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期工作总结

2024-06-18

信息技术学期工作总结(通用8篇)

篇1:信息技术学期工作总结

由于我校在这一学期的两个新电脑教室在学期初都末能完成建设,一个在开学一个月后基本完成,而另一个直到两个月后完成,造成课程不能按时完成.虽然这样,但我们信息技术组的两位老师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特别是本人在电脑教室的建设过程中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协助学校,电脑公司尽早把教室建好,使教学工作能够尽早正常开展,并被评为区教育装备先进个人!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几种操作,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在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课分三个方面:①备教材:钻研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及新科技等前沿信息,对教材系统,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②备学生: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③备教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倡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备课教案全部采用电子教案,同时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通过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课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准备,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教学目的明确,符合学生实际,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努力做到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情意三者统一.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均能实现.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楚,难度适宜,密度合理,保证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精讲精练,不出现知识性错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学法,力求生动活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和使用网上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注意课堂管理,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二,教学业务水平学习方面:

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积极认真地参加本学科的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学习各种理论知识,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认真,主动地向其它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包括从网上,课外书籍中查找资料,以便在工作中能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以上是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总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篇2:信息技术学期工作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我们信息技术组的教师立足实际,搞好教学,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现将这个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年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二年级每大周每班开设两节信息技术课,在教学上,以面向学业水平测试技术素养为主体,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线,围绕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强调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在内容选择注重技术与人文、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体验信息技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在学生活动主题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与弹性,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主题,都有所发展;重视学生活动的指引,通过“活动目的”、“活动任务”、“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评价” 等栏目,引导活动的流程,提高活动效率与效果。

二、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信息技术学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取长补短,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三、这学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本学期,经过信息技术课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保障了我校的网络,办公设备和办公软件等的正常运行,进而保障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1、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们的学生大多属于来自乡镇或者农村,大部分学生之前从没有学过信息技术或了解很少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几乎是个空白,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开关机的方法,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我进行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难以攻克的难题;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电脑水平差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在电脑操作上已经很熟练了。

2、学校教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①学校网站的管理和更新

我校网站作为学校的展示自我和宣传的前沿阵地,本学期,承蒙领导信任、同事们支持,有幸承担了学校网站的部分管理工作。网站宣传网络传播信息快捷便利,为便于外界实时了解我校的工作动态,我及时将最新的活动简讯、校园新闻上传至网站,置于头条位置,便于浏览,并尽力做到图文并茂,增强吸引力和可读性,让这些信息发挥宣传、辐射作用。

②各项报名工作的顺利完成

高考报名和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工作作为教务工作的一部分,是每年都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错误。且我校学生情况较为特殊,在报名之前必须认真审核每位学生的报名资格,做好查缺补漏,确保不遗漏一名学生。按时上报考生的各种材料,及时通知学生填报各种表册,认真做好学生报名采像工作,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③学校重大活动的摄影

在本学期,为了展示学校美好的形象,更好的做好学校的宣传工作,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学校举办的各项大型活动中负责拍摄和后期照片的处理。为政教宣传提供优良、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3、加强学习新课程标准,提高业务水平

篇3:信息技术学期工作总结

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必须立足电子政务网, 以电子政务网为核心构建统一的政务工作开展平台可以优化和梳理相关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对现有的数据和业务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政务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

应用信息技术我国已经基本建设完成了结构较为完整、运行较为统一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网。利用信息技术在时间和功能上的优势, 可以大幅度缩短诸如地政、矿政等工作的审批时间, 还可以增进政府与群众的联系, 使相关政务工作更加规范和公开, 减少或消除传统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认为因素影响, 便于接收公众和纪检部门查阅与监督。

二、加强数据库建设与管理, 重视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政务工作中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组织和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特别是在国土资源管理相关政务工作中会涉及和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 为保证这些信息在信息化政务工作中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必须构建数据管理中心。

使用相关信息技术建设数据库并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缩短数据查找时间, 提升信息管理效率, 为信息化工作提供支撑。特别是不同类别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整理, 如地质灾害管理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与规划数据库、土地使用现状数据库等的可以使得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工作更具针对性, 数据与业务之间的关联性更强, 在制定工作决策时, 为相关工作决策和工作内容的制定与管理提供客观准确的理论依据。

国土资源具有数据量庞大、数据准确性要求高、数据存在共享性需求等特点, 这就要求在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必须依照实际工作需求建立适当的数据管理与应用模式。实际建设中可以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更新, 将传统的分散的、封闭的、混乱的数据信息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整理和应用, 这样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共享, 还能够增强各数据信息的时效性, 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拓展网上政务公开范围, 增强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网络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要信息交流途径之一, 应用信息网络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 增强民众与政务工作之间的联系, 如土地供应备案管理系统、执法监督管理系统等的建立与应用很大程度上为国土资源政务工作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积极作用。

此外, 网站也是联系政务工作者与普通民众的重要渠道, 对政务网站进行改版, 增强网站的实用性、服务性以及互动性等可以让所开放的政务工作内容接收民众的监督, 便于民众查阅相关信息, 有利于国土资源政务工作的完善与发展。实际经验表明, 合理有效的网络政务公开和灵活多变的沟通方式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与肯定。

四、深化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与利用水平

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社会效益和价值, 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民众的参与需求等向社会或相关行业提供服务, 使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物尽其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形成一个统一、标准的资源共享体系, 协助开展数据挖掘等工作, 为前瞻性服务或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除此之外, 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还能够增强民众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五、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总结来看, 今后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发展可以向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增强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效果。政务工作的关联性较强, 不同工作内容所涉及的业务、数据等较多。在今后的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中应该继续总结当前的应用经验, 收集业务工作需求, 及时修复和拓展信息化政务工作的具体内容, 促进信息化政务工作的长久发展。 (2) 立足现实, 求实创新。创新是工作开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在信息化工作中应该勇于解放思想, 积极听取群众意见, 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思想进行业务创新,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国土资源政务服务。如应用信息技术简化一站式手续办理环节、将部分工作内容通过网络前置处理等。

摘要:应用信息技术对国土资源政务工作进行变革和创新是今后国土资源政务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 本文对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开展信息化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进而在多个方面就如何开展信息化工作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最后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国土资源政务工作,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孙桂春.浅谈土地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7) .

篇4:信息技术学期工作总结

摘 要: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信息技术教育委以重任,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在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拟从绩效技术的角度分析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状态中存在的问题,以一种系统方法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能够对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绩效技术;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09-05

引言

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决定性因素之一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他们的实际工作状态能否达到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能否承载起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重任,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从事师范教育的工作者深入理性的思考。带着这一想法,我们利用半年支教之机,对陕西地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中普遍存在职业倦怠严重、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还影响学校的信息化进程,进而影响到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借鉴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一个概念——绩效技术,从这一角度,以一种系统方法探寻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多方位的剖析挖掘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一种解决问题、改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状态的方法。

一、绩效技术概述

1.绩效技术的内涵

绩效技术,又称为人类绩效技术(HPT, Human Performance Technology),是一个主要基于经验和反思的新兴领域,现在一般认为绩效技术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1] 在把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应用于企业培训的过程中一些教育技术专家逐渐认识到:培训和学习对于提高人类绩效是至关重要的,但培训和学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绩效问题。要全面提高个人或团体的绩效,必须综合考虑培训、激励、管理支持、反馈、资源等因素。绩效技术由此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对绩效技术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国外对绩效技术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早,国内对绩效技术的理解基本上来自于张祖忻教授: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2] 在这里我们对绩效技术的定义不做深入的探讨,主要把绩效技术视为一种认识和解决人的绩效问题的系统方法。

2.绩效技术的模型

为推广绩效技术的应用,并保证其使用的规范性,研究者们开发出了绩效技术模型。绩效技术模型旨在揭示解决绩效问题的过程,以结构化的形式为绩效技术专业人员说明提高绩效的操作步骤。图1是ISPI(美国绩效技术委员会)开发的HPT模型,[3] 许多绩效技术模型的建构都是基于此模型的思想。该模型实际上包含了以下五个基本过程:

(1)绩效分析。先分析组织目前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再预期组织完成一定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与水平,这个实际状态和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就是绩效差距。绩效技术的目标就是消除这种差距。

(2)原因分析。即分析产生绩效差距的原因。原因可能是知识或技能不足,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如工作环境、薪酬制度、组织结构等。

(3)干预设计与选择。明确引起绩效问题的原因后,要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一系列干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定措施,最终形成提高绩效的方案。

(4)干预实施及管理。实施第三步形成的方案,管理和支持方案的实施过程。

(5)评价。对绩效技术的整个过程做出评价。

3.绩效技术的特点

首先,绩效技术具有系统性。影响个人或组织绩效的因素是多样的,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都会使其它因素产生改变。绩效技术把影响绩效的内外部因素放在一个系统中,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同时使用多种干预方法来提高组织绩效。它用整体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影响绩效问题的各个方面入手,统筹安排,形成能够长期和比较全面解决绩效问题的方案。

此外,绩效技术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它的使用就是为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产出。它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作用,任何干预都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本。任务明确,行动方向自然就清晰。因此,利用绩效技术解决问题容易达成目的。

绩效技术围绕系统思想,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都能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使用多种方法,适合于解决复杂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问题。

二、教育信息化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态

1.教育信息化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

在信息社会,人的必备能力之一是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适应信息时代挑战的需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打下必要的基础。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明确提出“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中小学在未来 5~10 年内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的阶段性目标。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师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决定着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进程。这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

(1)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包括把握学科特点进行教学的能力,应用新理论设计教学的能力,正确引导、评价学生的能力等,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2)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作为学科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称为专业人员的一个标志。

(3)专业意识方面的要求。在知识快速增长的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更新尤为迅速,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怀有自我发展的理想,有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另外,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保持本学科的教学热情,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动力来源之一。

(4)服务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和其他教师有效沟通,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在完成教学教研工作的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要为促进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承担一定的工作。

2.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态

笔者2008年在陕西省基层中学顶岗实习半年,实习期间发放问卷对陕西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况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态与教育信息化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距:

(1)信息技术教师执教能力与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调查显示,有45%的信息技术教师教龄在三年以内,还处于一个新手教师的阶段。因为教龄较短,信息技术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

(2)信息技术教师知识储备与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不适应。调查结果表明,有17%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知识储备不够,不能胜任信息技术教学。

(3)信息技术教师自我要求较低与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因为没有升学压力,信息技术教师对自己备课、讲课等要求都不高,更没有教学反思和通过学习更新知识的好习惯。在他们当中普遍存在科研能力不高,科研意识不强的现象。

(4)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能力与服务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不适应。信息技术教师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和对待工作的态度导致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和其他学科教师有效沟通,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其他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仅仅停留在信息技术教师应学科教师要求制作课件的层面上。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比其他学科教师突出,而且出现得比较早,通常是从教2~3年就产生倦怠。这种情况又加剧了以上几方面的不适应问题。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态不容乐观,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改变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态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如何有效地转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态是一个具有多变环境和复杂因素的系统工程,应该使用一种系统方法来完成。而绩效技术正是这样一种从宏观上把握方向,从微观上分析影响问题的各种因素,提出并实施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人的工作效率的系统方法。鉴于此,我们引入了绩效技术来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工作中的这些不适应状态,以一种系统方法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基于绩效技术改变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状态的探索性方案

目前,绩效技术比较多地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我们引入绩效技术改变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态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绩效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是否适用于教育系统?实际上,传统的教育系统已经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教育经济学的崛起,对人力资源理论的关注,都在引起理论和实践者对教育系统中绩效的关注。我们在调查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利用绩效技术改变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状态的方案,该方案有机整合了HPT模型的绩效分析、原因分析、干预选择与设计、干预实施和管理、评价五个基本环节。

需要说明的是提高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有专门的管理者,可以由学校领导和信息技术教研组长担任,还需要绩效技术人员的专业支持。

1.绩效分析

绩效分析包括目标确定、分析现状和找出差距。[4] 目标确定即明确要求教师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绩效水平,将其作为绩效改进的目标。目标确定:目标即达到前面所论及的教育信息化对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信息技术教师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和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和其他教师组成研究团队,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能在教学教研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分析现状:(1)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或结构不合理导致不能完全胜任教学。虽然90%以上的学生都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但有46%的学生反映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陈旧或超前,有35%的学生从未或很少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这说明信息技术课教学远离生活,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与兴趣。(2)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理论和经验不足,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必要的技巧。有30%的被调查学生反映大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比较混乱。有34%的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堂气氛活跃但很乱,只有20%的学生反映大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能按老师的要求学习,且气氛活跃。(3)信息技术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对工作缺乏信心和激情,没有自我发展的需求。70%的信息技术教师把没有进行教研活动归因为学校没有教研氛围和学校领导不支持。学校的支持固然重要,但自我发展的意识是教研最大的前提和动力。(4)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和其他学科教师有效沟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流于表面形式。以上这几种状况更让信息技术课这一“非高考科目”和信息技术教师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绩效差距为目标状态和现状之间的差距。

2.原因分析

在此阶段,原因分析由管理者和信息技术教师在平等、友好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原因有系统因素和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因素。系统因素包括:

(1)课程的性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管理中“无法可依”,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无章可循”。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学习规律和特征等研究不够,导致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没有较好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援助。加之现今教育评估机制偏重于考试选拔,信息技术课程不是高考科目,没有引起社会、学校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重视,认为该课程可学可不学,这对信息技术课程而言是一个“致命伤”。

(2)管理的混乱。具体体现在缺乏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师任用、考核制度,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教研要求。因为该课程不参加统一考试,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自行决定对该课程的评价,评价方式不一,内容各异,评价标准也不尽相同,导致教学评价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度上的不规范使得教师没有获得明确的绩效标准和及时的反馈信息,放松或降低对自身素质的要求。

(3)激励的缺乏。在被调查的信息技术教师中,有90%的教师认为他们的工资待遇较差或与付出不成比例。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从事着教学以外的其他大量工作。如学校机房管理、校园电视台管理、教师培训、奥赛指导、校园网建设、技术辅教等,造成信息技术教师工作量大,没有充分的时间专心于教学科研和自身发展,并且这些工作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另外,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满课时量不一样,有的学校课时费也不一样。信息技术教师在职称和先进的评定中处于劣势,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也较少。这些原因造成学校和社会上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享受的待遇相差太大,优秀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流失。

(4)设施的短缺。部分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足够和适用的软硬件资源,教学工作开展起来困难很大。

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因素:

一是教学基本功不足。信息技术教师执教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和管理学生的技能。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的理解也不到位。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新课改所提倡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每节课老师只讲十几分钟,其它时间都让学生看书自学。

二是专业知识技能不够。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知识技能或信息不足,不能较准确地解答学生的疑问,不能及时处理学生利用设备和软件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者自己就不能操作使用教学设备及软件资源,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三是工作动机不强。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或对自己缺乏信心,使得他们处于一个低自我效能的状态,极大地影响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对较难工作任务的坚持程度。

3.干预措施的设计与选择

(1)学校加大管理与支持力度。学校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教师任用考核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协助信息技术教研组建立教学教研制度,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与信息技术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设备、工具、材料的需要方面,学校要尽力解决,使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改善教师的待遇问题。信息技术教师的工资待遇,晋升和继续学习的机会要和其他学科教师一致。信息技术教师的许多工作,比如制作优质课课件、开发专题网站等,学校可以设研发奖励,根据研发的过程和成果,学校给予适当补贴,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认可和激励。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工作比较繁杂这一问题,学校可以让信息技术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负责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工作,个别较困难的工作可以合作完成。这种分工合作结合的形式使教师能专于某一实践领域,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节省大量的时间。

(3)使培训不流于形式。培训是目前教师继续学习的主要途径,但调查显示,只有50%的教师比较认同现有培训。要提高培训的认同度,必须解决现行培训在模式、内容上与教师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不适应问题。因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多样化,而且教师的原有水平不同,培训前要做周详的调查,结合信息技术教师的需要,分类、分层进行培训。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学校可以和培训机构积极沟通,反映本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需求。如有条件,学校可以和大学联盟,利用大学的资源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大学里的教授和优秀硕士研究生,都是很好的培训师。

(4)唤醒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唤醒信息技术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是有效培训和有效教研的前提。通过听其他学科或者本学科优质课使信息技术教师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巨大差距才有自我提高的紧迫感。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同时要积极参加培训、赛教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来弥补自己专业和教学技能上的不足。信息技术教研组定期为信息技术教师组织说课评课、讨论交流教学方法等活动,使信息技术教师能充分利用理念和技术上的优势,积极成为新教学思想、新教学模式的探索者和实验者。在新课改中,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能利用自身优势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帮助,为学校信息化进程加速,为新课改的顺利推行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证实自己存在的必要性,自然会受到重视。

4.干预措施的实施与管理

实施干预措施成功的关键是对实施阶段的管理,同时需要得到各方面特别是学校高层领导的支持。对干预措施进行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减少干预措施的阻力和优化干预措施的过程。由于干预就意味着做出改变,就会遇到阻力,阻力或来源于旧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或来源于利益冲突,或来源于对不确定的担心。对管理者和绩效技术人员而言,调查隐藏在阻力背后的根源,采取一定策略消除它们是很重要的。管理者需要给教师解释改革的目的,减少或消除教师们的戒备和抵触情绪,减轻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压力。还要让信息技术教师清楚在分析阶段确定的绩效改进目标,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干预措施实施的成败也至关重要。在干预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和信息技术教师之间要保持持续的沟通,发现绩效改进的障碍和干预措施的不合适之处,采取相应的对策。如有必要,出台相应制度来保证干预措施的持续实施。

5.评价

评价贯穿于绩效技术整个过程。在分析阶段,评价绩效差距和原因是否客观;在设计阶段,评价干预措施是否适当;在实施阶段,了解干预措施实际产生的影响,以决定是否继续推行。[4] 评价一般可以采用观察、采访、座谈或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绩效技术实施结果的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行为与能力。评价信息技术课堂气氛,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组织,解答学生提问的状况,通过学习更新知识的主动性等方面。(2)态度。对教师的情感因素进行评价,如满意度,对本学科教学工作的热心程度,职业倦怠的轻重程度,对改革的意见或建议等。(3)对组织工作目标的贡献。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合作情况,信息技术教师所承担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等。如果评价结果是信息技术教师达到预期的绩效,学校需要以制度化的形式来稳定改革带来的高绩效状态。最终还要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最初的原因分析和干预设计中,若发现新的绩效问题,则开始新一轮的绩效改进过程。

四、结语

总的说来,运用绩效技术解决问题,可以把分散的因素加以整合,制定有效的措施,系统地加以管理,确保各种措施的有效性与针对性。[4] 因此,利用绩效技术改变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状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从而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是可行的。

需要强调的是,一个系统只有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稳定而有效的结构。同样,利用绩效技术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状态这一系统也需要与教育系统、社会进行交流才能发挥作用。最后,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改善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与支持的过程,而不能期望一次探索就带来长久的高绩效状态。

参考文献:

[1]张祖忻.从教学设计到绩效技术[J].中国电化教育,2000 (7).

[2]梁林梅.绩效技术的起源与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3 (2).

[3]吴娟,马宁,何克抗.人类绩效技术与教学系统设计的比较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 (8).

[4]沈锐.试论基于绩效技术的教师继续教育[J].红河学院学报,2006 (10).

篇5:信息技术下学期工作总结

紧张忙碌又非常充实的一个学年即将结束,本学年按照学校分工安排和教学计划如期地完成了教学工作,在业余时间也完成了各部门指派的各次任务。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

一年来,通过学习和观察,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各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本身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伙伴,通过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并充分运用于实践中。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使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学生班级人数过多,上机操作时要两人一台机子,缺少操作的机会。能够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三.网管工作

在这一学年的第二学期担任了学校的网管工作,根据学校的现状,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微机室维护工作。两个微机室因长久没有维护,已不能适应学校正常的教学,为此,对两个微机室进行了维护。

2、教师用机的维护。学校教师用机的型号不同,性能也不一样。特别是各年级组的电脑,使用的人多,出现问题的频率也高,维护办公室电脑有二十余次,保证了教师使用电脑的要求。

3、网站改版工作。上个学期利用业余时间,把学校网站做了全面改版。改版后的网站,首页活泼了、功能强大了,也充实了大量的内容。

四、其它工作

上学年,学校有几个大型的活动:运动会、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评估和2002级学生毕业典礼(及之前的毕业生信息采集)。我积极配合各部门,保质保量地完成指派的每一次任务。

篇6:中学信息技术学期工作总结

2011年9月根据教务处安排,担任高二年级7个班级的信息技术课程,和往年一样,本学期高二年级学生将迎来12月底的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所以,本学期的工作压力还是很大的。

1、思想工作方面

认真执行和完成学校布置的每项教学任务,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在学科学习方面,需要不断地充电,才不至于与社会脱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

2、教育工作方面

本学期担任高二年级7个班的信息技术课程,课程任务比较重,同时,在本学期的12月份还有信息技术等级考试,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考试,我们信息组的所有任课老师认真研究,制定教学计划。计划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操作题的练习,二是选择题的练习。

(1)、操作题复习

操作题的练习主要依靠在每周的2节课中练习,我们同样将操作题练习分成4个阶段:第一阶段,练习基础题31套中的练习题;第二阶段,分类讲解31套练习中出现的练习题型和考试可能考到的新题型;第三阶段,做冲刺练习,以强化第二阶段的讲解;第四阶段,做今年的全真模拟题,以便熟悉考试环境和复习强化前面所学的知识。

(2)、选择题复习

选择题部分的复习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记忆复习,但是对于一些学习较好的同学,还是建议在课堂上一并做选择题和操作题。有不懂的同学还是经常到办公室进行询问学习的。

在整个过程中,我做到每节课都在机房里巡视,帮助有问题的学生,辅助一些学生练习。根据不同的学生的情况,为每位学生制定相应的练习计划,以确保过关。由于学生的练习整体时间不够,还主动向年级组申请晚辅导每班增加一节课。

从考试结束后学生的反应来看,整体考的还是很理想的,应该还是跟我们整个组的共同努力分布开的。

3、遵守纪律方面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业务进修方面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出现新技术的课程,我努力学习新知识,不与新业务脱轨,不断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篇7:高一信息技术上学期总结

本学期在图音体科组的领导下,并结合我校计算机的硬件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现总结

一、结合计算机的硬件实际,开展好常规教学。

1、开学初,便结合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上课。在教学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认真的教学分析,思考在现有计算机软硬件的实际情况下如何实施教学,并写成教案上课。收到较好的效果。

2、在教学中,我经常研究学生的思想发展变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我插入了大量的课外知识,让学生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经本期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规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达到了规定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还从课外知识点学到了许多其它的知识。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了学生十分喜欢的课程之一。

二、加强教学教研,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在本学期,在教学之余,加强了对业务的钻研。

三、配合学校工作,做好信息技术过关工作

本学期,我校多部电脑出现故障,利用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为教师们排忧解难。

篇8:信息技术学期工作总结

1 信息运维管理的含义

信息运维管理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 由英国政府部门开发并应用, 在信息运维系统逐步开发应用的过程中, 很快就被英国企业所广泛应用, 并且在企业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信息运维管理的管理理念是指, 企业内部的信息部门, 采用信息技术手段, 先进的管理方法, 严格的规章制度等, 对企业内部的信息环境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另外, 信息运维管理系统, 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 通过完整的信息流程, 对企业中的信息运营人员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经营系统, 就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信息运营管理系统, 正因为企业渐渐认识了信息运维管理的含义以及重要性。近年来, 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已被逐渐应用到我国的企业管理中, 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2 我国企业信息运维管理现状

在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当前形势中, 企业的信息管理也逐渐变得复杂, 当前企业的日常办公管理, 以及业务管理等, 都依赖于信息化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就造成了企业中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信息设备越来越复杂, 就出现了传统的信息运维管理, 无法满足企业内部信息运维的现象。这种信息运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不仅严重的影响企业中的信息运行效率, 还对目前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有着不利的影响, 所以, 企业管理人员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 来改变当前企业信息运维管理的现状。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发现信息运维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做出相对有效的应对措施, 才能够有利于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长远稳定的发展。

3 企业信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训练, 工作经验不足

在我国企业信息运维管理系统, 还处于发展中阶段, 甚至有较多的企业没有训练专业的信息运维管理人员。这样的管理方式间接的造成了, 信息运维管理人员对最新的信息系统, 与信息系统方面的管理知识认识不足的现象出现。所以, 就导致了企业中的信息运维系统得不到及时的管理与更新, 只有加强对企业中信息运维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 才能够在信息运维管理中有明显的效果。另外, 信息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 也是企业信息运维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受传统的信息管理影响, 大多数企业中都存在着, 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的现象, 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的经验不足, 就无法面对企业信息运维系统中的突发状况。一旦企业信息运维系统出现故障, 就体现出了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经验不足与专业性不强现象, 会直接的对企业的信息数据造成危害, 会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所以, 企业想要长远稳定的面对市场中的竞争, 就必须要加强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的经验培训, 才能有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

3.2 信息系统运行缺乏安全保障, 运行不稳定

我国当前的企业信息运维管理, 大多数都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进行的, 然而, 这样的信息运维模式安全性保障是极低的。并且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 对于大信息运维系统的应用数据也越来越多, 所以, 传统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 不仅不能满足企业中的信息管理应用, 还缺乏一定的安全保障。如果不将企业的信息数据做到强大, 就容易造成企业内部信息数据丢失的严重现象, 就会对企业的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 也是导致信息运维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另外, 企业若依然延续传统的依靠人力, 来管理信息运维系统, 就会造成信息运维系统没有好的安全保障。因此, 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系统, 来解决企业中信息运维系统运行不稳定的现象。

3.3 信息系统检查力度不足

信息运维系统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等特征, 这样的运行方式就造成了我国大多数, 企业信息运维管理人员, 对信息系统的检查处于落后的状态。在我国的企业信息运维运行过程中, 大多数的企业都做不到定期的对信息运维系统进行整体检查, 只有在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 才采取措施对故障部分进行检查, 这样的检查力度缺失现象, 对企业信息运维系统运行有重要的影响。企业中对信息运维系统检查不及时, 在信息运维运行中还会出现, 信息数据收集不及时和审核不严谨的现象, 会造成企业中信息数据丢失的事故。这样的信息运维方式, 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所以, 企业应加强对信息系统检查力度, 来提高企业信息运维系统的稳定性。

3.4 缺乏完善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制度

虽然, 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已经在我国企业中所广泛应用, 但是, 在我国的信息运维系统应用时间还较短, 没有相对完善的信息运维管理制度。信息运维管理制度的缺失, 在信息运维管理过程中, 就不能形成相对有效的制约, 这样的应用运行不利于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的内部管理。然而, 企业中的信息运维系统, 缺乏完善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制度, 就成为了企业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建立一个高效、实时的信息运维系统管理制度, 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信息运维管理系统不规范的现象, 只有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才能让企业面对竞争长远的发展。

4 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的创新对策

信息运维管理技术在我国企业等方面的应用当中, 还处于适应阶段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所以, 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做出相应的规划制度与全新的对策。只有建立一套功能完备、构架合理的信息运维管理系统, 才能将信息运维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因此, 企业想要建立高效、稳定的信息运维系统, 注重信息运维的创新管理, 就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4.1 加大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增加经验

在企业信息运维管理中, 应着重加强对运维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才能在企业信息运维管理中取得好的效果。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企业在专业的信息运维培训中, 应对信息运维工作人员, 进行技能知识方面的培训, 在掌握全新信息技术的同时, 加深对全新信息运维技术的理解以及应用。通过培训的方式对企业中的信息运维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不仅能够加强管理人员的自身技能知识, 还能够不断的加强其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在对信息运维管理人员培训的过程中, 企业管理人员还应该注重对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 在考核过程中不仅能加深, 信息运维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印象, 还能有效提高信息运维管理人员的, 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对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和面对市场中巨大的竞争压力有极大的帮助。

4.2 建立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系统

在企业的信息运维管理中, 缺乏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系统, 已成为企业信息运维管理中的一项重要问题, 需要引起企业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想要保障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 就应建立一套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系统, 来加强信息运维管理的安全。安全高效的信息数据保障系统, 不仅有利于信息数据的收集、存储以及分析, 还能有效保证企业中信息数据的安全。企业信息运维管理系统, 在建立安全保障系统的过程中, 应注重对信息数据安全的保障, 可以应用最新的安全保障系统, 来降低企业信息运维管理中的风险。先进的信息数据安全保障系统, 为企业信息运维创建稳定的运行环境, 可以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企业的稳定发展有较为明显的帮助。

4.3 加强信息系统检查, 完善信息运维管理制度

在企业信息运维管理运行的过程中, 加强信息系统检查已成为保持信息系统安全的基础。在对信息运维系统不断更新的同时, 还应该定期的对信息运维系统进行检查, 以保障信息运维系统的正常运行, 才能运行过程中避免出现信息数据丢失, 对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现象。另外, 企业信息运维管理, 还应该有一套完整的信息运维管理制度, 对信息运维管理系统进行制约, 才能有效改变传统的信息运维管理方式。在完善信息运维管理技术时, 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运维管理中心, 来提高信息运维管理的及时性、主动性。只有完善的信息运维管理制度, 才能不断的为企业信息运维管理做出有效的贡献, 并且通过不断创新来保障信息运维系统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为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 当前的企业管理与信息运维管理系统,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也逐渐成为了企业运行中的工作重点。只有从企业中的信息运维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着手,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信息运维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中的管理者应及时发现信息运维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及时解决。才能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 保持长远、稳定、经济逐步上升的趋势。企业管理人员想要快速的提高, 信息化管理效率, 还需要不断加强, 企业信息运维管理系统中的创新意识, 才能更好提高企业信息运维管理的工作效率, 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

摘要:现阶段,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进步, 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 已逐渐引起了各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在网络信息日益严密的企业信息管理中, 企业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结构逐渐变得复杂, 因此, 就需要企业逐渐改进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工作。但是, 当前的大多数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运维管理方式, 传统的运维方式已无法满足, 企业运维管理中所提出的高层次要求, 所以, 企业中的管理者就必须不断的创新企业中的信息运维管理。笔者将对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探究作出简要的分析, 旨在于更好的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 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保障。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慧.浅析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4 (32) :7572-7573.

[2]庄志明.关于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的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 2013, 32 (11) :57-58.

[3]刘海虹.信息技术下信息运维管理创新工作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6 (7) :25-26.

上一篇:水利工作事迹材料下一篇:传统文化与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