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故事公开课

2024-06-13

儿童绘本故事公开课(精选8篇)

篇1:儿童绘本故事公开课

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教学设计

姚丽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画、上下图的观察对比,了解故事的情节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及较完整语言表达能力。

2、体会图画的幽默诙谐,在读图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3、习得简单的阅读绘本的方法,能根据已有的线索进行合理猜测。

4、试着用情节线这一阅读策略阅读进一步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闭上你的眼睛。(课件展现一个美丽的农场)孩子们,快看,我们已经来到了哪里?现在我们在这个农场里走一走,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扉2)指名说(提示有顺序地观察,从远到近、从左到右)

2、出示词语:磨坊、干草堆、池塘、篱笆、蜜蜂房(齐读)刚才大家逛了一圈,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农场?

3.引出故事主人公:孩子们,就在这个金色的农场里,将要发生一个惊险的故事,猜猜故事可能会发生在农场里谁的身上?到底是谁呢?一起来看看,(课件聚焦到母鸡的身上)是呀,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只母鸡,她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萝丝,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叫叫她。瞧,故事开始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

(二)初读故事

1、欢迎主角出场(掌声)母鸡萝丝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傍晚的时候去散步,散完步回到家吃晚饭有个好胃口,看,她出来了!(出示P3)

开头观察到的母鸡: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引导观察外形、表情、心情)

2、略讲故事

(老师开始讲故事啦)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3、交流 听了故事,你知道母鸡萝丝去散步经过了哪些地方?(引导关注不同的动词)做动作:越过

齐读文字(故事的主要内容44个字)抓住几个重点动词进行朗读以及朗读指导

4、故事讲完了,故事好听吗?为什么?

(三)、配角出场

看来,一个好听的故事,除了有主角,还得有配角,看,谁来了?(出示狐狸图)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如果你是这只小狐狸,你在想什么?

(四)、好戏开始

1、走过院子(1)(出示图P34)正在散步的母鸡萝丝身后跟着这样一只狐狸,你担心吗? 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啊,我都不敢看了„„师故作惊恐状(不急着说,请先仔细观察,再想想)指名说

(2)看看,母鸡萝丝真的能逃过这一劫吗?(出示图P5)你在笑什么?你看到了什么?(院子的中央有一只钉耙,狐狸一脚踩在钉耙上,钉耙一下子竖起来,“啪”的一声打在狐狸的脑门上,狐狸被打得头昏眼花。)

听到了什么?(呼、啪、啊)这声音就藏在画面里,用眼睛看,就能听得见(3)P6这时候,母鸡萝丝怎样?(还在悠闲地散步„„)

2、绕过池塘

(1)狐狸虽然被碰歪了鼻子,可他还不死心,(出示图P7)

看,正当母鸡萝丝绕过池塘的时候,狐狸又一次扑向了母鸡„„猜一猜,下一幅图会发生什么呢?

(2)指名大胆想象画面说(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绕过池塘,狐狸还是紧紧地跟在后面。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嗵”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

(3)我们来看看,接下来是不是真的会这样呢?出示画面P9 我们能听到好多声音呢?指名说(扑通、咕咚咕咚、哈欠)

3、干草堆、磨坊、篱笆

(1)这只母鸡对身后发生的事情还是一无所知,母鸡的散步还在继续,小狐狸也没放弃,真是百折不挠啊!(出示图P11、15、19)在干草堆上、在磨坊边,在篱笆旁,小狐狸一次次地跳起扑向母鸡„„

(2)请你选择一幅图,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自由准备1分钟)(3)指名想象说,随机出示图片 越过干草堆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越过干草堆,狐狸仍然紧紧地跟在后面。眼看就要靠近母鸡了,它向前一扑,却一下子钻进了干草堆里。)小狐狸会怎样说?

经过磨坊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经过磨坊。面粉袋的绳子缠在了母鸡的脚上,当狐狸经过的时候,面粉袋的口“哗”的打开了,面粉洒在了狐狸的身上,压得狐狸动弹不得。

穿过篱笆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穿过篱笆。狐狸看见篱笆的缝隙太小,钻不过去,就用力一跳,不偏不倚正好跳到山坡上的小推车上。小推车顺着山坡轱辘轱辘往下滚。

4、钻过蜂房(1)、母鸡继续往前走,她钻过蜜蜂房。狐狸趴在小推车上,“轰”的一声撞倒了蜜蜂房。蜜蜂房里的蜜蜂“嗡嗡”的纷纷地向狐狸飞去,狐狸撒开四条腿飞快的没命逃走。

(2)、想象小狐狸会怎样逃过这么多蜜蜂的追击呢?(生想象说)小狐狸逃进屋子,“啪”关上门,靠在门上,会怎样?(指名表演)

(五)、续编故事

小狐狸逃走了,母鸡萝丝按时回到家吃晚饭。(创设情境说话生演萝丝,师演伙伴)

(1)一进门,他的伙伴就问:“嗨,萝丝,你散步回来了?感觉怎样啊?我听猎狗大哥说我们农场最近有一只狐狸探头探脑的,你有没有碰到啊?这真是一只幸运的母鸡!(2)我们再来看看那只倒霉的狐狸吧!(生演伙伴,师演狐狸)

(六)、再读故事,编儿歌

1、经典的绘本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幻灯再播放一遍故事,想想哪一页的故事让你感到最好笑?播放动画《母鸡萝丝去散步》

2、试编儿歌

3、出示儿歌,齐读(可以多种形式朗读,男女生或师生读,读的任务可以通过着色来区分,方便朗读。)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狐狸偷偷,跟在她后头。走过院子,当头吃一棒。绕过池塘,扑通跌下水。越过干草堆,刺溜钻里头。经过磨坊,全身变了样。穿过篱笆,小车直摇晃。钻过蜜蜂房,蜜蜂紧追上。哎呀呀,哎呀呀,这下遭大殃。

母鸡萝丝,按时回到家。这顿晚饭,吃得可真香!

(七)朗读绘本,整体感知(注意朗读形式)

问:学习后,我们观察到这是怎样的一只母鸡:提示:呆若木鸡 从头到位保持着一个姿势 永远半闭着眼睛 永远那么不快不慢地走着 不知大祸临头的萝丝

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提示:身形:一会紧弓,一会甩到了天上,一会一个倒栽。会说话的眼睛把它的狡猾与贪婪全都写在脸上了。

(八)、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

1、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吗?从哪里能知道?(封面)这本书的文字和图画都是佩特•哈群斯创作的,她是一位既会文章写又会画图画的人。《母鸡萝丝去散步》是她创作的第一部绘本,她创作的绘本色彩非常明丽,讲述的故事幽默好笑。

2、推荐阅读:《不一样的卡梅拉》 板书:

母鸡萝丝去散步

事件

院子

池塘

干草堆

磨坊

篱笆

蜜蜂房

道具

钉耙

石头

大米

手推车

蜜蜂

篇2:儿童绘本故事公开课

1、感受发现的乐趣、感受图画的快乐,享受读书的幸福。

2、学生善于观察、勤思考、流利表达的阅读习惯。

3、能够结合图文,发挥想像,创造性的用多种形式创新故事。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堂:

1、在动物王国里,你们觉得谁的力气最大?

2、是啊,凶猛的老虎,威武的狮子,憨态可掬的大象,(它们的力气确实很大。).3、如果我说,在动物王国里,小蚂蚁的力气最大,你们信吗?

4、那么,你眼中的蚂蚁是怎样的?

5、就是这么这么小的蚂蚁,细胳膊细腿儿的,毫不起眼,却遇上了一个

(大大)的西瓜呢?

6、一个故事就从这小小的蚂蚁和大大的西瓜这里开始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踏上想象之旅,一起走进这个新奇而有趣的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

二、观察环衬,发现西瓜

1、(出示图一)一群奔跑的蚂蚁。

瞧: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一群小蚂蚁飞快地奔跑着,它们奔跑着去干什么?(请放飞你的想象,大胆地猜一猜。)

2、(生猜测中,教师出示下一幅图)

哦,原来是,有一家人在野外野餐,一个孩子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一块西瓜,而食篮旁,还有一块西瓜好好地在那里呢!野餐完,一家人收拾好东西离开了,他们越走越远,越走越远,却留下一块西瓜——这是一块怎样的西瓜?(出示下一图画)

3、观察西瓜(1)指名说

(2)师引导:可以观察它的颜色,用上这样的句式:红殷殷 红红的

可以回味它的味道,也用上这样的句式:甜甜的 甜滋滋 甜津津

西瓜 ————

西瓜_红红的_、_大大的_,__有好多好多的汁___,看起来_真诱人_呀!(吸引人)

(4):观察小蚂蚁

这时,四只小蚂蚁来了,发现了这块诱人的西瓜!

请仔细看图,猜猜他们的表情,会说些什么呢?头顶的直线是什么意思? 兴奋,它们很_____。_____得_________,两眼_______,眼睛直盯盯地看着西瓜,(形容两眼死盯着)馋得—————

(5)此时此刻,它们最想干什么呢?(出示句子)

它们想——————

(5)尝一尝(真的,他们在尝)——除了尝一尝他们还会怎么做呢?——搬回家!

出示句子:“真好吃,赶紧搬回家吧!”

三、搬运回家

1、怎么搬回家呢?出示图(1)(出示图,引读象声词)

一只蚂蚁来使劲,_嗯__? 指名接

可是,西瓜却一动不动。

两只蚂蚁来加油,_嗨哟__? 指两个学生说

可是,西瓜还是纹丝不动。四只蚂蚁齐上阵___嗨哟?

(2)结果如何?它们头顶上的直线变弯了,是什么意思呢?

(3)小结:尽管它们使出吃奶的劲,可是西瓜还是一动也不动,累得大家,噗__趴倒在地?

(2)唉呀呀!怎么办呢?

(2)引导:于是,它们决定——(去搬救兵)学生接说

出示图片:

(3)瞧:这只戴帽子的小蚂蚁拔腿就往家里跑 我们跟着这只小蚂蚁到蚂蚁的家去看一看吧!蚂蚁的家是什么样的?用上“有,有,还有

才在家门口呢,他就大声喊起来了,谁来表演下这只通风报信的小蚂蚁,(喂——在草地上发现好东西啦!)

生表演不好的话——小蚂蚁们听到呼喊了吗?(再来一人)如果生读太快的话— 2 —要让远处的人听清楚,还应该把音拉长。(再请一生)一起来一次——(喂——在草地上发现好东西啦!)(4)师语言描述:

哇,这么大声一喊,成群结队的小蚂蚁就让你们给喊出来了,你瞧!你看这两位,咬着牙,憋足劲,谁也不甘落后。(课件)这一位呢,听说有西瓜吃,一边跑一边流口水。(课件)

(5)它们来到了西瓜前,顿时被眼前的美餐惊呆了,蚂蚁们一起欢呼:“哇,太棒了!”——全班齐读——哇!太棒了!

(1)瞧,它们有的(),有的(),可是西瓜(纹丝不动)。一动不动

(2)兄弟们,还等什么呢?来使劲儿吧!嗨——哟!(学生齐)A抬不动!于是,它们又换了一个办法!

B引导说:它们()来棍子,拿石头()着,把这个大家伙()起来!它们(找)来棍子,拿石头(垫)着,把这个大家伙(撬)起来!垫:衬在底下或铺在上面

撬用杠棒或尖利的工具借助支点拨动或挑(tiǎo)起东西 C、来使劲儿——(师生配合说)一——二——(嗨——哟——)!一——二——(嗨——哟——)

D、哎呀,怎么还是不动呀!那么此时此刻,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想到用什么办法搬这块西瓜呢?(学生想象说)

E、用铲子吧……嗯,试一下,可以呢!大家——一齐动手吧!但是西瓜太大了,每次只能铲出那么一点点。

(8)聪明的小蚂蚁们会想出什么办法呢?

瞧,有一位聪明的小队长,它招呼大家拿来铲子,于是蚂蚁们又雄赳赳气昂昂的,欢呼着,浩浩荡荡向大西瓜进军,(配乐渲染气氛)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图,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看一看蚂蚁们是怎样大干一场的?

(1)引导看图,瞧,这边有位蚂蚁大声叫着:“这边放下来喽!” 这一位呢?(滑下去了,其他蚂蚁在拉)

这一位呢?(哎呀呀,不好意思,没抓稳,砸到你的头啦!)(图示)这一位更好玩了,他在说(大家加油啊,我给大家唱个歌吧!)(图示)蚂蚁们干得——(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热火朝天)。(2)小组合作,看图说一说

只见成千上万只蚂蚁,欢呼着()上西瓜,它们有的(拿起铲子,使出吃奶的劲,用力地铲呀铲),有的(把铲出来的西瓜放在吊车上,像起重机一样往下放。),还有的(站在下面等,一有西瓜放下来,它们就抱着西瓜走)。

(3)现在把西瓜运回去吧!蚂蚁队长指挥着同伴们演读

陈老师(蚂蚁队长):

一、二—— 全班学生(蚂蚁们):——嗨哟!陈老师(蚂蚁队长):

一、二—— 全班学生(蚂蚁们):——嗨哟!陈老师(蚂蚁队长):

一、二—— 全班学生(蚂蚁们):——嗨哟!

(11)点击课件,哇,怎么了?(让学生观察图片来说一说)喂!太多了,再也放不下了!

(12)那么剩下的大家一起吃掉吧!

哎呀!吃得太饱了!你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引导观察肚子,动作,心理活动)肚子吃得圆滚滚的,像个大西瓜!

小结:小小的蚂蚁竟然把一块大大的西瓜成功的搬回去了,从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13)西瓜皮也不能浪费呀!那么,小蚂蚁,你可以把这个东西搬回去做什么呢? A、(创意思考)小蚂蚁用西瓜皮做小床。

小蚂蚁用西瓜皮做系上绳子做摇篮 小蚂蚁用西瓜皮做翘翘板。小蚂蚁用西瓜皮做滑梯。

小蚂蚁用西瓜皮做房子,来乘凉。

四、总结

现在,你觉得小蚂蚁的力气大不大,为什么?

西瓜滑梯真是太好玩了!小蚂蚁们迫不及待地飞奔过去。他们有的绷直双腿,像滑板车一样往下滑;有的盘起双腿,坐着往下滑;还有的翻着跟斗往下滑。最有趣的是有三只蚂蚁坐着“激流勇进号”,从高处冲下来,啊,眨眼间,“扑通”一声就着地了。旁边的小蚂蚁尖叫一声,吓得四处逃散。

有三只小蚂蚁坐着树叶上滑滑梯,它们一边滑一边喊:“快点,快点,要是被后面的撞上,那就惨了!”还有一只蚂蚁拿着树叶慢慢地往上爬。

有两只蚂蚁手拉着手,踮起脚尖,跳起了芭蕾舞。

最有趣的是有一只蚂蚁滑呀滑呀,“砰”的一声,把他撞倒了,把这只蚂蚁撞得一下飞进水里了。

有的吃饱了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有的一边走一边吃西瓜,还有的仍在呼呼大睡的蚂蚁,还有一直在玩荡秋千偷懒蚂蚁……

篇3:儿童绘本故事公开课

一、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学龄前儿童的绘本使用现状及问题, 改进国内基于情感的儿童绘本设计, 调研以不同级别的城市的幼儿园为样本, 向幼儿园三个年级的家长开展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绘本的数量、绘本的喜好、绘本角色、故事内容设计、绘本存在的不足和使用情况等。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 对绘本的现状和问题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本次调查的幼儿园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结果对其他幼儿园具有借鉴作用。不同城市的幼儿园对绘本的使用情况趋同, 未见显著差异。本次调研重视家长反映的共性问题, 根据这些共性问题, 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绘本的设计策略。

二、国内儿童绘本故事内容和角色设计现状

对本次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 三个城市的家长都对绘本非常熟悉, 大部分孩子都很喜欢阅读绘本, 家中绘本的数量超过20本的有41%。

(一) 家长对儿童绘本的选择依据

绘本根据故事内容主要分为启蒙类绘本、习惯养成绘本、情感类绘本、认知类绘本、科普类绘本、益智类绘本、亲情类绘本、手工类绘本、趣味类绘本等[1]。

调查中发现, 孩子绘本主要来源是家长购买, 占82.5%;其他的绘本来源有订购、借阅以及亲友赠送等。所以, 是否购买绘本父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家长在购买绘本时首要考虑绘本内容趣味性的占70.4%, 其次考虑孩子兴趣的占63.6% (如图1所示) 。

家长和孩子的购书动机有着很大的差异, 部分家长过于强调对孩子知识的灌输;而孩子本人阅读绘本的首要动机却是“获得放松”, 孩子更希望把阅读绘本作为一种感受方式和娱乐消遣形式[2]。以上数据表明, 家长和孩子非常关注绘本内容的趣味性, 所以在设计绘本之前, 设计者要非常重视绘本内容的选取和设计。

(二) 国内儿童绘本故事内容和角色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国内绘本种类繁多, 但销量远不如国外的绘本。大部分家长表示国内原创儿童绘本中选材与主题比较单一, 故事内容说教性太强, 占50.3% (如图2所示) 。国内绘本的主题主要包括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和亲情两个方面, 绘本内容通常较为厚重和艰涩, 缺乏富有表现力的幽默感和童真关怀, 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求相去甚远。原创绘本中, 角色设计不吸引人排在第二。

故事内容说教性强, 故事内容单一和角色设计不吸引人, 是不能吸引家长和孩子购买的主要原因。所以, 改进故事内容和角色设计是提升国内原创绘本销量的必要途径。

三、绘本故事内容和角色设计

好的设计追求功能, 优秀的设计关注情感。设计者必须先明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后再选择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则需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规律及接受知识的能力来判断。绘本通过特有的叙事方式将情感带入, 从而打动读者与读者产生共鸣, 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故事内容和角色设计中, 笔者提出了儿童情感为本位的设计策略。

(一) 基于情感的儿童绘本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需求

基于情感的儿童绘本要求设计者了解儿童的需求, 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适合儿童阅读的绘本[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 (或称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则主要体现在绘本的内容设计方面。在故事内容方面, 故事的取材要贴近孩子的生活, 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 包括勇气、友谊、成长、归属、生气、嫉妒、爱等, 可以说这些都是儿童发展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然而很多绘本设计者往往忽视这些需求, 简单地认为绘本的结局应该都是幸福完美的, 绘本插图风格趋向于明艳的、温柔和煦的卡通画, 具有严重的模式化倾向。这并不是尊重儿童需求的表现, 恰恰相反, 这是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儿童成长, 这样的设计往往忽略了儿童的高层次需求。所以在绘本中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冲突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置一些异于常态、常理、常情的变化, 使儿童感觉到熟悉而奇特、新颖而有趣, 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也能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理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建立自信。

(二) 基于情感的绘本故事内容的设计方法

创作绘本之前, 首要考虑的是绘本主题的选择和故事内容的编写, 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好的故事内容是设计的基础,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创作过程。绘本题材大多关于亲情、爱情、友情、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这样的题材能够打动读者。故事语言也要让儿童接受, 符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容易快速为儿童所认同。

绘本故事内容设计常用的方法包括幽默法、谐趣模仿法、比喻法、夸张法、隐藏法、悬念法、以情托物法、以小见大法、系列连续法[3]。也可与普通的影视文学剧本创作一样, 关于情节的处理也是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大部分为情节展开的主要手段, 如表1所示。

绘本《我要更勇敢》是关于儿童情绪与人格培养的绘本, 内容上采用并列和悬念的手法。从故事开始、故事发展、故事高潮到故事结局, 都是围绕着萨米这个主人公展开, 通过事情的发展让萨米明白, 其实大家都很喜欢自己, 从而克服了常见的害羞心理, 培养了孩子的交往能力和自信。

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也是一本关于儿童亲情的情感类绘本, 在内容编排上也采用并列和递进的手法。在故事中, 亲情在简单的话语中展现得非常温暖。

(三) 基于情感的绘本角色造型设计方法

根据故事内容, 分析出角色的性格和特征, 再进行角色设计, 并确定角色上色的表现手法。

1.绘本角色类型的选择。绘本设计中, 角色可以选择动物、人物、植物、自然或者物品等。本次调查对孩子认可的角色种类进行了分析, 有47.3%的家长表示孩子喜欢绘本的主角是动物。儿童都认为所有动物都和人一样具有相同的生命特质, 笔者也会发现拟人化的动物形象大量地存在于绘本之中, 设计者可以借助动物角色向儿童述说各种观点。

2.绘本角色性格特征的体现。在角色造型上要考虑儿童的喜好和认同感。儿童的思维较简单和直接, 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绘本中某个主人公身上, 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成功失败都与他们自己融为一体。有人认为绘本的角色可爱、具有孩子气就是符合儿童的需要, 松居直认为如果故意要把书制作的有孩子气, 那就是在轻视孩子的人格[3]。通过分析儿童选择绘本的情况和畅销的优秀绘本作品, 会发现这些绘本的角色不一定都是可爱的, 但一定都是有趣的, 有趣的角色会更加顺利地带儿童走进绘本设计的故事里。反派角色的设计不宜丑陋可怖, 也要加入有趣的特征, 使儿童不会对这些反派角色感到害怕和排斥。

在绘本角色设计中, 要适当运用拟人、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夸张是适用于一切绘本角色造型的手法[4], 如将角色体积庞大化或弱小化, 儿童喜欢体积庞大的形象是因为他认为它们了不起, 而弱小的形象会让他在心理上产生同情感。拟人主要针对动植物及非生命物的造型设计。如绘本《颜色的战争》采用拟人的手法, 将颜色赋予人物的性格。

3.绘本角色造型表现。完成绘本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后, 就可以着手设计角色造型了。可以利用手绘、电脑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角色。角色的上色技法可以选择让人心颤的水彩、细腻的钢笔水彩、清新的彩铅或者浓郁的丙烯。在风格上有版画风格、平涂色块风、唯美清新风或写实风。

四、结语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 一定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 基于情感的绘本内容设计可以将孩子带入绘本的情节中, 体验绘本角色的喜怒哀乐, 可以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感动, 并及时地发泄负面情绪, 使孩子的情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生活态度。所以, 绘本的故事内容设计和角色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情感教育为目标的儿童绘本, 不仅提升绘本的内涵和意义, 也会受到社会、家长和儿童的欢迎, 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国内学龄前儿童绘本的使用现状, 总结故事内容和角色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考虑儿童心理需求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绘本故事内容的设计方法和绘本角色造型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绘本故事内容,角色设计,儿童心理需求,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孟思雨.对我国绘本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5) :61-63.

[2]赵寒琪.中国儿童绘本设计的现状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3]薄慧鹏.绘本书籍设计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 2013.

篇4:儿童绘本故事公开课

【关键词】引进版;绘本;文字;读者

【作者单位】孟梅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学院。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绘本市场蓬勃发展,大量优秀的外国故事绘本被引进国内。文字转换是绘本引进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需要编辑和译者倾力合作。蒲公英童书馆的主编颜小鹂甚至认为:“好译文决定引进版童书的生命力。”[1]好译文除了语言质量过硬,还要适应儿童读者的认知能力和阅读特点。本文尝试分析和探讨引进版故事绘本的文字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一、故事绘本的性质与读者对象

1.双重符号系统

绘本是借助图画和文字两种符号系统协同叙事、表现主题的文本。文字适合交代人物关系、时间跨度,描述人物行动、对话声音和心理活动等图画难以表现的内容;图画则擅长直观地展现事物在特定时间节点上的状态与延伸,运用色彩、线条、形状、构图以及场景的连续、转换、组接,来描述细节、铺陈背景、渲染气氛和传递情绪。在故事绘本中,图画不是对文字的重复和装饰,而是独立的叙事主体。图文相互交织配合,使意义变得丰富与立体,将故事推向更加纵深、广阔的空间。Perry Nodelman说:“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2]读者通过观察、体会图文之间的多样性关系,连缀、填充意义,并寻找、建构起新的故事。这个“找故事的游戏”就是阅读故事绘本的意义与乐趣所在。

2.读者群体与阅读方式

绘本的阅读对象可以很宽泛,但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绘本是为儿童创作的,以愉悦儿童为目的”[3]。由于识字有限,思维具象,3-6岁的学龄前儿童是绘本阅读的主体,他们依赖听觉与视觉双重感官来体验绘本的乐趣。松居直认为,绘本不是大人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孩子将眼睛看到的图片和耳朵听到的声音在心里融为一体,创作出自己的故事世界[4]。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独特的阅读方式,决定了绘本文字要注重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同时也要顾及声音的流动性与韵律感。

二、引进版绘本的文字要适应儿童的特点与需求

引进版故事绘本以说汉语的儿童为读者对象,文字转换过程可以看作是在汉语社会文化语境和具体文本情境中,译者、编辑与作者、读者进行的一场对话与协商。引进版绘本的说话方式与词汇选择需要既考虑绘本的自身特征,又符合儿童读者的认知能力和阅读特点。

1.平衡图文信息

在故事绘本中,“故事是高高在上的灵魂,统领着文字和图画。”[5]在用图画表现故事的时候,语言(一部分或全部)让出了自己的位置[6]。也就是说,绘本中的文字是一种“不完全叙事”,单独提出构不成完整的故事,需要与图片互为语境共同建构连贯。引进版绘本在平衡图文信息时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倾向是译者割裂图文之间的联系,翻译时只看文字,不看图片。有的出版社甚至只将文字发给译者,就容易出现这样的译文:“Animals should definitely not wear clothing……because a mouse could get lost in it,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因为/一只老鼠/会在衣帽中迷路。”(《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引进版的这段文字本身并没有问题,可是却与图片展现的内容相悖,结合图片信息——一只老鼠被罩在一顶帽子下面,爪子和一截尾巴还露在外面,文字改为“因为/老鼠戴上帽子/会迷路”更加合理。

另一种倾向是文字对图片的过度解读和侵入。2002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的《小刺猬加克图斯》,讲的是小刺猬迷路走失,在动物们的帮助下又回到父母身边的故事。笔者以第三幕为例:“The night screen has hung down. The owl gives comfort to Mr. and Mrs. Hedgehog.太阳渐渐西沉,夜色降临,搜寻毫无结果,刺猬爸爸和刺猬妈妈越来越着急。猫头鹰安慰他们说:‘我去通知田野里和森林中的所有动物,再仔细搜寻一遍。’”引进版的文字比原文增加了数倍,在原文故事梗概的基础上,加入了图片中展现的景物、渲染的气氛,以及臆想出来的人物对话和情绪感受。大量的文字解读侵占了图片留给读者的想象、诠释和猜测的空间,迫使儿童用“规定的正确方式”阐释图片、连缀故事,使阅读变得消极而无趣。这实际上是对儿童的图片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怀疑与否定。阅读应该是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读者将理解对象纳入自己的视野,在情景中融进自己的个性和背景,产生独特的感受与反应。引进版绘本也应尊重、保护儿童阅读和思考的权利,避免越俎代庖。

2.选择恰当的语言

從体裁上看,故事绘本是幼儿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字部分属于文学创作的范畴,应该具备文学的韵味和意境,带给小读者美的体验与熏陶。然而,儿童又有独特的说话习惯,主要通过听觉感受文字,体验阅读的快乐。因此,引进版绘本的语言需要在文学性和童言童语、童心童趣之间寻找平衡点。具体来说,绘本语言要浅显明白、优美流畅,娓娓动听。汉语常常依靠排比、对偶和对照等修辞手法强化形式美感,并使用富于音乐性与节奏感的叠音字与摹声词增加动感。当“文字兼具了画面感和音乐性,无论字数多寡,分量几何,作品亦能成功地实现和提升文学性”[7]。然而,绘本语言对文学性的追求也要适度,不能因形害义,太过华丽的辞藻会导致绘本文字向成人文学语言靠近。

绘本语言在客观上对儿童有示范作用,是儿童积累语言经验、丰富词汇语体的重要来源之一,应尽量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表达。《生气汤》的主人公霍斯白天过得很不愉快,带着一肚子怨气回到了家,妈妈打算用煮生气汤的方法,帮他疏导情绪,可是“Horace lay still. He felt mean. And he wasn’t going to make soup. His mother filled a pot with water and set it on the stove. 霍斯一动也不动。他正生气呢,才不想煮什么鬼汤。妈妈把锅子装满水,放到炉子上。”引进版语言生动连贯,但个别词语却显得别扭,将“锅(pot)”说成“锅子”,还有“才不想煮什么鬼汤”,言语粗鲁,似有说脏话之嫌。事实上,明天出版社2008年发行的这个简体中文版,文字照搬了上谊文化2001年在台湾发行的繁体版。在台湾,口语中加入“鬼”字表达情绪很普遍,并不被认为是多么严重的问题。这段文字可以看作是在台湾的语境下,译者、编辑与台湾儿童之间协商、对话的结果,简体版的文字制作显然忽略了读者群体的变化以及大陆儿童与台湾儿童不同的语言习惯,导致表达在大陆语言体系中显得不够规范。

nlc202309081509

三、引進版绘本文字对儿童读者意识形态的影响

Lefevere认为翻译是改写,受制于权利和意识形态。译者本人、赞助人以及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会左右译者对文本的操纵[8]。儿童文学在文学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引进版往往具有较高的自由度,编辑和译者会对文本的难易程度、风格、意识形态及教育功能进行调整。《花婆婆》中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卢菲斯小姐来到一个热带小岛上,遇见了Bapa Raja, king of a fishing village。Bapa在马来语中是“父亲”的意思,在南太平洋的众多岛屿上,今天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以部落为单位的酋长制,酋长世袭承继,拥有不可侵犯的地位与权利。Bapa和King两个词都指向Raja的身份——渔村的酋长拉贾。可能是担心这样复杂的文化信息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范围,引进版将其弱化为“渔村的村长百瑞加”。《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德语原版是一个小鼹鼠“复仇”的故事:小鼹鼠四处寻找嗯嗯(大便)在他头上的“嫌疑人”,在得知是大狗之后,就立刻去找大狗,大狗正在睡觉,它便爬上屋顶,让自己的嗯嗯掉在大狗的头上,然后开心、满足地钻回地下去了!1997年,台湾上人文化在引进版权时,担心书中随地大小便的粗鲁行为和睚眦必报的报复心态,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示范,于是对结局进行了改写:“鼹鼠找到那只在他头上嗯嗯的大狗,大狗说:‘我不小心的嘛,你想怎么样?’,鼹鼠说:‘你至少要说对不起呀!’这时候,鼹鼠也‘咚’一声,不小心地嗯了一小颗大便在大狗的头上,他立刻说了一句‘对不起’,不好意思地钻回地底去了。”(方素珍译)在这个版本中,小鼹鼠不再是有戾气、小心眼的形象了,而是变成了一个懂礼貌、讲道理的典范。

为儿童读者呈现高质量的引进绘本是编辑、译者的责任。绘本的文字既要反映绘本的特征,满足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通过过滤、操纵绘本中出现的价值和文化,对儿童施加教育并对意识形态产生影响。

[1]颜小鹂.好译文决定引进版童书的生命力[A]. http://baobao.sohu.com/20140110/ n393279110.shtml.

[2] Nodelman, Perry. Words about Picture: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M]. Athens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88: ⅶ.

[3] Talking beyond the Page: Reading and Responding to Picturebooks[M]. New York & Oxon: Routledge,2009: 175.

[4] 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绘本之力[M].朱自强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38-41.

[5] 朱自强.儿童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35.

[6] 郝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9:355.

[7] 陈晖.儿童图画书的故事、主题及文字表达[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106-110.

[8] Lefevere, 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ⅶ.

篇5:公开课中班绘本我爸爸

我爸爸

执教者:周青

设计意图:

中班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最快的年龄段,词汇量也在这个阶段建立。这个绘本让幼儿学习用完整的话来表达,用一些简单的比喻把一些句子变的更好听。在中班下的建构式教材中有一个主题《我有多爱你》,这个主题主要以亲子交往为脉络,体验亲情,领悟了如何关爱亲人,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而这个绘本刚好可以很好地将情感延伸到父子亲情,母子之间的爱幼儿比较容易表达,但是相对于父子之间的爱,幼儿很多时候都不太会表达对父亲的爱,在这个绘本阅读中,我们读作者对父亲的爱,学习作者对父亲爱的表达。活动目标:

1.观察细节,理解图书中所表达的内容,并大胆地表现。

2.通过观察夸张、变形的图画,大胆地表现。学说“爸爸像„„一样„„”。3.萌发孩子对爸爸的情感,爱自己的爸爸。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每个人都有爸爸,你喜欢爸爸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阅读理解绘本

1.看封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爸爸的书。他在干什么?这个动作让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

小结:这真是一个调皮又可爱的爸爸,这本书就叫《我爸爸》 2.这本书的作者叫安东尼,布朗,他也有一个很棒的爸爸,他的爸爸到底有多棒,有多少本领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观察2—7页:你看到的爸爸有什么本领,你喜欢哪个图片里的爸爸? 4.图片(马):咦?这是谁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我来告诉你一个秘密: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

5.图片(鱼、猩猩、河马、玩具熊、猫头鹰):刚才我们学了用一句话说了爸爸的本领,现在我们也来用一句话来说说爸爸的本领。谁来试试看?

6.提升:你的爸爸有什么优点(特别的本领)?他像哪个动物? 7.哇,爸爸这么厉害,你们喜欢这样的爸爸么?他还有很多其他的本领,我们去看看吧。

8.你看,爸爸和宝贝在做什么?你和爸爸这样拥抱过吗?拥抱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你看,他们脸贴着脸正在说悄悄话呢,宝贝会对爸爸说什么?爸爸又会对宝贝说什么呢?你对你爸爸说过吗?

总结:原来爸爸和妈妈一样,也深深地爱着我们,我们都要对爸爸说一句:爸爸,我爱你。

9.安东尼也很爱爸爸,所以他送了一幅画给爸爸,我们一起看看。为什么把爸爸和太阳画在一起呢?

篇6:冷水镇中心幼儿园绘本公开课活动

冷水镇中心幼儿园绘本公开课活动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书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一本优秀的绘本能以其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让孩子充分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本学期我们也想尝试一下绘本教学,通过绘本教学来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我们特在11月9日——11月19日两周进行了教师绘本公开课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在绘本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知道了绘本教学与故事教学的不同。觉得绘本是丰富多彩,具有无穷的魅力,每一本绘本都有它的精彩故事;每一本绘本中都会多多少少地隐藏着他的教育内涵或流露出它的幽默、风趣与情感。好的绘本如同一粒幸福的种子,为孩子播下满心喜悦,伴其茁壮成长。绘本教学就是撒下这粒种子的手,为孩子播下幸福的种子的同时也教会孩子播种更多的种子。

篇7:四岁儿童绘本故事全集

我是一只兔子,没有刺猬哈比的兔子,没有黑熊布鲁克的兔子,没有蘑菇人杰克的普通兔子——迈克。

我要去森林里采蘑菇,我边走边想:老爸怎么那么幸运,能遇到蘑菇人杰克,要是我也能遇到一个该多好!“采蘑菇的小兔子,顶着一个大箩筐,他去森林里采蘑菇,回家还给娘做汤。”我唱着《采蘑菇的小兔子》,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深山老林中——兔子的禁地。那儿流传着一个可怕的传说:从前有一只兔子去深山老林中探险时失踪了,好多兔子都去寻找他,结果一只都没回来。等我发现时,我已经站在这块禁地的边上了,恐惧症顿时发作,我吓得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过来,发现自己被水包围着,躺在一张华丽的床上,浑身无力。奇怪,我怎么还能呼吸呢?哦,原来我身边有一个药瓶一样的东西,后来才知道这个叫做“水中呼吸丸”。

“这小子真有福气,竟能睡在我们蘑菇大王的床上!”

“蘑菇人?”不知哪来的力气,我竟然笔直地坐了起来,果然看见那些蘑菇士兵在水中漂浮。

“你好,外来客。我是蘑菇人大王,您怎么称呼?”

“迈……迈克!”

“哦!迈克,您的父亲当年救了我的儿子杰克,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报答他,现在机会终于来了。迈克,选一个蘑菇蛋吧!”盛情难却,我选了一个粉色斑纹的蘑菇蛋。

“记住,蘑菇蛋一定要在水里孵化,等他破壳一天后就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了。迈克,要爱护他!你也该回去了!”说完,蘑菇人大王手一挥,我一阵天旋地转。

“迈克,让你去采蘑菇,你却躺在这危险的地方睡大觉!”妈妈揪着我的耳朵大喊道。

“妈妈,您瞧,篮子里不都是蘑菇吗?”

“咦,这是什么?”妈妈惊奇地盯着被蘑菇包围着的一颗蛋问。

“这是我捡到的,我想带回家玩。”我赶紧阻止妈妈刨根问底。

回到家,我把蘑菇蛋偷偷地放在屋后的水塘里,过了一段时间,蘑菇人破壳而出了,像洁白的天使一样在水里飞来飞去。看着她快乐的样子,我决定让她一直生活在水塘里。有机会我还要带她回她的家乡看看。

我太高兴了!

篇8:儿童绘本故事公开课

一、好马配新鞍, 凸显学生主体

杨老师采用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流程如下:

1. 课堂教学开始前预先发下从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 有历史文献、写景散文、歌词等不同内容。

2. 课堂教学开始后, 先通过大屏幕出示4个探

究主题:深圳的故事、“死域”的故事、楼兰的故事和慈溪的故事。

(1) 同时出示探究要求: (1) 该区域发生什么变化? (2) 该区域发生变化原因有哪些? (3) 通过探究, 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2) 提示学生“用什么方法去探究”:着眼于课堂, 可以利用教材、图册、资料等, 既可以独立思考, 又可同学合作、小组讨论, 甚至可以咨询听课的老师, 希望大家积极动脑、动口和动手。

3. 一番“动员”后, 杨老师开始组织分配:因为

是借班上课, 对学生的个人特长不熟悉, 所以按照“就近”原则, 把全班同学分成4个大组。

4. 采用类似竞拍的形式, 各组“竞”到了各自的

探究主题, 拿到了自己组的“小组合作探究单”, 在老师安排的8分钟探究时间内开始“动脑” (查找、分析资料) 、“动口” (组员讨论、交流) 、“动手” (在“探究单”上记录、整理) 。

5. 紧张忙碌的“8分钟”过后, 便是“小组汇报”

环节:各小组汇报人依据合作探究的结果 (探究单) 一一进行清晰报告, 每组汇报后其他组成员可以给予补充或提出疑问 (要求汇报小组给予解答) 。

6. 在小组汇报后, 杨老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

评价, 并通过师生互动对区域的变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感悟, 最后请学生畅望“明天的慈溪”“为了慈溪的明天更美好, 我们能做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 杨老师这个“主导”, 依照认知结构的特点,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发现, 完美地表现了教学的主题, 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的认知过程。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方面达到较高程度时, 杨老师努力创造满足学生人格动机的条件, 唤起学生个人的人格特征, 并在小组合作中展现各自的才智 (思维、口才、语言组织能力) 、学会合作。尤其是“探究单”的最后一项“通过探究, 你们组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一富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设置, 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精神领域。这样, 在杨老师的“主导”下, 学生们这个“主体”在完成认知过程的同时, 也完成了情感体验与个性表现的过程。但是, 教学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是: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竞赛交流、展示成果—综合评价、反思延伸。所以在小组汇报后, 杨老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了评价, 并让学生谈感悟、畅望“明天的慈溪”等, 使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 这也正是历史与社会课的“灵魂”所在。“为人的主动发展而设计”, 应当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最高境界。

二、旧瓶装新酒, 彰显生本理念

方老师采用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 虽然基本按照教材文本的顺序授课, 显得比较传统, 但是其中有独到的处理, 体现出了教学的新意, 其教学流程如下:

1. 以慈溪人最引以为傲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

话题, 开门见山地引入到主题“区域的故事”, 一下子拉近了自己与本不认识的学生间的距离。

2. 在讲述“深圳的故事”时, 方老师先“轰炸”学

生的眼球———呈现有关深圳的组图, 然后提问:“你眼中的深圳是怎样的?”学生很自然地回答:“繁华的现代大都市。”在此基础上, 方老师又给学生展现了大量深圳的老照片。今昔对比后学生对深圳变化的原因产生了兴趣, 于是开始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利用教材及老师提供的地图、影视片段和文字资料, 提出论据,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对历史与社会现象进行归纳、比较和概括, 产生了对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认同感, 加深了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的理解, 并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3. 在讲述“楼兰的故事”时, 方老师还是以美轮

美奂的图片和影视去“冲击”学生, “煽情”地鼓励学生说出对楼兰的深情。怀着对楼兰的深情, 课堂里所有的人不由自主地“走”上了“寻找楼兰之旅”, “楼兰考古小组”开始讨论、分析楼兰消失的原因。方老师让大家大胆猜想繁华的楼兰为什么会神秘消失?学生的表现让大家惊叹, 大胆又科学的各种猜想精彩纷呈。而方老师的评价更令人叫绝:“考古学家、自然学家、社会学家所能做的猜想大家都提到了!”这时, 课堂的“温度”也达到了白热化, 所有的人都入“情”入“境”了。

4. 高潮过后, 对于“死域的故事”, 方老师蜻蜓

点水般简略带过, 而把侧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拓展上:“从楼兰的消失、‘死域’的出现、深圳的发展中, 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也用心地给予了回应:“政府应重视城市建设和发展”;“保护自然, 人类应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注意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 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 一切学习, 都是情境性的。而“境由心造”, 教师创造的“境”, 除了物理意义的存在外, 还有心理意义的存在。以情境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情境和体验两个注重情感的概念结合在一起, 注重学生的入情入境、亲历体验, 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学生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 感悟、内化、交流、研讨学习成果。所以其一般结构为:情境创设—亲历体验—感悟内化 (精神提升) —激励践行。方老师创设的情境, 达到了物质与意识的有机统一, 并在“感悟内化”和“激励践行”这两个“元素”上水到渠成地拓展、渗透。学生对老师的用“心”造“境”也以“心”回应。所以还是那句话:“为人的主动发展而设计”, 这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最高境界。

三、以人为本, “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而设计”成就好课

从理论上讲, 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地掌握知识、技能, 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精神领域的发展。教学是个认知过程, 它要求依照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发现来表现教学的主题。教学还是一个情感体验与个性表现的过程, 要求在学生身上唤起个人的人格特征, 努力创造满足学生人格动机的条件。

杨老师和方老师同一课题的两堂公开课, 教学设计大相径庭, 但同“株”异“葩”, 各有千秋, 别有风味。但就如白玉有瑕, 没有一节绝对完美的课。杨老师由于选择了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设定了探究的框架, 这对学生的寻找问题自主探究是一种束缚, 使探究的广度和深度受到影响。方老师选择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 十分重视教学的直观性, 可大量的图片、影视资料又有过滥之嫌, 欠缺精选。但瑕疵终究掩不住玉石的光芒。笔者从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中看到熠熠生辉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而设计”;“使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彰显”;“努力增强学习者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效率”。而这正是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真正意义所在。

上一篇:六年级第二单元题目下一篇:最好的时光遇见最好的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