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2024-06-19

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精选10篇)

篇1: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陈琦

黎润红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CSC NO.20140601502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蒿素研发中的管理模式与科研评价研究”(12BGL114)

作者单位:100191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 通信作者:黎润红,Email:lirunhong@bjmu.edu.cn

【摘要】 中国科学家因在特殊年代研发的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引发了对我国新时代生物医学科研管理策略的探讨。科学研究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对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剑桥大学的生物医学成果显著,其科研管理体系较为完善,本文在介绍其科研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

Management of Biomedical Research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mplications for China CHEN Qi, LI Runhong.Peking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Medical Humanities, Beijing 100191, P.R.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Runhong, Email: lirunhong@bjmu.edu.cn 【Abstract】In China, the winning of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by the Chinese scientist TU Youyou for artemisinin that was discovered during the 1970s triggered a discussion about developing a biomedical research management strategy in the new era.Traditional management has faced many challenges in the era of Big Science.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as attain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ha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system.By referencing observations from Cambridge, and considering the research climate in China, this article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advancing research management in Chinese universities.【Key Words】University of Cambridge;Biomedicine;Research Management

良好的科研管理要根据新时期的科研特点进行调整,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涌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着力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的科研管理”。[1]在科学史上,早期的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是个人业余爱好,可凭借个人能力独立进行。19世纪始,科学研究呈现出职业化和结构化的特征。20 世纪以来,学科既高度分化又相互渗透,科研活动日趋全球化,进入了大科学时代。大科学是相对小科学而言,指科研难度大,即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大规模科研活动[2]。虽然小科学研究仍将广泛存在,但大科学研究的趋势已很明显。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也已突破学科界限,朝着整体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3]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生物医学研究由“小科学时代”迈入“大科学时代”。

大科学时代对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素研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研发是中国科学界集体大协作的结果,这其中离不开特殊年代科研管理体系的支持。在全球化时代,我们除了总结本土经验外,也要放眼世界寻求先进的管理策略。英国剑桥大学(简称剑桥)在生物医学科研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管理经验值得学习。剑桥大学的科研概况

剑桥曾经产生过一批极具影响力的科学家、思想家或医学家,如培根、牛顿、达尔文,以及提出了血液循环的哈维等等。20世纪以来,获诺贝尔奖(简称诺奖)数量成为衡量大学学术声誉的重要指标之一。截止到2016年,剑桥共产生过95位诺奖得主,其中生理学或医学奖26位,是造就诺奖得主最多的大学。[4]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提名的华裔学者伍连德亦毕业于该校。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工作,剑桥的桑格研究所(Sanger Institute)则承担了近1/3,为承担任务最多的单个机构。在大科学时代,剑桥仍能取得如此多的科学成就,除了拥有优秀人才和悠久的学术传统外,其科研管理策略也至关重要。剑桥大学的生物医学科研管理

2.1 促进跨学科交流合作

一个相互合作的科学家群体可以扬长避短,造成智力的“叠加”或“重组”,产生相互促进成长的作用力,形成“科学家智力集团效应”。[5] 为了充分发挥协作优势,剑桥采取了多种措施以促进交流合作,使跨学科合作常态化。比如科研策略办公室创建了战略研究创意网络(Strategic Research Initiatives and Networks)。[6]其主要目的是整合剑桥现有研究力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应对大规模的多学科研究挑战;提高对国内国际研究、政策及经费配置的影响力;加强内部跨学科研究合作;为大型经费申请、招聘及国际研究合作提供平台。[7]与生物医学相关的包括跨学科跨地域的大数据研究、癌症合作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传染病研究、神经科学研究等。[7]剑桥网络(Cambridge Network)有限公司,给学术及商业精英提供各种交流机会,既有轻松的早餐会,又有工作坊、讲座等,在思想碰撞的同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8]

剑桥极力创造自由交流的环境和氛围,在图书馆、学院系所、实验室、医院等工作学习场所都设有休息区。这些区域往往成为轻松的非正式会议场所,可以享用茶水点心,浏览各类信息,畅谈交流,很多研究思想就是这样激发出来的。

2.2 完善的科研服务支持系统

研究项目从申请到开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环节会耗散科研人员有限的精力。剑桥设有专门部门和平台提供专业支持。比如研究运筹办公室(Research Operations Office)帮助了解项目及合同的程序和要求,从经费计算、项目申请流程、利益冲突到风险评估等方面提供咨询指导。[9]科研信息网络提供科研各阶段工具和资源,帮助寻找潜在的合作者、资助等。[10]科研一旦开展,就会产生大量数据。剑桥科研数据管理网络提供数据管理方面的支持,从数据创建到维护、分享,甚至细到文件夹命名,都有详细指导,同时搭建了数据、软件等信息分享平台。[11]其他部门诸如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心、图书馆、人事部门、项目发展部等也会提供专业帮助,开展科研培训、工作坊及面对面指导。全面细致的服务,节约了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了科研效率,还可帮助年轻学者快速入门,促进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

2.3 多渠道的科研经费来源

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取得科学成果的重要前提,无论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平台搭建,还是实验设备,都需要科研经费的支持。因而,争取充足的科研经费已成为现代大学面临的重要任务。

剑桥的生物医学科研经费来自多渠道,既有政府部门资助,如医学研究理事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也有各类慈善机构、基金会、企业伙伴等,如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剑桥专门设置了科研策略办公室(Research Strategy Office),制定并执行战略方针,以帮助学校获得更多资助。[12]还建有科研基金数据库,提供关于各学科的国内外基金资助[13]信息。在全球化背景下,重大资助越来越关注大科学研究。剑桥科研政策委员会(Research Policy Committee)建立专项执行基金为项目提供前期支持,以助其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14]

2.4 独特的精英管理模式

有了充足的科研经费,还需有效发挥科研人员的智力优势。这方面,剑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LMB)成绩卓越,堪称精英管理模式的经典。[15]

LMB脱胎于著名的物理研究机构卡文迪许实验室。1947年,该实验室获得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的支持,成立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小组”。MRC支持扎扎实实做有长期深远或重大意义的研究,充分信任研究人员,把帮助他们完成研究作为首要职责。研究人员不受填写申请表、工作进度等烦琐文件的干扰,也不用担心论文发表,可将全部精力集中于研究。在开拓阶段,除了微弱的增进医学发展的希望外,小组几乎拿不出任何东西来证明工作的价值,但是MRC从不催促成果。1962年,MRC进一步资助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英国女王亲往揭牌。同年,实验室有4人获诺奖,其中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因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同获医学奖,佩鲁茨(M.Perutz)和肯德鲁(J.Kendrew)因确定血红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同获化学奖。这也奠定了LMB在科学领域的国际声望。

LMB创始人佩鲁茨认为实验室的成就要归功于MRC的开明政策。佩鲁茨、克里克、肯德鲁及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桑格(F.Sanger)组成了实验室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从不直接干预实验室工作,而是确保研究人员去完成研究,并努力吸引有天分的年轻人加入。委员会很少召开会议,仅当有重大决定时才召开。这一管理机制运行平稳,从而使委员们也有时间专心从事自己的研究。

[16][16]

截止到2015年,LMB共有14位研究人员获过诺奖,进修人员后来也有11位获诺奖,LMB也因此被称为“诺贝尔奖工厂”。[17]

2.5 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剑桥现象”

剑桥允许教员业余兼职研究,将科研成果向应用开发转移,实现产业化。依托大学的科研实力,剑桥及周边地区形成了欧洲最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生了产学研高度结合、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的“剑桥现象”(the Cambridge Phenomenon)[18]。

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剑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创业教育、创业服务及与产业界互动机制等,降低了成果转化的“门槛”和风险。设立了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机构,如剑桥企业有限公司(Cambridge Enterprise Limited)在技术授权和科技创业方面提供服务。[19]知识转移促进网络(Knowledge Transfer Facilitators)促进与潜在企业伙伴的交流及沟通。[20]这些服务培育了剑桥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励了科研人员对应用性研究的热情,从各院系衍生出了许多高技术公司。[21] 在教研领域,剑桥同产业界也保持着广泛联系,如联合授课、培养学生、咨询服务,学生实习兼职,设立产业资助的科研岗位等。[22]

在生物医学园区还有帮助进行转化医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如剑桥大学医学联盟下设转化研究办公室,帮助将生物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实际应用的健康技术,如新疗法、仪器、诊断方法等。[23]剑桥大学医院国家医疗服务基金信托(Cambridge University Hospitals NHS Foundation Trust)负责审查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并给予全面的专业支持。[24]非营利组织东部医疗企业有限公司(Health Enterprise East Limited)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对于那些有益于改善健康或节省开支的创新,即使缺乏商业价值,也会被评估并推广。[25]

2.6 临床与科研

在英国,大部分临床医生无需进行科研工作。根据与科研的关系,医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提供基础医疗服务的全科医生,是医生的主体,无需做科研。第二类是国民保健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医院的医生,主要工作是临床但保持科研兴趣,也称研究活跃型医生(research-active doctors)。第三类是少数临床科研型医生(clinical research physicians),主要工作是科研。全英医学总会(General Medical Council,GMC)规定所有医生每5年都要接受医学评估进行再认证,不通过会丧失行医资格。[26][27]评估主要强调临床水平和与同事、患者之间的关系。对科研医生,GMC从法律法规、伦理等方面制定了规范,如有违背也将危及行医资格。[28]由于没有论文压力,加之科研造假惩罚严重,一定程度上阻止了低水平论文或论文造假现象的发生。

尽管从事科研的医生比例不大,但剑桥仍然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剑桥生物医学园区,已形成生物医学集群。剑桥医学研究所、阿登布鲁克临床研究中心、英国癌症研究所、剑桥大学医学联盟、生物制药公司全球研发中心、英国精准医疗弹射中心(Precision Medicine Catapult)网络项目总部等纷纷在园区建立。[29][30] [29]在物理空间拓展的同时,各机构间的合作也在延伸。英国定期会系统评估全国高校科研水平——科研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从科研产出、影响力及学术环境等方面衡量大学的科研实力,并以此作为下拨经费的重要依据。评估结果分4个等级,最高等级(四星级)代表该研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在最近的2014年度评估中,剑桥的临床医学研究有58%达到四星级,高居首位。[31]这得益于临床医生、科学家、生物公司之间的广泛合作。对我国生物医学科研管理的建议

相较于青蒿素的研发年代,我国的生物医学科研条件已大为改善,科研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如能有更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将有助于科研的更大发展。面对全球卫生和大科学时代的挑战,结合剑桥大学的管理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我国传统的科研管理体系往往很重视管理职能,却忽视了服务功能,而后者正是剑桥科研管理体系的核心特点。在大科学时代,生物医学科研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深入挖掘科研人员的潜力,使其专心研究,离不开完善的支持体系。因此,在科研管理中应树立服务观念,为科研人员在研究各阶段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支持。在科研基金、学术工具、大数据管理方面,都需要搭建数据库平台,及时更新国内外信息,为研究提供方便。在成果转化方面,由技术转化办公室、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机构提供技术评估、法律顾问、商业运作等多方面的专业支持,充分实现技术价值。

我国综合性大学拥有教学院系、科研中心、医学院和附属医院,与剑桥大学类似。如能很好地整合这些研究力量,将能极大地促进生物医学研究。这一方面需要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促进多领域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创造促进自由交流的环境,营造鼓励分享、创新的氛围。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精英管理模式比较特殊,研究人员得到充分信任,无需操心经费和论文,只管专心研究。这种模式不适用于短期考评,但是从长远来看可能取得引领世界的重大成果,可供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借鉴。

临床与科研有相互促进作用,剑桥经验显示生物医学研究成果的取得并不在于从事科研的医生数量,关键是整合学科优势促进临床与科研的合作。我国医生职称评聘制度主要以课题、论文为导向,临床医生付出大量精力应付科研,虽然论文数量可观,但也催生了学术造假、论文代写等学术不端现象。卫计委、人社部在2015年11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对基层医疗人员评审不再对论文、科研要求做硬性规定。[32]这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以科研为导向的评价制度,是遵循医疗规律和基层医疗工作实际的举措。接下来,可以借鉴他国较成熟的做法,进一步将医生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决定临床与科研的比重。除了基层医生外,临床型医生考核也以临床业务水平为主,对于科研型医生则需保证其科研条件和时间。同时,加强临床与科研人员之间的联系合作,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33]

在我国重视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下,完善生物医学科研管理策略,将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生物医学科研在大科学时代的发展。

致谢

感谢剑桥医学院滕忠照及Elizabeth Fistein老师对本文的启发,感谢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樊春良研究员、北大医学人文研究院张大庆教授及口腔医学院科研处单艳华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EB/OL].[2016-01-13].http://.[2] 孙华.论大科学时代的大学科研图景[J].高教探索, 2010(1):19-23.[3] 周来新.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 2012:45.[4] University of

Cambridge.Nobel

Prize

Winners[EB/OL].[2016-10-08].http://.[33] 夏青, 郭超, 沈如群.科研管理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11,24(1):2-4, 7.

篇2: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根据《华侨大学团支部工作办法》、《华侨大学团支部民主评议团员工作程序》和《华侨大学共青团员奖励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团员民主评议等级:

(一)优秀团员:

1、在思想方面积极进取,切实履行团员义务,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对党团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2、学习方面表现良好,本学年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不低于前40%。

3、在社会工作方面,担任学生干部者在任职期间表现良好,工作有奉献精神,其工作成效被多数同学认可;没有担任学生干部者能够积极参加团内及有关社会活动。

4、在生活方面,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同学关系融洽,尊重师长,群众基础扎实,没有违纪受处分的情况。

5、社区表现分不在本楼幢后30%或不低于100分且无违规违纪行为。

6、校级、院级优秀团员团干必须是注册的青年者愿者。

(二)合格团员:

符合团员条件,学习、生活等方面表现良好,遵纪守法,切实履行团员义务和积极参加团内及有关活动的,并按时递交团员个人总结材料者。

(三)经帮助能够合格团员:

与合格团员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但能够参加民主评议活动并按时递交团员个人总结材料,有悔悟和进步的表现,有决心克服错误的后进团员。

(四)不合格团员:

放弃共产主义信仰,严重违法乱纪,又拒不接受团组织的批评教育,或经帮助仍不思改进的团员。特别是本学年内未上交团员个人总结材料者以及本学年内被处以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团员。

二、团员民主评议程序

团员民主评议工作必须按规范的程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一)团员自我评议:

团员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一年来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自我小结,认真填写《华侨大学共青团员民主评议表》自评等级,并将评议表交于团支部书记处。

(二)团支部评议:

1.准备工作:

(1)结合团员的自我评议以及团员民主评议各等级所应具备的条件,确定拟评议为“优秀”和“不合格”的团员名单,各团支部民主评议所产生的优秀团员比例控制在本支部团员数的10%以内,采取四舍五入。

(2)事先向学院团委和辅导员、班主任通报开会时间和地点,邀请辅导员或班主任、党建联络员参加。

(3)事先调查、了解优秀团员候选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并在支部大会上做简要介绍。

(4)准备选票。

2.评议过程:

(1)支部大会应有本支部2/3以上团员参加方为有效。

(2)评议开始前,学院团委组织部成员宣读《生物医学学院团员民主评议实施细则》,然后主持人(团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要介绍优秀团员候选人情况。

(3)安排好监票人、计票人。

(4)投票。每位投票团员都要对候选团员表态,包括赞成、反对、弃权三种。

(5)计票。统计结果时要把每位候选团员的各种数据都统计出来,包括赞成、反对、弃权的人数。

(6)记录,组织委员或者宣传委员要做好会议记录。

(7)如实填写《华侨大学共青团员民主评议统计报表》,报学院团委审批。

3.学院团委评议:

(1)由学院团委老师组织团委学生干部、各班团支书负责完成。

(2)在各团支部评议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团员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后的评议结果:优秀团员、合格团员、经帮助能够合格团员、不合格团员。

(3)按照《华侨大学共青团员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在支部“优秀团员”等级范围内评定院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同时推选出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候选人,由学院团委填写《先进个人汇总表》,上报校团委审核。

共青团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委员会

篇3:高职医学生物学教学探讨

关键词:医学生物学,教学质量,学习兴趣

医学生物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 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与医学有关的基础课, 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 包括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两方面的基本内容。我校生源来自中考落选生, 他们年龄小、基础差、学习情绪低落, 而医学生物学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 但学时少, 且授课方式与中学差别较大, 学生不知如何学, 跟不上教学进度, 将导致更严重的厌学情绪。近几年, 我们积极探索, 总结经验教训,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理安排教学, 帮助新生较快适应职业学校的生活,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

1 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我校招收的新生是初中毕业生, 很多学生没有生物学基础, 再加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 且局限于中学的学习方法, 如果一开始讲课进度很快, 学生就会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自信心受挫, 从而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能力及基础知识状况非常重要。上课时首先提出重、难点, 便于学生掌握本次课的关键点。此外, 在讲授重、难点时尽量科普化, 将专业性很强的内容转化为大家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的内容[1]。其次教师在课下和平时多与学生沟通, 关心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的心理, 最大程度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层次, 多理解、包容学生, 学生每次有一点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 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并认可任课教师, 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从接受到喜欢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职业学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要求出发, 太难、太深的内容不要求学生掌握, 即适当降低目标要求, 降低学习难度, 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 使其树立学习医学生物学的信心。

2 引导学生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遵循“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索,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在基础差、课时少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首先, 积极引导学生预习, 安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培养自学能力, 拓宽视野, 增长人文知识, 养成学习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学能力。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通过预习和独立思考, 学生在教师讲课前已掌握了大部分内容, 一些不懂的关键问题在课堂上经教师点拨后, 不仅容易理解, 而且记忆深刻。每节课结束时, 教师要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并在下节课开始时提问, 逐渐培养学生预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使学生具备自学能力, 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其次,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用互动的方式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通过分组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方面的探讨和分析, 尽可能让学生当“小老师”, 进行概括总结, 相互竞争比较, 教师多表扬、少批评, 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后成功的喜悦, 逐渐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对平时主动发言且回答正确的都给予加分,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3 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医学生物学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层次、校情及实际需要, 选择相应的教材。备课时, 教师要充分理解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基本概念、知识要点, 精简内容, 组织成条理化、系统化的教案及讲稿, 并大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编写教案时, 事先了解学生的已知, 认识学生的未知, 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 推敲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容易混淆的概念, 最终确定每节课的重点、难点[2], 同时适当补充相关的前沿内容以及最新的研究动态。例如, 在“遗传的分离定律”章节中, 为了让学生理解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的相关知识, 上课时先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 问该夫妇再生孩子的话眼皮性状如何?”基本上每个班级有几个父母是双眼皮而自己是单眼皮性状的学生, 通过询问这些学生的一级亲属、二级亲属及三级亲属等的眼皮性状, 得出“基因在人体中是成对的, 单眼皮基因是隐性的, 双眼皮基因是显性的, 基因在传给后代时发生分离”。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得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纯合体、杂合体, 基因型、表现型”等基本概念及相关基础知识。这样避免了纯理论的讲解,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积极互动, 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既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医学生物学教学质量。

4 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可以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而把日常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的实例穿插在医学生物学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生命的物质基础”章节中讲授无机物水的作用时, 让学生知道早晨起来空腹喝一杯白开水能除百病, 每天清晨饮用凉开水, 能消除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肤病。讲到有机物脂类时, 特别提醒女学生不能过度减肥, 人体中脂类太少会导致激素低下, 易早衰和不育等, 但脂类太多易肥胖, 易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在学习“遗传与变异”章节时, 让学生知道近亲结婚时, 子女遗传病的发生率比非近亲结婚的子女遗传病发病率高很多;知道遗传病的危害和预防遗传病的重要性, 对优生优育, 提高人类的先天素质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5 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是检验学生学习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考试的形式和结果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学的态度。为全面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从多个方面反映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知情况[3]。对于基本理论、概念、定义等, 采用闭卷考试, 而对于综合性、探索性较强的知识, 采用开卷考试或论文、读书报告等形式。考试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外, 还应注意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 例如, 实验报告情况、实验操作情况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要全面、综合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使考试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加油站”。总评成绩包括期中、期末、平时课堂发言、作业、实验和课堂纪律情况, 使学生既重视卷面成绩, 又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智勇, 胡忠红《.细胞生物学》教学过程的优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8 (4) :128-130.

[2]杨珂, 余瑾.对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 2005, 21 (16) :2240-2241.

篇4: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关键词】生物化学  医学  教学改革  基因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60-01

生物化学既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前沿学科,又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关键的基础学科。同时,鉴于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性质,其实验原理和方法发展迅速,促进了医学生物化学不断改进和创新。由于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概念比较抽象,知识点较多,结构复杂,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缺乏联系等原因,使很多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信心,甚至厌学,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我们从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改革的思路与方案,包括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探索。

一、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医学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根据个人的想法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记笔记。医学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沿袭了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内容偏重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课程整体的逻辑性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1.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课程重视不够

我校的医学生物化学授课对象包括护理专业专科学生每年2000多名,临床专业专科生每年1000多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每年100名,中医专业150多名。学生对生物化学理论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临床医学等专业来说,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对毕业后的工作用处不大。

2.教学与教材不统一

在医学生物化学理论教学中出现了教学与教材不统一的现象。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形成了自己习惯的教学模式,如果教材知识安排和教师的教学思路顺序不协调,学生就不能在教材的相应章节中找到学习的知识点。

3.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的理论教学习惯于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根据个人的想法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记笔记。医学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沿袭了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内容偏重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课程整体的逻辑性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医学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1.根据医学生物化学特点,合理分配学时

医学生物化学偏重于人体医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要求教师加强与医学的实际联系,合理分配学时。加强专题篇——肝的生物化学血液生化和钙磷代谢等——的学时,同时安排一些当前的食品药品事件,如苏丹红、地沟油、三聚氰胺等进行讨论。

2.结合临床病理讲解医学生物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授应列举一些临床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物质代谢障碍主要引起人类的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痛风等。复旦投毒案的毒物N-二甲级亚硝铵的病理表现主要是急性肝、肾损失。

授课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条件,不定时地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观察一些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或者参观检验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化检验的原理。例如对肝功能和血液检验等可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强调错误诊断临床指标的后果,使学生体会到肩上的重大责任。

教师还可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上适当讨论、总结。学术讲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首先邀请附属医院各科室的临床医生讲一个专题,然后学生到医院,结合病人请医生讲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使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化学的积极性。

3.引入基因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

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收集基因工程在医学中的应用有哪些?如寻找遗传疾病病因、基因缺陷疾病的筛选、基因诊断和治疗、疫苗制备等,为学生日后进入临床作准备。

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医学人才,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应具备扎实的实践功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总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才能够全面地推动我国医学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最终促进医学生物化学学科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梁亦龙,谢永芳.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科学,2008(1):43-44.

[2] 张俊杰,贾长虹.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模式的探索[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114-116.

[3] 高旭,刘远莉.提高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179-1180.

[4] 黄柏青.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00-103.

篇5:大学三年,我的生物医学工程

首先要给你们确定的是我们专业明年是继续招生的,之前是消息弄错了然后大家就传开了,我向罗亮老师确认过,13年的招生计划也都确定了。

希望对于专业迷惑的同学可以下来之后找我聊一下(***),不是说我们专就业就等于失业,这三年一路走来我并不对我们专业失望,我做的电子方面不比电子专业的差,我所学的控制也是和自动化的同学在一起学习(我也没有觉得他就比我有什么优势)。

以下是我列出的一部分我觉得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从事的一些方面(当然以下都是我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课程,还有我不感兴趣的课程我也没有列出来,就交给你们自己以后去发现了)

1)数模电----你以后可以做硬件工程师

2)c语言,C++-----你以后可以做软件工程师

3)嵌入式,单片机——你以后是可以做嵌入式开发方面的4)FPJA——你以后可以从事这方面的,里面有一个集成电路的画版,有很多女生做这方面

5)PCB——在硬件的基础之上,以后可以专门做画PCB的6)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里面涉及了电路方面的知识,李俊国老师讲这个也讲得很好的,以后可以专攻传感器方面的,现在做传感器的公司很多

7)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现在的很多的医疗仪器里面都是会涉及到图像处理,你还可以做图像视觉等等,选择很多

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课程,我们学的范围很广,大家在这么多课程里面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的8)想要考研的同学可以继续考研深入学习

9)除此之外对于以上方面都没有兴趣的同学你们可以准备自己的自考: 教师资格证

会计证

证券管理等等这些都对专业是没有限制的10)还可以从事销售行业

11)或者是考公务员

篇6: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PBL教学法是当今高等医学院校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目前,国内医学高校的PBL教学现状为:学生自学能力较国外医学高校差、教师临床实践能力不高、教学过程受课时约束等。PBL教学的实施要合理地设计问题、有效地组织学习、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PBL教学;医学生物化学;现状;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322-01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被誉为国外教学改革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革新”。PBL教学模式是当今高等医学院校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已经引起了教育管理部门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医学高校的实践证明,PBL教学法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1]。该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再现,来探讨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中的重点问题。它是通过教师指导学习和小组讨论来组织教学活动的。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相对抽象,知识点复杂难懂,与临床实际联系较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需要适当运用PBL方法。现就PBL教学模式如何运用于《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进行探讨。1.国内医学高校PBL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国外医学高校差

国外,学生往往都要先在综合性大学学习四年后, 才能通过考试进入医科院校学习,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2]。而我国,学生高中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毕业后高考成绩达到要求,就可以直接升入医学院校,他们比国外医学生年龄小,且多年来接受中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积累也较少。1.2 教师自身临床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国内许多医学高校的教师,尤其是从事《医学生物化学》这样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自身并非医学专业出身,或是多年未从事临床工作,因此临床实践能力不强,讲授课程时较少联系临床实践。

1.3 PBL教学受课时的约束

目前,国内各高校临床专业的《医学生物化学》课时相对较多,而影像、护理、康复等专业该课程课时较少,因而这些课时较少的专业PBL教学开展得相对要少,或有的也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了,效果并不好。2.实施PBL教学的注意事项 2.1合理地设计问题

既然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那么首先需要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情境,学生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太容易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太复杂的问题会徒增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感觉无从下手或是根本完成不了,学习效果也不好。如,可以选择糖代谢中血糖调节的相关问题,核苷酸代谢中痛风的问题等。2.2有效地组织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是PBL的一个重要特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小组的分组要合理,要将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搭配在一起,尽量使各小组的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和小组长协商,对小组各成员的任务进行明确分工,检查各成员参与情况,并对小组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适当的启发和引导,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3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

教师要根据所设计的问题,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能用到的参考资料,形式包括书刊杂志、网络资源等。提供这些资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能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其次,学习资源的范围不要太广,内容不能泰索,要充分考虑学生可以利用的课余时间,资源总量不超过在这些时间内能完成的量。如,湖南省精品课程网站上《医学生物化学》的主页、丁香园网站等。2.4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又是协调者,同时还是参与者,在这多种角色之间切换。教师通过协调和管理,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责任和作用,不能混日子、“打酱油”。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评价标准,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多元化。所谓多元化包括: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通过这些评价方式,综合性评价整个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 王婷,于淼,刘琳琳等.医学教育PBL教学实施方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 1-2.[2] 肖海鹏,韩建民,陈琼珠等.临床教学新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3):85-86.[3] 周艳辉.对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6):113-114.[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4]247号-556)

篇7: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1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1.1生物化学基本实验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虽然有许多实验传统方法在临床已经不再使用,但是有的实验方法即使是在前沿生物学研究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方法,所以必须继承[1]。为了使学生能够打下扎实的操作基础,应保留经典的基础实验操作,具体措施包括:(1)将小实验取消,开设生物化学基本仪器使用、动物采血、注射方法等基本操作融入到物质功能、性质的实验研究中的大实验。使学生既学习了基本实验技能,又加深了对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生物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2)将单一的物质性质实验组合成比较实验,在教学组织上独立操作与小组进行相结合。如“蛋白质和氨基酸”,结构和性质相似,在2人小组中,每人独立实验1种物质,2人共同对结构、性质进行比较观察分析。(3)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将生物化学基本原理贯穿于实验中,力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科学思维能力。

1.2相关学科综合性实验

作者认为开设综合性实验应在实验内容中将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交叉融合,实验操作技能综合运用,实验材料综合利用,研究思路和方法的结合体现[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动物形态解剖实验与生命物质含量等实验结合,如“小白鼠肝脏细胞RNA和DNA分离提取”中,将小白鼠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解剖与细胞核的分离提取等实验结合起来;在血糖测定的实验中,抽血基本操作、空腹血糖测定与激素对血糖的影响联系起来。并且,引入定量实验,将实验观察与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推理相结合,例如在蛋白质分离实验中提取分离的各种蛋白,用蛋白测定的实验方法得到含量数据,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和科学推理。在蛙类心搏起源的分析、小鼠走迷宫等实验中要求学生不仅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而且要分析、推理、归纳、验证。这样,就使学生学习了多种基本实验方法技能及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3-4]。在综合性实验中,学生可以合理安排实验步骤,培养自主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

1.3自我设计实验

为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以班组为单位,按开放实验方式进行。学生利用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设计本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实验课题;也可以选择教材中编排好的“自选实验”项目,并在该实验项目的引导启发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步骤;还可以选择实验辅导教师提供的课外拓展课题。学生小组自主完成从准备实验到写作论文的全过程[5]。例如DNA体外扩增、分子杂交、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学生对这些实验的热情很高,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促进主动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自选性、设计性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不断探索研究,提高创新意识。

2实验考试方式的改革

2.1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是根据每次实验得分总和来确定,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6]:(1)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实验课前预习,检查学生是否了解本次实验需采用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做到心中有数;(2)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选用实验物品,正确地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是否爱护仪器设备,避免损坏;(3)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谨慎、细致、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步,最终保持工作台面的清洁,保证实验质量;(4)考察学生是否具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实验报告上要求学生能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有分析报告。生物化学实验平时考核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见表1。

2.2期末考试期末实验考试占50%。期末成绩由实验笔试和实验操作2部分构成[7]。实验期末成绩操作部分占30%,其中单人抽签操作占20%,双人协作占10%,另外,每位同学还要参加实验理论考试(笔试),理论成绩占20%。每位学生抽签决定其理论考题和单人操作考试项目和内容,并单人进行操作,教师对照评分标准当场给出操作成绩;另外,也有协作实验考题,具体做法是由实验教师拟定实验题目,每组2人,采取抽签方法得到考题,2人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考察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期末考评具体评分标准见表2。

3为学生搭建实验平台

为了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实验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学科竞赛项目进行研究。作者打破按课程设置实验室的观念,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满足各专业各学科和相近学科实验教学要求的基础实验平台、综合实验平台和创新实验平台[8]。通过实行学生与教师共同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了积极的专业学习氛围,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将部分与生物化学实验结合较紧的科研内容编写成实验讲义,讲义只给出该研究的大概情况,学生在课题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课题设计,资料检索查新,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利用开放实验室实施科研技能操作,数据统计以及论文的撰写;既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本学科领域的新动态,激发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篇8: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20世纪70年代,生物医学工程学开始在我国兴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逐步受到重视,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根据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特点,目前我国开设该专业的高等院校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大学,一类是医学院校。其中,医学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主要依托医学背景,为医院和临床解决实际问题,但工程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康晓宇和娄坤[1]对医学院校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优势和不足展开了讨论与分析,提出了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师资队伍、学生思想、实验室建设、社会认同等问题。

此外,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模式培养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弱、适应能力差、竞争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下用人单位的需要,人才供求出现较大错位和结构性矛盾。因此,高等教育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全面转向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建设。高卫平[2]对不同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发现,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较大。作为多学科交叉的生物医学工程学,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市场需求和工程教育的特点,本论文针对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优化课程设置和创新实践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一种思路。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法、培养过程及管理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系统。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构建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我们将以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依托医学院校背景,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现代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医学背景,从专业教育中的专业知识层次、教学知识点和实验技能点入手,优化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使专业培养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陈超敏等[3]曾经根据军医院校的特点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进行了相应设置与改革,但并不完全适合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结合我校的办学特点和思路,以及近几年的办学经验,我们将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基础上进行改革与探索,突出中医药院校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

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涉及的学科多,涵盖的知识面广,因而在综合性大学设置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与领域,包括医疗仪器、生物医学传感器、医学信息学、医学图像处理等等。但是,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研究方向都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而需要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侧重。根据目前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我们打算在医疗电子方向的基础上增设医疗影像方向,这样既能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又能满足不同领域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也需有所不同。医疗电子方向的课程中主要包括医学仪器原理、现代医学仪器、现代传感技术等课程,而医疗影像方向的课程设置中则应加强影像相关的课程,包括医学影像诊断、影像技术学、影像设备学等。

1.2 探索与构建适于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体系

实践教学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4]。因此,在现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本论文将从实践形式和环境等角度探索一套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新实践体系。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我们针对不同的年级设计了如下的实践教学模式:

(1)建立兴趣小组,培养低年级学生动手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之外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电子电路的初步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以及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

(2)结合专业特点,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医院见习实习、公司参观等。这些实践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专业未来的市场有了初步了解。但是,目前的实习单位还比较单一,电子制作的作品还比较简单,没有与医疗器械很好地结合起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因此,我们将尝试包括工科院校、医科院校、医院以及企业等联合培养的方式,在企业、医院、校内等处设立教学实践基地,聘请工作一线人员作为教学实践导师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组织学生参与国内交流与暑期实习等。

(3)选择创新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以及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生曾经多次参加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还很少。因此,下一步我们的重点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希望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促进教师科研发展的双重目的。

(4)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鼓励学生组织、策划、参与各类科技活动,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国际、国内会议,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举办一些电子作品展,向本校其他专业的同学介绍我们的专业和特点。

2 结束语

本文利用医学院校的优势,结合当今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充分体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达到"医为工用,工为医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还可以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在人类健康、医疗仪器研究领域的迅速发展;同时,该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康晓宇,娄坤.医学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01):126-127.

[2]高卫平.民办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5,(04):21-25.

[3]陈超敏,周凌宏,龚剑等.新时期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01):22-24.

篇9: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生物信息专业英语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信息专业词汇及习惯用法,提高学生准确、快速地阅读、翻译生物信息专业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以及掌握生物信息专业英文写作方法和技能,快速了解国内外生物信息新专业知识和新技术等。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生物信息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结合生物信息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找出了教学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意见和措施。

一、生物信息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专业英语教材缺乏一定的规范性

由于本科生刚刚接触专业和科研领域,多数学生缺乏阅读和撰写英文文献的经验,过于专业的授课内容,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一些医学院校缺乏统一的生物信息专业英语教材,有的院校选取外文报刊或文献,每篇阅读材料中包含专业词汇繁多,句子结构冗长复杂且过于集中长句难句,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布不合理,使一些学生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一些医学院校的生物信息专业英语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性,有些是教师对着讲义翻译,有的教师先用汉语讲解专业知识要点再对着翻译,或让同学自己翻译,然后再由老师总结评价。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仅停留在对生物信息专业英语的阅读与翻译层次,对生物信息专业外语的词汇特点、语法特点、翻译技巧和写作技能等涉及较少,对运用英语准确表达、解释和交流专业知识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学生听说写等技能的提高。

3.一些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部分学生选择学习生物信息专业英语,一方面是想多接触专业单词,以便更好的阅读外文文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拿到学校要求的学分,因此对学习专业英语的态度并不明确;再加之之前提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单调、教学模式的单一、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导致一些学生对生物信息专业英语的轻视,致使学生对生物信息专业英语学习没有多大兴趣,学习的自主性不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生物信息专业英语教学的改进思路与内容

为了使学生能够由内而外的产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带来对生物信息专业各个方面的丰富知识体验和自我提升,生物信息专业英语的教学存在一定可改进之处。

1.精选教学材料和编写高质量讲义

教学材料的选择对生物信息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若教学材料选择太难、太深,学生学习吃力,挫折感加强,学习没有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反之,教材选得太容易,对学生没有挑战性,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选择适合的教学材料对提高生物信息专业英语教学效果极为重要,应根据医学院校生物信息专业英语特点精选教学材料和编写高质量讲义。教学材料和讲义内容要丰富翔实、深度适当、覆盖面广、反映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极为重要。

2.调整教学内容紧跟国际前沿

对本科生开设专业英语,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与国际接轨的途径,培养学生对生物信息专业的兴趣爱好,提升专业英语的能力,更好的阅读、翻译、交流和撰写文献。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定上要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并进行适时动态调整。

(1)首先要了解当前学生的一般英语水平,例如通过历年的英语成绩,四、六级分数,课堂小测,以及一对一问答等方法确认学生的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适合学生的授课内容及教案,也可以增加和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要做到新而广,新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广是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也是学习这门课的主旨所在。同时选取的内容也不能脱离了实用性以及趣味性,这直接影响到专业英语的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

(3)可以选取一些较短的学术期刊论文进行讲解和讨论。专业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研英语运用能力,无论是学生的阅读方面,还是专业论文的写作上面,都要有相应的提高。可以选取生物信息前沿学术结果或有趣的研究过程进行讲解,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外文文献。既能了解专业英语的写作技巧,又能了解专业文献的具体流程,也让学生们学习如何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完美的英文论文。

3.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当前一些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类是英语专业的教师,另一类为生物信息专业的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师的培养上,可以让英语专业教师,多和生物信息专业教师及学生进行沟通,让其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也可以为生物信息专业教师开设英语提高课,提升其英语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其生物信息专业英语水平,也对专业教师未来的综合发展,或是科研工作有所帮助。

篇10:剑桥大学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科目编号:科目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生物医学工程基础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必修课。

研究生入学考试本着基础和能力并重的原则,考试以基本概念、逻辑思维、完整的设计思想为主。考试内容主要是医用传感器和医学信息检测及处理,其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于医用学仪器的检测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掌握生物医学信号的基本特征及人体生理信号的基本检测方法。(占15%)

2.掌握医用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分类与组成、特点及应用。(占30%)

3.掌握医用传感器的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及其计算方法。(占10%)

4.掌握电阻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及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占20%)

5.掌握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所需模拟电子电路,熟悉信号放大、滤波、运算等的电路的计算与应用。(10%)

6.利用传感器组成人体信息测量系统,了解传感器与系统的接口、系统的结构框图。(占15%)

三、试卷的题型及比例

考试题型包括基本概念和简答题(60分),综合设计题(40分),满分10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时间为100分钟。

五、主要参考教材

陈安宇 主编,医用传感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总结下一篇:水利工程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