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

2024-06-19

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精选6篇)

篇1: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

《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

国土资规〔201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通信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商务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决策部署,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推进“互联网+”行动,发展电子商务,构建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支持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提出以下用地意见:

一、加大新供用地保障力度

(一)优先安排新产业发展用地。依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相关服务指导目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鼓励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政策要求,各地可结合地方实际,确定当地重点发展的新产业,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优先安排用地供应。对新产业发展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地区,可适度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二)明确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类型。国家支持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建设项目,属于产品加工制造、高端装备修理的项目,可按工业用途落实用地;属于研发设计、勘察、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环境评估与监测的项目,可按科教用途落实用地;属于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节水、新能源发电运营维护、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中的排水、供电及污水、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理以及通信设施的项目,可按公用设施用途落实用地;属于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通信设施除外)、新型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经营服务项目,可按商服用途落实用地。新业态项目土地用途不明确的,可经县级以上城乡规划部门会同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论证,在现有国家城市用地分类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标准予以明确,向社会公开后实施。

(三)运用多种方式供应新产业用地。新产业项目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供应。鼓励以租赁等多种方式向中小企业供应土地。积极推行先租后让、租让结合供应方式。出让土地依法需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的,在公平、公正、不排除多个市场主体竞争的前提下,可将投资和产业主管部门提出的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质要求作为土地供应前置条件;以先租后让等方式供应土地涉及招标拍卖挂牌的,招标拍卖挂牌程序也可在租赁供应时实施,租赁期满符合条件的可转为出让土地。

(四)采取差别化用地政策支持新业态发展。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草地等未利用土地的,对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用地部分,可按原地类认定,不改变土地用途,在土地变更调查时作出标注,用地允许以租赁等方式取得,双方签订好补偿协议,用地报当地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对项目永久性建筑用地部分,应依法按建设用地办理手续。对建设占用农用地的,所有用地部分均应按建设用地管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移动通信基站等用地面积小、需多点分布的新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可采取配建方式供地。在供应其他相关建设项目用地时,将配建要求纳入土地使用条件,土地供应后,由相关权利人依法明确配套设施用地产权关系;鼓励新产业小型配套设施依法取得地役权进行建设。

二、鼓励盘活利用现有用地

(五)促进制造业迈向中高端。传统工业企业转为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利用存量房产进行制造业与文化创意、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在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提下,现有制造业企业通过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调整用地结构增加服务型制造业务设施和经营场所,其建筑面积比例不超过原总建筑面积15%的,可继续按原用途使用土地,但不得分割转让。

(六)支持生产性、科技及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原制造业企业和科研机构整体或部分转型、转制成立独立法人实体,从事研发设计、勘察、科技成果转化转移、信息技术服务和软件研发及知识产权、综合科技、节能环保等经营服务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

(七)鼓励建设创业创新平台。依托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的开放共享互动创新网络平台,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建设的产学研结合中试基地、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产业创新中心,可继续保持土地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不变。按照国家加快构建众创空间的要求,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小企业创业基地、高校、科技院所等机构,利用存量房产兴办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众创空间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

(八)支持“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在不改变用地主体、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开发互联网信息资源,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发展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业务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过渡期满,可根据企业发展业态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是否另行办理用地手续事宜。

(九)促进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科研机构转制为产业技术研发企业,其使用的原划拨科研用地、生产性建设用地,可按国有企业改制政策进行土地资产处置,对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的,可采取作价出资(入股)、授权经营方式配置土地。

三、引导新产业集聚发展

(十)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产业在现有开发区、产业集聚区集中布局,高新区、经开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要发挥新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引领作用。支持以产业链为纽带,集中布局相关产业生产、研发、供应、上下游产品服务项目及公共服务项目。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集中区域集聚发展。国家在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研发攻关及技术改造基建专项、工业转型升级等资金安排上,对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中的重点企业予以支持。

(十一)有效保障中小企业发展空间。鼓励开发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多层工业厂房、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供中小企业进行生产、研发、设计、经营多功能复合利用。标准厂房用地按工业用途管理,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行只租不售、租金管制、租户审核、转让限制的,其用地可按科教用途管理。创办三年内租用经营场所的小型微型企业,投资项目属于新产业、新业态的,可给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补贴。鼓励地方出台支持政策,在规划许可的前提下,积极盘活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物流设施和家庭住所、租赁房等资源,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办公场所和居住条件。

(十二)引导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提下,按照用途相近、功能兼容、互无干扰、基础设施共享的原则,会同发展改革、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研究制定有助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兼容性地类和相关控制指标。经市、县国土资源会同城乡规划等部门充分论证,新产业工业项目用地,生产服务、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项目总建筑面积比例不超过15%的,可仍按工业用途管理。科教用地可兼容研发与中试、科技服务设施与项目及生活性服务设施,兼容设施建筑面积比例不得超过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5%,兼容用途的土地、房产不得分割转让。出让兼容用途的土地,按主用途确定供应方式,在现有建设用地上增加兼容的,可以协议方式办理用地手续。

(十三)推动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单一生产功能的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可按照统一配套、依法供应、统筹管理的原则,在符合城乡规划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建设用地用于商品零售、住宿餐饮、商务金融、城镇住宅等建设,推动相关区域从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

四、完善新产业用地监管制度

(十四)建立政策实施部门联动机制。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编制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前,应征询相关部门意见。发展改革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商务等部门及开发区管理机构,研究提出新产业和新业态项目的用地需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土部门提出用地布局、协调土地供应和建设时序意见。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现有建设用地过渡期支持政策以5年为限,5年期满及涉及转让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可按新用途、新权利类型、市场价,以协议方式办理。对需享受政策的市场主体,投资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项目符合条件证明文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后执行。加强过渡期满政策执行监管,防止以任何名目改变政策适用期。

(十五)建立共同监管机制。对于投资和产业主管等部门提出产业类型、生产技术、产业标准、产品品质要求作为土地供应条件的,在土地供应成交后,提出关联条件部门应当要求土地使用权取得人提交项目用地产业发展承诺书,作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签订土地供应合同的前提条件。提出关联条件部门应对承诺书的履行进行监督,并适时通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项目竣工投产达不到约定要求的,各相关部门应按职能分工依法依约进行处置。对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兴办的新产业、新业态项目提出证明文件部门,应对项目经营方向进行监管。在工业、科教用地上建设或兼容的研发场所,允许转让、出租的,受让方、承租方投资项目所属产业应符合研发场所允许布局产业要求,不符合的,应按商服用途办理补缴土地出让价款手续及相关变更手续。

(十六)建立定期核验评估制度。签订、接收项目用地产业发展承诺书、土地供应合同、划拨决定书及提供项目符合用地支持政策要求证明文件的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应按法律文书约定、规定的事项,定期进行核验评估。对不符合用地支持扶持政策的,应及时终止政策执行;对需承担违约责任的,应依法依约追究责任。对符合相关规定、约定且需办理后续用地手续的,应及时办理。

本文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有效期八年。

篇2: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

云计算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发展云计算,有利于分享信息知识和创新资源,降低全社会创业成本,培育形成新产业和新消费热点,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球云计算处于发展初期,我国面临难得的机遇,但也存在服务能力较薄弱、核心技术差距较大、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不够、信息安全挑战突出等问题,重建设轻应用、数据中心无序发展苗头初步显现。为促进我国云计算创新发展,积极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适应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能力、深化应用为主线,完善发展环境,培育骨干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扩展应用领域,强化技术支撑,保障信息安全,优化设施布局,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使信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为促进创业兴业、释放创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减少行政干预,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丰富服务种类,提升服务能力,对接应用市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监管政策,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统筹协调。以需求为牵引,加强分类指导,推进重点领域的应用、服务和产品协同发展。引导地方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确定云计算发展定位,避免政府资金盲目投资建设数据中心和相关园区。加强信息技术资源整合,避免行业信息化系统成为信息孤岛。优化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驱动。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强化云计算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云计算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加强管理创新,鼓励新业态发展。

保障安全。在现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础上,结合云计算特点完善相关信息安全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和数据隐私保护,增强安全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切实保障云计算信息安全。充分运用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带动相关安全技术和服务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7年,云计算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得到深化,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安全保障有力,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推进的云计算发展格局,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公共云计算骨干服务企业。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云计算服务种类丰富,实现规模化运营。云计算系统集成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增强原始创新和基础创新能力,突破云计算平台软件、艾字节(EB,约为260字节)级云存储系统、大数据挖掘分析等一批关键技术与产品,云计算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云计算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服务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水平大幅提高。

应用示范成效显著。在社会效益明显、产业带动性强、示范作用突出的若干重点领域推动公共数据开放、信息技术资源整合和政府采购服务改革,充分利用公共云计算服务资源开展百项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示范工程,在降低创业门槛、服务民生、培育新业态、探索电子政务建设新模式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政府自建数据中心数量减少5%以上。

基础设施不断优化。云计算数据中心区域布局初步优化,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值优于1.5。宽带发展政策环境逐步完善,初步建成满足云计算发展需求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

安全保障基本健全。初步建立适应云计算发展需求的信息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云计算安全关键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水平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明显提升,云计算发展环境更加安全可靠。

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云计算关键技术,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骨干企业。云计算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和法规体系健全。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显著提升。云计算成为我国信息化重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主要任务

(一)增强云计算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公共云计算服务,实施云计算工程,支持信息技术企业加快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大力发展计算、存储资源租用和应用软件开发部署平台服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等在线应用服务,降低企业信息化门槛和创新成本,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活动。积极发展基于云计算的个人信息存储、在线工具、学习娱乐等服务,培育信息消费。发展安全可信的云计算外包服务,推动政府业务外包。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技术和服务的融合发展与创新应用,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大企业开放平台资源,打造协作共赢的云计算服务生态环境。引导专有云有序发展,鼓励企业创新信息化建设思路,在充分利用公共云计算服务资源的基础上,立足自身需求,利用安全可靠的专有云解决方案,整合信息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发展面向云计算的信息系统规划咨询、方案设计、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等服务。

(二)提升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云计算相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市场培育和产业政策的紧密衔接与统筹协调。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服务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着力突破云计算平台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运行监控与安全保障、艾字节级数据存储与处理、大数据挖掘分析等关键技术,提高相关软硬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水平。加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等科技专项成果与云计算产业需求对接,积极推动安全可靠的云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各领域的应用。充分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强云计算相关技术研发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建立产业创新联盟,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健全产业生态系统。完善云计算公共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利用、标准制定和相关评估测评等工作,促进协同创新。

(三)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式。

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新建电子政务系统须经严格论证并按程序进行审批。政府部门要加大采购云计算服务的力度,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基于云计算的政务信息化建设运行新机制,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云计算创造更大市场空间,带动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

(四)加强大数据开发与利用。

充分发挥云计算对数据资源的集聚作用,实现数据资源的融合共享,推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改革试点,出台政府机构数据开放管理规定,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地理、人口、知识产权及其他有关管理机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推动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在公共安全、疾病防治、灾害预防、就业和社会保障、交通物流、教育科研、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应用示范,支持政府机构和企业创新大数据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云计算、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服务支撑作用,加强推广应用,挖掘市场潜力,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五)统筹布局云计算基础设施。

加强全国数据中心建设的统筹规划,引导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部署,以实时应用为主的中小型数据中心在靠近用户所在地、电力保障稳定的地区灵活部署。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要合理确定云计算发展定位,杜绝盲目建设数据中心和相关园区。加快推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结合云计算发展布局优化网络结构,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优化互联网网间互联架构,提升互联互通质量,降低带宽租费水平。支持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建设绿色云计算中心。

(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研究完善云计算和大数据环境下个人和企业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与制度,制定信息收集、存储、转移、删除、跨境流动等管理规则,加快信息安全立法进程。加强云计算服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加大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力度,建立完善党政机关云计算服务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开展定级备案和测评等工作。完善云计算安全态势感知、安全事件预警预防及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党政机关和金融、交通、能源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评估和监测。支持云计算安全软硬件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云计算安全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

保障措施

(一)完善市场环境。

修订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完善云计算服务市场准入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云计算服务企业申请相关业务经营资质。研究支持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网络政策。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云计算服务质量、可信度和网络安全等评估测评工作。引导云计算服务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诚信水平,逐步建立云计算信任体系。加强互联网骨干网互联互通监管和技术支撑手段建设,调整网间互联结算政策,保障网间互联高效畅通。对符合布局原则和能耗标准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支持其参加直供电试点,满足大工业用电条件的可执行大工业电价,并在网络、市政配套等方面给予保障,优先安排用地。引导国有企业运用云计算技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广应用安全可靠的云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

落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加快制定信息网络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律法规,出台政府和重要行业采购使用云计算服务相关规定,明确相关管理部门和云计算服务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规范云计算服务商与用户的责权利关系。

(三)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按照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的作用,采取无偿资助、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投资,支持云计算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实施云计算工程,继续推进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创新政府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营经费管理方式,完善政府采购云计算服务的配套政策,发展基于云计算的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业务。将云计算企业纳入软件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认定范畴,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四)完善投融资政策。引导设立一批云计算创业投资基金。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加大对云计算企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对技术先进、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重大云计算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云计算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五)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

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重点突破”原则,加快推进云计算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云计算服务质量、安全、计量、互操作、应用迁移,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与评估,以及虚拟化、数据存储和管理、弹性计算、平台接口等方面标准,研究制定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业务和数据安全、涉密信息系统保密技术防护和管理、违法信息技术管控等标准。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云计算相关人才,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为云计算发展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完善激励机制,造就一批云计算领军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国际云计算领域高端人才。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云计算人才,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在职称评定、落户政策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支持企业和教育机构开展云计算应用人才培训。

(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支持云计算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联合经营、在境外部署云计算数据中心和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基于云计算的服务贸易发展。加强国内外企业的研发合作,引导外商按有关规定投资我国云计算相关产业。鼓励国内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制定云计算国际标准。

篇3: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

为促进我国云计算创新发展, 积极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国务院于2015年1月6日提出发展云计算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国务院要求坚持市场主导、 统筹协调、创新驱动、保障安全的基本原则,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使信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为促进创业兴业、释放创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到2017年,实现云计算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得到深化,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安全保障有力,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推进的云计算发展格局,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云计算关键技术,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骨干企业。云计算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和法规体系健全。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显著提升。云计算成为我国信息化重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篇4: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

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疑是今年迄今为止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核心关键词,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与之相关的简政放权、减税清费、激发市场活力、扩大就业等政策措施, 凸显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改革发展新思路。

最新政策:组合拳助力小微企业成为新增就业主渠道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最受关注的是国务院出台了五项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这也是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就业压力的又一调控新举措。

会议提出, 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 进一步扩大了企业吸纳就业税收优惠的人员范围;放宽新注册企业场所登记条件限制, 鼓励地方盘活闲置厂房等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所;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鼓励农村劳动力创业, 支持高校等专业技术人员创业;加大对困难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无疑将创造出更多更有质量的就业机会, 对于经济稳增长、促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小微企业绝大多数都从事服务业, 如此次国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网上创业,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等, 体现了国家支持创业创新的新思路。

国家工商总局数据显示, 今年一季度, 我国新登记企业84.4万户, 其中超过八成从事第三产业。截至3月底, 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有2.6亿人, 比去年底增加861.2万人, 其中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人员占增加总量近八成, 小微企业成为解决就业的主渠道。

值得关注的是,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还进一步清理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 更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减负清障。专家指出, 无论简政放权, 还是扶持就业, 这些政策都体现了国务院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加快服务业发展, 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调控新思路。

全面盘点:国务院扶持创业创新的“减、加、乘”三字诀

梳理今年的每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支持创业创新的“减、加、乘”三字诀调控思路日渐清晰:

“减”字诀——约束任性的权力, 清除阻碍创业创新的制度“拦路虎”。

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的“先手棋”。1月7日, 今年国务院的首次常务会议, 瞄准群众反映较多的审批“沉疴”, 在不断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解决“审批多”基础上, 着力治理审批难问题。继而2月6日的会议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 提出建立部门和地方协同联动的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制度, 着力解决政府监管弱的问题,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除了政府权力瘦身的自我革命, “减”字诀还表现在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 以2月25日常务会议将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 由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以内 (含10万元) 扩大到20万元以内 (含20万元) , 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等政策, 以及4月8日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半年专项行动, 在全国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等最受关注。

“加”字诀——突出表现为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 通过加大财政补贴等方式, 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有力政策支持。除了4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通过加大财政补贴等方式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 1月28日常务会议确定的一系列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中, 明确提出发挥财税政策作用, 对初创期中小企业给予支持, 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众创空间”的房租、宽带网络、公共软件等给予适当补贴。

“乘”字诀——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释放经济发展“乘数效应”。无论是1月2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扶持互联网时代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器, 还是4月1日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都体现了新一届政府扶持和保护创新创造的发展思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的发展, 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渐趋活跃。

更值得关注的是, 1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总规模400亿元的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 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办副主任葛玮说, 这一引导基金改变了过去以行政拨款支持新兴产业的做法, 而是采取市场机制, 把政府基金分散投到相应的其他基金中, 起到了一个“母鸡”带动众多“小鸡”的作用, 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新兴产业的积极性。据测算, 财政投400亿元, 可能带动2000亿元社会资金跟进。

展望未来:加快改革步伐政策还需加力增效

专家指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增长新动力和社会繁荣的源泉。当前,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国务院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举措还需进一步加力增效。

竹立家认为, 随着我国经济体量变大、增长速度放缓, 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落实好国务院部署的今年一系列重点改革任务,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尤其要围绕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改革核心问题,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优化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 越是经济低迷时, 越要用好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面对今年更加复杂的经济形势, 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加力增效, 包括继续保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减税降费力度, 进一步减轻企业发展的税费负担, 通过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增长“新引擎”。

篇5: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

1 财政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 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

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政策, 应充分调动自身优势资源, 创新激励扶持政策, 为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营造有利环境, 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政策支撑[1]。

1.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提升创新创业潜力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现也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在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效力的前提下, 财税政策可以起到引导和杠杆作用, 并与市场作用形成合力, 以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2]。一方面应支持国有资本创业投资, 研究制定鼓励国有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的系统性政策措施, 完善国有创业投资机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管理机制, 引导和鼓励央属、省属企业和其他国有企业参与设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创业创新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采取财政补助、间接投入的方式支持个人创业、企业创新, 鼓励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向社会加大开放力度, 同时多渠道筹集创新成果转化资金。

1.2 提高企业活力, 增强企业创新动力

运用市场经济杠杆, 在不额外增加市财政负担和企业负担的前提下, 通过制定实施企业内部技术收益分红、股权激励和企业新增利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等激励政策, 驱动地方经济超常规快速健康发展, 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实现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

1.3 立足“创新驱动”, 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以科技人才为主体, 以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为目标, 引导和激励企业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其他人员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方式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活动[3]。落实国家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政策,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批准,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和单位权益的条件下, 允许其到企业兼职或在职创办企业、进行成果转化。

1.4 做好加力增效, 完善制度体系

财政政策继续增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力度,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研发机构的科研项目的财政支持, 通过增加财政投入鼓励机构创新;二是完善首台 (套) 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 降低高端装备制造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风险;三是研究设立激励创新项目政府引导基金, 组建帮助个人创业和新兴产业创业的相关投资基金。

1.5 厘清产权收益分配, 收益激励到人

在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上, 通过细化政策优化国家、企业和研发人员的分配格局, 加大对项目承担研究团体和突出贡献的个人的创新收益倾斜力度, 落实相关法律和政策, 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 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份额要达到较高比例。在利用财政资金设立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中, 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 对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 予以较大提高。

2 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

2.1 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实行减税降费, 不断扩大优惠政策范围

为了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我们积极研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切入点, 加大对小微企业贴息贷款力度, 加快小微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 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4], 目前安阳市出台了《安阳市小微企业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 (安政办〔2014〕140 号)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从支持贷款担保为切入点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2014 年共拨付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3 224 万元, 其中拨付市区贴息资金587万元, 拨付县级贴息资金2 637万元, 拉动全市小额担保贷款5个亿, 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下一步, 安阳市将出台《小微企业发展贷款贴息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筹集300~500万元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的贷款,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

2.2 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和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 努力拓宽创业创新融资渠道, 支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市财政局通过盘活存量资金, 整合产业扶持类财政性涉企专项资金, 月绩效考核奖惩资金等市财政资金5 000 万元, 和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共同发起成立产业发展基金, 基金总规模原则上不低于2.5亿。产业发展基金原则上在安阳注册设立, 主要投资于安阳市境内的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等。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优先满足创新型企业使用, 在疏通企业融资渠道,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安阳市财政出资1亿元, 成立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 专项用于企业办理银行贷款续贷业务的临时资金需求。为规范操作, 制定了《安阳市企业还贷应急周转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试行) 》。企业还款应急周转金业务有效缓解了企业办理续贷手续的短期资金需求, 并大幅降低了利息支出, 对减轻银行逾期贷款压力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2.3 强力推进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

安阳市政府出台《强力推进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我市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办法》 (安政〔2013〕25号) , 引导和激励企业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其他人员以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方式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活动, 运用市场经济杠杆, 在不额外增加市财政负担和企业负担的前提下, 通过制定实施企业内部技术收益分红、股权激励和企业新增利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等激励政策, 驱动我市经济超常规快速健康发展, 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实现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目标。如:企业因实施科技创新项目为企业带来新增利润的, 其新增部分的20%~70%以分红方式直接发放给创新团队或个人。企业因实施科技创新项目为地方带来新增税收时, 经认定, 其新增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20%~50%由受益财政奖励给企业, 再由企业拿出该项资金的50%奖励给创新团队或个人。

2.4 加快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为加快安阳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企业服务模式, 促进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安阳市财政筹措50 万元, 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

2.5 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财政政策, 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2012-2014 年, 安阳市就业资金支出58 963 万元, 为公益性岗位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大学生求职补贴、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等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提供资金支持, 享受各类就业资金扶持197 093人。同时, 安阳市财政部门联合市人社部门出台了《安阳市公共职业介绍用工信息采集补贴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培训的通知》等政策, 一方面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 另一方面使就业培训形式更为灵活, 使更多的人通过技能提高实现更快更高质量的就业;随后又出台了《关于调整失业保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 失业保险费率从3%降至2%, 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加大了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及稳岗补贴政策落实力度。

2.6 重点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近年来, 市财政部门始终将高校毕业生放在促进就业工作的首位, 每年安排500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 积极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联合市人社部门转发省《关于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的通知》, 对符合条件初次创业的大学生给予5 000元创业 (开业) 补贴, 帮助大学生顺利创办企业。二是对入驻创业园区的大学生给予房租、水电等补贴, 每年最高补贴10 000元。三是对应届困难大学生给予每人1 000 元的求职补贴, 对见习基地的大学生给予见习补贴, 将见习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1 000元。四是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培训方面的支持力度, 将创业培训纳入高校学分管理范围。五是每年为大学生发放不低于1 500万元的小额贷款, 并进一步简化了大学生贷款的手续, 同时鼓励高校和群团组织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反担保。六是健全创业孵化体系, 在高校建设公益性的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 力争在年内建成1~3个创业园区, 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创业。

2.7 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作用

加强对采购单位的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 督促采购单位改进采购计划编制和项目预留管理, 增强政策对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效果。

2.8 大力支持高校、职业院校等学校科研课题研究、人才培育及校企合作

加大对高校科技拨款力度, 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特别是安阳市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中用于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不低于5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 纳入单位预算, 实行统一管理。

3 优化财政政策,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3.1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力度, 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

安阳市财政每年安排500 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 用于支持创业创新。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各县 (市、区) 财政也将统筹安排资金预算, 用于落实大学生创业 (开业) 补贴等扶持政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 充分利用闲置厂房或楼宇构建众创空间。市财政根据其改造费用给予一定比例补贴;鼓励依托创业投资机构, 打造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 为小微企业和创业人员提供融资支持。采用政府采购购买方式, 对众创空间提供的宽带网络、公共软件服务费用, 给予一定比例补贴。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建立专业孵化机构, 完善创新链, 加快壮大小微企业群体。对新认定的国家、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分别给予40 万元、20 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投入的种子基金按不高于20%给予配套支持, 最多不超过30万元。

3.2 鼓励各类科技人员来安创业

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留学回国及各类科技人员携带具有发明专利和市场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与安阳市相关单位合作, 形成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 给予实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0%, 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

3.3 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券等多方式支持创新创业。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种子期、初创期小微企业发展。统一制定众创空间认定办法, 对经认定国家、省、市级的众创空间, 参照相关地市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积极配合我市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工作, 为投资机构与创新创业者搭建对接平台。对获河南省级以上奖励的团队在一年内创办企业, 市财政给予10 万元创业资助, 对获奖企业参照相关地市标准结合我市实际给予奖补。

3.4 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先行投入, 开展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

在项目完成后, 经评估或验收, 已取得经济效益的科技项目, 原则上按该项目研究开发总投入的20%, 每项最高30万元补助。加快技术成果与企业对接, 对购买技术成果形成产能的企业给予技术成果交易额30%, 最高不超过50万的补助。对购买技术三年内形成产能的, 形成产能后第二年全额返还政府补助金;三年内未形成产能的, 第四年返还70%补助金。

3.5 大力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孵化模式

鼓励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等, 学习中关村、深圳等地区的先进经验, 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 探索建立多模式的众创空间, 形成创业主体大众化、孵化主体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路径资本化、建设运营市场化、创业模式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 财政部门应充分调动自身优势资源, 统筹各方力量, 为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提供动力支撑。

关键词:财政,创业,创新

参考文献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添新动力[J].中国财政, 2015 (4) .

[2]发挥财政职能推动创业创新[J].山西财税, 2015 (10) .

[3]财政部.部长详解财税体制改革思路、任务和要点[N].经济日报, 2014-07-04.

篇6:关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地的意见

1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2009年起,我国的研究生开始大规模扩招,经过6年的连续扩招,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和数量均创历史新高。根据中国教育在线权威发布数据,截止到2015年7月我国在校研究生已达到170万左右,已成为全世界在校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众所周知,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我国的人才梯度队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就业趋向过度集中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年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我们发现,近几年我国中西部地区虽然出现“人才回流”现象,但是经济发达的“北上广深”仍是众多硕士研究生的首选之地。这种就业观念必然导致人才在地域上分布不平衡的现象,这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程度,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另外,调查还发现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向依然趋向于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出现就业行业过度集中,就业范围极其狭窄,造成局部行业人才过剩的怪现象。

1.2学历“倒挂”现象频发

学历“倒挂”是指学历越高就业率越低的一种怪现象。目前,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理念越来越实际和理性,一改昔日学历“高消费”,变得更加务实和实际。硕士研究生这个学历层次介于学士与博士之间,在就业时很容易陷入“高不就低不成”的困局。“理想很丰满,现实太骨感”,巨大投入与较少回报的反差,必然造成一些硕士研究生惧怕就业、不愿就业,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学历倒挂”现象。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硕士研究生在求职时,偷偷地把硕士毕业证藏起来,拿出本科毕业证来找工作;甚至在一些地区还出现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又回到中专技校进行“回炉重铸”的现象。

1.3就业观念陈旧落后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作为“天之骄子”的硕士研究生,总喜欢把自己囿于“象牙塔”里,就业观念陈旧,把党政机关作为就业首选,不愿意去边远的企事业单位,更不愿意自主创业。在屡次碰壁之后,这些硕士研究生不是积极转变就业思维,而是选择消极地待业,成为“啃老一族”。调研发现,一些硕士毕业生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就业缺乏合理定位,不切实际地争取“好单位”,希望一次择业就实现终身就业。在他们看来,硕士研究生找不到一个体面工作,改变观念进行创业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2制约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因素

2.1功利的考与“任性”的招

当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众多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也就产生了我国现代教育的“考研热”。面对如此旺盛的“考研热”,一些高校在研究生招生时“底气十足、任性扩招”。事实上,当前大学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形成了“一蟹不如一蟹”的能力贬值链,造成研究生培养泡沫出现,研究生就业愈发困难,亦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几乎与毕业生就业难是同步的。大量扩招带来的结果是学历的迅速贬值,培养质量下降。因此,我国不少学者呼吁,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不能片面追求数量,而要发展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

2.2“眼高手低”与期望值过高

近几年来,原本处于人才高端的硕士研究生拥有的“稀缺性”优势正被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和竞争所代替,残酷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究其原因,是由于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长期侧重于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忽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陷入“高知识,低技能”的尴尬境地。与本科生相比,硕士研究生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比本科生要高,造成研究生很自然地把自己的工作定位为高知识、高经济回报、高社会地位的“三高职业”,将前期的投入成本转嫁到未来就业的需求上,寻求更高的价值认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强烈的就业反差只能让这些硕士研究生实现“被就业”。

2.3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错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然而我们发现仍有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没有及时调整和更新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导致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和导师评价体系等方面与社会发展需求严重脱节。加之一些研究生导师只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忽略实践能力提高,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分低能”,难与市场需求接轨,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据报道,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进行专业设置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缺乏专业特色和优势学科,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培养出的学生平平庸庸,缺少就业竞争优势。

3解决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对策

3.1拓展就业渠道,积极鼓励创业

在201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坚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用改革的方法搭建创业平台,用市场的力量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鼓励人人参与创业,是转变民众就业观念,培育民众就业自主化观念的需要。与此同时,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出台了相关制度和优惠政策,鼓励硕士研究生大胆创业,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随后,各省市地方政府和企业家在硕士研究生创业方面也给与了很大的资金支持和帮助,包括设立创业基金和无息贷款等政策。然而,对于硕士研究生创业,有很多人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鼓励硕士研究生创业,是人才浪费和学历贬值。殊不知,当前硕士研究生创业比比皆是,甚至一些博士研究生也加入到创业大军中。大家熟悉的浙江大学博士生代建俊“醉心”创业,他的创业项目是心情管家APP,专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三次创业就成功融资数百万。

3.2优化培养模式,提升就业能力

为保证我国高层次人才就业的稳定性,必须对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优化专业课程,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实践能力。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许多导师偏向基础理论研究,注重发表科研论文,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偏离,造成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只会做实验、发论文,创新能力极差,很难得到用人单位认可。因此,要及时扭转这种重理论、轻实践,重论文、轻能力的培养模式,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尽快调整培养方向,着重强化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目前,我国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已尝试实行“双导师制”,除了校内导师外,还聘请有校外的企业家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这种培养模式切实有效,从根本上弥补了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方面的不足。

3.3开展就业指导,树立正确择业观念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培养单位除了要“修炼内功”外,还要加强对硕士研究生进行就业培训,帮助他们对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进行认识。根据研究生的自身特点,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人生进行科学规划。同时,培养单位还要做好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等工作,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理好就业和择业、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积极到基层锻炼、增长才干。有条件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开展硕士研究生的模拟招聘、面试辅导、岗前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4结束语

硕士研究生就业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它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关注和支持。因此,各培养单位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培养模式,深入剖析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培养机制和就业指导原则,不断提升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硕士研究生作为知识的富有者,只要认清方向,找准定位,相信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前景一定非常广阔和美好!

摘要: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如何实现硕士研究生高质量就业已成为我国众多培养单位面临的重要任务。根据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剖析问题存在根源,不断探索就业新思路,为我国硕士研究生顺利就业献计献策,这对于我国形成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海涛.创业保障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J].经济与管理,2015,(9):92-94.

[2]朱珊.论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4):98-101.

[3]林利珍.当前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J].社会研究,2012,(3):61-62.

[4]蔡年辉.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6):165-166.

[5]王彬,郭尚武.硕士研究生就业困境及政策出路[J].现代大学教育,2015,(1):85-87.

[6]罗潇.论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教育[J].时代金融,2015,(5):208-201.

[7]周侠,朱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教育新思路[J].企业导报,2015,(17):122-123.

上一篇:母亲节英文短文解读下一篇:立案申请表