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练习

2024-06-14

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练习(精选8篇)

篇1: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练习

针对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暑期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计算2x3 x2的正确结果是( )

A. 2xB. 2x5C. 2x6D. x5

2. 下面的多项式中,能因式分解的是( )

A. B. C. D.

3.如图,给出了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四个表达式,其中错误的是( )

A.(x+a)(x+a) B.x2+a2+2ax

C.(x+a)a+(x+a)x D.(x-a)(x-a)

4.若 且 , ,则 的值为( )

A. B.1C. D.

5.在下列条件中①B=②AsBsC=1s2s3

③A= B= C ④B=2C ⑤B= C

中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若代数式 可化为 ,则 的值是 ( ).

A.5 B.-11 C.11 D.-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7.某细胞的直径约为0.0000102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8.因式分解:2x2-8= .

9.若m23=26,则m= .

10.计算: = .

11.整式A与m2-2mn+n2的和是(m+n)2,则A= .

12.已知: , ,化简 的结果是 . .

13.若 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 .

14.如图,则B+D+F的度数为 .

15.如果 , ,那么用将a、b、c的大小关系连接起来为

16.如图,边长为(m+3)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可剪拼成一个矩 形(不重叠无缝隙) ,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长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102分.)

17.计算(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 ; (2)

(3) (4)(4x+3y )(3y-4x)-(4x+3y)2

18.因式分解(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4x2 (2) 3m26mn+3n2

(3) 2(xy)(x+y)(x+y)2 (4)9(ab)24(a+b)2

19.利用因式分解简便计算(本题共8分,每小题4分):

(1) 502-4951(2)482+4824+122.

20.(本题6分) 据统计,某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按全国 人计算,该年人均水资源量为多少 ?

21.(本题共8分)已知:a+b=-1,ab=-6,求下列各式的值:

(1)a2b+ab2(2)a2+b2

22.(本题共8分)已知 ,求代数式(x+3)2-(x -3)2-(2x+1)(2x- 1)+ (2x)2的值.

23.(本题共8分)(1)已知 ,①求: 的值 XX②求: 的值

24.(本题共8分)小明学习了第八章 幂的运算后做这样一道题:若 ,求 的值,他解出来的.结果为 ,老师说小明考虑问题不全面,聪明的你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小明解答过程如下:

解:因为1的任何次幂为1,所以 .且 故 ,所以 。

你的解答是:

25.(本题共12分)教材第九章中探索乘法公式时,设置由图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验证了乘法公式.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赵 爽,早在公元3世纪,就把一个矩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 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如图①),这个图形称为赵爽弦图,验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 、与斜边 满足关系式 ,称为勾股定理.

(1)爱动脑筋的小明把这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另一个大的正方形(如图②),也能验证这个结论,请你帮助小明完成验证的过程.

(2)小明又把这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梯形(如图③),利用上面探究所得结论,求当 =3, =4时梯形ABCD的周长.

(3) 如下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请在图中画出 △ ABC的高BD,利用上面的结论,求高BD的长.

26.(本题共12分)如图1 ,E是直线AB,CD内部一点,AB∥CD,连接EA,ED.

(1)探究猜想:

①若A=20,D=40,则AED等于多少度?

②猜想图1中AED,EAB,EDC的关系,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证明你的结论.

(2)拓展应用:

如图2,射线FE与l1,l2交于分别交于点E、F,AB∥CD,a,b,c,d分别是被射线FE隔开的4个区域(不含边界,其中区 域a,b位于直线AB上方,P是位于以上四个区域上的点,猜想:PEB,PFC,EPF的关系(选择其中一种情况说明理由).

篇2: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练习

一、填空题 1.计算:

-111111+(-)= -+= += 232323111111-= --= --(-)= 2334452.两个相反数之和为_____.3.0减去一个数得这个数的_____.4.两个正数之和为_____,两个负数之和为_____,一个数同0相加得_____.5.某地傍晚气温为-2℃,到夜晚下降了5℃,则夜晚的气温为_____,第二天中午上升了10℃,则此时温度为_____.6.异号两数相加和为正数,则_____的绝对值较大,如和为负数,则_____的绝对值较大,如和为0,则这两个数的绝对值______.7.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___,两个数相减交换减数的位置,其得数与原得数的关系是_____.8.已知一个数是-2,另一个数比-2的相反数小3,则这两个数和的绝对值为_____.二、选择题

9.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两个正数之和必为正数 B.两数之和为正,则至少有一个数为正 C.两数之和不一定大于某个加数 D.两数之和为负,则这两个数均为负数 10.下列计算用的加法运算律是 [ ] 22+3.2-+7.8 3312=-+(-)+3.2+7.8 3312=-(+)+3.2+7.8 33-=-1+11=10 A.交换律 B.结合律 C.先用交换律,再用结合律 D.先用结合律,再用交换律

11.若两个数绝对值之差为0,则这两个数 [ ] A.相等 B.互为相反数 C.两数均为0 D.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12.-[0.5--(A.2.2

三、计算题

13.计算(1)-31+25+(-69)(2)(-

14.已知两个数的和为-

215.如果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差的绝对值,这两个数是什么样的数.16.1984年全国高考数学试题共15个选择题,规定答对一个得4分,答错一个扣1分,不答得0分,某人选对12个,错2个,未选一个,请问该生选择题得多少分?

17.弘文中学定于十一月份举行运动会,组委会在整修百米跑道时,工作人员从A处开工,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从开工处A到收工处B所走的路线(单位:米),分别为+10、131+2.5-0.3)]等于 [ ] 6B.-3.2

C.-2.2

D.3.2

111)-(-)-(+)23423,其中一个数为-1,求另一个数.54-

3、+

4、-

2、+

13、-

8、-

7、-

5、-2,工作人员整修跑道共走了多少路程?

参考答案

一、1.-515171 -

- - 666620122.0 3.相反数 4.正数 负数 这个数 5.-7℃ +3℃ 6.正数 负数 相等 7.不变 互为相反数 8.3

二、9.D 10.D 11.D 12.A

三、13.-75 -513 14.-

篇3: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练习

关键词: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高度,深度,效度

英国的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就深刻地说明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三说”说课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助、合作,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学科知识体系系统地把握。

所谓“三说”,指的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就是教师在独立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以演讲的形式,运用知识树系统地说出一门学科的一个学段、或一册书、或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结构体例、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的建议和评价等等,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它既有内容上的要求,也有形式上的规定,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说课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即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体例特点、内容结构、立体整合;“说建议”主要也是从三个方面阐释,即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下面以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展示“三说”课稿和说课点评(三度)。

一、整体把握———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新课标把初中数学分成四大领域,即数与代数、图形和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而数与代数中又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其中方程专题的课程目标为:

1.知识技能:理解方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

2.数学思考:通过用方程表述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模型的思想,建立符号意识。

3.问题解决: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方程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4.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成功的欢乐,体验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养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内容标准

方程专题的内容标准有:

了解: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理解: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掌握:1.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2.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3.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4.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5.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应用: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其中,新课标对方程与方程组的要求略有变化: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和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变成了选学内容,而对于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的难度也降低了。

方程板块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具体到本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如下的目标要求: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的不唯一性;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消元,化二元为一元;掌握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4.掌握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的概念。

二、立体解读———说教材

(一)编写体例和特点

浙教版教材的编写体例包括章前、正文、章末三部分。章前有章前图和引言,供学生预习和教师导入新课。正文里面有节前图及问题、合作学习、课内练习和作业题等栏目,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探究活动栏目,加深认识扩大知识面;阅读材料介绍背景知识助于理解正文;习题和作业是对正文内容的巩固和延续。章末有设计题或课题学习、小结、目标与评定。设计题或课题学习体现了数学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小结里面有对本章知识要点填空及对自己知识技能内容学会程度自评填表;目标与评定用于全章课程目标达成与评价的自测。

由上述编写体例,可知本教材的编写特点为:

1.重视数学知识的延续性、整体性和过程性。有利于整体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重视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的渗透。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而且能够感受数学文化的熏陶。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利于自主学习和阅读思考,理解数学知识内涵。

4.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情感体验。贴近实际生活,进一步突出数学模型的应用具有广泛性和有效性,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二)教材内容结构

本章内容的逻辑结构如图1:通过生活实际问题抽象建模得出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问题,而后解方程(组)得出问题的解,最后验证解的正确性,从而解决问题。

本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内容框架见图2,分为概念、解法、应用三部分。

概念部分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方程组的解的定义。

解法部分主要阐述两种方程解法,即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所以说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数学思想都是消元,即由三元变二元,二元再变一元,强调“消元”的思想和方法是贯穿本章的一条主线。

应用部分例举了三类问题:制作纸盒问题、求公式中未知系数问题、营养快餐成分问题。

(三)知识技能的立体整合

根据课标建议,结合本章内容,整合如下:

在浙教版教材的全部章节的内容中,方程部分分布于:七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七下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五章分式、八下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它们纵向立体整合如图3。教材按照“一元一次———二元一次———一元二次”,“整式方程———分式方程”,“方程———不等式———函数”的顺序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处理,分阶段地深化对方程和函数的理解,也体现出方程、不等式、函数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它们横向立体整合如图4。教材对“方程”各章的安排都是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先建模型引概念,再讨论各类方程解法,最后运用知识探究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现了数学是源于现实、归于现实的学科,也让学生体会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实施建议———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根据课标的教学建议,结合本章的内容,从“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方面进行阐述。

基础知识的要求是复习回顾已学有关的方程知识,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在基本技能方面,《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例如,解方程(组)为什么需要检验。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分层落实,注重训练的实效性。

对于基本思想,要蕴涵在平日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感悟、反复理解、螺旋上升。如,本章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实际背景,突出建模思想;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解法背后的算理,强调转化、消元思想。

对于基本活动经验,要求老师和学生亲身参与,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从而达到知识探究和数学建模的目的。

(二)评价建议

根据课标的评价建议,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程度,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思维水平,要关注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对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的考查,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列方程解应用题,特别是解决经济生活问题、社会人文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焦点之一,题型多为解答题。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以小组为单位,整体评价。

3.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多次评价的机会。

4.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合理利用导学案和单元测试题,及时反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对于课程资源,结合课标,建议进行如下开发和利用:

1.开发文本资源。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整合资源,编写导学案。

2.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合理使用课件、音像资料和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设、模拟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学生从事数学探究提供重要的工具。

3.应用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寻找合适的学习素材,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4.用好生成性资源。在学习生活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结果等生成性资源,都是课堂上极为珍贵的有效利用资源。

四、说课点评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倡导的“三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就是以演讲的形式,通过运用知识树对一门学科的一个学段、一册书、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解读和整合。这种新的说课形式一般要求教师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用简要准确的语言把自己对课标的整体把握,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教学实施的建议等阐述出来,它有助于教师“高占位把握课标,立体式驾驭教材”,不断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平台。

纵观本节说课,既有总论,又有分述;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具体实践;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串联;既有知识树,又有图表链接。形式新颖,方法灵活,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使人耳目一新。其主要特色概括为“三度”:

(一)整体把握有高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否能够贯彻和落实课改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是说课成败的一个关键。本节说课中,既有实践层面的具体内容,又有理论层面的恰当分析。例如,在说课程目标时,方程方面按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维度阐述;在说内容标准时则从了解、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来说明,而且还阐释新旧课标的变化,哪些内容是新增或选学的,哪些要求增加或降低了。不但说知识性目标,还提出过程性目标等等。

其它两个板块也是紧扣新课标来说。在说教材时,柴老师善于从教材中跳出来,“既见树木,更见森林”,并从数学思想的高度来整合各学段的知识;在说建议中不但从教师“怎样教”角度去思考,而且从学生“如何学”角度去审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新颖的理念都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也是教师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的。

(二)立体解读有深度

王敏勤教授指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处理教材的能力。”他认为绘制“知识树”和教材解说是解决教师驾驭教材的有效途径之一。说课重理性和思维,讲课重感性和实践。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说课,必须详略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样解读才能深入。纵观本节说课,教师对“说课标”板块,从宏观上“粗线条”地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阐述了理由,而把“说教材、说建议”作为说课的重点去处理,这样有时间、空间对重点板块的内容、理由、方法,有理论、有实践地进行了详细的表述。

在立体解说教材板块,柴教师富于联想,指向八方,将自己置身于听众思维和学生思维的交汇点处,站在备课与讲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研究“说”法,找准“说”点,不仅说出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特点、内容结构是什么,还重点讲清为什么这样编写,整册教材全部章节的内容与方程专题是如何横向整合和纵向联系的,使听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如此有深度地解读教材,教学中定能居高临下、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真正达到“为教学增效,为学生减负”的目的。

(三)实施建议有效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说建议板块,最忌照搬课标的建议,“放之四海而皆准”,大而空。在本节说课中,柴老师根据课标的建议,依据本章的内容,紧扣学生的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相关的课题研究进行阐述,提出自己在教学、评价和资源开发方面的独特建议,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篇4: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练习

例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74页)

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具有稳定性?

生1:在上列的6个图形中,图(1),(3),(4)、(6)是稳定的。

生2:图形(3)是不稳定的。因为在(3)中虽然有三角形,但也有四边形,所以图(3)是不稳定的。

例2:你能计算图中五角星的五个顶角和的度数吗?

师:你看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师: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到的?

数学家常常这样看待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的确,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才有创新。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在练习中同样要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使他们不断产生“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等想法,这样的练习才是深刻的,富有创造性的。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为学生提供时空,让学生练习时有机会进行充分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例1中,由学生识图后,学生们很快就发现问题(如:图(3)是否稳定的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探讨,既加深了他们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与理解,又激起了他们强烈的问题意识。如例2中通过“你看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你是怎样想到的?”等,促使学生从问题生成的角度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认识,激活思维,不断增强问题意识,促使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这种良好的问题意识反过来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意识

例3:你生活在一个充满朝气的班集体,在这个大家庭中你一定是一个关心集体、热爱生活、责任心强的人,不知道你看没看到一个现象,就是有许多的同学把用完的废纸随地乱扔,对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进行一次调查,可以是全面的调查(最好),也可以是抽样的调查(不能人数太少),题目可以是“你认为怎样处理废纸”。(1)设计问卷。(2)实施调查,画表统计。(3)画出分析图(可以是扇形,也可以是条形),并写出调查报告。

对于学生来说,练习中要做大量的习题,要进行很多枯燥的演练。这些因素使学生很难对练习保持一种持久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欲望。就像例3那样的题,如果单就数据统计的习题,学生直接来做可能也会完成,但这样的完成可能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被动的,应付的,而不是那样主动地投入、认真负责。究其原因,是有一种信念在催促着他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变废为用,节约资源。这就是一种责任意识,只有这种责任意识培养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练习。

因此,在练习中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一方面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学生敢于迎接挑战的特点,创设情境把一些枯燥的计算蕴含在一些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唤醒并催生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练习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在练习后应引导学生反思练习的过程,如例3中,(1)设计问卷(要设计好:你平时怎样做的?这样做好不好?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废纸还有可利用价值吗?——最好设计成选择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认识到扔废纸的错误行为,又能增强“变废为用”节约资源的意识。(2)画统计表(要注意分清“平时怎样做的”和“想怎样做”两种情况分别统计,选择内容可以有:①随便扔,②扔到垃圾箱,③自己保存好交废品站,④集体保存好交废品站做班费……)。这样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思想道德都得到和谐发展,体验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后的成功喜悦,又激起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及学好数学的责任,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体验在练习中得到升华。

合作意识

例4:如图是某城市的交通网络图,横向的行称为“大道”,如第一大道,第二大道等;纵向的列称为“路”,如1路,2路等。如图的车,就在“第一大道2路”的位置。

(1)想一想,如果只用“大道”或只用“路”能不能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2)图中的车要到第五大道3路处,又要使路程最短,共有几种方法?

安排两个或三个学生一组,各自按题目要求寻找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的线路,然后组合、讨论和归纳,确定出最佳方法。

师:通过练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各自都做了很多的路径选择。

生2:我们互相检查,互相论证,归纳总结后得到的答案如下:

(1)只用“大道”或“路”一个数,不能确定点的位置;

(2)要使路径最短,共有下列五种方法:

①(1,2)→(2,2)→(3,2)→(4,2)→(5,2)→(5,3)

②(1,2)→(2,2)→(3,2)→(4,2)→(4,3)→(5,3)

③(1,2)→(2,2)→(3,2)→(3,3)→(4,3)→(5,3)

④(1,2)→(2,2)→(2,3)→(3,3)→(4,3)→(5,3)

⑤(1,2)→(1,3)→(2,3)→(3,3)→(4,3)→(5,3)

生3:这样的练习对大家都有帮助,使我们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时需要合作,在巩固练习中同样也需要合作,因为合作可以帮助学生解除练习中的困惑,明确自己的思想,有更多的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但这种合作意识的培养不应刻意人为,而应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自然生成的,是个体独立练习的必然延续。

篇5: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练习

第七单元第二课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同步练习

(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2分)

4-3.8=()

A

.10

B

.2

C

.0.2

D

.0.46

2.(2分)

在减法算式中两数的差是10.6,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5.5,差是()。

A

.5.1

B

.10.6

C

.16.1

D

.3.8

3.(2分)

比25.8多10.9的数是()

A

.14.9

B

.36.7

C

.36.1

4.(2分)

(2019四下·宝山期中)

在数射线上,小虫从3.3这一点出发,先向右爬3格到3.6,再依次向左爬10格,向右爬6格,向左爬8格,如果每格大小一样,那么小虫最后停在数射线上的点是()

A

.6.0

B

.4.8

C

.2.1

D

.2.4

二、填空题。

(共4题;共14分)

5.(8分)

直接写出得数。

960÷3=________    86÷2×2=________    120×4=________    202÷2-1=________

6.9+1.0=________(76+24)×5=________   8.6-1.4=________   9×(8÷8)=________

6.(1分)

________的一半是6.3。

7.(3分)

1.8比2.5少________,比4.5多0.7的数是________,比8.3少5.6的数是________。

8.(2分)

填空

(1)

8.4+5.7=________

(2)

14.6-0.8=________

三、计算题。

(共4题;共20分)

9.(5分)

直接写得数。

85-28=      9.5-7.6=   50÷0.1=   0.16×10=

10.(5分)

直接写出得数。

①1.28+2.72=

1-0.9=

0.32÷0.8=      0.8×5=

②0.9×0.1=        3.11+2.22=     10+0.37=      12.5+12.5×7=

③0.25×4=         0.16×4=

11.(5分)

直接写得数。

0.6+0.3=      1.2-0.4=      12.5-2.5=

7.9-0.9=

1-0.6=      8.6-7=      3.12×100=

99+68=     0.5+0.5=

1.2-0.3=

10-0.8=     3.39+17.61=

1-0.84-0.16=

7.4+(5.6-4)=     3-0.5+2.5=     24.3-(8.5+5.8)=

10-0.09=     3.8+0.12=     0.01+0.1=     1.5×6+1.5×4=

12.(5分)

(2019三下·麻城期末)

直接写得数。

30×32=          630÷7=         60×70=         4.6+2.8=

9.2-3.5=          179÷3≈          322÷4≈         628÷9≈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5分)

有两根钢筋,第一根钢筋比第二根长0.4米,第二根钢筋长2.4米,第一根钢筋有多长?

14.(5分)

一根电线长11.3米,第一次用去0.8米,第二次用去9.5米,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还剩多少米?

15.(5分)

水深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2-1、3-1、4-1、二、填空题。

(共4题;共14分)

5-1、6-1、7-1、8-1、8-2、三、计算题。

(共4题;共20分)

9-1、10-1、11-1、12-1、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篇6: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万国衣冠拜冕旒”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如果你要查找有关她的资料,应查阅()A.《资治通鉴》 B.《史记》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2、“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3、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作为一位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偶尔去吃一碗宋嫂鱼羹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4、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A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

5、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惟一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A.尚书省 B.安西都护府 C.市舶司 D.遣唐使

6、由于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在东京城内出现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A、市 B、坊 C、瓦子 D、勾栏

7、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8、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是在()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汉朝的五铢钱 C.北宋的“交子” D.南宋的“会子”

10、《资治通鉴》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

B、编年体通史

C、纪传体断代史 D、编年体断代史

11、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A.游夜市,喝冷饮 B.坐牛车,住邸店 C.逛“瓦子”,吃甘薯 D.挂年画,贴“桃符”

12、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①北宋建立 ②澶渊之盟 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13、你认为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应该是()

A.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国斗争的不利局面

14、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与时代特征是()A、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 C、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5、下列各项中,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宋金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结束了双方较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D.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6、南京境内的将军山曾是宋代牛首山大捷的古战场,有位将军曾在这里大败强敌金兀术,一举收复了建康城(今南京),将军山因此得名。这位将军是()A.项羽 B.曹操 C.谢安 D.岳飞

17、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 D.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18、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A、丝绸之乡 B、鱼米之乡 C、瓷都 D、产茶中心

19、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20、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因为()

A、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士大夫的提倡 D、达官贵人的需要

21、“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22、假如你是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①宋对夏称臣 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 ③重新开放宋夏边境贸易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3、小刚同学在暑期旅游的时候,参观了岳飞墓。在岳飞的墓门上有幅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是小刚同学不知道“忠骨”、“佞臣”分别指的是谁,你能帮他解释吗?()A.岳飞、赵高 B.郑成功、和绅 C.戚继光、兀术 D.岳飞、秦桧

24、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25、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A.会子 B.瓦子 C.关子 D. 交子

26、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27、历史中国家机构的称呼不断发生着变化。你知道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A.行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省

28、张择端为后人留下了一幅描绘北宋市民生活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作属于()A.人物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29、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30、“杯酒释兵权”事件是下列哪位皇帝所为()? A.唐玄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明太祖

3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宋代的诗句描写的是当时哪一节日的情景()。A.元旦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3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现了文天祥崇高的气节。你认为文天祥是()。A.抗金名将 B.抗辽名将 C.抗元名将 D.民族英雄

34、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A.造船技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35、我国现在有34个省级行政区,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开始设立于哪个朝代()A元朝 B 宋朝 C明朝 D清朝

36、某位同学拟写一个历史剧本,其中描述的历史情节与史实相符的是()A.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B.唐朝时,人们用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 C.宋朝时,商船上装有指南针 D.明朝时.有人研读《红楼梦》

二、材料分析题

37、阅读材料

材料一: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材料二: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材料三: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材料四:(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请回答:

(1)材料

一、材料

二、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一签订时宋朝的皇帝是谁?材料二签订时西夏国主是谁?

(3)材料三签订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4)结合材料四,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这三次和议的?

38、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3)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39、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D

4、B

5、C

6、C

7、A

8、C

9、C

10、B

11、C

12、D

13、C

14、B

15、D

16、D

17、D

18、C

19、C 20、A

21、C

22、B

23、D

24、C

25、D

26、B

27、D

28、C

29、B 30、B

31、D

32、A

33、C

34、A

35、A

36、C

二、材料分析题

37、(1)材料一:澶渊之盟(宋辽和议)材料二:宋夏和议 材料三:宋金和议(2)宋真宗 元昊

(3)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4)和议都加重了宋朝人民的负担,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民族的融合。

38、(1)苏州和湖州;水稻(2)南京(3)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39、(1)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篇7: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练习

一、客观题(16题48分)

同学们,下面各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要精挑细选,别选错噢!

1、下列对自己的认识属于社会自我方面地有()

A、我是一个红旗中学初一年3班对班级工作充满激情的班长

B、我是一个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爱好足球活动的人

C、我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小伙子

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了解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并进行比较来认识自己,下面同学的做法可取的是()

A、小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他看到同学们的父母大多是干部、医生,感到很丢人 B、小俊看到自已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就经常瞧不起别人

C、小华经常观察其他同学的学习及思想表现,发现自己与他们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于是在发扬自己优点的同时.积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D、小飞发现自己的个子比班上同学矮一截,于是怀疑自己发育不正常

3、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说明了()A.旁观者即别人最了解自己

B.有不少人有自知之明,觉得不如别人 C.人无法认识自己,常常被事物所迷惑

D.要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就应多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4、对于他人对的评价,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①既不盲从,也不能忽视 ②让别人说去吧,我走自己的路 ③照别人说的去做 ④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冷静到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在悄悄变化,心理也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下列心理变化现象中,我们应尽快纠正的是()

A、思维活跃,想像丰富 B、渴望独立,有“成人感”

C、遇到挫折时就失去自信,悲观失望 D、珍惜友谊、渴望交际

6、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天给自己一个美丽的笑脸。这就是()

A、悦纳他人的表现 B、悦纳自己的表现 C、自恃清高的表现 D、看不起别人的表现

7、上中学以后,妈妈对小芳很有意见,说她不像以前听话了,许多事情没等妈妈说完,小芳就嘟囔:“知道了,知道了,真啰唆!”小芳的语言反映出她:()A、已经 长大成人了 B、很能理解妈妈

C、不喜欢妈妈了 D、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了

8、“青春的初使期”指的是()

A、走进小学时期 B、走进中学时期

C、走进大学时期 D、青年时期

9、“人生的道路虽是漫长,但要紧的只是几步,特别在他年轻的时候”。这句话告诉了我们()

A、要珍惜青春年华,弹奏好自己的青春协作曲 B、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是漫长的 C、青春是美丽灿烂的 D、每个人都有漫长的青春期

《认识自我》 1

10、步入青春期,每一个人都会遇许许多多的烦恼。面对这些烦恼,我们要()A、要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同学、老师、朋友沟通

B、不要告诉别人,要藏在自己心里 C、不管三七二十一,大胆地发泄出来 D、先把烦恼消除掉,然后才认真学习

11、古语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句话教育我们要()A、珍惜黄金 B、珍惜青春 C、珍惜友谊 D、珍惜漂亮的衣服

初一某班的男同学小诚和同年级的女同学小菲家住一幢楼。他俩常常一起上学和回家,做数学时小菲也常来问小诚。但不久小菲发现,班里一些同学看她的眼神发生了变化,还经常避着小菲窃窃私语,什么“青梅竹马”等流言蜚语也在班里传开了……。回答12—13题:

12、对小诚和小菲的关系,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A、男女有别,尽量少接触、少交流 B、当着同学的面少接触,私下里还是要多接触,相互帮助

C、正常交往,坦诚相处,相互帮助和关心 D、断绝来往,让流言蜚语慢慢消失

13、对于班里出现的流言蜚语,正确的态度是

A、反对。支持男女同学间的正常交往,营造班级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 B、赞成。“无风不起浪”,流言蜚语一定程度上可以扼制男女同学间关系的发展 C、不管这些,只要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就行了

D、直接向两位同学提出不要往来

14、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只宜()

A、在个别人之间建立 B、在大多数男女同学之间建立

C、神神秘秘,不要让很多人知道 D、在与自己要好的异性同学建立 第15题有两题,只选其中一题,女生做M题,男生做N题 M、备受女生欢迎的男生具有的品质是()

A、长得帅、穿得好,又有钱 B、坚强、勇敢、又有责任感 C、学习成绩优秀、常得到奖励 D、潇洒、有活力、身强力壮 N、备受男生欢迎的女生具有的品质是()

A、长得亮丽、又有钱 B、温柔、细腻,善于关心他人,乐于奉献 C、学习成绩优秀、常得到奖励 D、能歌善舞

16、“ 男女 搭配,干活不累”说的是()

A、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各自潜能的最大发挥 B、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有利于班集体更加团结 C、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 D、男女生的正常交往,会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二、主观题(7题52分)

同学们,学完了第二课,你一定有很大的收获吧。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认真回答下列各题所提出的问题

17、我们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才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6分)

18、你对自己最欣赏的长处是什么?你最不满意的短处是什么?你打算怎么样扬长避短?(8分)

《认识自我》 2

19、我是一名个子不高,长相一般,学习中等,家境又不好的中学生。小学的时候我还不在意这些,但自进入初中以来,我的心就一直被自卑缠绕着。平时我很会伪装自已,从来不和任何人说出自己的不满和伤心。可这样一来,我的心理负担却越来越重,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一个初一学生的自述)假如要你去做这位同学的思想工作,你将如何劝导他,使他早日解除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8分)

20、青春的脚步在轻轻地 叩击着我们的心扉,进入初中以来,许多烦恼和困惑不知不觉地都降临到我们的 头上。请你说说,你遇到了那些烦恼与困惑?并准备什么样消除这些烦恼与困惑?(6分)

21、“青春让每个人都开花一次,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岑桑的这一名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22、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青春。青春,它象朝露,蒸腾着热气,散发着热量,放射着光彩;青春,它象溪水,洋溢着欢乐,奔腾着希望,创造着自我。青春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幼稚走向成熟的交会点,是奠定壮年绚丽、晚年光彩的基石。(10分)请问:⑴上述的这些话中,那些可以体现珍惜青春的重要性?

⑵我们要如何珍惜青春,弹奏好自己的青春协作曲 ?

23、有人认为,在中学阶段,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必然会影响学习,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10分)

《认识自我》 3 2006年秋季七年级《思想品德》(广东版)

第二课《认识自我》单元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客观题(16题48分)

1-5:ACDCC 6-10:BDBAA 11-16:BCABBA

二、主观题(7题52分)

17、(6分)答: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探索、与他人比较和倾听他人评价等途径来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18、(8分)答:长处2分;短处2分;如何扬长避短,言之有理即可,差的1分,一般的2分,较好的3分,好的4分。

19、(8分)答、(1)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要悦纳自己,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陷,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3分)

(2)要全面地认识自己,既要看到外在的,更要看到自己内在的素质,要自信,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注意调整好形态,每天给自己一个好心情;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不断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补充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 完善自我;要勇于接受挑战,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美好的前景(5分)

20、(6分)答:⑴只要能说出2个自己的烦恼与困惑个给2分;⑵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沟通;不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主动地、正确地“管住自己”;对自己提出自我完善的阶段性目标,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能针对各自地烦恼与困惑,提出可行地办法且言之有理即可,较好地给3分,好的给4分,其它酌情给分)

21、(4分)答:这一句名言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人道理:要珍惜青春,不要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

22、(10分)答:⑴“青春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幼稚走向成熟的交会点,是奠定壮年绚丽、晚年光彩的基石。”这些话可以充分体现珍惜青春的重要性。(4分)⑵ 要 珍惜青春,弹奏好自己的青春协作曲,就要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努力完善自己,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青年。(6分)

23、(10分)答:⑴这种观点事片面的,在中学阶段,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不一定会影响学习。(2分)⑵男女生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不会影响学习,相反会有利于集体的更加团结;使男女同学在性格、智力、能力和道德方面相互学习,有利于同学个性的充分发展,潜能的发挥;还可以消除两性的神秘感,有利于培养健康的性心理,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6分)。⑶当然,在中学阶段,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如果超出正常的范围,或搞得神神秘秘,或只在个别人之间交往,或不能自控,也有可能陷入感情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就必然会影响学习(2分)。

篇8:七年级数学第二章练习

新课标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的基本理念。在活动建议方面, 新课标也多处提到开展地理实验教学。

2. 课例研究——以《大洲和大洋》为例

2.1 航天梦想, 激发兴趣。展示杨利伟、翟志刚、加加林的照片导入新课, 用航天梦想, 激发学生的兴趣。2.2 海陆分布, 探索精神。读海陆面积比例图得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 陆地仅占29%, 概括地说, 地球上七分是海洋, 三分是陆地。读南北半球图得出: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读东西半球图得出: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结论: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小活动】请每组同学拿出地球仪, 用桌上的红绳将地球仪以任何一种方式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请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 还是陆地面积大?学生通过活动观察得出: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3 七大洲、四大洋。读课本第32 页的图2.5 找出岛屿、半岛、海、海峡的概念并在地球仪上找出亚欧大陆、台湾岛、印度半岛、亚洲、太平洋、黄海和马六甲海峡。在了解了大洲的概念基础上, 我们知道地球上分布了七大洲。【小活动】2.3.1 请同学们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找出七大洲, 并结合书上P35 图2.11 七大洲的轮廓图和地图册P17 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图, 仔细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2.3.2拼图游戏:请同学们首先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然后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 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通过拼图游戏得出: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南北美, 南极欧大洋。【小活动】“一笔画世界”:用简单几何图形一笔画出七大洲, 注意赤道和180 度经线。世界上除了七大洲还分布着四大洋。和老师一起在地球仪上找下四大洋的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包围的是太平洋, 它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包围的是大西洋, 它是世界第二大洋, 轮廓象“S”形。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的是印度洋, 它是世界第三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 它位于北极周围, 终年被冰覆盖。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2.4 归纳小结, 理清思路。亚非南北美, 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2.5 课后探究, 引发思考。请查阅世界地图, 观察哪些大洲是相连的?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请查阅资料, 看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依次经过的大洲、大洋有哪些?

3.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学生地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3.1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地理实验教学中, 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 有意识地观察地理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现象, 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例如, 在用绳子将地球仪以任何一种方式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 并要求学生观察任一半球是海洋面积大, 还是陆地面积大时,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 得出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的结论。3.2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学生按照教师提示, 亲自动手操作和制作, 有助于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提升。例如, 在拼图游戏中, 同学们写出各大洲的名称, 并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 并思考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和各大洲所处的半球位置以及赤道穿过哪些大洲, 学生通过亲自尝试、动手操作以及认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而认识到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学生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3.3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初中生想象能力不足, 在地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的实验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思考,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 在“一笔画世界”活动中,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绘出七大洲的轮廓和位置, 在画的过程中, 注意赤道和180 度经线穿过的位置, 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3.4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地理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学生通过自己实践,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进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3.5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地理实验教学中, 多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 共同探究,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又有利于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摘要: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通过地理实验更直观、形象的展现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教学方法。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从而培养了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意识。笔者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地理能力有机结合, 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为例, 探讨了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地理能力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课例研究,地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郭红, 李春艳.深化地理实验教学改革, 加强学生智能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5) :114-115.

上一篇:yy公告小游戏下一篇:餐厅主任及厨师长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