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知识竞赛活动策划

2024-06-18

人文知识竞赛活动策划(共12篇)

篇1:人文知识竞赛活动策划

一、竞赛目的

吸引、鼓励广大学生增强学习人文知识(文、史、哲、艺以及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阅读人文经典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文理交融,强化大学生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使命意识,为大学生的成才奠定更为宽厚的基础。

二、竞赛主题与内容

(一)本次竞赛的主题为“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二)内容主要包括:1.文史哲的基础知识;2.传统文化经典阅读;3.必要的艺术修养;3.科学史与自然科学常识;4.北京历史文化常识。

(三)竞赛将发布推荐参考书目,为竞赛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与共同的知识框架。

(四)组委会将制订《20XX年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指南》,对竞赛主题与内容予以进一步说明。

三、组织方式

(一)本次竞赛由清华大学承办,国际关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协办。

(二)高职院校独立命题,独立竞赛,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牵头组织,具体方案另行发布。

(三)竞赛组织共分为四个阶段。1.各校选拔赛;2. 初赛;3.半决赛与附加赛;4.决赛。

各阶段的具体组织方式如下:

各校选拔赛:每校可选出最多不超过两支队伍,每支队伍人数为5名。

初赛:初赛形式为闭卷考试,从中选拔出12支队伍参加半决赛。

半决赛与附加赛,具体比赛形式另行通知。

决赛:六支队伍进入决赛。竞赛形式为现场答题。竞赛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在决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本科参赛队将代表北京赛区参加20XX年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

四、报名与参赛条件

(一)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大学生均可参加。由各学校组织队伍,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报名参赛,每校不超过两支队伍,每支队伍的学生至少来源于本校的两个学院,提倡文理科混合组队。

(二)要求各校在选拔参赛队伍及参赛期间,在本校开展一系列的人文活动,活跃校园的人文氛围。

五、奖励方法

竞赛将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六、赛程安排

竞赛流程及重要时间点如下:

(一)各校内部选拔:20XX年9月至10月

(二)人文知识竞赛宣讲会:10月17日

(三)各校参赛队伍报名截止日:10月25日

(四)初赛:11月7日(周六)

(五)初赛笔试试卷专家评审:11月8日至11月11日

(六)初赛结果公示及异议:11月12日至11月13日

(七)决赛:11月28日(周六),清华大学

(八)复活赛、片区赛:待定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本次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清华大学。

篇2:人文知识竞赛活动策划

近年来,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相对薄弱,而非本专业的学科知识又极少涉及,表现为:专业知识单一,不稳定,非专业知识的匮乏,视野不够开阔,这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表现为:知识面广,多方位掌握科学知识,只有极少数的岗位需要单一性专业知识强的人才。

二 活动目的

为增加大学生对就业及适应社会的关注,拓展文化协会尽其所能,拓展大学生各方面的文化知识技能素养,虽不能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但希望能引起大学生自身对上述问题的关注,积极主动地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若能达此目的,也不枉各学院领导的重视和关注。

三 活动主题

拓展大学生知识层面,引发大学生自身对社会需求的思考,更好,更强,更快的适应社会。

四 活动内容

<一>活动流程

1.报名表及活动策划书以请柬的形式送达各学院办公室,诚邀各学院同学积极报名参加,并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收取报名表

2.将各学院送交的报名表进行分组安排进入第一轮海选

3.第一轮海选结束后,将有10%的参赛组进入第二轮(隔一周后进行)

4.第二轮结束后将有六组进入总决赛。

<二>活动形式

第一轮采用笔试进行海选(每组派一名选手参赛),第二轮将各组分在甲,乙,丙,丁四个大组中,通过必答,抢答,选答后选出每大组的优胜组进入总决赛,第三轮(总决赛)将会在C区101报告厅进行,到时邀请学院老师现场观看监督。

<三>活动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三等奖三名

优秀奖四名。

奖品为:现金奖,荣誉证书,奖状等。

(在此活动中获得名次的其他学院的学生亦可获得在其院内加分的机会。)

四 活动注意事项

1.每轮现场的安全秩序的维持以及每轮的各项监督工作均由主办方和邀请的其他学院的代表组成担任。

2.每轮题目均有不同人制定但保证只经一人之手完成。

3.教室,主持人,音响等均由主办方和协办方提供并保障到位。

4.本次比赛的报名费为每组3元(包含试题材料费和工本费)。请各学院负责人将此次活动的报名表和报名费统一于20XX年11月3日晚上6:30交到A412传媒学院学生会办公室。

五 活动回馈

我们将在大赛结束的一周内将本赛程的相关总结公示并送交至各参赛学院办公室。

主办方 传媒学院社团部

承办方 拓展文化协会

篇3:人文知识竞赛活动策划

一、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内容。学科竞赛是指在紧密结合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探索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活动。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实际上就是在掌握课堂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整合,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的过程,这一过程处处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大学生的文学创造能力,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用显著。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根据学院实际,构建了基于学科竞赛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以课程教学为蓝本

学科竞赛的蓝本是课程教学,立足于学校开设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因此无论何种形式的学科竞赛,不管是侧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考查,还是对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于牢固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而这些知识和理论均源自课程教学。例如,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在通过学科竞赛培育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狠抓课程教学这一支点,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基础作用。其中,我校文学院赵利民教授等开设的《中外文学经典与文学精神》课程是天津市高校MOOC(慕课)试点学校课程、天津市高校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同时,该课程系我校人文素质通识课,采用专题纵览的方式,由6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组合授课;该课程从中国古代文学精神出发,到中国现代文学在“新与旧”命题中所体现的对进化论的接受与反驳,再到中国当代文学所蕴含的文化传统,辅以西方文学的“两希”传统和悲剧类型与理论,集中凝练地将文学中的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突出出来,在文学经典的讲述过程中凸显出了中外文学的基本精神,在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能够引发学生对文学与文化乃至人生问题的进一步思索与探讨,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以竞赛活动为依托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拓展综合素质的大平台[]。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是天津市教委主办的高校人文学科相关专业的一项重要学科竞赛,依托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举行;竞赛的决赛形式为现场比赛,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础部分,如知识问答等;二是实践创新部分,如七步成诗、即兴说理、人文演绎等。纵观多年的组织竞赛经验,结合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可以发现:一方面,学科竞赛是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载体。文学院在多年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中,更新教育理念,摒弃以前读死书、死读书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一条强化学生知识应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人才培养思路。另一方面,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科竞赛是以比赛的形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文知识竞赛的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又能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尤其是在创新实践部分,更需要学生另辟新径、大胆创新,才能在广大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三)以选拔培育为手段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如何选拔和培育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建立一支创新实践型的人才队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而学科竞赛正是创新型人才选拔和培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科竞赛选拔和培育创新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在选拔培育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选手时,秉承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的理念,从自然班中遴选学有余力且具备一定知识积累和初步思考能力的学生加入学生考研班。通过学术科研班的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为更好地适应人文知识竞赛中七步成诗环节的要求,我院在学术科研班中新增了格律诗创作与欣赏方向。该方向吸引了许多对格律诗兴趣浓厚的学生参加。担任此方向指导工作的教师系我校石彧老师,为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目前,以石彧老师为指导教师的团队,已获得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在比赛中,石彧老师以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在格律诗的对仗、平仄、韵律等方面为我校参赛学生进行了专业的指导。在2014和2015年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天津师范大学代表队创作的格律诗获得了“最佳格律诗奖”。

(四)以实践创新为目的

举办学科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科竞赛的举办,从组织报名开始,每一环节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创新、实践、交流、协作,努力营造一种参与研究、参与创作、参与竞争的氛围,使学生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锻炼,弘扬创新理念、推进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力、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目标。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借助第二课堂建设,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深层培养。其中,丰富的社团活动是学生展示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有历史悠久的大学生国韵京剧社、芦笙文学社、阳光剧社等,培养了一批具备原创能力、舞台经验和国剧专长的人才。将这些人才吸纳进学科竞赛的队伍中,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最大化的展示。例如2014年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人文演绎剧本《此去经年》和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剧本《止楚攻宋》,均出自参赛队员邹昌宏同学之手,且上述两个剧本的演绎均获得人文演绎环节的第一名。

课程教学、竞赛活动、选拔培育、实践创新四者,从不同的角度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提供支持和保障,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三、培养成果

以课程教学为蓝本,以竞赛活动为依托,以选拔培育为手段,以实践创新为目的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行,在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自2012年参赛以来,以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为班底组成的天津师范大学代表队连续四年获得天津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一等奖,并代表天津赛区参加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获得一等奖二次,二等奖二次,发现了一批有潜力、有作为的人才,有效的促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明显、意义重大,探索一条普遍适用的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基于学科竞赛的“四位一体”(以课程教学为蓝本,以竞赛活动为依托,以选拔培育为手段,以实践创新为目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

关键词:学科竞赛,四位一体,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李苏北.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推动课程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大学数学,2009,25(5):8-10.

[3]梁化奎.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9):106-109.

篇4:例谈初中地理知识竞赛活动的设计

[关键词]初中地理知识竞赛活动设计秦岭—淮河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0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活动教学法,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角色扮演、调查、动手制作等活动,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为例,谈谈知识竞赛活动的设计。

一、活动设计

1.活动背景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应“中国的地理差异”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围绕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开展专题知识竞赛”的“活动建议”。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学生在中国地理总论中《地形》《气候》《河流》《农业》章节中已学习,这为开展活动奠定了知识基础。从能力看,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用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地理语言表达能力;从年龄特征看,初中生课堂上乐于表现,喜欢合作、竞争。

2.活动目标

(1)运用地图和已学知识,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不同自然地区划分中的地理意义,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2)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通过活动,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合作、竞争意识,增进对地理要素紧密联系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3.活动准备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学案,进行知识的自我理解和内化,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并借助互联网、报刊等媒体进行拓展阅读,查漏补缺。

(2)教师将活动试题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

(3)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将全班学生分成8个合作学习小组,每组5—6人。各组推选一名工作负责、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进行小组管理。

(4)推荐或自荐主持人一名。

4.活动要求

为保证比赛公正、有序开展,培养学生按规则办事的意识,师生共同制定体现集体意志的活动要求:

(1)以组为单位参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2)每道必答题分值100,每组必答一题,经小组讨论后在2分钟内回答完毕;如果回答不出、不完整、错误或延时,由其他小组抢答,给予相应的分数奖励。每道抢答题分值30,如抢答错误,倒扣10分(避免学生不认真审题就盲目答题;对课堂气氛不活跃的班级,为调动学生答题积极性,不实施倒扣分)。

(3)小组中每位成员只有两次答题机会,违者每人次扣10分(避免少数学生唱“独角戏”,鼓励全员参与)。

5.活动试题

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学情,精心设计体现趣味性、知识性、生活性、创新性的竞赛试题。

必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水平,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部分试题如下:

1.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①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等温线、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②从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看,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带和带的分界线;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看,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区和区的分界线。

③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气候和气候的分界线。

2.读《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填写表1。

抢答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探究与发展。部分试题如下:

1.下列语句中,描写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淮河以南的橘子树移栽到淮河以北,会变成小灌木,橘子就变成又小又苦的“枳”。请结合已学地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3.假如没有秦岭这条高大、绵长的山脉,我国东部的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可能会向什么方向移动?

在适当的时候,可尝试让学生命题,经教师审阅、修改后使用。

6.活动过程

(1)欣赏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景观图片,进入活动意境。

(2)解读活动要求。

(3)组织答题,记录各组得分。注意观察课堂动态,鼓励信心不足和游离于活动之外的学生勇于表现,积极参与;解答疑难问题,不把模棱两可和错误的答案留给学生。

(4)构建知识体系。

(5)合计各组总分。

7.活动评价

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方面,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自评与互评(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学会欣赏他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各小组所得分数为参考,评选出本次活动的“优胜小组”,颁发奖品(如小地球仪),将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地理学习评价档案袋”中。如时间允许,请学生发表获奖感言。对暂时落后的小组和个人也要通过发现“闪光点”,予以鼓励,使其获取前进的动力(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二、活动感悟

1.知识竞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竞争机制引入地理课堂,学生因渴望获胜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比赛中。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绪状态中,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学生这样说:“地理课最有趣、最紧张、最期盼的就是知识竞赛活动。在这个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中,与同伴合作、竞争,体验着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经历失败的磨炼,获取经验、教训,不断成长。”

2.知识竞赛活动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赛前,学生认真复习、预习,查找、编辑资料,自主获取知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能被挖掘。组内分工合作,组间竞争,增强了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能力。快节奏的竞赛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多个感官,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

3.知识竞赛活动能提升教师的素养

竞赛活动不同于简单的娱乐游戏,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爱心、较高的地理学科素养、先进的教学理念、娴熟的教学技能和高超的教学智慧。因此,知识竞赛活动的过程,也是教师素养提升的过程。

篇5:人文百科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

大学生“博之彩”人文百科知识竞赛

二. 活动意义: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扩大同学们的视野,提升大学文化素质,是一次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的人文百科知识竞赛。

三、活动背景:

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敏捷的思辩能力,营造理论研讨氛围,拓展大学生视野,丰富校园生活,本着对知识的无限热爱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联合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的相关兄弟社团,联合策划举办了这次活动。

四、活动方式:

1、以个人为单位,在各学校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报名后,在本校参加初赛,初赛通过后然后统一进行决赛。

2、竞赛的类型:初赛为笔试(100分制),决赛有必答题,抢答题,观众互动和附加题(如有平分现象)。

3、涉及范围为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学(古代文学知识)、哲学、艺术等各类常识题和相关专业题。

4、评卷方式:客观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根据标准答案评分;主观题要求书写工整,主旨鲜明,语言流畅有文采,对自己的答案能够自圆其说。

五、活动时间及地点:

初赛时间:xx年11月12日 初赛地点:五教二楼

决赛时间:待定 决赛地点:甘肃政法学院

六、活动流程:

(一)初赛在五教二楼直接参加笔试,初赛通过后参加决赛

(二)决赛

1.介绍嘉宾

2.领导讲话

3.选手展示

4.比赛开始

5.必答题,抢答题,观众互动,附加题(有评分现象)

七、题目环节设置(决赛)

1.必答题

每人答一题(题目由主持人分发)

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加分。

2.抢答题

主持人揭晓题目,选手进行抢答。

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加分。

3.观众互动

出几个题目叫观众抢答,并发小礼物。

4.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八、比赛规定:(决赛)

赛手穿着整洁,可以带亲友团。

观众必须保持安静,若影响赛手答题,此题可以不算。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二等奖:2名(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三等奖:6名(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优秀奖:10名(获奖证书及精美奖品)

十、预算金额:

矿泉水 12-24元

互动奖品 6*1=6元

获奖者奖品待定

篇6:第二届人文知识竞赛策划书

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发扬五四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掌握科学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信息化时代,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竞争,说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和活跃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管理工程系学习部特组织举办了大学生知识竞赛活动。让大家在快乐的氛围中,扩大知识面,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一、主办单位:管理工程系学生会

承办单位:管理系学生会学习部

二、大赛目的知识竞赛是青年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方式。本次大赛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科普知识,丰富课余生活,给同学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交流空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并在比赛中培养大家的团队意识、团队凝聚力,让团队成员相互依存、同舟共济、共同创造奇迹,展现班级风采。

三、竞赛内容与形式

以人文知识为主,内容包括:政治、地理、体育、国学、文学常识、生活常识等。题型主要为选择、填空。竞赛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在必要时会出现加时赛。

四、比赛原则:公平、公开、求知、求实、求精

五、参赛对象:管理系09、10级学生

六、比赛时间地点

1、比赛时间:2011年5月25日初赛,决赛待定。

2、比赛地点:三教309

七、竞赛组织安排

各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支参赛组参加初赛,分数从高到低,前四组进入决赛。每支参赛组由三人组成,5月25日组织初赛,决赛时间待定。

1、赛前宣传准备阶段

(1)在宣传栏张贴海报;

(2)召集各班班长和团支书召开短时间会议,明确竞赛试题的范围,明确参赛条件,讲定竞赛规则,并号召同学们极参与;

(3)由学习部到各班级进行口头宣传,让每个人了解此次活动,说明报名方式(在学习委员处报名)最后由学习部成员汇总;

(4)准备所需要物品其中包括:宣传海报、数码相机、记分牌、答题板、嘉宾座位牌、邀请函、嘉宾礼品、马克笔、刷子、手牌、水、提供选题的礼仪、会场迎宾礼仪、选题托盘等。

(5)机动组:由文体活动部负责会场布置(包括会场卫生、场地安排、主席台布置、音响设备、投影仪等布置)。

2、竞赛实施阶段

(1)赛前辅导,组成评委团,赛前进行相关知识准备。

(2)主持人两位,轻松类型的,消除现场紧张气氛,二人轮流在每一轮缓解后的观众答题进行主持。

(3)当天六点前,布置赛场;

(4)竞赛与颁奖,知识竞赛的对抗性很强,因而主持人对调节赛前气氛担负主要责任,开赛后要严格按照规则实施,对违反竞赛规则的选手及时予以处罚,竞赛中如果出现问题,要依靠评委团迅速解决,以保证竞赛不间断进行,竞赛结束后应组织好奖状及奖品的发放。

八、竞赛流程及规则

1、各参赛队按赛前抽签序号依次入场

2、主持人宣布赛场纪律与现场竞赛规则

3、主持人介绍领导、嘉宾、参赛队

4、各参赛队进行队号介绍、队名介绍、队员介绍和本队口号(播放每队相应的PPT介绍)

5、竞赛开始

6、宣布比赛结果

7、老师点评

8、嘉宾退场

9、照相留念

九、赛场纪律和竞赛规则

<一>赛场纪律

1、参赛队员及现场观众应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竞赛活动,服从工作人员和主持人的安排和指挥;

2、现场观众将手机设为振动或关机,在主持人出题和场上队员答题

时必须保持安静,不能给答题任何提示或暗示,违者该队将取消本题答题资格,该试题作废。

3、参赛人员应相互尊重,按要求进行各自答题,违者取消其竞赛资格。

<二>竞赛规则

各队基础分为100分,分为3轮竞赛。

第一轮:必答题

按各队序号依次抽选题,每题组有5个小题,每小题10分,每队可以讨论将答案写在答题板上并选派出一名队员回答此题答案,其他队员在回答中不得提醒,否则被视为违规,取消答题队员答题资格。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每小题限时20秒。在此轮比赛中分数相续高的在下一轮中可以依次自由选题组。

第二轮:快速抢答题

在主持人念完题并说“开始”后队员迅速举手牌示意,最快者才可答题,答对每题加10分,答错或提前抢答题每题均扣10分,抢到题后,由该组一人回答,一共25题,用完为止。每道题时限20秒。若主持人念完题10秒后仍无人抢答,则视该题无效。

(中场休息:观众互动)

第三轮:风险夺分题

各队可自行选择是否答题,答对给全分,回答不全则相应给分,队员可相互商量。

首先,各队通过同时举牌方式确定是否答题。每队只有一次选择是否

答题的机会,而且一经做出选择不的再更改,然后选择答题的队员以同样方式确定所要分值。每个参赛团队可以自由选取主持人所给定的题目,回答相应的问题,每个题目后有五个小题,分值分别为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难易程度不等,答对10分题后可以选择是否回答20分的题目(答对给30分,答错则扣掉30分,依次类推),每组由抽签决定答题及分值的选择先后。每题答题时限20秒。

以上三轮竞赛过后,若需产生的某项奖有两队获得,则需加赛。加赛以抢答方式进行,抢答犯规或回答错误均不再倒扣分,但失去下一题抢答资格,谁先胜出即获该奖。

(结尾节目:观众抢答参赛组均未抢答的题并派发小礼品)

十、淘汰规则

1、以分数为准,分数领先团队优先进入决赛

2、留下四个分数相对较高的团队,分数低者淘汰

十一、裁判规则

1、违者和给分一般情况下由主持人判定,主持人不能判断时,由裁判评判。

2、每轮比赛设立计时裁判1名,比赛记分员2名,电脑操作员1名。

十二、其它事项

1、参赛代表队每队三人。

2、参赛队有自己的参赛口号。

3、每班出一支参赛队,观众至少10人。

4、参赛队必须用普通话。

5、各参赛队伍不能在比赛中更换队员。

6、参赛队可以要求试题重复一遍,重复的时间计入答题时间时限内,但抢答题不重复内容。

7、竞赛过程中参赛队不得带相关资料入场

8、因试题或主持人原因引起答案变化时,则该试题作废,重新抽题作答。

十三、奖项设置

冠军一组

发放荣誉证书及相应的物资奖励

亚军一组

发放荣誉证书及相应的物资奖励

季军一组

发放荣誉证书及相应的物资奖励

优秀团队一组

发放荣誉证书及相应的物资奖励

十四、预算经费

冠军队伍: 50元

亚军队伍:30元

季军队伍:20元

奖品、装饰品、小礼品及现场所需预计:100元

篇7:人文知识竞赛活动策划

一、竞赛目的:

吸引、鼓励广大学生增强学习人文知识、阅读人文经典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与创新精神,为大学生的成才奠定更为宽厚的基础。

二、主题和内容

1、本次竞赛的主题为“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2、内容主要包括:(1)文史哲的基础知识;(2)必要的艺术修养;(3)科学史与自然科学常识;(4)历史文化常识;(5)基本文化典籍的文本。

三、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四、报名与参与条件:

在校本科生

五、活动时间与地点:

1、初赛:

2、决赛:

六、赛事流程:

1、初赛:

(1)采取个人报名的方式,利用闭卷考试形式进行选拔。考试时间为30分钟。

(2)初赛结束后,纪检部的干事将参赛选手安置到一个大教室里。(可以和他们谈话或放映视频)

(3)纪检部、外联部、学习部干事,于30分钟内判卷统计结果。选出得分最高的前20名同学,通知他们进入决赛。让他们利用剩余时间进行自由结组,(五名同学为一组)参加决赛。

(4)联系宣传部,把进入决赛名单写在大红纸上,于三个院内张贴。将进入决赛名单在群内交流。

2、决赛:

(1)决赛采取现场答题形式。

(2)决赛具体流程:

①主持人致开场词并介绍嘉宾和评委。

②主持人介绍参赛队伍。各支代表队闪亮登场,(各支代表队有三分钟展示时间,可以用舞蹈,唱歌等方式展示自己的代表队。力求创新,有吸引力)并按指定位置就坐,队名由各队自行决定。(入场顺序以赛前抽签顺序为准)③主持人介绍比赛大致流程,宣布比赛开始。

④第一轮,逐鹿群雄:每队按队员编号轮流答题(由A队第一名队员开始作答,然后B、C、D组第一名队员顺次答题,以此类推,直至本环节三轮答题结束),每道题限时15秒;每位选手答题时,其他选手不得提醒或补充,否则取消该题答题资格。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扣分。

⑤主持人宣布第一轮比赛结束(大约15-20分钟),记分员开始统计分数。主持人组织现场观众答题,答对有奖品。统计结果出来后,主持人宣布第一轮比赛结果。

⑥第二轮,短兵相接:由第一轮排名第一的队伍先选择自己对手,(若出现平分现象则利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进行裁定)剩余两组则互为对手。两队之间先各派出一名选手进行PK答题,答题时间为20秒。若有一方答错,则该名队员被淘汰,由他的队友接替他继续答题,依次类推。直至一方五名选手全部被淘汰。该轮累计答题最多的代表队获得30分,第二名25分,第三名20分,第四名10分。

⑦主持人宣布第二轮结束(大约20分钟),记分员开始统计前两轮比赛成绩,主持人组织现场观众第二轮答题(题目为填空题),答对有奖品。统计结果出来后,主持人宣布前两轮成绩(可以告诉落后的队伍还有翻盘的机会)。

⑧第三轮,背水一战:每队五名队员可以有10秒钟时间相互商量,然后选一名代表作答。各队可任意从各类题中抽取一道题,其分数可能为10分、15分、20分。其队员可以在其回答后作补充;答对加上相应分数,答错则扣除相应分数。一共进行轮答题。该轮有1次求助观众的机会。

⑨主持人宣布第三轮结束(大约30分钟),并请嘉宾对活动进行点评。统计员开始统计总成绩。(如有得分相同的情况则需要进行加时赛,加时赛题目为抢答填空题。)

⑩由主持人宣布比赛成绩,确定名次。由嘉宾为获奖队伍颁奖,合影留念。

观众有序退场,清理会场。

六、前期工作:

1、竞赛活动准备阶段:

(1)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制作人文知识竞赛的牌子用于决赛。(请宣传部协助)。

(2)建立人文知识竞赛交流群,将知识竞赛题库电子版发到群共享里。(3)整理各班参赛代表队人员名单,及时通知各班参赛选手参加笔试。(4)制作决赛相关的PPT。

(5)准备所需物品,其中包括:水、奖状、纪念品、嘉宾牌、宣传稿、音响设备、数码相机、计分卡等物品。

2、竞赛实施阶段:

(1)初赛申请3个大教室,作为初赛笔试地点;申请请外联与学习部的同学判卷。

(2)联系宣传部于初赛当晚,制作复赛红榜,并张贴于三个院内。(3)制作决赛签到表。安排计分员,最好有两个总的记分员。(4)决赛前让各队抽签,决定决赛入场顺序。(5)请新闻中心照相。

(6)接待嘉宾和组织观众有序进场

(7)赛前把各班的题库收上来,赛后再发下去。(8)赛后撰写新闻稿。

(9)参赛选手可以带亲友团为自己加油。(10)请礼仪队颁奖。

七、奖项设置:

比赛将评出冠军一队,亚军一队,季军两队和若干个人奖项。

八、应急预案:

1、若观众不足,要求大一每班派5名代表参加。

2、主持人可根据记分员统计分数的进程,调整观众答题数量,最好控制在五个或五个以内。

3、若多媒体出现工作障碍,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则比赛暂停,另期举行。

4、若比赛前停电,比赛最多推迟半小时举行,此间观众自由处理自己的时间;如果半小时后仍没有正常供电,则由主持人宣布比赛择期举办。

七、附件:

附件一:知识竞赛总预算:

附件二:大赛纪律:

1、回答必答题及冒险题时,只有在主持人宣布“请回答”或“开始”时才可以站起回答,否则视为无效。

2、选手回答问题必须站立,答题完应说“答题完毕”,不可再作补充。

3、各参赛队伍必须服从评委及主持的一切评判和指挥,严禁在现场发生争执以及出现影响比赛正常进行的行为,否则将对违纪参赛队伍进行考核并取消比赛资格和成绩。

4、比赛时,除参赛队队员之间可以在规定的情况下(决赛风险题时)代替队员回答和给予提示外,其他人员不准作任何提示,一经发现将取消该题的回答成绩,并对相关观众予以警告,勒令离场。必答题时,当指定回答选手不会的情况下,可有1次机会求助本班的观众的机会。

5、如出现比分一样的情况,则采取加赛的形式,决出优胜者。准备加赛题10题,在最终比分相同时供排名使用,加赛题每题20分,答对加20分,答错给对方加20分。附件

三、题目保密:

篇8:欢迎参加字理知识竞赛活动

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字理, 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当前小学识字析词耗时多而收效微, 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汉字字理知识的弱化和缺失。要改变这一现状, 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汉字文化素养, 只有这样,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把语文教学的根留住!为此, 我中心曾于2010年举办了首届全国汉字字理知识竞赛活动。为了使这一活动能持续有效地开展, 经研究, 决定举行第二届全国汉字字理知识竞赛活动。竞赛方式为网上发送赛题。通过阅读所附的资料并参赛答题, 能有效地提高教师汉字文化素养及识字析词的教学能力。不参赛者亦可下载题目进行自我检测。相信你一定会从这扇新打开的视窗中开阔视野, 看有所获, 获有所用, 用有所效!

欢迎各教研培训部门、学校以及教师个人踊跃参与。欲详细了解赛事要求及有关字理教学研究的其他活动信息, 可写上“索取字理活动资讯”字样发到我中心电子邮箱“zilijiaoxue@163.com” (“zilijiaoxue”是“字理教学”的全拼音) , 我秘书处会及时发送赛题及有关信息资料。

秘书处电话:13807805560

篇9:人文知识竞赛活动策划

吕和顺在讲话中指出,2015年度档案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得到了全市档案部门的大力支持。各区县档案局、市属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和广泛参与,共有165761人参与竞赛活动。这是历年来我局组织档案法制知识竞赛,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为宣传档案法规、推进依法治档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郭飞在总结中说,本次竞赛活动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局馆领导高度重视,先后两次召开会议研究活动相关事宜,确保活动组织有序。今年年初,局馆领导召开局馆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活动方案,确立了活动的组委会、成员组成、活动组织、主责处室、奖项设置等内容。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参与竞赛的人数超出预期三倍多,为提高获奖的范围和比例,鼓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档案法制宣传的效果,局馆领导又一次专题研究,同意扩大本次活动的奖励数量,将本次活动优秀组织奖数量由30个增加至50个,个人二等奖数量由50个增加至100个,个人三等奖数量由250个增加至300个。

二是竞赛活动启动早,组织周密,保证竞赛活动的落实。首先,在去年底策划时,就把档案法制知识竞赛活动作为北京市档案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推进依法治档的具体举措,并将活动纳入今年的国际档案日暨北京市第七届档案馆日系列活动进行宣传;其次,今年初经局馆办公会研究同意后,制定了更加详细的活动组织方案,并在《北京档案》第2期、北京档案信息网刊登了活动启事、试题和答题卡,同时,为便于各区县档案局、市属单位档案部门组织好竞赛活动,还在北京档案信息网发布了活动通知;再次,为使活动收到较好效果,将答案公布在《北京档案》第3期,使大家能够自行核对改正,保证知识竞赛答题的准确性;最后,预留组织、学习、答题、上交答题卡的时间,使各区县档案局、市属单位档案部门从上到下,严密组织,层层落实有了时间保障,从而使这次活动有计划开展,确保了效果。

三是精心编写知识竞赛试题,知识点丰富,力求覆盖面全。档案法制知识竞赛组委会为高质量地组织这次竞赛,抽调档案法规部门的资深工作者成立编题组,组织他们了解档案法律法规竞赛的目的和意义,掌握法制知识竞赛的规则和要求,精心编制竞赛试题,力求涵盖档案法规的各个方面。竞赛试题共50题,均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具体条款。其中既有档案定义和档案工作原则等基础题,也有文件归档及档案保管、开发利用、鉴定开放等实践题,还有对各级政府、各单位领导、国家档案馆、各单位档案机构在档案工作中的职责等管理题,以及对各种档案违法行为处分规定的罚则题。我们还研究试题答案,满足试题分布合理,答案精准、唯一的要求,从而保证这次知识竞赛贴近实际、于法有据,起到学法、普法、用法的目的。

四是各区县档案局、市属单位档案部门踊跃参与,积极组织,参赛人数创新高。这次法制知识竞赛活动共有16个区县档案局和101家市属单位档案部门组织本地区和本系统专兼职档案人员参加,共收到答题卡165761张,其中16个区县共接收101677张答题卡,占61.34%;市属机关共接收24236张答题卡,占14.62%;市属国企共接收39848张答题卡,占24.04%。

从参加人员看,首先,全员参与单位多。据对50家获得优秀组织奖单位的统计,共组织了2086个单位参加知识竞赛,其中962个单位为全员参与,占46.12%。其中东城区共组织了106个区属单位参加竞赛活动,106个区属单位中100个单位全员参与。市委办公厅组织市委16个部委办全员参加知识竞赛;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至单位领导,下至各部门工作人员全员参加知识竞赛。其次,各级领导积极参与。市公安局上至市局领导及各部室,下至各分局、派出所共6186人参加知识竞赛。最后,京外下属单位积极参与。建工集团、北汽集团、金隅集团、首钢总公司、北京银行、中建一局等市属及双管国企档案部门不但组织京内企业参加知识竞赛,还组织河北、吉林、内蒙等19个省市的京外所属企业职工参加竞赛活动。

五是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档案法律法规,参与竞赛活动,效果明显。各区县档案局、市属单位档案部门转发通知,要求在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参与竞赛活动。如西城区档案局明确提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的具体要求。大多数单位都组织了专兼职档案人员进行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使档案法律法规入心、入脑、入课堂,干部职工对档案法制的认识进一步提升,活动的效果更加明显。各单位档案部门在上交答题卡时,纷纷表示此次知识竞赛组织的及时、适时、有效,既加强了档案法制宣传,提高了法制意识,也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

六是抽奖环节现场公证,组织合理,保证了活动的合法依规。为使整个活动合法依规有序进行,我们在现场抽奖环节特别邀请了北京市方正公证处为抽奖活动进行现场公证,公证处同志现场宣读了公证词,并出具了公证书。

篇10:人文知识竞赛总结

2011年11月,河北大学举办了河北省首届人文知识竞赛,我校派出两支队伍参赛。衡水学院团委极度重视此项比赛,把它列入衡水学院第三届大学生科技节的各项比赛当中,我系承办了此次人文知识竞赛,并为之做了精心的筹划与准备。

本次比赛的选拔赛以团队协作,笔试作答的形式举行,比赛现场秩序良好,学习气氛浓烈。经过在十二个院派出的共22个代表队之间的紧张选拔,文传一队,文传二队,经管系代表队,法政系代表队,数学系代表队以及物理系代表队最终进入本次决赛。

2012年10月15日,“衡水学院第二届人文知识竞赛决赛”在一号教学楼501教室正式开始。

决赛共分两个环节,即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部分为笔试,每个代表队在规定时间内把所有问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抢答题部分开始之前统一交给负责统计分数的工作人员。抢答题部分为现场作答,每道题分值为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该环节的分数由工作人员直接写在黑板上。最终得分由两部分分数相加所得。在整场比赛中,各代表队都体现出了他们的睿智与团结。

通过两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文传一队获一等奖,文传二队与法政系代表队获二等奖,经管系代表队,数学系代表队以及物理系代表队获三等奖。

本次竞赛结束之后,我系还举办了一次个人加试,进一步选拔优秀的选手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人文知识竞赛,最终有来自不同院系的共10名同学入选。他们组成了我校参加省级比赛的两个代表队,比赛之前,我系组织他们进行了集中、系统的赛前准备。

此次人文知识竞赛的意义非常重大,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知识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竞赛重在考察参赛者的人文基础知识、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此次竞赛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人文知识,更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彰显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创新精神。

篇11:人文知识竞赛总结

随着12月8日晚“辛亥百年”第七届人文社科知识竞赛团体决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第七届人文社科知识竞赛也圆满落幕了。

一、竞赛目的明确

为纪念辛亥百年,同时为了促进在校大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扬团队精神的舞台。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在校团委的领导下举办了此次比赛。

二、竞赛内容丰富

此次的竞赛内容着眼点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实践锻炼,将精神理念与人文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以赛促学,竞赛内容主要着眼于辛亥百年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本知识,生活常识等基本的人文知识。

三、参与人员全面

此次竞赛由校团委主办、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分团委学生会承办。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分团委学生会上下动员,全体干部干事投入到此次竞赛的个人赛和团体赛中,为比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四、竞赛形式成熟

本届竞赛分为个人赛与团体赛两个部分,这种竞赛形式是一贯采用的,因此在整体的进行中十分顺利。个人赛由我们人文系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在团体赛中,每支参赛队安排一名计分员,一名监督员,保证了比赛的公正性。

五、整体效果显著

篇12:人文知识竞赛感悟j

人文知识竞赛已经落下帷幕,这次竞赛,带给我很多感受。没想到一路走来竟能够杀进决赛,这是意外,更是惊喜。我感谢有这样的活动,让我认识自己,懂得学习。

人文知识竞赛给了我们一个挑战自我的平台,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历史知识、文学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在表演话剧这项内容上,给了我们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表演话剧,使我对历史上的人物背景有了更多、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要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

人文知识竞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这次的试题,与刚刚召开不久的十八大有很大关联。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对国家大事要做到关心关注,多看报纸,多看新闻。当前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了解古籍历史的同时,要结合实际,对未来充满信心。

这次的竞赛,不仅是一场知识的竞赛,更是引导我们如何学习文化知识的一场比赛,对我们更是敢于登上舞台的挑战。我感谢这次机会,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富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参加各项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

新闻与影视艺术系

参赛学生:靳磊

上一篇:远离危险地带教学总结下一篇:《宋书·朱修之列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