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教学

2024-06-17

网页设计教学(精选8篇)

篇1:网页设计教学

一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19.《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轻视、徒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新愈”等词语。

2、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毁

灭》《铁流》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了解一个人可以直接接触他观察他,但对于像鲁迅这样已经逝去的伟人我们从何了解呢?对!通过他的朋友、亲人、同事对他的评价中去了解。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学习和平时阅读的文章中,在鲁迅先生侄女周晔眼中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在著名作家萧红眼中是怎样一个人?在伟大的剧作家巴金眼中鲁迅又是怎样一个人?

这些都是熟悉了解鲁迅先生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那对于一个和鲁迅仅有一面之缘的公交车售票员阿累眼中,鲁迅先生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阿累眼中的鲁迅。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默读思考:讨论本文

主要讲了什么?勾画出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师生交流《一面》所处的时代背景。

3、在售票员阿累眼中,与鲁迅的一面之交,给鲁迅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4、勾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竹枝似的手指”、“他的脸──瘦!”、“他的手多瘦啊!”为什么他如此的面黄肌瘦?鲁迅的“精神抖擞”:“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6、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你从作者刻意的“瘦”描写中体会到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7、是怎样一个人?你从哪里看出

来的?学生反馈交流

8、同桌互读描写外貌的句子。

三、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透过作者的文字,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鲁迅先生给予作者怎样的关怀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这一面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诚恳推荐别人的书,多么地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

这一面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以“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时刻记住鲁迅先生和劳苦大众永远在一起的!

师:这一面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作者牢牢地记住了这难忘的“一面”。

四、拓展写作

抓住特征描写外貌,并通过外貌描

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全文的最大成功之处,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形象,表现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请同学们仿照本文的写法,为本班同学或老师画像。

五、课后作业

搜集鲁迅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一面》说课稿

拟写人:余杰

一、教材分析与设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是“初识鲁迅”,引领同学们走近普通工人敬仰的文学大师鲁迅。《一面》是篇回忆录,他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而遇,短暂而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过程。课文在记叙“一面”的过程中,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抓住最能突出鲁迅先生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充分表现鲁迅先生为人民

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因为是20分钟的微型课,所以我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点,抓住文中对鲁迅先生三次不同角度,不同特征的外貌描写,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三写鲁迅肖像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个性。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本次课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本文抓住外貌特征写人的方法。

3、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法:对这篇回忆录的教学,我将以启发教学为主,读、说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学法:学习课本,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采用了默读,观察、练说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表达分析能力,和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

教学程序将这样展开:、导入:你了解哪些关于“一面”的成语?,课文中是说谁和谁的一面之交?,这样就能轻松简单的引导学生解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分析三次外貌描写的异同及作用。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有关于鲁迅先生外貌描写的句子,并思考: 作者是通过什么视角、描写了鲁迅先生哪些特征?课件出示要求。

2、生默读课文。

需要学生用波浪线划出三次外貌描写的句子,分析体会。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列表比较。

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即提

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概括能力,并汲取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

3、根据板书回顾总结阿累进行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学习观察人物的方法。

要能描写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观察,我们的作者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1、请班上一名同学作为“模特”。

2、学生观察找出其特征,并用词语进行描述,教师随机纠正、点拨如何用更好的词语进行表达,将观察特征和词语的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描述。、布置作业:大家说了这么多,能用笔写下来吗?如果你觉得刚刚你还没观察得太清楚,也可以写你熟悉的一个同学,但是要求不要透露他的名字,把他的特点写出来,明天我们来一个认人大行动。、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阿累《一面》了解了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也学习了如何用文字来给你身边的人画像,下节课,咱们还将通过这篇课文学习其他人物描写的手法,给我们笔下的人物注入思想和血液!

五、教学创意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能激起学生对本文的爱好,更好的整体感悟全文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对三处外貌描写作具体的引导分析。从而让学生学习到本文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法,是人物形象得到形神兼备的刻画,对学生学习人物描写是很有帮助的。

《一面》教学反思

《 一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收集相关的资料。在检查预习时,由于课文篇幅较长,我安排学生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这样可节省时间。采用默读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表示

时间、地点的词语或句子,理清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利用收集的资料对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稍作介绍。课文以《一面》为题,我引导学生结合课题抓住关键问题:在作者眼中鲁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从而全面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明白 “一面”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廉价卖书,亲自送书给普通工人,这是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关怀;诚恳地推荐别人的书,先生又是多么谦逊;那“微笑”“点头”,蕴含了先生对青年一代的信赖和希望;而先生那“黄里带白的脸”,那“竹枝似的手指”“瘦得教人担心”的身体,正反映了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还扎扎实实进行说的训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充分感受到鲁迅先生是和劳苦大众永远站在一起的。作者对鲁迅的外貌描写,抓住瘦的特点,由远及近,从粗到细,描写逼真传神,而且由形入神、形

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和气质。

全文共六次写“瘦”:一次整体写,两次写手,三次写脸。从情节发展上,每到一个转折处,便出现一次对鲁迅先生“瘦”的描写。教学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激活想象,感悟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在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精彩描写之后,进行读写迁移。一种写法的习得不是靠老师生硬的灌输,将写法的指导与课文的内容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之后的写作实践,及时有效,便于学生对这种写法的掌握。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搜集鲁迅先生关心青年成长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鲁迅先生。

篇2:网页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in e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

2.能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3.读准带有anenin的词语,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an en in的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

情境图、字母卡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迁移知识,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的手里有一些拼音卡片,可是老师的记性不好,不知道该怎样读了,同学们愿意帮帮我吗?出示复韵母四声的卡片,请学生认读。

二、启发引导,发现规律。

1、课件动画跳出an  en  in(板书)

今天可爱的拼音家族又来了几位新朋友,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有一个n)(每一个韵母前面都有一个单韵母)

教学-n的发音

这几位都有一个-n,不过他不是声母“n”,他跟在单韵母后面,我们叫他韵尾。但他   的   发音和声母“n”有关系。我们只发“n”的前半部分,用舌尖顶住上齿背(手势)让气流从鼻孔里出来。因为是韵尾,所以要读得轻一点。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发音。

小结:an  en  in这三个韵母后面都有一个从鼻子出气的韵尾,所以我们叫他前鼻韵母。(板书:an en in)

三、 运用规律,自主学习

(一) 学习前鼻韵母an。

1、 我们现在会读单韵母a,又学会了韵尾-n,那将他们合起来该怎么读呢?

学生试着发音,老师相机引导。

2.师:谁能编一个顺口溜来记一记呢?

3.an来时还带来四顶帽子,你们知道这四顶帽子都是谁吗?

同学们真聪明,那么,这四顶帽子戴在谁的头上?相机板书ān  án  ǎn  àn

指名读,正音。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字带有这个音节呢?

(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的an?师引导总结:练读音  读四声  记韵母

(二)教学en in

1.引导学生用学习an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合作学习en in

2.小组汇报。

请小老师到前面来讲。

(三)认读带调韵母

三个带调的前鼻韵母来到了一起做游戏,老师想看看你们是否还能认出他?好,请看大屏幕(出示各种声调的前鼻韵母,请学生认读)

课间小游戏。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n

师:看到小i,老师又想起它有一个时时刻刻总和它连在一起的大y爸爸,瞧,整体认读音节yin又出现了,它的读音和前鼻韵母in是一样的。

指名读。

它们也有四顶帽子,帽子戴在谁的头上呢?

出示:yīn  yín  yǐn  yìn  同桌读。

请用yin及其四声说话。

四、复习巩固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个好朋友。大家欢迎他们!(一名学生戴小熊的头饰,提着篮子上台 。 )小熊,怎么只来了你呀?

小熊自我介绍:

今天真不巧,我的三个朋友都生病了。我要到果园里去摘果子送给他们补补身子。(黑板上面贴有不同颜色和名字的水果,背面写有学过的声母、韵母、音节。)

啊!果园里这么多水果成熟了。 (摘不到)可是这么多水果怎么摘呢?(诱导学生帮他摘下来)

2.生摘水果。

师:小朋友真有爱心,都想帮助小熊。可是,每个果子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你得把它说给大家听,说对了,这个果子才能送给小熊。老师要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摘果子。 (本课生母和前鼻韵母相拼的音节)

小熊:篮子里有这么多水果,这下,我的好朋友们一定很高兴。谢谢大家!再见

2.  小朋友的表现真是棒极了!老师想请大家帮个忙。好吗?刚才老师接到文具店阿姨的电话,她有一批新文具,可是这些文具缺少标签。想让我替他贴上去,我觉得小朋友这么能干,肯定能帮老师做好这件事情。

1)、我们来认识一下是些什么文具呢?(出示实物文具:转笔刀、字典、文具盒、铅笔、圆珠笔、写字本)

2、阿姨还准备好了标签呢,出示 卡片:zhuan bi dao ,zi dian ,wen ju he, qian bi ,xie zi ben 。

师:这些卡片谁愿意帮助贴一下?那么就仔细地读读这些,小朋友可以同桌之间一起读读找找。(学生自由读)

3、有小朋友找到了吗?请他走到前面说说。(对了鼓掌)

4、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贴上去的的标签。读读

(三)学习纯句子。

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营业员阿姨给我们送来了一盒积木,老师把它们搭成了两件礼物。是什么呢?

1.(屏幕出现一只小鸟)

师:快看,有一只小鸟飞来了,这只小鸟的身上有6个小秘密,(小鸟由几块积木拼成,每块积木都有音节或音节词),小朋友,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2.大家仔细看哦,秘密马上就出来了。(媒体演示)点击小鸟,屏幕以横线为单位跳出音节。

wo de ji mu zhen hao wan,

da zhi xiao niao fei lan tian。

学生逐词拼读。

3.连词成句。

师:谁能把这些音节连起来读?

(1)试读 (2)范读(指导轻声的读法)(3)指名读 (4)加上动作齐读

4.拓展说话。

师:还有一件是什么呢?

屏幕出示: “火箭”学生练习说句。

小屋 Wo de ji mu zhen hao wan, da zuo huo jian zhen mei li .

(小鸟:我的积木真好玩,搭只小鸟飞蓝天。小屋:我的积木真好玩,搭只火箭飞蓝天。)

5、现在我们把两件礼物的秘密连起来读一读。看哪几位小朋友读得最好,表演得最好。

五、总结:小朋友们,在这节课上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请用你聪明的大脑来想一想。

篇3:网页设计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网页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网页设计》课程知识面广, 内容涉及计算机图像处理、动画制作、文字版面处理等相关知识;教学方法上以实践为主导, 侧重提升学生的设计与动手能力。目前, 在该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教育模式沿用了本科教育的模式, 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按照各章节内容开展教学工作, 每个知识点安排一次实验, 其结果是学生能机械照搬, 不能融会贯通, 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这种教学模式虽然也注重课程的实践教学, 但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在于虽然学生对于网页设计的技术及技巧掌握得较好, 但在整个网站布局规划、图片制作、内容编排上存在问题, 缺乏网站网页设计的全局把握能力, 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能力。 (2) 在实验内容的选取上, 过分依托教材内容, 虽然突出了网页设计的技术细节, 但由于过分简单,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应用, 对学生的指导性不强, 缺乏实用性。 (3) 课程的理论教学不能紧密结合实际。对于整体设计环节, 由于缺乏相应的案例来衬托, 网页设计理念不能很好地被诠释, 教学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目标+案例+实景”的教学模式, 即学生学习有目标、教师教学有案例、实际教学有情境, 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计算机课程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 从一个个案例来展开, 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相关课程来说, 这种教学方法效果明显。但在《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 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 网页是一个整体, 拆开以后就体现不出设计理念和风格了, 剩下的只是内容的堆砌。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以一个规模较大、有实用价值的网站案例作为核心案例, 贯穿教学始终, 以该案例设计的问题为线索, 围绕教学大纲, 组织课程内容的教学。

教学目标分层化《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的操作技能, 结合Fireworks制作网页效果图进行网站设计, 并实现网站的网页发布;同时还应具备动态网页设计、制作及站点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针对总体目标, 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 我们将教学目标划分成基本操作、实践应用、能力扩展三个层面实施: (1) 基本操作层面主要是针对课程中大量的实践动手环节而提出,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设计软件。 (2) 实践应用层面主要针对课程的教学内容, 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上, 教师以“核心案例”为主线, 学生以网站作品为辅线, 形成教学互动。 (3) 能力扩展层面体现了课程教学在能力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在这一层面以核心案例为主线, 通过应用之间的比较与分析, 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并灵活运用和实践。

核心案例典型化核心案例应贯串全部教学内容, 其功能和结构随章节的展开而逐步清晰, 以保证学生形成较系统的产品设计能力。因此, 在核心案例的选择上要求该网站具有“典型化”特征, 需要符合以下特点: (1) 内容典型化, 能涵盖课程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知识点, 这是完成教学的基本要求。 (2) 具有实践性, 要求设计的核心案例与现实相吻合, 不仅能够被学生理解, 而且更具有指导意义。 (3) 具有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选择或设计教学案例, 不能过难或过易。 (4) 具有系统性, 作为核心案例的网站应该将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用到的大部分案例融合在一起, 并且案例间应该相互联系、前后连贯, 符合网站本身的需要。学生在分析案例的同时, 一方面, 形成对技术的理解, 增长案例分析的技巧, 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另一方面, 通过模仿提高动手能力, 通过思考探索理论如何运用于实际, 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教学过程情境化网页设计的核心案例教学,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的网站案例创建过程为蓝本。网站设计过程中的网站规划、布局设计、页面编辑、图片与多媒体元素的使用等一系列内容涵盖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所有知识点。学生从课程开始就围绕着典型案例进行学习、实践, 不仅熟悉了网页设计的流程, 而且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网页设计的情境教学主要结合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有确定主题的网站作品, 期末以该作品作为考核依据。教师根据核心案例开展教学的过程, 也是学生根据选题自己设计网站的过程, 不仅达到“学、练、做”三位一体, 而且将“教学、考核、作品”结合起来, 为考核方式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 在进行网站规划教学时, 首先讲解核心案例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过程, 然后分发给学生相应阶段的文档资料, 包括内容规划、技术规划等, 最后要求学生为网站作品确定主题, 并上交规划报告书。这样, 学生边学边练, 更容易接受, 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教学考核过程化《网页设计》课程的考核方法往往采用传统的应试考试模式, 考试内容侧重于对记忆型知识的考查, 忽视实践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实践表明, 《网页设计》课程的最好考核方式是以学生实际做的网页作品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但如果仅依靠作品还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情境教学法的考核方式, 在作品考核的基础上, 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也纳入考核的范围, 形成了“过程+作品”的考核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不同阶段作品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依据。这样, 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反馈适当调整教学进度。课程教学活动结束, 学生的网站作品也形成了, 可以对学生的网站作品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评分。根据课程的特点, 还需要将网站创新也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最后, 将过程考核与作品考核的结果按比例计算, 得出最终成绩。

实践证明, 在《网页设计》课程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核心案例的设计是教学正常开展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采用教师自己设计的网站“江南企业教练网”作为教学案例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达到了“学、练、做”的统一。

摘要: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网页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 结合具体教学实践, 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课程采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核心案例,网页设计

参考文献

[1]谢志妮.案例教学法在《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7, (68) .

[2]余平.高职高专网页设计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文教资料, 2007, (2) .

篇4:网页设计教学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课前任务    教学模式

为了更好地强化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传统教学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更多时间照顾所有同学。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阻碍了教学效果的强化。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教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大高校都有研发很多网络学习平台,如网络考评平台和教学分析平台等形式,使得翻转课堂这种新教学模式在我们国家兴起,这种模式能较好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网页设计技术课程是我校计算机应用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很多课程的一个前导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因此主要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讲授为主,采用一体化教学,这种方式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忽视学生个性化的差异。

该课程开设时间是在大学第一学期,大一新生对计算机操作还不够熟练,教师主要采用一体化教学,课堂上主要是老师讲解知识点、演示例子,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操作,出现部分学生很快完成任务,部分学生跟不上老师,这样老师很难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2.学生缺乏自主实践活动。

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由老师传授基础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真正自己练习实践、自己思考的时间有限,这样就限制了学生主动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这个概念是J.Wesley Baker在2000年提出的,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授过程由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教学视频、教材及网络资源等一些辅助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而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辅导和学生之间面对面一起解答疑惑、开展协作探究和交流完成,课堂成了巩固知识的平台,减少了老师知识传授环节的时间、增加了课堂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时间,从而形成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翻转,将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

三、基于翻转课堂“网页设计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我结合我校的基本情况,以《网页设计技术》这门课程中的“超链接”内容为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图1介绍了整个翻转课堂的流程。

1.确定教学目标。

根据授课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了本次课程的内容目标。

(1)了解超链接、锚站的涵义及作用及如何设置被链接内容打开的窗口;

(2)掌握根据具体实际网页文件位置使用HTML语言和dreamwever工具快捷方式实现;

(3)灵活完成图片链接。

2.翻转课堂课前教学资料设计。

这个过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导航者、合作者。在翻转课堂之前,教师需要细化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各种学习资料。

我采用Adobe Captivatel录制了几个小短片,每个5分钟左右,给学生演示并讲解超链接的概念,超链接具体应用实现等小例子;在上传演示超链接功能的视频中有制作页面链接有链接成功和不成功的,通过这个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为什么链接不成功,学生自己需要动脑筋想办法有哪些手段可以避免刚才视频中出现的链接不成功的问题。

3.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翻转课堂活动设计目标是在开展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增加课堂学习讨论时间,强化教学效果,使学生提高学习成效。

课堂活动主要是两个过程,一是教师检查课前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会点名抽查学生自己准备的作品完成情况,课前任务中学生错误率较高的内容进行详解,这样节省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延长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

二是教师设置配套练习题,主要是门户型网站上的文字、图片等页面链接功能,设置一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如不同链接地址的表示等容易出错的问题。教师会根据情况分组以4-6人为一组讨论,全程辅导并且把持局面,了解学生进度,这样使得学生能更好地主动思考问题,协调合作解决问题。

4.教学评价。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进行评分,让学生讲解已经掌握的内容以便体现成就感。

(1)学生认真学习教材和PPT,自己梳理出实现超链接的语句,本任务满分10。

(2)认真学习“课前学习资料小视屏”并在自己电脑上演示练习超链接的功能,本任务满分10;

(3)认真完成“课前学习资习题库”,灵活运用HTML语句实现超链接的功能,本任务满分10。

(4)有余力的同学完成习题库中附加题,本任务满分10。

学生完成所有任务后,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团队的合作情况及个人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结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不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的考核评价也与传统不一样,过程化的考核机制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成绩的公平性;随着翻转课堂内涵的延伸与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会应用到很多科目的教学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潘家辉,曾碧卿.“翻转课堂”下软件工程专业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7(1).

篇5:网页设计教学反思

“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创新”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协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探究”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我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去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认真学习上课的内容,找出重点,难点以及学生难记,易忘,易错的步骤和操作,然后,以上面所提到的`“四点”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任务,把本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点,能力,思想,素质融入到这一个个小任务中去,争取让学生在完成这些有趣的任务的同时,学到了该学的东西。教学内容可以设计成下面五个小任务:

1:欣赏一些优秀的班级主页。(师生一起评析,讲解其中的一些技巧)

2:查找自己喜欢的网页素材。(教师已在学生机准备好各种素材,让学生自己寻找自己喜欢的素材,培养其“定位感”。)

3:班级主页设计。(允许学生之间交流)

4:小组评价。(每小组推荐一名最好的作品,然后,全班一起评价。强调协作,团结,包容,肯定他人成绩的精神)每个任务都强调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同时层层深入,直至达到目的。

篇6:《白杨》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gzslhxx-hjd

一、教材依据

该课程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白杨》。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标还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教《白杨》一课时,设计了“质疑--解疑--精读”三个主要环节,就是力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又为语文教学指出了一条很好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多积累,引导学生重感悟、重内化,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三、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学生对西部大开发的情况了解甚微,所以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个难点。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人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分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抓住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小组交流、观看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爸爸的话,从中了解到爸爸介绍白杨的三个特点。

(三)技术准备:本教学活动策划是以文本资源(教材)为主,同时积极利用课外资料和图片平台进行有机地整合,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1、利用课外资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戈壁环境的恶劣,来进一步感悟白杨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戈壁滩上还生长的高大挺秀,说明白杨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极强。

2、充分利用课外资料,使学生了解新疆的过去,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从而更好的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决心。

(四)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的研究说明:

1、在讲课之前,请学生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工作的。

2、通过收听广播、看报、上网等途径查阅有关新疆和西部大开发的资料。

3、利用多课外资料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有效的帮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这是一篇借物写人的文章,作者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是写人,是赞美边疆的建设者们。作者先简笔勾画白杨高大挺秀的外形,再借爸爸之口礼赞白杨坚强不屈、生命力强盛的内在品格,最后写小白杨迎着风沙茁壮成长。这是文章的一条明线。然后写爸爸,先写爸爸看着戈壁滩上的白杨出神,再写爸爸严肃地向孩子介绍白杨树,最后写爸爸由陷入深思到突然露出微笑,这是人物神情变化的一条暗线。这两条线索如何处理呢?怎样才能不顾此失彼呢?我选择了前半部分重点抓明线,突出白杨的形象;后半部分重点抓暗线,突出边疆创业者的形象。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新疆的思想感情以及他对下一代的希望。

2、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教学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引疑推导法;情感体验法。

2、利用课外资料和图片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悟爸爸的言行和心理活动,体会作者热情歌颂建设者不畏艰苦创业的精神,它不仅表现在那位旅客身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培育下一代边疆建设者的精神上。使学生对那种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产生敬仰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白杨的三个特点,通过感悟人物的言行和心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爸爸两次陷入沉思的内容 。

七、教学准备:新疆、戈壁资料。(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到处是石头、沙子。一刮起风来,天是黄的,地是黄的,到处是风沙,让人睁不开眼睛。)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一辆开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同学们,你们见过戈壁吗?图文理解戈壁滩的景象。

1、  师提问:有什么感受?(生:荒凉,没有生机)你来读一读书上描写戈壁的段落。(指名读○1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二)师:戈壁滩上的卫士指的是什么?(生:白杨树)白杨树有什么特点?默读课文,用概括性的词语写在书上。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1、第○3自然段:高大挺秀

2、第○14自然段:易种植,适应性强

3、第○14自然段:坚强不屈(学生找出爸爸说的话,且读出白杨树的特点。)

(三)白杨树在恶劣的环境下怎样生存的?(生:第○1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这说明什么?(生:朗读体味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坚强不屈的品格。)

(四)齐读这段话,师问:这段话是谁说的?这句话包含了几层意思?(生1:这段话是爸爸说的;生2:包含了两层意思)

(五)师:爸爸是在介绍白杨树,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这是孩子们所不能理解的,孩子们知道什么?找有关的句子读读。(○16自然段中的三个知道)

1、讨论:孩子们不知道什么?

A、可是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B、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上学?

C、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地方?

2、 你对新疆了解多少?(资料)

师小结:新疆是个干旱少雨、沙漠面积较大的地方,为了改变新疆的面貌,有许许多多的建设者扎根新疆,开发新疆,建设新疆。

(六)爸爸在表白什么呢?(自己也像白杨一样,扎根新疆,建设新疆,想让孩子做建设新疆的小白杨,自己做大白杨)

师小结:作者在赞美白杨,更在赞美像白杨一样的建设者。

(七)师导:是的,在千千万万个像爸爸、妈妈这样的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把茫茫的大戈壁变成了一片片的绿洲。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中的三个“只知道”,让学生小组交流,想一想孩子们不知道什么,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八)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问: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爸爸又陷入沉思,课文中两次写爸爸陷入沉思,联系上下文想象爸爸这两次陷入沉思在想什么?

(一次:想自己,想过去;二次:想过去,想未来)

问:突然他们的嘴角浮出一丝微笑,为什么?这又说明什么?(未来新疆建设者正在成长,后继有人)

(九)学习这篇课文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习白杨树,学习建设者)

师小结:白杨树的品格也正是建设者的品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爸爸的心愿: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一定能够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使学生对那种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境界产生敬仰之情。)

(十)作业:通过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或者收看电视,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情况。

板书设计:                 (借物写人)

白杨                         建设者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适应性强                      教育下一代

坚强不屈                      共建边疆

歌颂建设者们服从祖国耍要的爱国情怀

九、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默读速度提高了,与此同时,概括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在小组活动中,能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了白杨的特点,觉得白杨确实了不起,叫人敬佩。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通过朗读体会爸爸的心愿,对边疆建设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另外,学生收集资料是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了。

在教学白杨内在品格时,我通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描述渲染、感情朗读四个步骤掀起教学高潮。结束时我让学生由边疆的白杨联想到身边的“白杨”,由大白杨联想自己这些“小白杨”,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何处讲解,何处启发,何处朗读,何处讨论,何处留下“教学空白”,都作了精心设计。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更深的感受,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力争做到启发性语言循循善诱,讲解性语言有条不紊,描述性语言绘声绘色,赞扬性语言激情昂扬,我用饱满的感情感染学生,使教师、学生、作者三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了“入境”、“悟神”的最佳境界。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出白杨精神的可贵,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篇7:《长征》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长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课本第四组中的课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尽开颜。

2、理解诗意,充分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现代诗这种体裁特点的感性认识。

【教学内容】

学习全诗,把握诗句内容,领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

透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及多媒体课件;

2、画诗句配图(五岭、乌蒙、细浪、泥丸);

3、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应用策略

一进入情境

二理解感悟

三激情明志

四回味升华

五拓展实践

(课前课件播放《长征》歌曲)

(一)谁能说说我们刚才听过的歌曲名字?又是谁作词的呢?

(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长征》(板书)。

(三)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对长征的了解。

(四)(课件出示长征路线图)教师结合路线图进行小结。

《长征》诗是毛泽东于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之后饱蘸胜利的喜悦和革命豪情所创作的。

(教师板书:毛泽东1935年10月)

过渡:在我们对长征有一定的了解之后,让我们共同步入长征,同红军战士一起走长征路。

(一)范读课文

(二)指导学习

交流时出示五岭乌蒙细浪泥丸等配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三)指导体验感受

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长征中的一些感人的场面,看看它们是否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课件播放影片)

过渡:是啊,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千难万险,面对着敌人的围追堵截,面对着万水千山的阻隔,面对着饥锇的威胁,他们啃树皮,吃草根,咬牛皮带,咽鱼骨头这些都是他们经历过的呀。

(四)品读诗句

短短的几行诗不可能包罗万象,下面我们从诗句中找一找,诗中写了红军遇到的哪些困难?红军又是怎样看待这些困难的?

提示:这种种艰难险阻都可概括为一句话

小结:这正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

(板书):

远征难

不怕

万水千山

只等闲

指导学生从故事内容来理解具体字词的意思。

课件出示庆祝长征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启发学生想象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的喜悦情景,让学生想一想红军战士可能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进而理解更喜、尽开颜。

(根据学生的不同答案,给予不同的评价)

(五)指导朗读感悟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2、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诗句;

3、组织小小朗诵比赛;(课件出示诗句朗读节奏)

4、进行奖励。

(拿出自己的书法作品作为奖品)

(一)激情

学习完《长征》,你有心理话要对红军战士说吗?

(二)小结

红军战士正是因为有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才能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纵横于万里征程。让我们用铿锵有力的朗读,再现红军的豪迈气概!

(播放《长征》歌曲)

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就是一曲久唱不衰的歌,让我们学唱这首曾经让我们的祖辈父辈为之满腔豪情、热血沸腾的《长征》歌曲,让我们去领略长征的惊险悲壮,让我们去感受纷飞的战火,让我们呼吸呼吸弥漫的硝烟,让我们去追寻先辈的足迹

(《长征》歌曲再次响起)

唱《长征》歌曲

歌曲名为《长征》,是毛泽东作词的

自由谈自己对长征的了解(可以谈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可以谈长征的线路;也可以谈长征中的故事;可以谈长征中的英雄)

听老师小结

听老师朗读课文,并谈一谈全诗的大概内容。

小组学习活动

1、自由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相互解疑;

3、全班交流,上台汇报。

1、看《飞夺泸定桥》、《过草地》、《过雪山》、《腊子口战役》等影片剪辑;

2、谈感想。

1、认真读全诗,找出红军具体遇到的困难以及红军战士的表现,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这些句子,并做好标注。

2、汇报交流

①说说诗中所描写的红军遇到的种种困难及红军战士的表现;

②有感情把这些诗句读出来,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③学生齐读。

3、重点感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理解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读一读,把只等闲的那种英雄气魄读出来。

4、质疑

认真读读诗句,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或谈谈自己的发现。

①暖与寒的意思。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

讲巧渡金沙江故事,帮助大家理解暖字;根据飞夺泸定桥的场面理解寒字。

(暖反映出红军巧渡金沙江之后的喜悦心情;寒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

②更喜

(相互拥抱;放声高歌;跳舞;把帽子抛向空中)

③尽开颜

(全都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放声大笑笑得前俯后仰)

1、自读自悟;

①练习感情朗读,读出暖的喜悦、寒的心惊胆寒、尽开颜的无比欢乐

②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③学生评价;

④小组读,齐读;

2、在自己的书上画出节奏,并试着读一读;

3、学生推荐代表进行比赛: ①试读准备;

②朗诵比赛;

③学生评比;

1、对红军战士们说说心里话;

(具体可结合长征中红军战士遇到的种种困难来说;可从红军战士面对困难的表现来谈;可联系自身生活经历来谈;也可从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来谈)

2、齐声朗诵。

学唱《长征》歌曲

(在歌声中结束学习活动)

读读有关长征的故事;

唱唱有关长征的歌曲。

课前播放《长征》歌曲,为课堂教学渲染气氛。

利用长征路线图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红军长征的历程,化空洞的叙述为具体的感知。

影片的播放拉近了时空的距离,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红军长征中的种种困难和惊险悲壮。

形象的画面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红军长征胜利之后的无比喜悦的心情,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

课件出示诗句朗读节奏,实现高效反馈。

在《长征》歌曲声中总结全诗,加强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

创设情境,以唱带诵,增强感染效果,更加激发学生对红军的敬仰之情,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以升华。

【板书设计】

11长 征

毛泽东

1935年10月

远征难 不怕(英勇、无畏)

篇8:网页设计教学

1 项目教学法在《网页制作》中的基本思想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网站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选取某一个项目来创设情境,通过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展开学习,通过完成网站工程项目来达到意义建构。他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学生身边的在制作网站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网页制作》这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项目教学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制作网页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种方法尤其适合高职学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同样设用于学生水平参差、学生自控能力比较薄弱、课程的应用性比较强的《网页制作》教学。项目教学法是本身也是从职业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与网页设计模块化得思想相吻合,所以特别适用于培养“软件蓝领”专业的高职教学。

2 项目教学法在《网页制作》教学中的实施

1)项目的选择与教材的处理

项目的选取时学习的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可大可小,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既能运用学过的知识,又可以创造发挥。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项目的选取。作为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的实例,所选取的项目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可促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末遇到过的实际问题。我选取的小项目是数码网站,学生对这个项目也比较感兴趣,也容易做出来,在后期分组做总网站项目时,也能嵌入在后期有分组项目中。

教材是一个问题。由于现行的教材基本根据学科知识系统进行编写,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时,不能够完全按照教材一章一节地讲授,所以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重点选好示范项目,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适当编写讲义,甚至编写教材。

2)基础知识操作示范,独立探索

围绕当前学习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知识迁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小项目,并示范完成项目的过程。我选择数码网站这个小项目,让学生用软件实现该模块的功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点进行理解,消化个人网站这个示范项目的解决要点,为解决练习项目打下基础。要消化的要点主要有网站的规划与创建、网页的对象插入,框架与CSS样式、行为和网页代码。

3)学生分组分工

将学生分成6-8个组,每组五、六名同学,每个组模拟一家设公司,学生自己进行任务分工;构思出一个数码网站的域名和标志,设计出班级网站的框架结构,并在图纸上绘出来。

通过填写表1来进行小组分工。

4)协作学习

各小组开展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调试运行,完成项目。采取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每组人数应适中,组员的个性、能力方面应采取互补方式搭配好,设立一小组长,协作组内成员分工,有利用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最后各小组充分发挥自己组员优势。首先项目分析,得到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根据客户提供的需求,利用word(visio)、photoshop、Dreamweaver等软件制作项目策划或草图设计、效果图、网站前台方案。在网站设计过程中要求嵌入以下九个内容,覆盖网页制作课中的重要知识点:

(1)以数码产品的在线宣传为主题,设计一个网上商店的首页,文件名为:index.htm。

(2)在页面设计过程中要明确的体现出网页上各个功能区域的划分,比如:横幅广告区、网站导航区、消息公告区、主体内容区、版权声明区等。

(3)在网页中实现基本的滚动文字效果。

(4)在网页中实现简单的翻转图像效果。

(5)在网页中嵌入简单的媒体播放器。

(6)在网页中嵌入FLASH动画。

(7)在网页中恰当的位置设计一个简单的登录表单。

(8)在网页中实现超级链接效果。

(9)运用外部样式表定制网页风格,要求实现两组风格,注意两组风格之间结构和内容完全一致,只能体现出表现层的差异。

整个设计过程在项目经理的带领下又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项目需求的整理;(2)项目策划(详细)或草图设计(粗略);(3)效果图设计;(4)后期制作与前后代码整台。(5)存盘交付作品:每组将设计作品,存盘保存后交教师和同学集体评选。

5)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工程项目的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分三级来考核:第一级是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能否共同协作,实现预定功能;程序的优化;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第二级时由各小组成员根据各组员对本小组贡献的情况进行互评,组员的参与意识;第三级时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综合三级评定情况来确定每一名学生的学生成绩。

实施步骤如下:各组项目经理向全班汇报、展示、交流本组设计的最终作品,在介绍过程中要求说明各组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思路以及制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同时,其他组的同学也可提出问题,让设计者解释设计所用的相关技术及特点。

最后各组之间进行互评互相学习,通过相互评价进一步修改各自的设计,评选出客户最满意的作品,教师点评。

自评/互评表如表2。

3 结束语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项目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会的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他们懂得怎样灵活应用这些知识。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对程序设计的意义建构,充分地展示了高等职业学校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摘要:《网页制作》项目教学模式是指运用所学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感受实际工作中网站设计的一般工作流程,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技能,将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建构注意理论,项目教学法,计算机网页制作教学,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欢.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体系研究[J].大学时代.2006(5).

[2]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3):9-12.

上一篇: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下一篇:以国庆节为话题的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