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年发展状况

2024-06-18

回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年发展状况(通用9篇)

篇1:回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年发展状况

回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年发展状况

自从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型的大楼在美国建成之后,到蝉联世界符号榜榜首多年的比尔盖茨的智能型豪宅落成,智能家居行业便在这个世界上飞速的发展起来了,先后风靡全美,之后便是欧洲,再就是亚洲了。也正是因为比尔盖茨的智能居家豪宅的建成,让人们正是认识到、了解到智能型的住宅给我们生活到来便利性,生活品质的提高,是精神追求的一次彻底性的变革。

智能家居行业进入我们构架也就是十年的事情,大概是2000年吧,那时候国内开始有一些前沿科技的人们开始接触这些东西,真正的开始应该要算是在贰仟零三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内开始出现了星星点点的智能化的住宅,比较典型的就是林志颖的豪宅。自此之后,国内从事智能家居行业公司纷纷创立,先前一般是由一些原本就是从事智能化行业的公司,以及一些传媒巨头等,可是没过多久,智能家居公司便如雨后春笋般的遍布华东、珠三角以及北京等地,这时候我们国家的智能家居行业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生机,国内的市场也慢慢开始被打开,但是总体上并不是是否明显,人们对这些鲜有耳闻的智能家居产品总是抱有迟疑、观望的态度,总之,市场没有什么进展。经过这次之后国内的智能家居行业像是一下子沉寂下去了一样,没有任何声响的倒掉了一批又一批的智能家居公司。日月变换,斗转星移,转眼到了贰仟零七年了,借助于即将要举办的奥运机会,国内的智能家居行业又神奇般的活跃了起来,众多的投资者以及创业者纷纷踏入了智能家居行业。我们天龙VHome智能家居公司就是这时候接着这样有利的实际介入的。现在技术已经变得非常的成熟了,相应的成本也大幅的下降了,政府的利好政策接连不断,国内也成长起来了不少了知名智能家居品牌,就像海尔、VHome,市场也逐渐被打开了,产品得到的人们的认可,各智能家居公司也相应的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候。

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十年一路走来,坎坎坷坷,不断创新,走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我们一路走来见证着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辛酸历程,总算是进入了来年的春天,为我们的明天共同继续努力奋斗,在智能家居行业史上写下辉煌的篇章。

篇2:回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年发展状况

一、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成文刑法的国家。对刑法及其功效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刑法始终是作为维护现存的社会关系的工具而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就于1949年2月发出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强调“人民的司法工作不能再以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为依据,而应当以人民的新的法律为依据”。1949年9月为新中国的成立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建立人民的司法制度”。《共同纲领》的这些宣言,敲响了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的钟声。

为了建立、发展和完善新中国的刑法制度,刑法学者们和刑法实务工作者们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新中国的刑法学研究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一个坎坷曲折的、难以忘怀的历程。回首50年的历程,可以说,新中国刑法学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创建时期〔1949—1957〕

新中国的刑法学,开始于对旧刑法的批判和维护新政权的斗争;借鉴于前苏联刑法理论成果;形成于巩固新政权的实践。

新中国建立之初,社会阶级矛盾错综复杂,敌我斗争十分尖锐,反动势力的颠覆破坏活动十分猖獗。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国家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运动和“五反”运动,使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得以巩固。这个过程所产生的运用刑法手段同反革命及一切破坏新政权、新秩序的行为作斗争的客观需要,开创了新中国的刑法学研究。特别是1952年开展的全国性司法改革运动,在整顿和纯洁人民司法机关、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的同时,在刑法学领域,系统地批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形成的旧法观念,确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在刑法学研究中的支配地位,并且导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刑法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新中国的刑法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个时期的刑法学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论证镇压反革命对维护新政权的必要性。

在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运动和“五反”运动的过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于1951年编印了《镇压反革命》〔第一、二辑〕,西南司法部编写、西南革大于1953年印制了《惩治贪污与保护国家经济建设》,《新中华》1950年第8期发表了李建钊撰写的“论〈惩治反革命条例〉”,《西北司法》1950年第3期发表了贺连城撰写的“对反革命为什么必须严厉镇压”,《政法研究》1955年第3期发表了李猛撰写的“如何认定反革命罪”、第4期发表了蔡云岭撰写的“坚决镇压反革命,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这些书籍和文章,反映了当时刑法理论在研究反革命罪和贪污等经济犯罪方面的成果,对镇压反革命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地论证,也为当时制定和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暂行条例》等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个时期的刑法学研究为运用刑法维护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2、研究刑法规范,为新中国的刑事立法做理论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刑法工作者积极总结和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刑事立法实践,为创建新中国的刑法制度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1950年7月,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组织一批刑法专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大纲〔草案〕》。其中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立法的目的是保卫人民民主的国家,人民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及人民民主主义的法律秩序,防止犯罪的侵害”:“凡反对人民政权及其建立的人民民主主义的法律秩序的一切危害社会行为,均为犯罪”:“以推翻、破坏或削弱人民民主政权及其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革命成果为目的之一切严重的危害国家人民利益的行为,为反革命罪”。

1954年9月,随着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实施,中央人民政府的刑法专家们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指导原则草案〔初稿〕》,其中明确提出:“一切背叛祖国、危害人民民主制度、侵犯公民的人身和权利、破坏过渡时期的法律秩序,对于社会有危险性的在法律上应当受到刑事惩罚的行为,都认为是犯罪。情节显然轻微并且缺乏危害结果,因而不能认为对社会有危险性的行为,不认为犯罪”。1954年10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法律室的主持下,开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起草工作,到1957年6月,写出了第22稿。195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室编印的《关于刑事案件的罪名、刑种和量刑幅度的参考资料》,对刑法的起草工作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3、学习借鉴前苏联的刑法理论,建立新中国的刑法学体系。

为了创建新中国的刑法学,在批判旧的刑法观念的同时,刑法学者们翻译出版了一批前苏联的刑法学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刑法理论。如由彭仲文翻译、大东书局1950年出版的《苏联刑法总论》〔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苏维埃刑法总则》,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55、1956、1957年出版的《苏维埃刑法论文选择》〔第一、二、三辑〕,以及这个时期翻译但在195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前苏联学者特拉伊宁的《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等。这些著作,对新中国刑法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新中国刑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54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实施,新中国的刑法学研究迅速发展,由最初的学习借鉴和批判,走向探索适应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刑法制度和刑法学体系的阶段。特别是当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厅法律室主持的刑法起草工作和各政法院校的刑法教学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刑法学研究的深入。1956年2月,在司法部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和北京政法学院刑法刑诉法教研室合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教学大纲》;1957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编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讲义〔初稿〕》上、下册;1957年4月,东北人民大学出版了张中庸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57年10月,法律出版社出版了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刑法教研室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讲义》;1957年10月,西南政法学院刑法教研室编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讲义〔初稿〕》。这一部教学大纲和四部教材,比较系统地论证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实际和基本要求相适应的刑法理念和刑法原理,勾画了刑法总则的体系,阐述了新中国刑法的主要内容,从而标志着新中国刑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此外,这个时期,在刑法的因果关系、共同犯罪、刑罚目的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56年第1期上发表的梅泽浚撰写的“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及其在刑法中的运用”,法律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李光灿撰写的《论共犯》一书,《政法研究》1957年第2期发表的史言撰写的“过失罪”一文,《教学简报》1956年第12期、1957年第1期上连续发表的关于刑罚目的的系列文章等,都反映了这个时期刑法学研究的深入。

这个时期,刑法学研究的特点,一是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刑法学研究的指导意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同时注重刑罚运用的策略性,主张实行宽大与惩办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二是强调刑法的阶级性,认为刑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反映,同时宣告与资产阶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刑法制度决裂,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刑法的虚伪性;三是强调犯罪构成理论对认定犯罪的指导作用,主张根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区分罪与非罪;四是强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刑法理论问题。

〔二〕徘徊时期〔1958—1977〕

1958年以后,在批判“修正主义”和反“右派”斗争中,极左思潮甚嚣尘上,一度支配着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刑法学研究受到了法律虚无主义的严重影响,刚刚形成的新中国刑法学处于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以《政法教学》1958年第1期上发表的亦民撰写的“反对刑法科学中的修正主义倾向”和《政法学习》1958年第1期上发表的李克仁等人撰写的“反对刑法教学中的修正主义旧法观点和教条主义”为标志,刑法学研究开始走向低谷。特别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新中国的法制建设遭到空前浩劫,刑法学研究也基本中断。所以一些学者将这个时期称为“停滞时期”。

但是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刑法学研究并不完全是一片空白。这个时期的刑法学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刑事立法问题的研究。

经过4年停顿之后,1961年10月再次开始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的研究探讨。特别是1962年3月22日毛泽东发出“没有法律不行,刑法、民法一定要搞”的指示之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室在有关部门的协同下,对1957年写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第22稿进行了反复深入地研究修改和征求意见,最后形成了作为1979年刑法之蓝本的刑法草案第33稿。

2、对犯罪与“两类矛盾”关系的研究。

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刑法学界围绕犯罪与“两类矛盾”的关系,展开了深入而持久的研究。从1958年到1965年,《政法教学》、《政法学习》、《政法研究》、《法学》、《人民司法》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有关犯罪与两类矛盾问题的文章。一些学者认为,两类矛盾学说对刑法科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犯罪现象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不能把一切刑事犯罪都看成是敌我矛盾,因此在刑事司法工作中定罪量刑时要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些学者就在犯罪现象中如何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司法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以及如何从两类社会矛盾看犯罪的矛盾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一些学者就人民内部的犯罪分子能否作为专政对象,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这些研究和争论,对于运用刑罚同犯罪作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3、对刑事政策的研究。

由于这个时期政治运动较多,一些学者为了适应政治运动的需要,放松了对法律规范的研究,而转向对刑事政策的研究。《政法教学》1958年第3期发表了姜达生等人撰写的“谈谈政策与刑法的关系”一文。此后,一些政法院校的刑法教学逐渐转为以刑事政策的教学和研究为主。1963年北京政法学院刑法教研室编印了《毛泽东同志论人民民主专政与肃反工作讲义》;1969年湖北大学编印了《法律课程学习资料〈第二辑:刑事政策〉》;1976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编印了《刑事政策讲义》。这些教材,主要论述了如何运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和处理犯罪问题。

4、对刑法中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

虽然由于法律虚无主义的影响,刑法学研究处于低谷,但还是不断地有一些成果出现。1958年,武汉大学法律系编印了《刑法教学新问题论集》;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编印了《刑法、审判法参考资料〈第二辑〉》。此外,《法学》1958年第5期发表了杨一平撰写的“贪污案件中几个问题的初步研究”,第9期发表了张耀华、陈显静合写的“对盗窃罪的初步研究”;《政法研究》1963年第3期发表了权新广撰写的“谈谈刑法中的因果关系”,1964年第1期发表了杨敦先撰写的“对犯罪危害结果的一点浅见”等。这些书籍和文章,表明这个时期刑法学研究并没有完全停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司法机关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是,急剧**之后,司法机关很快开始“联合办公”。如何运用刑罚制裁“文化大革命”初期借群众运动实施的杀人、放火、抢劫等严重犯罪行为,成为“专政机关”面临的问题。这个时期,刑法学研究,在表面上,可以说是销声匿迹了。但是应当看到,即使是在急剧**的日子里,有责任感的刑法学者们并没有停止对刑法问题的思考。他们有的在“浩劫”中保存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刑事立法的珍贵资料和研究成果,在孜孜不倦的研究;有的在“下放劳动锻炼”甚至在“劳改农场”的繁重体力劳动之余,不断地思考着中国刑法的未来。正是这些刑法学者们的研究和思考,积蓄了新时期刑法学研究的强大动力,孕育了1979年刑法的诞生。

这个时期,刑法学研究基本上是在挫折中徘徊的。其主要特点,一是强调刑法的适用必须为现实斗争服务,但在主张刑法工具论的同时又忽视刑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功能作用;二是各种刑法观点并存,但是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支柱的刑事政策策略思想占主导地位;三是用阶级斗争的理论代替对刑法自身特点的研究。

〔三〕恢复时期〔1978—1985〕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中国的刑法学研究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刑法学研究从上半年就开始了。在1978年3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叶剑英借《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宣布:“我们还要依据新宪法,修改和制定各种法律、法令和各方面的工作条例、规章制度”。这给所有法律工作者一个令人鼓舞的信息。同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文化大革命前,曾经搞过刑法草案,经过多次修改,准备公布”,现在“很需要搞个机构,集中些人,着手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此后不久,就组成了一个刑法草案的修订班子,开始了对刑法草案第33稿的研究修订工作。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的颁布实施,使压抑了多年的刑法学研究热忱突飞猛进地迸发出来,新中国的刑法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这个时期的刑法学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的:

1、围绕1979年刑法展开。

1979年刑法颁布实施以后,围绕着刑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刑法学界和刑事司法部门进行了积极的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既有总结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对刑法颁布实施的必要性和刑法基本原则的论述,也有领会刑法条文的精神实质,对刑法适用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分析论证;既有运用刑法基本原理来分析论证刑法规定的合理性,也有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解释刑法条文中贯彻的基本原理;既有全面讲解刑法规范的小册子,也有对刑法中具体问题初步研究的专题论文。

2、围绕犯罪构成理论展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前苏联学者特拉伊宁的《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一书,对新中国刑法学理论曾经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自《政法学习》1958年第1期发表了邹石山撰写的“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唯一根据吗?”一文以后,犯罪构成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问津。1978年以后,随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的出现,犯罪构成逐渐成为刑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个问题,从构成犯罪的规格,辐射到犯罪的概念和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以及刑法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构筑新中国刑法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时期,围绕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其刑法意义,以及与犯罪构成四个要件有关的各个方面,发表了大量的文章。

3、围绕着青少年犯罪展开。

“十年**”制造和遗留下来的大量社会矛盾,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迅速爆发出来,其极端表现形式便是各种刑事犯罪的增长,而首当其冲的是青少年犯罪问题。当时青少年犯罪的突出特点是“结伙作案、胆大妄为、不计后果”。对于这些犯罪青少年如何准确适用刑法,是刑事司法部门在刑法颁布实施后首先遇到的一个难点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刑法学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如何认识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产生犯罪的原因,如何理智地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以及犯罪的间接故意和复杂罪过、犯罪的动机与目的、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故意犯罪的阶段、共同犯罪的形式及共同犯罪人的罪责区分、罪数问题等一系列刑法基本理论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强奸妇女罪和奸淫幼女罪、抢劫罪、流氓罪等具体罪名的刑法适用问题。

4、围绕经济犯罪问题展开。

1978年以后,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这种改革最初是在计划经济的框架下允许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长期以来对商品经济的批判和压抑,使商品经济积蓄了很大的能量,从而构成对计划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巨大冲击,以致在改革初期经济犯罪急剧增长,成为又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1982年3月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这个决定作出后,刑法学界围绕着与经济犯罪作斗争的必要性,如何界定经济犯罪的范围,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如何认定经济犯罪的具体形态、如何区分经济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对经济犯罪如何适用刑罚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场讨论也涉及到打击经济犯罪与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关系问题,引起了有关“法人犯罪”问题的探讨,导致了“经济刑法学”的出现。

这个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8年时间,但是在这个时期出版的刑法书籍和发表的刑法文章,在数量上,大大超过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间刑法学研究成果的总和。其中系统反映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从而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教科书有: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刑法刑事诉讼法教研室编著、群众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则讲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讲义》;杨春洗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刑法总论》;王作富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刑法各论》;高铭暄主编、法律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刑法学》。

这个时期,刑法学研究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于对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1982年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和1983年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宣传解释,强调严格依照刑法定罪量刑,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诉;二是注重于运用50年代形成的刑法理论来说明和论证刑法规范,强调刑法的阶级性和镇压功能;三是注重于对刑事司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的研究,强调刑法理论研究的实践价值。

应当看到,这个时期的刑法学研究,主要是继承和发扬50年代形成的刑法理论,在已有的刑法理论框架下研究新制定的刑法规范和现实社会中新出现的犯罪问题。虽然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或较为系统的理论,但是在刑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上并没有重大的突破,在总体上对刑法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肤浅。因此,这个时期应当视为刑法学研究的恢复时期,它与刑法学研究在1986年以后的发展具有某些明显的不同。

1986年11月,高铭暄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1949—1985〕》,通过对刑法领域51个基本问题上的各种观点的全面介述,系统地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刑法学研究的成就,预告了这个时期的结束。

〔四〕繁荣时期〔1986—1999〕

1986年以后,刑法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论教唆罪》、《刑法因果关系论》等专题论著的出版为标志,刑法学研究开始走向专题性深入研究;以“社会主义刑事责任理论初探”、“论刑罚个别化”等论文的发表为标志,刑法学研究开始将自己的视野伸向刑事责任、刑事法律关系、刑事立法学、刑罚个别化原则、电脑辅助量刑等新的领域;以“对犯罪本质的再认识”、“对犯罪构成要件的反思”等论文的发表为标志,刑法学研究开始对传统的刑法理论进行反思,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篇3:中国平板电视行业十年发展

会议表示,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平板电视行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推动我国的平板电视市场向前走。会议特别表示在2009年中,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盈利取得了大幅的上升,整体水平显著提高,为中国平板电视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会议中,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白为名女士,工业和信息化部周子学总经济师,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检测协调局高素梅副局长,创维集团执行懂事、副总裁、深圳创维RGB公司总裁杨东文先生,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李璐执行副总经理,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长虹多媒体产业群董事长林茂祥先生,三星董事长昔俊亨先生,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会长林元芳先生,奥维咨询(AVC)公司喻亮星总经理,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沙刚副总裁,青岛海信股份有限公司孙涛营销总监,清华同方消费电子事业部王向东总经理,奥维咨询李影研究总监,台湾工研院产经中心钟俊元组长,中国数字家庭产业联盟陈晓东秘书长为大会作出了精彩的演讲。

会议还公布了“中国平板电视行业十周年卓越成就奖”和“2009-2010年度平板电视行业最佳成就奖”的评选结果。获得“中国平板电视行业十年发展卓越成就奖”的企业有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天津通广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八企业。获得“中国彩电行业2009年-2010年最佳贡献奖”的有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天津通广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七家企业。

关于产品的奖项,获得“年度平板电视--最佳创新奖”的是海信蓝媒LED液晶电视、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LED920系列网络电视、康佳网锐ED88系列液晶电视、三星LEDB8000系列液晶电视、艾德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OC IA2DS99X液晶电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42B90WE液晶电视、创佳电子有限公司HD32SL66M液晶电视。获得“年度平板电视一最佳市场表现奖”的是TCLP10FBEG液晶电视、海信T28系列蓝媒LED液晶电视、深圳创维酷开LED10系列液晶电视、四川长虹欧宝丽等离子电视、青岛海尔电子LB24R3液晶电视、上海松下等离子VIERA NEO等离子电视。获得“平板电视—一最佳新品奖”的是TCLX10FDE液晶电视、创维酷开LED10系列液晶电视、网锐TV86系列液晶电视、青岛海尔电子有限公司LED40T3液晶电视、三星LEDB7000系列液晶电视、艾德蒙ENVISION L42BN81F液晶电视。

篇4:窥探中国银行业未来十年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挑战;机遇;发展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期,由于中国政府在金融业领域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提出一系列治理措施,尤其加大了金融监管的力度,从而规范了金融市场的秩序,由此中国银行业顺利度过了上世纪末的危机。

21世纪已走过第一个十年,在这十年里中国政府抓住有利时机对几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实施了重大改革,为扩大资本金规模,改善资产质量,商业银行经历了改制、重组、上市和引入战略投资者;法制建设方面,先后制定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成立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伴随着金融机构监督管理职能的加强,中国银行业又一次成功应对了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

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时代变迁日新月异,全球的经济金融体系、金融竞争格局及金融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此时中国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呼声日益高涨,而人口红利的衰退也使中国经济发展环境面临瓶颈。中国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发展和改革的先行者,必须认清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未雨绸缪,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繁荣,并支持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一、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银行业在未来的十年将要迎接的挑战可分别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环境来预见。

国际市场带来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欧美主要经济体缓慢的复苏和不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为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主要国家政府及中央银行可能会持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赤字财政政策,由此可能会造成物价水平以及汇率市场的大幅波动,同时经济和金融的保护主义可能会有所增强,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的增长与稳定。

二是通过总结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国际监管标准提高了对银行资本质量和流动性水平的要求,新巴塞尔协议即将在国际社会全面实施,新一轮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也随之启动,全球进入加强金融监管的周期,这不仅约束了发达国家的银行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发展中国家银行业追赶国际水平的步伐。

而来自国内的冲击主要来源于不断推进的金融市场化改革。首当其冲的便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要求极易压缩通过利差盈利的空间,尤其给以存贷款为主营业务的中国银行机构带来更大的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其次人民币的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成为我国近几年顺应国际趋势而选择的道路,而中国银行业将要面临来自汇率波动、资本外逃和热钱流入等棘手问题的压力。

当然,中国银行业在挑战面前不必过于悲观,未来十年新的市场环境中也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国际方面,发达经济体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拖累以及严格的国际监管标准的制约,将会不得已放缓其金融机构的扩张,从而为中国等新兴经济国家的银行业国际化进程释放了较大的空间。

国内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市场对对金融服务业提出更大更深层次的需求,为中国银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以改革为契机发展银行业

结合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和未来十年趋势的预判,中国银行业可以推导出一条发展路径,即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坚持科学发展之路。

第一,深化银行体制改革。一方面弱化政府行政化管理,强化银行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强市场机制在信贷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体现;另一方面鼓励市场化的收购兼并、转让重组,银行机构要充分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优化股权结构,规范代理人制度,完善激励机制,以更好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第二,完善自身发展方式。为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調整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要求,银行机构要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效率提升来改善金融服务质量,以满足由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的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在产业和行业支持方面有所倚重,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为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注入更多的能量。

第三,提升国际化水平。为顺应我国经济金融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新要求和国际金融业调整的新格局,以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去”的新形势,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风险管控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境外资产和利润的比重,真正实现从大变强。中小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增强发展的活力,突出差异化、特色化、本地化的特点,在支持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提高抗风险能力。银行机构必须加强资本和流动性管理以适应金融监管加强周期中新的国际监管标准的要求,要更加注重提高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定价能力,提高逆周期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要增强审慎意识、合规意识、风险意识、资本意识、安全意识、声誉意识;要更加关注资本的优化配置和使用,更加关注资产的质量和结构,更加关注市场信誉和社会声誉。要在合规与创新、激励与约束、盈利与安全之间建立良好的平衡。

第五,重视金融创新和金融人才。为了在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取得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我国首先需要建立强大的金融人才储备,制定符合当前发展趋势的人才培养方案,尤其要注重金融创新知识和意识的普及。银行机构只有在清晰的发展战略指导下,才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产品创新,在产品创新中培养高端的金融人才,从而形成一个金融创新和金融人才的良性循环。(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韩刚.商业银行业务转型分析与2012年展望[J].银行家,2012,(01).

篇5:回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年发展状况

2017年即将过去,2018年即将来临,回望过去的一年,家居建材行业在焦虑中度过了喜忧参半的一年,过去的一年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企业是那些在行业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发愁的企业则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短视型企业。

美人蕉留声机http://

基于对家居建材行业研究的习惯,笔者每一年都会对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盘点,对未来的一年进行展望。2016年底,笔者曾经对2017年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做过趋势的研判。

美人蕉留声机http://

1、市场格局重新定位,行业洗牌将成为常态

2、刚需成为市场的主流消费

3、装修行业的发展将倒逼家居建材行业的商业模式

4、家居建材行业的资本融资整合即将来临

5、整体家居发展趋稳,消费需求越发理性

6、以服务为导向的价值链将重构家居建材行业

7、电商消费将趋于理性

8、个性化需求越发明显

9、经销商精细化运营管理将成为趋势

10、促销活动更加趋于理性化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重要的尺度,经过2017年一年的市场检验,笔者对于行业发展的判断,几乎都成为行业发展的事实。通过对过于一年的总结,以及对宏观经济的研究、市场趋势的判断、消费行为的分析、行业企业的调研,笔者对2018年,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如下的判断,以此作为对家居建材行业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参考。1、2018年行业领军企业强势崛起,市场将被进一步细分

从对2017年的观察不难发现,过去的一年,有众多的家居建材企业上市,欧派、金牌、等企业都登上资本市场,一方面说明家居建材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积累了一大批具有实力的企业,同时,也表明市场对家居建材行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强势崛起的企业,在进行了行业洗牌的同时,也增强了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2018年装修流程将被重新格局为:硬装、安装、软装 传统的家装流程将被重新定义,在过去的装修流程中,装修被区隔为:硬装、软装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与装修的流程是完全吻合的,随着家居建材企业的服务能力的提升,安装已经成为装修流程节点中的必备过程。通过安装,可以让家居建材企业有效的切入到装修的流程中,也避免了被装修公司架空的尴尬。同时也确保了家居建材企业在装修者心中的话语权。为行业为来的发展留有空间。这是2018年甚至未来的趋势,也是行业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保证市场位置的关键战略。3、2018年定制类家居一路高歌,生产优势、服务价值将成为制胜关键 定制行业的发展有目共睹,这一方面细分了装修行业的市场,一方面也加强了家居建材行业在装修产业链分配中的地位。对于定制类家居的迅猛发展,最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定制类企业柔性生产能力的提升,让个性需求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得以满足;二是个性消费的崛起,让定制类设计师有了更多参与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从而扩大了消费者市场,让定制类家居抢占了传统装修行业的市场。在未来,定制类家居也一定在很大层面上,得益于此核心优势的形成。4、2018年行业人才越发稀缺,人工成本将倍增 受互联网经济与新兴经济崛起的影响,家居建材行业的从业者呈现递减趋势,新生代对家居建材行业的关注度越发降低。行业人才将出现低谷,在未来行业的优秀人才将出现大规模的缺口,这为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同时,一般劳动力也将出现短缺,从国家的平衡经济发展的战略来看,未来人口的规划将出现重组,劳动力市场将出现短缺,这为家居建材行业的用工将带来很大的影响。产业工人的培育和培养将成为未来,家居建材行业不得不

美人蕉留声机http:// 面对的问题。5、2018年互联网家装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互联网家装市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其固有的消费细分市场,个性消费和慵懒消费为这一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高端消费者通过设计师的引导成为新的发展动力,套餐式消费让慵懒型消费者找到了自我满足的价值点,他们不需要太多的选择就可以完成装修的过程,这对于互联网家装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必须争夺的市场。6、2018年细分行业市场的品牌进一步加强

最近几年,随着全屋定制的发展,越来越的企业进入到了这个市场,但是从整体的发展结果来看,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并没有最初期望的那么高。在个性消费的驱动下,同时,在细分市场的崛起,都为细分行业市场的品牌崛起提供了空间。从家居建材行业的大的领域来看,瓷砖、地板、卫浴、吊顶、壁纸、涂料等行业都出现了细分市场的第一品牌梯队。这些品牌群的出现,为消费者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选择提供了空间。7、2018年品牌将被重新定位,个性将成为主流的品牌调性 从家居建材行业发展的历程来看,除了个别新兴品牌,绝大多数的品牌已经度过了品牌的第一发展阶段。传统的品牌传播模式、品牌定位都很难适应新时期的需要,80后、90后的新兴消费者对传统的装修过程有了自我定义,而传统的品牌传播方式,已经无法吸引这些人群的注意力。而对于传统的品牌而言,必须去高度关注这些新兴消费者的品牌关注特点,去分析他们的消费行为,这才能够得到他们的关注和认可。这就需要传统的家居建材企业,重新检点现有的品牌定位、品牌传播、品牌个性的模式,是否适应这个日渐日新的市场。8、2018年家居建材行业的价格将进一步被拉升

在国家宏观战略的驱动下,材料成本、环保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都被进一步的激发,成本提升已经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居建材行业必须去合理消化,正确引导,这一趋势给行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也需要,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行业的重新定位,去分摊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行业企业必须通过产品的提升、服务的增值、品牌的溢价去实现行业的全面价值提升。9、2018年房地产行业倒逼家居建材行业进入精装修时代

篇6:回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年发展状况

1.抄袭成风

天下文章一大抄,室内设计也存在“天下设计一大仿”的问题,模仿成了设计师的怪癖。一是风格上抄袭。生搬硬套的欧式,随意性的古典,不伦不类的中式,有些更严重的采取全盘端,完全没有自己的特点。如某些酒店模仿香港的君悦,某些酒店模仿深圳的阳光、富苑等。

二是材料上的抄袭。而且天、地、墙同时抄,所以中国近十年进口最多的材料就是大花白、西班牙米黄、沙安娜米黄、银线米黄、美国白麻石材以及榉木、红影木、樱桃木,达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

三是造型上的抄袭。什么地方出现了新潮高档的装饰工程,大家就蜂拥而上,全盘抄袭。北京国际俱乐部开业后,就有很多酒店工程模仿其材料、造型、色彩、绿化。在中国建筑市场上,外国设计师一直统领着中国的建筑装饰潮流,长此下去中国的设计师将更加落后,更无市场立足点。抄袭实际上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2.室内设计师综合知识差

中国的室内装饰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大部分设计师综合知识差,高档工程遇到不当的设计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计师设计的高档饭店有80%以上不尽合理,已有60%的饭店急需改造,造成了严重的浪费,也给中国的设计师带来了不好的口碑,很值得我们反思。酒店设计的主要通病有几方面:

一是重装饰、轻设计:天地墙堆砌着高档豪华的装饰材料,室内空间却死气沉沉,工艺品不到位,摆设不合理,没有把小世界丰富多彩的内容营造出来,只给人腹中空空的感觉。二是重装饰、轻功能:只追求表面的观感,不注重使用的功能。不是总台的服务半径不到位,就是其他功能不具备;不是卫生间使用不方便,就是房间电源开关工作状态不正常;不是房内色彩搭配不合理,就是隔音效果不到位。有些酒店由于隔音不好,造成严重客源流失。还有一酒店要显示多功能厅的豪华气派,只顾厅内的面积,但由于没有多功能厅的前厅,主通道和疏散口不够面积,每举行一次会议都会被客人抱怨,影响到了整个酒店的声誉。三是重造型、轻文化:很多室内装饰的造型都是从多个建筑中拼凑而成的,没有超前创意,经不起时间的推敲。从竣工的那天起,就已经落伍了。只有具有文化底蕴和独特风格的设计,才永远不会落后。物质、精神和艺术显然是整个文化的框架,建筑装饰文化也不例外。对于建筑装饰文化而言,材料的选择仅仅是最基层的物质文化而已,艺术的表达也仅仅是装饰文化体系中的一件外衣,真正统领建筑装饰文化的是建筑装饰本身的语言,它所要表达给我们的东西是有时空概念的空间——这就是建筑装饰的精神文化,核心要传达的就是设计师对各自的建筑的精神文化的理解和区域性、不同生活基调的主张。

3.中国的室内设计精品很少

也存在很多客观因素。一是政府的管理不到位,不重视人才的培养,现在室内设计师的职称资格都还没有得到解决。二是市场上存在违反设计客观规律的恶性竞争,也没人管。通常设计一座五星级酒店,建设方只给30天时间和2%的设计费,甚至更少。三是施工队伍粗制滥造,豆腐渣工程多,以上种种因素造成了中国建筑装饰工程精品甚少,令人担忧。为此,我们不得不深刻思考反省!

1.中国在培养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的教育定位上有偏差

建筑系属工科,入学不用考美术科。在五年的本科中,色彩、素描课达不到10%的学时。室内环艺系属美术科,不用考理科,在四年的本科中,学建筑知识的学时达不到10%。所以学建筑学的人美学、色彩、工艺造型基础较差,学室内环艺系的人对空间、人体功能学、建筑构造知识肤浅,这样就使他们的缺陷都暴露在工程设计中。学建筑专业的设计师设计的工程,大部分单调呆板,艺术氛围太差,学工艺美术专业的设计师设计的作品,显出小气、繁杂、功能不适、缺乏建筑文化。所以时下很多设计师毕业后进行再续教育。学建筑本科的再去研读室内研究生,学室内本科的再去读建筑研究生,这样会使未来的设计师水平有很大提高。我建议教育部门最好像国外的教学一样同时培养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因为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二者是分不开的。现有的室内设计师都缺乏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室内设计是一门学科多专业交叉的体系,不仅在于美化环境,更在于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所以中国现有的延续了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2.设计师素质低下、铜臭味太浓

时下中国的设计界教育界现状都令人堪忧,学生一读大学就开始炒更,老师是以炒更为主、教学为辅,不是为了实习的炒更,而是为了钞票的炒更,所以大部分设计师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培养了炒更意识,而没有长远意识、精品意识、发展意识。在单位踏踏实实地学本事的人太少,设计师能抄则抄,能搬则搬。遇上好的机遇,不加以重视,不去动脑筋搞创作,为赚钱而赚钱,与精品工程擦肩而过。有些设计师在一个装饰公司设计部,一年就能承担3~5个四星级档次以上的酒店或写字楼的室内设计,如果能做出精品的话,那成为设计大师岂不是眼前的事吗?难道他们就不想出名吗?不是。这是一种坏的习惯、不良的职业道德在作祟,铜臭味太浓在起作用。真可惜,泱泱大国,巨巨建筑,就被一大批不负责任的设计师浪费了。一大批设计师就是与“大师”无缘。希望今后我们的学院、企业都能加强对学生、职工的素质教育,要培养出精品意识、创新意识,不想当“大师”的设计师不是好设计师。

3.中国设计师不值钱

凡是请外国人来设计的工程,设计费都高得惊人。凡是中国设计师设计的工程,设计费都低得可怜。这不是一倍、二倍的差距,而是十多倍的差距。这是中国人自己在掉自己的价。现在招标的工程竞标单位少则十多家多则几十家,竞标环节少则二轮,多则四轮,不中标者没有任何补偿费,中标也最多2%的设计费。高额的投标费加重了设计师的负担,设计师为了生活,为了达到甲方20天至50天完成一项五星级酒店设计的苛刻要求,只好委曲求全,违反规律,天天疲于奔命,再也无力去搞创作。这也是培养人才、培养设计大师的最大障碍。希望政府能够反醒,还给设计师一个宽松的环境。

篇7:回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年发展状况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能力、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应加快推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用更加明晰的市场战略、产品战略、竞争战略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战略。而要完成我国传统装备制造业工业转型升级这一历史使命,须大力发展高端的自动化装备,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装备行业成为制造业升级的发展重点。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和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的统称,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智能制造装备的水平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阶段,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及通用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专用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六大领域。其中,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是行业典型代表。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近年来中国智能装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工信部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销售产值达3000亿元以上,为产业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十二五”机械工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十二五”时期,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2%左右,其中,高端装备产业的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一倍以上。根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高端装备的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将达20%以上;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30%以上。这意味着,201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年销售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左右。据此分析,未来5-10年智能装备行业将迎来高速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智能装备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5%;2015年智能装备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占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同时,行业将重点推进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及通用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智能专用装备等四大类产品发展。

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环境;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重点区域;智能仪器仪表装备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智能机床装备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智能控制系统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智能装备关键部件的发展状况及前景;智能专用装备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和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前景。同时,佐之以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及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备把握整个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通过对大量一手市场调研资料的前瞻性分析,深入而客观地剖析中国当前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及其子行业的发展规模、经营效益、竞争格局,并根据行业的发展轨迹及行业领先企业的发展经验,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各类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规划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全方位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篇8:回首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年发展状况

一、十年发展成就了中国家具行业的综合实力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十年来, 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3倍, 企业个数增加, 平均规模持续扩大, 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表1) 。涌现出以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全友家私有限公司、七台河市双叶家具实业有限公司、廊坊华日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青岛良木集团有限公司、诚丰家具 (中国) 有限公司、广东优派家私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山四海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品牌效应大幅提升,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相关年份数据计算。

2、经济效益稳中有升, 增长方式有所优化

十年来, 随着家具产业规模的日渐扩大, 利润总额也同步增长。从工业总产值与利润总额的增速对比中可以看出, 大多数年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总额增速超过工业总产值增速, 盈利能力有所提高 (表2) 。国际金融危机后, 在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大幅提升的情况下, 利润总额增速明显快于工业总产值增速, 说明行业经济增长方式有所优化, 整体盈利能力增强。

注:2007 2010年的利润总额增速是各年1 11月份的累积增速。数据来源:2004 2006年数据来自《轻工业统计资料》, 2007 2010年数据来自“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

3、国际竞争优势巩固, 行业出口地位加强

我国已超越传统家具强国意大利, 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根据《中国海关》杂志发布的《中国★制造年度实力榜2010-2011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报告》显示, 2010年家具行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首次突破30%, 显示性指数2.64, 贸易竞争指数0.91, 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15.71, 出口比重指数2.51, 竞争力评价指数为102.69。由此表明, 家具行业是我国国际竞争力较强的行业之一, 外贸竞争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仍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十年来, 家具行业出口值在轻工行业中的排名稳中有升, 2008~2010年已经稳居第五位, 是轻工业重要的出口创汇型行业。

4、结构调整效果显现, 内生发展动力增强

十年间, 家具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从产业区域布局变化情况看, 中西部凭借后发优势,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快速发展, 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连续增加 (表3) 。

从国内外市场结构变化情况看, 受国内消费需求的拉动, 2006~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出口占销售比重逐年下降, 分别为47.5%、43.7%、36.7%、30.2%和27.1%。国内良好的市场成长性, 提升了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数据来源: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

从出口市场结构变化看, 美、欧、日等传统市场的占比减少, 东盟、金砖国家 (除中国外) 等新兴市场的占比增加, 对传统市场的依赖有所降低, 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加大。

从出口贸易方式变化情况看, 外贸方式进一步优化, 一般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占比不断扩大, 对国内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和贡献率提升, 2008~2010年, 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70.03%、74.71%和77.55%。

5、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产业集聚效果显著

2001~2010年, 家具行业产业集群得到快速发展, 产业集聚效果显著。经过多年的培育, 已经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且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 (特色区域) 。经中国家具协会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共同组织考评, 先后授予了广东大涌、浙江安吉、广东乐从、山东宁津、广东大岭山、四川武侯、广东龙江、河北胜芳、辽宁庄河、河北香河、浙江玉环11个地区特色区域荣誉称号, 其中广东龙江拥有“中国家具制造重镇”和“中国家具材料之都”两个荣誉称号。中国家具协会采取与地方政府、协会、专业院校等多部门共建的方式开展特色区域建设, 相继有广东大江、广东三乡、江苏蠡口、云南剑川、四川崇州5个地区加入了特色区域行列。

上述16个特色区域中, 12个为生产制造类, 4个为销售流通类。它们既是行业持续发展的主力军, 代表了当前我国家具行业的基本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 也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是行业重要的组织和管理形式。

6、专业市场快速发展, 展会经济成为亮点

十年来, 家具专业市场得到快速发展, 形成了一批市场规模大、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专业市场, 对加强产供衔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4~2010年的七年间, 全国亿元家具商品交易市场数量和营业面积翻了一番, 成交额翻了两番。展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势头强劲, 既促进了行业交流与产品销售, 也有力地带动了行业发展。知名度较高的家具展会有: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东莞名家具展览会及深圳国际家具展, 其中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与美国高点家具展、意大利米兰家具展并列为世界三大家具展会, 两次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轻工十大品牌展会”, 名列十大品牌展会之首。

二、十年历程暴露出中国家具行业的矛盾与不足

1、产能过剩制约行业发展,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家具行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 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 产能过剩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能过剩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矛盾, 表现为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缺少品牌影响力。导致原因主要是, 产业门槛低, 产品小批量、多款式, 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 经营相对分散。上述特点, 增加了行业管理和结构调整的难度。

2、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无序, 市场环境有待改善

家具行业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小, 产业集中度低。除产品自身特点影响外, 也表现出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基本现状。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平均工业总产值与轻工全行业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诚信与社会监管问题也比较突出 (产品甲醛超标、质量安全问题、行业标准老旧) 。在出口环节, 厂家无序竞争, 降低了产品议价能力。

3、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 比较竞争优势在弱化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在迅速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 也进入了国际贸易摩擦的多发期。就家具行业而言, 国外对我采取的贸易保护手段多样, 贸易救济措施以反倾销为主, 最有代表性的案件是美国对我发起的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 涉及金额超过10亿美元。国外针对我国家具产品的召回事件也时有发生。同时, 贸易摩擦从“显性”向“隐性”发展, 与健康、环保、安全相关的技术法规 (标准) 已经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 贸易摩擦国别范围扩大, 已扩散到土耳其、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随着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 原有的比较竞争优势正在被弱化, 一些中低端产能正在向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转移, 越南已超过我国成为美国最大的卧室家具供应国。

三、转型升级将支撑中国家具行业持续发展

家具产品既是耐用消费品, 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弘扬中华文化的背景下, 大力挖掘家具产业的文化内涵, 发挥产品的文化承载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提升家具产品档次和水平, 除了制造工艺精湛外, 还要有文化底蕴, 体现生活方式和文化品味。

家具行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 实现大国到强国的跨越。家具行业未来发展表现出以下五个产业特征:

(一) 技术装备现代化

在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中, 家具行业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需求更加广泛。随着社会劳动力价格、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将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的手段。从目前的情况看, 一批骨干龙头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或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企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家具产业将迎来以节能环保技术、生物和新材料技术、加工成型技术、新型喷涂技术、智能化生产线、信息化管理技术为特征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技术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二) 产品设计工业化

与先进国家相比, 国内家具行业产品设计的工业化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设计水平是先进设计理念、产品设计能力与先进制造工艺的完美结合, 是产品综合研发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的集成, 体现的是一种软实力。不仅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提高了产品外观水平, 而且把握了产品设计工业化的精髓, 实现了产品外观设计、功能开发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结合的突破。

(三) 质量标准国际化

质量标准国际化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手段。从行业管理角度, 通过大力推进国际标准采标率, 实现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通过跟踪世界各国标准化动向, 特别是注意产品安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以及与木材采伐交易相关的法律法规, 破解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贸易壁垒;通过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与交流, 提升话语权, 争取与产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地位。

(四) 产品制造生态化

绿色生态是家具行业应该具有的时代特征。产品制造生态化, 既是各种原材料、制造过程清洁环保;也是以绿色、低碳、环保为标志, 从构筑国家循环经济体系、实现生态平衡的角度, 重新对家具产业进行社会功能定位和绿色产业评估, 促使社会重新认识家具行业的有序发展对林业永续发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从而赢得绿色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空间。

(五) 市场营销品牌化

篇9:十年阑珊,回首你在

2002年的春天,六岁的顾芷安被爸爸送进了幼儿园。那天下了小雨,顾芷安踩到地上的积水,新买的粉红色公主鞋便一片泥泞,她牵着爸爸的手,站在幼儿园门前号啕大哭。

林迟南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他穿着哆啦A梦的雨衣,手中握着一把天蓝色的雨伞,细密的刘海儿附在前额,眼里似盛满星光,就站在幼儿园门口盯着顾芷安看了许久,俨然像童话里走出的王子。顾芷安抽搭几下就不哭了,她用手背抹了眼泪,走向林迟南,一步,两步,三步……他们的一生大概就是从此刻开始交错缠绵。

顾芷安的记忆里,那场雨持续了很久,太阳出现得很晚。只是再等到天空放晴时,两人已打成一片。

顾芷安会用俏皮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叫他,“大南瓜,大南瓜。”林迟南这时便会皱起眉嚷嚷,“爱哭鬼!”

彼时他们最爱玩的一个游戏便是捉迷藏,每次林迟南都能一下就找到顾芷安,然后得意到不行地说:“哈!爱哭鬼,我可是有火眼金睛的,无论你躲到哪,我都能一眼就认出你来!”

“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时候?”

“哈对!我可是林迟南,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能揪出你来,别想躲着我!”他拍拍胸脯,表情认真。

年少的顾芷安眸中闪着灵动的光,她并无法说出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只觉得心田有大片大片的花朵盛开,很美很美,绚烂了一整个季节,在以后不够美好的光阴,也可以笑出声来的回忆。

[2]

2006年末飘大雪的时候,顾芷安的爸爸被外调到另一个城市。那里的住所、工作地点都已安排好,离他们乘坐的火车启动不剩半天,一切都已成定局。

顾爸爸拍拍顾芷安的头,“芷安,你会有新的学校,有更好的朋友,在另一个城市,我们会快乐地生活。”顾芷安垂着眼睑,那一刻她突然想到林迟南,眼睛比星星还好看的林迟南,在走廊陪她罚站的林迟南,拍着胸脯说顾芷安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能把你揪出来的林迟南。

她想告诉那个大南瓜,这次她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被找到了。想着想着便跑出家门,凛冽的寒风刮在她的脸上,刀割般疼痛。

忽然意识到,林迟南一家都去了外地的外婆家。短期内不会回来,怕是再也见不到了。

她恍惚地想着,觉得自己在做梦。仿佛昨天还在跟林迟南拌嘴,比赛开学那天谁先报的到。可眼泪扑簌,那么汹涌。

顾芷安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然后瘫坐在地上,任泪水滂沱,比第一次上幼儿园弄脏公主鞋时还要难过。边哭边叫嚣着什么,仔细听时,才知念叨的是,大南瓜,大南瓜。

后来顾芷安坐着火车走了,和爸爸一起。

她趴在窗前,看逐渐远去的房屋和人群。小城里知道他们离开的人都说,顾芷安和她爸爸去别的城市过好日子了。

[3]

2011年,顾芷安转学到沥北中学,

她终于又回到这里,阔别十年的小城。

十年前穿粉色花边公主裙的爱哭鬼已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模样,有整齐的刘海儿和被随意挽起的长发。

十年前的邻居好多人已认不出顾芷安来,在她自报家门后恍然大悟,“噢,原来是爱哭鬼回来了啊!”她只是笑笑,恍惚间想起了十年前的那个男孩儿来,记忆中的她总是追着他一边又一遍地叫,大南瓜,大南瓜。

林迟南,你怎么样了呢?

走在学校的走廊,顾芷安把手插在口袋,忽然想到。

身旁有形形色色的同学与她擦肩而过,在看见某个男生之后她脚步一滞,记忆中穿哆啦A梦雨衣,有细密刘海儿的男孩仿若踏过千山万水而来,与面前穿着白色T恤衫,模样俊朗的男生在他脑海交错,最后只剩下一个她心心念念的名字,林迟南。

她抑制住心中翻涌的欣喜,开口问:“林迟南?”

男生闻言顿住脚步,却是礼貌而疏离的口气,“你是?”

顾芷安忽然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只是想到好多年前的某个午后,他们都还只是孩童,他告诉她说,他有火眼金睛,无论何时他都能认出她来。

只是时过境迁,那一年他们之间的承诺,最终只有她一人记得。

她有千万种情绪,想开口却如鲠在喉。

最后她笑了笑,然后说:“没什么,林迟南,再见。”

转身离开,她努力睁大眼睛,生怕一眨眼就会有大颗的泪珠落下。

他没有认出她来。

[4]

翌日醒来已是白天的光景,芷安匆匆洗漱就抓起书包蹬蹬跑下楼,顾爸爸朝着远去的背影大喊:“先吃了早饭再去上学呀……”芷安微微回头,“来不及了!”然后理一理凌乱的发,有冬天凛冽的风刮在脸上。

忽然就停住了脚步。

五米开外有一少年,细密的刘海儿附在前额,黑色的衣装、红黑的格子围巾很是显眼,零下几度的天气,鼻子通红。

是林迟南!她吃惊而睁大的双眼,被寒风吹得有点儿痛,像是随时就会掉下眼泪。昨天的事倒带在她脑海,爸爸的晚归,絮絮叨叨地说什么……拜访了老朋友?!她以为是自己在做梦,没想到却是爸爸坐她床边的絮语。

她轻抚额头,不知该打个招呼还是掉头就跑,思索间男生已注意到她,“芷安。”干净得如同风拂过。她捏着衣角,不知如何是好,便低下头去。

林迟南露出懊恼的神情,手插在口袋然后大步走向女生,“昨天没认出你来,对不起。” 她想起昨天的事来,咬住下唇,然后倔强地抬起头,故作镇定地笑,“没关系,毕竟是多年前的朋友,你以后装不认识我也行。哈哈!”然后自顾向前走去。

男生跟上她的脚步,“不行!朋友就是朋友,过多久都不会变的。”

芷安低下头,尽量地缩进颈间的围脖里,“小时候,你跟我说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认出我来,还不是狗屁一样忘了。”然后抬头看他,长成大男生了呢,迟南,你比以前那个挂着鼻涕的小孩好看多了,她想。男生似回忆往事,显出努力的样子。

“忘了吗?”顾芷安有些气恼地想伸出口袋中的手去拍他脑袋,却被寒风吓住。

“没。”男生看向她,笑容浅浅的,“我在想昨天看见你的时候,你用很好听的声音叫我林迟南。我没认出你来,然后你落荒而逃。那一刻我想起很多年前那个短头发、胖墩墩的小女孩,她用软软的声音叫我,大南瓜……

“刚开始觉得好烦,后来变成了一种习惯。很奇怪的习惯呢,对吧……后来我从外婆家回来,一直想着怎么跟你道歉才好,因为没能在大年夜和你一起放烟火。我想着你是不会记仇的,我跑到你家门前,咚咚地敲,手都红了也没人来开门。是住你家隔壁的王阿姨看见了我,然后将冻得瑟瑟发抖的我拉起来,她告诉我说,芷安和她爸爸已经走了。

“那时候我不知道‘走’意味着什么……只是固执地觉得你是生我的气才故意偷偷躲起来,让我找不到你的。那我就等你好了,还没跟你道歉,还没一起放过你说的星星模样的烟花。我等啊等,却再没等到你,我问爸爸你去哪了,爸爸便告诉我说你不会再回来了……那一刻我难过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你不知道你回来了我有多开心。所以,爱哭鬼,我再也不会把你弄丢了好吗?”

[5]

很久以前顾芷安一直想不通“温暖地落下泪来”是怎样的一种感觉,现在好像知道了呢,她咧着嘴笑开,却有大颗大颗的眼泪落下来,她的鼻子好酸好酸,然后终于呜咽出声,像极了当年哭得稀里哗啦的小孩。

昨日还一副“从此萧郎是路人”心情的顾芷安,也曾无数次或惦念或埋怨面前这个有着星星一样好看的眼睛的男孩子,却只因他的一句承诺而心软———

“我再也不会把你弄丢了,好吗?”

她终于不再畏惧寒风,勇敢地伸出手,然后很用力地抱住眼前的男生。

毕竟他是比这世上最美的衣服、最大的钻石还要珍贵的存在啊。

一瞬间这个冬天就温暖起来了。

上一篇:酒店品牌营销方案下一篇:最新2018年乐山师范学院新年致辞与最新2018年八一建军节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