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1--钓鱼岛等岛的历史和现状

2024-06-14

文章1--钓鱼岛等岛的历史和现状(共1篇)

篇1:文章1--钓鱼岛等岛的历史和现状

钓鱼岛等岛的历史和现状

钓鱼岛等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是中日两国间未解决的一项悬案。本文拟对这些岛屿的历史和现状做一简要的勾画。

一、钓鱼岛等岛的地理概况及物产资源

钓鱼岛等岛位于台湾的东北与日本冲绳的西南部之间的海域,距台湾基隆102海里(距基隆东北的彭佳屿仅90海里),西距福建省福州、东距日本琉球首府那霸各约230海里,南距琉球的宫古、八重山群岛90海里。

钓鱼岛等岛屿共有8个大小不等的小岛,计为钓鱼岛(4.5平方公里、海拔383米)、黄尾屿(1.1平方公里,海拔118米)、南小岛(0.3平方公里、海拔129米)、赤尾屿(0.15平方公里、海拔81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濑岛(三岛总面积约0.02平方公里)。其中黄尾屿又称为黄麻屿、黄毛屿或黄尾山,赤尾屿又称为赤屿、赤尾礁、赤尾山或赤坎屿。台湾、香港及海外华人把这些岛屿统称为钓鱼台群岛。日本称这些岛屿为尖阁群岛。

钓鱼岛等岛散布在北纬25°40″到26°及东经123°到124°34″之间。赤尾屿是最西的一个孤岛,距黄尾屿有48海里之遥。东边的7个岛屿相距皆在10海里之内。

从地质上讲,钓鱼岛等岛是新三纪岩层被火山喷状物贯穿后形成的幼年锥状岛屿,各岛多为隆起的珊瑚礁所围绕,其附近厚积着由长江和黄河冲流入海的堆积物,厚度达2公里至9公里不等。在地质构造上,钓鱼岛等岛与其西南的彭佳屿、棉花屿和花瓶屿一脉相承,处于我国东南大陆架的边缘,是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部分。钓鱼岛等岛与琉球的宫古、八重、冲绳各群岛之间,有一条水深1000米至2000米不等的海沟,叫做琉球海沟。我国史书上称为落深、黑沟或沟祭海。

钓鱼岛等岛中只有钓鱼岛、黄尾屿和南小岛上有植物。除棕榈树与热带矮树丛之外,前二岛上还生长着一种名叫石芙蓉(或称海芙蓉)的植物。它是珍贵的中药用植物,对高血压和风湿病有奇效。八岛中除钓鱼岛外,其他各岛均无淡水。钓鱼岛与飞濑岛之间的海峡,因为有钓鱼岛上的山峰做屏障,成为渔船避风的良港。

除植物外,钓鱼岛上还栖息着大批的海鸟,故台湾渔民又称之为花鸟岛。黄尾屿上海鸟更多,每年四五月间,成群的海鸟几乎遮住了黄尾屿的天空,所以台湾渔民又称之为鸟岛。岛上鸟蛋极多,渔民可随处捡拾。飞濑岛上有许多蛇栖息繁衍,故又称之为蛇岛。

钓鱼岛等岛附近海域是一个大渔场,渔业资源非常丰富,盛产飞花鱼等许多种鱼类,渔船每次前往必能满载而归。黄尾屿附近盛产龙虾,在岛边的洞窟里随便一捕就是十余尾。长期以来,台湾基隆和苏澳的渔民常到该海域捕鱼。

最引人注目的是钓鱼岛等岛屿周围海底丰富的石油资源。全世界已开发的石油资源中,主 要是从新生代第三纪(6500万年到2000万年前)的岩层中发现的。钓鱼岛等岛屿的海底是新三纪的沉积盆地,是生成和蕴藏大量石油的一块宝地。早在1969年,美国科学家艾默利等人就断言,台湾与日本之间的大陆架很有可能是世界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艾默利等人的报告发表之后,引起各有关国家的高度重视,西方一些石油公司纷纷前往这个地区钻井取油。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等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在737亿至1574亿桶之间。[1]在石油资源日益缺乏的当今世界,这些石油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二、钓鱼岛等岛的历史及主权归属问题

钓鱼岛等岛的主权归属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该地区发现了石油之后才产生的。在此之前的数百年间,这个地区一直没有引起过大的争端。因此,要谈这些岛屿的主权问题,就不能不首先搞清它们的历史。

据我国史书记载,钓鱼岛等岛至迟在明朝即已列入中国版图。这些岛上虽无人居住,却是大陆前往琉球的必经之地。中国皇帝派使者册封琉球王,必以这些岛为航海标志。中国皇帝派天使册封琉球王始于明洪武初年(1372年),但直到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11任册封使陈侃才对沿途的情况做了详细记载。他在所著《使琉球录》中说,他们一行于嘉靖十三年五月八日从福州梅花所出发,经鸡笼头(今台湾基隆)向东航行,“十日,南风甚速,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尾山,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相失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2]古米山是今琉球的久米岛。陈侃在这里明确记载钓鱼岛等岛属于琉球,而属于中国。否则,“夷人”就不会见了古米山才“鼓舞于舟,喜达于家”了。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使琉球的册封使郭汝霖也记载说:“闰五月初一日过钓鱼屿,初三日至赤屿焉。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再一日之风,即可望姑米山矣。”[3]陈侃说古米山“乃属琉球者”,郭汝霖说“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虽然说法不同,但都指明赤屿是中国领土,古米山是琉球领土。

明万历七年(1579年),册封天使萧崇业编的《使琉球录》,不但记载了钓鱼岛等岛,而且还绘制了一幅《琉球过海图》,明确标出了钓鱼岛的位置。上述文献记载都是钓鱼岛等岛自古属于中国的明证。

清王朝建立以后,继续派人册封琉球王。1683年,第二任册封使汪楫在其《使琉球杂录》中记录了经过琉球海沟时的情景:“[六月]二十四日天明,见山则彭佳山也„„辰刻过彭佳山,酉刻遂过钓鱼屿„„二十五日见山,应先黄尾后赤屿,无何遂至赤屿,未见黄尾屿也。薄暮过郊,风涛大作,投生猪羊各一,泼五斗米之粥,焚纸船,鸣钲击鼓,诸军皆露刃,俯弦作御敌之情,久之始息。问郊之义何取?曰中外之界也。部界辨于何?曰悬揣耳。然顷者恰当其处,非臆度也。”[4]文中所说的郊,就是现在的琉球海沟。此处地理环境较特殊,常有“风涛大作”,几乎每个册封使都备猪羊等祭海神以求平安。这段记载不但告诉我们古代过海沟时的趣闻,而 且明确指出“郊”是“中外之界也”,是对陈侃和郭汝霖记载的一个补充。

除中外文献之外,琉球和日本的古代文献也明确记载钓鱼岛等岛屿属于中国。

琉球人向象贤1650年写的《琉球国中山世鉴》卷5全文引录了陈侃使录中关于钓鱼岛等岛的记述。琉球儒学家和地理学家程顺则在其于1708年写成的《指南广义》中,也指出姑米山是“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书中还附有地图。这些都表明古代琉球人对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毫无疑问。

日本人林子平在日本天明五年刊行的《三国通览图说》中的地图,也把钓鱼岛等岛和台湾等岛涂为同一种颜色,把琉球涂为另一种颜色,使中琉国界一目了然。

钓鱼岛等岛上虽然一直无人居住,但其主权归属问题却是清清楚楚的,中琉两国之间没有为此发生过任何纠纷。然而,日本于1879年吞并琉球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琉球是中国的属国,与中国关系一直亲善。而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逐渐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周围有强烈的领土野心。琉球国首当其冲,于1879年并吞并。之后,就有人盯上了钓鱼岛等岛屿。早在1885年,日本冲绳县知事就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在久场岛(即黄尾屿)、久米赤岛(即赤尾屿)和钓鱼岛上设立国标,将它们正式并入日本版图。当时任外务大臣的井上馨“几经考虑并协商后,认为右开各岛靠近中国国境,非以前调查过的大东岛可比拟,其周围看起来很小,且中国附有岛名。近来中国报纸盛载我政府占据台湾附近的中国属岛,我们若于此时遽尔公然建立国标,反易招致中国的疑忌。当前仅须实地调查港湾形状及希望开发该地物产情况作成详细报告。至于建立国标之事须俟他日适当时机。”[5]当时日本的军事实力还不很强大,不敢公然跟中国闹翻,所以井上馨没有答应冲绳县知事的要求。

1891年和1893年,冲绳县知事又两次以管理水产、建设航标为由,要求日本政府将钓鱼岛等岛划归冲绳县管辖,并设立国标,均未得到日本政府的批准。不是日本政府不想侵占这些岛屿,而是条件还不成熟。

到了1894年底,日本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侵吞中国领土的真面目充分暴露了出来。是年7月,日本借口朝鲜问题发动了侵略战争。到10月份,中国海陆两军均遭败绩,战争形势对日本非常有利。清政府无持久作战的决心,请各国出面调停。11月中旬,清政府又派来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赴日试探议和,均遭日方拒绝。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内务大臣野村致函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说,“由于今昔情况已殊”,他希望在对待钓鱼岛等岛屿的问题上与陆奥取得一致意见,然后提交内阁会议审议。[6]野村在一份附件中还说这些岛屿从来就是“无人岛”,既然冲绳提出了要求,则应划归管辖。1895年1月11日,陆奥复函野村,表示同意他的提议。同月21日,日本内阁会议正式批准了冲绳县知事管辖钓鱼岛等岛并设立国标的要求。

4月17日,中日两国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将台湾及其所有附属岛屿割让给了日本,使日本窃占钓鱼岛等岛屿的行为合法化了。后来有日本人以钓鱼岛等岛是“无主地”、日本占据这些岛屿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为由,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辩护,这是十分荒谬的。如果这 些岛屿真是所谓“无主地”的话,为什么日本政府在1885年和1893年都不敢去占有呢?到清政府战败求和,“今昔情况已殊”的1895年,日本宣布占有这些岛屿,当然是其侵华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趁火打劫的强盗行径。侵占钓鱼岛等岛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不是孤立的两件事。相反,二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

钓鱼岛等岛上虽然无的居住,但从18世纪开始,我国渔民及药师就常到岛上休息、避风或采药。到1893年(光绪十九年),慈禧太后正式颁发谕旨,将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赏给了盛怀宣,供他采药之用。谕旨说:“太常寺正卿盛怀宣所进药丸,著有效验。据奏原料药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该钓鱼岛、黄尾屿、赤屿三小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7]这道谕旨无可争议地表明钓鱼岛等岛屿属于中国。然而,急于扩张的日本政府要求无视这一事实。

1895年,日本侵吞了钓鱼岛等岛。1897年,日本人古贺辰四郎招募了一些季节性工人前往开发钓鱼岛。他在岛上建码头、修水库、试行农耕、设立鲣鱼罐头厂。他还收集信天翁的鸟粪和羽毛出售。1915年,因成本高,经营不下去,古贺辰四郎撤出了该岛。[8]1918年,他的儿子古贺善次又到钓鱼岛经营罐头,收集鸟类标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古贺善次结束了经营,撤出了工厂及人员。此后,钓鱼岛上又无人居住了。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日本窃据自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满洲、福摩萨(台湾)和澎湖列岛,都必须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又宣布:“《开罗宣言》的条款必须贯彻。”钓鱼岛等岛是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自然在“必须归还”之列。如果此公告的精神在日本投降后得到真正贯彻,钓鱼岛等岛随台湾、澎湖等归还中国,后来的纠纷就不会产生了,日本人的扩张野心也就无从实现了。

在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琉球群岛处在美国军队的控制之下。1953年,驻琉球美军正式宣布将钓鱼岛等岛屿置于美军管辖之下。美国海军常利用黄尾屿和赤尾屿进行军事训练,把它们当作舰炮和飞机轰炸的靶子。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台湾省基隆和苏澳等地的渔民常到钓鱼岛等岛屿附近海域捕鱼。一些渔民一年中有两三个月在岛上居住。采药师们也没有停止过到岛上采海芙蓉等药材。驻琉球美军和日本政府对此从来没有提出过任何异议。

从历史上看,钓鱼岛等岛至少自明初开始就已并入了中国版图。虽然日本于1895—1945年的50年间曾占有这些岛屿,但这与台湾与澎湖列岛一样,都是日本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强夺的中国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权当然应该归还中国。

从地理上看,钓鱼岛等岛与彭佳屿、棉花屿等一肪相承,属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部分,以琉球海沟与琉球分界,自无疑问。然而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些岛屿却成了中日两国争执的热点。

三、钓鱼岛争端

从日本投降到60年代末的20多年里,中日美三国均未对钓鱼岛等岛给予高度重视。中国方面认为主权在我,已无疑议,由美军手中收回只是迟早的事情。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对钓鱼岛等岛更无由置喙。1967年美国人埃默利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九州与台湾之间的地带具有很大的石油潜力。1968年,美国以“联合国亚洲委员会”的名义,勘测台湾海峡以北的海底资源,发现钓鱼岛等岛一带50万海里的海底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发现使一向缺乏石油的日本对这个地区发生了浓厚了兴趣。1969年5月,日本琉球政府派出水警和工程队在钓鱼岛上设立了水泥标柱,正面为“八重山尖阁群岛鱼钓岛”,反面为“冲绳县古垣市宇登野城三二九二番地”,侧面为“石垣市建立”等字样。同时,在其他各岛上也建立了水泥标碑。除此之外,水警和工程队还负有扫除中国人在岛上所留下的足迹的任务,为侵占钓鱼岛等岛做准备。台湾渔民曾在岛上建立过孤魂庙、天后宫等,均被日本人拆除。日本政府还积极向美国索还琉球群岛,想借美国归还琉球群岛之机,浑水摸鱼,强霸钓鱼岛等岛,以达到长期独占该地区石油资源的目的。

尽管日本建立了国标,台湾基隆、苏澳和宜兰一带的渔民仍照常前往该海域捕鱼,美军及琉球水警也来未加以认真干预。然而到1970年7月10日,琉球海岸巡逻艇的水警突然把钓鱼岛一带捕鱼的台湾渔民及台湾龙门实业公司等在黄尾屿打捞“海生二号”沉船的工作人员加以恐吓、扣押和驱逐。[9]渔民回台后向有关方面进行了汇报,但台湾当局未对日本提出抗议。8月31日,琉球立法机构通过法律,确认尖阁群岛(钓鱼岛等岛)属于冲绳石垣市。这就是说,日本已单方面宣布钓鱼岛等岛屿的主权属于日本。

1970年9月12日,台北《中央日报》报道:“外交部长”魏道明指出:“日本对钓鱼岛列屿主张我国政府不能同意,我愿与日举行会议。我们有充分理由支持我们之立场。”然而,日本无视台北的态度,继续加紧侵占钓鱼岛等岛的步伐。9月15日,日本水警将《中国时报》记者树立在钓鱼岛上的“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旗)拔下并撕毁,态度蛮横之极。

在日本侵占钓鱼岛等岛的过程中,美国偏袒并支持日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日本投降后,美国占领了琉球群岛,并于1951年9月8日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双方同意“美国有权对此等岛屿(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等岛)之领土及其居民,包括此等岛屿之领海域,行使一切行政、立法及管辖之权力”[10]。这种把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等岛视为一体的做法,埋下了以后钓鱼岛争端的种子。

钓鱼岛一带海域发现石油后,美国明里暗里都支持日本对该群岛的主权要求。1970年8月10日,日本外相爱知声明钓鱼岛等岛的主权属于琉球,也就等于属于日本。[11]8月12日,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就向外界宣布,他们“认为接近台湾的尖阁列岛是琉球群岛的一部分,并将定期归还日本”[12]。日本外相与美国使馆一唱一和,暴露了日美勾结侵我钓鱼岛等岛的本质。

1970年9月10日,美国国务院正式发表声明,表示要按1969年11月尼克松总统和佐滕 首相协商结果,于1972年将西南群岛(含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等岛)的行政权归还日本。[13]这个声明无视钓鱼岛等岛主权历来属于中国的事实,单方面宣布将其“归还”日本,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公然侵犯。

9月20日,在美国琉球军政府的同意下,琉球的巡逻艇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两次驱逐中国渔船。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日本人必不敢如此跋扈。1971年2月1日,日本首相办公室发言人说,“日本正与琉球美军合作,加强钓鱼岛海面巡逻,驱逐台湾渔船”。4月9日,美国,国务院声明,美国肯定支持日本对“钓鱼岛群岛”的“主权”,并将按有关规定于1972年把这些岛屿连同琉球一并“交还”日本。至于钓鱼岛主权之争,美国表示应由中日双方自行解决,或由第三方调处。[14]得到美国的“肯定支持”后,日本外相的腰板更硬了。他在4月10日声称钓鱼岛主权属于日本,“日本政府不准备与意欲染指的任何国家举行谈判”[15]。本来是日本无理“染指”钓鱼岛主权,现在却反咬一口,视中国合理合法的主张为荒谬,实在令人愤慨。

日美勾结侵我钓鱼岛主权的活动引起了海内外中国人的强烈不满和愤怒。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海内外同胞团结一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保卫钓鱼岛运动。

四、保卫钓鱼岛运动

保卫钓鱼岛运动(简称保钓运动)是由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发起的,后来波及加拿大、英国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形成了浩大的声势。

有关日本谋夺钓鱼岛等岛的消息见诸报端后,留美学生即给予的高度重视。1970年11月,普林斯顿和威斯康辛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首先集会讨论钓鱼岛问题,会后写信给其他学校的同学,建议他们开会讨论并进行游行示威活动。这次集会拉开了保钓运动的序幕。

倡议发出后,全美各学校的留学生反应十分热烈,纷纷成立保卫钓鱼岛行动委员会,捐钱献物,印发宣传品,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经过协商和筹备,各行动委员会分别于1月29日和30日在纽约、芝加哥、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和华盛顿等城市组织了大规模示威游行,强烈抗议美日勾结侵我钓鱼台主权。游行的口号有:“全力保卫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主权”、“钓鱼岛是我们的”等。这次大游行展示了海外中国人的拳拳赤子之心,揭露和抨击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在海内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月14日,美国东部各学校代表在纽约举行会议,决定于4月10日下午1点在华盛顿举行一次大规模示威游行,继续向各有关政府施加压力。同时,西海岸的北加保卫钓鱼岛联盟亦决定于4月9日在旧金山举行示威活动,并到台湾领事馆和日本领事馆进行抗议。

4月9日,200多名中国学生和华侨在旧金山进行了游行示威。游行队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至日本领事馆前示威,并宣读了对日本政府的抗议书。

4月10日,来自美国各地的中国学生、华侨以及美、日、英等各国友人三千多人参加了华盛顿大示威。游行队伍先到美国国务院递交了抗议书,又到台湾驻华盛顿“使馆”递交了抗 议书,最后到日本大使馆递交了抗议书。游行队伍沿途发表演说,呼喊口号,场面十分感人。许多外国人驻足观望,对示威活动表示同情。加拿大和英国的留学生也分别在4月3日和7月7日举行了保钓示威活动。

北美的保钓运动揭开序幕后,香港很快做出了反应。1971年1月底,香港五家青年刊物《盘古》、《生活月刊》、《文社线》、《盟刊》和《创建学会》的成员召开了紧急会议,成立了“保卫钓鱼岛临时联络小组”,开始了香港的保钓运动。该小组对外联络北美的保钓组织,对内联络各界爱国人士,并于2月14日成立了“香港保卫钓鱼岛行动委员会”,领导香港地区的保钓运动。随后,各股政治力量又陆续成立了一些保钓组织,发起了一系列示威和抗议活动。2月20日,由《70年代双周刊》发起,大约有200多人到日本文化馆前举行了示威活动。他们高举“誓死保卫钓鱼岛”、“中国领土不容侵犯”、“反对美日勾结”、“捍卫国土,人人有责”、“同胞们,行动起来吧!”等标语,抗议日本的侵略行为。[16]二·二○示威后,香港还举行了多次保钓示威。5月4日,“香港保卫钓鱼岛行动委员会”联合《生活月刊》、《文线社》及“香港向日索偿协会”等团体,在九龙明爱中心篮球场举行了五四抵制日货大会,以示抗议。[17] 海外和香港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使热血的台湾青年再也坐不住了。4月12日,成功大学60多名学生,打着“中国的领土不容侵犯”等标语牌,游行到台南市美国新闻处前示威,并递交了一封抗议书,指出美国无权把钓鱼岛作为政治礼物送给日本。4月14日,台北2000多名大学生集会,反对美国把钓鱼岛等岛屿“归还”日本。

我国政府对钓鱼岛事件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70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决不容许美日反动派掠夺我国海底资源》的评论员文章,对台湾、日本、南朝鲜三方联合开发台湾及钓鱼岛附近海域石油资源的计划表示坚决反对,并严正指出:“台湾及其所属岛屿,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在内,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8]1971年4月23日,新华社报道了4月10日留学生和华侨在华盛顿的保钓游行示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19]在得知日美二国达到“归还冲绳”的协议后,《人民日报》于5月1日发表评论员文章,抨击了日美勾结侵我钓鱼岛主权的帝国主义行径,重申“中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主权不容任何人侵犯”[20]。

在海内外华人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的压力下,在我国政府迭次严正的抗议下,日本不得不中止了三方合作开发石油资源的计划。然而,保钓运动没有能够阻止日本对钓鱼岛等岛的侵占。1972年3月,美国根据1971年的《冲绳归还条约》,把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等岛屿一并“归还”给了日本。

五、钓鱼岛等岛的现状

尽管我国政府以及台湾当局从未放弃过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但自1972年以来,这些岛屿一直处在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

1972年是国际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一年。这些中美、中日关系到解冻,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的地位大为提高,而台湾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急遽削弱。我国政府和台湾当局都需要与日本保持良好的关系,整个形势对日本占据钓鱼岛等岛比较有利。

1972年9月,周恩来总理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谈判建立外交关系时曾说:“我们不要在这里为它(钓鱼岛)争论了。毕竟,在地图上,它们是你几乎找不到的几个小点。它们之成为问题,只不过是因为它们周围发现石油而已。”[21]中日两国建交是当时的外交要务。为顺利实现中日建交,中国政府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留待以后解决。需要指出的是,搁置主权问题绝不等于放弃主权。

之后六年间,钓鱼岛问题一直处于沉寂状态。但是,1978年4月13日拂晓,钓鱼岛附近聚集了约100艘中国大陆渔船,使钓鱼岛等岛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上午10点,有32艘渔船驶入了钓鱼岛12海里以内的水域,绕岛航行。船上渔民一边举着标语牌,一边高呼着口号。日本海上自卫厅闻讯后,立即派遣巡逻艇和巡逻机赶到钓鱼岛,要求中国渔民离开,但遭到了拒绝。为此,日本向中国外交部提出了抗议。中国拒绝日本的抗议,再次声明钓鱼岛等岛屿属于中国。当时,中日两国正在谈判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日本方面便放出风来,只有先解决钓鱼岛主权问题,中日条约才有签订的可能,以此来要挟中国。

几天后,耿飚副总理向来访的日本社会民主党领袖田英夫解释说,这次事件是一次偶发性事件,是渔民追赶鱼群偶然进入钓鱼岛海域的,中国方面正在调查。[22]21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王晓云也说,这是一次偶发性事件,为此,“中国政府已从中日友好的广泛角度采取必要措施,并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23]。从4月13日以来,渔船增加到200艘左右,经中国“采取必要措施”后,于4月26日才全部撤离。4月27日,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向日本一位国会议员保证,今后中国大陆渔民将停止前往钓鱼岛水域捕鱼。[24]5月19日,邓小平在接受合众国际社25位编辑和发行人的访问时说:“日本对钓鱼岛享有主权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两国已同意押后,在商讨和约时不讨论这一问题。中国认为,这个问题将来很容易解决。”[25]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中日双方同意继续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建立了一座直升机场,使日本飞机在岛上有了落脚点,进一步加强了对钓鱼岛等岛屿的控制。

1992年2月25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26]本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岛屿。”本法的目的是“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和对毗连区的管制权,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本法的制定和通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钓鱼岛等岛的归属问题,即钓鱼岛等岛的主权属于中国。这为我国以后在适当时机向日本索还钓鱼岛等岛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对此,日本外务省曾提出抗议,但中日双方都很克制,故未酿成外交纠纷。

钓鱼岛争端公正而又彻底的解决有待于中日两国的共同努力,也有待于国际关系的新变 化。解决这一争端的基础是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国际法。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钓鱼岛主权归属悬而不决的状况一定会得到解决。

(原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0年第5期;收入吕一燃主编:《中国海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上一篇:学科建设典型案例材料下一篇:环境保护局开展迎七一主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