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

2024-06-10

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共8篇)

篇1: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通过对8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治疗,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和存活率。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5-0420-02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提高,血液透析已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肾功能替代疗法。越来越多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而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多需终生维持透析,长期的透析治疗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解决患者病痛的同时,可导致患者产生负性情绪不仅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而且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应用心理护理技术对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进行心身护理,使患者保持最有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从而有效地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我们近年在80例的护理工作中,将心理护理贯穿血液透析的始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01月~2011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年龄18~80岁,平均56岁。其中高血压肾损害22例、糖尿病肾病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3例、成人多囊肾12例、梗阻性肾病7例。本组均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平均维持血液透析时间一年。常见不良心理

2.1 紧张和恐惧心理常见于初次透析患者,由于对透析相关知识以及治疗安全性缺乏了解,加之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穿刺疼痛、透析中出现不适反应导致最初阶段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

2.2 焦虑心理在血透开始阶段,由于患者对血透的目的、意义不了解;对所患疾病预防缺少足够的认识;加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害怕手术、恐血、疼痛等而导致心情紧张,情绪不稳定;从而发生失眠、头昏、食欲不振、血压升高等焦虑表现。

2.3 抑郁心理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O%左右,抑郁的程度与朋友交际减少,透析时间密切相关。患者社会活动时间越来越少,自感社会价值降低,出现少言、内心极度苦闷等表现。

2.4 悲观和绝望心理血液透析治疗周期长,长期依赖透析生存,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透析虽能清除患者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但它也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透析患者常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低血糖、心力衰竭等,经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患者感到前途渺茫,顾虑重重,从而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

2.5 苦恼与负罪感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患者对家庭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明显减少,家庭和社会关系日趋淡漠,对于经济问题的顾虑,不愿拖累家人的想法,都会导致患者苦恼和有负罪感,同时也伤害了其自尊心,尤其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更是如此。

3心理护理

3.1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首先为选择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原理及注意事项讲解,解答其提出的疑问;告知患者首次透析可能出现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一般情况下通过数次诱导透析上述不适症状可自行缓解。介绍其它血透患者了解透析的经历和体会,以消除紧张恐惧感,从而坚定透析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3.2减轻焦虑和抑郁: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透析时,大多病程冗长,家庭经济负担较大,担心透析费用高而疗效差。给患者耐心讲解透析的科学性及慢性肾衰竭透析的必要性,同时鼓励患者倾诉内心苦闷、烦恼、忧愁或痛哭来发泄情绪;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念,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减轻焦虑与抑郁心理,主动积极接受透析治疗。

3.3透析过程中的心理护理:血液透析即刻并发症是指并发症发生在透析过程中,发生快,病情重,需立即治疗。常见的即刻并发症有失衡综合征、低血压、低氧血症、心血管并发症等。罕见即刻并发症有溶血、空气栓塞等。多在透析开始5min内发生,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发热等。因此,透析过程应做好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发现并及时处理上述并发症对患者是极大的心理安慰。在透析过程中,脱水不宜过多过快,密切观察患者的全面情况,掌握病情变化,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及需要,如出现:打呵欠、冷汗、心慌、便意、眼花、常采取紧急措施,如生理盐水快速静滴,停或减超滤,缓慢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如效果不理想,及时回血,指导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保证患者生理、心理上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3.4透析后的心理护理:透析后患者身上带有透析管,应耐心详细讲解透析管的注意事项,以及出血和感染的危险,嘱其穿宽松棉质衣裤,股静脉置管者要使用坐式便椅,减少置管侧肢体的活动度。勤观察置管处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渗血,置管处皮肤有无红肿、痒感,监测生命体征,最大程度减少首次透析后的不适,减轻躯体痛苦和心理紧张。透析后,因透析管路和疾病的影响,患者不能很好地与外界联系和获取信息,产生与世隔绝的心理,我们建议并指导患者收听收音机,获取外界信息使心理平衡。营养不良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医疗费用及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患者营养教育,尽快帮助其由非透析疗法至透析疗法营养观念的转变,顺利进行长期透析治疗。

4讨论

80例血液透析患者经过上诉人性化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65例(8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7例(15%),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3例(5%),总有效率95%。可见该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J].中国血液净化.2010,1:1-4.[2]李铁舒,周晓敏.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10,3:208-209.[3]叶任高,沈清瑞.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29.[4]肖海霞,黄凌,杨泽曼,等.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血液净化,2004,3:683-684.

篇2: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分析和解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 年7 月~2009 年12 月收治的 98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98 例患者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通过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获得了较好的透析疗效。结论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心理问题;护理对策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肾病尿毒症期患者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随着血液静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日益增多,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呈遂年递增趋势。然而,由于疾病的困扰、长期透析产生的并发症以及来自社会、家庭的影响等等,都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负性情绪可引发机休免疫力下降,从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98 例患者均为肾病尿毒症期,其中,男性68 例,女性30 例。年龄最小18 岁,最大67 岁,平均42.5 岁。维持血透时间最长5 年,最短3 个月,一般每周进行1~2 次,每次血透时间均为4 小时。

2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分析

2.1否认心理

否认心理产生于疾病确诊初期阶段,就是患者不承认自己患了致命性疾病,企图逃避现实的表现。当患者从保守治疗转入血液透析治疗时,不能进入角色,不相信自己以往健壮的身体要靠“机器”来维持生命,由于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如失衡综合征等,致使患者对血液透析有抵触心理。

2.2矛盾心理

透析治疗的患者总是面临健康与疾病的矛盾、生存与死亡的矛盾,如果不透析,对患者就意味着死亡;有透析机器的支持,就可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2.3焦虑与抑郁心理

焦虑、抑郁被认为是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和独立致死因素,影响透析患者的免疫、营养、和遵医行为,尤需引起临床重视。引起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有:①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意义、安全性、血透室环境的陌生及自身疾病发生发展缺乏了解;②长期的血透治疗中动静脉穿刺,以及昂贵的透析费用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等问题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③疾病本身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肤及神经系统的不适;④由于血液透析而引起的饮食习惯改变,如必须控制饮食和进水量,对血透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等不耐烦;⑤生活拮据、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对需要依赖血液透析治疗维持生命将信将疑,常常不听医护人员的正确劝告和治疗方案,而迷信于一些草药、偏方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引起患者顾虑重重,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2.4孤独心理

透析室特殊的治疗环境,没亲人陪护,加之患者脱离了原有的工作,不能正常的参加社交活动,害怕受到冷落,鄙视,可使病人感到孤独压抑,有问题不敢问,对任何事情都异

常敏感、紧张、多疑。

2.5敌对情绪

透析治疗所实行的各种制度,如严格限制饮水量,可造成病人不满,且过度违拗可破坏治疗计划,导致严重后果,少数患者对治疗方案和周围人抱怀疑态度,基至敌对情绪。3护理对策

3.1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沟通是改善和发展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建立融洽护患关系的基础。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变化,并耐心倾听其倾诉,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热情耐心的解释,及时安抚,使患者及时宣泄负性情绪,通过了解患者的家庭、社会及工作情况,努力寻找原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除患者的顾虑,用自己的行为,语言去感染患者,增进信任感,消除患者的敌对心理。此外,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讨积极有效的对策,使其对透析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心理准备。

3.2创造温馨的透析环境

患者进入血透室,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的接待,耐心祥细地向患者介绍血透室的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情况,保持床单位被褥柔软舒适,尽量减少噪音和恶性刺激,同时要尊重和关心患者,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学会换位思考,理解、重视患者的需要,给患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如对病情较重和行走困难的患者,应用平车或轮椅接送,对可以行走者予以搀扶,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优美、安全、舒适的透析环境。

3.3熟练的操作技巧

为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医务人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提高患者在透析治疗中的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疾病及血液透析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技能本领,动静脉穿剌时尽可能的使患者心情放松,力争做到每次穿刺都能一次成功,能使患者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不必要的恐惧。

3.4做好健康教育

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血透相关知识的缺乏,常造成血透患者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对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对医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给予血透相关知识的教育,讲授原发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式、血透的基本理论以及透析的注意事项[1],使其掌握相关疾病、维持性透析治疗的基本常识与自我保健的注意要点。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的饮食宜忌,体重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感染,避免使用对肾有毒害作用的食物及药物,尽可能地保留残存的肾功能,减少透析次数,减轻经济负担。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锻炼,包括长距离的散步、慢跑、徒手体操、等,循序渐进而恰当的体力锻炼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精神情绪,使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明显好转。

3.5 社会支持

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是多方面的,如爱人、父母、子女、医护人员、朋友等,其中家庭成员的社会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相互关心,能缓解尿毒症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对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有资料调查显示,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认真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特别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自费的患者,尽可能帮助寻找亲友、单位和社会的经济支持,尽量减少医疗费用,以保证治疗的持续性,使患者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只要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甚至重返工作岗位,以体现自我价值,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尽量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2]。

4体会

尿毒症患者对治疗的态度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心理因素,唤起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3]。通过对本组98 例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障碍分析,并给予科学的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正确对待自身疾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参与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参考资料

篇3: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影响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所诊治的20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1年以上。对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中有女性患者41例,男性患者5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8±3.9)岁;实验组中有女性患者42例,男性患者5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3±3.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与年龄分布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提供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含静脉穿刺、透析设备的操作与清晰以及穿刺部位的消毒等[1]。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急性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均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护理内容如下。

治疗前: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交流,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有利于制定科学、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所关注的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处理,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的心理困扰,让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热情的帮助患者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多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的流程,以及血液透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消除患者对血液透析的恐惧、紧张情绪。

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该多叮嘱患者进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影响患者病情,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合理的调控患者的膳食结构,治疗后患者应该多食用清淡的食物。并且护理人员还应该嘱咐患者注意家庭环境与个人卫生,避免出现感染等症状[2]。同时还应该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接受治疗、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告知患者健康、积极心态对于治疗的重要意义。

1.3 评价指标:

治疗后,对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收回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进行详细的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与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共68例(68.00%),3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48例患者对护理基本满意,22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8.00%。在治疗的过程中52例患者完全配合,29例患者基本配合,19例患者不配合,对照组患者治疗配合度为81.00%。实验组组中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共24例,76例患者对护理满意,21例患者对护理基本满意,3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00%。在治疗的过程中78例患者完全配合,20例患者基本配合,2例患者不配合,对照组患者治疗配合度为98.00%。对比两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治疗配合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尿毒症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临床疾病之一,由于该疾病的发病因素比较复杂,症状严重,因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多脏器、组织衰竭,甚至导致死亡。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主要通过机械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净化、透析、回输,治疗方法比较复杂,治疗的时间也较长[3],因此患者需要承受严重的身体于经济负担,因此患者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

本文对20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与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程度与患者满意度,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作用以及对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来所诊治的血液透析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治疗配合度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治疗配合度,心理护理应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窦海川,刘淑梅,崔明姬,等.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的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23(z1):52-53.

[2]王冬梅,宫静萍,张建荣,等.援建西藏武警某医院血液透析护理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3):217-218.

篇4: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一种最重要的治疗方式,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血液透析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以及透析患者长期依赖机器生存。饮食受限,失去工作。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等方面的影响都会给患者造心理障碍。因此,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54-01

1 临床资料

2013年1月-12月,透析12106次,年龄18-86周岁,其中女性

患者6506次,男性患者5600次。

2 常见心理问题

焦虑、抑郁、紧张和恐惧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少数患者有悲观、绝望、自卑、疑虑等问题。

3 原因分析

3.1患者角色的改变

由于患者不能很快接受自己的病情,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情绪反应,再有患者自身的心理素质,文化程度、性格差异,缺乏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及对治疗的安全性缺乏了解,而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惧。

3.2不良的心理因素

因生病而烦躁,担忧以后的经济开支及病后的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等问题。血液透析是个长期漫长的过程,患者担心自己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怕遭人嫌弃。成为家庭和单位的负担而焦虑、抑郁、自卑、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3.3疾病的本身原因

尿毒症本身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肤、及神经系统的不适,导致患者紧张、焦虑和恐惧,另外,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毒素蓄积,酸碱平衡失调,脂质代谢紊乱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引起记忆力减退、失眠、便秘、性功能减退,造成自卑、焦慮、被歧视的感觉。

3.4对血液透析的不适产生恐惧和紧张心理。

缺乏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对治疗的安全性缺乏了解。对于透析时穿刺部位的疼痛、渗血及透析当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等不耐受,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4 护理措施

4.1健康教育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患者安全感和信任感,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帮助不同的血液透析患者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做好健康宣教很重要。向患者详细讲解,透析相关知识,告诉患者透析中的注意事项,如何饮食的合理性,体重的控制,內瘘的保护,辅助性用药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透析期间有可能发生的不适和并发症提前告知患者,使其心中有数,消除紧张和恐惧。

4.2寻求患者家属的支持

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做好患者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家属给予患者各方面支持。全心全意照顾他们。对于自律能力差,不能积极控制饮食和钠摄入的患者,嘱家属发挥监督和协助作用,从各方面多角度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4.3提供人性化护理

努力创造一个温馨、舒适、整洁的透析环境。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尊重病人,关爱病人的氛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职业、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用丰富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技术和蔼可亲的态度服务于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痛苦。

5 小结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可多使患者处于透析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护士工作。在关注患者疾病的同时,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 《透析与肾移植实用手册》

[2]吕宪波 赵慧剑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

[3]王健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4]董丽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体会》

篇5: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常规

一、透析治疗中发生低血压的护理

1、透析治疗中发生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10mmHg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者。

2、发生原因

1)、有效血容量减少; 2)透析液不耐受; 3)透析膜生物相容性较差;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5)使用降压药;

6)尿毒症所致的心肌疾病;

7)严重感染、严重创作、出血、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

3、临床表现:心率增快、血压降低、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恶心呕吐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表现,严重者出现表情淡漠、嗜睡、抽搐、昏迷等。

4、紧急处理: 1)采取头低足高位; 2)停止超滤;

3)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溶液; 4)使用升压药物;

5)、症状缓解后重新设定除水量;

6)、对回血前后的低血压应教会病人如何保护和观察内瘘是否通畅。

5、预防:

1)、伴有严重贫血的患者,透析前开始输血,管路要预冲盐水。2)、积极纠正严重的低蛋白血症。

3)、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控制超滤率及超滤总量。

4)、反复出现低血压者要重新评估干体重,改变透析治疗方式为调钠血液透析或序贯透析,同时注意停服透析前一次降压药物,积极处理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和感染。

5)、对于经常发生低血压的病人嘱其在透析过程中最好不要大量进食。

二、高血压的护理常规

1、发生原因:容量依赖型和肾素依赖型。

2、处理措施

1)、患者发生高血压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当血压达到180mmHg以上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防止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的发生。2)、准确评估干体重。

3)、肾素依赖型高血压的处理一般是在上机后2小时给予降压药口服。4)、在回血前血压在200mmHg/100mmHg时应慎重回血,血流量应在80ml/min以下,对老年患者应注意防止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3、预防措施:

1)、合理应用降压药物,观察患者降压药物的服用情况及疗效。2)、观察总结患者的干体重的情况,及时动态评估干体重。3)、指导患者低钠饮食,控制水的摄入量。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三、肌肉痉挛的护理常规

1、发生原因:与超滤过多过快、循环血量减少和肌肉过多脱水有关,低钙血症、透析液温度过低、透析液低钠等也与之有关。

2、临床表现:透析过程中发生局部肌肉强制性收缩,表现为下肢肌肉或腹部肌肉痉挛,疼痛剧烈,需要紧急处理。常规透析的患者肌肉痉挛多在透析的后半部份时间出现,可同时或随后有血压下降,一般可持续数分钟。

3、处理措施

1)、如果是下肢痉挛,可让病员脚掌顶住床档,用力伸展。如是,可以用热水袋保暖。

2)减慢血流量,减慢或停止超滤,提高透析液的钠浓度,或静脉注射高渗溶液或生理盐水。3)按摩痉挛的肌肉。

4、预防措施: 1)、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注意控制饮食,避免体重增长过多,同时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多吃高钙、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2)、经常发生者,可使用调钠血液透析。

四、透析中发生恶心呕吐的护理常规

1、发生原因:透析中发生恶心呕吐通常与低血压有关,也可能是某种并发症的先兆症状或某些疾病所伴有的症状。恶心呕吐常是低血压、颅内出血的先兆症状,是失衡综合征、高血压、电解质紊乱、透析液浓度异常、硬水综合征、首用综合征、急性溶血等的伴随症状,因此在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先查明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不适感,呕吐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伴有面色苍白,出汗、胸闷、血压高或低,有的伴有肌肉痉挛或抽搐。

3、处理措施:

1)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应让其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2)、减慢血流量,必要时可给补充生理盐水、高渗糖水,仍不缓解时可用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

3)、密切观察同时伴有的其他症状,如低血压、高血压、头痛等,明确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痛苦。

4、预防措施:

1)、做好宣教工作,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

2)、严格处理透析用水,严防浓缩液连接错误,严格检测透析液电解质含量。3)、积极治疗病因,经常发生低血压者,应按低血压相关措施进行预防。

五、透析中发生胸痛、背痛的护理常规

1、发生原因:轻微胸痛见于少数的透析患者,病因不明。也可以与心绞痛、低血压、肌痉挛、透析器反应、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失衡综合征、心包炎、胸膜炎等相关。

2、处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2)、按医嘱根据不同的原因做治疗。3)、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六、透析中发生头痛的护理常规

1、发生原因:头痛是透析期间常见的症状,病因未明,可能与失衡综合征有关。如果患者喜饮咖啡,可能是血液中咖啡浓度急剧下降所致。如果头痛明显或剧烈,应注意鉴别有无中枢系统病变,如脑出血等。

2、处理措施:

1)、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不要紧张。

2)、如果不能耐受者,按医嘱给止痛药。心要时终止透析治疗。3)、密切观察病情,以及时发现脑出血症状。

3、预防措施:透析早期降低血流速度以及降低透析液钠浓度,防止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正确服用降压药,防止血压过高引起的头痛。

七、瘙痒的护理常规

1、发生原因:多由透析诱发或加重,可以是由于对透析器或其他透析材料过敏。尿毒症毒素及钙磷盐沉积以及精神因素也是引起瘙痒的原因。

2、处理措施:透析时尽量给患者一个舒适的体位;按医嘱给药物治疗;局部用涂剂治疗,高能量透析以及低温透析。

3、预防措施:去除诱因,治疗病因,加强健康教育,合理控制饮食,充分透析,选择高通量透析和低温透析。

八、心力衰竭的护理常规

1、发生原因:

1)患者动静脉流量过大; 2)透析不充分;

3)饮食中水钠控制不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水分超滤不足,未达干体重或透析液中钠浓度过高; 4)低蛋白血症; 5)透析低氧血症; 6)合并心脏器质性疾病; 7)严重的贫血; 8)严重高血压。

2、临床表现:典型的急性左心衰的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心率加快,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或咳出粉红色泡沫痰。

3、处理措施

1)患者取半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需注意防止坠床。2)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要时遵医嘱使用吗啡皮下注射,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

3)给予单纯超滤,排除体内过多的水份,同时控制血流量,以免增加心脏负担,一般血流量应控制在200ml/min。

4)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强心剂和血管扩张药。5)上机引血时应缓慢,并弃去预冲液。

4、预防措施:

1)控制水份的摄入,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2)指导病员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

3)控制透析液的钠浓度,如使用高浓度钠透析者,在结束前30分钟将钠浓度调到正常水平,避免透析后口渴。

九、发热的护理常规

1、发生原因:

1)、致热原反应:水处理系统消毒不充分、复用透析器被病原体污染导致细菌生长并产生内毒素,内毒素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发热反应。

2)、感染: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病原体感染或原有感染透析后扩散。3)、血管通路感染:如导管或内瘘感染,常见导管感染。

2、临床表现:

1)、致热原反应引起的发热一般透析前体温正常,透析开始后1—2小时出现畏寒、寒战、发热、体温38℃,也有超过39℃,持续2—4小时消退。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均不增高,血培养阴性。

2)、感染所致的发热在透析后第2—3天体温升高,可以达到39℃以上,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血培养有时阳性。

3、处理措施:

1)致热源反应一般无需治疗,也可按医嘱服用退热药、使用激素和护过敏药物。2)发生感染所致的发热时,应做好如下护理工作:

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体温超过38.5℃的患者,每2小时测量体温一次,经过药物或物理降温后30min要复测体温,并详细记录。

②、对体温超过39℃的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并降低透析液温度或按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服用退热剂后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防止血压下降。使用退热药后病员常出汗较多,除保持皮肤清洁外,应高度关注血管通路的固定情况,防止因出汗较多而致胶布松脱。

③、畏寒、寒战的患者应注意保暖,提高透析液温度。

④、为了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发热患者抗生素治疗应在透析事进行。

4、预防措施:

1)、加强水处理系统的消毒与监测,复用透析器应严格执行卫生部《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2)、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3)、正确指导患者保持置管处敷料干燥和内瘘肢体的清洁。

4)、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应按要求行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检测,不达标时应及时处理。

十、颅内出血的护理常规

透析相关颅内出血包括脑出血及硬膜下血肿。

1、发生原因:

1)脑出血:维持性血透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主要由于高血压和抗凝所致。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2)硬膜下血肿发生于3%血液透析患者,易患因素包括头部外伤、抗凝、超滤过度、高血压和透析引起脑脊液压力升高或脑消肿。

2、临床表现:与普通脑出血患者的症状相同。

3、护理措施

1)治疗同非透析患者。

2)诊断明确者或高度怀疑者最好改为腹透,或者在出血后7—10天行无肝素透析。

3)严密监测血压及脉搏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减慢血流量,减慢或停止超滤。4)对神志不清、烦燥、躁动、嗜睡的高危患者,上机后穿刺处应用约束带固定,并由专人看护。

5)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窒息。

十一、透析器反应的护理常规

1、分类:分为A型和B型透析器反应两类。

2、病因

1)、A型透析器反应:环氧乙烷过敏、透析器膜生物相容性差等。2)、B型透析器反应:病因不明。

3、临床表现

1)、A型透析器反应:各种症状通常在第1次透析刚开始时(5min内)发生,但某些病例也发生在30min以后。较轻的病员只是表现为瘙痒、荨麻疹、咳嗽、流涕、瘘管部位或全身发热症状。胃肠道过敏如腹部痉挛,腹泻也可发生。严重者呼吸困难、以及骤停甚至死亡。

2)、B型透析器反应:常发生于透析开始后20—60分钟内,其发作程度常较轻,多表现为胸痛和背痛,病员有难以表达的不适感,伴或不伴有血压下降。

4、处理措施

1)、A型透析器反应: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立即停止透析,弃去污染的透析器,严禁回血。病情严重时心、肺功能支持,并根据病情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等。

2)、B型透析器反应:吸氧,预防心肌缺血、心绞痛发生,症状通常在1小时后减轻,可不终止透析。

5、预防措施 1)、充分预冲; 2)、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篇6: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透析治疗日益完善,使得透析患者生命延长。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随之增加,如何保持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通畅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尤其重要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患者护理

0.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障的发展,血液透析患者日益增多,透析治疗日益完善,使得透析患者生命延长。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随之增加,如何保持中心静脉导管及半永久性的中心静脉导管通畅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尤其重要,现将几年来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新置导管护理

新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应观察1h,查看局部有无渗血、血肿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检查导管的缝线有无断开,夹子是否关闭,导管有无部分脱出,置管部位皮肤有无红肿及分泌物等。消毒、换药,检查导管内血液,用5ml一次性注射器从导管的动静端分别抽取5ml含封管液的血液,推注在纱布上,查看有无血凝块。测试导管内血流,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分别抽吸导管内血液,3~5s血液充满注射器,视为导管通畅、血流量饱满,接血液透析管路上机,导管用治疗巾覆盖。

使用时按常规消毒导管,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导管内的肝素液体及血液,然后用生理盐水进行推注。如抽吸不畅,应调整导管方向,尽量抽出可能形成的血栓,保持导管通畅。固定时,先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使用一张敷贴覆盖,再用一块无菌纱布包好皮肤外漏部分,最后用胶布固定好。嘱患者做好导管的自我维护,穿宽松的衣服,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要随意去掉固定导管的敷料,避免剧烈的运动。若导管周围有出血或渗血时应及时通知医师。2.封管

2.1封管根据导管的长度以及患者的出凝血情况,抽取适量的肝素盐水,采取滚珠式推入肝素盐水的方法封管。封管后动静脉夹在推注(正压)状态下关闭,一旦关闭请勿再打开,用无菌的肝素帽封闭。对于使用半永久性的导管,1个月1次使用注射泵泵入低分子肝素(生理盐水50ml+低分子肝素1支)以保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通畅。

2.2预防感染进行操作时注意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每次开启导管时接头都要彻底消毒,透析结束时更换肝素帽,透析间期每天消毒导管外皮肤和接头周围1次,保持导管外皮肤干燥。感染后的处理方法,若

患者有发热的现象,先排除其他的原因,确定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时,首先使用抗生素加肝素盐水封管(林可霉素1支+生理盐水+肝素),效果不好时,可以从中心静脉双侧导管连续3d输入抗生素。

2.3脱管的护理主要与固定不好以及患者活动时不注意有关,如遇到管已经脱出,应压迫穿刺点15~30min,待出血停止后,予以包扎,绝对不能将导管送回血管内。

封管方法单纯肝素组采用肝素注射液(每支2 ml,含肝素100 mg)2支,双腔管两侧各注入1.2 ml封管。抗生素肝素组以抗生素联合浓肝素封管,采用庆大霉素8万U(2 ml)联合肝素100 mg(2 ml),混匀后双腔管两侧各注入1.2 ml封管。

2.4护理方法①严格无菌操作:感染是临床上留置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其预防要点在于严格无菌操作。无论是接通血路还是封管,必须对管口进行彻底消毒。导管插入和使用时应严格保证无菌操作。如果发现导管意外滑出,须再次经过严格消毒后方可回置。②定时更新敷料:护理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置管口的清洁和干燥,用3M敷贴代替纱布包扎,防止纱布脱落或导管滑脱而增加感染概率。定期更换导管出口处的手术薄膜及包扎敷料,2 d更换1次药物,尽量不要频繁更换敷料,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必要时可局部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抗生素治疗感染效果不明显时应及时拔除导管,使症状自行消失。

2.5观察指标有以下任意一项者可诊断为感染:①恶寒、发热、寒战,原因不明,拔除导管后症状自行消失。②导管尖细菌培养,每个平皿>500个菌落。③置管口皮肤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3感染原因分析

3.1置管途径置管途径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心静脉通路应以颈内静脉为首选,尽量避免选择股静脉穿刺,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因为股静脉邻近人体会阴部,部位较阴晦,局部皮肤寄生菌群多,反复活动使导管口及周围组织损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提高了感染的概率。因此,我们认为中心静脉通路应以颈内静脉通路为优先选择,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预防感染。

3.2置管时间置管时间与感染的发生有一定联系。有文献报道,股静脉置管1周内的感染率可达19%,颈内静脉置管3周后的感染率仅为5.4%。本研究显示,股静脉置管组1周感染率为9.77%,颈内静脉置管组3周及以上的感染率为11.63%,与文献报道有一定差异,但是股静脉置管的感染发生时间比颈内静脉置管早,且感染率高。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提示置管时间和感染发生率有一定关系。

3.3封管方式根据管腔容积采取纯肝素封管,可使保留时间延长,减少封管次数,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有文献报道,纯肝素封管有增加患者出血倾向的可能性,建议改用2%的肝素盐水封管,可减少出血倾向,并不改变保留时间。本研究显示,单纯肝素组感染率为35.71%,抗生素肝素组感染率为14.29%。分析原因:使用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尽管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浓度进行性下降,但由于抗生素可以黏附在导管腔内表面,即使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的浓度相当低,也能够在一定时限内维持有效的杀菌性。使用10%或20%的枸橼酸钠与2.3 g/L的庆大霉素混合液封管,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和预防导管感染,然而高浓度的枸橼酸钠进入血液可引起低钙血症,因此该种封管方式有待于临床进一步检验。临床实践建议,封管方式应优先选用浓肝素联合抗生素的方式,以有效降低感染率。

小结

篇7:血液透析的心理护理

为了保证ARF患者HD效果更好,做好HD的护理就特别重要。

现将我院应用HD技术治疗重症ARF患者100例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1月-12月救治的ARF患者100例,其中女42例,男58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0.7±18.2)岁,全部病例均为重症ARF。

平均治疗时间为(107.6±50.5) h,治愈79例(79%),维持性血液透析状态5例(5%),死亡7例(7%),放弃治疗9例(9%)。

1.2 方法

采用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Quinton Mahurker双腔导管。

根据病情及出凝血情况分别使用全身肝素化抗凝法、低分子肝素法、无肝素法。

透析机分别使用的是美国百特SPS 1550及TINA1000、费森4008B;血液过滤器为百特HP150及HP170、费森F60;透析液由北京联合捷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HD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血泵把血液引出体外进行体外循环,通过一种净化装置,利用弥散、对流、吸附原理清除小、中、大分子溶质,利用超滤原理清除过多水分,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人体,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 护理

2.1 HD前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透析治疗是一种非生理性状态,患者在此阶段易产生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一是认为病情恶化,二是对血透本身的担心、恐惧,对预后丧失信心,故此阶段心理护理很重要。

医护人员应用良好的心态去引导病人,改善负性心理,向患者做好透析前的宣教,告之血透的机理、过程及治疗效果,让患者认识到HD治疗的重要性,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HD前的准备:透析前要测体重、监测生命体征。

遵医嘱抽血查电解质、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常规、肝炎全套等,以了解患者心、肺、肝、肾功能状态及贫血、感染、出凝血情况。

如患者贫血严重应做好输血准备;血压偏低者应纠正低血压后,再行HD。

HD环境要清洁、安静、舒适,备好透析用物,检查透析机器各部件的运转是否正常及设置的各项透析数据是否正确,保证透析机的正常使用。

2.2 HD中的护理

2.2.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询问病人自我感觉状态,核对患者透析各项参数,严密观察血透监测各参数,并随病人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若发现监测异常,及时做出正确分析判断,积极给予相应的处理,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及透析的顺利进行。

2.2.2 严密观察体外循环有无凝血:⑴严密监测透析机的静脉压和跨膜压(TMP),怀疑有凝血时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更换滤器和管路。

⑵正确使用抗凝剂,HD中要防止凝血和出血,并要观察有无透析管道和血滤器凝血现象,并严密观察血滤器的凝血程度,及时进行血滤器及透析管路的冲洗。

无肝素透析者可在预冲管路时用含有5 000 U/L的生理盐水冲洗、预冲、浸泡,使肝素注入空心纤维膜,治疗开始前将肝素排出。

治疗时应准确计算预冲管路的生理盐水总量,并调好超率,防止超率不足。

透析过程中,每30 min夹住动脉端用生理盐水100~150 ml冲洗1次,同时观察血滤器的`凝血情况。

观察血滤器有无凝血指标[1]:血滤器颜色逐渐发暗,超滤率逐渐减少。

此外注意观察血滤器有无破膜出血,如果破膜及时更换血滤器。

2.2.3 透析管路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感染。

一般情况下禁用静脉置管输液、采血,连接管路要牢固,严防管路的脱落、折叠扭曲。

利用血路管道输液及在动脉端补液时,应专人守护,严防输液完毕时,空气进入管路和血滤器内,导致空气栓塞[2]。

2.2.4 并发症的防护:⑴感染是较严重的并发症,预冲和连接管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连接管路前把原封管的肝素盐水和残留在置管内的陈旧血液抽出,保持透析管路密闭。

如果透析器和管路复用,保证预冲彻底,防止有残留消毒液,肝素帽严格消毒浸泡,防止交叉感染。

插管处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换药,预防感染。

⑵超滤脱水不可过多过快,首次透析者缩短透析时间,调节合适的透析液钠浓度,防止发生失衡综合征。

⑶随时根据病情调整超滤率、血流量,温度、电导度等,否则易导致低血压,这就要求护士严密观察病情,保持血容量平衡。

2.3 HD后护理

透析结束后要检查是否达到超滤要求,必要时留取血标本进行生化检查,了解透析疗效,监测BP、P等,病情允许可称体重。

指导患者做好静脉置管的自我防护,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常见并发症的应急措施,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宜低盐、低磷、优质蛋白饮食,摄取足够的热量,加强营养,限制钾的摄入,严格控制水分的摄取,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宜超过原体重的4%。

饮水量一般以前一日尿量再增加500 mL,安排好下次透析时间。

HD是治疗ARF患者有效而又可靠的方法,早期充分透析,为危重ARF患者渡过危险期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但由于HD体外循环时间较长,加之ARF患者大都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HD中护理难度大,故护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专人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防并发症的出现,正确处理各项机器报警。

总之,丰富的护理经验,高质量的护理技术是ARF患者行HD治疗得以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尹丽霞.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13(24):29-30.

篇8: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

1 形成因素

(1) 疾病因素。大多数患者肾功能为不可逆性损害, 除肾移植外, 透析是维持生命的唯一治疗方法, 只能部分代替肾脏的排泄功能, 无法代替肾脏的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病人了解这些疾病情况后往往产生绝望的心理。 (2) 经济因素。长期、规律透析需要强大的经济后盾, 透析昂贵的费用成为透析患者的沉重经济负担, 一旦无法支付治疗费用、停止透析将随时面临死亡危险, 很多患者因此悲观、绝望。 (3) 家庭社会。研究调查表明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 对透析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 (4) 治疗因素。透析治疗中的反复动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2 常见心理问题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患者, 以抑郁和焦虑最为常见[2]。 (1) 抑郁、焦虑。在M H D患者中抑郁情绪很常见。一些调查结果提示住院患者中20%~82.2%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3], 且年龄越大、病情越重、文化水平越低、缺乏社会支持的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部分患者出现过分焦虑, 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 患者出现厌食、绝食等, 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2) 恐惧、悲观。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 大都怀有紧张恐惧的心理, 担心护士的穿刺技术不过硬, 扎针时不能一针穿刺成功, 给患者造成痛苦。部分病情较重患者感觉随时会死亡, 对生活完全丧失信心, 影响治疗依从性。

3 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护理人员应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心理护理。

3.1 加强护患交流

护理人员以关切的表情、虚心的态度、通俗的语言、简明的哲理与病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要理解尊重患者, 与其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 既要多关心多体贴患者, 又要维持患者的独立人格。同时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建设, 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服务患者。另外, 适当应用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在护理工作中要言行得体, 把握好分寸, 多给予病人鼓励和肯定, 对其做得不够甚至拒绝配合的方面, 比如未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等, 避免使用责怪批评的语气, 应善意的劝导, 促使患者自觉领会其中的利害关系, 主动改变不良习惯, 积极配合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主动征求患者对治疗的看法, 交流双方意图和需求, 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根据患者不同文化程度, 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耐心细致地劝解开导, 帮助患者面对现实, 树立信心。

3.2 因人而异实施心理护理

(1) 抑郁、焦虑者。患者由于长期血液透析, 长期承受病痛折磨, 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 不得不依赖家属[4], 同时昂贵的透析费用又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 常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首先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 多与家属沟通, 让家属对治疗方案、生活护理中的有关注意事项详细了解并积极配合, 同时告知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一方面通过家属了解患者未透析时的情况, 另一方面将治疗期间掌握的患者病情、心理变化反馈给家属。对于部分自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控制水分和钠盐摄入的患者, 应让家属发挥监督、协助的作用, 从而多方面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其次, 护理人员向患者本人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的原理、方法、作用及新的技术进展, 让其明白如果做到充分透析, 能达到很高的生活质量, 并鼓励患者回归社会, 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增加经济收入, 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同时充实自己, 体现自我价值, 增加自信心, 保持健康的心态。

(2) 恐惧、悲观者。护理人员除告诉患者治疗中的各种注意事项, 如饮食的宜忌、体重的控制、内瘘的保护、药物辅助作用的重要性, 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外, 还应重点告知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 使其做到心中有数, 就能消除他们恐惧心理。值得重视的是部分自费患者一方面求生欲望强烈, 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要求延长透析间期、减少透析频率, 一旦透析频率减少, 病情加重, 各种并发症随之出现, 常表现出悲观绝望的心理, 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 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以亲切关心的语气、以极度的耐心面对患者, 应告诉患者由病情加重、并发症所花费的治疗费用往往高出于正规透析的费用, 良好的饮食控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既而减少治疗费用, 同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 对其任何异常行为加以重视, 严防自杀现象的发生。此外, 护理人员还可帮助病友间建立联系, 通过相互交流、沟通, 缓解不良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因素。方法 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找出病人存在的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有的放矢地做好每名病人的心理护理。结果 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绝望等症状均明显表现于透析全过程。结论 通过加强心理护理, 家庭社会支持, 克服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 提高了透析病人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敬丽, 史建莉, 姜玉芳.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2001, 17 (1) :49.

[2]王冬云.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难点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21) :89.

[3]邓志兰, 郑洁芳, 陈彩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情绪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9) :30.

上一篇:立春古诗词12首下一篇:养猪场租赁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