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方法 期末考试总结

2024-06-14

材料分析方法 期末考试总结(精选12篇)

篇1:材料分析方法 期末考试总结

材料分析方法

1.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粒子性往往表现突出,故x射线也可视为一束具有一定能量的光量子流。X射线有可见光无可比拟的穿透能力,可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使气体或其它物质电离等。

2.相干散射:亦称经典散射,物质中的电子在X射线电场的作用下,产生强迫振动。这样每个电子在各方向产生与入射X射线同频率的电磁波。新的散射波之间发生的干涉现象称为相干散射。

3.不相干散射:亦称量子散射,X射线光子与束缚力不大的外层电子,或自由电子碰撞时电子获得一部分动能成为反冲电子,X射线光子离开原来方向,能量减小,波长增加。

4.吸收限:物质原子序数越大,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越强;对一定的吸收体,X射线的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表现为吸收系数的下降,但随着波长的的降低,质量吸收系数并非呈连续的变化,而是在某些波长位置上突然升高,出现了吸收限。

5.荧光辐射:由入射X射线所激发出来的特征X射线称为荧光辐射(荧光X射线,二次X射线)。

6.俄歇效应:由于光电效应而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还有一种释放能量的方式,及俄歇效应。原子中一个K层电子被入射光量子击出后,L层一个电子跃入K层填补空位,此时多余的能量不以辐射X光量子放出,而是以另一个L层电子活的能量跃出吸收体,这样的一个K层空位被两个L层空位代替的过程称为俄歇效应,跃出的L层电子称为俄歇电子。

7.光电子:当入射光量子的能量等于或大于吸收体原子某壳体层电子的结合能时,此光量子就很容易被电子吸收,获得能量的电子从内层溢出,成为自由电子,称为光电子。原子则处于激发态,这种原子被入射辐射电离的现象即光电效应。8.滤波片的作用:滤波片是利用吸收限两侧吸收系数差很大的现象制成的,用以吸收不需要的辐射而得到基本单色的光源。

9.布拉格方程只是获得衍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10.晶面(hkl)的n级反射面(nh nk nl),用符号(HKL)表示,称为反射面或干涉面。

11.掠射角是入射角(或反射角)与晶面的夹角,可表征衍射的方向。

12.衍射极限条件:在晶体中,干涉面的划取是无极限的,但并非所有的干涉面均能参与衍射,因存在关系dsinθ=λ/2,或d>=λ/2,说明只有间距大于或等于X射线半波长的那些干涉面才能参与反射。

13.劳埃法:采用连续X射线照射不动的单晶体,因为X射线的波长连续可变,故可从中挑选出其波长满足布拉格关系的X射线使产生衍射。

14.周转晶体法:采用单色X射线照射转动的单晶体,并用一张以旋转轴为轴的圆筒形底片来记录。

15.粉末法:采用单色X射线照射多晶体,试样是由数量众多、取向混乱的微晶体组成。

16.吸收因数:由于试样本身对X射线的吸收,使衍射强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不符,为了修正这一影响,则在强度公式中乘以吸收因数。17.温度因数:原子热振动使晶体点阵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受到破坏,使得原来严格满足布拉格条件的相干散射产生附加的相差,从而使衍射强度减弱。为修正实验温度给衍射强度带来的影响,需要在积分强度公式中乘以温度因数。18.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X射线衍射分析是以晶体结构为基础的。每种结晶物质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参数,包括点阵类型、单胞大小、单胞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数目及其位置等,而这些参数在X射线衍射花样中均有所反映。尽管物质的种类有千千万万,但却没有两种衍射花样完全相同的物质。某种物质的多晶体衍射线条的数目、位置及强度,是该种物质的特征,因而可以成为鉴别物相的标志。19.如果不仅要求鉴别物相的种类,而且要求测量各物相的相对含量,就必须进行定量分析。物相定量分析的依据:各相的衍射线的强度随该项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于各物相对X射线的吸收不同,使得“强度”并不正比于“含量”,而需加以修正。

20.非晶态物质最主要的特征是短程有序,长程无序。非晶态与晶态结构的主要区别为长程无序。结构均匀,各向同性也可视为非晶态材料的特征。非晶态结构属于亚稳结构,因其自由能总较晶态为高,故有自发向晶态转化的趋势。非晶物质的衍射图有少数漫散射峰组成,可利用此特征来鉴别物质属于晶态还是非晶态。

21.物体内应力引起衍射峰如何变化:(1)第一类内应力,宏观应力的衍射效应是使衍射线位移。(2)第二类内应力,其衍射效应主要是引起线形的变化。(3)第三类内应力,此类应力的存在使衍射强度降低。22.X射线法通过测量弹性应变求得应力值。23.电子波的有优势:电子波的波长要比可见光小5个数量级,可以明显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

24.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用磁场来使电子波聚焦成像的装置是电磁透镜。

25.像差:分两类,即几何像差和色差。几何像差是因为透镜磁场几何形状上的缺陷而造成的。几何像差主要指球差和像散。色差是由于电子波的波长或能量发生一定幅度的改变而造成的。(1)球差,即球面相差,是由于电磁透镜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对电子的折射能力不符合预定的规律而造成的。可以矫正。(2)像散是由透镜磁场的非旋转对称而引起的。可以用消像散器来校正。(3)色差是由于入射电子波长(或能量)的非单一性所造成的。26.衍射效应对分辨率的影响。若只考虑衍射效应,在照明光源和介质一定的条件下,孔径角α越大,透镜的分辨率越高。27.像差对分辨率的影响。因为电磁透镜总是会聚透镜,所以球差便成为限制电磁透镜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提高电磁透镜分辨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加电压(减小电子束波长λ)和减小球差系数Ca。

28.景深:把透镜物平面允许的轴向偏差定义为透镜的景深,用Df表示;把透镜像平面允许的轴向偏差定义为透镜的焦长,用Dl表示。29.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作为照明源,用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的一种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数的电子光学仪器,分三部分,即照明系统、成像系统和观察记录系统。

30.电子衍射的原理和X射线衍射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以满足(或基本满足)布拉格方程作为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两种衍射技术所得到的衍射花样在几何特征上也大致相似。多晶体的电子衍射花样是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环,单晶衍射花样由排列得十分整齐的许多斑点组成,非晶态物质的衍射花样只是有一个漫散射的中心斑点。(2)相异点:1)电子波的波长比X射线短得多,在同样满足布拉格条件时,它的衍射角θ很小,约为0.01rad<1°,而X射线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角最大可接近п/2。这是两者之间区别的主要原因。2)在进行电子衍射操作时采用薄晶样品,薄晶样品的倒易阵点会沿着样品厚度方向延伸成杆状,因此,增加了倒易阵点和埃瓦尔德球相交截的机会,结果使略为偏离布拉格条件的电子束也能发生衍射。3)因为电子波的波长短,采用埃瓦尔德球图解时,反射球的半径很大,在衍射角θ较小的范围内反射的球面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平面,从而也可以人为电子衍射产生的衍射斑点大致分布在一个二维倒易截面内。4)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它对X射线的散射能力(约高出四个数量级),故电子衍射束的强度较大,适合于微区分析,且摄取衍射花样时曝光时间仅需要数秒钟。31.超点阵斑点:当晶体内部的原子或离子产生有规律的位移或不同种原子产生有序排列时,将引起其电子衍射结果的变化,即可以使本来消光的斑点出现,这种额外的斑点称为超点阵斑点。32.材料在凝固、相变和形变的过程中,晶体内的一部分相对于基体按一定的对称关系生长,即形成了孪晶。

33.晶体中基体和孪晶的对称关系:若以孪晶面为镜面,则基体和孪晶的阵点以孪晶面作镜面反映。若以孪晶面得法线为轴,把图中下方的基体旋转180度也能得到孪晶的点阵。

34.消光距离:强烈的力学相互作用,使得I。和Ig在晶体深度方向上发生周期性的振荡,振荡的深度周期叫做消光距离。

35.衍衬运动学的两个假设:1)双光束近似:假定电子束透过薄晶体试样成像时,除了透射束外只存在一束缴枪得衍射束,而其他衍射束却大大偏离布拉格条件,它们的强度均可视为零。2)柱体近似:把薄晶体下表面上每点的衬度和晶柱结构对应起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柱体近似。36.等倾干涉:同一条纹相对应的样品位置的衍射晶面的取向是相同的(s相同),即相对于入射束的倾角是相同的,所以这种条纹称为等倾干涉。37.等厚干涉:

38.衍衬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区别在于,动力学理论考虑了透射束与衍射束之间的交互作用。运动学理论适用于衍射晶面相对于布拉格反射位置有较大的偏离量。39.电子探针的功能主要是进行微区分析。

40.应用波谱仪(WDS)进行元素分析时,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1)分析点的位置。在分析时必须使目的物和电子束重合,其位置正好位于光学显微镜目镜标尺的中心交叉点上。2)分光晶体固定后,衍射晶面的面间距不变。41.能谱仪(EDS)成分分析的特点:(1)优点,和波谱仪相比,能谱仪有以下优点:1)能谱仪Si(Li)晶体对X射线的检测效率比波谱仪高一个数量级。2)能谱仪可在同一时间内对分析点内所有元素X射线光子的能量进行测定和计数,在几分钟内可得到定性分析结果,而波谱仪只能逐个测量每种元素的特征波长。3)能谱仪的结构比波谱仪简单,没有机械传动部分,因此稳定性和重复性都很好。4)能谱仪不必聚焦,因此对样品表面没有特殊要求,适于粗糙表面的分析工作。(2)缺点:1)分辨率比波谱仪低。2)因为Si(Li)检测器的钛窗口限制了超轻元素X射线的测量。3)Si(Li)探头必须保持在低温状态,因此必须时时用液氮冷却。

42.样品在电子束的轰击下会产生各种信号:1)背散射电子:是被固体样品中的原子反弹回来的已部分入射电子,其中包括弹性背散射电子和非弹性背散射电子。背散射电子样品表层几百纳米的深度范围,它不仅能用作形貌分析,还可以用来显示原子序数衬度,定性地用作成分分析。2)二次电子:在入射电子束作用下被轰击并离开样品表面的样品原子的核外电子。二次电子的能量较低,一般都是在表层5-10mm深度范围内发射出来的。能非常有效地显示样品的表面形貌,不能用它来进行成分分析。3)吸收电子:入射电子进入样品之后,经多次非弹性散射能量损失殆尽,最后被吸收。吸收电子能产生原子序数衬度,同样也可以用来进行定性的微区成分分析。4)如果被分析的样品很薄,那么就会有一部分入射电子穿过薄样品而成为透射电子。其是由直径很小的高能电子束照射薄样品而产生的,可以利用特征能量损失电子配合电子能量分析器来进行微区成分分析。5)特征X射线:当样品原子的内层电子被入射电子激发或电离时,原子就会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此时外层电子将向内层跃迁以填补内层电子的空缺,从而使具有特征能量的X射线释放出来。如果我们用X射线探测器测到了样品微区中存在某一种特征波长,就可以判定这个微区中存在着相应的元素。6)俄歇电子:在入射电子激发样品的特征X射线过程中,如果在原子内层电子能级跃迁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并不以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去,而是用这部分能量把空位层内的另一个发射出去或使空位的外层电子发射出去,这个被电离出来的电子就被称为俄歇电子。俄歇电子的能量低,平均自由程很小,特别适用于做表层成分分析。

43.二次电子信号的空间分辨率较高,相应的二次电子想的分辨率也较高;特征X射线信号的空间分辨率较低,此信号调制成显微图像的分辨率相应也最低。电子入射轻元素样品后会造成一个滴状作用体积,而入射重元素样品后是一个半球状。

篇2:材料分析方法 期末考试总结

1溶质平衡分配系数;特定温度T*下固相合金成分浓度C*S与液相合金成分C*L达到平衡时的比值。2缩孔:纯金属火共晶合金铸件中最后凝固部位形成的大而集中的孔洞; 缩松:具有宽结晶温度温度范围的合金铸件凝固中形成的细小而分散的缩孔;

3沉淀脱氧:将脱氧元素(脱氧剂)溶解到金属液中以FeO直接进行反应而脱氧,把铁还原的方法。4均质形核:形核前液相金属或合金中无外来固相质点而从液相自身发生形核的过程,所以也成“自发形核”(实际生产中均质形核是不太可能的)非均质形核:依靠外来质点或型壁界面而提供的衬底进行生核过程,亦称“异质形核”或“非自发形核”。

5.简单加载:是指在加载过程中各应力分量按同一比例增加,应力主轴方向固定不变。

6.冷热裂纹:冷裂纹是指金属经焊接或铸造成形后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裂纹,热裂纹是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时所产生的开裂现象

7.最小阻力定律:当变形体质点有可能沿不同方向移动时,则物体各质点将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填空

1.动力学细化四个内容:铸型振动、超声波振动、液相搅拌、流变铸造

2.铸件宏观凝固组织一般包括 表层细晶粒区、中间柱状晶区和内部等轴晶区三个不同的形态的晶区 3.细化铸件宏观凝固组织的措施有合理地控制浇注工艺和冷却条件、孕育处理、动力学细化等三个方面 4.微观偏析的两种主要类型为晶内偏析与晶界偏析,宏观偏析按由凝固断面表面到内部的成分分布,有正常偏析与逆偏析两类

5.铸造过程中的气体主要来源是熔炼过程和浇注过程和铸型

6.我们所学的特殊条件下的凝固包括快速凝固和失重条件下凝固和定向凝固

7.液态金属(合金)凝固的驱动力由过冷度提供,而凝固时的形核方式有:均质形核和非均质形核两种 8.晶体的生长方式有连续生长和台阶方式生长两种 9.凝固过程的偏析可分为:微观偏析和宏观偏析两种

10.液体原子的分布特征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即液态金属原子团的结构更类似于固态金属

11.Jakson因子α可以作为固液界面微观结构的判据,凡α<=2的晶体,其生长界面为粗糙,凡α>5的晶体,其生长界面为光滑

12.液态金属需要净化的有害元素包括碳 氧 硫 磷

13.塑形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 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 14.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15.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形增加 16.钢冷挤压时,需要对胚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选择题1.塑形变形时,工具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A)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

2.塑形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A)A理想塑形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

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形条件求解塑形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B)A解析法B主应力法C滑移线法 4.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A)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A密席斯B屈雷斯加C密席斯与屈雷斯加

5.塑形变形之前不产生弹性变形(或者忽略弹性变形)的材料叫做(B)A理想弹性材料B理性刚塑形材料C塑形材料

6.硫元素的存在使碳钢易产生(A)A热脆性B冷脆性C兰脆性

7.应力状态中的(B)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形A拉应力B压应力C拉应力与压应力 8.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σs(B)中间主应力σz.A大于B等于C小于 9.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形、韧性(B).A提高B降低C没有变化 简答题1.简述顺序凝固原则和同时凝固原则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答:(1)铸件的顺序凝固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铸件各部分按照距离冒口的远近,由远及近朝着冒口方向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铸件按照这一原则凝固时,可使缩孔集中在冒口中,获得致密的铸件。顺序凝固原则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冒口的补缩作用,防止缩孔与缩松的形成,获得致密铸件,其缺点为:顺序凝固时,铸件各部分存在温差,在凝固过程中易产生热裂,凝固后容易使铸件产生变形。此外,由于需要使用冒口和补贴,工艺出品率较低。其适用范围为:凝固收缩大、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2)同时凝固原则是采取工艺措施保证铸件各部分之间没有温差,或温差尽量小,使各部分同时凝固。同时凝固原则的优点:同时凝固时铸件温差小,不易产生热裂,凝固后不易引起应力和变形。其缺点为:同时凝固条件下,扩张角φ=0,没有补缩通道,无法实现补缩。其适用范围为:1)碳硅含量高的灰铸铁,其体收缩较小甚至不收缩,合金本身不易产生缩孔和缩松。2)结晶温度范围大,容易产生缩松的合金(如锡青铜),对气密性要求不高时,可采用这一原则,以简化工艺。3)壁厚均匀的铸件,尤其是均匀薄壁铸件,倾向于同时凝固,消除缩松困难,应采用同时凝固原则。4)球墨铸铁件利用石墨化膨胀进行自补缩时,必须采用同时凝固原则。5)某些适合采用顺序凝固原则的铸件,当热裂、变形成为主要矛盾时,可采用同时凝固原则。2.简述影响变形抗力的因素(1)材料:化学成分、组织结构(2)变形程度(3)变形温度(4)变形速度(5)应力状态(6)接触面积(接触摩擦)

判断题1.液态金属的流动性越强,其充型能力越好。(√)2.金属结晶过程中,过冷度越大,则形核率越高。(√)3.实际液态金属(合金)凝固过程中的形核方式多为异质形核。(√)

4、稳定温度场通常是指温度不变的温度场。(√)

5、根据熔渣的分子理论,B>1时氧化物渣被称为碱性渣。(√)

6、根据熔渣的离子理论,B2>0时氧化物渣被称为碱性渣。(√)

7、按密席斯屈服准则所得到的最大摩擦系数μ=0.5。(x)

8、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小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x)

9、静水压力的增加,对提高材料的塑性没有影响。(x)

10、在塑料变形时要产生硬化的材料叫理想刚塑性材料。(x)

篇3:材料分析方法 期末考试总结

关键词:经济人,原材料存货,期末计量,可变现净值,违约成本

存货 (包括价值大的原材料、半成品、加工中的在加工品等) 在期末我们可以将他用于生产产品, 可以用于出卖, 也可以用于等待作为后备材料,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点, 那就是他的处理必须本着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所以我们必须分清楚在各种情况下存货的最大化收益是多少, 然后进行计量处理。

1. (例一) 甲公司2007年11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

撤销的销售合同, 双方约定, 2008年3月31日甲公司应按照每台100万元的价格 (不含税价格) 出售给乙公司10台W型机器。如果违约, 甲公司应向乙公司赔偿损失1 5 0万元。向乙公司销售W型机器的单台销售费用为1万元, 税额为每台2万元。2007年12月3 1日构成W型机器设备的主要半成品Y型半产品的成本为5 0万而市场价格为8 0万元, 进一步加工成W型机器还需要每台投入40万。若将这些半成品销售需每台发生销售费用0.8万, 相关税额为1万。

(1) 若将半成品Y按照合同的规定加工成产成品W那么甲公司净收益=100×10- (40+50) ×10- (1+2) ×10=70万元 (2) 若将半成品Y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那么甲公司扣除违约金

净收益= (80-50) ×10-150- (0.8+1) ×10=132

此时出售半成品比将半成品继续用于生产而得到的净收益要多, 理性的经济人会选择变卖半成品而不是继续用半成品来进行生产。如果Y半成品暂不出售, Y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为1 0 0×10-40×10- (1+2) ×10=570万元, 大于其成本不需计提减值准备。无需做会计分录。

若出售

会计分录:借:原材料—持有待售原材料5000000

贷:原材料—生产用原材料5000000

如果出售:借:银行存款800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8000000借:其他业务成本6680000贷:原材料—持有待售原材料5000000

银行存款1680000

2. 例二, 接上题。

如果半成品Y当时的市场价格为55万元每台 (1) 若将半成品Y按照合同的规定加工成产成品W那么甲公司净收益=100×10- (40+50) ×10- (1+2) ×10=70万元 (2) 若将半成品Y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那么甲公司扣除违约金

净收益= (55-50) ×10-150- (0.8+1) ×10=-118万元

此时出售半成品比将半成品继续用于生产而得到的净收益要少许多, 理性的经济人不会选择变卖半成品而是继续用半成品来进行生产,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00×10-40×10- (1+2) ×10=570万元, 大于其成本500万元。所以此时也不应该确认存货的跌价损失。无需作会计处理。

3. 例三, 接例一。如果Y半成品的价格下降到48万元每台, 同时W型产成品的价格降到7 0万元每台

(1) 若将半成品Y按照合同的规定加工成产成品W那么甲公司

净收益=70×10- (40+50) ×10- (1+2) ×10=-230万元

(2) 若将半成品Y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那么甲公司扣除违约金

净收益= (48-50) ×10-150- (0.8+1) ×10=-188万元

此时无论两种选择选择哪一种都要出现负的净收益, 理性经济人会将半成品Y出售, 但是此时Y的可变现净值为70×10-40×10- (1+2) ×10=270万元, 相比较其成本50×10=500万元发生了230 (500-270) 万元的减值损失。

会计分录:若企业预计Y的价格下降是暂时的并不急于出售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2300000贷:存货跌价准备2300000若出售借:原材料—持有待售原材料5000000

贷:原材料—生产用原材料5000000借:银行存款4800000贷:其他业务收入4800000借:其他业务成本6680000贷:银行存款1680000

原材料—持有待售原材料5000000

4. 例四, 接例一。如果Y半成品的价格下降到48万元每台, 同时W型产成品的价格降到8 0万元每台,

(1) 若将半成品Y按照合同的规定加工成产成品W那么甲公司

净收益=80×10- (40+50) ×10- (1+2) ×10=-130万元

(2) 若将半成品Y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那么甲公司扣除违约金

净收益= (48-50) ×10-150- (0.8+1) ×10=-188万元

无论两种选择选择哪一种都要出现负的净收益, 经济人将半成品Y按照合同的规定加工成产成品W, 并且按照合同的规定销售给乙公司。

Y的可变现净值=80×10-40×10- (1+2) ×10=370万元, 发生了130 (500-370) 万元的减值损失。

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13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1300000

篇4:分析模拟练习 备战期末考试

期末临近,我们总会进行多次的模拟练习,而每次的题目都不一样,或易或难,总能反映一些问题。

比如说,在第一次模拟练习中,我在最后一题失了分,其原因不是其他的,而是模型识别错误,应该选用不等式组来解答,我却用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很显然,方向选择出错,被扣了好几分。

在第二次模拟练习中。我被扣的分更多了。有道确定取值范围的题。应该是a≤1,被我硬是写成了a<1。在书写格式上我也丢了分,比如1/2na,被我写成了1/2na。更惨的是,我还错了一道计算题,后面又错了一道解答题。唉,分数怎么可能高呢?

在第三次模拟练习中,我不但忽略了一道综合题的分类讨论,而且还把一道运算题中的-504写成了-54。

在最后一次模拟练习中,我在草稿纸上演算,得到了“x和y是一对正数”的结论。可是抄在答卷上却成了“x>1,y>l”。

因此,我在期末考试前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项。

1.识别并选准模型或知识点,再下笔答题。

2.仔细答题,注意不漏解,不写错,不算错。

3.做完后再检查一遍,特别注意格式和笔误问题。

指导老师点评:在期末考试来临之际,我们推介于婧婧同学这篇复习应试的数学写作有着特殊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于婧婧同学在平时学校组织的历次重要考试中,数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她在模拟练习中出现一些错解、漏解,与题量偏大、选题搭配不合理、答题时间很短有关,她认真分析了这些错误,总结出一些个性化的备考注意事项,并准备把这些备考注意事项带进考场,防止发生类似的错误,这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

名人名言

不论到哪儿都要打扮得俏丽,生命短暂,何苦从众?

——帕丽斯·希尔顿

千万不要和傻瓜争论,旁观者或许会分辨不清。

——马克·吐温

篇5: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汇报材料

2012年2月22日,受学校委托参加了XX市XXXX组织的全市期末考成绩分析会,对XX领导的讲话做了详细的记录,受益匪浅:XXX领导给我们教师的建议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深化课堂教学理念,忽视教学方法上创新,其实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也是大同小异,只是有个别的不够细化,对学生指导和提高成绩上应有创新,向成绩优异的教师学习和请教,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努力创新。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建议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

2、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3、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习方法、答题习惯和技巧。总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精神和《课程标准》要求,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在考察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历史课程鉴古知今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渗透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充分彰显开卷考试的特点,发挥开卷考试的优势,立足现实,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关注重大时事和社会热点,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注重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确立以能力立意兼顾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命题理念,考察学生在新情境下对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能力,独立学习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今后复习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1、紧扣考纲,对知识点系统梳理,强化练习,让学生对考点有足够的熟悉和认知程度。

2、专项训练审题,对部分粗心学生给予专门指导。

3、进行经典题型练习,重视答题方法的训练。

篇6:期末考试教学质量分析会发言材料

一、关注课堂到关注学生心灵的变化:

要关注课堂,更要关注学生,我们关注成绩,但是更要关注学生心灵成长,也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比如:三班的学生郭某某,父亲去世,母亲有病,跟着爷爷奶奶,家庭特殊,如果一味的要求学生学习,置孩子的情况于不顾,家庭教育跟不上,这样不会有好的成绩,往往还会出现其他问题。希望老师们多关心学生,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可能无意中的一句话会打动他,使他受益终生。

二、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

现在升学压力很重,很多家庭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所以可能有些孩子在父母的要求下已经预习了书本知识,有些课外知识比较丰富,所以,上课时你要关注学生:在本课学习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目标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程度如何?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哪些知识学生能独立完成?哪些问题学生可以讨论合作完成?哪些需要讲解、点拨或引导?这些要做到心中有数。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课堂上,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身体语言会显示他的参与状态,是否积极参与,思维是否敏捷,精神是否饱满,教师走动时是否目光追随你且闪闪发亮,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把握教学节奏,掌握唤回学生注意力的方法。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多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要了解学生思考的内容,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是什么,多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开放性的题目,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运用多个途径,多种方式,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采用转化、变换、组合等多种方法进行思考。

四、特别关注学生的变化:

个别学生调皮捣蛋、打架、斗殴、谈恋爱、上网玩游戏、撒谎、不诚实、顶撞老师,发现问题,及时和班主任沟通,齐抓共管、绝不姑息迁就。

五、提高课堂效率:

篇7:材料分析方法 期末考试总结

一、单样本t检验(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检验与置信区间)(P48)

1、题目类型:某糖厂打包机打包的糖果标准值为问:(1)这天打包机的工作是否正常?

(2)这天打包机平均装糖量的置信区间是多少?,给出一系列抽取值。

2、操作:(1)Analyze Compare mean One-Sample T Test(2)将左边源变量X送入Test Variable(s)中,在Test Value中输入

3、结果分析:若Sig.>0.05,接受假设,即没有显著性差异

若Sig.<0.05,拒绝假设,即有显著性差异

置信区间(100+Lower,100+uppper)

二、两个样本t检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检验与置信区间)(P50)

1、题目类型:从A批导线抽取4根,从B批导线抽取5根。

问:这两批导线的平均电阻是否有显著差异?并求的置信区间。

2、操作:(1)Analyze Compare mean Indepvendent Sample T Test

(2)将检验变量x送入Test Variable(s),将分组变量group送入Grouping Variable(3)选按钮define GroupsUse specified values,分别输入1和2.3、结果分析:(1)若F显著性概率Sig.>0.05,接受假设

性差异,即可认为两组方差是相等的

(2)若t显著性概率Sig.2-tailed>0.05,可以得出A、B两批电

线的电阻值没有显著差异。,两组方差没有显著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P54)

1、题目类型:6种不同农药在相同条件下的杀虫率。

问:杀虫率是否因农药的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

2、操作:(1)Analyze Compare mean One-Way ANOV

(2)将源变量x送入Dependent List(因变量),将类型变量kind送入Factor.3、结果分析:(1)若Sig.>0.05,接受假设,即没有显著性差异

(2)若Sig.<0.05,拒绝假设,有显著性差异,此时进一步操作:

继续操作:(a)Options Homogeneity of variance test(b)Post HocLSD

四、双因素方差分析(P62)

1、题目类型:三种浓度,四种温度的每一种搭配下的产品产量。

问:试检验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产量有无显著影响?

2、操作:(1)Analyze General Linear Model Univarate

(2)测试变量(产量)送入Dependent Variable,因素变量(温度、浓度)一起送入Fixed Factor

3、结果分析:(1)若A因素Sig.>0.05,则A因素对产量无显著性影响,反之

(2)若B因素Sig.>0.05,则A因素对产量无显著性影响,反之。

(3)若A*B因素Sig.>0.05,则A与B的交互作用对产量无显著性

影响,反之则反。

4、注意:(1)输入数据时注意排版,因素A、B的分类。

(2)不考虑交互作用时,Model Custom,把要考虑的a、b等因素送入右边;考虑交互作用时,Model Full factorial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P71)

1、题目类型:某公司科研支出x与利润y的表格

问:求出线性模型,并检验该模型是否显著以及给出模型的标准误差

2、操作:(1)作图Graplsscatter/potsimple scatter,判断为线性。

(2)Analyze Regression Linear(3)将因变量y送入Dependent,将自变量x送入Independent

3、结果分析:(1)B列的数值为回归系数,其中Constant为常数项。Y=20+2x(2)若Sig.<0.05,则***显著不为0,***是一个重要变量。

六、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76)

1、题目类型:课本例子

问:试求y对x1,x2,x3,x4的最佳线性模型。

2、操作:(1)作图Graplsscatter/potsimple scatter,判断为线性。

(2)AnalyzeRegression Linear

(3)将因变量y送入Dependent,将自变量x1,x2,x3,x4送入Independent(4)若enter模型不好,则进行逐步回归法,选Model stepwise

3、结果分析:(1)R值越接近1,模型越好。

(2)F值显著性概率Sig.<0.01,回归模型非常显著。

(3)若Sig.<0.05,则***显著不为0,***是一个重要变量。

4、预测:AnalyzeRegression Linear save 选Unstandardized(预测值),或选Individual(区间值)

七、曲线回归模型(P88)

1、题目类型:对200只鸭进行试验,得到周龄x与日增重y的数据。

问:求出线性模型,并检验该模型是否显著以及给出模型的标准误差

2、操作:(1)作图Graplsscatter/potsimple scatter,判断曲线类型。

(2)AnalyzeRegression Curve Estimation

(3)将因变量y送入Dependent,将自变量x送入Independent(4)在Model中,选Quadratic(二次曲线)或其他

3、结果分析:(1)R值越接近1,模型越好。

(2)F值显著性概率Sig.<0.01,回归模型非常显著。

八、相关分析(P93)

1、题目类型:13名男生的身高与体重表。

问:试研究x与y的相关性。

2、操作:(1)Analyze correlateBivariate

(2)将源变量x、y送入Variables

3、结果分析:若Sig.<0.01,说明非常显著,即身高与体重的相关性非常强。

九、卡方检验(拟合度检验)(P103)

1、题目类型:200个观察数据,包含组下限和频数的表。

问:试检验该数据是否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

2、操作:(1)定义变量x,为组下限或上限。注意输入方式

(2)确定Weight为频数变量,Data Weight Class Weight cases by,将变量Weight送入Frequency Variable.(3)Analyze Nonparametric testChi-Square(4)将检验变量x送入Test Variable

3、结果分析:Sig.>0.05,故认为从该表抽取的数据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

十、K-S检验(独立性检验)(P112)

1、题目类型:从车间中抽取50个样本,得到纤维强力指标。

问:试检验纤维强力指标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2、操作:(1)Analyze Nonparametric test 1-sample K-S test

(2)将检验变量x送入Test Variable List,选Normal(正态分布)

3、结果分析:Sig.>0.05,故认为纤维的强力指标服从正态分布。

十一、列联表分析(P132)

1、题目类型:研究两类病人与自杀情绪之间有没有某种连带关系

2、操作:(1)输入数据,注意形式。确定f为频数变量,Data Weight Class Weight cases by,将变量f送入Frequency Variable.(2)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

(3)把患者类型[kind]送入Row(行),把自杀情绪[emotion]送入Column(列)(4)选StatisticsChi-Square

3、结果分析:若Sig.>0.05,接受,故认为患者类型和有无自杀情绪是相互独立。

【注意】:

1、怎样区分双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分析? 答:提问的方式不一样。

篇8:材料分析方法 期末考试总结

关键词:大类招生,重点班,成绩差异

1. 引言

《社会经济调研方法》是佛山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大类招生的专业必修课。笔者在2013-2014学年下学期担任佛山科技学院经管学院2013级大类招生1-6班的《社会经济调研方法》课程的教学工作, 6个班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通过分析这6个班的成绩, 包括平均分分析, 优秀率分析, 方差分析, 可以找到每个班学生成绩的差异, 包括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的差异, 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有助于老师们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 成绩评定方法, 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本研究的另一个目的, 是想揭示作为重点实验班的1、2班, 和普通班4-6班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重点实验班1、2班高考入学成绩, 明显优于普通班的学生, 应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在本门课程中, 他们是否能像预期的那样取得更高的成绩, 有待进一步验证。

2. 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

期末成绩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平时成绩, 二是期末的考试卷面成绩。成绩均采用百分制, 平时成绩占比百分之三十,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比百分之七十。

平时成绩主要由学生完成的小组作业作为依据:以小组为单位, 完成一份实践调查的全部过程, 包括选题, 设计问卷,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并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最后形成最终报告。学生上交的最终版调研报告, 作为该小组的平时成绩主要依据, 并按照ABC给出等级分数。每个小组6个同学, 考虑到组员之间积极性有差异, 在完成小组作业时有“搭便车”的可能, 故设计了“组员互评成绩”, 小组作业完成之后, 组员之间相互打分, 积极性高的组员, 能获得其他组员更高的评价, 如甲同学的“组员互评成绩”就是该组其余5个同学给他打分的平均分。在调研报告的成绩基础上, 按照“组员互评成绩”做适当调整, 互评成绩最高的两位同学, 加5分, 互评成绩最低的组员, 减5分。考虑到同学们碍于情面, 会给全部组员100分, 或者全部组员都是相同的高分 (如99分) , 这样的小组互评成绩, 不作为参考, 只取调研报告的分数作为最终的平时成绩。

3. 期末总评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3给出了期末总评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我们同时给出平时成绩 (表1) 和考试卷面成绩 (表2) 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见表2和表3。

4. 重点班与普通班的成绩差异分析

我们先分析6个班的期末总评成绩, 继而分析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元素——平时成绩 (30%) 以及卷面成绩 (70%) 的差异, 以及造成差异的可能的原因。

4.1 期末总评成绩分析

我们先看期末总评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如表3所示。重点班1班, 并没有发挥出其先天的优势, 在六个班中表现明显滞后其他班。无论是平均分, 还是90分以上人数的占比 (优秀率) , 都明显低于另外5个班。平均分82.91分, 在6个班中排名最后;优秀率6.38%, 在6个班中也是排名最后的。另一个重点班2班, 却在平均分和优秀率方面独领风骚, 平均分86.34, 在6个班中排名第一;优秀率30.61%, 在6个班中也是排名第一;但是, 2班的成绩方差最大, 为5.61, 最低分也是六个半班中最低的69分。说明2班整体而言, 无愧于其先天的优势和超强的学习能力, 但“贫富差距”在拉大, 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两级分化趋势。

在4-6班的普通班中, 6班独占鳌头, 平均分86分, 在普通班排名第一, 仅次于重点班2班;优秀率28.00%, 在普通班排名第一, 仅次于重点班2班。普通班中落后的班级是3班, 平均分和优秀率在普通班中排名最后, 但优于重点班1班, 所以三班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而4班和5班的各项指标居中, 在整体中处于稳定中游的位置。

以上是根据期末总评成绩, 对各个班的总体评价。下面分析造成各班差异的原因, 我们分别从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两个方面来分析。

4.2 平时成绩分析

我们看平时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如表1所示。重点班1班, 同样在平时成绩中表现明显滞后其他班。无论是平均分, 还是90分以上人数的占比 (优秀率) , 都明显低于另外5个班。平均分84.48分, 在6个班中排名最后, 其余班级平均分都在九十分以上;优秀率44.68%, 在六个班中排名第六, 且与排名第五的优秀率75%相差30个百分点。可见重点班1班的平时成绩, 是六个班中表现最差且远远落后与其他班。另一个重点班2班, 在平时成绩方面表现平平, 平均分91.91, 排名第四, 优秀率75.51%, 排名第二, 但与另外几个班差距不明显。所以重点班1班2班在平时成绩中的表现, 说明这两个班的学生, 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有懈怠的倾向, 需要引导加强他们的学习态度。6个班的平时成绩中, 表现最好的班是4班, 得到最高的平均分93.94分, 并拿到最高的优秀率90%。四个普通班中, 3班的平时成绩平均分最低, 优秀率也是最低的。

4.3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分析

我们再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表, 如表2所示。期末考试采用的是开卷考试的方式, 里面有30%的综合性分析题目, 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班1班和2班在这方面还是展现出了他们超越平均水平的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班优秀率10.64%, 高于六个班的平均优秀率9.59%;1班的卷面平均成绩, 82.04, 稍稍低于六个班的平均成绩82.17。2班更是遥遥领先与其他班, 优秀率20.41%, 排名第一, 且远高于排名第二的6班12%的优秀率;2班的平均分也是6个班中排名第一的。这说明重点班1班和2班对理论的把握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特别是2班, 各个指标均领先于其他六个班。

4-6班的普通班中, 卷面成绩表现最优的是6班, 3班和5班表现滞后。

5. 结论

我们分析六个班的总评成绩, 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5.1 重点班1班, 总体而言, 表现不佳。

期末总成绩无论看平均分, 还是看优秀率, 都落后与其他5个班, 排名第六。分析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 我们不难发现, 造成1班总评成绩差的原因, 主要是1班的平时成绩太差, 平时成绩的平均分和优秀率, 不仅排名最后, 而且大大落后与其他5个班, 这是造成1班总评成绩差的最主要原因。1班的卷面平均成绩, 82.04, 稍稍低于六个班的平均成绩82.17, 弱势并不明显。所以1班在卷面成绩上无优势, 再加上在平时成绩上大大落后与其他班, 造成1班总评成绩落后, 在6个班中排名最后。

5.2 重点班2班, 表现最好, 无愧于重点班的称号。

2班的期末总成绩的平均分和优秀率, 在六个班中排名第一。但2班成绩方差最大, 最低分也是六个半班中最低的69分。说明2班整体而言, 无愧于其先天的优势和超强的学习能力, 但“贫富差距”在拉大, 表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两级分化趋势。分析2班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 我们也发现, 2班在平时成绩中表现平平, 而在期末卷面成绩中, 表现突出。说明重点班的学生, 普遍存在平时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但其先天的优势和学习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5.3 4-6班的普通班中, 总评成绩表现最好的是6班。

仅次于重点班2班, 比重点班1班优势更明显。分析期末总评成绩的构成, 我们发现, 造成6班总评成绩好的原因, 是6班的卷面成绩好, 而平时成绩表现平平。说明6班的学生, 掌握理论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

5.4 普通班中落后的班级是3班, 平均分和优秀率在普通班中排名最后, 但优于重点班1班, 所以三班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

分析原因, 3班的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在普通班中落后了, 所以造成3班总评成绩落后。

5.5 总评成绩中, 4班和5班的各项指标居中, 在整体中处于稳定中游的位置。

4班在平时成绩中表现最优, 在6个班中遥遥领先, 说明4班同学平时的学习积极性最强, 值得鼓励。

针对上述问题的改进对策是:对于平时成绩表现不佳的班级, 辅导员要加强引导和沟通, 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课堂管理和引导,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热情;同时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班级 (包括重点班和普通班) , 要充分肯定他们的优势, 鼓励他们向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吴金财.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如何使用平均分[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13 (8) .

[2]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篇9: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对于本次期末考试一、二班的具体成绩,我对自己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和分析:

首先要调控好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和保障,由于我们这一级学生仍然很多多,每班达到80人,在数学课上有一些学生缺乏组织纪律性,在老师讲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说话做小动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自己不学习而且对周围的学生影响很大,听不见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全面提高和落实。从而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不能大面积显着提高。

其次、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课前三分中的时间周六周日的时间或对学生进行检查、提问、帮扶。由于我们数学这一刻科抽象思维能力很强,班级学生较多,单靠老师个人利用课堂对学生的提问面是很小的,辐射面有限,时间更难达到,为了促进全班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可确定出学习积极性高、负责任的小组长进行检查、督促和帮助。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数学学教学水平和质量。

第三、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致使无论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比较累,而成绩却不是很好。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不要忘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入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教师乐于教学,学生乐于学习的良好局面,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健康的成长。

篇10: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总结作文

语文考97分是因为,刚开始的看拼音写汉字错了。错的那个是守望这个词有一些偏僻,我们没有复习到。所以,我被扣了2分。然后就是七上八下这个词语没有理解好。被扣了1分。

数学是因为粗心,才考了97分。一个是因为答案抄错了,扣了1分。另一个是因为没有抄余数扣了1分。最后是因为让选对错,我选错了,被扣了1分。

篇11:汉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温巴什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古丽米热·塔依尔

九年级汉语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这次期末考试,我所任教的九年级汉语所使用的试卷,是拜城县教研室统一编印的单元过关题中的试卷,卷面满分100分,一共有七道大题目。

以前我一直从事初中汉语教学,本学期我是第一次教小学五年级的汉语课程,这次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次检测,更是对我教学成效的一种检测,根据这次学生答题的情况和考试成绩,我有必要做一次认真的分析,以便于进一步的改进今后的汉语教学工作。

一、考试成绩的基本情况:

本次考试全班38人,共有37人参加考试,有6个优生,22人及格,还有9个低分,平均分只有57.8分。这个成绩,与我单从试卷题目难易程度所作的预计要低得多。因为试卷中的题目和题型都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次强调和训练了的,没有偏题、难题、怪题,多数都是直接来源于教材和平时训练的作业。

二、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这个班的学生虽然不足四十名学生,但却是从三所小学升到我校的,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基础各异,学生刚刚来到新的学校,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班集体,面对的任课老师都与以前的不一样,我校的学习环境又与他们以前的不一样,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2、主观原因:我以前一直从事是初中汉语课程,对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基础水平、小学的教法学法不是十分熟悉,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小学汉语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再者,因为常常因公出差,打乱了正常的教学时间,到班辅导得不到时间保障。

三、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从整体上研究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失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汉语基本功普遍比较薄弱。如汉语拼音不过关,不会拼读音节;对生字的音、形、义记忆不牢;书写不规范;不会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等等。

2、汉语基本技能掌握不熟练。例如不会变换句式、不善于归纳语段的主要意思、不善于审题等等。

3、对教材中的课文研读不透,甚至记不住课文的最基本的情节、人物、主题等等。

4、作文水平太低。这次作文是半命题作文,要求写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虽然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专门写了一篇这样的作文,但学生的写作水平太低,有的学生没有扣住文体要求,有的同学语言表达能力低下,有的同学写的太短,有的同学没有抓住写作顺序,有的同学没有写出景物的特征,有的同学甚至没有动笔。

四、今后的教学措施:

1、抓好以学习生字词为主的基础知识的训练,不贪多求全,务求对教材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让学生人人过关,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记忆,但不能采取反复抄写、机械记忆、重复训练的方式,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给学生造成厌学的心理。

2、学生数不算多,抓好个别辅导,促使差生成绩提高,保障优生提高。力争减少甚至消灭低分现象。辅导要经常化,要有针对性。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力争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基本的汉语基本技能。

4、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5、认真研读汉语课程标准,熟记汉语课程标准中第五学段(8、9年级段)的基本要求,并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和作业训练中来。

6、多学习和钻研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汉语教法学法。

篇12:材料分析方法 期末考试总结

关键词:护理计划与实施,试卷难度,区分度,信度

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自2003年以来, 在Marcia院长的指导下, 对护理本科课程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后的护理核心课程《护理计划与实施Ⅰ-Ⅱ》, 是以概念为基础、以临床实践为中心, 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采用护理程序的方法, 对护理对象及其家人提供全面、整体的照顾[1]。主要内容涵盖原内、外、妇、儿、精神护理内容, 按照人的成长规律、从健康到疾病的变化过程以及知识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构筑课程框架, 并有机地融合了相关学科内容。课程考核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期末理论考试和平时课堂参与及平时作业。

试卷的质量和学生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 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而且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反馈信息[2]。因此, 我们对2002, 2003级护理本科生《护理计划与实施Ⅰ》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质量分析。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资料来源。试卷分析资料来自我院2002, 2003级护理专业的《护理计划与实施Ⅰ》期末考试试卷。有效试卷份数27份。使用教材为我院自编《护理计划与实施Ⅰ》讲义。

试题组成特点。每份试卷满分为100分, 分为主观题 ( 判断改错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和客观题 (名词解释、单选题、多选题) 两部分。主、客观题均由单元负责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拟定。主、客观题各题型分值见表1。

数据处理。试卷评判根据考前制定的评卷标准,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各由一人评分, 以减少主观性阅卷差异。遇与标准答案不同的试卷, 按同一标准给分。主、客观题阅卷完成后, 将每份试卷、每类题的得分输入SPSS 11.5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评价方法。利用SPSS统计处理输出数据后, 选用目前比较通用的难度值 (P) 、区别度 (D) 和信度 (α) 进行试卷分析。

2 结果

2.1 成绩分布及正态性检验

试题满分为100分, 平均成绩为68.3分, 最低分60分, 最高分84分, 无不及格。各类型题得分情况见表2, 考试成绩分布见图1。

kolmogorov-smirnov检验被用于考试成绩的正态性检验, Z=0.663 P=0.772, 故本次期末考试学生成绩分布呈正偏态。

2.2 试卷质量分析

用信度、难度和区别度三组指标进行试卷分析, 以对试卷质量作出综合评价。本文采用Cronbachα系数评价试题信度, 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期末考试试卷信度系数0.65。难度和区别度分析:难度系数为0.65, 其中客观题平均难度系数为0.65, 主观题平均难度值是0.654;区别度平均值为0.16, 其中客观题平均区别度值为0.08, 主观题平均区别度值是0.24。综合难度系数和区别度值, 按“好试题”、“较好试题”、“一般试题”、“较差试题”统计各题型数量, 结果见表3。

3 讨论

3.1 试卷质量评价

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查的重要形式, 也是评估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要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客观性, 必须提高试卷质量。目前, 衡量试题质量的标准有“信度系数”、“难度系数”和“区别度”。

试题的信度系数。信度即可靠性, 指考试结果的准确程度, 是检验考试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指标。一般认为, 信度系数越高, 试卷可靠性越好, 小于0.7者可靠性偏低, 大于0.9可靠性最好。本次期末测试试卷的信度系数偏低。从影响可靠性的各种因素 (试题的质与量、考试时间、评分准确性、被试者情绪波动等) 来分析信度偏低主要原因是多选题、判断题难度大质量低, 试题覆盖面不够所致。我们将在《护理计划与实施Ⅱ》考试命题中进一步改进, 以提高试卷的信度。

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别度。试题难度即试题的难易程度, 是反映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难度系数越大, 难度越低, 越容易。本次考试平均难度系数为0.65, 难度适中, 比较适宜。试题的区别度反映试题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区别度高的试题, 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本次考试平均区别度为0.16, 较理想。一般认为, 难度值在0.30-0.70之间难度适中, 区别度值在0.15-0.30之间为区别良好, 区别度值大于0.30属于区别极好的试题。根据教育测量学理论, 通常情况下, 考察试题质量应综合考虑试题的难度系数和区别度, 难度适中且区别度较好 (P≥0.5, D≥0.15) 的为“好试题”、虽难但区别度较好 (P<0.5, D≥0.15) 的为“较好试题”、难度适宜但区别度较差 (P≥0.5, D<0.15) 的为“一般试题”、较难且区别度也差 (P<0.5, D<0.15) 的为“较差试题”。

从表3可见本次考试47.5%的试题为好试题, 10%的试题为较好试题, 一般试题占17.5%, 较差试题占25%, 说明本次考试试卷质量较理想;经查阅试卷, 较差试题分别为对患者急性心理改变等基本概念的试题, 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还不牢固, 这些试题经修订仍可继续使用。

3.2 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护理计划与实施Ⅰ》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全新的概念式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何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使教学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3], 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护理计划与实施Ⅰ》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有遗传或慢性改变服务对象、对有心理状态改变的服务对象、对由于疾病、饮食和退化所引起的生理改变的服务对象和对有外科手术改变的服务对象的护理四个单元。课程结束时, 学生能够依据服务对象生理改变而作出护理, 提出具体的护理方案, 分析有心理改变的服务对象的适应性反应及分析护理措施对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否有效, 且能对服务对象开展健康教育。

根据本次试卷分析, 试题覆盖面过窄, 各单元重难点不突出, 未能反映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容, 这也是本次考试成绩呈正偏态, 成绩相对偏低的原因。教师应根据泰勒的目标发展方法[3], 在明确课程总目标的同时, 分析学生的需求, 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方面制定出各单元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结合学生临床学习经历, 围绕课程及单元目标, 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只有细化课程单元目标, 采取有效教学方法, 才能在课堂重点突出, 积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护理计划与实施Ⅰ》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一般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 学生每周两天在校学习理论, 两天半在临床根据个案验证课堂及书本知识。新的课程改革, 学生面临着新旧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管理的冲突, 大部分学生仍停留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 老师上课时讲多少, 他就学多少、接受多少, 喜欢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更有少数学生由于专业思想不稳定, 课后几乎不看书, 更不用说预、复习, 对全新教学模式表现出抵触和不接受。对前一部分学生, 需要加强引导, 采取以问题为中心, 结合临床典型案例开展讨论式、概念式等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对后一部分学生应积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感,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 以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从本次试卷分析的结果看, 得分率较高的题型为论述题, 显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提高教师试题编制的能力。命题是考试过程的重要的环节, 命题要遵循教学规律, 科学、客观地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因此, 应加强教师命题技能的培训, 要求命题前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讲义编制命题计划, 制定考试目标、命题范围、难易深浅、考核重点、题量及占分比例、题型, 然后根据命题计划进行试卷设计及命题。教师科研和临床教学任务繁重, 要求每份试卷的每一道题都达到理想状态无疑是不现实的。但比较可行、科学的办法既是每次考试后及时进行试卷分析, 然后根据难度系数、区别度等指标, 筛选出部分理想试题, 为以后编制高质量的试卷奠定基础。结合本次试卷分析结果, 我们已及时将试卷中质量较差的试题进行了修改, 质量较好的试题纳入题库, 并将不断充实更新, 以提高试卷及考试质量[4]。

参考文献

[1]Marcia, 李斯俭.护理计划与实施课程改革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2]魏蕾, 董传仁, 李瑾, 等.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0, 16 (7) :670-671.

[3] (美) 加里.D.鲍里奇著, 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2.

上一篇:妇科政协委员履职报告下一篇:实习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