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

2024-06-15

正确认识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精选6篇)

篇1:正确认识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

正确认识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

自古以来,台湾海峡就是中国的内海。台湾日月潭像中华五岳一样受人欣羡。公元三世纪以来,台湾岛与内地之间的交流没有中断过。即便是国共争执后的两岸分治时期也是这样。海峡两岸同属一个国家。海峡两岸的关系是兄弟关系,不是邻里关系。无论处于弱势也好,强势也好,振兴中华的重任不能遁词而丢。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没人可以抹杀的事实,两岸终将走向统一,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全球亿万华人共同的愿望。

一、历史回顾: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然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就重新开始了争夺中国长久统治权。1949年12月,国共战争,国民党败退,共产党取得了大陆的统治权,蒋介石撤至台湾,收集残部,负隅孤岛。到此,共产党统治大陆,国民党治理台湾,海峡两岸分治局面延宕至今.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美国迅速改变了对台政策。6月27日,杜鲁门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6月29日,美国第七舰队的6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和1艘运输舰侵入台湾海峡。由此,大陆错过了统一台湾的时机.蒋介石坚持“反攻大陆”的方针.蒋氏父子虽与大陆采取敌对政策,但反对台独.蒋氏父子去世后,李登辉上台后抛出“一边一国论”.陈水扁步其后尘,大力推行台独政策,两岸关系恶化,渐行渐远.2008年,马英就上台后,采取“不独,不武”的两岸政策,开始与大陆接触,目前两岸关系虽大为缓和,但本质未变。

二、新时期的两岸关系

目前两岸关系较之于以前有了历史性的转变。首先,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两岸贸易和台商在大陆投资规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存度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大陆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增强,两岸经贸关系正在出现一个质的变化,那就是,大陆市场正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两岸签署了空运、海运、邮政和食品安全四项协议,并就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措施,及加强两岸工商、航运和金融合作达成了许多共识。两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邮已变为现实,“大三通”时代的到来把人们带入“一日生活圈””,这些举措,都更进一步促进两岸的经贸交流.其次,两岸人员交流不断增多。一是两岸人员互访不断增加;二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选择到大陆寻找就业机会;三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特别是白领阶层,选择在大陆长期居住;四是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到大陆就学;五是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收看大陆的文艺节目和旅游风光节目。这些情况有助于加强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同感。同时,台湾已开放大陆居民到台旅游,两岸人民间感情逐步加深.再次,政治上交流增多。国共两党建立了定期沟通平台,包括开展不同层级的党务人员互访,进行有关改善两岸关系的商讨及国共两党高层领导的交流.从连战大陆之行开始,国民党高层陆续登上大陆,开展两党的高层交流与合作。两岸关系更加务实,两岸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追求“共创双赢”。然而两岸关系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交流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也还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一些症结问题一时不易解决。双方取得共识以和平发展大局为重,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发挥政治智慧,寻求解决办法,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解决当前急需解决也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积极寻求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办法,以富有成效的努力,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方针,得到 台湾方面的认同。马英九先生也提出,希望能为两岸关系开创互信、互谅、互助、互利的新时代,在“宪法”的框架,以及“不统、不独、不武”的政策下,改善两岸关系,是台湾民众共同的期望.而当前大陆对台方针政策仍采取五个“坚持”:一,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二,继续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但是也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三,继续坚持扩大以经贸、文化为主的两岸各项民间交流;四,继续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五,继续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反对外国干涉,同时做好国际社会的工作。一个中国是原则,在原则问题上不作退让.“和平统一”则是要长期坚持的方针,绝不是权宜之计,不会因为一时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这一方针。“一国两制”是我们提出的主张,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我们可以和广大台湾同胞在实践中不断完善.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出了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

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

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

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

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对外事务;

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胡六点进一步阐述了大陆对台政策,向台湾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于台海关系的发展,和平统一是大势,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统一祖国可能仍遥远,两岸关系依然复杂。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在意识形态、反“台独”、经贸交流以及台湾政治产生的影响中,有积极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发展,但是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依然是复杂和多变的。首先,台湾岛内政治现状极其复杂,乱象丛生.岛内实行的是民主制度,但却发展畸形.街头暴力,选举黑幕俨然已经发展成其独特的文化.岛内的政策走向要受到民意影响,而民众又受当局政策影响.当前的泛蓝,泛绿阵营依然互相攻击,大打出手也是家常便饭.泛绿阵营坚持台独的党纲,逢中必反,不断地制造事端使两岸关系趋于紧张.而民众从小受到反共教育,对祖国的感情也在不断淡化,在本土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人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很少,对大陆也没有多少好感.因此,当前的马英九当局采取“不独,不武”的方针,只谈经济,不谈政治,回避政治议题,妄图无限期拖延统一议题.两岸统一道路依然漫长。

三、台海局势

现阶段两岸关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首先,台湾民意要决定当局的两岸关系的走向;其次,国民党领导人的个人理念影响着以后的两岸关系;另外,民进党在台湾政坛上的作用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走向。民进党虽成为“在野党”,但其在野地位仍会对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影响。国际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与制约两岸关系的最大外部因素是美国。现在美国仍秉持其“维持现状”的台海政策主调,美国的台海政策的目的并不希望中国的统一,中国维持分裂的现状使得美国可以利用台湾来牵制中国的崛起,实施其“以台制华”的战略,从而有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美国既要避免两岸走向统一,也力图避免两岸走向对抗和战争,这样的基本立足点不会改变。国民党当前的大陆政策是以“反台独”,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双赢为核心,注重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双方增加互信,处于一种“经强政弱”的状态。中美、美台、两岸之间是互动关系,从而决定了未来两岸关系的走向有赖于三方力量的博弈与较量。

两岸的统一是必然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我们不会放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过去十年中,尽管两岸关系出现了“台独”势力上升和两岸政治关系倒退的情况,但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在走向统一。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中国的统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今后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在加强对“台独”势力震慑能力的同时,集中精力把大陆内部的事情办好,为和平统一的最后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大陆方面综合国力一再攀升,国际政治逐渐强大,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商机无限。此一诱因及磁吸效应所带来的“大陆热”,会使台湾愈加紧密跟随大陆的步伐。针对台湾执政党依据台湾民意及国际政治需要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发展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中国大陆要完成两岸统一大业必然要经历两岸“反独促统”的历史阶段。两岸“反独促统”从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长期性来说,应当成为中国大陆主管部门的必然事业。中国两岸“反独促统”的实质就是使台湾社会及民意由“保持现状”转变为“维护统一”。因此,海峡两岸共同倡导“反独促统”是实现中国统一大业不可缺少的支柱和基础,更是不可超越的历史阶段。更准确地说,没有“反独促统”事业的成功,就不可能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大陆要采取具有长远意义的政策制度,坚定不移的执行有利、有益、有力的对台经贸文化交流政策,无论台湾内部发生怎样不利于两岸统一的突发事件,在任何环境下,也不要以影响,甚至牺牲对台经贸文化交流政策为代价。中国大陆对台湾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和控制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时间长短。要保障台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支持两岸统一的政治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两岸和平统一本质上取决于绝大多数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和平统一的信任和信心。中国大陆在与台湾社会各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沟通及交往的过程中,让台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及支持两岸统一的政治势力不断发展壮大,使台湾社会始终保持现有管制和生活方式、方法不变,就必然能赢得台湾社会及民众对两岸和平统一的信任和信心。在台湾社会及党、政、军和企事业单位遇到内外困难、问题和风险时,两岸应视为“反独促统”的机会,要不分蓝绿均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台湾政府和相关责任人感受到中国大陆的善意和信任,让台湾民众切实享受到两岸深入交流和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台湾社会各界关心的民生困难、军事威胁和参与国际交流的问题中国大陆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方法予以妥善解决。

我们本着和平统一的原则,却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们会毫不犹豫使用武力实现两岸的统一.这样就要有详细的作战策略,做到有备无患.两岸同属一家,因此我们就要最大限度的降低代价实现两岸的统一.可以采取各种破坏性、惩罚性或者致命性的军事行动,如计算机网络攻击和针对台湾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基础设施的有限运动攻击,诱发台湾地区方面的恐惧心理并且削弱台湾地区民众对台湾地区领导层的信心。同样地,解放军特种部队渗透到台湾地区,对基础设施或台湾地区领导人实施攻击。一开始按常例进行:大批导弹攻击敌军机场、雷达、导弹基地、军火库、兵营,一定要起到震慑作用,但通讯设施暂时保留。与此同时,飞机起飞夺取制空权。那时对方在天空上的只有一些油已不多的巡逻战机和紧急起飞的为数不多的少量战机,若不出意外的话几十分钟内可以一击全灭。而早已潜伏的间谍和战前通过潜艇加强输送的特种部队利用台军的通讯系统伪装,然后将其通讯系统破坏,或者导弹部队到一定时间后发射导弹摧毁.对台军防空系统的有限近程弹道导弹攻击和精确打击所针对目标将包括,空军基地、雷达站、导弹、空间设施和通信设备,这些军事打击行动能够削弱台军的防御能力,瘫痪台湾地区的军事和政治领导层,并且有可能粉碎台湾地区民众投入到军事反抗中的决心。当我方掌握制空权后,空降部队和登陆部队可开始出发,空军可开始对地攻击,海军也可向对方军港出击,封锁敌港口。利用制空权,制海权的优势通过空中压制使其陆军无法调动和增援我军登陆地域,我军后续登陆部队上岸攻击就会方便很多,空降部队将其投于城市郊区,并立刻向城市进攻,争取占领整个或部分城市。只要能配合我军重装主力部队大批上陆,并且通过陆军及空降先头部队和空军阻止敌军大批进入城市防守,通过不间断的空中打击使敌陆军运动缓慢,基本大局已定了。而国际上欧洲主要国家将会保持中立或不痛不痒的谴责和呼吁。美国肯定会派出航母编队开往台海附近,我们就要利用撒手锏武器对美国进行“反介入”,将其阻挡在敏感区域之外,同时我军要做到速战速决,一举拿下台湾.美国不动,日本就不会贸然行动。但美国一定会立刻给予台湾军事情报和外交上的支持,对华采取经济制。但中美两国经济已经高度融合,经济制裁对美国也是有害无益.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我军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和平时期卧薪尝胆,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我们有一定的实力后,美国就不会贸然动手.中华民族的统一必将实现.四、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

近期两岸关系在政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一些经贸、文化和民间交流等项目上,可能会有满意的结果。

1.从经贸、政党和民间交流等看两岸关系:发展趋势不可阻挡 2.从大陆对台政策来看:胡总书记对台战略新思维灵活务实是两岸关系全面发展的推进器

3.从岛内政局来看:两岸关系螺旋式上升(1)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初步形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指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2)两岸积累政治与经济互动的新经验。

(3)两岸通过经济合作共创双赢的态势正在形成。4.从国际环境来看:“一个中国”的框架会更稳固 整体的国际环境对我们维护台海和平、对推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发展是有利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对台湾问题影响最大的国家,都要面对现实,和中国搞好关系,如果台海紧张、亚太局势紧张,势必要危及到美日经济利益。基于这些,美日不会轻易调整他们目前坚持的“一个中国”的政策。在这个大前提下,整个国际环境对中国今天推进和平统一、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都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一个中国”的框架在整个国际环境下会更加牢固。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是没人可以抹杀的.两岸走向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在不久的将来,台湾必将回归祖国的怀抱,全球的中华儿女都会为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篇2:正确认识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

关键词:干部作风,干部作风转变,企业自身发展,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是我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也是我们催化剂长岭分公司企业自身改革发展稳定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努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必须成为企业发展的自觉追求, 同时要把市场压力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不竭动力, 把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坚实基础, 把健全的组织和制度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保证, 把经济效益完成的好坏作为检验转变干部作风实效的唯一标准, 紧紧围绕企业每一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 真正实现干部作风的全面好转。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支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 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努力培养和造就这样一支干部队伍, 应当成为企业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自觉追求。催化剂长岭分公司经过40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国内销售收入最大、生产品种最全、产品覆盖最广的炼油催化剂生产基地, 这一地位的取得, 应当归功于有一支这样的干部队伍。而在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建成投产4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 公司领导又明确指出了要把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建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生产基地。这一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是把催化剂长岭分公司融入经济一体化国际大市场中的必然选择。为实现这一宏大的目标, 公司必须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一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团结进取、勇于创新的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也就是说, 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 对公司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培养一支适应时代变革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年轻的优秀的和开拓型的干部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当前, 公司的干部队伍离这一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如:思想观念上的不解放, 不更新, 老思想、老观念多, 不敢想、不尝试、不敢闯, 怕出事、怕出轨、怕麻烦, 等待、观望, 按部就班、稳打稳扎, 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思想比较浓厚;日常管理存在多头指挥、重复管理, 脱节多、死角多、漏洞多、形式多、管理层次多、办事手续多、推诿扯皮多等;作风上的拖拉、疲沓, 高高在上,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应付了事等等。针对以上问题, 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以干部理论为先导, 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 努力发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三是要坚持以机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 努力塑造机关干部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公仆形象;四是要坚持以干部业绩考核为手段, 努力强化干部“无功便是过的思想观念。

二、市场竞争的压力是转变干部队伍作风提供了不竭的外在动力

加入WTO后, 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我国炼油催化剂企业在直接面对国外大公司的竞争中, 怎样求得生存和发展, 压力是巨大的。这种竞争犹如与狼共舞, 其结果是:要么战胜狼, 要么被狼吃掉。公司的回答是:与狼共舞, 迎接市场挑战。既然要“与狼共舞”, 那就首先自己必须成为狼!如果自己不是狼, 那就会被吃掉!也就没有了生存的资格。压力就是动力, 公司是最先感受到这种压力的, 而且也有了多年与之搏击的实战经验, 尽管公司从来没有就认为自己是羊, 把自己摆在弱者的位置上过, 但是市场竞争压力的的确确在刺激着每一个人的神经, 干部和职工队伍还存在许多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相适应的地方, 需要去改造和改进, 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一直以来, 公司就十分注重对干部市场理论和市场形势教育, 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了一个这样的事实:市场风云变幻, 公司的决策者都能够一切围绕市场转, 一切比照市场算, 一切依据市场断。“外拓市场, 内强管理”、“调品拓市、降价保产、减支保利”、“发展东北市场、巩固华北市场、拓展华南市场、争取西北市场”、“不求最大, 力争最强”、“抓大带小。量体裁衣, 一厂一剂”、“宁可在高水平上踏步, 不要低水平上逐年进步”等都是为适应多变的市场, 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对策的具体做法。国内炼油催化剂市场就像一个做好了的蛋糕, 吃一块少一块, 你不去吃, 别人就会把它全部吃掉。巩固和扩大销售市场, 靠用户找上门, 靠等靠政策是不行的。因此, 干部的思想观念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公司领导带头跑市场, 销售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走南闯北就成了很平常的事, 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大大小小的炼油企业, 在外面硬着头皮当“孙子”, 有的同志为了帮助炼油厂用好催化剂, 整周、整月地和炼油厂工人一起倒班, 跟踪服务,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正是干部作风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具体体现和实际收效。

三、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转变干部队伍作风坚实的群众基础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密切联系群众, 关心职工群众疾苦, 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充分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我们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具体体现, 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的基本要求和群众基础。因此, 必须深入抓好“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三心”工程, 坚持把做思想工作与为职工办实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做好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 努力为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对职工一些合理要求,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党政工要及时协商, 尽可能地加以解决。在这一点上, 公司一方面通过抓公司、车间、班组三级事务公开和定期召开厂情发布会, 让职工群众了解、监督、参与企业的各级事务, 做企业的主人翁、事务的知情人。另一方面又从实际出发, 根据广大职工群众的反映和呼声, 在深入基层、深入生产一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切实为职工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 如组织全体职工进行体检, 解决倒班工人吃饭难、喝水难的问题, 解决生产装置人员上厕所难的问题, 解决生产岗位通风散热、防暑降温的问题等。再一方面, 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性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和合理化建议活动, 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调动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做贡献。还有就是干部密切联系群众, 公司领导带头下基层跟班工作, 生产和设备部门组织专门力量, 下到生产车间现场办公解决生产和设备上的实际问题, 党群系统人员经常深入职工群众调查研究, 与车间干部一起解决职工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 对重点人物进行跟踪帮教。此外, 还坚持不懈地抓好了35岁以下机关工作人员下生产车间跟班工作进行锻炼的制度, 树立了机关为基层服务的意识, 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四、健全的组织和完善的制度是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保证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 组织和制度是根本保证。用组织和制度管理人、用组织和制度约束人、用组织和制度培养人、用组织和制度选拔人, 形成一定的规矩, 养成一定的习惯, 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达到一定的目的。公司又制订和完善了《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制度》、《党委会议事制度》、《党群中心组学习和干部理论学习实施意见》等制度, 并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经过党政联席会议反复讨论, 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关于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的若干实施意见》, 《意见》对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机关部室长、各级管理人员的从政从业人员行为做了原则规定, 并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公司领导和党群系统人员下基层过组织生活并联系指导工作制度、机关35岁以下工作人员下基层锻炼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公司领导和部室长下班组过安全活动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党风廉政制度等一系利规章制度。公司党委还专门组织召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大会和机关部室长会, 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行了大会动员和工作安排, 并要求机关各部室根据部门实际, 制订本部门转变作风的年度实施意见。机关党支部还根据机关的实际制订了《关于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八条规定》, 明确规定机关工作如“八不准, 五做到”, 规范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从业行为;党委办公和机关党支部密切配合, 从车间职工代表中聘请5名机关作风监督员, 加强了机关、基层的双向检查考核。党委还创造学习条件, 广辟学习阵地, 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 从工作和自身实际出发, 读好几本书, 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 定期对有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避免了搞形式、走过场, 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真正落到了实处。

五、经济效益的好坏是检验转变干部作风实效的唯一标准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能否收到实效, 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效益目标能不能实现, 方针目标完成情况是好是坏。只有圆满完成公司全年的生产经营目标, 才能说企业干部工作扎实有效, 也就是说,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转变干部作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完成全年效益目标。面对全球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 各炼油企业利润空间的萎缩, 炼油催化剂市场的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同时今年化工原材料价格涨幅之大, 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等诸多减利因素, 裹足不前甚至畏惧退缩是没有出路的, 实现全年利润目标, 是公司自身适应市场竞争, 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 精细管理, 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 消化减利因素应当成为公司两级领导班子的共识, 也应当成为检验和考核两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工作实效的最终依据。为把降本增效工作落到实处, 公司领导带领由发展部、生产质量部、设备工程部、安环部、人力部、企管等相关部室人员组成的工作组, 对下属11个车间申报的几十个降本增效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 详细了解项目概况和准备情况, 经再三权衡筛选, 初步选定了十多个项目的申报立项, 管理部室与生产车间进行了对口交接工作, 并迅速组织了项目的申报立项, 明确了项目负责人, 建立了项目的实施和考核办法。降本增效活动全方位展开, 迅速形成了高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从机关到车间, 从公司领导到一般干部, 许多同志都摸爬滚打在现场, 与操作工人一起吃在现场、盯在现场、干在现场;有的同志跟着工人师傅们一起倒班, 甚至白班、四点、零点24小时连轴转, 生产现场时时处处都有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在忙碌。基层看机关, 干部看领导。工人看干部, 机关、领导和干部的行动就是无声的指挥和号召, 干部都这样了, 全体职工更没有话说, 队伍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群情振奋, 斗志旺盛, 生产经营喜报频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是一项任道而重远的工作, 需要我们长期抓, 抓长期。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正确处理好转变干部作风与企业自身发展的关系。持之以恒地做好各项工作, 不断地总结经验, 真抓实干, 干部队伍作风的转变就不会成一句空话、一场空论。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年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人民出版社, 1993年

篇3:正确认识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新机遇

苏台经贸交流合作成果丰硕

进入新世纪,尤其自2008年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以来,在中央对台方针正确指引和省委省政府有力领导下,江苏各地各级强势奋进,真抓实干,以举办“台湾江苏周”和“江苏台湾周”等重大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苏台交流合作在高平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江苏已成为两岸经贸合作关系最紧密、成果最丰硕的台资高地。截止2011年底,全省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超过23000个,协议台资突破1300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550多亿美元,约占大陆台资总量的1/3,苏台贸易额约占两岸贸易总额的1/4。蓬勃发展的台资也成为我省开放型经济的一大生力军和增长极,呈现出“多、大、高、优”的喜人态势:

一是台资数量多,2011年江苏新增利用台资以较大优势稳居全国第一。全年新批台资项目超过900个,协议台资120多亿美元,实际到帐台资近48亿美元;二是项目规模大,2011年全省新批台资项目平均规模超过12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近5年新批总投资超千万美元台资项目数,超过历史累计总量的一半,显示近几年是台资大项目落户的一个高峰;三是产业集聚度高,尤其是沿沪宁线以苏州为龙头的台资电子信息集群,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IT产业最为集中的生产基地,生产出约占全球总量1/3的笔记本电脑、1/8的数码相机。近几年全省出口前10位外资企业中,台资电子企业占有半壁江山;四是投资结构趋优,从产业布局看,随着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台资产业初步呈现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良好迹象,台湾华硕、仁宝、奇美、光宝等一批研发、运营中心相继落户苏南地区。从区域布局看,随着我省区域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台资产业的梯度发展,苏中、苏北地区吸引利用台资增势明显,南通市新增台资已经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二,淮安市全力打造的台资新高地正快速崛起。

苏台经贸交流合作面临难得机遇

两岸关系保持和平发展正确方向,为苏台经贸交流合作创造了良好氛围。近年来,中央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和实施了一系列惠台方针政策,推动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正确方向不断前进,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成功实践,使台湾同胞直观地感受到交流合作、互惠双赢的好处,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和平发展是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正确选择。此次台湾选举结果表明,加强交流合作、支持和平发展,已成为台湾主流民意。泛蓝在台湾继续执政,意味着植根于“九二共识”基础上的两岸两会协商谈判将得以延续,这些利好因素都将进一步提振台湾工商界的投资信心和合作意愿。两岸关系保持和平发展,从总体上为苏台经贸交流合作在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创造了良好氛围。

ECFA顺利实施及后续商谈持续推进,为苏台经贸交流合作注入了生机活力。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实施,是两岸关系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开启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机制化、制度化的大门。江苏作为两岸经贸合作最紧密、基数总量最庞大、互惠成果最丰硕的热点地区之一,ECFA实施后带来的诸多利好效应,也相对会表现得更直接、更明显。可以预料,随着ECFA后续商谈持续推进,两岸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便捷,经济合作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优越,互利合作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朗,这给进一步扩大和深化苏台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契机,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江苏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为苏台经贸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舞台。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江苏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无论是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发展环境。还是市场消费需求等等,都实现了长足的进步,为苏台经贸合作提供了可靠保证和强大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上下正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推进“八项工程”,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着力加快新一轮沿海大开发,伴随江苏经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率先发展的进程,必将为深化苏台经贸合作提供更多的商机、更大的空间。

深化苏台经贸交流合作的几点思考

突出苏台经贸交流合作的重点。积极推动“三个突出”:突出新兴产业合作,重点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等两地互补优势明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合作,共同抢占新一轮国际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突出现代服务业合作,重点推进金融、文化创意等台湾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加强合作,加快打造我省台资现代服务业体系;突出产业园区合作,重点推动我省国家级开发区与台湾科技园区加强对接,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旗舰型台资大项目,使全省台资规模持续增长,结构逐步优化,质态明显提升,成为助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生力军。

扩大苏台经贸交流合作的领域。积极推动“三个拓展”:拓展产业空间,着力推动苏台经贸合作的重心,由传统的投资、贸易向科技、文化、教育、农业等领域全方位拓展;拓展合作模式,稳步推动苏台资本流向的重心,由单向引进台资向双向产业合作拓展,积极稳妥推进苏资入岛,最大限度促进优势互补;拓展区域布局,积极推动合作地域的重心,由苏南加快向苏中苏北及沿海地区拓展,更好地策应和服务全省区域共同发展战略。

提升苏台经贸交流合作的层次。积极推动“三个延伸”:产业合作的档次,努力从低附加值的组装、加工、生产环节为主,向“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设计、专利和品牌、营销、服务方向延伸,加快培育我省台资产业高端价值链;产业合作的目标,由单纯的项目合作,向联手制订标准、共同拓展国际市场方向延伸,提升台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合作的主体,由物质生产要素的互补组合向人力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用方向延伸。通过加强对台“招才引智”、组织我省“双创人才”赴台交流、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赴台研修等多种方式,努力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构筑人才高地。

完善苏台经贸交流合作的机制。立足互利互惠、着眼两岸双赢,积极探索推进区域对区域、园区对园区、行业对行业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着力做大做强苏台交流合作的品牌活动,打造一批富有江苏特点和两岸特色的重大经贸交流合作平台。定期赴台举办“台湾江苏周”活动,持续扩大苏台经贸合作在岛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继续办好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海峡两岸(昆山)产业合作论坛等一批年度性交流盛会,巩固成果,提升成效。重点培育推动“海峡两岸(南京)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力争使之成为两岸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工商企业界高端对话、互动合作平台。

优化苏台经贸交流合作的环境。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罗志军“六个进一步”新要求为契机,推动各地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举措,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树立起“江苏服务”的良好品牌。高度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及宏观经济环境深刻调整对我省台资产业的影响,大力支持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帮助台商台企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为台商台胞在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服务,尽最大努力为其多解难事、多办实事、多做好事,使广大台商台胞在江苏安心发展、开心发财、舒心生活。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台湾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篇4:ECFA商机浮现两岸投资新机遇

ECFA助推两岸合作新契机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6月底签订后, 有效促进两岸经贸交流, 商机逐渐浮现, 两岸创富时代可以说真正来临。

据悉, 此经济协议除了可加强两岸间的投资合作, 更能促进双方货品及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扩大经济合作领域、建立合作机制。考量两岸间不同的经济条件, 双方同意采取不同合作措施, 以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实质合作。两岸签署ECFA的内容主要包含协议文本及货品贸易早期收获清单、临时原产地规则、双方防卫措施、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服务提供者定义等五个附件。

ECFA涉及广泛的经贸议题, 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协议, 其中的货品贸易早期收获清单、服务贸易早期收获清单之货品的减免税及服务业的市场开放, 无疑可扩大两岸的经济成长并创造更多合作契机。此外, ECFA所涵盖的双向投资保障及经济产业的合作促进等领域, 更开创了两岸合作的新局面, 对两岸产业未来的互补合作及创新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此, 普华国际财务顾问公司游明德执行董事指出:“ECFA签署之后, 藉由货品早收的关税逐渐降低、贸易早收的市场准入, 加上两岸间智慧财产权的保护, 未来中国与台湾将可进行两岸优势互补, 强化两岸产业分工合作,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 ECFA也可延续过去两岸搭桥专案的成果, 进一步推动两岸产业交流与实质合作, 共同朝环保、低碳、节能等新时代新兴产业方向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两岸将有机会共同打造中华品牌, 甚至共同制订产业标准, 一起立足全球市场。”游明德如是说。在ECFA架构下, 两岸产业界可把握大陆正在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的历史机遇, 借由两岸跨产业和跨地域的整合, 进行两岸优势互补, 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面对后ECFA时代的来临, 两岸不仅可充分运用产业价值链上的互补优势共营大中华市场外, 更可互相提升产业竞争力与附加价值, 增强设计研发和品牌行销能力。

仓储物流商机庞大

台湾地产法规与大陆最大的差异便是, 私人可以取得地产物权、永久的所有权。虽然目前台湾对于大陆地区人民取得地产物权仍有部分限制, 但理律法律事务所王宝玲律师强调:“实际上, 台湾已开放大陆人民及企业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 在台湾取得地产。”特别是企业方面, 除了业务需要外, 如果是为了“有助于台湾地区整体经济”之目的, 也可以取得地产, 而根据目前法令的规定, 所谓“有助于台湾地区整体经济”之投资包括经营观光旅馆, 取得住宅、大楼、工业厂房等。

此外, 台湾已开放陆资投资台湾的航空站、港埠及游憩设施等公共工程项目, 配合台湾政府积极推动的爱台十二项建设等公共工程计划, 实际上陆资在台湾能够发挥的空间是非常可观的。因此, 我们完全有理由对于未来两岸在公共工程方面的合作持乐观的态度, 特别是大陆方面在ECFA之下开放的货品贸易早期收获商品清单涵盖五百多种货物, 促使许多外国大厂纷纷表示考虑来台设厂。

面对这样的情形, 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台湾对于物流、仓储、加工等硬体设备的需求势必大大提高。王宝玲认为:“目前台湾已开放陆资来台投资港埠及航空站的仓储、加工、运输等设施, 未来这方面的商机相当庞大, 绝对是值得陆资企业观察评估的重点。”此外, 整体而言, 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升温, 台湾民间普遍欢迎陆资来投资, 接下来台湾政府很可能会再扩大开放陆资投资的范围, 相信适合陆资来投资的标的会越来越多, 大陆的企业应及早展开布局与前置工作。

看好台湾观光酒店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 去年6月底台湾公布了陆资可在台投资的192项行业, 自开放后至今年6月底的一年时间中, 共有58件陆资来台投资案获得核准, 总投资金额为7, 991万美元, 其中多数陆资企业也已正式登台设立据点。对此, 此前有部分舆论认为开放陆资来台投资政策成效并不显著。不过, 世邦魏理仕台湾分公司董事总经理云惟鸿却认为:“大陆投资人需要时间来台考察、评估市场, 并不是一开放就能立即来台, 实际上今年开始陆资来台的速度已逐渐加快, 相信未来台湾方面开放更多可投资项目后, 我们会看到更多的陆资企业赴台投资。”

这其中, 投资观光酒店市场的前景便十分可期。在台湾观光市场逐渐形成气候的背景下, 过去一年来, 不少国际或本土旅馆业者皆表达在台投资酒店的意愿, 其中台湾正茁壮成长的观光市场是吸引投资人关注的主要原因。

目前大陆旅客持续稳定成长, 加上政府积极向世界各国推广来台旅游, 台湾观光市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根据台湾观光局统计, 到2013年止, 台湾将有45家新的观光旅馆落成, 总投资金额高达新台币830亿元 (人民币177亿) 。

2009年台湾观光市场大幅成长14.3%, 全年来台旅客共计440万人次, 而这其中便有97万人次的旅客是来自大陆地区。到了今年上半年, 6个月间来台旅客人次累计已超过270万, 比去年同期成长29.3%, 大陆旅客占全体旅客人次近31%, 正式取代日本成为台湾最大的客源市场。此外, 台湾于去年8月开放银联卡在台使用, 大大增加了大陆游客在台湾消费的便利性。对此, 云惟鸿指出:“大陆旅客强劲的消费力, 以及台湾对许多大陆民众所具有的神秘吸引力, 都是不少零售及酒店业者看好台湾市场的原因。”

篇5:共创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长沙市围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之市、两型引领之市、秀美幸福之市,强力实施产业倍增、收入倍加、城乡品质倍升的计划,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24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形成了工业机械、食品、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文化创意等六大产业千亿集群。随着国家实施“互联网+ ”行动计划,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将与物流实现深度融合,必将推动物流业转型升级,朝着集约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长沙依托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港口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夯实物流产业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成功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金霞经开区也获批国家物流示范基地。长沙市委、政府也抢占发展机遇,颁布了《长沙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等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政策,致力打造全国物流节点城市以及商贸物流中心城市。这次通过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在长沙召开,为长沙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合作平台,赢得了创新发展的机遇,我们衷心希望各位物流资深专家、行业精英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诚邀各位企业家多到长沙考察、投资兴业,共同推动长沙现代物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篇6:农机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意见》的出台, 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机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意见》明确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提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促进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政策扶持措施, 强调了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责任。

《意见》从推进农机工业行业改革、着力解决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构建现代农机流通体系以及扩大农机工业国际合作6个方面阐述了促进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对我国农机工业来说, 是极其重要的发展机遇, 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 含金量高, 可操作性强。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 我国农机工业体系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已发展成为农机生产大国, 但并非农机生产强国,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农机工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缺乏宏观的调控和指导, 如农机工业产业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 农机行业准入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等。农机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矛盾突出, 大企业不强, 小企业不专;高端产品不足, 低端产品过剩;大型产品进口依赖性强, 小型产品质量差。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共性技术弱化, 产品结构趋同, 技术水平整体落后。生产设备落后, 工业制造水平低, 产品质量不高, 行业效益差, 技术改造缓慢, 农机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弱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进步, 导致行业总体技术水平长期徘徊不前, 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意见》的出台, 为不断在摸索中前进的农机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机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没有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 我国的农机化事业就无从谈起;只有农机工业整体水平提高了,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机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 进而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聊天现状调研之调查问卷下一篇:word2003中段落设置的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