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2024-06-16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精选6篇)

篇1: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一、重要文件介绍

2007年6月7日国家正式批准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同年重庆市委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的通知》。2008年重庆市向国务院上报了“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务院3号文件),2009年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复函批准了《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最重要的两个指导性文件就是国务院3号文件和改革总体方案。

(一)国务院3号文件

3号文件将加快重庆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文件提出了加快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任务和主要目标,对推进重庆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努力方向、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支持政策,以及落实文件的具体要求。该文件既是指导重庆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又是加快重庆改革发展的政策汇编。

3号文件共38条,除新给重庆十多项“黄金定位”之外,支持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对重庆市12条政策请求和国家调研组的10条政策建议的肯定、吸纳和完善。

1、“12+10”政策介绍

关于12项政策:一是关于鼓励类产业企业所得税税率等税收优惠政策;二是中央加大对重庆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三是加大重大水利工程资金对三峡库区的投入;四是支持重庆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关于“尽快批复土地利用总规,并对重庆土地管理实行弹性审批制度”;六是批准重庆设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七是支持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八是关于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九是关于批准设立保税港区;十是关于加大对重庆教育的支持力度;十一是关于支持重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十二是关于支持重庆继续实施退耕还林。

关于10项政策:一是关于征收三峡电站水资源费;二是关于对主城区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绿化用地“只征不转”;三是加大对重庆农村金融创新的支持;四是支持重庆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五是将重庆摩托车纳入全国“家电下乡”补贴品种范围;六是支持重庆建设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七是允许重庆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八是将低收入人口作为长期扶贫对象;九是同意重庆工业企业享受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十是提前布局和启动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交通项目。

2、关于国家给重庆的“黄金定位”

一是建设“七基地”,包括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现代物流基地、东西部合作示范基地等。

二是建设“五中心”,包括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商贸会展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会展中心和航运中心等。

三是建设“八区”,即一个“先行区”: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两个“试验区”:统筹城乡的科技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五个“示范区”:北部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等。

四是建设一个“枢纽”、一个“通道”,即长江上游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贸易大通道。五是建设长江上游的“三都”,即“会展之都”、“购物之都”和“美食之都”。

(二)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指导思想: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支撑,遵循“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试验,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路子。

基本措施:重点围绕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推进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三条主线”,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12项新机制,做好改革试验的16项重点工作。

12项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主要有:建立产业合理布局与有序发展的导向机制;建立政府财力向公共服务倾斜投入机制;构建区域对口帮扶、互动发展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要求的政府服务机制;推进城乡劳务经济,建立提升劳动力素质、引导其就业创业新机制;建立覆盖城乡、有序转接的社保新机制;建立引导城乡人口合理分布新机制;建立促进和谐的现代社会管理新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新机制;建立农业现代化的新模式、新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向乡村延伸的新机制;建立招投标方式配置扶农资源的新机制。

16项重点工作主要有:加快形成市域主题功能区布局;构建城乡统筹公共财政框架;建立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机制;构建统筹城乡行政管理体系;健全城乡就业创业培训机制;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深化户籍改革;加强农民工服务与管理;促进农村土地规模集约化经营;建立新型土地利用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推进建立高效的“三农”投入机制;着力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目标:到2012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经济实力,人民生活和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到2020年,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在西部领先,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功能形成,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2007-2009年具体实践情况

建立“一圈两翼”对口帮扶机制。一是在市级层面,市财政加大对“两翼”投入,设立了区县(自治县)城市建设上档升级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区县(自治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级国有投资集团公司投入50亿元帮助完善 “两翼”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二是在区县(自治县)层面,推进“一圈两翼”区县对口帮扶。三是在企业层面,引导各类企业到“两翼”实施特色产业项目。

大力解决农民工问题,建立农民市民化的引导机制。一是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二是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了以重庆市为基地,北京市、山东省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的“全国劳务电子商务平台”。三是加大农民工安居扶持力度。将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一并考虑,探索农民工腾退宅基地迁入城镇或农村集中居住点的激励措施。四是制定出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办法。五是落实农民工子女在务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持续改善农民工留守子女入学条件。六是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主要载体助推有入城定居意愿的农民工整户进城。

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出台《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的意见(试行)》,全市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达到约580万亩,占承包地总面积的29.5%;土地规模经营比例约23%。二是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三是整合支农资金,支持规模经营。四是继续完善农村市场服务体系。“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入攻坚扫尾阶段,已建成乡镇连锁超市1342个,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网点14627个,基本实现县县有配送中心、乡乡有连锁超市、村村有商贸综合服务网点。

以项目的形式推进城市资源下乡。主要形式是全市确定了10个统筹城乡示范项目,作为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支持,以此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土地流转和新农村建设。

推动区县改革试点。选择九龙坡区、垫江县、梁平县作为先行示范区县开展试点。九龙坡区推进了“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的试点。垫江县按“小单元、多模式、低风险”逐级推进思路,选择50个村探索改革模式,因地制宜流转土地,同时还实施了“全民创业”计划。梁平县在土地流转和发展专业合作社方面努力探索突破,探索了土地流转的“超市+连锁店”模式。

城乡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一是实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工程,加快农村义务教育、村级基础医疗、乡村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建设。二是教育改革。切实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修订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实施条例》,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意见》。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城乡学生全覆盖,启动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试点,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意见。三是加快推进科技改革。编制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行动纲要、“双十百千”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四是深化城乡社保制度改革。出台实施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城镇用人单位超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出台城乡低保条例,确立城乡低保标准联动调整机制。推出“一个平台、两套标准、城乡统筹、均衡服务”的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基本消弥社会保障制度缺口。五是加快推进文化体育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以区县文化馆、区县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基层服务点为主要构成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加快建设。

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一是调整财政投向。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中职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资助,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优化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探索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相符合的转移支付体系。二是整合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改善宏观调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扶持区县(自治县)园区发展,加大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补助力度,保障城市公交、农村交通、水路客运等畅通。三是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步伐加快。累计开业小额贷款公司57家,放贷45.6亿元,其中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涉农的贷款占83.4%。大足汇丰、开县泰业、梁平澳新3家村镇银行正式开业营运,2009年8月末存款余额5200万元。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即将启动。四是探索开展新型涉农商业保险,推出了“外出农民工保险”、“新型农村医疗责任保险”、“新农合保险超赔”等新型保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推进区县机构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二是加快规划体制改革。修订村级规划导则,推进城乡规划职能向镇、乡、村延伸;在6个区县开展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四规叠合”试点。三是探索建立新型土地利用机制。启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改革试点。2009年全年农村土地交易所完成地票交易13500亩,成交金额约12.89亿元。

充分利用了外部资源推进改革试验。截止2009年9月,重庆市与国家各部委和大型中央企业签订协议(备忘录)、形成会议纪要或获得批准文件49项。主要涉及国家近27个部委办局,涉及国家级企业近12家。与英国签署了《英国—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合作备忘录》,加拿大政府与我市合作开展农民工职业卫生与安全项目,世界银行为我市提供贷款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农民工就业转移、新农村建设、社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以及农村金融支撑体系等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项目。

三、2010年改革要点

围绕“求突破、出特色、显亮点、见实效”的目标,着力突破一批体制性障碍,重点开展“万元增收”、“双轨住房保障”、“户籍改革”、“土地科学利用”、“要素流通”、“城乡养老保险”等六项重点改革,加快探索形成重庆特色改革模式。

1.到 2012 年,实现“两翼”农户户均纯收入在 2009年基础上增加 1 万元,95%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每户增收 1 万元目标。

2.建立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并举的“双轨制”城乡住房保障模式。启动公共租赁房建设计划;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建设农村康居农房,建设“巴渝新居”,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实现有条件的区域相对集中居住。

3.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坚持“统筹规划、自愿有偿、积极稳妥、综合配套、促进发展,防止损害农民利益、防止农民流离失所、防止出现城市贫民窟”的原则,分类型、分区域、分阶段推进户籍改革,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转户进城,力争两年内集中解决 300 万左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综合考虑就业年限、住房情况、社保缴费年限等因素,合理设置城市入户门槛,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引导城镇人口合理布局。完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配套政策,确保农村人口进城落户后相关政策一步到位;弹性设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探索建立通过市场化手段分担户籍改革成本的体制机制。

4.推进以农村土地交易所为核心的城乡土地利用制度改革。推进新一轮农村土地、房屋的确权颁证工作;完善农村土地交易所运行机制;改革征地制度,开展农村土地征收、农用地转用审批分离改革试点;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试点。

5.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和流通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推进金融机构向农村延伸。创新农村金融品种,开展涉农商业保险业务,推动“两翼”地区扩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质押试点,发展个人信用贷款业务。建立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长效机制,依托连锁超市、便民店等市场平台,充实邮政、书刊、烟草等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农村商贸服务。加大家电、汽摩下乡力度,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启动建材下乡,扩大农村消费。畅通农产品进城通道,完善农畜产品交易所运行机制和配套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向城镇超市、农贸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副产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培育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6.建设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力争在去年 15 个区县试点的基础上,再增加 10 个试点区县,扩大政策覆盖面。继续推进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开展市外务工农民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跨区域转接工作。巩固提高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保障机制;结合新农村“千百工程”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村卫生室配置和服务标准化。加快建设城镇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篇2: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成都市和重庆市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国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完善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推动中西部城乡统筹改革和协调发展、探索新形势下新的发展模式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必将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构建和加速城乡统筹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目标,决定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可能单项推进,它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和一项综合配套改革。重庆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关键要在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做文章、下功夫,形成一系列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制度、新机制和新体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统筹协调发展,实现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创新对外开放新机制,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指出:‚在开放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汇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种种经济要素,为我所用;才能实现各种经济要素的最佳组合,实现‘1+1>2’的效应。不搞对外开放,各种要素和资源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经济就肯定发展不起来‛、‚重庆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可以开出很多药方,但根本的出路还是扩大开放‛、‚开放不仅是工作的方向,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增强开放意识,培育开放型经济文化底蕴,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对外的大开放。树立全球化战略观念,以全球视野、开放思维统筹把握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树立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人为本的意识,既要发扬光大重庆淳厚朴实的本地文化,也要善于吸收其他先进文化的优秀内容,有机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重庆文化,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的转移。积极吸收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注重与外资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贸易合作。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设立生产和研发基地,购并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要积极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区域合作平台,加强同周边省市、长江沿线、沿海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分工协作。要尽力改善内陆开放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积极探索沿长江建立大通关模式,推进区域通关改革,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推进江海直达,实现长江水运通关便利化,推进电子口岸建设,解决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瓶颈制约。逐步扩大基础设施和重点行业的市场准入,建立适应对内对外开放的投资体制和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开放型经济管理人才。

二、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利益分配体系。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求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完善政府的农业投入机制,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尽快改变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办法,逐步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建立起农业支持机制,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三是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在重点产区建立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直接补贴制度。四是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使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五是要鼓励城市资本向农村有序流动,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要鼓励城市资本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总量,形成稳定的投入渠道。要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交通、通信等公共服务的软件建设,使小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与附近城市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特色、更有优势,使居民感到与城市同样方便、舒适,增强小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凝聚力、吸引力。

三、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重庆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能力,使县域能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和健全社会保障等,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把‚一圈两翼‛打造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平台,明确一小时经济圈‚领头领跑‛、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努力构建产业联动、就业转移、教育互助、科技合作、卫生共享、人才交流、融资支持、扶贫开发新机制,形成一、二、三次产业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要坚持‚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原则、农民自愿原则、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当的形式(机制)把农户和市场联系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在财政、信贷及其他政策方面予以重点扶持。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资本经营,打造‚航空母舰‛,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延长产业链条,以品牌开拓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农户的牵引力。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要按照工业的理念来改造、提升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注重品牌、规模经营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树立品牌观念和特色意识,按照专业化、区域化的要求,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抓好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业产业化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要加强宏观指导、微观引导,强化市场管理和信息、法律、金融等服务,加强有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和合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基础设施,营造‚硬‛环境,同时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软‛环境。要牢固树立‚小城镇,大战略‛的观念,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聚集人口,繁荣小城镇经济,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促进小城镇发展应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刺激和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农村人口转移和农村市场扩展的聚集点。

四、加大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力度,使广大农民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受益者。户籍制度的主要弊端并非单纯户口称谓的更改或取消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登记制度就可以解决,其关键在于根除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为划分公民等级的不合理的相关政策,实现公民平等权利、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从而打破城乡藩篱,形成人口自由流动,确保农民在身份转变后能真正享受国民待遇。要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对本市户籍已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在农村有承包土地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保留,同时依法享有和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对市外迁入人员实行准入条件的管理办法,加速城镇人口和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

土地资源持续减少所构成的土地供给瓶颈是‚试验区‛建设面临的障碍,必须积极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制定和出台突破性土地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有效供给。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从政策上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进入工业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跨过土地一级市场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实现流转和经营,通过充分挖掘集体建设用地潜力,有控制地拓宽建设用地利用空间,极大地缓解加速工业化进程中日趋严重的土地供给瓶颈。要创造条件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使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方式与国有土地一样,可以按同等条件进行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从根本上消除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弊端,真正实现对农民利益的有效保护。在符合有关土地政策规定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要求条件下,应当允许探索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合伙等企业,使其能直接分享工业化的利益,拓展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推行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商品化。对符合法定宅基地面积标准的‚一户一宅‛,其住房和宅基地允许商品化转让,允许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在农村内部进行自由流转,转让、出租的流转收益归农户所有。建立有限制的小产权房交易市场,允许城市居民购买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小产权房用于自住。要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直接或者以参股、控股方式参与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农村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经批准可允许投资土地整理的公司就地兴建生产管理用房,用于发展优势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现代物流业建设等项目;也可经批准后等量挂钩到规划建设用地区有偿使用,所获收益在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参与土地整理的公司之间按合理比例分配,政府所获收入全部用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农村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试验区‛的设立,对重庆市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必须大胆创新,深入推进,有效增强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功能。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加快农信社试点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完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后,使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立足社区、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真正成为主要支持‚三农‛的生力军,成为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的主平台。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要调整职能,合理分工,扩大包括对农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服务范围。国家开发银行应将业务向农村延伸,大力支持农村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保险公司要开展农业贷款保险,分散信贷风险。要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存款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要创新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措施,放宽授权和授信,避免贷款标准‚一刀切‛。要充分认识县域经济以客户、中小个体民营企业为主的特点,根据其‚急、频、小‛的贷款要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特色化服务、差别化服务、多样化服务。金融机构要深入挖掘县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经济优势,大力支持农村粮食生产,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支持商贸流通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重点支持特色园区、科技园区、专业化园区,要防止支持投资过度、低水平重复建设园区。

六、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等保障体系,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一是改革整农村义务教育、卫生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县市以上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卫生的投入,实行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体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应急救治能力和预防控制能力,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二是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一体化。要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中,消除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结构和制度限制因素,尽快打破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制定平等的劳动行业进入制度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坚决清理和尽快取缔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违法收费项目,从制度上消除对农民的歧视,平等地对他们实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市民化对待。要打破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机制,扶持一批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机构、中介组织,强化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实现城乡就业竞争公平化,走劳务输出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和贫无所济是农民生活的三大后顾之忧。要在农村构建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内的三道社会保障线,建立多层次、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贫有所济。要通过完善城乡土地制度,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与社会保障权益的合理转换机制,来构建稳定的社保资金保障机制。坚持动态管理和属地管理原则,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严进宽出应保尽保目标。积极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程,坚持制度统一、标准有别、保障重点的原则,实现低标准起步、宽覆盖目标,建立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完善其他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条件成熟的农村,可以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坚持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程度。

篇3: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此外, 重庆市今年实施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其他5项内容包括: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的“双轨制”城乡住房保障模式, 实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遏制”城市住房供给体系, 加快建设公共租赁房;进一步发挥农村土地交易所作用, 积极稳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拓展城市反哺农村的渠道;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 力争两年内完成有条件的农民工及其子女等重点人群的转户工作, 建立完善进城后住房、就业、社保、教育、计划生育等配套政策;建设农村要素流通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 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平台功能, 引导市场要素进入农村;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面, 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制度层面的城乡统筹。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庆育表示, 紧扣上述六个重点领域, 重庆部分区县将积极开展改革试验, 市、区县合力打造形成一批亮点, 力争早日突破, 为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篇4: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一、为什么重庆必须搞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首先,很容易想到,胡锦涛同志为重庆提出的“314”战略目标。在汶川地震之前,温总理有一个批示,批示中提到,未来的五年把西北的新疆和西南的重庆的改革做好,我们的西部大开发就算取得了突破。不久前,温总理委派了一个217人的工作团(这是中央迄今为止向地方派遣的最大规模的政策性的工作团)在重庆进行了一周的非常辛苦和认真的工作,涉及重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工作团对除北碚之外的39个区县都作了调研,而不是停留在主城。中央政府认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中国未来五年甚至是十五年的走向。

第二点,薄书记来重庆后提出了一个观点:纵向看,重庆进步很大;横向看,重庆是慢进则退。如果以“314”目标来衡量,重庆的差距太远。我们分析,确实也是这样。我们以为过去的11年我们的进步很大;实际上,即使我们跟西部比,与内蒙、云南、新疆、四川比,速度都不快,我们在西部的排名在降。我们发展最快的是我们的都市区,这一块我们在全国都算是最快的,而我们的库区、我们的渝东南发展非常慢;两个一综合,我们就变慢了。现在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应该说是非常深刻的,重庆的城乡差距还处在相当高的水平。

第三点,这是我个人的判断。实际上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另一种说法。我们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效果一直不好,这是因为我们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就农民谈农民。现在的城乡统筹应该有一种新的思路。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后,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本,现在的问题是城里的财政如何支持农村?工业通过怎样的制度安排来反哺农业?城里的有知识的人,比如大学生,怎样到农村去?农村的人怎样到城里来?如果没有新制度的安排,仍沿袭过去的新农村建设路子,我觉得这个路就走不下去了。所以要城乡统筹。

最后一点,三驾马车中,我国一直是外贸、投资这两驾马车很强,而消费很弱。如果我们把消费分解成两匹马,一是城市消费,一是农村消费,那么农村消费这匹马是又瘦又小,这是有很多统计数据说明的。现在,我们面临着空前的对外贸易压力,我们面临着通货膨胀、固定投资必须减速的压力。如果中国要创造40年8%以上增长的奇迹,我们唯有提高消费。城里人的消费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而农民的消费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要提高农民的消费,首先要提高农民的产出。还有一点,就是要转变农民的消费习惯,要创新农民消费,这一点也需要城乡统筹。

二、现在重庆城乡统筹遇到的难题

一是进城务工农民的户籍问题。重庆人口有3 180万,常住半年以上的人口2 800万;重庆的城镇化率接近50%(去年为46.7%);重庆城镇户籍人口的比例为26.4%。现在,我国最贫困的群体不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因为他们有三十年土地经营权的保险),最贫困的是城市里没有一个整劳动力的家庭。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维护进城农民工利益的同时充分保障城市里的贫困人口的利益,如何实现双方的充分就业,而且要优先保证城市贫困家庭的就业。

二是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也是一个非常容易想办法的事情,现在关于土地流转的论文非常多。但是,土地流转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办法流转,而是有没有办法规避流转后的风险。如果随意地流转土地,农民把三十年的经营权轻易地流转出去后,又没有一种保险的手段;当由于各种原因农民的劳动不能弥补风险时,我们怎样对待这类农民及其流转出去的土地?而且,土地流转会涉及粮食安全的问题。农村非耕地的流转相对容易,但是重庆的非耕地流转有一个问题,就是重庆的农民喜欢分开住。农地的流转要有规矩,而且不能把农民的保障——三十年的经营权轻易地剥夺。这里边有一系列的政策的问题、路径的问题、方法的问题、法律的问题需要研究。

三是个性化的问题。重庆各区县间的差异很大,巫溪基本上没什么工业;云阳有几个所谓比较大的厂,都是原始作坊式的生产,劳动力加起来不足两百人,有137万人口的这样的一个云阳,应该怎样城乡统筹?相反,在渝中区已基本上没有农民了,又应该怎样城乡统筹?我们现在讲“一圈两翼”,我觉得在具体操作上分类至少应该比这个要复杂五倍,四十个区县,至少要有十个分类。怎样分类?怎样给政策?谁来定政策?谁来兑现政策?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四是关于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的问题。重庆现在号称有788亿的财政收入,但能用的就400多亿,这勉强能够供养我们的财政人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社会保障的公平,这需要钱。还有,当一家一户农民分散住的时候,你要给他财政支持是相当困难的。要把电、公路都通到他的家门去,那他一家人就需要很多的公共财政。而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就回到了过去新农村建设的老路上了。因此,这两者之间一定要找个平衡点。

五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我们鼓励城市人到农村、鼓励工业到农村的效果不佳。道理很简单,工业就是企业,企业就要盈利,没有盈利他就不可能去。怎样在制度上安排他盈利的空间?城市的什么资源可以到农村去?怎么去?路经如何设计?

六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现在,我们农村的能人基本上都出来了,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幼。我们建设新农村有很多的措施和政策,而这些老年人和儿童无法承接这些政策,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如何鼓励小有成就的农民回到农村去,也需要我们研究。

七是城市吸纳农民的容量和吸纳农民工的规律问题。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产业链,因而吸纳农民的规律也有很大的区别。吸纳农民的容量有区别,农民的结构有区别,吸纳农民的路径有区别,甚至吸纳农民的时间也有区别。我认为应该对一个城市吸纳农民的容量和能力进行深入研究。

三、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探索

我认为解决好前面的七个难题就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重庆的城乡统筹,首先要解决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即“大村庄”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至少有三大好处:

第一,农民集中居住了,就可以为其提供公共服务。我们可以在农民集中居住的网点提供充足的电力,修筑道路、学校和各种基础措施。如果不是集中居住,公共服务无从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是真正改变农民生活的基础条件。为什么重庆的农村不让小孩,尤其是女孩读完初中,而湖南、湖北没有这种情况呢?这跟重庆农村的居住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当一个家庭的女孩去读书来回要走四个小时、只能在学校读三个小时的时候,家长一般都选择不让女儿去读书,成本太高。

第二,有利于转变农民生活习惯和生产习惯。现在的重庆之所以人均纯收入很少,之所以农民的消费很少,是跟我们农村商品的商业化率低有很大关系的。农民有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在重庆的农村很常见。如果让农民喜欢电视机、电冰箱,必须让他们有挣钱的欲望。只有把他们集中起来居住之后,他们的生产方式才会改变,一定会大规模地生产(因为他们肯定不愿意走五里路去种两亩地),这个时候流转的需求自然就会形成。集中居住出现的攀比也会促进消费。我认为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的一个基础性的条件。

篇5: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转载日期:2012-7-18 21:49:00 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中国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和综合配套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多管齐下、多方并举,根本的是要从机制体制和政策制度着手,配套实施、扎实推进。

关 键 词:综合配套 机制

(一)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成就得到了世界上的普遍赞许,创造了世界公认的“中国奇迹”。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繁荣背后,除存在增长方式粗放、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外,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得到了全面发展,但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工业有了长足进展,但农业还处于一个非常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发展成果没有被全体人民尤其是没有被占人口最多的广大农民所共享,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的趋势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城乡居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上,更突出表现在竞争机会、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的那样: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在以前我国经济实力还不很雄厚的条件下,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和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和不平等问题难以解决,但现在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具备相当实力,这些矛盾和问题长期累积已经达到社会难以容忍的情况下,就不能回避、必须面对,并要花大力气解决。在我国这样一个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要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涉及到从根本上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涉及资源配置、户口、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系列体制上的变革,涉及城乡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问题非常复杂。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到现在,一方面必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同时又要在这种变革中减少失误、减少风险,这就决定了先在局部地区探索、积累经验,然后逐步推广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置于首位,这说明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城乡关系的重要性。在城乡关系中,农业、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统筹城乡关系的难点所在。党的十七大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在正确把握中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新机遇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主要指把城市、农村视为一个整体,使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城乡差别逐渐消失,最终实现乡村工业化、农业集约化、集镇城市化、服务社会化。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战略思路和方针,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的根本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关于全社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人口管理、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二)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成都市和重庆市从实际出发,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国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探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新路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一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在区域协调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完善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推动中西部城乡统筹改革和协调发展、探索新形势下新的发展模式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必将对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构建和加速城乡统筹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城乡统筹发展是一种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和均衡发展、注重城乡之间和人际之间公平与和谐的一种发展理念、发展观和政策导向。城乡统筹的对象是城乡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目的是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就是要对阻碍城乡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体制机制进行全面的而不是单项、协调配套的而不是孤立的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核心是改革,目标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体系。统筹城乡,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又是改革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综合配套,既是对改革内容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单独进行某一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完成综合配套改革的任务;改革试验,既是试错机制的具体实践,也是探索改革路径的科学办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应当准确理解和把握“统筹”、“城乡”、“发展”和“综合配套”几个核心焦点。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统筹”,有两个核心价值目标:

(1)对各种资源要素的全面统筹与协调。统筹即对各个发展领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速度与进程、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按照最优化配置原则,进行全面协调与规划,制定合理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方案。

(2)对通过改革发展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统筹与协调。统筹即在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下,针对社会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构建起新型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机制,公共财政运行模式与机制,其他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等制度机制,最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制度体系。统筹城乡发展,涉及城市与农村两个核心区域,我们除了应当分别规划好两个区域各自的发展之外,更应当强调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中,吃透城市与农村的各自特点、优势与劣势,在整个区域内统筹思考与部署城乡的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中心词是改革,其内涵是对隔绝城乡、忽视农村、歧视农民、影响和制约农村发展的法律、体制、政策、制度等进行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民的制度性贫困问题。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基本准则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核心问题是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关键环节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推进,重点布局是经济社会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对涉及上层建筑的法律、体制、政策、制度等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法律、体制、政策和制度保障。统筹城乡发展的中心词是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内容之一,其内涵是城乡兼顾,通盘考虑,统一谋划,推动城乡共同、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目的,通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从根本上缩小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别和发展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消除过大的社会群体贫富悬殊,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但是,解决几十年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社会问题,绝不是简单的“杀富济贫”和“削峰填谷”。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和统筹城乡发展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是一个创造性地、动态地解决尖锐社会矛盾的长期过程。“发展是硬道理”已经成为我们党解决尖锐社会矛盾最成功的经验,尖锐的社会矛盾只有通过改革的手段,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消化解决,才会产生最佳的社会效果。

国务院批准重庆市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需要重庆市通过“试验”,提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过程中的经验。笔者认为,这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至少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1、探索“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尽管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农村增产增收的制度机制,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与农业肩负的社会责任太多(粮食安全、劳动力吸纳、社会稳定等),以及城市与农村劳动价值评判标准的二元结构,导致了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仅仅依靠农村与农业解决目前的“失衡”问题。如何建立起“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有效制度机制,是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的核心任务之一。

2、创新农业内部增产增收的制度机制。实现我国城乡共同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既需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和农业扶持政策等外部条件,更需要充分运用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生产方式、农村土地制度、乡村治理与管理模式、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组织体系等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制度创新,从而建立起能够使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制度机制。

3、探索社会转型的有效途径。人类社会的发展,大致都会经历从农业社会到农业与工业并存的二元社会结构,再到工业社会结构的发展演变历程。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正处于我国从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在我国,如何顺利完成从城乡社会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社会结构的转型,是一个没有先例可循的重大社会变革,需要通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探索和积累有关城镇化和社会转型经验,寻求破解我国社会二元结构难题的有效途径。从在我国目前情况看,中西部地区经济很难完全按照东部地区依靠外需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来发展,重庆市把统筹城乡发展这件事做好了,就走出了一条符合中西部地区实际的新的发展路径。

(三)重庆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工业城市,鸦片战争后内陆最早开埠港口城市、西南重镇、抗战时期“陪都”、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历史上就是我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经济、贸易、内河运输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到2008年底,已有93家世界500强、120家左右的中国500强企业入驻重庆,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摩托车、天然气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等构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为重庆市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奠定了的坚实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重庆市的发展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1983年率先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是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辟为沿江开放城市。1997年3月升格为直辖市。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来渝考察时要求重庆发挥“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作用。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来渝考察指示重庆要“在西部地区走在前列”。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为重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体现了中央对重庆城乡统筹工作的重视和对重庆发展的关心,这为重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营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和政治环境。

国家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中共重庆市委出台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的通知》(渝委发〔2007〕64号),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保障和促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决定》,重庆市级部门加强对试点区县的指导和协调,出台了加快推进改革试验的意见。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重庆城乡改革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这预示着重庆将迎来新的一轮发展机遇,这些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重庆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一手抓思路和方案研究,一手抓试点试验起步,积极探索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进展。“圈翼帮扶”机制逐步建立,“一圈两翼”经济快速发展;解决农民工问题工作力度加大,探索农民工腾退宅基地迁入城镇或农村集中居住点的激励措施;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就业和社会保障改革取得新突破;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区县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九龙坡区推进“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注重群众意愿,完善配套政策,改革试验更趋规范。垫江县按“小单元、多模式、低风险”思路,选择有条件的村探索改革,因地制宜流转土地;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新的产业集聚。梁平县屏锦镇探索土地流转“超市+连锁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流转中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梁山镇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竞争的矛盾。其他区县(自治县)不等不靠,结合自身实际,分别从规划、土地流转、劳务经济等入手开展改革探索,积极投身改革试验。同时,全国各地都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创造了许多成功做法,这些为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累了经验。

(四)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目标,决定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可能单项推进,它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和一项综合配套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对现有不适应的机制和体制进行变革,必须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市场的手段,多管齐下、多方并举,配套组织、扎实推进。小平同志在1980年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沉痛教训时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城乡统筹成败在改革,只有改革,破除那些不适应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建立起新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才有根本保证,改革实验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实效。重庆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关键要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这个战略机遇,解放思想,抓住重点,大胆改革,在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做文章、下功夫,形成一系列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新制度、新机制和新体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统筹协调发展,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创新对外开放新机制,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指出:“在开放的情况下,才能有效汇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种种经济要素,为我所用;才能实现各种经济要素的最佳组合,实现‘1+1>2’的效应。不搞对外开放,各种要素和资源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经济就肯定发展不起来”、“重庆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可以开出很多药方,但根本的出路还是扩大开放”、“开放不仅是工作的方向,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增强开放意识,培育开放型经济文化底蕴,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对外的大开放。树立全球化战略观念,以全球视野、开放思维统筹把握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树立危机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人为本的意识,既要发扬光大重庆淳厚朴实的本地文化,也要善于吸收其他先进文化的优秀内容,有机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重庆文化,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服务贸易,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的转移。积极吸收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注重与外资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贸易合作。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设立生产和研发基地,购并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要积极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新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区域合作平台,加强同周边省市、长江沿线、沿海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资源共同开发、产业分工协作。要尽力改善内陆开放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积极探索沿长江建立大通关模式,推进区域通关改革,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推进江海直达,实现长江水运通关便利化,推进电子口岸建设,解决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瓶颈制约。逐步扩大基础设施和重点行业的市场准入,建立适应对内对外开放的投资体制和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加快培养和引进开放型经济管理人才。

二、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利益分配体系。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求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完善政府的农业投入机制,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向,改进政府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尽快改变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办法,逐步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的投资范围,继续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农业基建投资保持在较高水平。二是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产品流通设施、农民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建立起农业支持机制,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三是逐步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建立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制度。逐步将主要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转为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在重点产区建立对农民使用先进技术的直接补贴制度。四是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使有限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五是要鼓励城市资本向农村有序流动,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要鼓励城市资本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总量,形成稳定的投入渠道。要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交通、通信等公共服务的软件建设,使小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与附近城市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特色、更有优势,使居民感到与城市同样方便、舒适,增强小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凝聚力、吸引力。

三、建立城乡统筹的产业发展体系,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重庆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结构,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使县域能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和健全社会保障等,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要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把“一圈两翼”打造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平台,明确一小时经济圈“领头领跑”、渝东北地区“提速提档”、渝东南地区“做特做优”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努力构建产业联动、就业转移、教育互助、科技合作、卫生共享、人才交流、融资支持、扶贫开发新机制,形成一、二、三次产业城乡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资源要素优势充分发挥的产业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要坚持“利益均沾,风险共担”、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当的形式(机制)把农户和市场联系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格局,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在财政、信贷及其他政策方面予以重点扶持。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资本经营,打造“航空母舰”,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延长产业链条,以品牌开拓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农户的牵引力。要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要按照工业的理念来改造、提升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生产的第一车间,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注重品牌、规模经营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树立品牌观念和特色意识,按照专业化、区域化的要求,培育和发展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抓好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农业产业化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要加强宏观指导、微观引导,强化市场管理和信息、法律、金融等服务,加强有关部门之间沟通、协调和合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基础设施,营造“硬”环境,同时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软”环境。要牢固树立“小城镇,大战略”的观念,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聚集人口,繁荣小城镇经济,提高小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促进小城镇发展应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刺激和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农村人口转移和农村市场扩展的聚集点。

四、加大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力度,使广大农民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受益者。户籍制度的主要弊端并非单纯户口称谓的更改或取消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登记制度就可以解决,其关键在于根除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为划分公民等级的不合理的相关政策,实现公民平等权利、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从而打破城乡藩篱,形成人口自由流动,确保农民在身份转变后能真正享受国民待遇。要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对本市户籍已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人员,在农村有承包土地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保留,同时依法享有和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对市外迁入人员实行准入条件的管理办法,加速城镇人口和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集聚。

土地资源持续减少所构成的土地供给瓶颈是“试验区”建设面临的障碍,必须积极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制定和出台突破性土地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土地有效供给。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从政策上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直接进入工业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跨过土地一级市场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实现流转和经营,通过充分挖掘集体建设用地潜力,有控制地拓宽建设用地利用空间,极大地缓解加速工业化进程中日趋严重的土地供给瓶颈。要创造条件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使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方式与国有土地一样,可以按同等条件进行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从根本上消除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弊端,真正实现对农民利益的有效保护。在符合有关土地政策规定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要求条件下,应当允许探索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合伙等企业,使其能直接分享工业化的利益,拓展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推行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商品化。对符合法定宅基地面积标准的“一户一宅”,其住房和宅基地允许商品化转让,允许农村住房和宅基地在农村内部进行自由流转,转让、出租的流转收益归农户所有。建立有限制的小产权房交易市场,允许城市居民购买符合城市建设规划的小产权房用于自住。要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直接或者以参股、控股方式参与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农村土地整理和拆院并院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经批准可允许投资土地整理的公司就地兴建生产管理用房,用于发展优势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现代物流业建设等项目;也可经批准后等量挂钩到规划建设用地区有偿使用,所获收益在地方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参与土地整理的公司之间按合理比例分配,政府所获收入全部用于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农村融资渠道。农村发展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试验区”的设立,对重庆市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大胆创新,深入推进,有效增强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功能。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加快农信社试点改革的步伐,在逐步完成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后,使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立足社区、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真正成为主要支持“三农”的生力军,成为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的主平台。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要调整职能,合理分工,扩大包括对农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龙头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服务范围。国家开发银行应将业务向农村延伸,大力支持农村公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保险公司要开展农业贷款保险,分散信贷风险。要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存款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要创新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金融产品体系,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措施,放宽授权和授信,避免贷款标准“一刀切”。要充分认识县域经济以客户、中小个体民营企业为主的特点,根据其“急、频、小”的贷款要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特色化服务、差别化服务、多样化服务。金融机构要深入挖掘县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经济优势,大力支持农村粮食生产,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支持商贸流通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发展。重点支持特色园区、科技园区、专业化园区,要防止支持投资过度、低水平重复建设园区。

六、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等保障体系,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一是改革整农村义务教育、卫生的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县市以上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卫生的投入,实行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体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健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的投入,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应急救治能力和预防控制能力,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二是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就业体系,实现城乡劳动力与就业市场一体化。要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中,消除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结构和制度限制因素,尽快打破城乡、地区就业壁垒,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制定平等的劳动行业进入制度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坚决清理和尽快取缔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违法收费项目,从制度上消除对农民的歧视,平等地对他们实行人性化管理,亲情化服务,市民化对待。要打破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机制,扶持一批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机构、中介组织,强化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实现城乡就业竞争公平化,走劳务输出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方面。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和贫无所济是农民生活的三大后顾之忧。要在农村构建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内的三道社会保障线,建立多层次、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和贫有所济。要通过完善城乡土地制度,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与社会保障权益的合理转换机制,来构建稳定的社保资金保障机制。坚持动态管理和属地管理原则,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严进宽出应保尽保目标。积极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程,坚持制度统一、标准有别、保障重点的原则,实现低标准起步、宽覆盖目标,建立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完善其他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条件成熟的农村,可以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坚持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程度。

七、建立城乡统筹的政府管理体系,不断提高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既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又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环节。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依然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是政府该退的退、该让的让、该不管的尽量不管。目前政府审批仍有进一步减少的空间,能够让市场做的政府尽量少管或不管,尽可能变审批制为核准制;进一步推进政企分离,为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环境条件;加快培育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中介组织的发展,在资金、政策、信息、任务委托等方面为他们生存、发展提供条件,支持和帮助他们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使之成为承接政府社会职能的主体,以健全社会体系和功能;变经济型政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把政府经济发展职能更多的转移给经济组织和个人等。其次要凸显和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功能,该立的立、该进的进、该管的要管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主要应该服务经济发展、弥补市场经济不足、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公平。包括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构筑平等的市场竞争关系;利用政策等手段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的公共需求;针对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和改进政府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等。三是在统筹城乡条件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各项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系统的制度和政策支持。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探索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现象,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共产品供给,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与功能,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转变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公益性社会事业。要健全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积极培育各类服务性民间组织,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社区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制度,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参考书目:

1、汪洋:《在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的讲话》;

3、王鸿举:《在重庆市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4、李炳坤:《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

5、杨庆育:《关于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

6、《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的通知》(渝委发〔2007〕64号);

7、《重庆蓝皮书·2009年中国重庆发展报告》:重庆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8、马晓河:《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五大失衡》;

9、《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篇6: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

[2011-5-27]

2010年,全市上下继续围绕贯彻落实国发〔2009〕3号文件,坚持城镇化、工业化、统筹城乡一体化协同并进,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了改革重点突破、初步见效的积极进展。

一、2010年统筹城乡改革进展

3号文件政策效应继续显现,预计全年可获中央财政直接支持800亿元以上。市领导牵头的50项重点任务落实15项,32项取得重大进展;其他95项任务落实9项,85项取得较大进展;新签订7项、累计达到61项部市合作协议;两江新区等对外开放平台、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加快建设,一批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项目陆续启动,进一步优化了重庆统筹城乡改革的外部环境。

(一)六项重点改革取得新突破

“两翼”农户增收工程首战告捷。投入力度加大,市财政投入6.5亿元专项资金,市级部门整合其他资金投入36亿元,与商业银行签订3年650亿元金融贷款协议;贸工农一体推进机制加快建设,培育、引进县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4家,新发展212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专业交易市场18个、乡镇农贸市场113个、布局购销网点1355个,在重点超市设两翼农副产品专柜。截止2010年9月,“两翼”地区启动75个市级良种场建设,新发展柑橘9万亩、蔬菜38万亩、特色经济林41万亩、速丰林69万亩,增加存栏家禽1100万只、牛羊60万头(只)、肉兔90万只。预计全年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

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已落实16亿中央补助、5亿市级补助、30亿公积金试点贷款、53.8亿商贷用于公租房建设,国务院批准重庆为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投资保障性住房试点城市。目前主城鸳鸯、大竹林、华岩、西永、蔡家、茶园七个片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江津、合川等项目已开工,预计全年开工1200万平方米,竣工71万平方米。成立公租房管理局,公租房管理模式确定,信息系统初步建成,估算月租金约为

5~12元。预计全年完成农村危改10万户,新建巴渝新居5万户。

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推进。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坚持“统筹规划、自愿有偿、积极稳妥、综合配套、促进发展”的原则,按照“分阶段推进、分群体实施、分区域布局”的总体思路,设计了“335”(3年过渡、3项保留、5项纳入)的改革政策体系。自改革启动以来,总体进展正常、有序,截止11月底,办理农转城近80万人。转户人群实现了在主城、区县城、小城镇三级城镇的合理布局,政策设计中的各类重点群体均有转户人员出现。

土地改革稳步推进。今年前11月,共交易地票21000亩、30.4亿元;累计交易34700亩、43.3亿元。地票单价由去年的9.5万元/亩提高到今年的14.5万元/亩,单宗最高价已达20万元。地票融资功能正式启动,首笔地票质押业务落成。年内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预计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26%。

城乡要素市场加快建设。药交所、航交所挂牌,已形成六个特色市场格局。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22家,累计开业93家;已开业或筹备开业的村镇银行达9家;首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在黔江区开业。拟定农村金融改革文件,针对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的抵押融资试点起步,即将铺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完善,乡镇超市、村级店逐步充实完善图书、烟草、信息等产品服务。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渐成。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扩面,今年新增15个区县试点,明年4月实现制度全覆盖,预计年底参保人数可达700万人。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预计年末各类医疗保险覆盖3100万人,各类养老保险覆盖1300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提高到1411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支付比例提高到在职职工85%、退休人员95%。

(二)面上其他改革顺利推进

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水务集团首发上市,西南证券、港务物流、重庆百货完成增资扩股;建工集团、燃气集团、川仪股份上市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机电集团收购英国机床技术项目和重钢集团收购澳矿项目完成交割,粮食集团收购巴西土地建设粮食基地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高速集团

与世界银行的国际股权融资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完成交旅集团和旅控集团整合。

继续改善非公经济发展环境。落实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36条”,以“八个一”示范案例为我市探索引导民间投资的配套政策突破口。重庆市区域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方案和实施细则已形成并报批。建设中小企业载体,90个都市工业园(楼宇)入驻企业2300多家,103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入驻企业4400多户。出台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新局面,让创业成果惠及各类人群。出台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意见,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计划明年起每年新增微型企业2万户,新增就业 10 万人以上。预计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18%,占全市GDP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62%。

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本完成区县政府部门“三定”工作,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乡镇机构设置。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年内基本完成全市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启动事业单位构建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年底前试点单位初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模式。积极探索“管办分离”有效形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积极探索城乡社会治理新模式。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已完成119个“难点村”治理,占应治理总数的32%。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对198个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授牌。南岸、渝北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试验,全市新增150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市级补助支持的10所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已建成8所,投用4所。

二、2011年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总体思路

“十二五”是重庆城乡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建框架、强功能”的关键时期。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构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推动建立适应发展型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体系,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政策框架,力争“十二五”基本形成重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以改

革促发展、增和谐。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统筹城乡突破见效之年,改革任务重,压力大。要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精心谋划、统筹推进,预见和化解改革风险,力求发挥各项改革的综合配套效应。2011年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实施“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主线,坚持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取向,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着眼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市场体系一体化发展的长远目标,按照“完成一批、突破一批、启动一批”的步骤,协调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事项,为2012年基本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框架提供支撑,为“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重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框架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在改革中促进城乡统筹、结构转换:力争明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提高到93%,城镇化率提高到5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3.2∶1,一圈两翼人均GDP之比下降到2.1∶1,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到59%,土地规模集中度达到29%,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60%。

三、2011年重点改革任务

(一)完成一批重点改革主体任务

抓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支持“两翼”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山水田林路气综合治理。抓好“两翼”农林产品流通模式创新,进一步搞活“两翼”农林产品流通。推行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化解种养殖大户生产经营风险。搭建林权交易平台,在渝东南、渝东北各建一个要素市场,活跃交易,显化财富效应。力争明年实现户均增收3500元。

继续抓好公租房建设和管理。力争明年竣工1000万平方米,集中解决50万城市“夹心层”居民住房困难;新开工公租房1000万平方米以上。进一步完善公租房管理办法,加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公开。积极稳妥推进开征房产税的试点工作。

进一步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妥善解决历史遗留户籍问题,全面完成户籍制度改革第一阶段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土地、住房、就业、教育、社保等配套政策,逐步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社会福利,探索推进转户未退地居民农村土地房屋资本化,发展要素投入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有利于城乡人口

流动的制度体系框架,为下一步制度性转移打下基础。及时解决户改中的困难和问题。

推动实现城乡全民社保。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确保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员按时领取养老金。完善社会保险转移衔接办法等配套政策。配合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大规模新市民培训,强化转户劳动力就业技能,落实就业创业政策扶持,增强其城镇就业的稳定性。

(二)突破一批改革事项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实质性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林权等抵押融资,扩大地票质押融资,盘活农村存量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推动土地改革取得新突破。力争两年内实现市域范围内经营性用地不再配给计划指标,明年先扩大到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扩大地票需求市场。结合国家实施三峡库区移民后续工作规划,筹划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国土整治重大工程。

创新社会管理制度。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扩大基层自主权。从影响和谐稳定和国计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入手,由“平安重庆”和“三项制度”切入,探索党建与社会管理的结合点,推动基层民主、社区建设、物业管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推进资源环境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调节机制,扩大逐步排污权交易范围和交易量。适时启动阶梯式电价、水价工作。做好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计征向从价计征转变的政策衔接。完善矿业权一级市场管理,规范矿业权二级市场。

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政府主导、多元并举的社会事业发展体制,积极稳妥的在事业单位分类、法人治理结构、养老保险等领域继续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试点。

(三)启动一批改革事项

推进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的支出责任,确定各级政府负担比例和支持项目。提出“十二五”全

市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启动实施方案。放宽准入领域,采取财税优惠政策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措施,推进经营性公共服务产品市场化供给,支持非营利组织、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发展。整合资源,提高公共支出有效性。

启动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土地征转分离试点,明年先在两江新区、万州工业园区先行试点,再逐步选择全市有条件的地区推开。按照“先易后难”、“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逐步探索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承包经营者实行耕地保护补贴的办法,为全市范围实行耕地保护补贴积累经验。启动建立耕地保护基金试点。

探索政府债务管理的有效机制。推进区县政府性债务统计、评价和预警机制建设。摸清政府债务底数,来源渠道,核实负债主体。采用盘活资产、以奖代补等手段,多策并举,进一步消化乡镇债务,控制区县债务,优化市级债务。探索建立项目偿债准备金制度。

探索利用外资新模式。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外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试点工作,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

(四)打造改革集中示范点

上一篇:快乐英语单词-联想场之分类记忆法下一篇:四季之歌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