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教案新

2024-06-16

标志设计教案新(通用10篇)

篇1:标志设计教案新

《江姐》教案设计

一、课前谈话

1、孩子们,叶老师第一次来到堰坪这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是这里的主人,你们欢迎我吗?是吗,你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那叶老师借一下你们身上的宝贝肯定没问题吧。我先来说一说关于这些宝贝的谜语,你们来抢答,知道答案就赶快站起来说答案,如果有人站起来了其他人就不可以再站起来抢答了。听好了,第一样宝贝是这样的:早上起来开门,晚上睡觉关门,走近面前一看,里面有个小人。(眼睛)你好聪明哦,就是眼睛,知道老师借你们这个宝贝干什么吗?“看东西、看书”)是的,仔细地看,就是观察、发现。老师要你们善于发现。第二样宝贝: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坐个胖儿郎。(嘴)借你们的嘴是——(举手回答,可能会回答“回答问题、读书”)嗯,还有和同学交流、在班级展示。第三样宝贝: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看不见。(耳朵)耳朵是要——学会倾听。

第四样宝贝: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本领大,天天干活不说话。这是——(手)干什么?(可能回答:写字、作笔记)写字的时候要用手,发言的时候要举手,展示自己也要高高举起你的小手。

好了,孩子们,老师就是要借你们身上这几样宝贝,你们愿意吗?(愿意!)太好了,有了你们这几样宝贝的协助,这节课一定会更加地精彩!

2、视时间而定,如宽裕玩“你答我猜”的游戏。

3、孩子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呢?哪些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 创设:学生甲:我喜欢荷花,因为它很美丽。

学生乙:我最喜欢......(适时点评)

学生丙:我喜欢月季花,因为它每个月都开放,妆点我们的生活。

师点评:好样的,孩子,你是个不只是看表面现象的孩子,还善于发现事物的内在品质。

师:老师最喜欢的是——梅花。(出示红梅傲雪图)梅花不和百花争春光,不与群芳斗艳丽。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几千年来,我们中国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江姐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幻灯片、板书:江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江姐》,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上课吧。

二、研习新课

1、师生问好。

2、师:我们来齐读一下课题。(课前板书课题)

3、师:孩子们,我们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知道了这一课截取了江姐临刑前的一个片段。孩子们还记得整个故事的梗概是先写——再写——最后写了——(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藏提纲、梳妆打扮、与难友话别”)

4、师:孩子们,我们知道人物的内心,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传递。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这节课我们也要用到这些方法来认识江姐哟!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吧。(检查巡视,参与,注意控制学生学习时间)

5、全班交流。

(1)展示“藏提纲”部分

师:孩子们,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一起来展示那个与众不同的你。哪位同学能大胆地为我们来展示自主学习中你对“藏提纲”的第一个问题的理解呢? 生举手回答。A、对第一组回答评价,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如回答“学习”、“草拟提纲”,则引导:这些都是革命工作的一部分,所以即便是在坐牢,江姐也在坚持—— B、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抓住“不慌不忙”、“随即”、“像平常一样”引导出“考虑事情周密”、“机智勇敢”。

师:那你能带着这种语气给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吗?(出示幻灯片)

C、师:大家都明白了吧?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轻重缓急,把江姐不慌不忙而又娴熟的动作读出来。(2)关于“梳妆打扮”

A、师:江姐随即起身,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梳妆打扮。这就是我们导学案上的第二个问题,哪个小组再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问题A预设: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没有,那我们进入下一个问题。

问题B预设:他填的动词都正确吗?正确,哪个小组再来为我们展示一下问题C?

问题C预设:(评价)其他的小组,这一组的答案你们同意吗?是否有不同的意见?抓住动词引导出:镇定从容、临危不乱。板书(热爱生活、镇定从容)

师:江姐在临死之前细心地打扮,她是多么地热爱生活,从容镇定呀!你们能有感情地把课文的第4、5自然段读一读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出江姐的热爱生活和镇定从容。

在老师的世界里,最动听的声音是读书的声音,我们再请一个代表来读一读吧!

B、你读得很有味道,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正在悉心打扮的江姐。这时候特务们在干什么?(抽生回答)难友们又是怎样的呢?(抽生回答,引导出“不安”)C、师:特务们不停地催促,江姐的表情是平静的;难友们不安,那是对江姐的担心、心痛和舍不得,而江姐还是平静的。江姐,你太了不起了!孩子们,你能来读一读这两段吗?(齐读)

(3)师:江姐也舍不得同志们啊!江姐说的话也同样掷地有声,哪位同学再来展示一下自主学习中第二大部分“与难友深情话别”,江姐的哪一句话最让你感动?(抽生回答)

A、师:你最喜欢这一句,你读出了江姐对革命事业坚贞不屈,其他的孩子们,你们也一定读出了自己的的感受。不管你的感受是不是同他人一样,请一定记得:我是独一无二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自由读)(出示幻灯片)

B、师: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孩子们,“最后考验”是什么呢?(生:死亡)对,这是最后的考验,那她们以前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考验呢?(播放江姐受刑视频)

C、师:江姐经受了这么多的考验,她挺过来了,她告诉大家:(出示幻灯片、齐读)(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脸不变色,心不跳!)(4)刑场表现

A、江姐英勇不屈,押赴刑场。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时候的江姐的神态怎样?哪个小组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读后)你们是怎样理解的?

抓住“胜利的欢笑”引导:你们这些反动派,如何地严刑拷打都撬不开我们的嘴,所以,我们胜利了;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革命志士,革命也终将胜利!(板书:坚信革命必胜,为理想献身。总:视死如归)

B、师:说得很有道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换作常人,我们早已两腿发软,两眼发黑,怎能像江姐那样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他们在面对着死亡时是多么地坦然,毫不畏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吧。

生齐读。

三、结束部分

我们英勇无畏的、大义凛然的江姐英勇就义了。他们的伟大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如诗人臧克家的诗里所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江姐,她会如那傲立霜雪的红梅,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让我们在这一首《红梅赞》的歌曲中深切地缅怀我们敬爱的——江姐。(播放《红梅赞》歌曲)

篇2:标志设计教案新

一、教学内容:

Module 6 Abilities Unit 1 Can you run fast?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听、读、说单词run, jump, ride, fast, high, far

(2)能运用句型:Can you „? Yes, I can./ No, I can’t.来询问他人进行日常的交际。

2.技能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能运用上述语言知识来完成“谈谈我会做的运动以及别人会做的运动”这一任务。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各种运动,锻炼身体。(2)通过学习来培养学生能够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词汇run fast、jump high、jump far、ride fast和句型Can you„?Yes, I can.No/I can’t.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语言完成 “谈谈我会做的运动以及别人会做的运动”任务活动。

四、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磁带、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

Step1.Warming_up: 1.Greeting。(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Hello/Hi)

2.stand up, sit down.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和动作。3.(教师出示课件)看动作猜运动。

playing basketbal,playingfootball,playing table tennis等词来复习便于本课教学工作的开展。

(我采用热身加复习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建立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Step 2.presentation 1.Lead in 老师做run的动作引出句型(课题)Can you run fast?然后出示单词卡片(can, run, fast)进行教授。

2.出示教学卡片教授单词(jump high far ride).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游戏环节来操练学习所有单词。游戏1:让学生拍卡说,闪卡说。游戏2:埋炸弹和英汉互译来刺激巩固。3.读所有的四个动词短语。4.(教师出示课件)

T: Who is he? He can jump high, he can run fast.Can you run fast? S:(引导学生说出)Yes, I can.No/I can’t。

(出示课件)教授Yes, I can.No/I can’t的正确发音。

5.Work in pairs: 出示课件Can you……?(师生,生生)(以上活动的目的在于既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通过听说看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感性理性思维同时激活,真正把学英语当做乐趣。)

Step 3.New text: 1.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2.Listen and point(播放课文录音),then answer the question.(Who is the winner?)3.Learn the text.4.Read after teacher。

5.教读难说的句子I’m /You’re the winner.6.Work in pairs.(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的形式)7.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sentences.(使用英语国家人士灌制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地道的英语,要求学生尽量模仿这些语音语调,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大量的反复的各形式的阅读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知,日积月累会效果显著)。

Step4 Summerize :

1.复习四个有关运动的动词短语。

2.Can you „? Yes, I can./ No, I can’t.来询问他人进行日常的交际。

Step5 Homework:(出示课件)

1、生活中除了体育方面,你还有哪些能力呢,用Can you说一说吧!

2、用Can you采访朋友家人他们会做什么。Step6 Handwriting:

Module 6

Unit1 Can you run fast?

Run fast

Jump high Can you I’m the winner.Jump far You’re the winner

Ride

fast

篇3:标志设计教案新

一、要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

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教案与实际上课过程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很多时候教师在教案设计中为学生设计了很多条条框框,但是在实践上课过程中,这些很难面面俱到,这就导致了课前设计得越多,课上学生自由空间就越小,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案的设计内容上不要过于详细,形式上不易繁琐,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化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结构上的不确定性,留有一定的空间,以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相共振、互相新知、互相建情留有余地。这样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随课堂情景的不同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适应新的情境,实现动态生成。

二、要有多项选择的设计

传统的教案设计是: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方法,在程序化的表格中书写教案,每个程序中的内容基本大同小异,没有体现教材的特点,导致了一学期的教案千篇一律。在课改以后就要求教师在写教案时,要努力跳出传统课堂的程序设定模式,充分估计学生在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拓展点,学生可能在什么地方出问题,怎么引导、采用什么方法能较准确获得反馈信息,通过观察表情、个别提问、现场演示、集体讨论等,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菜单,以便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这样即使出现打乱教案的现象,也不会太紧张,可以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三、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

设计教案时不能只有教师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而是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的双向设计。师生互动、师生互补,更多的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促进“怎样有效地学习”为主,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在教案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

四、要体现教师自己的个性

我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工作,体育课教案也写了很多,教案的设计也借鉴了很多,改来改去,最终发现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教案,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案设计时,要从自身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结构出发,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选择、开发、组合,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对学生了解的情况下设计具有个性特色的教案。

篇4:标志设计教案新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导学教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066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必须从传统教学的讲授式转化为启发式和探究式等。强调教师对教学实施过程的把握和调控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既不被束缚,又不偏离既定的教学目标。基于这个要求,各地教师想了很多办法,如:针对学生个体编写学案或写导学案;针对教师个体方面精心设计教学,努力在课堂上实现精彩讲演,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方设法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实践《物理课程标准》的方法就是把学案、导学案、教学设计(教案)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组合“导学教案”,这样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使用中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教师的授课目标与意图,让学生的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又可使教师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克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下面,笔者就谈谈对“导学教案”设计的点滴体会。

一、充分体现“导学教案”中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第一,将教学设计中的基本环节与导学案中的基本环节结合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学设计(即教案)只能让学生听到教师自己心灵的声音,而体现不出学生心灵的呼唤,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发展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性与主动性。

第二,把教案与导学案组合起来的“导学教案”,能全面引导学生学习,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教材、主动参加实践、分析论证,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感悟知识的本质,理解知识的精髓,真正做到动手动脑学物理,一步步引导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根据新课标把“教材”再度开发,多样化灵活地呈现课时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转化到学生层面,就是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

最后,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引导,在引导中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法指导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填写个人的体会,从而解决“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问题;转化到学生的层面,就是要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实现自身发展”的问题。

例如:在“导学教案”的两侧分别设计“学习流程”和“学法指导”,怎么样的过程就用怎么样的方法。如学习目标就要求学生根据目标阅读教材,完成课前预习的练习(以填空题为主),做到“读一读、划一划、填一填”。因此,“导学教案”要面向全体学生,能引导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体现一定的成功,学生在课前预习中的练习应以课本的内容为主,主要检查学生课前是否看了书;课堂学习中的练习是检查学生通过预习所获得知识的落实,做到精选、精讲、精练,只有这样,“导学教案”才能发挥出它的魅力,才能顺利完成教和学的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充分体现“导学案”的特点

“导学案”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案,能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具体特点用“第十五章第3节串联和并联”来说明:

1. 通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进行旧课复习并预习新课

如温故:(1)电流的形成,(2)电流的方向,(3)电路的构成,(4)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等。

知新:①什么是串联电路,在实际中有哪些?②什么是并联电路,在实际中有哪些?③画出常用电路元件符号等。

通过学生自主钻研教材,并完成“课前预习”中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又是看了教材就能够完成的。这样,学生内心中便会有一种收获的喜悦,并对自己的自学能力表示认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2. 课堂学习,着重指向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开展问题探究、合作学习活动。如:(1)串联电路的组成,并归纳总结。(2)并联电路的组成,并归纳总结。完成探究后建立“相关链接”,进行课堂训练。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总之,“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学、自问、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体现出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的根本性转变。

三、充分体现学生与教师参与的全过程

“导学教案”是以纸质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每节课为8K纸的一面,教师以它为教案,把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到每一次课堂中去,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学生以它为导学案,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有更完整的认识,更加清楚教师的授课目标、意图,以达到引领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表达的效果,更便于学生课后的总结与反思。

学生与教师互动参与的过程如下:

“导学教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教案上的要求,开展课前预习。上课时教师以检查作为引入,并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的情况,给予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另外,了解学生对新课学习的认知基础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难点。对于教案,教师课前认真编写,课堂认真落实,课后总结提高,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教学过程及时反思,为下一次课提供更好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其对学习的兴趣。

但由于“导学教案”的容量小,缺乏形象、直观、动态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如挂图、多媒体、录像、实验仪器等,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教师应把“课改”的新理念、新方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启发者。

参考文献:

[1] 朱铁成.中学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 詹玉华.如何教好新课程下的物理[J].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09(35).

[3] 孙忠武.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初中物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5:标志设计教案新

“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教案设计与撰写(体例)

一、教案设计可考虑的几个要素 1、 教育思想与教学设计的理念 2、 目标设定与达成预测 3、 课堂思维流向预测与对策 4、 教材钻研(纵探与横析) 5、 教学环节设计的意图阐释 6、 职业技能的训练与强化 7、 学情分析与课堂实施策略 8、 启合承接的精要陈述 9、 知识延伸与拓展 10、 重点难点确定的依据与突破 11、 教法探索与学法指导 12、 板书提示与课件讲义 13、 多媒体辅助的有效性选择 14、 师生教学的互动策略 15、 设计体会或教学反思   上述15个要素切忌面面俱到,根据学生、教师、学科等具体情况有所侧重,重在特色呈现与教学创新,关注理实一体化等职业教育理念。  二、教案设计可参考的流程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的分析与定位在教案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应成为教案设计的主线。设计时要考虑为什么是重点、难点,要考虑如何去强调重点、突破难点、阐释疑点,要考虑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技术和手段去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案设计的可能流程: 三、教案撰写的参考样例   课题名称<********> 作者***  单位:*******   【课题】题目或项目(选用教材《**基础》第*章第*节第*小节) 【课时】1课时(45分钟) 【设计理念】为了突显“做中学,做中教”以及职业特色教育的新教学理念,同时也为了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方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实际工作中发挥的作用,配合上任务驱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要完成的任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设计亮点】将职业场景引入课堂教学,配合任务驱动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的角色,在任务的驱动下,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先进教学理念。 【内容简析】 本节课是本章的`第?节课,还是重点要让学生掌握***的基本操作,为以后的熟练灵活的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简析】 针对职高学生的特点,理解力不强,但动手能力较强,故本堂课是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主动练为原则,达到让学生真正手动、脑动这一目的。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2.  能力目标: 3.  情感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重点、难点剖析】 【教学方法及策略】 1. 采用案例、职业情境、启发式教学法。 2. 采取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以学生思考为流程。 3. 运用“引课(职业场景创设)-任务驱动-探究拓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平台与资源】 教学资源包、任务表、多媒体机房、投影仪、电子教育平台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Ⅰ、课程导入  目标达成预测: Ⅱ、教学过程 目标达成预测: Ⅲ、教学评价与总结 1、教学评价  自评:  互评: 2、总结 3、作业 Ⅳ、巩固与延伸目标达成预测: Ⅳ、实践与拓展 目标达成预测: 【教学反思】

篇6:《信件传真情》教案设计新

活动目标

1.培养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认识邮政通信给人类带来的方便,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从小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优良品质。活动重点

关于通信所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了解写信的注意事项。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师:我们用什么办法与远方的亲人取得联系? 2.小组讨论交流。

3.师:如果是没有通电话、电脑的偏远地区呢?

4.展示一组偏远山区孩子艰苦学习环境的图片,展示一组偏远山区孩子艰险上学之路的图片,展示一组城市小朋友与山区小朋友“手拉手”活动图片。

5.让学生们交流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展现以上几组图片,既能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生活学习条件的优越,珍惜好的学习机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渗透给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思想。鼓励同学们与偏远地区小朋友手拉手、交朋友,共同进步。)

6.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下我们还经常使用信件传递信息呢? 7.小组讨论、汇报。

8.师:可见,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寄信这种通信方式仍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广泛运用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设计意图:以小组讨论的场面引导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信件的使用情况,让学生对信件所起的作用有一个初步印象)

二、讨论交流写信封的注意事项和相关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怎样写信才能将信件顺利寄出呢? 2.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个信封,简要说明写法。

3.写一写。给出各种元素,请同学们练习写一个信封,写完后小组交流讨论。

4.教师课件展示信封的正确写法。

教师小结:信封的左上角写收件人的邮政编码和详细地址,中间写清收件人的姓名,右下角写寄信人的地址、邮政编码。在信封的右上角贴上邮票。

5.师: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信封的正确写法,那大家知道为什么要使用标准信封呢?为什么要写清邮政编码呢?还有信封上为什么要贴邮票呢?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请同学们在小组内选择一个问题讨论交流。6.小组交流、汇报。

7.课件展示问题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信封的填写和相关问题的搜集,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寄信常识有更深刻地了解。)

三、他们的做法对吗?谈一谈!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三幅情景图,教师提问:对于他们的这种做法你有什么意见呢?

2.请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看法。3.全班交流,请学生说明理由。4.课件出示有关通信的法律条文。

教师小结:在平时生活中,任何人不能私拆别人信件,大家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的保护,每个人都要懂法守法,懂得维护自己和别人的权益。(设计意图:关于通信所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是本主题活动的重点,这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制教育。)

四、搜集资料成果展示。

1.师:我们已经知道现代人们怎样传递信件了,那你知道古代信件是怎样传递的吗?

2.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搜集的资料,把自己找的图片资料在小组内共享,制作成剪贴报。

3.把各小组制作的剪贴报张贴出来,请学生参观交流。

(设计意图:该活动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课外体验活动。

请学生课后寄一封信或一张贺卡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设计意图:该活动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信件传真情

手拉手 交朋友

篇7:自我新期待的教案设计

(情境诱思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二、板书课题:自我新期待

三、探究过程:

(一)任务引领、明确要求:

组织学生自读本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二)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 1 ) 组织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我复习我会学】

( 2 )教师巡视 (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点拨, 获取学生自学信息。)

(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达到“兵教兵”、 “兵强兵”效果)

(三)你说我说、展示提升

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或学生)举手说出自己的疑惑,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从而树立起信心,找到自信。

(四)、 梳理体系、例题引导

老师指导梳理知识点方法,一般知识内容都是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思路展开的,依据思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再通过投影展示,全班交流,补充完善知识网络,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加强理解,为培养其综合运用能力打下基础。

在例题引导方面,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选取了适当的试题,借助试题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加强对学生题型答题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分析答题思路,归纳同类试题答题方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因为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什么,更要引导学生怎样学。方法的引导和归纳甚至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五) 达标测评、巩固知识

针对复习重点、难点,创设情境设计选择、辨析、材料分析等题型进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时巩固答题方法、答题技巧,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答题能力。

(六)课堂小结、反思提升

(学生回顾知识体系和训练题型,总结收获。)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 帮助学生通过反思,提高知识与能力水平。

四、作业布置:

课下请同学们制定一份详细的初中生活规划。

板书设计:

(略)

篇8:浅议新课程下教案的编写

2002年版《现代汉语辞海》这样定义和解释教案:“教师所拟定的教学文案、讲稿。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编制的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一般分为课时计划和课题计划,是上课的重要依据,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由此可见,传统教案的计划性、定型性、程序化是其基本特点。上课就是执(行)教(案),课堂上的教师也自觉不自觉地把“执行教案”摆在首位而无所用心。长此以往,教师的知识面越来越窄,知识的深度也越来越浅;学生听课成了迎合老师、摸索老师言语中的潜台词的活动,学生们知道老师那里有一个“标准答案”。传统教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了制约师生思维发展的主因,改革教案对于新形势下搞好教学意义重大。

二、新课程理论与传统教案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也是一种创造,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1.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传统教案具有计划性、程序化、定型性的特征。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理解和分析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来预设课堂的过程,而在执教过程中教师的备课更是完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教授代替了学生的讨论,以一种所谓教学知识点的方式灌输给了学生,学生缺乏课堂上应有的自主性。在某些课教学比赛中以教案为蓝本师生共演的课堂教学更暴露了师生对话的虚假,师生间共同对话的对象完全只是教案。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组矛盾。教学实践证明,往往教案设计越具体详尽,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创造性就越小。当课堂上出现少有的“对话”和“讨论”,当学生的选择跟自己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总能通过巧妙的办法把学生的选择纳入到自己的“预设”(教案)中去。因为,在教师的教案中并没有各种学习走向的应对措施,而是定型性的。心理学家坦思鲍姆这样严肃解剖自己的精神:“我虽然欢迎讨论,但是在一切说完做完之后,我首先还是要求班级得出与我的思路一致的结论。……因此,我带着教学计划来到班上,实际上我把学生当作工具,我掌握情况一步步引出我认为学生应当学习的材料的中心内容。”传统教案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思路和语言,那么,一堂课也只能是师生和教案的对话,且对话带有欺骗性,欺骗了学生广阔的思维,束缚了学生即兴创造,阻碍了教师丰富思维和增长学养。

2. 学生和学生的对话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更加缺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相互对话,相互影响过程中的教育因素被忽视和浪费。传统教案简单地以“学生讨论”和“教师明确”概括了学生

4. 总结

城市滨水广场的规划设计应按照广场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合理地安排和布局广场内的各项景观和设施,使水体、绿化、小品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又都独具个性,使滨水广场的设计突出城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整体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只有准确定位的广场才能很好地反映城市的脉络,才能有特色和内聚力及外引力。

间的对话和师生间的对话,轻视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知识的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路更为接近,以教师这个身份理解学生有时很可能造成对学生思维、情感的误解,而学生间却没有这一道天然障碍。而且传统教案的编写无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民主性也得不到体现,自然体验不到智慧、情感共享的愉悦和体验。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和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不平等的,教师在已掌握的大量专业知识和教学参考书基础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认识必然较之学生有优势可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也是阅读的主体,他有他眼中的哈姆雷特,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对于教师来说无法在教案中一一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当乐队中的首席,与学生一同奏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里探幽发微,欣赏险峰绝壁,而不能因为怕游客走散了或走丢了就用一根绳子指示路线牵着他们走。我们提倡学生与文本展开理解和批判的对话,批判和理解毋庸置疑是一个思维的有益过程,但教师的教案不能去以权威的身份去规范。这样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既与作家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不敬畏、不盲从,又在教师给予的宽松环境和适时点拨下,对文本的感知和理解会更深刻、更丰富、更精彩,无数奇思妙想会纷至沓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4.学生自我对话

自己与自己对话,是对话的最高形态。学生的自我对话既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参考了教师对文本的阐释,是一种自我肯定,具有独立性,对于终身学习大有裨益。目前,课堂外的自我对话主要通过学生的各类练笔为载体进行,课堂内的自我对话因课时的要求和教师的执教显得更少,当然,教师也更无法从教案上加以直接把握。

三、启示

我们总是在纳闷:孔老夫子,你上课时带教案了吗?

教案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教师的惰性,不久前我就听说有的教师一本教案用上十年的。

传统教案在教育史上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新形势下,我们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的活动都纳入预置的框框里,本应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案的“翻版”,上课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案。课堂教学也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应拘泥于预设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和思路。教学是艺术,“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布卢姆)。

教师编写教案,应把重点放在对文本的较深入的领悟、见识,对有关资料全面的占有、筛选,对学生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价值取向、学习习惯和思维特点有较细致的了解、掌握上,适当时候甚至可以进行“脱本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学养,消除惰性,进行有个性的创造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文增.城市广场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1-71.

[2]王珂,夏健.城市广场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

[3]蔡永洁.城市广场[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39.

[4]曹宇英.景观设计[J].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2:7-11.

篇9:标志设计教案新

授课班级:255班

授课时间:2014年3月15日

一、指导思想

本课主要围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结合中学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动、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主动探究掌握技术技能的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及实施能力。注重身心的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发展跑动作速度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发展动作速度,灵巧和下肢力量素质,提高动作节奏感。

3、培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本单元是依据人教版水平二的要求设计的。通过多样的跑、跳跃练习和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一些情景或主题性的游戏活动。本课时主要是依据教材选取了50米、30米、各种跑的情景游戏来发展学生的速度能力。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255班45名学生,学生跑的素质普遍较好,而且学生对快速跑的学习热情高涨,能积极参与练习,但是学生对跑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少,比如起动反应动作、怎么样才能跑的快、接力跑游戏中的技巧等等,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传授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跑的知识。

五、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快学生快速跑反应;

难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六、组织与方法

本课首先通过汶川大地震故事为引导话题在通过争当逃生勇者为情景将学生带进跑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认识快速跑的重要性和对快速跑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

速跑的技术包括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四个部分;起跑是为了摆脱静止状态,需要快速的反应能力,起动以后保持低重心;起跑后的加速跑,在摆脱静止后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直到达到最大的速度;途中跑是为了保持较高的速度尽量做到少减速;冲刺跑要求有较强的冲刺意识,身体前倾并且快速的通过终点。

1、运用游戏法和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锻炼热情。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创设游戏和比赛的情境,让同学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整堂课同学在快乐的游戏中拉开了序幕: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强调课的主题,“刘翔是跑什么项目?”、“哪位同学知道做好站立式起跑的关键是什么?”“反应迅速、快速启动”。然后抓住“反应迅速”是做好起跑的关键,安排了“叫号跑圈”和“猜拳跑圈”的热身小游戏,既起到了锻炼反应能力又预热了身体,使同学身心完全投入到课堂里。

2、鼓励同学亲身体验,比赛气氛贯穿教学始终。在教学中要重视激发同学的情感体验,让游戏伴随着同学学习与活动是体育新课标的一种尝试,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同学活动、体验、心情都能达到锻炼过程。在同学试做一次站立式起跑后,针对发现的错误动作,马上用口诀的方法让同学复习动作过程。“两脚前后站,两臂正相反,前脚稍蹲,后脚成弓,上身前倾。信号一响,摆臂快,后脚蹬地比箭快。”这样既记住了要领又饶有趣味,重复了多次练习后心里还是很高兴。接着用不同姿势的起跑再次提高同学的练习兴趣,又锻炼了同学的反应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活动量。在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巧夺体操棒”的游戏,边巩固起跑动作又有角力对抗,同学更加感受到起跑迅速的重要性。

3、主动参与学习,产生教、学互动其乐融融。为了让同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请同学当起“小裁判”,在做示范和练习时同学尝试发令。设计不同信号的起跑练习。如在小组合作、玩“巧夺体操棒”游戏时,和同学一起玩游戏,让“小裁判”做出公正判决。

一堂课下来,收获很多,但也找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1、课堂教学组织还不是太严密,认为很多地方不用太过赘述,但是实际中,学生的行动和我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在教学的语言中,也还有不完美的地方,表达不够准确,因而造成局部时间内的小混乱。2、纠正学生的不足时还不到位。比如学生的跑姿出现问题时,没能及时跟上予以帮助和指导。只是在最后大体上总结了一下,针对性不强,改进效果不理想。3、课堂内的突发事件,没能及时的处理好,教学的机智还有待提高。

篇10:奇妙的护身术教案设计(新)

知识目标

1、能举例说明保护色和拟态的概念。

2、能说明动物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方式。

能力目标

1、能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各种动物是通过什么方式隐藏自己的。

2、能归纳出动物保护自身的特殊方式。

3、能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得出问题的结论。情感目标

1、增强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兴趣。

2、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类、生活经验和资料的收集等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动物在自身防护方面的具体实例,增强对生物适应环境的了解。

教学难点

能归纳出动物保护自身的特殊方式,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丰富多彩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活动探究表格及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视频导入。

观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动物必须有自己的保护方法等等)

2、导入课题

那动物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奇妙的护身术(板书课题:奇妙的护身术)

二、科学探究

1、发现问题,提出设想(1)(课件出示动物图片)观察屏幕上的图片,图中有几种小动物呢?

除了我们刚刚找到的动物,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在和我们捉迷藏呢,例如甲虫、毛毛虫、枯叶蝶、竹节虫等等!你知道他们都藏在哪儿的吗?

2、探究问题,找出规律

(1)出示图片,现在你找到它们了吗?

(2)请大家设想一下,容易发现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提出设想

(3)观察探究,为什么不容易发现它们?

(每四位同学一小组,每个小组有几幅动物图片,也就是刚刚在上图中我们没有找到的动物。请大家找一找,交流探究,为什么会找不到他们呢?)(幻灯片出示图片,同时播放音乐)

(4)汇报探究发现,学生上台展示发表自己的观点(出示保护色)(出示拟态)(5)引出“保护色”“拟态”这两种防御方式(6)学生自己总结出保护色、拟态的概念

像蝗虫、甲虫这样,具有与其生活环境颜色一致或近似的体色,叫保护色。

像竹节虫、枯叶蝶这样,体色和形态都和环境中的其他物体或另一种生物相似 的现象,叫拟态。

(5)验证设想。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不容易发现它们了吗?你的设想对吗?(回到图片一)

3、规律应用,解决问题

(1)刚刚我们观察的动物中,哪些利用了保护色保护自己,哪些利用了拟态保护自己?你能根据我们周围不同环境中的生物,举出更多的例子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表格一。(2)学生上台展示表格。

三、深入探究,发现特殊

1、除了保护色和拟态外,动物还有哪些特殊的防身术呢?(特殊的防身术视频)

学生观察后发现 :

臭鼬有防臭屁的防身术 等

动物的防身术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出示表格)请大家小组交流,结合你知道的动物的防身术,再找出一些动物防御敌害的实例。按防御敌害的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将结果填入表格二中。

2、学生展示表格。

小结:它们特殊在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改变自己的防身术,有的还能主动发出攻击

四. 拓展延伸

聪明的小动物们能用许多巧妙的方式来保护自己,那生活中人们又是怎样利用仿生术的呢?

(出示迷彩服、坦克的图片)

三、课堂小结

无论动物采用什么防身的方式,都是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师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不过目前动物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每天都有近100个物种在灭亡。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身边的动植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大家园吧!

四、课后探究

除了动物,植物还有哪些保护自己、防护敌害的防身术呢?

五、板书

保护色:甲虫、蝗虫„

奇妙的护身术

拟态:枯叶蝶、竹节虫„

上一篇:民宗工作调研文章下一篇:关于写景作文900字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