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2024-06-10

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精选6篇)

篇1: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 要]: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把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提到了日程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本文在对课程整合的理论进行梳理后,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信息素养

人类的双脚已迈入21世纪,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社会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整个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课程整合?又该如何进行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究竟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们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出,所谓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传授对人类和环境的连贯一致的看法。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和采取的方法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主要有下面四个:

1、 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

[1][2][3][4]

篇2: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 要]:发展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已成为当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的共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的推进把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提到了日程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关键。本文在对课程整合的理论进行梳理后,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信息素养

人类的双脚已迈入21世纪,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社会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整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那么,究竟什么是课程整合?又该如何进行课程整合?课程整合究竟对中小学的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们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中心指出,所谓课程整合,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分割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传授对人类和环境的连贯一致的看法。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和采取的方法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主要有下面四个:

1、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

篇3: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一、“双基”教学尺度的把握

根据“本次课改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的理念, 我们一改以往“以歌为主, 强调识谱”的教学模式, 纷纷涌向注重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的教学模式中去。我们加大课外知识的摄入, 以此取代音乐知识技能的讲解;我们加大课堂活跃的力度, 以此取代对音乐的聆听, 这样的课堂看上去的确活跃、创新了许多, 学生乐于学, 教师也乐于教。然而, 当我们回头来审视的时候就会发觉:孩子们对于欣赏音乐中的经典主题都不会哼唱, 面对书本时只认识文字却不理解音乐词汇。我们不禁要反问自己:“音乐课上了吗?学生的音乐能力提高了吗?新课程的目标达到了吗?”

“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彻底将“双基”教学销毁在新的课程中, 正确吗?其实新课标并未完全否定传统教学, 它只是对过去教学的一种继承改革和创新。如何继承、如何改革创新完全取决于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对于双基改革的把握度上。我们并不能反对音乐知识的技术技能, 因为它是一切欣赏、鉴赏、歌唱的基础所在。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栋伟岸的大楼下必有牢固的地基”, 若学生不具备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 纵使老师有百般武艺也难使学生更深层次地去欣赏和表现音乐作品。所以, 在新课改中我们其实是需要在将双基恰当地融合在聆听、欣赏、歌唱、鉴赏的过程中, 让学生自觉、自然地接受“双基”才是课改的一个方向, 才能提高学生聆听、欣赏、歌唱、鉴赏的能力。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新课标中所确定的那些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要着重思考如何将学生从过去被动的授课客体转变成为现今学习的主体, 使之主动地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比如, 过去我们仅仅用语言这一单一媒介给学生讲解乐理, 以教师单方为中心, 无视学生的感受, 难免枯燥无味, 造成学生爱音乐、不爱音乐课的状况, 如今课程安排自由度的扩大使我们完全可以将知识讲得欢乐而灵活。例如, 我们可以借用拍打乒乓球来讲解节拍, 借用手势来唱准音高, 等等。通过有趣的方法将纯粹的双基教学变成“双基”体验,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归纳出学习方法。学生爱学了, 知识听懂了, 基础也就自然而然打下了。

二、课堂氛围的把握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 是关于音乐老师们对于公开课的一份问卷, 其中有一项这样问到:“开公开课时, 你最关注的是什么?”回答中有85.7%的老师选择教学手段是否新颖, 68.5%的老师选择课堂气氛、学生参与是否活跃, 只有15.9%的老师选择师生是否被音乐所感染。由此看出, 大部分老师现在开始为避免课堂的形式单一、追求气氛的活跃而大伤脑筋。通过多堂比赛课、公开课的观摩我们不难发现, 现在教学形式的确多了不少, 老师们有的演小品, 有的猜谜语, 有的讲故事, 有的朗诵诗歌, 有的画画, 有的手工制作, 或者多种形式一起上, 只要能与本堂课扯上关系的、有目的的无目的的都采取“拿来主义”, 在一星期仅有的45分钟里真正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存在了, 剩下的只有学生无目的的玩闹, 何谈教学目标、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了。其实, 我们要把握好活动的度, 不能彻底摒弃丰富生动的辅助教学, 也不能将活动功能无限扩大化, 从而偏离了音乐教学, 我们要时刻注意到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服务的, 要明确本堂课所用活动的目的性:这些活动能让孩子们的感受力、鉴赏力得到提高吗?活动过后学生们能否“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 所陶醉, 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 (试验稿) 》)

笔者曾经上过一堂《赶圩归来啊哩哩》的课, 课中在学生们学会歌曲之后, 运用了“大家同跳一只自创舞蹈”的活动, 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体验到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 并学会用自己的简单肢体语言去表达音乐, 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样有度的活动, 效果非常有效。

所以, 课堂中有度的活动必定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在活动中得到强化, 思维在活动中得到碰撞, 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这样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新课改所要的, 当然这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音乐教育过程中多媒体工具运用的把握

计算机辅助教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也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出现蓬勃发展, 其作用越来越大。它克服了许多传统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 能够将多种媒体进行整合, 使音乐课堂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然而,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把握尺度的问题。还是那次调查问卷, 有项调查问到:“整个备课过程中, 通常时间花在什么环节上?”有24.4%的老师选择钻研教材上, 有75.6%的老师选择做课件上, 如果对于这种轻视教材教学目标的问题不加以重视, 将会使多媒体教学这一新生事物走上弯路。

很多老师知道多媒体是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信息于一体的多种媒体的组合, 所以上课时老师不再绘声绘色运用语言现场描绘, 因为有了文字媒体;老师再也不为学生亲临现场般的亲自弹奏钢琴范唱了, 因为有了声音媒体示范。殊不知, 正因为这些“不再”使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了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 老师不再是音乐老师, 却成为了设备操作员, 课堂缺少了温情, 师生情感交流受到了限制, 同时在课件中把所有对音乐的抽象思维的理解都用多媒体的图片功能代替加以展现, 实际上是减弱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音乐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真正把握运用多媒体的度, 就要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 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以初二《梨园漫步》这堂课为例, 老师将多媒体运用于京剧脸谱的介绍讲解上, 使学生们对京剧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拓展了视野;这堂课还将只有FLASH才能展示的有趣的脸谱和唱腔辨认作为竞赛活动, 用以巩固学生们的知识, 同时老师并没有演示视频《红灯记》选段, 而是亲自演唱了一段, 同学们犹如亲临梨园现场, 气氛空前热烈, 这些都是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的例子。

其实, 多媒体教学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灵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合理实现, 应该是在正视计算机的媒体地位基础上实现的, 其核心特征是“辅助”, 即辅助教师, 而不是取代教师。曹理教授也曾经表示过:“教师在教育劳动中使用的工具, 除了教材、教学设备等辅助工具外, 主要是教师必须充分运用自身的特长———能力、专业技能技巧、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 作为对学生进行教学与教育活动的工具和特殊手段。”只有“人”才有资格做思想的主人, 不把握好这个尺度,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就会与现代教育思想的人文精神背离, 就有可能失败。

四、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把握

面对新课程标准的颁布, 教育部曾明确指出:“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将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郭声健教授在《音乐教育论》一文中分析到:“音乐新课程并不是一种脱离传统课程的新设课程, 而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音乐新型课程”。而如今有些基层教育者们认为:实施音乐新课程, 就意味着对音乐传统课程的全盘否定与抛弃, 认为以往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是与新课程背道而驰的, 必须另避途径。比如, 新课程强调审美体验价值, 传统课程强调的辅德益智价值就不能再提;在课程目标上, 新课程强调培养兴趣爱好, 传统课程强调的传授知识技能也不再需要;新课程强调多种评价方式的并用, 传统课程强调的考试评价方式就不必再用, 等等。以上观点恰恰忽略了音乐新课程与音乐传统课程之间传承与改革的相互依存关系, 把改革与传承对立起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不容质疑的, 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音乐教育的方方面面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就应该传承和完善。因此, 实施音乐新课程, 我们切不可庸俗地理解为以前的一切都过时了, 简单认为“传统”的就应该无原则地抛弃, “新”的必须无条件地坚持。事实上, 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探索, 探索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误, 不能一概而论新的就是正确的。

在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 正确把握好上述问题的尺度, 不断认识领会和贯彻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不断探索、总结音乐课改实验的规律和经验, 继承有度、改革有度, 那么音乐课堂改革必定会使我们的音乐教育获得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Z].2001.

篇4: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 工会;工会组建;工会利弊

引言

2010年7月召开的中华总工会第十五届四次执委会议中,王兆国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关于工会建设的“两个普遍”要求。要求工会继续推动企业“普遍建设工会组织”,要求企业“普遍开展工资协商”。这就要求加大工会组建的力度及科学性,对工会组建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参加工会人员的条件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私营企业业主是不能够加入工会的。这是因为私营企业业主是资本的所有者,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是自己的工资,而是将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作为主要的来源。也就是说,参加工会人员不属于“工薪阶层”而属于“资本阶层”。同时,在私营企业中,企业业主在劳动关系中属于管理者,在企业中从事的是经营性的管理活动。虽然他们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付出对应的脑力或者是体力劳动,但是他们依然不具备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身份的基本条件,因而他们不能参与到工会组织当中。

有人会讲,私营企业家都可以参与党组织,为什么就不能参加工会,难道工会比党组织还高级?这主要是因为工会组织和党组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其具有的群众基础不同。首先,工会属于群众性的组织,而不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同时工会也没有进行严格的纪律进行限制,对会员也没有像党组织那样进行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没有对会员进行约束。

工会对会员入会的唯一条件限制就是要求公民以工人阶级的身份入会,他们是以工资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对会员的社会身份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对阶级和阶层也没有限制,只要满足工人阶级的身份就能够加入工会组织。一旦让非工人阶级分子进入到工会组织,其非群众基础的性质可能会将工会改造成为“行政工会”、“老板工会”等。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才会有私营企业主可以加入党组织而不能加入工会。这也和思想进步的农民能够加入到党组织而不能加入工会一样。加入党组织只能说该公民具备了工人阶级的先锋思想,而加入工会只是说明该公民是一名“以工作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人阶级分子。因此,参加工会人员的条件就是该公民是“以工作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人阶级分子。

2、工会干部的任用条件

作为一名工会干部,首先应该满足工会会员的根本条件——以工资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还要求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既具有比普通会员更高的条件。例如,一般的未成年职工可以加入工会,这是因为他满足“以工作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条件,但是它却不宜作为工会干部的角色,这是因为工会属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团法人,未成年职工还不能承担起这方面的工作。工会的法定代表者以及其领导成员应该承担起对应的法律责任,并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

在进行工会干部任用以及选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非公有制的企业当中,工会主席要么是由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担任,要么是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亲属担任。这主要是一些人出于这样一些考虑:其一,便于减少工会组建与运行过程中的阻力,加快工会组建的速度;其二,便于协调企业与劳动者劳资关系,处理劳资纠纷等;其三,便于工会开展活动,争取到对应的资金支持。对于这种做法,笔者认为并不合适。

首先,当由私营企业负责人担任工会主席时,从表面上看确实有利于工会组织组建的速度以及经营的顺利程度,有时组建的效率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百。但是,这样的组建方式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组建工会,组建工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中华全国总工会就提出了——“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工会”的工会组建口号。这种以私营企业负责人作为工会主席的方式是为了建会而建会、是为了达标而建会。但是,这样组建起来的工会只是一个空壳,并不能达到组建工会,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目的。

当工会是有私营企业的亲属来担任时,有人认为这些人并不是企业的经营者,更加不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同时也是企业的员工和工会的会员,只要是通过会员民主选举的就可以作为工会的干部,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而且这种方式还便于以后工会活动的开展,容易获得企业资金的支持。这表明上看存在一定的好处,但是从关键的问题来看,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当职工与企业的劳资双方出现利益冲突时,工会和工会干部是否能够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个问题值得所有的工会会员思考。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国的《工会法》就明确的规定,私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能担任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的成员,并禁止他们担任工会干部。

3、工会组织组建的自身条件

在工会组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会员对当前的工会不认可的问题。他们认为工会选举出的委员不能够代表、维护并反映出职工的利益诉求,不能维护工会成员的合法利益,没有起到履行工会职责的作用,体现的知识企业利益。这时,企业职工中就想成立自己所承认的工会组织。这时,当新成立的工会会员都是“以工资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人阶级,且其成立完全与法定条件相符合,而且会员通过选举等法定程序确定了工会委员会。且在干部选举的过程中符合法定条件,没有企业的管理者或者是管理者的亲属参与,那么这样的工会是合法的吗?

以《工会法》的第十条第五款作为根据,我国工会组织在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也就是说,中国的工会只有一个——中华全国总工会。因此,企业组建的工会必须是经过上级批准,并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中的相关章程成立的工会才是合法的。而其他的工会都是不合法的。而企业的工会也与之类似,当企业已经有了一个工会时,职工和群众就不能另行成立工会。如果工会成员不满意当前的工会,只能够根据《工会法》中第十六条中的相关规定,通过召开临时性质的会员大会后者是会员代表大会,以《工会法》中的第九条规定为根据,对焉有的工会委员会成员进行罢免,成立新的工会委员会,并提交上级工会组织批准。

参考文献

[1] 吴亚平. 当前组建工会的若干问题探讨[J]. 新视野, 2011(6):96-99.

[2] 范丽娜. 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难点问题述评[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19(4):8-10.

篇5: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

■编者按

在2011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的李伟同志代表中心作了总结发言。他就房地产调控、中国城市化、控制通货膨胀、社会管理创新等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谈了几点意见,现择要刊发。■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需要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问题,二是地方财权和事权的问题。这是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关键所在。

■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与我们现阶段的管理能力、资源水平相适应,不能太快。

■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对通胀的控制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甚至不是一年、两年能见效的。

■现阶段把广义的社会管理提高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层面是非常必要的,意义重大。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4个问题

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家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非常关心,结合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思考,我就四个方面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第一个方面:房地产调控问题

中国房地产问题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主要是结构问题。——李伟房地产调控问题虽然如媒体所说的那样“八年七调”,但自去年“两会”以来,房地产调控仍是当前最为集中的热点问题。我认为,中国房地产问题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主要是结构问题。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需要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问题,二是地方财权和事权的问题。这是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走过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所走过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住宅建设方面,如果要求中国用几年的时间就走完西 1

方发达国家二百多年还未走完的历程,这是很不现实的。这就是我要讲的住房结构问题。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其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把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作为住宅建设的重要内容,并规定所占比例。新加坡在二十世纪60年代建国时就规定,90%的建设住房为政府廉租住房。上世纪90年代我陪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到新加坡考察时发现,尽管当时新加坡的廉租住房需求已下降,但他们仍在执行这项规定,直到上世纪末,这一规定才被取消,因为那时绝大部分新加坡公民都已得到政府租屋。英国在二十世纪40年代到1959年保持了70%的社会保障房、廉租房建设比例,1960—1979年期间保持了60%的建设比例,直到目前还保持着约20%的建设比例。香港现在则保持着50%的廉租房建设比例。美国现在每年建设350万套保障性住房,并规定只有收入低于17万美元的家庭才有资格购买社会保障性用房。奥巴马有一个很得力的非洲裔议员朋友,去年下台了,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购买了不该买的两套社会保障性用房。

而中国则过早地把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的比例要求取消了。前几年,我们的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占建设住宅的实际比例约为3%—5%,这个比例太低了。1998年党中央提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点,要建设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体的中国房地产体系,比例是70%—80%;但后来发了一个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文件,使情况发生变化,地方上当年就出现土地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2002年全国土地财政收入约为2400亿元,2003年涨到5400亿元,涨幅高达125%,到2009年为16000亿元,去年为27000亿元。因此,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热情高涨,但另一方面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比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极不相适应的局面。举例说明,比如现在的高档奢侈品,一个包可以卖到十几万元,一件衬衫可以卖到3000—4000元,还有高档天价皮鞋、服装等等,老百姓对此没有多少意见,正是因为有几十元的包、一二十元的衬衫、不到100元的皮鞋、几十元的外衣„„,他们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其中,衣食住更重要、更迫切。如果按照其收入水平,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经济适用房或租得起廉租房,那作为高档的商品化住宅卖到天价也无妨,老百姓还会有现在这种程度的不满吗?但是现在解决住房结构问题确实很难,最大的难点就是,上面提到2010年的土地批租收入达27000亿元,如果房价降到与我国人均GDP4000美元相适应的水平,将会使土地批租收入大幅度下降,地方政府建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的资金缺口将大增,这对我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关于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问题。现在许多项目都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这使本就不宽裕的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我认为,房地产调控问题将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短期内很难解决。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应该对这个问题做更深入更长久的研究。我国的房地产价格确实已经形成泡沫了,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一致。据美国房地产协会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中价房平均是177900美元,按美国每套住房约180到200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约为5700元人民币,由此对比,我们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显而易见的。是泡沫早晚会破,美国房地产2008年的溃市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房地产近50%的暴跌都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房地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说是首要功能,应是住房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尤其是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尽快扭转从房地产产业获取巨额利润的市场扭曲状况。

第二个方面:中国城市化问题

人口盲目急剧膨胀将带来很大、很长远的问题,怎么解决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李伟

我非常赞同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提法:中国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严重不平衡。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47.5%,但实际上城市户籍人口的比重则相对较低。我这里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7%,一个是36%,均与城市化率相差10%还多。“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相较之前提高了4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城市化率目标是51.5%,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我的观点是可能发展太快了。数量叠加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人口1000万基础上增加500万和在人口2000万基础上增加500万,给社会管理、城市承受及产业所带来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城市化有不平衡性,最突出的是城市出现量化结构问题和城市贫困群体多元化问题,包括农民工、流动人口、退休职工、农二代等,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教育部近期的一个报告说,幼儿园的入学率50%都不到。

北京的人口规模按2000年的规划到2020年是1800万,但2009年就已达到1972万,加上流动人口1000万,已达3000万。据报道,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300多万,一年增加300多万,再加上流动人口至少还有1000万。这些世界级的超大都市,无不产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北京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672万吨,日均1.84万吨,但北京的日处理能力只有1.27万吨。大批的垃圾都是送到郊区去填埋,按照现在这个填埋速度,四到五年,北京大部分填埋场将填满,所以到2020年,北京至少需要3200亩的垃圾填埋场,相当于6个晋祠这么大的土地庄园,这还是仅仅用于生活垃圾填埋,据报道每年还产生1000多万吨的建筑垃圾,处理它们占用土地更多。其它还有水资源,中国是个最缺水的国家,现在北京每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26亿立方米,但水资源每年消耗36亿立方米。仅2000—2007年,地下水超采达56亿立方米。

所以,人口盲目急剧膨胀将带来很大、很长远的问题,怎么解决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比如如何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如果一个城市既要建经济中心,又要建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等五六个中心,什么人都要到这儿来,当然人口不好控制。我的基本观点是,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与我们现阶段的管理能力、资源水平相适应,不能太快。特别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个很大问题,大拆大建现象严重,对社会资源浪费极大,欧洲国家的建筑使用寿命是70年到80年,我们的使用寿命只有25年到30年,这在我国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报道甚至将这种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发展称为“灾难”。

第三个方面:控制通货膨胀问题

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李伟

控制通胀是仅次于房地产调控的热点问题,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大家知道,现在通胀有三种,输入性通胀、成本推动性通胀和流动性通胀。

我认为,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对通胀的控制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甚至不是一年、两年能见效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形成通胀的内在要素也很难有大的变化。比如目前输入性通胀的成因,一方面是资源类大宗产品的输入价格高,另一方面是美国所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认为后者的直接影响不是太大,主要影响是前一个因素。我对输入性通胀

问题的认识是,与其说是输入性不如说最终根源是吸入性;表面上是输入性,实际上是吸入性。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需求。大量的需求,必然要推高国际市场的价格,以至于买什么涨什么。去年一年我们花了1万多亿元的代价进口石油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5%左右;铁矿石进口了6.18亿吨,对外依存度2009年达到了62%。这几天,中东、北非问题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三天时间石油价格从103美元涨到114.23美元,而我们之前刚刚调高了成品油价格,现在涨了这么多,又面临是否调价的问题,可马上调价会进一步增加我们的通胀预期,不调又不符合经济规律。所以,大家认识到,中国的通胀问题源自于极大的高速发展需求,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成本因素的通胀,主要是工资成本上涨。对此我的观点是,人工成本的上涨是必然的、必需的,而且是迫切的。拿2005年和2009年举例,两年最低工资和平均工资的比值,国际上有个相对标准,即40%—60%;我们2005年社会最低工资的高档占平均工资的31.6%,最低档占平均工资的29%;2009年高档占26%,最低档占20%。这充分说明不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分配收入差距的拉大已经十分严重了,因此人工成本的上涨是个必然趋势。流动性方面,这么多年这么大的流动性投入,说到底通胀问题就是货币现象。综上所述,我认为近两三年通胀问题将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政策咨询研究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个方面:社会管理创新问题

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问题。——李伟

对这个问题我的认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现阶段把广义的社会管理提高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层面是非常必要的,其重大意义不亚于“十五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难度也不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小。我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也很明确:我们发展的目标不会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原则也不会变。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问题。伊朗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白色革命”值得研究,尤其是东欧剧变,那时它们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差,人均GDP都达到1万美元以上,我们所讲的政治、体制优势他们也存在,但这种优势可以转化。这次中东所发生的变化有很多方面原因,但共同点就是贫富差距拉大、政府腐败严重。这些社会问题在我们的发展阶段内也存在,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这些问题。

第一是法制建设问题。要以依法治国的理念强化社会管理,依据中央文件的提法,我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内涵和最终追求的目标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但我认为在管理的基础目标上是相通的。一个管理好的国家必然是法治有序的国家,任何一个国家公民都必须遵纪守法。法治建设是第一位的,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不一样,主要问题不是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而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

第二是政策设计问题。我们以政策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特点十分突出,这点我国和西方国家不一样。我们许多社会群体的很多利益问题,比如知识分子、退伍军人、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等都是由政策来协调的。如果政策设计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许多连锁效应,如政策“打架”引起的群访等。因此,制定合理、可行、有效的政策是我国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三是党和政府及其各级领导的公信力问题。一个国家机器的管理效能,公信力是第一位的。现在不少地方党组织、政府机构负责人说话在社会上缺乏公信力,似乎只有党中央是可信的。老百姓逆反心理严重,尤其是当社会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讲的话打折扣,以讹传讹却很有市场。

第四是管理事情的能力和效果问题,这是个突出问题。

第五是社会的思想教育、社会的公德水平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提出要转变“信仰危机”的状况,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近年来,更令人担忧的是出现了社会的诚信危机。

第六是国家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应该思考社会管理的观念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并随之转变。

第七是对特殊群体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对城市和农村空巢家庭、流浪儿、鳏寡孤独等的管理,如对鳏寡孤独的救助问题在我国明朝时就列入了法律,如果不予救助则以监守自盗论处。对于特殊群体,我们必须要关注。与其用财政资金去做那些有GDP、无效率的投资,还不如用来解决此类社会问题。

篇6:对当前中小学课程整合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1.从宏观层面分析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关于前瞻性重大课题研究的问题

社会科学要产生服务于社会的重大影响, 必须面向未来。面向未来, 就要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抓住了前瞻性重大课题, 也就抓住了社会科学主攻方向上的重要方面。前瞻性重大课题的研究, 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 即选题和勇气。首先是选题。能不能提出前瞻性的重大课题, 是研究功力的体现。选题要把握好“前瞻”和“重大”四个字。有些课题是前瞻的, 但未必是重大的, 有些是重大的, 但未必是前赡的。其次是勇气。一般地说, 前瞻性的重大课题, 涉及多学科、多部门, 综合性很强, 所需知识面广, 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和科研组织工作, 研究难度比较大, 这是需要勇气的。另一方面, 个别的决策者急功近利, 热衷于短期行为, 对若干年后的事情不感兴趣, 你去前瞻, 他未必支持, 你要硬着头皮去研究, 这就更需要勇气了。

1.2关于中外合作研究的问题

目前的中外合作研究项目, 大多是利用外资。我们的社科规划项目专项经费, 也可以拿出一部分来, 资助中外合作研究项目。我们出题目, 或者与对方共同拟定题目, 我们资助, 也要求对方资助, 以实现我们自己的研究目的, 或者是实现双方共同的目的, 达到双赢。在这个问题上, 我们搞科研管理的, 应当具有政治和学术的敏感性[1]。只让外资进来不行, 我们也要出去。单赢不行, 要双赢。搞中外合作研究项目规划, 是社科规划工作一个崭新的领域, 是推动中国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的一条途径, 要有领导有组织有章法地进行。

1.3关于开发和调动科研协作力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科研协作力的开发和运用, 还是初级阶段的。如何进一步开发和调动社科科研协作力呢? 有两个载体可以运用, 一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 二是各省市区的社科规划办公室。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中国有100 多个, 有的省也搞了重点科研基地, 这些基地, 大多以项目研究为纽带, 开门办科研, 科研机制是大协作性质的课题制, 挖掘和发挥基地的协作力, 有广阔的前景。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社科规划办曾联合组织了一个跨省市的协作项目, 做得很好。看来, 社科规划办有能力和优势组织一些跨省市区的重大协作项目, 可成为组织跨省市区重大协作项目的平台, 这对开发和运用社科科研协作力无疑是贡献[2]。

1.4关于协调社会科学发展环境的问题

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大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包括了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立项与管理、科研经费投入、成果输送与展示、科研成果评奖、科研人员职称评定、意识形态监管七个子系统, 涉及教育、宣传、财政、人事四个部门。这七个子系统、四个部门在政策和措施上协调一致, 形成合力, 社会科学的发展就快了。目前社会科学发展环境的协调还不尽人意。比如,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科学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江泽民总书记在接见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的讲话中, 用了四个“同样重要”来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但在某些部门和地方, 重视自然科学忽视社会科学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再比如, 我们在社科研究管理中一再强调成果的质量, 要求出精品力作, 但在评定职称这项工作中, 有的单位仍把成果数量摆在不恰当的位置, 不是以成果质量和社会效用而是以成果数量论高低, 职称评定的导向与科研管理的导向不够协调。再比如, 中央要求增加科教的投入, 但在某些地方, 教育经费和自然科学研究经费大幅度增加, 惟独社会科学研究经费增幅很小, 远远不能适应社科研究发展的需要[3]。社会科学发展环境的协调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一些, 社会科学发展就顺畅一些, 解决迟了, 势必延误社会科学的发展。

2.从微观层面分析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1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未被充分认识

多年来, 尽管党中央反复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但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在社会实际中仍普遍存在。从理论上讲, 一般都承认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车之两辆、鸟之两翼, 缺一不可。但实际状况则是二者所受待遇不同在管理机构设置、资金供给、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成果鉴定评奖体系等方面, 哲学社会科学都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从上到下正规化、规范化, 造成两者的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在一些经济部门和基层单位, 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程度更是令人担忧。中央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被束之高阁, 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遭到冷遇,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往往缺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参与。此外, 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艰辛劳动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宣传不够, 社会公众对哲学社会科学也缺乏了解。

2.1.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错位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最早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模仿苏联模式设置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部门设置、专业编制、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课题计划安排、科研成果的评定和运用、职称的评定和晋级等都是和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 形成了一套高度集中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作用导致的结果之一便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非科学化”倾向。其一,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多的是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和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 存在着注疏化、宣传化、学究化倾向。所谓注疏化, 就是一味注疏导师经典, 图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而不是探讨研究有关问题, 积极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所谓宣传化, 就是只注重意识形态的宣传功能, 把科学研究简单地降低或停留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的功能上;所谓学究化, 就是逃避社会现实问题, 躲进小楼, 闭门造车, 从书本到书本, 从理论到理论, 引经据典, 无以创新[4]。这些倾向偏离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宗旨, 造成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错位。其二, 缺少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科学研究通常使用的观察、概括、验证等方法手段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受到种种制约, 许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滞留在理论推论、假设演绎阶段, 缺少系统观察、定量分析和现代科技条件下所能进行的实验考证。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就不会有更科学的研究成果。

2.1.3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滞后

当前滞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原因很多, 就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而言, 主要存在四个体制“瓶颈”: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二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机制严重扭曲, 三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不完善, 四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缺乏新型合理的与政府、社会和市场之间的有效的交换机制。

2.1.4理论创新不够, 学术风气浮躁

理论创新不够和学风浮躁的问题是当前社科界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一问题在中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哲学社会科学总的说来是得到了发展, 出版了大量的论文、论著, 翻译了许多西方著作, 但是, 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以给社会实践以理论指导的精品力作则不多[5]。给人的感觉是繁荣有余而发展不足。这种现象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缺乏创新精神和学风浮躁有很大关系。另外, 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也出现了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 不能实事求是地追求真理, 而是见风使舵、随波逐流;在学术上, 不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而是粗制滥造、浅尝辄止。许多人不是把学问做深、做高、做精, 而是往大里做, 以至于编书、撰书之风盛行, 出现了学术膨胀化和泡沫化的现象, 给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2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确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展望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走势。有必要从宏观上揭示目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引导人文社会科学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健康发展。

2.2.1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之间的矛盾源于其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矛盾。与自然科学不同, 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主体与客体对象是二位一体的, 其认识功能与价值功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认识论上的人文社会科学, 特别是社会科学, 其认识方法在本质上与自然科学并无大的不同;在价值论上则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以为在社会科学领域可以“滤清”一切意识形态的影响, 追求所谓知识论上纯粹的人文社会科学, 或者以为人文社会科学就是意识形态本身, 根本不具。任何科学品格, 都未能把握人文社会科学的真正本质。长期困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是, 将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意义与价值意义混为一谈, 导致“意识形态中心化”、“片面政治化、教条化”, 给学界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因此,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别需要区分本身固有的两重属性、两重功能, 在认识论与价值论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6]。

2.2.2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

正如经济全球化一样, 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同样也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浪潮, 成为其发展的重要走向。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既面临着与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的新问题, 也面临着保持自身发展的独立品格的新挑战。

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超越了一国的界限, 成为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与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话的能力和地位, 得到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承认;二是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家能以全球的视角, 从世界的高度, 从整个人类实践的高度来反思中国的人文社会现象和问题, 建构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评价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化程度的指标主要有:认识主体的国际化、认识客体的国际化、科研信息的国际化、研究行为的国际化、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政策体制的国际化等[7]。

2.3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3.1学科体系仍需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 体育社会科学的新学科发展很快, 从原来单一的体育理论发展到目前的20多门学科, 而且一些新的学科还在酝酿之中。然而在学科的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除了各学科发展不平衡之外, 学科体系仍未完善, 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地位、相互关系等尚不清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特有的视角和理论体系。然而, 当前一些学科的研究对象、视角尚较模糊, 缺乏学科独立性, 这不利于本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相互促进。体育实践中种种问题的研究, 需要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 要使多学科综合研究发挥出整体功能, 取得最佳效果, 就需要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2.3.2整体创新能力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迅速。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 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较弱, 整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20多年来, 中国形成或创造的诸学科, 大多数派生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母学科, 从实际情况来看, 这些新学科的“原创”性理论较少, “派生”的痕迹很重[8]。要改变这种状况, 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 还有赖于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们共同努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大胆创新。

2.3.3重理论研究, 轻实证研究

纵观历届中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体育社会科学论文, 可以看到, 论发展战略、发展规律、本质特征、法规、体制改革、管理科学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等问题研究的文章都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理论确实很重要, 需要认真去研究, 但如果一窝蜂地去研究它, 那是得不偿失的。相反, 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证研究的文章数量不多。我们应当提倡研究一些能切实能解决实际问题, 能真正给人以启迪的一些微观问题。

3.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的几点建议

3.1扩大资金投入

扩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 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得到国家的支持与重视。逐年提高政府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 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对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

3.2建立科研队伍

努力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社会科学家队伍, 提高社会科学家的素质, 转变其研究的价值取向, 打破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现象, 消除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垄断, 加强社会科学共同体内的沟通与团结, 让有才能的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 为社会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3深化基础研究

努力建构社会科学研究的“概念体系”, 深化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 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的自主性, 避免过多地受到科学共同体以外的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应注重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的研究, 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体系。

3.4加大奖励力度

加大对社会科学家奖励的力度, 调动社会科学家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设立国家级社会科学家奖励项目, 并分层对不同层次的科学家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王子猷, 李曜, 曹文华.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时代精神[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02) .

[2]黎敬波.应重视科研立项评估指标外影响因素[J].中国科学基金, 2005, (01) .

[3]刘天喜.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出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1) .

[4]徐海军.科技传播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01) .

[5]陈莹, 朱华芳.论学术期刊的可读性[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S1) .

[6]贺来.“主体性”观念的反思与意识形态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7, (03) .

[7]王中云.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国际化问题[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4, (01) .

上一篇:民兵军事训练总结下一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