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教案

2024-06-18

第五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教案(精选3篇)

篇1:第五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教案

第五节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发达的水陆交通,统一的货币,市场较前代发达;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繁华城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隋唐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情况,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2.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说隋唐是我国古代封建经济空前繁荣发达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出发,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教师在讲述隋唐经济的发展时,引导学生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分析:隋唐初期社会的安定和政策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的发展,又巩固了隋唐的政权。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隋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

3.通过学习隋唐经济的繁荣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来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要点

一、农业的发展

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2.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二、手工业的发达

1.产地分布广泛

2.生产规模扩大

3.分工细,品种多

4.技艺水平提高

三、商业的繁荣

1.发达的水陆交通

2.统一的货币

3.市场较前代发达

4.商人的发展和胡商

四、城市的兴旺

1.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大都会

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

五、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商业的繁荣、长安和洛阳。

本节难点: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邸店和柜坊。

课时和教具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上节隋唐制度的革新情况,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指出:隋和唐前期推行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农民有了土地,生产时间也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这些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发展,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会,隋唐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然后引入新课。

二、“农业的发展”一目,为本课的重点。

1.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江南地区本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的条件,但是江南的开发却非常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和关中(包括淮河流域)遭受到严重破坏,而江南地区又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对它后来代替原来的古老的经济区而上升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十分有利。那时,江南开发以土地资源的开发成果最为显著。江南多山多水,于是一场以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的造田运动大规模展开。讲至此处,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刘禹锡和温庭筠诗歌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先讲明田的概念,然后叙述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的具体情况,最后阐述造田运动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影响,和由此造成的水旱灾害,这是水土资源过度开发的消极方面。此内容为本节的难点,可组织学生讨论,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师还可联系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的事实,使学生对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危害有更深的体会。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应向学生指出,教材这里讲的是“开始南移”,到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才完成其转移的进程。然后重点讲明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隋和唐朝初期经济重心集中在黄河流域即中原地区,这种形势追溯到前代。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而南方经济则持续发展。北起淮水,南达五岭,西起湘水,东至海滨的广大地区,成为唐中叶后农业最发达地区。

2.农田灌溉的进步和农具的改进。教师按教材内容应明确三点:①隋建立时间虽短,但水利事业成就相当巨大。如先后开凿了广通渠和大运河。它们本属运输渠,而也使沿河两岸获得很大的灌溉之利。再讲明唐政府重视水利。唐中央和地方政府设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水利,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布全国。②先要讲明曲辕犁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便于水田耕作,再讲明曲辕犁的三处重大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省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农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然后讲明筒车自行旋转汲水至高岸的道理,引导学生对比三国时马钧创造的翻车,让学生认识,使用筒车,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的功效。指出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唐代农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唐代茶叶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饮茶之风由南方传入北方,由中土传至塞外。由于茶有广大的国内外市场,茶的销路甚广,各地茶场主要都是在进行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并且都是大规模经营,茶的产量很大。贞元后开始征收茶税,后又实行禁榷制度,把茶的产销收归官营,于是茶税成为唐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

讲完本目,教师可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和小字部分。小字部分则具体说明隋和唐前期人口增长情况,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发展的三个特点要求学生理解。

三、“手工业的发达”一目。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教材从四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教师要重点讲清手工业发展的特点,并通过课本的实例加深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四个特点要求学生理解。有关陶瓷业、冶铸业、丝织业的知识,因学生初中已有所了解,建议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上的小字和看唐朝的秘色瓷图画,自己分析回答。然后教师再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

四、“商业的繁荣”一目,1.发达的水陆交通。唐朝继承秦汉以来的驿传制度,建立了通达全国的驿道。在各驿道上,与官驿相邻,出现许多为旅客服务的民营店驿和往来神速的驿驴。水路运输也很发达,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南方,以长江为骨干,钱塘江、珠江等河流、湖泊,构成了纵横交错的水路网,把许多城市联结起来。

2.统一货币。除发展交通外,唐朝也进行了统一货币的工作。武德四年(621)以前,市场上流通的是隋的五铢钱和其他古钱,非常混乱。武德四年废去隋朝的五铢钱,通行新铸的开元通宝钱,这是唐代近三百年间长期通用的钱币。货币的统一,对商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唐朝的商业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开元通宝”这一名词要求学生掌握。

3.隋唐的市场较前代发达。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隋唐时期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隋朝和唐前期商业交易大都在国家设立的固定市场中进行,县以上的城市都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朝廷对市场的控制非常严格,对市场的设立、交易时间、店铺的规模都有严格的规定。从唐朝中期起,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与国家对市场控制的削弱,商业经营的广度大大扩展,突破了从前的限制。市场结构有了很大变

化,教材从五个方面讲述市场的变化和商人活动:①隋唐时期,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与交易的场所。②唐代为大量货币存放服务的机构也在较大商业城市出现,专营钱币存放与贷出的机构称为柜坊。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邸店和柜坊这两个名词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学生不易理解的有关商品经济的概念。教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依据课文的叙述,作深入浅出的讲授。上述两个名词要求学生理解。③商业活动的时间,唐代中后期也同样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交易时间大大延长,出现了“夜市”。④讲述“草市”时,教师应先指导学生看课本的小字,使学生对“草市”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⑤那时候,经商的人大量增加,再加上外商的贸易活动,使唐朝的商业更加繁荣。讲至此处,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课本的小字部分。不少唐诗反映出当时的商人众多。从富商王元宝和玄宗的对话,可知当时豪商富贾钱财之多,势力之盛。

五、“城市的兴旺”。由于经济的发展,隋唐时期出现了一些繁荣的大都会,主要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教师让学生在《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上找出这几个城市的位置。这些城市的主要特点是人口众多、商业繁荣。

1.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的大都会。①长安。讲述时可运用挂图《唐长安城平面复原图》,需要讲明四个问题:A隋唐两朝的都城,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B规模宏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C人口众多,对商业的需求量大,促成长安商业的繁荣。D商业繁荣,东西两市店铺林立,行业很多,珍奇积聚。课本上的小字描绘长安城的繁荣,可鼓励学生阅读。②洛阳。需讲清两个问题:A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B商业繁荣,有南、北、西三市:丰都市、通远市、大同市。特别是通远市,由于面临通济渠,实际上是南北大运河的水运枢纽。

最后指出,长安和洛阳的交通和商业繁荣超过其他都市,成为全国性的商业都市。

2.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唐代中期以后,北方遭受战乱的破坏,而南方的经济则保持稳定并继续发展。随着经济重心的开始南移,繁华的商业城市也在南方大量出现,尤其是长江流域的许多州城成为新的商业城市。其中最有名的是扬州和成都。①扬州。大运河开通后,扬州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成为南北交通的枢纽,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唐后期,由于全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②成都。与扬州齐名的成都位于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物产丰富。成都又是长江上游货物集散中心。其商业辐射范围远至河西及陇右、剑南诸州。“扬一益二”成为当时的俗语。

六、“社会生活的变化”一目,教师不必再增加新的材料,主要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和看两幅插图,使学生对隋唐时期的社会生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小结: 作业:

篇2:第五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教案

(一)、农业的发展: ①江南地区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 ②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农田灌溉和农具的改进

二、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 农田灌溉的发展 大运河有利农田灌溉 唐朝水利专职官员的设立 各地水利工程的兴修 农具的改进 灌溉工具→筒车 耕田工具→曲辕犁 ④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要点: 三大盛世,大一统的局面,统治者存百姓的思想,重农轻赋,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大运河的开通,唐设专职水利官,各地水利工程的修建,筒车和曲辕犁的使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06高考重庆卷)

39、根据图5和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 “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 ――《新唐书》 材料三 表1据《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各地粮食产量 22467641 河南道 21029924 河北道 109906064 全国 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2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影响唐朝农业生产的技术因素。(3分)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史实?(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经济区在唐朝前期居于什么地位?(2分)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对唐朝盛世局面出现的作用。(2分)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唐朝前期统治者推行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唐前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兴修了水利工程,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重要产粮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农业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关于我国古代环境问题(1)正确认识唐朝时对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 利:增加了耕地面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向大自然斗争的重要创造,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促进了唐代农业的发展。弊:人水争地、人山争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水旱灾害,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2)造成古代环境破坏、水土流失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①封建社会以农业立国,农业只能扩大耕地面积,从而导致过度开垦。②土地集中,土地兼并严重,随着人口增加,人地关系紧张,只能通过开荒这种形式才能予以解决。③大多数统治者漠视环境,不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平衡。(3)古代的环境问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①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②要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搞多种经营。③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做到经济、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④要培养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要依法治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才能遏制像沙尘暴和土壤沙化这样的环境问题的恶化;才能给人民营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

(二)、手工业的发达(1)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纺织业, 制瓷业, 冶铁业, 造船业, 造纸业(2)手工业的特点 ①部门齐全,产地分布广 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 ③分工细,品种多.还出现许多新产品 ④技艺高,具有外来风格 唐时期手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特点: 主要集中在运河沿岸和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原因: 大运河的开通带来沿岸交通的便利、农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自魏晋以来,江南和长江流域得到开发,农业发展较快.1、商业繁荣的表现:(1)规模大:发达的水陆交通;商人足迹遍及全国(2)货币规范:“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3)市场发达,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管理.城市里有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夜市(城市)和草市(农村)出现.(4)活跃的商业贸易和外商活动

(三)、商业的繁荣(1),四通八达的交通 陆路: 以长安为中心,通往各地.水路: 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水道,长江水运方便,航运业空前繁荣.海路发达,对外贸易频繁(2),农业,手工业的发展.2,商业繁荣的原因:(3),政局稳定,政策开明;(4),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流频繁(5),民族交往密切,促进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6)统一通用的货币

四、城市繁荣 1,长安和洛阳―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繁华大都会 长安城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既反映了唐朝的国力和科技水平,也体现了唐朝前期封建统治井然有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政治面貌。特别是长安城的经济布局突出了坊”“市”之分,“市”内店铺林立,非常繁华。

篇3:隋唐时期的社会慈善

在中国古代,政府的仓廪制度是官方进行社会慈善活动最重要的形式。例如,汉代建立了“常平仓”,而在隋唐时期,则有著名的“义仓”。据《隋书·长孙平传》记载:“平(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间巷,以备凶年,名日义仓。”也就是在每年秋季粮食收获时,根据民间的贫富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相应数量的粮食,存储在地方的粮仓,以备荒年赈济使用。“常平仓”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平抑粮价的一种方式,尽管客观上产生了慈善的效果,但更是一种政府的经济活动;而“义仓”则不同,它有完备的粮食入库、储存、管理和赈济制度,“义仓”的粮食只是用于荒年救灾,此外不能转移他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义仓”是政府组织的完全意义上的社会慈善。在唐代前期,国力鼎盛,“义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料记载,从唐太宗大兴“义仓”开始,到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天下‘义仓’无虑六千三百七十余石”,所储存的粮食量约占全国总藏谷量的40%。

不过,正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所展现的那样,在中国古代,由政府组织的慈善事业一直都是与执政者密切相关的,所谓“人亡则政息”。尤其是中唐之后,由于“安史之乱”以及藩镇割据,“义仓”也就基本废弛。

此外,隋唐时期,政府还有很多恤老、慈幼、施药等慈善事业方面的举措,这些都是延续前朝的“仁政”惯例。如唐代对于养老问题,制定了法律上和礼仪上的规定,组织一些尊老敬老的礼仪或慈善活动,为老人提供救助,在社会上倡导敬老的风气;在灾荒期间,官方出资为饥民赎子,等等。但是这些措施,始终没有促进民间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因为官方的观点始终停留在官方慈善与民间慈善对立的立场。他们并不认为民间的社会慈善活动是对官方救助的补充,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这表现了“仁政”的不足,是与政府争夺民心,是对政府的一种威胁。

与此同时,佛教、道教等宗教团体却始终延续着社会慈善的传统,而且越是在社会动荡的时期,这些宗教团体进行的社会慈善活动越多,毕竟出家人是“方外之人”,对于世俗政治的威胁要小得多。

隋唐是佛教的鼎盛期,佛教各宗派不但在组织上,而且在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大发展,所以延续了其一贯的以慈善活动来诠释教理、吸收信徒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民间的影响力极大,对于促进民间慈善之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隋唐之际,佛教寺院开始在院内建立起拥有固定场所、固定功能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这是完全意义上的民间慈善机构。

悲田是佛教用语。佛教徒为修习慈悲心而行布施,有五种形式,其中一种就是“悲田”,即对于贫穷、孤老甚至动物的布施。唐代的悲田养病坊,实际上是佛教寺院设立的收容穷人、病人、残疾人及孤儿的慈善机构。和南北朝时期的六疾馆、孤独园相比,悲田养病坊的组织机构更为完善,维持的时间也更加长。

之所以说这是完全意义上的民间慈善机构,因为悲田养病坊最早完全是由佛教寺院独立设立、经营的。宋代胡三省说,“时病坊分置于诸寺,以悲田养病本于释教也”。当时经营悲田养病坊的主体是寺院,运营经费也是由寺院化缘筹措。据《太平广记》记载,唐代陕州龙光寺内的悲田养病坊,“远近道俗,归者如云”,“常养病者数百人”,而寺院的僧人则四处化缘乞食供养之。

但是,在武则天主政时期,由于她与佛教的关系密切,对悲田养病坊大力加以扶持,这样悲田养病坊逐渐被官方化,最后演变成为一个官办的慈善机构。“悲田养病坊”被去掉了悲田二字,改为“养病坊”,养病坊的经费来源则完全依赖官方,主管人员也由官府委派的官吏担任,佛教寺院遂逐渐丧失了管理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第五节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教案】相关文章:

隋唐时期的历史范文06-16

隋唐时期的音乐特点08-26

隋唐时期的书画装裱06-30

隋唐时期建筑特点赏析03-01

3-3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文化06-04

隋唐高考的知识点05-09

隋唐文化二04-16

古代文学隋唐04-22

隋唐文学总结04-22

隋唐历史概论05-27

上一篇:恐龙作文说明文下一篇:感谢信的常用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