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报告办法(暂行)

2024-06-11

风险管理报告办法(暂行)(共8篇)

篇1:风险管理报告办法(暂行)

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畅通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传递与沟通(报告)机制,及时掌控集团所属各分子公司风险变化趋势、重大风险管控进展和成效,为集团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结合集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集团本部及各分子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风险管理报告,是指集团职能部门及分子公司动态识别风险点、评估风险状况,将相关风险信息按照规定流程传递,使管理层、决策层及时、全面掌握风险状况并做出相应决策的风险管理活动及相应记录文件。

第四条风险管理报告要集中反映集团及分子公司总体风险状况和管理情况,为各级领导层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报告工作要完整覆盖集团所有部门以及分子公司全部业务的各类风险。

2、重要性原则。风险管理报告工作要重点突出可能影响集团及分子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点,重点反映当前亟待管控的重要风险因素。

3、及时性原则。在事前和事中反映风险状况,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报告责任。

4、规范性原则。风险管理报告工作要按各类风险管理报告的流程及模板要求逐层报告,规范传递各种风险信息。

第五条风险管理报告体系覆盖集团及分子公司的各类风险及风险管理工作,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报告的内容可分为以下类别: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即全面风险评估报告)、专项风险评估报告、重大风险监测报告(包含重大风险应对进展报告、重大突发事件报告)、风险管理评价报告等。

按照报告的频率,风险管理报告可分为:定期风险管理报告和不定期风险管理报告。全面风险管理报告、风险管理评价报告为报告,每年报送一次;重大风险应对进展报告为季度报告,每季报送一次。专项风险评估报告、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等为不定期报告,随事项发生即时报送。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集团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批准集团《全面风险管理报告》、《风险管理评价报告》、《专项风险评估报告》、《重大突发事件报告》、《风险监测报告》,并批准相应的风险应对方案,形成执行决议,责成有关部门落实与整改。

第七条审计部是集团风险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决议执行的协调、督导、落实和报告工作,定期开展风险管理评价,强化风险报告成果对集团决策和业务发展的服务职能。

审计部对集团各分子公司的风险管理报告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第八条集团各职能部门及各分子公司应关注本单位或相关领域的各种风险信息,及时识别、分析、评估,按照规定的渠道和流程报送至相应风险管理部门和主管单位。

第三章风险管理报告的内容及实施

第九条审计部及各分子公司风险管理部门是全面风险管理评估的组织者和报告撰写的负责人。

《全面风险管理报告》要综合反映本单位上全面风险管理情况、本风险评估情况、本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安排等内容。

集团各分子公司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本单位的全面风险评估工作,于每年 1月15日报送至审计部,审计部在汇总分分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各部门的风险评估结果,撰写《全面风险管理报告》,经集团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对外披露。

第十条专项风险评估报告。集团及各分子公司在“三重一大”、高风险业务、重大改革以及重大投资并购等重要事项提交决策前,对重要事项应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必要时编制《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在提交决策机构审议的“三重一大”事项议案中应附有充分揭示风险和应对策略的《专项风险评估报告》。《报告》可以是决策事项提交材料的专门部分,也可以是独立报告。

第十一条风险管理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评价报告应当以重大风险、突发事件、重大决策和关键业务流程为重点,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设计与运行情况、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评价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缺陷整改情况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性的结论等相关内容做出说明。

审计部每年应至少开展一次风险管理评价工作,编制《风险管理评价报告》。

第十二条重大风险监测报告。包括重大突发事件报告和重大风险应对进展报告。

重大突发事件包括外部纯粹风险事件和内部重大风险事件。外部纯粹风险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按集团应急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企业内部重大风险事件如质量问题引发的媒体危机、重大质量事故、安全事故等,除向集团相关部门报送之外,还应向风险管理部门报送(报送模板见附件 3)。

重大风险应对进展报告,即针对集团重大风险落地进展情况的报告。每季度结束后的 10 日内,各风险应对主责部门或经营单元应按季度向集团审计部报送本季度重大风险落地进展情况(报送表及结题汇报 PPT 模板见附件 4、5、6)。各单位风险管理部门要及时监督本单位重大风险应对方案实施情况。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审计部负责解释。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2:风险管理报告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出资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出资企业是指经长春市人民政府授权由长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属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事项是指出资企业的合并、分立、改制、上市,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发行债券,进行重大投融资,为他人提供担保,转让重大财产,进行大额捐赠,分配利润,以及解散、申请破产等其他影响国有资产权益的重大事项。

前款规定的重大事项分为审批事项和备案事项。审批事项是指须经市国资委同意后方可实施或者依法进行表决的事项。备案事项是指须告知市国资委并接受其指导监督的事项。

第二章 报告责任人

篇3: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日前公布的《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今后职业年金基金财产限于境内投资,其中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0%。

我国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强制建立,实行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采取个人账户方式管理,其中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

依据《暂行办法》,职业年金基金财产限于境内投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国债,债券回购,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债、企业(公司)债、可转换债(含分离交易可转换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特定资产管理计划;证券投资基金,股票,股指期货,养老金产品等金融产品。

篇4:《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办法》确立了从事网络游戏活动的基本原则,明确了适用范围及“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上网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等概念,同时对网络游戏内容管理、未成年人保护、经营行为、虚拟货币发行及管理等作出制度安排。

2000年前后,网络所营造的泡沫经济开始破灭,一个个盛极一时的网络公司纷纷传出裁员或倒闭的消息,而一个网站却呈现另外一番景象:2001年5月,联众游戏以17万同时在线、2000万注册用户的规模成为当时世界最大在线游戏网站。紧随其后,由北京华义代理的日本公司制作的《石器时代》于2001年1月正式上市,成为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拉开了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序幕。

经历了20世纪末的初期、形成期阶段,及几年的快速发展,从盛大公司凭借《传奇》造就了中国互联网的神话到九城的纳斯达克上市;从百万玩家,已成为社会现象的《魔兽世界》到全民为之疯狂的“偷菜”,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经历了成长期,并快速走向成熟期的阶段,在中国整个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成为中国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游戏产业之所以打破原来中国整个网络经济的平衡,主要缘于20世纪末中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整个网络经济大受打击,网络游戏异军突起,成为整个网络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得到迅猛的发展。

中国网游产业发展神速,2008年营收达27亿美元,同比增长76.6%,同时为电信、IT等行业带来了478.4亿元的直接收入。盛大、金山、第九城市等多家中国网络游戏公司都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额高达40亿美元,有6家公司的市值超过10亿美元。截至2008年10月,中国网游研发公司数量已达131家。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超过4000万人,行业平均利润率高达45%,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网络游戏产业仍发展迅猛。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近年来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低俗的营销手段,令人咋舌的收费方式,饱受侵害的虚拟财产,疯狂的网瘾和疯狂的专家,等等;引发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整饬,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一次《办法》的出台势必再次掀起网络游戏行业内外的整顿,推动我国的互联网文化产业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这次《办法》在细则上非常具有针对性,主要对网络游戏的运营,管理,消费等方面的几个突出问题作了规定。

针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办法》明确要求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采取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根据内容、功能和适用人群,制定用户指引和警示说明;同时规定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的游戏或者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针对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交易,《办法》要求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的使用范围仅限于兑换自身提供的网络游戏产品和服务;不得以恶意占用用户预付资金为目的;保存网络游戏用户的购买记录180日以上,将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种类、价格、总量等情况按规定报送注册地省级文化行政部门备案。从事网络游戏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和网络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等经营活动的单位,需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注册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向省级主管单位申请,有效期3年。

针对网络游戏用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网络游戏用户发生纠纷时推诿举证责任;部分运营商通过制定格式化协议,将不平等的霸王条款强加给用户等问题,《办法》规定,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应当在规范自身经营活动的基础上,着力保障网络游戏用户的合法权益。一方面,合理解决纠纷,在提供服务网站的显著位置公布纠纷处理方式,并对经审核真实的实名注册用户负有依法举证责任;另一方面,要求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与用户的服务协议应当包括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制定的《网络游戏服务格式化协议必备条款》的全部内容,且无与其相抵触的其他条款。

国内网游研发水平不高,高水平的作品凤毛麟角,网游企业往往通过代理国外的产品在国内运营的方式进行经营。一方面使我国的产品自主性受到制约,另一方面许多国外网络游戏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包含诸多不良信息。按照第三章的规定,《办法》明确表示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依法对进口网络游戏进行内容审查,进口网游需获得审查批准后,方可上网运营。文化部要求申报进口网络游戏内容审查的,应当为获得独占性授权的网游运营企业。《办法》中也明确了有关部门前置审批的网络游戏出版物,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不再进行重复审查。

网络游戏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产业,地位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壮大而日益提高,其辐射作用也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258亿元人民币;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2.65亿。同时,对于文化的传播,网络游戏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就像电视和电影部分取代了书籍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一样,互联网正在逐渐取代电视,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最主要的窗口。以现在的发展趋势,网络游戏将成为新世纪的影视剧,成为新千年的小说。世界知名的电子游戏制作公司,如索尼,暴雪都将本土的文化通过这一平台向世界传播,得到了业界的良好评价,同时也壮大了企业的实力。在韩国,网络文化产业被大力推广,韩国人首先为电子娱乐产业正名,电子游戏被当做一种体育运动“电子竞技”来开展,极盛时受到全民的追捧。

篇5:风险管理报告办法(暂行)

浙江省支付机构支付业务报告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支付机构业务活动、风险状况以及各类重大事项,加强支付业务管理,防范支付业务风险,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2010〕第2号令)、《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2010〕第17号公告)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注册地在浙江省内(不含宁波)的支付机构。

本办法所称支付机构是指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金融机构。

第三条

支付机构应按本办法要求向所在地市人民银行报告业务经营、支付业务系统运行和风险管理等情况。

人民银行各市中心支行在接到支付机构报告的2个工作日内上报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遇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应先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立即向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报告。

第四条

支付机构应指定牵头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机构内部各部门的相关情况,并指派专门联络员,负责支付业务报告、日常沟通和联系工作。

第五条

支付机构发生下列事项,应提前5个工作日以书面 形式向所在地市人民银行报备:

(一)在《支付业务许可证》核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的业务创新,包括开办新的业务种类、调整原有业务的流程、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增加功能等;

(二)制订或调整收费项目和标准、支付服务协议的格式条款;

(三)变更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财务、技术、运营、备付金管理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四)因支付业务系统升级改造等原因需暂停支付服务2小时以上的;

(五)支付业务系统机房搬迁、机房设施发生重大变更或网络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六)支付业务生产系统发生重大变更;

(七)开展可能影响支付业务系统运行的环境设施及应用系统应急演练。

第六条

支付机构发生下列事项,应在事后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地市人民银行报备:

(一)设立从事支付业务的分公司;

(二)变更持有5%(含)以上股权的出资人;

(三)在银行机构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与商业银行签订备付金存管协议;

(四)调整公司组织架构;

(五)变更公司地址;

(六)制订或调整支付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支付业务办法、客户权益保障措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等;

(七)与银行机构或支付机构开展支付业务合作,报告内容应包括合作的领域、方式、起始时间、资金划转形式等;

(八)与其他机构合作发行预付卡,代售或受理其他机构发行的预付卡,报告内容应包括发卡机构的基本情况、合作起始时间、代销或受理的其他机构发行的预付卡数量及金额、资金的结算方式和结算周期等;

(九)跨境从事或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支付业务;

(十)与其他机构签订涉及支配公司实际行为、参与公司利润分配等的协议,以及因各种原因按照合作协议向合作机构按一定比例进行利润分配等情形;

(十一)因客户投诉、纠纷等被新闻媒体负面报道的事件;

(十二)支付机构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或主要出资人涉及诉讼案件;

(十三)其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以及人民银行要求报告的事件。

第七条

支付机构发生下列事项,应当在事后立即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向所在地市人民银行报告,并在3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完整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原因、责任人、影响及补救措施:

(一)影响备付金安全的重大风险事件;

(二)导致支付业务中止超过2小时的突发事件;

(三)因支付业务系统数据或敏感信息被窃取、篡改、假冒,或重要数据处理设备失窃,对公司经营、社会秩序和客户利益构成较大影响的事件;

(四)因信息系统软硬件故障、网络通信系统故障、供电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大规模感染信息系统设备、数据处理中心遭水灾、火灾及雷击、网络遭入侵或攻击导致支付业务系统中断或运行不正常超过4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支付业务系统不能正常运营且影响范围超过一个县级行政区域等情形的。

第八条

支付机构应定期向所在地市人民银行报送以下资料:

(一)支付业务统计报表(格式见附1);

(二)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表和余额分布表(格式见附2、3);

(三)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支付业务统计报表按季编制,于下季初3个工作日内分别以纸质和电子文件的形式报送所在地市人民银行;客户备付金余额表和余额分布表按月编制,于每月初3个工作日内分别以纸质和电子文件的形式报送所在地市人民银行;财务会计报告应于次年4月末前报送所在地市人民银行。

第九条

支付机构应严格依照各类报表的“填报说明”和业 务实际情况填报支付业务报表、报告和其他信息资料,确保各类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十条

支付机构发生本办法未列明的其他可能对其自身经营发展、支付服务市场稳定或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应及时按人民银行要求以适当方式报告。

第十一条

支付机构未按本办法规定报告支付业务情况,存在不报、瞒报、漏报、迟报、错报行为的,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将视情节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二条

支付机构变更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组织形式、主要出资人,调整业务类型或改变业务覆盖范围,以及发生公司合并或分立等事件的,应当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报人民银行总行同意后执行。

第十三条

除本办法第六条第(一)至

(三)项及第八条外,省外支付机构在浙分公司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人民银行对支付机构业务创新、客户备付金等另有管理规定的,从相关规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负责解释。第十六条

篇6:风险管理报告办法(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直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资产和财务监督,规范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编制工作,确保财务决算报告全面、真实、准确反映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基本经营情况,依据《企业国有资产法》及《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企业编制上报的财务决算报告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财务决算报告,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根据国家统一的编制口径、报表格式和编报要求,依据有关会计账簿记录和相关财务会计资料,编制上报反映企业年末资产、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基本经营情况的文件。

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由财务决算报表及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以及市国资委要求上报的其他相关资料构成。

第三条除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企业外,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及市国资委要求的其他事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符合资质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必备附件,应当与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一并上报。

第四条市国资委依法对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编制工作、审计质量等进行监督,并组织对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及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查。

第二章 编制原则

第五条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在每个会计终了,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规定,在全面做好财产清查、债权债务确认、内部往来核对、资产质量核实、正确结转损益的基础上,认真组织编制财务决算报告,以全面、完整、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资产、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本办法所称各级子企业包括企业所有境内外全资子企业、控股子企业,以及各类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事业单位和基建项目。

第六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循会计全面性、完整性原则,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应当以经营内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事项及经过核对无误的相关会计账簿为基础进行编制,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现金流入(出)等状况,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

(二)企业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应当根据真实的交易事项、会计记录等资料,按照规定的会计核算原则及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对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确认和计量;

(三)企业应当严格遵守会计核算规定,不得应提不提、应摊不摊或者多提多摊成本(费用),造成企业经营成果不实,影响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性;

(四)企业不得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减值准备计提、转回等方式,掩饰企业真实经营状况,影响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性;

(五)企业应当客观地反映实际发生的资产损失,以保证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真实、可靠;

(六)企业不得存有未反映在决算报告中的财务、会计事项,不得有账外资产或设立账外账,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立“小金库”;

(七)企业应当按规定将各级子企业全部纳入决算编制范围,以全面反映企业的资产及财务状况。间决算编制户数发生变化的,应书面报市国资委说明变化原因并列明增减企业名单。

(八)企业所属基建项目应当按照规定要求与企业财务并账。暂未并账的,应当将基建项目的相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决算范围,以完整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第七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应当遵循会计稳健性原则,按有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和方法,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定期对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逐项进行认定、计算。第八条 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编制财务决算报告应当遵循会计可比性原则,编制基础、编制原则、编制依据、编制方法及各项财务指标口径应当保持一致,各期间财务决算数据保持衔接,如实反映间企业资产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变动情况。

第九条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及各级子企业所执行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应当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保持一致。因特殊情形不能保持一致的,应当事先报市国资委备案,并陈述相关理由。

企业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要求执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暂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所属事业单位,应当将相关财务决算内容一并纳入企业财务决算范围,以完整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

第十条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的各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因特殊情形发生变更的,应当事先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十一条 企业在财务决算报告编制中,应准确填列报表各项指标数据,不得遗漏,报表内项目之间和表式之间各项相关指标数据应当相互衔接,保证勾稽关系正确。

第三章 报表合并

第十二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集团公司应当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将所属各级子企业财务决算报表进行层层合并,逐级编制财务决算合并报表。企业财务决算合并报表范围包括:

(一)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境内全部子企业;

(二)境外(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子企业;

(三)所属事业单位;

(四)各类基建项目;

(五)按照规定执行金融会计制度的子企业;

(六)所属独立核算的其他经济组织。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将所能控制的各子企业财务决算报表进行合并。

实施委托管理方式暂未建立产权关系的企业,由受托主体企业纳入汇总范围。

第十三条企业编制财务决算合并报表,应当将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内部往来进行充分抵销,对涉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和费用、利润、现金流量等财务决算相应指标数据均应当按照合并口径编制。

第十四条各级子企业执行的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与企业集团不一致的,企业集团在编制财务决算合并报表时,应当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将子企业决算数据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财务决算报表的合并工作。因特殊情况不能保持一致的,应当事先报市国资委备案,并陈述相关理由。

对于企业集团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而所属子企业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可直接进行合并,编制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第十五条对于所属投资各方占等额股份的子企业,按约定由一方根据国家合并会计报表有关规定进行合并;或者根据实际执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分别采用比例合并法进行合并或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第十六条 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合并过程中,境外子企业与企业集团会计期间或者会计结账日不一致时,应当以企业集团的会计期间和会计结账日为准进行调整。

第十七条凡内涉及产权变更的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合并原则上应当以企业年末结账日的产权隶属关系确定。结账日尚未办理产权变更手续的,由原企业合并编制;结账日已办理完产权变更关系的,由接收企业合并编制。

第十八条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有关规定,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级子企业可以不纳入财务决算合并报表范围:

(一)已宣告破产的子企业;

(二)按照破产程序,已宣告被清理整顿的子企业;

(三)已实际关停并转的子企业;

(四)非持续经营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五)受所在国或地区外汇管制及其他管制,资金调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子企业。

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更,应当于终了日之前,将变更范围、原因及对报表整体的影响报市国资委核准。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按照准则规定办理。第四章 信息披露 第十九条为便于理解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了解和分析企业资产质量、财务状况,核实企业真实经营成果,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对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重要内容进行详尽说明和披露。

企业财务决算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内容应当真实、全面、详尽,不得隐瞒企业有关重大违规事项。

第二十条企业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方法及报表重要项目等所作出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是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报表附注应当重点披露以下内容:

(一)企业的历史沿革、注册地、注册资本、组织结构等基本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三)企业报告期内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合并决算报表的编制方法,报告期内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重大差错更正的说明;

(四)现金流量情况、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及或有事项、承诺事项的说明;

(五)企业合并、分离、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等事项的说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的说明;

(六)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七)对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中货币资金、长短期投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商誉、各项负债、实收资本及各项公积金、营业收入及各项成本费用、外币折算、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等会计科目进行披露;

(八)企业财务决算报表合并的编制方法、范围及其依据,将未纳入合并决算报表范围的子企业资产、负债、销售收入、实现利润、税后利润以及对企业财务决算合并报表的影响逐户列示;

(九)企业集团公司的投资收益、从子企业分享的红利情况及收缴的管理费、给予子企业的补贴情况等决算主要项目的注释;

(十)企业重大涉讼案件、或有事项等情况;

(十一)按照规定应当披露的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的其它重要财务会计事项,以及市国资委要求披露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一条企业财务决算专项说明是依据市国资委专项监管工作要求,对财务决算报表相关内容的专门说明,是企业向市国资委报送财务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决算专项说明应当重点说明下列内容:

(一)期初重大调整事项的说明;

(二)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助情况的说明;

(三)承诺事项及高风险业务的说明;

(四)人工成本情况的说明;

(五)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的说明;

(六)资产损失管理、企业对外投资及借款、非主业投 资等情况的说明;

(七)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情况的说明;

(八)长短期投资及借款、未确认投资损失等重要会计 科目的说明;

(九)审计及执行情况;

(十)市国有资本收益支持项目绩效情况的说明;

(十一)市国资委要求披露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利润实现及分配等资产状况和财务管理的综合性分析报告,是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

(二)企业预算执行情况及利润实现、利润分配和企业亏损情况;

(三)企业重大投融资及资金增减、周转情况;

(四)对企业资产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资本保值增值等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五)企业本科技投入和支出情况,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支出情况;

(六)上一会计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七)企业本经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下拟采取的改进管理和提高经营业绩的具体措施,以及业务发展计划;

(八)市国资委要求说明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三条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决算数据应当与报送市国资委的财务决算报告数据及披露的财务信息保持一致。

第五章 决算审计

第二十四条为保证企业资产、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市国资委或企业应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集团及其各级子企业财务决算进行审计。

第二十五条选聘会计师事务所,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市国资委或企业集团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模式,采用招标等公开方式进行。

第二十六条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内容应当包括企业财务决算报表中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资产减值准备情况表等相关指标数据和会计报表附注,以及市国资委要求的其他重要财务指标和有关数据。

第二十七条 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应当根据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的审计意见进行决算调整。企业对审计意见存有异议且未进行决算调整的,应当在企业财务决算专项说明中予以说明。

第二十八条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企业违反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或者未按注册会计师意见进行调整的重大会计事项进行披露。第二十九条企业应当为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财务决算审计、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充分审计证据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协助,不得干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以保证审计结论的独立、客观、公正。

第三十条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审计工作按照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规定进行。为适应境外子企业的特殊性,对于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对境外子企业的内审制度,并出具内审报告,以保证境外子企业财务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第三十一条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等无法实施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特殊子企业或单位,报经市国资委核准后,可由内部审计机构对财务决算报表实施审计。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该类财务决算报告的内审制度,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以保证财务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

第六章 报告报送

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负责各级子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组织、收集、审核、汇总、合并等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将企业财务决算报告报送市国资委。

第三十三条企业向市国资委报送的财务决算报告应当做到“统一编报口径、统一编报格式、统一编报要求”。

(一)符合国家规定的报表格式、指标口径要求;

(二)使用统一下发的财务决算报表软件填报各项决算数据;

(三)按照要求报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的财务决算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审计报告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说明等资料。

第三十四条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报送级次如下:

(一)企业集团除报送企业合并财务决算报告外,还应将集团本部及所属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分户财务决算报告一并报送。对少数管理级次较多、股权结构复杂无法及时报送所有分户企业报表的企业集团,应将报送级次情况及未分户报送的企业名单列明报市国资委备案。

(二)企业所属上市子企业、金融子企业及其他重要子企业不分级次均应填报本套报表,并上报分户数据;

(三)设立在境外的子企业,除报送合并财务决算报告外,还应当报送境外的子企业及其所属子企业的分户决算报告。

(四)托管企业不纳入合并财务决算报告范围,由企业集团另行汇总报送。

第三十五条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一)企业合并财务决算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材料,以及审计报告、审计管理意见书和审计情况说明的纸质文件与电子文档。

(二)二级子企业应当报送财务决算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决算专项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和审计报告的电子文档。

(三)三级子企业(含按规定应报送的三级以下重要子企业)仅报送财务决算报表数据的电子文档。

(四)上报的各种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均应将其复制到报表软件中的附报文档相应区域中,与财务决算报表数据一并上报。

第三十六条企业应当以正式文件向市国资委报送财务决算报告。文件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间主要财务决算数据的变化情况;

(二)纳入企业财务决算合并的范围;

(三)对于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企业,应当对有关情况进行说明;

(四)需要说明的其它有关情况。

第三十七条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应当加盖企业公章,并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会计师或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报告编制人签名并盖章。

企业报送财务决算报告及附送的各类资料应当按顺序装订成册,材料较多时应当编排目录,注明备查材料页码。

第三十八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总会计师或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报告编制人等应当对企业编制的财务决算报告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承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第三十九条企业报送财务决算报告后,市国资委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对企业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审核。并将审核后的财务决算报告作为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企业绩效评价和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等工作的依据,有关办法另行制定。

第七章 考评奖惩

第四十条为全面做好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工作,保证企业财务决算报告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决算数据分析研究水平,市国资委将对企业财务决算工作进行考评。根据财务决算报告的考评结果,对评定为优秀的单位,由市国资委给予通报表彰。企业财务报告报送不及时的,由市国资委责令其整改。

第四十一条 企业报送的财务决算报告内容不完整、信息披露不充分,或数据差错较大,造成财务决算不实,以及财务决算报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由市国资委责令其重新编报,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四十二条企业在财务决算编制工作中弄虚作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以及故意漏报、瞒报,尚未构成犯罪嫌疑的,由市国资委责令改正,并依照《会计法》、《企业国有资产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予以处罚;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三条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企业财务决算报告审计工作中参与做假账,或者在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和缺陷,造成审计结论失实的,市国资委应当禁止其今后承办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并通报或者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四十四条 市国资委相关工作人员在对企业财务决算报告信息的收集、汇总、审核和管理过程中徇私舞弊,造成重大工作过失或者泄露国家机密或企业商业秘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由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篇7:风险管理报告办法(暂行)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规范国有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甘 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政府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重要子 企业(包括所属独资企业、控股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重大事项的报告管理,有关子企业及参股企业有关重大事项的报告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要子企业是指开展所出资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实际运营、并且由其直接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经营单位。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事项是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主营业务,企业投资与项目管理,企业重组改制,产(股)权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公司章程和注册资本,参股企业决算报告,董事会报告,以及根据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第五条 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分为核准事项、报告事项和备案事项。核准事项须经省政府国资委审核批准并书面回复后方可实施。报告事项应按照规定内容、时限和程序报告省政府国资委。备案事项为告知事项,应于实施之日前七日内向省政府国资委报送。如省政府国资委提出异议,企业需按要求对备案事项进行调整后再行实施。

第二章 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分类

发展规划与主营业务

第六条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应按照《甘肃省省属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大纲》要求规范编制。

所出资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将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后组织实施。

所出资企业应将重要子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报省政府国资委备案。第七条 省政府国资委对所出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实行滚动调整管理。所出资企业需对其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调整的,调整规划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后执行。

第八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在当年的实施情况应在下一三月底前将报省政府国资委备案。

第九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主要经营业务范围应按照省政府国资委主要经营业务确认的有关管理规定进行核准。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需要变更主营业务范围(含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的各种资质的转移)的,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企业投资与项目管理

第十条 本办法所称的投资包括境内投资和境外投资。

境内投资主要包括所出资企业在境内的固定资产投资、资产收购、长期股权投资等。

本办法所称企业境外投资,是指所出资企业以货币、实物、有价证券、知识产权、专有技术、股权、债权等资产和权益,在境外及港澳台地区新设、收购、兼并企业和办事机构或对其增资、再投资等,获得所有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第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投资计划中的投资项目是指按照企业投资管理制度规定由董事会或有关会议研究决策的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子企业投资项目。

第十二条 省政府国资委对所出资企业投资行为实行分类监督管理。国有独资公司由董事会依据企业发展战略编制投资计划报省政府国资委审核后组织实施;国有控股公 司、国有参股公司由公司董事会编制投资计划草案报省政府国资委审核,省政府国资委提出审核意见反馈公司董事会,经公司股东会表决通过后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所出资企业在投资计划外追加项目,应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省政府国资委,省政府国资委按审核投资计划的程序和办法进行审核。

第十四条 按国家现行投资管理规定,需由国家和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应先报告省政府国资委提出审核意见后,再行上报国家和省政府有关部门。

企业上报的项目报告,要有董事会决议和可行性论证报告,资源类项目还应有地质勘查报告等要件。

第十五条 企业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的,应重新履行投资决策程序,并将决策意见及时书面报告省政府国资委:

(一)对投资额、资金来源及构成进行重大调整,致使企业负债过高,超出企业承受能力或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

(二)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导致企业控制权转移的;

(三)投资合作方严重违约,损害出资人权益的。第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投资计划应于每年三月中旬前报省政府国资委,省政府国资委将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对企业投资计划进行核准或备案。

第十七条 省政府国资委建立包括境内投资和境外投资的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企业投资统计分析报告应当于每季度末十五日内,按有关规定和要求报省政府国资委。

第十八条 企业直接出资设立或收购的境外企业,涉及其清算、合并、分立或重组,增减注册资本,调整产(股)权结构及出资方式、产(股)权转让以及投资实施过程中发生调整事项,企业应及时向省政府国资委报告,并提供经境内外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或资产评估报告。

第十九条 所出资企业在境外的所属企业或机构发生以下重大事项,应及时向省政府国资委报告:

(一)发生严重亏损或大额坏账;

(二)投资合作方严重违约,出现损害出资人利益及项目不能按计划要求完成的情况;

(三)高管人员有舞弊、欺诈等行为;

(四)驻在国(地区)监管机构对境外企业或机构采取的重大处罚措施;(五)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六)其他应报告的重大事项。

企业重组、改制

第二十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重组,是指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中的独资企业、独资公司、控股公司采取合并、分立等方式或引进战略投资者组建新的独资企业、独资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或企业集团。

本办法所称企业改制,是指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第二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子企业重组、改制应向省政府国资委提出申请。由省政府国资委根据企业情况,依照有关政策进行初审,初审同意后方可启动重组、改制程序。

第二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应由省政府国资委决定。所出资企业中的大型、特大型企业重组、改制的,由省政府国资委审核后,报请省政府批准。或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国资委审批。所出资企业中的中小型企业重组、改制,由省政府国资委审批。

所出资企业所属子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应由所出资企业在决定前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第二十三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子企业改制涉及职工持股的,应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职工持股原则上限于持有本企业股权。严格控制和规范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职工持股。

第二十四条 企业改制时涉及股份制改造的,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同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二十五条 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方案按照国家和本省相关政策规定审批。

第二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各级独资、控股企业的破产、解散、清算方案,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所出资企业中的大型、特大型企业的破产、解散、清算方案,应由省政府国资委审核后,报请省政府批准。

第二十七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依法退出市场、整体分流安置职工方案,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第二十八条 企业改制和重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结果应报省政府国资委审核、确认、批复、备案。

产(股)权管理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企业国有产(股)权变动是指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国有产(股)权的转让或者国有产(股)权比例发生变化。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的国有产(股)权变动由省政府国资委决定;其中国有产(股)权变动致使国家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经省政府国资委审核后,报请省政府批准。

所出资企业子企业的国有产(股)权变动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中的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国有股权的下列事项,应报省政府国资委审核。需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及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按照相关规定上报:

(一)国有企业改制、投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国有股权的设置方案;

(二)国有股权持有单位产权变动涉及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性质变化的;

(三)国有股权变现以及国家股权、发起人国有法人股权发生转让、划转的;

(四)国有股股东将其持有的国有股用于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质押担保的;

(五)所出资企业所属上市公司回购国有股权的;

(六)国有股股东未全额认购或以非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应当配股份的;

(七)国有股股东拟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置换的。第三十一条 国有股权经司法冻结拍卖后,买受人应向省政府国资委申请办理股权性质界定。

第三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所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被法院司法冻结的,所出资企业应及时向省政府国资委报告。

资产管理

第三十三条 重 大资产采购是指所出资企业重大购买、置换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行为。所出资企业购买、置换同一或相关的资产总额占本企业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 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以上,或累计对同一或相关资产分次购买或支出的金额超过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作为重大采购事项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所出资企业如一次性采购经营性资产(如原材料)超过企业预算或上销售成本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应作为重大资产采购事项报告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第三十四条重大资产处置包括所出资企业重大资产出售行为、子企业改制资产处置和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等行为:

(一)重大资产出售行为指所出资企业发生的重大资产(主要指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等)置换、转让及出售行为,应按规定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二)子企业改制资产处置指最近一个会计主营业务收入或净利润占所出资企业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会计报表百分之十以上的子企业改制的资产处置行为,应按规定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三)资产减值准备财务核销指所出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经取得合法证据证明确实发生事实损失的资产,对该项资产账面余额和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财务核销,应按规定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或备案。

第三十五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的国有土地、房产等资产抵押、租赁、投资等事项,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并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第三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探矿权、采矿权等知识产权或无形资产事项的,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第三十七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在资产审计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涉及重大资产损失的有关情况,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省政府国资委报告。

财务管理

第三十八条 重大股权投资是指对外(同一单位)大额度股权投资。投资金额超过所出资企业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未注明合并报表的,计算口径均指单户会计报表)的净资产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权投资,包括股权置换行为,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第三十九条风险投资业务指所出资企业及其重要子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向境外投资或拟从事股票、期货、基金、证券、外汇买卖、委托理财等高风险业务投融资项目,应向省政府国资委报告或备案。单项投资(按上述项目分类)在报告期内累计发生额占本公司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净资产百分之五以上的,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第四十条重大借款指所出资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或企业之间拆借资金,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按照单户会计报表计算口径)超过百分之七十以上或者使其资产负债率上升十个百分点的所有借款项目,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所出资企业财产抵押和股权质押贷款事项按照规定程序审批。

第四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以及增资扩股等融资行为,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第四十二条 所 出资企业超过企业领导人员有权调动、使用的资金限额(具体限额根据企业规模或行业情况由企业章程或相关制度进行规定)的预算内大额度资金调动和使用,超预算资金调动和使用以及对外大额捐赠、捐助等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国有资本参股企业应提交股东会决定,国有独资企业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第四十三条 所出资企业为其所属全资或控股子企业提供担保,金额超过被担保方净资产百分之三十的,应报省政府国资委备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股东会或董事会同意担保的书面决议;

(二)担保说明书,包括担保事项说明、与被担保方关系、被担保方资信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方累计担保额、担保风险评价等。

第四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为其所属企业以外的省属企业提供担保的,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核准应当报送下列文件:

(一)担保项目核准申请;

(二)股东会或董事会同意担保的书面决议;

(三)担保说明书,包括担保事项说明、与被担保方关系、被担保方资信状况、财务状况、担保方累计担保额、担保风险评价等;

(四)担保双方最近一期会计报表和上会计决算报表;

(五)被担保方提供反担保的有关文件。

第四十五条 所出资企业原则上不得为省属企业以外的企业提供担保。

公司章程、注册资本

第四十六条 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事项,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所出资企业中的国有控股企业的章程的制定和修改事项,应报省政府国资委备案。第四十七条 所出资企业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所出资企业从事与所出资企业主营业务类同的重要子企业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增减额超过原注册资本百分之二十的,应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

参股企业决算报告

第四十八条 参股企业决算报告应在经过各方股东认可的法定中介机构认定后,按照规定程序报省政府国资委备案。

董事会报告

第四十九条 所出资企业中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应在每年三月底前向省政府国资委报送上一《董事会工作报告》。

所出资企业中国有控股公司、国有参股公司的国有董事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向省政府国资委报送上一《董事会工作报告》。

其 他

第五十条 所出资企业及所属企业有关产权界定、产权登记、清产核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案、重大关联交易事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信访维稳事项、重大诉讼仲裁事项、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其他影响国有资产安全或企业正常经营管理的事项,需上报省政府国资委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重大事项报告程序

第五十一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子企业重大事项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由公司股东会或董事会(非公司制企业为厂长经理办公会)等机构进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出资企业中股东会、董事会等决策机构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监事会应列席会议。

第五十二条 所出资企业召开股东会前,应提前十五日向省政府国资委报告会议议题。

省政府国资委派出董事接到所出资企业召开董事会会议通知后,应及时向省政府国资委报告会议时间、议题等,并听取省政府国资委意见。

所出资企业召开股东会、董事会应有省政府国资委委派股东代表、董事出席。

省政府国资委派出的股东代表、董事,应按省政府国资委的意图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并将其履行职责的有关情况及时向省政府国资委以书面形式报告。

第五十三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需要报省政府国资委核准的重大事项,应经过企业总法律顾问、法律事务部门或代理律师的合法性审核,分析相关的法律风险,明确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向省政府国资委上报重大事项前可以预先就拟报事项的核准程序、需上报的文件材料以及其他相关事项向省政府国资委有关业务处室咨询沟通,有关业务处室应予以解答。

第五十五条 所出资企业对本办法所列重大事项及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应按要求及时向省政府国资委报告,并保证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企业上报重大事项应逐级上报,不得越级行文。

上报事项应以正式文件(一式两份)的形式报省政府国资委。第五十六条 企业所报告的重大事项应按照程序一事一报。涉及审核批准的事项要以“请示”件的形式上报;涉及报告或备案的事项要以“报告”件的形式上报。

综合性重大事项涉及的多个具体事项,应当与主报事项一并上报省政府国资委;未能与主报事项一并上报的具体事项,应另外行文上报省政府国资委。第五十七条 企业上报重大事项应附带相关文件材料。本办法有规定的,按照规定附带相关文件材料;本办法没有规定的,按照所报事项有关规定附带相关文件材料。

企业上报文件材料应当齐备。上报材料不齐备的,有关处室应在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告知企业补齐相关文件材料;三个工作日内未告知的,视为材料齐备;告知企业补齐文件材料应当一次性告知。

第五十八条 为提高重大事项报告、审核、批复、备案、告知等有关规定程序的公文流转效率,企业重大事项的文件正文除以书面形式上报省政府国资委外,其他内容或附件以电子版形式上传相应处室。有关处室在收到企业重大事项电子版材料后,即可进行审核。

第五十九条 省政府国资委对企业报送核准的重大事项应一事一批。综合类重大事项由主办处室牵头、协办处室配合草拟审核意见,原则上提交主任办公会议审定;其他重大事项由相关职能处室草拟审核意见,原则上由分管领导审定,其中影响大的重大事项由分管领导提出审签意见后,报主要领导审定。

有关处室在草拟审核意见过程中应听取监事会的意见。

省政府国资委对企业报送需核准的重大事项以省政府国资委文件的形式予以回复。

第六十条 省政府国资委接到企业上报事项后,应及时对申报材料和有关手续进行审核,在十个工作日内办结。其中,对需要与相关部门协商,以及需要请示省政府决定的事项,办理时限可适当延期,最迟应在十五个工作日内给予明确回复。

第四章 监督检查及违规处理

第六十一条 省政府国资委每年对企业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企业考核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

第六十二条所出资企业出现下列情况,对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国有股东代表、董事,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扣减年薪、通报批评等处分,或通过法定程序降职、免职或解聘,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对应报事项未按规定报告或越级上报的;

(二)不按照省政府国资委意见在企业决策程序中充分、完整表达意见、行使表决权的;

(三)在报告中谎报、隐瞒重要情况的;

(四)出现损害国有出资人权益的其他行为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六十三条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应根据本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有关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制度。

所出资企业及其所属企业应将本办法以及涉及重大事项报告与管理的其他制度文件,在公司章程中作为决策依据加以明确。

国有参股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重大事项应同时报省政府国资委和其他股东。

第六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政府国资委负责解释。

篇8:风险管理报告办法(暂行)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 把发展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平台,推进农村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指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和种子种苗、农药、兽药、肥料、农机以及民族特色产品、地方特色产品等科技开发与应用推广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第三条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 负责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认定条件

第四条申报认定条件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在本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二)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产业规模,经济效益良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年度总收入不低于200万元;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须科技服务业绩显著, 会员年度总收入不低于200万元。

(三)对当地农民增收具有较大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可靠、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拥有会员50户以上,农户年度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四)具有明确的发展规划、 建设目标和科技工作计划,并具备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示范、服务方面业绩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优先认定。

(五)组织负责人科技意识强,注重科技创新,服务意识强。 组织负责人为科技特派员、科技辅导员的,其所在组织优先认定。

(六)管理规范、信誉良好。 内部章程、财务管理、民主监督、 民主决策等规章制度健全规范。

第三章申报认定程序

第五条凡符合上述申报认定条件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均可申报。申报认定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应提供以下书面材料:

(一)《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申报书》。

(二)登记注册证明:民政部门核发的登记证明复印件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复印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还需提供其相关经营机构的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或复印件。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两年财务报告;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服务业绩及相关证明。

(四)组织章程、技术、财务管理制度和与农户签订合同文本复印件。

第六条各州(市)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初审推荐。申请、认定材料由推荐部门初审同意后,一式六份统一报送省科技厅。

第七条省科技厅受理材料后,委托中介机构,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按本办法规定的申报、认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经省科技厅业务主管部门审核、专家组评审、省科技厅厅长办公会审定通过后,由省科技厅行文,对认定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正式授牌。

第四章扶持措施

第八条对于已认定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省科技厅给予5万元至1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主要用于该组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 发展业绩突出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申请省科技厅的滚动支持。

第九条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申报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由州(市)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项目的组织申报。

第五章组织管理

第十条省科技厅常年受理申报,每年组织一次评审认定。根据申报、认定条件的要求,按规定程序受理申报、组织评审,以专家组评审意见为重要依据,择优认定。

第十一条获认定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省科技厅签订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发展任务书。

第十二条各州(市)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获认定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年11月底前,向省科技厅提交经州(市)科技局审核的本年度执行情况报告。

第十四条省科技厅对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每两年进行定期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 经核实,取消称号,公告并收回授牌。连续3次考核通过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除发生重大情况外,以后将不再考核。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考核不合格:

(一)年度总收入、服务业绩、 带动农户数量等指标严重下滑的;

(二)在经营运行中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其它信用问题的;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解散、注销的。

第十五条主营业务范围有较大变更或发生合并、分立、迁移等情况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需重新申报。

第十六条加强经费管理。 对省科技厅支持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经费实行专款专用,按《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2009年5月22日起施行

上一篇:业务申请情况说明下一篇: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