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传统风俗

2024-06-10

元宵节的传统风俗(精选8篇)

篇1:元宵节的传统风俗

1、汤圆

元宵节,南方人吃汤圆,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做汤圆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再者各类汤圆常规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上层楼”。水煮汤圆是最简单的做法,其实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油茶

元宵节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圆”,一天吃饺子,一天吃元宵;山区则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谓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搅着茶面下锅做油茶也曰面茶。

3、元宵

元宵节,北方人要吃元宵。说到元宵,不少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其实元宵和汤圆尽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制作工艺上。做汤圆相对简单,一般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4、元宵茶

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5、生菜

广东人过元宵节时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据说这种食品代表吉祥。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的生菜,也是元宵节必备的节庆用品。经常成为南方饭桌上常见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财”谐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

篇2:元宵节的传统风俗

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不同的年代形式的演变是不一样的。

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这个时候过年春节期间就会真正的结束。

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祭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新一年更加的顺心顺意。

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可以让家人的身体健康。

元宵节“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也是保佑老百姓来年的时候丰收。

元宵节的意义是什么

元宵节之所以得以传承,因为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团圆,和谐,追求自由,这些都是我们所向往,也是我们的美好期盼,每一个节日之所以可以得到传承就是里面包含了人民的祈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这个节日就得名元宵节。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矽节、灯节。

元宵节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不能不把它放在春节之中来考察。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元宵节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的习俗,祝愿他们添子孙。清代有摸城门门钉的活动。钉,也谐音“丁”。人们希望通过摸门钉而祈求生育儿子。有些地区的人们还赋予汤圆以象征意义。

篇3:元宵节的传统风俗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类的创造力。”

具体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1]

显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形态学的分类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唤醒各国人民保护各种世界遗产的自觉意识,促进世界各国对各种世界遗产、各种文化传统的保护,而且在学术研究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有效地“矫正了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中的贵族化的眼光和封建等级化的偏见,”[2]伸张了文化平等的意识。这一概念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当我们审视传统艺术时,可以尽量发现物质文化之外的内容,以获得对作品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我们当下实际所继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中人们真正创造的非物质文化相比,仅是冰山之一角。其主要原因在于:历史中非物质文化的实践主体相继离去,加上精英的文字典籍对民众活态文化的漠视,导致了大量非物质文化无法传承的历史缺憾。正是在这一历史缺憾的弥补上,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的风俗画,以静态的视觉图像,记录下历史中种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为我们探究中国古代的劳动方式、社会风俗、工商贸易、曲艺杂技、装束打扮、民间工艺等等,提供了直观的依据。

中国传统风俗画,是一种描绘民众风俗生活的绘画。需要指出的是,传统风俗画中的“风俗”一词,在历史上应与“民俗”有着相接近的意义,具体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3]可见,风俗实指某种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凸显了传统风俗画的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联。因为我们当下所识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是某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的遗存。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乡村生活曾是中国传统风俗画主要表现的内容。诚如《宣和画谱》所云:

盖田父村家,或依山林,或处平陆,丰年乐岁,与牛羊鸡犬煦煦然。至于追逐婚姻,鼓舞社下,率有古风,而多见其真,非深得其情,无由命意,然击壤鼓腹,可写太平之像,古人谓礼失而求诸野,时有取焉,虽曰田舍,亦能补风化耳。

这就是说,风俗画不但一般会描绘情景交融的田园风光,而且表现古风民俗,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从而有了“礼失而求诸野”的价值。

对于传统风俗画,或许宋代的我们见得较多。其实,宽泛意义上的风俗画早就存在。比如四川出土的战国铜壶上,镶嵌有采桑图;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曾乙侯墓的木盒上,漆画有乐舞图。至于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上,有关于农耕、纺织、田猎、庖厨、百戏等场景的写照。魏晋南北朝时,始有风俗画之记载。《历代名画记》云:“田家一种,古今独绝。”“田家”始为画科之一种。唐代随着人物画兴盛,风俗画也有发展。宋代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级的壮大,风俗画题材日渐多样,除描写田园风物外,反映市井生活者愈为广泛。北宋时期,已出现各有所工的风俗画家,如根据《图画见闻志》记载,有“多状京城市肆车马”的高元亨,有“多状江表市肆风俗,田家人物”的叶仁遇,有对“田家村落风景,固为独步”的陈坦,等等。宋代也因此成为中国风俗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元、明、清之后,风俗画亦有延续,并不乏有较高水平的作品产生。

传统风俗画,以多样的形式,浓郁的生活气息,记录了古代社会风俗、表演艺术、劳作经贸、手工艺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与传统,为我们还原了古代很多非物质文化的知识。

传统风俗画中,有直接表现节日风俗的,这为我们追寻古代节俗活动的内容与情态,提供了形象的资料。这些画作往往人物众多,场面盛大,气氛热烈。如宋代董源的《龙宿郊民图》中,画村人聚列,岸旁击鼓,舟中亦鸣鼓应之,似为郊民拔河祈雨之俗;北宋燕文贵作有《七夕夜市图》,其描画的汴京潘楼一带七夕之夜热闹景象,与古代笔记小说所描绘:“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4]相互印证,为我们了解宋代的七夕活动提供了依据;再如元代最负盛名的界画家王正鹏,所作表现三月三龙舟赛的《金明池龙舟图》,尽管描写的是宫廷生活,但也展示了“龙抬头”节俗中的热闹场面,为我们知晓古代三月三节俗活动提供了形象资料。至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则反映了北宋汴梁一带人们清明节的多彩生活,等等。这些作品以其生活性的场景,多样的人物造型,重现了古代节日民俗中的非物质文化内容。

传统风俗画中,除了反映岁时节日民俗内容之外,也有展示古代婚娶、祭祀礼仪等民俗的。如宋代董源的代表作《潇湘图》,尽管是一幅文人气十足的山水画,但画面中有滩头人击鼓奏乐,有二女子穿朱衣,江面船上亦有一人穿朱衣,似为农家娶妇之俗,故元赵孟頫尝名之为《娶妇故事》,而明文寿承题字图上,命为《田家娶妇》。可见该画盖描绘了民间迎娶之俗。北宋陈坦也有《田家娶妇》,但比较直接地表现了当时农家婚娶的情形。至于陈坦的《村落祀神》、《移居丰社》等,则表现了乡村祭祀庆典的场景。可以说,对于古代婚娶、祭祀的情形,由于历史的久远,我们已经很难得知,而这些风俗画正好给予我们这方面的非物质文化的信息。

传统风俗画中对于民间游戏、民间娱乐的描绘,则保存了古代表演艺术方面的非物质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常在婴戏图中得以表现。宋代以后,婴戏图十分流行。被《图绘宝鉴》称为“尤善婴儿”的苏汉臣,所作婴戏图甚多,传世者有《婴戏图》、《百子嬉春图》、《秋庭戏婴图》等,画面展示了儿童所作的游戏。此外像李嵩的《市担婴戏图》、佚名的《蕉荫击球图》等,也形象地表现了古代一些游戏情形。也有直接展示民间表演艺术的,如《清明上河图》中有各色表演京瓦伎艺者;南宋佚名的《杂剧图》,表现了两人双手捆绑着表演杂剧的情形;清代金廷标的《瞎子说唱图》,则描画了乡村说唱艺术表演时的情形,如此等等。这些风俗画在富有情趣的画面中,传承了古代表演艺术的非物质文化。

传统风俗画中的《货郎图》,却以近乎繁复的货物展示,既映现了当时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也体现了人们非物质文化的创造。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货郎日渐成为画家喜爱表现的对象。代表作是李嵩的《货郎图》(图2)。画面中货郎架上的货物多种多样,有各种玩具,也有各色日常用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另外,宋代苏汉臣、明代计盛等人也作有不同的《货郎图》。这些《货郎图》都以货担上丰富的货物,重现了古代中国行商的贸易方式。现在看来,这些《货郎图》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手工艺方面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了佐证。

传统风俗画中那些表现人们劳作、纺织、行医等内容的作品,折射了古代人们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也为我们留存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像反映人们生产劳动的,如宋刘松年的《耕织图》,佚名的《捕鱼图》、《扑枣图》、《卖浆图》等;表现人们纺纱织布的,如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图1),南宋佚名的《蚕织图》等。还有像表现乡间行医治病的,如北宋陈坦的《村医》、南宋李唐的《村医图》、《炙艾图》等等。这些风俗画在展现古代生产民俗和民间医药等知识时,也为我们留存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当然,传统风俗画中那些全息性地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作品,会给予我们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3)。作品全面反映了北宋京城的商旅往来、民情风俗,图中有卖艺的、经商的、算卦的、行医的、务农的、卖力的、乞讨的、出家的……,可谓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皆在其内。画面所表现的多样社会分工和各色人物造型,不但彰显了宣和年间汴京的繁华与隆盛,而且为我们钩沉积淀于历史深处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了形象资料。清代画家徐扬的《姑苏繁华图》长卷,也在尽情展示人们的手艺营生和休养劳作时,为我们了解清代的非物质文化,提供了一份清晰的记忆。

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仅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而且有着方法论的学术价值。即对于中国传统风俗画,如果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去审视,可以发现其题材内容中蕴藏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并且可以透视其种种特点与价值。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审视传统风俗画,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中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活态性,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活态的展示,重视技术或技能的因素。换句话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动态的表演中呈现其价值和魅力的。比如傩戏和古琴艺术,只有在表演中才彰显其神韵。这一特点也契合传统风俗画的内容。即传统风俗画中的形象,也总是以活动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比如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是一户农家纺纱的劳动场面,画面中除了一男一女在纺纱外,旁边还有玩耍的小孩和嬉戏的小狗;又如南宋苏汉臣的《婴戏图》,是庭院里两个孩儿玩耍的画面,极富动感;至于清代金廷标的《瞎子说唱图》(图4),则描绘了农村田头间,老翁、幼童、少年、农夫细听一盲人在大树下说唱,引得隔溪的老妪老妇抱婴携童指手欲趋。唱者喜笑颜开,听者神情各异,各个形象处在一种动态之中,富有生命活力。传统风俗画中形象的活态性,本质上反映了历史中的人们,总是在能动的活动之中展示生命活力和获得生活情趣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观照传统风俗画,还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反映的社会生活,多数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常常是特定地域和特定时间里的文化结晶,叙事上体现出时空结合的特点。并且,“中国文化的叙事传统,时空因素从来就没有分离过,或孤立存在过。”[5,5]传统风俗画表现的社会生活,也常常是特定地域和时间中的社会生活。这一特点尤其在场面盛大的风俗画中得以体现。比如宋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描绘了京城汴梁自安业界北头向东至潘楼竹木市一带,七月七日夜间市场贸易的繁荣景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宣和年间清明节中,汴京东门内外汴河两岸的商旅往来和民情风俗;至于清代徐扬的《姑苏繁华图》,描绘的是清初自灵岩山起,入姑苏郡城,又北出阊门至虎丘山一带的市井生活,如此等等。传统风俗画时空结合的叙事方式,本质上说明民众的风俗生活,总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来透视中国传统风俗画,还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有着多方面的独特价值。需要指出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是一定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必然与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也决定了它多方面的价值。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6]使得它具有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而作为对民众社会生活多元化反映的传统风俗画,在给予我们审美愉悦之外,也具有这些方面的价值。

首先,传统风俗画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我们比较清楚的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道德习俗及思想禁忌等方面的情况。比如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的昆曲名剧《牡丹亭》,我们可以认识到当时人们的婚姻关系,认识到封建伦理纲常对年轻人的控制和束缚,也可以认识到当时的家庭结构模式等。而通过传统风俗画的解读,也可以对历史中的社会制度、人际关系、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存状况有所了解。比如通过宋代一些《婴戏图》,可以了解当时民间流行的生活方式;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分工和经济状况;又比如通过明代周臣的《流民图》,可以了解到当时下层民众艰辛的生存状况,等等。总之,传统风俗画由于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多彩的民俗风情,反映了真切的民生境况,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信息,从而具有了很高的历史价值。

其次,传统风俗画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能原生态地反映着特定民族的文化特点,映现该民族在文化创造上的天赋,从而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作为对民众世俗生活的描绘,传统风俗画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传统风俗画多以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记录着古人在文化方面的天才创造。比如李嵩的《货郎图》,那货担上琳琅满目的货物,便充分显示了古人在工艺设计上的成就;宋代一幅《杂剧图》,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古人在表演艺术方面的成就,如此等等。这些成就说明,在某些方面“我们的祖先远比我们更有创造力”。[7]可以说,传统风俗画正因为表现了古人多方面的创造,从而有了很高的文化价值。

另外,传统风俗画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我们已经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藏着特定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这些维系民族血脉的元素反过来塑造该民族未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该民族特有的文化传承。正如被誉为“东方伊里亚特”的三部英雄史诗一—《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分别反映了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人民的文化一一心理结构。就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当中逐步形成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基因,展现了中华民族充沛的文化创造力。”[8]其实,传统风俗画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如清代谢彬的《渔乐图》,画面表现的是江南水乡的渔民生活。芦苇青葱的湖面,渔网已经高高挂起,船上升起了袅袅炊烟。紧张劳动了一天的渔民们,将渔船并在一起,举杯饮酒,猜拳行令,放怀谈笑。这一欢快又热闹的场面,映现了古代民众朴素健康,怡然自足的精神特质;至于《清明上河图》,则在繁华的古代都市画面中,表现了中国民众对世俗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他们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

可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审视和观照传统风俗画,将其画面的内容还原到历史的生活情境之中,便可以发现,传统风俗画较之于其他题材的绘画,有着对于社会生活更为深广的反映。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因画家过分注重个人意绪的表达,山水占据了画面大部,淹没了人的主体性;道释画由于神佛鬼怪的神秘,而缺少现实的世俗性;至于历史画,则由于多表现帝王将相、名士公主或重大历史事件,也就缺少了平民的草根性。惟有传统风俗画所表现的内容,因为多是历史中广大民众生活中的知识、技能、风俗和传统,从而有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接近的特点和性质。

由此,我们对于传统风俗画可以获得更接近本质的理解,即传统风俗画始终以普通民众为表现对象,以世俗生活为表现重点,以积极入世为精神主旨,以生活情趣为审美格调,反映了深广的社会生活,记录了人们创造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历史。

总之,在日渐注重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保护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不仅对于我们审视文化遗产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而且对于我们研究传统艺术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中审视中国传统风俗画,可以钩沉出不少已然消失的非物质文化,还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认知传统风俗画的特点与价值,有助于我们达到文化的自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章“总则”第2条,2003年10月。

[2]陈勤建《寻找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见陶立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第314页,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5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李士彪注,第83页,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5]乔晓光《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讨会发言纪要》,见冯骥才主编《鉴别草根:中国民间美术分类研究》,第15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价值》,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12月,第73页;

[7]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瞭望新闻周刊》2005年第30期。

篇4:热闹元宵节 趣味风俗多

猜灯谜 正月十五,喵夭姐姐和朋友们一起去看花灯,猜灯谜,这可难不倒喵夭姐姐。“红粉”们,来和喵夭姐姐比一比谁能用最快时间猜出这些英文灯谜吧!

What kind of dog doesn't bite or bark?(什么狗不咬人也不乱吠?)

How do we know the ocean is friendly?(为什么我们说大海是友好的呢?)

看图学英语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这一天,人们要放烟火、点彩灯、猜灯谜、看杂耍、吃元宵等以示庆贺。

★元宵/汤圆the rice glue ball

★灯谜riddles written on lanterns

★灯笼 lantern scaldfish

★灯塔 beacon lighthouse pharos

★灯语 lamp signal

★灯会 exhibit of lanterns

★吃元宵eating Yuanxiao

★杂耍 variety show

★猜灯谜guessing lantern riddles

★看烟火watching fireworks

★舞龙dragon dance

★扭秧歌 yangge dance

ABC小锦囊

人们在元宵节要吃元宵,元宵还有另外一个(another)名字——汤圆,用糯米粉为皮,玫瑰花瓣、芝麻(sesame)、枣泥、胡桃肉(walnut meat)、干果、糖(sugar)和食用油等为馅,做成的小面球团。汤圆可以煮、炸或者蒸来吃,吃起来甜甜的,很美味。而且,汤圆在中国和“团圆”这个词的发音相似,代表着团团圆圆(reunion)。因此,人们吃汤圆还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谐(harmony)和快乐(happiness)。

填漏补缺

你能把下边的单词补充完整吗?

团圆re_ _ion 舞龙dra_ _ _ dance 灯谜r_ _ _les written on lant_ _ _ns

元宵the rice g_ _e ball

这些新单词,你都记住了吗?

金句小贴士

“红粉”们,给亲朋好友们送上祝福的话吧。你可以把这些写在新年贺卡上哦!

Peace all year round. 岁岁平安。

Wishing you prosperity. 恭喜发财。

Harmony brings wealth. 家和万事兴。

Everything goes well. 万事如意。

Wish you happiness and prosperity in the coming year! 祝你新的一年快乐幸福!

头脑风暴参考答案:

1.Hot dog. (热狗)

2. It waves. (起波浪,招手致意)

篇5:元宵节的风俗作文

在各个地方,每年春节的到来,都代表着新的一年已来到,旧的一年过去了。要说哪个地方的春节最有特色,我说不上来,但如果要我说哪个地方的春节最热闹,那我敢肯定,东阳肯定是其中之一。

在我的记忆里,东阳的春节是从腊月初一就开始了。很久以前,东阳有一个习俗,就是“捉年鬼”。“捉年鬼”是从腊月初一开始的,一直到腊月十五才结束。扮捉鬼者,头戴一顶武状元帽,脸挂一串红胡子,手执一把宝剑,腰间系着

元宵节习作

篇6:元宵节的风俗有哪些

满族人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各家各户都要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有的地方还要举办冰灯会。在农村,正月十五日晚上,家人要举行验月份的活动。先用荞麦面制成十二盏灯碗,标上十二个月份,第一碗中放一颗豆子,然后放在锅中煮。豆粒胀大意味着涝,豆粒小的预示干旱,不大不小的表示风调雨顺。此活动表达了满族人民祈盼好收成的美好愿望。

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结婚的女子不许看娘家的灯,儿媳不许看婆家的灯,需去姑、姨家躲避。正月十六,满族妇女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妇女们结伴在雪地里行走,看谁走得快且不湿鞋。据说这样可去除百疾。

藏族元宵节习俗

藏、回、土、蒙古等少数民族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青海湟中的塔尔寺举行盛大的灯节。塔尔寺,藏语称“拱本”,是十万佛像之意,相传是为纪念黄教创史人宗喀巴所修建。灯节时,白天,人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佛殿和宝塔,夜晚到来时,寺院内点起盏盏酥油灯,彻夜不熄。塔尔寺的能工巧匠用灵巧的双手和新颖的构思,用晶莹洁白、细腻松软的酥油和各种颜料塑成各种争奇斗艳的酥油花、千奇百态的珍禽异兽、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形态逼真的佛经传说和人物等。巧夺天工的精湛艺术,吸引了成千上万前来观赏的人们。五彩缤纷的酥油塑品,在灯光照耀下,与金碧辉煌的殿堂交相辉映,宛若群星灿烂。灯节期间,还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人们戴着千奇百怪的假面具,身穿盔甲和绣花袍,在锣鼓、钹、唢呐等的伴奏下,跳起古老、欢快的舞蹈。在殿外广场上,还有舞狮、舞龙灯、舞牦牛等表演。

东乡族元宵节习俗

正月十五这天傍晚,东乡族要举行“跑火把”活动。村村寨寨的青少年组织起来燃起麦草扎成的火把,在田野奔跑,一只只火把在夜色中连成一条长长的火龙,仿佛“火龙”在蜿蜒飞舞,村中的长辈及妇女们站在村头观望。据说火色越红,喻示着当年的收成就越好。

朝鲜族元宵节习俗

正月十五日早晨,朝鲜族有饮“耳明酒”的习俗。此酒并非特殊酿制,但要空腹喝下。据说喝了耳明酒可使耳聪。朝鲜族还要举行“望月架”活动。正月十五前由小伙子们从山上砍来木杆和松枝,搭起几米高的望月架。傍晚来临,当一轮明月徐徐升起时,几位被推举出来的老人爬上望月架,谁先看到明月,谁就福星高照,喻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将万事如意。

苗族元宵节习俗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在正月十六和八月十六举行占龙坡会。其主要内容有芦笙赛、踩歌堂、斗马、斗鸡、赛马、舞狮子、对山歌等活动。所有活动中以芦笙赛和斗马最为热闹。正午各村赛的芦笙队围成圆圈,吹起欢快悠扬的芦笙调,姑娘和小伙子们围绕芦笙跳起欢快的舞来,参加者多时可达千余人,场面十分热烈。届时,附近的侗、瑶、汉等兄弟民族群众亦前往参加娱乐活动。

纳西族元宵节习俗

纳西族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棒棒会。棒棒会又称“弥老会”,大家聚集在各集镇,交流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竹木器具,以备春耕之用。晚上举行歌舞表演。

壮族元宵节习俗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在正月十五有踩风车的活动。踩风车是在木条搭成的风车架上,四人一组,每人分别手握木架,先由着地者用力蹬,四人同时围绕着圆圈转,转到地面者,再用力一蹬,使风车轮旋转不停。在相同的时间内,转得圈数多、姿态美者为胜。踩风车既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促进身心健康,还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黎族元宵节习俗

黎族每逢正月十五有跳竹竿的习俗。跳竹竿负有一种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色彩,其中以美孚黎地区最为兴盛。正月十五日夜晚,人们在饭后穿上节日的盛装,蜂拥至村前寨后,燃起篝火,点起火把,开始跳竹竿。人们以此方式告祭先灵,祈求风调雨顺。跳竹竿时分击竿者和跳竿者两部分。平行放在地上的称枕竿相距2至3米,其上横放八根竹竿为打竿。击竿者相向跪在枕竿的外沿,每人两手各握一竿,在音乐、锣鼓的伴奏下,按照节拍和鼓点,不断将手中的两根竹竿一分一合、一高一低地在枕竿上击打、滑动,发出悦耳的呱哒呱哒声。跳竿者亦要根据节拍在竹竿间雀跃,并做出磨刀、筛米、鹿跳等动作。击竿者击竿的速度越来越快,跳竿者的动作不仅要优美舒展,而且动作要敏捷利落,如果被竹竿夹住脚、腰等处,就要受到围观者的哄笑。

元宵节送灯习俗

头一年新嫁了女儿的人家买一盏漂亮的灯和一个面粉做的小老鼠送到女儿的夫家,这就是送灯,其意义不外是祝她多生贵子罢了。与送灯相似的还有偷桩的俗例,不过这多在江苏一带。“桩”是小渔船用来代锚的东西,一些结婚多年没有生育的夫妇,望子心切,便在新年中某一晚乘人不备将桩偷回家,据说能够生子且极为灵验,但一定不能为渔人察觉,否则不灵验的,这和八月十五的送瓜也极相似。

元宵开灯习俗

提到送灯,在东莞地区元宵节还有开灯的习俗。这专门是那些头一年里生了男孩的人家做的,在祖先及神前点一纸灯称为开灯。其日期是从初二便开始了,到十三才结束(因十三是灯头生日,不能开灯)。开灯的人家在这一时间内选一个自己满意的吉日,将大的八角纸灯挂在家祠和神堂的中间,两旁和大门口还要挂一对莲花,不但如此,还要在灶君、井神、街头巷尾的土地处安置一个小的纸灯。开灯时由家长用小刀在灯上剖一瓣,故名日开灯。在那一天家里是很热闹的,和孩子满月时差不多,且纸灯早晚都必须点,在以后再选一日以酒撰祀奉,称为庆灯。这样直到十三日废灯。如果孩子是外婆的第一个外孙,在这一天外婆是要送他一套衣服,几件饰品,另外还有1只鸡、3斤猪肉、8个鸭蛋、2块腊肉、几斤茨菇,还有米、酒等。男家接受后,将衣服给孩子穿上,食物则要煮熟供奉神灵。男家也要答送一些东西的,如猪肉、鸭蛋、茨菇等。除了外婆要送东西外,其他的亲友也要送的,东西也是差不多的,男家则接受衣服,至于其他的便可受可不受了。

元宵节偷青习俗

在元宵节这天晚上也有特别的习俗。在广西地区有偷青的习俗。这一晚男女老少都联结成队待夜深人静后,到别人的园圃里偷取蔬菜,这称为“偷青”。这种风气据说在光绪中叶后,柳府提标中营携家眷来此地后才有,当初也仅是些妇女、小孩,而且偷取的也极少。到民国时,则全家一齐出动,且渐渐演变为不等到深夜,晚饭后便气势汹汹地去偷取了。各园主稍有疏防,便被一扫而空了,特别让人头疼。广东、广西各族普遍流行元宵(有的地方在年初一)偷青的风俗。偷青又名采青,元宵夜,青少年男女(有的地方仅限于女子)结伴潜人他人园圃,摘取青菜葱蒜各数根作为“彩头”,以求一年清吉之兆。按俗例,偷青者要识大体,只偷少量,不使园主损失过多。而园主则以他人进园偷青为荣,认为能为别人带来吉利而积了阴德,有些园主对偷青者只稍为声警,意在告诫进园者手下留情,勿损坏过多蔬菜。

在广西柳州等地区,偷青者回去后,大家聚集观看各人所采菜类,以此推断各人的“彩数”,然后将菜清煮(不放油盐)供尝。据民国广西《龙津县志》所记,龙州向无偷青风俗,至清光绪中叶,中法战争期问,汉族军人屯防龙州,其家属带来此俗,偷青由此而来,并成为风气。如今,偷青风俗仅个别地方存其遗风。

元宵节祭娘娘

闽南人认为元宵节晚上天上的状元爷要下来游街的。状元爷的性格很天真活泼,专门喜欢与儿童一起玩,所以每家都让孩子们提一盏灯在街上高喊,在农村中则是两村子的人必须拿石头互掷,这样村子的人便能避瘟疫了,由此也免不了酿成惨祸的。女子们也有自己的俗例,有的会在神前拈香,到邻居家听人说话,再在神前占卜一下吉凶祸福,有趣的是一些没出嫁的女孩们则会到屋角、厕所里祈祷纺织娘娘教他们裁缝了。在厦门则有祭娘娘的习俗,不知两位娘娘是否为同一人。娘娘是DonSweea娘娘,传说她是一个非常聪慧美丽的女子,但出嫁后却受到丈夫的虐待和婆婆的毒打,有一天竟被打出门外,被赶到粪池里淹死了。基于对她的同情,所以在十五这天晚上有祭DonSweea娘娘的习俗。从5岁到巧岁的姑娘们都会拿花生、柑橘及一些菜饭、鸡头对着厕所拜祭。特别的是姑娘们还要各做一只很小的鞋子,祭完后,拿来焚化,然后把焚化后的灰包在菜叶里投进厕所,据说这样娘娘便能享用了。祭时鸡头的作用是使女孩子像娘娘一样聪明伶俐。

元宵走桥习俗

在有些地方元宵节有走桥的习俗。要连着走过3座桥,可能和十六日的“走百病”的习俗差不多吧。在十六日晚上,无论男女老少都要走一走逛一逛的,周用还有一首《走百病》的诗:“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踏穿街头双秀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蹄珊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薪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去年同伴今希有,几人可卜明年走?长安主人肯居停,寂寂关门笑后生,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

在江苏地区还有一些迷信的风俗,兹介绍如下:

元宵正月望习俗

元宵节有正月望的奇俗,在正月十四那天,一些乡民便要束几个稻篙,放在田中。用面粉揉成数百个像棉花形状一样的面果缀在秸上,再将这假棉花秸插在田边。到了十五夜间,每个人手里拿一根燃着了一端的草把柏枝,放声歌舞。所唱的歌词有多种,如:“正月半,放烧火。别人家菜才栽,我家菜已经上了街。别人家黄豆般子大,我家黄豆盘篮大。

别人家棉花瘦且低,我家棉花壮了要撑天。”火把烧完后,便把面果摘下,回家炒熟后,分给小孩吃,据说吃了可免灾殃。

元宵送子习俗

此外元宵节还有送子的风俗。在元宵节后,二月二以前,有送子的多在这十几天内举行。“此事亦系出于亲友之所为。

盖凡年老夫子,及成婚多年而无所育者,亲友知其盼子心切,咸乐送之。然所送者非人,乃一纸糊之小红灯耳。间有用砖代者,此砖须取自东门外之麒麟桥砖,否则无效,盖取麒麟送子意也。其手续由送者先期择一吉日,备柬通知受者之家,临时约集十余人,锣鼓喧腾,乐声大作,持灯或砖送往。受者则迎迁于门外,以所送之灯或砖悬于望子者之床中,并以酒筵款待送者,聊答盛意。”将来受的人真的有了孩子,一定会谢以重礼的,而送的人也会欣然接受,因为在他看来孩子是他“送”去的。

元宵节的习俗-吃汤圆

元宵节传统食俗为吃元宵,意味团圆、吉祥,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元宵”这种食品名称,出现于宋末元初,是因为人们习惯在上元节之夜吃它的缘故。元宵又叫“圆宵”、“圆子”,南方常叫“汤圆”、“水圆”,宋人因见其煮熟后浮于水中,称之为“浮圆子”。南宋周必大《平国续稿》记云:“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比……”《岁时杂记》曰:“煮糯为丸,糖为噪,谓之圆子。”其制法是以各色果饵和蜜糖为馅,用糯米粉团包裹起来搓成圆球,置水中煮熟而食。圆子与耍狮、舞龙的球一样是月亮的象征物,食圆子含有祭月、赏月的意味。同时,元宵圆子跟中秋之月饼一样,含有家人团圆的意味。周必大《元宵浮圆子》诗云:“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19,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似于己不利,便下令改元宵为“汤圆”,沿用至今。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下在烧沸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卢氏杂说》里的“油炸追子”其实就是一种油炸元宵。今天,元宵的吃法就更加丰富了,不少人甚至开始了中西结合吃法,比如巧克力就已成为元宵馅之一。各民族于元宵节普遍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又称为圆子、团子、汤圆,有实心和包馅两种。前者将糯米粉揉成指头大小的圆子,加糖水煮熟即可进食;后者将芝麻、花生、果仁、桂花、蔗糖、猪油等混合加工做成馅料,用糯米粉做皮包而制成,香甜可口,为元宵节必备的食品。壮、汉等民族的汤圆,除甜味小汤圆,尚有咸味大汤圆,以肉、蒜、藕为馅,每个有一两左右,也十分可口,别有风味。

元宵节的习俗-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日庆典规模最大、喜庆气氛最浓的一种习俗。民谚云:“三十(指除夕日)的火,十五(指元宵)的灯。”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

隋唐灯节极盛,一般从十三“上灯”开始,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八日为“落灯”。据唐人郑处晦《明皇杂录》载:“上在东都,遇正月望夜,移仗上阳宫,大陈灯影,设庭燎,自禁中至于殿庭,皆设蜡烛,连属不绝,时有方都匠毛顺巧思,结创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铿然成韵。其灯为龙凤虎豹之状。”另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韩夫人(杨贵妃二姐)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盛况可见一斑。

元宵节的习俗-猜灯谜

元宵节的习俗,唐朝灯会中还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其中灯谜经过历代发展创造,妙意横生,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直到今天仍然十分盛行。所谓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如一个字,一句诗,一个物或一个名称。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灯谜是我国独创的语言艺术,春秋时代就有将接近辽回且掩饰的句子做成“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汉武帝时东方朔就善隐语,曾与武帝宠臣郭舍人说隐语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末后才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也有人引用猜谜有所谓“射覆”的方法,称之为“射”灯谜。自此以后,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

灯谜活动,明清相沿成习,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据《剪胜野闻》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在上元夜微服画了一个赤足大脚妇人,脸儿似马长,怀包一个大西瓜,没人猜出是什么意思。朱元璋一见大怒,因为他的马皇后是淮西人,他幼年又当过和尚,瓜”是隐喻“淮西”,又用西瓜比喻光头,于是第二天就下令大戮百姓,本为民间娱乐,却不料无意之间,招来一场横祸。到了清代,康熙、乾隆皇帝也喜欢猜谜语、作谜语。

灯谜亦有各种不同的格式,制作灯谜者除了必须有巧心慧思外,亦必须通晓天文地理。

谜语有谜格二十四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当属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三天里参加者达两万多人次。

篇7:家乡的风俗作文元宵节

我查资料得知,元宵以前叫“汤圆”或“汤团”,因其是元宵节的特供美食,便逐渐被称作“元宵”了,至今不少地区还叫“汤圆”呢!“汤圆”或“汤团”都有“团圆”的意思,正月十五吃汤圆的习俗自古就有,寓意美美满满、阖家团圆。

元宵节的下午,奶奶就开始张罗着自己动手做元宵。香喷喷的芝麻糖馅早已准备好了,元宵的馅花样很多,但我们家最喜欢包的还是芝麻糖馅,奶奶总说芝麻糖馅又香又甜,吃了这日子啊也是甜甜蜜蜜的。雪白的糯米粉已被揉成了一大团,像个大而结实的棉花糖,惹得在一旁看着的我,饶有兴趣的去帮忙。

只见奶奶先把一小团米粉搓圆,再慢慢的旋转着捏成一只小碗的形状,然后舀一勺馅放进“小碗”里去。接着奶奶转着“小碗”十指翻飞,眨眼之间一个圆圆的元宵就诞生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一小团米粉,搓圆、捏成碗状、放馅儿、封口,一个小小的元宵就成型了,只是没那么圆。看着我的“作品”,奶奶一边给我展示她前面那一小排圆滚滚的“白玉球”,一边传授经验:“一定要搓圆,这样才能团团圆圆嘛!”

忙活了一下午,夜幕降临时,热腾腾的`元宵也上桌了。白白的、软软的,一颗颗晶莹剔亮,隐约可见里头的芝麻馅。我舀起一个汤圆,轻轻一咬,哇,那又香又甜的芝麻便涌了出来,在口中慢慢化开,怎一个“美”字了得!

篇8:元宵节的传统风俗

一、民族节日的服饰与色彩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一样, 是所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每年都要过的节日。开斋的时间是伊斯兰历的十月一日。新疆少数民族在欢度开斋节的日子里, 在服饰、室内、饮食和节庆活动等方面也有着别样的形式, 构成了节日特有的造型。由于季节和节日内容的不同, 节日的礼庆方式也存在区别, 使得节庆活动具有丰富的形式感。

在各种节日的前夕, “巴扎” (市场) 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商品, 成为少数民族节日选购的主要内容。“巴扎”上最热闹的时节也正是在古尔邦节等盛大的节日期间, 在那里, 加工精美的艾德莱丝绸色彩鲜艳且风格多样, 传统图案的手工印染技术精湛, 而款式新颖的花裙、花帽和围巾等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参见图1) 在一些维吾尔族群众主要聚集的城市, 如喀什、和田、哈密和吐鲁番等地, 传统的节庆形式保留较为完整, 人们身穿当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装, 按照传统习俗走亲访友, 相互表达对节日的祝福和未来生活的祈愿。由于地域的不同, 节日的习俗和服饰等也各不相同。如南疆的和田地区于田县, 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地区, 那里的妇女在结婚后着装与别处的截然不同, 她们节日或盛装出行时, 一般头上斜戴着被称为“太阳拜”的深色小花帽, 身着本地特有的长袍——剑服。 (参见图2) 熟悉这里风俗的人们, 可以很容易地根据着装看出不同的身份和地区。乌鲁木齐的节日公共性演位专门为节日而举办的演少数民族欢庆节日的主图7-8)

喀什地区因为交通比较便利及旅游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要比和田地区快而更具现代特点。每逢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 喀什地区已有500年历史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便成为了节日礼拜的重要场所。维吾尔族群众在节日期间的庆祝活动多样, 节日的气氛较为热烈。与和田地区传统深厚的矜持和庄重不同, 他们在着装方面不拘形式, 更多地呈现出时代的色彩和气息。喀什节庆的这些特点, 从造型和色彩方面可以体会得到。平日里, 喀什的妇女一般不带花帽, 而是头上裹着丝巾, 身穿艾德莱丝或带有巴旦木花纹的长裙, 少女们则都戴着颜色艳丽的花帽, 编着细长的辫子。男子一般身穿“袷袢” (长袍) ,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也有越来越多的维吾尔族男子穿着西服、夹克衫, 仅依照季节的不同, 在头上戴着黑白或绿灰图案的花帽或白色的帽子。位于艾提尕尔清真寺东侧的艾提尕尔广场, 是喀什群众庆祝节日活动的场所。凡重大节庆的活动时刻, 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 聚集到广场庆贺节日的到来, 以欢快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尽情表达喜悦心情, 形成色彩绚烂的舞蹈场面。 (参见图3)

哈萨克族牧民虽然生活在远离城市的地区, 且平时散居在不同的地方。但每到节庆时刻, 哈萨克族群众自发组织在一起, 在空旷平坦的戈壁上, 以本民族传统的方式欢庆节日的到来。和维吾尔族不同, 哈萨克族男子节日里一般都身穿盛装, 服装上往往绣有装饰性的圆形、波纹形几何纹样, 以鲜艳夺目的颜色为主, 腰间束有腰带。少女则身穿长裙, 外加黑色并装饰漂亮的小马甲, 头上的花帽配有流苏并插着鹰羽 (标尔克帽) , 呈现出青春的动感和活力。 (参见图4)

依照哈萨克族的习俗, 如果少女佩戴着有鹰羽和流苏的标尔克花帽, 标志着其已经长大成人。而已婚的妇女则不带花帽, 一般饰有白色的头巾。从色彩上来看, 哈萨克族服饰的色彩基本以红色、黄色、绿色、兰色、紫色和黑色为主。少女的标尔克花帽和长裙多以红色为主, 长裙装饰的马甲基本是黑色配以颜色鲜艳的花饰点缀边缘;男子的长袍以深色为主, 头上戴着与服装风格一样的花帽, 哈萨克族男女在平时的生活和节日都穿着长靴。上述特点, 显然与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所生活的地理环境, 及气候条件有一定的关系。每逢哈萨克族群众迎来节日的时刻, 尤其是在夏季绿草如茵的草原上, 哈萨克族少女身穿红色的

节日盛装, 在绿色草原的映衬下, 会显得格外夺目和美丽。

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群众, 在节日的庆祝内容、外在形式及色彩方面, 也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这是一个崇尚鹰的民族, 高原雪域的泥土与湛蓝的湖水哺育了这个民族, 并培养了他们勤劳、坚韧的性格和朴实的生活态度。所以, 这些特点在塔吉克族群众的节日活动中也有所体现。塔吉克族群众的服饰色彩多见于红色、黄色和白色, 其中尤以代表喜庆的红色为主。不仅节日时穿着红色的衣服, 而且少女出嫁时的衣服也是红色的。此外, 塔吉克族妇女的帽子也是节日里的一大亮点, 依照塔吉克族的谚语:“女人要有一顶好的帽子, 男人要有一个好的名声”, 就不难理解帽子在塔吉克女性生活中的重要性。塔吉克族女性所戴的

帽子被称为“库勒塔”, 是一种高而圆的帽子, 这种样式的帽子顶面是平的, 帽子的外侧和顶面饰有不同的图案和装饰物。塔吉克族的少女们带上这样的帽子, 再加上一块红色或黄色的沙巾披在帽子的后半部, 增添了妩媚与华丽的视觉效果。鹰笛是另一种节日重要乐器, 塔吉克族群众不仅在舞蹈中模仿鹰在空中飞翔的姿势, 创造出独特的鹰之舞蹈 (参见图5) , 而且用鹰骨制成短笛, 在手指的起落中吹奏出美妙悠扬的音乐。在节日或喜庆的婚礼上, 圆形的手鼓一般是和鹰笛一起使用的, 所不同的是鹰笛为戴黑色羊皮帽子的男子所吹, 而手鼓则一般由妇女来敲打 (参见图6) 。

二、节庆的方式与市场经济的影响

尽管新疆的各个少数民族在重要的节日方面存在相同之处, 如都把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看作一年中重要的节日, 都在同一日期欢庆这些节日。但是, 由于新疆幅员辽阔的土地和各地环境资源及气候条件的不同, 因此各族群众欢庆节日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如今, 这些区别和差异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一些旧有的习俗和仪式也逐渐被简化或略去。比如哈萨克族以前一直是以游牧的方式生活并散居在各个牧场, 现在也随着对天然草场的保护, 和国家“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而改为定居生活, 哈萨克族牧民们不再通过传统的骑马方式聚集到一起, 而是在“阿吾勒” (村子) 和乡镇的统一安排下, 有组织有计划地举行节庆活动, 这些节日的活动由于同本地的旅游经济相结合, 使得活动的形式和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对于居住

在新疆主要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来说, 因为联系街坊邻居的传统方式的纽带发生勒改变, 亲戚间或许由于不在同一城市生活, 传统的节日活动和相互来往的形式, 也逐渐随着通讯方式的便捷而改变。取而代之的是节日期间大规模的民族文化的商业性演出活动和现代形式的娱乐, 这种现象在城市的节庆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如首府乌鲁木齐的节日公共性演出活动, 和各单位专门为节日而举办的演出, 成为了城市少数民族欢庆节日的主要内容。 (参见图7-8)

另一方面, 由于经济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在保留传统的住房结构和样式的前提下, 居室的空间在扩大并且经济条件逐渐得到改善, 原本节日里互相馈赠的礼品, 现在已经成为了平日生活中的常见品。 (参见图9) 此外, 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影响, 在节日的着装、礼仪和具体的内容方面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一些少数民族群众, 尤其是一部分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的男子, 他们即使是在节日里也穿着西装打着领带, 只是头上仍带着花帽, 以示节日的到来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而一些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少数民族年青人和儿童, 同样也在节日里逐渐放弃传统繁琐且具富有装饰效果的服饰, 而开始身着简洁方便的现代服装。 (参见图10)

目前, 新疆少数民族的节日欢庆活动仍然有声有色, 甚至每到节日来临的前夕, 各族群众都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 呈现出热闹的景象。国家也明确规定了古尔邦节等穆斯林群众, 在重大节日能够得到休息, 以保障各族群众在节日期间进行传统形式的活动。但是也要看到, 来自于民间的节日活动正随着经济的发展, 愈来愈少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而一些政府行为的公益型节日活动或商业活动, 正逐渐占有重要的位置。近些年, 在新疆的人们不难从节日的活动中, 发现城市和乡村之间在节庆仪式和内容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为此, 一些民族自治县市的管理者, 也开始为少数民族群众开展节日期间的活动, 开辟出一块地方以供他们利用节日的时间进行相互间的交流, 以达到促进各民族间相互了解、沟通和增进友谊的目的。

上一篇:二2下评语下一篇:环保社团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