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与聚落教学反思

2024-06-14

居民与聚落教学反思(共9篇)

篇1:居民与聚落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的学生,由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比较详尽,所以整堂课进展的比较顺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一节看似普通的课,却让我的心中油发更多感概,我再次意识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堂成功的关键是教师。

由于课前的准备工作不一定都非常充分,课堂上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突发事件”,影响了整堂课的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到师生的情绪。以往总是将这种责任推到学生身上,总抱怨学生太乱,学习习惯太差,学习积极性太低,太不配合教师的教学等。几年的课堂教学改革,让我学会了静下心来分析原因,从自身找原因,继而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琢磨不透的就主动提出来,与组内其他同事同研解决。慢慢地,我发现我的课堂发生了变化,我能弯下腰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而教师自身的这些变化,则推动了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今天这节课,基于初一学生基础较浅、学习积极性较高、展示欲望强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复习流程设计为:自主复习、交流展示、学以致用、知识梳理、达标检测。自主复习环节,为了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为学生提供了复习学案,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的效率;交流展示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质疑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我采取了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一人提问一人指图回答的形式进行,之后让学生对其表现进行评价。课堂气氛活跃,人人都有收获;为了提高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我设计了学以致用环节,所有的问题都由学生来解答,并要说出解题思路,充分发挥了优生的模范引领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同时检测学生的反应能力,我还设计了抢答题这个小环节,会的同学主动站起来,第一个站起来的可拥有抢答权;在细致的基础知识掌握好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知识梳理这一环节,引领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并交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方法,利于学生日后的地理学习;最后一个环节:达标检测。通过检测,可让学生对自己这一节课的复习情况有一个直观评价。利于及时发现课堂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当然,这节课也有些许遗憾,如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前紧后松,交流展示的题目不够全面等。

我坚信:“基于学”的教学设计,定能焕发课堂学习的生命力。今后,我会继续潜心研究“基于学”的教学,打造高效的生命化地理课堂。

篇2:居民与聚落教学反思

1.了解城市和乡村的区别 2.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出示自学指导一)

阅读课文P78-79页读图并思考(2分钟)1.了解什么是聚落以及聚落的分类。2.读图并联系生活了解乡村和城市的区别。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

同桌或前后桌同学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检测、点拨:

①越来越多的居所聚集起来,并建有各种公共设施,人们在这里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就构成了我们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② P79图4.17“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让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的了解,以学习小组讨论说明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房屋的密集程度、高度,道路修筑情况、商店、学校、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学生质疑,教师释疑。承转:(投影示意图提问)

如果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甲乙丙三地你会选择哪里?请说明理由。(出示自学指导二)

阅读课文P80-81页读图并思考(2分钟)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有那些?

世界各地的不同的建筑风格是怎样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

同桌或前后桌同学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检测、点拨:

①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除课本图中列举出来的地形、资源、土壤、水文、交通因素外,还有气候、植被、地质等因素,并让学生参照课本上的方法填入图中

②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此,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而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因此,就少有或者没有聚落。

③聚落民居建筑因受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承转:由马鞍山城市发展的变化引出“聚落的发展与保护”(出示自学指导三)

阅读课文P82-84页读图并思考(2分钟)1.了解聚落发展的原因及其利弊。2.懂得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

同桌或前后桌同学围绕疑难问题讨论交流。检测、点拨:

① 传统聚落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历

篇3:居民与聚落教学反思

开放题教学由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转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将思考的过程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学习乐趣。运用开放题教学有利于营造广泛参与、大胆质疑的学习情境,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学生在动口、动脑、交流、合作的过程中, 促进了语言、个性的发展, 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开放题教学还可以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参与其中, 体现了教育公平理念。

开放题的研究始于数学专家, 逐渐被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尝试将开放题引入《居民与聚落》的教学实践中, 希望能探索一些可行的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一、《居民与聚落》一章进行开放题教学的可行性

1.开放题的特征

开放题的特征是具有开放性, 一般来说, 这类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开放性。一是问题条件的开放性。这是指对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角度, 采用不同方式设计成问题, 不给学生的思维设置太多框框。二是问题解决的开放性。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或无固定答案, 允许学生对问题有多种解释或结论,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思考得出不同乃至相反的结论和观点。三是问题评价的开放性。这是指地理学习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四是问题内容的开放性。地理学科横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 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等自然、社会学科相互联系。当前地理学的一些前沿领域为我们在地理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开放题教学的可行性

《居民与聚落》一章是七年级上册的第四章,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的第三部分“人口问题”,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中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的内容, 注重人地关系的处理, 贯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涉及面广, 不局限于教科书的知识, 符合“问题内容的开放性”这一特征。

在本章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 设置一定的学习情境, 以开放题为线索, 让学生接受启发、主动思考、习得知识。不同的学生生活经历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见解也不会相同, 得出的答案自然就多样, 符合“问题解决的开放性”这一特征。

可见, 《居民与聚落》这一章节的内容, 符合开放题的特征, 可以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居民与聚落》一章的开放题教学

1.“人口问题”的开放题教学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的前两部分分别是“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世界人口的分布”, 这两部分主要是通过读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征, 重在地理原理和成因的分析, 开放度不高。第三部分是“人口问题”, 课标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能够“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 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这部分涉及内容较多, 知识体系不明显, 但是涉及的现象学生并不陌生, 可以设计成以开放式问题为中心的开放式活动教学。首先教师制作网络课件, 收集展示人口过多和过少产生的各种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学, 对该部分知识有简单的了解, 同时开阔了视野, 为下一步活动埋下伏笔。接着设计两个开放题辩论活动:“人口多好, 还是人口少好”, “住乡村好, 还是住城市好”。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 围绕中心辩题进行准备, 汇总并整理己方观点, 选出辩手参加辩论陈述观点,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人口发展的适当水平。辩论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做到“生生交流, 师生交流”, 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了在学习中快乐成长的目的。

另一种形式的开放题教学可以设计为给出两段关于人口增长导致的问题的文字和数字材料, 让学生根据材料, 提出地理问题。题目看似简单, 但是仍然会有学生不能抓住中心问题, 或者提出的不是地理问题, 需要教师指导纠正。通过这种人人都有能力参与的形式, 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思维和问题意识。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的开放题教学

本节内容主要了解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及其分布, 三大宗教概况及主要分布地区。在宗教问题的教学中可以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通过挖掘蕴含人文精神的地理知识, 给学生以感染和熏陶。在介绍三大宗教时,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题:“各大宗教都有自己信奉的神灵和神造人的传说, 请同学们想一想, 到底是神创造了人, 还是人创造了神?”通过讨论, 学生就会理解宗教和人类的关系。在课堂学习之外, 教师可以设置课外拓展的开放题:“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 我们如何看待宗教信仰?”“三大宗教中你认为哪些理念具有生活哲理?”也可以给出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宗教问题的阅读材料, 让学生思考:“有人说, 宗教信仰成了阻挡印巴和平进程的最大障碍,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让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 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教育学生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社会和文化现象, 为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这些开放题的答案多样, 单靠一个人很难得到最终的结论, 需要多人的集体讨论, 实现思维的碰撞。在得出答案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竞争,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 使学生更好地投入问题的解决中。在这种集体学习中, 学生既要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又要聆听别人的见解, 学会尊重别人, 认识和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一节的开放题教学

本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 主要讲述了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等问题。在聚落与环境部分的教学中, 主要要了解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态特征的影响, 此部分内容量大, 涉及地区多, 因此开放题的设置要有难度和梯度。可以由教师提供参考的网络链接, 将任务分成若干循序渐进的小步骤, 并就每个步骤向学生提供短小清晰的建议。学生通过读课本, 上网自主查找资料, 寻找世界各地不同的建筑风格, 分析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以及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然后做成图文结合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在制作的过程中,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并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最后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形式增强了地理教学的开放性, 丰富了教师教学的手段, 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真正贯彻落实地理教学新理念。相比于一般的由教师展示讲解的授课方式, 开放题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进行开放题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

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这些都是开放题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所以我们在进行开放题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开放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水平

开放题的设计要考虑并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表现多样, 有个性心理方面的, 有能力基础方面的, 有环境教育方面的。教师在设计时要承认这些差异的存在, 可以事先进行学生情况的起点评估, 在此基础上灵活设置开放题。另外, 题目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要让学优生、学困生、中等生都参与进来, 都有所发挥。此外, 在开放题的评价上也应该是多样的, 这是尊重学生差异的具体表现。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发现, 欣赏学生的劳动成果。

2.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投入到学习中去, 所以设计新颖有趣的开放题, 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搜集一些和地理有关的、有趣的、能吸引学生的话题,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 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习惯。

3.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课堂

课堂教学要有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向的信息交流, 要创设一个能够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见解的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敢于质疑, 善于转换角度探索不同的答案。开放的课堂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置身于猜想、发现、探究的情境中, 更有利于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度。

4.把开放题和封闭题结合起来

开放题不是完美的, 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之处。如开放题在单一的技能训练、知识学习上费时费力, 效率较低, 在教学时易受课时的制约;在课堂上易出现学生的思维在低层次上重复的现象, 不易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不易推广等。而进行封闭题教学, 教师可以得心应手, 并且封闭题在巩固知识、技能训练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开放题和封闭题结合起来,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互相取长补短, 以期提高课堂效率。

开放题使学生能运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 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高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模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觉地全程参与问题的解决中来, 唤醒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 给学生以广阔的心理和思维空间, 体现“人人成功”的教学观。开放题和常规封闭题在教学中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更有利于发挥师生作用, 创建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汪志.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7.

[2]曾昭鹏.开放性地理问题设计三例[J].地理教学, 2011 (24) .

篇4:活动教学突破“聚落与环境”

“聚落与环境”是人教版7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中的第二个框题,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从教学目标看,要求学生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分析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从知识储备看,学生已经从第一个框题“乡村和城市”了解聚落的两种形态及乡村和城市在景观上的差别,对聚落的概念已经建立了比较宏观的认识。通过“聚落与环境”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既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又要利于生产和生活,为高中人文地理中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探究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初步培养读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三、学习方法

启发式、合作探究法。

四、活动设计

活动一:地图叠加探究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该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地图叠加作为素材,使探究活动凸显地理特色。地图的叠加要求教师熟练掌握PPT等多媒体技术,在课件的配合下,学生兴趣浓厚,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为使学生尽快投入课堂,可采用学生从没见过的谷歌地球夜光图导课。萤火虫般的夜光图,是卫星上拍摄到地球夜晚的真实图片,图上的星星点点是夜晚地球上的灯光。夜晚有光的地方,代表着有聚落的分布。图像直接呈现出聚落的分布不均匀,进而抛出探究的主要内容:哪些地方适合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探究活动提供三组地图叠加的素材,旨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第一组素材: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夜光图叠加,得出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图形处理上,先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标出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界线,利用PPT截图功能,将三大阶梯处理成独立的色块,并设置成半透明状,和同比例尺的夜光图叠加,通过投影的形式展示,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一目了然。在此,要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前面他们已经学过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可根据学生基础,看是否需要复旧,唤醒回忆。接下来,通过读图,得出结论:平原或者低缓丘陵的海拔较低,地形平坦,有利于聚落的形成。注重细节的学生还会发现,有些不是平原的地方,如黄土高原也有带状聚落的分布,这时,教师应鼓励表扬并合理解释,给学生一个满意的答案。

第二组素材:通过中国干湿地区图和夜光图叠加,得出气候是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叠加方法同上,利用PPT的截图功能,先将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处理成四个独立的色块,并设置成半透明状,和同比例尺的夜光图叠加,通过投影的形式展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不直接选择中国气候类型图和夜光图进行叠加?因为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从其认知水平看,还没有学过中国的气候,对气候的认识非常粗浅,教师只能通过前面学习的干湿地区图,说明该地的干湿状况,再补充说明纬度较低,从而得出气候对聚落的影响。

第三组素材:通过中国水系图和夜光图叠加,得出水源充足是形成聚落的主要因素。图形处理上,先用线条在中国水系图上标出长江黄河,把黄河长江的线条叠加在同比例尺的夜光图上,并设置成闪烁的动画。河流中下游聚落分布较密集就直观显现出来。再经过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明确河流的供水功能和运输功能,然后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归纳出:河流中下游多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便于农耕,聚落分布较为密集,而在高山荒漠地区等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方,少或者没有聚落。

通过对三组素材的探究,主要知识点已经呈现出来,教材上的问号,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做出补充,如资源丰富等,最后归纳总结。该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地图叠加作为素材,探究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能够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使探究活动凸显地理特色。但对多媒体技术要求稍高,地图的叠加要求教师熟练掌握PPT等多媒体技术,对叠加的地图进行半透明处理,使之能够充分为教学服务。

活动二:游戏活动学习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该节教学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明白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学生对聚落的形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笔者设计了“看照片,辨真假”的活动。

教师准备:经过PS的图片、课件设置一分钟背景音乐、做好分组安排。

第一幅照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PS蒙古包——假。学生代表辨别真假并说明原因: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该地特色聚落为傣家竹楼,竹楼通风防潮,就地取材,与环境相适应;而蒙古包是内蒙古草原的特色,蒙古包便于拆卸搭建,与当地的游牧生活相适应。通过辨别,得出表1的结论。

第二幅照片:黄土高原的窑洞——真。学生代表辨别真假并说明原因: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为窑洞,因为这里气候冬冷夏热,窑洞冬暖夏凉,黄土就地取材,直立性强,有不易垮塌的特点等(表2)。

第三幅照片:西亚的村庄PS大窗户——假。学生代表辨别真假并说明原因: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表3)。

第四幅照片: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真。学生代表辨别真假并说明原因:北极地区全年酷寒,环境恶劣,雪块为砖,圆形屋顶避开强风,雪下通道保暖防寒(表4)。

篇5:居民与聚落教学反思

识点总结

四、居民与聚落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篇6:居民与聚落教学反思

一、复习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的情况。2.学习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3.了解聚落的发展变化。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1)了解世界的人口

(2)掌握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人口的概念

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人口迁移的概念 4.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5.世界的人种 6.世界的语言 7.世界的宗教 8.聚落的概念

9.聚落的发展的一般过程 10.乡村与城市 11.聚落的分布

12.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

(二)题型、方法纳

选取经典选择题以及问答题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三)典例精讲

1、截止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超过了()

A.60亿 B.70亿 C.80亿 D.90亿

解析 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故选:B。

2、下面属于黄色人种的是()A.英国人和法国人 B.中国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 C.阿拉伯人 D.南部非洲人

解析 英国人、法国人、阿拉伯人以白色人种为主;南部非洲人属于黑色人种;中国人和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故选:B。

3、下列属于乡村聚落主要从事的工作的是()A.纺织工业 B.饮食服务业 C.耕作业 D.邮电业

解析 乡村聚落居住的较分散,人口稀疏,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农业生产活动,污染较轻;城市聚落居住集中,人口密集,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污染较重.根据题意。故选:C。

(四)归纳小结

1、人口的概念

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人口就是“某一地区的全体居民”。

2、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①不平衡性。

②随纬度、海拔和离海远近呈有规律的变化。③时滞性(或惰性)。

3、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

4、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开发时间的长短等。

16-20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 1、2、3 欧洲人向北美、南美、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 4 非洲人被迫移民美洲 5 印度人向非洲、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移民 6 中国人向东南亚和美国西部移民 7美国人向北美中西部移民 8俄罗斯人向亚洲北部移民 9中国人向中国东北部移民

5、世界的人种

世界人种分类--黑色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

黑人的种族分类主要有苏丹尼格罗人、班图尼格罗人(两者占黑色非洲人口的绝大部份)、科伊桑尼格罗人、库希特尼格罗人(属于黑白混血种族)、澳大利亚原住民等。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非洲北部以及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各国。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东北亚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世界的人种的分布)

6、世界的语言

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语言,其中大约30%有文字,70%没有文字,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六大语言的分布区)

7、世界的宗教

宗教不是从来就有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而产生的。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

8、聚落的概念

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

9、聚落的发展的一般过程

从小村庄发展成集镇、小城镇、城市,是聚落发展和演变的一般过程。

(聚落的发展和演变)

10、乡村与城市

乡村是主要从事各种农业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它可以有林场、牧场、渔村等 不同的村落类型。

城市是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的地方,它的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

乡村 城市

11、聚落的分布

① 河流中下游平原区,聚落密集。② 高山、荒漠地区聚落稀疏甚至没有聚落。

12、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

地形、气候、资源、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等社会条件。

五、板书设计

1.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人口就是“某一地区的全体居民”。2.世界人种分类--黑色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

3.全世界大约有2000多种语言,其中大约30%有文字,70%没有文字,主要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4.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5.乡村和城市都是人们聚居的地方,我们称之为聚落。

六、作业布置 完成单元检测

七、教学反思

篇7:《城市聚落》教学反思

《城市聚落》教学反思

《城市聚落》这节课的教学流程:出示《瑞安市区全景图》《瑞安外滩景》两张图片作为导入,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里?是属于哪一种聚落?揭开主题,然后分五个部分进行教学,城市的由来-城市聚落景观的特点-不同特色的城市景观-城市的多种功能-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最后以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表作为本课小结。本人主要从两方面谈谈这节课的不足及自己的一点体会。

1、“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体现不突出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是学校特别强调的新理念,目的是提高课堂实效性。虽然上新课前,出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但接下来,基本上是以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为模式开展,学生的“学”明显不够,带来的结果是课堂上学生主体性不突出,师讲授的部分偏多,练习未练,配套作业本没动,一句话,有效性不足。究其原因:学生层面,初一学生刚迈进初中,学生的学习还依赖教师,自学能力未养成,少部分学生甚至不会看书;教师层面,这才是主要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没认真领会,研究不透,深度当然不够,比如学习目标内容的展示,仍从教的角度出发,没有进一步概括,没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设计,特别是学生学的部分,考验着教师的专业技能及对学情的了解程度,师生互动环节也暴露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自然在课堂上未能完全展示,更无从谈“教,为了不教”。

2、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有待完善

教学内容是联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纽带,是双方互动的主要联系点,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侧重教学内容的“互动性”,让材料能够“活”起来,引导师生双方在课堂上互动。这节课的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有待斟酌,如城市的由来与不同城市的不同特色,互动性不够,一方面体现教师的主导不强,但跟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分布开。对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来说,如何依据所教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是当下研究的一大课题。当然教学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编写者的意图、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多重因素制约,我在选择这节课内容进行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只是依据《教师教学用书》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面面俱到,但缺乏深度,没有让材料活起来,另外,这节课的重点是城市聚落景观的特征,难点是如何初步学会比较乡村与城市景观河生活内容的差异,在突破难点上处理有些简单,重点落实中又显得有些冗长,带来的后果是牺牲掉练习这一重要环节。

篇8:关于我国居民消费率的研究与反思

一、研究现状

1、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率被低估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王秋石、王一新 (2013) 认为, 居民消费“企业化”、居民消费“投资化”以及居民消费“公款化”是造成我国居民消费率被低估的原因;此外, 他们认为原因还有服务性消费低估、企业逃税行为及信用体系落后等几个方面。康远志 (2014) 认为, 低估问题是对服务业的统计不健全、对住房等自有商品定价过低, 加之住户调查技术性低估等造成的。王松、付志刚 (2012) 则用加权法和状态空间模型构建出修正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率数据进行修正, 发现下降趋势并非修正前所反映的那么快。

2、对“低估论”的反驳

李稻葵、陈实 (2010) 认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对于国有企业和职工的补偿是以现金的形式, 而不是用实物的形式来体现的, 即集团消费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何冬妮 (2013) 认为, 我国国民经济中存在大量灰色投资, 这使得“灰色消费论”不一定能成立, 1998年取消住房实物分配后, 大量房改房以较低价格作为半福利品卖给城镇职工, 加之我国还有占户籍人口超过60%的农村人口, 这两个因素导致我国住房支出较低, “住房支出论”也就有待商榷了。

3、结论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我国关于消费率的统计方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方法有问题则数据就有误差。但综合国情来看, 那些声称导致消费率被低估的因素会被另一些因素抵消一部分或只能造成细小误差。然而, 研究消费率是否被低估, 都是为了研究我国经济症结所在, 既然如此, 何必拘泥于消费率这一点, 应把眼界放开, 纵观整个经济体系, 找到病根, 对症下药。

二、透过现象看我国经济本质问题

走到2014年, 我国的经济似乎处于一个多事之秋, 出口下滑了, 房地产要崩溃了, 制造业不景气了, 煤炭钢铁积压了, 高速路上门可罗雀, 许多地方出现“鬼城”, 民间借贷风雨飘摇……站在这个时代节点上,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现状, 看到问题的本质, 把握住转型的桨舵, 切不可盲人摸象, 做温水青蛙。

1、经济结构的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 平均增长率接近10%。这个速度背后的代价是各种结构性的矛盾。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供给结构问题。一边是煤炭、钢铁及低端制造业的供给过剩, 一边却是由于有效供给不足导致的消费不足。农业基础较弱, 我国农业受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束缚, 农田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支撑能力也还不强, 这一系列因素都制约了农业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工业大而不强, 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体现在工业增加值上, 尽管我国目前工业产品种类有500多种, 但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占的比重不大, 导致工业增加值不高, 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服务业发展滞后, 市场化程度低, 产业化进程慢, 城市化滞后, 服务业在我国GDP中仅占41%左右,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8个百分点。

2、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发布的报告表明, 中国将在2016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虽然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但中国经济腾飞有目共睹。然而, 在繁荣景象之下, 还有一亿多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近几年, 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之间分配关系呈现较为明显的失衡状况, 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和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在总体上远高于居民个人收入增长速度, 2013年上半年国有企业的收入增幅达到了24.2%, 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更是达到了31.2%。相比之下, 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幅却只有7.6%。而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无疑, 这种格局必然导致需求结构的失衡, 居民收入低将直接导致消费难以增长。

3、产业结构转型的阵痛

有些传统行业在走向衰亡, 新兴行业在茁壮成长, 这是革命带来的新旧交替。我们这个时代正在上演两场技术革命———互联网—智能硬件对传统行业的替换, 以及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换。平面媒体在衰落, 唱片音乐在衰落, 固话在衰落, 煤炭在衰落。衰落的另一面, 则是互联网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兴起。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 煤炭的占比从2009年的70.3%降到2013年的65.7%, 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近三年我国出口额增长了50%, 在如此凌厉的涨势下, 却是温州、东莞、泉州的服装业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萧条。实际上不止服装业, 所有低端制造业都存在出口艰难, 占比明显下降的颓势。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大量的“农民工”曾支撑起了飞速发展的低端制造业和基建, 行业的兴衰更替使得对从业者的技能知识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如何让传统行业从业者跟上时代的脚步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再者就是过去的粗放式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使得我国欠下一大笔“环境治理账”, 全国各地频发的自然灾害, 土地荒漠化, 被严重污染的河流、大气……这些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曾经的发展方式在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下将寸步难行。大量落后产能必须被淘汰, 而这一势在必行的变革必然加剧转型的阵痛。

三、对策与建议

1、开放政策, 重配资源

首先, 政府应该放松服务业部门的市场准入门槛, 特别是在医疗、社保、交通、通讯、金融等服务业部门放松管制, 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 将关注重点从过剩产能行业转向服务业, 大力扶持低能耗、高效益的第三产业。最后, 增加政府在卫生、贫困人口生活保障以及众多公共产品性质的服务供给, 弥补当前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严重匮乏。

2、让利于民

首先, 降低国家的财政收入, 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府。具体措施包括减税、退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和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金, 以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其次, 调整企业利润与劳动者的收入关系。除了涨工资, 政府还应该关注劳动者权益的保障, 包括完善劳动法, 严格处理拖欠、克扣工资的劳动纠纷, 加强劳动合同及各种保险的实施, 维护普通劳动者的利益。最后, 提高居民财产性收益。包括完善股票市场等投资市场, 让国民除了去银行储蓄外还有更多理财选择。这点与开放民间金融业有共同的需求。

3、辞“旧”迎“新”

首先, 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 应用新能源、新技术, 以环保为要务, 改变牺牲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其次, 政府应加大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投入, 以改变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奇低的现状, 如此也将改变我国工业科技水平低下, 没有核心竞争力的现状。除了投入, 控制我国科研经费乱用现象也尤为重要, 应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 建立问责机制, 加强经费管理的监督。最后, 对传统行业失业工人进行工作技能再培训和失业基本生活保障。尽最大的可能弥补新兴行业的职业空缺, 将阵痛减到最小。

四、结语

综上分析, 我们认为一昧地高喊扩大内需提高消费率的言论是盲目的。在我国现在的经济环境下, 公共产品匮乏, 滞后贫乏的服务业, 社会保障不完善, 低水平的生产能力过剩……出于种种原因, 国民只能把钱存在银行。很难说消费率低是需求不足的原因, 更多是供给的结构问题。凯恩斯理论认为:当经济在低于其潜在产能的水平运行时, 需求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当前或短期的经济增长率。而我国的现状是经济结构问题制约了消费。

虽然我国消费率的统计数据存在一定的统计方法问题, 但从我国经济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看来, 我国居民消费不足是有据可循的, 这就需要我们透过数据的表象看到我国经济的本质问题, 找出病因, 对症下药。政府要引领国民经济走向正确的改革之路, 开放政策, 重配资源;让利于民;辞“旧”迎“新”方能药到病除。

摘要:学术界对于我国居民消费率是否偏低及其程度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双方的观点和证据发现, 我国关于消费率的统计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不足以说明其处于良好水平。抛开对消费率数据的纠结, 在不正常的消费率背后, 我国国民经济本质问题是转型期出现的经济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带来的问题。政府应该做的是开放政策, 重配资源, 让利于民以及做好辅助产业结构平稳转型的工作。

关键词:居民消费率,经济转型,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曾国安、胡晶晶:1990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变动的实证分析[J].税务与经济, 2006 (1) .

[2]王秋石、王一新:中国居民消费率真的这么低么[J].经济学家, 2013 (8) .

[3]王秋石、王一新:中国消费率低估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13 (3) .

[4]康远志:中国居民消费率太低吗[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4 (2) .

[5]王松、付志刚:中国居民消费率:数据误差与修正[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2 (5) .

[6]李稻葵、陈实:破解中国消费率下降之谜[R].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2010.

篇9:居民与聚落教学反思

年级(册):高一地理必修一

课题名称:“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和聚落”

课时数: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根据某地自然和经济状况分析该地聚落形成与交通的关系。

②分析聚落空间分布及其变化与交通运输线的走向及交通运输线路和方式变化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选取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②通过读图分析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的关系。

③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家乡所在地交通及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关注居住地附近交通运输的发展,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②通过分析交通线路的有关数据,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分布。

2.教学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通过必修二《城市》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形态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思维特征:高中生经过必修一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教师启发式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学生也有能力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展示老阜宁城和新阜宁城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问]:同学们,图片上是什么地方?

[生答]:阜宁。

[师述]:对。图片中有宽阔的射阳河和美丽的射河外滩风景,其中射河两岸中心老城最密切的是什么?

[生答]:射阳河。

(二)推进新课

[师问]:同学们,为什么河流两岸容易形成城市?

[生答]:充足的水源。

[生答]:还有便利的水运。

[承接]:其实我国很多大城市的形成也与河流有关。

[活动]:分两组开展活动,每组推选一人展示成果。

读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说出上海、武汉的位置,并分析这些城市形成的原因。

2.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

[生答]:

1.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汇合处。这些城市所在地都有便利的水运条件,商贸活动频繁,有利于形成城市。

2.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无长期固定入海口;黄河含沙量大,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无法建港;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水运条件差。

[承接]:交通运输不仅影响聚落的形成,对聚落的分布和形态也有很大的影响。

[活动]:阅读课本103和104页,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交通运输对聚落分布及聚落形态的影响。

[小结]:古代形成“南船北马”格局,南方沿河设城成条带状,形成的代表城市有苏州,北方城市呈团块状,如洛阳;现代由于公路和铁路的发展,城市多沿交通干线分布,如株洲。

[承接]: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交通运输条件对一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师问]:展示图片,回忆早期城市起源的原因。

[生答]:早期城市大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水运便利,非常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承接]:现代因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下面以河北石家庄市为例,探讨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师问]:展示图片和相关资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1949年以前石家庄规模怎样?

2.如今的城区主要沿什么发展?

[生答]:1949年以前石家庄规模很小,仅是一个小村庄而已;如今石家庄是一个大城市,主要沿铁路线分布。

[小结]:京广线、石德线和石太线的相继建成,促进了石家庄市的发展。

[承接]:通过对石家庄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活动]:展示扬州城兴衰的相关图片资料,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分析历史上扬州繁荣的地理原因。

2.分析清代中叶后扬州衰落的原因。

[生答]:

1.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我国南北方的经贸联系得以加强;扬州为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商业发达。

2.大运河的淤塞;京沪线的建成和海上运输的发展,昔日水运的优势逐渐丧失;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

[拓展]:阜宁老城区和城南新区的发展与交通的关系。

[课后思考]:

1.阜宁历史上的繁荣与交通运输有何关系?

2.近几年城南飞速发展的原因,请从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这一角度分析其原因。

[小结]:交通运输条件只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要素,例如石家庄的发展还与政治有关,所以要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从多角度分析。

四、教后反思

(一)成功之处

1.该案例采用设问讨论式教学,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探究,使每一位学生找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完善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2.了解知识点在全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解知识点,化繁为简。从实际出发,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与运用。

(二)今后再教学的建议

1.作为教师本人应该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练成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轻松地驾驭课堂教学。

2.教师加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高中地理各章节中的知识点及其成因规律,备课组在正常教学中,统一教学要求,一人主讲,共同讨论,集思广益。

上一篇:成语:带有价字的成语下一篇:读书成才托起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