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复习学案

2024-06-09

电功率复习学案(通用10篇)

篇1:电功率复习学案

电功、电功率和电热复习学案

复习重点:

1、认识电能,理解电功的单位及计算。

2、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以及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掌握电功率的计算。

3、会用伏安法测电功率,并会算实际功率。

4、理解焦耳定律,掌握有关电热的计算。

5、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知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复习难点:理解电功率、焦耳定律,掌握有关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的综合计算。

一、电功(电能)

1.定义: 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

2.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就是 能转化为 能(消耗 能)的过程;做多少功,就有多少 能转化为多少其他形式的能,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电流做功的形式: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3.电功的计算:规定:电流在某段电路上所做的功,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的乘积。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

注: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 IRt = Ut/R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IRt W1:W2:=R1:R

2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Ut/R W1:W2=R2:R1

③无论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做的总功,常用公式W = W1+W2+„Wn

4.国际单位:(J)常用单位:(kw.h)1度= kw.h= J,“1度”的规定:1kw的用电器工作1h消耗的电能就是1 kw.h,即“1度”。

5.测量电功:

⑴电能表:是测量用户用电器在某一段时间内所做电功(某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的仪器。

⑵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电能表 为220V;允许通过的 是5A;每消耗 电能转盘转3000转。

⑶读数:

A、测量较大电功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或写在小方框里)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B、测量较小电功时,用表盘转数读数。如: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36转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是 J。

二、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 内所做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电流做功 的物理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 电功率的大小。

3.电功率计算公式:P = =(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P = =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IR 则 P1:P2=R1:R2: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P=U/R P1:P2=R2: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常用公式P = P1 + P2 + „Pn

4.单位:国际单位()常用单位:(kw)

P=W/t 可使用两套单位: 小单位“W、J、s” 大单位 “kw、h、kwh” 5.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⑴额定电压:用电器 时的电压。额定功率:用电器在 下的功率。某灯泡上标有“PZ 22O-25”字样分别表示:普通照明,是220V,是25W。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额定电流I=,灯丝阻值R=。

⑵当U实=U额 时,P实 P额

用电器 工作(灯正常发光)当U实<U额 时,P实 P额

用电器 正常工作(灯光暗淡)当U实> U额 时,P实 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222

222

⑶灯L1“220V 100W”,灯L2“220V 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两灯串联时,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6.测量:

Ⅰ、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 ;②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 电压。

电压表:并联在 的两端。电压表的量程应稍 额定电压。

电流表: 联在电路中。根据I额=P额/U额 或I额=U额/R 选择量程。

Ⅱ 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器材:电能表、秒表,原理:

三、电热

1. _________ 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实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实验用到了 法。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 成正比,跟通电 成正比。

3.电热计算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转化为热)可推导出:Q = W = = =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IRt。Q1:Q2 = R1:R2()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t/R Q1:Q2= R2:R1()

②无论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 Q1+Q2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t/R = Pt

4.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利用电流的 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②电热器原理: 定律。

③组成: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它是由电阻、熔点 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四、生活用电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低压供电线(火线 零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插座、灯座、开关。

2.家庭电路的连接:各种用电器是 联接入电路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 联的。3.家庭电路的各部分的作用:

⑴低压供电线:

①家庭电压的线路分为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V,火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 V,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电压为 V。

②测电笔:用途:用来辨别 和。种类:钢笔式,螺丝刀式。

使用方法:手接触笔 金属体,笔 金属体接触电线,观察氖管是否发光。正常情况下,如果氖管不发光,则表明接触的是 线;如果氖管发光,则表明接触的是 线。

举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如果观察不到氖管发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①测电笔氖管已坏;②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③火线断路。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①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②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⑵电能表:

①用途:测量用户消耗的(电功)的仪表。②安装:安装在家庭电路的 路上,原因:这样才能测出全部家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2③铭牌:所标的电压U是: 电压;所标的电流I是:允许通过的 电流;P=UI是电能表能接用电器的 功率,如果同时使用的家用电器的总瓦数超过这个数值,电能表的计数会不准确甚至烧坏。

⑶闸刀(空气开关):

①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以便检测电路更换设备。

②安装:家庭电路的 路上,空气开关的静触点接电源线。

⑷保险盒:

①材料:保险丝是由电阻、熔点较 的铅锑合金制成。

②保险原理:当过大的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产生较多的 使它的温度达到,于是保险丝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作用。

③电路符号:。

④连接:与所保护的电路 联,且一般只接在 线上。

⑤选择:保险丝的额定电流 或稍 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⑥规格:越粗的保险丝额定电流越。

注意:不能用较粗的保险丝或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保险丝。因为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且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应用举例:☆某家庭需要使用10A保险丝,可只有5A和15A保险丝。如何分别来代替使用:①可用两根5A保险丝并起来代用;②可将15A保险丝用刀轻切一小口使剩余部分截面积和10A保险丝截面积相同。

⑸插座:

① 作用:连接家用电器,给可移动家用电器供电。② 种类:固定插座、可移动插座、二孔插座、三孔插座。

③ 安装:并联在家庭电路中,具体接线情况:

1接火外壳 线 2接零5接用电部

线 3接地分的线路

线 4接用电器的金属

把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在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的同时,也把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了外壳带电引起的触电事故。

⑹用电器(电灯)、开关:

①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进行工作的,小功率的灯泡灯丝 而,里面抽成真空。大功率的灯泡灯丝 而,里面抽成真空后,还要充入氮气、氩气等惰性气体,并阻止灯丝升华。

灯泡长期使用会变暗,原因是:灯丝 变细电阻变小,实际功率变小;升华后的金属钨 在玻璃内壁上降低了灯泡的透明度。

②灯泡的种类:螺丝口 卡口。

螺丝口灯泡的螺旋接灯头的螺旋套,接 线;灯泡尾部的金属柱接灯头的弹簧片,再通过开关接 线:这样可以防止维修时触电。

③开关和用电器 联,才能有效控制该用电器,如果开关短路用电器会一直工作,但不会烧干路上的保险丝。

④根据安全用电原则连接电路,每个开关都可以单独控制灯。

(二)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1.原因:发生、用电器的 过大。2.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三)安全用电

1.触电事故:

①定义: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②危险性:与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③安全电压:不高于 V,家庭电路电压 V超出了安全电压。

2.触电形式:

家庭电路(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双线触电。家庭电路触电的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 线接触造成的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 路。

要分清零线和地线,虽然地线和零线之间正常情况下没有电压,但绝不能将地线和零线接通,否则易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

3.安全用电原则:不 低压带电体 不 高压带电体。

篇2:电功率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

(1)理解电功率概念,理解电功率和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并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重难点预测】 重点:.

1、理解电功率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并理解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难点: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复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导航

1、电功率是反映_______的物理量。

2、电功率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电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

3、其他计算电功率的公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何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额定功率,额定功率与实际 功率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需要哪些器材?在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典例分类·解析

1、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复习方略》55页“例题剖析”中的例题1、2、可能存在问题:例1错选A或c;例2电压表易看成测电源电压或L1的电压;

2、教师解惑

电学解题技巧(三步走)

第一步:判断基本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流表:看成一条导线,电压表:本支路直接去掉)

第二步:分析电表分别测哪部分(电流表:看串联部分,电压表:看“口”)第三部:结合题目,应用串联或并联知识解题

三、考点随堂·达标

1、学生练习,《复习方略》57-58页

2、练习反馈,学生小组讨论

3、教师解惑

四、整理学案

1、用红笔整理错题、注意点等、小组讨论质疑

篇3:浅谈历史复习学案的创设

一、复习学案组成部分

1. 课标要求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应达到的要求。每一单元的课标要求要用序列号形式列出来, 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

2.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包括教材体系、单元知识结构和课时知识网络等。因为是复习学案, 所以主要以单元知识结构为主, 知识结构可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知识结构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宏观把握, 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图说历史

图在最为宽广的意识方面同时兼具深刻的人性, 丰满的诗意与质朴的情感, 能够提供更为直观、形象的信息, 与文字相得益彰。

4.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主要包括知识的学习方法指导, 问题的思考角度及处理策略指导等。学法指导应具体、可行, 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5. 反馈练习

既要有针对学生预习效果的练习, 也要有一定量的当堂训练和课后思考。题目设置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重点、难点, 有一定的梯度, 难易适中。

二、运用复习学案的原因

1. 学案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递方式

学案导学则建立起“教材—教师—学案—学生”的新型传递过程, 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导向性和目的性, 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案有利于弥补教材的不足

多数学生面对教材时, 往往只满足于看懂内容, 记住知识, 很少关注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领会其中的思维方法。学案不仅能够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 而且有助于启发思维, 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总结方法。

3. 学案导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案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平台, 而教师从繁重的讲解中解脱出来后, 不仅可以集中释疑解惑, 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时, 学案的编写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特别是在毕业班学生中运用复习学案不仅可行, 而且势在必行。

三、复习学案导学的总体思路和环节

学案导学的总体思路是:根据课标要求, 以学案为载体, 学案与教材相结合,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复习学案导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编写

教师在编写学案前应做两手准备:一方面, 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 研究和分析教材;另一方面, 要了解学情, 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水平等。在设计学案时, 应遵循以下基本则: (1) 主体性原则。学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 全员参与, 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 指导性原则。学法指导是学案导学的一大特色, 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必要的条件。 (3) 层次性原则。为落实因材施教,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出层次性和梯度性。层次性旨在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梯度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此外,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参与学案的编写,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2. 学生依案自学

对于课前自学, 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 以便为学生进一步地自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抓住重点, 把握本质, 总结规律。总之, 学生的自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课本由薄读厚, 由厚读薄的过程。

3. 交流展示

通过交流, 解决共性问题, 通过展示, 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4. 精讲释疑

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结合教学重点、难点, 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精讲要有针对性, 切忌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 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达标总结

达标是指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设计练习题, 习题的设计既要侧重于基础, 又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总结是指学生对从课前预习到达标练习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自评和初省, 是一个整理、提高的过程。

篇4:电功率复习学案

关键词: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64

【案例教学过程】

知识储备

1. 实验原理是:_______ 。

2. 实验中用到哪些测量仪器:_______。

3. 尝试画出实验电路图:(1)用 _______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并_______ 接在电路中;用_______ 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并_______ 接在电路中;(2)要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可以用_______ 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应_______联在电路中,在闭合开关前,它的滑片应滑到_______,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将灯泡烧坏。

活动一:你能对实验器材进行正确的选择吗?(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狀态。

2. 测额定电压是2.5伏的小灯泡的电功率时,至少要选节_______

干电池串联作电源。

3.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 。

4. 在实验中,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电路中的

,从而达到改变小灯泡两端_______的目的。

活动二:根据你的实验方案利用桌上的器材正确连接电路并进行实验

1. 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注意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然后缓慢移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直到电压表的读数等于2.5V,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观察小灯泡正常发光的亮度。

(3)改变变阻器滑片位置,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它的额定电压(如2V),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的变化。

(4)再改变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高于它的额定电压(如3V),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的变化。

(5)整理实验器材。

2. 记录实验数据

【案例说明】

学生通过计算得出不同情况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并和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额定功率及发光情况对比。在此培养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及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并学会数据处理及分析论证。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体验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的真实体验,了解规律,感受并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活动三:针对实验情况解决下列问题

1. 伏安法测电阻也是要求测三次,和这个实验中的测三次目的一样吗?能否依据三次测量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平均功率,为什么?

2. 你在实验中出现了哪些故障?是怎样解决的?

【案例说明】

由于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成熟,教师要给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笔者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思考,问题由浅入深,展开课堂讨论,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营造和谐的探究式课堂。

活动四:观察数据分析灯泡亮暗及功率大小它们之间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1. 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只有_______ 额定电压时才能正常发光,此时的实际功率_______ 额定功率。即U实_______U额时,P实_______P额。

2. 当U实 _______ U额时,小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实际功率P实_______P额。

3. 当U实 _______ U额时,小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实际功率P实_______P额。

结论: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_______ (填P实还是P额)。

活动五:拓展实验

1. 小组合作测量二极管在与小灯泡亮度相当情况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值,并计算实际功率。

2. 比较亮度相当时,二极管的实际功率与小灯泡实际功率的差异。并说明二极管更有利于节约能源的原因?

3. 通过课后查阅资料,分析其他家用电器在低于或高于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弊端或对用电器有哪些影响和危害?

【案例说明】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案例反思】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对于大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笔者在导学过程中,通过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根据(上接第64页)实验目的,选择种类与规格合适的器材以及根据现有器材去选择合适方案的意识与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活动四:通过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收集的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用规范的物理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活动五: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并计算二极管在与小灯泡亮度相当情况下的实际功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同时增强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最后通过鼓励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家用电器在低于或高于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影响和危害,既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并不远,就在生活当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电功率的计算-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电功率的计算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会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算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和用电器的电阻。

2.理解计算实际功率的思路。

3.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初步综合运用学过的电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二)教具

“220V25W”、“220V60W”的灯泡各一个。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新课

问: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有什么特点?

3.什么叫电功?什么叫电功率?

4.用电器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工作?

5.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进行新课

例1:课本中的〔例题l〕。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做,一位同学求“PZ220梍25”灯泡的电流和电阻,另一位同学求另一盏灯。其他同学同时在课堂作业本上解此题。然

用它比较两灯电阻的大小,再让学生传看这两只灯,观察比较它们灯丝的粗细。

例题小结:①若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状态,可求出用电器正常工作时

上所标明的额定条件,理解为给出了用电器的电阻。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②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例2:课本中的〔例题1〕。

分析:当电灯两端电压发生变化时,可认为灯丝的电阻没有改变,的功率也变化。

解题思路:①根据额定状态求出灯泡的电阻。

③根据P=UI求出新电压下的功率。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分别算出灯泡在210伏和230伏电压下的功率P1和P2,其他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解此题。

讨论:问:本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学生回答,教师指出:用比例

例题小结:①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随着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②求实际功率的思路。

例3:将灯L1(PZ220梍25)和灯L2。(PZ220梍60)并联接在220伏的电压上,哪盏灯泡亮?为什么?若将它们串联接在220伏的电路上,哪盏灯泡亮些?为什么?

分析:要判断两灯的亮与暗,只要比较二灯的实际功率大小就可以了。

解:并联时,每盏灯的实际电压均为220伏,则其实际功率就等于灯的额定功率,因此可直接判断出灯L2比灯L1亮。

串联时,因每盏灯两端的电压均小于220伏,所以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根据例1的结果知道,灯L1的电阻R1大于灯L2的电阻R2,又因为两盏灯串联,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一样大。因此可根据P=UI=I2R判断出出P1>P2,L1这盏灯亮些。

例题小结:在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小;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大。

例4:标有“6V3W”的小灯泡能不能直接接到9伏的电源上?若要使小灯泡接上后正常发光,应怎么办?

分析: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不难判断,因为9伏已大于灯泡的额定电压6伏,如果直接接上去,因实际功率比额定功率大得多,灯泡会烧坏,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所以不能直接接入。若要接,应和灯泡串联一个电阻R再接入,让电阻R分担3伏的电压。

解:不能直接接入。应和一个阻值是R的电阻串联后再接入。

讨论此题还有哪些方法求R。

例题小结:当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大许多时,用电器可能会烧坏,应和它串联一个电阻再接入。

3.小结

由以上四题可知:(1)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可根

(2)用电器的实际功率随着它两端的实际电压的改变而改变,若

(3)判断用电器能不能接到某一电源(或电路)上,要把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和它的额定电压作个比较。若U实=U额,能接,且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若U实电阻串联后再接到电源(或电路)上。所以用电器安全工作的条件是加在它两端的电压的实际值不能超过它的额定值。

(四)说明

1.对于基础不够好的学生,若时间偏紧,例3可不讲。

2.在分析例2时,要强调I随U的变化而变化。解此题时注意学生中可能出现的两种错误。(1)若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不等于额定电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篇6:电功率复习学案

教学内容: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学生分析:上一节已体验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了解了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学生已经学习了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及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并且已用过伏安法测电阻,已基本掌握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同时接到一个电路中测电阻的技能。对本节实验有很大帮助。

教学理念:注重科学探究,强调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原理。

2、知道如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

3、会自己设计实验电路、选用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有序地进行实验、读取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功率。

4、会撰写实验报告。

(2)过程与方法、经历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的过程,对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有更全面的体验和理解。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通过学习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4、通过本实验探究的评估交流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尝试用已有知识去解释某些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2、通过评估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通过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实验态度和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会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调控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教学准备: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教学设计:

前置测评:

某用电器铭牌标有“22V10A”字样,它的额定电压是_____V,额定电流是_____A,额定功率是_____w。

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它的电流0.4A,该导体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w。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增大到20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A,其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w。

引入新课:为什么同一盏灯泡在某些不同的时候会不同的亮度?灯泡的亮度究竟由什么因素决定?

引导学生知道实际电压改变,电流也改变,电功率也改变。小灯泡的亮度也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引出课题。点明本实验目的是要测出实际电压不同时小灯泡的功率。以练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需要知道的物理是_____和,_____计算功率时所用的公式是_____。引出实验原理P=UI。

引导学生设计在三种不同电压下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使U实>U额,记录此时的电压和电流,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使U实=U额下发光,记录此时的电压和电流,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3使U实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问:要知道电流、电压这些物理量的值,需要哪些仪器?生:电压表、电流表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在第一种情况下,电压只能测一次,但我们的目的是测三种电压下的电功率。

讨论:如何改变电路是电压,对比测电阻的实验方法,引入滑动变阻器串联入电路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画出实验电路图,实验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片应处在什么位置?

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线怎样连接?量程如何选择?

3在调节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时,注意实际电压不能远高于它的额定电压。

学生进行实验,师巡视并指导。

处理数据:实验完毕,请几组同学汇报实验结果学生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从实际看出,小灯泡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发光?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更亮?这样做好不好?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下暗?进一步体会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别

U实>U额

P实>P额

灯较亮

U实=U额

P实=P额

正常发光

U实

P实

灯较日暗

交流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

(1)灯泡不亮

(2)滑动变阻器不能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3)电压表或电流表的指针反偏

(4)电压表或电流表无示数

达标测评:

一个标有“220V

5w”的灯泡接入电路中发光时,它消耗的电功率()

A、一定小于15w

B、一定等于15w

c、一定大于15w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篇7:电功率复习课反思

开课意图主要是二个:1.使学生对本内容基础知识加以熟悉。2.以题带面,实验为附,提升复习效率。

回顾教学设计过程:1.考虑到本班学生基础较差,对科学学习兴趣不够足,所以开始设计了二个小实验,从效果来看,起到一定的作用。从几位听课教师的反馈来看,效果较好,得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2.考虑到本班学生基础较差,本节课设计以基础知识复习为主,重点放在

W=UIt,W=Pt,P=w/t,P=UI,P=U2/R,P=I2Rt等公式的认识和理解及应用,就这点自己认为达成了本节课的第1个开课意图。

3.同时又要考虑到中考的要求,所以精选了几道题,从效果来看,同行们都认为例题选得合适,难易适中,又有点中考的味道。

课后反思:1.从本节公开课来看,教学效果还是较好的。

2.教学设计比较合理,课前准备也比较充分,课堂时间利用率较高,实验操作非常熟练,实验效果可视性大。

3.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讲解有条不絮。

篇8:电功率复习学案

一、导学案编写的步骤

(一) 个人备课

根据教材内容和组内教师的实际情况, 每人负责一个单元的导学案内容。根据所分的备课任务, 每个人要先认真钻研教材、大纲, 并查阅、研讨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区的与本单元相关的中考试题, 在此基础上, 确定每课时的导学目标要求、中考考点、重难点、预习思考题 (包括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等) 、导学学案等内容, 并有配套练习题, 形成草案。习题的设计要力求形式多样, 同时也要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 旨在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 好一点的学生“吃好”。

(二) 集体备课

每周同课头教师安排固定的备课时间, 在这个时候, 先由主备的教师把自己前期的工作进行展示, 谈自己的备课思路和设想, 之后, 全组进行讨论, 其他教师予以补充, 提出修改与建议, 包括教学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易达成、教学重难点是否准确、难点的突破是否有效、例句的采用是否精准、随堂检测题是否到位等, 讨论后形成完整的导学案并在全年级使用, 但各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三) 编印学案

学案通过编写审核后, 立即进行印制。印好的学案一般至少提前一天发给学生, 以便学生课前预习 (有时也可视情况随堂分发) 。每次要保留电子稿, 便于以后修改。

(四) 课堂训练

教师在使用导学案时要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增减和再组织 (即第二次备课)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要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助交流和研讨。

(五) 课后总结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要通过课堂教学给予检验。每位教师要及时将教学体会反馈, 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将导学案修改存档。

二、在英语复习课教学中使用导学案的方法

(一) 预习引导, 明确目标

教师提前编写并下发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学案, 学案中要设计出:复习要点 (本单元所学生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等) 、展示环节 (词汇和短语的解析及延伸运用, 句型、语法要点的知识讲解等) 、检测练习题。学生在预习单元复习内容时, 教师要提出具体要求, 对预设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

(二) 自学探究, 疑难研讨

学生按照学案中的预习目标,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将自学时获得的单元知识信息在小组内交流整合。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 而本单元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形成共识。此外, 对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 教师应及时汇总, 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

总的说来,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的短语和句子, 以及要掌握的语法等。第二,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 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三) 精讲释疑, 归纳整理

教师在学生疑难研讨的同时, 还要为学生精讲点拨、解答疑难, 然后让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及教师指导后讨论出的结论以笔记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此环节对于教师来说, 明确了学生在本单元新学知识中存在的缺陷, 重点讲解, 有针对性, 真正让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 可谓优质、高效。

总之, 教师在精讲过程中, 应力争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精讲的语言、内容要精;其次, 精讲应具有针对性, 切忌面面俱到;再次, 精讲应力争用浅显的例句, 解决实际运用的问题。

(四) 反馈检测, 成果展示

反馈检测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所复习的单元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 应由浅入深、同时检测题应要求学生当堂完成,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针对展示的检测题分析原因, 判断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检测成果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层次展示难易不同的检测成果。因为这一过程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的过程, 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五) 交流点评, 总结促能

对重点的句型, 教师要适时点评, 同时组织各小组之间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交流。具体而言, 教师要从学生展示结果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方法概括、总结规律、重点回顾等, 使学生由表现性认识上升到深层的理性认识, 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篇9:学案导引复习“五步法”

夯实基础读一读

初中化学属启蒙学科,主要是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做到注重基础、回归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读书并非让学生翻开教材泛泛而读,为了提高读书的效率,应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首先,教師应以课程标准为指南,在课程标准中找出本单元的内容要求;然后,再把“标准要求”进行解读,表述为学生学习目标要求(目标表述应使用行为动词,让学生明确、可操作),呈现给学生;最后,学生以此目标为指导完成教材内容的阅读与巩固。以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学案学习目标及阅读要求:

1.阅读下列学习目标,对照目标把不清楚的内容做上记号。

能说出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结构、物理性质与用途;

能说出CO、CO2的物理性质;

会描述碳单质、CO、CO2的化学性质(现象),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学会将结构、性质、用途结合起来认识碳、CO、CO2。

2.阅读教材P104~P118(除课题二外),重点巩固自己没掌握的部分。

学生对照以上学习目标要求就能够抓住重点,在教材上找到相应内容进行阅读和巩固,提高了对教材的阅读效率。

自我达标填一填

学生通过阅读目标和教材之后,对本单元的基础、重点、核心内容究竟有了怎样的掌握程度?这就需要一定的反馈。本步骤主要是把教师编制的基础题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完成自我检测。基础题为本单元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等,大多数以填空形式出现,由教师把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进行整合,能达到基础反馈的目的,但不能只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罗列,因此,需要根据一个单元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归纳、对比等方法,在知识得到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填写得到反馈与巩固。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基础题:

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碳单质\&物理性质 [ ] 用途\&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金刚石\&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划玻璃,切割大理石\&有璀璨夺目的光泽\&\&石墨\&深灰色不透明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软\&\&\&电极\&有润滑性\&\&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和制糖工业脱色\&木炭\&\&吸附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和异味\&]

2.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物质\&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 [ ] 用途\&C\&常温下,稳定性\&\&可燃性:C+O2—

C+O2—\&

\&还原性:C+CuO—

C+Fe2O3—\&

\&CO\&毒性\&\&可燃性:CO+O2—\&\&还原性:CO+CuO—

CO+Fe2O3—\&\&CO2\&一般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与水反应:CO2+H2O—\&\&与碱反应:CO2+Ca(OH)2—

CO2+NaOH—\&\&]

3.CO和CO2的物理性质

[物质\&色味态\&密度\&水溶性\&CO\&\&\&\&CO2\&\&\&\&]

我们可以看出,本环节的基础题是学案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教师开启智慧,把内容进行充分整合,达到突出重点、强化基础、综合归纳等要求。

合作交流说一说

学生在完成“填一填”之后,对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和重点内容就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但还需进一步巩固和落实,这时同学之间就可以互助,以“填一填”的内容为基础,把先前没有掌握的知识说一遍给同学听,并相互检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此阶段,教师也可作为参与者,在全班对重难点内容和易错点进行点拨,点拨的内容主要由教师课前准备好,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在学案上反映出来,因为,每个单元的重难点是基本固定的,且学生易犯的错误也较类似。点拨的另一部分内容可以由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组成。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交流要求:

把你先前没掌握的知识点说一遍同桌听;

同学互查知识点,重点是化学性质、反应方程式;

把本单元不懂的知识或问题提出来。

学生在此阶段的对话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和基础知识,让学生的基础学力得到提升。

网络构建连一连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学生基本能把本单元重点知识和内容掌握了,但主要是以物质的性质为中心进行基本知识点的排列,如何把这些物质的性质进行适当运用,并让相关各物质间形成立体的网络结构呢?这也是提升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要求。物质的化学性质往往是以该物质与其它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呈现出来的,一般有两种形式表达,即“相互反应”可以用“——”连接,“转化”可以用“→”连接。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网络构建:

画出下列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形成网络(→表示转化),并在→上写出实现该步转化所需要的物质

当然,以上各物质间的关系还可以有其它的表达形式,也还可以多添加相关物质,具体可根据各个单元不同内容来进行设计。其基本思想就是建立起以某种物质为中心的相关物质的立体网络结构,从而达到增强应用、提高能力的目的。

巩固提高做一做

此步骤是课堂的最后阶段,其目的在于进行课堂达标检测的同时,对本单元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也是单元知识的提高训练,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一般情况下,有两个步骤,一是在当堂课上进行一个简短的基础巩固的练习。如下是《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基础练习:

1.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 性。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的主要成分碳具有???? 性。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 。

3.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下图是干冰升华时的情景,根据图中信息,从“物质性质 [决定反映]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

(2)干冰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后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在大棚蔬菜种植中作???? 。

(3)??? ???? ???? 。

4.轻轨电车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优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1)???? 。(2)???? 。(3)???? 。

另外,单元复习之后,应安排一个课时的巩固提高练习,即“做一做”的第二步。此试题的编制需体现层次性,让基础训练和能力提高都得到较好保障。

责任编辑 林云志

篇10:《电功率》中考复习教学反思

温江区永盛学校

赵阳真

《电功率》的中考复习教学,这是中考的重点。本章的核心内容是电功率,教材的思路是:电能——电功率——电与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研究了教材在思路上的变化,尽力调用新的教学资源,同时,认真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有关电功率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切实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从电能、电能表的认识入手,在观察电能表的过程中进入电功率的教学,加强了对电功率的理解。

在“电能”一节的教学中,我们重点放在了对能的认识和用电器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上,让学生从大量的事例中去体会电流的存在,体会电流在工作过程中要消耗电能,要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从而理解电流做功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认识电能表,使用电能表是本节的重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到了把图片和实物结合起来,理解电能表的几个重要参数,体会怎样用电能表测量用户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这也是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

“电功率”的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本节的内容多,理解困难,并且和学生的某些潜意识容易混淆。比如,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往往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这就是将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做好P41图8.2-1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直接比较出在相同的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不同,即用电器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多少,而在相同时间内铝盘转过的圈数,则反映了用电器工作时消耗电能的快慢,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电功率的含义。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也学生理解的难点,在实际应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最大,所以,做好P43的演示实验非常重要,一定要让学生观察几次的亮度是在用电器的各自实际功率下所显示的亮度,从而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实际含义,一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

本节还有电功率的计算这也是教学难点,必要的联系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分析题意,弄清解题的方法和步骤,真正弄懂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含义,从而能正确计算两种功率。同时还应强调解题的格式。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与以往的实验相比,更突出了实验的探究过程和实验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加深对实际功率的理解,从实验角度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是如何影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的。本实验的要求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事先设计了一些在实验中可能想到的问题,先让学生用一定的时间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其主要问题如:

1、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

3、怎样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更合理?

4、本实验与伏安法测电阻有什么异同?

5、怎样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6、实验中能否用三次测量的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平均功率,为什么?

7、分析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下一篇:投标保证金退还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