缩小则是判断国民幸福实际进展的重要指标(斯密,2001)。

马歇尔的经济学是古典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转变的关键。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第5篇、第6篇中都研究了国民幸福问题,并在第6篇13章中用“生活标准”来反映幸福的内涵。马歇尔将“生活标准”界定为知识、能力、自尊心的增强,同时还包括审慎开销、拒绝不健康生活方式等。马歇尔重点探讨了人们生活标准维持与提高的经济条件系统,主要是增加工资、减少劳动时间、提高技能的现实制约性与未来可能性等(马歇尔,2005)。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转变中,数学方法逐步被绝对化地确立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导方法,背离了古典经济学从历史、社会、人文等科学的角度研究经济的方法。由于方法论的片面“边际革命”后,西方经济学过度依赖数学方法,企图用基于“假设条件”的模型建构“理论预期世界”,并以此来剪裁丰富多变的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现实。貌似尽善尽美的西方经济学模型所具有的真理性、对实际经济问题“管用”的东西,比古典经济学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所以,现代西方经济学领军人物也承认,他们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没有发挥预警作用;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学者们,也未对本国经济复苏贡献多少有用之策。当然,我们不是反对经济学与数学方法的结合,只是反对把这种结合绝对化,并以此排斥对其他方法的运用。不可否认,国民幸福问题的解决与促进,数学方法仍是不能缺少的工具。 ,加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理论中,国民幸福论的内容日益被弱化,甚至被屏蔽了。比如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编写的《经济学》中,从经济学维度讨论国民幸福问题就显得“有中似无”且支离分散。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直接源头毕竟是古典经济学,所以,不少经济学家仍然延续和发展了国民幸褔论。比如,庇古提出了“福利经济学”,伊斯特林教授提出了“幸福悖论”,安尼尔斯基教授出版了专著《幸福经济学》。中国学者也开始关注和研究经济学意蕴的“幸福”,比如,肖仲华著的《西方幸福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以及付洪春和蒲德祥著的《幸福经济学选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中,也讨论了与国民幸福相关的问题,如福利国家、市场决定收入、转移支付、不平等根源、反贫困政策、医疗保健是“永不消失的问题”,等等(萨缪尔森 等,1998),进而为国民幸福问题的解决与促进提供了经济学选项:要把市场的作用与政府主导的福利制度(特别是医疗保健、转移支付、反贫困等政策)结合起来。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国民幸福论”指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古典经济学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科学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经济问题导向、对经济进行哲学与社会系统分析的方法,同时,创新性地注入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等新的科学研究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以资本积累与工人贫困积累的“社会两极分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宏大视阈中探讨剩余价值的生产及问题解决路径,基本结论是:工人阶级贫困的直接原因在于经济领域的剩余价值生产,解决这个经济问题的路径却是在政治领域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政治革命。所以,严格来讲,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不叫“经济学”,而叫做“政治经济学”,即优先通过政治解决经济问题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力量何在?笔者认为在于其理论的“国民幸福论”实践指向。当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是找不到“国民幸福”概念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为“国民幸福论”奠定了学术资源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提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生产,是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对国民极端贫困,认为普遍贫穷会使一切陈腐东西死灰复燃,要实现生产力发展、分工发展、人们共同活动即交往发展、共产主义即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马克思 等,1972);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在分析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时指出,国民幸福的促进与实现,无论从民族或个体看,无疑是一个“相互创造”的过程(马克思,1972)。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正面描绘完善的国民幸福图景,而紧紧抓住现实中影响国民幸福的各种经济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即不是就经济论经济,而是把经济问题的解决同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乃至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处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国民幸福论”奠定了坚实的学术资源基础,可以为从经济学视阈促进与实现国民幸福提供正确选项。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均需要创新发展

抛开意识形态的区别,仅从学术上看,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具优势。现代西方经济学由于突出了数学方法,在行业与企业法人的经济中观与微观定量分析方面的优势不可否认。但是,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较,现代西方经济学在宏观理论上的缺陷也是明显且不能否认的。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理论主要有两个:一是总供给与总需求在假设条件基础上的“理论上的均衡”。值得注意的是,马歇尔绘制了各种均衡曲线,同时也指出了均衡的局限性。可见,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理论是建立在理想状态的假设基础上的,必然不一定符合经济的实际。二是凯恩斯的与经济趋向“反向操作”的政府依法调控。由于“政府必然不比市场高明”,其调控政策选项、力度、节奏、时机等都可能出现问题,其经济效果也难以确定。同时,相比中观、微观经济,在宏观经济领域中运用数学方法的准确性、预测力等都大大减弱,不过是用一些指数、系数来辅助分析而已。所以,现代西方经济学在解决微观经济和部分行业中观经济问题方面具有优势,而在宏观分析方面不足(特别是预见性与引领力不足)。遗憾的是,西方经济学迄今不愿公开承认这个事实。

总体上看,在共产党执政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状况还是不那么令人满意的。所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才强调要“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立足点仍然停滞在以“剩余价值”为核心,不那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等现实要求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当然,“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也有发展,但基本只是补充内容,且拘泥于对现行政策的照搬或图解,其理论抽象性与逻辑力量还不足。与此同时,有一个令人欣喜的事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中,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进展,似乎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状况好得多。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以实践为基础、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优势;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主体不只是学者,而是由政治家和学者共同构成;三是政治领袖集团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中的创造性科学决策,使“事实上的理论创新”先行于“书本上的理论创新”。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搞现代化建设、搞改革开放,其很多举措、政策与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很大甚至是对立性的区别(所以才有“姓社姓资”的疑虑)。而这些政策与措施,事实上是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说,正是由于方法论优势、理论创新主体和路径及模式优势,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尽管走了不少弯路,仍然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近40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的奇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枝独秀,更是举世瞩目。这应该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发展方略,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宏观引导上的科学力量。

目前,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都需要在创新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现代西方经济通过“范式创新”成为“经济帝国主义”,但学科的繁荣与壮大并不能成为拒绝在创新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理由。现代西方经济学必须首先克服“老大是天然标准与顶峰”的故步自封心理,才能实现新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再作贡献。

篇5: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毛中特”这门课程算起来我们上了也有一年,前后两学期有两个不同的老师教。我觉得两个老师在教学方面都有不同的风格,让我们学习的方法也截然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让我们学生了解时事,关心国家大事。这学期上完了就不再上“毛中特”忽然觉得感触颇深尤其是这学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认真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

这学期虽然我们我们书上的知识学得不是很多,但收获并不少于书上所教的。这学期老师您前后给我们看了两部历史政论片视频,《大国的崛起》让我们领略到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西方国家的崛起使世界连成一片;《复兴之路》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人一路走向民主共和的艰辛,同时也欣慰创下了丰功伟绩。观看历史了解过去不是为了回想从前,而是为了记住昨天,想想明天,看看今天。记得在这中间老师您还穿插给我们讲述了今年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老前辈和党的十八大内容,这让我们及时知道社会最新话题,即使我们人在学校也始终关注社会上的大事件,不是社会上的局外人。

篇6: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

首先是对这堂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学习,我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建设历程,作为国家的未来,我们新一代青年更肩负着建设祖国。我们现在还没有毕业,也没有能力谈及建设,但目前的我们更需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为未来毕业后进入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我们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当代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我们应该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担当起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至于上课的形式这方面,专题讲课这种形式我感觉非常好。毛泽东思想概论新改革的分专题教育方式让我更系统的学习了这门课程,课堂上老师更多的起到了引导我们的作用,鼓励我们独立思考,积极发言,让我们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增加了我们对这门课的兴趣,我们在课余时间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了更多相关的知识,使我们的思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对毛泽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擅长点,这种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各位老师将自己讲的那个专题研究更加透彻,更好的向同学们传授,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

上一篇:项目部分包工程分包合同下一篇:幼儿园趣味运动会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