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生活会发言材料

2024-06-10

民族生活会发言材料(共6篇)

篇1:民族生活会发言材料

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按照市组织部《关于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为主题开好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联系个人实际,查找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不足,以推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要求,紧紧围绕“7·5”事件以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五个认清、五个深刻”,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切实认识到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本人自 2005 年 2 月以来一直在阿不都拉乡中阿村挂职村党支部书记,2009 年 11 月 12 日,经市委安排到也门勒乡政府工作,分管农区畜牧业,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首先,环境和乡基本情况需要熟悉;其次,对畜牧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将近一个月的工作中,我发现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以上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关键在于自身的提高。也门勒乡是一个多民族乡,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 50%以上,机关干部中少数民族同志占 30%左右。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做好班子之间、同事之间、干群之间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尊

重少数民族同志的风俗习惯,同时努力学习双语,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维护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环境。本人结合个人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现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原因及整改措施总结如下,请各位领导、同志批评指正。

一、不足之处

1、阿不都拉乡作为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单位,本人已带领所在党支部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但本人认为学习深度仍不够深,深入学习缺乏全面性,工作之余缺乏学习的习惯。现到了新的环境,本人发现这里的理论、双语学习气氛非常浓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在担任阿不都拉乡中阿村党支部书记期间,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带领村“两委”班子团结奋斗,使中阿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增加集体收入的办法还有所欠缺,关心群众还不够,在工作中还需要开拓创新,有时对党员干部要求有松懈现象,总觉得工作干完就行了。这是不对的,到新的单位要张弛有度,严格要求。

3、在民族团结方面,虽然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在帮助少数民族同志的工作、学习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整改措施

1、深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富裕和谐的新农村”

这一主题,努力做到学习深刻,脚踏实地,不虚不浮,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同时认真学习《党章》、《公务员法》、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两个条例和党的民族政策,做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执行者。

2、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在平时工作中,要注重自己的言行,摆正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带头履行党风建设责任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到思想上锐意进取,工作上兢兢业业,求真务实,并能够开拓创新。

3、继续做好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引导我乡继续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养殖业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使我乡畜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2:民族生活会发言材料

某 纪委书记 0 2020 年在县委班子专题警示 教育 生活会上的 发言 材料

近段时间以来,通过深入学习党的 xxx 精神和省委、市委、县委相关贯彻落实意见,使我对纪检监察机关如何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要求,推进监督检查工作高质量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12月 11 日和 18 日,县委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全县警示教育大会,集中通报了 XXX、XXX、XXX、XXX 等 6 起典型案例,在全县形成了强大的反响。现结合案例反映出的一些情况,联系我本人分管的全县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工作,集中反思剖析如下:

一、深刻认识通报典型案例的重要警示教育意义

市纪委对 XXX 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中强调指出,XXX 在 2003年至 2018 年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期间,纪法意识淡化,自律能力丧失,胆大妄为、挖空心思为企业老板谋取利益,严重破坏“清、亲”政商关系,根本原因是其思想蜕化、理念信念不坚定、对党纪国法无敬畏。对 XXX 违纪问题的纪律检查建议中明确指出,XXX 在为其母办理丧事过程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县委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相关规定,违规收受 X 名下属工作人员礼金。这些违纪违法行为,严重违反党的纪律规矩,特别是 XXX、XXX 作为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承担着抓班子、带队伍的重要责任,理应自觉扛起“一岗双责”,严格自醒自律,带头作廉洁表率。但是,由于长期忽视党性修养和自我管理,把作风建设置于脑后,导致作风失范、底线失守、带头破纪,严重触犯了纪律红线,给本单位甚至更大范围内造成较大社会负面影响。市委、市纪委以他们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例为反面教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警示教育的决定,充分表明了市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决反对腐败、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再次向全市上下释放了正风反腐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的强烈信号,这对我们所有党员干部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震动。

二、联系典型案例对当前党风廉政工作的反思

今年以来,通过集中学习研究中央、省、市全面从严治党各类工作部署和通报的系列典型案例,结合我县 1-12 月份查处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对照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廉洁自律准则、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有关规定,我深刻认识到腐败流毒和作风散漫所造成的巨大危害,同时也对我县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的不足和短板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一是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不够强。对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还不深刻,没有深刻认识到腐败流毒的顽固性、易发性和传染性,一体推进“三不”机制体制还不健全,从政治上分析情况、思考问题、做出判断的意识不强。比如在彻底肃清腐败流毒影响方面,一直认为这是对

“关键少数”的要求,对基层干部教育意义不大,在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中,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政治监督还有差距,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的力度和强度还不够。二是工作理念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党的十九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新的部署,面对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监督监察对象实现全覆盖、持续加大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治理力度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任务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实践中灵活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来提高执纪水平能力还存在不足,对如何联系我县工作实际、找准监督着力点、推动正风肃纪工作的出台的硬措施不多,执行不到位,有些案件的查处就事论事,还没有取得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根本目的。三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存在差距。无论从市纪委查处的 XXX、XXX 典型案例,还是在县纪委近年来查处的多起案件中,违纪问题线索中大部分都涉及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特别是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公车私用、带头违规操办“圆锁”“暖房”和借婚丧事宜大操大办收受礼金问题屡禁不绝。充分说明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还没有真正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纪检监察部门在有效督促提醒和严厉惩治打击力度上还存在很多差距和不足。四是干部作风整治不彻底。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专责机关,仍然存在对当前从严治党形势判断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对“关键少数”人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政、作风、履责等情况的提醒督促检查不到位,对“四风”隐形变异、花样翻新等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研判不足,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掌握的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对称。今年以来,我们在扶贫领域监督检查中累计发现各类问题 X 个,其中:现场督促整改X 个,下达督办函限期整改 X 个,初核立案 X 个,立结案件数量占全部问题总数不足 X%。面对我县当前脱贫攻坚这一重要政治任务,有时看到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长期身处扶贫一线,工作异常辛苦,因此对他们触犯的一些一般性错误没有过多深入追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监督“宽松软”的假象,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部分干部侥幸闯关、甚至触碰红线,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坚决予以整治纠正。

三、今后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XXX、XXX 等违纪违法案例的发生,为纪检监察部门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以案为鉴,层层传导压力。一要坚守政治担当,落实监督责任。坚决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工作理念,坚定不移的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组织推动、监督检查作用,严格执行县委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实施意见和定期谈话工作制度,常态化加强对各乡镇、各部门班子成员和直接管辖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日常管理、监督约束,强化以上率下、压力传导、责任传递,正确运用“四种形态”,坚持抓早抓小,充分运用工作约谈、警示提醒、诫勉谈话等监督执纪的方式方法,加强对全县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提

醒、早纠正、早查处。二要履行专责职能,强化监督执纪。切实抓好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主责,以今年以来中央、省委、市委先后部署推进的逾期贷款清欠清收、一人多证、涉案遗留工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党员干部违规入股企业等专项清理整治为重点,结合明年即将进行的县乡村三级领导班子换届纪律要求,把监督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深入下去、盯住重点,持续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的六项纪律问题的审查调查工作力度。三要巩固整治成效,深化作风建设。进一步严明纪律要求,管住重要环节,看住“关键少数”,对不收手、不知止的顶风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对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的,点名道姓通报曝光,严肃坚决防止执行纪律宽松软,决不搞“法外开恩”、“下不为例”,对违纪案件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公开通报曝光一起,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积极营造全县风清气正、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为深入落实 xxx 精神,守住“六保”底线、做好“六稳”保障、实现“六新”突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以上发言,如有不妥,敬请大家提出批评意见。2021 年 有关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生活会班子成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0 2240 字文

按照***自治区党委和盟委统一部署和《关于认真开好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有关要求,市委召开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认真领会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深刻反思我市民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深入剖析原因,系统思考对策,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了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对照检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对照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学习得怎么样,领会和把握得怎么样,特别是对关于党的民族工作重大创新性论述是否真正领会透、把握准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还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特别是缺乏对关于民族工作、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的学习,未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效果上还存在看的多思考的少的问题。

二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不够多。学用脱节,没有真正做到学思用的贯通和知信行的统一,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不足。特别是对关于党的民族工作重大创新论述没有完全做到学懂、弄通、做实,总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与民族团结工作关系不大,因而在思想上行动上重视不够,没有发挥一名领导干部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上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大局意识还不太强。具体工作中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但对全局的任务目标思考不足,领悟不够透彻,导致工作过程中前瞻

性、预见性不够,在超前服务、主动服务上做得还不够好,在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协调工作时,缺乏协作意识。

(二)对照党中央关于推进双语教学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怎样认识的,结合分管工作实际推进落实得怎么样,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看得见的“硬性工作”与看不见的“软性工作”存在一头重一头轻的情况,降低了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导致意识形态工作抓得不够严不够实,对民族工作的指导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是民族工作仍存在短板。主要是,民族村(组)经济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还相对困难,人口文化素质还偏低;各宗教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日益凸显,抵御境外渗透斗争更加复杂,一些部门、单位对民族宗情绪,缺乏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精神。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用结合不够紧密。学习的自觉性、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够强,对党的政治创新理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缺乏全面系统的钻研和深层次的学习与实践,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离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是党性修养有所弱化,宗旨意识有所淡薄。在日常工作中表率带头作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联系群众不够紧密。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不够,进取意识有所淡化。归根结底还是党性修养有所弱化,宗旨意识有所淡薄。

三是大局意识还不够强,政治站位还不够高。在推进民族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仍满足于上级安排什么就干什么,没有时刻提醒自己,在应对民族工作时既要站在全局角度去谋划统筹,又要充分结合实际去贯彻落实,没有把推进民族工作考虑得再全面细致一些,做得再周密稳妥一些。

四是创新意识不强,责任担当意识不足。工作中缺少直面问题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决心,缺少排除万难的勇气、一干到底的韧劲。一方面,自认为一直以来对现在的岗位能够胜任,缺乏应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放松了对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另一方面,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工作中的诸多问题,想不出、悟不出更多,往往绕着走或凭经验解决问题。

三、努力方向与改进措施

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政治能力,切实增强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要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要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严肃认真纠偏差,学懂弄通、学深悟透习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持续巩固和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扎实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真正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牢牢扎根。要深刻吸取这次双语教学改

革问题的教训,坚持从政治和大局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着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大局的政治能力,绝不能把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当成一般性的、事务性的工作来抓,绝不能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出现偏差。

篇3:让民族音乐走进学生生活

音乐具有“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作用,以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在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中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艺术教师,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乃至弘扬、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爱我中华”。高中艺术教材有八个门类的艺术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就是民族艺术,其表现形式很丰富,有民歌、民乐、民舞、民族舞剧、京剧以及民族歌舞剧等。但学校教育中,中国民族音乐的内容与课时太有限了,所以笔者通过“浸润式”体验、“想畅就唱”感受、“创·演”实践三种方式,让学生逐步感受民族音乐与文化魅力,点燃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唤醒学生的民族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审美观,使学生具有向善、尚美的情怀,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浸润”中走近民族音乐

学生在高中艺术课堂上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时间十分有限,笔者通过营造一个“民族音乐无处不在”的空间,让他们逐步接受、熟悉、走近民族音乐。

1. 课前一曲

每节课前3分钟,或由一位普通生推荐介绍一首民乐,或由一位有艺术特长的学生演奏一首民乐、演唱一首民歌,表演后请其他学生点评。推荐介绍或表演的学生期末成绩可以加分。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的表现也令人惊喜。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朱同学将古筝搬到了音乐教室,她用PPT讲述了古筝的来历,并介绍古筝的结构,此时,连一些坐在后排平日不爱上民乐课的男生也都站起来认真听。小朱同学还邀请一位同学上前拨一下琴弦来体验古筝,之后她还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渔舟唱晚》。在我的引导提示下,学生们想象着辛劳了一天的渔民捕鱼归来的喜悦情景。一曲结束,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在随后的点评交流中,有同学说,“古筝更适于表现流水的场景”,小朱同学马上说:“下次我给大家表演《高山流水》,这里面还有典故呢,到时候我也给大家讲一讲。”

这种浸润的形式很受学生们欢迎,不但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也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走近民族音乐,主动去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及其文化背景。

2. 午间一曲

为了增强民族音乐对学生的熏陶,除了让学生学习教材中涉及的民族民间音乐内容与课前拓展的民族音乐,笔者还争取了午会课前五分钟的“阵地”来播放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从施咏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族器乐经典名曲50首详解》中精选了12首经典民乐作为午间音乐播放的曲目,如《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步步高》、《旱天雷》、《蓝花花叙事》、《百鸟朝凤》、《十面埋伏》、《金蛇狂舞》、《翻身的日子》、《彝族舞曲》、《瑶族舞曲》、《帕米尔的春天》。在反复聆听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这些曲目也越来越喜欢,一位会吹竹笛的学生说:“《彝族舞曲》太美了,以后我一定要去彝族人生活的地方看看。”

3. 经典观摩

为拓展与丰富学生的艺术学习,我校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观摩经典作品。在学校领导与区教育局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与关心之下,我校学生有幸前往保利大剧院聆听戴玉强的讲座与未来“剧”星音乐会。学生们兴高采烈地去欣赏,情绪高涨地回来,纷纷写了观赏体会。学生们在体会中写到,给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几首中国民歌,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茉莉花》等。另外,我校还邀请台北许启浩老师为学生开展了《键盘上的灵魂之舞》讲座,许老师在现场还用学生感兴趣的马林巴乐器演奏了中外民乐。学生在校园民族音乐“浸润”式的教育中,逐渐熟悉了一些民族音乐的曲目,能哼唱几首民族音乐的旋律,逐步走近了民族音乐。在校园“中光艺术节”上,学校请艺术特长生表演了经典民乐与民歌,深受师生喜爱,获得广泛好评。

二、“想畅就唱”感受民歌魅力

拓展课上,笔者开设了“想畅就唱”走进经典民歌活动,旨在歌唱体验中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兴趣与热爱,同时在审美中体会与感受民歌的地方色彩、地域人文与鲜明的民族风格。本学期我们学唱了几首不同地区的民歌,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姑娘唱《茉莉花》的委婉缠绵,傣家少女唱《月光下的凤尾竹》的细腻、深情,蒙古人唱《酒歌》的宽广、开阔、悠远、跌宕起伏,以及陕北人唱信天游的高亢激昂。

我国的民歌特色千姿百态,有些民歌对学生来说确实很陌生。学生们从张不开嘴到乐于学唱,再到走进民歌,这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比如,有的学生听完王二妮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立刻说:“真受不了那种嗓音,太土啦!”“so horrible!”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见此情景,作为老师的我感到十分诧异:如此优秀的民歌作品竞然被学生们称之为“太土”、“恐怖”。课后,我请学生们探究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并学唱几句陕北民歌,下节课进行交流。在下一堂课上,学生交流了自己的探究内容,有几个学生模唱了两句陕北民歌,同学们感觉很有意思,但在模唱过程中也感到想唱好陕北民歌很难。趁着课堂气氛高涨,我请秦同学演奏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主题旋律经过几次不同的变奏,我与学生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有学生说:“歌曲使我仿佛看到了头扎羊角白毛巾的农民形象,他们热情、质朴、性格爽朗。音乐抒情时,一种内在的情感很深沉,像是在轻轻诉说;快速的节奏又展现出陕北农民热烈的情绪,好似跳起了秧歌舞,释放着内心的喜悦之情。”学唱了这首歌后,学生们的感受有了进一步提升。一位学生说:“歌曲音调高亢、舒展、宽广,好似黄土高原。直上直下、大跳的音调表达陕北人率直、真诚、大方的性格。这使我更加明白了:黄土高原孕育了陕北民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学生们从旋律中、歌词中感受到陕北民歌特有的民族文化魅力,感受到民歌作为一种原始的、朴素的、真实的民族审美观,是歌者对自然、对生活的质朴理解和感悟。感悟到任何一种民歌的产生和发展都来源于一定的地域文化背景。

三、“创·演”中点燃民族音乐热爱之情

借助我校有56个民族的服饰这一有利条件,我尝试让学生穿上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西北民族服饰展演”,自主创意在舞台上走秀,并作为2014年校园“中光艺术节”的一个节目。当一个男学生穿好新疆服装后,情不自禁地在走廊里唱起了《掀起你的盖头来》,其他几位男学生也一起放声唱了起来,多么自然的一种情感流露。平时在课堂上他们常常担心自己唱得不好听,总是不肯唱。于是我又找来了几件乐器:马头琴、热瓦普、冬不拉、唢呐、萨巴依等分发给他们。学生们更加兴奋了,不停地边唱边跳。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角色探究民族习俗与表演的特色动作和音乐,显示了新的创意。经过几次排练,我们在学校的“司令台”走台,大家热情高涨。表演中,学生还对出场的各民族的文化特点进行解说,吸引了校园里的很多学生驻足欣赏,赢得阵阵掌声。有学生感慨地说:“看了表演,听了介绍,我才知道,唢呐是波斯语,从波斯传入的”,“原来冬不拉是诉说哈萨克民族心声的乐器”,“各个民族各个地方的文化习俗真的很有意思”,“那个拿手鼓扮演新疆人的学生表演得很像,热情、幽默”……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身心愉悦的表演中了解了中国民族音乐,感知了民族文化,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学生们也在表演中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在“创·演”中点燃了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篇4:民族生活会发言材料

【关键词】甘肃独有少数民族 民族交往 生活交往伦理

民族交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推动了民族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甘肃省位于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萨拉、哈萨克、满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本文通过比较三个独有少数民族的生活交往伦理,展现了他们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团结的交往伦理观。

一、相关概念

1. 民族交往

民族交往,简单的说就是民族共同体间以及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所发生关系。纵观中外历史,人类交往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民族交往,通过民族交往使得社会发展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言:“工场手工业的初次繁荣(先是在意人利,后是在法兰德斯)的历史前提,乃是国外同各民族的交往。”【1】“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人了交往,从而使场手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2】对于中国社会而言,民族交往对于社会的推动作用更是毋庸置疑。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一体化的逐步形成过程,正是各民族不断交往的结果。

2. 交往伦理

该如何去定义“交往”呢?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汉语里“交往”有“交际”和“往来”等一些同义词。孔子说过:“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孟子万章下》中有记载:“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指出人们交际必须真诚、尊重和讲信用。最广泛的“交往”含义是指传输和共享的实物、信息或意义。所谓交往,是指主体之间的互动,彼此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合作。交往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或生活的一种方式,它不仅是指人的生存样态,也是生活的本质特点。交往的类型很多样,最基本的就是以物为中介的物资交流和以语言符号为媒介的精神交流。从生活实践中可以看出,物资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前提和基础,而精神交往更能表达人之为人的文化性质和价值超越。

通过对交往概念的分析之后,就能够对交往伦理的内涵进行基本定义。交往伦理是至少两个主体之间以生活世界为背景,将语言作为媒介,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沟通和理性商谈,达成理解和共识,形成普遍性的道德原则,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并建立自我道德人格的伦理理论。

3. 民族交往伦理

综上,民族交往伦理就是民族共同体之间以及民族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进行合理沟通达成理解或共识的道德原则。

二、独有少数民族简介

1. 东乡族

13 世纪初,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族的一些人聚居在一起,他们共同生活, 互相学习, 逐渐融合。到了明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东乡族。新中国成立前, 东乡族从未被承认是一个单独的民族, 往往以“东乡回”称之。过去的文献资料中经常把东乡人的活动情况与回族情况一起记载。从新中国建立后已有的研究考察及论证结果来看, 东乡族族源主要与 13 世纪的回回色目人和蒙古人关系密切。东乡族因居住在临夏东乡地区而得名,主要聚居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乡族有语言而无文字, 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2. 裕固族

90%的裕固族人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康乐、大河、明花、皇城区及马蹄区的友爱乡, 其余居住在酒泉市黄泥堡等地。据史书记载, 裕固族族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回纥人和蒙古人, 至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明代撒里畏兀尔东迁入关是裕固族形成的标志。东迁对裕固族的影响在该民族的民间文学中比比皆是。1954 年2 月, 裕固族人决定将以其自称“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本民族的族称。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最早使用的是古回鹘文。明末, 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 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后来, 随着汉文在裕固族地区的传播, 裕固族已开始通用汉文文字。

3. 保安族

保安族保安族人口的 90%以上都分布在甘肃省,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等地。保安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比较接近于东乡语、土族语,它们的很多常用词汇基本相同;由于保安族与汉族、回族人民在历史上有着长期交往的密切关系,所以在保安语中,不仅吸收了大量的汉语,而且在语音和语法上也受到了汉语的影响。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 大多数保安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保安族在其生活习俗上仍保留着蒙古族的某些特征, 但由于信仰伊斯兰教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其主要生活习惯和道德规范早已伊斯兰化。就其基本的道德观而言,保安族与周围的回、撒拉、东乡等民族大致相似。

三、独有少数民族生活交往伦理

1. 东乡族生活交往伦理

作者简介:潘亚楠(1992、9、6) 性别:女 籍贯:甘肃省酒泉市 学历:研究生 研究方向:实用伦理学。

东乡族人对路遇困境或因灾荒上门求食者, 往往持同情态度, 绝不许歧视, 必以食品接济, 家里吃什么, 给求助者就吃什么, 绝不收取任何回赠。对村内鳏寡孤独者都自愿资助。邻里更是经常相帮。同村者, 即使平日有宿怨, 对方如遇天灾人祸, 即化怨为亲, 挺身相助, 绝不会幸灾乐祸。东乡族人历来把说谎、不守信用看作是不道德的行为。把那些反复无常、言而无信者称为“古当地”(东乡语, 意为“撒谎者”), 是无道德、最不受欢迎的人。所以, 东乡族人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交往中很注重信义,故语有“话一出口,石头落地”之说。即使在商业活动中, 东乡族人也十分讲究信用, 而把通过坑、蒙、骗等手段谋取金钱等行为视为“赫俩目”(非法)。东乡族十分注意尊老,晚辈出门归来后, 见到村里的老人要微微曲身, 道“赛俩目”(问安)。老人与青年人同时进门时, 要让老人先进, 晚辈不可抢门, 须等长辈进去后, 才能随后进去。晚辈与长辈同向而行, 如有急事赶前, 须打招呼, 说明原委, 方能超越。老人教导时, 青年人必须仔细聆听。老人们在一起谈话时, 晚辈们不可随便插话, 要说话声音也不能很大。在有老人的场合, 忌开玩笑和说笑话, 更忌讳大笑, 如此则被视为是对老人的不尊重。平时不论在村头村尾, 青年人见长辈或老人走来, 蹲着或坐着的必须要起立并打招呼。青年人和老人们一起就餐时,恭请老人坐在炕中,就餐时老人先吃, 晚辈才可就餐。除长辈妇女外, 晚辈妇女一般不与男子同屋吃饭。儿媳端饭进屋腰要微曲,出门时略退再转身出门。对老人倒茶、递食物都必须双手呈送。在节庆或红白喜事上, 要先让老人们坐上席。东乡族人在尊老的同时, 也很爱幼。东乡族人认为, 孩子是安拉的恩赐, 他们处于安拉的保护之下。因此, 东乡族人不但对自己的孩子, 对邻里的儿童和少年, 都十分心疼和爱护, 平时很少打骂, 即使犯了错误, 也是语重心长地进行说理教导。虐待儿童的现象在东乡族人地区是没有的。凡是成心欺负小孩儿、拿小孩儿出气的人, 皆会被大家斥笑为无能之辈, 必将会受到长辈们的训斥。

2. 裕固族生活交往伦理

裕固族人信奉来者都是客, 认为不论什么人, 只要进入裕固族人的家门, 就是最尊贵的客人, 对待客人就要像敬神那样认真、虔诚、热情。因而无论是否认识, 骑马来的还是步行来的, 都要在门外迎接; 要献上下马歌。裕固族家庭的小孩还要赶紧为客人看狗、牵马,还有两杯下马酒, 意为客人双脚踏进主人家。客人进入帐篷后, 主人一家总是要拿出最好的食物。一般来说, 先是敬茶, 即以奶茶招待(客人喝茶时需吃净沉在碗底的曲拉, 方表示已经喝饱, 否则, 热情的主人会不停地给客人添满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 不仅献羊背子(羊背子, 即是按羊的不同部位把羊肉卸成大块的架子, 分别献给不同身份、辈份、年龄的亲戚和来宾, 一只羊讲究分成十二份羊背子), 还要献全羊, 以示对客人的尊敬。裕固族人认为酒是招待客人最好的东西, 如果客人在告辞时还没有醉, 主人就会认为对客人招待不周而深感内疚。他们在待客中, 喜欢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如若客人感到拘束, 不吃不喝, 虚情假意, 他们就会认为自己被客人看不起而顿生厌恶之感。在裕固族人的社会生活中, 遵从一种长幼有序、夫妇有别、邻里朋友有礼的既定的伦理秩序。在邻里间遇事总会相互协商, 以礼待人, 以理服人, 很少斤斤计较, 争吵不休或者大打出手;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相当和睦, 彼此尊重, 没有出格的行为。大小事情都由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商议后决定; 在裕固族人的家庭教育中, 大人说话或与客人交谈时, 小孩不能插嘴;每年春节相互拜年走访时, 裕固族人也有一套基本的固定的问候语, 译为汉语后大意为“新年吉祥, 牲畜肥壮, 老幼如意, 一年长一岁”等充满了美好祝愿的祝语。裕固族人尊敬老人的伦理习俗由来已久,他们认为老人是智慧的象征, 子女服侍长辈在他们看来是一条不成文的道德要求。逢年过节, 做子女的一定要提上一些礼品, 如酒、茶叶、白糖、点心等前去探望老人; 立秋前,子女要做好棉衣、棉裤等御寒用品送给老人; 如遇到长辈生病,无论花费多少, 做子女的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就诊,不放弃一线希望, 而且服侍备至; 遇有婚礼、分家等重大事情, 须由老人主持; 每逢喜庆节日聚餐和待客, 当把老人请入上座; 无儿无女的老人, 户族内会负责赡养; 平时如骑马走路, 遇见比自己年长者, 不论男女、认识与否, 都要立即下马在路旁站立问候; 众人同行, 要把年长者让在先, 不论是上马、吃饭、就座、睡觉, 都要先礼让长者先行。裕固族讲究说话算数, 他们把那些反复无常、言而无信的人称为“白铁壶”,意为可软可硬, 没有铜和铁制品那样刚劲。他们最瞧不起那些吹牛皮说大话欺骗人的人, 也最忌讳做不讲信誉、失信于人的事。平时, 如果他们以礼相待并且相信你而你却言而无信骗了他们, 他们从此会认为你不够做人的资格, 见了面也会视若陌路。如果你能以诚相待, 以礼待人, 将会成为他们忠实的朋友, 他们也愿意和你保持终身友好往来。扶危济难,也是裕固族的一大道德风尚。如在放牧中相互照看牲畜, 本户族成员遇有天灾人祸, 生活发生困难时, 大家会纷纷援助, 送羊只、给钱粮; 本户族人受到外族人欺侮时, 大家都会站出来和对方说理, 直到对方赔礼道歉为止; 小伙子结婚付不起彩礼时, 本户族的人要送牛送羊, 帮助解决; 在裕固族人扎新帐房的仪式中, 为扶持新房主人能尽快过上好日子, 有把骑乘的马匹、驮运的牦牛借给新房主人使用几年, 然后再归还其主的。仅此就很能说明裕固族人的忠厚质朴、助人为乐和乐善好施的优秀品质。对外族人所遇到的困难, 裕固族人照样会救急济难。如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 大批汉族群众流入自治县境内, 仅皇城区就流入6000余人, 裕固族人在自己生活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拿出自己赖以为生的炒面、酥油、衣被抢救汉族兄弟, 甚至忍痛宰杀生产畜供他们食用。裕固族人生活的土地处于内陆沙漠气候中, 气候干燥, 气温变化剧烈, 多风沙, 少雨水。故裕固族人在同自然界的关系上, 比其他民族更多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严酷与无情。因而在裕固族人的心中,自然环境往往成为其生存中一个难以忽视的重要因素。同时, 由于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之下, 人与动物都是在与自然的抗争之中, 艰难地求生存、求发展,故善良的裕固族人将珍视生命这一伦理观念也扩展到对动物与对自然的爱。他们认为: 一切野生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 经过驯化的野生动物可以给人们提供食物的来源, 而在驯化的过程中, 也要体现对动物的关爱。特别是在过去传统的裕固族家庭中, 经常可以看到妇女出牧, 后面跟着鹿羔、青羊、狗、小猪、羊群, 还赶着鸡,场面十分热闹。这种人与动物、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的情景, 是裕固族人人伦道德的扩展, 它不仅体现于人类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也扩展到动物与自然界。

3. 保安族生活交往伦理

保安族是一个淳朴好客,尊重风俗的民族。他们对来访的客人,常以隆重的仪式和盛情的礼节来接待。客人来时,一家之主率全家成员出门相迎。客人进入保安人的正屋后,主人一般送上盖碗茶为客人接风,请客人品尝这种醇香甘甜的茶饮料,保安人待客时为表尊敬,往往不与客人同餐,只站在炕沿下招待。伊斯兰教对于保安族个人的行为有着明显的伦理道德的规范性作用。在保安族民众中,流传着《三邻居》的民间故事。故事讲的是“风里耳”、“穿山眼”、“万能手”三个邻居,团结一心,和睦相处,风来三家挡,雨来三家顶,任凭魔王和黄河神怎么兴风作浪对三邻居都无可奈何。可是后来有一只名叫“嗤叫子”的不祥鸟,飞到了三邻居中间,用它的花言巧语, 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破坏了三邻居的团结, 三邻居终于被魔王各个击破。当他们三个临死时, 才悟出了血的教训——团结就是力量。《三邻居》暗喻三个民族,只有团结才能凝聚力量, 只有团结才能战胜各种困难。它取材于神话, 寓意于现实, 反映了保安族人民世世代代追求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愿望, 在指引保安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保安族人民与周围其他民族互帮互助、和谐共处的光荣传统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保安族人民在建设家园的过程中, 与周围的汉、回、藏、土、东乡、撒拉等各民族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他们互相帮助, 真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在民族内部和邻里之间, 互相帮助更被视为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尤其是对“五保户”或缺少劳动力的家庭, 保安族人在农忙季节都会有亲戚或邻里主动前去帮忙。保安族人的家庭凝聚力很强。当然, 这些也是由他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的教义所规定的。因而, 保安族人即便是在分家之后, 其家族成员间在经济上的独立也不会影响到家族之间的密切联系。在亲戚遇到红白喜事时, 保安族人都会自觉地给予帮助。如在举行婚礼时, 男女方家庭所在村子里的大部分群众都会参与其中, 场面颇为热闹, 体现了互帮互助的精神。保安族人最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别人;禁止放高利贷、偷盗和抢劫;严禁拐卖人口;到别人家做客或到公共场所去要衣帽整洁, 忌邋里邋遢;讲究使用文明用语, 禁止对男性长辈叫“老头”。保安族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穆斯林一样 ,在相遇时 ,要相互问好 ,道一声“色俩目”。 (“色俩目”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和平”、“平安”、“安宁”。)这已成为我国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互致问候的民间礼节用语。一声“色俩目”体现了保安族人的文明和礼貌 ,这种文明礼的习俗也一直沿用至今。若是与熟人、朋友见面 ,在互致“色俩目”后 ,还要行一种礼节,即“拿目洒拂哈” (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握手)。双方均用右手紧握对方的右手心 ,再用左手心握住对方的右手背轻摇几下,以示问好、致敬。这种民间礼节就像汉族传统见面时拱手抱拳互致问候 ,都体现了一个民族温文尔雅、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风俗。在保安族人民中,敬重老人是一个最起码的品德,晚辈对老人无论倒茶或者递物都要双手奉上,进餐时,老人坐炕必居上方,长辈不食,晚辈不得动手。妇女(除老年妇女外)一般不与男子同桌吃饭。忌见到长辈时不打招呼就从面前走过去。保安族的民居分为上房和其他房屋,保安人把老人或者长辈安置在最为阔绰的上屋,为了显示对老人的无限尊敬,上房比其他任何房屋都要好,让老人感觉到十分温暖舒适。

四、总结

通过比较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交往伦理都比较的相似,都待客热情、团结互助、尊敬老人、诚实守信。只是在这些交往伦理方面细小的要求和禁忌各不相同。东乡族与保安族的位置比较近,而且同信伊斯兰教,日常交往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裕固族由于地处内陆沙漠,在同自然界的关系上, 比其他民族更多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严酷与无情。所以产生了其他民族没有的珍爱自然和动物的与大自然的交往伦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页。

[3]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国伦理思想史卷【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

[4]郑英杰.中国少数民族伦理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2

[5]熊坤新.民族伦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6]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M】.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 1989

[7]马进著.西北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研究【J】.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8月第 1版

[8]郝苏民.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

[9]郝苏民.马自祥.东乡族简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10]熊坤新.什木逊·马守途.东乡族伦理思想管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2)

[11]《保安族简史》编写组.保安族简史【M】.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4

[12]熊坤新.于潜驰.保安族伦理思想面面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2007, (2)

[13]钟进文.裕固族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5

篇5: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发言材料

区委统战部:

近年来,区城乡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紧紧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维护民族团结为基础、以共同进步和发展为目标,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结合我局具体工作,现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北区共有行政村38个,有回族、藏族、撒拉族等诸多少数民族。依托省、市重点项目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共实施23个村的新村建设工作,共建设安置房15019套,其中已安置入住11160套,即将安置入住679套。新村建设项目均有多民族集资入住。

2008年以来,对辖区各民族困难群众累计分配公共租赁住房5600余户,其中对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分配400余户,“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900余户,累计发放金额350余万元。

二、具体做法

(一)从制度机制层面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权益。

一是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确保少数民族居住小区安置房建设工程如期交付、按期入住。保障各民族群众平等享有安置各项权利在安置工作方面,先后制定出台《西宁市城北区新村安置房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城北区新村安置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集体土地拆迁项目各项流程,健全财务资金管理、审批等相关制度,建立拆迁资金申请、核拨、使用、结算联批联审管理制度,完善项目拆迁资金档案管理;明确房屋征收工作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流程,确保拆迁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和合理支出;二是建立少数民族居住新村安置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形成各部门联动机制;召开联席会议梳理存在的问题,召开座谈会推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安置项目,打开瓶颈解决问题;三是在房屋征收工作中,为更好解决少数民族居住地群众的房屋拆迁工作,区城乡建设局特成立临时纪检组,把征地拆迁一线作为监督执纪的主战场,加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房屋拆迁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防控,由临时纪检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聘请其他评估公司对少数民族征收拆迁户实行复核,同时重点检查项目工作程序、补偿标准、丈量评估表、安置房源、补偿结果是否进行“信息五公开”,确保项目推进。成立房屋征拆项目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四是组织工作人员到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征拆项目开展自查活动,就项目开展流程、操作、资金发放开展是否存在违规违法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形成问题清单,全面进行整改,从源头进行预防和杜绝腐败行为发生;五是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和“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涉及少数民族居住地的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均通过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决定。

(二)突出民族特色、照顾困难少数民族户。

一是在安置工作中,石头磊二期安置小区基本为回族入住,为突出少数民族特色,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小区内配套清真寺等,充分考虑和照顾少数民族群众;二是在房屋征收工作中,充分利用公租房,切实解决被征收少数民族户实际困难。房屋征收项目存在部分被征收少数民族户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原房屋产权面积较小,但以1:1.2产权调换后可安置相对较大的房屋,改善居住环境。为保障被征收少数民族户权益,避免实施房屋征收后被征收少数民族户过渡难情况发生,针对家庭困难且选择货币补偿的少数民族被征收户,提供公租房解决其住房问题。三是依法依规维护少数民族同胞的合法权益,解决困难群体的所急所想,促进社会稳定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区城乡建设局将继续对辖区各民族住房困难群体进行保障,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好基础。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继续深入贯彻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和市委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微博、微信,集中学习将民族团结理论政策方针落到实处,继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

(二)持续提高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意识,在具体工作中涉及少数民族群众,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群众的习俗,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使各民族群众通过我局的安置、征收、公租房等的具体工作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体会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城北区城乡建设局

篇6:民族生活会发言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并把“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作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八个坚持”的核心内涵,把“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党的十九大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党章,成为全党共同意志和共同遵循。第三次中央xx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8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凸显了当前全国各族人民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重要问题。通过反复学习领会其中要义,并结合当前xx文艺工作实际和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一谈我的感受和想法。

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越来越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少数民族群众和民族地区特别关心,对民族工作高度重视,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极大地推动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尤其是xx,更加需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国家统一和xx稳定打好最重要和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因此,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新局面,我们首先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xx工作总目标。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才能完整准确地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推进文化润疆,才能开展好民族工作。开展好xx民族工作,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解决当前xx民族问题的核心内涵,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把握正确方向,使民族工作有的放矢,不偏方向。

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就是要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我从小在多民族大家庭里长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和理解是具体的、深刻的。我的父母是维吾尔族艺术家,记得上幼儿园时,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等各民族的孩子,大家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像一家人一样。有时父母演出忙,不能按时接我回家,汉族老师用大衣把我裹起来抱在怀里,站在寒冷的过道等父母演出回来。有时候邻居的汉族奶奶就把我领到她家,给我可口的饭菜,和她的小孙女一起玩,那种家庭亲人般的感情,是我记忆里最难忘的感情。

在中央民族大学上学时,班主任老师是汉族,像妈妈一样悉心地关心和照顾我们的生活,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我们,我和班里的各民族同学,也像亲姊妹一样,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关心、帮助,相处得特别融洽,让我感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工作后,我不但努力跳好维吾尔族舞蹈,还认真学习中国各个民族的舞蹈。通过各民族舞蹈的学习,我对各民族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并汲取他们的长处,使本民族舞蹈文化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应该说,是党和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是各民族兄弟姐妹的真诚帮助,使我取得了不少成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进步和发展。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多向其他民族学习,取长补短,在艺术的相互交流和借鉴中,以文化人、以艺润心,不断增强“四个认同”。“四个认同”增强了,才能搞好民族团结,才能使民族之间相处更加和睦,全面贯彻落实文化润疆工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三、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党史学习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一定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巩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是中华民族为寻求独立、解放、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全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写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基础,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基石。通过学习党史,我们从中获得精神力量,艺术地再现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重温红色文化基因,深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脱贫致富,共同富裕,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今年7月1日,我受邀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见证了党的百年华诞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可谓上了一堂人生最鲜活、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天安门广场的庄严和隆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嘹亮豪迈的《歌唱祖国》、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自豪、满足和自信的神情,这些都一次次震撼着我、鼓舞着我、激励着我,为自己身处于伟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繁荣昌盛的祖国,倍感自豪和幸福,使我更加坚定信念,跟着党干一辈子,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自己终生的信念和执着的艺术追求来回报党和祖国,为舞蹈艺术事业,为xx各族人民文化新需求,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切。

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发挥政协组织和委员作用

我是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在是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xx年在xx参加全国“两会”,被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所深深地感动和鼓舞,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们要积极协商议政,凝聚共识,贡献政协的智慧力量,为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政协的作为担当。具体对于我们xx文艺工作者来讲,就是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用艺术搭建起平台,有责任、有义务把最好的文艺作品奉献给各族群众;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一家亲”、讲好xx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多到基层,多到老百姓身边去,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其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和惠民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之间广泛交往、交流和深度交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浸润度”和“滋养度”,使各族群众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从血液中认同中华文化,将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融入到对整个中华文化的热爱之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上一篇:七年级奥数应用题下一篇:化妆品生产流程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