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记的读后感

2024-06-16

杜甫传记的读后感(通用7篇)

篇1:杜甫传记的读后感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同情百姓的苦难遭遇,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仍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篇2:杜甫传记的读后感

读罢全书,我觉得这是一本朴素诚恳可信的书,我读到了一个伟大诗人的平凡之处,也从这平凡之处更感到了他的不容易,他的伟大,在那遍地烽火、国破家亡的苦难岁月,一个人能活下去已属不易,而他一边受苦、逃亡,一边忧患天下,还要苦苦锻造诗歌,像收养孤儿一样收养和安顿每一个文字,一个强盛的王朝终于无可挽回地衰落了,而他,骨瘦如柴的他,无家可归的他,却以一行行凝着血泪的文字,打造了一个不朽的诗的王朝。这是一颗诗心对另一颗诗心的深挚观照,这是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遥思和凭吊。

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写杜甫在生活艰辛、衣食无着的逃难日子里,他曾沿途采药、替人治病,收点微薄的钱以接济贫苦的生活。看来杜甫是懂医的。采药、制药、看病,他一个人为患者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伟大诗人曾经做过小小的郎中。我又想到,在古代,文、史、哲、医并不截然分家,文人们大多数也许都是懂医道的,中医从哲学得到直接启发,阴阳、虚实、表里等既是古典哲学的范畴,也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医书大都写得文采华赡,诗味浓郁,医书,简直是用文学语言写成的哲学。所以在古代,文人懂医道也许是基本素养,不足为奇,而确确实实亲自上山采药,亲自制药卖药,亲自行医的,并不多见。当我读到杜甫在成都、在甘肃同谷等地卖药行医的叙述,我的确有点感动。

诗或许也是一种药,尤其是古诗,似乎都像古老的中草药。不仅指诗的功能,其对人生创痛的抚摸,对生命孤独的体贴,对受难灵魂的安妥,这大约都是诗的.“药效”吧。而且,你打开诗经一直读到唐宋元明清,你不仅嗅到了几千年诗的苦香,也会同时嗅到几千年药的苦香,诗里面所写的那些数不清的植物,有多少本来就是药草啊。诗经里的车前子、木瓜、艾,以及后来诗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菊、芍药、莲子、灵芝等等,都是清凉平和,消火解毒的良药。有时读到一首咏物抒怀的古诗,其中所写的植物大都是药。这首诗就可以当做药方了。我发现诗人在情怀比较平和、冲淡、宁静时写的诗里,其所写的植物也就是平和、冲淡、苦中带甘的那类,近似于“温补”的那种药。而在孤寂、荒寒的心境下写的诗,其中就多了些古藤、老树、古柏、落叶、残枝,透出一派寒凉、孤弱的苦况,令人感到诗人病得不轻,需要好好“温补”一下。而那些激愤、悲烈的诗,让人感到无论是诗人或者是当时的众生与社会,均已被病苦折磨得太久,寒火已深入血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里俱实,阴阳不调,急需去寒解火,综合调理,这就需要良医良药,当然也要病人自己善于自我调养。

诗或许也是一种药,在多数情况下,诗人和他的诗并不能改变社会的命运,甚至诗也并不能改变诗人的命运,或许是诗不如药的地方,但诗是另一种药。至少,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诗抚慰了他孤寂的灵魂,他笼罩在诗的情绪里,如同病人笼罩在药的气息和烟雾里,在这一刻他得到了天地之灵和万物之气的灌注和补充,随诗降临的精神支持了一个为某种精神活着的人。诗不像药那么及时和有效,但伟大的诗可以穿越时空,进入很多人的灵魂,使之感动并获得滋养。

夏天,我到甘肃成县(即古代同谷县),拜谒了城郊的杜甫祠堂,祠堂依山临河,山仍是当年的山,是杜甫采过药的那座山,只是山上树木已显得稀疏,望着山上的小径,我想象着杜甫当年拖着老迈之躯冒雨上山挖药的情景,他一定是憔悴瘦弱、脸上泛着菜色的,据说当时的同谷县令对杜甫一家逃难流落此地,非但没有给予同情和帮助,相反,这个庸俗浅薄的芝麻小官以地方土皇帝的傲慢,居高临下地冷落和羞辱杜甫,连间小房子也不愿提供,杜甫一家只好栖身于临时搭起的草棚里。杜甫在同谷居住三四个月,就靠每日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艰难地维持一家老小清苦的生活。一个食不裹腹、骨瘦如柴的诗人在近于乞讨的艰难日子里,依然孜孜不倦、一字一句地推敲锻打着诗歌的不朽王朝,他在同谷逗留了不长的时间,却写了一百多首咏同谷的诗。我和同行的友人向杜甫雕像深深地鞠躬,并将一杯杯酒祭洒于诗人面前。然后,我在祠堂外的山上,沿着一条小径走到柏树林中,小径上长满了车前草、灯心草、野薄荷、柴胡、前胡等草药,我想,这些药或许都被杜甫当年采过,它们的种子一代代延续下来,我闻到了苦涩芳香的气息,正是杜甫当年闻到过的那种气息。

篇3:论苏轼的滑稽传记文

一、传记文学形式的大胆探索、创新出奇

传记必须以真实的人物作为描写对象, 所写的人和事必须切合事实, 不能虚构。明代文体学家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说:“自汉司马迁作《史记》, 创为列传, 以纪一人之始终, 而后世史家卒莫能易。嗣是山林里巷, 或有隐德而弗彰, 或有细人而可法者, 则皆为之作传, 以传其事, 寓其意;而驰骋文墨者, 间以滑稽之术杂焉, 皆传体也。”[1]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 成为后代撰史的标准文体。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体的演变, 虽然传记文学也出现了自传、别传、补传等题材, 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真实性一直是传记文学必须遵循的核心原则。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文学的繁荣发展有赖于作家的不断创新。苏轼多才多艺, 在他旷达不羁的性格中又有谑弄戏浪的“野性”, 文学创作中他时常将滑稽幽默的性格与才华横溢的才情相结合, 可谓“文字游戏”的个中高者。

苏轼滑稽传记文的出奇创新之处就在于让虚构和想象成为滑稽传记新的准则规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肯定是绝无此人、查无此事的“虚构想象”。如《万石君罗文传》的罗文, 《黄甘陆吉传》的黄甘、陆吉, 《江珧柱传》的江珧柱, 《杜处士传》的杜仲, 《叶嘉传》的叶嘉, 《温陶君传》的石中美,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 曾有砚台、馒头、柑橘、干贝、杜仲、茶叶等物, 但绝无名为罗文、石中美、叶嘉、江珧柱、杜仲、黄甘、陆吉等人。苏轼大胆探索, 在他的滑稽传记文中, 文学虚构不以修饰历史的手段出现, 以史为文, 以史为戏, 以砚台、干贝、柑子、桔子、馒头、茶叶等为传主, 暗含寓意, 生动形象, 托讽旨意, 诙谐幽默, 以庄严的史传体来写滑稽之文章。虚构和想象占据了文本的地位, 尊重历史史实的传记文变成了游戏之作、滑稽之文。于是, 苏轼笔下的滑稽列传让虚拟的真实也即艺术真实超越了历史的真实, 完成了传体文学的改革创新。

二、托讽旨意, 感怀身世

苏轼, 胸襟旷达超逸, 性格豪迈洒脱, 然而却一生仕途坎坷, 屡遭贬谪, 大起大落。他44 岁时遭遇“乌台诗案”, 晚年更被一贬再贬, 可苏轼却极具灵心慧眼, 以冷静、旷达的态度, 从自我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苏轼曾在逆境中痛苦、愤懑、消沉, 但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命运低头的斗争精神让他完成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最终获得了对沉浮荣辱宠辱不惊的旷达阔怀。这种感怀身世的感慨在他滑稽传记文中得以充分体现。如《叶嘉传》, 苏轼笔下的叶嘉“少植节操”、“风味恬淡, 清白可爱, 颇负其名, 有济世之才”[2], 这是一个英俊潇洒、坚韧耿直、拥有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的青年才俊。这个形象与青年时期的苏轼何其相似, 青少年时代的苏轼学识渊博、才思敏捷, 初入仕途, 踌躇满志、奋发有为、锐意进取, 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叶嘉是带有苏轼个人经历身世和情感的影子, 借用叶嘉遭遇和经历寄寓苏轼个人坎坷身世的悲凉感慨。

《万石君罗文传》苏轼以拟人的笔法, 记叙了罗文艰难曲折、跌宕起伏的遭际, 苏轼赋予罗文博学多闻、鸿儒硕学的才华却超凡脱俗、隐居山林, 后被石工发现识拔、同僚极力推荐为汉武帝提拔重用、颇得恩宠。这是罗文人生的顶峰, 也是苏轼自己年轻入仕及第、风华正茂、英姿勃发、平步青云、深得圣宠的写照。可惜好景不长, 厚重守道、耿直率真的罗文遭小人妒忌诋毁和不及端砚阿谀奉迎而遭汉武帝疏离冷落, 最终落得个“挤之殿下, 颠仆而卒”的悲惨结局, 令人可悲可叹。苏轼又何尝不是如此?一生追求济世救民的理想和抱负, 宦海升沉、起伏跌宕、几经沧桑、屡遭贬谪, 面对官场利禄、市朝倾轧, 可难能可贵的是却能做到宠辱不惊、身迁志存, 保持豁达乐观、超然象外的人生态度。罗文的曲折离奇的遭遇简直就是苏轼人生轨迹的翻版。

三、以人事讥嘲之切, 彰显滑稽之戏谑

“滑稽作为失去必然性存在根据的丑的对象, 在内容上是空虚的, 在形式上是歪曲的, 因而总带有荒谬背理的特征。这种对象所引起的审美效果是笑, 笑是滑稽感的具体表现形式。”[3]苏轼笔下的滑稽列传是在韩愈的《毛颖传》之后, 继承和发展了滑稽传记俳谐手法, 通过细微之物模仿庄重之举来彰显戏谑与幽默, 让人读来忍俊不禁、喜不自胜。苏轼笔下馒头、柑子、桔子、干贝茶叶等本来无生命的物体, 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动作。如馒头石中美“为人白皙而长, 温厚柔忍”、“为人柔和”有着高贵的品质, 江珧柱“性温平, 外悫而内淳”、“稍颀长而白皙, 圆直如柱, 无丝发附丽态”的性情和外表, 还有品格高洁、豁达清淡的叶嘉, “天资厚朴, 而有远志”的在杜仲, “厚重坚贞, 行无瑕玷”、“人有廉隅, 不可犯”的罗文。苏轼笔下, 这些形象有鼻子有眼睛, 活灵活现, 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 拥有了离奇曲折的悲壮人生, 看似纯属无稽的故事, 却写得入情入理, 妙趣横生。

《黄甘陆吉传》叙说楚国的两位高士黄甘、陆吉的离奇故事。苏轼笔下普通平凡的柑子、桔子生活在“七雄”并峙、群雄争霸、战火频繁、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战国时代, 柑子和桔子犹如廉颇和蔺相如一样作为楚国的文臣武将, 各展其才、各显其能、竭尽心力、为国贡献。陆吉犹如廉颇一样鲁莽善妒、居功自傲、善于谋略、勇武耿直、名闻天下、战功显赫, 而黄甘就像蔺相如一样胆识非凡、稳重谨慎、巧言善辩、心胸宽广、足智多谋。黄甘出道比陆吉晚, 但爵位却在陆吉之上, 陆吉便妒忌痛恨不已, 愤愤不平地质问黄甘, 而黄甘则是退忍避让、谦恭有礼, 苏轼不惜重墨, 酣畅淋漓地铺陈陆吉和黄甘之间的唇枪舌战, 描绘的非常生动形象、精妙逼真。而当我们想到, 经历这一切波澜壮阔的行为主体, 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桔子、柑子, 谐谑滑稽的意趣便油然而生。

《杜处士传》写的是中药杜仲, 短短几百字的传记文, 既抒写了天资厚朴而志向高远的杜仲的传奇遭遇与虚拟人生, 又巧妙的嵌入如杜仲、郁李仁、厚朴、远志、黄环、茵陈、附子、半夏、杏仁、百合、辛夷、雌黄、贯仲、决明子等七十余个中药名, 妙趣横生, 令读者忍俊不禁。几乎每句话里都会有一种中药名, 有的是直接使用中药名称, 有的是谐音, 或作人名、或作地名、或作动词、或为修饰语, 妙合无垠、浑然天成, 极大展现了苏轼的博古通今、才华横溢, 通篇幽默风趣, 堪称佳作。

苏轼的这种徘谐笔法, 其意不仅谐谑, 而且是有所讥讽。如《叶嘉传》的传主叶嘉, 其实就是茶叶。茶叶是一种非常普通的食品, 可一经苏轼的改造加工, 却成了有才华有抱负、有理想、有思想的人。不仅如此, 普普通通的茶叶还拥有了曲折离奇、颠沛流离的仕途遭遇, 在朝为官兢兢业业, 励精图治、勤勤恳恳, 敢于直言, 针砭时弊, 却受小人妒忌、奸臣迫害、挑拨离间, 最终落了个被帝王遗弃的悲哀下场。文章充满了神奇的梦幻色彩, 既戏谑又严谨, 借以叶嘉的遭遇喷涌心中的郁结抑塞之气, 感怀自己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愤懑不平之慨, 讥讽了小人的排除异己、阿谀奉承、卑鄙无耻、结党营私、阴暗龌龊。整篇文章诙谐中寓有庄严之感, 讥嘲中带有愤懑不平, 巧妙地融会了情、志、理、趣, 引人遐想, 发人深思, 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

四、叙事曲折有致, 形象丰满生动

苏轼滑稽传记的精深高妙之处, 构思创意的翻新出奇之外, 还在于用娴熟细腻的笔法、曲折有致的情节、朴实真挚的情感、自然贴切的语言勾勒了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在苏轼的滑稽传记文中善用拟人的手法, 通过烘托渲染、比喻夸张、虚实相生, 借物喻人, 托物寓意。如《温陶君传》, 全文以艺术而又真实的笔触, 塑造了白皙修长、温纯仁厚的石中美。文章开头依照古代传记的写法, 先介绍了石中美的姓名、籍贯、家世, 后以轻松幽默的小故事介绍了石中美名字的由来。接着叙写石中美生乎土、成乎水, 变乎火, 坎以揉之, 坤以布之, 用火蒸熟后成为人们美味佳肴的秉性和特征, 显得非常生动有趣。再铺写石中美因司马错、李斯子由、赵高等德高望重的大臣的大力举荐, 为秦王嬴政效劳, 封官加爵, 号温陶君, 这是石中美人生的高点, 受到提拔赏识并颇得恩宠的。然后笔锋一转, 叙写了石中美失宠的故事, 其间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展现了一个忠直耿介、果敢决断、坦荡无私的形象。秦王坐朝, 亟召中美, 中美却不阿谀奉迎、敢于触抵天威、直言不讳, 以不熟计进。当秦王见异思迁、疏离中美, 中美却浩气凌然、刚直正大的说:“吾为尚食, 日夕自谓不素餐兮者, 今吾与羊。生辈皆不得进, 纵复有用者, 将诛辱乎?昔也得充心腹, 而今也遽不信, 是有不善我之心, 虽使时或思我, 彼将不尽矣。”[2]433这与先前石中美温和纯厚、纤细修长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文章以其洗练传神的笔墨、曲折生动的故事、简洁明快的语言, 勾勒了栩栩如生、略带夸张的石中美, 全文跌宕起伏、富有变化, 读来扣人心弦, 感人至深。

苏轼的滑稽列传是继韩愈的《毛颖传》之后仿照《史记》的风格特征书写的, 有着匠心独运的构思, 丰富奇特的想象, 生动传神的笔墨, 诙谐幽默的风格。就文本形式而言, 苏轼的滑稽列传是庄严的;但其内容却是荒唐的。看似荒诞无稽、离奇古怪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使读者在阅读体验过程中获得一种新奇怪异的艺术美感, 形成极大的艺术张力和震撼, 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 从而获得鲜活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153.

[2]孔凡礼点校, 苏轼著.苏轼文集.卷十三·叶嘉传[Z].北京:中华书局, 1999.429.

篇4:父亲的传记

不过有一些巧合,他们同在一个城市生活,他们的名字,一个叫明强,一个叫国强,都带个“强”字。更关键的是他们的手机号码,11个数字10个相同,仅有尾数不一样。

事情得从3年前说起。有天晚上,明强接到电话,对方说:“阿强哎。”他正看电视里的球赛,随口答:“嗯,你好。”

对方开始说话,声音苍老,唠唠叨叨,明强听着听着觉得不对:“大爷,您找谁呢?”

大爷不理他,只管自己说啊说。明强和大爷对话半天,才知道大爷是把自己当成儿子了。他让对方挂掉重新拨打,万一耽误了正事儿咋办。可大爷耳朵背,怎么也解释不清楚,自己这个“儿子”又不好贸然挂掉,只好阴差阳错地又听了会儿。大爷说到“你妈”怎么怎么的,“你姐”怎么怎么的,好像还说到有个老战友去世了怎么怎么的。于是明强说:“您老多保重啊,再见。”

明强接了这通电话心情不错,算做了件好事。可没想到隔几天,那电话又来了,估计大爷不仅耳背,眼神也不好使了,老是拨错号。

明强觉得大爷可怜,便又跟他聊上几句,多数时间是听他唠叨。听多了,也像是熟人了。看到这个座机号码,仿佛也熟悉了。有时大爷电话里咳嗽,他也会关心大爷是否病了,还知道了大爷的好些状况,当年打过仗,受过伤,阴雨天陈伤会隐隐作痛等等。

现在要说到国强,国强要比明强大20多岁,生意做得蛮大,整天忙得不得了。他把老爸的生活安排得不错,只是老爸的电话让他不胜其烦,总是敷衍两句就挂。但近一年来,老爸的电话明显少了,那天正好路过,进去看看,见老爸正热火朝天地给“儿子”打电话,哈哈大笑,“阿强阿强”唤得亲热,才明白了这个由来已久的误会。

国强给明强说明情况,明强终于解脱了。国强感慨不已,向这个小弟弟致敬,表示了深深的歉疚。而老人对自己打错电话的事是否真的不知道?这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国强和明强还是有些不同的。

老人离世后,小弟弟明强写了一本书,里面的故事很精彩,都是老人在电话里聊的,署名阿强,书名叫《父亲的传记》,于是我们知道了那个打错的电话。

篇5:杜甫传记读后感

今天,怀着朝圣的心态,我来到了杜甫的故乡巩义。原定今天下午3点从开封出发,下午5点到巩义。但是由于开封与我心中的开封存在些许差异,所以决定提前离开。8点先乘火车到郑州,停留半小时后转车去巩义。

巩义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康百万庄园,另一个是杜甫陵园。其实还有一个地方是杜甫故里。但是那里是开发后的旅游景点,想必不会缺少香火。相比而言,陵园中的杜甫会更加需要人们的安慰。

独自旅行,比较随性。我偏爱徒步,因为怕坐车会错过很多不为人知的角落。从康百万庄园出来,直接沿路上山,一路上全是嵌在山崖里的民居。已经风化多年的木头门周围是掉渣的土墙,不时有几个人从门里出来,用穴居人的目光目送着我走向山上。

途径一个小时,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了杜甫陵园。杜甫墓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汉墓大小差不多,与他们不同的是这里有人收门票。陵园里边在建的是杜甫祠堂还有类似博物馆之类的东西,目前仅仅是完成了搭建,里边什么也没有。整个园林地处半山腰,十分安静。杜甫的坟冢前有一尊康熙年间的石碑,上边刻着: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坟冢周围杂草重生,好像是在诉说着这位唐朝诗人的多舛命运。提到诗人,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李白。没错,李白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成为了唐诗的代名词。余光中先生曾评价李白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不光是当代人这么评价他,就连同在唐朝的杜甫都不禁赞叹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我看来,李白的地位之高,常常令人望尘莫及。他高的圣洁,甚至高的有些飘渺。令人叹为观止,甚至令人不敢触碰。相比于李白,杜甫则显得更为平易,更为亲民。他的诗歌,被人们成为诗史,多是当时的社会写实。也因此,读杜甫比读李白,我们能更加感受到亲和力,同时也更能看清杜甫漂泊后半生的惨淡命运。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中国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在唐朝,杜甫直到去世,也没有像李白那样名声大噪。正像他长眠于此的陵园,不为人所知,默默的躺在了半山腰上。

杜甫算中唐诗人,他一生五十九岁,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盛唐度过的。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时代,他又和李白、高适和岑参这样的狂人交往,也就不可能没有染上几分狂气。如《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如《房兵曹胡马》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早年的这些诗句,展示出他不平凡的气度,表明他内心充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也正因为这样,当他中年身处窘境,体味炎凉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已四十四岁。因为当时他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从安禄山的战火中逃了出来,投靠了唐肃宗。唐肃宗念他忠义,赐官于他。可杜甫的性格,是没法在当时的官场中立足的。不久他被贬,最后辞官,开始了晚年的流亡生活。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即使自己名声坠落,也要为疾苦的百姓的登高一呼,不管君主如何对他,也要忠于唐王朝。他的一生踏踏实实,就是这么实践的。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则更进一步,不光是不得志,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他还大声呵斥“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当他看到衰败中的唐朝还在战争,在村里征召男丁的时候,他还要为百姓们哀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啊!在小农社会里,从来都重男轻女,然而杜甫却嘲笑讽刺似的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在安史之乱和以后的几年混战中,杜甫更是描绘了一幅幅老百姓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悲惨图像。尤其著名的就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三个在前线打仗的儿子战死了两个,家里只剩下老两口,一个没一条完整的裙子而不敢出来见人的儿媳和一个吃奶的孙子。一家人活到了这份儿上,已经是够悲惨的了,可是来捉人的公差还不依不饶,非要带人去交差不可。万般无奈,逼得老妇人只好跟着走,到前线去给军队做饭。于是这一家人又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诀别。当多少人在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离死别洒下同情的泪水时,杜甫却看到了石壕村里这对老夫妻的生死诀别。他们不善于吐露无法承受的悲哀,只会默默地哭泣。因为杜甫和他们一样,都是弱者。

弱者与弱者还不同。老妇的弱是手无束鸡之力,然而杜甫还有一杆笔,还有他曾经的狂人胸怀。他还在为君所忧,为民所殇。在秋风掀掉他草屋房顶的时候,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时候,他居然还能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一向如此,用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直到自己走投无路了,杜甫还在《又呈吴朗》中写道: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这个无食无儿的妇人,到杜甫门前来打枣充饥,只是一个秋天的事,诗人竟把她记住了。第二年,诗人把这所房子借给一个吴姓亲戚。还特意写这首诗叮嘱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要不是穷得没办法,这妇人何至于稀罕这几个枣子?正因为她心怀恐惧,因此来打枣时一定要尽可能对她和蔼一些。这首诗算不上华丽,纯粹是一片真情。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去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穷人。三年后晚年的杜甫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最终客死在湘江上的一条船里。

篇6:中外传记杜甫个人观后感800字

杜甫,一位在苦难中成长的诗人,像一位饱受风霜,历经沧桑的跨时代老人,是一位心怀百姓,忧国思家的多情才子。风雨无悔的时代造就了他的坚毅与沉稳,也造就了他的凝重与伤怀。

读他的诗,总感到在放眼历史。我无法洞悉他的心,却可以感悟他的情。悲喜交集,凭吊现实。

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挣扎。世间万物又怎么抵得了他的随笔一挥。这首诗是他被困在长安城时所作,正值安史之乱,都城被叛军攻破后占领,江山已经易主。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尸骨被尘嚣掩埋,可是谁会察觉到他的痛苦。欲有斩断乱世之意,却无回天之力。他不希望,也不愿看到;在朗朗春日下,在莺歌燕舞时,透着寒心萧杀。家乡也被入侵者蹂躏着,该是怎样的痛心疾首呢?所以才会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结局吧。

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闲话与慰藉。这是他所居住的四川成都草堂四周的美景。草堂外,柳树枝上,两只黄鹂鸣叫,白鹭,青天,多么生趣盎然。雪山远景和门前江中泊船在刹那间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在草堂内凭窗远眺,西岭上多年未化的雪历历在目,向门外观望,商船云集,好不快哉!战争已经远去,烽火已熄,百姓安乐,生活富足。看到这些,他的心应该是开心的,喜悦的吧。

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感慨和咏叹。他是文人,却有武将风范,太多的战争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他建言献策,是一种艺术与理智的结合,为的还是百姓。战火早些平息,他便早些入眠。多么复杂的情感集汇啊!

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深沉与愁苦。此时正值他病危时,本应安心养病,却深切注视着这片土地,荒凉与萧瑟竟只是弹指一挥间,江山与浮华也化灰飞樯橹间。即使病情加重,也不忘记这个国运坎坷、步履维艰的山河。

我在想,他手中握着的是怎样一支神奇的笔呢?如此完美的诠释着他的灵魂。多么喜欢他啊!内心的喜,亦或是悲,都源自于外界,而非自身。他不是归人,是过客,站在历史的窗外看风景,却走进了我的梦。

当瞑色渐如高楼,哪一位长衫纶巾的诗人会凭栏品味惆怅?在星河渐暗,晓星渐沉的寂寥中寻找他逝去的幸福与欢乐。他是一颗流星,匆匆的划过了夜空,连影子也不留,却回荡在别人的记忆中,那一瞬间的惊艳,无法磨灭。

篇7:读《杜甫传记》有感

叹取舍。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嫉妒随意的新海人员,一方面又想在北京长安谋得一个官衔,他怀恋李白,羡慕嫉妒李白还再次着那类豪爽的生活,而他自己却迫不得已跟这类生活道别。人的一生较难击败的便是自身,一颗心,2个方位,彼此的牵扯令自身痛楚,殊不知自身无可奈何。转看本身,心里那份隐匿很久的童真童趣想有一片去玩的乾坤,殊不知前途二字却牵着拿笔的两手畅游在书海,无可奈何,只有在在桌角刻骨铭心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造物主以食欲为鱼饵将一颗颗飘扬的心领入坎坷艰辛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入仕途,起起落落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展现好像终究应以奸来衬托,诡计笼罩着的官府怎容得下杜甫这类的儒生,一次次的期待,一次次的严厉打击,杜甫一生仕途艰辛。愤!愤佞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可悲,只是那时候社会发展的可悲,乃至是一个时期的可悲。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铸就史诗,他写没谁了唐诗宋词,也写完了唐诗宋词。他以后的诗韵格律,最后都以他的诗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变成教材上的熟客,当娇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取空际,心里的这份赞美没法压抑感。

叹人格。一首首硬实的诗来源于一个杰出的人格,一两脚触碰这片以前出血的农田,一双眼见尽战争的惨忍,人生道路的凄凉,一对耳听尽世间的哀哭,这一切筑造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一份心里的震撼人心扬于诗里,摇晃了封建社会这座碉堡,将众怒、民怨、民饥、民寒述说。

上一篇:小兔的运南瓜作文下一篇:广饶县大王镇中心幼儿园烟花爆竹及安全整治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