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企业财务相关问题 C12029 90分试卷

2024-06-13

IPO企业财务相关问题 C12029 90分试卷(精选4篇)

篇1:IPO企业财务相关问题 C12029 90分试卷

一、多项选择题

1.绿大地在2004年至2009年涉嫌的犯罪行为包括()等。(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伪造金融票证、伪造国家机关公文

B.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

C.隐匿、销毁会计资料

D.欺诈发行

2.在会计准则执行层面上操纵利润的手段包括()。(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利用会计准则对特殊业务规定不明确操纵利润

B.通过报表剥离操纵利润

C.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D.利用新业务、新形势操纵利润

3.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操纵利润的手段包括()。(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调整存货的计价方法

B.剥离报表

C.延长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

D.降低坏账的计提比例

4.自2006年以来,有200多家企业被发审委否决,其中部分是与财务会计问题有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资产不完整

B.财务数据异常且招股说明书未能做出合理解释

C.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

D.持续盈利能力差

二、判断题

5.审计资料过期、中介机构变更或发生重大事项的,发行人要做补充预披露。()

正确

错误

6.2006年以来,在IPO审核过程中,保荐机构申请撤回的公司有292家,多数撤回的原因是业绩大幅下滑。()

正确

错误 7.绿大地在2004年至2009年涉嫌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虚增资产、虚假采购、虚增销售收入等。()。

正确

错误

8.IPO财务审核的目标是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让投资者看到公司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护投资者知情权。()

正确

错误

9.在审核中,发行人不能随意改变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如果改变后风险水平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则认定不符合谨慎性原则。()

正确

错误

10.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6年以后,除经国务院豁免的企业外,监管部门要求公司持续运行满三年才能上市,不再接受剥离报表。()

正确

错误

篇2:IPO企业财务相关问题 C12029 90分试卷

一、多项选择题

1.IPO过程中,发行人需要补充预披露的情形包括()。(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发生重大事项

B.审计资料过期

C.上述三项都不正确

D.中介机构变更

2.在会计准则执行层面上操纵利润的手段包括()。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改变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B.利用会计准则对特殊业务规定不明确操纵利润

C.通过报表剥离操纵利润

D.利用新业务、新形势操纵利润

3.绿大地在2004年至2009年涉嫌的犯罪行为包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

B.欺诈发行

C.伪造金融票证、伪造国家机关公文

(本(本题有超)等。D.隐匿、销毁会计资料

4.公司财务数据异常可能表现在()等方面。(本题有超过一个的正确选项)

A.存货大幅增加

B.公司盈利能力大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C.公司业务模式不成熟

D.与主要供应商之间采购价格不合理

二、判断题

5.审计资料过期、中介机构变更或发生重大事项的,发行人要做补充预披露。()

正确

错误

6.2006年以来,在IPO审核过程中,保荐机构申请撤回的公司有292家,多数撤回的原因是业绩大幅下滑。()

正确

错误

7.绿大地在2004年至2009年涉嫌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虚增资产、虚假采购、虚增销售收入等。()。正确

错误

8.IPO财务审核的目标是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让投资者看到公司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保护投资者知情权。()

正确

错误

9.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6年以后,除经国务院豁免的企业外,监管部门要求公司持续运行满三年才能上市,不再接受剥离报表。()

正确

错误

10.IPO在审企业存在财务疑点的,监管机构可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部门出具相关事项的复核报告。()

正确

篇3:IPO财务会计及相关问题探讨

企业首发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上百个, 尤其是在中国目前特定的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下,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的财务、税收、法律、历史沿革等等的历史性遗留问题, 而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因为这个原因, 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之上, 并且在上市企业财务会计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处理好相关财务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突飞猛进,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而作为企业IPO会计这个职位在经济市场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也更加的引人注目。企业在申请IPO上市的过程之中, 财务会计都有相关部门的严格的审核指标, 例如:会计核算的规范性、收入、坏账烂帐的处理等都是有关部门审核的重要依据, 正因如此, IPO财务会计这个职位在企业当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 地位十分重要。

2 企业中IPO所存在的财务会计问题

2.1 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

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基本上是每个IPO企业财务会计都会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申请在创业板IPO的企业一般都具备了高科技、高发展性的特点, 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研发费用的支出。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规定, 对于研究开发支出的费用化和资本化之间的比率、资本化的金额占当期利润的比率, 不适用于较为激进的会计政策, 否则可能由于会计处理的不当而导致最终被否。此外, 如果发行申请人存在较大金额研发费用资本化, 该地区的有关审核部门就会扣除该企业资本化相关研发费用, 扣除相关研发费用的标准是用净利润指标针对相关研发费用来进行扣除,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会重新严格审核该企业的净利润指标, 如果此时企业的会计想利用增加该企业的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方法, 来调整企业的净利润增长, 这种方法是不宜使用的, 被有关部门查出后会导致企业IPO的失败。

2.2 会计管理模式落后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从我国现在经济局势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经济现状目前仍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 但是私营企业也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当大一部分的企业是属于个体性质, 所以在私营企业的管理过程中, 一部分高层领导者和管理者是以独裁式经营管理整个企业, 这一特点, 从实质上来讲并不利于企业IPO的进程, 再加上某些相关管理层人员自身对企业PIO进程中的会计问题并不够了解, 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观念, 并且没有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并研究会计管理创新, 所以会计的问题久久得不到解决, 会计的作用也并没有被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 这一短板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一些企业资金实力薄弱, 具有强烈的避税的侥幸意愿, 加之其财务会计水平较低, 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所以企业会计管理模式的完善对企业本身的发展而言极为重要。

2.3 收入确定和盈利问题

企业申请上市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国家对于发行人在申报期间内的收入和盈利问题也给出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地位和市场占有率的问题;二是企业产品的销售毛利;三是企业的受众客户量。由于收入是操纵利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因此有关审核部门会对企业的收入的审核较为严格, 在对企业的反馈意见中, 经常会有关于收入方面的问题, 所以对于申请IPO的企业, 尤其是一些很多新型创新的商业模式的企业, 应该在明确收入的确定性同时结合自身的经营模式之上, 尽可能充分的满足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收入确认的规定。

3 关于企业中IPO所存在的财务会计问题的应对措施

3.1 关于研发费用资本化问题的应对措施

研发费用资本化, 可能是新会计准备为IPO企业奉出的最大福利, 也将是衡量会计政策是否激进的明显的动向风向标, 遵循会计准则来进行资本化处理, 合理合法的提升企业业绩, 是IPO公司不能被剥夺的权利。作为能够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开发对象, 首先要具备“创新性”, “创新性”是资本化对象的本质特征。研发目的如果只是改良和升级产品的功能和版本, 很少能具备真正的“创新性”, 在这种状况之下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很难让人信服, 但是对于某一些科研项目和想要申请IPO的企业, 进行资本化处理, 与其经营项目和科研状况是明显相符的, 比如某些行业, 像网络游戏公司、制药公司等。在关于研发费用处理的过程之中, 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资本化的条件的同时还要保持合理的研发费用和资本化之间的比率, 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金额所占的当期利润的比率都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以内, 这样的话才会比较容易通过相关审核部门的审核。

3.2 会计基础薄弱落后的应对策略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 是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财务管理全新机制, 更新财务管理陈旧理念, 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 是搞好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企业在上市过程中, 需要IPO的会计整理好相关内容的财务报表, 标注清楚每项数据的核对结果, 这样才有可能获准上市, 并且当企业上市的时候, 还需要整理一份新的财务报表上缴给中国证监会审核, 证监会会将原始的数据和现有的数据进行对比, 但是如果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薄弱, 不能熟悉的掌握国家对于IPO企业上市的财务部分的规范和要求, 就会导致企业IPO失败, 企业就不能上市。财务会计应该在整理好原始财务报表之后先不要急于向当地的税务部门报送, 一般的报送时间均为所得税清缴时间, 在这个日期之前, 做审计的企业会计要做好企业上一年度的审计工作, 对于税务部门不会影响财务报表数据对外报送的时间只需在规定时间内上缴即可, 财务会计要用这些时间把新的财务数据整理好, 而且要根原始财务数据核对无误之后, 即可上交当地的审核部门;统计部门的要求的时间就相对严格了, 一般时间都相对靠前, 经过和统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协商完毕, 然后送上未审计的报表, 留存台账, 审计完毕之后可再做适当的调整。这样操作起来, 便会使企业申报的财务报表和原始的财务报表数据保持一致, 不会在这个方面造成审计不能通过的负面反馈意见, 进而增加IPO通过的概率。

3.3 收入确定和盈利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于企业本身来说, 想办法解决企业IPO来自多方面的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就是对企业各方面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在IPO的过程过, 既能帮助企业完善相关管理结构, 还能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上市本身, 对于企业某种意义上而言, 是促使工作效率的提升, 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是企业形成规模化的经营方式。

盈利问题是企业在申请IPO时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之一, 申请IPO企业应该是国家鼓励并且支持的行业, 在企业细分行业中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优势的状况下, 增强盈利能力, 企业的市场权威性越高, 竞争优势越大;提高毛利率水平主要通过保持产品的销售价格, 但是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来实现, 毛利率的提高会提高企业通过审核的可能性。毛利率高于同类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话, 说明该企业在行业之中的实力较强, 通过IPO的可能性就越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许多企业和公司通过IPO上市的方式已经越来越频繁, 但是在申请操作IPO的整个过程中还有诸多的问题并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 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企业很难通过IPO的审核过程, 其中财务会计这个环节的问题尤其突出, 为此, 从IPO过程中常见的会计问题的角度出发, 解析企业的会计环节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IPO的企业和公司制定更合理实用的发展计划创造条件。

关键词:企业,IPO,会计问题

参考文献

[1]涂翔宇.IPO造假的中介机构责任与监督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 (08) .

篇4:IPO企业财务相关问题 C12029 90分试卷

关键词:中小企业 IPO 财务问题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又称IPO,包括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公开发行上市。《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公开发行:1)向不特定对象发行证券;2)向累计超过二百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发行行为。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依法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那么一家中小企业要成功IPO,在财务方面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设立时出资问题

《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公司法》还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上面只是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但是从实际来看,IPO的中小企业多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而来,这就要求注意在整体改制时的入账问题。在进行改制时,中小企业应聘请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也要聘请审计机构进行审计,在入账时应该按照审计后的净资产折合成股份,而不应该按评估价格折合。按照规定,若按照评估价格折算,公司的存续期间需要重新计算而按照审计后净资产折合则可以连续计算存续期。当然,公司以土地、房产、设备等实物出资时,还应当进行产权转移等手续。

如果公司历史上存在未足额出资或出资方式不符合相关规定,涉及金额占当时注册资本比例较高,对经营有影响的,视轻重程度要求公司运行1年或3年。

二、日常财务处理问题

(一)财务规范问题

企业上市后要在阳光下经营,置公司行为于大庭广众之下,接受证券机构的监管和其他各方的监督,规范运作成为强制性的要求。拟IPO的中小企业应当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到账簿、报表等都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设置,对有关经济活动进行账务处理。

(二)资产减值的处理

当一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资产历史成本时,资产的账面金额就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该资产就发生了减值,即资产减值是历史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现时的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利益的评估值。资产减值的处理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提取、存货减值准备的提取、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等减值准备的提取。

资产减值需要进行估计,而企业利润对会计估计具有高度敏感性,会计估计不当,则资产减值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从而虚增或虚减申报期利润。上市财务审核对资产减值的关注,一是资产减值是否客观、公允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质量状况,是否少计资产减值损失,以虚增资产账面价值,从而满足上市条件;二是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确定是否合理,减值准备计提是否稳健,与同行业相比是偏低,还是偏高,是否符合行业惯例;三是资产减值政策是否保持一贯性,是否存在利用资产减值随意调节利润的情况;四是资产减值,尤其是重大资产减值产生的原因。报告期发生大额资产减值,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还是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收入费用的处理

一是收入的确认。收入确认方法要能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应当对照合同的条款的规定,判断跨期收入的确认是否有平滑业绩的嫌疑,完工百分比法的使用时,百分比确定的依据是否充分等。同时,必须要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完工进度,尤其应当需要外部证据来证明期末进度的准确性,如发包方的确认、第三方的验收证明文件等,若存在差异,需要有合理的解释。二是研发费用的处理。为了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新准则规定满足一定条件下的研发支出可以资本化,藉此为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财务环境。然而,正是这“一定条件下”,使得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无所适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对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计量。三是成本费用的处理。成本费用能否准确、合理归集,直接影响申报财务报表盈利水平的真实性,同时能够反映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进而影响上市审核。成本(这里的成本,有时也称生产成本、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是指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与产品或劳务直接向联系,而费用通常指期间费用,不与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直接相关,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企业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提供劳务的存货价值,随着产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结转至当期损益。

(四)关联交易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年版)》,对关联方的认定进行了重新规定: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的,构成关联方。受同一方重大影响的企业之间不构成关联方。证监会对关联交易的审核,并非要求公司不能有关联交易。若有关联交易,则要说明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及关联交易额度的大小、定价的方法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上一篇:小学体育兴趣小组计划下一篇:施工员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