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2024-06-14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共8篇)

篇1: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我校20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有两种类别: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查询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历年试题可浏览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61.187.55.45/yjsc/yjszs/shuoshi.asp)。研招办有招生简章备索。联系电话:0731-84618111,传真:0731-84618198.

第一部分 研究生奖励与资助政策

一、国家奖学金

1、奖励对象

取得学籍的所有全日制脱产类研究生均可申请。

2.发放标准

现行评选比例约占可参评人数的8%,硕士研究生为每生每年0元。

二、学校助学金(此为现行标准,国家新政策出台后或会调整)

1、发放对象

已取得学籍且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已转入学校的脱产类研究生。

2、发放标准

(1)在培养年限内,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5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

(2)在培养年限内,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20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

三、研究生三助津贴

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助管、助教岗位,各类岗位每月津贴高达500元。

四、优秀生源奖

1、奖励对象

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且入学考试综合成绩列所报考专业第一的统考考生。

2、发放标准

每个专业评选1人,每人奖金1000元。

五、学习优秀奖学金

1、奖励对象

二年级全日制研究生。

2、发放标准

硕士按50%的比例评选,一等奖学金每人20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1000元。

六、科研成就奖学金

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并依据参评者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或取得其它突出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等级进行评选。

七、优秀学位论文奖励

1、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每篇奖励3000元。

2、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每篇奖励2000元。

八、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学金

1、奖励对象

工作时间满一年的研究生干部。

2、发放标准

每年按研究生干部总人数10%的比例评选,每人1000元。

九、北美校友会奖学金

1、奖励对象

已取得学籍的全日制脱产类研究生。

2、发放标准

每年评选2人,每人奖励600美元。

十、关工委奖学金

1、奖励对象

购买了大学生平安健康保险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脱产类研究生。

2、发放标准

每年名额为7-8名,每人奖励1000元。

十一、兽医科学奖

1、奖励对象

动物医学院二、三年级在读研究生。

2、发放标准

每年评选3人,总金额10000元。

十二、新华扬奖学金

1、奖励对象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二、三年级硕士研究生。

2、发放标准

每年评选5-7人,一等奖学金每人2000元,二等奖学金每人1000元。

十三、湖南省植物提取物协会人才培养基金会奖学金

奖励对象

药用植物资源工程三年级硕士、博士研究生。

发放标准

每年评2-3人,奖金每人2000元。

十四、各级各类竞赛的学校配套奖励

具体奖励办法参照《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奖励暂行办法》湘农大[]12号文件执行。

第二部分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我校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方式有三种:全国统一考试、推荐免试和单独考试。

一、全国统一考试

(一)报考条件:报名参加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程序

报名程序以及时间安排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三)考试(初试与复试)

考试时间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初试科目:初试科目一般为四门,即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前三位阿拉伯数字是该考试科目的代号,考生务必在有关报考表格上的相应栏目中填写清楚考试科目的名称及代码。

教育学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初试科目为三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及专业基础综合,思想政治理论和英语一的满分值各为100分,专业基础综合的满分值为300分。教育学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综合由我校自主命题。

其余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专业基础课(第三单元)、专业课(第四单元),卷面满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我校农学门类第三单元及第四单元考试科目均采用自命题。

我校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第一单元: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第二单元:201-英语一、204-英语二

第三单元:302-数学二、303-数学三。

3、复试

复试时间:一般在2014年4月份。具体时间以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公布的时间为准。

复试内容:包括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专业笔试,实验操作、面试等,以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具体见2014年4月份我校研究生处招生网公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方案》。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四)录取

录取工作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

二、推荐免试

我校接收推荐免试生的具体办法见《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接收推免生招生简章》(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公布)。推荐免试生分为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

篇2: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我校20面向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拟招生人数为350人(具体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指标为准)。欢迎符合报考条件的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有关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一、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2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毕业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加试两门考试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关于定向、委培研究生在职考生网上报名时务必选择“定向或委培”选项,并注明定向委培单位名称,否则按非定向考生录取(录取后人事档案需转至我校)。在职考生一旦被录取,我校需与其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委培培养合同,人事档案由原单位保管。定向委托培养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由学校统一办理派遣手续。

三报名及考试(一)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均不予录取,后果自负。

(二)报名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照确认结合的方式。

1.网上报名时间为月10 -31日。

现场确认时考生持二代身份证及学历证书原件到指定报考点报名。

2.报名现场确认时间约为年11月初。

3.考试时间为2013年1月5、6日。

(三)所有考生在网上报名之前,必须能够在学信网上(www.chsi.com.cn)查询到本人的学籍或学历信息,并打印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带二维码)”以备用。学信网上查不到学历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有国外学历的考生或中外合作办学获得国外学历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方可参加网上报名。网上报名时填写的各项信息,必须与本人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类学籍学历认证信息完全一致,如因信息不一致导致不准考或不能录取的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考生资格审查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我校将在复试时对考生学历证书、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五、考试科目

(一)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代码及名称

第一单元(满分100):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单元(满分100):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

第三单元(满分150):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

(二)其它考试科目均由我校自行命题(满分150)。

注意事项

(一)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务必详细填写通讯地址、邮政编码、以及能联系到考生本人的电话号码。应届本科毕业生还应注明大学所在院系及专业若考生联系方式有变动请及时告知我院。

(二)考生网上报名时务必填写复试专业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同等学力考生还应填写两门加试科目代码及名称。填写所报考学院、专业、研究方向、应试科目的代码及名称,必须保持一致。

(三)考生自行购买考试参考书,我院不负责向考生提供考试参考书。

(四)我院备有部分往年试题。

(五)考生如果弄虚作假、提供假证件、假材料,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录取资格;已入学的将取消学籍。

(六)若具体报考事宜有变动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七)请考生及时登录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查看相关招生信息

通信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 邮编:116023

联系部门:大连海洋大学 研究生学院 招生就业办公室(综合楼S-311)

联 系 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411-84762665 84762281;传真:0411-84762665

研究生学院网站:yjs.dlou.edu.cn

篇3: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一、影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因素

1. 国家对在职工程硕士招生的制度规定。

(1) 招生条件过度强调学士学位。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文件, 一所高校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 不得超过本校当年录取限额的10%。按此规定, 一所高校录取100名工程硕士研究生, 只能有10名为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而现实情况是, 大量已经参加多年工作并通过自考、函授等方式拿到本科学历的工程师们, 由于曾一直处于精英化的大学教育时期, 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但他们工作出色, 有很强的工作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许多问题, 希望继续深造来解决这些技术难题, 由于10%的条件限制, 使得无学士学位考生的录取分数线大大高于有学士学位的考生的录取分数线。这些考生没有拿到学士学位并不代表他们的理论水平或者工程实践能力差, 事实恰恰相反, 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而且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 在国家统一组织的GCT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2) 录取分数线单一, 对不同地区没有区别对待。在职工程硕士采取的是统一划线, 对西部地区没有区别, 仅在文件中规定“新疆、西藏地区不参加GCT成绩百分位排序”。培养在职研究生, 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 是提高当地人员综合素质的很好途径。但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统一划定一条线, 而且分数线一直偏低, 导致在职研究生的质量很难保证。 (3) 允许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人员。国家允许高校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的考生降低了在职研究生的招收质量。虽然国家对高校录取GCT成绩百分位在30%以下的考生数量有具体规定, 并且区分了西部高校、西部考生以及不同工程领域给予了不同的招生名额, 但是, GCT考试成绩百分位30%以下的分数过低, 400分的总分, 后30%的分数一般在180分以下。如果录取如此低分考生, 质量确实难以保证。

2. 在职工程硕士生源组织的力度和政策。

我们强调在职工程硕士的招生质量, 生源的组织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组织好的生源才能有效的进行学员的选择, 从而保证招生的质量。影响一个学校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一个学校的声誉、学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质量等都影响到考生对一个学校的选择;学校的各项政策也会影响到师生员工对组织好生源的积极性等。

3. 国家联考和学校专业课笔试与面试的水平。

要保证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 科学的选拔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试题目的难易度、灵活度, 面试题目的难度、面试技巧的把握都将影响到对在职工程硕士的选择。国家和学校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寻求合理的适度的测试方式。

二、实现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保障措施

影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主要从招生方面探讨保障工程硕士质量的方法。

1. 树立全方位的招生理念。

(1) 以追求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为目标。要树立全面的招生理念, 以高质量为目标。不能片面追求招生数量, 忽视招生的质量。学校的声誉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培养出社会评价度很高的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 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更优秀的在职员工报考。 (2) 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 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要积极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寻求高质量生源。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该高校六十多年来培养的大量人才分布在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和大型通信企业, 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 使企业对员工知识更新要求越来越高, 要利用这些校友资源, 一方面为企业培养人才, 一方面扩大高校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生源。 (3) 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实现用人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在考虑扩大工程硕士生源的基础上, 也要从用人单位利益的最大化入手, 为企业考虑, 将科技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要建立学校和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 不仅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上合作, 还要考虑毕业生的分配和科研项目等各方面合作, 要和企业建立良性的长期合作关系, 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 (4) 真正为在职工程硕士考虑, 实现研究生个人发展的最大化。在办学理念中, 要考虑学校、企业, 同时也要考虑工程硕士本人的利益, 要实现研究生个人发展的最大化。不仅使他们真正学习到知识, 拿到硕士学位, 而且尽量不影响他们的工作, 减少学员的费用, 减轻学员物质方面的压力。

2. 展开招生宣传, 运用多种途径寻求高质量生源。

目前各学校在优秀生源争夺方面竞争激烈, 但从下列数据可以看出, 并不是工程硕士的市场已经处于饱和, 生源问题的症结在于社会需求处于潜在状态, 需要有效的强化和激活。“据推算, 目前全国有56.4万名高校教师以及约130万名研究机构、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科技工作者不具备研究生学历。预计其中将有相当部分的人将通过非全日制的形式提高学历层次, 仅此两项就可以在2015年前每年稳定地提供10万名左右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生源。”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活社会的潜在需求。 (1) 扩大招生宣传对象的范围。对南京邮电大学而言, 要从电信、移动公司等运营商向开发商等公司扩张。目前南京邮电大学的生源主要集中在电信、移动等运营商, 还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集中在中兴、华为等开发商, 所以要扩大招生宣传的范围。 (2) 扩大招生宣传者的范围。做好招生宣传不仅是招生部门的事情, 也是全校的事情, 要形成人人抓生源, 人人关注招生质量的问题。学校出台相关政策, 让学校教工利用自己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展开多方面的合作, 包括在职研究生的培养。 (3) 结合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 扩大学校的特色宣传。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 该校是以工学为主体, 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江苏省属重点高校。“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大内涵之一, 正好抓住社会发展机遇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特色, 吸引信息领域的有志之士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4) 利用优质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做宣传。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是吸引生源的重要指标。南京邮电大学非常重视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集中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为工程硕士研究生讲授课程、指导论文。必须让考生了解学校培养的质量, 才能吸引到优质的生源。

3. 作好入学前考试选拔工作。

入学前考试选拔工作是对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评价的重要环节, 是保证招生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必须注重选拔质量, 对参与招生选拔的老师进行高标准筛选, 同时定期培训, 形成一直有丰富经验的面试团队。

4. 国家对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制度做必要的改革。

国家的招生制度是方向指挥棒, 决定着招生的范围和规则。国务院学位办正在酝酿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改革工作, 应在学位设限、分区对待以及成绩限定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如: (1) 区别东西部地区分开确定分数线, 同时根据每年考试的情况, 在现有基础上, 适当提高分数线。 (2) 取消录取GCT成绩后30%考生的情况。

摘要:随着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扩招,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 稳定在职工程硕士招生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影响招生质量各因素的前提下, 探讨了确保在职工程硕士招生质量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工程硕士,招生,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时伟.数量与质量关系辩证法——扩招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11) .

[2]张卫刚, 等.规范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 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新进展[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51.

[3]王万雨.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18) .

篇4: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综述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制度;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7-0241-02

根据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经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便是甄选人才,即招生。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话题因几次扩招受到空前关注,而研究生招生制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概念及现状

所谓“研究生"是指大专和本科之后的深造课程,统招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8)所述,2007年全国共录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20014 人,比2006年增长5.50%。其中硕士研究生361952人,比2006年增长5.89%。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不断增加的同时,招生的重要性也得到研究学者的普遍认可。沈跃进(1992)认为研究生招生制度是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宝英(2009)认为研究生招生工作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关口;董世平、徐国英(2010)认为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培养的入口,其生源质量之间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国际上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一)美国

美国的高等教育成果举世瞩目,在研究生招生制度上也自成体系,为很多国家所效仿。沈跃进(1992)指出美国研究生招生工作由各高等学校自行进行,招生计划通常由研究院制定。招生类别从录取性质上分为正取生、备取生和试读生,按学习时间划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郑浩(2004)指出美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只是入学资格获得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决定性要素,录取要综合考虑个人成绩、研究兴趣、研究潜能和教授推荐信;常宝英(2009)指出美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管理权呈现分离状态,且对申请人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非常重视。

(二)英制下的英国、新加坡、香港

英国大学以其高质量的本科教育闻名于世界,它认为没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做支撑就无法发展研究生教育,故在研究生招生时比较重视本科就读的学校与学习成绩。在英制教育影响下的新加坡、香港亦是如此:胡丽娜(2008)指出新加坡研究生招生由各大学的各个学院录取,分为研究型和修课型;汪基德(2008)指出研究生入学没有全港统一的考试,申请时提交本科学位、英语成绩和个人研究计划一篇便可,这体现了对学生独立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

(三)德国

德国研究生教育在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但在德国,硕士研究生不属于研究生教育的范畴,研究生招生只指博士研究生。

(四)日本

日本经济的高速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紧密联系。李旭(2006)指出日本研究生招生考试由外语、专业知识和口试组成,外语主要考察对学术期刊的翻译能力;王威(2008)指出日本以本科教育为主,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扩大研究生招生范围,注重招生对象的多层次和多背景。

三、我国现阶段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

(一)硕士研究生招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招生制度问题的研究

吴佩林、魏勇(2004)认为现行的招生制度对招生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保护与监督机制;梁大战(2008)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的集权化管理使高校缺乏自主权。

2、对招生模式问题的研究

赵研(2006)把招生模式分为考试型和非考试型两种;杨晓晰(2009)总结了国家教委自1985年将招生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后开始招收委托培养和定向培养研究生的意义。

3、对招生考试问题的研究

李旭(2006)在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形式过于单一;陈明灿(2006)指出有必要加大力度改革研究生的考试流程与人才选拔方式;张喜梅(2007)在中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对硕士研究生报名的年龄限制、单位证明等条件会导致不公平现象,自主出题的专业课成绩统一划线也没有可比性,导师在考试中的自主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覃红霞(2008)指出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组织中统一与多样有矛盾,招考公平与扩大自主权有矛盾,教育公平与有效选拔人才有矛盾;岳爱武(2009)梳理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从酝酿到现今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卢洋(2010)指出现如今没有健全完善复试制度。

4、对考试科目问题的研究

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主要通过考试的形式,其初试一般是外语、政治、专业课。李旭(2006)指出研究生考试内容过于片面,忽略了考生的综合素质;赵研(2006)认为公共课中的外语和数学难度太大,分散了学生的复习时间;张永泽(2007)指出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太多且难以统一,有必要由“四”改成“三”;梁大战(2008)指出考试科目的内容不合理;覃红霞(2008)指出招生考试科目设置的公共性与专业性有矛盾。

(二)对单一学科或学校招生的研究

硕士研究生招生分学校与专业进行,在众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中也有部分是针对单一学科或学校招生制度进行的研究。赵令湖、吕海燕(1998)针对地学类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思考;晋建华等(2004)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进行初探,提出要注意考察报考者入学前的临床能力;董世平、徐国英(2010)针对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研究表明选拔优秀生源的重要性。

(三)前期研究的不足

1、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关于研究生招生制度从国外高等教育强国到我国都有比较丰富的研究,但内容上却不尽全面。对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我国等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基本限于招生考试,以下内容涉及较少,可进一步补充:

(1)招生模式

众多文献中,仅一篇文章论述了招生模式,并将招生模式分为委培型和定向培养型,但这样的分类并不完善。另一篇文章简略提到了招生模式,且分为考试型与非考试型,也不尽全面。我国研究生招生模式在外界看来比较混乱。例如,现如今存在的招生模式究竟有哪些类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委培、定向培养、专业硕士的招生有什么区别,公费研究生招生模式与奖学金制度的招生模式的区别等。

(2)对不同学科招生制度的单独研究

已有部分研究针对单一科学进行,但并没有体现不同学科招生的区别。由于不同学科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同,统一的招生制度必然不利于学科发展。例如我国是否可以借鉴英制将研究生招生分为研究型和授课型的方式,是否可以借鉴香港对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招生的不同理念进行改革。

2、研究结果不够深刻

目前对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结果仅体现在表层,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在批判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不合理的同时并没有深刻的研究结果以证实这个观念,仅是重复表达现如今招生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却未能用实证结果证明制度不利于怎样的人才培养,为什么不利于此人才的培养。纵使对国内外招生考试制度研究颇多,也未能就其考试方式、考试科目做具体研究,基本千篇一律的泛泛之谈。

3、研究方法不够丰富

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并没有运用丰富的研究方法,甚至较少进行实证研究。在论述招生制度不适合人才培养的时候,不妨以研究生培养标准做效标进行实证研究,以数据分析证实招生制度的不合理。

(1)效度测量——实证招生制度是否真的不利于人才培养

借用对考试效度测量的方式,以研究生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做效标,并与其考研成绩做相关分析,得出区分度和效度。若是效度高,则证明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具有有效的筛选力;反之,则不利于人才培养。

(2)量表法——考查招生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的方面

倘若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不利于人才培养,那么可以通过测量研究生的各种指标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证实招生制度阻碍了研究生培养的哪一方面。例如运用创造力量表测量创新性,智力量表测量智商,态度量表测量对学术研究的态度,满意度量表来测量对读研生活的满意度等。

(3)问卷法——进一步考查招生制度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有效性

问卷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数据,研究生招生制度因不同专业、不同模式可能有不同的鉴别力。可以通过问卷收集信息,并运用统计软件交叉分析,得出招生制度的优劣在研究生培养上是否存在专业性、模式性的差异。

除此之外还有文献资料整理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可以借鉴使用。

综上所述,从1992年到2010年,对国内国外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仍有相当大的空白可以深入研究。既然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步,那么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期待随着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深入研究促进教育改革,不仅使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研究者,也可以吸引众多留学生来中国,使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沈跃进.美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J].中外高教研究,1992,(9).

[2]常宝英.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7).

[3]董世平,徐国英.硕士研究生招生中的优秀生源选拔[J].学术纵横,2010,(4).

[4]郑浩,常思亮.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招生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2004,(3).

[5]胡丽娜.新加坡研究生教育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8,(9).

[6]汪基德,杨改学,周凤瑾.香港研究生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香港电教,2008,(10).

[7]吴佩林,魏勇.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2004,(6).

[8]陈明灿.试论我国所示研究生招生制度[J].商业经济,2006,(9).

[9]李旭,张群,王红梅.中日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特点的比较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6,(3).

[10]张永泽,岳志伟,余伯阳,于锋.浅议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四改三”的必要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

[11]张喜梅,牟宏,李旭.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存在的问 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7).

[12]梁大战.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中的问题与改革策略[J].高 教论坛,2008,(8).

篇5:南京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2年以上(含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并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须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426分)。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须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或≥426分)。

5)以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以上第3)、4)点的人员)复试前必须选择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为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及病理学等(选择加试科目应与专业基础课和报考专业不相同)。

6)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7)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8)我校不接收学制为四年制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和学制为五年制的大学四年级学生报考;也不接收本科提前毕业的大学三年级学生(学制四年制)或本科提前毕业的大学四年级学生(学制五年制)报考。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我校部分专业的报考条件:

1)我校临床医学各专业报考条件:

临床医学(除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眼科学和麻醉学以外各专业)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报考;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及105105)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精神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及105107)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医学或理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105108)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医学检验(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

眼科学(100212及105111)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眼视光医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

麻醉学(100217及105116)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和麻醉学(医学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

2)我校特种医学(1009)专业各方向的报考条件:

肿瘤放射治疗学方向(01-02方向)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及以上学制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考生报考;

放射生物学方向(03-04方向)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或理学学位)和放射医学的考生报考;

核医药学方向(05-06方向)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或理学学位)、放射医学和药学相关专业的.考生报考;

医学物理与技术方向(07方向)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或理学学位)、放射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工学学位)的考生报考;

运动医学(08-13方向)方向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西医临床医学和康复治疗学(医学或理学学位)的考生报考。

3)我校口腔医学各专业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的考生报考。

4)我校公共卫生学院的医学专业(即公共卫生学院(一)各专业)只接收全日制本科为五年制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和其他医学专业(医学学位)的考生报考。

5、我校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对于已经获得临床(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临床(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接收推荐免试生:

欢迎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yz.chsi.cn/)的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报考我校。请于9月初查看我校2016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简章。

二、报名采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到报名点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相关专业的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一)网上提交报考信息

按照教育部公布的网报时间(网址为yz.chsi.cn/或yz.chsi.com.cn)按时提交报考信息(请务必牢记报名编号和密码)。

(二)网上报名须知1、特别提醒:网报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2、考生必须在规定的网报时间进行网报,逾期将无法补报。

3、考生必须按网报要求认真、慎重填写所有信息项。特别强调:①请特别注意“报名点”、“考试方式”、“考试科目”的选择是否正确;②如报考信息填写错误,则只能在规定的网报时间内重新网报;③身份证号码不能填错,出生年月日必须与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日一致;④通讯地址应尽量填写详细,并且到2016年7日10日之前不会变化,以免录取通知书投递错误;⑤网报截止后所有报名信息将无法修改。

4、报名点的选择要慎重。如你选择某一报名点,那你一定且只能到你选择的报名点现场确认(缴费、照相等)和参加初试。

5、考试方式和考试科目的选择要慎重,不能出错,否则无法考试。

6、南京医科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通讯地址应填写为“南京医科大学xx学院xx级年办转”。南京医科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档案和学习单位一律填写为“南京医科大学”。“本人联系电话”栏可多填写几个,以便于联系。

7、毕业证书编号和学位证书编号填电子注册的证书编号或学校编号(未电子注册者填证书上的编号)。

8、南京医科大学正式职工报考的,在“备用信息”填上“南京医科大学职工”和工作证编号。

“档案单位”填“南京医科大学人事处”或“南京医科大学xx医院人事科”。

9、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部分省份的报考点实行网上缴费,请考生自行关注有关省网报公告的特殊要求,按时网上缴费。

(三)现场确认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考生现场确认应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毕业证书原件(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现役军人须出示师级以上政治部证明),到你网报时选定的报名点凭报名编号进行现场缴费、照相。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缴费和照相者,报考无效。

3、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4、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5、提醒:报名时虽不需要档案单位介绍信,报考材料也不需加盖单位公章,但录取时仍需考生档案单位政审和同意,所以请考生最好事先征得单位同意。

6、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报名所填各种信息及相关证件必须真实,凡报名造假者,一经查实,取消报考、复试、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

三、入学考试(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时间为准(详见准考证)。

(三)初试科目:统考的初试科目为2门(公共管理硕士)、3门(教育学、历史学、医学3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为3门)或4门。其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6-西医综合、307-中医综合、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均为全国统考科目,有关考试内容请参照教育部统一编制的考试大纲。

篇6: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一、招生计划

2014年我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440名,包括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专业招生计划参见《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招生目录》),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复试时进行体检)。

4.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成人高校、自考、网络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即8月31日前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各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且符合我校各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6)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中项目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有3年或3年以上(即208月31日前大学本科毕业)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即8月31日前高职高专毕业)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即208月31日前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工作经验。

5.报考专业应相同或相近,文科毕业生不能跨门类报考工科或理科,自考本科生需报考与本科专业相同的学科。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说明:以上所指的“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我校,须注意以下条件:①不准跨专业报考;②同时满足我校研究生招生目录所报考专业备注栏中注明的业务要求;③如获复试资格,需以笔试形式加试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三、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报考条件和专业报考要求,否则,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我校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不符合我校要求的考生将取消其报考资格。

2.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预报名: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网上报名:2013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yz.chsi.com.cn,教育网址:yz.chsi.cn)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根据往年经验,网报最后一日是修改和报名的高峰期,考生应合理安排时间,提前几日完成网上报名。

现场确认:2013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考生到报考点指定的地方进行现场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3.考生必须仔细阅读教育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所选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信息,经考生现场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4.我校只招收外语统考语种为英语的考生,不录取其他外国语种考生。

四、资格审查

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需在复试时进行资格审查。往届生需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需提供我校要求的其它相关材料。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初试

1.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3.初试日期:2014年1月4日至1月5日,初试科目参见我校《招生目录》。

六、复试录取

1.我校将根据当年教育部确定的相关报考学科门类的基本复试要求及各专业录取名额确定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

2.考生复试时须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和其它相关有效证件原件(毕业证书或学生证)参加复试;复试时我校将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原则,衡量考生综合素质,确定拟录取名单。

3.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学费及奖助贷政策

根据国家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教育全面实行收费政策,同时,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研究生待遇。学校将按照国家和河北省的相关规定收取学费,并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及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等,资助研究生学习。

我校将根据河北省相关文件出台具体实施办法,并及时网上公布。

八、特别提示

(一)录取类别

硕士研究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无法调取考生档案、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个人信息

1.考生网上报名时,必须认真选择并仔细核对报考院系、专业、考试科目及对应的代码、毕业时间、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身份证号码以及出生日期是否准确(出生日期应与身份证号码一致)。因报名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必须详细填写接收录取通知书的准确、详细、固定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成员、工作经历等,确保在审核报名资格、发布复试通知、邮寄录取通知书时能及时联系。如因考生本人填写不清所造成的延误,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其他

1.在校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

2.除招生说明中对考生的报考条件外,各专业对考生如有特殊要求,已在招生目录的备注栏中注明,请考生认真阅读。

3.考生报名时,填写材料信息必须真实,如发现弄虚作假,不论招生工作进行到哪一环节,都将取消该考生资格。

4.我校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制,考生报名时只需填写一个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入学后进行师生互选。

5.如国家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我校将作相应调整,并及时网上公布。

九、参考资料

我校研招办不提供备考书籍,请考生自行购买。

自命题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请在我校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

十、联系方式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北二环东路17号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050043

E-mail:yanzhaoban@stdu.edu.cn

篇7: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一、学校概况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是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目前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经济信息管理、投资学、跨国公司管理、政府经济与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共2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逻辑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投资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保险学、精算学、电子商务、体育经济与管理、媒体经济、不动产学、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6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审计硕士、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等1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和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

二、招生规模及类别

I

2012年我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1450名(含约180名学术型推荐免试生,60名专业学位推荐免试生)。招生计划中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668名,专业学位研究生782名(招生类别全部为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具体招生情况详见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以上所列招生人数均为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具体招生人数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我校还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定向硕士研究生,其计划招生人数单列,并遵循“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适当降分、单独统一划线”的原则。具体报考要求、报考方式、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请于国家统一报名前查询我校网站研究生部主页。

三、修业年限和学费

金融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精算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逻辑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国防经济各专业修业年限为三年,学费为9800元/年。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各招生专业修业年限均为三年,学费40000元/三年。

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修业年限为两年或三年。

法律(非法学)修业年限为三年。

应用统计硕士、法律(法学)、公共管理硕士修业年限均为两年。

其他各学术型专业修业年限为两年,学费9800元/年。

各专业学位学费情况网上另行通知,请随时关注。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学术型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要求同(3)。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1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否则不能按大学本科毕业生资格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处、部)同意。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6.除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外,其余的党校本科学历不能报考。

7.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地址:北京语言大学学一楼116房间,咨询电话:82361045。考生现场确认时必须提供该中心认证书原件及其他所要求的材料。

(二)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条件:

另见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五、报名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一律采取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和现场摄像、确认的方式,网报时间2011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届时请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http://yz.chsi.com.cn(公网);http://yz.chsi.cn(教育网)。

考生所选“报考点”即为现场确认和考试地点。“(1134)中央财经大学”报考点是设在北京地区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唯一指定

报考点,请考生按本考点公告要求进行报名。在京外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考生,须选择所辖省级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并按照报考点的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生报考点仅限“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考点只接收在北京工作或学习的考生,否则不予现场确认。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不得更改。考生必须如实正确填写本人民族代码及名称。凡弄虚作假或输入错误、复试时要求更改者,均不得享受国家少数民族报考有关政策。

考生报名前应认真阅读“招生单位网报公告”和“报名点网报公告”,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的报考条件和报考点要求,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我校网站研究生部主页(http://gs.cufe.edu.cn)中的“招生公告”中将及时发布有关详细报考信息,请考生及时查阅。

六、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考试时间为2012年1月7日—8日。招生学院、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及相关说明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除统考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大纲外,其他自命题考试科目和参考用书以我校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为准。其中以下三个专业初试考试科目特别说明如下:

(一)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初试业务课二“民商法学”(科目代码:807),考试内容包含民法学和商法学。

(二)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初试业务课二“国际法学”(科目代码:810),考试内容包含国际公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

(三)社会发展学院初试业务课一“社会学理论”(科目代码:614),考试内容由“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心理学”两部分组成,每部分满分均为150分,其中社会学专业04方向即社会心理学方向考“社会心理学”部分,其他一律考“社会学理论”部分。

(四)社会发展学院初试业务课二“社会学方法”(科目代码:804),考试内容由“社会学方法”和“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均为满分150分,其中社会学专业04方向即社会心理学方向考“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部分,其他一律考“社会学方法”部分。

复试在2012年4月中下旬进行,包括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等,实行差额复试。

七、资格审查

我校于复试前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考生需按要求提交有关资格审查材料,资格审查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考生提交资格审查材料由研招办备存,一律不予退还。

八、录取

我校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根据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平时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考生网上报名时必须准确填写报考类别,以上信息将与考试成绩一并作为确定录取类别的依据。发放录取通知书前,我校对所有拟录取考生进行政审。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研究生需将人事档案按时调入我校,否则取消录取资格,其中外埠学生可自愿将户口在规定时间内迁移至我校集体户口。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不转人事档案和户口,录取前,我校与定向或委托培养研究生及定向单位或委托培养单位签订相关协议。录取考生于2012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和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其中应届本科考生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九、毕业生就业

定向和委托培养研究生回定向或委托培养单位就业。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硕士生毕业时按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学校及所在省(区、市)毕业生调配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十、特别注意事项

(一)2012年我校作为教育部9所试点高校之一,六个经济类专业学位业务课一参加“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科目代码:396)”考试,不在考试“数学三(科目代码:303)”。

(二)由于我校招生规模快速增长,学院南路校区住宿紧张,我校2012年录取的部分硕士研究生有可能安排到沙河校区学习住宿,请考生报名时心理有所准备。

(三)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复试时要进行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加试不及格不予录取。所有考生复试不及格不予录取。具体说明和要求以复试前我校公布的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方案为准。

(四)2012年录取的我校硕士研究生可以申请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申请条件详见当年通知。

(五)报考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国防经济专业的军人身份考生应按解放军总政治部规定办理报名手续,可报考国家计划内定向类别,其他身份考生报考类别可根据考生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六)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对2012年录取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按照初试入学外语考试成绩进行外语分级教学。

(七)报考行政管理专业的考生因业务课一不考数学三,按教育部规定将不能调剂到同一学科门类考数学三的专业中。

(八)考生报名时不需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责任自负。

(九)招生专业目录中指导教师为“导师组”的专业,入学后按照所在学院规定为学生安排具体指导老师。

(十)招生目录中带“★”的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置的专业。

(十一)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十一、参考资料

(一)研招办备有历年考试试题,请于工作日每周一、三、五下午到研招办办理相关事宜,但不办理邮购业务。

(二)研招办不提供备考书籍,请考生自行购买。

十二、联系方式

欢迎访问研究生部主页(http://gs.cufe.edu.cn)和我校主页(http://)。有关研究生招生报考、成绩发布、复试方案、政审调档及录取等信息随时在我校网站研究生部主页“招生信息”中发布,不予另行通知。

篇8: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一、深化体制改革, 提升招生管理的灵活性与科学性

调整研究生招生体制是改革的关键。在这方面, 一些西方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的招生体制是典型的“市场主导”模式, 具体表现为招生自主权在各招生院校, 招生院校根据自身条件与社会需要确定生源计划、设置课程和录取标准; 社会性的考试服务机构根据招生院校的需要提供考试服务, 招生院校根据考试机构提供服务的质量, 自主选用任何一家考试机构提供的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参考依据。这种模式的优点非常明显: 招生院校和导师自主权大, 可以根据人才需要和自身条件进行人才选拔培养; 考试机构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 考试更加科学、公平、经济; 录取标准多元, 符合人才选拔规律, 效度高。欧洲一些国家的招生体制则是“学术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以学术和知识的代表———教授或教授委员会为主导力量决定招考方式。研究生招生不设考试, 教授或教授委员会根据学生成绩、论文或研究报告、面试等环节决定录取与否。这种模式与这些国家的学术传统以及招生规模有关, 利弊参半。有利的方面是导师作为招生主体, 自主权大, 体现了高层次人才选拔的专业性; 其弊端是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 选拔效率低, 成本高, 如果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还容易滋生腐败[1]。

基于我国的历史与现实, 我们建议研究生招生体制改革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是, 在坚持当前统一管理的模式下,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 向地方和招生单位逐步下放研究生招生中的一些核心权力。包括: ( 1) 下放部分招生计划制定权。全国总体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仍由中央制定, 但不是每年下达一次具体到各类型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招生计划, 而是每5年下达一次各省分类型招生计划。各省再在综合评估各研究生招生单位学科实力、教育资源、历年报考生源数量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上, 分类型下达各招生单位的招生总量计划。招生单位则可以在省下达的招生总量计划范围内,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相对自主地、动态地制定年度招生计划。 ( 2) 扩大自主划线招生单位的范围。在现有考试方式未做变革的情况下, 逐步将所有“211”高校确定为自主划线招生单位。第二步是, 在完成第一步改革的基础上, 再用3 ~ 5年的时间, 建立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和监督, 考试机构提供考试服务, 招生单位自主决定招生计划、自主确定考试方式与录取标准的招生体制。

二、调整招生结构, 明确不同类型研究生的性质

今后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在控制当前研究生总体规模的基础上, 首先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生招生的结构。要确立硕士研究生以专业学位为主、学术型学位为辅的招生基本原则。特别是传统文科专业及一些纯理论性理科专业, 要大幅降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学位硕士的总体比例控制在3∶7左右。这样既可以缓解学术型硕士规模过大、供过于求的问题, 实现学术型硕士的精细化培养, 也可以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切实配置到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上。

三、改革招生初试, 提高考试方式和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在考试方式上, 第一, 将当前“以初试成绩为主、复试成绩为辅”的考试录取标准, 改变为“以初试成绩为辅、复试成绩为主”的考试录取标准。将初试定位为资格考试, 通过初试者方可进入复试阶段, 但初试阶段的成绩不带入复试阶段。这样, 国家可以在基本要求层面保持对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总体控制, 而招生单位和导师也可以基于复试, 切实拥有招生的自主权。第二, 简化初试形式, 取消单独考试和联合考试, 只保留全国统一考试及推荐免试招生方式。这样有利于总体上把握生源质量, 避免当前单独考试和联合考试中出现的一些不合理、不正当的做法。作为补充, 对于那些原本通过单独考试解决的有特殊情况和要求的考生, 国家可以组织实施专项硕士计划, 以推荐和面试的方式录取考生。第三, 调整初试次数, 变1年1次为1年2次。两次初试可考虑放在每年的3月和9月举行, 在校大学生只有升入四年级后方可参加初试, 这样可以保证应届大学生能有2次参加初试的机会。同时, 所有参加初试的考生, 初试的单科成绩具有2年有效期, 超过2年仍未获得初试资格或未通过复试的, 需要重新参加相关科目的初试。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考试与管理任务, 也可以增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弹性, 有利于考生更好地协调学习、考试、就业之间的关系。

在考试内容上, 第一, 不再将思想政治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国家统考科目。只在复试阶段要求考生提供大学期间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成绩单, 以及由其所在单位出具的思想政治表现评定表。第二, 不再将外国语作为每一位考生必须参加的国家统考科目。可统一依据一定时间限期内的各权威性的外语等级考试成绩, 划定招生资格线。听力和会话能力, 仍按现制, 放在复试阶段考察。国家可以针对那些获得外国语等级成绩超过4年, 或没有获得外国语等级成绩的考生, 组织实施统一的外国语考试。第三, 改变目前全国统一命题与招生单位自主命题并存的格局, 改为全部统一命题[2]。第四, 今后全国统一命题的初试, 主要设置三门科目的考试: 外国语、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其中, 外国语为部分未达相关外国语等级考试成绩考生的必考科目。综合能力主要考察考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理运算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专业基础则根据一级学科层面考生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 考虑考试内容的设置。第五, 实施专业特长生破格录取制度。对于初试科目中外国语和综合能力2科未达到资格线10分之内, 但有特殊才能的考生, 由本人申请, 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招生单位审核, 报省考试院审批同意的, 可以破格参加复试, 破格比例不能超过招生单位年度招生总计划的1%。

四、健全复试制度, 提高复试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的定位、形式与内容的变化, 复试的地位变得更加突出。建议: 第一, 复试每年举行一次, 具体时间由各招生单位自己确定。各招生单位确定复试时间时应注意两点: 一是要结合1年2次的初试时间安排复试时间; 二是各招生单位复试的时间应尽量错开。第二, 复试包括2个环节、5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笔试, 进行专业课1和专业课2两项内容的考试; 然后是面试, 进行外国语听力和会话能力、专业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三项内容的考察。第三, 取消调剂制度。第四, 坚持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不低于1∶1. 5。如果报考考生人数等于或少于计划招收名额, 则通过减少招收名额的方式实现差额复试。第五, 强化复试的信息公开与监督机制。复试考生产生方式、面试分组方法、面试的评分方法、面试成绩与总分的关系、面试的结果、总分排名、录取的基本原则等, 都应该通过校园网、公告栏张贴等渠道明确地告知参加复试的教师、考生及相关工作人员, 接受大家的监督。

五、完善推免制度, 改进优秀应届本科人才选拔机制

第一, 取消具有推荐免试资格学校的限制, 使每所本科院校都具有推荐免试资格。同时, 可根据学校综合实力分配不同的推免指标。第二, 统一为各专业推免生比例设置一个上限。第三, 禁止用强制手段将学生留在本校, 亦不可硬性将学生推免资格规定为学术型或专业学位型。第四, 建立推免的管理信息系统, 以避免工作混乱和信息黑箱。同时, 合理安排推免工作的时间, 各招生单位复试时间尽量错开, 以保障招生单位推免工作的秩序和学生的选择权。第五, 探索推荐免试与公开招考有机结合的方式。考虑将推荐免试定位为“免初试”, 他们同样都要参加公开招考的复试。

六、优化工作方式, 提升招生工作的公平性与有效性

提升质量、促进公平、增进效率, 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根本目标。以上建议, 实质上都是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的。除此之外, 现行招生工作中还有两个方面直接妨碍着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公平与效率, 结合实际, 建议: 改进工作方式与程序, 完善网络应用和服务功能。其一, 可探索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网上机考。这样, 可以优化命题 ( 采用试题库形式) 、试卷寄送、试卷评阅、成绩登报等工作流程, 减轻工作任务。其二, 建立更具综合性的网络报名系统, 增加报考条件的审核功能。报名工作环节中, 考生网报时增加考生上传电子照片、网上支付报名考试费, 并确认考试资格; 加强网络验证, 和教育部学历、学籍库互联, 网络在线自动验证, 并要求考生打印核对, 以简化资格审核、现场确认等工作环节。其三, 改进招生数据的管理流程, 建议逐步取消数据的上传下载功能, 推广实时在线的招生管理系统, 提高数据的安全和权威性。

七、建立保障机制, 形成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支撑体系

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整体的、系统的改革, 必须有相关工作作为支撑, 并与其他制度形成联动, 改革才能切实展开, 取得实效。第一, 要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的监督与惩罚机制。强化对招生工作全过程的监督, 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第二, 要进一步完善申诉规则和程序。考生和导师权利受到侵害时, 应能够依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进行必要的申诉, 请求处理。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应制定复议制度, 规范复议的程序、处理方式和结果反馈办法。第三, 要深化招生专业进退机制与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建立招生单位招生专业与学科结构调整的同步进退机制, 鼓励招生单位根据社会需要、自身学科布局规划和定位, 凝练学科方向[3]。对一些长期没有科研项目、毕业生就业难、生源不足的专业, 可以通过学位授权审核定期评估, 予以撤销, 并将报考生源数量和招生质量, 与授权学位点定期自评结果挂钩。第四, 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招生计划分配的联动机制。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 成绩突出, 评价较好的导师, 可适当增加其招生名额。

参考文献

[1]陈睿.关于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思考[J].中国考试, 2011, (2) .

[2]孙晓.关于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下一篇:关于《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